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它指的是1、非盈利的2、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活动,这类活动还被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服务。

弗瑞德·兰德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协助个人达到社会与个人的满足与自主的专业服务过程。

芬克认为社会工作通过提供助人的服务来增强个人和团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功能。

联合国出版的《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指出,社会工作是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以更好地相互适应的活动。

(二)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的三种不同理解:

1、普通社会工作:本职工作外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或公益性工作

2、行政性社会工作: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国

家正式人员专门承担的助人解困的活动,它是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3、专业社会工作:

按照中央《决定》的精神,结合国内外经验,有关部门指出: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这一界定从:1、基本要素;2、工作方法;3、功能的角度具体说明社会工作的内涵

二、社会工作的特点

1、职业助人活动:第一特点。它是以服务于有困难群体的、以利他为目的的职业活动。

2、注重专业价值

专业价值指从事社会服务时所遵循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

3、强调专业方法

专业方法指本职业独特的、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掌握的方法。

个案工作、小组工、社区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工作方法。

4、注重实践:本质、明显区别的特点

实践也称实务,它是人们参与改变任何事物的活动。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

社会工作要具体地去做、即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采取行动,这是不同于其它理论性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不但要求社会工作者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有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改变工作方法与技巧的能力。

5、双方合作:社会工作是与服务对象互动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同工作”的过程

6、多方协同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

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解救危难: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寻求资源(包括物质和社会资源),支持他们,帮他们走出困境。

包括:提供物质支持、给予心理支持等

(2)缓解困难

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为困难群体解决困难,使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3)促进发展

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都属于人的发展范畴。社会工作认为人是有潜能的

2、社会层面的目标

(1)解决社会问题:重要任务和目标

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帮助服务对象:

1、增强自身功能;

2、修复社会机制;

3、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相信社会问题的产生有个体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社会方面的原因,所以,在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要既要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也要解决社会制度安排方面的问题。

(2)促进社会公正:基本目标、发展目标

社会公正也称社会正义,指社会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在经济、政治等资源分配方面具有的正当性状态。

公正包括:1、机会公正;2、过程公正;3、结果公正

追求和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目标,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

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包括:

1、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2、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功能是指一个系统中某个部分所发挥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人不能履行自己的功能,就会出现功能不足或功能缺失的现象,这就会成为问题。

功能的基本类型:就某一现象所起的作用的基本性质角度来分,功能分为:正功能、负功能

1、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正常生活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较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生活的状态。

正常生活是:

1、大多数人的基本要求;

2、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基本权利;

3、也是保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

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就是:

1、增强他们的能力和权利;

2、增进他们的功能;

3、增进他们的尊严;

4、促进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改善;

5、使他们能像别人那样正常地生活。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基本出发点

社会工作分析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是“人在环境之中”,认为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依存的。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适应就是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社会工作者把服务对象能力的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作为工作目标,包括:

1、通过解决问题和增强能力使服务对象有能力应对环境的压力和挑战;

2、通过调动环境中的资源和改善环境,向人们提供更多支持。

2、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工作在最一般意义上来说是具体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活动,与一般行政管理不同。社会工作不但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强调不尽合理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会造成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可以从更深层次上发挥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2)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工作所擅长的、面对面的、深入人心的、人性化的服务在化解矛盾和冲突时所产生的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是一般行政方法所不能替代和无法比拟的。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

一、社会工作的对象

1、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最初的社会工作是救助穷人,其对象是物质生活最困难的群体。在各国社会工作发展初期,社会工作首先帮助的都是社会上最边缘、最困难、从道义上来讲最需要帮助的人,包括:

1、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

2、精神病患者;

3、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

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依然是那些“最值得帮助的人”

2、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

1、从帮助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难以自拔而需要帮助的人

2、从贫困的个体和家庭——有问题、欠发达的社区

3、从困难民众——一般公众

社会工作的对象已经扩大至遇到困难而陷入危机状态的人群。社会工作不但面对困难群体、弱势群体进行社会服务,而且面对社会进行公共服务。

二、社会工作的要素

(一)服务对象(基本要素):基本前提

(二)社会工作者(基本要素)

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和经验直接影响社会工作的进程和成效。社会工作者不只是个体概念,也是团队概念。(三)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是利他主义,即以帮助他人、服务他人、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为自己行动的目标。

(四)专业助人方法(基本功):核心组成部分

科学的助人方法是现代社会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专业助人方法是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功,也是其区别于一般助人者的明显之处,它们作为一种只是被社会工作者分享。

