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GFR1、FGF10和FGF18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研究

FGFR1、FGF10和FGF18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研究

东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FGFR1、FGF10和FGF18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研究

姓名:杨顺露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外科学

指导教师:万伟东

20090410

中文摘要

FGFRl、FGF10和FGF18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研究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FGFRl、FGFl0和FGFl8基因多态性与中国部分人群发生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ecleftlipwithorwithoutcleftpalate,NSCL/P)的关系。

方法实验选择75个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核心家庭(其中包括患儿及其生物学父母.)和75个无唇腭裂畸形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收集其临床资料和血液标本,提取其外周血基因组DNA。FGFRl基因rsl3317位点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FGFRl基因P.E467K、P.M369I、P.¥393S,FGFl0基因rsl448037和FGFI8基因rs4043716位点采用三维丙烯酰胺凝胶基因芯片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通过部分样本重复检测和测序验证的方法控制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基因型数据,比较患儿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对全部核心家庭的数据进行单倍型相对风险分析(Haplotyperelativerisk,HRR)和以家系为基础的关联检验(Familybasedassociationtest,FBAT);对含杂合子父母的核心家庭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tteddisequillibriumtest,TDT)。

结果FGFRI基因:P.E467K、P.M369I和P.¥393S三个位点在所有研究样本中均未检测出多态性,三个位点对应的碱基均为G,rsl3317位点检测出多态性。对rsl3317基因型数据进行分析:患儿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胗o.05);病例组核心家庭TDT检验矿=o.056,P>0.05;HRR检验/=0.058,P--0.809gFBAT检验Z=0.236,P>0.05。FGFl0基因:rsl448037检测出多态性,对其基因型分型结果进行分析:患儿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胗0.05);

病例组核心家庭TDT检验≯=o.529,P>0.05;HRR检验/=0.506,P=O.477)FBAT检验Z=0.728,P>0.05。F(3F18基因:rs4043716检测出多态性,对其基因型分型结果进行分析:患儿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基因型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5,进一步分析得出基因型TTvs.CT,:4.688P----0.030OR=0.386(0.161.0.925)。等位基因频数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病例组核心家庭TDT检验,=o.012,P>O.05;HRR检验≯=o.013,P--O.908;FBAT检验Z=0.111,P>0.05。

结论FGFl8基因rs4043716位点多态性和中国人群NSCL/P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FGFRl基因rsl3317和FGFl0基因rsl448037位点多态性与中国部分人群NSCL/P町

一、前言

?】uo‘?■一

一、刖吾

唇腭裂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颜面部缺陷,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发病率有较大差异,平均发病率约为1/700,其中亚洲发病率较高约1/500,欧洲居中约1/1000,非洲最低约1/25001¨。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ecleftoflipwithorwithoutpalate,NSCL/P)是指单发的唇裂、腭裂或唇裂合并腭裂,它是一种排除了其它系统畸形和综合征的唇腭裂。目前研究显示70%的唇裂伴/不伴腭裂和50%单纯性腭裂的病例属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唇腭裂患者常常因为喂养、咬合、构音功能异常需要外科手术和后续的序列治疗。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唇腭裂患者较正常人寿命短,同时拥有较高的癌症和精神疾病发病风险【zJj。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出生时患唇腭裂的患者成年后女性有较高的乳腺和颅脑肿瘤发病风险,男性有较高的肺癌发病风险[41。因此针对唇腭裂病因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唇腭裂病因复杂,目前认为是一种多基因易感性疾病,环境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发病。同时相关研究还表明唇和腭的形成依赖于多细胞相互作用、细胞分化及神经嵴迁移,受到大量结构蛋白和调控蛋白的影响,所有参与以上过程的基因都可能是唇腭裂发病的候选基因。目前为止已经有多个基因被认为与唇腭裂相关,但是唇腭裂的主要病因仍未明了。FGF信号(Fibroblastgrowthfactorsignalling)在颅面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近来也被引入唇腭裂病因学的研究之中。这个通路中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很可能与环境因素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唇腭裂发病的危险因素。

