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出版社《现代文学三十年》整理的现代文学考点

北大出版社《现代文学三十年》整理的现代文学考点

北大出版社《现代文学三十年》整理的现代文学考点
北大出版社《现代文学三十年》整理的现代文学考点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

束,现代文学的开始。

------背景:在十九世纪末维新运动的影响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与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梁启超: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目的: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

2、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

在《新青年》阵地上集结的急进的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陈独秀:“以欧化为是”;胡适:“输入学理”;蔡元培:“兼容并包”

3、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在文中提出要确认白话文在

中国文学史上的正宗地位,宣称以白话文取替文言文以建设新文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17年2月,陈独秀在二月号《新青年》上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文中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背景:文学革命者们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主动性与批判精神,先集中力量摧毁当时在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旧文学阵地,把批判“黑幕派”和“鸳鸯蝴蝶派”以及旧戏曲作为一场硬仗来打。沈雁冰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等文章中指出,鸳鸯蝴蝶派“思想上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文学观念”。

4、文学革命遭到旧文学势力的一些抵抗,但相对而言,文化保守主义的声音是比较微弱的,

最初有林纾(琴南)出来正面迎击文学革命。

5、1922年,发生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以学理立言,在中外文化比较中坚持一个宗旨,即“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着手整理研究和维护传统文化,对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某些偏激的弊病不无中肯的批评。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1、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许地山等)注重文

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

创造社于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等)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新月社1923年,北京(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前期新月派(1928年徐志摩在上海创办《新月》月刊之前)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11月。(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冯文炳等)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

二、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1、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题为《美文》的文章,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

该文将那种以抒情叙事为主的艺术性的散文视作没人,摆到了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位置,实际上也就阐明了艺术性散文的文类品格。

三、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背景:“五四”时期某些共同的文学兴趣与趋向,或者说是与“五四”新思潮相关的体现在创作上的时代风格:一是理性精神的体现;二是感伤情调的流行;三是个性化的追求;四是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1、1921年前后出现的第一个小说创作浪潮:带有浓厚理性色彩的“问题小说”热。问题小

说的重理性顺应了“五四”时期“思考的一代”探究人生社会的风气。(理性精神的体现)2、以郁达夫为代表的“自叙传”抒情体小说,如《沉沦》,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精神的追求与痛苦,更是不厌其烦地咀嚼伤感。(感伤情调的流行)

第二章鲁迅(一)

1、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2、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3、鲁迅小说的分析,详见课本P30 鲁迅的独特性:他确实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但他

并不以拷问自身为目的,更从不鉴赏人的精神痛苦,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的最终指向是“绝望的反抗”:对于社会,更是对人自身的反抗。

4、鲁迅小说中“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归乡”模式)两大小说情

节、结构模式课本P31

5、《阿Q正传》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

林的伟大代表。鲁迅自己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沈雁冰:阿Q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

6、“阿Q精神”的核心:精神胜利法新时代对于阿Q的解读P37

第三章小说(一)

一、“五四”小说取得正宗文学地位

1、1902年,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为把小说与维新革命相联系,竭力强调小说启迪

民智的社会功能,认为小说是“文学之最上乘”,“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新小说始”。

2、------背景:西洋小说的引入,对中国小说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推动力是明显的。而小说自清末

民初已经显示的内部变化的成熟条件,反倒变成潜在的了。鲁迅说:“小说家的侵入文坛,仅是开始‘文学革命’运动,既1917年以来的事。自然,一方面由于社会的要求的,一方面则是受了西洋文学的影响。”这可以追溯到163种“林译小说”的历史性作用(潜在影响)。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小说家先通过“林译小说”来了解世界。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1、1919年下半年,女作家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了“问

题小说”的风气。

2、冰心是小诗和《寄小读者》散文的作者,最早又以“问题小说”闻名。1919年,在《晨

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3、鲁迅是现代乡土小说开风气的大师,他的《孔乙己》、《风波》、《故乡》、都出现得早,给

后来的乡土作家建立了规范。

4、乡土小说,主要就是指靠回忆来重组来描写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

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5、周作人在1923年连续发表了《地方与文艺》、《旧梦》等文章,提倡“乡土艺术”,明确

提出要“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充分张扬“风土的力”,将文学的“国民性,地方性与个性”统一起来。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1、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是“自叙传”抒情小说,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造社吸

收了1921—1926年间正风靡日本的“私小说”的创作特点和现代主义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了解郁达夫,P56

2、郁达夫的小说虽已抒情为主、情节为次,但在浓烈的抒情气氛中,人们还是能够触摸到人物的

脉搏和灵魂,就是说作者用抒情的方式同样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的“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体现出郁达夫小说所特有的感伤美、病态美。

3、冯至以“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身份使自己的叙事作品充满了“诗”,特别是40

