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中考必考知识点

初三化学中考必考知识点

初三化学中考必考知识点
初三化学中考必考知识点

初三化学中考必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

考前盘点

注重基础性,构建学科主干知识,争取选择题不失分。

通过近三年中考题分析,以下15个内容是中考选择题常考内容:

物质的变化、性质;实验操作图;微粒结构示意图;溶液PH值变化、基本反应类型判断;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判断;化肥;分子和原子;化合价的计算;化学与生活;物质除杂和鉴别;物质分类;酸碱盐的通性;;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金属活动顺序表。

一、知识点精析

考点1:物质的变化、性质

重点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常见的化学变化

?燃烧、爆炸:酒精燃烧、白磷自燃、火药爆炸、纸张燃烧、燃放烟花等。

?变质:食物腐烂、铁制品生锈、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钠变质等。?其他:动物的呼吸作用、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生石灰)黏在一起变成块状、用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用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生石灰、用石墨为原料制取金刚石等。

常见的物理变化

?形状改变:玻璃破碎、乒乓球变瘪、铁制成铁锅、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西瓜榨成汁、金属导电等。

?物质三态的变化(挥发、蒸发、溶解):

水受热沸腾、汽油(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干冰升华、铜丝导电、用空气用原料制取氧气、蔗糖(食盐)溶于水变糖水(盐水)等。

(练习)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把湿衣服晾干 B.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C.用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

D.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

1-2.下列是对物质的物理性质描述的是()A.氢气、天然气都是可燃气体B.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变为水和二氧化碳C.水在通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D.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1-3.2010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焰火表演B.激光灯表演 C.音乐喷泉D.帆船升降

考点2、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常考点是置换反应)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注意以下化学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3C0+Fe 2032Fe+3C02

2、C02+Ca(OH)2=CaC03↓+H 20

3、CH 4 + 2O 2

CO 2 + 2H 2O

(练习)2-1.常温下,反应M+酸→N+盐,其中M 、N 的类别不可能是 ( ) A.单质、单质 B.盐、酸 C.氧化物、酸

D. 碱、氧化物

2-2. CaCO 3、CuCl 2溶液、KOH 溶液、Zn 粒四种物质单独或相互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 .复分解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化合反应

2-3.下列物质与HCl 溶液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 .Fe B .Al 2O 3

C .Ba(OH)2

D .Na 2CO 3

考点3、原子结构示意图(常考点是阴离子、金属非金属元素的判断等) (1)、原子结构示意图(请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涵义)

(2)原子结构与元素种类及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练习)3-1.下列原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

3-2. 探月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若“氦-3”在周期表中表示如右图

,则下

列正确表示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

3-3.

为: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它们都是离子

B .它们都是原子

C .它们都是相对稳定结构

D .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

考点4、实验操作图

重点是:主要是过滤、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液体加热、液体倾倒、酒精灯使用、量筒读数等,要熟悉实验操作要领。

(练习)4-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

的是 ( )

A B C D

4-2.下列学生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4-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2 8

+11 2 8

+10 +9 2 8

考点5、溶液PH值判断

重点是:溶液酸碱度判断、P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强弱大小比较等

(练习)5-1.分别把下列物质加入水中:①氧化钾;②三氧化硫;③二氧化碳;④氧化钙;

⑤氧化铜;⑥一氧化碳。其溶液pH小于7的是()A.⑤⑥B.①④C.②③D.③⑥

5-2.下表是一些食品或用品的近似p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表食品或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鸡蛋清

B、食醋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C、胃酸过多的人宜常吃面食品

D、厨房清洁剂与食醋混合使用清洁效果更好

5-3.向pH为10的烧碱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会增大的是()A.纯水 B. 少量氢氧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 pH为2的硫酸溶液

考点6、有机高分子材料

重点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判断

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指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它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另一类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所以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练习)6-1.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中存在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A.汽车轮胎

