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漆画材料

漆画材料

漆画材料
漆画材料

漆画材料

一、天然生漆

天然生漆,又名大漆、上漆、国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天然液汁。它是我国著名特产,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涂料,至今没有一种合成涂料能在坚硬度、耐久性等主要性能方面超过它。因此,它有“涂料之王”的美名。

(一)、天然生漆的性能和应用

1.天然生漆的性能

(1)漆膜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如漆膜坚硬,漆膜的硬度达0.65-0.89漆膜值/玻璃值)。而一般合成漆的漆膜硬度仅0.2-0.4。漆膜耐磨强度大,耐磨性优于任何合成树脂和其它涂料。漆膜光泽明亮,而且持久。漆膜密封性好,漆膜的针孔非常少。粘性好,与木质的附着力强。

(2)漆膜耐热性高,耐久性好。

(3)漆膜不溶于任何动植物油和矿物油,并能耐各种溶剂。

(4)漆膜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一定的防辐射性能。

2.天然生漆的应用

由于天然生漆具有防腐蚀、防渗透、防潮、防霉、耐酸等性能,漆膜具有硬度强、耐磨的特点,并有美丽耐久的光泽,因此生漆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军工、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冶金采矿工业、纺织印染工业、医药工业以及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漆艺用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二)、天然生漆的过敏毒性及其预防

漆酚是使人体皮肤过敏的刺激物,0.001毫克的生漆即可使敏感动物产生皮疹,90%的人初次与生漆接触易得过敏性皮炎。皮肤局部肿胀、发红疹、奇痒,严重者局部呈水痘状,俗称“漆疮”、“漆咬”,实为生漆皮炎,并不可怕,一般生过三四次漆疮之后,体内逐渐增加了抗御力,即免疫力,不仅不再生漆疮,还能把本人对生漆的抗御力、免疫力遗传给子女。

二、腰果漆

漆树科植物是一个大家族,有60属600多种。腰果树(槚果属材)亦属于漆树科,原产于巴西,现在广泛生长于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印度、印尼、菲律宾等热带国家和地区。我国海南、广东、云南也有分布。因其果实形状如腰子(肾),所以通常称为腰果。腰果营养丰富,可食,与榛子、杏仁、核桃仁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干果,其油为上等食用油。

腰果加工业的副产品——腰果壳液,内含丰富的油量(约30-70%),可加工成腰果漆,也是一种上等涂料。美、日、印、英诸国对腰果漆的研究和利用较早,特别是日本生产的品种很多,已应用于漆艺行业。目前我国广东阳江、福建漳州等地也有生产。

1.腰果漆的炼制

腰果壳液的成分为:槚如酸,约占85%;槚如树油约占10%;槚如醇,约占5%。腰果漆是利用壳液中推如酚分子能与甲醇等化合物聚缩生成树脂的原理而构成的。第一步,使腰果壳液在高温下焦化一部分树胶质之类的不纯成分,脱去部分色素。第二步,再与苯酚、甲醛及桐油等合成。因此,腰果漆是天然和合成相结合的涂料。

2.腰果漆的主要性能

腰果漆在主要性能方面接近天然生漆,不仅硬度、耐磨性好,也耐酸、耐水,其透明度比天然漆还好。 3.腰果漆的优点

(l)干燥快,不像天然漆那样需要一定的温度与温度,不必荫室设备,基本是“全天候式”,因此周期快。

(2)透明性好。

(3)与多数颜料大都没有化学反应,因此可用的颜料品种比天然漆多。

(4)无皮肤过敏。

(5)价格较天然生漆便宜。

4.腰果漆的缺点

(l)色素发红。

(2)性脆,柔韧性弱。

(3)燥性太快,作画操作不便。

(4)含苯类有害物质。

三、化学合成漆

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合成漆种类繁多。合成漆是塗料的一大類,由干性油、天然或合成樹脂、顏料、溶劑等配合制成。可用刷塗、噴塗、滾塗、浸漬等方法施於物面,經自然干燥或烘烤等過程結成保護薄膜。按成分特點,分為油漆、清漆、水稀釋漆、噴漆等。亦可按主要功用,分為防銹漆、絕緣漆、耐熱漆、夜光漆等。廣泛用於塗飾建築物、交通運輸工具、機器設備、器皿及儀表等。

1.合成漆的种类

(1)聚胺脂树脂漆:聚胺脂是一种高级透明树脂漆,硬度大、耐磨、耐酸、耐热。聚胺脂树脂漆型号很多,一般分甲乙两组配合使用,使用时按甲乙配合比例调合均匀。聚胺脂还可以和天然漆混合使用,既可提高天然漆的明度,又可加速天然漆的燥性。

(2)硝基清漆:即汽车喷漆,耐磨、透明。天津铝板漆画即用此漆。

(3)自动喷漆:有透明和彩色的自动喷漆多种,使用方便,并分光和哑光两类。

2.合成漆的优点

(l)透明,适宜调制各种浅色漆,尤其适用于金银罩明。

(2)快干,不需要湿度条件。

(3)容易购买,使用方便。

3.合成漆的缺点

(l)光泽一般过于刺眼,不如天然漆含蓄。

(2)多含化学有害物质。如聚胺树对呼吸道有刺激,有人咳嗽,有人头晕,非到万不得已时,最好不用。合成漆只可作为天然漆的补充,不宜做天然漆的代用品,也做不了天然漆的代用品。

四、桐油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如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诸省有桐树。桐树的油桐籽可以榨油,即为桐油。它是一种干性用油,其油膜干燥迅速,耐水、耐碱、耐大气腐蚀。自古以来,桐油广泛地应用于家具、建筑、油布、雨伞和漆艺。

桐油以清澈透明、色嫩黄或带绿相者为佳,深黄带棕色者为次。一般地说,新油比陈油好。生桐油薄膜缺乏韧性,光泽也差,因此必须将生桐油加工成熟桐油,方可使用。

漆艺用桐油分广油、明油两种,前者稀,后者稠。

五、漆画颜料

天然生漆对颜料掺入的要求很挑剔,因为天然生漆含有漆酸,而各种盐基性颜料均系金属化合物,凡含锌、钡、铅、铜、铁、钙、钠、钾等金属的颜料,一与天然生漆调合就同漆酸起化学作用,色泽变暗甚至变黑,故不能使用。只有不与漆酸起化学作用的贵重金属如金、银、钦、汞等,才能入漆。近代从炼焦油中提取的有机颜料,非金属性,且耐酸耐碱,则宜于入漆。古代多用矿物盐基性金属化合物颜料,如银朱、赭石、石黄、石青、石绿、铅粉、煤烟等。其实其中除银朱、石黄、煤烟之外,多不宜入漆,故古代漆色较暗。“绿沉漆”之由来即因石绿入漆后颜色灰暗而起。入漆颜料基本上有银朱、立索尔红(西洋红)、镉黄、钛白、酞菁蓝、酞菁绿等。由于钛白和酞菁蓝、酞菁绿等颜料的出现,漆色能调配出多种色彩,再加上运用泥银、泥金,漆艺色彩就更加丰富了。

以上各种颜料,均为干色粉,与漆调合为彩漆,方可用。调制方法是:将颜料置于调漆板上,加入少许广油,用石杵分批研磨,并不时地翻动清理,务必研细,这与色彩的鲜明度很有关系。研细之后,再调入透明漆或红推光漆。一般来说,入漆量不得少于50%,入漆太少,彩漆不够坚牢,入漆过多,则会影响色彩的鲜明度。颜料和漆调合后的彩漆,干后一般较原来的暗。不过,经过一定的时间(数月甚至更长),又会恢复到调制时的色彩,称“还原”,福州行业语称为“开”。但如果漆的含量过大,色彩便不会完全还原。