年代写出的中篇。

4、冯文炳(1926年起“废名”)语言特点,人物塑造《竹林的故事》P62

第四章通俗小说(一)

一、民国旧派小说

1、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

期。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常用的语词,故被用来命名。《礼拜六》是1914年开始办的一种娱乐消闲周刊。

第五章郭沫若

1、摩罗诗人、中国的预言诗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

2、强调“诗的本职专在抒情”,艺术是“灵魂与自然的结合”,“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诗

的抒情本质的强调,以及诗歌个性化的问题的提出,标志对诗歌艺术的深化;自我抒情

主人公形象的创造,成为《女神》思想艺术的主要追求。

3、注意郭沫若与胡适诗歌主张的差别

4、《凤凰涅槃》大戒P80

5、《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P83

6、------背景:主要写于1923年的《前茅》、写于1928年的《恢复》,标志着郭沫若诗风的转变。《恢复》

里的诗歌无疑已经“属于别一世界”,是无产阶级诗歌的最初尝试。这些诗歌咏了工农大众,充满了无产阶级的战斗激情,具有一种“犹如鞺鞑的鼙鼓声浪喧天”的“狂暴”的力的美;同时也带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展初期难以避免的幼稚病,这主要是把诗歌作为时代传声筒的席勒化倾向,以及缺乏鲜明的艺术个性。艺术水平的下降与诗人艺术观的片面性有着密切关系。郭沫若强调诗歌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密切联系的同时,提出文艺必须充当政治的“留声机器”,以后又进一步宣称“我高兴做个‘标语人’,‘口号人’,而不必一定要做‘诗人’”。(浪漫主义在现实运用中的转向)

第六章新诗(一)

一、新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当年)梁启超“诗界革命”:诗歌要有“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

2、胡适:“作诗如作文”。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

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1、胡适,第一“白话诗人”,《尝试集》充满矛盾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1、郭沫若在《论诗三札》里把“诗的艺术”概括为一个公式:“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

的文字)”。创造社“情感”与“想象”作为诗歌的基本要素加以突出与强调,这对于调整新诗内部艺术结构,是一个新的推进。

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针对郭沫若)

1、闻一多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中对《女神》的批评集中在两点:一是“过于欧化”,因而

提出要写“中国的新诗”;二是反对郭沫若关于诗只是一种“自然流露”,“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主张,提出“自然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

2、新月派:“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化格律化的主张。

3、徐志摩的诗歌: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P103 特点:他执着地追寻“从性灵深处

来的诗句,在诗里真诚地表现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与独特的个性,并外射于客观物象,追求主、客体内在神韵及外在形态之间的契合。

4、为了创立“中国式”新诗,闻一多进一步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的强调也考虑了中国诗画相同的传统。

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P104

1、穆木天:“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内生命的反射”,是“内生活真实的象征”。强调诗的“暗示”与“朦胧”的特质;王独清:突出“感觉”的因素

第七章散文(一)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1918年4月《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起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看法杂文。

李大钊、刘半农、鲁迅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1、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了“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了一块新的土地”;以后又形成了一整套的散文理论,中心是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散文。

2、周作人有名士派的夙缘,有“叛徒”与“隐私”的二重性格。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

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1、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

2、在30年代决定着文学的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

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

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1、30年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现代都市与传统农村的对立、相互冲突与渗透,引发与激

化了知识分子在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选择的矛盾与困惑,反映在文学与审美层次上,便形成了这一时期“左翼”、“京派”、“海派”三大文学派别(潮流)之间的对峙与互渗。大体说来,“海派”是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与消费文化畸形繁荣的产物,他们依托于文学市场,既享受着现代都市文明,又感染着都市“文明病”。

2、京派:茅盾的“都市生活世界”、老舍的“北京小市民世界”、巴金的“热情忧郁的青年

世界”、沈从文的“湘西边城世界”。

第十章茅盾

1、他的中长篇小说从《幻灭》、《动摇》、《追求》(《蚀》的三部曲)到《子夜》,标志着现

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长篇艺术所达到的高峰。

2、1933年后写出的短篇小说《春蚕》与另两篇短篇小说《秋收》、《残冬》,被合称为“农

村三部曲”。

第十一章老舍

1、他第一个把“乡土”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心理通过文

学表现出来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老舍的作品注重文化,铺写世态,是那么真实而又有世俗的品位。

2、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3、老舍远离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他的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

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是“京味小说”的源头。

4、在老舍看来,为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所唤起的坚韧不屈、勇于自我牺牲的名族精神是可

以成为建设新民族、新国家的精神力量的。这瞩望于未来的眼光,标志着老舍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到达了一个新高度。(《四世同堂》课本P192)

5、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P194 “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

