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专题讲座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专题讲座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专题讲座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

众所周知,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是属于在第一语言环境中的习得与学习,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活动的重要性比起其它学科更甚。英语课堂是学生习得与学习英语的主阵地,对于部分学生,有可能是唯一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语言知识、在活动运用语言、在活动中感受和领悟语言。教师通过活动呈现知识、通过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活动判断学生学习的效果。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所以英语课堂活动的质量对于他们而言非常重要。

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存在着种种的不尽人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关于活动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即把活动定以为让学生唱唱跳跳活跃起来的各种形式。把活动分离于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的输入输出,分离于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知识的教和学,甚至把活动和学习对立起来,认为活动的时间多了,学习的时间就少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注重寓教于乐,小学英语教师应特别注重兴趣对学生学习英语的促进作用。但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忽视了教学的实效性。这些都是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缺乏科学性和必要性所致。作为教师,不应该仅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课堂活动的表面现象,而是从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课堂活动的本质。

二、概念界定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具体环节及有关曾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和设计。

1 、明确什么是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即设计和组织英语课堂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语言交际场合及情景,设计课堂活动,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语言交际,在活动中学会运用课堂上所教的语言,并会用英语进行交际。

2 、基于新基础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活动设计,要重视新基础实验的重要理念的解读、渗透、融合和运用。其重要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和人与计算机互动的“动态生存”方式进行外语教学,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智慧和指导作用,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探究。

二、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原则

1 、活动应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

以下五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相互渗透

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

应让学生明白每项活动的要求、步骤和目的。

2 、活动应针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

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 7-12 岁的小朋友。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所以教师应该尝试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师可以经常组织 guessing game, role play, chant, songs and rhymes, missing game 等不同类型的活动,并力求使活动多而不乱。总之要注意:突出趣味性(如: chant 、 guessing game )、低龄儿童应多采用听力活动(如: Listen & Do TPR )、年龄稍大的儿童应注重发展听、说、读、写技能。

3 、活动任务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但也应有一定的挑战性。

竞赛类活动

注意计分的科学性、让学生参与意见、教师适时给予帮助。

例如:游戏:比一比谁更快。

这个活动为小组活动形式,但是全班的同学都能参与,各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说单词,短语或者句子。这个竞赛类的活动可以放在一节课的热身环节,起到复习旧知的目的;也可以放在操练环节,起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类型的活动,参与的热情很高。这个小小的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运用了英语,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合作及有益竞争意识。

4 、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使全班学生共同参与。

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该考虑到给每个学生分配任务、关注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

5 、应使学生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

这里说的整个过程包括活动前材料的准备、活动中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活动后的反馈。

6 、活动应指向语言,不应为活动而活动。

老师们都应该明确一点,我们设计的活动一定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作支撑。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强调学习语言的意义,同时注重语言形式。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语言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例如:

我们在讲服装这个话题时有很多老师都能想到当新知呈现教读完后,要组织大家开一个时装模特展示会,但是有的教师只要求学生穿上漂亮得服装在“舞台”上走一走,这样做可能课堂效果会很热闹,学生们也很兴奋,可是这样的活动设计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语言的运用。学生的活动一定要有伴随的语言,而这些语言应该是本节课的目标语言。如果老师将活动调整成让每组学生设计自己组的展示形式和介绍语,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时装表演开始了,学生们踏着模特步闪亮登场,在背景音乐下,同学们一边摆造型,一边用所学的英语介绍着: Look at my new jacket. Look, this is my dres s.… ,同时台下的学生和教师一

起评论:It’s nice. It’s pretty. It’s smart.… ,此时各小组展开了有趣的竞争,学生积极性很高,这些单词、句型在欢乐的气氛中得以熟练的运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主、合作、创新意识。

7 、活动要注意真实性

内容应接近现实生活(如:报名登记)、尽量符合动态真实的原则(如:自我介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愿望、使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

例如:老师们在讲《 Shapes 》这个话题,可以让学生开展“形状组合图”活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大大超过老师的设想,绘出了许多充满童趣的图形,如学生用 ovel 画小鸡的身体,用 circle 画脑袋和眼睛,用 triangle 和 star 画嘴、尾巴和爪,用 heart 画心,用 square 和 rectangle 画腿。他们还能画人、树、房子、交通工具、食品水果等,通过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记忆效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8 、注意活动的时间及类型

课堂的活动形式十分的丰富,但是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在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基础上,教师要注意经常变换节奏、活动类型应多样化,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9、注意活动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使活动有步骤地推进。

先易后难、先输入,后输出。即先听、读,后说、写、随时调整。一堂课并不是活动的无序结合,而应是具有内在的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并向拟定的学习目标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既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又要考虑其有序性。课堂活动不仅要富于变化,难度适中,而且要连贯、紧凑和循序渐进。

10 、分组活动应注意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该能够做到:活动前做好示范、给每个学生分好角色、鼓励学生共同合作、尽量使用英语、教师在教室内巡视,随时给与鼓励和帮助。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应该维护学生安全维持秩序、观察学生参与情况鼓励角落族积极加入、必要时放下身段融入其中带动气氛、有纷争立即排解心平气和才继续。

11 、应重视活动的“ 最后产品” ,这是激励学生开展活动的重要动力。

活动范围:个人、两人、小组或全班

活动方式:口头汇报、表演、展览学生完成的图画、图表或写作作品

活动时间:课上、课下、学期内

12 、活动后及时反馈

教学内容,即语言的反馈、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与态度的反馈,老师们除了要检验成效外还应该考虑到找出突发状况发生原因并能立即思考改进方式。

反馈方法可以选择:

1 ) Draw a face ( happy, sad, crying ) to reflect how they feel about the activity.

2 ) Ask the ch ildren to evaluate the activities on two scales “useful” and “interesting”.

Not very useful very

Not very interesting very

三、不同环节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我们将一节课划分成准备教学( Warming up) 、呈现新的语言材料( Presentation of the new language )、新语言的机械操练( Practice the new language )、新语言的实际应用( Production )、小结( Summary )五个环节。

1 、准备教学阶段的活动设计

目的:

创设英语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热情。

帮助学生把注意力从上一节课以及课间的活动上转移过来。

复习上一节课或与本课教学相关的旧的语言,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具体要求:

活动简单易操作,不要占太多时间。

渗透后面学习中可能涉及的相关内容。

活动趣味性强,能够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谈论天气,主要的功能句型是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 today. 四会的词汇是 hot, cold 。这位教师利用网上的资源下载了一首名为“How is the weather?” 的歌曲 flash. 在热身环节播放给学生,师生共同演唱,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歌词比较简单,琅琅上口。学生很容易就能跟唱。而且歌曲的内容中既有本节课的生词,还包括学生已知的 fine, 等描述天气的词汇。所以这首歌曲的选择起到了温习旧知,渗透新知的作用。

2 、新语言呈现阶段的活动设计

目的:

对新的语言材料的整体呈现和可理解性输入。

在趣味性的新鲜的活动中自然地体验和感受新语言。

新语言材料的初步学习和操练。

具体要求:

