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姐建议

师姐建议

我找工作的这五个月
——写给法学系的学弟学妹



目录:
(一)考研与找工作的选择
(二)自我定位和前期准备
(三)宣讲会
(四)网投
(五)招聘会
(六)证券公司的面试
(七)苏宁笔试、面试、实习
(八)选调生和人民银行笔试
(九)信用社笔试、面试
(十)事业单位笔试、面试





前言


四年前,不高不低的高考分数让我来到了一所不是重点但还算有名的大学,读一门至今报考还很火热但就业前景一片暗淡的法学专业。我喜欢这个专业,第一志愿从上到下都是法学,还梦想做一名律师,但是当我们越来越临近毕业时,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光靠我们四年所学的书本知识根本无法通过现今中国通过率最低的司法考试,而司考这个门槛不过,我们无法做律师,也无法从事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更让人忧虑的是,法学专业这十年来非理性地扩招,给社会增加了大批并不名副其实的法律人。胸怀大志却没有什么真正技能的我们毕业后将面临着失业的危险。看到西南政法的学子也卖起了肉,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大学生,这时一点都感觉不到作为法律人的自豪。如果让我回到四年前重新选择,我可能会更加慎重:如果为了工作,我想我会听从父母的意见选择审计、会计和金融,但是如果为了理想仍然选择了法律,我想我会更好地安排大学这四年的学习生活。写这篇文章,是对自我的总结,也是想给学弟学妹一些帮助。
(注:文章比较长,大家可以有选择地看)
一)考研与找工作的选择
刚进大学,就规划好:大四80%的可能要考研,20%的可能去西部或苏北等基层工作。因此大三差不多就要开始准备起来,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当中,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大三也是我学校社会工作的关键时期,刚刚接手社团联合会,很多日常和基础工作要做,还要筹办第五届大学生社团巡礼节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学业和工作的矛盾在这个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那时的我甚至有了忧虑症的倾向。我恨大学的时间太短了,如果再给我一年,我就能协调得比较好。我承认自己不是个好领导,很多事情就喜欢亲力亲为,老师、学生一有什么事基本上第一时间都能找到我,那个时候办公室成了我的常驻地,宿舍只是个睡觉的地方。另一方面,我又不是个好学生,课上不入心,课后不复习当然更谈不上预习,社会工作已经过多地占据了我的生活,自己好像仅剩下工作的热情,却静不下心来学习了,这样的状态怎么去考研呢?大学开始给自己定的大部分目标都达成了,校园活动参加了不少,社

会工作也算有声有色,学习成绩还能说得过去,但还有两个目标没有去落实,一个是英语六级,一个是考研。
于是我狠下心来辞掉所有校内职务,想按照我原定规划开始着手准备考研,而实际上辞职的报告校里一直没批准,我自己也放不下几年来与社团人共同奋斗而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工作仍然在做,只是自己不再拼死拼活了,开始注意工作方法。大三下,本来这时的我完全可以排除其它干扰落实我的考研计划了,我却发现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自己的心态已经不知不觉起了变化。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考研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做学问?考研要有很强的定力和毅力,到时大家都忙着找工作,你能不能耐得住寂寞,继续钻研学问?考研要考英语,这关有没有把握,能不能坚持?要考就想考中国政法,那么凭现在薄弱的基础和突击后的水平能不能考上?如果不能考上名校的研究生,接受好的研究生教育,那考研的意义在哪儿?如果考研失败,错过了招聘高峰,我的出路又在哪儿?一个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让我心里有了答案:暂时放弃考研,先找工作,就算在这个过程中被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去社会上闯一闯!
我说这些,不是打击大家考研的信心,我想说的是大家做选择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和社会现状,我很敬佩一些真正考研的人,每天起早带晚,还要抵制很多诱惑,能坚持到最后真的很不容易!有过这段经历也是很宝贵的,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比如考研的同学参加选调生考试、公务员考试,还有社会上的一些入职考试,比起一般人就会有优势,这些考试中的法律知识和政治常识对于这些同学来说就简单多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考研的同学没经过太多的复习接着考公务员就能以高分录取,所以考研并不是和什么都矛盾的,我的学长学姐们就有不少这样的人。其实,对于强人,不管选择考研,选择考公务员,还是选择工作,都能成功,但首先你得有毅力!
二)自我定位和前期准备
我首先对自己做了SWOT分析,分析了我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确定了自己找工作的基本思路:
A.先择业、后就业(也就是魏昌东老师所说的先找到容身之地再谋事业谋发展)
B.尽量稳定(公务员方向)
C.尽量在江苏(要顾及到父母的感受,不能太远,主要是南京、南通,南通环境适于居住、市场潜力很大,回家乡是个很好的选择;苏北计划也可以考虑)
D.不强求与专业对口,扩大择业范围,但也不轻易放弃本专业(现实的考虑)
然后就是制作简历,关于简

