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nswers to 自主学习材料 - chapter 6

answers to 自主学习材料 - chapter 6

answers to 自主学习材料 - chapter 6
answers to 自主学习材料 - chapter 6

Select the appropriate response.

1. Under which inventory cost-flow assumption would the most recent cost be assigned to the Inventory account on the balance sheet? (LIFO or FIFO)

2. Under the weighted-average inventory method, the average unit cost of inventory is determined by dividing the sum of the individual purchase prices by the number of purchases which occurred during the year. (right or wrong)

3. The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would be used for inventory which involves many similar homogeneous items. (true or false)

4. During a period of rising prices, which inventory method would tend to minimize tax liability? (FIFO or LIFO)

5. During a time of rising prices, the LIFO technique causes inventory on the balance sheet to bear what relationship to its fair value? (greater than or less than)

6. Which inventory method produces the same results under both the perpetual and periodic inventory systems? (FIFO or LIFO)

7. In determining inventory's lower-of-cost-or-market valuation, market is defined as: (sales price or replacement cost)

8. The lower-of-cost-or-market rule can be applied item-by-item or to the aggregate inventory. (true or false)

9. Recoveries of value for inventory previously reduced by lower-of-cost-or-market rule adjustments should be recognized. (yes or no)

10. Overstating ending inventory would have what effect on income for that year? (overstate or understate)

11.The specific accounting treatment for a long-term investment depends on the type of security purchased, not the intent of the investment.(true or false)

12.In evaluating the correct accounting choice (e.g., held-to--maturity, etc.) for a particular investmen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ost apt to be regarded as the "default" choice?(trading securities or available for sale securities)

13.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accounting for trading securities and available for sale securities has to do with:(the asset measurement or how changes in value are recognized) 14.Changes in market value of available-for-sale securities will directly impact:(stockholders' equity or net income)

15.The most popular approach to reporting adjustments to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is through the: (stockholders' equity or direct adjustment of the income statement)

16.When accounting for available-for-sale securities, the amount of investee earnings has no direct effect on the investor's Investment account.(true or false)

17. A premium on an investment in bonds would likely result when the contract rate is "what" in relation to the going market rate? (above or below)

18.The amortization of a premium on a bond investment causes interest income to be: (reduced or increased)

19. The amortization of a discount on a bond investment causes interest income to be: (reduced or increased)

20. The excess of the cash received on a bond investment over the initial investment cost is recognized as:(return of investment or income)

21.The equity method involves journal entries at the time the investee's earnings are announced, as

well as when: (dividends are paid or market value declines)

22. The equity method of accounting for an investment occurs when the investor has the ability to exercis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ver the investee, which is presumed to be the case when the investment level reaches: (10% or 20%)

23. Under the equity method, the investor's investment account goes up and down with the investees: (equity or cash)

24.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normally required when the investor's ownership level exceeds the: (20% level or 50% level)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Inventory accounts should be classified in which section of a balance sheet?

a. Current assets

b. Investments

c.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d. Intangible assets

2. Hefty Company wants to know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ventory methods on financial statements.

Sales during the year were 2,700 units at $5.00. If Hefty used the first-in, first-out method, ending inventory would be:

a. $2,780

b. $3,960

c. $9,700

d. $10,880

3. Hefty Company wants to know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ventory methods on financial statements.

goods sold would be:

a. $2,780

b. $3,960

c. $9,700

d. $10,880

4. An inventory pricing procedure in which the oldest costs incurred rarely have an effect on the

ending inventory valuation is:

a. FIFO

b. LIFO

c. Retail

d. Weighted-average

5. Wonder Corporation failed to record the purchase of merchandise on account. The merchandise and related accounts payable should have been recorded but were not. What is the effect of these errors on assets, liabilities, retained earnings, and net income, respectively?

a. Understated, understated, no effect, no effect

b. Understated, understated, understated, understated

c. Understated, overstated, overstated, understated

d. Overstated, overstated, understated, overstated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methods would be used to account for an investment, where the intent of the investment was primarily for short-term profits?

a. Trading securities

b. Available for sale securities

c. Held to maturity securities

d. Equity method

7. Ace Corporation has a long-term investment in the common stock of another entity. This investment is accounted for as an available-for-sale security. A journal entry to record a $10,000 decline in market value below cost would necessarily involve:

a. a debit to Unrealized Gain/Loss -- OCI

b. a credit to Unrealized Gain/Loss -- OCI

c. a debit to Available for Sale Securities.

d. a debit to Investment Revenu

e.

8. Investment in Bonds should be disclosed on the balance sheet.

a. At their face value minus any unamortized premiums.

b. At their face value plus any unamortized premiums.

c. At their maturity value.

d. At their face valu

e.

9. When the contract interest rate for a bond exceeds the effective interest rate of the bond, then:

a. The price of the bond will be equal to the future cash flow associated with the bond.

b. The bond will be issued at a premium.

c. The bond will be issued at a discount.

d. The face value of the bond will fluctuate over its lif

e.