如果使用合成漆,颜料就不会受到太多限制,一般油性颜料和干色粉都能和合成漆调合,色彩艳丽,变化丰富,不用担心变色和还原等生漆调色的问题。

此外,炳稀颜料也是漆画颜料的有益补充。

六、金属材料

1 金

金即黄金。金可以看成黄色颜料,加工后有箔、箔粉、泥、丸粉等。

2 银

银是白银,可以看成是白色颜料。加工后有箔、箔粉、泥,丸粉等。

3 铝

其作用与银相近,也可看成是白色颜料,也有箔、箔粉、泥之分。

4 铜箔

七、镶嵌材料

漆艺中可用的镶嵌材料很多。只要有一定的硬度,耐打磨,能持久的均可取,关键在于" 咋用" 。通常用的有贝壳、蛋壳、金属、角骨、木石等。

1.贝壳

贝壳种类繁多,贵重的有夜光螺、鲍鱼贝(石决明)、珍珠贝等。在漆艺中通称为螺钿。我国南方湖泊中称亮耳子的白色蚌壳,裙边有漂亮的色彩,也可用。

加工办法是先将贝壳外皮去掉,然后在砂轮上打磨成片,厚薄根据需要而定。韩国漆艺以螺钿著称,加工技术比较先进,先用机器把贝壳分割为薄片,薄片又可以切割成宽窄不等的细条,不仅使用方便,贝壳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钿碎片的制作:是将贝壳放在瓦片上置于炭火上加热,当听到爆裂声,立即浸入油脂或水中,按热胀冷缩原理贝壳自然分离成碎片。螺钿也可加工成颗粒状,洒粘于画面。钿沙的制作:是将钿碎片经过研磨后,用几种型号筛子进行筛选不同颗粒的钿沙。

2.蛋壳

通常使用的有鸡蛋壳、鸭蛋壳、鹌鹑蛋壳。鸡蛋壳的色彩有红、白之分,鸭蛋壳又有白、浅绿、浅蓝色之分。鸭蛋壳因略有透明,粘合蛋壳的底漆能衬托于表面,故较鸡蛋壳暗。鹌鹑蛋壳比鸡、鸭蛋壳薄,适用干镶嵌面积小而又精密的部分。蛋壳也可以碾碎成颗粒,过筛后洒粘于画面。

3.金属丝

金、银、锡、铜、铅、铝等加工成细丝,或直接用电线、保险丝等嵌于漆面上。

4.角骨

牛角、牛骨、驼骨等,均可用于镶嵌。兽骨的加工方法是,先将其破成两片,加石灰与石碱放在锅里蒸煮,以去其油分,再加工为薄片,即可使用。龟壳、玳瑁也可用。

5.木石

黄杨木、紫檀木、寿山石、青田石、叶腊石、珊瑚、绿松石等,不分贵贱,只要合宜,均可用于镶嵌。

八、胎骨材料

胎骨是漆艺作品的载体。有木、竹、藤、布、陶瓷、金属等,以木胎为多,立体作品也常以布脱胎或泡沫(苯板)成型,现分述如下。

1.木材

漆画胎板多用胶合板,三夹板、五夹板、高密度纤维板均可,以木质细密的为好。进口的如菲律宾、印尼的加厚三夹板很好,不易变形。金属板也可用。大画,为防木板弯翘,需做内框及十字格、井字格,再两面蒙板,俗称“双包”。合用的木材有红松,桐木等。立体作品的木材要求极高,一般多用红松、山榉、桐木等不易变形者。而且要干透,用前还要进行烘干处理。漆壁画的胎板可采用分块组装的形式,大小以1米左右为宜,以便于操作。

2.灰

灰与生漆调合,作为底胎的腻子。《髹饰录》载:“灰有角、骨、蛤、石、砖及坯屑、磁屑、炭末等。”角灰即牛角灰,骨灰即兽骨灰,均不易得,现在很少用。坯屑、磁屑系用陶片或磁片研碎筛选而成,磁屑也少用。现在常用的是瓦灰。河砂、土粉也可用。

瓦灰:将砖瓦用粉碎机碾成细粉,筛出粗细,有粗灰、中灰、细灰三种。细瓦灰的制法,是将瓦灰盛在缸内,注入清水,搅拌均匀后让其沉淀,再将最上层部分取出,晒于即成。

河砂:选取细之河砂筛后即可使用。河砂是石头风化而来。日本木曾漆器用灰即是取自山上冲下之低粉。

土粉:成都漆器用灰即当地的土粉。化工店的黄土粉、石膏粉也可用。

3.布、纸

布有麻布、夏布、绸布、豆包布(沙布)等,纸有高丽纸、皮纸等。裱褙漆胎或漆画板用。

4.面粉、糯米粉

面粉调生漆,称“生漆面’,日本称“麦漆”或漆糊。也可用糯米粉调成生漆糊,在制漆胎时褙布用。脱胎时也用。

九、研磨材料

研磨材料有水砂纸、磨石、人造磨石、木炭等。

1.水砂纸

水砂纸的粗细有多种型号。国产有180#、240#、320#、360#、400#、600#等,号愈大愈细。帆船牌(天津产)、钻石牌(上海产)的水砂纸较耐用。

日本、韩国的水砂纸型号更多,更细,更耐用。有800#、1000#、 1500#、 2000#等,现在均有进口。

2.磨石

青理石、红理石,是天然磨石,质坚而细,无砂质,系凿岩石而得。

3.人造磨石

人造磨石有各种形状、各种型号,有400#、600#、800#等,也可磨刀用,又叫油石,五金化工店有售。

4.研炭

松、梧桐、山榉、椿等的木炭较为适用,细度相当于 1200#水砂纸。日本漆艺用木炭极其讲究,因粗细而有多种,有的用于初磨,有的用于细磨,有的可以修成针状如笔以磨细部纹样。

十、推光、揩清用料

1.灰

灰即细瓦灰,用于推光。钛白粉亦可用。

2.植物油

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等。推光用。

3.发团

女人发团,蘸水拌瓦灰可擦去漆面之磨痕,等于是一次细磨。

4.脱脂棉

脱脂棉作揩清用,蘸生漆薄擦于漆面。脱脂棉也用于过滤漆。

十一、稀释剂、洗涤剂

1.樟脑油

樟脑油从樟树中提取,挥发性慢,入漆可平刷痕,是最理想的稀释剂。但用量过多会影响漆的燥性。

2.松节油

松节油从松树中提取。挥发较樟脑油快,也适宜于作稀释剂。油画也用。

3.酒精

酒精又称乙醇,挥发快,不宜于作稀释剂,而宜于作洗涤剂,用来擦手。

4.汽油

汽油挥发快,宜于作洗涤剂,有时(如作变涂纹样)也作稀释剂。

5.煤油

煤油挥发慢,也可作洗涤剂,有时利用其使漆慢干,作装饰花纹用。

6.植物油

植物油可做洗涤剂,清洗漆刷、漆画笔。也可清洗粘在手上的漆。

十二、辅助材料

1.丝棉

丝棉在贴金、晕金时用于敷擦金、银粉。

2.皮纸

皮纸过滤少量漆用。

3.绸布、细纱布

绸布、细纱布、化纤布可过滤漆时用。

4、漆粉

漆粉颜色种类很多,通过各种漆粉的交替,掺合会呈现多种多样的色漆粉,十分丰富。是漆画绘制中常用的材料,能表现丰富的层次肌理。

漆粉的制作方法有两种:

① 用透明漆25%加明油25%再加入漆颜料50%,调和均匀,髹涂在玻璃版上,干燥后从玻璃版上剥离,剪切成小块进行碾碎,再筛选不同颗粒的干漆粉。

② 可用聚氨酯涂料50%加入色粉或油画颜料50%调配成各种色漆,涂在玻璃板上,稍厚(以不露底板为宜),未干透时刮下(干透后很难刮下),捣碎过筛,分出粗细,即成漆粉。用腰果漆调色涂于塑料布上,易脱落,较为方便。此法也称为“莳绘”。

