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田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

油田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

油田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
油田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

油田企业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初探摘要:针对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实际,分析了人工成本控制中的意义和重点,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油田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途径和方法,探索了人工成本指标分析体系及管理控制中应把握的焦点和重要环节,对加强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减少无效人工支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比的最优化等方面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油田企业;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途径和方法;体会随着近几年改革的逐步深入,成本的管理与控制逐渐成为油田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以效益为中心,努力降低成本,减少支出,获取最大效益已成为主要目标之一。而作为占企业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的人工成本也愈显其重要。如何控制人工成本,达到既提高职工收入又获取最大效益的目标,是油田企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企业简介

孤东采油厂成立于1989年,位于黄河新淤积的冲积扇平原上,管理着孤东、红柳、新滩三个油田,是一个集油气勘探、开发、处理、集输为一体,年产原油256万吨的大型油气生产单位。现有用工总量8777人。其中正式职工5445人、集体职工 49人、内聘职工 1746人、企业员工 768人、临时工521人、非全日制用工248人,分别占用工总量的62. 04%、0.56%、19.89%、8.75%、5.94%、2.82%。全部用工中女工 3235人,占用工总量的36.86%。下设22个三级单位、5个直属中心、5个单列部门,是一个集油气勘探、开发、处理、集输为一体、开发时间较长、生产形势复杂和用工类别齐全的采油厂。

二、人工成本的概念和范围

人工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用于劳动者的全部费用,它包括直接支付给所有职工的劳动报酬、福利待遇,还包括企业依据国家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各类人员负担的各项劳动费用。

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使用劳动力而发

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的费用总和。按油田统计口径,企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

总额、社会保险费、其它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职工工会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离退休人员费用、劳务费等10大项。

(一)职工工资总额

指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列支成本费用,用于支付在岗正式职工和在岗其他长期合同工(集体职工)工资、不在岗人员生活费的费用总额。包括工资、奖金(效益工资)、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二)社会保险费用

指单位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提取的保险费用。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5项社会保险。

(三)其它保险费用

指单位根据国家、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规定提取的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费用。

(四)职工福利费用

指单位据实列支并直接用于职工福利性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独生子女费、计划生育补贴、疗养补贴、身体普查体检费、生活困难救助费、丧葬补助费、抚恤费、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助费及救济费等。

(五)教育经费

指单位按规定提取并用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素质水平的培训费用。包括上岗和转岗培训、岗位适应性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继续教育以及购置教学仪器等支出的费用。一般按照不超过当期工资总额的2.5%提取。

(六)工会经费

指单位按规定提取并用于工会组织活动等支出的费用。包括文体宣传费、工会活动经费等。一般按照不超过当期工资总额的2%提取使用。

(七)劳动保护费用

指单位据实列支并用于为在岗职工提供劳动保护、职业防护等发生的费用。包括特殊岗位(工种)体检费、防暑降温费、购买工作服以及其他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等。

(八)职工住房费用

指单位按国家、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油田有关规定提取,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费用。

(九)离退休人员费用

指单位在社会统筹养老金以外,支付给离退休(退职)人员的企业补贴(含住房补贴、水电气补贴,下同)和老年活动经费。老年活动经费包括节假日慰问金、生活困难救助费、营养补助费、医疗补助费、陪护费,以及身体普查体检、健康疗养和集体活动等支出的费用。

(十)劳务费

指用工单位根据劳务派遣协议结算并支付给劳务派遣机构的全部费用。主要包括劳务用工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住房费用、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防暑降温费等费用,以及支付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费等。

三、人工成本控制的意义和重点

油田企业在初期,企业职工工资分配和福利待遇全部执行统一的政策,薪酬政策一度实行的是岗位技能工资制,企业用工、分配自主权较小,造成企业不计人力,忽视人工成本的管理。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企业分配自主权逐步扩大,薪酬政策实现了由岗位技能工资制向岗效薪点工资制或岗位绩效工资制的转变,薪酬分配渐渐由油田统一制订变为企业自主确定。但人工成本的管理仍然受到惯性影响,显得相对滞后。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工成本的控制宏观上企业工资增长应做到“两个低于”,即: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可见企业如何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职工积极性,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人工成本作为成本的组成部分,也应该予以控制。我们通过分析本企业人工成本,只有对人工成本的加以更好的管理和控制,企业发展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路子。因此,我们在人工成本控制上,一是追求人均人工成本逐步增高,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二是对人工成本的收入和支出合理的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其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四、人工成本控制的途径和办法

由于不同项目的性质和比重不同,在人工成本控制中要做到区别情况,分别对待。分析我厂近几年人工成本的构成,我们发现;工资总额占人工成本的62%,社会保险占16.5%、职工教育经费占1.5%、劳动保护费占1%、职工福利费占9%、职工住房补贴费用占8%,老年活动经费占1%,其他有关人工费用占1%。其中工资总额所占的比重最大,而社会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等依据工资总额作为基数。因此,我们把工资总额作为控制的重点。在分析工资总额的影响因素时,我们又发现:工资总额高低的影响因素有人数、人均工资水平、各种工资计提的比例,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人数的多少。所以,控制人员数量、提高作业效率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

(一)科学定员定额,优化劳动组织

加强定员、定额的管理达到双定优化,通过减少活劳动投入、提高产出,来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首先从研究劳动消耗的合理构成入手,通过增加有效劳动时间,减少和消除无效劳动时间来提高工时利用率。其次,通过研究各种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劳动效率。定员定额不科学不合理,必然出现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管理不畅、效率低下,造成劳动力浪费,人工成本提高,使企业失去竞争能力。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定员定额,精简机构,撤并岗位。实行专业化管理;转变传统工种概念,

