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

一、位置

(一)教学目标

1. 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从实际情境出发,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并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情境。例如,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材还在“生活中的数学”中介绍了在围棋盘上用19条横线和19条纵线确定棋子位置及地球上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点位置的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还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例如,练习一中的第6题,联系图形的平移,让学生用数对确定图形平移后顶点所在的位置;第7题,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体会这些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建议

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大量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经验,并通过前几个年级的学习也获得了确定物体位置方面的许多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2. 注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本单元中,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例如,例2中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的数对分别是(1,4)和(6,4),使学生发现这两个数对中数的特点,与这两个场馆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练习一中的第6题,使学生发现图形平移后,位置变了,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中的数也相应的变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为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 本单元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第2~7页)

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教学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座位的位置;例2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 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编写意图

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首先通过让学生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张亮同学,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接下来,又给出了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学生位置的方法。

“做一做”呈现了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确定位置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活动情境。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理解,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建议

(1)在教学例1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在学生解决“你能指出哪个是张亮同学吗”这个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教师是如何确定张亮的

位置的”,并注意引导学生将教师的表述“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与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中亮红灯的位置联系起来。再使学生明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并让学生体会到正是这些规定与约定,才使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有一致的结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说一说其他同学所在的位置,帮助学生巩固对列、行的认识。

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用(2,3)表示张亮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3)中的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含义”,使学生体会到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并明确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试着用数对表示一些同学的位置或者给出一些表示座位的数对,让学生说出这些位置上的学生的名字。

最后,要使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先表示行数再表示列数,那么你能写出表示张亮的位置的数对吗”“如果不约定先表示列数还是先表示行数,你能判断(2,3)表示的是哪个座位吗”,使学生体会数对中两个数的顺序的重要性。由于在直角坐标系中是按先写出x轴上的数量,再写出y

轴上的数量的次序表示点的位置,所以我们在这里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也是按先列数再行数的顺序。这与学生已有的确定位置的经验可能并不一致。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他们可能会说张亮坐在第3行第2列,用数对表示就是(3,2)。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我们约定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记作(2,3)。

(2)教学“做一做”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说一说,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班中进行交流。

2. 例2。

编写意图

教材通过呈现在动物园示意图上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景,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首先,让学生观察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一是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馆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6;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6,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然后,使学生明确在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可以先让

学生观察大门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并通过“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把方格纸的竖线和横线分别与例1中的列和行建立起联系,感受到方格纸上竖线与横线的任何一个交点都能用数对确定其位置,明确在方格纸上数对(3,0)的含义。再让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熊猫馆、猴山、大象馆、海洋馆等场馆的位置。

接下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的数对,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1,4)和(6,4)这两个数对中的第2个数都是4,并结合动物园示意图,明确在方格纸上这两个场馆是在同一条横线(行)上。教师还可以提问“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用(x,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让学生发现由于字母表示的数不确定,所以这样的数对只能确定这个场馆在哪一条横线上,但不能确定这个场馆的具体位置,使学生明确必须要有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一些场馆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内化成能力的目的。

3. 有关练习一中习题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展示交流。

第2题和第3题,都是选择生活实际中的素材,使学生体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在现实生活的应用。第2题,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并用数对确定棋子的位置。教学时,可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国际象棋的知识,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教师也可任意摆出一个棋局,然后提出问题。第3题,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能够根据地图册中“重要地名索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位置的方法,指出或表示出某地点所在的区域。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并解释清楚地图册中的“重要地名索引”是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的。

第4题和第5题,都是结合学生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配合例2的练习。第4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展示交流。在完成第(2)小题时,注意提醒学生不仅要按ABCDE的顺序连结,还要连成封闭图形,所以还要连结EA。第5题,可放手让学生同桌间完成,在活动前提醒学生思考“如何能说清楚、画准确”。

第6题和第7题,都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第6题是联系图形的平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平移,并写出表示平移前后图形顶点位置的数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平移后,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有什么变化。发现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第7题是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第8题,是让学生用数对的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再全班汇报交流。