5.炭粉

将木炭研细过筛,堆漆用。

6.木屑

将木屑过筛,选留均匀的颗粒,用法与蛋壳粉、漆皮粉相似。

7.硫酸纸

硫酸纸封密性好,盖漆、包漆用。

8.复写纸

用棉花蘸钦白粉擦在高丽纸上,便自制成复写纸。也可买现成的红色复写纸或蓝色复写纸。拷贝设计稿用。

8.肥皂

脱胎时用作脱离剂。

《漆艺、漆画鉴赏》教学大纲

《漆艺、漆画鉴赏》教学大纲 《漆艺、漆画鉴赏》教学大纲2010-12-13 12:01《漆艺、漆画鉴赏》教 学大纲 华南师范大学 一、说明 (一)课程简介:漆艺、漆画鉴赏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漆文化七千年的历史, 熟悉漆艺、漆画这一独特的东方艺术,初步掌握、理解漆材料的媒材特性,了解漆 艺、漆画的基本技法及创作和设计风格.引导学生思考漆艺、漆画在传统文化与现 代文化间的传承和发扬的关系,思考漆艺中漆器的实用功能和漆立体的纯艺术观赏 功能关系,思考漆画的工艺特点与画面艺术造型的关系.开设漆画、漆艺鉴赏课程 是普及中国传统漆文化及其深厚内涵的有效手段.介绍漆艺髹饰之美,学习漆文化 并注重人文精神修养,注重情感的艺术以及对质材进行完美塑造的审美修养.使学 生认识到作为华夏子孙应珍视本民族的文化史、艺术史和工艺史,进一步认识民族 文化,在现代社会化进程中学会如何保护包括传统工艺在内的民族文化.对学生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使其具备初步的漆艺、漆画鉴赏能力. 促进现代漆画、漆艺发展,提高其影响力. (二)编写依据:参照《漆艺概要》、《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漆艺》三本主要教 学的教材,该书是全国有影响的漆画家和高等艺术教育"九五"部级教材. (三)目的任务:让学生认识、了解中国漆文化,能应用漆艺、漆画相关知识进行艺术鉴 赏,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 (四)课程类别:漆艺、漆画鉴赏课程归属专业理论课.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表 学时教学安排 教学基本内容 授课 讨论 (课外) 习题 (课外) 实践小计 漆艺、漆画鉴赏课概述0.5 第一篇中国漆艺文化史纲2

漆画中肌理的表现

漆画中肌理的表现 理论探讨 漆画中肌理的表现 韩坤 黑龙江省儿童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漆画艺术是绘画与工艺两者和谐相结合的绘画种类,其从漆艺中脱颖而出成为独立的画种.漆画因其漆的特性而区别于其它画 种,漆的自然性给我们进行漆创作提出种种的制约和要求,这种制约促使我们形成了在创作构思上的独特性.为表现漆画独特的肌理视觉形态, 漆画艺术家们以特殊立足点,创新的用料和技法研究出了更多,更合适不同画面效果的肌理形态.肌理形态在我们现代漆画领域中作为装饰因 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也是漆画表现形式中特有的. 【关键词】漆画肌理独特性技法 漆艺来自于中国传统美术工艺又接受了外来艺术的影响.以往 的漆艺多依附于漆器.作为实用器皿的陈设.现代漆画是艺术与科 学绘画与工艺,设计与创作相结合的产物,漆艺吸收多种绘画的 营养.丰富了漆艺的艺术表现力.又保持了自身的艺术品格. 漆画虽然因其漆性而区别与其它画种但其绘画性特征使它与 其它绘画艺术一样.”形式语言的利用成为其艺术价值检验的标 准之一.而作为视觉形式语言之~的肌理”.这有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 1,何谓肌理 肌理”.在辞典上解释为皮肤的纹理在装饰领域有的称肌 理为”形象表面之纹理.所有形象都有表面,因此所有形象的表面 都有肌理.也有说法认为”肌理本指物质材料形成的质感也指 艺术家在造型时留下的操作痕迹.我认为.肌理形态是物体表面 天然或人为的视觉或触觉上可感受得到的各种材质感的纹理. 肌理对绘画而言.是不可替代的视觉美.现代绘画中就有许多 优秀的艺术家直接利用肌理的抽象美,利用肌理与肌理之间的大 小,形态,节奏等关系创作绘画作品.艺术家乔十光先生在多年的 创作中一直醉心于利用各种不同手法制作肌理.利用肌理之间的 关系创作出更为生动的艺术作品.现代漆画在独立成为一种画种以 后.其材质美,肌理美作为实现作者精神主张的媒介也构成了艺术 形式语言的重要内容.其不可替代的视觉美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2,肌理在漆画艺术中的运用 漆画.顾名思义是用漆为主要材料而进行创作.在北方我们现 在一般用的是腰果漆.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合成漆也发展起来. 如:聚胺脂树脂漆,硝基清漆,自动喷漆等.漆液的半透明性,罩 染在纹理好看的木材上.有折光能力的金银上或是彩漆上.便生蓄 蕴之趣.干后的漆液有硬度,耐打磨,因打磨的轻重不同而显现明

磨漆画制作工艺流程和制作材料

磨漆画制作工艺流程和制作材料 一、木工工艺一般漆器漆画家具的用材和生产工艺与其它木器家具生产工艺基本相同。高档漆器漆画产品的框架需采用楠木、红木、紫檀等名贵材种,雕刻以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80年代初,屏风木坯由拼木工艺改为夹板压制工艺。 二、髹漆工艺涂灰上灰髹漆 1、木胚涂灰:涂灰是进行装饰工艺和增加坯胎强度的一道重要工序。灰料分生漆灰、猪血灰和合成灰三种。70年代以前均使用猪血灰,80年代以后大部改用聚乙烯醇合成灰。 漆灰料制作 (1)生漆灰:用生漆和石膏或瓦灰,加适量的水及少量煤油调和而成。 (2)猪血灰:以新鲜猪血加适量生石灰搅拌成熟后,再加入不同细度的瓦灰而成。分粗灰(60目)、细灰(160目)、浆灰(200目)三种,习称"宝塔灰"。 (3)漆画合成灰:在聚乙烯醇内加入一定数量的清水,煮沸。另以松香、清漆(或桐油)和煤油混合加热溶解,然后两者相和,经搅拌制成合成胶。用合成胶加入不同细度的瓦灰、土子灰、老粉等调成粗、细两种合成灰。 2、上灰 (1)对漆画干木坯表面进行去污处理。 (2)上粗灰:用刮板将灰料均匀刮附于木坯上,以日光或远红外灯烘干。高档产品一般用生漆灰。 (3)打抹、刮裂:刮去干粗灰上的毛刺。 (4)布布、布麻:用料灰将夏布、麻丝贴实于木坯接缝处,以增加接缝处的牢固度。 (5)上细灰:要求刮得平整,厚薄均匀,并达到一定厚度。镶嵌工艺除底灰外,还要上一次细灰。 (6)上浆灰:阴干。 (7)清灰:用砂纸或砂轮打磨,达到平整,无波浪纹,平磨螺细产品要加水打磨,将图案磨显出来。