(五)助人活动(最核心)

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及合作过程,是社会工作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工作最核心的部分。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社会工作领域是指社会工作提供专业服务所介入的社会生活领域。

(一)儿童及青少年服务

可以细分为:1、儿童服务2、少年服务3、青年服务。

最基本的儿童服务包括:

1、对弃儿的救助;

2、对残疾儿童的救助;

3、对受虐儿童的救助

4、对儿童的受教育权的保护

5、对童工的救助

6、对沾有不良行为的少年儿童的帮助

7、青年在恋爱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辅导和帮助等。

儿童服务成为重要的社会工作领域,要从儿童权益、儿童成长和发展角度来来看待有关儿童的行为。

(二)老年人社会服务

1、贫困老人的救助及福利

2、独居老人的家庭服务

3、老人的医疗保健服务

4、离退休老人对社会生活的应对、

5、老人的心理健康

6、老人丧偶后的生活适应

7、老人发展服务

8、老人社会参与

我国有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相关政策。

(三)妇女社会服务

这里的女性包括从1、儿童2、成年女性和3、老年妇女。

(四)康复服务

康复服务是针对残障人士而展开的,以增强和恢复他们的生理和社会功能为目的的福利服务。

残残障分为1、肢体残障2、智力残障,应该从两个方面努力:

1、最大限度地帮助残障者参与社会生活。主要是从增强和恢复残障者生理器官功能的角度开展的服务,包括物理治疗和精神康复两部分。

2、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障者就业,对残障者实施法律援助等,对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其社会参与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在现代社会,社会救助主要由政府承担责任,所以也叫公共救助。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的最初级、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社会救助首要向困难人群发放食物、生存物资和金钱,还应该向他们提供政策的、心理的帮助。

(六)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是对就业有困难的人提供的专业服务,包括:1、就业辅导2、就业培训3、职业设计等多种内容。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1、心理辅导2、信息支持3、能力建设4、资源链接等手段在就业服务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七)心理健康服务

(八)家庭服务

家庭服务也叫家庭社会工作,它是因社会或家庭成员方面的原因使正常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而由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支持性服务。家庭服务以家庭整体为服务对象,其目的是通过协调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九)医疗社会工作

医疗社会工作是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实施的社会工作,与医疗事务相关的、主要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的社会工作也叫医务社会工作。

(十)学校社会工作(治疗型、变迁型、社区——学校)

学校工作主要是以帮助学生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专业服务,采用个别辅导、小组活动等专业方法帮助学生。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有三种方式:

1、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

2、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帮助学生适应剧烈的社会变迁而开展的工作。

3、社区——学校社会工作:把社会工作延伸到学校之外,实现家——校沟通。

4、

(十一)矫治服务

矫治也成矫正,是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使犯罪者或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行为上的治疗。

矫治服务也包括矫治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罪犯或有犯罪危险的违法人员提供1、思想教育2、心理辅导3、行为纠正,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其行为模式。

矫治服务包括1、监狱中的服务2、在社区中的服务,后者又叫社区矫正。

在矫治服务中,社会工作秉持人格平等、与人为善的理念。

(十二)城乡社区发展

(十三)军队社会工作

(十四)企业社会工作:工业社会工作

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

直接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包括:

(1)服务提供者

包括提供心理辅导,物质帮助、劳务服务、政策信息的提供。

由于社会工作者首先面对的是社会弱势群体,所以提供物质、劳动和心理方面的服务和帮助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职责。

(2)支持者

支持,是要在认真评估了服务对象的需要、能力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做出的。支持者的角色主要是激发服务对象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增强服务对象权能是社会工作者的支持者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倡导者

倡导者,即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

2、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

(1)管理者

(2)资源筹措者:物品、劳务服务

(3)政策影响人

社会工作者是在政策的范围内展开工作的,就有可能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制订、修订和完善政策。社会工作者对实施的制订和改善社会政策负有一定责任。

(4)研究者

二、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

1、理论方面的知识

社会学是以社会整体为对象,研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变迁及其原因,并揭示其规律的社会科学。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

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对以个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的贡献是直接的和明显的,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个人心理和个体行为与社会的关系。

管理学特别是行政管理学知识对社会工作的贡献集中反应与社会行政之中。

2、政策方面的知识

政府的政策也成公共政策,它是面对公众的。社会工作基本上是在社会政策框架中开展工作的,或者说社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在落实社会政策。因此,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了解和掌握社会政策就成为开展工作的前提。

