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去春来: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

冬去春来: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

冬去春来: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
冬去春来: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

摘要: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的基础具有多元、平等的特点,其核心是整体的和谐生存。针对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在诸方面之不足,通过艺术主题在实现神、半神半人、英雄、人四循环阶段以后,以原型主题的重复和象征体现,转向到新一轮神的阶段,并通过在审美态度上实现审美的陌生化和在在审美维度上确立了人在选择立场方面的审美文化之“态”,从而展现了中国文学史中蕴含着的“冬去春来”循环模式,即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的诗学理论。

关键词: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原型;冬去春来建立生态美学观点是时代使然,是人类追寻未来性优化存在的必然。建立生态文艺观不仅能够有效地引导人们认识生态存在的必然性,体验人的生态化生存的合理性,在融通人与自然所建立的生态和谐关系中能够审美地激发生命活动的机能,能够审美化地演替物质交换、能量输入输出及信息传递的生态节律,而且能够促使我们从精神和心灵深处将这种认识与体验作为积极主动的生存需要,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指向性,从而引领我们始终能够依据生态存在的规律性,并能够以韵律化、诗意性地构建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机理,搭建人类通向未来之路的优质生存的桥梁,使人的本真“澄明”,使人的和谐、诗意的生存“美态”得以显现。

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的基础是多元、平等,核心是整体的和谐生存,体现在文学批评的旨归使审美文化最大化地贴近生活中的文化现实,将其关注点集中到当代文化的生存境遇和当代人的生存境遇上,因而能够提供对于文化现实的发展急需的敏感性和体验深度。在审美的维度上,使人的选择立场实现审美文化之“态”———生成型的生命本源性、本已性样态。这是现代化进程对人类生活与文化进步的一种审美样式追求,建设这种审美文化才能够以其境界去引导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的生态批评将所具有的生态立场使审美文化在构建中展现出勃勃生机,同时又逐渐体现在现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对当前大众文化中出现的平面化、零散化、技术化、板结化和非生存化以及由现代传媒引起的工具化、突变化、异质化展开的后现代意义的批判中,将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一.审美的蕴含

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融合了现代与后现代的各种给养,以自身跨学科跨文化的独特包容性,以自身的价值力量蓄积了各种发展观点的内涵,补充和完善了各种力量的不足和缺憾,成为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从而应对将来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而始终保持着高扬的精神面貌。

1.对神话-原型的吸纳和发展

在神话-原型理论中,弗莱在分析了七个文学意向和象征范畴中的循环运动方式后,归纳出它们共同的循环特征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如一年分为四季,一天分四部分(晨、午、晚、夜),水的四形态(雨、泉、河、海或雪),生命的四阶段(青年、成年、老年、死亡),西方文化的四阶段(中世纪、文艺复兴、18世纪和当代)等;并认为这是整个宇宙的循环形式。弗莱从宇宙论形式与诗歌形式相似的类比出发,分析了但丁的《神曲》与弥尔顿的《失乐园》,认为上游天堂,下游地狱,天地之间是宇宙循环或自然秩序,这些宇宙论的循环观念为但丁和弥尔顿提供了创作的整体构思,他们只是在西部方面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正而已。

这种原型解释体系,把逻辑上先于体裁的文学叙述程式范畴,转化为文学的历史载体,使之能应用于西方文学各种不同题材作品的阐述;更重要的是弗莱把共时性的文学范畴体系的循环运动转化为历时性的文学体裁发展的循环运动。在他看来,西方文学,属于秋去冬来的“现实主义”阶段即反讽作品阶段,英雄早已消逝,渺小的小人物却充当着主角。但是他并未彻底悲观,因为按其文学原型的循环运动模式,冬去将要春来,文学由神话开始,如今又有返回神话的趋势。

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借鉴了原型的循环模式,以一种乐观高扬和充满信心的积极入世态度,融入到今后的文学和文化研究当中,在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发现和谐的,肯定美的,歌颂卓越的,从而形成了一个从高到低再到高的循环模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原型批评的纬度和发展前景。从奇幻夸诞的神的时期,到咏刀颂剑的神化英雄的历史朝代更替斗争期,再到斗志昂扬的英雄化人的振奋发展期,再到现在的对发展方向不断进行反省的普通世人的情感沉淀期,形成了一个从神到人再到神的发展的模式,显示了精神从飘渺的世界进入务实的世界,从杂乱无章升华到井然有序,再到一个沉淀蓄积力量的阶段,从而进入新一轮的高扬阶段的循环过程。按照这样的循环模式,文学主题将真善美的精神追求融入在生态整体和谐发展的视域之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态审美范围内的浪漫意识重现。

2.对陌生化的借鉴和实践

在俄国形式主义看来,文学的生命在于它总是处于声声不息的发展之中。而文学生生不息发展的动力源主要取决于文学自身的内部规律,即陌生化与自动化相互矛盾﹑消解、移位的张力之中。一般说来,新的陌生化艺术程序或艺术模式的诞生,正式建立在对旧有陌生化艺术程序的消解基础上。程式化的艺术程序不仅失去了昔日的光彩,而且正在吞噬艺术的生命,危机艺术的发展。“一种形式一旦达到鼎盛期,便会被程式化而走向衰落(危机)。危机期的到来标志时代对新艺术形式的一种历史呼唤。”此时反抗既有的程式化和审美规范便成为文学革命的任务。

冬去春来: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

鹿

(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写作理论研究2009年第7期N O.7

20

什克洛夫斯基说创作长篇小说如长途漫游,在漫游中不仅发现新的世界,而且还创造新的世界。旧的世界感受﹑旧的小说结构,在他那里已成为戏拟的对象。他通过戏拟驱逐他们,并借助力气的结构回复强类的艺术感受和品评新的生活的敏锐性。这就是说,一种新的陌生化,以其独有的新奇性、奇异性对既定的审美规范和“套版反应模式”(亦即既定手法)实行“背离、反拨、变形、偏离和背反”从而导致了文学演进中的“暴力突破”,亦或称之为文学上的革命。文学上的革命的真正“价值在于新奇和独特”。一方面暴力突破表现为对现有诗学语言用法的偏离、对现实的创造性变形、对程式化的文学性审美标准和套版反应模式的反拨,以新的文学性标准即陌生化取代自动化。另一方面“暴力突破”是一种自动化向陌生化的位移,它总是按照陌生化——