10. On June 1, Pennell Corporation purchased $100,000 of 9%, 5-year bonds. The bonds are dated June 1, 20X1. The bonds were issued at 96, and pay interest on December 1 and June 1. The entry to record the investment in bonds is:

a. Investment in Bonds 100,000

Cash 100,000

b. Investment in Bonds 96,000

Cash 96,000

c. Investment in Bonds 104,000

Cash 104,000

d. Investment in Bonds 96,000

Interest Income 4,000

Cash 100,000

11. On April 1, 20X1, Collinge Corporation purchased $100,000 of 7%, 5-year bonds dated April 1, 20X1, at 101. Interest is paid on March 31 and September 30. Assuming use of the straight-line amortization method, the proper amount of income to record on September 30, 20X1 is:

a. $7,000

b. $3,400

c. $3,500

d. $3,600

12. On January 1, 20X2, Miller Corporation purchased $100,000 of 5%, 10-year bonds dated January 1, 20X2, at 98. Interest is paid on June 30 and December 31 of each year. Assuming use of the straight-line amortization method, the proper amount to report for Investment in Bonds at December 31, 20X3 is:

a. $98,000

b. $98,400

c. $100,000

d. $101,600

13. Investor Corporation owns 30% of Investee Corporation. Investee had net earnings of $100,000 during the year and paid dividends of $30,000. Investor's Investment in Investee account contained a $70,000 bala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What would be the correct balance of this account at the end of the year?

a. $70,000

b. $91,000

c. $100,000

d. $140,000

14. Investor Corporation owns 30% of Investee Corporation. Investee had net earnings of $100,000 during the year and paid dividends of $30,000. Investor's Investment in Investee account contained a $70,000 bala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How much dividend income will Investor record?

a. $0

b. $9,000

c. $30,000

d. $39,000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_知识点_及典型例题

作出图中AB杆的受力图。 A处固定铰支座 B处可动铰支座 作出图中AB、AC杆及整体的受力图。 B、C光滑面约束 A处铰链约束 DE柔性约束 作图示物系中各物体及整体的受力图。 AB杆:二力杆 E处固定端 C处铰链约束

(1)运动效应:力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 (2)变形效应: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和尺寸改变的效应。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表示方法: (1)力是矢量,在图示力时,常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注意表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2)在书写力时,力矢量用加黑的字母或大写字母上打一横线表示,如F、G、F1等等。 5、约束的概念:对物体的运动起限制作用的装置。 6、约束力(约束反力):约束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力。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约束力的作用点,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处 7、主动力: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除约束力以外的其它力。 8、柔性约束:如绳索、链条、胶带等。 (1)约束的特点:只能限制物体原柔索伸长方向的运动。 (2)约束反力的特点:约束反力沿柔索的中心线作用,离开被约束物体。() 9、光滑接触面:物体放置在光滑的地面或搁置在光滑的槽体内。 (1)约束的特点:两物体的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忽略不计,视为光滑接触面约束。被约束的物体可以沿接触面滑动,但不能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压入接触面。 (2)约束反力的特点: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通过接触点,指向被约束物体。() 10、铰链约束:两个带有圆孔的物体,用光滑的圆柱型销钉相连接。 约束反力的特点:是方向未定的一个力;一般用一对正交的力来表示,指向假定。()11、固定铰支座 (1)约束的构造特点:把中间铰约束中的某一个构件换成支座,并与基础固定在一起,则构成了固定铰支座约束。

组织行为学论文1

大学生团队对绩效的提高的研究 内容摘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大学生团队实习过程的追踪,来研究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及如何提高团队绩效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团队自我管理绩效提高 一、相关概念 团队 两个或更多的人,拥有需要他们相互依靠的工作角色,在一个大型社会系统(组织)中工作,完成与组织使命相关的任务,产生影响组织内外其他人的结果,团队内外的成员有不同的身份。 仅仅是人的集合不是团队。观看巡游的人群不是团队,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什么交往,也无人承认他们是团队。一些相互交往并相互影响的人,如妇女联谊会或读书俱乐部,只能看做是一般的群体。当群体目标变得更为具体,如为赢得比赛的篮球队,为完成实习工作的学习团队等等。 自我管理团队 自我管理型团队,顾名思义它是工作团队的一种,保留了工作团队的基本性质,但运行模式方面增加了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的特征。 Hackman将团队中自我管理行为确定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1)每个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2)每个团队成员监控自己的业绩和持续寻求反馈;(3)每个团队成员管理他们自己的业绩并对其进行纠正;(4)每个团队成员积极寻求公司的指导、帮助和资源;(5)每个团队成员积极地帮助他人改善业绩。 我们这个团队就是一个自我管理的团队,老师给指派任务,其他的都是我们自己来管理,每个人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对自己的事负责,帮助其他的人改善。 团队绩效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目的不同,对团队绩效概念的界定也就不同。下面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Hackman(1987)和Sundstrom(1990)对团队绩效进行了广义的定义,团队绩效是指团队实现预定目标的实际结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团队生产的产量(数量、质量、速度、顾客满意度等);②团队对其成员的影响(结果);③

