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雅意境的山水画作_天津普育学校设计

儒雅意境的山水画作_天津普育学校设计

儒雅意境的山水画作_天津普育学校设计
儒雅意境的山水画作_天津普育学校设计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104

WORKS OF DESIGN

儒雅意境的山水画作

—天津普育学校设计

曲翠萃1方轶2宝建华2

小学部棋园(摄影:方轶)1928年,教育家温瀛士为光大“普育精神”,在津北古镇宜

兴埠兴办了普育学堂并兼任校长。学校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将

西方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在当时成为

天津家喻户晓、有口皆碑的名校,培养出了大批教育界和政界

人才。普育学堂原址在解放战争中被焚毁。2006年,天津市历

史名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被列入“十一五”规划。作为天津市

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重要项目、天津市首批历史名校工程中第

二所开工建设的历史名校,北辰区普育学校恢复重建工程于

2007年11月正式启动。

新建的普育学校规划用地70244m2,总建筑面积39200m2,

包括小学部、中学部、生活运动区及一座校史展览馆,是一所

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学校。建筑

用地中部为一座传统中式四合院,此建筑系依普育学堂原貌重

建,作为校史陈列馆,对学生及社会人士开放,开展和宣传传

统教育和普育精神,小学区、中学区、生活运动区3个区域围

合广场进行布置。

广场中央复原的旧学堂为新建筑与普育精神之间搭起了一

条寓传统教化于现代建筑和生活之中的空间纽带,它提醒设计

者创造现代建筑空间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人文传统的追溯。在具

体的设计中,设计师巧妙地运用建筑手段使新与旧以一种含蓄

平和的方式得到了共生。

空间和形体

设计的构思来源于对旧学堂的呼应,对传统四合院的空间

分析—重视礼法,中轴分明,整体空间格局整齐;由建筑实

体围合形成院落,对外封闭、对内开敞;整体布局层层递进,每

进空间以垂花门或月亮门相连,彼此渗透。

在分析了基地的现状后,设计者采用了入口局部运用中轴

线、体块顺应地形转折的方法。建筑整体布局方正有序,北侧

小学区建筑体块则顺应地形做转折;在学校的主入口,围绕复

原的旧学堂设置礼仪广场,两侧建筑形体、立面处理手法基本

一致,广场尽端的大门体型简洁对称,形成了中轴对称、严谨

大气的入口空间。

小学区和中学区各自形成两进院落,院落使建筑形成内敛

向心的形态,而院落与院落之间以月亮门和玻璃连廊相隔,若

开若闭,有效地丰富了空间层次,使相邻空间之间既相互连通小学部图书馆屋顶平台(摄影:方轶)小学部图书馆室内(摄影:魏刚)

又彼此隔离,成为一个互相渗透的有机体。

在建筑形体处理上,设计者把传统建筑的形象意象凝集于现代简约的形体中,建筑中看不到传统的符号,却使人处处能感受到文化的积淀。屋顶局部采用了钢制单坡屋面,既与旧学堂相互协调,又使建筑充满现代感。院落之间起分隔作用的月亮门采用两层的高度,与四层高的建筑形体比例相协调。墙体也是设计中的重点,设计中与建筑形体相对应,利用不同特性的墙体,围合出不同的精彩空间,水平和竖直的墙、实墙和虚墙之间的直接对话,为整体设计增添了光彩。

材料和色彩

建筑外檐材料主要采用灰色文化砖、白色涂料、黑色陶瓦,辅以仿木装饰板、清水砌块、钢构件和玻璃幕墙。

屋面采用黑色陶瓦,是整个建筑中最重的调子。建筑主墙体采用灰墙与白墙相结合,下部与人近距离接触的地方采用灰色文化砖,上部则采用白色涂料,既丰富了建筑的层次,也调整了立面的比例,减少了3-4层高的建筑立面给人的压迫感。

亮白的粉壁与挑檐下部的阴影形成的明暗对比,也增添了一定的情景趣味性。白墙、灰砖和黑瓦,黑白灰的组合和谐统一、意境素雅。局部木质材料的使用软化了建筑群清素的性格,玻璃幕墙又因其通透、反射等不同的特点为建筑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层次。

综观整个建筑群,黑色瓦面、素雅灰墙、白色粉墙、绿色竹木、池水中四合院的倒影和清砖墁地构成了外部形象和环境的和谐,表现出一种“当院竹叶,半尺芙蓉”的儒雅意境。这恰当地表达了设计者设计之初对建筑形象的想象:由远及近,一组色调素雅沉稳、错落有致的建筑慢慢映入眼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

庭院和场所

为了与广场中央复原的旧学堂呼应,设计者也注重了对庭院和外部场所的营造。用地中部的半围合广场是学校的主入口—礼仪广场,以建在中央水池上的校史陈列馆为核心,铺地图案雕刻古代教育小故事,寓教于赏。广场和南北两侧教学楼之间以竹园过渡,增加了广场的空间层次,也平衡了新老建筑的体量差别。在铺装材质的选用上,采用传统的青石板地,与学校主体建筑的白墙黑瓦相般配,也与建筑底部的灰砖相协调。

教学楼伸展的形体围合形成了4个集中式的庭院,分别以琴、棋、书、画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小学区的庭院是琴院和棋院:琴院是通过性的庭院,设计采用不规则的流线形铺地连接起了两侧出入口,琴形雕塑点明了庭院的特色;棋院为一面积不大的内向性庭院,夹于周围的3层楼中,借鉴枯山水的做法,增加了庭院的禅意。书院和画院位于中学区:为给学生提供活动场地,书院以铺地为主,模仿堆砌的书本,以青砖砌出石凳,方便学生休息的同时,也成为了书院中的点题小雕塑;画院是开敞性的“L”形庭院,在拐角处设置一卷打开的画轴,吸引人们的视线焦点,也起到引导人流的作用。

除礼仪广场和4个庭院之外,设计还突破二维路径的局限,用解决垂直交通的楼梯和坡道、空中站台、连廊和屋顶花园形成“立体游园”,让使用者可以从三维的视角体验建筑。

结语

在普育学校的设计中,设计者注重了空间趣味点的构成和对普通材料的有效运用,同时对传统空间进行了必要的借鉴,也通过对传统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再设计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营造出大众的认同感。实践证明,传统建筑文化经过挖掘、提炼,将其精髓运用现代抽象手法重新诠释,也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光辉。■

作者单位:1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2 天津天咨拓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300204)

收稿日期:2009-06-09

建筑细部(摄影:魏刚、方轶)

105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0.1建筑学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