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

的特色。“京味”作为小说的风格氛围,又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

第十二章巴金

1、《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3、《家》的主要人物P202

第十三章沈从文

1、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而这一文学是用

“湘西人”这个主体来叙述、观照的。沈从文一声都自命为“乡下人”,进入北京后,就拥有了一个具“乡下人”眼光的都市知识者身份

2、沈从文被人称为“文体作家”,首先是因为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形

式:可叫做文化小说、抒情小说或诗小说。这种小说不重情节与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沈从文简捷地将其概括为“情绪的体操”、“情绪的散步”(中国作家的整体特点)。

3、沈从文的文学语言较为奇特,有真意,去伪饰,具个性,追求纯和真的美文效果。

4、沈从文作品的现代性和意义,笔记

第十四章小说(二)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1、《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对封建礼教的背叛,对追求“真的爱情”、个性解放的

无限憧憬。但她毕竟不是生活在“五四”时代了。大革命失败后的特殊环境,小资产阶级在追求幻灭后的内心骚乱,这些决定了莎菲执拗地寻觅人生的意义而又无出路,鄙视世俗又不时感到有沉入纵情声色中的危险,重感情更爱幻想、狂想。这就具体反映出历史投射在一部分知识青年身上的时代阴影——使反抗带有病态但仍是反抗——表现出莎菲形象的全部矛盾性。

二、京派小说和其它独立作家的小说

1、废名P243 虚构的世界散文化把废名的问题特点运用到《竹林的故事》的分析中

三、海派小说

1、(了解)初期海派小说的特点:○1、新文学的商业化和世俗化;○

2、过渡性地描写都市;

○3、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运用到对穆世英的分析中

2、施蛰存的日本新感觉派,大约1924年兴起,1927年基本消散。

3、穆世英,人称“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等,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式洋场小说家。因为

充足的才气,无顾忌的描写,会觉得他有点文字暴发户的味道。他把新感觉的问题,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他创造了心理小说的流行用语和特殊的修辞,用有色彩的象征、动态的结构、时空的交错以及充满速率和曲折度的表达式,来表现上海的繁华,表现上海由金钱、性构成的众声喧哗。

4、《上海的狐步舞》P252

第十五章通俗小说

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第十六章新诗(二)

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注重诗歌创作的思想性)

1、戴望舒被称作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

2、现代诗派在三十年代重又举起了“诗的散文化”的旗帜。强调打破诗的格律,这似乎是

对提倡“作诗如作文”的早期白话诗的一个回应。

3、卞之琳诗的非个人化(反浪漫主义反主观主义)

第十八章散文(二)

1、林语堂幽默大师1932年9月创办了《论语》半月刊,1932年和1934年先后创办了

《人间世》和《宇宙风》,都以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

第十九章曹禺

1、《雷雨》《日出》《原野》:生命三部曲(原野为生命三部曲之最)“生命的蛮性”与“复仇”的命题

2是曹禺的第一个戏剧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上层妇女繁漪受压迫的悲剧;对不公平的社会与命运的控诉;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他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生命编码”P319

3、《雷雨》的结构,现代感P320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

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1、1942年5月2日至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把“为什么人的问题”说成是一个“根

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明确提出了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然后才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服务。“工农兵方向”

第二十二章赵树理

1、赵树理小说的叙事结构,时代意义,与鲁迅的对比《小二黑结婚》P370

2、赵树理的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我国现代小说体式主要是外来的,1918年胡适首先引

入的“横截面”式结构方式,决定着五四以来现代短篇小说的基本格局 (373)

3、首先,赵树理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的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

性的结构特点:开头总要设法介绍清楚人物,故事连贯到底,最后必定交代人物的结局、下落,做到故事来龙去脉清楚,有头有尾。《小二黑结婚》情节逐渐发展,保留故事中的重重关节来吸引读者。整个叙事结构完整,脉络清楚,又时有波澜,能够“抓住”读者。其次,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收传统评书式小说的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言语来展现其性格,少有静止的景物与心理描写。

4、小说叙事风格明快、简约,富于幽默感,

5、现代意义笔记底层人的关注

第二十三章小说(三)

1、40年代的讽刺最后由钱钟书收束。这种收束,无论是从讽刺主题的现代性上,或者是讽刺小说体式与世界文学当下的联结上,都是十分出色的。

2、《围城》人物、主题、知识分子的反思、现代感(在现代繁杂的社会里个人孤立无援的状

态) P386 现代人对自己生命处境的哲理思考小说对人物隐秘心理和心理转折的发掘,堪称独步

3、张爱玲(沦陷区)1943年处女座《沉香屑第一炉香》小说历来被称为“新鸳蝴体”,“新洋场小说”,“娱情小说”等,雅俗共存的文学气味

4、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5、张爱玲真正了解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金锁记》P396 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解剖和都市发现,都相当的具有现代性。但她写出来,既有传统的语汇和手法,也有意识的流动,充分感觉化,明显留下西方现代派的先锋痕迹。

