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民族常识第十课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

五年级民族常识第十课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

五年级民族常识第十课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
五年级民族常识第十课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

第十课时

内容:第五课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

教学目标:

1、知道壮族等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壮族等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民族歌曲联唱

揭示本节课课题: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

二、探究学习

1、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那个民族?(壮族)

2、瑶族人有什么样的习俗?

3、被称为土家族的两朵艺术鲜花指什么?(西朗卡铺,摆手舞)

4、黎族主要居住的哪个省?(海南)

5、畲族妇女喜爱用什么饰品来装饰自己?(彩带,斗笠)

6、高山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哪个省?(台湾)

7、仫佬族最忌讳吃什么?(猫,蛇肉)

8、毛南族最擅长制作什么样的手工艺品?

9、京族捕鱼有什么特点?(一副高跷一张网)

三、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全班汇报刚才的问题

四、总结

1、你知道了哪些少数民族的知识?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从总体上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我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还结合实际教学撰写一些自己平时的教学反思等等。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课堂教学,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学期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逐步得以夯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提高。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

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风情--西江千户苗寨、

直航贵州黄果树瀑布、荔波大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少数民族风情五天游 第一天:揭阳—贵阳–荔波中晚餐自理宿:荔波集中后乘Cz3857(07:45/09:40)揭阳飞贵阳,抵达后乘车前往乘车前往游览以险、奇、壮著称的【大七孔景区】(游约2H)。它是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的景区,景观峻险神奇、气势雄劲磅礴,景区地下有湖,洞中有瀑、湖上有天窗,尤以地俄宫,恐怖峡、风神洞为代表,极富惊险性、神秘性、奇特性。晚赴荔波县城入住酒店休息 第二天:小七孔—西江早中晚宿:西江早餐后早餐后前往贵州第一个世界级自然遗产保护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喀斯特奇观的精华、地球腰带上的一颗绿色宝石——荔波游览喀斯特精华幽、静、奇、古特色的【小七孔景区】(游3H)——涵碧潭小七孔古桥、秀美的拉雅瀑布、人间美景68级响水河瀑布群、奇特的龟背山原始森林、极具吸引力的水上森林(拖鞋、短裤自备),浪漫神奇的鸳鸯湖、有着小九寨沟之称的卧龙潭。中餐后乘车前往世界最大最美的苗族村寨【西江千户苗寨】(车程3.5H左右),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势而建,又连绵成片,房前屋后有翠竹点缀。晚餐品尝苗家长桌宴风味餐(听苗家敬酒歌,品苗家自酿米酒)。 第三天:西江—贵阳早中晚宿:贵阳早上睡到自然醒,或者清晨前往观景台欣赏炊烟袅袅的西江晨景,薄雾笼罩着苗寨,第一缕阳光将木头房子渡成金色,炊烟袅袅升起,俯视苗寨群山、欣赏苗寨旖旎风光,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也可跟随导游步入西江博物馆了解苗族的迁徙、发展历史和节庆习俗等。11:30欣赏原生态的苗族歌舞表演(表演费用包含在门票中,如因恶劣天气或政府行为取消表演,不退补任何费用),中餐后乘车赴贵阳 (晚可前往贵阳陕西路、二七路、青云路夜市小吃街,品尝贵阳特色夜市小吃,贵阳的士起步价8元,晚22时以后起步价10元。住宿酒店前往夜市的士车价一般在10到15元。) 第四天:贵阳——黄果树——贵阳早中晚宿:贵阳早餐后前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游览亚州第一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可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看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之后游览瀑顶最宽的【陡坡塘瀑布】(游0.5H),它也是《西游记》片尾曲瀑布的拍摄点。中餐后游览【天星桥景区】(游2H),天星桥以瘦骨嶙峋奇形怪状的水上石林为主要看点。加上石头上盘根错节的古藤老树,俨然一个巨大的天然盘景园。后乘车前往贵阳,晚餐后入住酒店。 第五天:贵阳—揭阳早中 早餐后游览【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有浮玉桥衔接两岸。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乘车贵阳机场乘CZ3857(14: 10/16:00)返揭阳机场,结束贵州愉快之旅! 服务标准: 行:揭阳/贵阳/揭阳、含机票及机建税、空调旅游车 住:三星酒店或同级(补350、退230) 食:4早8正,餐标25/餐 游:行程所列门票(费用不含:黄果树野外观光大扶梯单程30元/人,往返50元/人) 购:全程无购物 贵州旅游注意事项: 1.请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证件。 2.贵州属云贵高原地区,海拔1100米左右,紫外线幅射较强,请自备防晒霜,以免长时间户外活动晒黑晒伤皮肤。 3.贵阳春季,早晚温差较大,请注意增加保暖衣物。 4.贵阳小吃众多,黔菜口味以辣为主,如:丝娃娃,花江狗肉,乌江鱼,酸汤鱼,肠旺面,恋爱豆腐果、黔式烘烤等 等,小吃一条街位于陕西路,合群路,青云路、以夜市大排档为主,通宵营业。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五年级《民族常识》 全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分十二课完成。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二、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 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对黔东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思考