B.生铁

C.棉花

D.羊毛

6-2.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B.蛋白质C.维生素D.棉花

6-3.下列物品不是

..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造的是()A.丁苯橡胶轮胎B.U盘的塑料外壳

C.腈纶毛衣D.纯棉T恤

考点7、化肥

重点是:化肥分类、简易鉴别等。

1、化肥分成肥、肥、肥、肥四种。

2、铵态氮肥不要和草木灰及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免失效。

(练习)7-1.取少量下列化肥,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其中能嗅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氯化钾 B.尿素 C.硫酸铵D.磷矿粉

7-2.下列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 A .K 2S04 B .KN03 C .NH 4N03 D .Ca(H 2P04)2

7-3.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H 4)2SO 4属于复合肥料

B .从外观即可把NH 4Cl 与KCl 区别开

C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D .NH 4HCO 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考点8、分子和原子

重点是: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性质,常考点是分子间存在间隔。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大多数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和石墨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2、分子的特点:?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分子之间有间隔。 (练习)8-1.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

8-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 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8-3.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考点9、化合价计算

重点是: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要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 (练习)9-1.下列各组含氮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 )

A. N 2 HNO 3

B. NO 2 N 2O

C. NaNO 3 NaNO 2

D. NH 3 NH

4Cl 9-2.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白钨矿是冶炼金属钨的常用原料,其主

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 4),钨酸钙中钨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 .-6

B .+4

C .+6

D .+7

9-3.我国推广食用的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 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 、+7 B 、+5 C 、+4 D 、+3 考点10、化学与生活

重点是:白色污染、人体微量元素的作用等

(练习)10-1.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下列有关塑料购物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塑料购物袋是造成“白色污染”的来源之一 B .塑料购物袋易燃、易降解,利于回收再用 C .塑料购物袋是由热塑性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 D .可以使用标有右图标志的塑料购物袋

10-2.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Fe 、Zn 、F 属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B .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 .蛋白质、油脂、糖类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D .棉花、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10-3.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应尽可能多吃含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

B .油脂危害人体健康,应尽量不吃

C .食物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

D .食用甲醛溶液浸泡保鲜的水产品有利健康 考点11

物质

从物质

的种类分

(练习)11-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与另外

三种不属于同一种类别的物质是()

A.KNO3B.NaCl C.CO2 D.KMnO4

11-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甲烷,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A.硫酸铜、氯化钡B.乙醇、葡萄糖

C.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D.氢氧化钙、氢氧化铝

11-3.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盐、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纯碱、乙醇 B.煤、食盐水、石油

C.水、盐酸、甲烷 D.大理石、干冰、葡萄糖

考点12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重点是: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练习)12-1.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MgCl

、Na2SO4、Ba(NO3)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把

2

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有白色不溶物产生。过滤,向不溶物中加入稀硝酸,不溶物部

()

分溶解。该白色粉末不能

..确定是否存在的是

A.K2CO3B.Na2SO4 C.Ba(NO3)2D.MgCl2

12-2.下列各组溶液,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 Ba(OH)2和H2SO4 B. K2CO3和BaCl2

C. Na2SO4和K2CO3 D. Ca(OH)2和K2CO3

12-3.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B.碳酸氢钠与稀盐酸

C.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

考点13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重点是:溶液的稀释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l00%.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

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分数

(练习)13-1.汽车用的铅蓄电池中需要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现有1K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A. 3.5 Kg

B.2.5 Kg

C. 1.5 Kg

D. 0.5 Kg

13-2.硝酸钾可作为无土栽培的一种营养液。现将100g 25%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到l0%来用

于培植营养液,则需加水()

A.50g B.100g C.150g D.200g

13-3.在实验中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现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3%的碳酸氢钠溶液,需要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A.15g B.30g C.50g D.150g

考点14 金属活动顺序表应用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判断金属与盐的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练习)14-1.利用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能够验证Fe、Ag、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

是()

A.FeCl2溶液、CuCl2溶液、Ag B.Fe、Ag、CuCl2溶液

C.FeCl2溶液、CuCl2溶液、Ag NO3溶液D.FeCl2溶液、Cu、Ag

14-2.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以下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Y Ag Z X B.Y X Z Ag

C.X Y Ag Z D.X Ag Y Z

14-3.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丙析出,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丁>丙>甲>乙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

考点15 物质除杂和鉴别

重点是:常见酸碱盐、气体的鉴别和除杂.

