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扶贫思考40条
- 格式:doc
- 大小:24.56 KB
- 文档页数:9
我谈脱贫攻坚驻村体会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几点体会
作为一个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的人员,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 深入了解和了解贫困村的真实情况:首先,了解贫困村的家庭经济状况、产业发展
情况、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帮扶计划提供依据和方向。
2. 制定个性化的扶贫计划:根据贫困村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脱贫
计划。
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如提供基础设施支持、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等。
3. 政策宣传和教育培训:向贫困户普及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并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帮助贫困户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自主创业能力,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4. 发挥好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发展:通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提高生产效益,增加收入来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加强组织协作与合作联动:组织相关部门、社会力量和机构,加强合作,形成合力,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实施。
做好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
质量。
6. 健全脱贫攻坚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对驻村帮扶工作进行及时
评估和追踪,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确保工作的持续
推进和质量提升。
总体来说,在脱贫攻坚驻村工作中,我们要以贫困户的需求为导向,综合施策,精准
帮扶,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实现贫困群众的全面脱贫,推
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度驻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感想,5500字回首2024年度,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内心充满了感慨和思考。
在与贫困村民的相处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贫困带来的困境和不公平,也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这一年的扶贫工作中,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体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我认识到贫困带来的困境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种心理困境。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命运感到绝望和无助。
他们觉得自己生来就是命运的弱者,无法改变自己的贫困状况。
因此,在扶贫工作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上的帮助,还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重新燃起希望之火。
其次,我认识到扶贫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贫困现象也在不断变化。
以往的扶贫手段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情况。
因此,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适应新形势,采取创新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贫困问题。
只有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帮助贫困群众走出困境。
再次,我认识到扶贫工作需要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
过去有很多扶贫项目只停留在表面,随着项目的结束,贫困问题又重新出现。
因此,我们要注重项目的长期效益,尽量选择那些能够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项目,并且要注意培养农民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不依赖外部帮助。
最后,我认识到扶贫工作需要有整体的思考和布局。
贫困问题有着复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问题,而是要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
比如,教育问题和产业发展问题不能只看作两个独立的问题,而是要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发展产业来帮助贫困家庭解决教育问题。
只有通过整体的思考和布局,我们才能够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在这一年的驻村扶贫工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虽然我们在一年的时间里无法解决所有的贫困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一部分贫困家庭摆脱贫困。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用心去做,我们一定能够改变贫困家庭的命运,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关于当前驻村帮扶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考王琼摘要:当前,扶贫工作已经到了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关键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大工作力度,各种帮扶力量在农村大力驱动脱贫致富的轮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各种帮扶力量中,驻村工作组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当前驻村帮扶工作中还存在着扶贫政策宣传引导不够广泛深入、贫困户内在发展动力不足、乡村集体经济缺少资金发展受限等原因,影响着脱贫攻坚的进程。
笔者作为一名工会系统驻村帮扶干部,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脱贫攻坚;驻村帮扶;问题与建议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掌握驻村帮扶工作情况,更好地开展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鹤壁市总工会组成调研组,于2018年1月到定点扶贫村———山城区黑塔村进行了调研。