(8)刮浆:用薄灰料将灰坯孔隙刮平(镶嵌螺细产品,发现脱落之处,要及时补上)。 (9)砂磨:用细号水砂纸细磨。 3、髹漆:漆器漆画产品多用天然漆。有大木漆、小木漆之分。生漆主要来源于湖北省的恩施、利川、来凤、建始、兴山,湖南省的凤凰、武当,贵州省的黔西、恩南、渭泽,四川省的万县、大宁、宜宾,陕西省的平利、石泉、汉中,山西省的洪洞,河南省的高南,浙江省的桐庐,以及安徽、云南、广东等省。各地出产的漆质不同,制漆时要根据各地不同漆性,制成各种不同用漆,如推光漆、熟漆等。 (1)制漆经过滤去杂质后的生漆,在经加温、搅拌,去水份,即为推光漆。腰果漆是腰果壳油加溶剂及其它化学材料,经反应釜加热化合,即成合成腰果漆。 (2)上漆用推光漆或腰果漆,均匀地刷涂(或喷涂、淋涂)于制好的灰坯上(刷涂时要先上后下,再由左向右依次涂刷),下窨房阴干。待实干后,在由砂纸砂磨。然后根据需要再进行髹涂第二次、第三次......方法相同。 (3)推光漆器制作完成后,需对其表面进行推光处理。大件漆器用机动布盘蘸出光粉或上光腊抛光。小件漆器用布、棉花蘸浆灰、出光粉、菜油反复推擦 漆艺的技法 漆画装饰技法有很多种,变化万千,其主要技法有: ①、镶嵌镶嵌装饰采用螺铀、金、银、锡、铝、铜等金属线或薄片蛋壳以及经选择的玉石做为材料,用漆拈贴在画面所需要的位置,结合其它装饰工艺经过髹漆研磨后,可产生不同的材料质感、纹理、色彩等独特的效果。 ②、罩明即用透明的漆罩于不同的漆地上,因底漆色相不同,又有“罩黄”、“罩朱”等。此法光明莹彻,若在银下变涂肌理,经细心打磨,可显现丰富多彩的效果,这也是漆画主要的技法语言。 ③、莳绘即莳粉彩漆。莳粉包括金银凡粉与干漆粉,以推光漆或彩漆做为底漆,趁湿撒上所需之莳粉,干后罩透明或不透明彩漆研磨而成。 ④、彩绘分平绘与研磨彩绘。平绘仅在完成的底板上进行彩绘,绘完也就完工,研磨彩绘所髹彩漆有一定的厚度,经罩漆干燥后,研磨显出所画花纹。 ⑤变涂使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在髹漆未干时,制作随意的有规律的变化的自然肌理、纹样,主要有:纹漆、变涂斑漆、汽油变涂。 ⑥堆漆用漆或漆灰堆出花纹,有如浮雕明显的高低起伏。分为高堆和平堆 ⑦雕填 ⑧针刻 ⑨晕金 5、漆画工艺制作程序 一、底层绘制程序

我心中的漆画大师-乔十光

我心中的漆画大师-乔十光 摘要: 细细品味乔老的每一件作品都宛如一首无言的诗,这首诗和大自然结合的又是那么的美妙,耐人寻味;然而,他的思想留给中国漆艺界的重要资源,更是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关键词: 乔十光漆画大漆装饰性 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莫过于从无到有,这个“有”通过后天的劳动实践所得,加上人类伟大的智慧一层一层的修饰,收获的一切,令人无比的感叹又好奇,而我心中的这位大师—乔十光先生(喜欢称他为乔老),不管是有关漆画的研究还是独特的人格魅力,都无一不让我为之折服,是他主编的《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漆艺》,成是我国目前唯一部高等艺术院校漆艺专业教材;是他奠定了中国漆艺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科基础、教科书基础;又是他创立了“铝箔粉罩漆”技法和“装饰写实主义”风格,使漆画摆脱了装饰小品的困扰,拓宽了表现的领域和范围,为其成为独立画种奠定了坚实基础。1他对漆的执着已持续40多年之久,并还在继续......他曾诙谐的说过“妻”与“漆”都是他的爱人,可想而知,他对漆是如此的“迷恋”,就连他的名字都与漆有着深深的渊源(甲骨文中的“十”就是漆的意 1游光霖,《乔十光的漆彩人生》

思)。我了解的乔老的第一件漆画作品《鱼米乡》,是他在杭州写生所作,利用漆快干时起皱的特点,表现画面的茅草屋,又利用半透明的漆性描绘水中倒影的朦胧美。这是他早期在福建学习漆工艺阶段的作品,他克服了一般人都会对大漆过敏的痛苦,不断的创作,《苏州风景》、《同里小景》等等作品,用大漆的美表现江南景色,想必一定另人神往。对漆的特性很好的掌握之后,乔老不断的摸索与创新,进一步的推进了漆画的发展,其个人的代表作品层出不穷,有表现革命圣地的《韶山》、《延安》、《井冈山》等;有表现人物的《青年毛泽东》、《红色娘子军》等,在创造-总结-再创造的过程中,乔老发现了在铝箔粉上罩漆再研磨的新技法,此技法被我们在做漆画创造中一直沿用。在福建漆乡给予乔老的不只是漆艺独特的技术,更是为他以后如饥似渴的吸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 乔老十分的信奉:“人民生活是创造的唯一源泉”的定理,由此他深入生活,各地采风,连续数年,两到傣寨、两游长江、三进藏区、四下江南,每次都在两个月左右。其中,1984年创作的《青藏高原》就是他艺术激情和人文风情的交融的产物,“当我踏上青藏高原,就把它和漆画连在一起:那漆黑的耗牛就是漆;那耗牛身上的白花就是蛋壳;那云就是......,那青藏高原就是一幅漆画。”2在这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诗意的美,更感受到了漆画材质自然又流畅的独特美。在此之前,乔老的《泼水节》,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件漆画作品,他本人这样描述:“只要美,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无所不用。”3画中手撑阳伞2乔十光,《谈漆论画-唱我心中的歌》第198页 3乔十光,《谈漆论画-漆画自解》第222页

走近漆艺

走近漆艺、漆画 中国漆艺历史悠久,它独特的抗腐蚀性,使它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保存下来,成为传统文艺的象征之一。 我为什么会那么感兴趣漆艺、漆画呢?是因为我爸爸是木匠,做的家具总会上漆,当然这漆不同于漆艺的天然漆。但我就喜欢它那绚丽的颜色。所以公选课我果断选了它。也就是这课程我才走近漆艺、漆画。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名家、画家的作品,其中有乔十光,苏星,关慧仪等的作品。还有我们学校学生优秀作品。其中老师那幅《醉舞》让我看到了莲花凋零那种美,我所见识的都是花盛放的绚丽,可这幅画也让我看到生命的蓬勃与不息,毫无凋零,死气之感。还有就是那幅两只鹤的,我忘了它的名字。据说那白色的鹤毛是鸡蛋壳做的,青色的则是鸭蛋壳儿为原料的。青与白的颜色,更显示了鹤的那种仙风道骨,那种给人的高雅感觉。正是如此,我觉得神奇。更主要的是我偏爱蛋壳漆画。不但因为它的青白色,更因为它有一种纹理感,就如哥窑纹裂瓷器。这种皲裂纹很美,给人一种创伤感,缺陷感与陈旧的历史感,就像一首忧伤的江南歌谣。乔十光先生的漆画《水乡》就用了蛋壳做了江南白色的房子,再结合黑色的屋顶,塑造了江南水乡形象,诗一般的意境,呈现了多么独特的美感。 于是我就着这兴趣去了解了漆画、漆艺。我由此加深对漆文化的认识。漆文化在中国已有将近七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漆艺作为漆文化传承的手段,在几千年的时光隧道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漆画以漆为媒介。而漆艺主要体现在漆画与漆器上,漆的使用凸显于这上面。 漆画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它独有的、通透的、与众不同的色泽,不是油画的浓重,不是水彩的简洁。漆画的制作工艺很复杂,完成一幅作品少则需要几个月,多则需要几年的光阴,由于漆的使用,使制作过程显得不是很干净的样子,似乎有点脏,但这只是一些偏见。我看来正是这些漆使这些画颜色更鲜艳。也正是这漆,画才能更持久保持本色,保留下来。使画即使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也不受太多影响。这都因为漆的独特性,而且黑与红是传统漆器的主要颜色,显得神秘、深厚、含蓄、温润,时间越久越耐人寻味。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说: “素白的宣纸与墨黑的漆都极美,朴素大方之美是我国传统艺术栖止的温床”。朱红漆极具华彩而又沉稳,且经久不变色,代表着喜庆吉祥和安康。尤其是红色,中国的喜庆之色,闻名的《十里红妆》便是其代表表现。 然而漆画,漆器等漆艺品的制作却极其复杂,过程繁复,历时长。不是三五个小时就能完成,往往是几个月甚至一些要几年。由《十里红妆》中工匠打造一套嫁妆可知漆工艺的打造确实需要很多的物力、人力、财力,还费时。其中还有可能因为用生漆而过敏。这些都是影响漆艺发展的因素。在我看来漆画、漆艺发展壮大不仅需要漆画家高超技艺的支持与努力,也需扩大人们对它的了解,增加对它的关注与支持。 走近漆艺、漆画,我看到一个不一般的世界,体会到了不一般的美。