对黔东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思考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逻辑推理等方法对黔东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现状了研究。企图通过对黔东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现状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力求提出加强黔东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建设的对策和途径。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tags:Qian Dong Nan National oral of files Study 1.问题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历史变迁造成史料散失以及教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口述史和口头传说的调查与收集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由此形成的口述档案工作引起了国际档案界的普遍重视,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都曾对此进行过讨论[1]。在我国近几年口述档案工作方兴未艾,己经被同行高度重视,同时成为档案工作的新领域。 贵州黔东南苗族与侗族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蕴藏丰富,类型多样,从农耕文化到民俗生活,从古老的叙事长歌到历史久远的民族节日(如苗族的牯藏节、姊妹节,侗族的花炮节、芦笙节等),从服装、银饰到刺绣、剪纸,从单声部民歌到多声部民歌(如苗族的多声部情歌、侗族大歌等),从歌舞、器乐到曲艺、戏曲等等。依据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述语词典》,口述档案被解释为“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逐字记录形式”。[2]也可以说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历史记忆,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查访结果,它通常表现为采用各种技术手段的录音录像信息和对录音的逐字记录两种形式。近年来,黔东南州领导重视开展保护、利用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黔东南档案部门积极开展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工作,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档案部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包括口述档案)的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刚刚起步,或者说是还处在为申报项目而制作基础性材料阶段,还谈不上进行归档,许多材料还散存在民间,或者私人手里,或者一些部门保存,尚未形成一个专门的档案门类。在这种情况之下显得口述档案尤为重要,但是黔东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逻辑推理等方法对黔东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现状进行了研究。企图通过对黔东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力求提出加强黔东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建设的对策和途径。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对黔东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存在问题分析 2.1 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变迁对口述档案的影响。 由于黔东南大多数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没有自己的独立文字,在民俗活动如“鼓社祭”、婚丧仪式、亲友聚会、民间传统节日中演唱等等传承只能靠历代人口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 民族常识 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掌握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并记住主要分布在哪些省自治区。 2、让学生知道我国的5个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能说出自治州、自治县(族)、民族乡的数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56个民族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11.31亿人口,现在也称12亿。世界上大约有53亿人口,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他们占中华民族人口的大多数,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10.39亿人,

占据了整个中华民族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共有9120多万人,仅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因为这55个民族的人口相对于汉民族来说数量很少,我国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少数民族。 1、认识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⑴请同学们看彩色图,我们来辨认一下55个少数民族。 ⑵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熟悉这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我们编了一首顺口溜,下面就请同学们看幻灯片。 2、在各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生活在广西的壮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总人口有1555万人。 (二)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状况 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却很辽阔。 (三)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制政策。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友爱,保卫祖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1— 第二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北方、西北及西南地区各主

