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解读】本材料摘自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名著《共产党宣言》,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完成。因此,《共产党宣言》对于我们学习世界历史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

1.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强调,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西方国家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断扩张,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而正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而来的、对国际市场、国际分工的新要求,汇成了一种强大的动力,促进了“世界历史”的真正出现。2.尽管马克思没有用“全球化”这个概念,但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具有的全球扩展的本性及其所包含的内在矛盾,预见到资本主义通过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深化,带来生产、消费和文明的相互依存和世界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当代社会的所谓全球化。3.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与今天的全球化并不完全一致。全球化实际上是马克思当年所描绘的“世界历史”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更高的阶段。4.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2.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包含着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销售的越来越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是指穿越国家的和地区性的政治边界的经济活动在拓展(更确切地说是不断加快的拓展)。它反映在有形的和无形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所有权)通过贸易和投资途径在不断地加快流动,通过移民途径进行的人员流动也在加快。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是生产在空间上的重新安排、工业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渗透、金融市场的扩散、同一种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南方国家内部及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之间和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人员流动速度的加快、由此而来的移民与当地社区之间的冲突、全球范围内正在催案的对民族的喜爱。

经济全球化可以表述为一种函数关系,既是指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基础的各种物品和资产变量的结构性变化过程,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分化与重组的互动过程。经济全球化涉及到每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结构,这一函数中的变量之间不一定总是呈正相关。

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的经济关系已经超出了一般的相互联系与交往,而且,这种经济关系达到了一种相互交织、相互交融以致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的状态。

──谈世中等编《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解读】上述材料摘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世界研究中心谈世中等学者所编《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该书是中外学者论述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问题的论文集,对于我们了解中外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学术进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概念的认识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定论。2.无论如何界定其概念,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商品、服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规模和形式的不断扩大和增加,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大。3.经济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可避免、不可逆转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进程。世界各国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和适应它。4.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是历史进步的一种表现。5.经济全球化所体现出来的商品、服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的跨国界流动,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国主权的内涵和外延。

由于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界定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定论,各种观点同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这一历史现象。

3.世界贸易组织

本协定各方,认识到在处理它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实际收入与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商品与服务业方面的生产和贸易为目标,并且在符合可承受的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允许合理地利用世界资源,以符合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各自需求与利害关系的方式寻求环境得到保护,并提高这种保护的手段。

进一步认识到需要作出积极的努力,以保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它们中间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贸易增长中获得与他们的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

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

因而决心发展一种全面的、更加灵活的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这种贸易体制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过去对贸易自由化所作努力的各种结果,以及本次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结果。

决定以上述基本原则和目标来支撑这一多边贸易体制……兹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收录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惯例通编:乌拉圭回

合专辑》,新华出版社1995年编版

【解读】这条资料摘自《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惯例通编:乌拉圭回合专辑》一书中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该书是一部涵盖乌拉圭回合所有相关文件的经济条约集,对于我们系统地了解乌拉圭回合的基本情况和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来龙去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世界范围内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促进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2.世界贸易组织将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殊和差别待遇,尤其是对那些最不发达的国家。3.在世界贸易组织范围内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方法是互惠、互利安排,切实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建立一个全面的、更有活力的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4.实现世界贸易组织基本目标的原则包括:非歧视性原则、开放市场原则、公平竞争原则、透明性原则,以及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等。

实际上,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达成,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项重大意外成果。在发动乌拉圭回合谈判时,拟定的15项议题中并没有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只是设立了一个关于修改和完善关贸总协定体制职能的谈判小组,没有预见到要建立一个监督和协调多边贸易体制职能的新国际组织。然而,随着谈判的深入,如何有效贯彻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各项协议,是否建立一个统一的争端解决体制,自然就提上了多边贸易谈判的议事日程。1990年初,欧共体提出建立一个多边贸易组织的倡议,得到各国支持。同年12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贸易部长会议同意就建立多边贸易组织进行协商和谈判,最终于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4.乌拉圭回合

部长们在埃斯特角城召开特别缔约国大会,决定发动多边贸易谈判(即乌拉圭回合)。为此目的,他们通过了以下宣言:

……

全体缔约国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心制止和扭转保护主义,消除贸易扭曲现象;

决心维护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和促进关贸总协定的目标;

决心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具有生命力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

坚信这种行动将会促进增长和发展;

注意到世界经济中金融和货币长期不稳的消极影响和许多发达缔约国的债务情况,并考虑到贸易、货币、金融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决定由关贸总协定主持并在其体制范围内进行货物贸易的多边贸易谈判。

谈判应旨在:

(1)为了所有缔约国的利益,特别是欠发达缔约国的利益,进一步放宽和扩大世界贸易,包括减少和取消关税、数量限制和其他非关税措施—壁垒来改善进入市场的条件。

(2)加强关贸总协定的作用,改善建立在关贸总协定原则和规则基础上的多边贸易体制,把更大范围的世界贸易置于同意的、有效的和可实施的多边规则之下。

(3)增加关贸总协定体制对不断演变的国际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是促进必要的结构调整,加强关贸总协定同有关国际组织的联系……

(4)促进国内和国际合作行动,以加强贸易政策与其他影响增长和发展的经济政策之间的内部联系,作出持续、有效和坚决的努力,为改善国际货币体制的职能、促进金融和实际投资资源向发展中国家流动作出贡献。

──《关于发动乌拉圭回合的部长宣言》,收录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惯例通编:乌拉圭回合