在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发现小鼠上唇和腭的组织中高表达FGFs很明显地与口面裂相关联。FGF8在额鼻突处表达,此处鼻窝内陷使得内侧和外侧鼻突融合15J。FGFRl,FGFR2和FGFl0在腭部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包括腭上皮外向性生长时期以及在腭部融合时细胞间质和中嵴上皮的增殖时16-91。转基因的动物模型同样支持了FGFs/FGFRs在唇腭裂病因中的作用。FGFl0-/461、FGFR2b-/-[91、FGFl8-/-[1o'11】和FGFRl亚效基因小鼠发生腭裂112】。亚效基因FGF8“驯’突变的小鼠发生颅面部的缺陷,包括腭与腭骨的发育异常Il引。此外定向干扰FGFl0/FGFR2b信号的小鼠出现腭裂。因此可以推测FGF卵GF黜在唇腭裂病因中可能是的候选因素。

近年研究表明FGFs/FGFRs在综合征性唇腭裂形成起重要作用。人类疾病包括颅缝早闭骨骼发育异常综合征(FGFRI—FGFR3)和Kallmann综合征(FGFRI)都是由于FGF信号转导异常所引起。以颅缝早闭和并指为特征的Apert综合征的病例有44%的病人同时合并腭裂II4’巧J。在FGFR2基因上发现的两个突变¥252W和P253R,几乎出现于全部Apert综合征的病人;表现为显性裂的病例更常出现¥252W突变(59%),而出现P253R突变的只占17%114—61。常染色体显性的Kallmann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嗅觉减退/丧失和促性腺激素不足性腺功能减退,主要是由FGFRl突变所致,5%一10%的这种病人合并唇腭裂【17。19J。

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研究也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借鉴,多个在综合征性唇腭裂中发现的致病候选基因,都被引入到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病因研究之中,如IRF6、PVRLI、MSXl、TBX22等12UJ,FGFs/FGFRs也一样。基于FGF信号在颅面部发育以及在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中的重要作用,FGFs/FGFRs与人类NSCL/P相关性的研究在2007年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Riley等12lJ通过测序发现了FGFs/FGFRs中7个可能致病的突变,同时发现FGFRl基因rsl3317、FGFl0基因rsl448037和FGFl8基因rs4073716等SNP位点与NSCL/P相关。Riley等12r21根据基因组扫描和基因定位、连锁相关分析发现FGFRl可能与唇腭裂的发生相关。Riley等田J对FGF信号相关基因保守的非编码区进行测序,结果发现55个新的SNP位点,其中FGFl0基冈有4个突变位点在8种以上的物种中高度保守,1个突变位点使得转录凶子STAT的结合位点缺失,而该位点与颅面部的发育息

东南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息相关。这些都提示了FGFRl、FGFl0和FGFI8基因可能在唇腭裂的发生中起作用,故本次实验我们选择这些基因的一些多态性位点作为检测对象。

综合相关的其他研究,2008年初Ⅵeiml24J提出FGF信号通路可能在NSCL伊的发病中起到3%的作用。目前国外在FGFs/FGFRs与人类NSCL伊相关性研究的报道较少,国内尚

无相关文献。我们以中国部分汉族人群NSC价患儿核心家庭和正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和核心家庭病例患儿父母亲内对照的研究设计,检测部分FGF信号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该部分人群NSCL/P发生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本次研究选择6个SNP位点作为研究对象,针对FGFRl基因璐13317位点选择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针对FGFRl基因P.E467K、P.M369I、P.¥393S,FGFl0基因璐1448037和FGFl8基因rs4043716位点选择采用三维丙烯酰胺凝胶基因芯片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在实验方法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检测单核甘酸多态性的方法,准确性高;三维丙烯酰胺凝胶基因芯片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技术成熟的,检测效率和特异性均高的新的检测手段,该实验方法由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实验检测结果进行多种遗传统计学分析,探讨研究位点多态性与该部分人群NSCL伊发生风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为寻找NSCL伊遗传易感性标记提供流行病学证据。通过这些研究确定唇腭裂发病的相关基因类型,为患病人群及后代提供预警和遗传风险的评估,据此建立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二、文献综述

