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练习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练习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练习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练习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练习

一、选择题

1、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有:本品每100mL含碘5mg、镁65mg、铜2mg、锌1.5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A、分子

B、离子

C、原子

D、元素

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结冰;冰融化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C、CO2溶于水;食盐溶于水

D、铁生锈;铁熔化成铁水

3、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使质量增加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碳酸钠晶体

D、稀硫酸

4、下列物质混合,不能生成H2的是()

A、Zn+稀HNO3

B、Mg+稀H2SO4

C、Fe+盐酸

D、Cu+稀H2SO4

5、在两个盛有等质量的同种盐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NaOH和KOH各m g。已知加入NaOH 的烧杯中NaOH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加入KOH的那个烧杯中溶液的pH()

A、等于7

B、小于7

C、大于7

D、无法确定

6、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①CO2②CaO ③SO2④NO2⑤Al2O3⑥P2O5

A、①③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③⑥

D、①③④

7、下列物质属于酸式盐的是()

A、NaHCO3

B、Mg(OH)Cl

C、Al2(SO4)3

D、KHSO4

8、下列物质中,能与水反应的是()

A、CaO

B、CuO

C、SO3

D、SiO2

9、下列各组物质:①CuCl2和Na2SO4②盐酸和硫酸(稀) ③Ca(NO3)2和K2CO3④AlCl3+NaOH ⑤KCl和ZnSO4在溶液中不能共存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混合有沉淀出现的是()

①MgCl2和NaOH ②CaCl2和Na2SO4③CuCl2和K2SO4④Ca(HCO3)2和HCl⑤Ca(HCO3)2和NaOH ⑥KCl和AgNO3

A、①③⑤⑥

B、①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⑥

11、下列物质能与Zn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稀硝酸

B、MgCl2溶液

C、CuSO4溶液

D、浓H2SO4

12、能区别NaCl、AgNO3、Na2CO3三种溶液的最好试剂是()

A、CaCl2

B、NaOH

C、酚酞

D、稀HCl

13、x克碳与y克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x + y)克气体(碳与氧气均无剩余),则x与y的比值的取值范围是()

A、B、 C、 D、

14、下列反应能一步完成的是()

A、Fe2O3Fe(OH)3

B、Cu(OH)2CuO

C、CaCO3Ca(OH)2

D、Na2CO3NaOH

15、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Na2CO3

B、KHCO3

C、Al2O3

D、NaHSO4

16、强电解质A x B Y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A x B Y=A++B—

B、A x B Y=A X++B Y—

C、A x B Y= XA Y++YB X—

D、A x B Y=XA++YB—

二、填空题

17、选择A组的反应类型,填入B组的反应的横线中

A组: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B组:

①煅烧石灰石______ ②甲烷燃烧______

③氧化钠溶于水_____ ④铁片放入CuSO4溶液______

⑤苛性钠溶液与FeCl3溶液混合________

⑥ CO燃烧_______ ⑦实验室制氢气_______

⑧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

18、A、B、C、D代表四种化合物,他们是Na2CO3、MgCl2、H2SO4、Ba(OH)2。这四种化合物的溶液相互作用时的主要实验现象如下:

⑴ A + B →白色沉淀;⑵ A + D →无色气体;

⑶ B + C →白色沉淀;⑷ B + D →白色沉淀;

⑸ C + D →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可确定A、B、C、D各是那种化合物(写化学式)

A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你的实验桌上有两瓶未知溶液: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另有铁片、贝壳、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现要你设计出五种不同方法鉴别这两种未知溶液。(若

上述试剂不够,可另向实验室领取使用)

四、计算题

20、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的氯化钠溶液147g。试计算:

⑴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⑵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⑶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与简析

一、选择题

1、D。这是基础知识,也是常识,需要我们把握好。

2、B。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最主要区别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固、液、气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水结冰、冰融化、酒精挥发、铁熔化成铁水都是物理变化。另外,食盐溶于水也是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O2溶于水生成碳酸,都有新物质生成,都是化学变化。