实行大工种、区域性作业,培养一专多能、操检合一的优秀技术工人,以少而精的人工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定员定编,确定岗位人员的工作量,推行满负荷工作,节约使用劳动力,这是控制人工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是逐步推行严格定员管理,科学编制定员定额,按标准组织生产。根据实际工作量及局下关定员标准准确测算各单位定员人数,劳动力调配以定员数做为依据,严格控制各单位用工总数,人员总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二是精简机构,合理分工。组织机构和分工的合理,不仅利于管理,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员。

(二)控制工资总量,搞活内部分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分配的原则,只有充分发挥工资的约束机制、调控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才能得到投入产出的效益。要知道,工资不是福利,而是一种投入,投入的目的是有效益。盲目攀比的工资水平,不重视工资效益,不注重人工费用,最终会导致人工成本上升。只有在严格控工资总量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约束、调控和激励作用,搞活企业内部分配,建立工资能上能下的机制,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

如何在不增加人工成本的前提下,使有限的工资投入转化为较大的产出,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内部分配机制,工资向苦、脏、累、险岗位倾斜,向科技人员倾斜,以此来引导职工合理流动,激励他们的积极性,主动为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多做贡献,形成一个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效益--增加工资收入--促进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环。

近几年,油田加大了内部分配改革的力度,薪酬政策由岗位技能工资制向岗效薪点工资制或岗位绩效工资制的转变,建立完善了职工工资收入与单位经济效益相挂钩、与个人岗位和绩效相联系、能升能降的分配机制。进一步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以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为导向,重点突出岗位责任和工作业绩的原则。将职工的收入其岗位责任相适应,与单位效益和个人工作业绩相联系。薪酬的激励作用第一步的发挥。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之比,是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与生产成果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很显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提高产品产量,二是降低劳动消耗。而在生产规模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降低劳动消耗费用。换言之,在生产规模和产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是降低人工成本(劳动消耗)的重要途径。

(四)提高劳动者素质

控制用工总人数,不是单纯的数量问题,不仅在合理定员的基础上控制总数,而且

要通过提高职工素质达到人少效率高的要求。只有职工素质提高了,才能减少用人,降低人工成本。如果职工素质不适应需要,难以胜任本职工作,一个人的活两个人干,在人均人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人工成本总额必然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人工总成本不变,就得降低职工收入,从而影响职工劳动积极性,使劳动生产率会进一步降低,经济效益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为此,企业应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根据需要和适用的原则,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工培训活动。劳动者素质包括体能素质、智力素质、技能素质、情趣素质和品行素质等。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智力素质和技能素质。科技进步决定了产品质量和成本水平,而科技进步又依赖于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效益,有利于企业精简人员,降低人工成本。

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油田加大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操作人员的培养和选拔。将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为首席专家、专家、主任师、主管师、责任师、专业技术师。将高技能操作岗位设置为首席技师、主任技师、责任技师、能工巧匠。并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管理选聘办法和薪酬管理办法。通过各类手段,加大对职工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

(五)实施业务外包

为进一步优化用工结构,减少企业自有用工,提高人工成本投入效益,企业所属社会化程度较高、不以“人”为标的、适宜按工作任务(工作量)结算项目费用的业务,可承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多种经营企业、改制企业、社会专业公司。相应业务发生的人工费用可进一步得到优化和节约。通过业务外包工作的开展,可实现合理控制用工总量,优化人工成本投入的目的。

(六)建立制度,强化手段,实现利益双赢

在控制人工成本过程中,不是采取减少职工收入水平这个消极的做法,而应是选择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共同提高的积极态度,把经济效益目标与职工切身利益联系起来,通过强化管理来提高职工收入水平,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总成本,形成良性循环。

一是实行动态管理,优化劳动组合。突破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模式,不断强化竞争与激励,形成“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三能”弹性动态的用人机制:定期对科技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工分别开展职工代表评议、个人鉴定、组织鉴定、群众测评等形式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科级干部实行降职或免职,工程技术人员实行低聘或不聘,职工实行试岗或待岗。

二是制定严格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每年年初将年度指标细化分解,与各单位签订承包责任书,把职工收入与本单位考核指标挂钩,并要求各单位把作业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等考核到班组或个人。通过层层分解,使职工能够把自身的利益与单位整

体经济效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月度考核中,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兑现,奖罚分明,不讲客观,最大限度地发挥分配机制的激励作用,调动职工主动性。

五、人工成本分析方法

(一)人工成本的指标体系

企业有关部门对人工成本进行控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绝对指标的控制,即以人均支付人工成本费用(单位人工成本)为基数纵向、横向对比分析(纵向对比:即本企业当期与前期的绝对指标对比;横向对比:即本企业与同类企业同期的绝对指标对比。)二是相对指标的控制,即企业人工成本总额占相关指标比重的对比分析(纵向、横向)。如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分析;对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的分析;按产值、增加值或产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的分析等。

企业有关部门通过对绝对指标、相对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确保企业经济和产品有竞争力的前提下确定人工成本的合理投入量,并提出使用计划及控制目标和对策,供企业高层管理者决策。

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比率型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由于不同企业职工人数不同,因此常用人均人工成本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的高低。该指标可以显示本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的高低,企业聘用一名职工大致需要多少人工成本支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等。人均人工成本能够表示企业职工的工资和保险福利水平,也就能作为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劳动力价格信号。企业要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吸引高素质的劳动者到企业来,就需要建立人均人工成本指标,以便企业对人工成本水平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

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其中,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是结构指标中的主要项目。

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总额/增加值)×100%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销售收入)×100%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总额/总成本)×100%

劳动分配率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少比例用于支付人工成本,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同一企业在不同年度劳动分配率比较,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劳动分配率的比较,说明人工成本相对水平的高低。

人事费用率表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有多少用于人工成本支出,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人

产出关系。

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实质上反映的是人工成本作为一种投入的效益,由于是相对数指标,有利于国际、国内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比较。但应该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或劳动装备水平不同,增加值率和利润率不同,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指标适合同行业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反映活劳动对物化劳动的吸附程度,这一比值愈低,反映活劳动所推动的物化劳动愈大,反之,活劳动所推动的物化劳动愈小。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有机构成高低和确定人工费用定额。由于各行业要素密集程度不同,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因此,不同行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这一指标可能差异很大。