鉴别的思路: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二要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步骤,三要出现不同的现象。

鉴别的依据:根据物质的特性进行鉴别。特性包括:颜色、溶解性、伴随明显现象的特征反应。常见气体的鉴别有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常见离子(含该离子的物质)的鉴别有NH4+、CO32--、Cl--、SO42--。

除杂的原则:(1)操作过程中不能引入新杂质;(2)不减少所需要的物质(提纯物);(3)简便易行。

(练习)15-1.下列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可以用少量水

B.用硝酸银溶液和硝酸可以区别食盐水和蒸馏水

C.石灰石、大理石等矿石中都有含有较多的碳酸盐,可以用石灰水鉴定

D.加入氧化铁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可以得到纯净的硫酸镁溶液

15-2.将下列各组内的物质混合,如果各组中的最后一种物质均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只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A.Zn、Ag、CuSO4溶液(过量) B.K2CO3溶液、BaCl2、硝酸(过量)

C.Na2SO4溶液、BaCl2溶液、盐酸(过量) D.BaCl2溶液、AgNO3溶液、稀硫酸(过量) 15-3.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只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别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

C.加入铁粉除去硫酸锌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D.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考点16 根据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可关注的“考点”

1、关于放射性元素

16-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I-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裂变是一种物理变化 B.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

C.碘I-127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I-133属于同种元素

D.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2、石墨烯

16-2. 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刚石石

墨C60石墨烯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3、食品安全

16-3. 2011年4月11日央视《消费主张》曝光:上海华联等十多家超市多年来出售染色馒头。《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要符合食品品质以及防腐、保鲜的需要,加入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下列日常生活的做法中符合规定的()

A.将亚硝酸钠超量作为食品保鲜剂

B.双汇生猪主产基地使用瘦肉精

C.三鹿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

D.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碳酸氢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部分(34—36分)

21题:化学用语规范书写

(1)化学用语的含义与规范书写、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主要考查原子、分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和含义,元素化合价,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常见物质俗名(干冰:CO2;天然气:CH4; 酒精:C2H5OH; 铁矿石; Fe2O3; 大理石、石灰石、华表:CaCO3 ;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消石灰,熟石灰:Ca(OH)2;纯碱、苏打:Na2CO3 (水溶液显碱性);小苏打:NaHCO3 ;生石灰:CaO)。

【贴题行动】

21-1.用化学用语

....表示下列物质或反应:

(1)硫酸钠;硫酸铁生石灰:;

(2)2个磷原子;4个磷原子构成的白磷分子;5个亚铁离子:

(3)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小粒子是。

或CuSO4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4)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该氧化物是;

或某氮的氧化物中,已知氮与氧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7:4,该氧化物是:(5)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

(2)根据文字信息与化学用语的转换(化学方程式的规范书写)。

关注考点:①能根据反应事实正确书写(包括配平)化学方程式,能根据化学方程式描述反应事实。

②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其本质,能从“质”和“量”两方面的变化来解释一些

化学现象。

【贴题行动】

21-2.用化学化学方程式

.......表示下列反应事实:

(1) 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氧气中,过一会儿,光亮的镁条变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微量元素“硒”是防癌之王,加硒盐中添加了适量的亚硒酸钠(Na2SeO3)。

①硒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

②向亚硒酸钠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有蓝色的亚硒酸铜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注环保问题