专辑》,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解读】1.关贸总协定发动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种形式的贸易扭曲现象,最终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具有生命力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2.《宣言》提出了乌拉圭回合谈判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3.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功将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4.乌拉圭回合谈判比较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生效后,它的主要活动就是举行以关税减让为主的多边贸易谈判。从1947年4月至1979年4月,关贸总协定共举行了7轮多边贸易谈判,具体地说,包括:①1947年4~10月在日内瓦举行,23个缔约国参加了谈判。②1949年4—10月在法国的安纳西举行,33个国家参加。

③1950年9月至1951年4月,在英国的托奎举行,39个缔约国参与。④1956年1~5月在日内瓦举行,参加谈判的国家只有28个。⑤1960年9月至1962年7月在日内瓦举行,因建议发动本轮谈判的是美国副国务卿道格拉斯·狄龙,故又称“狄龙回合”。⑥1964年5月至1967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发动本轮谈判的是美国总统肯尼迪,又称“肯尼迪回合”。⑦1973年9月至1979年4月,因为是在日本东京发动的,所以又称“东京回合”,共有102个谈判方参加。

1986年9月15日,关贸总协定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发动了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根据《宣言》的要求,乌拉圭回合谈判共设15个议题,分别是:关税、非关税措施、热带产品、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农产品、关贸总协定条款、保障条款、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争端解决、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关贸总协定体制的作用、服务贸易。1993年12月15日,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在日内瓦结束。1994年4月15日,125个国家和单独关税区、欧洲联盟和10个联系国,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在摩洛哥德马拉喀什签署了最后法律文件,包括29项协定、协议,为国际贸易制定了更有力、更明确的法律框架。

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一〕部长级会议,考虑到《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12条第2款和第9条第1款,以及总理事会议定的在《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12条和第9条下的决策程序(WT/L/93)。

注意到1995年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加入《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申请,注意到旨在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条件的谈判结果,并已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决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根据本决定所附议定书中所列条款和条件加入《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的决定》(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

律文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材料二〕我国已履行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法律程序,将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符合我国根本利益,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权益;有利于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活动,促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更多地扩大出口;有利于完善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外商对我投资信心,更好地利用外资;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江泽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年11月27日)

【解读】材料一摘自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一书,该书汇集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相关法律文件,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加入该组织的历史进程。材料二则是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2001年11月27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看法。

1.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通过接受中国加入该组织的决定。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促进对外经贸活动、完善国内司法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换代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在1986年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后,关贸总协定理事会在1987年3月成立了中国工作组,负责审议中国的“复关”问题。在1988年2月至1994年12月期间,中国工作组共举行了19次谈判,但因种种原因,中国没有在关贸总协定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之前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因而也就未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复关”谈判工作组更名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工作组。1995年7月11日,中国正式提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请。1996年3月,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开始了中国“入世”的艰难谈判历程。2001年9月17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法律文件,结束了历时14年6个月的谈判。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

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批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2月11日,在完成了所有法律程序后,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6.经济全球化时代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继续加大穷国与富国的发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于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1998年11月18日)

【解读】本资料来自于江泽民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六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阐明了我国政府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的清醒认识。

1.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2.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使经济全球化进程更多地造福于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3.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它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性合作。4.世界各国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形势,应该重视本国经济安全和开放程度的问题。5.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活动超越国界而出现了经济国际化的趋势,这种趋势最早可溯源到地理大发现时期。此后,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方列强对殖民地资源和奴隶的掠夺,是生产和贸易超越国界的最早阶段;②以流通领域的交换为主要形式的阶段,国际贸易在地域和数量上有所扩展,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有了初步发展;③生产国际化迅速发展的时期,跨国公司的发展引起生产国际化趋势的加强,经济国际化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企业内部也出现了跨国分工,使各国之间的经济依赖更为紧密;④经济全球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速度空前提高,从而使资源的全球配置和利用更有效率,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7.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

随着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所起作用的增强,国际生产持续扩张。最近的估计表明,全球跨国公司目前大约有65 000家,国外分支机构大约有850 000家。跨国公司的经济影响可以不同的方式来衡量。2001年,外国分支机构的雇员大约有5 400万,而在1990年只有2 400万;销售额大约为19万亿美元,是2001年全球出口额的两倍多,而在1990年这两者大致相当;FDI①存量在同一时期内从1.7万亿美元上升到6.6万亿美元。外国分支机构目前分别占全球GDP的1/10和全球出口的1/3。此外,如果考虑到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与非股权关系(例如,国际分包、许可证交易和合约制造)有关活动的价值,跨国公司在上述全球总量中所占比重将会更高。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中国财经出

版社2003年版

【解读】上述资料来源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该报告专门讨论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出口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跨国公司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认识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跨国公司对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①跨国公司本身的迅速增长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与《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的数据相比,跨国公司增加了2 000家,国外分支机构增加了10万家。②跨国公司实行全球贸易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全球市场体系的形成,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③跨国公司在解决东道国就业问题、促进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增长、推动全球贸易的扩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④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非常迅速,大大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把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⑤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而且增长的速率日益加快。

跨国公司是指一个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不论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范围如何,这些企业的业务通过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根据一定的决策体制经营,因而具有一贯的政策和共同战略。一般说来,跨国公司主要是由母公司及其在国外的分支机构(如子公司、分公司和附属企业等)组成。

【注释】①FDI是外国直接投资的英文缩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