全国2009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友情提示 本试题答案由华夏自考社区会员提供,不保证答案的完全准确,如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错误,请联系我们纠正,不胜感激! 联系邮箱:hyywxbwh@https://www.doczj.com/doc/e48383381.html,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陈独秀、胡适、周作人、李大钊等文学革命倡导者文学思想的基本倾向是() A、浪漫主义 B、自然主义 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 2、五四时期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林纾写的《荆生》是一篇() A、黑幕小说 B、言情小说 C、影射小说 D、讽刺小说 3、冯至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 A、弥洒社 B、莽原社 C、未名社 D、沉钟社 4、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所属的文学社团、流派是()

A、创造社 B、新潮社 C、新月社 D、鸳鸯蝴蝶派 5、中国诗歌会是一个() A、以抗战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休 B、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C、以平民化为目标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D、以诗美为目标的现代主义诗歌团体 6、1936年左翼文学界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两个口号指的是() A、抗战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 B、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C、国防文学和抗日战争的大众文学 D、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 7、抗战初期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一个() A、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B、全国进步文艺家的组织 C、全国革命文艺家的组织 D、全国作家的群众性组织 8、抗战初期,提出“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引发文学与抗战关系论争的 是() A、沈从文 B、梁实秋 C、朱光潜 D、萧乾 9、似匕首投枪、能以一击致敌于死命,具有这种风格的杂文作家是() A、茅盾 B、周作人 C、鲁迅 D、朱自清 10、贯穿《朝花夕拾》全书的人物形象是() A、范爱农 B、藤野先生 C、作者“我” D、长妈妈 11、郭沫若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是() A、人物形象鲜明 B、结构严谨 C、现实主义 D、主情主义 12、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是() A、台静农、废名、许地山、闻一多 B、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冰心 C、郭沫若、叶绍钧、沈雁冰、郑振铎 D、周作人、郁达夫、蒋光慈、徐志摩 13、张资平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表现的基本思想倾向是() A、反对种族歧视 B、反帝反封建 C、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 D、平民主义 14、下列均属于周作人的散文集是() A、《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小河》 B、《自己的园地》、《热风》、《泽泻集》 C、《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谈龙集》 D、《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踪迹》 15、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属于前期的两本诗集是() A、《志摩的诗》、《云游》 B、《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C、《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D、《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16、李金发实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诗集是() A、《尝试集》 B、《红烛》 C、《微雨》 D、《昨日之歌》 17、在《蚀》三部曲中,曾经怀有教育救国思想的人物是() A、静女士 B、方罗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第一章 要求: 1、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等概念及组成; 2、了解数据管理的发展,比较各管理阶段的优劣; 3、了解几种数据库的结构模型及其优劣,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4、掌握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二级映射、两个独立性 三、教材习题解答 1、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其基本特点为可共享、低冗余度、有较高独立性和数据间有关联等。 2、从软件的角度来看,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什么?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区别是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3、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与数据操作语言DML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模式结构与权限约束,实现对数据的追加、删除等操作。 常用的有Oracle、db2、SQL Server、MySQL、ACCESS、Foxpro等。 4、什么是数据库的结构模型?通常有哪几种模型? 答:数据库的结构模型是数据库中用来表示数据结构和数据联系的逻辑概述的集合,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三个部分。按照不同的数据结构通常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5、辨析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第二章 要求: 1、掌握关系的定义及其它基本概念的定义; 2、掌握关系的传统集合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 3、掌握关系范式、属性间的依赖、主码等概念。 三、教材习题解答 1、试述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分类。 答: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是:语言具有完备的表达能力,是非过程化的集合操作语言,功能强,能嵌入高级程序语言中使用。主要有关系代数语言和关系演算语言,关系演算语言又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 2、试述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码属性的值也可以为空?

中国现代文学史大二下期重点考点

伤痕文学(70年代末期) 名词解释: 新时期重要文艺现象。1977年底,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深刻揭示了极左路线给青少年一代造成的严重内伤,提出“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这一社会问题。此后不久,卢新华又发表短篇小说《伤痕》,揭示极左路线对人的命运迫害和心灵摧残。继之,我国文坛上便相继出现了描写十年动乱给党和国家造成的灾难、着重表现极左路线给人民生活命运特别是思想心灵造成创伤的文学,被称之为“伤痕文学。” 开山之作:刘心武的《班主任》,人物形象有谢惠敏和宋宝琦 代表作: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届茅盾文学获奖作品) 反思文学 名词解释: “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谌容的《人到中年》、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

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茹志鹃的小说创作风格也由清新俊逸转变为严峻 代表作有: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布礼》、《蝴蝶》,路遥的《人生》,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谌容的《人到中年》(讲述了中年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代表人物是陆文婷,还描写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的形象)改革文学 名词解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作家开始把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着重表现对农村和城市改革出现的新气象的肯定,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其他如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乡场上》、贾平凹的《鸡窝洼的人家》、柯云路的《新星》等。 开山之作: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主人公乔光朴,乔光朴和作者其他作品中的车篷宽、高盛五、牛宏、宫开宇等