《组织行为学》重点知识张德

#组织的含义: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条件;1人组成的集合2成员通过实现个体需要和完成共同目标而凝聚3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实现目标 组织和环境:环境:人、财、物、气候、市场、技术、文化、政策、经济。不同组织对其依赖程度不同;组织和环境二者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组织和管理关系1任何组织度需要管理2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3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4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 #组织管理中人的因素:1管理职能中人的因素:因人成事2管理技能中人的因素:技术、概念、人际3管理角色中人的因素: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4成功管理要重视人的因素:管理应对人事。 #组织行为1个体:价值观、知觉、归因、态度、个性、意志、情感 2群体:特征、行为、凝聚力、团队 3组织:结构、效率、文化、领导、变革”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含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演进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人际关系、“社会人”理论、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权变理论、文化管理 “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眏。知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眏。 社会知觉的分类:对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一知觉者主观因素(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知识经验.个性特征)二知觉对象的特征(人们会对对象特征进行整合组织,包括接近率.相似率.闭锁率.连续率。知觉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强度高低运动状态)三直觉的情景因素(适应.对比.敏感化.感受性降低)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对比效应.

材料力学必备知识点

材料力学必备知识点 1、材料力学的任务: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 3、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低碳钢:含碳量在0.3%以下的碳素钢。 5、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极限: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化极限 6、名义(条件)屈服极限:将产生0.2%塑性应变时的应力作为屈服指标 7、延伸率δ是衡量材料的塑性指标塑性材料 随外力解除而消失的变形叫弹性变形;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叫塑性变形。 >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8、失效:断裂和出现塑性变形统称为失效 9、应变能:弹性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因变形而储存的能量

10、应力集中:因杆件外形突然变化而引起的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 11、扭转变形:在杆件的两端各作用一个力偶,其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且作用平面垂直于杆件轴线,致使杆件的任意两个横截面都发生绕轴线的相对转动。12、翘曲:变形后杆的横截面已不再保持为平面;自由扭转:等直杆两端受扭转力偶作用且翘曲不受任何限制;约束扭转:横截面上除切应力外还有正应力 13、三种形式的梁:简支梁、外伸梁、悬臂梁 14、组合变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组合的变形 15、截面核心:对每一个截面,环绕形心都有一个封闭区域,当压力作用于这一封闭区域内时,截面上只有压应力。 16、根据强度条件可以进行(强度校核、设计截面、确定许可载荷)三方面的强度计算。 17、低碳钢材料由于冷作硬化,会使(比例极限)提高,而使(塑性)降低。 18、积分法求梁的挠曲线方程时,通常用到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因杆件外形突然变化引起的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轴向受压直杆丧失其直线平衡形态的现象称为失稳 19、圆杆扭转时,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其纵向截

2015年《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课题

2015年《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2014年12月15日至2015年11月15日 题目1、 根据个性差异原理,论述企业如何科学地用人。 写作提示: 1.个性差异的概念; 2.个性差异的内容; 3.个体差异的职业适应性; 4.个性差异的应用原则。 参考文献: [1]朱启臻.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安应民.管理心理学新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龚敏.组织行为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题目2、 论权变理论的重要观点和应用价值。 写作提示:要求至少论述两个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并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参考文献: [1]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朱启臻.组织行为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3]顾琴轩.组织行为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题目3、 论工作压力的预防与疏导。

写作提示: 1.工作压力的概念; 2.工作压力的预防措施; 3.工作压力的疏导方法。 参考文献: [1]顾琴轩.组织行为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美]里基·W.格里芬.组织行为学[M].刘伟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3]舒晓兵.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题目4、 论工作丰富化的特点和理论基础。 写作提示:应包括工作丰富化的概念、背景、理论基础和特点等部分。 参考文献: [1]安应民.管理心理学新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2]龚敏.组织行为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汪学兴.管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题目5、 论组织文化的构建与维持。 写作提示: 1.组织文化的含义与重要性; 2.组织文化的构建; 3.组织文化的维持。 参考文献:

材料力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材料力学主要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构件正常工作的要求:强度、刚度、稳定性。 2、可变形固体的两个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另外对于常用工程材料(如钢材),还有各向同性假设。 3、什么是应力、正应力、切应力、线应变、切应变。 杆件截面上的分布内力集度,称为应力。应力的法向分量σ称为正应力,切向分量τ称为切应力。 杆件单位长度的伸长(或缩短),称为线应变;单元体直角的改变量称为切应变。 4、低碳钢工作段的伸长量与荷载间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5、应力集中:由于杆件截面骤然变化(或几何外形局部不规则)而引起的局部应力骤增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6、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详见材料力学ⅠP229)。 7、截面几何性质 A 、截面的静矩及形心 ①对x 轴静矩?=A x ydA S ,对y 轴静矩?=A y xdA S ②截面对于某一轴的静矩为0,则该轴必通过截面的形心;反之亦然。 B 、极惯性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 ① 极惯性矩:?=A P dA I 2ρ ② 对x 轴惯性矩:?= A x dA y I 2,对y 轴惯性矩:?=A y dA x I 2 ③ 惯性积:?=A xy xydA I ④ 惯性半径:A I i x x =,A I i y y =。 C 、平行移轴公式: ① 基本公式:A a aS I I xc xc x 22++=;A b bS I I yc yc y 22++= ;a 为x c 轴距x 轴距离,b 为y c 距y 轴距离。 ② 原坐标系通过截面形心时A a I I xc x 2+=;A b I I yc y 2+=;a 为截面形心距x 轴距离, b 为截面形心距y 轴距离。 二、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 A 、应力公式 A F = σ B 、杆件伸长量EA F N l l =?,E 为弹性模量。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 你是职来职往需要的人才吗? —浅论个体间的差异 摘要: 本论文是通过《职来职往》对于现在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一个怎样的人的才能受到18盏灯的青睐。组织行为学中对于个体间的差异,从能力、人格、价值观、态度、工作满意度五个角度进行了阐述,从而说明个体自身的差异对于群体、组织的重要性。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个体间的差异职来职往人才 背景: 《职来职往》的诞生背景则是就业压力日益增大,2011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数目达到650万的历史新高,就业大潮又将来临,而《职来职往》这样一档求职节目则是提供了另一个就业平台,帮助解决就业压力,更引发社会对于求职问题的关注。 备注: 本文除课本内容的摘录,其余均为个人所写,个人观点浅薄、逻辑思维尚未有一定深度,望老师海涵。谢谢您的阅读!

正文: 一档大型职场真人秀节目,一代年轻人的梦想与现实的碰撞,一场由于个体间差异造就的不同未来。一个人有梦想才有一切,而个体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梦想。而组织行为学最大的魅力在于,他关注的不是个体本身,而是个体间的差异。在组织的各种行为中,第一层次的关注个体间的差异,这直接影响着群体和组织活动的效率。运用组织行为学所学习的基础知识与职来职往相联系,分析而得什么才是职来职往需要的人才,而你是职来职往需要的人才吗? 一:能力的差异 组织成员必须充分了解自己以及其他成员直接的差异,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实现组织和自身的目标。 《职来职往》中第一环节为求职者面对18个来自不同行业的面试官的问答,或者有一个专业的测评,这就要求求职者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组织行为学范畴: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心理特征,他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并且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面试过程中,求职者最重要的就是展示自己的能力,一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底气。如果你想应聘新东方,你就必要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教学基础,可见不是任何人都能把“神马都是浮云”翻译成“everything is nothing”。 能力分为心理能力和体质能力,在组织行为学中,心理能力的影响更大,比较重要的能力有智力能力、情绪能力、创造力。当今社会对于以后一个人才,智力是必须的,有语言、数字、演绎、归纳、空间、知觉的能力。而对于这些能力的掌握度和兴趣,就是你求职路上的关键。好的语言能力是任何一行都需要的,只有准确、有逻辑的表达自己才能让达人们了解自己。求职者对于自己能力的提高是在任何时间、地点都是需要的,真材实料是铁饭碗,能力越多才能走的更远。情绪智力强调了解、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面试过程中,往往是那些能够合理掌握利用情绪的人获得成功。与此同时,一些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注重的方面越来越注重关于创造性的思维培养。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广泛的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并把专业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和生活中,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帮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了解自己想要干什么,与专业相关的领域都可以设计,并通过多种渠道,多收集多了解此方向方面的信息。能力是培养出来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用能力说话才是硬道理。 二:人格的差异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理论模式称为大五模式,外倾性、随和型、责任心、情绪稳定型、经验开放型。而这些人格的形成又受到遗传、环境因素的影响。人格当中不得不提一个词,自尊!在职来职往中,我们见到自尊这一名词被提到很多遍,的确这个词很微妙,在一个组织中一个人自尊心可以强,但是不能自负。而一项对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的研究发现,自尊感强的人:从招聘者处获得更多肯定的评价;对职业选择更满意;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与自尊感低的学生相比更有可能在毕业前接收工作。 在职来职往中不缺乏大学生的身影,这些能够站在台上的大学生普遍有一个特征:自尊心大部分都很强。这样的一群大学生更喜欢挑战自己,敢于秀出自己,把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个舞台完整的展示出来。他们至少努力过、勇敢过,有些时候这些和个人的能力没有关系,他是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课程结课论文 题目:浅谈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班级 1512222 学生姓名魏xx 学号0900 2016年 9 月 20 日

浅谈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人力资源专业学生:魏xx 学号:0900 摘要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的组成要素主要是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企业组织行为进行调适,实际上就是对企业有限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深入学习领会组织行为学的实质,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激励机制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应用策略 一、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带来的压力,不仅体现在组织外部的环境方面,也反映在组织内部的管理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科学地掌握和运用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对于调动员工潜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企业人员行为与组织的协调,用组织行为方式确保目标归一 企业的成功管理者既不是单纯的设计专家,也不应只是精通领导艺术的专家。他们不仅要胜任自己的管理工作,还要有力地领导自己的团队同心协力完成既定目标。管理者必须要努力使企业员工的行为与组织协调,使员工的目标与组织的愿景归一。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对企业可以获得发展,对个人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使企业和个人的努力方向找到共同点,让企业目标的方向感、使命感与个人的荣誉感、追求感融为一体。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对立与冲突——企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企业内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在大多数企业中,都存在干多少活拿多少报酬的心理。而普遍存在的内部平均主义严重,没有体现多劳多得,有很多技术骨干人员抱怨,认为自己到年底的收入模模糊糊。这种心理直接反映在劳动组织和劳动态度上,对此心理和行为,就要从完善组织行为上着手。因此,项目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要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原理,从细处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诸如表扬、晋升、奖励、培训等,用组织行为方式才能避免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背离的局面。