3、B。浓盐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挥发,质量会减小;碳酸钠晶体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风化,质量也会减小;稀硫酸在空气中露置不会发生变化。只有浓硫酸有吸水性,质量会增大。

4、A、D。HNO3与金属反应都不生成氢气。Cu与稀H2SO4不反应。

5、B。只要注意到KOH的式量大于NaOH,就不难做出判断。

6、C。CaO是碱性氧化物,NO2是特殊氧化物,不是硝酸的酸酐,Al2O3是两性氧化物。

7、A、D。NaHCO3、KHSO4都是酸式盐,但要注意前者是弱酸酸式盐,后者是强酸酸式盐。

Mg(OH)Cl是碱式盐,Al2(SO4)3是正盐。

8、A、C。CuO、SiO2都不溶于水。

9、C。这个题主要是要把握好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0、C。把握好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落实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11、C。活泼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中酸不能是硝酸或浓硫酸。金属必须是排在金属活动性表前的金属置换后面的金属。

12、D。

13、A。x克碳与y克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x + y)克气体,说明碳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而碳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应包括三种情况:恰好反应生成CO;恰好反应生成CO2;既有CO生成又有CO2生成。当恰好生成CO时,x与y的比值为3/4,当恰好生成CO2

时,x与y的比值为3/8,所以,x与y的比值的取值范围是:。

14、B、D。。难溶性的碱都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CaCO3是难溶性碳酸盐,要制得Ca(OH)2需要经过如下过程:

而Na2CO3到NaOH可一步完成:Na2CO3 + Ca(OH)2 = CaCO3↓+ 2 NaOH。

15、B、C。KHCO3是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弱酸,又能和强碱反应生成正盐。

16、C。电离方程式也必须遵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只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就可以迅速做出判断。

二、填空题

17、

①煅烧石灰石是分解反应:;

②甲烷燃烧不属于这四种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

③氧化钠溶于水是化合反应:Na2O + H2O = 2NaOH;

④铁片放入CuSO4溶液是置换反应;

⑤苛性钠溶液与FeCl3溶液混合是复分解反应;

⑥ CO燃烧是化合反应;

⑦实验室制氢气是置换反应;

⑧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18、A、H2SO4;B、Ba(OH)2;C、MgCl2;D、Na2CO3。

三、实验题

19、

⑴、通过审题可知稀盐酸不能直接作为鉴别试剂,但利用它制取的物质可作为鉴别试剂。例如:利用稀盐酸与贝壳反应后的气体,通入待测液中,变浑浊的是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硫酸。

⑵、待测液是酸和碱,可以利用酸和碱的通性加以鉴别。例如:有题中提供的酚酞,可以联想到用石蕊、pH试纸等。有题中提供的铁片,还可以联想到用镁条、金属锌等活泼金属。有题中提供的贝壳,可以联想到用纯碱、碳酸钾等可溶性碳酸盐。有题中提供的氯化钡溶液,可以联想到用FeCl3溶液、CuCl2溶液、CaCl2溶液等。

⑶、可以用碱性氧化物锈铁钉和氧化铜等来鉴别。

⑷、可以利用Ca(OH)2的溶解特性来鉴别:加热两瓶待测液,变浑浊的是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硫酸。此法的原理是利用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⑸、也可以用烧杯各取一些待测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有一层白膜生成的是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硫酸。

这是一道过程开放的实验试题,学生解答时有亲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题

20、

解:

设固体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x。

解得:x = 3 g

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解得:y = 4.4 g

设消耗盐酸中溶质的的质量为z

解得:z = 7.3 g

所以,盐酸溶液的质量为:147g + 4.4g – 13.6g = 137.8g。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略。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六个主要知识点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六个重要知识点 本卷列出了初高中衔接比较紧密的的六个考点,并非难点,但都是重点。这些知识点掌握如何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影响很大,建议初升高的同学们利用暑假,对照自我检查复习一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考点一:学习化学要使用的化学符号(1-5) ①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基本要求:熟练掌握1-20号以及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溴、碘、锰、钡等元素的符号。 ②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基本要求:熟练书写,简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含量等。 1.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 2.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 A.钾K>钙Ca>钠Na>镁Mg B.铝Al>锌Zn>铁Fe>锡Xi C.铅Pb>铜Cu>贡Hg D.金Au>银Ag>铂Pt 3.由种类相同的元素组成的一组物质是