漆画论文

漆画论文 漆画是以大漆为主要媒介材料进行绘画创作,漆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展现于人们的面前,它以独特的画面效果,丰富的肌与新颖的材质表达,从而激起我们对漆艺的巨大的热情。 漆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的艺术表达方式的语言系统,大漆是很理想很优越的绘画材料,它干燥后,具有很高的抗热,耐酸,耐性能,经装饰打磨和推光后,可产生较强的光泽而经久不裉,体现出深沉、古朴、自然的美,正是这些特性形成了它一系列的特殊技法,形成了它独具一格的风 漆画对材料的选用应本着以表达画意为目的,应以作者的主观审美去把握材质的审美用途,而不是工匠式地以材质的审美去拼凑画面,最终呈现给观众一幅以炫耀材质来磨、填、罩、堆、喷、划、晕、染、皱、拍等技法,而最后一道工序一一磨,则是漆画的点晴之笔,漆画的精美绝伦在此一举。娴熟运用各种技法,材料所反映的美感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构成漆画独特的艺术语言。 漆画中的色彩,是漆画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漆画独特的美感,就漆的色彩来说,它单纯凝重深沉,流动性强,易于描绘、修改、更适合大面积的平面性的绘画。 著名的漆艺艺术家乔十光先生在其《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漆艺》书中就是提到漆艺,它含义很窄,限于漆它的含义很宽,无论平面或立体造型,无论实用品和稀欣赏品,只要涉及到漆都是漆艺是漆画创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通常情况下,漆画中的材料可以使欣赏

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大漆是漆画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的作画材料,它的性能是极其独特的,它的质地深邃而富有光泽,拥有极好的活动性和粘合性,在漆画的材料中,作为所特有沉静,温和的属性—黑漆,它所在画面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是不容置疑的漆画的艺术意境美,应在于注重传统材质工艺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广泛融合。 我们只有进一步发挥漆画艺术构成语言的丰富性特点,融合多元化,吸收古今中外各艺术门类中各种艺术形式的精髓,注重其它画种的表现语言和时代意识的不断介入,才能使漆画成为真正的表现性丰富,表现领域宽阔的现代绘画,现代漆画发展到今天,已不只是让人们满足于有质感,肌等诸多表面美感的视觉优势,而是要通过漆画的材料语言,色彩语言,表现出艺术家内心世界和深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格,传达出艺术家心灵律动的精神追求。 漆画是漆和画相结合的画种,需要考虑作品需要通过漆画的哪些语言来表达,表达什么样的内涵,怎么画,运用哪些材质来表达,预期的效果会怎样等等一系列问题,漆画的创作传达就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及其形态构成,来体现构思所酝酿成熟的意象或情景体系,使其从停留在主体内心生活投射到现实界,化为外在的事实,成为可以欣赏的审美对象。 美国艺术理论家杜安,普雷布尔在《艺术形式》一书中写到一件艺术品是运用某种媒介,通过人类的技巧构成的某种观念的审美表现,媒介是艺术创作所使用的材料,如果某一种媒介使用得非常完美,

美术鉴赏2016

1 《林泉高致》是以下哪类画作创作的经验总结?() 1.0分 ?A、 肖像画 ? ?B、 花鸟画 ? ?C、 山水画 ? ?D、 宫廷画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 山水画名家中所谓的“荆关董巨”,不包括以下哪个人?()1.0分 ?A、 荆浩 ? ?B、

关仝 ? ?C、 董其昌 ? ?D、 巨然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唐寅在画作中写的“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表明了该幅画是送给()的。 1.0分 ?A、 岳父母 ? ?B、 父母 ? ?C、 地方长官 ? ?D、 祖父母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田横五百士》属于以下哪个画种?() 1.0分 ?A、 水彩画 ? ?B、 版画 ? ?C、 漆画 ? ?D、 油画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 下面关于画家伦布朗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1.0分 ?A、 现实主义派画家 ?

?B、 英国画家 ? ?C、 成名作《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 ? ?D、 擅长用光线刻画人物或环境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 下列画家中,属于达达主义画派代表人物的是()。 1.0分 ?A、 康定斯基 ? ?B、 毕加索 ? ?C、 梵高 ? ?D、 杜尚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 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人是()。 1.0分 ?A、 唐寅 ? ?B、 沈周 ? ?C、 文徵明 ? ?D、 仇英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 “界画”通常需要借助以下哪种工具来作画?()1.0分 ?A、 贝壳

?B、 草绳 ? ?C、 铜版 ? ?D、 界尺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9 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人是()。 1.0分 ?A、 孟子 ? ?B、 墨子 ? ?C、 荀子 ? ?D、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 1.1 1、【单选题】以下哪幅画作不是达.芬奇的作品?() A、《蒙娜丽莎》 B、《岩间圣母》 C、《最后的晚餐》 D、《埃斯泰克的海湾》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单选题】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 A、威尼斯画派 B、抽象画派 C、后印象派 D、海上画派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判断题】王蒙的画作常常与佛教思想有联系。()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判断题】对《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2

1、【单选题】俑最早的用途是()。 A、装饰 B、陪葬 C、盛水 D、祭祀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单选题】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单选题】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是()。 A、《丹山瀛海图》 B、《夏山高隐图》 C、《双松平远图》 D、《六君子图》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4、【判断题】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Art of China》,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3 1、【单选题】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行为艺术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单选题】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是()。 A、《The Story of Art》 B、《中国艺术史》 C、《世界艺术简史》 D、《Art of China》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判断题】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作品就不叫艺术品。()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判断题】《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爱情经历有关。()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4 1、【单选题】以下哪条解释不属于英文“Art”的词条含义?() A、自然 B、美术

浅谈漆画之美

浅谈漆画之美 论文关键词:漆的个性工艺性绘画的共性 论文摘要:当前漆画界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 1. 否定漆画的传统工艺性,片面追求“纯绘画性”,致使漆画失去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 以炫耀技法为主,堆砌,使漆画的水平下降,不能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本文从几个角度论述了只有将漆的个性与绘画的共性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 漆画是以天然漆为主要媒介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它属现代漆艺中的一部分,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漆艺中脱胎而来的。漆画真正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画种还要从越南磨漆画说起。早在20世纪30年代,印度支那学院的师生们开始尝试把漆艺技法与绘画相结合。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越南出现了一批反映独立解放运动和人民生活的作品,从此越南磨漆画走进了现代绘画领域。20世纪60年代初,越南磨漆画首次在中国展出,使中国艺术家们从中受到了启示。他们学习传统漆艺技法,不断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并赋予其崭新的构想和独特的创造力,在漆板上表现现实生活、传达现代观念,终于使中国的漆画脱胎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画种。 当前,世界各国的漆艺家都在研究漆的现代性,探讨漆的可能性。中国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的画种也同样面临着如何使其现代化而又保持其特色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漆画界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倾向:1. 否定漆画的传统性、工艺性而片面追求“纯绘画性”,致使漆画失去了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 以炫耀技法为主,材料堆砌,使漆画的艺术水平下降,不能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漆的个性与绘画的共性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漆画之美的境界。漆的个性是指漆画的工艺性,绘画的共性是指漆画的绘画性。 一、工艺性 漆画独特的材质和独特的工艺所形成的独特的视觉美是漆画的魅力所在,是漆画的优势。日本著名陶艺家八木一夫说过: “纯绘画是用颜料进行创作,而工艺美术是用工艺材料和技法去搞艺术创作。在创作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工艺,如果不懂材料、技法、工艺或不对它进行研究,搞创作只不过是一句空话。”漆材料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综合性,它可髹、可描、可镶、可磨、可刻、可堆、可雕。 1.漆的特征 漆树生活在繁茂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中。在劳作中,远古的祖先们发现,从漆树上分泌出来的树液——漆,既可以保护胎型又可美化器物,从此揭开了中国漆艺史的序幕。日本发现的绳文时期的漆木梳大约在六千年前,比中国晚一千年左右,这证明了中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国家,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2. 漆材料的自然美对人的视觉及的感受 天然漆是一种很高级的材料。干燥后的天然漆经过打磨和推光后,具有一种其它材料所没有的赏心悦目的光泽。它光可鉴人、润如肌肤,触摸起来温暖而滑