(二)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工成本统计制度

人工成本的统计应以财务核算年度作为人工成本统计年度,以财务及其他专业的核算数据为依据,由劳动工资部门进行统计。为了方便准确的统计人工成本,可单独设立人工成本会计核算科目,将人工成本的所有项目进行汇总,使企业人工成本资料档案化、条理化、便于统计分析。

规范台帐管理,及时做好人工成本的使用登记

台帐的建立与数据的维护是人工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只要基础工作做好,人工成本的统计与分析才能成本可能。一是台帐的建立上,要做到完整、系统、详细。根据人工成本的各类指标,设置人工成本的各类总帐及分类台帐。二是台帐建立完善后,及时进行维护是关关键,每发生一笔人工成本业务,都要及时进行登记,确保台帐数据准确及时的反映目前实际发生的人工成本数据。三是对发生的各类人工成本数据,要及时的与财务部分进行对帐,对不一的要及时查找问题,保证人工成本数据及入帐渠道的准确。只要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工作,才能切实做好人工成本基础工作的完备完善,为人工成本指标的分析提供有利的保证。

六、人工成本管理的几点体会

人工成本管理,既要从战略上长远地规划,又要从战术上做好日常管理,这样才能实现控制目标。

(一)科学定员是关键

人工成本控制首先是通过减少企业职工总数,来控制人工成本总额。而企业职工人数的多少,关键取决于企业定员定额水平的先进与否,定员定额水平的高低是企业内部岗位设置和岗位人员多少的直接依据,企业只有制定和贯彻先进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控制企业职工总数。

(二)灵活机制是保证

机制是企业保持持久活力的根本保证。灵活的激励和竞争机制能够促进职工素质的提高,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只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适应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人力需要,才能减少人员数量,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控制好人工成本。

(三)合理分配是动力

企业利益分配是影响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比大小和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经济手

段。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分配时,应该遵循“两个低于”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想,确定合理的职工收入增长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关系,坚持按劳分配、按效分配原则,通过合理分配来降低人工成本的比例。

(四)效率提高是根本

人工成本控制的重点是指降低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其主要途径是提高作业效率和工作效率,减少单位产品的活劳动消耗。因此,提高效率是人工成本控制的根本,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有效率提高了,才能实现职工收入增加、人工成本下降。

人工成本管理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重视人工成本管理,加强人工成本统计与分析,减少无效人工支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比的最优化,实行利润、成本、人力投入与产值均能上能下的运行机制,进而形成企业用人能多能少、岗位能上能下、职工收入能增能减的良性循环,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注入动力与活力。

人工成本分析管理试行办法

关于印发《胜利油田分公司 人工成本分析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为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更好地满足股份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要求,根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关于印发〈人工成本预算核准制度试行办法〉的通知》(石化股份人薪[2004]8号)文件精神,结合胜利油田分公司实际,研究制定了《胜利油田分公司人工成本分析管理试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单位要按照人工成本分析管理试行办法的要求,认真做好本单位人工成本分析管理工作,实现全过程、全方位人工成本管理,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的过快增长。 二○○六年六月五日 胜利油田分公司 人工成本分析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提高劳动效益和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结合油田实际,制订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本试行办法适用于油田各二级单位。 第三条人工成本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费用的总和。其范围包括: 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补充保险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劳动保护费、职工住房费、企业支付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劳务费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用等。 第二章人成本的构成 第四条工资总额:

指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直接用工(不含由劳务派遣单位输入的劳务工)的劳动报酬。具体包括: 基本工资、岗点(岗位)工资、工龄工资、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津补贴、效益工资。 第五条社会保险费: 指单位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提取、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险(不含职工个人缴纳部分)。包括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其中,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福利费中列支。 第六条补充保险费: 指单位在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提取、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险之外,根据有关规定以及本单位经济效益情况提取、交纳的其他保险费用。如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其中,补充医疗保险费指企业福利费不足承担、直接在成本费用中列支部分。 第七条“三费”: 指单位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 第八条劳动保护费: 指单位用于职工个人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等费用支出。 第九条职工住房费: 指单位用于职工住房的各种费用。如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等。 第十条离退休人员费用: 指除由统筹金支付项目以外,本单位实际发生的离退休人员企业补贴等费用。离退休人员费用=离退休人员费用总额-统筹金支付总额。 第十一条劳务费:

关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及对策

关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及对策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那么,山区农村社会管理的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如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已经成为民政人必须研究的议题。为此,本人立足县情,略谈山区县域社会管理问题及思考。 农村社会管理,是指管理和规范农村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农村社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的利益关系,回应广大农民群众的诉求,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的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建设经济社会以及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农村社会环境。核心指向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关健在于把握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活动轨迹的变化,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能力和科学化水平。所以,我县前些年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探索建立“五事”制度。我县位于鄂西北边远山区,境内有3369座山头,3193条沟壑,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省定国家级贫困县和湖北省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版土面积322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261个村, 28.7万人。早在2002年,为改变农村“松散无序”治理状况,我们由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化解农村“宗旨观念差,干群关系不融洽;法纪观念差,政策水平偏低;干部作风差,群众信任危机;团结协作差,班子力量涣散”等作风问题和困难难说、