注意语言情境的创设,激活学生的思维。

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如听故事回答问题。从而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引导他们参与学习活动。

用游戏、歌曲或其他新颖、乐趣横生的师生活动进行最初步的语言操练。

注意词汇教学与句型教学的统一。

课堂实例:

这节课的教学话题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 Animals ,新词汇包括: kangaroo, joey; lion, lion cub 教学情景是小朋友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参观,看到了很多不认识的动物。新语言呈现方式:教师通过设问问题、播放课文的动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生词。课堂操作步骤:在观看 2 遍动画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

1. What animals do they see in the park?

2. Are they … . Too? 学生一边看一边听,理解新的语言词汇的同时一边与

教师互动。教师提问的两个问题,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比较容易地找到了相关的信息,而相对学困的孩子,教师及时通过反复的跟读让学生上口。所以说,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3 、操练环节的活动设计

目的: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新的语言学习内容。

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活动达到新的语言知识内化和逐步提升的目的。

通过伙伴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语言活动扩大语言活动参与的密度、广度和深度。

具体要求:

注意每个语言活动之间的层次递进。如第一个活动侧重语言的重复模仿和机械操练,要注意趣味性;第二个语言活动可以定位在语言的初步输出。

课堂实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谈论天气 Weather 新词汇包括: warm, cool, sunny, windy 新语言操练的呈现方式:教师通过设计了 3 个活动引导学生操练,内化生词和句型。

课堂操作步骤:教师设计了三个活动:

1. 课文表演。

2. naughty weather 通过风趣地动画操练了本课的生词,并通过观察天气词词尾的变化,启发学生自主认读单词,并对单词的记忆十分地深刻。

3. Dice game 这个游戏学生们十分的喜欢。学生们通过滚动两个分别写有不同的天气和不同的动词短语的色子,根据色子上的内容小组内进行真实的交流。说真实是因为两个色子同时转动,自然产生了一定的信息差。因此同学们之间的交际是真实的。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之源。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对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十分重要。学生在三个活动中充分地操练和内化了新的语言词汇,这三个活动抓住了教材中的关键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为语言的输出做了准备。

4 、实际应用环节的活动设计

目的:

结合教材开展真实的语言交流活动。

综合拓展,综合表达,完成真实任务。

具体要求:

采用伙伴活动、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

模拟生活中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

信息差的存在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语言活动成为学生真实的个性化的表达。

课堂教学应注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 广度” 、“ 密度” 和“ 深度” 。

课堂实例:

教学内容:谈论职业

新词汇包括: policeman, fireman 等等

操作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谈论父母亲人的职业,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操作步骤:

1) 描述并猜出职业

2) 同伴交流Let’s talk.

3) 介绍自己父母或亲人的职业

这看似三个不同的活动实际上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铺垫,为学生最后的谈论家人或亲友的职业奠定了基础。另外这三个活动都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展开,依据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活动的设计使课堂教育多样化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引导小学生去说和运用新的语言,促进交际化的进程。

结束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每天反思自己的课堂设计和并有新的创意。如果只是停留在模仿复制阶段,不仅不利于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教师本身的才智和创造力也是一种损伤。任何活动与游戏设计都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教师们只要用心反思、精心设计,就一定能做到触类旁通,机变百出,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互动对话

在课堂中不同的教学环节活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如何提高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效性?

举例:周晟昊 Weather

举例:周晟昊 presentation

举例:姚静文 chant , cup game , order the sentence ,检测性练习

举例:周晟昊 Production

为了验证活动设计是否有效,教师可以在备课、上课和课后经常反思如下四个简要问题:

1 )我要教什么?——教学目的与重点难点是什么?重点如何强化?难点如何突破?

2 )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3 )我所教的学生学到了多少?——哪些内容学生没有学好?为什么?

4 )学生在重点难点上花了多少时间?——是不是玩忘了或玩过头了而本末倒置?

案例评析

Numbers

Numbers 这个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在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数字。正如教师在上课伊始的头脑风暴中激活了学生对于生活中可以看到哪些数字的情节,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那么本节课要解决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去主动地询问对方的号码。What’s your number ?I’m number…. 于是教师结合本课对话的情景:学校运动会,巧妙地将运动与数字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引领学生感知、习得、体验并最终到运用了语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紧凑,逻辑性强,层层递进,促进了目标的达成,并使学生们感受到了成功。纵览本节课给我留下了四个深刻的印象,概括为四点突出。

一、突出对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落实:

1.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2。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3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二、突出三个“真实”:

1 、情景真实教师的教学设计依托于教材的情景“运动会”并贯穿于整堂的课的始终。

2 、情感真实:付老师的学生是 2 年级的学生,对本节课的话题“数字”和本节课的教学情景“运动会”都十分的感兴趣。因此在课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学生这种真实情感的流露。

3 、运用真实: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的普遍,那放在“运动会”的情景中学生们更是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因此运用起来非常真实。

三、突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小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授人以渔,终身得鱼。”从交际策略的角度来看:在本课中教师通过情景的创设、通过学具的辅助、激起小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帮助了小学生敢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敢于用学过的英语进行表达。另外在单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口型进行模仿、通过观察字母组合的变化迁移到新单词并自主读出来。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仅学会了单词的发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识词的能力,为其今后学习英语奠定了基础。这也正是小学阶段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四、突出校本课程与常规课程的和谐统一、完美整合。

通过以轮流制坚持每天的 Duty report 是景山学校英语课多年的传统活动,这个过程不但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欲望、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英语表达的习惯。虽然每次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从易到难的阶梯形发展,激发了学生身上的原始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常规英语课堂中的学习,有利于学生“ 真实” 地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增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学以致用。五、建议:

通过课堂的观察和对教学设计的落实效果分析,我认为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交际情景,拓宽学生语用的渠道,相信学生会更加感兴趣、记忆也更加深刻。

思考与活动

我们的思考:

为了验证活动设计是否有效,教师可以在备课、上课和课后经常反思如下四个简要问题:

1 )我要教什么?——教学目的与重点难点是什么?重点如何强化?难点如何突破?

2 )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3 )我所教的学生学到了多少?——哪些内容学生没有学好?为什么?

4 )学生在重点难点上花了多少时间?——是不是玩忘了或玩过头了而本末倒置?

活动设计:

1.您认为当前教学活动设计与课堂教学之间存在哪些矛盾?