漆画设计说明

漆画《xx三月》设计说明 一、选题与立意 阳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欣荣,大地一片生机,生物也在经过一个冬天得蛰伏后开始苏醒、沐浴着清新得阳光与雨露,瞧着生命正在蓬勃得生长。阳春三月开始放射着春天幽香。三月正就是春天得季节,万物复苏在一派春光明媚之中,闻着刚萌芽得青草,听着春风中鸟语花香得歌谣,瞧着春天里一幅幅浪漫绚丽得画卷,给人希望之感。我把这种希望带入到毕业设计中,希望今后得生活生机盎然,生生不息。 极强得艺术表现力,就是漆画所具有得独特表现方式,它就是漆画表现得重要途径,具有不可替代性与不可复制性。漆画所构建得抽象元素,通过不同组合来表达出自我情感。 任何一幅漆画,它得细节肌理都就是一张完美得抽象画,也就就是一种有意味得形式,而这种有意味得形式主要就是因为漆画得抽象元素所呈现出得生命运动形式。所有得艺术都就是生命形式得表达,现代漆画具有强大得抽象表现力。 漆画得艺术形象展现在二维得平面之中,这使它作为一种独特得艺术类别或形态,具有了自己得存在价值与相异于其它艺术类型得审美特征。漆画之在二维平面中建构得艺术传达手段,一方面决定了它以自身存在得主体性为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也为充分运用材料提供了更广阔得场所,因而在客观地反映对象方面有了更大得可能性。单就色彩而论,赤、橙、黄、绿、青、蓝、紫得不同,深浅浓淡得极细微得差别,便可把主体方面得情绪——情感、精神——心理状态,与外界各种各样得事物接触时心中引起得特别兴趣,情感都渲染出来。 二、构成与制作 1、构图 画面构图以一对五彩得鸳鸯为视觉中心,周围生长着蛰伏后刚开始苏醒得柳树嫩芽,湖面生长得艳丽水生植物与鸳鸯、柳叶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有强力视觉感染力得漆画。

漆画制作过程中调漆的比例一般那两种混合

天然生漆对颜料掺入的要求很挑剔,因为天然生漆含有漆酸,而各种盐基性颜料均系金属化合物,凡含锌、钡、铅、铜、铁、钙、钠、钾等金属的颜料,一与天然生漆调合就同漆酸起化学作用,色泽变暗甚至变黑,故不能使用。只有不与漆酸起化学作用的贵重金属如金、银、钦、汞等,才能入漆。近代从炼焦油中提取的有机颜料,非金属性,且耐酸耐碱,则宜于入漆。古代多用矿物盐基性金属化合物颜料,如银朱、赭石、石黄、石青、石绿、铅粉、煤烟等。其实其中除银朱、石黄、煤烟之外,多不宜入漆,故古代漆色较暗。“绿沉漆”之由来即因石绿入漆后颜色灰暗而起。入漆颜料基本上有银朱、立索尔红(西洋红)、镉黄、钛白、酞菁蓝、酞菁绿等。由于钛白和酞菁蓝、酞菁绿等颜料的出现,漆色能调配出多种色彩,再加上运用泥银 、泥金,漆艺色彩就更加丰富了。 以上各种颜料,均为干色粉,与漆调合为漆彩,方可用。调制方法是:将颜料置于调漆板上,加入少许广油,用石杵分批研磨,并不时地翻动清理,务必研细,这与色彩的鲜明度很有关系。研细之后,再调入透明漆或红推光漆。一般来说,入漆量不得少于50%,入漆太少,彩漆不够坚牢,入漆过多,则会影响色彩的鲜明度。颜料和漆调合后的彩漆,干后一般较原来的暗。不过,经过一定的时间(数月甚至更长),又会恢复到调制时的色彩,可称还原,但如果漆的含量过大,色彩便不会完全还原。 金属材料 金即黄金。金可以看成黄色颜料,有金箔、金箔粉、金泥、金九粉等。 银是白银,可以看成是白色颜料。也有银箔、银箔粉、银泥,银丸粉等。 铝其作用与银相近,也可看成是白色颜料,也有铝箔、铝箔粉、铝泥之分。 镶嵌材料漆艺中可用的镶嵌材料很多。只要有一定的硬度,耐打磨,能持久的均可取。 贝壳种类繁多,贵重的有夜光螺、鲍鱼贝(石决明)、珍珠贝等。 在漆艺中通称为螺钿。我国南方湖泊中称亮耳子的白色蚌壳,裙边有漂亮的色彩,也可用。加工办法是先将贝壳外皮去掉,然后在砂轮上打磨成片。厚薄根据需要而定。韩国漆艺以螺钿著称。加工技术比较先进,先用机器把贝壳分离剖解为薄片,薄片又可以切割成宽窄不等的细条,不仅使用方便,贝壳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螺钿也可加工成颗粒如砂,可以洒粘于画面。 蛋壳通常使用的有鸡蛋壳、鸭蛋壳、鹌鹑蛋壳。鸡蛋壳的色彩有 红白之分,鸭蛋壳又有呈绿色的。鸭蛋壳因略有透明,粘合蛋壳的底漆能衬托于表面,故较鸡蛋壳暗。鹌鹑蛋壳比鸡、鸭蛋壳薄,适用干镶嵌面积小而又精密的部分。蛋壳也可以碾碎成颗粒,洒粘于画面。 金属金银加工成薄片,可嵌于漆面上。 金银以外,尚有锡、铜、铅、铝等。 嵌片以外,尚可嵌线。 角骨牛角、牛骨、驼骨等,均可用于镶嵌。兽骨的加工方法是, 先将其破成两片,加石灰与石碱放在锅里蒸煮,以去其油分,再加工为薄片,即可使用。龟壳、玳瑁也可用。 木石黄杨木、紫檀木、寿山石、青田石、叶腊石、珊瑚、绿松 石等,不分贵贱,只要合宜,均可用于镶嵌。 研磨材料研磨材料有水砂纸、磨石、人造磨石、木炭等。 水砂纸的粗细有多种型号。国产的有280#、320#、360#、400

漆画工艺课小结

漆画工艺课小结 11教师教育漆画,一门离我遥远,最不为我了解过的画种。经过这次的课程,有幸终于得以接触到——这门古老神秘的工艺。从从未接触到制作完成,短短两周,使我喜欢上它了。平日交往过的搞漆画的同学,在我印象中,他们是”苦难”的,而又钟于这门专业。“苦难“是他们开始弄漆,总要经历过过敏这一道”鬼门关“。看见熬过来的历程真是心惊胆战,犯了一场大病一样。熬过了以后就练就“百毒不侵”的本事。加上制作漆类作品的周期漫长,投入的无论是精力和资金都是不少的,各种“九九八十一关”使得在制作过程中不断看见它的变化,之中与画的“交流”,与之漆反馈的感受体验,它就像挖掘千年古物一样神秘多端的吸引着你。 就这样,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在冯晓娜老师的悉心”照料”下开始了漆画的课程。在课程的开始冯老师让我们知道了漆画是以天然生漆为主要媒材进行的绘画创作。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传统装饰艺术中衍生并独立出来的新画种。中国的漆艺文化传统如同陶瓷文化一样,历史悠久,并且有较完整的体系。而今天漆画是当代脱颖而出的新生画中,它从漆艺术走出来演变到现在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历史的经验上看,图案在中国漆艺的历史上应被视为艺术的灵魂。而这次课程我们直接借鉴传统汉代漆物上的纹饰图案进行创作。 首先是制作底板,由于时间的局限性,我们遗憾的没有经历这一制作的过程。接着是把图案描摹复制在做好的漆板上。接着用黑漆勾勒纹样。生漆的质感有点像油画颜

