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技术原则资料

最新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技术原则资料

最新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技术原则资料
最新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技术原则资料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技术原则

上海市电力公司

2008年2月

目录

1 总则 (3)

2 适用范围 (3)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4 直流电源系统 (4)

4.1 蓄电池组 (4)

4.2 充电装置 (4)

4.3 微机绝缘监察装置 (5)

4.4 蓄电池检测装置 (5)

4.5独立电压告警继电器 (5)

5 直流接线方式 (5)

5.1 220kV变电站 (5)

5.2 110kV变电站 (7)

5.3 35kV变电站 (7)

6 直流系统馈线直流断路器(熔丝)级差配合 (8)

6.1 级数原则 (8)

6.2 级差原则 (9)

6.3 配合原则 (9)

6.4 短路电流计算、灵敏度校核 (9)

7 微机监控单元 (10)

附录上海电网35-220kV变电站直流回路典型配置 (11)

为了加强对上海电网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管理,规范直流电源系统的配置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技术原则。

1 总则

1.1 本配置技术原则适用于上海电网所属220kV及以下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配置。

1.2 各类配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配置可参照此配置技术原则。

1.3 本配置技术原则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属上海市电力公司。

2 适用范围

2.1 本技术原则规定了上海电网220kV及以下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应用技术要求和设计准则。

2.2 本技术原则适用于上海电网220kV及以下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和改造工作。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856-2004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

DL/T 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20-2000《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

GB 17478-2004 《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性能特性》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

【2000】589号)》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4 直流电源系统

直流电源主要由蓄电池组、充电装置、馈线配置三大部分以及保证上述部分安全可靠工作的监测装置组成(微机监控单元、微机绝缘监察装置、蓄电池检测装置等)组成。直流电源辐射到各负载组成直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涉及电源与负载二个方面,需统筹考虑、合理组织、精心设计、全面维护。

4.1 蓄电池组

4.1.1 蓄电池组数

220kV变电站配置二组蓄电池, 110kV及以下变电站配置一组蓄电池。

4.1.2 蓄电池容量

蓄电池容量选择应满足全站2小时事故停电的放电容量(配置二组蓄电池站应考虑一组蓄电池放电情况下满足上述要求),应计及事故初期电动机电流和其他冲击负荷电流,应考虑蓄电池组持续放电时间内随机负荷电流的影响,同时,应考虑自动化设备容量和UPS放电容量等因素,并应保证在最严重事故方式下直流母线最低值满足直流负荷的要求等。以下各类变电站的蓄电池容量配置仅供参考。

蓄电池宜采用阀控式蓄电池。要求控制220kV变电站的事故照明装置的负载宜不大于3kW。

4.2 充电装置

4.2.1 220kV变电站的充电装置应配置二组高频开关直流电源装置,每组充电装置的充电模块按N+1方式配置。

4.2.2 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充电装置配置一组高频开关直流电源装置,充电装置的充电模块按N+2方式配置。

4.2.3降压装置宜由硅链构成,应有防止硅链开路的措施;硅元件的额定电流应满足所在回路最大持续负荷电流的要求,能承受瞬间短路冲击电流和短时过载电流的能力。旁链和降压硅短接回路连接设计应同样满足上述要求。

4.3 微机绝缘监察装置

每组蓄电池所对应的直流系统应有微机绝缘监测装置对直流系统的接地电阻进行监测。当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或接地电阻低于定值(可调)时,应发出直流系统接地报警信号。

4.4 蓄电池检测装置

蓄电池组中的每一瓶单体蓄电池均应有蓄电池电压等参数监测。蓄电池检测装置能对蓄电池回路的开路或短路进行检测以及根据各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及其端电压的变化率,自动检测出落后电池。并能将信号传至直流系统监控控制中心。蓄电池检测装置同时应具备对每组蓄电池实地温度采样点功能。

4.5独立电压告警继电器

直流系统每段母线必须具有独立的电压继电器。电压告警继电器完全独立于微机监控单元,其告警输出采用接点方式,独立送到站内自动化监控系统。

5 直流接线方式

5.1 220kV变电站

5.1.1 母线接线方式

两组蓄电池和充电装置应分别接于直流Ⅰ、Ⅱ段母线,直流母线接线方式为单母线分段,在两段直流母线之间设置联络断路器,正常运行时断路器处于断开位置。

Ⅰ、Ⅱ段直流馈线分屏应独立配置,不得两段直流母线公用一块直流馈线屏。

5.1.2 馈线接线方式

110kV及以上保护和控制回路采用辐射形接线方式;

●35kV母差和自切回路应采用辐射形接线方式;

●35kV其他保护回路可采用小母线接线方式;

●公共回路应采用辐射形接线方式;

●各电压等级GIS内部就地信号可采用小母线接线方式。

5.1.3 直流负载分配

5.1.3.1 220kV设备直流负载

●220kV线路第一组直流电源(包括第一套线路保护和第一组操作回路)接于

直流Ⅰ段母线,第二组直流电源(包括第二套线路保护和第二组操作回路)接于直流Ⅱ段母线。

●220kV母联、分段第一组直流电源(包括解列保护和第一组操作回路)接于直

流Ⅰ段母线,第二组直流电源(包括第二组操作回路)接于直流Ⅱ段母线。

●220kV旁路第一组直流电源(包括旁路保护和第一组操作回路)接于直流Ⅰ段

母线,第二组直流电源(包括第二组操作回路)接于直流Ⅱ段母线。

●对于220kV主变回路:第一套主变保护、220kV侧断路器第一组操作电源和

110kV侧断路器操作电源分别接于直流Ⅰ段母线;第二套主变保护、220kV 侧断路器第二组操作电源、35kV断路器操作电源接于直流Ⅱ段母线。

●双套220kV微机母差电源应分别接至直流Ⅰ、Ⅱ段母线,对于单套母差则应

根据母线接线方式将各段母差保护均匀分配至直流Ⅰ、Ⅱ段母线。

●3/2接线方式下的开关保护(失灵,重合闸),应根据站内最终一次接线状况,

尽量均匀地分配于两段直流母线上。

5.1.3.2 110kV及以下设备直流负载

●110kV系统保护接入直流Ⅰ段母线。

●35kV系统保护接入直流Ⅱ段母线。

5.1.3.3 公共回路设备直流负载

●电压切换回路直流电源不得与其他直流负荷并接,其中220kV系统电压切换

回路应根据母线接线方式将各段母线电压切换回路均匀分配至直流Ⅰ、Ⅱ段母线。110kV系统电压切换回路接于直流I段母线,35kV系统电压切换回路接于直流Ⅱ段母线;