2 .请谈谈英语活动设计的要求。

3 .课外练习的创新设计。

参考资料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英语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结合我校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在本课的设计中,我通过说唱歌曲童谣、谈论天气状况、人机对话、观看情景动画、角色扮演、趣味操练游戏、自主创编对话等教学活动来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新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十二课。本单元主要谈论的是与“天气”有关的话题,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天气”类的单词,并能灵活运用相关语句。本课处在本单元的第 4 课,是一节新授课,但也有对本单元所学相关内容进行复习的目的。本课内容中所出现的歌曲“ We are happy to play ”与本课主要内容关系不紧密,因此选用歌曲How’s the weather? 做替换。

学生情况: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 3 年级学生。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浓厚,乐于感知,有一部分学生有课外学习经历,知识储备高于教材要求。同时也有小部分学生基础薄弱,英语学习暂时落后,需要鼓励。

“天气”这个话题和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在本单元前几课已经能听、说、认读有关天气类的词汇 6 个,如: fine, nice, warm 等,并能用Let’s…/Shall we…?/Can I have…? 来提建议并能做出自主的回答,这些都是对本课知识学习的有力保障。学生从开始学习本单元起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听唱歌曲How’s the weather? 并且在学习一些天气词汇时我也经常会用“ How’s the weather? ”检测学生对天气词汇的理解。因此本课询问天气情况的交际用语,“ How’s the weather today? ”这一问句和答语对学生并不陌生。

我的学生初步具备理解、认读和简单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歌曲韵文表演、做游戏等学习活动;初步具备小组合作、创编对话、表演等能力。

教学方式:

情景创设互动交流角色体验趣味操练小组合作

技术准备:

自制 PPT 教学课件、单词卡片、人物头饰、自制教学色子(分为教师用、学生用)、中国地图、天气小图片、课本。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地听、说、认读单词 sunny, cloudy, windy; 能够正确地听、说、读、写单词 skirt 。

2. 初步感知、理解和运用询问天气状况的用语:How’s the weather today? 及其回答It’s sunny. 同时巩固Let’s… ./ Can I have…? 等功能语句并进行简单交流。

3 、能够在情景中灵活运用询问天气和描述天气的用语,并根据天气情况提出合理的活动建议。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说唱歌曲韵文、 Free talk 、视听动画、人机对话、角色扮演、趣味游戏和对话创编等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最后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设计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不同的天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感知、理解和初步运用询问天气状况的用语:How’s the weather today? 及其回答It’s sunny. 。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简单谈论天气,并根据天气情况提出合理的活动建议。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Step 1: Warming up

1.师生共同说唱自编歌谣

T: Do you like this chant?

S: Yes.

T: Let’s chant together.

S: Chant: Ball, ball, football. Let’s play football.

Ball, ball, basketball. Let’s play basketball.

TV, TV, watch TV. Chess, chess, play chess.

Kite, kite, play with my kite.

Go, go, go fishing, go shopping, go swimming.

Go, go, go to the zoo, go to the park, go to the supermarket.

Shall we make a snowman?

Shall we have a snowball fight?

OK. OK. Let’s go!

T: Very good. Today we will continue to talk about the weather. Let’s sing a song.

“How’s the weather?”

S: How’s the weather?It’s sunny.

How’s the weather?It’s sunny.

How’s the weather?It’s sunny. It’s sunny today...

[设计意图]将学生学过的各种活动创编成歌谣,配合动作,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兴趣;歌曲How’s the weather?配有可爱的画面和朗朗上口的旋律,紧贴本课的话题“weather”,学生边唱边跳,气氛掀起了高潮,做好了学习的准备。

2.交待本课的评价及任务

T: You all sing very well, so you can get a big weather picture. ( 教师拿出一张天气的图片并贴在评价地图上 ) Do you like it? (指着刚刚贴上的天气图片问)S: Yes.

T: This big one is for the whole class. And I also have many small pictures. It’s only for you. After class we will use them to make a weather book.

T: Boys and girls, Look. How’s the weather today ?

S :It’s cold.

T : Yes. It gets colder and colder. Winter vacation is coming. We can go to other cities during the vacation. I want to go to Harbin. How about you?

S: I want to go to…

T: We have so many good ideas. But first we should know: How’s the weather there? Just now you did a good job, so we have known it’s nice and cool in Shanghai (教师指着刚才贴的天气图片说) . Please try to know the weather about more cities. And at the end of this class, I hope you can use

these words to talk about the weather of the city you want to go.

[设计意图]在课的开始交待本课的评价方式及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为达成最后的目标而主动地进行一系列的相关的学习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的调整学习策略,最终体验成功。

Step 2: Presentation

1)呈现情境主线。

( 出示 Lisa 在澳大利亚打电话给老师的情景 )

T: Our friend Lisa is in Australia. She wants to come to Beijing. So she phones to me. Listen.

(Lisa: Hi. This is Lisa. I’m in Australia. I want to go to Beijing. Can you tell me how’s the weather?)

T : Lisa wants to know how the weather today in Beijing is. Who can tell Lisa?

S: Lisa, It’s sunny/ cold…in Beijing.

T: Do you want to know how the weather today in Australia is?

S: Yes!

T: Let’s ask Lisa together. Lisa, how’s the weather today?

(Show new sentence: How’s the weather today?)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 Lisa在澳大利亚想来北京旅游的语言情景,并利用人机对话的手段引导学生感知如何询问天气的语句“How’s the weather today ?”在真实的语境中巧妙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2)呈现主体课文,在语言情景中加深理解

第一遍视听:

T: How’s the weather today in Australia? Let’s watch.( 播放课文动画 )

S: ( Watch and answer )It’s sunny.

T: Yes, let’s listen. (focus listening 教师利用媒体引导学生反复听重点句子 ) S: Repeat: It’s sunny. (Learn new word “sunny”)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观看课文动画,激发学生想了解课文内容的欲望,在情境中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回答一个总体的问题How’sthe weather?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即时学习三会单词sunny。

T: It’s sunny today in Australia. But we know: Weather is very naughty. She always changes. Look! How’s the weather now? (天空由晴变暗,乌云遮住太阳)T: Is it sunny now?

S: No, It’s cloudy. (learn new word “cloudy”)

T: Listen carefully. Is it cloudy now? ( 风声 )

S: No. It’s windy. (learn new word “windy”)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理解感知新词cloudy,windy.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通过课件上sunny, cloudy, windy的Y闪烁,让学生仔细观察体会这三个词的共同点,并自主读出单词。

第二遍视听:

T: Let’s listen to it again and tell me: What do they want to do? And what does Lisa want? ( 再次播放课文动画 )

S :(Watch the cartoon again and answer T’s qu estion ) They want to go shopping.

T: What does Lisa want?

S: Lisa wants a new skirt.

T: Are you sure? Listen. (focus listening 教师利用媒体引导学生反复听重点句子 ) S: Can I have a new skirt, please?

T: Can you spell skirt?

S: Yes.

T: Let’s spell together. Show me your fin gers. (教师板书 skirt ,学生书空)S: S-K-I-R-T, skirt.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看课文视频,回答细节性问题“What does Lisa want?”,在加深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通过听获取具体信息,并学习四会单词skirt。

Step 3: Practice

1.多种形式朗读对话,内化语言

Step 1: Listen and repeat the dialogue.

Step 2: Open the books. Read the dialogue by yourselves and number the dialogue.

Step 3: Read together.

Step 4: Read the dialogue in different roles.

Step 5: Read the dialogue in groups.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内化了课文。从个人活动、小组或动到全班的活动,从跟读,自己认读,到分角色读课文。活动安排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特别是给对话排序的活动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认读语言的学习习惯。

2.表演课文,体验语言

T: Now, I will be Lisa. Who wants to be Mum?