历,我参考了网上和好友、学长学姐们的大量经验和建议,包括模板的选用、内容的安排还有方方面面的细节,总共花了国庆7天节假日的时间。后来又参考了很多东西写了份自荐信,虽然后来没用到,但是准备着不会有害。另外要注意的是简历要有针对性,应聘不一样的单位和职位要有不一样的简历。一份简历,不仅展现着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体现着你的态度。
十月份到十二月和春节后是找工作的两个高峰期,这段时间尤其要注意从各方面搜集各类就业信息,到时班主任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都会给我们提供些信息,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己搜集信息,与外系、外校找工作的同学也可以加强联系,资源共享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三)宣讲会
一般名企招聘应届毕业生都会到高校开宣讲会,在南京主要就集中在南大和东南两所学校,大家可以关注这两个学校的BBS,还可以与那边的同学多多联系。我们南审也有些宣讲会,比如赫赫有名的“四大”,不过像我这样的专业,这样的英语水平,就不用去丢人现眼了,况且外企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前景也不是我想要的。总之大家参加宣讲会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不要场场都参加,很累的。
参加宣讲会之前首先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下企业,特别要了解下招聘的职位,还可以准备些到时要问的问题(注意:不要到时问的问题丢我们学校的脸)。有的宣讲会上是当场接收简历的,有的只接受网投,不过大家可以备上一份简历,也许也用。
我参加过三场宣讲会,分别是苏宁、中国银行和江苏移动。苏宁的场面最大、效果最好,甚至一些四川大学,上海等大学的人专程跑到南京来听宣讲会,这点让我有些小诧异。虽然中国银行、江苏移动印象中应该比苏宁好很多,但是场面却相对冷清,还有不少人提前离场。我后来分析了下,大家比较喜欢苏宁,一方面因为苏宁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位列中国500强59名、民企第3名,董事长张近东更是被评为中国十大经济人物,名声响亮,另一方面苏宁这几年的1200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招12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很是吸引人,苏宁也接受现场简历。相比苏宁,中国银行、江苏移动的门槛就比较高,从网申的那些必填项目就可以看出来,凡应聘江苏移动市区的职位还需在校期间获得过省、市、校里荣誉和奖学金至少四次,这样的限制,就是对于南大的学生,也只是少部分的人才能达到。我也听不止一个同学讲,像很多宣讲会,包括宝洁的宣讲会,其实真正通过听宣讲会进去的人,少之又少,企业开宣讲会的目的主要还是给企业做广告,而不是招人

。我想,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企业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关键还是我们自己的能力有待提高,我们通过宣讲会得到一些信息,找到自身与企业要求的差距,这也是好事。
(四)网投
我总共在中华人才网上投了9份简历,包括上面所说的中行、移动,还开玩笑地投了中央电视台和故宫博物馆,结果不是拒信就是无信,连一次笔试的机会都没有。每上网查看一次邮箱,就会失落一次。可以说,参加宣讲会和招聘会后身体的疲惫与网投后等待的焦虑对心灵造成的困扰根本无法相比。我本想笔试的机会总该有吧,但现实就是那么残酷,我所有的网投宣告失败,这是找工作以来第一次沉重打击。对于每一份简历,我都认真地填写,自认为能写得成绩很多,而且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发出去,但为什么没有得到认可呢?
曾经被移动录取的一位学长安慰我说可能系统出了点问题,但是我想更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HR看简历应该都是挑重点的,而且是他们认为的重点,有的很看重名校(发现南大的学生特别受企业青睐),有的看重英语,有的看重工作经验,企业觉得招你进去就能为他们创造价值,而且企业也有面子。我本来想自己组织和参加过那么多活动,又在法院、检察院实习过,应该说经验不少了,但是现在想来这些经历写上去说明什么呢?我又不是应聘法务的职位,就是应聘也难以胜任,像我这种情况只能应聘文员、管理类的职位,而我的那些描述只会让HR感觉我这人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就是进了单位也可能会不忠于企业,会跳槽到法院、检察院,就算你是个人才,有那么多人才应聘呢,也不缺你一个。瞧,我的这些经历倒给我起了反作用,把这些对应聘无用的经历去掉,我便成了个“三无”产品!我不是让大家简历造假,而是要明白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要想自己的简历不被pass,就要试图告诉HR一个信息,你能给企业带来他们想要的。
(五)招聘会
每逢十一二月,国展中心都会举办针对大学生的大型招聘会。11月20日,我们宿舍不到六点就起床了,七点半左右到了国展中心,那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门外等了,事实证明早点去是正确的,我们进场的时候很多单位还没进场,可以先踩踩点,大致知道几个目标单位的位置,最好是找一个和你意向差不多的人一起行动,可以互相照应,关键是可以帮着排队,速度会快点。排队之前还要搞清楚应聘岗位的要求,不要排了半天的队结果不要你的简历。我那天趁人少的时候去应聘了几家银行的南通分行,人家拒绝得蛮彻底的,不要法律的。我其实也不喜欢银行,主要是家里特别