事情难办等现实问题入手,探索实践“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的“五事”制度,正确引导基层干部深入农户,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心谈心;用议事的方法促使干部尊重群众意愿,实事求是的作出决策;用党性的要求促使干部公开管理政务,自觉接受监督;通过“问、说、议、办、评”这种具体而实在的办法,着力疏通农村干部群众联系渠道,营造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的宽松环境,确保在干部问事中体察民情,在群众说事中解决民难,在定期评事中凝聚民心,使群众怨气、怒气有处可诉,急事难事有人解决,形成了干部与群众经常沟通的密切联系机制、群众议政参政的**管理机制、干部修正错误的整改机制、基层组织勤政为民的责任机制,化解了基层矛盾,创新了适合山区农村实际的基层**新路子。其经验在全国交流,项目被欧盟和国家民政部评为优秀奖、湖北省民政厅评为工作创新二等奖。 (二)创新实践“为民服务代理制”。由于山大人稀,山岭连绵,全县农村的5.265万户23.41万人分布在3200多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沟坡河谷之上。2005年,歇马镇长坡村一个特困户为了8株板栗树的所有权问题,到镇里、县里跑了19次,找了11个部门,历时8个多月才得以解决。此事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困难群众办事如此艰难,合法权益如何保障?**权利如何落实?民政部门该如何关爱弱势群体?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管理?于是,针对群众到镇上、到县城办事,出来一趟极不容易,有时为办一件事情,得跑好几趟、好几天,而困难问题仍得不到解决的现实问题。该县民政人

人工成本控制方法

人工成本控制方法 麦肯锡曾如此评判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治理上的侏儒。专门是人力成本方面,由于治理者与职员长期片面形成的“人本观念”,没有全面明白得“以人为本”的实质,从而进入了“人本陷阱”,造成人工成本出现失控状态,最终导致企业利润与人工成本的失衡,也成了企业治理者最“头疼的顽疾”。 事实上,成本操纵是一门花钞票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关键是如何将每一分钞票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点。如何操纵好企业人工成本呢?我们第一要从企业成本操纵入手,把人工成本操纵放入企业成本的“大局”之中来分析,如果只以“人工成本”论成本,必将起不到应有的成效。闻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讲,“成本操纵是一门花钞票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以节约为成本操纵差不多理念的企业只是土财主式的企业,他们除了盘剥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因此,我们需要学习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操纵战略以及方法。” 企业总体成本的操纵 第一步:明确战略目标方向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成本操纵也一样。实际上,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必须以提升(或不损坏)其竞争地位为指针。具体地讲,如果某项成本措施削弱了企业的战略地位,就应弃之不用;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这种成本的增加确实是值得鼓舞的。如果企业把成本作为战略来看待,那么成本治理就差不多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情况,更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情况,它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突破企业边界的成本治理体系。那么,如何确立那个体系呢?确实是运用价值链分析手法,分析企业内部、所处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构成状况,从战略角度确定操纵成本的差不多方向。 (一)、进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对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了梳理,对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细化。例如广告需要成本多少?制造价值多少?运输需要成本多少?制造价值多少?除此之外,还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建设(公司运营模式、管理架构、人员结构是决定成本管理体系的三要素,在调研、记录、初步构思的基础上,再起草、征求意见、讨论修改、完善) 一、项目成本管理目标方圆图 项目成本管理目标方圆图 通过方圆图的解读促进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宏观目标: 1、增三效:通过成本管理增大经营效益、管理效益、结算效益。 2、控五费: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现场经费、周材费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其中材 料费占比最大,人工费重要性居首,机械费反映施工组织的合理性,现场经费是综 合管理水平的见证,周材费是现场管理能力的体现。 3、定五价:以合同造价、目标成本、责任成本、实际成本、结算造价的顺序依次确定

各个阶段的五个价格,以价格体现效益。 4、以实控虚:实线是目标界限,虚线是预期结果,用动态管理的方法以实线控制虚线, 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5、成本优化:通过“五价”、“五费”、“三效益”优化项目综合成本。 二、成本管理体系示意图

三、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一)组织措施: 通过界定项目各岗位人员在成本工作中应担负的责任,明确各部门、班组所承担的降低成本指标,用结果考核来落实成本责任制。 组织措施的核心是落实成本责任制。 项目成本管理实行项目责任制,由项目经理负责考核所属各岗位各班组各人员,项目经理的考核目标由成本管理部门下达。 (二)技术措施: 技术方面的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 1、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出多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然后确定利于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案。 2、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技术措施。 3、在竣工验收阶段,注意保护成品,缩短验收时间,提高交付使用效率。 (三)经济措施 由成本经理负责,制定项目目标成本、下达责任成本、动态考核、。 1、抓好计划成本的贯彻实施工作,努力将实际成本控制在计划成本之内。 2、以合同的形式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经济约束。分包合同应明确规定分包工程完成后,应通过项目质检员验收,方能结算工费,出现返工返修时,浪费的材料费、机械台班费由应负责任分包单位承担。如果该单位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工返修到位,项目可安排别的单位处理,工费从原责任单位工费中扣减支出。

企业如何实施人工成本管理

企业如何实施人工成本管理 一、人工成本的概念和范围 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使用劳 动力而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的费用总和。按原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 号文件规定,企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用等7 大项。 1. 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或实物形式直接支付给本 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 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 社会保险费用,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 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女工生育5 项社会保险。 3. 职工福利费用,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 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物业管理费、冬季取暖费、独生子女费、托儿补助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 用、员工困难补贴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在企业工资总额4%之内)。 4.职工教育费,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5.劳动保护费用,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比如防 暑降温费、劳保用品费用。

6.职工住房费用,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比如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 7. 其他人工成本费用,包括工会会费、外聘人员劳务及咨询费用、没有列入 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 二、人工成本管理及其指标体系人工成本管理,是把企业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围 绕劳动者所发生的全部 费用进行界定、核算、支付、调整等一系列管理行为。 人工成本是一个具有相对性、动态性的复杂问题。目前一些企业效益不好、 人工成本比例偏高,并不完全是劳动报酬等人工成本增长过多、人工成本水平过高而造成的,关键是人工成本效益低,劳动生产率低所致。不能简单的、单纯的看人工成本的高低,更不能单纯的控制或降低人工成本的绝对水平,而要使劳动报酬等人工成本的增长建立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基础之上,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 那么,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哪些呢?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总量指标用人均人工成本来反映。 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人均人工成本 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人工成本管控办法