S: 教师与学生示范表演对话

T: Now, let’s perform the dialogue in pairs.

S: 分角色表演对话并展示

[设计意图]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只有在交际活动中才能被有效地掌握。通过表演对话,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在情景交流中实践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后面的语言运用做准备。

3.说韵文,巩固本课重点语句

T : Boys and girls. Look! Lisa is coming to Beijing. ( 课件展示飞机从澳大利亚飞往北京的动画)She brings us an interesting chant. Let’s watch.

S: Watch and listen to the chant

T: Can you chant?

S: Yes.

T: Let’s chant together.

S: How’s the weather today? 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sunny. It’s sunny today.

How’s the weather today? 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rainy. It’s rainy today.

How’s the weather today? 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cloudy. It’s cloudy today.

How’s the weather today? 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windy. It’s windy today.

[设计意图]韵文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形式。通过说韵文复习巩固本课所学的新单词和重点语句;夯实了本课教学重点;学生在表演韵文的时候检测了教学目标1的达成。

4.掷色子游戏,进一步巩固操练并拓展重点语句的表达。

T: Lisa also brings us an interesting game: Dice

Game. Look! Who wants to play with me? ( 教师呈

现给学生两个大色子,一个色子六个面上是各种

天气的图片,另一个色子六个面上是各种活动的图片 ) Your group, please.

S1: ( Throw the dices. )

Ss: How’s the weather today?

S1: (1 号学生根据色子上的图片回答天气状况,并根据另一个色子上的活动提出建议 ) It’s hot today. Let’s go swimming.

Ss: (学生们根据天气情况判断能否进行该活动)Good idea. / OK. Let’s go……

S2: ( Throw the dices. )

Ss: How’s the weather today?

S2: It’s cold today. Let’s go swimming.

Ss: (学生们根据天气情况判断能否进行该活动)No! It’s so cold.

T : Each group has two small dices. Now, you can do it in your groups. Throw the dice from number 1 to number6.

S: Play this game in groups. And then show it.

[设计意图]让三年级学生在趣味活动中相互表达、交流,进一步操练、拓展、实践了语言,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们非常喜欢色子游戏,参与十分积极,通

过这个活动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在用中学,学中用的理念。

Step 4: Production

(此时黑板上的中国地图上已经贴了许多天气图片)

T : Look ! We have known much weather about these cities. Winter vacation is coming, so I want to go to Harbin. Who wants to go with me ?

S: Me.

T :Ok. Let’s go.

T: We are in Harbin now. (屏幕上出现时光机,呈现出冰城哈尔滨的图片)

T: How’s the weather today?

S1:It’s cold and snowy.

T: I like snowy days. How about you?

S2: Me too.

T: Shall we make a snowman?

S1&S2: Good idea!

T: Oh! It’s so cold. Can I have some warm water?

S1: Sure. Here you are.

T: Thank you. I feel warm now. Let’s have a snowball fight.

S1&S2: Ok!

T: It’s so late. Let’s go home.

( 以上是老师和学生做示范 )

T: Now, you can talk about the weather with your friends. Step1, choose a city you want to go. Step2, three or two students in a group. Step3 , show it.

S: 学生以三人或四人为单位,自主选择一种天气和城市,创编对话并表演。

[设计意图]学生选择自己想去的城市,结合

评价地图上天气的图片创编对话,并表演。学生要根据该城市的天气状况提出合理的活动建议,综合运用语言。在小组合作中

相互交流与讨论,在完成任务中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各尽其责,也从中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Step 5: Ending

1)总结评价。

2)布置作业。

T : Make a weather book with the pictures you get from me.

First, choose a weather picture. Stick it on the paper and write down a sentence.

Then, choose an activity picture. Stick it on the paper and write down a sentence. Each one makes one piece of paper. And we will put them together to make a weather book.

[ 设计意图 ] 每个学生用自己得到的奖励图片制作一张小画报,全班同学的钉在一起,制成一本书。学生在集体的智慧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复习所学语言,并将课内语言知识向课外延伸,鼓励应用。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既有个人评价也有全班的集体

评价。

个人评价:教师设计了与天气话题相关的小彩图、小贴画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这些小贴画的设计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不仅因为图片的精美,更重要的是这些贴画还能够帮助学生再现本课的内容;同时它还能作为作业的资源 (weather book)帮助学生进一步整合学习内容以达到复习巩固和丰富学生语言的目的。

集体评价:教师将教学情景主线与评价结合,根据集体活动的完成质量引导学生将天气小彩图贴在全国地图中,以此来对全班学生的活动整体评价;在语言运用环节学生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自主选择地图上的城市创编对话。这个评价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 :不仅评价的内容与本节课的话题紧密结合;它还能够作为教学资源为学生所用,为这节课增色不少。

2.针对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评价量规表,表中的每一条评价

内容都与本课的三个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表格中反映出的是对本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

3 、评价语言:

a. 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评价: Wonderful! / Clever !/ Try harder… 。

b. 学生之间的语言评价: Good! / Super!

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不同层次的语言评价、同学之间的互评和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注重情景主线的创设,强调真实运用。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应该力求创设尽量真实的情景,才会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所学内容,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创设了 Lisa在澳大利亚要来北京的情景。从导入新课,呈现单词、操练句型到产出活动和每一个环节的过渡语都紧紧围绕这条主线,通过交流让学生始终在模拟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情景中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学习语言、内化语言到最终运用语言。

2. 注重课堂活动的多样和高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本课的设计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参与,在互动和交流的活动中理解和运用语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教师设计了师生共同演唱歌曲,说韵文,掷骰子游戏等活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关注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这些丰富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还要动脑思考,学生不仅要用口去说,还要生动形象的表演。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感悟才能更有效的学到语言,领悟新学的内容。我在本节课中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各个活动的实效性。很好地落实了课标中提倡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的理念。

3 . 注重多元的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而且令人耳目一新的评价手段的设计也能够为一节好课增色不

少。在本课中我着重将评价与本课的话题“ Weather”和“到其它城市游玩”这一情景主线整合在一起,这样的设计不仅实现了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同时它还能够作为教学资源为学生所用,为学生运用语言(选择情景创编对话以及制作 weather book)提供有力的语言支持和情景保证。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如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诸如此类的复杂问题是现今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共同探讨的。 一.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目前为止,根据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排特点,A板块是语言的功能,是语篇的整体呈现,B、C板块是词汇、句型,是语言的结构。功能在结构之前,语篇在词汇、句型之前。我们一般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先由语言结构C,D 板块入手,将C,D板块的重点句型结合B部分生词呈现在一个情景中,从“点”的角度进行呈现和讲解,重点难点逐个突破后再对语言功能(A部分情景会话板块)进行教学整合和剖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由简单到复杂,目的性明确,对于各项语法内容和知识结构,学生掌握扎实。但这种方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学生只会机械的模仿句子,不会完整的表达语篇;换言之,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是从结构到功能的,而教材编排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从话题功能到结构意图。所以需要我们从A板块语篇直接切入教学,让学生整体感知话题情境,再突出C,D部分的重点句型教学,并根据书本提供的不同情境,用A部分情景会话语篇中自然习得的语言进行滚动,形成新的小短文,从而强调语言的拓展和运用。