想让我进去,认为银行体面、稳定、待遇好,这样一来,也让他们死了这条心。话又说回来,确实现在很多银行不招法律专业,就算招,比例也极有限,但是你真想从事这一行也不是没有可能,我的一位学长就是把简历硬塞给银行了,结果被录用了。事在人为,看你怎么想、怎么做了。这次招聘会,我带的十份简历总共才投出去两份,单位的总体质量一般,好单位前面长长的队伍让人退却,我投了两家最有意向的单位后便没有兴趣和精力再排队了。整场招聘会让人深刻体会到前人总结的一句话:除了人还是人!
第二次招聘会,是12月23日,南审、南财协办的经济、管理类毕业生招聘会,这次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此时我已经和苏宁签订了就业协议。我先投了欧尚,我是第一个,那个招聘人员好像和我有仇似的,她说欧尚很早就在我们学校就业网上发出通知(确实,班主任向我们提供的第一个信息就是欧尚的),11月20日招聘会欧尚也去了,她责问我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应聘,我一愣,后来说开始的时候我对自己还没有充分的认识,经过一段时间考虑觉得自己适合做这样的工作。她还问我投了其他什么单位,我说还投了苏宁,都是零售业,我对这方面有兴趣,说这话时心里也不那么斩钉截铁。她问了我好多问题,总之感觉这个女人还蛮难对付,对欧尚有意向的学弟学妹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我们班有位同学进入欧尚的第三轮面试,最后一轮的一个问题没有答好:法律专业的为什么要选择欧尚?是想做跳板?大家可以思考下怎么应付。除了欧尚,我还投了南理工紫金学院的辅导员,我看到一些研究生也去应聘,心里倒有点平衡感,研究生就业同样不乐观。值得再补充一点的是,这个职位只招男性,他们的说法是女教师太多,要平衡下。这又引出一个问题:就业上的性别歧视。平心而论,如果我是招聘人员,我也会倾向于招男性,相比女性,男性适应环境和承受压力的能力都相对强些,女性还承担着生育的责任,特别是对于女研究生,这个矛盾会更加突出,总不能为了工作不让人家结婚生子吧!自己的一点看法,大家可以讨论。
最后一次招聘会,是我们家乡的招聘会。早上去的公交车上,满车拉的都是去应聘的大学生,我的鞋被踩了好几下。到了那边就直奔事业单位专场,各地区的招聘程序不一样,大家要注意关注网上的信息。这个事业单位的招聘程序有点类似公考,只能报一个职位,但是报名、审核和缴费都是在现场完成的。在去之前,得按照要求备好填好的报名表、推荐表、学生证、身份证、照片、报名费,还有别忘

了带上黑水笔、2B铅笔、橡皮,方便涂卡。到现场后的程序是这样的:凭相材料依次到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签字,在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处领取报名信息卡填涂,再到信息采集处读卡,确认无误后去收费处缴费,领取《准考证领取通知单》。虽然只是报一个职位,但那天排了N个队,人都快被挤蒸发了,报名总共费了三四个小时,还有100元钱!上面说的是事业单位的招聘,那天还有企业的招聘,我没有去,那边的程序应该简单得多。
(六)证券公司的面试
11月初,系里说国信证券到我们系里要些实习生,我当时就纳闷,我们法学系学生能为证券公司做什么?但我还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参加面试了。刚到那边就遇到了一个毕业于南审在国信工作的GG,后来有点后悔没多和那个人聊几句。学会与人交朋友打交道是进入社会必需的,咱们要敢于搭讪,善于搭讪,呵呵。我们系那天去了二十几个人,先交了简历,填了一张什么营销人员登记表,便进入了面试程序,大家都在一个屋子里,一个一个上讲台上做了个自我介绍,下面有三个经理听着,就这么简单。我就做了个两三分钟的简短介绍,我想既然是应聘证券公司,什么奖学金、口译之类的大可不必谈,他们最关注的是社会实践经历,所以我就突出了这点,感觉自己讲得还不错。很多人说我肯定会去实习,好像大家看我踌躇满志似的。
而实际上我疑惑着呢,法学系的人能行吗?没有专业知识也能做证券?国信的经理用PPT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国信的业绩和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具体是什么我记不清了,对于数字真是不太敏感,我借用网上别人的描述:
第一,要求在入职三个月内找到36个有效客户(即帐户有效资金两万元以上),只要找到就转正,要是在第一个月就找到36个,就在第一个月转正。但是如果第一个月找到12个,那样也过了,只要二三月都坚持在12个就OK,但是如果第一个月有效客户数在12个以下,那就算你白干了,第二个月重来,到了第三个月,还达不到36个,公司就会劝退了。第二,在三个月内找到三个客户或者以上,但是有效金额必须在80万以上。这个看似轻松,但是还有个条件,就是这个标准不管你什么时候达到,都是三个月后转正。第三,非转正员工工资600,转正后工资1000、签合同、交三金,一个季度考核一次!当然有提成奖金什么的,但是未转正的时候是没有提成也没有奖金的。
我印象当中第三点不太一样,我记得好像是没有基本工资的,工资的组成是基本工资乘以一个额度,也就是说额度没达到,连基本工资都没保障,并且以后的

工作中还是要不断地拉客户,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就会被劝退。他们还说了,进公司以后要在一年内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这又是个门槛。
我有个金融系正在考研的好友,他已经在大三取得了证券从业资格,还曾担任证券投资俱乐部的会长,这种工作明显很适合他做嘛,通过和他的交流,我了解到原来早在大三,国信就到金融系招过人了,那时金融系的学生不是在考研,就在金融业工作了,而最多的就在证券业,这也就是为什么国信又跑到法学系招人的原因了。虽然我对这样的工作并不排斥,也愿意接受这份挑战,但是我想这个工作是不适合我做的,至少现在不适合。那段时间证券行业火的很,炒股炒疯了,但是低迷期怎么办?在证券业已经起步发家的人可以凭之前赚到的大把钞票趁低迷期去出国旅游,而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连自己的温饱都在担忧!后来我们被通知去实习的人一个都没去。虽然没有去实习,但却是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七)苏宁笔试、面试、实习
苏宁招聘的效率还是让我比较欣赏的,11月7日宣讲会,12日笔试,17日面试,19日沟通会,21日到28日实习,12月10日签约。
当苏宁到我所生长的小城落户时,我真没想到自己会在南京和苏宁结缘。初闻苏宁,一是听说有学长学姐在,二是在BBS上看到学长学姐说苏宁是法学本科生不错的出路。于是一听说苏宁的宣讲会,就兴致冲冲地去了。简历是在宣讲会上投的,我报的第一志愿是客户服务管理,第二志愿是法务。
笔试是在南理工进行的,通知是下午两点,我没有充分估计到公交车的速度,才提前了一个小时从学校出来。汽车一路慢悠悠地开着,到了1点50分还有好多站,此时的我有点动摇了,和已经到考场的同学说不想考了,同学说抓紧点可能还来得及。58分汽车终于到站。南理工有N多门,校园也狂大,我一路狂奔一路问人,跑了十几分钟才找到考场,发现考试还没开始,心里一阵窃喜,然后赶紧在考场前贴的名单上找自己的名字,密密麻麻的,一下子还真难找,多亏好心人帮我找到了,看到名单上写的考试时间是2点14分,又看看表,正好到点,我气喘吁吁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慌慌张张地填了个人信息表,耽误了些时间,就开始做题。30道题40分钟,试卷分成四大部分,和公务员的行测有点类似,其中还有两题关于苏宁的常识题,第一次参加笔试,也没啥经验,从数字题开始做起,做到第四部分文字阅读题时,时间到了,胡乱全划了C,卷子收上去后我看到有些貌似做完的人最后一部分基本上都是A或者B,我心想:这下完了。后来法务的专业考试也没