A.冰和干冰 B.银和水银 C.烧碱和纯碱 D.水和双氧水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 B.硫酸H2SO3 C.氧化铁Fe2O3 D.氢氧化 钾K(OH)2 5.某含铁盐化学式为Na2FeO4,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功能,是一种绿色、 无污染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 B. +3 C.+4 D. +6 考点二:物质分类(6-9) 基本要求:理解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并能由此总结初中阶段重点学习过哪些单质、酸、碱和盐以及有机化合物 6.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醛(HCHO) B.葡萄糖(C6H12O6) C.醋酸(CH3COOH) D.碳酸(H2CO3) 7. 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化学(心得)之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化学论文之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些甚至是初中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一落千丈,感到学习化学十分困难,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过早出现学习分化现象,严重影响制约了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高中教师们常说的一句话:初中都学什么了,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上述现象发生,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原因: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教科书与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学习要求和内容选编衔接处理的不好;初中课程改革后的化学学习要求、中考化学考试要求过低,指挥有偏差(几年来太简单,无区分度);初中化学教学过分强调探究学习和过程方法教育,忽视接受学习和描述性、结论性、规律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学得不扎实;部分地区在中考中化学地位偏低,如吉林省只占50分,近几年体育占了30分,还要涨到40分、50分,造成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不重视、忽视理化学习的不良倾向(还有两年抽签没考)。也有人认为高中化学教师不理解初中课程改革理念,以老眼光、旧学习要求看待、评价课改后的初中学生,对初中学生的化学基础要求过高,学生不适应高中教师习惯运用的单一的教学方式等等。其实上述原因造成的最后结果就是初高中衔接不畅。 初、高中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衔接问题实际上并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本次改革实施之前,初高中化学衔接也存在问题,只是在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后,由于新旧课程的差异、考试改革的冲击等原因,衔接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为复杂。 2007年秋季,高中也全面进入了新课改,虽然初中与高中在新课程教材上接轨了,但通过近几年的高中新课程教学反馈,我们知道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后仍存在许多不适应性。高中学生对新课程的不适应性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内容的不适应:初中学段是启蒙性和常识性的基础化学,对思维能力要求低;高中学段虽为基础化学,但知识容量与思维难度均高于初中。特别是在基本概念和基础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配套练习

高一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解析与练习 【主要内容】 主要通过对物质的组成、分类以及物质之间的关系的总结,对初中所学内容进行整合,又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同学们能在直观的层面上较明显的认识物质分类及同类物质间的相似性及其应用。认识分类这种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起到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衔接的作用。 【知识点精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在初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知识,对元素、分子、原子——等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进入高中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能从以前学过的微观、宏观来认识物质,更应该从物质的结构入手以体会结构决定性质。 当然除了了解物质的组成我们还会在今后进一步去学习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是靠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这些作用会导致物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从而理解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道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的丰富,原来那些只靠经验得到的化学成果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一系列新的问题摆在化学家的面前要求得到圆满的回答。为什么煤能燃烧而其他的岩石却不能?金属为什么会生锈?为什么柔软的高岭土经过高温的焙烧就变成了晶莹坚固的花瓶?要得到这些问题的谜底,人类就必须对世界上的一切物质进行研究。可是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集体,所以为了更好地认识物质,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能等对物质进行分类。“分类”是学习化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方法。例如:根据组成对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我们可将它们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