人工成本管控办法 薪酬成本管理是由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组成的循环。薪酬预算是组织在薪酬管理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人工成本开支方面的权衡和取舍。因此,详细分析成本构成以及成本变化趋势,是企业进行薪酬预算的首要工作。 一、人工成本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组织在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中,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就是企业的人工成本。直接费用包括工资总额和社会保险费用,间接费用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养等有关费用以及职工福利费用、员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工会费用以及其他人工成本支出等方面的费用。 (一)员工工资总额 员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本企业员工的全部劳动报酬总和,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所有货币形式的收入。(二)社会保险费用 社会保险费用是为了解决员工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获得物质帮助问题,企业和员工法定必须缴纳的费用。目前,普遍实施的社会保险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而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则有单位缴纳。 (三)其他人工成本

1、职工福利费用 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职工探亲假路费、生活补助费、医疗补助费、独生子女费、燃气费、暖气费补贴以及上下班交通费补贴等。 2、职工培训教育费用 职工培训教育费用是指企业为员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3、劳动保护费用 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购买劳动防护用品的费用,如工作服、手套等劳动用品费用。 4、职工住房费用 职工住房费用是指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而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缴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贴、职工宿舍维护费用等。 5、工会经费 工会经费是为工会活动而支付的费用。 二、人工成本分析 薪酬管理成本要正确判断企业目前的薪酬水平是否合理,薪酬成本是否在企业所能承受范围内,以及薪酬成本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等,必须要有量化的指标准确的反应企业薪酬支出状况,这是薪酬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依据。 薪酬成本指标主要有水平指标、结构指标、投入产出指标和成本指数指标四种。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一名基层干部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建言 湖北省兴山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 过去,社会管理的中心在城市,而当前,社会矛盾较多地集中在农村。农民增收难、农民土地权益被侵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突出、农村社会治安日益复杂等问题,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由此显得异常迫切与重要。农村社会管理的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如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年多来,我立足本镇实际工作,全面了解全镇10村情况,并挂驻一个高山烟叶村-龙门河村。此外,利用党校学习、乡镇交流等机会深入我县多个乡镇和行政村实地考察,现就调研所获略谈山区县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及思考。 兴山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现状 (一)创新“两会两评”模式 我县现有96个村(社区、居委会),每个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般为4至5人,需要面对600至2000余名群众,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但部分村存在挑“双岗”未履“双责”的现象,加上党员干部老化,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组织无财力,难于服务群众。面临这种窟境,我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一方平安。“党支部+关怀理事会”和“村委会+户联理事会”的成立,整合了留守人力资源,健全了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和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加快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南对河村的快速发展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两会两评”机制,是教育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是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更是增强党员、干部、理事履行职责动力、持续力、活力的好手段。 (二)以“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农业人口13.6万人,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如南阳镇两河村,古夫咸水村,水月寺镇梅坪村,榛子乡育林村,高桥乡双堰村等,他们自我发展能力差,且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生产生活条件急需改善。面对建设资金不足、发展相对滞后,而待建地区多的困境,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榛子乡共种植烤烟16000余亩、南阳镇共种植烤烟4000余亩,多年来和平村、龙门河村坚持将烟叶、蔬菜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被确定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当地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基本实现了水、路、渠、电、网的“组组通”,成了改善农村环境的“金钥匙”,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010年全县已投资2860万元,完成全县8个乡镇130.1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投资2270万元,解决了8个乡镇85 个村5.86万人的饮水安全;新增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使全县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44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三)推进“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逐年提高。2010年落实义务教育新机制保障资金1014万元(中央637万元,省级315万元、县172万元),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5%。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100所,全县农村参合人数13176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61%,基本建成农村卫生医疗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逐年完善,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600余个,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9万人,

物业服务外包与人工成本的控制

物业服务外包与人工成本的控制 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必须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这是因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能为物业企业降低成本,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使物业企业不断壮大。 如何破解行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难点与困局,掌握业务外包策略,将部分业务分包给一些物业管理下游的专业公司,如:具有一定资质和专业能力的清洁公司、绿化公司、设备维修公司等,实现双赢和利益最大化。 物业管理企业控制人工成本的基本方法有两条: 1、核心员工实行合同制管理,其他人员通过第三方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管理; 2、实行“人员+业务”外包方式。 一、企业业务外包存在的利弊 外包,是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运营模式。 (一)外包的优势:

1、企业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使其不断得到提升,构筑企业所在行业的进入壁垒,从而确保企业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并引导行业朝着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方向发展; 2、企业利用外包战略可以减小规模,精简组织,从而减轻由于规模膨胀而造成的组织反映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使企业更加灵活地参与竞争; 3、外包还可以为企业降低风险,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外包,企业可以利用战略伙伴的优势资源,缩短产品从开发、设计、生产到销售的时间,减轻在较长时间里由于技术或市场需求的变化所造成的产品风险; 4、由于承包方和发包方都可以利用公司原有的技术和设备,因而将从整体上降低整个项目的投资额,从而也就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二)外包的弊端: 1、外包常常会使企业失去对一些产品或服务的控制,从而增加了企业正常生产的不确定性,企业有可能丧失对外包的控制,进而影响到企业整个业务的发展; 2、其次,在外包模式下,签定外包合同的双方都不可能完全预测到未来执行合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不应该外包的业务: 1、物业管理企业不应外包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因为公司本身就在该业务领域里有竞争优势,如果再将其外包出去,不利于增加公司的竞争优势以及在行业内的品牌知名度,降低公司的竞争力。