二、文献综述

FGFs/FGFRs与唇腭裂相关研究的进展

唇腭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颜面部缺陷,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发病率有较大差异,平均约为1/700[¨。唇腭裂可以分为综合征性和非综合征性两种类型。综合征性唇腭裂是指除唇腭裂畸形外同时合并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畸形和发育异常,可以分为染色体综合征(超过350种的孟德尔氏病)、致畸因子(如苯妥英和酒精)引起的综合征以及未归类的综合征。而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cleftoflipwithorwithoutpalate,NSCL/P)是指单发的唇裂(Cleftlip,CL)、腭裂(Cleftpalate,CP)或唇裂合并腭裂(Cleftlipandpalate,CLP),它排除了其它系统畸形和综合征性的唇腭裂,目前研究显示70%的唇裂伴/不伴腭裂病例和50%的单纯性腭裂病例属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唇腭裂的病人常常因为喂养困难、咬合和构音功能异常等需要外科手术和后续的序列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唇腭裂患者较正常人寿命短同时拥有较高的癌症和精神疾病的发病风险12,引。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出生时患唇腭裂的女性患者成年后有较高的乳腺和颅脑肿瘤的发病风险,而男性患者成年后患原发性肺癌的风险较高【4J。因此唇腭裂病因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唇腭裂病因复杂,涉及基因和环境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已经有多个基因被认为与唇腭裂相关,但是唇腭裂的主要病因仍未明了。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研究也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借鉴,多个在综合征性唇腭裂中发现的致病候选基因,都被引入到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病因研究之中,如IRF6、PVRLl、MSXl、TBX22、FGFRI等12…。FGFs/FGFRs在颅面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使得其在综合征性唇腭裂中被较多地研究,现在也被引入到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研究之中。最新的研究在唇腭裂病例中发现了FGFs/FGFRs基因编码区的多个突变12¨,这凸显出了FGFs/FGFRs在唇腭裂病因中的重要作用。这个通路很可能与环境因素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唇腭裂的危险因素。下面就FGFs/FGFRs与唇腭裂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l、FGFs/FGF黜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s,FGFs)是一类由FGF基因家族编码的结构相关的蛋白质,由约150.200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中心区域有大约120个氨基酸序列存在高度的同源性(30%.70%)。到目前为止FGFs已发现有23个成员,FGFs亚科与各染色体定位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人类FGFs基因多数散在分布于全基因组中。但也有一些FGFs基因在基因组上形成群落,由此推断FGFs基因家族是在进化、复制和易位等复杂过程中形成的Iz引。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growthfactorsreceptors,FGFRs)是一类跨膜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它们介导FGF信号传递入细胞质中。目前已经确定了有4种独立基因编码的FGFRs,flOFGFRl、FGFR2、FGFR3和FGFR4。它们都为单链的糖蛋白分子,由细胞外区、跨膜区和细胞内区组成。这4种FGFRs具有55%一72%的氨基酸一致性,但它们与配体的亲和力和组织的分布有所不同。

FGFRs的激活主要是通过FGFRs的二聚体化和自磷酸化来实现。FGFRs受体二聚体化是FGF信号传递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该步骤需细胞表面硫酸肝素蛋白多糖(neparansulfateprotcoglycans,HSPG)的参与,不同组织的细胞外间质一定区域上的HSPG的生物合成为表达FGFRs的细胞提供了支架,从而使这些细胞移行过来f8J。在受体二聚体中,一个受体分子能磷酸化另一个受体分子,从而实现受体的自磷酸化。磷酸化一般发生在两类不同的酪氨酸残基上。

东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FGF信号转导主要通过PLC吖路径126】、Ras瓜a价肛舳RK路径127,2s]和JAK/S吖汀圈途径来实现磷酸化、激活转录因子等生物学功能。除了Iji『面3条主要的路径,FGF信号传递还有其它的一些路径。这些路径之间以及与其他生长因子的传导路径相互作用形成网络,从而调节细胞的某些生理过程。但是目前对细胞内FGFs/FGFRs系统下游其他信号的传递作用仍所知甚少,有待进一步研究揭示。

2、FGFs/FGFRs在面部与腭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的表现

FGFs/FGFRs在进化中高度保守,在胚胎发育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几乎涉及颅面部所有的结构从早期的形态萌出到生长发育调节的全过程。脊椎动物面部的发育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面部始基外向生长和分化的过程,是一个精确的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相互配合的过程,由不同的诱导信号交织,大量的信号分子参与其中,FGF信号即是其中之一。

2.1FGF信号在面部始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FGF信号参与了诱导神经嵴的形成过程[30-321,同时促成了神经嵴上软骨细胞谱系的形成L32,33l。神经嵴细胞的诱导,包括来源于神经管背脊上面外胚层处细胞的起源[341。这些细胞迁移至鳃弓并形成额鼻、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始基。这些始基和神经嵴浓缩产生的软骨以及骨组织负责形成面部的主要结构如颌、唇、腭,这些结构的形成过程同样为FGF和其他信号通路所调控。