社会政策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权利、老人与残疾人的服务等领域,涉及儿童、老人、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政策。

3、技术方面的知识

重要的包括调查研究方面的知识,现代资讯工具方面的知识等。

4、文化知识

三、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1、技术能力

技术是处理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包括科学技术:与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技术,社会技术:处理社会事务的技术。

技能不是技巧,也包括从理论向方法的转换。包括对各种要素的整合,整合能力、应变能力。

2、文化能力

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习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文化能力是理解这些现象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对不同群体的文化要有较强的敏感性,正确的尊重和了解服务对象的文化。

3、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对外部事物的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和特征。

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遇到问题要沉稳、冷静,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要经得住困难和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富有同情心又不要感情化,要有乐观的心态等等。

4、持续学习能力

社会工作的特点

1、职业助人活动

2、注重专业价值

3、强调专业方法

4、注重实践

5、多方协同

6、双方合作

社会工作的目标

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难、2缓解困难、3促进发展

2、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

社会工作的功能

1、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基本出发点

2、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

(2)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工作的对象

1、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4、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

5、精神病患者;

6、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

2、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

1、从帮助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难以自拔而需要帮助的人

2、从贫困的个体和家庭——有问题、欠发达的社区

3、从困难民众——一般公众

社会工作的要素

1、服务对象(基本要素):基本前提

2、社会工作者(基本要素)

3、社会工作价值观

4、专业助人方法(基本功):核心组成部分

5、助人活动(最核心)

社会工作领域:

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年人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心理健康服务

家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城乡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工业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

2、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人、研究者

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政策方面的知识、技术方面的知识、文化知识

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技术能力、、文化能力、心理素质、持续学习能力

社会工作者2019个人工作计划

精心整理 社会工作者2019个人工作计划 【篇一】 一、明确目标、提升业务水平。紧紧围绕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全面开展计生优质服务。熟练操作、运用人口信息平台 1 2 3 4 5 6 7 20xx 年是我中心成立的第二年,趁着社会工作大发展的春风,机构将继续秉承“扎根社区,服务社群,助人自助”的宗旨,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以继续建设好一个凝聚爱心,服务社群的专业社工组织为目标,致力打造扬帆社工服务品牌,扎根南海,服务南海。20xx 年度中心工作计划如下: 一、坚持一个中心:以专业服务为己任

佛山社工事业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作为南海第一家专业社工机构,我们有义务为社工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通过开展青少年、老人服务,让服务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庭,不断推进社工+义工的服务模式,但是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仍不高,各级部门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还缺少认识。 今后的中心工作,我们将以加强南海乃至佛山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社会工作为己任,继续坚守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按照社会工作服务程序,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大胆探索,在社会工作知识的培训、宣传,还是社工岗位的开发、社工专业服务的介入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探索本土化的服务模式,积累可推广的经验。 二、做好两项工作:自身建设和社工宣传 ( ( 1 2 3 4 动态介绍。 三、打造三大品牌项目:为老服务、青少年服务和社工人才建设 (一)以养老机构为载体开展为老服务 老龄化社会呼唤专业服务的介入,养老机构的老人需要社工的慰籍。经过对南海老人服务的现状评估,整合中心的现有资源,中心在佛山市、南海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将为老服务定位为以养老机构为载体,深入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服务。 一是开展桂城长者颐乐中心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项目。在获得桂城关爱基金的资助下,中心将在桂城长者颐乐中心开展专业服务。包括建立社工部,开设社工岗位、建立社工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打造院内社工文化,开展员工

社会工作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 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 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 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 2.个案社会工作 一种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案主)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社会工作者 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协调可以利用的各 种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直接的一对一服务,以协调案主摆脱困境, 解决问题,达到与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 3.人在情境中 “人”——个人内在的心理体系、人格体系 “情境”——个人生活的社会网络与物质环境 强调: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4.个别化原则 个别化原则也称注重个别差异的原则。该原则要求重视案主在生理上、 心理上和社会环境上的独特性,相信每个案主对其所遭遇到的情境、 问题或困难皆有独特的看法与感受,工作者的处理方式亦因此而有所 不同。 5.个案管理 《社会工作百科全书》