(完整版)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一) 时间:2010-12-22 09:49:02 来源:蓬莱南王中心小学作者:包晓晴 小学英语第五册(外研版) Module 8 School Unit 1 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 蓬莱市南王中心小学包晓晴 一、教材分析 Module 8 Book 5 的主题是“School”,“ Unit 1 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的语言功能是描述学校生活;学习任务为“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具有一定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求知欲增强。因此,在新知识传授的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充足的语言“习得”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大胆发言,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并认读下列单词:exercise, before, playground, skip, coffee, tea. 2、能听懂、会说并认读下列句子: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 My school starts at 9 o’clock.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I get up at half past seven. (二)能力目标 能口头运用“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这类语句询问发生的时间,并能口头运用“My school starts at 9 o’clock.”这类语句回答。 (三)情感目标 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开口说英语,并了解西方小学学校日常生活习惯,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要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单词:exercise, before, playground, skip, coffee, tea 的认读。 2.运用“What time … ?”来询问事情发生的时间。 (二)教学难点 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正确运用“What time … ?”询问事情发生的时间。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单词卡片、跳绳。 六、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1. Chant:《I like coffee, I like tea.》(第二册中M3 U2 4) 教师一手拿coffee 一手拿tea的英语单词卡片示意学生一起拍手说Chant,并教授单词:coffee, tea。(教授单词时尽量提供一些学过的词汇,鼓励学生自己读出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Step 2 Presentation 1. Leading-in. (1)课件出示学校的图片介绍说:This is our school. Do you read a book in your classroom? (2)课件出示学校学生跳绳和做操的照片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

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感知英语 小学英语牛津上海版—3BM3U3 Seasons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情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 境况。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 境等。 在情境中感知英语是指通过旧知复习情景创设,而导入新授,将知识和技能目标融汇在任务教学过程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运用多样的英语教学手段,实现知识--技能--任务--延伸的目的,最后达到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设计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感兴趣的形式,如趣味操练,小记者采访等,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让他们有话可说,激发他们说英语的欲望。 【案例分析】 片段一:张老师对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首先,张老师所任教的三(3)班学生大多数学生聪明好学,对英语学习有较高的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经过近三年的英语学习,学生们已养成了较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也已积累了较多的语言知识,在听说读写四方面都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能根据教材提供的话题说一些简单的语段,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学习本课之前,

已基本掌握了四季的单词和了解了一些四季的特征,能用简单的语句来描述四季的天气和穿着等,对四季的主题具备了一定的听说阅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其次,张老师的教学主题为《牛津英语》3BM3 Things around us,这个模块不仅涉及到一、二年级所学过的颜色、天气、四季、植物等词汇,拓展了与四季相关的动词词组;同时在相关句型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延伸和拓展,提高了学习要求。在Unit3 Seasons这一单元中,教材注重了语言运用的情景,同时通过猜谜游戏,再现了季节的单词,在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特征和特定动作时,又增加了一些新单词和新词组,如:Plant a tree,have a picnic 等,根据需要,张老师将本单元进行了内容的重组,分为三个主题,分别是:Hello,spring,Activities in four seasons和My favourite season,在第一课时中,张老师主要创设了丰富、优美的春季景色来带动词词组和句型的学习,以唱歌、模仿动物声音和编写儿歌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春天,走进春天。通过设计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感兴趣的形式,如趣味操练,小记者采访等,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让他们有话可说,激发他们说英语的欲望。 片段二:Warming up部分教学步骤 在Warming up部分,通过唱关于四季儿歌和Ask and answer,复习四个季节以及各自的特征。我认为张老师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开篇即创设情景,采用教师与学生自由交谈、唱英文歌曲等形式,为学生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高效教学例谈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高效教学例谈 发表时间:2011-12-28T14:04:27.093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11月下期供稿作者:叶英姿 [导读] 语篇包含了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多元的语言要素向学生传递丰富的语言信息。 叶英姿 (浙江省温岭市方城小学,浙江温岭 317500)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1-0032-02 摘要:语篇是小学阶段学习英语的重要素材之一,它包含了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多元的语言要素向学生传递丰富的语言信息,从而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获得相关信息。本文选取精彩的教学案例展示阅读前通过活动直奔主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阅读中通过活动方法的多样性,力求课堂教学高效达成;阅读后通过活动及时巩固知识,着力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语篇是小学阶段学习英语的重要素材之一,它包含了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多元的语言要素向学生传递丰富的语言信息,从而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获得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语言知识和技能、阅读兴趣、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以充分的发展。 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中,语篇长度逐渐增长,内容趋于丰富,所涉及的词汇、句型、语法以及文化背景知识更为复杂。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依托教材开展有效的语篇教学,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将结合五、六年级的部分精彩的语篇教学案例,探讨对提高高段语篇教学实效的几点思考。 一、阅读前,简洁言语领入门 读前活动是指语篇教学前的准备活动,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步骤,更是顺利引入语篇学习的重要铺垫。教师简洁明了的读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文本和以往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扫清语言障碍,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语篇的状态。 1.让学生自主提问 直奔主题的阅读前活动要求教师要少教,学生要多学。教师要事学生对所学内容自主提问,从而引向主动学习。 [教学片段1] 在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某教师在执教一篇描述Helen Keller生平的文章时,授课教师作了一下设计:直截了当的在PPT上呈现一张Helen Keller 的图片。 T: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her? 之后,学生纷纷对这幅肖像提出心里的疑问。 S1: Who’s she? S2: Where is she from? S3: What’s her job? … 于是授课教师在图片下一一写下学生的提问。 Q1: Who’s she? Q2: When was she born? Q3: Where’s she from? Q4: What’s her job? 接着,学生因为心中的疑问,而去主动通过语篇来了解这个人物,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也就是授课教师通过直接呈现图片,开门见山的问学生对这幅肖像有什么疑问。这样让学生自主提问,正式激发学生了解这个人物的欲望。而且学生的提问涉及到的人物生平,又恰恰是语篇的主要内容,所以,看似直奔主题的读前活动,简单明了,收效却可谓是四两拨千斤。 2.让学生主动思考 教学前,引导学生不仅可以对阅读内容进行自主提问,更能据问题自主探究,寻找答案。等待解答的问题,它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寻求谜底的想法,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与探寻答案。 [教学片段2] 某教师在执教话题为“transportation”的一篇名为《A rainy day》的文章时,教师在上课伊始,抛出了3个问题。 Q1: Which city do I come from? Q2: Which school do I come from? Q3: How do I usually go to school? 接着向学生看自己的Photo Album。学生由于对之前的问题并不了解,因此,非常关注Photo Album 中透露的信息。通过Photo Album中的信息,最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填出如下教师的信息表。