2010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低碳经济”是去年“两会”的一大热点。近年来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①将空气中的CO2压缩后贮藏于冰冷的深海。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CO2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将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将工业上产生的CO2进行收集、处理,作工业原料,如用作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NH3)和CO2,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提示:方程式配平后,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4)、能源问题

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①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写字母编号)。

A.乙醇 B.石油 C.氢气 D.煤

②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实验室里可

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制取氢气,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CO2。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a.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b.计算1gCH4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m(精确到0.01g);

C.从下表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

(5)根据实验事实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C、CuO、Fe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如图所示高温加热。

当观祭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停止加热,密封冷却至室

温;然后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且红

色物质明显增加。请根据这些信息,推断红色物质产生和

增加的可能的原因(用化学万程式表)

(6)根据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

在一定条件下,A+B→C+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A、B、C、D表示的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

?参加反应A与B的质量比是。

22.物质分类

考点梳理、物质的分类(知识体系见上)

22-1.(1)在H、O、C、Cl、C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

...填入空格内。

①打开汽水瓶时,大量逸出的气体________;②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

③可作干燥剂的氧化物;④可用作建筑材料的盐;

⑤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⑥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_______;

⑦具有可燃性,可做火箭燃料的单质;

⑧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⑨导致人煤气中毒的气体;

⑩能作燃料的是(写三种)、、。

22-2.(08广州)现有下列物质:①甲烷②氧气③硝酸钾④碳酸氢钠

⑤一氧化碳⑥二氧化碳⑦乙醇⑧铁。

(1)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填编号,下同);

(2)属于单质的是;

(3)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盐的是。

22-3.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图12),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

图12

(1)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 B.碱 C.盐

(2)小明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度,正确的操作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 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实验结果:测得pH=10,并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

(3)小明认为它是NaOH溶液,小俊认为它是Na2CO3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为只需选择图.12..已有的试剂

..的说法,完成以下实.....就能把它鉴别出来。请用实验证明小俊

验报告。

23.溶液与溶解度曲线

考点关注:考查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的含义,能通过图表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23-1.(09广州)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

① 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 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23-2.如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 a 、b 、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

的是 。

(2)将t 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时,

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是___ __ __。 (3)t 2℃时,将65ga 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

(4)t 1℃时,a 、c 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 。(精确到0.1%)

23-3.如下图一所示,在室温情况下,烧杯中盛装蒸馏水和甲物质,一支试管盛装的是乙物质的溶液,另一支试管盛装的是丙物质的溶液,。

操作一:把烧杯中蒸馏水温度由室温升到70℃时,实验结果如图二

操作二:向烧杯中滴加一定量浓盐酸,实验结果如图三。 请你据此现象并结合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乙、丙物质中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的物质是

,若甲是碳酸钙,写出图三中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

乙 甲 丙

图一 图二 图三

(2)图一中物质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二中物质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24、化学与生活

考点:关注热点问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生产实际,学会在真实的情景中调用整合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能源问题:

24-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

和。生活中若发生火灾时,

常用的灭火材料有水、沙子、泡沫灭火器等。利用

沙子灭火的主要原理

是。

(2)目前我区很多家庭仍在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

请回答:

①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归纳丁烷的化学性质

有;

②写出丁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

式。

(3)“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

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C.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

(4)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 +2CO2。X的化学式是。

(二)、环保问题;

24-2.福岛核泄漏引发全球关注核安全。

(1)核电站提供了世界约17%的电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缓解了化石燃料贮量不足带来的能源危机。化石燃料是指煤、和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福岛核电站爆炸的元凶是氢气,氢气爆炸必备的条件之一是,核电站的氢气主要来源于燃料原件上的锆(Zr)高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锆(ZrO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3)核电站利用核燃料铀——235发生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放射性碘()是核裂变产物之一。放射性碘与稳定性碘的质子数相同。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②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31