—程式化——

—背离——

—新的陌生化的发展演变的轨迹或图示运行。文学的永恒生命在于自动化(或程式化)不断向陌生化位移,生生不息。由此可见推动文学发展的源泉正在于陌生化,在于文学自身的规律。

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融合了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和原型的“向后站”观点,为海德格尔的“诗意的栖居”指明了实践的角度和方式,即对于自然,对于一切生命,甚至对于人类自身,都要以一种“向后站”的姿态,保持一定的距离后,在实现一种被刻意延长的领悟过程后,再来审视所有的关联和世界的发展,才会真正意义实现“诗意”,才能真正寻找到最佳的“栖居”方式。

二.时期的循环

梁启超曾在《中国史绪论》中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大时期:(一)“中国的中国”时期,指的是从黄帝到秦始皇统一的上世史;(二)“亚洲的中国”时期,包括秦统一到清代乾隆末年;(三)“世界的中国”时期,指乾隆末年以降的近世史。他的目的在“新民”:从“学为国人”转变为“学为世界人”,对于国人的思想、文学和国家的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精辟的分析和指引。

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中国的国人又一次面对新的发展问题,又一次低头沉思做未来的思考,因此借助梁启超的划分方法,可以将这种划分继续延伸开来:(一)“中国的中国”时期,指的是从黄帝到秦始皇统一的上世史;(二)“亚洲的中国”时期,包括秦统一到新中国成立;(三)“世界的中国”时期,指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立足世界的发展时期;四、“宇宙的中国”时期,指的是中国改革三十年后进入的现阶段后浪漫主义敬畏生命和自然的文明发展期。

在这样的历史时期的划分下,中国文学史中浪漫主义的特色是属于东方独特气质的:从奇幻夸诞的神的时期,到咏刀颂剑的神化英雄的历史朝代更替斗争期,再到斗志昂扬的英雄化人的振奋发展期,再到现在的对发展方向不断进行反省的普通世人的情感沉淀期,形成了一个从神到人的发展的曲线,显示了精神从飘渺的世界进入务实的世界,从杂乱无章升华到井然有序,这样一个稳步发展的过程;接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经过不同历史时期英雄的史诗抗争期以后,理性的思维逐渐在激情中沉淀,对于新的责任意识,新的道德文明的使命感逐渐显示,文明随即进入一种价值和审美的高扬期。时代呼唤一种适应时代、适应生态整体发展,能够指引生生不息发展的新的文明出现,并指引人类在宇宙的视野下学习做新的中国国人。这样的一种新的文明,必定是以结合现实的真善美浪漫主义的精神文明,必定是结合生态文艺的文明,以美学和生态批评的精神价值的融合,来显示出当前文化研究中的重现的神的精神“原型”。

三、四季的往复

按照上述的四个时期的特点以及主题的体现形式,在文学作品中对照的是四个不同的季节:“中国的中国”对照的是春天,一切伟大的宇宙思想意识在此段时期诞生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并成为解冻冰雪的精神力量;“亚洲的中国”对照的是夏天,爱国强民的激情化作咏刀颂剑的辉煌,体现了夏天炽烈的精神力量;“世界的中国”对照的是秋天,斗志昂扬的新国民发展期取得了属于中国特色的伟大成就,体现了秋天丰硕的收获力量;而“宇宙的中国”对照的是冬天,是经过骏马奔腾的快速发展期后,进入反思和沉淀的酝酿期,发展处于了一种内省的冰冻总结以及自我修正的消融阶段,麦苗正在厚厚积雪的压力下,努力汲取着水分和养料,待到时机到来,必将进入新境界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是中国国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之后,经过新的反思和修正,进入的一种精神的伟大卓越时期——

—即多难兴邦的坚毅和刚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团体和谐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新的发展时期就是新的思想转折期,新的审美价值将在追求人类使命的伟大卓越中实现。

综上所述,在环境和资源困窘的不断升级压力下,生态批评的生态整体和谐发展观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接受;在多难兴邦的严峻考验后,后浪漫主义体现出人类的强大团结力量;在敬畏生命的目标层次上,达到了空前的凝聚和高涨;在生态责任意识的承担和实践上,审美的价值指向,使真善美的精神力量化成了一种特殊形式的“集体无意识”,以中国的独特东方魅力实现浪漫中的和谐。因此,在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的视角下,划分出新的文学发展时期和阶段,凸显了神与人主题原型的循环往复,从而以一种谦虚和积极入世的态度,绽放春的苏醒和生机。

四、结语

美学家预言我们周围的环境可能有一天会由于“美学的革命”而发生天人关系的变化。当代生态审美与生态文明的发展,预示着一种审美高度的现代化新浪潮的出现。文艺作品中揭示自然美的当下意义,正在于人们回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原状态。这不仅是审美的目标,也是我们提倡的生态文化是一致的。在今后的文学作品中,通过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必将掀起世界范围内人类“诗意的栖居”的意识浪潮,生态正义和人类的责任意识将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和笔墨;同时,弘扬真善美的浪漫主义主题,与之相互交融,实现人与自然在文学上的思想融合,点燃人类的激情和信念,并指导人类以无比坚强的决心和信心,团结起来,以无比的敬畏之情,捍卫自然的尊严,捍卫生命的尊严,从而实现人类长远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简而言之,生态危机日益严峻,更需要倡导新形势下的强大的审美价值;冬天严寒的越发残酷考验,就必然更加激发着大地之春的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p.206。

[2]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p.183。

[3]鹿彬.敬畏的体悟诗意的承担: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批评原则[J].作家,2008(9)。

[4]唐桂丽.“此在”——

—海德格尔生存与思想的合一[J].武汉大学学报,2009(1)。

[5]黄凯旋.存在的追问及其困境——

—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核心问题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8(3)。