(完整版)材料力学必备知识点

材料力学必备知识点 1、 材料力学的任务: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 3、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 低碳钢:含碳量在0.3%以下的碳素钢。 5、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极限: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化极限 6、 名义(条件)屈服极限:将产生0.2%塑性应变时的应力作为屈服指标 7、 延伸率δ是衡量材料的塑性指标塑性材料 随外力解除而消失的变形叫弹性变形;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叫塑性变形。 >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8、 失效:断裂和出现塑性变形统称为失效 9、 应变能:弹性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因变形而储存的能量 10、应力集中:因杆件外形突然变化而引起的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 11、扭转变形:在杆件的两端各作用一个力偶,其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且作用平面垂直于杆件轴线,致使杆件的任意两个横截面都发生绕轴线的相对转动。 12、翘曲:变形后杆的横截面已不再保持为平面;自由扭转:等直杆两端受扭转力偶作用且翘曲不受任何限制;约束扭转:横截面上除切应力外还有正应力 13、三种形式的梁:简支梁、外伸梁、悬臂梁 14、组合变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组合的变形 15、截面核心:对每一个截面,环绕形心都有一个封闭区域,当压力作用于这一封闭区域内时,截面上只有压应力。 16、根据强度条件 可以进行(强度校核、设计截面、确定许可载荷)三方面的强度计算。 17、低碳钢材料由于冷作硬化,会使(比例极限)提高,而使(塑性)降低。 18、积分法求梁的挠曲线方程时,通常用到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因杆件外形突然变化引起的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轴向受压直杆丧失其直线平衡形态的现象称为失稳 19、圆杆扭转时,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其纵向截面上也存在切应力。 20、组合图形对某一轴的静矩等于(各组成图形对同一轴静矩)的代数和。 21、图形对于若干相互平行轴的惯性矩中,其中数值最小的是对( 距形心最近的)轴的惯性矩。 22、当简支梁只受集中力和集中力偶作用时,则最大剪力必发生在(集中力作用面的一侧)。 23、应用公式z My I σ=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和小变形。 24、一点的应力状态是该点(所有截面上的应力情况)。 在平面应力状态下,单元体相互垂直平面上的正应力之和等于(常数)。 25、强度理论是(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 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应根据(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和材料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强度理论。 26、强度是指构件抵抗 破坏 的能力;刚度是指构件抵抗 变形 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构件维持其原有的 平衡状态 的能力。 27、弹性模量E 是衡量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 28、使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

组织行为学的案例思考

目录 1.激励概述3 1.1激励的含义3 1.2激励机制3 1.2.1诱导因素 3 1.2.2行为制度 3 1.3激励的作用3 2.企业激励机制案例分析4 2.1华为企业的激励机制4 2.1.1直接经济奖励4 2.1.2非直接经济奖励4 2.2企业激励机制给我们的启示5 3.如何创建企业有效的激励制度 6 3.1激励组织期望的行为6 3.2善于发现和利用差别6 3.3掌握好激励的时机与力度6 3.4激励时因人制宜6 3.5系统设计激励策略体系6 3.6系企业危机意识的树立,危机激励7 4.结论7 5.参考文献7

1.激励概述 1.1 激励的含义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1.2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和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组织发展动力的核心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个“努力工作—产生绩效—有效激励—努力工作”的循环正反机制,将组织目标纳入其中,使员工个人的努力程度与绩效挂钩,采用物质或精神的激励制度使员工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进而刺激其努力完成组织下阶段的目标,使组织绩效螺旋式上升。根据激励的含义,激励机制将包含诱导因素和行为因素两方面的内容。 1.2.1诱导因素 诱导因素即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因素。激励的目的是调动积极性,积极性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意愿及行为的准备状态。员工积极性受员工自身的需要及认识和环境的影响。对诱导因素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员工需求因素的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组织愿景的设计,采用内外部结合的奖酬设计。 1.2.2行为制度 组织对其成员完成组织目标所努力的方向、行为方式、行为控制以及应当遵循的价值观的设定。激励的实质是通过目标导向,使人们出现的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向行动。组织中成员受诱导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类型的价值观。但组织要培养主导价值观,使员工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趋向一致,更有利于组织完成目标。 1.3 激励的作用 一个人平常表现的能力水平,与经过激励达到的能力水平之间存在大约60%左右的差距,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lls)教授调查研究。激励在组织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材料力学知识点总结