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替一群或某一案主协调整合所有助人活动的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使各种不同福利及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相互协调,为案主提供所需的服务,并以扩大服务成效为主要目的。 6.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专业伦理,就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是涉及“人”的守则, 包括社会工作者本身应该有的品质、行为举止以及对这份职业所拥有的 态度和观念。 伦理: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所持有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原则,它包括个人的自我行为控制和调节以及对他人的行为期望标准。 7.移情 移情是求助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或态度投射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 正向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 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的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性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 负向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 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 反移情 工作者对案主产生一种非现实的感情、态度与反应。这种感情

社会工作概论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 业上交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区工作——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以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提供助人的、利他服务的一种专业手法。 怀旧——简而言之,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二、简答题 1、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0年代初,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 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变迁 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促进作用。 2、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福利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含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三是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服务。 (2)救灾救济。一是救灾,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二是五保工作,是指由农村集体负担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援助,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荐(保教)”。三是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政策和思想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四是社会救济,包括给城镇中的“三无”人员、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和城乡困难户的临时救济等。 (3)优抚安置,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 (4)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即对城市社会救助对象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进行救助,并开始在全国普遍建立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27小题.每题1.0分,共27.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 )。 A.公益活动 B.实践活动 C.行政活动 D.慈善活动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是一种助人的实践活动。 第2题 某地区遭遇洪水袭击,很多房屋被冲毁。有关部门决定将部分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暂时安排到其他地区生活。社会工作者发现这些群众不习惯新居住地生活,也听不懂当地的方言。这说明在开展服务时应着重考虑( )。 A.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顾 B.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资源 C.做好服务对象的思想工作 D.评估服务对象需要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社会工作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等功能。上述案例中,受灾群众不习惯新的居住生活,因而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时应着重考虑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顾,以促进其尽快融入正常生活之中。

第3题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会曾于20世纪90年代进行全球调查,请各国提供社会工作的定义,各国的表述是有差异的。这种现象说明了社会工作的( )。 A.多样性 B.多变性 C.复杂性 D.社会性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会(IFSW)曾于20世纪90年代进行全球调查,请各国提供社会工作的定义,各国的表述还是有差异的。这种现象说明了社会工作的复杂性,说明它与各国、各地的经济社会状况及文化有密切联系。 第4题 ( )是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 A.系统 B.正功能 C.功能 D.负功能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功能是一个与系统相联系的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形成的体系。功能则是指在某个系统中部分对整体所发挥的作用。概要地说,功能是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 第5题 小军由于交友不慎,染上了毒瘾,家人对其十分担心,劝其戒毒。小军自己也希望戒掉毒瘾,过正常人的生活,可每次都半途而废。家人担心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会危及小军的生命,故向有关机构寻求帮助。最后,当地的戒毒所帮他戒掉了毒瘾。这说明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是( )。

如何撰写社工活动目标

如何撰写社工活动目标? 题按:社工做活动之前需要写计划书,计划书上不可避免的有“目标”这一项。可能有部分同工会认为目标写成什么并不重要,反正都是一样做嘛。叨叨倒不这么认为,如果你目标都不清晰,怎么衡量你做过的活动是不是无用功呢?没有意识,怎么可能在活动中执行出来涅?思考目标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你写出来的目标,不是社工能做到么,如果可以,那么这个目标可能就有待修正。下文是香港督导Yipsir分享的,摘取部分,共勉。 如何撰写社工活动目标? 文/Yipsir 个人层面目标 个人层面的目标,是要指出工作员期望参加者在知识、感受、技巧、行为、态度等各方面所作的改变。例如:活动完成后参加者掌握照顾精神病康复者的技巧。而不同的改变种类牵涉不同的学习原理和介入方法。目标既然是要以「表现为基础」,故制定目标时应是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上,说明对象,而非工作员所要做的事。若然目标只是工作员要去完成某些事情 (例如在家长小组中:提供机会,让家长们互相交流管教子女的经验,分享感受),那么当活动完成后,无论参加者有否获益,只

要工作员确曾提供机会,活动便算成功。这当然并非工作员筹办活动的意图。故此目标应该述说参加者在活动后的转变。 小组目标的写法, 可统一运用以下的较专业的格式撰写: 小组完成后, 组员能够: 变) 2. 以正面字句....取代负面字句....去描述或形容...眼前面对 困难或负面事件 (这属于思想上改变) 3. 掌握....照顾老人痴呆症患者的两个....技巧 (这属于技巧上 改变) 4. 对....患上老人痴呆症家人...的厌恶程度减少两分(1-10计) / 接受程度增加两分(1-10分计(这属于态度上改变) 5. 于未来两周内, 每周平均会做三次...腹式呼吸松弛练习 / 优 质亲子活动 / 主动称赞同事 /感因默想...(每次20分钟)。(这属于行为上改变) 6. 于未来三周内, 部份或全部组员自发性开展社交活动 (一起温 习、烧烤、聊天、购物、旅行等)(这属于关系上改变)