●单台故障录波仪其直流电源接于直流Ⅱ段母线,双台及以上故障录波仪其直

流电源可按一定规律分别接于直流Ⅰ段、Ⅱ段母线;

●保护子站直流电源接于直流Ⅰ段;

●自动化测控装置直流电源均匀分配于直流Ⅰ、Ⅱ段母线,宜采用辐射形接线

方式;

●GPS主时钟和时钟扩展装置直流电源接直流I段母线;

●信号总电源接直流I段母线;

●交流不间断电源中UPS主机接直流Ⅰ段母线,UPS从机接直流Ⅱ段母线;●交流不间断电源中逆变接直流Ⅱ段母线;

●其余负荷按负荷容量大小均匀分配在两段直流母线上。

5.2 110kV变电站

5.2.1 母线接线方式

直流母线为单母线接线方式。

5.2.2 馈线接线方式

110kV回路直流馈线为辐射形接线方式,35kV及10kV回路直流馈线为小母线接线方式。

5.2.3 直流负载分配

●110kV设备直流负载的操作和保护电源合在一起,接入直流母线上;

●110kV设备直流负载的信号电源单独接入直流母线上;

●35kV及10kV设备操作保护电源与信号电源应分开构成各自独立的小母线;

●其余回路应按回路重要性考虑是否独立接入直流母线。

5.3 35kV变电站

5.3.1 母线接线方式

直流母线为单母线接线方式。

5.3.2 馈线接线方式

35kV及10kV回路直流馈线为小母线接线方式。

5.3.3 直流负载分配

●35kV设备按进线及主变间隔分别接入直流母线;

●10kV设备按一次接线方式分段接入直流母线;

●操作保护电源与信号电源应分开构成各自独立的小母线;

●其余回路应按回路重要性考虑是否独立接入直流母线。

6 直流系统馈线直流断路器(熔丝)级差配合

6.1 级数原则

6.1.1 直流系统馈线保护采用二~三级配合。

6.1.2 第一级:最高级保护为蓄电池直流熔丝(此级不使用直流开关为保护元件)。400Ah以下蓄电池组直流熔丝配备按1h放电率电流选择配置,大于400Ah 蓄电池组所配熔丝值应不小于实际允许最大短路电流。对下级负荷容量总和及最大冲击性负载进行验证,满足其工作特性的要求。

6.1.3 第二级:馈线总屏上各电压等级分屏总开关及主要大负荷(如逆变、UPS 等)上的保护元件。此级保护应为直流断路器。

6.1.4 第三级:馈线分屏、控制屏、保护屏上的保护元件。此级保护应为直流断路器。对于辐射形接线方式,第三级应为馈线分屏上直流断路器,对于小母线接线方式,第三级则为保护屏、控制屏及GIS等屏柜上直流断路器。

6.1.5 对于辐射形接线方式回路,级差配合均应在馈线总屏和分屏内完成。继电保护、通信等设备各屏柜本身自带的的直流断路器仅视作断开点,可不按保护元件定值级差要求考核,但应避免下级脱扣定值高于上级的现象。

6.1.6 对于辐射形接线方式回路,在负载侧不允许加装分段闸刀。

6.1.7 对于小母线接线方式回路,级差配合均应考虑继电保护、GIS等屏柜上自带的直流断路器的脱扣电流,以确保上下级的配合。

6.2 级差原则

直流系统中各直流断路器的选择应满足DL/T 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中的要求,上下级直流断路器额定电流之间的电流级差不宜小于4级。

6.3 配合原则

6.3.1 同一变电站的直流系统三级配合内的直流断路器,应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相同型号或系列的直流断路器。

6.3.2 第一级和第二级的配合应满足熔断器熔断曲线NT(熔断时间—电流特性)

大应在断路器保护曲线ME(脱扣时间—电流特性)的上方,且要求交叉点电流I

X

于断路器可能通过的最大短路电流I

K

6.3.3 杜绝采用上级断路器与下级熔丝保护的配合。以防止由于保护元件动作时间差异造成的越级误动。

6.3.4 不得用交流断路器作直流回路短路保护元件。

6.3.5 直流分段联络开关使用功能开关或闸刀。

6.4 短路电流计算、灵敏度校核

6.4.1 变电站直流系统必须按本原则来选择直流熔断器、直流断路器,设计院应在图纸设计阶段对变电站内非辐射形接线方式的各回路进行短路电流计算、灵敏度校核。并在直流系统图册中进行详细说明。相关数据和结论应作为投产验收内容。

6.4.2 对于改、扩建工程,亦应在工程设计阶段对扩容后的直流系统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及灵敏度校核,并对上下级之间的熔断器和断路器级差配合进行校核。并在相关图册中详细说明。

6.4.3 对于采用两段式保护特性(过载长延时保护+短路瞬时保护)的直流断路

器的直流电源系统,必须进行短路电流核算及灵敏度校核,对不满足级差配合要求的两段式保护特性直流断路器,可选用三段式保护特性的直流断路器,下级断路器为瞬动,上级断路器取短延时。

7 微机监控单元

7.1 微机监控单元是高频开关电源及其成套装置的监控、测量、信号和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装置能根据直流系统运行状态,综合分析各种数据和信息,对整个系统实施控制和管理。

7.2 微机监控器应具有控制、测量和故障告警功能。控制功能包括高频开关电源的开/关机、各整流模块的开/关机以及各种运行参数的设置等;测量功能包括高频开关电源输入交流电压测量、输出直流电压及电流测量、蓄电池充放电电流测量以及直流母线、蓄电池单只电压测量等;告警功能包括输入交流故障告警、整流模块故障告警、输出直流故障告警以及蓄电池电压过高过低告警等。

附录上海电网35-220kV变电站直流回路典型配置

一.