热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方案 新课程以来,我们所使用的英语教材都是根据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上遵循了“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编写思路。新教材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英语课本教材编排的结构。因此,随之而来的关于新教材教学方法的探讨也成了英语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遇到了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大容量的新教材与教学课时不足的矛盾;二是教材新要求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之间的矛盾;三是教师备课任务繁重与教研空间有限的矛盾。由于英语课时和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落实,我们对以上问题的解决还只能从“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来进行探索。在众多的教学方法当中,我认为“单元整体教学”在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有着很突出的优势,同时“单元整体教学”也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单元整体教学”是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上的,它的心理学基础是1912年始创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者认为: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立场出发,不仅学生应将学习情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教师更应努力把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因为学生对

语言刺激应是综合的,而非单纯借助语句分析等特殊刺激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者,结构主义的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也认为:语言学不应把语言分解为一个个元素如语言、词汇、语法等等,孤立地对其进行研究。他认为各元素的意义只能由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一个元素只有在与别的元素以及整个体系发生联系时才有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程晓堂教授也曾指出:应该把语言作为整体来学习。因为意义和语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而被分割为碎片且离开语境的字母、音标、单词甚至句子都不利于学习,尤其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可以通过较强的记忆和模仿能力掌握字母、音标、单词等,但研究表明这种学习结果没有长久效应,也不利于培养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日常教学中的误区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就发现了一些类似的误区:一些教师仍用“老办法”教“新教材”,片面追求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语言意义的教学,将单词、句子和对话割裂起来进行教学,将对话或课文逐字逐句进行讲解,把一个完整的饶有趣味的语言情境分解得支离破碎,既不利于对语言形式的学习和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还有一种误区就是,一些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整个教材宏观的把握,教学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或者将课堂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混淆,教学活动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讲座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讲座《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挥自主学习的水平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综合使用水平,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所谓的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所作的整体系统化策划和具体安排,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是以促动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理论依据是语言习得规律。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经验为必要条件。平时备课时设计的课堂教学仅仅一般的教学过程,考虑教学目标是否能完成的较多,对是否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否有效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考虑得较少,学生学习主动性未能有效激发,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还没有充分考虑到活动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1.教学设计目标性原则。英语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起定向作用,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2.教学设计主体性原则。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的作用。3.教学设计针对性原则。英语的课堂教学设计

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而精心制定的。教学对象千差万别,教学内容也各有千秋,教学设计需要体现这些差异性,具有针对性。(例如:在小学英语启蒙教学中,“交际”是实行教学的前提。而“听”则是实行交际的前提。) 4.教学设计实践性原则。也称为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目标解决的是教师要"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解决的则是"如何教"的问题,更具有策略意义,更具有规划、筹划的意味,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5.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原则。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贵在有效。教学设计中所有教学策略的选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情景的创设以及课堂问题的设计等,都必须注重实效。设计课堂活动是为更好地完成语言学习,所以评价课堂活动的好与否,不能看在表面上的活、学生在形式上的动。在低年级教学basketball时,教师让学生拍球比赛。学生动起来了,兴奋起来了,但学生的兴奋点显然已经不在单词的学习上了,而是在拍球的结果上了。这个活动已经脱离了语言的学习与习得了。所以,应该从质上看,学生从走进英语课堂开始上课到下课他们走出课堂,在这段时间里是否学到了新的语言知识,学会了使用新的语言知识,即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如何。所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教师必须注意语言的输入量。克拉申的假设理论提出:当语言学习者处在一定量的第二语言输入中,并且语言难度比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与水平高一层次时,才能有第二语言的习得与学习。所以没有语言输入是不可能取得第二语言的习得与学习。虽然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活动以语言学习为主,但它不能排除语言的习得。所以在课堂教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PEP Book3 Unit6 B Let’s learn 学校:温州市墨池小学 姓名:洪艳 日期: 11月15日 设计说明 一,话题:PEP 小学英语第三册Unit6 B Let’s learn . 二,课题说明:本课的教学内容职业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是掌握5种职业的正确读音. 三,课时说明:本案例是第六单元的第四课时.学生在前面已学过人物特征的描述和爱好等内容.因此,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如何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和利用所学的旧知识,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四,学生情况说明:通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人物特征的描述 He/She is…和爱好He/She likes…已经有了较好的掌握,这为本单元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将分散的语言点进行整合,拓展,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准确运用.在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对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拓展职业这一话题. 教学详案 课题名称 PEP Book3 Unit6 B Let’s learn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能听,说,读新授单词: baseball player, driver, farmer, doctor, nurse. b.能综合运用句型:What’s he He is a ….He is ….He likes….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树立远大理想的情感. 3,文化目标:了解多种职业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5个单词的读音. 2,难点:掌握句型:Wha t’s he He is a …. 课前准备:(教具) 单词卡片,彩色职业徽章,若干图片,录音机,多媒体设备,职业道具. 教学步骤 具体操作过程 设计意图 Warm-up (热身) Listen and do T:walk/jump/run/swim/play PingPong/ play basketball/play volleyball…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教案资料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 学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李艳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 当前,不少小学生能说几句英语,但总是错误百出;能背诵一些课文,却不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现象与学生脱离语境学习语言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在一定的语篇中学习语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可以是一则小故事、一篇小短文或一首小歌谣。这些语篇的共同特点是有一定的情境,富有趣味性,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通常是围绕某个语言点而编写的。 一、语篇教学的必要性 从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来看,语篇教学的目标并不单一,它可以看成是一个由不同纬度的小目标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复合体”。按课程标准的说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目标至少包括这样一些更小的目标:知识学习层面,技能训练层面、策略培养层面、智能开发层面,情感熏陶层面和文化意识层面,也就是说,希望通过英语语篇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获取所需信息,了解多元文化,享受阅读过程,养成阅读习惯,开启人生智慧并发展独立人格。 课程标准中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一级、二级内容标准和目标要求。针对小学

英语语言技能的“读”,二级目标提出了“六能”,其中要求学生能正确朗读所学的故事和小短文,能借助图片读懂简短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学习策略的二级目标中提出了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等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道,必在于读书。”让孩子学会并享受阅读实际上就是给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取大量信息,更能发展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和发展独立人格。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比如美国教育部1983年发布的《成为阅读大国》报告,核心内容就是强调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 二、语篇教学的意义 (1) 巩固教材,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语篇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复习了以前所学的语言知识,有机会将学到 的知识 技能恰当地运用于语篇之中,有效防止了因学到的知识得不到实际应用而忘记的情况,语言运用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例如,教材中的生词在创编的语篇中复现,可以激活学生的短时记忆;同一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的词义,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次,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对句型结构、习惯用法的认识更为清晰,对文章的谋篇布局也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有用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将成为小学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如果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用性,则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用性在教学设计中尤其严重。 一、活动教学中的误区 1、重活动形式,轻活动目的。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注重寓教于乐,小学英语教师应特别注重兴趣对学生学习英语的促进作用。新课程倡导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张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活动应有利于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如果教学活动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忽视了教学的实效性,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风趣的教学活动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重个体活动,轻全体参与。 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能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是只有能力强或水平高的学生才能完成。而在许多课堂上,一些看似热烈的活动,细看才知只有部分学生参加,而其他学生则成了观众。 比如《How are you》,如果设计了一个情景对话让三位同学操练所学的交际用语,即使教师要求其他学生必须listen carefully,但仍会有一部分学生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看了热烈。 3、重机械操练,轻真实交际。 机械化操练是巩固新授句子的方法之一,但也应该意识到它是否带给学生真正意思上的理解,是否操练得有实效。 二、提高活动教学有用性的策略