社会工作概论答案

社会工作概论试卷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4*5) 1,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2,社会福利:从广义上说,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相关服务。从狭义上说,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服务。 3,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指导下,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兴趣倾向、特长嗜好、家庭背景以及智力等实际情况,予以个别的或集体的辅导,使其获得正常的发展与进步,并启发其个别的才能与志趣,使其发展之最大限度,以贡献与社会和国家。4,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资源,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社会行政的中心含义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也包括利用转化社会政策成社会服务所获得的经验以建议修正社会政策的过程。 二、 1,简述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 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工作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实务性。社会工作不是一门理论性学科,而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学科,面对现实,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它的主旨;综合性。社会工作面对现实任务的复杂性要求社会工作必须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多种工作方法和技能去处理社会问题,它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都是非常复杂和多样的,甚至在他本身的实施理论模式和流派在70年代也出现了整合的趋势。 2,简述慈善组织的工作方法。 (1)成立一个中央的管理与联系机构,并将伦敦全市划分为若干区,每区成立一分支机构,每区有志愿委员会,主持救济分配工作;(2)各区办理区内所有救济机构受理申请救助案件的总登记,另特设询问部,供济贫法监护人,各慈善组织及个别的慈善家搜集有关申请救助者的资料,使许多同时向多个救济机构求助的职业乞丐暴露真相;(3)各区派员对所有申请案件进行个别详细调查,包括申请者的各种社会环境,如住房、健康、教育及工资等。(4)提高救济款物配额,使其能够满足申请人的生活需要。 3,简述团体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阶段一:前属期阶段。小组刚刚开始,成员刚进入小组,试图尝试与素不相识的他人建立初步关系。成员心理状态是观察和探求身外环境,对他人既接近又回避地保持着戒备,处于矛盾的困境。工作者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并对他们进行鼓励。 阶段二:权力和控制期。成员间开始熟悉,开始发现在小组中如何得到安全感和回报,将试着通过权力竞争与控制的过程,形成各自不同的角色、地位,构成小组组织的初步结构。阶段三:亲密期。小组成员更为亲密,更开放、关心小组,关心其他成员,投入增强。阶段四:分辨期(差异期)。成员彼此熟识和聚合。能接纳其他成员的个性、实力、态度和需要,对小组有较高的认同。阶段五:分离期。小组进行到终结并且小组目标已经实现。成员们面临分离,开始在其他地方寻找新资源以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 4,简述女性更年期出现的原因及其对策。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涵 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工作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整个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力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的扩 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饥饿、贫穷、失业、堕落) 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改良主义者认为,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围去解决自身的问题。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 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学校社会工作 教材:学校社会工作,许莉娅主编,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之一,对于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现实社会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对学校社会工作有一个概括式的了解,并进一步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基本技巧和方法;具有对学校当中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理解、解决和处理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去具体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课堂讨论:就社会热点话题,联系本专业知识进行讨论;观看专业视频后,提交观后感(联系专业知识) 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王思斌.学校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林胜义.学校社会工作.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4. 第一章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主要内容: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 第二节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目标及功能 第三节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征、基本性质;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类型、对象和实施作用的基本领域;理解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重点: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对象 难点: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概念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知识点一、社会工作的目标(考点) (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三项目标)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两项目标) (三)文化层面的目标(两项目标) (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解救危难(考点) 危及基本生存,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危难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物质生活的困境,也可以是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的困境。(如极度贫困、精神崩溃、吸毒成瘾、自杀倾向等) 2.缓解困难(考点) 影响了个人生活,还没有危及基本安全,但又是凭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生活处境。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士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如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青少年网迷、丧偶老人适应生活等) 3.激发潜能 助人自助——内在能力的挖掘 4.促进发展

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的潜能 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 个人 社会群体 社区 1.解救危难 2.缓解困难 3.激发潜能(新增) 4.促进发展 【2012年真题-单选】 小秦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他所服务的社区一高层公寓发生火灾,造成数名居民遇难,数十名居民重伤、数百户家庭受灾,小秦在灾后安置工作中最主要的服务目标是()。 a.拓展对象 b.缓解困难 c.促进发展 d.改变环境 【正确答案:b】 【2012年真题-多选】