[6]张喜久.英雄的神话:弗莱的悲剧观[J].社会科学战线, 2008(4)。

21

存在主义美学

存在主义美学 存在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美学是本世纪中叶产生的重要且强大的哲学和美学思潮。它的代表人物是舍勒尔、海德格尔、雅思贝尔斯、萨特和加缪。这中间除舍勒尔之外,其他四人都对艺术和美学问题有过专门的论述。而且萨特和加缪又是存在主义艺术思潮的主将。 当海德格尔出《存在与时间》于1927年发表之后,西方哲学界曾发出过这样的狂欢:“哲学终于从天国回到了地面。”正是在这种狂欢中显示了由海德格尔开启而由存在主义哲学完成的一个巨大的转变:哲学研究的重点从对抽象的本质(理性)转向了“实存”,从物(客体)转向了人(主体),即从“理性人”转向了实存的人。因此,存在主义美学的主要特征,是把美学与存在的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中问他们考虑的美学问题,是美的本源问题。而美的本源在存在主义者看来,只能从对存在的追问中获得。由于对存在本身的追问紧紧地与人关联,存在主义美学便始终围绕着人这个主体旋转。整个存在主义美学都表达了这样一个由海德格尔表述的信念:美或者艺术开启了存在者的存在,艺术和美由此而获得了本体论意义上的根源。也正因为如此,艺术和美成了达成人的本真存在的见证,从而完成着拯救的使命。正是这一点使我们想起了尼采的这样一个信念:没有审美的人生如何可能。因此,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家W.考夫曼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存在主义哲学家在追问存在的问题时,最后都自觉不自觉地转向了艺术,转向了美学。这是不是因为美或者艺术是开启存在者的存在的最根本途径呢? 这里我们必须强调说明的是,虽然存在主义美学仍是围绕着人来旋转的,但这种美与人的相关,却不再是从表现的意义上与人相关,也不再是从符号创造的意义上与人相关。如果说表现主义美学的表现是建基于人作为主体的生命力、情感等之上的话,那么在存在主义美学这里,人作为实存,是不具有什么先在的诸如表现主义所谓的生命力、情感等的,因为作为实存,他的本质尚处于缺席状态。而美只发生于这个其本质尚付阙如的“此在”或实在向其真正的存在谋划的过程中,只有当那个尚付阙如的真正存在向其显现、敞开时,美才诞生。因此,20世纪美学发展中开始的那强大的表现之风从存在主义美学这里开始煞住。美学中的纯主观因素和重情主义的趋势得以扭转。从存在主义美学开始,表现便不再是美学的核心概念,在存在主义美学中取代“表现”这个概念的是所谓敞开、显现、照耀、呼唤等。 对于表现主义美学来说,表现本身就能达成美。但是存在主义者不相信这一点。因为在存在主义者那里,实存的人并不具备任何有意义的内容,他所拥有的只有诸可能性。虽然艺术和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 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 ?来源:人民音乐2010年12期 ?作者:罗小平 选题缘起: 早在几年前,时任人民音乐出版社总编的祖振声先生让我撰写《音乐与环保》一书,使我有了研究与观察问题的新角度和视野。在写作这本小册子过程中,阅读了一些有关生态学的书,思考了音乐与环保的问题,对这方面的论域产生了兴趣。加之,在阅读埃里克·詹奇的《自组织的宇宙观》等著作中感受到的一种超越人类中心的宇宙精神,常令我激动不已,对生态美学的发展就更为关注。在此,我把自己的相关研究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期盼更多人对此产生兴趣。 一、生态美学的研究是中外美学发展的新趋势 生态学(Ecology)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后,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互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向各学科渗透,派生出生态哲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分支。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生态社会为依托的新兴学科,它以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指导,以消解主客二元对立的整体思维方式来把握事物动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多重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三者的内外协调为立美目标,具有跨学科的视域和相当强的应用性。国外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述,如W·赫伯恩发表于《英国分析哲学》上的论文《当代美学及自然美的遗忘》(1966)和被我国生态美学家称之为生态美学产生的标志性作品的《寂静的春天》(卡逊1962)。[1]尔后,相当数量的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专著不断问世,(俄)曼科夫斯卡娅1992年发表于俄罗斯《哲学科学》中的《国外生态美学》的论文,总结了这一生态美学的发展态势,指出:“国外生态美学已取得一系列珍贵的科学成果。其地位、研究对象已经确立,概念体系已经形成,它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显示出来。[2] 我国美学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著述,其中李欣复教授的《论生态美学》一文被誉为“我国第一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生态美学学术论文”。[3]尔后,又有徐恒醇的《生态美学》、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的生态学》等相继问世。笔者认为我国美学界这种新趋势的形成,体现了这一学科新的特质及其发展的态势。 1.理论形态的更新

生态美学的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生态美学对人类系统的考察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以(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为出发点的。 2、主体的三种形态是(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3、主体存在客体对象的客体的四种基本形态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和(自我客体)。 4、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种群)(群落)(环境)(生态系统)。 5、老子的《道德经》的思想精髓是(道)。 6、居住环境的基本单位是(住宅)。 7、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基本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8、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 二.名词解释 1.生态美学——生态美学狭义;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和栖居,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2.生态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关照的对象。 3.诗意的栖居——与“技术地栖居”相对,指拯救大地,摆脱对大地的征服和控制,使之回归本性,从而是人类美好的生存在大地之上。 三.简答题 1.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原始生态文明阶段——崇拜自然农业文明阶段——顺应自然 工业文明阶段——反自然生态文明阶段——推动生态文明 2.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之定律”分别是什么? 答:(1)多效应原理。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得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都是不可预知的。 (2)相互关联原理。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的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 (3)勿干扰原理。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试着分析孔子主要的生态思想,并评价。 答: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出“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生态认知,表达出“仁人恤物”“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感,致力于“取物以时”“节资护源”的生态伦理实践。孔子关于生态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有效的开发。 老子的主要思想: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四个方面。老子提出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和“道”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的主要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和谐思想,“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生态伦理思想 4.生态世界观的基本思想原则是什么? 答:其一,世界是由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关系整体的有机联系看。每一事物都包含着其他事物,事物之间相互包含,所有事物也都包含在整个世界的复杂关系网络

从《管弦乐变奏曲》看威伯恩 对表现主义 美学观 陈 岱

陈岱 Chen Dai 从《管弦乐变奏曲》看威伯恩对表现主义美学观 的背离 内容提要:《管弦乐变奏曲》(《Orchestral music partita》OP.27)是威伯恩[1]晚期创作中具有整体序列主义特征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部 作品的分析,从美学的角度更深一层挖掘该作品在美学观念上对表现主 义的背离。 关键词: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表现主义整体序列主义音乐美学 一、引言 安东·威伯恩(Anton von Webern,1883—1945)是20世纪伟大的作曲家,也是“表现主义”中创新最为突出的作曲家之一。其晚期代表作《小交响曲》(《Symphony》作品OP.21)、《钢琴变奏曲》(《Piano partita》作品OP.27)、《管弦乐变奏曲》(《Orchestral music partita》作品OP.30)广为人们熟知。目前,国内已有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但大多关注的是作品本体分析。对于他在晚期作品中大量使用的整体序列技法,以及同时反映出来的美学思想的研究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威伯恩在后期创作中对序列音乐的发展,以及促成后来整体序列主义的形成,是他创作生涯中的重要领域,其意义及重要性是后人无可企及的。本文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中所运用的特殊作曲技法作了分析研究,旨在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音乐美学思想特征,以及这一特征与表现主义音乐美学观念之间的差异。 作者简介:陈岱,女,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03级),本科生。