③放射性碘和稳定性碘属于同种元素④碘属于非金属元素

(4)通过服用稳定性碘(如碘化钾)可以预防辐射

对人体的伤害。成年人推荐的服用量为100毫克碘。某品

牌加碘盐的说明如右图。若用服成年人用这种碘盐补充稳

定性碘,预防的辐射,每天需要食用该

盐 kg。

(三)化学与生活

24-3.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性。

(2)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

①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__________和水。 ②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 2O 3),观察到溶

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4)回收再利用生锈的铁制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

径。右图所示的废铁粉中Fe 2O 3含量大约在80%(其余20%为铁)左右,回收后在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将其还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____ ___,若回收100 t 这样的废铁粉可以得到__________t 铁

25、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关注考点:

(一)强化酸碱盐的粒子性

对于酸碱盐的认识,具体到类别、到微粒,延续过去的要求。

《指导书》P41做了一些归纳。如“可溶的酸碱盐,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有相同的离子,就有相同的性质”——为什么酸、碱具有一些相同的性质,而具有相同阳离子或阴离子的盐具有一些相同的性质。

25-1.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完成:

?碳酸钠和碳酸钾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填符号);检验方法和现象是:;?从表中选择离子组成两种化合物,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①一个同时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②一个碱与盐的反应;25-2.(1)描述下列反应的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

(2)上述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这些反应中含有特殊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如①中有H+和OH-,②中有H+和CO32-,③中有(写离子符号)。

(二)酸碱盐相互转化鉴别

25-3.现有A、B、C、D、E五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硝酸镁、稀盐酸、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分别进行以下实验(本实验条件下,微溶物以沉淀形式出现):

①A、B混合,有无色气体放出,A与其他溶液混合均看不到明显现象。

②B与C、B与E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B与D混合没有明显现象。

③C与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D与E混合没有明显现象。

请回答: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 C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

B +E 。

(三)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

25-4.(07广州)实验室有甲、乙、丙三瓶溶液,分别含有以下六种物质中的两种:KOH、HNO3、AgNO3、KCI、K2SO4 、Ba(NO3)2。经初步分析,情况如下:

为了进一步确定各溶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溶液中不可能同时存在Ag +

和OH —

,且两次混合均完全反应。根据以上信息问答: (1)甲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下同) ,含有的另一种物质是 ,据此,沉淀X 是 ;

(2)根据(I)的判断,混合(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溶液M 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它是一种复合肥料,含有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

25-5.已知有一白色粉末是由NaCl 、Na 2SO 4、Na 2CO 3、CuSO 4、Mg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欲探究这一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①中溶液少量,加入NaOH 溶液,无明显现象发生; ③另取少量粉末,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发生。

(1)请你根据该同学实验所得现象,推测这一粉末的可能组成。

推测1 ; 推测2

; 推测3 。

(2)若推测该粉末只由Na 2SO 4组成,请你在该同学实验基础上设计后续实验,以确定这包

粉末的组成。[可供选择的试剂有:AgNO 3溶液、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Ba (NO 3)2溶液]

(Ag 2SO 4微溶于水,当作沉淀) 沉淀物X

沉淀物Y

溶液M

26、工艺流程题

考点:本题是中考必考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分离原理的了解以及有关实验操作(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考查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关注实验: (1)粗盐提纯 (2)金属回收利用 (3)物质分离类 (4)制取新物质流程 (5)测定物质含量的流程

26-1.沿海地区某中学的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海洋资源与利用”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

(1)海水是我们熟悉的混合物,其中含有丰富的各种类型物质。

请按以下要求各写出海水中所含的一种主要物质的化学式: 单质 ;氧化物 ;

(2)海水晒盐最初得到的是粗盐,含有CaCl 、MgCl 等许多杂质。学习小组提出除杂

①在操作Ⅰ、Ⅱ和Ⅲ中都要用到同一种仪器 ,它在操作Ⅲ中的作用是 。

②操作Ⅱ中加入的X 是(填化学式) ,当 时表示X 溶液已过量。

③Y 溶液的作用是: ,操作方法是:

26-2.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 4

、ZnSO 4、FeSO 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答案】A 【解析】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 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C错误;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常见混合物间的反应事实,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12g B.14.25g C.17.25g D.27g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铝和氢氧化

最新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合集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 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 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 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 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 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 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说课讲解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二、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中考必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 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Zn(OH)2、AgCl、BaSO4(其中仅BaSO4、AgCl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微溶于水:Ca(OH)2、CaSO4、Ag2SO4 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S (7)氢硫酸:H 2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苏打: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CH3OH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 (17)氨气:NH3(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 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4、常见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 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 B、黄色固体:硫粉(S) 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 .5H2O D、蓝色固体:胆矾CuSO 4 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锰酸钾K2MnO4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并不同意这一种说法,第一,按照当时项羽和刘邦两军兵力对比.项羽在解赵国之围后,收编了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兵力达到40万,而刘邦虽然占据了咸阳城,但是兵力只有10万,而且由刘邦军队把守着的函谷关已经被项羽攻破,可以讲,项羽消灭刘邦是指日可待.所以,鸿门宴,并不是唯一一次消灭刘邦的机会.第二,鸿门宴的出现的原因.由于当时项羽来到鸿门后,听到刘邦一个下属讲刘邦准备据关中为王,一怒之下便决定对刘邦发动一场军事行动,其实就是打击报复刘邦.但是由于项羽集团里面,一个人的出现,项伯.他和张良是老朋友.所以当他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连夜偷偷地跑到张良那里(当时张良跟随在刘邦的身边),叫张良快跑.而张良,则和刘邦在项伯面前演了一出戏,让刘邦在项伯面前诉冤,并告诉项伯,刘邦很希望化解这段误会,自己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罪.而项伯这个糊涂虫,回去后把刘邦的”冤“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心软了,居然取消了第二天对刘邦的军事行动,从而催生了鸿门宴.第三,鸿门宴上的刺杀行动.此次刺杀行动的主谋,便是项羽手下谋士范增,此事还得到项羽的默许.当刘邦一见到项羽时,便对项羽大拍马屁,让项羽的虚荣心和骄傲得到最大的满足,此时的项羽居然还对刘邦有一点点悔意,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刺杀刘邦.在宴席上,范增频频发出暗号示意项羽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不忍心”杀掉刘邦,而在项伯和樊哙的掩护下,项羽对刘邦的“悔意”越加严重.最后刘邦丢下张良和二百多随从,只带着四员大将,在陈平的协助下偷偷地逃出项羽的军营,回到自己的驻地灞上,从而结束了鸿门宴.所以,鸿门宴对于刘邦集团而言,是化解项羽对他的一场迫在眉睫的军事行动,而采取的一种妥协的行为,在项伯,张良和樊哙的精彩演出下,这场戏演的非常成功.而对项羽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策略

化学 一、明确中考的主要要求 二、把握中考复习的主要环节 三、中考化学试卷的解答要领 四、中考化学冲刺阶段注重整理和思考

中考复习策略 中考渐近,做好最后阶段的化学复习,对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情绪都难免焦灼与忐忑,都在想着各科的“法子”,寻找着各科的“捷径”,以便能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各学科复习的基本方法都大致相同,但又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各有“巧妙”不同。现就初中化学如何进行考前复习提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一、明确中考的主要要求 明确要求就是要看准方向,关注中考化学考试说明变化,把握复习的深度难度,增强复习的效率。2012年的考试说明与2011年的考试说明相比,考试性质、考试方式、试卷结构、以及考试内容要求,基本上都没有变化。从中我们体会到以下三点: 1. 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是中考要求的“支撑点”。 中考试卷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属于水平考试,因此,必然具有明显的基础性。基础题一般占60%左右,许多稳定的考点带有明显的基础性。 2. 领会层次要求是提高复习效率的“着力点”。 《课标》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同学们中考复习的基础依据。《考试说明》中每一章的“知识能力要求”已将其进一步明确,它实际上就是每个知识点应该达到的“程度”。 3. 适应发展是决定中考复习质量的“关键点”。 中考试题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某些考点将随着当年考试要求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如:基本概念的死记硬背进一步淡化;化学计算在降低计算难度的同时对思维能力的要求