某地区地震后,社会服务机构派遣社会工作者到灾区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组织志愿者发放救灾物资,为失去亲人的受灾群众提供心理支持,走访困难的受灾家庭,并为他们联系资源,该机构提供的上述服务体现了社会工作()的目标。 a.解救危难b.缓解困难 c.促进发展d.拓展工作对象 【正确答案:abc】 【例题】(多选) 李某自由失明,今年20岁,为了让李某能够自食其力,社会工作者小张为他介绍了一家的盲人按摩学校学习技术,李某非常珍惜这次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毕业并找到了工作。社工提供的这项服务体现社会工作()的目标。 a解除危难b缓解困难 c促进发展d激发潜能 【正确答案:cd】 【解析】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包括: ①解救危难。 ②缓解困难。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 克服困难。 ③激发潜能。增强服务对象的内在能力。 ④促进发展。增加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克服不利因素的能力、提高 个人与社会协调的能力都在发展之列。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 1.解决社会问题(个人、群体、家庭、社区) 2.促进社会公正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 1.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答: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力。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2)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接着到19世纪3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法国、德国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表现在: 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两个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 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

无助的一群,贫穷、饥饿、失业、堕落充斥着社会。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2.试述社会工作的领域。 答:社会工作的领域是广泛的,就它的主要方面做初步分类主要有: (1)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 按此标准,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除了上述类别外,按生理特征,还可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 (2)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 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困难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因身体不适或身患疾病而难以自理,因心理发育不健全或受挫折而形成的自我封闭和心理失调,因婚姻变故或家庭成员冲突而造成的家庭关系不睦,儿童无人抚养、老人无人赡养或在抚养、赡养方面出现问题,因住房紧张影响正常生活等。日常生活给人们特别深刻的影响,为有困难者解决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②就业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失业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工伤、劳资关系不协调,职工合法利益未能有效保护,退休金不足或退休后的福利、医疗缺乏保障,工作压力过重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等。 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自我封闭、孤独与偏执,吸毒、酗酒、赌博和犯罪等。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章节练习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工作是一种()。 A.营利活动 B.提供物质救助的活动 C.专业助人活动 D.自发助人活动 2、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或公益性工作,可称为()。 A.普通社会工作 B.行政性社会工作 C.福利性社会工作 D.专业社会工作 3、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为()。 A.解救危难 B.促进发展 C.缓解困难 D.促进社会公正 4、下列关于社会工作目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社会工作有为服务对象和社会两个层面的目标 B.在服务对象层面上,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和促进能力发展C.在社会层面上的社会工作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D.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促进能力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5、在当代社会中,某些极度贫困者,因经济破产、家庭关系破裂而精神崩溃者,有自杀倾向的人,需要社会工作的专业援助,对此,社会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是()。 A.解救危难 B.促进发展 C.缓解困难 D.促进社会公正 6、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基本功能之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是指()。 A.为贫困家庭提供所需物资 B.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援助 C.让服务对象过上富裕的日子 D.增进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增强他们的能力和权利 7、社会工作对社会的重要功能之一即是维持社会秩序,关于这一功能,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社会工作的这一功能是通过间接途径实现的 B.社会工作既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也强调通过完善制度解决问题 C.社会工作通过服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这一功能 D.维持社会秩序这一功能是通过从上而下的管理实现的 8、“人在环境之中”的含义是()。 A.个人的问题产生于环境中 B.个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C.个人的社会性问题与环境有关,个人的生理问题与环境无关 D.在环境中解决个人的问题 9、社会工作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 A.解决服务对象目前面临的问题 B.改善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 C.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和权利 D.“人在情境中” 10、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指()。 A.儿童和老人 B.所有社会成员 C.由于个人、社会或自然原因而陷人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 D.遭受各种灾害的人员 11、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是指()。 A.贫困群体扩大了 B.社会工作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 C.弱势群体的人数扩大了 D.社会工作服务的人数增加了 12、社会工作活动的主体是()。 A.社会工作者 B.社会工作机构 C.督导者 D.服务对象 13、下列不属于社会工作者直接服务角色的是()。 A.服务提供者 B.资源筹措者 C.支持者 D.倡导者 14、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这体现了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 A.服务提供者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内涵 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工作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整个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力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的扩张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饥饿、贫穷、失业、堕落) 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改良主义者认为,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去解决自身的问题。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 西方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一)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一) (总分113,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对于家庭庇护中心来说,负责前台接待的社会工作者,应配备什么类型的社会工作者?( ) A 刚入职的新手 B 有文化知识的人 C 有一定家庭生活经验的人 D 资深且有专业综合能力的人 E 熟悉政策、法律知识的人 2. 因冰冻、雪灾被困,人们长时间得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此种情境属于( )。 A 困难 B 发展 C 危难 D 压力 E 困境 3. 在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公共危机时,( )将成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A 社区 B 家庭 C 个人 D 社会公众 E 组织 4. 某城市一公交站台前,一位独自坐轮椅的妇女要上车,车站工作人员考虑到她行动不便,轮椅在车上缺乏安全,司机又没法照顾她,只得婉拒这位妇女乘车。该妇女无奈之下,求助于警察。你认为这种情境说明了何种最重要的问题?( ) A 我国存在对残疾人的社会歧视 B 社会大众缺乏爱心 C 警察热心助人 D 公交公司司机推卸责任 E 我国缺乏社会工作职业助人体系 5. 文化能力是指( )。 A 社会工作者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 B 了解案主怎么看问题的能力 C 处变不惊处理问题的能力 D 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 E 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 6. 所谓“福利养懒汉”是指福利具有( )。 A 正功能 B 负功能 C 积极功能 D 消极功能 E 副作用 7. 由社会工作者和志愿人员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罪犯或有犯罪危