表现主义,是西方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音乐艺术流派之一。它强调艺术表现的对象是人的主体感情。在邢维凯的《情感艺术》一书中认为:“浪漫主义的情感表现意识在表现主义的理论及实践中被推向了极端,表现主义更激进的强调主体情感与外界世界相异的一面,主张在艺术创造中排除对客观现实因素的模仿,而将纯粹主观的,非理性的(直觉的)情感体验付诸于形式。[2]”从以上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表现主义音乐的创作思想和审美趣味,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体现19世纪浪漫主义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基本概念,即音乐作品要表达人的情感。情感论美学的核心就是情感表现。对于主体人的主观情感的表达,正是勋伯格[3]及其表现主义音乐所刻意追求的一种审美理想。在勋伯格看来,艺术美的本质与人的情感密切相关,音乐作品的美就在于表达主体人的情感。在这种美学观念的引导下,勋伯格试图寻找更为适合的音乐表达方式,他曾先后历经了浪漫主义后期、无调性,以及一战后(1919年)的十二音技法时期。十二音作曲技法的确立与使用,进一步实现了表现主义的音乐美学观念。它将传统情感以一种纯主观、极端个性化、非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至于“将情感有意识的阻断了与之相关联的正常途径”[4]。 随着十二音创作技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十二音序列主义的新的追随者觉得尚未将这种技巧发展的足够充分,把序列仅限于音高维度是不够的,而在其他的维度也应该预设一些固定类型进行创作。这样,对序列的控制就从早期对音高的控制,逐渐发展到对节奏、力度、音色等因素的控制。这一做法,充分体现在威伯恩的后期创作中。在表现主义的最后几十年里,威伯恩进行了大量尝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音乐语言,如:序列音乐技法的控制上,音色旋律的运用,点描派的形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对序列音乐技法的发展,以及促成了后来整体序列音乐的形成。在威伯恩音乐作品中,对音列的控制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局部走向整体,致使最终走向完全控制的整体序列音乐。这种音乐不仅把音高序列化,而且进一步将时值、音色、力度等各种音乐要素全部纳入序列化结构原则之中。这样,整体序列作品就成了一种处于高度理性控制下的音响,一种数学计算的对象,一种音乐创作过程中的游戏。如果说表现主义的十二音序列在某种程度上还延续着浪漫主义的情感观念,那么,对于整体序列主义来说,则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形式上的游戏,通过对不同元素的多层面控制以获得不同以往的音响

美学的浪漫主义和政治学的浪漫主义以及作为最后一个浪漫派的沈从文

美学的浪漫主义和政治学的浪漫主义 摘要: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体系中的浪漫主义主要有两大类别:以卢梭为代表的“美学的浪漫主义”和以高尔基为代表的“政治学的浪漫主义”。前者的内涵侧重于对人类文明及科技理性发展所带来的负值效应的忧虑、质疑与抗衡;后者则把浪漫主义当成隶属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中的一种成分,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30年代后的中国,政治学的浪漫主义排斥、取代了美学的浪漫主义,在具体文艺实践中带来一系列令人困惑的现象。实质上,郭沫若与沈从文就分别代表了这两种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界的不同的命运。 关键词:浪漫主义;美学;政治学;异化 我国的文艺理论体系自20世纪初引进西方浪漫主义概念以来,对其内涵及功能等虽然屡有争议,但多局限在文学艺术的范围内,而未能从跨学科的角度予以鉴别,也缺乏从更宽阔的历史语境中作一番寻根溯源的考察。因而,有关的论争往往是争而不决,论而无果。最终仍然是各执一是,各立其说。以至于在今天的一些教科书及论著中,仍然不时出现“作为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等提法。惯例习俗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是强大的,往往以一种无形的、不容置疑的力量左右着人们的思考与判断。因此,从新的角度楔入,着重对中国文艺界产生较大影响的两种浪漫主义体系――以卢梭为代表的美学的浪漫主义和以高尔基为代表的政治学的浪漫主义进行一番深层的考察与对比,将有可能推进我们对浪漫主义问题的理解。 一、卢梭与美学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一个意义庞杂、内涵宽泛的概念。它的身上垒积着前人从不同立场、不同视野赋予它的东西,叠加着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思潮的要求与使命。以至于一些学者发出慨叹:“什么是浪漫主义?这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謎。”正像对美的本质的追寻一样,在浪漫主义论题上,要想获得一个世上公众一致认可的、绝对精确的概念也是不可能的。但不能由此而拒绝了相对性的界定,至少在学科域限上可以做出界分。后者对于中国文学理论界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我们从未明确地在这一向度上做过辨析的工作,我们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浪漫主义交织着政治学、社会学等多重内容,是政治学等和美学的混合体。由此,导致了文学理论进入实践课题研究时的困境,例如,沈从文曾自封为20世纪中国的“最后一个浪漫派”,对于他的这一自白,一些研究者便显得茫茫然而无法应对。 浪漫主义不像现实主义一样,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的范畴,它具有跨学科的意义。勃兰兑斯曾对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作过这样的概述:“浪漫主义曾经几乎在每个文学部门使风格赋有新的活力,曾经在艺术范围内带来了从未梦想过的题材,曾经让自己受到当代各种社会观念和宗教观念的滋润,曾经创造了抒情诗、戏剧、小说和批评,曾经作为一种滋润万物的力量渗入了历史科学,作为一种鼓舞一切的力量渗入了政治。”1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概念运用的范围是十分宽泛的,它不仅涉及到文学艺术,而且还渗入到历史科学、政治等。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论及“浪漫主义运动”一章时也写道:“浪漫主义运动在初期跟哲学并不相干,不过很快就和哲学有了关系。通过卢梭,这运动自始便和政治是连在一起的。但是,我们必须先按它的最根本的形式来考察它,即作为对一般公认的伦理标准和审美标准的反抗来考察,然后才能了解它在政治上和哲学上的影响。”1这里,浪漫主义涉及到了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美学,学科界域远远超出了文学艺术的范围。 卢梭,罗素称之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并予以这样的评判:“是从人的情感来推断人类范围以外的事实这派思想体系的创始者,还是那种与传统君主专制相反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的发明人。”2卢梭为绝对化的情感主体和伪民主独裁政治哲学的创始者,这就涉及到以情感为本体的浪漫美学方面和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所排斥的“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的政治方面。卢梭的《新哀洛绮思》以感伤的笔调、奔放的情感,开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是启蒙运动中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笵导;同时,他的《社会契约论》宣布了人民主权原则与自由意志,但又为极权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是法国大革命时罗伯斯庇尔施政的“圣经”。由此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思潮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体,在学术研究中既不能把它所涉及到的各个学科向度绝对地割裂开来,也不能把它们笼统地混为一谈。 以卢梭为创始者的浪漫主义美学,其情感主体的强化与政治革命、伦理判断等是纠合在一起的。如若从现代性的视角审视卢梭,我们将发现对于人类文明的建构与文明的解构这一巨大的对立集结于他的一身。虽然从《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到《社会契约论》,如研究者所揭示的那样,有着从个人主义走向专制集权主义的偏误,但他所奠立的个人权力、自由意志等毕竟凝聚在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之中,成为至今未能动摇的人类遵循的共同准则,从这一向度来看,卢梭思想有其现代的价值立场,具有“历史现代性”的意义。但卢梭思想中更重要的是他对文明的解构,是其深层的仅为康德所读懂的“异化”内质:“卢梭之出现,使人们意识到,历史进步是由文明的正值增长与文明的负值效应两条对抗线交织而成。前一条线导向人类乐观的建设性行为,后一条线导向人类悲观的批判性行为甚或是破坏性行为。”3这一解构与批判,即对现代性的反思,即“审美现代性”,它集中展现在卢梭的成名作――《论科学与艺术》