二.参数配合

1.220kV变电站(中心或中间站,带馈线分屏)

一般中心或中间站的蓄电池容量为400Ah,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400Ah的蓄电池(单体2V)出口短路电流约为2277A,总出口熔断器选300A或400A(直流系统设计规程的推荐值315A)。考虑到熔断器的离散性较大,按照5SJ5型直流断路器(C型)瞬时脱扣范围为7~10倍In的原则,为保证直流母线上短路时出线断路器先于总熔断器跳闸,总屏上二级断路器额定电流应按小于1/10的母线短路电流校验,考虑一定的裕度,一般最大选125A。分屏出口处的三级断路器额定电流小于总屏断路器的7/10选择,就可保证总屏断路器的动作时间长于分屏出口断路器的动作时间。按目前实际的直流负荷考虑,一般最大选25A即可。

另外,根据配置原则,二、三级之间还有35kV开关柜小母线电源总断路器和每个分支回路断路器需要配合。因分支负荷断路器额定电流一般不超过6A,且两者之间的连接电缆长度一般均超过40米,截面为10mm2左右,故分支断路器出口短路电流一般不超过400A,总屏上的二级断路器选63A可以保证上下级的配合。

其余回路均为辐射形接线,无配合要求。

根据上述原则,同时考虑尽量减少设备的规格,各级直流开断设备参数推荐按下表选择:

2.220kV变电站(终端站,无馈线分屏)

一般终端站的蓄电池容量为300Ah,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300Ah的蓄电池(单体2V)出口短路电流为2583A。各级直流开断设备参数推荐按下表选择:

3.110kV变电站(以110kV/10kV变电站为例)

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200Ah的蓄电池(单体6V)出口短路电流为6831A,总出口熔断器为200A;但因蓄电池至直流母线之间设置了降价硅链,目前无法估计母线金属性短路电流的大小,建议控制室内的设备均采用辐射形接线为宜。对于需与就地直流断路器配合的二级断路器,因馈出电缆长度较长,电缆截面较小,短路电流不会大于400A,故额定电流选择63A时可满足级差配合。

根据上述原则,同时考虑尽量减少设备的规格,各级直流开断设备参数推荐按下表选择:

4.35kV终端变电站

100Ah的蓄电池(单体12V)出口短路电流为4266A, 总出口熔断器为100A。但因蓄电池至直流母线之间设置了降价硅链,根据现场试验的数据,实际控制室内的金属性短路电流约为350A左右。对于需与就地直流断路器配合的二级断路器,因馈出电缆长度较长,电缆截面较小,短路电流一般不大于250A,故额定电流选择40A时可满足级差配合。

根据上述原则,同时考虑尽量减少设备的规格,各级直流开断设备参数推荐按下表选择:

三.级差设置

根据各变电站内的不同负荷特性,站内二次直流开断设备的二、三级级差可

按下列各表设置,具体工程应结合负载实际情况和配置原则进行确定。

1. 设置直流分屏的220kV变电站(110kV、220kV配电装置共用就地继保小室)

2.设置直流分屏的220kV变电站(220kV配电装置专用就地继保小室)

3. 无直流分屏的220kV变电站(无就地继保小室)

4.110kV变电站(以110kV/10kV变电站为例)

5.35kV终端变电站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 (包头供电局,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文章介绍了,它在全站都停电的情况下,通常提供2小时供电,能确保事故处理快速进行,在变电站中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 关键词:整流;操作电源;事故照明;蓄电池直流电源;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XX)15—0090—02 由蓄电池和硅整流充电器组成的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了可靠的直流电源。它还为操作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直流系统的可靠与否,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保证。把交流电源变成直流电源称为 1 是作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信号设备,控制及调节设备的工作电源及断路器的跳、合闸电源。大中型变电站采 1.1

按其用电特性的不同分为经常负荷、事故负荷和冲击负荷3 1.1.1 经常负荷。它是指在所有运行状态下,由直流电源不间断供电的负荷。它主要包括:①经常带电的直流继电器、信号灯、位置指示器;②经常点亮的直流照明灯;③经 一般说来,经常负荷在总的直流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是比 1.1.2 事故负荷。事故负荷指正常运行时由交流电源供电,当变电站的自用交流电源消失后由直流电源供电的负 1.1.3 冲击负荷。冲击负荷是指直流电源承受的短时最大电流。它包括断路器合闸时的冲击电流和当时所承受的 1.2 直 1.2.1 蓄电池直流电源。蓄电池是一个独立、可靠的直流电源,即使全站交流系统都停电的情况下,仍然在一定时间可靠供电,是变电站不可缺少的电源设备。蓄电池组通常采用110V或220V 蓄电池一般分为酸性蓄电池或碱性蓄电池两种。前者端电压较高、冲击放电电流大,适合于断路器跳、合闸的冲

直流电源技术要求AV

新能源车辆涂装车间项目直流电源技术协议

第一部分总述

1、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连续式 工件全浸后通低电压:0~400V可调。 然后进入高压段0-400V可调。 整流电源应与机运连锁。 2、电源条件 动力电源电压等级:三相五线制AC380V±10% 动力电源频率:50HZ±10% 进出线方式:上进下出。 3、工程内容、方式及交货时间 本技术要求主要针对直流电源系统设备的制作安装要求、技术规格要求、责任范围等进行明确。整个项目包括设计、制造、包装、运输、指导安装、调试、技术培训、生产陪伴和服务等全部内容。 工程主要时间节点: 备注:买方有权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确定最终的装备到场时间,并提前30 天通知买方人。 卖方必须根据买方通知的日期调整制作、安装、调试计划,并保证最终安装、调试计划 的实现。 第二部分技术要求 1.供货范围 1.1 电泳整流电源系统,包括:整流控制柜、整流柜。提供必备的技术资料,包括图纸、程 序、说明书、维护手册等。 1.2 卖方人负责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等。