考,觉得第二志愿几乎不太可能。
我从来不相信抱着侥幸的心态能通过考试,但有时候坚持下来还真会出现奇迹,没过几天苏宁就通知我面试。我的激情被调动起来,我开始看公务员面试的书,向苏宁的学长讨教经验,向别人借了职业装,自己还买了条正统的裤子。面试那天,我还很难得地把那不长不短的头发挽了起来,尽量让自己职业些。在面试之前,和其他同学聊了聊,都是南京各大高校的,还有南大的,认识了不少朋友,谈话很愉快。我们客服管理的面试只有一轮(有些部门需要三轮),以五人为一组,面试官是一个女经理,在她的前面是我们五个人的简历和资料。首先是自我介绍,我是最后一个发言,发现前面几个还蛮能说的,每个人都有特色,特别是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太强了。而我就如学长说的,只准备了大约两三分钟的自我介绍,想想简历上写得也蛮详细,也就没多说,后来想想还是应该再凸显下自己的特色。接着,面试官会就你的介绍和简历提些问题,有时会出乎意料地追问,大家回答问题要沉着冷静,不要不经大脑讲话。面试快结束时,女经理突然单独问我:有没有什么补充的了。我本来想说简历上都有了,没什么说的,后来想想人家可能就是要看看你的表达能力,所以又说了点,但是说得有点没头没脑,画蛇添足了。面试结束走的时候,我特意让其他四个同学走在前面,然后离开关上门,为了挽回点最后不好的影响吧。这次面试对自己的表现很难说满意,只能给自己打及格分,如果五个人只招一个的话可能就没我的份了。
很快,再次接到苏宁的电话,说去参加实习前的沟通会。后来知道,我们五个人里竟然通过了四个,汗。我选择在12月前结束苏宁的实习,之后学校的事情会比较多,所以我成了1200工程六期第一批实习生,苏宁的实习是带薪的,而且只要求一到两周,主要是让你适应下那边的工作,同时企业也会作一定的考察,蛮人性化的,不像很多单位一被录取就叫你上班,一上就是好几个月,还有的不给工资,整个就把大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领到工号牌,每天上下班要刷卡的,迟到早退要扣工资哦。我们客服管理的工作地点在雨花基地,要坐班车。那时班车已经过点了,我们几个实习生自己坐车到了雨花基地,一切都很新鲜,工作场所很宽敞,每个苏宁人都对着一台电脑忙碌着,每台电脑的桌面上都写着“至真至诚,阳光服务”,企业氛围挺好。部长给我们开了个简会,讲了些要求,把我们分到了不同的组,还给我们发了实习期间的饭票,对于在浦口来回不方便

的同学,苏宁还可以安排在雨花住宿,还不错。中午的饭吃得特别香,比学校食堂的好多了,量很足,口味也好,想想也是,苏宁工作量这么大,12点才下班,再怎么样肚子得填饱才能更好地工作嘛!吃了这顿饭,我的心也被收买了,哈哈!下午主要了解了本部门的工作,也没有实际操作,通过观察觉得这份工作还蛮适合我干的。
不过第二天就遇到了不顺。早上六点多就要起床了,要去新街口赶班车,本来是想骑20分钟自行车到那儿,可早上才发现自行车坏了。因为担心等公交耽误了时间,我一路小跑,拦了辆的士到了指定车站,看看时间到了车子还没影,真是着急,因为很多单位的班车都在那儿停,车上又不写明,于是我竟在春兰空调的班车外对着司机晃了好久自己的工作牌,他当然不会给我开门,真糗!我以为我错过了班车,打电话给部长,才知道班车还没到呢,于是我舒了口气,想想早饭还没吃,去边上小摊买了点吃的,刚转身发现车来了,我馊地一下就飞到车上去了,因为车上是不允许吃早餐的,我偷偷干掉几个小烧卖之后,那杯豆浆就没敢再动。九点钟开始上班,我来得还够早(后来才知道我坐的这班车是针对八点半上班的客服作业人员的,而客服管理人员可以坐后面一班车),每天早上都要分小组开晨会,因为工作太多了,要每天总结,随时都可能有新任务。晨会结束,每个人就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当中,我所在的组是受理组,但不是接电话,我们的工作任务就是要提升客服前台的首次解决率,保证电话接通率,还要促进受理管理的标准化,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很繁杂,我感觉这里就好像全国苏宁的秘书处和指挥部,统领和协调着全国各大区的工作。在这点上我觉得苏宁比移动做得专业和负责多了,我经常打10086就没人接。有些东西可能涉及到商业秘密,具体的工作细节就不多说了。但是给我的感觉就是累,其实那时工作的高峰期已经过了,大忙的时候我还没见过呢,主要还是不适应。在学校上课还能开开小差,甚至打个盹儿,45分钟就会下课,不想上课了想偷懒了还可以逃课,但是在那儿谁不是斗志昂扬地抓紧时间工作!像我这样的工作,要求细心和耐心,一不留神还会把数据搞错,搞错了不是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会影响到全国各大区的,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实习生虽然蛮自信,但身处这样一个环境、面对这样一个工作,精神压力还蛮大的。头两天,“累”成了一天工作后最大的感受,有时实在困得不行、感觉脑子有点迷糊的时候,就会去洗手间清醒下,让自己缓缓。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天,不过还是没有什么后