干扰面部始基的发育过程将会引起不同的口面裂和面部发育不全。在面部裂中,腭裂是最常见的畸形。在大多数病例中唇裂常与腭裂伴发,但有些是单发的畸形,这提示两者的分子形成基础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它们形成的不同机制在小鼠的动物实验中也得到了体现【351。

2.2FGF信号在腭发生中的作用

哺乳动物的腭是由初腭和继发腭连接形成。哺乳动物继发腭的形成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包括腭架的外向性生长、抬升、融合和成熟【361。在这一过程中,腭突处的间质增殖活跃,这对于腭的外向生长和融合是必需的。腭的发生中腭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腭部在融合过程受到任何干扰都可能导致腭裂发生。如腭架抬升的延迟,间质增殖的减少和MES(Midlineepithelialseam)不正常的凋亡都可能是腭裂的病因。腭发育中的基因水平的机制正被人类开始逐渐了解,BMP、SHH、SOX9、MSX、FGF、TGFl33和EGF信号都在腭发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37】。腭发生过程中的主要调节因素是中胚层来源的间质和外胚层、内胚层来源的上皮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上皮.问质的相互作用。FGF信号在几乎所有结构的上皮和间质中同时出现,通过受体亚型特异区域表达来调节上皮.间质之间的相互作用。FGF信号介导上皮.问质相互作用指导腭发育中的分化和成熟。上皮.间质转化(EMT)是唇与腭融合过程的重要机制,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可13引。

FGF信号对腭的发生至关重要,然而其在唇腭裂形成中的作用仍未被阐明。

3、受损的FGF信号与唇腭裂的研究

在研究中发现小鼠上唇和腭的组织中高表达FGFs很明显地与口面裂相关联。FGF8在额鼻突处表达,此处鼻窝内陷使得内侧和J'b倾fJ鼻突融合【5】。FGFRl,FGFR2和FGFl0在腭部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包括腭上皮外向性生长时期以及在腭部融合时细胞间质和中嵴上皮的增殖时[6-91。转基因的动物模型同样支持了FGFs/FGFRs在唇腭裂病因中的作用。FGFl0乒[61、FGFR2b壬191、FGFl8-/-【10,11】和FGFRl亚效基因的小鼠发生腭裂【12】。亚效基因FGF8‘恻一突变的小鼠发,E颅【fIi部的缺陷,包括腭与腭骨的发育异常113】。此外,定向干扰FGFl0/FGFR2b信号的小鼠出现腭裂。因此,可以预期FGF信号在唇腭裂病因中是

二、文献综述

一个重要的候选因素。

近年研究证实FGF家族成员在综合征性唇腭裂形成起显著作用。人类疾病包括颅缝早闭骨骼发育异常综合征(FGFRl.FGFR3)和Kallmann综合征张S)(FGFRl)都是由于FGF信号失调所引起。以颅缝早闭和并指为特征的Apert综合征的病例有44%的病人同时合并腭裂114’15J。在FGFR2基因上发现的两个突变¥252W和P253R,几乎出现于全部Apert综合征的病人:表现为显性裂的病例更常出现¥252W突变(59%),而出现P253R突变的只占17%114—61。常染色体显性的Kallmann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嗅觉减退/丧失和促性腺激素不足性腺功能减退,主要是由FGFRl突变所致,5%.10%的这种病人合并裂117—91。

FGF基因在颅面部发育的几个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下表列举了几个由于FGF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疾病和相关的小鼠模型实验结果139]。这些都提示了受损的FGFs/FGFRs很可能与唇腭裂的发病相关。

关于FGF信号的基础研究以及其与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研究较多,而其与人类NSCL/P相关性的研究直到2007年才引起相关学者关注。Rile矿2lJ等最近针对12个FGFs/FGFRs基因(FGFRl,FGFR2,FGFR3,FGF2,FGF3,FGF4,FGF7,FGF8,FGF9,FGFl0,FGFl8和NUDT6)的编码区进行测序,分析与唇腭裂的相关性,并从蛋白结构去分析预测突变后氨基酸的功能。实验发现了7个可能致病的突变,其中包括FGFRl(R609X)的无义突变,FGF8(D73H)的新生(dellOVO)错义突变以及FGFRl、FGFR2和FGF8的一些错义突变。分析FGFRl、FGFR2和FGF8的突变后结构,提示这些突变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损害了蛋白质的功能。同时针对11个FGFs/FGFRs基因(FGF2,FGF3,FGF4,FGF7,FGF8,FGF9,FGFl0,FGFl8,FGFRl,FGFR2和FGFR3)分别选取2_4个SNP位点做与