国外生态美学状况

国外生态美学状况 李庆本 2013-04-07 09:28:22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武汉)2008年5 期 内容提要:国外生态美学具有自己的理论渊源、发展过程、理论形态结构和研究方法。它既与环境美学有联系,又有区别。国外生态美学新范式彻底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模式,不仅注重环境的和谐、有序和规律等对人类感知有利的美学因素,也注重生态系统中的不和谐、变化、非平衡的审美因素,从而使它初步与环境美学切割开来。国外不少生态美学研究者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探讨人们对生态的审美体验。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中外对话 作者简介:李庆本,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3) 由于我国生态美学基本上是在国内相对封闭的学术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缺乏与国外生态美学的积极交流和对话,以至于有许多研究者对国外是否存在生态美学尚有疑问。我们了解较多的是国外的环境美学,而对于国外生态美学则所知甚少,即使有一点介绍,也仍存在着很多盲点。对于国外生态美学的渊源、理论、方法,特别是国外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都没有进行认真系统的总结、提升。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国外生态美学的综合研究,了解国外生态美学的发展状况,学习和借鉴其有价值的成果,以加速和完善我国生态美学的构建。 一、国外生态美学的渊源和发展

欧洲有人将捷克学者和艺术家米洛斯拉夫?克里瓦(Miroslav Klivar)称为“生态美学”的首倡者,但由于克里瓦本人采用捷克语写作,他的研究成果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知。北美许多学者更愿意将生态美学的起源追溯到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949年出版的《沙郡年记》(A Sand County Almanac)一书。在本书中,利奥波德提出了Conservation Aesthetic的概念(我国有人翻译为“环保美学”),虽然这个词不同于后来的Ecological Aesthetics(生态美学),但却包含着生态美学的主要价值观念,以至于美国生态美学家高博斯特(Paul Gobster)在1996年明确指出:“有关美学的想法——已有人将它称为‘生态美学’——大多源于奥尔多?利奥波德,这在他的《沙郡年记》中达到顶峰。”[1] 当然,国外生态美学的真正开展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0年,美国学者理查德?E?切努维斯和保罗?H?高博斯特(Richard E. Chenoweth and Paul H. Gobster, 1990)的《景观审美体验的本质和生态》(Nature and Ec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Landscape),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对景观审美体验进行了实证研究。随后,高博斯特又连续发表了《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中的森林美学、生物多样性、感知适应性》、《服务于森林景观管理的生态审美》、《〈森林与景观:生态、可持续性与美学〉导言》等多篇重要论文,他也因此成为目前国外颇有影响力的生态美学家。 进入21世纪以后,生态美学研究在亚欧美洲许多国家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了生态美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以下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形态结构。第一,保罗?H?高博斯特(2007)等人的《共享景观:美学与生态学有何关系》,促希?I?科瓦克斯(Zsuzsi I. Kovacs, 2006)等人的《美学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态学的》等文本,研究生态学与美学的内在关联,梳理以生态审美

生态美学

1.“生态系统”一般由哪些要素组成? ①非生物环境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 2.从生态学得视角对城市景观的要素进行考察,主要着眼于什么内容? ①纯洁感:基本要求②宜人性:城市园林,绿地,湿地,水面,喷泉,视野开阔,生活施设③通达性,交通环境④秩序感:非要求规律⑤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需要的可能 1.什么是生态景观?它是城市景观建设中有何重要意义? 生态景观: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意义:是城市设计的首要审美追求,给人提供直观的环境体验和对生活环境界得启迪。 指由地理景观,生物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的多维复合生命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与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意义——生态景观将设计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让自然与城市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2.什么是人文景观?它分为哪四大类?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点而构成的景观, 它分:①文化古迹②革命活动地③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所形成的景观④地区和民族的特殊文化景观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景观建设有哪些作用? 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求,对国家社会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①见证城市的生命力的历程②体现城市重要特色和人养性③更体现出一个城市的 文明和该城市的景观建设的科学体系,是代代人民的思想,智慧和财富积累④是对城市景观的一种延续,是城市生命力历程中不可断的链接,可促进城市景观建设健康发展 1.居住环境的基本单元是(住宅) 2.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重要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3.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公共 空间) 1.生活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答:居住环境交通环境劳动环境 1.居室视觉空间的审美构成包括哪些方面? 2.根据水野今的观点,道路的主要形态有哪些? (1)放射线形(2)夯形结构(3)环状道路(4)自由式构成(5)外景式构成 (6)风景式构成(7)展望式构成