悔,毕竟是自己选择的。
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工作也开始上手了,而且我无意中发现竟然有个学姐和我就在同一部门,我还认识了些1200工程上一期的学长学姐,和实习生朋友关系也更紧密了,部长对我很信任,同事对我很关照,我的生活又增添了色彩。早上我和学姐约好一起走,然后到雨花基地吃早饭(不得不说,苏宁的早饭我也喜欢),接着就是紧张的工作,此时的我可以和苏宁人一样“斗志昂扬”了,从九点钟开完晨会到十二点吃饭前,我可以一口水不喝,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工作而不站起来,下午的工作状态也很好,偶尔还是会困一下,但是很快就会亢奋起来,对自己的表现还蛮奇怪的。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苏宁,喜欢苏宁的企业文化,喜欢那儿的工作环境,喜欢那儿的饭菜,还喜欢班车上的音乐!大家印象中的受理组应该会受理很多投诉,但是在我听顾客和我们受理员录音时却听到顾客称赞苏宁的服务真好,那时心里真是美极了,我想就算我接到1000条投诉意见,只要有顾客的一句肯定,我就不会失去工作的动力,客服的价值就在于此了,让顾客满意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这也是苏宁的秘密武器。
虽然最终没有选择苏宁,感觉在苏宁工作会与我的学业和家庭规划有点冲突,但是对于苏宁,对于苏宁人,我心怀感激。我感觉苏宁的雨花基地就像所学校,甚至是军校(正式入职前还要参加半个月的军训),有宿舍,有培训楼,还有严明的校纪校规;我们工作的小组就像个班级,部长就像班主任,我们每个成员都是班委,各个班级又组成了一个年级,构成了客户服务管理中心,这里还让我找到了以前在学校做社团联合会的感觉。
我觉得苏宁对于我们法学本科生,还是挺合适的,很多企业都不会要我们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金量的本科生的,但是苏宁对我们还是挺宽容的,它需要通过大学生来发展自己,在这里有很多名校的大学生。它的人才观是:人品优先,能力适度,敬业为本,团队第一。很多人在网上说苏宁的工资待遇很低,但是我认为刚开始可以了,基本工资能接受,有固定的加班费,在南京租房子的还有住房补贴(名校毕业生薪酬更高)。底下的发展还是看你自己的,同样能力的强人,我敢说他在企业发展,加工资的速度肯定比在机关里熬年头来得快,不管怎么说你得肯吃苦,脑袋还得灵活。总之在苏宁,你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尽管你可能待不了多久就会因为承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或者其他原因而选择离开,但是这段经历给你的锻炼也是不可小视的。
说这些,也许很多人会反对,我的父母

当时就很反对,他们担心不稳定,认为太苦,六天制,时常加班那更是肯定的,但是现在有什么工作很轻松?我们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有资格舒舒服服坐办公室吗?做公务员也不见得轻松,况且能考上本身就是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哪个创业者不是一步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还有很多人会觉得学了四年法律,去做这样的工作实在是不值和浪费,但是你要知道选择这项工作并不代表你放弃了法律,法律无处不在,就客服管理这项工作来说,投诉组是接触法律问题最多的,其他部门也会遇到,还有些工作看似简单,但是想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并不简单。当然,如果大家有更合适的选择,我也衷心地祝愿大家成功!
八)选调生和人民银行笔试
选调生是组织部门从应届大学生中选出的(一般是中共党员)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一批人。这本来也是我很想争取的,刚进大学的时候还有过从政的想法,但是选调生的竞争同样激烈,我们系历年来一般只有一、两个名额,和我竞争的会是我很好的朋友。不过无论是谁,都要通过学校的笔试、面试还有省公务员的考试,才能获得这个资格,每个人都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对于选调生的结果我倒是不在乎了。学校选拔考试之前,我也没怎么看书,心都放在苏宁上了。12月4日的考试是一塌糊涂,虽然只是些一般的公共基础题、法律题和政治常识题,但是自己知识储备不够,又不在状态,失败是注定的结局。全校来看,100人参加考试,一半进入面试,而我们系是13人参加考试,10人进入面试,我就是那没进的三个之一,这个结果可能让有些人意外,但是我一点都不意外,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过最后的结果有点让我意外和惊喜,学校这批选拔出的20名选调生中光,我们系就占了5名,而我们班就占了3名。很为他们高兴!这是学校的初选,这些同学还要通过公务员考试,他们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职位,是服从组织分配的,分数线也是另外划定的,不过他们不需要自己报名,公务员的考试费也不用交,但愿他们在3月9号的公务员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人民银行的报名程序和公务员差不多,只是不用交费。报名时间一般在11月下旬,有志于金融业发展的同学此时要关注网上信息。报银行,我上面也提到过,是遵循我爸妈的意见,我爸爸也曾在南审(当时叫“银行学校”)培训学习,在银行工作的他显然很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进银行,这我也能理解,但是我还是想走出自己不一样的道路来,另一方面又担心其他的努力宣告失败,于是我草草和苏宁签了约(后来解约了