公司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案设计完整版

公司成本管理与控制方 案设计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案设计 某公司 二00三年八月 一、前言 企业经营的核心就是满足客户的同时获得利益。满足客户取决于产品性能价格比,而价格决策取决于成本决策。 成本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在控制成本与降低成本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时间,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 成本核算中所指产品成本仅仅是指企业生产产品的原材料、人工、折旧等直接可归属于产品成本中的耗费,而未予反映的无形成本还包括如:物流管理成本、资金机会成本及管理成本、组织效率成本及组织设计成本等。 成本与质量、价格、销售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企业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必须关注成本,同时也决定了成本控制不能局限于成本本身。管理会计界通过对世界数百家大公司的调查发现,大约85%—90%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产品成本在设计阶段已被决定。因此这种追求极限的成本思想必须依靠战略构筑、组织措施的配合,才能形成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同时,会计人员应被视为整个成本管理队伍中的一分子,数据的收集分析也应体现在整个价值链过程中,而非仅局限于生产阶段。 因此,我们进行某公司公司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案设计时在考虑成本控制的经济性、可控性、重要性等原则基础上,对成本管理和控制实施方案设计时主要对以下几个方

面进行了改进: 1、成本细化,将成本分解到各班组中。 2、改善成本核算方法,以适应班组成本考核。 3、完善成本考核体系,考核质量成本,将生产、采购、品质、销售等部门一起 纳入考核范围,共同对质量成本负责。 4、将定价与生产、成本、销售量链接,改进定价方法。 在充分考虑某公司现有成本信息收集、加工、核算、考核流程及计算方法基础上,我们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资料的收集、加工流程及成本的计算方法(数据的来源) 2、成本核算的方法(数据的确认和分类) 3、成本考核 4、成本导向型销售价格制订方法 二、成本资料的收集和加工流程 (一)材料费用资料归集、费用计算流程 1、生产工艺—总装流程

人工成本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人工成本管理,合理地计划、使用、控制人工成本,发挥人力资本的最大潜能,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控股公司(包括本部及各钢铁子公司),其他公司参照执行。 第二章人工成本构成 第三条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第四条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五条本办法中人工成本的组成明细项目,详见附件四。 第三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为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明确各部门相关职责,特拟订机构职责如下: 人力资源处: 1、人力资源部门是人工成本的归口管理部门; 2、负责编制公司年度人工成本预算、审核,并监督执行人工成本管理办法,对人工成本优化负全面责任; 3、负责薪资总额、激励计划等费用的合理管控; 4、根据地法律规定确定社会统筹保险缴纳案; 5、根据公司需求以预算为基础,合理管控培训、招聘费用;

6、按期(月度、季度、年度)对公司人工成本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检讨; 7、依据制度,跟踪、评估各一级单位人工成本预算执行情况; 8、各子公司每月14日前上报人工成本统计报表(附件五)、每季 度第一个月20日前上报季度人工成本评估报告(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财务部门: 1、按规定支付人工成本各项目费用; 2、根据公司规定对人工成本费用对应会计科目列支,详见附件四《人 工成本各项目列支会计科目》; 3、根据人工成本管理的有关项目建立公司统计台帐,每月对公司人工成本支付情况进行统计和反馈,同时每月10日前为人力资源处按管理口径提供相关数据,包括附件四人工成本各项目数据及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主 营业务成本、总成本等数据。 企划处: 1、制定人工成本预算执行的针目标; 2、按质询会材料,每月10日前为人力资源处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包括粗钢产量、工业增加值等。 行政管理处: 1、按实际支出项目,编制福利费、工会经费等明细项目的年度预算; 2、按月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每月10日前报人力资源处。 生产部门:(含职能处和生产厂)

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

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 摘要 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获利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笔者对成本控制管理的方法从机构设置、物资采购、材料消耗、工资薪酬、期间费用等几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简便易行的控制管理方法。 关键字:成本;控制管理;方法 佳能公司中国区新任总裁小泽秀树坦言:“利润率提高的秘诀在于成本控制,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做了严格控制,在保证优质产品的同时,把产品成本降下来,从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了良好的利润。”[1]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除了拥有先进的研发、生产技术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外,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尤其成本管理环节的控制作用更是至关重要。成本控制最明显的作用就是,企业通过管理控制的功能,得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谋求更高获利水平的目的。但如何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加强成本的管理控制,是大家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些思路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与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差异。传统成本管理主要通过一是规模效益;二是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以期达到转移成本的目的。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如在今天日趋公开的市场环境下,过分的成本转移将使企业失去好的合作伙伴。 2、成本管理基础薄弱。 一是各项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还不健全;二是计量基础工作不到位,水、电、汽等“跑、冒、滴、漏”的现象还很严重;三是生产用料大手大脚;四是在原材料、物资采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质量及浪费问题;五是只重视生产过程成本管理,忽视供应、销售过程成本管理。如物资采购中“暗箱”操作现象严重,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3、分工过细,人浮于事,员工成本意识淡薄,感受不到市场压力,导致企业管理的协调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低效率成本,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的损耗和失真。 4、在现有企业成本管理中,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这种成本降低是治标不治本,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状态,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 5、资金管理中存在资金入不敷出,资金缺口严重,资金被挪用、被占用,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损失严重等问题,造成资金成本上升。 二、企业成本与管理措施 一、对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机构进行合理设置 加强成本管理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就必须对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机构进行合理的设置,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 (一)设立一个专门的预算部门

人工成本视角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人工成本视角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摘要: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企业人工成本过重,就无法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小企业必须从人工成本视角下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人工成本;教育培训;人力资源一、人工成本与人力资源管理 1、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现实管理中,人们总把工资当作人工成本,常常将人工成本与工资混为一谈。实际上,通过人工成本的定义可以看出,工资成本不等于人工成本,他只是人工成本的一部分。企业员工的工资低,不一定人工成本就低,企业具有工资成本低的优势,不一定具有人工成本的优势。 2、人工成本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工成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人工成本是一种资源投入,中小企业通过在人工成本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其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对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和企业竞争力都有现实意义。 二、人工成本视角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中小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具有经营灵活、反应灵敏、适应多样化需求等优势,但是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人工成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壮大的瓶颈。主要问题有: (一)企业的薪酬机制不合理造成人员流动过于频繁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人员流动日趋严重,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由于中小企业薪酬机制不合理,尤其是人员流动频繁,加大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频繁的人员流动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中小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频繁的人员流动无法保证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无法保证核心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频繁的人员流动加大了中小企业的人工成本。在我国中小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强的一般是熟练工、经验比较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者,这些员工的流动使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投入的资金付之东流,核心人才的流失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计算。而新招聘的员工由于缺乏经验,对企业情况不了解,需要企业投入资金进行员工的教育培训,从而造成企业人工成本不断加大。 2、造成中小企业员工流动过于频繁的原因 首先,很多中小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很多人是凭借人际关系而不是实力进入公司管理高层,这使得一部分在普通岗位上的优秀员工晋升机会不大,这将造成大量的优秀员工流失。其次,企业的薪酬分配机制不够合理。薪酬制度单一,缺乏相应的福利制度,使员工特别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个性需求很难被满足,