笔者市总工会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员,参与此次调研组,认真听取了一线扶贫干部、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建议,对驻村帮扶工作整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分析,对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定点扶贫村基本情况山城区黑塔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485户,2100多口人,耕地面积2400余亩,人均耕地1.14亩。
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全村以传统种植为主,以个体经济为辅。
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45人,贫困发生率为2.14%。
因病致贫4户8人,因残致贫10户33人,缺劳力致贫2户4人。
16岁以下无劳力及16岁以上在校生12人,17岁至65岁有劳动能力(非在校生)及65岁以上有劳动能力18人,65岁以上无劳动力及丧失劳动力15人。
2016年底市总工会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向黑塔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组,同一时间山城区委也派驻了相应的工作组,帮扶工作组按照市委、区委脱贫攻坚工作的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二、驻村扶贫工作主要成效驻村帮扶工作组在全面了解黑塔村状况的基础上,确定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思路,即:主要从到户增收、技能培训方面考虑了全村产业就业谋划,从产业扶持、社会保障兜底方面制定了脱贫计划,并且按步骤扎实稳妥地推进脱贫攻坚计划。
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在我任职的村子里,我负责驻村扶贫工作近两年,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和体验,从中获得了许多经验和心得体会,我将在下文中向大家分享一些我所认为对于驻村扶贫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和思考。
扶贫工作要做到深入了解了解村子的基本情况是驻村扶贫的第一步。
要想真正改善村子的贫穷状况,首先要深入了解村子的地形、民情、经济、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特别是对于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要详细地了解收入情况、家庭成员构成、家庭财产和资产等具体情况。
详细了解,才能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措施。
扶贫工作要进行信息收集与交流在扶贫过程当中,信息的交流和收集是非常重要的。
这方面,驻村干部要定期与村里广大群众交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调查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工作情况,以及在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通过这些工作可以找到更好的扶贫措施。
同时,还需要与上级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协调,共同推进脱贫攻坚活动。
扶贫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是重头戏。
在制定措施时要注重突出重点,将重点放在消除贫困劳动力和扶持村集体经济上。
在帮助贫困劳动力方面,应该重点帮助村子里面的困难户,重点帮助留守儿童、残疾人、单身老人等特殊人群。
同时,扶持村集体经济,大力推进村子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培育村子的特色产业。
扶贫工作要统筹安排资金运用相信大家都知道,扶贫工作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在资金的使用上也需要科学安排、合理分配。
驻村干部要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扶贫资金,确保扶贫资金能够精准用到贫困户身上,取得更多的实效。
扶贫工作要建立健全的责任制驻村扶贫工作中,应该建立责任制来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责任制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说,对于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的重点户,要制定具体的帮扶方案,明确工作任务,逐项推进;对于扶持村集体经济的工作,要建立村集体经济运营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同时,还需要逐步建立村级扶贫工作数据统计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驻村扶贫工作感悟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工作者,在脚踏实地的扶贫工作中,我感悟颇深。
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
第一,扶贫工作需要全心全力。
这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
我们不能把工作简单化,如果我们不全心全意地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服务,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因此,我们必须确保我们在扶贫工作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扶贫工作需要秉持“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
扶贫工作不是片面的捐助,而是要从政策、技术、产业等多方面入手,科学地制定计划,调动当地资源,探索科学化、可持续的扶贫模式。
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对症下药,不能一刀切、浮夸夸。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做好扶贫工作。
第三,扶贫工作需要坚持问题导向。
作为驻村扶贫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贫困地区的最迫切需求,从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角度了解当地的困难与问题。
在对贫困地区的治理过程中,我们需要识别和解决当前困难和政策短板,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和措施。
我们要高度重视问题导向,尽可能扩大工作的影响,让贫困地区的群众领略到扶贫政策的新成效和新变化。
第四,扶贫工作需要强化宣传和教育。
作为扶贫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当地群众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政策宣传和教育,使之认识到扶贫政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同时,我们要以一流的质量和高效的服务,让贫困地区的群众接受我们的扶贫工作,并有效解决与当地群众的沟通和互动问题。
我们要通过宣传和教育,将扶贫工作人员视作朋友和伙伴,确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愉快和谐。
总之,驻村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全心全力、秉持“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宣传和教育,扶贫工作定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为脱贫攻坚事业迈出坚实的一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