),毕竟那是自己辛辛苦苦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进银行,特别是人行,也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比较奢侈的愿望。我了解到,南京人行这两年考进去的两名都是名校研究生,还都通过了司考,地方上虽没要求研究生,但是录取比例近200:1,其他审计、经济金融、计算机专业的录取比例远不能与此相比。想想,就招一个,而和我竞争的是很多名校的法律本科生还有很多研究生,我当时在考场随便问了一个就是个研究生。真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考题比司考简单,但是和我们期末考试相比那不是仅仅差几个档次的问题,没有复习范围,没有应试经验,一片茫然,也根本无从复习。在做卷子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外行,我是用我的情感而不是用我的思维在做题,可悲!选择、判断还好猜,主观题就混不下去了,看到简答题第一题就彻底蒙了:简述行政法上的比例性原则。一点印象都没,根本就不知道从什么角度着手,于是空!空!空!最后的得分我实在没有勇气亮给大家看,这是我这辈子获得过的最低分!大学四年的学习,就考这样的分数,实在是极大的讽刺!这又是次沉重打击!经历了这样一段经历后,我发现自己对银行反而不那么排斥了,我其实之前排斥银行还有点原因,是害怕竞争、害怕失败。现在,老底被揭穿了,该是重新认识自我,重建自信的时候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得过且过、自欺欺人、游戏人生!孙书记说得对,要用虔诚的态度对待每个机会。
(九)信用社笔试、面试
人民银行考试后,我就报了信用社,因为市区不招法律专业,我选择了我的籍贯地海门。不知道那边接不接受邮件报名,总之事先要打电话问好,各地区不一样,有的地方还只收本地区生源。我是现场报名的,缴了报名表、照片还有30元钱。很巧,考试地在我初中的母校。那天,暴风雪刚刚过,下着大雨,考生们撑着伞看个考场位置都很艰难,场面十分拥挤。我的考场号和座位号也十分霉气,分别是41和14,会不会预示着不详呢?这次考试复习也不够充分:先做了一份不知道多少年前的真题和一份不太靠谱的模拟题,错误率高达一半(这几年的题目好像都保密的,网上只有网友的记忆版,没有真题);看了一遍范健主编的《法律》(公务员学习丛书中七本之一),没怎么特意去记;看了两遍十七大报告,主要关注了今年的亮点;重点看了公文部分,开始看的是李永新版的《公基》,但是发现光看他的书根本不会做题,于是又借了杨猛的《公基》,觉得他公文部分编得还不错,后来感觉还不够,又到书店买下了七本之一的《申论和写作

》,那上面的公文有例子,感觉介绍得最全面,自己对公文部分也做了些总结。其他的还都没复习。
信用社的考试内容分公基和专业知识,分值各占50%,考试时间是两个半小时,满分是150,有一道案例题,一篇申论,还出现了四道英语题,案例考的要约问题,申论写的是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好久不写文章了,语言挺贫乏的,还好是写企业文化,我联系到十七大报告里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又想到苏宁的企业文化,还联系到以前做社团时思考过的社团文化,写作思路才清晰起来。最后时间差不多正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还有些多。我是最后交卷的那几人之一。考完也没多少感觉,不确定的题太多了,法律这块依然薄弱,我重点复习的公文更是一题都没有考到。之后就没想结果,信用社的卷子都是省里出、省里改,以1:1.5或者1:2的比例确定面试名单,要想进圈子,谈何容易?我当下最要紧的是继续为下一场考试做准备。
春节后,情人节后的第二天,幸运降临,我被告知入围了,招四个,我正好第八,挺意外的。我这回下载了很多有关面试的资料,又咨询了在信用社工作的学长,做了比之前更加充分的准备。面试那天上午,填表登记的时候,遇到一个女孩子,当听说她是往届生时,我再次感觉到了自己的幸运,但还不能高兴太早,总共面试的40个人中会被淘汰一半人。下午抽签,我抽到了个好签:18,不算太前也不算太后。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最关注的还是面试的形式和题目,通过前面人的信息,得知此次面试6个考官,先是做自我介绍,然后抽一道题回答,一个人大约5分钟的时间。期间有个女生蛮沮丧地回来告诉我们她抽到的题目是:阐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立马想到我看到的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后来又知道了几个人的题目,心里就有点底了:这些题目都来自题库,也有部分是根据信用社自身出的题目。不过即便我看过那些模拟题,像那个女生抽到的问题我也难以答好,其实也不一定要答得很准确,我们又不是词典,关键要迅速反应,把考官忽悠住就OK了,而且自我介绍两三分钟,那个抽到的问题说个一两分钟应该不难吧!后来我自己抽到的题没把我乐坏,问题是:你认为怎样的环境适合你?怎样的工作适合你?你为何要报考我们信用社?这个问题还真适合我,是我准备过的,答得挺顺利,当时主考官还说了句“不错”。
面试完自己还是有点小得意的,不过现在回头想想,那天的面试还是有诸多问题的:第一,主考官说“不错”,我得礼貌地回句“谢谢”,对于在边上服务的考官,走时也该致