险的违法人员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其行为模式,以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是( )。 A 社区矫正 B 监狱矫正 C 行为治疗 D 矫治社会工作 E 社区教育 8. 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是( )。 A 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维持社会秩序 B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公正 C 维持社会秩序、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D 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E 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 9. 我国农村发展已不完全是经济方面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与经济学家、发展规划专家一起同当地政府、居民一起从事经济发展、教育和卫生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这是( )。 A 社区工作 B 农村社区发展工作 C 乡村规划工作 D 农村扶贫工作 E 农业发展工作 10. 以下对于社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这一功能的正确理解是( )。 A 社会工作在化解矛盾和冲突时所产生的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与一般的行政方法可以相互媲荚,互为替代 B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门的助人职业,致力于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 C 社会工作就是鼓励人们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 D 社会工作就是解决人们的心理冲突问题 E 社会工作就是从个人的层面化解弱势群体的困境状态 11. 社会工作者需要同各种人打交道,要面对各种特别复杂、难解决的问题。以下哪一种情形是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避免的?( ) A 遇到问题沉着冷静 B 深刻同情案主,陪他一起痛哭流涕 C 富有同情 D 能经受住困难和复杂的问题,不怯场 E 承受较大压力而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12. 能够反映“助人自助”这一理念的社会工作目标是( )。 A 解救危难 B 解决社会问题 C 促进发展 D 缓解困难 E 促进社会公正 13. 大学生陈某,20岁,自述无心看书,失眠,总是怀疑别人说她的坏话,她的家人无法理解她的痛苦。她需要什么类型的服务?( ) A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服务

参考答案(社会工作概论)

1.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 2.儿童社会工作: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社会工作。①是一种面向所有儿童的工作。②目的是激发儿童自我发展、成长的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③需运用专业手段,辅之以非专业手段。 3.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工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4.社会小组工作:①以功能和目标定义,小组工作者在各种工作中,通过小组互动与方案活动达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②对人的发展,社会小组工作是一种教育的过程,通常由各种志愿结合的团体,在小组工作员的协助下于闲暇时间内实施。③对人的治疗,社会小组工作是社工的方法之一,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以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 5.社区社会工作:是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务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6.人道主义:是以人为中心或为本位的哲学价值理念。下组成部分:①哲学上的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而不是以神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为本位)②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是自由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③政治上的民主主义,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基础④伦理上的人道主义,承认人与生俱来的一切权利(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公民等方面) 7.人格理论:认为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化。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未必显露的,可以间接测试或验证的特点。这些稳定而又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给人的行为以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包括心身在内的真实的个人。 8.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由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的失衡。 9.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10.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社工的主要任务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不是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应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认为心理分析及认知理论将关注难以观察,验证的内心世界是不智之举,我们真正能观察、关心的只是个体的外显行为而已。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的反应,社工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 11.社会系统理论: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 12.标签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工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人”。 13.沟通理论: 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认为许多的行为问题出在人际沟通方面,如不能恰当地接受,选择与评估信息,不能很好地给予或接受信息的反馈等.社工的一个基本任务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 14.增权理论: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工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 15.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不因基本生活受损而招致危险,进一步达到社会的稳定,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 16.社会福利:广义:是指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并改善其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狭义:基本上指对社会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支持和服务支持。我国传统上对社会福利一般作狭义理解。 17.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 18.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19.社会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社会行政的核心内涵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 20.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或者说是反应社会位置的一套行为模式。 21.济贫法:针对不断增长的贫民问题,1601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济贫法》。法案规定,要区分、分类对贫民进行救济。这种对社会问