2.与其他系统关系. 2.1 整流电源与AC380V 系统关系 2.1.1 买方提供1 路三相四线制AC380 V动力电,从变电间接到现场电源柜上口。现场变压器柜、整流柜等排放在现场同一区域内。整流电源柜间的接线和系统的现场接线、调试等均由卖方负责完成。 2.2 整流电源与前处理及电泳程控行车信息连接: 整流电源与前处理及电泳程控行车系统通过电缆进行信息的交换,主要接口信息有: 2.2.1 整流电源输入信号: 1)输送系统运行信号; 2)输送系统故障信号; 3)工件入槽到位信号(升压信号);双路信号接入。 4)有工件信号 5)人工外部急停; 双路信号接入。 6)电泳间门开信号; 2.2.2 整流电源输出信号: 1)电泳整流电源运行信号; 2)电泳整流电源故障信号; 3)输出保护电压确认信号; 4)输出电压确认信号; 2.3整流电源与电泳循环系统关系: 整流电源与电泳循环系统不存在直接的硬件接口,它对循环系统的状态的检测均通过前处理及电泳自行小车系统获得,整流电源系统须在程序中考虑与电泳循环系统之间的互锁,当电泳循环系统未启动时,整流电源不允许启动;当电泳循环系统运行中出现异常时,整流电源启动保护电压。 2.5 整流电源技术要求 2.5.1 接地:所有设备应有明显的接地装置。

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示范文本

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总则 1.1 为了提高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运行管理水 平,防止由其引发或扩大电网事故,特制定本预防措施。 1.2本措施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设 备运行和检修经验而制定的。 1.3 本措施针对直流电源系统设备在运行中容易导致典 型、频繁出现的事故(障碍)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 施。 1.4 本措施适用于中电投某风电场直流电源装置的管 理。通信、自动化等专业所使用的专用直流电源装置的管 理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以下为设备设计、制造及试验所应遵循的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及规范,但不仅限于此: DL/T 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0-200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规程 DL/T 781-200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DL/T 5044-2004 火力发电厂、风电场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20-2000 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 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生[2003]387号)

智能变电站发展前景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智能变电站发展前景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摘要:在时代迅速发展的带领下,我国对于电力的数量需求以及质量要求越来 越严苛,电力行业也是不负众望,为我国的电力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但 由于数字技术的提高以及能源政策的调整,传统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已经落后,智 能变电站的建设和发展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将简单介绍智能变电站的定义 和优点,分析其关键技术,并探究其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的展望。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发展;关键技术 一、智能变电站概述 智能变电站是由智能设备和变电站全景数据平台两个核心部分组成。智能设 备能够通过通信光纤之间的连接来获取实时的智能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信息,所以,当其工作状态产生变动时,智能设备能够依照控制系统的电压和功率来判断 分接头的调度;当其工作状态遇到障碍时,智能设备能够产生警报且提供相应的 工作参数和数据信息等,另外,智能设备中的高压开关这一设备拥有稳定高效的 开关和控制功能,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及时诊断出设备的问题所在,帮 助工作人员快速高效地排除和修复所遇到的障碍,有效地减少了设备的管理费用,降低运行风险,使其稳定性得到合理的保障。变电站全景数据平台能够采集变电 站电力系统各状态下的工作参数和设备运行数据,能够将变电站的信息源头进行 简单化和一致化处理,实现横纵方向的信息透明化、共享化,进而规范相关信息 的处理方式和接口访问,以满足智能变电站信息库的性能要求,为变电站中一系 列的高级应用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石。 二、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展望 当今社会条件下,人们对生活的水平和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生活更 加智能,智能的同时是带来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用电量的 持续上涨,那么只有我国的电力行业不断强化自身的发展,全面保障安全稳定的 持续电力供应,才能满足人们的相应需求。而传统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已然跟不上 智能化的现代生活,这就要求传统电力网络向智能化发展,只有建立起智能电网,才能够实现智能供电,而智能变电站在智能电网的建立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的一二五计划中也提到了关于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在2015年,我国已成功建成规格110-750千伏的智能变电站上万座。另外,我国政府在智能变电站 的投资在一二五期间达到160000亿元,所以不论从社会需求还是国家的重视度 都可以看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那么为什么智能变电站能得到 国家的认可,原因就在于智能变电站的能够涉及到发电、点的传输与调配、通信 等等方面,能更好的实现电力资源的分配,另外,智能的变电站在设备的检修方 面也有很大的优势,通过网络大数据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对各电站的输电环境以 及设备进行监测。 当然,虽然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也避免 不了问题和挑战。首先,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提是网络技术的支持,我们必须要 有成熟的网络技术支持。第二,对与智能变电站,我们也需要特殊的材料,那么 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智能变电站发展的基础。总的来说,智能变电站的是机遇与挑 战并存的,但是在社会发展迅猛的今天,我认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所以发展的大方向还是好的。 三、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分析

《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

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 目录 1?什么是变电站的直流系统 2.变电站直流系统的配置与维护 3.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探讨 4.怎样提高变电站直流系统供电可靠性 5.如何有效利用其资源 1?什么是变电站的直流系统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信号装置、事故照明和电气设备的远距离操作,一般都采取直流电源,所以直流电源的输出质量及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平稳供电。变电站的直流 系统被人们称为变电站的“心脏”,可见它在变电站中是多么的重要。 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它还为操作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直流系统的可靠与否,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变电站安 全运行的保证。 (1)220kv变电站直流母线基本要求: 蓄电池组、充电机和直流母线 1.设立两组蓄电池,每组蓄电池容量均按单组电池可为整个变电站直流系统供电考虑。 2.设两个工作整流装置和一个备用整流装置,供充电及浮充之用,备用整流装置可在任一台工作整流装置故障退出工作时,切换替代其工作。 3.直流屏上设两段直流母线,两段直流母线之间有分段开关。正常情况下,两段直流母线分列运行,两组蓄电池和两个整流装置分别接于一段直流母线上。 4.具有电磁合闸机构断路器的变电站,直流屏上还应设置两段合闸母线。 5.220kV系统设两面直流分电屏。分电屏I设1组控制小母线(KM I)、1组保护小母线(BM I);分电屏H设1组控制小母线(KMI)、