人工成本控制

"薪酬预算"——人工成本控制的“杀手锏” 【案例】 M企业经历十几年艰辛创业和发展,已成长为一家集技术投融资、项目建设和项目托管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环境工程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公司拥有多项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并在印制线路板、废水治理、电镀废水治理、印染废水处理、食品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形成了一套成熟、稳定的处理工艺。M公司的人员也由最初的10几人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人。由于201X年以后发展速度很快,部门也逐渐增加,组织架构也处于经常的调整之中,投资公司、子公司、独立托管项目部也在短短的几年相继成立和运营。 在企业快速成长过程中,老板很困惑:成立一个投资公司/子公司/项目部,各负责人就会说人不够,逼着我签字招人,而且人总是不够。负责人力资源的总经办也拿不出很好的建议,能压就压,压不住就逼到我这里来了。财务中心年底利润核算,看不到预期利润。企业内部出现了营销中心“签单很热闹”、财务中心“资金运营紧张”、总经办“工资成本逐年水涨船高”、员工抱怨“收入偏低”的现象。下属和管理人员抱怨:“老板真小气,销售额越来越高,怎么发的工资没见涨多少?”,财务部门也抱怨:“管理费用太高,能发的工资就这么多,总经办怎么不控制人员?”,总经办更是觉得冤枉:“老板要

扩展业务,我能不花钱招人进来吗?再说平均工资涨的很少啊?” 以上情景或许在许多企业都不陌生,那么到底多少人工成本才算合适呢?企业又应该如何控制人工成本呢?如果您正为此困惑着,以下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引入薪酬预算国内很多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很快,业务、人员、销售收入、组织结构、分公司/办事处发展都很迅速。一开始企业更看重的是占领市场,采用粗放式的管理,对人力成本的控制比较模糊和随意。随着公司业务的相对稳定和品牌的提升,他们把利润看的重要了,而不再仅仅只关注规模、收入。源于高科技企业的特点,M企业对知识型人才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时,人力成本的支出成为企业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老板迫切想看到“我的钱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人力成本上我能支付的是多少?达到公司最高业绩目标时能发多少?达到公司最低目标时,我又能发多少?”因此,薪酬预算便成为重中之重,它是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属于人工成本的事前控制。 M公司作为一家集团化公司,为了真正发挥薪酬预算的作用,达到适度控制的目的,我们建议该公司对下属单位采用薪酬总额控制的预算管理模式,具体薪酬预算上采用自下而上(下属公司和部门依据历史测算数据上报)和自上而下(与销售收入等关键业绩指标相挂钩)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期,全国不少地方将城乡一体化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有机结合整体推进,探索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创新,以社区为依托的城乡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创新,以电子信息为平台的城乡政务网络体系创新,以改善民生为方向的城乡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等。因此,从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和要求出发,探索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关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创新 城乡二元结构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变过程中,城市和农村不相对称、差距甚大的组织形式和社会存在,主要表现为城乡间普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反差。 一、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变革过程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变革过程。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社会管理需要摆脱传统思维,建设新的平台,创新形式和载体,增添新的内容。 (1)城乡一体化与市场化 建国初期的工业化,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进行的。高度集权造成经济效率损失,严重影响到工业化的活力和进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推进工业化发展。由于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利益激励为动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在充分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创造财富活力的同时,历史基础的差异、区位的不同、资源禀赋的不均,加上人本身的因素,也出现了区域与人际之间的非均衡发展。社会结构产生分化,因利益关系引发的矛盾增多,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大量民工和创业人员涌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在二元户籍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产生了一系列管理上的难题。由于社会保障制度跟不上市场化的步伐,买房难、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都可能造成公众的焦虑甚至孕育社会危机。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还会导致利益至上和拜金主义行为并泛化至社会各个领域;这意味着,必须系统解决市场化引发的诸多矛盾与问题。 (2)城乡一体化与民主化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主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生活与行为方式的个性化,创新和多元成为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的积极动力,但与此同时,主流价值观不断遭到消解,社会动员力和凝聚力不断削弱。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审美被漠视,而审丑却异常活跃,恶搞无处不在。社会风气与道德状况也不容乐观。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道德标准和教育方法仍然主导着思想道德建设,

自觉控制用工总量 严格控制人工成本

-1课题研究报告 自觉控制用工总量 严格控制人工成本 完成单位: 负责人: 撰稿人: 时间:

引言: 控制用工总量是我局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对于油田控制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员工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从控制用工总量从而达到控制人工成本的思路出发,通过诸多形式的实践探索,尝试找到适合本单位的方式方法,也希冀能给油田其他单位以启发。课题组在局劳资处和中心、水电讯处、农工商3家单位党政领导的帮助下,得到了相关科室和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经过努力,课题在顺利展开的同时,也是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研究和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1用工数量锐减影响正常生产运行 管理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矿区供暖供气、污水处理、幼儿教育、矿区服务、矿区维稳、房屋修缮、生活服务等职能。成立十五年来,人员老化和用工紧缺的矛盾突出,用工总量从成立初期的850多人逐年减少到2012年底的354人,严重影响我中心正常的生产运行。 中心现有在册职工260人,平均年龄高达45岁以上。其中:女职工163人,占职工比例为63%。40岁以上职工201,占职工比例为77%。劳务工36人,非全日制用工58人,用工总量为325人。而对照中石化相关劳动定员定额,我单位的用工需要数量为415人。(见下表),即使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仍然存在用工制约问题。