各类物质的概念及代表物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同一类物质在性质上相似,例如酸性氧化物,它还有一个俗名叫酸酐。我们中学所学的酸酐中大多数都能溶于水,不溶于水的很少像SiO2。于是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记少的那半儿。而碱性氧化物中能溶于水的比较少见的有K、Na、Ba、Ca的氧化物。如何判断酸性氧化物和它对应的酸呢?我们从已学过的知识入手,例如:C的氧化物我们学过两种即CO、CO2,那么谁是H2CO3的酸酐呢?我们的回答应该是CO2,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进一步观察我们会发现CO2、H2CO3中的C元素都是+4价,因此今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判断酸性氧化物和它对应的酸。我们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你还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地总结积累,你会发现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而酸性氧化物不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当然物质分类的方式不仅一种,根据我们研究的对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我们研究的物质按不同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

初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 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初中概念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酸变红,酚酞遇酸不变色。) (2)酸+ 活泼金属→盐+ 氢气H2SO4 + Zn = ZnSO4 + H2↑ (3)酸+ 碱性氧化物→盐+ 水6HCl + Fe2O3 = 2FeCl3 + 3H2O (4)酸+ 碱→盐+ 水H2SO4 + Cu(OH)2 = CuSO4 + H2O (5)酸+ 盐→新盐+ 新酸2HCl + CaCO3 = CaCl2 + CO2↑+ H2O (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碱变蓝,酚酞遇碱变红) (2)碱+ 酸性氧化物→盐+ 水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碱+ 酸→盐+ 水Ba(OH)2 + H2SO4 = BaSO4↓+ 2H2O (4)碱(可溶)+ 盐(可溶)→新盐+ 新碱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 △ (另:不溶性的碱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Cu(OH)2CuO + H2O) (Al(OH)3叫氢氧化铝.当金属有两种价态,把低价的金属形成碱命名为“氢氧化亚某”.例如:Fe(OH) 2叫氢氧化亚铁.。 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有吸水性,易潮解(作干燥剂)有强腐蚀性。 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强腐蚀性。)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a.正盐:电离时不生成H+和OH-的盐,可看成酸、碱完全中和时的产物,如,Na2CO3、Na2SO4等。 b.酸式盐:电离时生成H+的盐. 可看成酸碱中和时,酸过量、碱不足,酸中的氢部分被中和,还剩余部分氢。如:NaHCO3、Ca(HCO3)3、Ca(H2PO4)2、CaHPO4等等。 盐的通性 (1)盐+ 活泼金属→新盐+ 新金属CuSO4 + Fe = FeSO4 + Cu (2)盐+ 酸→新盐+ 新酸BaCl2 + H2SO4 = BaSO4↓+ 2HCl (3)盐(可溶)+ 碱(可溶)→新盐+ 新碱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初高中化学衔接必备知识点及相应练习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及练习 班级:座号:姓名: 一.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常见化合价 1、写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想想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2、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N2、NH3、NH4Cl、NO、NO2、N2O4、HNO3; H2S、SO2、SO3、H2SO4、BaSO4; Cl2、NaCl、HCl、HClO、HClO4、HClO3、KClO3; CH4、CO、CO2、H2CO3、NaHCO3、CaCO3; 3、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 ①KOH ②Na2CO3 ③BaSO4④NH4Cl ⑤AgNO3 ⑥KMnO4⑦NH4NO3 ⑧Cu2(OH)2CO3⑨KClO3⑩K2MnO4 4、常见元素化合价归纳: 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练习 班级:座号:姓名: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分类。 碳酸______、碳酸钠______、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_________、碳酸钙__________、碳酸氢钙_____________; 氯化氢_________、氯气________、氯化钾___________、二氯化锰___________、氯酸钾___________、二氧化氯___________、氧化二氯___________; 硝酸__________、硝酸钠___________、硝酸钡___________、硝酸铵___________、硝酸铜___________、硝酸银___________; 硫酸___________、硫酸铵___________、硫酸氢钠___________、 硫酸钡_________、硫酸铝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___;磷酸___________; 氮气、硫磺、白磷、金刚石、氦气; 二氧化硅、二氧化氮、氧化铁、氧化铝; 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铵根离子、硝酸根离子、