材料力学总结一、基本变形

二、还有: (1)外力偶矩:)(9549 m N n N m ?= N —千瓦;n —转/分 (2)薄壁圆管扭转剪应力:t r T 22πτ= (3)矩形截面杆扭转剪应力:h b G T h b T 32max ;β?ατ= = 三、截面几何性质 (1)平行移轴公式:;2A a I I ZC Z += abA I I c c Y Z YZ += (2)组合截面: 1.形 心:∑∑=== n i i n i ci i c A y A y 1 1 ; ∑∑=== n i i n i ci i c A z A z 1 1 2.静 矩:∑=ci i Z y A S ; ∑=ci i y z A S 3. 惯性矩:∑=i Z Z I I )( ;∑=i y y I I )( 四、应力分析: (1)二向应力状态(解析法、图解法) a . 解析法: b.应力圆: :拉为“+”,压为“-” :使单元体顺时针转动为“+” :从x 轴逆时针转到截面的 法线为“+” α τασσσσσα2sin 2cos 2 2 x y x y x --+ += x y στα

ατασστα2cos 2sin 2 x y x +-= y x x tg σστα-- =220 22 min max 22 x y x y x τσσσσσ+??? ? ? ?-±+= c :适用条件:平衡状态 (2)三向应力圆: 1max σσ=; 3min σσ=;2 3 1max σστ-= (3)广义虎克定律: [])(1 3211σσνσε+-= E [] )(1z y x x E σσνσε+-= [])(11322σσνσε+-=E [] )(1 x z y y E σσνσε+-= [])(12133σσνσε+-=E [] )(1 y x z z E σσνσε+-= *适用条件:各向同性材料;材料服从虎克定律 (4)常用的二向应力状态 1.纯剪切应力状态: τσ=1 ,02=σ,τσ-=3 2.一种常见的二向应力状态: 22 3122τσσ σ+?? ? ??±= 2 234τσσ+=r x σ

非饱和土一维固结的半解析解

文章编号:100020887(2010)022*******Ζ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会,I SS N 100020887 非饱和土一维固结的半解析解 3 秦爱芳 1 , 孙德安1, 谈永卫 2,3 (1.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200072;(2.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 3.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郭兴明推荐) 摘要: 首先对Fredlund 的非饱和土一维固结理论进行简化,由得到的液相及气相的控制方程、 Darcy 定律及Fick 定律,经Lap lace 变换及Cayley 2Ha m ilt on 定理构造了顶面状态向量与任意深度处 状态向量间的传递关系;通过引入边界条件,得到了大面积瞬时加荷情况多种边界条件下Lap lace 变换域内的超孔隙水压力、超孔隙气压力及土层沉降的解;采用Cru mp 方法编制程序实现Lap lace 逆转换,得到了时间域内的超孔隙水压力、超孔隙气压力、土层沉降的半解析解;引用典型算例,对单面排水排气情况,与已有的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其正确性;对单面排气不排水情况,与差分法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证明半解析解的正确性,并进行固结特性分析.该研究对非饱和土一维固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一维固结; 非饱和土; 超孔隙水压力; 超孔隙气压力; 半解析解中图分类号: T U44 文献标志码: A DO I :10.3879/j .issn .100020887.2010.02.009 引 言 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非饱和土固结问题,典型的有B light [1] ,Scott [2] ,Bar 2den [3],Fredlund 等[425]等提出的固结方程.20世纪90年代非饱和土固结问题是国内非饱和土 力学研究的热点,Yang (杨代泉)[6]、陈正汉[728]、Shen (沈珠江)[9]、殷宗泽[10] 等曾先后研究过非饱和土的固结理论,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在非饱和土固结理论中比较完善也具有权威性的 是Fredlund [5]固结理论.秦爱芳等[11] 基于Fredlund 的非饱和土一维固结理论得到了大面积均布瞬时加载下顶面为透水透气面,底面为不透水不透气(单面排水排气)边界条件下非饱和土层一维固结的解析解.对于简单荷载及边界条件的Lap lace 逆变换问题,可直接利用Lap lace 变换表得到逆变换的解析表达式,而对于大部分荷载及边界条件(如以上荷载的其它边界条件),Lap lace 变换下的表达式极其复杂,难以直接进行Lap lace 逆变换得到其解析解,需要通过数值方法进行逆变换.本文对大面积均布瞬时加载的多种边界条件,首先推导出Lap lace 变换域内的超孔隙水压力、超孔隙气压力及土层沉降的解,然后采用Crump 方法编制程序实现La 2p lace 逆转换,得到其半解析解.这种半解析解方法避免了直接Lap lace 逆变换的困难,并可向 9 91 应用数学和力学,第31卷第2期 2010年2月15日出版 App lied Mathe matics and Mechanics Vol .31,No .2,Feb .15,2010 3 收稿日期: 2009206208;修订日期: 2009212228 作者简介: 秦爱芳(1966—),女,山西人,副教授,博士生(联系人.Tel:+86221256336014; E 2mail:qinaifang@21cn .com ).