(完整word版)自考2016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2016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第Ⅰ部分选择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叶绍钧的《潘先生在难中》是()。 A.散文 B.小说 C.童话 D.诗歌 【答案】B 【解析】叶绍钧的《潘先生在难中》是小说。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小说创作 2.冯至诗歌所受浪漫主义的影响主要来自()。 A.德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A 【解析】在冯至的诗艺探索过程中,可以见出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尤其是海涅《还乡集》的影响。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诗歌创作 3.台湾作家赖和的小说《一杆“称仔”》主要写的是()。 A.台湾乡土风情 B.年轻人的爱情故事 C.商场争斗 D.台湾民众反抗日本警察 【答案】D 【解析】赖和对台湾方言的成功运用,使赖和成为台湾新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并 代表了台湾新文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一杆“称仔”》主要写的是台湾民众反抗日本警察。【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小说创作 4.发起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主要社团,除了创造社,还有()。 A.太阳社 B.未名社 C.文学研究会 D.沉钟社 【答案】A 【解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发起。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5.“左联”成立后,第一次向国内介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发表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理论家是()。 A.夏衍

B.周扬 C.冯雪峰 D.茅盾 【答案】B 【解析】周扬发表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第一次向国内介绍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6.30年代初文艺界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几次大的论争中,代表了自由主义文艺思想,被称 为“第三种人”的是()。 A.胡秋原 B.林语堂 C.苏汶 D.周作人 【答案】C 【解析】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苏汶自称代表“作者之群”的“第三种人”为胡秋原辩解,展开论战。争论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7.茅盾《子夜》中为资本家效劳的鹰犬形象是()。 A.赵伯韬 B.屠维岳 C.吴荪甫 D.冯云卿 【答案】B 【解析】屠维岳是一名资本家的走狗,作者对这一形象赋予了丰富复杂的人物性格,从而使形象呈现出较强的立体性和艺术性。 【考点】30年代文学——矛盾 8.曹禺笔下充满生命强力的形象仇虎出自()。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答案】C 【解析】在《原野》里,以莽莽苍苍的原野,沉郁的土地为背景,描写了“充满强烈生命力的汉子”仇虎等人物,表达了对原始生命力和野性的赞美。 【考点】30年代文学——曹禺 9.被叶绍钧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名作是()。 A.《凤凰涅槃》 B.《再别康桥》 C.《死水》

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北京大学出版社)

1.绪论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信息加工观点将计算机作为人的心理的模型,企图对人的心理和计算机的行为作出某种统一的解释,发现一般的信息加工原理。 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 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68)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在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相加因素法实验: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使用相加因素法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开窗”实验:能够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够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出声思考:当个人在进行思维时,让他利用外部言语进行思考,即进行出声思考,使他的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 2.知觉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自上而下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模式识别当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 模板说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即模板,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这样,模式就得到识别。由于每个模板都与一定的意义及其他信息相联系,受到识别的模式便得到解释或其他的加工。 原型说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原型是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比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而得到识别。 特征说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即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 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客体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 构型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 3.注意过滤器模型布罗德本特(1958)原理:人的神经系统容量是有限的,当外界大量信息通过神经通道时,由于其超过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的容量,所以需要一个过滤机制,这在信息传递中起了个关卡的作用,使某些信息得到选择和保证,到达皮层中枢作出反应。 衰减模型特雷斯曼(1960)原理:信息不仅仅是通过一个通道,而是通过两个通道,但其中一个通道被加强,另一个通道的信号则逐渐减弱,从而难以激活其最低感觉阈限值而不被

政府预算管理(第二版李燕北大出版社)复习题

考试形式:填空、名词解释、简述、计算题、论述 填空题 政府预算首先在英国国诞生,中国政府预算在诞生于1911年 绩效管理首先从1949年美国诞生: 中国的政府预算监督体系最早在哪个朝代:西周 填空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以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的形式存在的。 填空预算年度指预算收支的起讫时间,有历年制和跨年制两种形式。 填空现行的政府预算职能包括分配功能、宏观调控功能、监督功能 名词解释: 预算管理:是指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预算过程中的预算决策、资金筹集、分配、使用及绩效进行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的活动,是财政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标准预算周期:指从时间序列上将预算管理划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三个标准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实施时限,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及工作程序、步骤等做出统一的制度规范。 政府预算:从形式上看是政府财政收支计划,从性质上看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他是经过法定程序审批的具有法律效益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及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分税制: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 预算管理权:是指政府预算方针政策、预算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权、解释权和修订权;政府预决算的编制和审批权;预算执行、调整和监督权等。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下级政府上解的收入、共享税的分配,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补助等。 国库单一账户:国库单一账户是指将所有的政府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集中于一家银行的账户,即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存款账户,同时所有的财政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均能通过这一账户进行。 政府采购: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金财工程:金财工程”即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简称GFMIS),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和宏观经济预测分析为核心应用的政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大学现代文学史分析题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4、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 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到孙梨的笔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 5、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 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附答案