料,但比它浓稠得均匀。漆不如水性颜料那样表现的流畅自如,只能一点点、一层层地的堆砌。做好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这需要无比的耐心。做漆的步骤是很强化明确的,下一步需要在前一步基本晾干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这就是为什么漆艺制作时间周期很长的道理。接着,我们根据画面需要分别涂上了红漆、绿漆和贴了铝箔。一切都未知,我是越来越期待。话说,漆画具有绘画和工艺双重特点。在后期的研磨中可以体现。由于漆的材质和相应的表现技法决定了漆画的个性品质。从上过了透明漆形成的近乎棕黑色的颜色,经过慢慢的打磨,画面越来越变得透亮,像拨开的层层面纱,下面是精彩的世界。这真是让人惊喜!研磨的程度不同,显现的色泽不同,它可以熠熠生辉,也可以斑驳沧桑。言而总之,越看越感觉到漆画的形式、风格的容量以及艺术精神内涵的深度,都是无法取代、独树一帜的。 两周时间,我们像是享受了一顿来自远古的艺术”快餐“,这顿”快餐“让我品味了民族艺术之精华,我从漆画中学习到了创作是要懂得追溯源头,从根处去寻找没、发现美,以提高自身的艺术感受力和传统艺术的保护意识,这样才不会在现代的狂流中冲昏方向。

漆画特征

目录 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特征 (1)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漆画概述 (3) 二、乔十光漆画的创作理念 (3) (一)漆画创作扎根于民族 (3) (二)漆画创作取自于民间 (4) (三)漆画创作立足于现代 (4) 三、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特征 (5) (一)多彩的艺术风格 (5) (二)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美 (8) 四、对当前漆画制作“鱼龙混杂”现象的认识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期望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2) Abstract (13) 致谢 (13) 承诺书 (14)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1)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4)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用) (5)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用) (6)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定表及总成绩表 (7)

乔十光漆画的艺术特征 美术系本科1101班郭辰兴 指导教师:李越 摘要:乔十光的艺术风格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的绘画写实风格、中期的平面装饰风格、晚期的抽象风格。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乔十光的艺术生命力和永不停止的创作精神。早期是他学习漆绘工艺的成长时期,主要体现的是绘画写实风格,对于漆的解读和表现及最终形成的独特漆画风格已初露端倪,即在尊重漆的特性和发挥漆工艺特性的基础上,以装饰语言为基本表现语言,形成写实装饰风格。在创作中期,乔十光先生创作了以平面装饰为主的作品,他的创作特色和个人风格也被称为“乔氏装饰风格”,意在走平面装饰路线。他晚期的作品受吴冠中先生水墨画的因素影响,他的漆画出现了水墨画的元素,后开始注重漆语言与抽象表达的融合,寻求用简单的元素表现深远的意境是乔十光先生晚年创作的主题。 关键词:乔十光漆画绘画写实风格平面装饰风格 引言 乔十光①是我国著名漆画家,是中国现代漆画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注重漆性与绘画性的统一,使得现代漆画在保持传统艺术品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最终走向独立,代表作有《泼水节》、《青藏高原》、《饮茶藏女》等。 在漆画发展的过程中,乔十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他早期学习漆艺的过程中,就发现将“漆画”从漆器中脱离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是完全可行的。他意识到自己所创作的“漆画”不仅可以继承中国数千年的漆器传统工艺,而且还能更好的体现出中国古老民族的艺术特色。 乔十光的漆画作品,风格各异,质朴而又清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且获奖无数。《鱼米乡》是乔十光的第一幅漆画作品,在中国漆画界的影响很大;《泼水节》、《青藏高原》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7年,乔十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乔十光漆画展”,展出作品达数百十件;1979年所创的《江南水乡》获第二届亚细亚现代美术展国际奖、第二届中日韩三国国际绘画展银奖;作品《川南农家》、《饮茶藏女》被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 可以说,乔十光及其作品是中国漆画艺术的“教科书”,他为中国的漆画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他被誉为“中国漆画之父”。 ①乔十光:中国著名漆画家,河北馆陶人,现为中央工艺美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漆画胎板的制作

漆画胎板的制作 漆画胎板,俗称漆板,是漆画的胎骨。“不可不坚实也”。大多以木板为胎,也可以用金属、纤维板。胎上还要褙布、刮漆灰、涂漆、研磨等。漆灰多以天然漆调瓦灰而成,也可以用腰果漆、合成漆调石膏粉。 一、漆灰胎板的制法 1、选定木板 以进口加厚三层胶合板为好。小画单板即可。漆画为便于装框,可采用国际通用的油画尺寸。20﹟(72.7×60.6cm)以上的漆画最好采用双包的形式。 注意蒙板一定采用胶合,万万不可用铁钉,否则日久会显现铁钉痕迹,后患无穷。 2、涂漆 用发刷涂生漆(原漆加水后的生漆)一道。双面分两次涂,以防湿气渗入。 3、刮漆灰 将生漆调合中瓦灰成糊状,以宽牛角刀(或塑料板)平刮于漆板,双面都要进行。干后以木砂纸干磨。 4、褙布 以生漆调面粉成漆糊(福州称生漆面)为粘合剂,褙上薄而细的纱布(俗称豆包布),绸布或夏布也可。褙布只需单面,要求粘实。也可褙纸,以高丽纸、皮纸为宜。褙布或褙纸的作用在于防止日久漆灰因木纹而凹陷。由于木材的年轮每一圈之间都是松软的,在长久的岁月中,就会凹陷下去,而出现年轮纹理。 5、刮漆灰 一般需要三道,一道中灰和两道细灰。第一道用中灰,要求厚而匀,并要注意四个边的棱角清晰。这道中灰是决定漆胎质量的关键,如果刮灰平顺,下两道细灰就好做省工。 每道漆灰干后,还要打磨。中漆灰后,以木砂纸干磨即可。细漆灰后,用大块木板垫水砂纸湿磨,不平处以小牛角刀再补刮细漆灰一次。刮漆灰的作用也如褙布一样,以防漆陷而木纹露。此外,还要注意工序不能太赶,待第一道工序十分干燥后,再进行第二道工序,否则也会影响质量。 6、涂漆 一般两道,第一道以推光漆加少许生漆而成,以达到打底漆的目的。日本称之为“下涂”。干后,再用大块木板垫以320﹟水砂纸平磨。若有不平之处,尚需补漆,干后再以水砂纸湿

漆画技法

漆画技法多种多样。本文归纳为描绘、镶嵌、刻划、研磨、泼洒、堆塑几类,这些技法既可以单独作画,也可以互相结合。分述如下: 一、描绘 凡是在加工完好的漆板上直接描绘,不再罩漆研磨,更无需推光揩清,画完就了者,统称描绘。这是最古老的装饰技法,因其简便实用,现在仍然广泛流行。 描绘又可分为彩绘、描金、晕金、泥银彩绘等。 <1>、彩绘 有描漆彩绘、描油彩绘、干著彩绘。 1、描漆彩绘:即以漆调彩。可以单色,也可以复色;可以平涂,也可以渲染;可以纯用线条,也可以现面结合。例如,战国和汉代的朱地黒纹或黑地朱文漆器,即用单色漆描绘,质朴单纯,至今令人赞叹。又如四川凉山彝族漆器,以红、黄两色,描绘在黑漆地上,颇有原始艺术的趣味,也十分精彩。又可以用渲染法,画出阴阳明暗;还可以与描金、晕金相结合,像工笔重彩一样绚丽多彩,富有装饰性。 2、描油彩绘:就是用油代漆,以一种干性油(多用桐油)调制各种彩色,这样可以得到非常鲜艳的色彩。“如蓝天、雪白、桃红,则漆所不相应也”。战国时的舞女奁、漆瑟的白色和黄色,当是用干性油调制的。 描油彩绘,日本称为“密陀绘”。密陀或密陀僧,是化学中的一氧化铅,少量地调入油里,有促其快干之效,这是日本把描油彩绘称为“密陀绘”的由来。 3、干著彩绘:《髹饰录》载:“又有各色干著者,不浮光……”它的做法是先用漆画花纹,然后用棉球蘸干的颜色粉末擦敷上去,即“先漆象而后敷色料”。所以没有浮光。现在山西平遥仍有这种技法,不同之处在于山西用的是桐油,不是漆。 <2>、描金 《髹饰录》载:“(描金)即纯金花文也,朱地、黒质共宜焉……”顶红(呈红者)、赤金(呈黄者)两种金色,可以结合使用。还可以同时施银,山西平遥称为“三金”。 描金做法如下: 1、拷贝画稿: 在加工完好的漆板上(以朱、黒为最多)拷贝画稿。 2、描金地漆: 用金地漆依纹描绘。线条可用鼠毛笔,块面可用衣纹笔、叶筋笔。涂漆要薄而匀。为求均匀,可用皮纸或毛边纸轻压,再揭起,这样便把厚处多余的金地漆粘在纸上。画完入荫。 3、贴金: 金地漆将干未干之时,用丝棉球蘸90目左右的金粉敷擦其上,或用竹夹将金箔整张置于金地漆处,再用软毛笔轻敷。最后再用丝棉球擦去多余之金粉、金箔。凡描金地漆处,即呈金色花纹(图31)。 金地漆,又称金胶漆、金脚漆。调制时,推光漆内要加进一定量的桐油(明油),以使漆在快干时,由于桐油的作用仍然保持一定的粘性,而且这种粘性还能延缓一定时间,福州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 1 【单选题】以下画派中,塞尚属于(B)。 A、 海上画派 B、 后印象派 C、 抽象画派 D、 威尼斯画派 2 【单选题】文化通过(C)和物质载体传承下来。 A、 环境载体 B、 心理载体 C、 语言载体 D、 精神载体 3 【多选题】以下画作中,属于达.芬奇的作品的有(ABC)。 A、 《蒙娜丽莎》 B、 《岩间圣母》 C、 《最后的晚餐》 D、 《埃斯泰克的海湾》 4 【判断题】王蒙的画作与佛教思想少有联系。(√) 5 【判断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了《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 1 【单选题】(A)是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 A、 《六君子图》 B、