贵州各少数民族介绍资料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畲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 今天生活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多属汉藏语系,其下又分藏缅语族、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以及仡拉语族。属藏缅语族的民族有彝族、白族、土家族等;属壮侗语的有布依族、侗族、水族、毛南族等,均出自“百越”;属苗瑶语族的有苗族、瑶族、畲族等,皆出自苗瑶族系;百濮族系,属汉藏语系中的仡基语族,如仡佬族、僰人、羿人等,是为古代的“濮人”。 在对贵州各大族系迁徙入黔的历史中发现,政治挤压,军事征服,制度嬗变等因素,是使四大族系进入贵州的主要动因。而贵州的历史即此亦可被视为一部移民史。民族对流与穿插的结果,造成了贵州境内民族区域分布中既有集中聚居,又交错杂居的情况。各个不同民族分化融合,四大族系,在长期的迁移中,逐渐分化成今天的各种不同民族。 贵州回族人口有16.87万人,,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72%。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黔西南自治州兴仁县、安顺市平坝县、普定县,六盘水市各县,贵阳市。 贵州土家族人口有143.03万人,占全国土家族人口的17.82%,聚居在铜仁地区的沿河、印江、黔东南自治州的镇远、岑巩县、遵义县的道真自治县。 贵州的侗族有162.8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5.01%,主要聚居在黔东南各县和铜仁地区玉屏自治县、江口县、石阡县、万山特区。 贵州的毛南族有3.12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数的29.1%。是全国10个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黔南自治州平塘县。 贵州的彝族人口有84.36万人,主要聚居在黔西北的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 贵州畲族有4.49万人,主要聚居在黔东南州麻江县、凯里市,黔南自治州都匀市、福泉市。 贵州仡佬族人口55.9万人,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96.48%,主要分布在遵义的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平坝、普定县、关岭自治县、铜仁地区石阡县,毕节地区黔西县。

五年级民族常识备课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阅读并思考,待下节课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3、唱一唱:全班齐唱《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 4、想一想,连一连。待下节课向同学们说一说: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再连一连。 三、课外拓展 1、小调查: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呢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2、出示资料: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岛的椰树林到的大草原,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广西、、、新疆、、、、、等省、自治区。这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在小组进行回答,再指名回答。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4、在全班进行统计:你们班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 族的?

五年级民族常识

《民族常识》教案 (五年级上、下册) 班级: :

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教案 【教材分析】 1、全册教材的教学任务及时间分配 全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分五、六年级四个阶段完成教学任务。五年级第一学期完成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学期完成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六年级第一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二学期完成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 2、第一阶段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分成三课完成教学任务,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了解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3、全册教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全册教材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

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有些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的地方,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和学法】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模式。 【教学用具】录音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2、质疑: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探究题纲: (1)、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几? (2)、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浅谈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与保护传承

浅谈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与保护传承——以台江苗族文化为例 施洞镇中心小学潘年贵 摘要:黔东南州是一个民族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其热情好客的人民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台江苗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悠久岁月传承至今,在与其他民族频繁交流中,不断吸收,不断兼容,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传统文化尤如一幅渔网,每一方格都具有苗族自身的民族特点。我们相信台江这些保存完好的,淳朴自然的地区文化毫无疑问地成为培育旅游过程中最为基础、最富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让当地人民在对自身文化资源的利用中获得利益。 一、台江苗族的语言文字 1、 语言 贵州的苗族,大约90%的人都以自己的母语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语。苗族的分布,在村寨或乡的范围内,大多为小聚居区,在各县、市范围内,大多为苗汉或苗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又因不断迁徙,现在的苗语方言土语的分布情况也比较复杂。 台江的苗语属于东部方言中的北部土语,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黔东方言北部土语主要通行在贵州省内的凯里、黄平、台江、雷山和施秉等县市。 2、 文字 党和ZF于1956年给苗族创制的湘西、黔东、川黔滇和滇东北四种苗文,都是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它们都是经过原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试验推行的。这四种苗文的文字方案曾于1959年进行过修订,并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备案。黔东苗文以凯里市养蒿的语音为标准音。 由于在汉族文化及其他文化“入侵”等原因,台江苗族的语言、文字已有些被汉化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件难以容忍的事,但面对这样的事实,又有什么办法呢?好在现在台江县中、小学都已把“苗族文化进课堂”当作是必修课程,还专门配有苗语教师,使得其语言文字又得以继承。 二、台江苗族的文学艺术 苗族古歌是反映苗族远古社会先民披荆斩棘、创功立业的传奇神话,并带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押调口头传承文学,艺人、歌手多在苗年节、祭祖节或其他重大节日在酒席场合中演唱和咏诵。 《苗族古歌》流传于台江、剑河、凯利、丹寨、麻江和雷山一带,这古歌记载着苗族的历程。这些大多为口头文学,没有实际的书面文学,很容易丢失,此外还有祭祀词、叙事诗等,如《张秀眉之歌》反映咸同年间,张秀眉、杨大六等率苗众起义斗争的悲壮事迹:……有个张秀眉/天下好儿郎/手持百斤刀/吼声如雷响/杀我张秀眉杀不完/苗家繁殖如鱼崽/以后我还要回转/苗家又要站起来…… 台江,这里有丰富而独特的口头文化遗产,尤以苗族古歌著称。古歌是一种古老的叙事诗,它叙述了苗族祖先对世界起源的认识和苗族祖先繁衍生存、生产生活的发展史,篇幅宏大,内容丰富,是苗族的一部“历史教科书”,是人类罕见的珍贵遗产。 三、台江苗族的风俗习惯 1、