组织行为学复习笔记--张德版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要点----张德版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一是在组织内部的组织行为,即怎样的组织行为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组织管理;二是对组织外部的组织行为,即怎样的组织行为才能使组织在社会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概括起来,及组织中的个体、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组织:含义:是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使命,一些人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构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具有什么功能?答:1、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许多需要。2、能够形成比单独个人力量简单相加的强大得多的整体力量,完成单个人完成不好的任务。3、组织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良好组织所具有的特点:1、通个个体需要和完成共同目标而把组织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2、通过科学的分工和有效的协调来合法完成任务,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管理和人的管理有何区别?答:组织管理包括对物(组织财产)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但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对人的管理是组织管理的核心。 管理技能中人的因素:通常而言,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三个方面。技术技能是指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战士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如工程师。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能力。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尤其重要。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工事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科学现代化:组织行为学对管理科学现代化的影响:1、从忽视人的作用变为重视人的作用。2、管理由以事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3、由注重“纪律”变为注重人的“行为”的研究。4、由“监督”管理发展为“激励”管理。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已达到组织既定目标。 第二章: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 一:需要与行为问题:男女之间为什么会有相互表达爱慕的行为?这些行为为什么又因人、因时代不同而有所不同?答:1、生物本能论:行为是个体的生物本能,2、环境决定论:强调行为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德国生物学家卢因认为:人的行为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动机是由需要和环境支配。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注意:客观刺激不只是指身体外部的也包括身体内部的心理学上吧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愿望、欲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动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需要转变为动机条件有二:一是需要到一定程度,产生满足需要的愿望;而是需要对象目标的确定。需要在某种水平以上,才可能成为动机并引发行为。 不同人有不同的需要结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需要结构。不同的需要结构,必然导致不同的动机结构。有的动机比较强烈而稳定,而另一些动机比较微弱而不稳定,那种最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叫优势动机,其他动机叫辅助动机动性。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又是支配的,辅助动机对行为存在着影响,但不起支配作用。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目标导向行为,指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的行为,有了动机就要选择和寻找目标,目标导向行为代表寻求、到达目标的过程。二是目标行为,指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也即实现目标,达到满足的程度。三十间接行为,指与当前目标

化工制图-读工艺流程图、设备平面图、绘管道等

65 6-12 根据装配示意图查表拼画化工设备图 技术特性表 管 口 表 e 200 JB/T 81-1994 平面 排污口 d 200 JB/T 81-1994 平面 出料口 c 20 JB/T 81-1994 平面 排气口符号 公称尺寸 连接尺寸标准 连接面形式 用途或名称 a 450 HG21515-1995 人孔 b 200 JB/T 81-1994 平面 进料口设计温度 100 操作温度 40 物料名称 容器类别 I 1.5 腐蚀裕度/mm 焊缝系数 0.85 设计压力/MPa 常压工作压力/MPa 常压 作业指导书 一、 目的 (1) 掌握化工设备零部件的查表方法。(2) 掌握标准件的规定标记的书写方法。 (3) 熟悉化工设备图的包含的内容及表达方法。(4) 掌握化工设备图的作图步骤。二、 内容和要求 (1) 读懂装配示意图,了解所用化工设备标准件的类型, 在6-14、6-15中绘出标准零部件的图形,并标注尺寸,为 装配图的绘制作好准备。 (2) 由装配示意图,绘出储罐设备图。(3) A2图纸,横放,绘图比例自定。三、 注意事项 (1) 画图前看懂设备示意图及有关零部件图,了解设备的 工作情况及各零部件的装配连接关系。 (2) 综合运用化工设备图的表达方法确定表达方案。(3) 要合理布置视图及标题栏、明细栏、管口表、技术特 性表、技术要求。 (4) 参考书中焊缝图形,正确绘出焊缝图形。 姓名班级 学号

6-13 化工设备示意图 姓名学号

6-14 查表确定零件尺寸,作出图形并标注尺寸 姓名 班级 学号

6-15 查表确定零件尺寸,作出图形并标注尺寸 姓名学号

材料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材料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1.材料力学:研究构件(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内力、变形、以及破坏或失效一般规律的科学,为合理设计构件提供有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理论力学:研究物体(刚体)受力和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3.构件的承载能力:为保证构件正常工作,构件应具有足够的能力负担所承受的载荷。构 4.件应当满足以下要求:强度要求、刚度要求、稳定性要求 5.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材料力学所研究的构件,由各种材料所制成,材料的物质结构和性质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为固体。任何固体在外力作用下都会发生形状和尺寸的改变——即变形。因此,这些材料统称为变形固体。 第二章:内力、截面法和应力概念 1.内力的概念: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构件,对于所取的研究对象来说,周围的其他物体作用于其上的力均为外力,这些外力包括荷载、约束力、重力等。按照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外力又可分为分布力和集中力。 2.截面法:截面法是材料力学中求内力的基本方法,是已知构件外力确定内力的普遍方法。 已知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求m-m截面上的内力,即求m-m截面左、右两部分的相互作用力。 首先假想地用一截面m-m截面处把杆件裁成两部分,然后取任一部分为研究对象,另一部分对它的作用力,即为m-m截面上的内力N。因为整个杆件是平衡的,