谈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谈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一、衔接的必要性 1、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则要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高中化学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层次要求较高。 2、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比如说,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等. 3、初中阶段很大程度上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说学习了碱金属,卤素.然后就是周期表,然后根据周期表知识学习氧族和碳族元素,这些知识联系相当紧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不知道融会贯通,则会事倍功半。 二、知识内容的衔接 目前初中化学的教学不再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许多知识内容仅仅是点到为止,而这些知识正是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而恰好在高中教材中又无它的一席之地,容易形成盲区的知识点如下: 1、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现在的教材只是作为拓展视野了解的内容,要衔接清楚金属和非金属最外层的电子数目的特点和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和从组成上去判断的方法。 3、溶液的导电性在初中只是说某些固体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方程式初中没有涉及。在学到离子方程式的写法上一定要补充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溶解度的计算在初中不做要求,也没有拓展讲,现在的学生只会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对于溶解度的计算就无从下手。对于根据方程式来计算质量分数也相当薄弱,在高中教材又不再提及溶解度,于是这个知识点可在碱金属教学时做好衔接。 5、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多元酸和酸式盐、正盐等重要知识要补充讲解。 6、提到三酸两碱,常见盐时,没有对酸,碱,盐从组成上下定义.不归纳酸

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课讲座

注重初高中化学衔接搞好高中化学教学——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课讲座 株洲县五中刘福初 在新课程改革中,中学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初高中教学的分离,教学衔接问题,是影响中学化学教学效果的因素。本人针对如何理解初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的不同及特点;如何从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衔接与盲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差异进行剖析;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和做法。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知识体系的差别 1.教学目标的差别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知识体系的差别 从上述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和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一定有着很大差别。准确把握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和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将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 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我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发现: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与拓展,对初中化学教材许多之处进行很好的衔接,但是也发现存在一些盲点区。 二、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及练习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及练习 一.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常见化合价 跟踪练习: 1。写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想想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2。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N2、NH3、NH4Cl、NO、NO2、N2O4、HNO3;H2S、SO2、SO3、H2SO4、BaSO4; Cl2、NaCl、HCl、HClO、HClO4、HClO3、KClO3;CH4、CO、CO2、H2CO3、NaHCO3、 CaCO3; 3。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 ① KOH ② Na2CO3 ③ BaSO4 ④ NH4Cl ⑤ AgNO3 ⑥ KMnO4 ⑦ NH4NO3 ⑧ Cu2(OH)2CO3 ⑨ KClO3 ⑩ K2MnO4 二.酸碱盐及其相互关系 (1)酸 ①定义: 常见的酸有: ②分类: 是否含有氧最多电离出H+的个数 按电离程度按沸点 ③性质: A:酸碱指示剂反应 B:和某些金属反应 C: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和碱反应 E:和某些盐反应 (2)碱

①定义: 常见的碱有: ②分类: 按溶解性分按电离程度 ③性质: A:酸碱指示剂反应 B: 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和酸反应 E:和某些盐反应 (3)盐 ①定义: 常见的盐有: ②分类 正 盐: 酸式盐: 碱式盐: 复盐: ③性质 A酸碱性 B某些盐和酸反应 C某些盐和碱反应 D盐和盐反应 E特殊盐的不稳定性 (4)氧化物 ①定义

②分类 不成盐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复杂氧化物: 跟踪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______、碳酸钠______、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_________、 碳酸钙__________、碳酸氢钙_____________;氯化氢_________、氯气________、 氯化钾___________、二氯化锰___________、氯酸___________、氯酸钾___________、 二氧化氯___________、氧化二氯___________;硝酸___________、硝酸钾___________、硝酸钡___________、硝酸铵___________、硝酸铜___________、硝酸汞___________、 硝酸银___________;硫酸___________、硫酸铵___________、硫酸氢铵___________、 硫酸钡___________、硫酸铝___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___;磷酸___________、磷酸钠___________、磷酸二氢钠___________、磷酸氢二钠___________、磷酸氢二铵___________、磷酸钙___________、磷酸二氢铵___________; 氮气、硫磺、白磷、金刚石、氦气、二氧化硅、氖气、二氧化氮、氩气、氧化铁、氧化铝;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三氧化硫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钙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钠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钙高温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碳和二氧化碳高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氧化铜和碳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氧化铁和CO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四氧化三铁和CO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碱式碳酸铜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氢氧化铁中加入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氧化铁中加入到稀硝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铁和硝酸汞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少量的锌加入到FeSO4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碳酸镁中加入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2