谢,疏忽了;第二,问题有三个,但是把前两个问题混在一起说了,可能没把问题讲明;第三,我回答问题的时候注意了和左右两边考官的目光交流,但是恰恰忽略了中间的考官;第四,在考官对面的桌前放了三张凳子,我看到最靠门的那张凳儿就坐下了,不知道是不是考官设的“陷阱”啊。还要补充的是,信用社各地区的面试会不一样,而且不同时间面试形式也不一样,去年好像就没抽签。
面试没几天,就接到体检通知了,这还真是碰到了大运气,谢天谢地!与此同时,事业单位那边也给我带来了好消息,笔试入围了,为了赌一把事业单位的面试,我放弃了信用社的体检,心里还有点过意不去。下面我就会谈到决定我最后去向的考试。
(十)事业单位笔试、面试
事业单位笔试、面试的考场仍然设在我的母校,考之前就期待母校能带给我信用社考试同样的运气,不过自身的努力更是不可或缺的。考试之前,我把李永新的《公基》除法律部分过了一遍,时政过了遍,又过了遍十七大报告,还做了两套公基的真题。
在复习材料的选购上,我建议大家不要买李永新的《公基》,太难啃了,内容太散,编排和答案还有错,我看好多部分的同时都要参考别的零零散散的资料才能把问题搞懂,分散了精力,有的题目还来自中级经济师、会计师的考试,反正我的脑袋是不好使。我当时先买了李永新的《申论》、《法律基础知识》(国考版的),法律部分只看了一两章,申论感觉总结得还不错,挺有条理的,就买了他的《公基》(省考版),复习时总有被骗的感觉。我们宿舍大多买的是杨猛版的,网购的,比市价便宜很多,我当时是听说杨猛和出题中心的人对上了,去年他书上说考的就不考,说不考的反而考了,后来还听说杨猛编的法律部分让学法的人看到会被气死,就没敢买,不过他的公文部分我觉得不错(关于杨猛的书,说法有争议,反正大家自己去鉴别吧)。网上推荐的公考七本一套的辅导书,比较系统,但是很久没有修订过了,并且只有理论、没有题目,用来打基础还不错。总之,不管选什么教材,看了总比不看好,也不要看得太杂,市面上这类辅导书很多,大多数的教材还是大同小异的。
各地区事业单位的考试有很大差异,有的地方十分接近公考,而有的地方相对简单,我们那儿的考试就属于比较简单的,考试内容包括时事、法律、公文、职业道德、基本常识和职业能力知识。没有数学题,这对我们文科生很有利。一道题目简单明了,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像公务员考试那么bian’tai,读一题就要花好

长时间,平均一分钟做一题还不能做完,而我们这次考试的时间很宽松,两个小时,一百多道题,全部是选择和判断,一小时左右就有人交卷了。
就具体内容来看,考的时事很新,但大多不是公考书上那些时事,而是与我们的城市和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时事,比如手机漫游费调整、博物馆免费开放问题,有的就是一两天前城市日报上刊登的,还有些是我在《人民日报》手机报中看到的,更有趣的是,我考完试翻看当天早上没有来及看完的手机报时,正看到了一条考试中出现的题目(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是新西兰),还好猜对了。这也提醒了大家,时事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法律部分也相对简单,今年的热点——也是我近期研究的《劳动合同法》也考了不少,还有道选择题,竟是信用社考试中考到的,而当时没有答对,现在不会让它再错了。职业道德的题目有点小儿科,算送分题。信用社考试之前重点复习的公文在这次考试中占了不少分值,我当时的付出不是无报,而是时候未到啊!因为考试时间充裕,我给自己估了下分,七十分肯定没问题,我还把不确定的题目全部抄在准考证后面,准备回去找找答案,后来监考老师制止了我的“不当”行为,不过那时我已经抄完了,她总不能把我的准考证给没收啊。回去后我找了答案,虽然还有个别题不能确定,但我信心满满,甚至认为我可以达到80分,因为按惯例一般人分数会在五六十分左右,而七八十分进面试希望很大。
分数第二天就在网上公布了,我入围了,但出乎意外的是我只考了66.5,最高分70,我并列十二名,而差0.5分我就会与面试失之交臂。至今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莫非是答题卡填错了,还是我盲目自信了?以后还是得小心行事啊。从总体分数来看,法律专业的分数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确实也体现了点优势,但是也能看出法律专业竞争的激烈。
这次面试不敢怠慢,对于这个机会,我深知来之不易,去年我也陪别人参加了事业单位招聘,却没看到招法律的,今年也就这一个职位,而且一招就是6个,这个职位符合我的各项规划,也与父母的心意相符,必须好好争取下。事先了解到这次面试完全按照公务员面试形式,很严格。面试由市人事部门组织,考官有7名,是考前抽签决定的,来自不同单位,报考本单位的考官只有一个,还有计时员和监督员。考分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算平均分,当场公布。考生不能说自己的名字和学校,也就是说我们的简历、推荐表在笔试和面试的环节中都不会起到作用,也许你的简历很出彩,但是这时就看