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附答案 (2010-04-15 21:59:10) 转载 分类:自学考试 标签: 现代文学史 自考 答案 历年真题 教育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中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 b) A.梁启超 B.黄遵宪 C.裘廷梁 D.陈子褒 2.“五卅”运动前后至1927年,新文学的重要作家发表了很多探讨革命文学的文章,其中《论无产阶级艺术》一文的作者是( D ) A.鲁迅 B.郁达夫 C.郭沫若 D.茅盾 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 A ) A.1930年 B.1932年 C.1936年 D.1942年 4.论语派是( A ) A.散文流派 B.诗歌流派 C.小说流派 D.研究《论语》的学派 5.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胡秋原曾经属于( ) A.学衡派 B.战国策派 C.“自由人” D.“第三种人” 6.鲁迅的《文化偏至论》收于其杂文集( ) A.《热风》 B.《南腔北调集》 C.《坟》 D.《华盖集》 7.鲁迅的《故事新编》收历史小说( B ) A.6篇 B.8篇 C.11篇 D.15篇 8.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 A ) A.他对“美文”的倡导与创作 B.他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 C.他对“人的文学”的倡导 D.他对“平民文学”的倡导 9.就思想内容与气魄来说,可以称为中国无产阶级的第一部诗集的是( B ) A.郭沫若的《女神》 B.郭沫若的《恢复》 C.蒋光慈的《哀中国》 D.殷夫的《孩儿塔》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全国)及答案打印3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全国) 作者:佚名试题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8 更新时间:2006-8-1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新青年》、《新潮》上发表小说的除鲁迅外,还有( ) A.沈尹默 B.刘半农 C.杨振声 D.冰心 2.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的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李大钊 3.凌叔华的小说集《花之寺》着力刻划的女性形象主要属于( ) A.知识女性 B.高门巨族的少妇 C.时代女性 D.叛逆女性 4.茅盾描写从“五四”到“五卅”一代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长篇小说是( ) A.《蚀》 B.《虹》 C.《路》 D.《霜叶红似二月花》 5.冯至所属的新文学社团是( ) 记:蜂子刺成肿的 A.弥洒社 B.莽原社 C.未名社 D.沉钟社 6.鸳鸯蝴蝶派的主流从题材、内容上来说是( ) A.言情小说 B.黑幕小说 C.武侠小说 D.侦探小说 7.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戏剧团体是( ) A.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B.南国社 C.民众戏剧社 D.上海戏剧协社 8.丁玲对知识女性性爱的矛盾心理进行大胆、细腻描写的作品是( ) A.《在医院中》 B.《水》 C.《莎菲女士的日记》 D.《夜》 9.《蚀》三部曲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 A.五卅运动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大革命前后 D.大革命失败后 10.叶圣陶五四时期的小说主要风格是:( ) A.冷隽平实 B.明丽典雅 C.感伤悲哀 D.古朴晦涩 11.中篇小说《二月》的作者是( ) 记;二月月光如水(柔石) A.蒋光慈 B.殷夫 C.胡也频 D.柔石 12.王统照的小说《沉思》属于( )记;沉思问题:女模特“爱”与“美”化身,不为人理解,到城外去沉思 A.乡土小说 B.问题小说 C.抒情小说 D.心理分析小说 13.《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线索是( ) A.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 B.虎妞与祥子的感情纠葛 C.虎妞、祥子与刘四的矛盾冲突 D.祥子与刘四、虎妞的矛盾冲突 14.老舍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属于( ) A.寓言体小说 B.写实小说 C.社会剖析小说 D.心理分析小说 15.巴金的《雪》描写的题材是( ) A.工人生活 B.家庭生活 C.社会革命 D.女性生活