1组保护小母线(BMI)。 6.110kV系统设1面直流分电屏,屏设1组控制小母线(KM)、1组保护小母线(BM。 7.10kV/35kV系统的继电保护屏集中安装在控制室或保护小间的情况下,在控制室或保护小间设1面直流分电屏。 8 信号系统用电源从直流馈线屏独立引出。 9.中央信号系统的事故信号系统、预告信号系统直流电源分开设置 10.每组信号系统直流电源经独立的两组馈线、可由两组直流系统的两段直流母线任意一段供电。 11.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信号、事故信号系统失电信号接入预告信 号系统;预告信号系统失电信号接入控制系统的有关监视回路。 12.事故音响小母线的各分路启动电源应取自事故信号系统电源;预告信号小母线的各分路启动电源应取自预告信号系统电源。 13.公用测控、网络柜、远动柜、保护故障信息管理柜、调度数据网和UPS勺直流电源从直流馈线屏直接馈出。 (2)、直流系统运行一般规定: (1)、220KV变电站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10KV变电站一般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直流成环回路两个供电开关只允许合一个,因为母联开关在断开时,若两个开关全在合位就充当母联开关,其开关容量小,线型面积小,又不符合分段运行的规定。直流成环回路分段开关的物理位置要清楚,需要成环时应先合上母联开关再断开直流屏上的另一个馈线开关。

直流电源技术标准

直流电源技术标准 为了使广大设计工程师和运行人员更好地掌握直流操作电源,我们特编辑一组文章,在本期及下期刊物中陆续登出使大家更好地学习相关标准,了解这一技术的进程。在编辑工作中。引用了《直流电源》杂志的部分文章,该刊主编顾霓鸿先生对我们的编辑工作给予了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一.概述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技术标准(简称企标)是为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设备管理,提高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水平,在对近5年直流电源设备评估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电力行业标准DL/T459—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及相关蓄电池、电磁兼容试验、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关于加强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意见等文件编制完成的。企标对直流系统设备的技术条件、订货、监造、出厂验收、现场验收、现场安装、试验方法等提出了具体规定。 电力行业标准DL/T459-一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是在电力工业部组织的镉镍直流屏联合设计、微机控制直流电源柜设计之后,由于电力电子产品的更新,直流电源装置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变电站无人值守的需要,1999年由电力行业高压开关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开关研究所负责起草编制,于2001年1月实施。直流电源系统主要南充电装置(变流器或整流器)、蓄电池、直流馈电三大部分组成。所以该标准是以蓄电池、电力电子技术、半导体变流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电磁兼容试验、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电力工业发展需要而制定。电力行业标准规定了直流电源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装及贮运条件。 国家标准CB/T19826—2005《电力工程直流电源通用技术条什及安全要求》是由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国家继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起草编制。该标准是以蓄电池、继电器、电磁兼容试验、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继电器行业标准为依据而制定。此标准是属于制造类标准,本应由全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津)或全国电力电子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西安)提出并归口,由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或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起草。而现即由国家继电器质量监督榆验中心负责起草编制。由于标准制定没有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参加,所以造成该标准技术要求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相关专业技术要求。 为宣贯同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管理规范,因上述因素,对现实施电力行业标准DL/T459—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及2006年7月将实施国家标准GB/T19826—2005《电力工程直流电源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和《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技术标准》(简称企标)的技术要求做相应比较,大致分以下几部分说明。 二.技术要求比较

(完整word版)变电站直流系统简介

变电站直流系统简介 第一章直流及不间断电源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为供给继电保护、控制、信号、计算机监控、事故照明、交流不间断电源等直流负荷,变电站内应设由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系统。 第二节站内直流母线接线方式简介 一、变电所直流系统典型接线 变电站常用的直流母线接线方式有单母线分段和双母线两种。双母线突出优点在于可在不间断对负荷供电的情况下,查找直流系统接地。但双母线刀开关用量大,直流屏内设备拥挤,检查维护不便,新建的220-500kv变电站多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220kv变电所直流系统典型接线:(如下图10-1) 220kv变电所直流系统典型接线:(如下图10-2)

二、站内直流电压特点的简介: 变电所的强电直流电压为:110V或220V,弱电直流电压为48V。 强电直流采用110V的优点: 1)蓄电池个数少,降低了蓄电池组本身的造价,减少蓄电池室的建筑面积,减少蓄电池组平时的维护量。 2)对地绝缘的裕度大,减少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机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直流系统的可靠性。 3)直流回路中触点的断开时,对连接回路产生干扰电压,直流用110V时,能降低干扰电压幅值。 4)对人员较安全,减少中间继电器的断线故障。 强电直流采用110V的缺点: 1)变电站占地面积大,电缆截面大,给施工带来困难。

2)一般线路的高频保护的收发信机输出功率大小与直流电压有关,对长线路的保护不利。 3)交流的220V照明电源和110V的直流电源无法直接切换,需增加变压器和逆变电源,增加事故照明回路的复杂性。 4)在站内有大容量直流电动机的情况下,增大电缆截面,增加投资。 基于技术和经济上的考虑,对于采用集中控制(电缆线较长)的220-500kV 变电站,强电直流系统的工作电压宜选用220V。 当变电站规模较小或全户内的220kV变电所情况下,控制电缆长度较小时,强电直流系统的工作电压宜选用220V。 500KV变电所多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二次设备分部控制,在主控室和分控室都设有独立的直流系统控制,电缆的长度大大缩短,变电所的蓄电池组数多。这种情况下变电所强电直流系统的工作电压宜选用110V。 三、变电站弱电直流系统的电压: 按我国的惯例,变电所弱电系统的工作电压一般采用48V,这一电压等级也符合国际标准。 第三节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和电压监察 一、提高直流系统 直流系统的绝缘水平,直接影响到直流系统乃至变电所的安全运行。当变电所的绝缘降低造成接地或极间短路时,将造成严重后果。 为防止直流系统绝缘水平下降危及安全运行,可采用以下对策: (1)对于直流系统直接连接的二次设备绝缘水平有严格的要求。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保护、断路器控制用直流和其他设备用直流分开。(3)户外端子箱、操作机构,要采用具有防水、防潮、防尘、密封的结构。(4)户外电缆沟及电缆隧道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5)主控室内的控制、保护屏宜采用前后带门的封闭式结构。 (6)对直流系统的绝缘水平要进行经常性的监视。 (7)采用110V的直流系统。 二、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 1.电磁式绝缘监查装置 利用电桥原理构成的电磁型直流系统绝缘监查装置的接线如图10-13所示。这种装置具有发出绝缘下降的信号和测量绝缘电阻值两种功能。