NSC坍相关的研究,统计分析发现FGF3、FGF7、FGFl0、FGFl8和FGFRl的SNP位点与NSCL/P相关。综合这些资料Riley提出FGFs/FGFRs可能在NSCL/P的发病中起到3%.5%的作用。

Riley等【22】根据大样本唇腭裂家族基因组范围的扫描数据分析得出在位于8p11.2320cM区域微卫星重复标志的LODs(优势对数积分眨1.0,并有统计学意义。针对这一区域的基因组扫描之前未被用于唇腭裂的研究,其包含的基因也未被作为唇腭裂的致病候选基因而被广泛研究。10个已知基因(FGFRl,NRGl,FZD3,SLC8AI,PPP3CC,EPHX2,BNIP3L,EGR3,PPP2R2A和NATO的SNP位点对样本的8p11.23区域进行精细的基因定位,连锁相关分析提示位于FGFRl和BAG4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了FGFRl和BAG4与唇腭裂之间的关系。

Riley等Ix31对位于11个FGFs/FGFRs基因(FGF2,FGF3,FGF4,FGF7,FGF8,FGF9,FGFl0,FGFl8,FGFRl,FGFR2和FGFR3)基因内部和附近上下游保守的非编码区进行测序,结果发现55新的SNP位点。有7个突变点在8种或以上的物种中高度保守,31个突变点改变了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其中8个与颅面部的发育息息相关。另外对应其前面的

东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研究【2IJ发现,15个NSCL/P病人同时合并编码区和高度保守区的突变,这提示着FGFs/FGFRs变异的累积效应可能导致唇腭裂的发生。

Osoegawa等【401通过运用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出生时合并唇腭裂的病例以鉴别候选致病基因位点上的缺失和重叠。在104个NSCL/P病例中发现一例在染色体10q26.11.26.13的位置有一个2.2Mb的缺失,分析患者父母DNA标本后显示这一缺失遗传于其患有唇裂的母亲,这个缺失可能作为致病因素与样本的表型相关联。通过区分基因优先次序的软件分析,位于10q26.11-26.13部位的FGFR2被认为是可能的致病基因。

4、展望

由于唇腭裂复杂的病因学和不同的外显率,对该病分子水平的研究一直是个难点。最近在唇腭裂的病例中发现的几个FGFs/FGFRs基因上的突变提示了FGF信号在唇腭裂病因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认识这些突变在功能上的影响和FGF信号在唇腭发育中的分子机制。预期FGFs/FGFRs突变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中的作用占3%.5%左右1241。从生物学上讲,知道了与唇腭裂形成相关基因的四分之一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动物模型和通路,有助于我们扩展认识和寻找其他可能起作用的路径。如SPRYl,2是FGF信号的下游调控基因14¨,目前已经在NSCL/P病人中检出SPRYl,2突变。在SPRY2基因中检出的三个错义突变,其中两个是潜在的致病因素:D20A和K68N14¨。SPRY基因通过调节Ras/MAP通路来拮抗FGF信号引起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如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14¨。将来的研究方向将会是注重FGF信号上游下游调节基因的突变扫描,将FGF信号在唇与腭的发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定义得更为精确,为进一步认识唇腭裂的病因学提供一个突破口。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实验方法

4.1标本收集

患儿来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南京市儿章医院的住院病人,对其父母亲进行临床资料的采集,总计75个核心家庭(患者及其父母组成)。对照组为75个正常对照儿童。分别75个核心家庭及75个正常对照儿童外周血2ml,经EDTA抗凝后,置.70℃冰箱保存备用。