小学英语优秀课例 What can you see-教案

小学英语优秀课例 What can you see? 教案 What can you see? Teaching aims: 1.能听懂、会说本课新单词。 2.能听懂、会说本课对话。 3.能运用“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询问及提供所见事物的信息。 Teaching points: 1.熟练地运用句型谈论所见事物。 2.a和the的区别。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Warming up 1.师生问候。 2.表演唱英语童谣。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1. 出示课文A部分教学挂图。 T: What can you see? You can hear this sentence very often in the class. Mis…always show you a picture and ask you what you can see in the picture. Do you remember? Now you can learn how to answer the question in this

unit.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tell me what you can see here. 从课堂中常用到“What can you see?”一句入手,引导学生们轻松地掌握句型,并帮助他们完整地回答:“I can see…”。 2. 出示单词卡片the sky,板书单词,并解释其含义。带读。 T: Why do we say“the sky”,but not “a sky”? 启发学生思考此处the与a表示的涵义有何不同。说明当某事物是独一无二地存在时,一般使用定冠词the。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sky? Ss: We can see birds in the sky. T: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sea? It’s a very beautiful place. It’s bigger than the lake. 板书单词the sea,解释其含义,说明与lake的区别,并带读。让学生练读。 3. 听录音,跟读。 4. 分组练习。分角色表演。 Step 3 Practice 游戏——Dragon game(接龙游戏)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classroom? S1: I can see a blackboard.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docx

小学英语“Hello教学设计”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小学《英语》第一册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三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在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努力营造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情境。课堂上尽量以鼓励表扬为主,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特别是给差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 (1)以活动为途径,渗透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 (2)让学生能把所学的内容主动联系实践,在生活中使用英语。努力让英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2)通过小组竞争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通过合作,提升自己的英语技能并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1.学习任务分析 “Hello”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第一册第一课的内容,英语讲究情景学习,见面打招呼这个话题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一步。 (1)教学重点 本部分主要是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的会话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能听懂、会说 Hello. / Hi.

I'm ... (2)教学难点 教学情境的设置(如何通过简单的手势和语句让学生明白我们要做什么),初次接触英语,对于本堂课的单词元音字母I发音难以到位,如:自我介绍用语I’m …学习起来较难,因此教师要适时纠正,切不可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2.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系统的接受英语课程的学习,对于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再加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打招呼的行为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通过教师的系列引导,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英语融于日常生活之中。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创设一定的英语情景并令其自由交谈有一定难度。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听懂、会说Hello. Hi. I'm...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与真实运用的目的,让学生学会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的日常用语。(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开口、敢于开口讲英语的习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例谈小学三年级英语语篇学习

例谈小学三年级英语语篇学习 作者:陶澄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年第03期 【摘要】小学是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当今所提倡的教会学生学习又将如何在小学进行呢?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三年级是学生习惯养成的转折期,在英语课文学习方面,有必要学会学习。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英语;课文;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59-02 小学三年级英语是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一个转折点。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英语仍保持着新鲜感,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饶有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营造宽松、和谐和民主的教学氛围.要使学生的这一兴趣得以延伸,并在兴趣使然下养成会学习的习惯。 结合自己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实践和学会学习理论,在三年级英语A部分教学中,我形成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一、预习——学习准备工作的最基本形式 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做到: 1. 通过自己听录音,模仿跟读,解决发音语调问题。 2. 圈出自己不懂或发音吃不准的单词、句子。解决方法: (1)自己查电脑或英汉字典;(2)留下在课上解决。 通过预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好处。对于好孩子而言,他们可以自己把握课文,会朗读、了解课文大意。对于不乖的孩子,他们有了对课文的一定了解,至少能读出课文,那么在课上再学课文时,不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他们也就可以融入这个学习环境中。 二、听——交际的最基本形式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方案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方案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1 新课程以来,我们所使用的英语教材都是根据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上遵循了“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编写思路。新教材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英语课本教材编排的结构。因此,随之而来的关于新教材教学方法的探讨也成了英语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遇到了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大容量的新教材与教学课时不足的矛盾;二是教材新要求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之间的矛盾;三是教师备课任务繁重与教研空间有限的矛盾。由于英语课时和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落实,我们对以上问题的解决还只能从“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来进行探索。在众多的教学方法当中,我认为“单元整体教学”在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有着很突出的优势,同时“单元整体教学”也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单元整体教学”是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上的,它的心理学基础是1912年始创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者认为: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立场出发,不仅学生应将学习情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教师更应努力把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因为学生对语言刺激应是综合的,而非单纯借助语句分析等特

殊刺激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者,结构主义的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也认为:语言学不应把语言分解为一个个元素如语言、词汇、语法等等,孤立地对其进行研究。他认为各元素的意义只能由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一个元素只有在与别的元素以及整个体系发生联系时才有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程晓堂教授也曾指出:应该把语言作为整体来学习。因为意义和语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而被分割为碎片且离开语境的字母、音标、单词甚至句子都不利于学习,尤其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可以通过较强的记忆和模仿能力掌握字母、音标、单词等,但研究表明这种学习结果没有长久效应,也不利于培养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日常教学中的误区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就发现了一些类似的误区:一些教师仍用“老办法”教“新教材”,片面追求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语言意义的教学,将单词、句子和对话割裂起来进行教学,将对话或课文逐字逐句进行讲解,把一个完整的饶有趣味的语言情境分解得支离破碎,既不利于对语言形式的学习和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还有一种误区就是,一些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整个教材宏观的把握,教学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或者将课堂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总结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总结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总结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具体环节及有关曾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和设计。 在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这门课程时,自己做了很详细的笔记,特别是专家布置的作业,自己也是思考了很久才提交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完成的作业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获得了“优秀”的等级。虽说在完成作业时确实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下面是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 1 、明确什么是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即设计和组织英语课堂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语言交际场合及情景,设计课堂活动,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语言交际,在活动中学会运用课堂上所教的语言,并会用英语进行交际。 2 、基于新基础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活动设计,要重视新基础实验的重要理念的解读、渗透、融合和运用。其重要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和人与计算机互动的“动态 生存”方式进行外语教学,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智慧和指导作用,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探究。 从这些文字中我了解到了何谓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定义及重要理念。理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付诸实践,我一定谨记老师的话,把今天所学运用到今后的课堂实践中! 1 、活动应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 我们的教学活动说到底还是为教学而服务的,所以我们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目的才能有效的开展活动,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同时注意对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几个方面进行渗透。 2 、活动应针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 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所以我们应该尝试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可以经常组织 guessing game, role play, chant, songs and rhymes, missing game 等不同类型的活