你分数高低了,总的来说还是蛮公平、公正的。
面试那天早上七点钟就要报到,准时到达对考生都是个不小的考验。我五点半起床,赶到考场已经有很多人在等了。我们被安排在食堂大厅候考,手机全部关机上缴,食堂外有警卫看着,候考人员除了去洗手间,不得离开候考室了,中午食堂会供饭。工作人员讲完考试纪律之后就开始核对身份,400多人,近20组,缺席的人很少。接着,依次抽签,我们这组25个人,包括3个职位,我抽到了10号,按每个人二十分钟的面试时间来算,轮到我大约在中午十一点的样子,这个时候考官们可能肚子饿了会影响评分,另外对抽到下午很靠后的同学也不利,考官会比较疲惫,考生要注意创造亮点,不要像我的文章一样啰哩啰嗦、没有重点。
面试之前,我还像往常一样,通过与别人的聊天让自己的思维兴奋起来,也不至于那么紧张,不过聊天也要有度,不要被别人的经历吓着了。我发现那些人大多是工作一两年的,有的是灵活就业、在外编制,有的月工资达3000,有的去年都已经参加过公考面试并取得80分以上的高分,其中有一位某政法大学毕业的人今年国考也考了128,而且还看到好几个在信用社一起面试的同学,(昨天公考前又认识了一个被录取的同事,他已经工作了十几年,通过了司考,去年公考还考了区法院笔试第一名),说起来还真让人难以相信,本来大家笔试分相差就很小,关键就看这次面试了,无形当中还增添了不少压力。
考场内和候考室的工作人员是靠对讲机联系的,快轮到你时,工作人员会领你到考场外等候,每个候考的人都有点心事重重的样子,没有人讲话。我所在的考场正好就在候考区可以看见的地方,当时里面那位考生声音好洪亮啊,感觉在做演讲,外面都能听见声音,只是听不到讲什么。
很快就轮到我了,我敲门(轻轻地)、进屋(昂首挺胸地)、鞠躬(恭敬地)、微笑(自然地),对着考官说:考官辛苦了,感谢你们抽出宝贵的周日时间为我们面试!(我觉得大多数的人会说“考官好”,所以改说“辛苦了”),但是接着就出笑话了,考官问“你是10号考生吗”,我说,“是的,我是10号考官!”,语音刚落,监督员就在边上提醒我了,我很不好意思地马上改口,倒也不是紧张,本来开场白应该是“考官好,我是10号考生”,我一改口就说错了,不知道这会不会成为考官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呢,呵呵。
接着,主考官会讲段话,大意是祝贺你通过笔试和考试的相关要求,听到考官说“祝贺你”,要礼貌地回声“谢谢”,等考官读完第一道题,让你

开始答题,你可以说:“好的,我先思考一下。”你的桌前会有题目的副本(有的地方只能听题)和纸笔,你可以在纸上简单比划,思考半分钟后,对考官说:“考生现在开始答题。第一题*****,回答完毕”。面试结束后还要说“谢谢”。就这么面试的,有点傻吧,这就是现在的标准化面试,我想以后一定会改革的。
别看我讲得头头是道,但对于自己的答题,很不满意。第一眼看到那满满一张A4纸的题目就有点被吓到了,再简单一扫,四道题全部没有准备过,本来以为自我介绍不可能有了,总会出一道关于自己优缺点或者工作岗位的题目吧,眼前这么大众化、实务性又这么强的题目对于我这个应届毕业生来说还真是个不小的挑战,还好之前也有看过前人总结的经验,知道一点套路,按着套路说呗,还能怎样?就当自己在演戏吧,得按照剧本来啊!总的来说,这次面试我回答的思路还是清晰的,内容也算完全吧,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的贫乏,不知道怎样用口语化的短句来表达我的意思,而又不能在短时间内用书面化的长句表达,以至于我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的第一小点时,我竟然一个句子组织了一半说不下去了,面试是很忌讳停顿很久的,我当机立断,说了句“好,这点就到这”,然后就接着说第二点。回答完全部问题后,我突然感觉有点心酸又有点不甘,就这么结束了……我对考官说:“今天的发挥真是不尽人意,希望有机会再次向你们学习!”走时,那个监督员对我抱以微笑,让我感到一丝安慰,但是出考场等待分数的时候,我心情却没有走进考场那般轻松了,就这么结束了,结果已经定了,我已经无法改变......
在等候成绩区,发了会儿呆,便和考生交流起来,大多数人感觉都不是很顺,只有一个老师出来以后大呼简单,说全部按照套路回答就行了,他还在给我们分析题目的细节,看样子他是参加过面试培训班的。唉,面试也搞得这么死板,还得通过培训班来提高水平,这样的面试意义又何在呢,不和笔试差不多了?在焦虑和不平中,我等来了自己的分数:83!算高分,我看到别组的成绩基本都是六七十,但是,我们法律这组分数都很高,我的前两位对手都是80分以上,分数不比我低多少。我只是暂排在第一,后面还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没有面试,失败的风险很大!面试完的那个下午,我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煎熬,头都要爆炸了,无法释放,不知道自己将怎样面临最后的成绩!还是学长帮助了我,他对我说:第一,希望还是很大的;第二,就算失败也是次锻炼的机会;第三,机会还很多!是啊,我并不是无路可退,前

方的路虽然不明朗,但是我还是要走下去啊!
面试第二天,我就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了。因为成绩都是当场出来的,第二天就在网上公布了。生活就是这么幽默,当你对结果已经无所谓的时候,它便要成全你。我的总分排在第三,比第一名差1.6分,而入围的第六名仅差我0.4分。我们这个职位的面试成绩也是总体最高的,有一半的人超过了80分,差距就在零点几分之间!惨烈!而我,是这场战争中的幸运儿!

在这个过程中,要感谢的人很多,尤其要感谢我的父母、老师还有学长学姐们。对于南审法学系的学弟学妹,我觉得自己也该尽点责任,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今年的公务员考试我也参加了,这方面的经验可能别人更有资格讲,至少我现在还不是成功者,我就简单说说了。公考给我的感觉是越来越难了,时间很紧,以前的行测题一般人都能做,现在却比较适合喜欢奥数、奥语的人做。我以前和学妹说过,公考不需要太早准备,现在得补充一下,公考不能太晚准备,对于题目的难度和变化都要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
文章到这儿也该结束了,但是生活还得继续,奋斗还得继续!对于所有前进中的人,我只想说:只要你目标够明确,努力够持久,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让我们一起努力,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