1.2人工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企业效益不高 作为局后勤服务单位,节约成本,为原油上产多一份资金;提高服务质量,使员工有更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这是上级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因此我中心几年来都出色完成了局安排的各项

企业成本及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方法

企业成本及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方法 ————企业成本控制方法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特别是人力成本方面,由于管理者与员工长期片面形成的"人本观念",没有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实质,从而进入了"人本陷阱",造成人工成本呈现失控状态,最终导致企业利润与人工成本的失衡,也成了企业管理者最"头疼的顽疾"。 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关键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 如何控制好企业人工成本呢?我们首先要从企业成本控制入手,把人工成本控制放入企业成本的"大局"之中来分析,如果只以"人工成本"论成本,必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以节约为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企业只是土财主式的企业,他们除了盘剥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以及方法。" 一、企业总体成本的控制 第一步:明确战略目标 方向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样。实际上,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必须以提高(或不损坏)其竞争地位为指针。具体地说,如果某项成本措施削弱了企业的战略地位,就应弃之不用;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这种成本的增加就是值得鼓励的。如果企业把成本作为战略来看待,那么成本管理就已经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更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它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突破企业边界的成本管理体系。 那么,如何确立这个体系呢?就是运用价值链分析手法,分析企业内部、所处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构成状况,从战略角度确定控制成本的基本方向。 (一)、进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对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对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与收益进行细化。比如广告需要成本多少?创造价值多少?运输需要成本多少?创造价值多少?除此之外,还对管理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等主要部门的成本与效益进行了梳理。 (二)、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 行业价值链是什么呢?简单地说,企业存在于某一行业价值链的某个点,这一联系存在于行业内部为消费者提供某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企业之间。实际上,上、下游与渠

人工成本管理制度(修订版)整理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人工成本管理,合理地计划、使用、控制人工成本,发挥人力资本的最大潜能,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控股公司(包括本部及各钢铁子公司),其他公司参照执行。 第二章人工成本构成 第三条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第四条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五条本办法中人工成本的组成明细项目,详见附件四。 第三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为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明确各部门相关职责,特拟订机构职责如下: 人力资源处: 1、人力资源部门是人工成本的归口管理部门; 2、负责编制公司年度人工成本预算、审核,并监督执行人工成本管理办法,对人工成本优化负全面责任; 3、负责薪资总额、激励计划等费用的合理管控; 4、根据地方法律规定确定社会统筹保险缴纳方案;

5、根据公司需求以预算为基础,合理管控培训、招聘费用; 6、按周期(月度、季度、年度)对公司人工成本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检讨; 7、依据制度,跟踪、评估各一级单位人工成本预算执行情况; 8、各子公司每月14日前上报人工成本统计报表(附件五)、每季度第一个月20日前上报季度人工成本评估报告(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财务部门: 1、按规定支付人工成本各项目费用; 2、根据公司规定对人工成本费用对应会计科目列支,详见附件四《人工成本各项目列支会计科目》; 3、根据人工成本管理的有关项目建立公司统计台帐,每月对公司人工成本支付情况进行统计和反馈,同时每月10日前为人力资源处按管理口径提供相关数据,包括附件四人工成本各项目数据及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总成本等数据。 企划处: 1、制定人工成本预算执行的方针目标; 2、按质询会材料,每月10日前为人力资源处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包括粗钢产量、工业增加值等。 行政管理处: 1、按实际支出项目,编制福利费、工会经费等明细项目的年度预算; 2、按月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每月10日前报人力资源处。

企业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佳能公司中国区新任总裁小泽秀树坦言:“利润率提高的秘诀在于成本控制,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做了严格控制,在保证优质产品的同时,把产品成本降下来,从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了良好的利润。” 那么,企业要做到科学的控制成本,首先就是要正确地认识“成本”的意义,进而才能有效地做到控制成本。 一、成本控制通俗的讲就是“把钱花得恰到好处”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这是中国企业在新的商业时代共同面临的难题。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而国际公司则认为,以节约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企业只是土财主式的企业,他们除了剥削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企业要想有长期效益,就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实施成本控制。换句话来说,不是要削减成本,而是要提高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并确保产品质量。 单纯地削减成本,把成本的降低作为唯一目标,并不能得到有远见的企业家的赞同。单纯地追求削减成本,一般简单的做法都会考虑降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档次;或者减少单一产品的物料投入(偷料);或者考虑降低工艺过程的工价,从而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这样是十分危险的,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企业劳力资源的流失、甚至失去已经拥有的市场。 二、成本控制需要建立科学机制 要做到合理控制成本,该如何做呢?我们来看看跨国企业是如何建立成本控制体系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指导成本控制目标 方向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样。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不断的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所以,制定目标成本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赢利目标,同时又要考虑有竞争力的销售价格。由于成本形成于生产全过程,费用发生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情、每一项活动上,因此,要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个人。 1.企业项目分析 各个部门以营销目标导向,进行年度工作的项目立项,列出为实现目标所需要做的各类项目,同时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再对时间、成本、性能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对比成本与收益。比如市场部明年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需要完成多少市场宣传及推广的项目,项目逐一分解成任务后,对每个任务所需要的费用进行合理预算,同时对产生的收益进行估算。 2.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 行业价值链:是企业存在于某一行业价值链的某个点,包括与上、下游与渠道企业的连接点,如供应商产品的包装能减少企业的搬运费用,改善价值的纵向联系也可以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和渠道企业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3.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 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处于平行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然后,自己企业与之相比较,就找出了与竞争对手在任务活动上的差异,扬长避短,争取成本优势。 第二步:成本控制四步执行法 1.减少目标不明确的项目和任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