2019春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

2012春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 第一章——第二章 单选题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 D )。 A、为人民服务 B、慈善和爱心 C、科学知识 D、利他主义 2、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 C )。 A、尊重案主 B、引导案主 C、助人自助 D、为案主提供服务 3、下列对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D )。 A、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 B、社会工作是社会中的中上层成员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的驱使,对社会上贫苦及不幸者的施舍 C、社会工作是对被救助者物质上的扶助 D、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服务活动 4、关于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不对称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表现为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 B、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是双方面的 C、合作的促成力量不对称 D、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相互配合的过程 5、关于社会工作的直接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预防 B、促进个人的发展 C、推进社会公平 D、治疗 6、在中国,接受他人的帮助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先接受“自家人”的帮助,实在行不通了才会选择接受“外人”的帮助。接受“外人”的帮助对讲“面子”的中国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这会欠下很大一笔人情债。由此,在开始与案主接触阶段,下列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的问题中哪个是错误的?( D ) A、建立信任 B、扮演的社会角色 C、平等的地位 D、协助案主运用其自身的内部资源 7、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背景,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他们身上可能有很多缺点,有适应和不适应的品质,有建设性和非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但不管怎样,他有权成为他自己,他有权这样去想这样去做。这意味着( A )。 A、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 B、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案主的信息进行保密 C、社会工作者应该赞同案主所做的每一件事 D、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案主做他(她)想做的一切事情 8、社会工作的精髓在于消除案主的悲观、自暴自弃等颓废心理和行为,引导他们认清自身的长处和弱点;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社会工作概论完整版

社会工作概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 业上交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区工作——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以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提供助人的、利他服务的一种专业手法。 怀旧——简而言之,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二、简答题 1、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0年代初,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变迁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促进作用。 2、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福利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含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三是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服务。 (2)救灾救济。一是救灾,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二是五保工作,是指由农村集体负担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援助,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荐(保教)”。三是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政策和思想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四是社会救济,包括给城镇中的“三无”人员、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和城乡困难户的临时救济等。 (3)优抚安置,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八章 社区工作)【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区工作 1.什么是社区工作?其目标是什么? 答:(1)社区工作的定义 社区工作的一般性定义可以叙述为: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2)社区工作的目标 ①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 a.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b.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 c.寻求社区需要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合,以满足社区需要,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改善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进步; d.追求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 e.发挥居民的潜能,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 f.培养互相关怀、互助互济的美德; g.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②罗斯曼(Rothman)的分类 罗斯曼将其概括归纳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两大类。 a.任务目标。社区工作要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些具体任务,达到一

些社会福利目标,满足某项社区需要,这就是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 b.社区工作的过程目标是促进社区人士的一般能力,包括建立社区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发掘及培养社区领袖参与社区事务,加强公民对事务的了解,增强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等。 ③托马斯(D.N.Thomas)的分类 英国学者托马斯认为社区工作有下列两大目标: a.分配资源。社区工作是组织居民,就他们日常的切身事情争取合理而平均的资源调配,从而令他们的权益得到保证。 b.发动居民。社区工作可以促进公民权的发展,这包括培养基层居民的政治责任感,即令他们对政治感兴趣,掌握更多的政治知识和技巧去参与政治事务。同时还包括令居民拥有信心及能力,以影响政党和政府,监督政党或政府的运作。社区工作可以培养居民的社区凝聚力。 2.试述罗斯曼社区工作三模式的基本内容。 答:美国学者罗斯曼1979年将美国社区工作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出社区工作三大模式:地区发展、社会计划(社会策划)、社会行动。 (1)地区发展模式 这个模式是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挖掘、培养当地人才。它通过社区工作者发动、鼓励居民自己起来关心本社区的问题,对问题作了解,进行讨论并采取行动。 社区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主要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居民之间的合作精神,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