化学学科--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编者的话 “初中课改新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是教师们的共同感受。用初中课改教材的同学,不适应高中老教材。原本在初中成绩不错,可是上了高中就感到不适应新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并不是因为同学们学习能力不够,也不是高中教学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初中课改教材与高中教材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 初中新课程教材删除了繁、难、偏、旧的知识,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新知识的引入与日常生活很贴近,形象生动,遵循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可是高中使用的还是原教材,现行的初中新课程与高中课程之间存在很大的空白,两者没有很好地衔接和协调,同时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些给高中教师的教和高中新学生的学都带来巨大的障碍和困难,正是适应这一迫切需求,我们为广大师生献上了这本书作为新学期礼物。 探索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升入高中的“课改生”,要尽快适应高中学习,一方面要填补知识漏洞,另一方面要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的特点,寻找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便使自己在高中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本书着眼学生的发展,将初中与高中学习的差别表述出来,将初中忽略的但高考必考的知识有机地渗透在高中的学习之中,同时还有学法指导。 希望本书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帮助,相信大家在读了本书之后,会有一定收获。 由于各种因素,错误在所难免,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目录 绪言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对比及策略 第一讲化合价-----打开氧化还原反应的金钥匙 第二讲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基础 第三讲酸、碱、盐的概念-----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捷径 第四讲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习离子反应的前提 第五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谈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分类 第六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记忆的重要性 第七讲氧化物----- 对比学习过氧化钠 第八讲盐的分类------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础 第九讲差量法------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 第十讲元素族的学习-----掌握典型进行类比记忆特殊注意对比 第十一讲溶解度计算-----高考中的初中知识点 第十二讲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学习---渗透复习法 第十三讲质量守恒法、原子守恒法等在中学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第十四讲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基础 第十五讲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 第十六讲常用的干燥剂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的对比装置的气密性检验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 目录: 第一讲:何谓化学学科 第二讲:物质分类和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 第三讲:酸碱盐的反应 第四讲:原子结构 ! 第五讲:化学计算 第六讲: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

第一讲何谓化学学科 【课程目标】 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相似、相异和相互关系;能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理解并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他们的实质区别。2.能简便、确切地使用化学用语表达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变化。 3.提高应用化学用语进行思维和综合演绎的能力。 ' 【学海导航】 一、化学的定义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 二、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带的正电 荷数与原子核外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是相等的,整个原子呈不带电的中性。相同或不同元素原子间按一定的比例组成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分子。 元素与原子概念的区别 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就变成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 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仅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化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物的组成和化学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概念(宏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质(微观)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时呈现的性质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时呈现的性质 性质获得途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包括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 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 等。一般是指物质跟氢气、氧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能否发生反应及热稳定性。 【例题解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 C、酒精和水等体积混合后,总体积不变 D、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干燥,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快 解析: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于物理性质是客观的,是单个分子表现不出来的,所以不能说分子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要发生变化,才能生成其它物质的分子,故B错。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隙,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要变小,C是错的。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的能量增大,运动会加快,故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干燥,D正确。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河北保定市(15份合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文档可编辑共129

河北保定市(15份合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 文档可编辑共129 第1讲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初中教材要求在初中化学中,只要求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教材分析的一种微粒,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意义。高中教材要求在高中化学中,要加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掌握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来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性质。学会计算原子、原子团的电子数。 1.原子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从?τομοζ(atomos,“不可切分的”)转化而来。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17和18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原子表现为电中性。如果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目前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子,下图为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子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49个铁