变电站直流系统技术规范

苍溪供电有限责任公司35kV岐坪变电站 直流系统技术规范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物质采购标准2009年版.第三批(增补设备卷一/编号:1109001-0066-00),制定本技术规范。 一、工程项目名称 苍溪供电公司35kV岐坪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改造工程。 二、供货一览表 三、基本技术条件 1、主要技术参数 交流输入额定电压:三相380V。 交流电源频率:50Hz。 输出额定电压:DC 110V(110V直流电源系统)/ DC 220V(220V 直流电源系统)。 稳流精度:≤±1%。 稳压精度:≤±0.5%。 纹波系数:≤±0.5%。 效率:≥90%。 噪声:<55dB(距离装置1m处)。 2、主要技术性能 直流电源系统接线: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蓄电池组数:1组。 蓄电池型式: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蓄电池组容量:100Ah。 蓄电池个数:18只。

蓄电池单体电压:12V。 高频开关电源:1套。 具备防雷及电源保护、高度绝缘防护功能。进线和母线处加装浪涌保护器。 直流电源系统开关应选用优质高分断直流断路器,并考虑上下级配合,提供电流—时间动作特性曲线报告,满足3~4级级差配合,各断路器应配备跳闸报警接点。 蓄电池组等重要位置的熔断器、开关应装有辅助接点,并引自端子排。 直流电源系统应配备:总监控单元、110V高频开关电源模块(110V 直流电源系统)/ 220V高频开关电源模块(220V直流电源系统)、48V 通信电源模块、雷击浪涌吸收器、仪表、电压电流采集装置、绝缘检测装置、蓄电池管理单元等。 馈出开关应有信号灯指示通断状态。 直流主母线及接头,应能满足长期通过电流的要求,母线应选用阻燃绝缘铜母线。 汇流排和主电路导线的相序和颜色应符合IEC标准。 高频模块并联工作时输出电流不均衡度<±5%。 设备应满足IEC 610004关于电磁兼容、抗干扰的要求。 3、110V/220V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3.1 主要技术参数 交流输入额定电压:三相380V。 额定输出电压:110V DC(110V直流电源系统)/ 220V DC(220V 直流电源系统)。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方面也得到了大力的推进,科技的 推进极大的促进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便捷性。电力作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基 础支持之一,科技的发展对其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智能变电站关键技 术及其构建方式,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构建方式;探讨 科技的在进步的过程中,新型技术的诞生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变电站的建立 了极大的促进了人们在生活中的用电便捷性,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变电站修建的技术,也得 到了较多的改进和完善。智能变电站的实施和修建,对于整体变电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智能变电站修建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其构建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以盼能为我国此类 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相较于传统的变电站,其首要的区别即为智能。智能变电站为依托网络技术、软件技术、集成技术综合建立的现代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通过综合处理 系统,进行整体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以及故障问题的反馈和处理。并拥有根据整体变电站 运行状态,进行设备自动调节、智能控制的功能。对于变电站的日常运行具有积极意义,极大 的促进了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2.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 智能变电站在体现智能的一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为了降低整体设备的故障率,稳定 设备的运行。智能变电站在修建的过程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有: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模块 运作、集成管理、传感器技术。针对此类技术的应用笔者进行简要的分析。 2.1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几乎所有的行 业都应用到了此类技术。其中智能变电站的建立中也应用到了网络技术,变电站在修建的过 程中为了进行高效的管理。将所有的设备进行网络连接,同步管理。网络技术在智能变电站 的修建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为智能变电站中的“血管”。 2.2自动化技术 传统变电站中由于智能化不足,只有部分的设备可以通过安全开关进行操作。多数设备 还存在人工开启的现状,此类操作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有效的改变这种现状,并 且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智能变电站随后被研究并建立。其中自动化技术则是智能变电 站中改善此类现状的关键技术,自动化技术将所有的设备连接入管理软件,通过管理软件进 行操作开启,既完成了工作的要求也提升了安全性。 2.3模块运作 为了有效的管理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操作软件中将整体的设备,根据其运作原理以及在 整体工程中位置,进行统一的划分和处理,在此基础上便形成了模块化的管理。其中变电站 中主要的设备为继电器、变压器、安全开关等电气设备,此类设备在运行中,为了有效监控 设备的运转现状。通过控制软件进行模块化的监控和管理,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和 分析。 2.3.1集成管理 模块运作之后设备在运转的过程中,软件系统根据模块运作现状,监控整体设备的运行 状态。并将整体的运行数据传输如软件系统中,软件系统根据传输数据,判断整体设备的运 行状态。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系统软件分析故障之后对设备作出相应的调整 操作。高度的集成管理,将整体的设备进行统一监控和故障处理,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运行 效率。 2.4传感器技术 智能变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搜集设备运行数据,并且提高智能管理的准确性。在设备的安装调试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传感器。通过网络传输结合传感器的应用,

110kV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研究

110kV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研究 在110kV变电站中实现智能化,为我国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现阶段由于我国智能化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技术相对还不成熟,因此还需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标签:110kV智能变电站;特点;关键技术 Abstract:The 110KV substation,intelligent,for the security of our grid running smoothly to create a favorable condition. At this stage,given o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s still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the technology is not mature,it will also need to find out the actual problems in the work to achieve breakthroughs in technology. Keywords :110kv smart subst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ey technology 一、智能变电站概述 变电站是连接电网的接点,具有多项功能,例如:传送电能、调整电压、和网络相接等。现如今,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普通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的经验和教训。但是,智能变电站主要是以数字变电站为基础,以设备智能化、信息标准化等技术为特征的变电站。 1.1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 目前已大量投入使用的数字变电站的数字化表现在两次设备方面,但是,一次设备智能化却非常不明显,通常是将智能终端和断路器配合使用,这样一来,很难达到智能控制的最终目的。 1.2有效解决统一建模的问题 因当前数字变电站缺少规范的标准体系,所以,尽管是建立在IEC61850基础上,但是,不同的厂家对它的理解含义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在没有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其实现方法有很大差别,这样一来,使得变电站内的设备互联和操作存在巨大障碍。 1.3增强和站外的互动能力 到目前为止,数字变电站统一使用的规约是IEC61850,但是,变电站外通信使用的规约是是DNP3.0,然而,二者衔接问题却直接影响了变电站互动能力的提高。尽管已进行了多次改进,但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的要求,特别是变电站内部和外部通信设备的连接以及互动性的需求。