二、分数乘法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

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教学建议

1.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如,分数乘法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内容,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区别。但它的学习与整数乘法和分数的意义、性质有紧密联系。分数乘法就是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导入分数乘整数,再扩展到分数乘分数。再如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都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又如,分数乘法的计算,还要用到约分的知识。所以,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识。

2. 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

把计算与应用紧密结合,是新课程的要求和本套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也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分数乘法计算。同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或学生身边的问题,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在教材说明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教材简化了说理及思考过程的叙述,不出结论性的内容,主要是为了突出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根据这一编排意图,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开展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讨论与交流,理解计算算理,归纳计算法则,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4. 本单元内容可以用12课时进行教学。

(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 分数乘法(第8~16页)

教材说明

本节学习分数乘法的计算,安排了6个例题,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学习分数乘整数,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第二个层次学习分数乘分数,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法则。第三个层次学习混合运算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顺序与运算定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建议

1. 通过直观与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会正确进行计算。

记住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尤其是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去理解算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另外学生会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要通过判断、改错、对比练习等形式帮助学生区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加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本节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 例1。

编写意图

这里是一个图片从分数乘整数引入分数乘法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分四个步骤安排教学内容。

(1)从人的步距与袋鼠步距的比较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

(2)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3)探究计算方法。先出示加法计算,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属已学过的内容。再出示乘法计算,根据乘法的意义,将乘法算式转化为加法算式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同分子连加的形式转化为乘法算式,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4)讨论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建议

(1)要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可以在读题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当于”?再通过线段图帮助理解。画一条线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离。“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2/11”,就要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求“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2/11是多少?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将线段图逐步表示完整,有条件的地方将线段图做成多媒体课件动态显示,效果更好。

(2)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与交流。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出加法和乘法两种解决方法。再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如何计算。因为分数加法的计算学生已经掌握,重点讨论2/11×3如何计算。

(3)要紧密联系乘法的意义,加以引导。如果学生只列出加法算式,可以让学生观察加法算式的特点,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3个加数相同)提示求3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怎样列式?引导列出乘法算式。再探讨2/11×3怎样计算,引导学生联系乘法的意义,通过加法计算的方法找到乘法计算的方法。在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 例2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得的积一般应该化成最简分数。把积化为最简分数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乘得的积的分子与分母约分,另一种方法是在乘的过程中将分数的分母与整数进行约分。教材突出第二种方法,说明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可以使计算简便。

“做一做”安排了3个计算题和两道应用问题,巩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计算。

教学建议

(1)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出示3/8×6 ,让学生先计算,再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你是怎样约分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约分方法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最后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把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划去,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2)完成例2后,让学生试做“做一做”的第1题,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再计算的习惯。第2、3两题,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再计算,以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第3题是一道连乘题,可以先算1只树袋熊一星期大约能吃多少千克桉树叶。再算10只树袋熊一星期大约能吃多少千克桉树叶。也可以先算10只树袋熊一天大约能吃多少千克桉树叶。再算10只树袋熊一星期大约能吃多少千克桉树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答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学生列出连乘算式,说明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3. 例3。

编写意图

以往的教材在分数乘整数之后教学一个数乘分数,包含两种情况:整数乘分数和分数乘分数。因为现在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且学生已经学习过乘法交换律,所以整数乘分数的教学就可以归入分数乘整数的教学之中,所以本例只教学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且计算方法可以由分数加法推导出来,学生较易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分数乘整数意义的扩展,且计算算理较难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例仍然是从实际问题引入,先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问题。用工人粉刷墙壁的图创设问题情境,给出一个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再提出要解决的问题: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再用操作(涂色)的方法引导探索计算方法。把一张纸看作一面墙,分两步操作。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1/5,第二步再涂出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1/5的1/4,直观得出1/5的1/4是1/20。在此基础上,扩展了乘法的意义。并根据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接着又提出3/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与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以学生讨论的形式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建议

(1)可以在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引入。例如可以先提出“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解答。再提出“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在前一问的基础上可以类推出用1/5×1/4;也可以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一数量关系直接得出1/5×1/4。