逐步提高。所以指导我们的中考复习方向,学生的知识要灵活掌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结合生活实践经验来回答问题。 二、把握中考复习的主要环节 1. 过好教材关 教材是我们平时学习的工具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不论试题的情景如何新颖,答题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来源于教材,而不可能超出教材的知识水平去编写一些偏题怪题,所以,一定要通读教材,认真思考,按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认真落实,并尽量查找自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上的漏洞。历届毕业生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复习中根据自己的弱点和盲点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本,是总复习中的重要的一环。初中化学知识点零散,复习时化学基础知识要“细”、“实”、“到位” ,粗糙就是“空”、不实等于“零”。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好,中考就可以得高分。要明确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形成了知识的系统化,更主要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强迫学生们回归教材。通过这样的复习使初中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宽和加深,再配以适当的习题加深知识的巩固。题中空白填写完后,需要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学生具有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因为这是决战中考的武器,必须磨光擦亮,才能取得中考的胜利。 四类知识复习好 (1)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复习方法:咬文嚼字抓关键、分析比较辨异同、分类归纳成网络。注意对教材中所有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分类掌握。通过分析、对比,把握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化学用语掌握,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及问题的解决归结到最后,要能用准确的化学用语表达出来,而且能规范地书写。因此,能熟练、正确、规范地书写元素符号、离子符号、价标符号、化学式、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复 习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分子 9、原子: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 一种元素符号 如:O 是单质,CO 是化合 区别:在化学(单位为“1”, 原子 中子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 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MnO 2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

2019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 2019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第一部分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 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 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

最新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二)测容器--量筒 (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3)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9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Mg(NO3)2、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沉淀Ⅰ是氢氧化铜沉淀 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肯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Mg(NO3)2、CuCl2和Ca(NO3)2 【答案】B 【解析】 根据“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Mg(NO3)2、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图框,则推测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NaOH和CuCl2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CaCO3和硝酸反应会生成气体,则蓝色溶液B中有硝酸铜、硝酸钙、硝酸钠、稀硝酸,而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aCl;Mg(NO3)2。 A.由分析可知,沉淀Ⅰ中有氢氧化铜沉淀和CaCO3沉淀,故错误; B. 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正确; C. 原固体粉末是否有NaCl,无法确定,故错误; D.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故D错误。 2.将CO通入盛有12.0g的Fe2O3的试管内,加热至固体完全变黑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并同时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溶液质量增重6.6g。 Fe2O3还原过程中转化过程:Fe2O3→Fe3O4 →FeO→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为混合物 B.试管中残留固体质量为10.8g C.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4.2g D.反应后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15g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一个氧原子来自于氧化铁。6.6g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完整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分子: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9、原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 MnO 2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是否可以再分 (单位为“1”,省略不写) 三者的关系: 缓慢氧化会引起自燃,两者都是氧化反应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

(完整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最明亮)、(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结论: (3)检验产物 H2O: CO2: (4)熄灭后:有白烟(为),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烧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垫—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的仪器——、、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瓶中,液体药品放在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液体以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或直接用(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或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初三化学中考考点归纳及点拨