比较新古典主义绘画与浪漫主义绘画的美学特征

比较新古典主义绘画与浪漫主义绘画的美学特 征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比较新古典主义绘画与浪漫主义绘画的美学特征新古典主义绘画与浪漫主义绘画可以说是两条相背而驰的道路。前者 强调复崇尚古风、理性和自然,选择严肃的题材;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 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而后者浪漫主义绘画以追求 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为思想基础;追求幻想的美、注重感情的传达;喜欢热情奔放的性情抒发,自由、感性情感上的释放。浪漫主义艺术 以动态对抗静止,以强烈的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相同的是两者都推 动着绘画在不断地发展、前进。 一、出现 新古典主义绘画: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 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但又不同与古典艺术。在法国大革命及 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有一场纯粹的艺术革命,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 国古典主义的重复。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一场借古开 今的潮流。所谓新古典主义也就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 革命的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绘画:浪漫主义交艺思潮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达到高潮。十九世纪初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兴起于法国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内容提要】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包含生态维度的新美学观,它以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美学学科的当代发展。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这是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生态美学包含生态本真美、生态存在美、生态自然美、生态理想美与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内涵。在西方则以海德格尔的“四方游戏说”为其典范表述,这恰是海氏受到中国道家思想影响的成果,因此生态美学必将开创中西美学对话交流的新时代。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和各种生态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由中国学者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实际上,它是美学学科在当代的新发展、新延伸和新超越。 一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于是一种崭新的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超越的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光明日报》2004年4月30日发表的《论生态文明》

一文指出:“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又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①我国对生态文明的肯定与强调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表征之一,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重要超越。人类社会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批判和新的社会文明的转型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开始。1962年,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著《寂静的春天》中说:“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条叉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②卡逊在这里所说的舒适的路,即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业文明所坚持的经济无限增长、最后引起生态危机的灾难之路。而她所说的另一条路,则是唯一可选择的保住地球环境的生态文明之路。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的第八十二章“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的最后写道:“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它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③汤因比以其历史学家的远见卓识,从当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早在2008年,曾繁仁教授就发表了《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一文,提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在阐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二者的四点区别。这是较早涉及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关系的论文,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中国学者对西方生态美学的了解逐渐加深,为重新讨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知识基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相关文献发表的先后为顺序,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可能存在的几种关系为理论支点,拟从如下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二、在环境美学框架内发展生态美学;三、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四、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生态美学;五、参照环境美学,通过充分吸收生态学观念、彻底改造传统美学而发展生态美学。笔者坚持第五个学术立场。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主要有两方面:_、从历史层面来说,以国际美学的当代发展为参照,在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互交织的理论地图上,清理二者各自的发展线路与发展过程;二、从理论层面而言,明确界定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各自的侧重点与特定问题,以便我们将二者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郑重说明的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等狭隘心态,一直是文学笔者努力避免的不良学术倾向。 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 国际学术界公认,环境美学正式发端于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的《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该文正式发表于1966年出版的《英国分析哲学》一书,赫伯恩也因此文而被称为“环境美学之父”。 在这篇文章里,赫伯恩试图突破分析哲学的藩篱,辨析对于艺术的审美欣赏(艺术欣赏)与对于自然的审美欣赏(自然欣赏)之间的差异。他主要讨论了两点。第一点可以概括为“内外”之别:对于艺术欣赏,欣赏者只能在艺术对象“之外”欣赏它;但是,对于自然欣赏,观赏者可以走进自然审美环境自身“之内”一“自然审美对象从所有方向包围他”,也就是说,欣赏自然时,“我们内在于自然之中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再站在自然的对面,就像面对挂在墙上的图画那样”。从欣赏模式的角度而言,“内外”之别就是“分离”(detachment)与“融入”(involvement)之别:前者主要是艺术欣赏的模式,而后者则主要是自然欣赏的模式一观赏者与对象的相互融入或融合。在赫伯恩看来,“融入”这种欣赏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融入自然,观赏者“用一种异乎寻常而生机勃勃的方式体验他自己”。艺术欣赏与自然欣

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学院:艺术文化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 姓名:赵秀克学号:201014090 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以西方浪漫主义文艺为例 摘要: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急剧过度,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在文艺领域也有了新的变化,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新时期新艺术思潮的出现往往具备自身的艺术特征,浪漫主义以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主观情感的强烈表达,并且注重想象兼以夸张的表现手法,着重于描写自然等。艺术特征之中包含了浪漫主义自身的美学特征,这种美学特征在各个学科中表现出了各自的色彩,对各个学科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艺术创作价值。 关键词:浪漫主义、美学特征、价值 浪漫主义一词可以追溯到古法语词ROMAN,而这一词更古老的形式则是Romans和Roman t①,反对古典主义的精神桎梏,区别于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描绘,浪漫主义以其鲜明的美学特征成为西方美学、文艺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这种独特的美学魅力征服了十九世纪的艺术家、美学家,他们对浪漫主义情有独钟,无论是在文学还是美术、音乐方面都有独到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的显现。 一、强调个人情感主观表达,寻求个性解放。浪漫主义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 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至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②。古典主义所推崇的典雅高贵风格成为新时期思想的羁绊,美学、文艺等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恰逢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影响,而且也带来了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迅速在欧洲传播,个性解放、个人独立的强调使得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全面的展现了个人的主观情感表达:雪莱的抒情诗,音韵铿锵、感情真挚,散发着强烈的个人主观情感,个性特征明显; ①《卢梭与浪漫主义》(美)欧文·白壁德著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2页 ②《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第166页

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一)