北大经济学院教材

北大经济学院教材 全院必修 经济计量学《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鲁宾费尔德,平狄克机械工业出版社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曼昆北大出版社 中级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平狄克人大出版社 中级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费希尔等人大出版社 世界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宋则行经济科学出版社 专业必修 外国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晏智杰北大出版社 中国经济史《皇权与中国社会经济》箫国亮新华出版社 《资本论》选读《资本论》马克思人民出版社 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叶静怡北大出版社 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赵靖北大出版社 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Jeffrey church,Roger ware 清华出版社 信息经济学《The Theory of Incentives》Jean laffont Princeton 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教程》吕随启,苏英姿北大出版社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李权北大出版社 分类选修 博弈论基础《博弈论基础》吉本斯中国社会科学 经济学方法论《理性与信仰——经济学反思札记》王曙光新世界出版社 经济学名著选读《国富论》等 劳动经济学《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伊兰泊格,史密斯人大出版社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Alfred Field 机械工业出版社 转轨经济学《转型与经济学罗兰北大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流派《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王志伟北大出版社 新制度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青木昌彦上海远东出版社 经济法概论《经济法》刘次邦陕西人民出版社 金融经济学导论《金融学》兹维博迪,罗伯特·默顿人大出版社 金融市场学《Financial Markets,Industuments and Institution》 Santomero 投资银行学《投资银行学》何小锋中国发展出版社 营销学《营销管理》科特勒,菲利普人大出版社 世界经济专题《全球网络经济》箫琛华夏出版社 会计学原理《初级会计学》朱小平人大出版社 财政学《财政学》刘怡北大出版社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易纳,吴有昌上海人民出版社 公司财务《财务管理学》刘力企业管理出版社 现代金融理论简史《金融学》《数理金融经济学》《现代金融理论》北大出版社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张帆上海人民出版社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陆立军中国经济出版社农业经济学《社会注意农业经济学》朱道华中国农业出版社 房地产经济学《金融市场,工具与机构》谢经荣东北财大出版社 人口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杨云彦中国经济出版社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2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5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7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8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干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9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力学系列教学大纲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力学系列教学大纲 课程号: 00432214 新课号: PHY-1-044 课程名称:量子力学 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 3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PHY-0-04*以上)、理论力学(PHY-1-051)、电动力学(PHY-1-043)基本目的:使得同学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初步的计算方法,适合于非物理类专业的同学选修。 内容提要: 1.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实验基础、Hilbert空间、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表象变换、对称性与守恒律 2.一维定态问题:一般讨论、自由粒子、一维方势阱、谐振子、一维势垒3.轨道角动量与中心势场定态问题:角动量对易关系、本征函数、中心势、三维方势阱、三维谐振子、氢原子 4. 量子力学中的近似方法:定态微扰论、跃迁、散射。 5.全同粒子与自旋:全同性原理、自旋的表述、自旋与统计的关系、两个自旋的耦合、磁场与自旋的相互作用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材与参考书: 曾谨言,《量子力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作业10%、笔试90% 课程号: 00432214 新课号: PHY-1-054 课程名称:量子力学I 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 4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PHY-0-04*以上)、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PHY-1-011或以上)基本目的: 使得同学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计算方法。适合物理学院各类型同学以及非物理类的相关专业同学选修。 内容提要: 1.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实验基础、Hilbert空间、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表象变换、对称性与守恒律 2.一维定态问题:一般讨论、自由粒子、一维方势阱、谐振子、一维势垒3.轨道角动量与中心势场定态问题:角动量对易关系、本征函数、中心势、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 A.翠翠 B.贞贞 C.夭夭 D.香香 2.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 A.“左联” B.“文协”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 A.陈独秀 B.胡适 C.周作人 D.刘半农 4.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梁启超 B.黄遵宪 C.裘廷梁 D.谭嗣同 5.“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 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 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 6.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7.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A.庐隐 B.凌叔华 C.苏雪林 D.白薇 8.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 A.《还魂草》 B.《火》第三部 C.《第四病室》 D.《寒夜》 9.“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 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 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 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 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 10.《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 A.抒情长诗 B.叙事长诗 C.抒情散文 D.写景散文 11.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 A.《风波》 B.《离婚》 C.《在酒楼上》 D.《孤独者》 12.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 A.《淡淡的血痕中》 B.《纪念刘和珍君》 C.《为了忘却的纪念》 D.《铸剑》 13.《猫城记》是(B)。 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 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 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 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北大出版社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全英题库有答案23章.docx