中南大学医学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类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公共卫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坚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具有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等工作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严谨,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学习,积极进取。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健康的体格与心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用能力等。 2.专业知识要求 具有雄厚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能较好地掌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与卫生政策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特殊疾病防治研究所(院)、妇幼保健院(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和相关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3.工作技能要求 掌握常见的预防医学实验研究、现场调查研究以及资料处理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熟悉课题设计与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具有从事调查、分析和处理公共卫生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 主干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特色课程: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卫生事业管理学 四、毕业合格标准 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课程学习,最低修满270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毕业论文答辩与毕业实习考核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五、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5年,学习年限5-7年。 学位:医学学士 六、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1

四、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一课中华大家庭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3、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土地上,你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民族大家庭——汉族。 二、探究学习 1、认识我们的伟大祖国 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 2、交流自己了解的汉族的资料 人口:1042482187人 遍布全国各地 汉族的先民是华夏族,语言是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三、交流 1、小组内互相补充自己还了解了哪些有关汉族的资料 2、教师补充 四、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汉族,知道了汉族的一些知识。下节课,我们会了解东北华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请同学们课下提前调查。

第二课华北地区的民族 教学目标: 1、知道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汉族的相关知识 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蒙古族 人口4806849 分布区域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河南,青海,甘肃,云南, 民族特色,生读书画出来,交流 2、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最有代表性的服装是什么? 3、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主要分布、人口 4、开放空间 了解、朗读 三、交流 四、总结 作业:调查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的知识

中南大学《公共部门经济学》课程(网上)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下列关于零基预算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零基预算的理论基础是理性主义 (B) 从世界各国的预算实践看,主要采用零基预算 (C) 零基预算就是在编制预算时一切从零开始 (D) 零基预算也要对以前年度确定的项目进行审核 参考答案: (B) 2. 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 (A) 纳税人 (B) 课税对象 (C) 课税依据 (D) 税率结构 参考答案: (B) 3. 征税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中,( )会造成税收的超额负担。 (A) 替代效应 (B) 收入效应 (C)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D) 替代效应或收入效应 参考答案: (A) 4. 税收的公平原则不包括下列原则中的哪一项( )。 (A) 能力原则 (B) 普遍原则 (C) 中性原则 (D) 受益原则 参考答案: (C) 5. 最早提出税收原则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 (A) 威廉?配第 (B) 攸士第 (C) 味利 (D) 亚当?斯密 参考答案: (A) 6. ( )是每一个单位的征税对象应缴纳的税额。 (A) 比例税率 (B) 定额税率

(C) 超额累进税率 (D) 全额累进税率 参考答案: (B) 7. 为确保政府行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必须有( )的约束。 (A) 税收 制度 (B) 法律制度 (C) 分配 制度 (D) 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 (D) 8. 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参与企业分配的形式是( )。 (A) 税收 (B) 国债 (C) 利润上缴 (D) 股息或红利 参考答案: (A) 9. 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 (A) 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B) 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C) 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D) 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 增长率 参考答案:

五年级下册民族常识

民族常识教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五年级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 51人,在以前学科中,学生也接触过中华民族方面的知识,只是不系统,不全面。学生对此门课兴趣浓厚。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第一课内容主要从整体上介绍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至十课分地区介绍我国56个民族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特点,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2、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3、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四、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 56 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序论 解放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严重滞后。在中国近代的历朝历代发展过程中,居住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屡屡受到其他民族的歧视、压迫,在过去的几百年中,他们不断的移居到比较偏僻、土壤比较贫瘠的地区,在文化、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严重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在贵州实施以来,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扶植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过50余年的奋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少、边、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与发达地区(沿海和中部地区)相比,差距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现今贵州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245个民族乡。苗族最多,为412万人,其次是布依族,为247.8万。而最少的民族不到一万。少数民族分布具有成片区和交错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居住地一般在边远山区。 为实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需从实际出发,结合贵州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紧抓改革开发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构成,人口素质构成,经济产业构成等方面思考分析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二、本论 第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构成。 总的说来,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主体是一个隆起在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岩溶山原。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那其中少数民族多分布在偏僻的山区。 这些地区环境秀美,地形多样,旅游资源丰富。 同时这些地区大多是岩溶山区和高寒山区,由于的自然环境相对比较复杂、自然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从种类上来看,既有气象灾害,也有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其中以冰灾凝冻、泥石流最为突出。在时间上具有普遍性,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并且具有群发性。一方面,不同的灾害常交替出现,如大风、冰雹,洪与涝一般是同时出现,另一方面,又同时诱发病虫害。同时具有频率高的特点。从近几年贵州省自然灾害情况看,各种灾害平均每两周发生一次。高于全国每年平均的18.8次。并且灾害程度深。 由于贵州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成了交通通信发展的瓶颈,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交通通信得到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通信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修通了经过黔东南、黔南、黔西南自治州的湘黔、黔桂、南昆干线铁路和经过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内昆铁路;所有民族区域实现乡乡通公路,其中黔南、黔东南通了一、二级公路;对经过民族地区的、乌江、清水江、都柳江、北盘江、红水河等河流进行了整治和疏浚,改善了航运条件;民族地区的本地通信网络的日益现代化,开通了程控电话,拥有了电子化邮局;但是总体上以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为主要载体的立体交通网仍然相当薄弱。交通不便仍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民族常识教案

民族常识 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掌握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并记住主要分布在哪些省自治区。 2、让学生知道我国的5个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能说出自治州、自治县(族)、民族乡的数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56个民族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11.31亿人口,现在也称12亿。世界上大约有53亿人口,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他们占中华民族人口的大多数,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10.39亿人,占据了整个中华民族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共有9120多万人,仅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因为这55个民族的人口相对于汉民族来说数量很少,我国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少数民族。 1、认识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⑴请同学们看彩色图,我们来辨认一下55个少数民族。 ⑵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熟悉这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我们编了一首顺口溜,下面就请同学们看幻灯片。 2、在各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生活在广西的壮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总人口有1555万人。 (二)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状况 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却很辽阔。 (三)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制政策。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友爱,保卫祖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8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简介

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 (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简介 1、贵州苗族 贵州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国的苗族有60%住在贵州省,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苗族聚居的村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集中的地区。此外,黔南、黔西南自治州和松桃、威宁自治县也有一定数量的苗族人口分布。 苗族的族源十分古老,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各自称“蒙”、“模”、“毛”、“髦”、“雄”等。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过去没有文字,1949年后新创了苗文。苗族喜聚族而居,形成大小不同的村寨。村寨多依山建筑,有的靠河溪的山脚,有的在山腰,有的则靠近山顶。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式。苗族服饰差异较大。一般说来,男子蓄发包头巾,身穿无领、大袖、宽裤脚服装,腰带束身,冬天缠裹腿。妇女头顶束髻,包头巾、戴手钏、耳环和项圈、穿裙子。大多娄裙子为百为百褶裙,因居住地区不同,裙子的长短不一,颜色为青、蓝二色为主,也有其它颜色。上衣开襟,一般不用扣,多以花带束腰。苗族崇拜祖先,信鬼神,也有信其他宗教的。主要节日有:苗年、吃新节、四月八、芦笙节、端午节、龙船节等。

2、贵州布依族 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在贵州仅次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全国均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较集中,也有聚居在安顺市、铜仁市、遵义市、毕节市、六盘水市和贵阳市等的。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后称“僚人”,元明时期称“仲苗”、“青仲”或“仲家”。从史籍称布依族先民为“羊可僚”分析,布依族作为羊可江畔夜郎古域远古居民历史悠久。是贵州创造古夜郎文化的主体民族之一。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壮傣语支,没有文字,1949年后创造了布依文。布依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称,居住环境依山傍水,河谷坝区土地肥沃、水源便利,传统农业以水稻耕作为主。民间文学有神话、诗歌、寓言、谚语等。民间歌曲有山歌、浪哨歌、酒歌、大歌、小歌、叙事歌、礼俗歌等。舞蹈有铙钹舞、转场舞、花棍舞、织布舞、响篙舞等。 戏剧有花灯戏和地戏。乐器有铜鼓、铜锣、皮鼓、唢呐、芦笙、姊妹箫等。布依族服饰千百年来逐渐演变,服饰多为青、蓝、白几种颜色。妇女着大襟短衣,部分着百褶长裙。男性老年人多穿长衫。婚姻实行自主婚。工艺品有蜡染、刺绣、织锦、竹编、陶器、雕刻等。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信仰多种神灵,崇拜祖先。少数人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