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一) 【内容提要】 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之下,同现代化所造成的环境恶化、核威胁等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以及现代深层生态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对新时代美学观念的转向、文学批评视角的丰富、生态文学的发展以及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发扬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美学的继续发展还要解决学科自身的建设以及正确对待“世界的返魅”、对现代性与科技的态度、与实践美学的关系等一系列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生态批评;生态文学 一 生态美学已在我国应运而生,并正在成为学术热点。对于生态美学,目前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态美学着眼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审美关系,提出特殊的生态美范畴。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存在论美学观。我个人赞成广义的生态美学,认为它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的存在状态,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生态学学科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并逐步渗透到其他各有关学科的情况之下逐步形成的。法国社会学家J—M·费里于1985年指出,“生态学以及有关的一切,预示着一种受美学理论支配的现代化新浪潮的出现。”1] 正如费里所预见的那样,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作为生态美学应用形态的生态批评在美国文学界悄然兴起。而正是在生态批评的发展中,生态美学理论也得以实践与发展。1994年前后,我国学者提出生态美学论题,并先后组织多次学术讨论。2000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徐恒醇的《生态美学》和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标志着生态美学不仅引起学术界更加广泛的关注,而且开始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理论探讨。 生态美学同一切理论论题一样,其产生与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生态美学恰恰就是产生在后现代的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下。目前,学术界在后现代问题上分歧颇多,一时难以统一,甚至连概念的内涵都难一致。我首先想讲明自己对“现代”与“后现代”的基本看法。 我认为,所谓“后现代”是指“现代”之后,而不是现代的“后半期”。但现代与后现代两者又并非截然分开,而是在“现代”之后,现代与后现代特性共存。这种情况需要持续漫长的融合与过渡时期。而从“后现代”的内容来看又不仅是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解构,更是对新的经济与文化形态的建设与重构。实质上,“后现代”可以说是对“现代”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的重点恰恰就集中于人的生存状态之上。“现代性”的极度扩张导致人的生存状态不可遏止的恶化,甚至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而后现代则着重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这已经成为关系到整个人类命运的时代课题。正是从扭转人类生存状态恶化并从根本上加以改善这一时代课题出发,生态美学不仅应运而生,而且走到学术与社会的前沿,显现其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正是从这样的立足点上,我们来思考生态美学的产生。 第一,现代化弊端的充分暴露及其对人的生存的巨大威胁,呼唤新的存在论美学出现。近200多年来,人类社会所进行的现代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物质丰富、科技进步、社会繁荣,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但由于现代化常常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相伴随,因而可以说现代化的发展也就是剥削与侵略的加剧。而作为现代化支柱的市场经济与工业化本身又因其固有的缺陷,导致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与工具理性统治的严重问题。由此导致地球南北之间,社会内部贫富之间以及人与大自然之间出现尖锐的矛盾。特别是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因掠夺与侵略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不仅制造了核武

1表现主义美学

表现主义美学 二十世纪初最重要的美学流派无疑是由克罗齐开创的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美学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西方第一个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美学流派,因此,我们首先介绍表现主义两大代表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的美学。 表现主义美学乃是对盛行西方达两千年之久的模仿论美学的第一次系统的反动,它将艺术的重心由模仿现实转向了表现内心。在某种意义上是浪漫主义倾向在美学中的表现。总体上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美学,与同时代的艺术思潮实际上并不同步,因为当时的艺术思潮已经演变成反浪漫主义的。艺术本身的发展与美学对它的解释往往并不是一致的。表现主义似乎突出体现了这一点。 第一节克罗齐的美学 一、克罗齐简介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意大利二十世纪初最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其哲学属于20世纪初流行的新黑格尔主义流派,为该派在意大利最大的代表。最重要的著作为四卷本的《精神哲学》,包括《美学》(1902)、《逻辑学》(1905-1909)、《实践哲学》(1909)、《历史学》(1914)。主要美学著作除《美学》(包括《美学原理》、《美学的历史》两部分)之外,还有《美学纲要》(1912),《诗论》(1936)等,大多已有中译本。克罗齐美学在当代西方美学史上占有极显赫的地位。美国美学家比尔兹利(M.Beardsley)说:“美学讨论可以说是由克罗齐这位无疑是我们时代最有影响的美学家所开创的。他半个世纪来坚持不懈地从事于美学和批评(以及其他哲学问题)的研究,给每一个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的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1吉尔伯特和库恩说::“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交替时期和此后至少二十五年中,克罗齐关于艺术是抒情的直觉的理论,在美学界居统治地位。”2 1比尔兹利:《美学:从古希腊到现代》阿拉巴马大学,1975年,第318-319页。 2页。722年,第1987,夏乾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美学史》吉尔伯特和库恩: 二.美学在克罗齐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哲学系统上面的.继承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克罗齐把精神世界(心灵活动)和客观现实世界等同起来,哲学如果揭示出精神世界的发展,同时也就揭示出现实世界的发展,所以哲学和历史也被等同起来。因此,他的哲学只研究精神活动。他把精神活动分为认识和实践两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属于低高“两度”,但彼此循环相生,认识生实践,实践又生认识。.这两度又各分两阶段:认识活动从直觉始,到概念止;实践活动基于认识活动,从经济活动始,到道德活动止。这四阶段的活动各有其价值与反价值,视其所产生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 摘要: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浪漫主义是李白诗歌最突出、成就最高的特点。清新自然是李白诗的重要风格,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生活在“盛唐”时期,这是唐帝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着滋长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这一时代特点,结合着他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诗篇具有很鲜明的独创性。而在他众多的诗歌中,《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首的浪漫主义色彩最为突出。本文就是试图通过他的这首名作来探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及其成因。该诗题又作《别东鲁诸公》。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在唐都长安受权贵们的排挤,被放出京。次年李白将由东鲁南游越中,行前以此诗书赠友人。全诗托以梦幻,设以虚境,用梦游天姥的浪漫主义奇特想象,寄以情怀,向山东诸公申明心迹;通过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光明等理想境界的追求,对王侯、权贵的傲岸不屈的蔑视。 关键词: 浪漫主义特色(强烈、奇诡、跳跃、逸宕)成因 正文: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李白以其飘逸、豪放的浪漫主义诗风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李白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十分自负,总想依靠自己的才能学识以获得帝王的特殊赏识,一步而跃居卿相的高位,去建立赫赫功业,但他却在求仙访道的途中,又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蔑视王侯富贵和世俗平庸。而李白为了表达这种矛盾所造成的强烈感受,必然在创作上要选择易于表达自我主观色彩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以高歌祖国名山大河的神奇与秀丽、险伟与阳刚为主,配以作者奇特的想象与感受,融入更多的美学象征成分,创造出浩淼博大的艺术境界,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作传统的新天地,从而影响并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那么,如何来理解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呢?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来着手: 一、李白诗歌概述 盛唐文化,孕育出无数杰出诗人,李白无疑是其中最具神韵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情、神等在李白的诗歌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总揽他的诗歌,我们既能看到那种发兴无端的