Chapter 23 Measuring a Nation's Income MULTIPLE CHOICE 1. Macroeconomists study a. the decisions of individual households and firms. b.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ouseholds and firms. c. economy-wide phenomena. d. regulations imposed on firms and unions. ANS: C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Th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definitions in economics TOP: Macroeconomics MSC: Definitional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newspaper headlines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what microeconomists study than to what macroeconomists study? a. Unemployment rate rises from 5 percent to 5.5 percent. b. Real GDP grows by 3.1 percent in the third quarter. c. Retail sales at stores show large gains. d. The price of oranges rises after an early frost. ANS: D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Th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definitions in economics TOP: Macroeconomics MSC: Interpretive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s more likely to be studied by a microeconomist than a macroe- conomist? a. Why do prices in general rise by more in some countries than in others? b. Why do wages differ across industries? c. Why do national production and income increase in some periods and not in others? d. How rapidly is GDP currently increasing? ANS: B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Th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definitions in economics TOP: Macroeconomics MSC: Interpretive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opics are more likely to be studied by a macroeconomist than by a microe- conomist? a. the effect of taxes on the prices of airline tickets, and the profitability of automobile-manufacturing firms b. the price of beef, and wage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s c. how consumers maximize utility, and how prices are established in market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d. the percentage of the labor force that is out of work, and differences in average income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ANS: D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Th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definitions in economics TOP: Macroeconomics MSC: Interpretive 5. We would expect a macroeconomist, as opposed to a microeconomist, to b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a. explaining how economic changes affect prices of particular goods. b. devising policies to deal with market failures such as externalities and market power. c. devising policies to promote low inflation. d. identifying those markets that are competitive and those that are not competitiv e. ANS: C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Th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definitions in economics TOP: Macroeconomics MSC: Interpretive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 绍钧、许地山等12人。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月刊等。以研究介绍外国文学、整理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强调文学与人生的意义, 被称为"人生派"。受19世纪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影响,注重写实主义创作方法。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终止活动。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是留日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以及后来加入的彭康、朱镜我、冯乃超等。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等。强调创作"本着内心要求",崇拜天才,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宣传文学的无目的性,提倡为艺术而艺术,被称为艺术派。受欧洲启蒙主义、浪漫主义、颓 废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影响,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1929年2月该 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3、湖畔诗社:1922年4月,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在杭州西湖湖畔成立的新文 学团体。他们的作品主要有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蕙的风》、《寂寞的国》等。其创作以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见长。风格清新质朴、坦白率真,以自由诗为主。 4、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一、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二、感伤的精神标记;三、个性化 的追求;四、创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5、郁达夫浪漫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一、自我的写真;二、感伤的抒情;三、结构的散文化;四、流丽、清新的文笔。 "病状",因封建思想没有完全从人们头脑中清除,加上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尚不十分彻底,因此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这种精神的病 容且时时警戒。 7、美文:即艺术性散文,通常称为"散文小品"。它不是批评的,也不是学术性的,而是艺 术性的。不管是叙事还是抒情,都是为了表达作家自己真实的"思想"。其风格是"真实简明"。"美文"在周作人看来,就是个人的"言志"之作。由于这种文体更能适应思想启蒙,又具有较 强的随意性,因此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家们几乎没有不从事散文小品创作的,所以这一时期无 论从创作数量,文体品格还是艺术风格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繁盛和成熟。

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大学物理课后答案

1 第一章 1.1 一质点在Oxy 平面内运动,运动方程为)SI (53+=t x ,)SI (432/2 -+=t t y 。(1)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矢的表达式;(2)求出质点速度分量的表达式,并计算 s 4=t 时,质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求出质点加速度分量的表达式,并计算出s 4=t 时, 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1))SI (53+=t x ,)SI (432/2 -+=t t y 质点位矢的表达式为: j t t i t j y i x r )432/()53(2 -+++=+=; (2) m/s 3)53(=+== t dt d dt dx v x ,m/s )3()432/(2 +=-+==t t t dt d dt dy v y s 4=t ,m/s 3=x v ,m/s 7=y v ,m/s 6.7m/s 582 2 ==+=y x v v v 设θ是v 和x v 的夹角,则 37 tan ==x y v v θ,8.66=θ°; (3)2m/s 0)3(===dt d dt dv a x x ,2 m/s 1)3(=+==t dt d dt dv a y y s 4=t ,2m/s 0=x a ,2m/s 1=y a ,22 2 m/s 1=+=y x a a a 方向沿y 轴方向。 1.2 质点在Oxy 平面内运动,运动方程为)SI (3t x =,)SI (22 t y -=。(1)写出质 点运动的轨道方程;(2)s 2=t 时,质点的位矢、速度和加速度。 解:(1)质点运动方程)SI (3t x =,)SI (22 t y -=, 质点运动的轨道方程为:9/2)3(222x x y -=-=或2 189x y -=; (2)j t i t j y i x r )2()3(2 -+=+=,s 2=t 时: j i r 26-= j t i v 23-=,s 2=t 时:j i v 43-= j a 2-=,s 2=t 时:j a 2-= 1.3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坐标x 与时间t 有如下关系: )SI (cos t Ae x t ωβ-=(A 和β皆为常量)。(1)求任意时刻质点的加速度;(2)质点通过原点的时刻t 。 解:(1) )SI (cos t Ae x t ωβ-=, )sin cos (-Ae t)cos Ae (-t -t t dt d dt dx v t x ωωωβωββ+=== , ] sin 2cos )[()]sin cos ([-Ae 22-t t Ae t t dt d dt dv a t t x x ωβωωωβωωωβββ+-=+==- (2)0cos ==-t Ae x t ωβ,ωπ2)12(+=n t ,......2,1,0=n 1.4物体在水平面上以60°的倾角抛出,初速度为0v ,求任意时刻物体的切向加速度和 法向加速度的大小。 v 6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