关于当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几点思考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到贫困村驻村帮扶,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举措。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驻村第一书记是脱贫一线重要的生力军,对带领贫困村脱贫致富起着关键作用。
今年3月15日我被派驻到洛旺乡茶园村担任第一书记,四个月来结合驻村工作,经过深入思考,我认为当好驻村第一书记应该在“学、高、真、强、实、硬、抓、访”八个关键字上下功夫,让脱贫攻坚战变成检验锤炼党性、培养过硬作风、砥砺品行操守、增长学识才干的主战场,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中实现出彩人生。
强化理论学习,认清明晰政策机遇。
当好驻村“第一书记”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省、市、县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会议精神,深入理解精神要义,深刻把握核心内容,认清形势,搞明白组织选派“第一书记”的目的和意义,围绕年度脱贫目标,既要立足当前解难题,更要想得长远让群众得实惠,帮助群众用足用好这些政策,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更多的政策指引。
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各地“第一书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带领村“两委”班子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站位要高。
“居高声自远”,思想政治站位的高低直接决定视野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
思想站位高,行动才更有效。
脱贫攻坚是驻村“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
贫困村要脱贫,发展思路是关键,这就需要第一书记深入理解认识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脱贫攻坚的核心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研究问题,谋划、指导工作,既要立足当前解难题,更要想得长远让群众得实惠,帮助群众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更多的政策指引。
感情要真。
做人贵在“诚”,感情贵在“真”。
驻村帮扶做的是为百姓服务的工作,老百姓是最朴实最真诚的,他们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谁是真情真心为老百姓着想,谁是“浮在上面的领导”“摆花架子走形式”,百姓心里一清二楚。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实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之一。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深入基层,亲身参与了精准扶贫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
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坚持精准定位,贫困户实事求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是准确定位贫困户。
我们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时,要遵循科学的标准和方法,综合考虑贫困户的收入、生活条件、健康状况等多个因素,进行贫困户的识别和评估。
不能简单地以收入低就认定为贫困户,要用心去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
只有真实、科学、客观的定位,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二、细致调查,了解贫困户需求精准扶贫需要对贫困户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只有了解了他们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
我们在调查中要细致入微,不仅要了解贫困户的经济情况,还要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教育需求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还要注重与贫困户的沟通交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感。
三、制定科学的帮扶计划根据对贫困户的调查研究,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帮扶计划。
这个计划要具体、可行,并且要细化到每个贫困户,明确帮扶的方向和目标。
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同时,要注重与乡镇、村委会的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将扶贫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四、关注产业发展,提高贫困户收入精准扶贫的目的是让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因此,发展产业是重要的一环。
我们要根据贫困户的特点和区域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来源。
通过发展产业,不仅可以提高贫困户的收入,还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贫困户的技能水平和竞争力。
五、加大教育投入,助力贫困户脱贫教育是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加大对贫困户子女的教育投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我们要通过资助贫困户子女的上学费用、提供学习用品等方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 / 9
驻村干部扶贫思考40条
一、关于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第三方评估的问题。调查问卷上面,5号字体密密麻麻,看起来
很费劲。里面的内容,如“两学一做”“一生中最后悔的决定”“近一
个月压力大的事”,让人“脑洞大开”。评估人员入户调查时,不熟悉
农村工作,不分对象只一味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检查档卡时,对计
数方式、涂改等不分具体情况,一律判定为问题,挫伤了基层干部的
积极性。个别检查人员态度生硬、方式欠妥,伤害了基层干部和群众
的感情。
2.还说第三方评估。在目睹了入户评估的全过程后,感觉有点“匪
夷所思”。第一,用的人员是毫无群众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不知道怎么
和农民交流,正常的交谈都有问题。第二,问卷设计的题目非常“阳
春白雪”,一点都不接地气,字体非常小,题量非常大。一个有相当文
化水平的人,也得用上个把小时才能做完全部题目,让一个没什么文
化的贫困户去完成这些题目,简直是不可能的。第三,工作人员急于
完成评估,在简单问几个问题后,就代农户作答了,怎能保证评估的
客观准确性?
3.暗访检查的问题。“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接入户”的暗访方
式,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第一,不发通知,找不到人,或者效率非
常低;第二,群众不知我们是干啥的,防范心理非常重,甚至发生过
有农户被不明身份的人骗走财产的情况;第三,很快暴露目标,暗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