中国古典哲学视域下的生态美学观_以“和”为美

大 众 文 艺 85 摘要: 近些年来国内外掀起了研究生态美学的热潮,多数学者纷纷从中国古典中挖掘生态观,力图为生态美学寻找理论基点与历史渊源。本文立足生态美学的的哲学基础,围绕中国古典文中的“和”之美展开,重在挖掘以“和”为美的的生态理念,进而阐发其对生态美学构建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中国古典哲学;生态美学 一、生态美学思想的产生 生态美学思想是在人类和整个地球面临生存危机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是立足于自然的现实、社会的现实和学术的现实而产生的,符合当代思想状祝和历史发展潮流的一种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生态美学将和谐看做是最高的美学形态,这种和谐不仅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的和谐。生态美学的深刻内涵是包含着新的时代内容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二、中国古典哲学是构建生态美学的思想资源 生态美学的哲学出发点应是本体存在论,而不是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是破坏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失衡的哲学思想基础。可以说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的本体存在论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生存哲学,与今天所说的生态哲学很接近,它深刻地认识到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其主宰者是“天”(自然)。庄子曰:“天地与我并存,而万物与我齐一。”这种存在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主人,人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从根本上说,人不可能战胜自然,人只能改变自然界某些局部的结构与外观,却不可能改变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有出路。因此,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思想传统,是构建现代生态哲学美学的丰富思想资源。 三、中国古典中以“和”为美的生态理念 中国古典美学对美的认识多种多样,如有“以大为美”、“以善为美”、“充实之谓美“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以自然之为美”等观念, 大多注重在审美活动中来看待美的本体及主体的美感生成,也就是注重从关系入手来认识美和追求美。“和”正是各种关系的和谐交融状态,因而被认为是美和美感生成的坚实基础,甚至“和”本身就被认为是一种美,是一种合规律、合目的的美。 1.中国古典以“和”为美的生态理念 中国哲学是重直觉和体悟的生命哲学,内蕴着强烈的整体意识,这种整体意识体现出一种与宇宙天地的有机结合的审美观。中国人的审美精神、艺术精神、理想观念、思想学说等等,总是在这样一种宏大的“宇宙天人合一”的背景下来加以思考的。 “天人之和”是中国古代处理人与自然、神灵关系时追求的审美境界。在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图式中,天与人是二位一体、可以相互感应的。人事要取得成功,必须求得冥冥之中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因此,人类必须竭力使自身与“天”处于一种和谐状态。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意识是研究构建生态美学所必须考虑的方法论意识。 “天人之和”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构成“人人之和”。如儒家所讲的“以长统幼”、“以父统子”、“以嫡统庶”、“以男统女”等一系列宗法礼教原则,他们以此来实现孝、悌、忠、仁的和谐家庭关系,进而促成社会的和谐。孔孟等先秦儒家无不试图说服统治者实行“仁政”,实现所谓的政通人和的理想社会。按照从“天人之和”到“人人之和”再到“政通人和”这一理路来建立国家,就是一种最原始的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和审美追求的体现。然而在对“和”之美的追求上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和尺度,这便是中国古典美学所提到的“中和”这一美学范畴。 中国古典美学以“和”为美,就是以和谐、稳定、有序、均衡为特征的。而要达到这种和谐的美,就要寻求一个恰当的度。中国古代人依据“执两用中”的朴素的辨证思维,把“中”看作衡量“和”的唯一尺度。“中”即适中、合度、适度之义。它强调的是在矛盾双方中不走极端,取其中。凡是在矛盾双方中取其 中的,就是适度,就是美。因此,我们说的以“和”为美,实质上就是以“中和”为美。 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亦无不显示出“以和为美”的鲜明倾向,“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里仁为美”,因为仁者能和;孔子还以君子之德为美,因为君子“文质彬彬”之揽乡“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董仲舒认为养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饮食以“和羹”为美;音乐则“以大和为至乐”,并以“敦和”为旨归;诗为“天人之合”以具温柔敦厚的“中和”诗教为美,以得“天人合一”的意境为最高的审美境界;书法以“神气冲和为妙”;绘画崇尚虚实相生,“闲和严静”;服饰相体裁衣,“贵与貌相宜”、“与人相称”。 2.中国古典以“和”为美的审美情感 中国古人的“生态意识”不仅表现在对大自然的崇敬上,而且表现在对大自然的欣赏上。“自然”尽管是我国古人崇拜的对象,但并非某种凌驾于他们之上的、令他们恐惧的超验的存在,而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审美对象。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所谓“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表征的都是这样一种将自然视为审美对象、欣赏对象的深层而普遍的审美意识。在我国古代特殊的天人关系中古人们萌生了强烈的“尚和”意识,对天地自然之和的殷切期冀自然地上升到审美的高度,使天地自然成为人类审美的对象。 四、以“和”为美的理念对于构建生态美学的现实意义 所谓生态美学就是以生态为本体的美学。生态美学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绿色的、健康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与整体性存在;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为最高的生存智慧与理想境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就是建立在人类与天地万物的同源性,生命本质的统一性,人类与自己生存环境的一体性的整体主义直觉意识基础上的。而以“和”为美,美出于“和”的中国美学理念,在当代全球出现生态危机情境下构建生态美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和”的思想是中国人的现实人生实践、生命感受、体验、反思的汇集,并且在独特的文化土壤中孕育而成,具有极强的历史传承性的中国人的特有的思想境界。生态美学体现了人类的生态关爱与终极关怀,是当今时代所迫切需要的美学观,用这样一种生态美学观去塑造和培养人,可以把生态意识、生态审美观念内化为人的情感与信念,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平衡,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与冲突。所以生态美学本身就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现代性体现,它有利于人类走出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困境,同时它也是审美观念的根本变革,有利于推动美学的发展与深化。 其次,生态美学成为世纪之交国内外美学研究领域中一个热点。当西方学者面对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重重弊病束手无策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中国文化特有的生态理念。美国学者卡普拉就认为,老庄的阴阳学说就是“一种广义上的生态观”。正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深入发掘并重新整理我们传统的文化思想,对于生态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以“和”为美的生态理念可以统摄当下整个生态美学发展理路。从远古先民眼中的天地合和,“神人以和”‘”,到后来的味和、乐和乃至政和、人和。“和”的精神可谓无处不在。因此,吸收中国古典生态哲学,把生态美学建基在天、地、人和合的基础之上,致力于改善人类日益恶化的生存境遇,这就为生态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对于培育生态观念,改善人类生存状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参考文献 [1]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版[2] 朱立元.寻找生态美学观的存在论根基[J].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01期作者简介 李海梅,河北大学08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古典哲学视域下的生态美学观 ——以“和”为美 李海梅 (河北大学 071000) 文艺评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