小学英语优秀教研活动案例汇总-共13页

小学英语优秀教研活动案例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西街小学冯倩茹 一、背景说明 小学英语课标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活动主题:如何有效的听课 三、研讨时间:每周五早上8:00---10:00 四、研讨方式:主题教研、观看名师课例、听课评课、交流反思。 五、参与人员:小学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 六、研究步骤 1.抓理论学习 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不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为此,我们要定期组织本校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或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 2.抓教材培训

教材是教师赖以施教的依据,而对于教材,很多教师还不懂怎么教,这就急需进行教材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吃透教材,用好教材。 3.抓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其操作程序大致为:(1)选择课题。应以问题为中心,从学校或教师实际需要出发。把教学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求得问题的解决。(2)围绕课题搜集材料,选择、整理材料。(3)开展课题研究。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师研究与同伴互助等相结合。(4)课题研究结题。教师要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今后进一步进行探讨。 4.抓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以一两节课例展示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研讨内容包括:听课、说课、评课,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5.抓教学反思 反思是一种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过程。为此,我们强调教师勤写教后反思或随笔,及时记录教学过程成功、失败之处,记录课堂意外收获,做好课后“备课”。教后反思书写形式上灵活多样,篇幅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一定要有实效性。 6. 抓评价激励

最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楚州实验小学周菁菡 伴随着小学英语学科的成长,我们的关注点从词汇教学到对话教学,再到语篇教学。每一次的潜心探索都是一次成长和提高。我们研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们学得更好,让小学英语这一学科“飞”得更高。步入高年级,《牛津小学英语》课本的语篇就变得较长,容量较大,语篇中涉及一定量的生词、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识,许多教师觉得语篇教学难以把握。难教、怕教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内涵 1.语篇及语篇教学的概念 所谓“语篇”,即discourse。对于“discourse”的概念,《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此作了明确的解释,即“the use of language in speech or writing in order to produce meaning; language that is studied,usually in order to see how the different parts of a text are connected”。由此可见,任何以特定文体整体呈现的语言材料的教学,在广义上都是语篇教学。这就包括各种文体的语篇教学,散文、诗歌、戏剧对白、说明文、记叙文、论说文、应用文等,也包括中国的对联和日本的只有十七音节的俳句。依照这样的概念界定,即使是最简单的英语对话材料也因该放在语篇教学的高度去对待和处理。 语篇教学则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人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能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听说基础后,就需要不失时机的加强阅读教学。进入小学英语学习的高年级阶段,语篇教学已经是日常英语教学的最基本模式。 2.语篇教学的意义 语篇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 ⑴培养学生从整体上(结合上下文及语言信息的相关语境)正确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只看到局部,以避免望文生义现象的产生。(如:there的语义)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说明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说明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1]情景式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2]激励斯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3]新知强化,加深记忆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反思《MyFamily》教学设计方案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2《MyFamily》PartA第一课时的教学一、学习需要分析:本单元围绕“家庭”这一题材开展,使学生能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及如何询问他人的身份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能听说、认读man,father,grandfather,woman,mother和grandmother等单词;(2)能灵活运用Thisismyfamily/mother/father…句型;掌握句型Who’sthatwoman?She’smymother./Who’sthatman?He’s myfather.2、过程与方法:学生培养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积极思考问题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任务中,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学生之间交流合作表演能力;通过谈论自己的家引起学生对家、对父母的热爱之情,并使感情得到升华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小学生活泼好动,根据《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是他们初步建立学

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2、小学生学英语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英语这种语言的兴趣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热情,那么这样的知识就是学生善于接受,记忆深刻的四、教学策略选择:支架式教学策略五、教学准备:1、本课有关的录音磁带、图片、头饰、教学挂图2、一张自画的全家福照片,学生自备照片3、四张邀请单4、PPT教学课件师生日常口语对话Hello,Howareyou?Howoldareyou?Whereareyoufrom?Niceto meetyou!设计意图: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与学生间对话,问候既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2、Presentation 口语对话结束之后,教师在黑板上粘贴“全家福”,教师指着图介绍Thisismyfather/mother/sister…接下来,学生介绍自己的全家福:Thisismyfather(dad)/mother(mum)/sister/brother…游戏1:对号入座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如father(dad),学生迅速找到相应的照片,请反应最快的学生上台将照片贴在正确的位置上,并大声说出:Iam…Thisismydad.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做进一步介绍,如:HeisfromChina.Heisateacher.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愉快的体验,以至于使他们忘记了是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美国阶梯英语总裁说“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没有学不好的。”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脱离了一定的情境,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述,难以发挥其进行交际活动的本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的障碍,有意识地充实丰富有趣、针对性强的开放性学习活动,营造真诚、信任、和谐的学习氛围,适合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使孩子们在“乐中学,学中乐。”那么,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学生才会喜欢?哪些课堂活动又是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是有效的呢?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活动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我们设计的活动就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因此要反复衡量活动是否能够让学生达到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在设计小学英语四年级“What color is the shirt ?”一课的活动时,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颜色的单词red ,yellow ,blue ,green ,orange ,purple ,brown,pink。2、学习使用句型“What color is /are the…?”及其答语It’s /They’re…”练习问答。我做了如下教学设计:首先,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彩色鲜花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复习学生比较熟悉的红、黄、蓝三原色基础上,利用颜色魔术的游戏进行颜色混合实验,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出了新的颜色粉、紫、棕的单词。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本着“激趣”与“务实”的指导思想,在层层深入的一系列活动中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1、激趣:在教学中利用彩色鲜花导入,并复习熟悉的颜色。再利用混合颜色的试验给学生变魔术,引出新的颜色。利用彩色的图画以及可爱的动画引导学生运用功能句型练习说话。2、务实: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复习单词,如:认读单词卡片、随时引导学生拼读单词,让学生切实的掌握单词的读音及拼写。在掌握单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熟悉的文具、衣物等图片以及自己身边的实物等,进行句型的操练。 总之,活动内容与教学内容要紧紧相关。应将教学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使每个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从而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活动设计要贴近生活,人人参与 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学生所得到的收获才是真实的,也是有效的。因此,课堂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力求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我们学会观察课堂,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和要求,给每位学生以不同的表现机会,设法给不同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让课堂中没有一个“闲人”。特别是学困生,也要让他们尝到“摘到桃”的甜头,让他们在成功中激发学习兴趣,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学习主动性,最后让我们的课堂人人参与,有所作为,有所学。而且学的生动,学的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把我们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如学习rainy,snowy,windy,sunny,cloudy,这几个单词时,由于比较枯燥,可把它们设计在活动中进行理解巩固。课前我要求学生在看电视时,把自己喜欢的城市的天气情况记录下来,学生听了很兴奋,回家记录的也很认真。在课堂上学习了这些单词之后,做一次“天气预报播音员”,用“Good morning.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It’s sunny in Jinan.It’s rainy in Hong Kong·······”播报自己记录下来的中国各城市天气情况。这种真实生活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活动设计注重语言运用能力培养 教师教给学生知识要经过“不会——学会——会用”这样一个三点两段的过程,从“不会”到“学会”是很多教师能做到的,但是从“学会”到“会用”却是最重要的一步,然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