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

第一课中华大家庭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3、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土地上,你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民族大家庭——汉族。 二、探究学习 1、认识我们的伟大祖国 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 2、交流自己了解的汉族的资料 人口:1042482187人 遍布全国各地 汉族的先民是华夏族,语言是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三、交流 1、小组内互相补充自己还了解了哪些有关汉族的资料 2、教师补充 四、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汉族,知道了汉族的一些知识。下节课,我们会了解东北华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请同学们课下提前调查。

第二课华北地区的民族 教学目标: 1、知道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汉族的相关知识 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蒙古族 人口4806849 分布区域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河南,青海,甘肃,云南, 民族特色,生读书画出来,交流 2、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最有代表性的服装是什么? 3、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主要分布、人口 4、开放空间 了解、朗读 三、交流 四、总结 作业:调查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的知识

五年级下册民族常识讲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民族常识

民族常识教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五年级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 51人,在以前学科中,学生也接触过中华民族方面的知识,只是不系统,不全面。学生对此门课兴趣浓厚。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第一课内容主要从整体上介绍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至十课分地区介绍我国56个民族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特点,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2、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3、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四、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 56 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谈黔东南侗族文化

谈黔东南侗族文化-旅游管理 谈黔东南侗族文化 陈全瑶潘齐欣 黔东南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黔东南同时是最具少数民族特色的地区之一。侗族由来已久,民族文化独具一格,在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被淡化,传承和发扬侗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黔东南背景下的侗族文化进行深入的解析,同时也将会从建筑、语言、服饰特点、歌谣以及节日来揭示黔东南侗族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引言 黔东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节日更是丰富多彩。侗族有祭萨节、摔跤节、斗牛会、尝新节、侗年等,不仅节日众多,而且各具特色,民族气息浓厚。有独特的建筑、语言、服饰、歌谣和节日。 侗族有着多元的民族文化,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侗族节日的不同方式以及侗族人的民族特色。侗族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而且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一面,每个节日都体现出侗族人的素质以及民族文化,同时还不知经历了多少变故才演变成今天独特的侗族文化,成为黔东南文化的重要元素。 二、侗族族源及其文化渊源 侗族文化历史悠久,传说侗族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称呼,先秦时期称为“百越”,秦时称为“黔中蛮”,汉时称为“武陵蛮”或者“武溪蛮”,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僚”唐代在称僚的同时又称“僚浒”、“乌浒”这些都是与其他民族的共称,在北宋有了独自的称呼,“佶伶”。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称为“侗族”[1]。 黔东南州的侗族最迟由广西都柳江北上迁徙而来,当地的侗族古歌《侗族祖先哪里来》所说的也是如此,迁徙原因主要是人口增加,土地紧缺。现如今主要分布于黔东南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等地区,不同地区的侗族文化存在差异。侗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其文化、习俗相互交融,产生许多相似之处。 三、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 建筑是文化的凝固,每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都能从建筑中表现出来。侗族文化主要体现在鼓楼、风雨桥、吊脚楼、寨门等建筑上。 (一)鼓楼 鼓楼是侗族的一个亮点,走进黔东南州,随处可见大小不同的鼓楼,它们有着不同的意义。肇兴被称为“鼓楼之乡”,是黔东南侗族最大的村寨之一。有着四面环山,山清水秀的地理位置。房屋错落有致,全部都是用杉木建筑而成,外形是干栏式吊脚楼,房屋顶层是用小青瓦铺成,具有造型美观,古朴实用的 特点。 鼓楼用木头修建,形成一个四面、六面、八面的锥形结构,地面铺着石板,四周修有木凳,与鼓楼的支柱相连,楼顶都为尖顶,好似一把利剑,直冲云霄,气势宏伟。楼中有螺旋形楼梯直到顶层,木梯四周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雕刻,还有历史英雄,栩栩如生。 鼓楼是侗族人民传递信息和议事的地方,凡有大事都会在这里商议。鼓楼是侗族人祭祀的地方,同时现在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节日聚会的去处。由此可见,鼓楼是侗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鼓楼不倒,侗族人民的精神不会覆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