初三化学中考考点归纳与点拨 考点1:物质的变化、性质、反应类型 (1)判别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发光、放热、爆炸既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2)物质的色、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导热性、导电性、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等)。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A+B→AB)、分解(AB→A+B)、置换(C+AB→AC+B)、复分解(AB+CD→AD+CB)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概念的关系 得氧——被氧化——还原剂(C、CO、H2等);失氧——被还原——氧化剂(02、CuO、Fe203等)。 考点2:空气的成分、应用、污染和防治 (1)空气成分及体积分数:N278% 022l%、稀有气体0.94%、C02 0.03%其他杂质气体0.03% (2)应用: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氮气(作保护气等)、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或电光源来产生各种色光,如氖气一一红色光) (3)污染大气的物质是可吸入颗粒(如沙尘)和有害气体(主要是CO、N02、S02),大气污染引发三大环境问题一一温室效应(C02,但C02不是大气污染物)、酸雨(S02)、臭气空洞(氟氯代烃,即氟里昂) (4)三大化石燃料一一天然气、石油、煤(燃烧都会产生C02,石油在驱动汽车、飞机时尾气中有氮氧化物,煤燃烧会产生S02)。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取之于水来源丰富、等量燃烧放出热量最大、燃烧产物是水没有污染)但现有技术条件下成本较大。改善能源结构(如开发氢能源、用酒精代替汽油、西气东输用天然气代替煤气等)、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等能有效防治气体污染。 考点3: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 (1)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降温可变为淡蓝色液体,甚至变为淡蓝色雪化状同体,氧气通常贮存在蓝色钢瓶中。化学性质见下表。 物质主要现象化学方程式 碳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 O2点燃 CO2 硫发出蓝紫色火焰;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 O2点燃SO2 磷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自烟 4P + 5O2点燃2P2O5 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3Fe + 2O2点燃Fe3O4 铝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4Al + 3O2点燃2Al2O3 镁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空气中即可燃烧) 2Mg + O2点燃2MgO (2)实验室两种制法: 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固固加热型)(查、装、定、点、收、离、熄) 2H2O2 H2O+ O2 ↑ (固液不加热型)(Mn02作催化剂“一变两不变”) MnO2 可用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向上捧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32>29)收集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氧气的沸点比氮气高.物理变化)。 (3)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考点4: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 燃烧一一即剧烈氧化(在有限空间的急速燃烧会引起爆炸) 氧化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 1原子团(根):氢氧根 硝酸根 碳酸根 硫酸根 铵根 OH - NO 3- CO 3 2- SO 4 2- NH 4 + 2、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 3、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 4===K 2MnO 4+MnO 2+O 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 2O 2 ===2H 2O+O 2↑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 3===2KCl+3O 2↑ △ MnO 2 △

(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通电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从硫酸铜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高温 (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 (9)石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高温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碳酸钙分解):CaCO3 ===CaO+CO2↑ 二:初中化学上必背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7、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8、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 10、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11、锌和盐酸的反应:Zn+2HCl=ZnCl2+H2↑ 12、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13、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14、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15、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16、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属于中考必考考点之一,一般都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判断一些常见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例如: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矿石粉碎 D、汽油挥发 2、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气化后跑到空气中去 B、白糖熔化制造食品 C、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D、布匹先剪裁后缝制衣服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C. 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 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溜水 4、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用疏通淤泥的办法整治广州市的河涌 B.用稀盐酸使生锈的铁制品恢复光亮 C.海水经过蒸馏成为可以饮用的蒸馏水 D.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医用消毒酒精精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中考的常考考点之一,既有可能以选择题方式呈现,也有可能在第二卷的大题中出现。 例如: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 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3、下列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其对应用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石墨在工业上常用来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 C、医院抢救危重病人,常常要输入氧气,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D、水厂进行水的净化时,一般都要用到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能杀菌消毒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节选) (1)指出金属铝的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 性质,对应用途。 。。。。。。。 (2) CO2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可用CO2生产小苏打: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通入氨气(NH3)和CO2,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提示:方程式配平后,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是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是近几年中考重点考查对象。通常在选择题中可能出现两个这方面内容的试题,也可能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例如: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粗盐 C、纯水 D、糖水 2、根据组成元素的类别,对下列氧化物分类,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它是 () A、MnO2 B、CuO C、P2O5 D、Fe3O4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C60B.碳酸钠C.石灰水D.稀盐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