所以每一部分也都平衡,那么,m-m截面上的内力必和相应部分上的外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就可以确定内力。例如在左段杆上由平衡方程 N-F=0 可得N=F 3.综上所述,截面法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 1、假想截开在需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用一截面把构件截成两部分。 2、任意留取任取一部分为究研对象,将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以截面上的内力N来代替。 3、平衡求力对留下部分建立平衡方程,求解内力。 4.应力的概念:用截面法确定的内力,是截面上分布内力系的合成结果,它没有表明该分布力系的分布规律,所以,为了研究相伴的强度,仅仅知道内力是不够的。例如,有同样材料而截面面积大小不等的两根杆件,若它们所受的外力相同,那么横截面上的内力也是相同的。但是,从经验知道,当外力增大时,面积小的杆件一定先破坏。这是因为截面面积小,其上内力分布的密集程度大的缘故。 如图所示,在杆件横截面m-m上围绕一点K取微小面积,并设上分布内力的合力为。的大小和方向与所取K点的位置和面积有关。 将与的比值称为微小面积上的平均应力,用表示,即: 称为截面m-m上一点K处的应力。应力的方向与内力N的极限方向相同,通常,它既不与截面垂直也不与截面相切。将应力分解为垂直于截面的分量σ和相切于截面的分量τ,其中σ称为正应力,τ称为切应力。在国际单位制中,应力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Pa)。工程上常用兆帕(MPa),有时也用吉帕(GPa)。 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在机器或结构物中,构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构件的纵向(长度方向)尺寸较横向(垂直于长度方向)尺寸大得多,这样的构件称为杆件。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结课论文 大学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院: xx学院 专业: xx 姓名: xxx 学号: xx 指导老师: xx 日期: 2011年06月

摘要 (3) 一、学生自学为中心,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5) 1.1新型教学法之问题教学法 (5) 1.2提倡选择问题教学的理由 (5) 1.3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6) 二、教师激励性教育为主,与惩罚式教学相结合 (6) 2.1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7) 2.2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目标 (7) 2.3 有效的激励措施 (7) 2.4 必要的课外知识培训 (8) 三、心智模式为向导,提高课堂积极性相结合 (8) 3.1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心智模式 (9) 3.2引导学生质疑与反思自我心智模式 (9) 3.3引导学生完善自我心智模式,培养共享心智模式。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大学老师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摘要:通过对现代化社会的简介,本文提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有其局限性,基于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本文介绍了三种方法用以调动大学课堂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大学教育,积极性 Method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base 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alysi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 teaching Schoo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nxi,710054 Class: Management Engineering, Class 0902. Author: xx Abstract: From troduction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n the modern university,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heor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ree methods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college classroom, improving student’s the general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 Teaching mode,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Actively. “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学校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悠久

组织行为学张德第三版考试笔记整理

管理者的工作和角色 管理的功能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角色观:1人际角色: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传递角色: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者,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技能观: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1、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具备三个条件: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组织活动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许多组织失败的原因在于不能适应环境。 当然,组织也会影响环境。成功的组织会对社会产生示范效应,组织失败的教训也会增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组织对环境都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都必须以对环境的适应为前提。 动态地看,组织结构形成后,必然展开活动以完成组织目标,同时要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调整,提高组织的效能,这种运作、变革发展的过程即为组织的演变过程。 行为是指生命体由内在心理支配和外在目标驱使而形成的行动和作为。 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组织行为的研究以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研究为核心。 组织三层次:个人、群体、组织 组织行为学定义为: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有三层含义: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二)新组织的特点1、网络化2、扁平化3、灵活性4、全球化5、多元化 (三)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分类:有效性、可信性、普遍性

组织行为学参考书目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 英文名称: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任课教师:何菊莲等 适应学科、方向:企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 预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主要内容: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提高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由于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在组织行为学领域中人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还存在分歧,某个观点,会有正反两方面的争论,让学生探讨不同的观点,从争论中获得启发。学会权变的思想,权变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部分。个体部分讲述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个性差异与管理、激励理论及其应用、员工与组织关系等。群体部分讲述群体行为的基础、团队管理、沟通、领导行为与管理决策、冲突管理等。组织部分讲述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组织文化、跨文化组织行为管理等。 主要教材及参考文献: 1、罗宾斯(美)著. 李原、孙健敏译.组织行为学(第十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 2、孙健敏译,组织行为学(MBA核心课程案例).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3、德博拉.安科纳(美)等著. 王迎军等译. 组织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4、陈维政等. 组织行为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余凯成主编. 组织行为学(第三版) 〔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 7、余凯成等. 组织行为学案例集〔M〕.成都:西南财大出版社,1996. 8、黎永泰.黎伟. 企业管理的文化阶梯〔M〕.四川:四川人民 出版社,2002. 9、 (美)里基·W.格里芬Ricky W.Griffin编著.组织行为学— —组织与人员的管理〔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10、(美)杰拉尔德·格林伯格编著.组织行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1、(美)史蒂文L.麦克沙恩编著.组织行为学〔M〕.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7. 12、(美)莱曼W.波特编著.激励与工作行为〔M〕.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6. 13、(美)O.吉弗.哈里斯等著. 李丽等译. 组织行为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7. 14、弗雷德.鲁森斯著. 王磊等译. 组织行为学〔M〕.北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