初高中化学教学差异及衔接建议

初高中化学教学差异及衔接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普遍反映不太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调查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甚至有些初中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一落千丈,感到化学学习十分困难,产生了不少困惑,进而丧失了学习化学的信心。 高中教师反映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考考试改革,可以说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之间已经出现了断层。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也成为当前中学化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初高中教学差异剖析 1、教学目标 ⑴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启蒙教育 初中化学教育是粗浅的化学常识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

容易为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教材语言比较通俗,直观。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强调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初中化学学习成为记忆型学习,学生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 ⑵高中化学教育是化学科学基础教育 高中化学教育是在初中化学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既与义务教育衔接,为学生打好全面的素质基础,又为学生的分流打好较高层次的基础。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要求学生对其中相当一部分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甚至在实际应用中还能有所创新。高中化学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向定量分析发展,促使学生建立量的观点;。 2、教材的跨越 初、高中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有着不同的要求,导致初高中教材跨越较大,存在着脱节现象。如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化学第一册在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和第二节《离子反应》中就开始出现了较多的概念和应用(如化合价的计算,电子的得失、强酸、强碱、弱酸、弱碱、难溶性物质、挥发性物质、难电离物质、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而这些概念初中学生接触不多,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学过。这些接踵而来的概念抽象程度高,理论性又强,成为很多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的“拦路虎”。而接下来的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率》章节中的抽象概念和理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难点知识。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六个主要知识点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六个重要知识点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周其明 本卷列出了初高中衔接比较紧密的的六个考点,并非难点,但都是重点。这些知识点掌握如何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影响很大,建议初升高的同学们利用暑假,对照自我检查复习一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一:学习化学要使用的化学符号(1-5) ①,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基本要求:熟练掌握1-20号以及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溴、碘、锰、钡等元素的符号 ②,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基本要求:熟练书写,简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含量等 1.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D.CO 2.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 A.钾K>钙Ca>钠Na>镁Mg B.铝Al>锌Zn>铁Fe>锡Xi C.铅Pb>铜Cu>贡Hg D.金Au>银Ag>铂Pt 3.由种类相同的元素组成的一组物质是 A.冰和干冰B.银和水银C.烧碱和纯碱D.水和双氧水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B.硫酸H2SO3C.氧化铁Fe2O3 D.氢氧化钾K(OH) 2 5.某含铁盐化学式为Na2FeO4,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功能,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 B. +3 C.+4 D. +6 考点二:物质分类(6-9) 基本要求:理解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并能由此总结初中阶段重点学习过哪些单质、酸、碱和盐以及有机化合物 6.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醛(HCHO) B.葡萄糖(C6H12O6) C.醋酸(CH3COOH) D.碳酸(H2CO3)

初高中化学知识点的衔接

初高中化学知识点的衔接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保持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关于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的探索5页word文档