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办法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办 法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55420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办法 DC power system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目录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引用标准1 第三章设备验收1 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管理5 第五章蓄电池的运行及维护6 第六章充电装置的运行及维护10 第七章微机监控装置的运行及维护11 第八章直流系统巡视检查项目11 第九章事故和故障处理预案12 第十章技术培训要求14 第十一章设备技术管理15 第十二章备品备件管理16 第十三章直流电源系统设备更新改造和报废16

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编制说明1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管理,促进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串补站、通信站)直流系统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依据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规范对直流电源系统设备验收、运行维护、巡视检查、缺陷及异常处理、技术管理、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所属单位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网省公司可根据本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 第六条以下为本规范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T13337.1-1991固定型防酸隔爆式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GB50172-1992电气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5044-1995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T637-1997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459-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DL/T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技术监督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检修规范》 第三章设备验收 第七条交接验收 当直流电源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应进行投运前的

变电站智能运检关键技术及应用

变电站智能运检关键技术及应用 摘要:“十三五”期间,电网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电网运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依靠人力为主的传统运维检修模式导致运维能力提升有限,已经无法满足 迅猛增长的电网运维工作需求;同时传统的运维检修模式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运检资源分配随意性较大,制约了运检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通过现代科技提 升变电站运检智能化水平,可有效提升设备可靠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提高电 网安全稳定和缓解人力资源紧张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运检;技术 1运维平台 1.1 在线监视 建立变电站二次系统全景信息模型,应用纤芯自动搜索算法实现虚、实对应 的二次设备全景可视化展示技术,将智能变电站信息数字化、抽象化转变为可视 化的全景模式。在线监视应能实现如下功能:1)对全站二次设备运行工况、通 信状态的实时监视与预警。2)对全站二次设备告警信息、变位信息、压板状态 等各种信息的全景展示。3)对全站二次设备间通信链路状态的实时监视与可视 化展示。4)对全站二次设备虚回路、虚端子的实时监视与可视化展示。5)对保 护装置等间隔层设备温度、电压以及保护遥测的实时监视与展示。6)对保护装 置面板指示灯状态的正确反映。 1.2 状态评估及监视预警 电力二次设备“趋势性 + 损失性”的评价体系和“横向比对、纵向校验”的评价方法,实现智能站二次设备健康状态在线评价,实现“经验评估”向“量化评估”的跨越。趋势性评估方法:是指对装置稳态量的长期监视、记录和分析,反映一段时 间内元件性能的变化趋势,包括采样值精度、开关量一致性、运行及环境温度、 端口光功率、其他自检参数等,超出门槛值预警。损失性评估方法:是指当装置 发生异常告警时,通过对告警信息按类型进行分析和统计,推断故障的具体性质,如严重等级、持续时间、影响范围、最可能的故障位置等,为装置异常缺陷处理 提供辅助决策。 1.3 保护定值管理 针对种类繁多、厂家各异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否正确、可靠动作直接关系到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继电保护定值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智能变电 站保护定值的管理,应能够正确、可靠地实现定值召唤、定值区切换、定值修改、定值比对等功能。定值召唤应能支持同时通过本地和远方发起的进行定值区号和 任意区定值的召唤,并且能够直观地显示定值名称及相应属性等信息。支持定值 区实时切换,通过选择、返校、执行步骤保证定值切换的正确性。定值修改内容,应能支持同时通过本地和远方发起的对定值进行实时修改,并且能够对单一保护 设备的定值进行批量修改,定值修改后,向所有远端主站发送定值变化告警信号。定值比对功能,应能根据历史数据库保存的最新定值信息与新召唤上来的定值进 行自动或手动对比,当两份定值单不一致时,应触发告警功能,并标识定值不一 致处,以便运行人员进行快速检查、核对。当定值修改后,应能对修改前后的定 值进行自动校对,并对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明显的标识。 2操作智能化 2.1 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的“双确认” 敞开式隔离开关在操作过程中的可靠性相比短路器要低,进行操作时需要操

国网-直流电源系统设备检修规范(打印)

附件8 直流电源系统设备检修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 二○○五年三月

目录 前言 ........................................................................ I 目录 ....................................................................... I I 第一章总则 .. (1) 第二章引用标准 (1) 第三章基本要求 (1) 第四章检修前的准备 (3) 第五章检测项目及要求 (3) 第六章故障处理及要求 (9) 第七章检修项目及要求 (13) 第八章试验项目及要求 (20) 第九章检修报告编写及要求 (20) 第十章验收投运 (21) 附录 A 使用设备、工器具及材料一览表 (22) 附录 B 充电参数的主要参数 (26) 附录 C蓄电池电解液标准 (27) 附录 D蓄电池的充放电参数 (29) 附录 E检修报告 (30) 直流电源系统设备检修规范编制说明 (3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直流电源系统设备的检修质量,使检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分析以及现场运行和检修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规范规定了直流电源系统设备检修的基本要求、检修前的准备、检测项目、故障处理、检修项目及质量要求、试验项目及要求、检修报告的编写以及验收投运等内容。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直流电源系统设备的检修工作。 第五条各网省公司可根据本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 第六条以下为本规范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T 13337.1-1991 固定型防酸隔爆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4—2000 电力系统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DL/T 781—200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DL/T 5044—200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技术监督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 第三章基本要求 第七条根据直流电源系统设备自身的特点,其检修以运行维护、检测、故障处理等为主要内容,更新改造应以设备的状态评估为依据。 (一)直流电源系统检测项目及要求详见本规范第5章。 (二)直流电源系统故障处理及要求详见本规范第6章。 (三)直流电源系统设备更新改造的规定:

35kV变电站直流电源设备技术要求共8页

梁北矿北风井35kV变电站工程交直流电源设备 技术要求 一、总则 1 提供设备的厂家,应提供相应的鉴定证明文件。 2 本规范书适用于35KV变电站中的交直流电源屏。 3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相关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相关标准的优质产品。 二、执行标准: 1、GB/T3859《半导体电力变流器》 2、DL/T5044-95《变电所直流技术规定》 三、使用条件 1、安装地点:户内 2、环境温度:-20℃--40℃ 3、海拔高度:<1KM 4、相对湿度:≤90% 5、抗震能力:水平加速度0.2g,垂直加速度0.1g 四、主要技术参数 1、输入电压:AC380V±20% 2、电网频率:50HZ±10% 3、功率因数:≥0.92 4、整机效率:≥90% 5、稳压精度:≤±0.5% 6、稳流精度:≤±0.5% 第 1 页