4.2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

①1.5ml离心管加900p1红细胞裂解液,再加3001上l全血,室温孵育1分钟,轻柔颠倒10次。

②160009离心20s,尽量多吸去上清,留下可见的白细胞沉淀物在10.20m液体中。剧烈涡旋10s重悬残液中的白细胞至沉淀物不可见。

③重悬白细胞中加300肛1细胞裂解液,吸打。将样品放冰上1分钟。各管加入100山蛋白沉淀液,高速涡旋20s,使蛋白沉淀液与细胞均匀混合。

④160009离心1分钟,沉淀蛋白为紧贴管壁棕黑色小点。

⑤将含DNA的上清倒入新的1.5ml离心管,管内预先加入300“1100%异丙醇,轻柔颠倒50次混匀DNA与异丙醇。160009离心1分钟,可见小白点即为基因组DNA。

⑥倒掉上清,滤纸快速干燥,加300p170%乙醇,颠倒数次,160009离心1分钟,小心地倒掉乙醇。干净滤纸上颠倒离心管,干燥5s。加100肛l水合液,中速涡旋5s。65度水浴孵育5分钟也可延长至2小时或室温过夜。

⑦抽提出的DNA保存于4"C冰箱备用。长期保存置于.20℃或.80℃冰箱。

4.3测定DNA纯度、量和完整性

4.3.1DNA纯度及浓度

以DNA检测仪测定DNA纯度和浓度,记录。要求R值(OD260/OD280)大于1.6,纯度大于80%,浓度大于50肛g/ml为佳。

4.3.2DNA完整性

待DNA完全溶解后,取3.5山DNA样品,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观测基因组DNA完整性。

4.4引物设计

参照NCBI基因库公布的序列,用primer5.0软件设计引物。FGFRl基因rsl3317采用扩增产物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法检测,引物设计要求包含酶切位点,且酶切位点前后序列相差至少>20bp。其余五个SNP位点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引物设计要求目的片段长度以300-400bp为宜,其他要求同一般引物设计,下游引物5’端均被丙烯酰胺所标记。由于P.M369I和P.¥393S两个位点相距较近,所以共用一组引物。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

FGFRl基因

(Drsl3317序列:(前后标记部分为引物序列,羔为SNP位点C/T,目的片段长度269bp,下划线部分为限制性内切酶MspI识别序列)

5'-AGGCATACCAACAAGAAACGAAGCCAGGGACCTG№GCAAAACTAGCCTCAGGTGACATGTTCTCCTGCACTTAGAAGCA£YG鱼CAAAACCATGCCCACATAGA

东南火学硕上学位论文

反应条件:94℃预变性

94℃变性

59℃退火

72℃延伸

72℃延伸

4℃FGFl8基因rs4043716反应体系构成:

4min40s30s45s4min保存

去离子水

10xPCRbuffer(Mg什free)25mMMgCl210mMdNTPTaqDNA聚合酶201止MPril]3erF20I-tMPrimerR?基因组DNA模板19.35m2.5Ill

1.Om

0.5山

0.15山

0.5山

0.5山

0.5m

合计25m

4min40s30s45s4min保存

注意事项:每次实验均设置阴性对照,用去离子水代替模板。实验时,注意无菌操作,严防污染。戴一次性手套,在洁净工作台内加样。扩增前后的工作在不同的工作台面上进行。

4.6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①胶板的制备:用分析天平称取0.459琼脂糖并置入烧瓶,加入30ml1xTBE缓冲液,微波炉中加热使之沸腾并完全溶解以配成1.5%琼脂糖凝胶,待凝胶冷却至60℃时加入1%溴化乙锭(EB)I.51tl,充分混匀。将温热的凝胶倒入已放置好梳子的胶槽中,倒胶过程缓慢以防气泡形成,凝胶厚度约为5-6mm。凝胶凝固后小心拔出梳子,将凝胶连同胶槽放入电泳槽中,加入lxTBE缓冲液,使液面略高出胶面。

②上样:用微量移液器将3plPCR扩增产物和1m1xLoadingBuffer混匀后加入样品孔内,对照孔内加入5plDNAMarkerDL2,000。

③电泳和观察:120V下电泳12分钟,至溴酚蓝指示剂到达凝胶远侧1/3处时,取出凝胶,用Genegenius紫外凝胶成像系统扫描凝胶。4.7FGFRl基因rsl3317扩增产物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4.7.1实验设计

扩增产物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分析,其原理是检测DNA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形成的特定DNA片段的大小。实验设计流程见下图:

性变性火伸伸预变退延延牝们∽龙抛℃9

4件条应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