《双松平远图》 C、 《夏山高隐图》 D、 《丹山瀛海图》 2 【单选题】(D)是俑最早的用途。 A、 盛水 B、 祭祀 C、 装饰 D、 陪葬 3 【单选题】青花瓷产生于(B)。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唐代 4 【判断题】《ArtofChina》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它是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 5 【判断题】画作的价格与画家的社会地位没有关系。(×) 1 【单选题】(C)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 A、 《中国艺术史》 B、 《世界艺术简史》 C、 《The Story of Art》 D、 《ArtofChina》

2 【单选题】(B)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作品印刷品。 A、 《玛丽莲.梦露》 B、 《毛主席去安源》 C、 《蒙娜丽莎》 D、 《红军长征图》 3 【多选题】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BC) A、 绘画 B、 雕塑 C、 建筑 D、 行为艺术 4 【判断题】《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与其作者的爱情经历有一定关系。(×) 5 【判断题】艺术作品不能与政治紧密相连。(×) 1 【单选题】(B)是在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书。 A、 《中国绘画三千年》 B、 《中国美术简史》 C、 《世界美术简史》 D、 《中国绘画通史》 2 【单选题】什么时期就已经产生了雕塑?(B) A、 新石器时代 B、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 – 明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明 七、明代漆画 明时期漆器装饰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其装饰题材、纹饰结构及其装饰手法等更加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就装饰题材而言,大凡山水、祥云龙凤、花卉虫鱼、喜庆吉祥等纹样无所不包,图案活泼、自然、大方,既具有传承性,也不乏创新性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充满着生气。髹饰品种日渐增多,在工艺上达到极高成就,尤其是在描金、螺钿、款彩、镶嵌等方面,迎来了千文万华之盛,奇技淫巧,料不厌精,工不厌细,谨严细致,似已达到极限。明清时期漆器装饰技法,根据《髹饰录》可分为14类:素髹(一色漆器)、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戗金、百宝嵌等。构图多运用对称方式,题材广泛。从传世之物来看,题材有龙凤、螭虎、虬夔、狮鹿、麒麟等动物纹,卷草、缠枝、牡丹、竹梅、灵芝、宝相花等植物纹,还有十离纹、冰裂纹、如意云头纹、玉环、绳纹、云纹、水纹、火焰纹和几何纹样等。 明代漆画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 早期(洪武、永乐、宣德三朝)装饰手法主要有戗金漆和雕漆两类。其中以雕漆器数量最为庞大。《明太宗实录》卷二十四中记载永乐元年颁赐日本国王妃的礼物中,就有雕

漆盒、盘、花瓶、果碟等,其装饰图案中主体纹饰有人物故事、宝相花、太平雀栀子花、太平雀葵花、苍头石榴花、牡丹花、石榴花、山鸡葵花、鹦鹉长寿花、山雀茶花、竹梅,边饰有香草、四季花、回纹等。 雕漆纹饰十分丰富,构图布局讲究对称舒展,或单用,或组合,或写实,或抽象,变化无穷,已远胜元代。明早期装饰图案大体可分为花鸟、山水人物和龙凤等几类。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一般雕刻在圆形器、蔗段式盒、蒸饼式盒上。在其上雕刻一朵,或数朵盛开的大花朵。花朵饱满,四周枝繁叶茂,或旁衬小花朵和含苞欲放的小蓓蕾,似众星捧月,突出主题,画面具有完美的整体感。花卉之下一般不刻锦纹,而以黄漆为地,黄衬红色,鲜明醒目。这种处理手法继承了元代雕漆的风格,但不同之处为元代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纹饰疏朗有致,留下的黄地空间较大,而明永乐雕漆,花卉满布,留下的黄色地较小,有紧密之感。明永乐雕漆常用的花卉有牡丹、茶花、石榴、芙蓉、菊花、莲花、梅花、荷花、荔枝、葡萄等十余种。如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剔红孔雀牡丹纹盘,明永乐年间剔红牡丹双层盘、剔红茶花双层盘等,充分反映了明早期漆雕的高超技艺。 以山水人物为主题的作品,一般雕刻在葵瓣式盘、蔗段式盒上。在盘内或盒面上雕刻人物故事,漆地雕锦纹,衬托图案,绵纹地有分别代表天、地、水的三种锦纹。这三种锦

漆画的历史

漆画的历史 漆画艺术,是我国古代漆艺传统在当代的一种新发展。 漆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就有了漆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朱漆碗便是一例。战国时的漆瑟彩绘着神怪龙蛇和狩猎舞乐场面,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漆"九"彩缤纷,是现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漆画之一。历经艺在我国的土壤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漆"、"金银扣"、"金银平脱"、"金银彩绘",更有刻、"立线填堆、雕、嵌、绘、磨诸艺结合的技法,正如《髹饰录》所载,漆艺发展到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境地。 漆画要古为今用,要在那些陈旧的程式化的精致工艺中有突破性的发展,关键在于提炼现代生活,推敲形式法则,并使漆画的艺术审美与漆工艺之特性融为一体,从传统材料美中焕发出现代造型之美,将漆画引进到现代审美领域。 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展中,漆画正式列为独立画种走进中国画坛。1980年、1983年、1986年、1990年相继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专业性的漆画展。 漆画强调材美工巧,突出了工艺手段和物质材料的独特价值,又强调现代设计思维,两者的结合使漆画的艺术更富现代性,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 这里展出的作品,是睛点艺术工作室的漆画艺术家们的最新作品。在创作中,他们把审美放在第一位,以诗化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中的诗,通过优美的艺术形式去表现诗意,从而使这些漆画既有东方艺术的神韵,又富现代生活的风采 漆画今天 漆画艺术,是我国古代漆艺传统在当代的一种新发展。 漆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就有了漆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朱漆碗便是一例。战国时的漆瑟彩绘着神怪龙蛇和狩猎舞乐场面,"九"彩缤纷,是现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漆画之一。历经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漆艺在我国的土壤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立线填漆"、"金银扣"、"金银平脱"、"金银彩绘",更有刻、堆、雕、嵌、绘、磨诸艺结合的技法,正如《髹饰录》所载,漆艺发展到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境地。 漆画制作继承了传统漆器的工艺手法,吸收外来工艺特点。漆艺手法异彩纷呈,一幅漆画的制作主要有以下几步工序: 一、漆胚板。以上等板材为基料,絮粉打底,裱布刮灰,打光磨平; 二、髹涂底漆,打磨。漆胚板上需进行髹涂、下涂漆、中涂漆、上涂漆,每次髹涂后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