7、纹波系数:≤0.05% 8、输出电压:198V--320V连续可调 9、噪音:≤40db 10、测量精度:直流量≤±0.5%,交流量≤±1%。 五、功能要求 1、控制回路采用进口空开加报警接点输出,合闸回路采用进口空开加 熔断器输出,事故照明采用进口空开。 2、充电器能自动判断电池的状态,实现自动充电。 3、电池用柜体安放,外观与直流屏一致。 3、选用两路三相交流供电,具有防雷保护、交流过压、欠压、过流、 缺相、电压不平衡、失压等自动检测、显示和报警。 4、直流母线电压过高、过低、失压信号在现场应分别报出。 5、智能“四遥”系统,具有RS232、485等通讯接口,满足无人值守站 要求。系统所有信号经空接点引至端子排,通信规约按照部颁标准执行。 遥信:直流配电各输出支路空开通断状态;直流母线接地;电池组熔断器通断状态;电池充电电流过大,电池电压过/欠压;交流输入电压过高、过低、缺相、停电;合闸控制母线过/欠压、充电模块保护、故障。 遥测:直流系统母线电压、负载总电流;电池电压、电池充放电电流; 输入交流电电压;各充电模块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母线对地绝缘电阻。 遥调:根据监控模块的指令,调节充电模块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第 2 页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 曹文君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曹文君 发表时间:2018-05-04T13:16:37.3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作者:曹文君[导读] 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智能变电站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二处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如今,我国的经济在繁荣的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同时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强,运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其中随着工业用电和家庭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更好的管理社会用电问题,使得国家电网在发展方面面临非常大的挑战。而智能变电站等技术的发展应用,让我国的电网供应质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如今,变电站的基础性建设作用被全面的发掘,那么在具体 应用期间要对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和其构建方式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有效促进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构建方式 引言 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智能变电站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智能变电站对电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节,以及高效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可以为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构建的信息数字化变电站,可以实现通信平台网络化,实现信息共享标准化,从而完成信息的自动采集、监测、调控等功能。此外,智能变电站还具有低碳环保等优点,可以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因此,有必要对智能变电站构建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智能变电站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1概念分析 智能变电站具有高度的数据集成性以及极具良好的可靠性能,而此种可靠性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转的基石。智能变电站内设施还具有智能诊断功能,通过在线监测的手段,自动分析采样数据,对各类故障、隐患做出预判,给运维人员分析处理提供帮助,有助于及时采取最佳解决措施,充分发挥控制变电站设备故障率的作用,展现出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同时,智能变电站应用数字化计算、网络通讯、程序控制等技术,将这些技术与传统的变电站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实现虚拟电站技术与微网的相互兼容,使变电站数据的采集方式变得更加简易化,为全面支持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条件。 2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 2.1集成硬件的技术 在传统类型的变电站当中,对于信息的采集以及处理都是利用中央处理器跟外围芯片的配合去达成目的的,在中央处理器当中会进行大量数据计算以及实现高级应用功能的工作过程,而中央处理器性能的好坏也时刻决定着各种功能实现的时间早晚以及质量好坏,现在经常使用的中央处理器是DSP,ARM或CPU等。但这种中央处理器的缺点就是在某一程度上能够集成的资源数量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最基本的增加处理信息的要求,从而使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除此以外,中央处理器中集成的众多资源由于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的发展需求而被放置在处理器中,这不仅占据了空间,而且也浪费了资源。最后一点,在嵌入式系统当中删减操作系统不可否认是一项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但是复杂的操作系统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出错的概率。 2.2软件应用技术 智能变电站的软件技术能够实现站内运行情况的状态估计、区域集成控制、远程维护、智能管理等更高级的功能。软件构件技术是软件应用技术的核心,软件构件具有独立工作能力,也能与其他构件进行协调工作。其本质是在不同粒度上对代码进行组合封装,使其具备某种或多种特定功能,为用户提供接口,方便调用。软件构件的应用使智能变电站的软件系统更加灵活、弹性更高。随着软件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站的软件运行效率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使系统更加灵活,能够应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3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分析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对于智能变电站的技术运用与发展而言,在社会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下,其技术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尤其对于智能变电站的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而言,其主要针对变压器油色谱和铁芯接地与压力等综合信息的监测技术有很好的发展,而且其测量结果也非常的精准。但仍有一部分的技术发展水平依然比较缓慢,如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在线监测的开关和断路器接头等方面需要综合性的研究,而且从整体而言,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程度依然比较普通,使得在具体工作期间,智能变电站的监测可靠性相对比较差,最终导致智能变电站的传感器容易损坏。如果智能变电站实施长期的运营,则由于系统长期的运营而使得监测系统的精确度出现严重的下降,甚至更严重的情况则造成数据的失真情况,因此,就目前使用的智能变电站,其在线监测技术依然在测试阶段。 3智能变电站的构建方式 3.1体系整体架构 智能变电站的体系架构的特点是结构紧凑、功能完善,将传统变电站的一次、二次设备进行融合。设备层由高压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实现变电站的测量、检测、控制、保护等功能。设备层的设备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和分散控制的设计思路,保证各个模块之间具有独立性和协调合作能力,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硬件系统的可靠性。系统层采用软件构件技术,使软件功能能够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配置,也可以实现功能的重构和重新分配。 3.2智能变电站的仿真测试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电力企业需要在电网运行的不同阶段做好相关的测试工作,全面评估电网性能,对各个性能模块进行改良与优化。具体的测试工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设备测试与系统测试。在系统测试方面,涉及到电源系统、电能量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分析系统、保护信息管理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对时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等。其测试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完成,这三个阶段依次为:单元测试阶段、集成测试阶段以及系统测试阶段。体现了测试由小到大、由内至外、循序渐进的测试过程。系统测试同时也是在经过以上各阶段测试确认之后,把系统完整地模拟客户环境来进行的测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