关于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的探索 课改后,很多高一新生入学后都碰到了相当多的学习难题,在化学学习上也不例外。如何帮助高一新生做好初高中化学学科学习的衔接是课改中一个有意义的工作。作为一名化学老师,我经历了课改,从事过初中和高中化学教学。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认真思考及与其他初高中一线教师进行研讨,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谈谈心得。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成因 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在基础教育进入实验性实施后,由于新旧课程的差异、考试改革的冲击等原因,衔接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为复杂。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如下。 1.初中课程改革后的化学学习要求、中考化学考试要求过低,指挥有偏差。 2.初中化学教学过分强调探究学习和过程方法教育,忽视接受学习和描述性、结论性、规律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双基知识学得不扎实。 3.部分地区中考化学用等级制评价作为中考录取的参考,语、数、外却用实际分数计入总分作为录取依据,造成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只重视三个工具学科而忽视理化学习的不良倾向。 4.也有人认为高中化学教师不理解初中课程改革理念,以老眼光、旧学习要求看待、评价课改后的初中学生,对初中学生的化学基础要求过高,学生不适应高中教师习惯运用的单一的教学方式。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纵观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首先是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平稳过渡的问题。初中化学教育是粗浅的化学常识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表明初中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它没有以高中或大学化学专业教育的预备教育为目标来选取教学内容。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教材语言比较通俗,直观性、趣味性强。高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为化学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 其次,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教材与高中课程标准、教材的学习要求和内容选编的衔接处理不尽合理。具体表现为课程改革后的初高中化学学习要求过分悬殊和内容衔接不够平稳。初中化学教育是启蒙化学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提出的5个学习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表明初中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它没有以高中或大学化学专业教育的预备教育为目标来选取教学内容。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必修化学,是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提出的6个学习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突出了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多数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以化学学科体系为线索,为化学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课的有效衔接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课的有效衔接 发表时间:2019-01-24T14:35:29.057Z 来源:《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7期作者:郝艳芝 [导读] 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初高中化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榆林市府谷县教研室陕西榆林719400 摘要:加快初高中化学课教学衔接的研究,使初高中化学教学协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其知识的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需要,使之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学习,为将来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有效衔接 一、研究教材,寻找衔接的知识点 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初高中化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了解学生初中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其掌握情况,制订具体的复习计划和教学内容,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降低起点,帮助学生心理过渡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起点低,步子小”的指导思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恰当地进行铺垫,减小坡度,巧妙衔接,层层渗透,循序渐进,让学生感觉到很轻松、很自然地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从而消除对高中化学学习的畏惧心理,体会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从心理上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 三、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习方法的过渡 我们要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运用分类、归纳、整理、推理、类比等方法把课堂上所学知识构建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能在应用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有所创新,从而在学习方法上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 四、适时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哪怕很小的成功或进步,都要及时恰当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潜能,从而信心倍增地投入到高中化学学习中去。 五、把握好教学的度,适当补充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补充知识的尺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相关知识,不可大量补充,以求全面,甚至想过快与高考接轨,结果事与愿违,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难以消化,打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见到化学就产生一种畏惧感,不利于教学的进行。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不是几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更新理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初高中化学衔接中知识点的梳理及教学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511749628.html, 初高中化学衔接中知识点的梳理及教学建议作者:杜军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4年第12期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一直以来都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现在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化学教材的变化,使得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越来越难把握.本文主要是对初 中学生不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具体分析了初高中化学知识点的梳理比较以及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一、初中学生升学后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相比,在知识的难度与广度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在解题思路与思维方 式上,与初中也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初中学生刚进入高中都会不适应,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他 们仍旧以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化学,由于初中方法大部分已经不再适用于高中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还有一些学生不适应高中化学课堂容量大的特点,对于很多知识 不能够较快的消化.除此之外,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在内容上有时候不能够很好的衔接,为学 生学习高中化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些都使得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化学 的学习. 二、初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比较 初中三年级所学的化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例如:化学符号、化学式、实验仪器的名称等.初中化学一般比较重视定性分析,教师经常让学生将实验现象或者结论记住.而高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定量分析,不再是之前初中化学中那种浅显的记忆,而是通过公式进行计算,由初中所积累的基础知识,在高中化学中得到不断的延伸、扩展.例如:对于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初中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将此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记住,并记住实验的现象.而高中教师就会让学生在记住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的 基础上,理解这个反应的意义,并会应用差量法进行定量计算.初中阶段的知识相对较少,学 生只要通过死记硬背也能够应付升学考试,而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非常重要,不能仅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化学,这种方法不再适用于高中化学的学习.例如:对金属锂、 钠等元素的学习,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如何存放.而高中阶段在 记忆其物理性质的同时,要求会证明,在记忆化学性质的同时,要求会分析,并且要会从保存方法推断元素的性质.总之,初高中化学对知识点的要求不同,教师应准确掌握初高中化学教 学的知识衔接,注重知识的比较,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三、教学建议 1.利用旧知识,衔接教材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