(2)结合操作,紧密联系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先涂出这张纸的1/5,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涂的,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再说说涂出的1

份表示什么(1小时粉刷的面积);第二步涂出1/5的1/4,说一说是怎样涂的,要将涂出的这1份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再让学生说说涂出的这一份又表示什么(1/4小时粉刷的面积)。这时可以说明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

是多少,引出分数乘法的意义。下面让学生根据涂色结果讨论1/5的1/4是多少(可以直观得出1/5的1/4是这张纸的1/20),是怎样得到的?进一步推导得出把这张纸看作单位“1”,根据两次涂色结果可以看出求这张纸15的1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5×4=20(份),取其中的1份。从而得出1/5×1/4=(1×1)/(5×4)=1/20。

(3)根据上面讨论的结果,提出“3/4小时粉刷多少?”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要求学生尽量完整地把操作过程和分析思路表述出来,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根据上面两个问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讨论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4. 例4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从世界最小的鸟——蜂鸟飞行的实际问题引入。给出蜂鸟飞行的速度(每分钟飞行

3/10km),求2/3分钟飞行多少千米?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分数乘分数计算也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并掌握怎样先约分。接着提出“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的问题。这是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前面已经学过,这里一方面把分数乘法的两种形式集中呈现,加强它们之间的对比与联系;另一方面提出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的问题,使学生知道除了像例2写成(3×5)/10后进行约分,也可以把分数的分母与整数直接约分。结合例题教材还对蜂鸟作了介绍,意在增长学生的知识。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3)结合计算(3/10)×5,让学生观察教材的约分过程,想一想与例2的约分形式有什么不同?说一说分数与整数相乘怎样约分?提醒学生注意不能把整数与分子相约分。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分数乘分数也可以不用写成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的形式后再约分,而是直接将分母与另一个分数的分子进行约分。

(4)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特别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

5. 关于练习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练习包含分数乘整数与分数乘分数的练习,可结合教学进度有选择地进行练习。

第5题通过直观图进一步巩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算法,可以放在例3后面练习,让学生结合图意说说思考的过程,巩固对算理的认识。

第6题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列式的依据,如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个3/4是多少?算式是:3/4×2。求1/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3/4的1/2是多少?算式是:(3/4)×(1/2)。

第7题是分数乘法和分数大小比较的综合练习。

第9题是改错题。第1个算式错在将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约分,第2个算式错在将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计算混淆,把约分后的分子与分子相加,分母与分母相加。教学时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还可以结合学生平时易犯的错误,让学生纠正。

6. 例5、例6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教材首先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在此基础上安排两个例题。例5通过观察计算得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例6结合具体计算,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运算中的应用。“做一做”安排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建议

(1)教学例5,可出示教材的三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讨论:每组算式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它们的得数各是多少?○里应该填什么?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你发现了什么?

(2)教学例6,可以让学生观察教材给出的第一步,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能使计算简便?使学生明确在整数、小数运算中,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一般是把整数或小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计算简便。在分数运算中,可以利用约分使数据变小,或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3)“做一做”可以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再独立完成练习。87×3/86可以变形为(86+1)×3/86 ,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如果学生想不出,可以适当引导提示。

7. 关于练习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练习包含分数混合运算和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

第1题是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特点,正确运用定律进行计算。

第3题是分数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有的题也可以进行简便计算。例如

既可以按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也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第6题是计算题,要求学生观察题目,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8题是改错题,主要帮助学生巩固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第4、5、7、9题都是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先分析题意,再列式计算。计算中要注意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 解决问题

(第17~23页)

教材说明

本节教学内容是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据中含有分数,但数量关系与解答方法与整数相同,例如前面练习三中的2、5、7、9都属于这一类题目。另一种是由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而新出现的,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本节主要教学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材共安排3个例题,分两个层次教学。

例1教学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例2、例3 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建议

1. 紧密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属于两个量相比的关系。教学中要抓住关键的句子,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同时为后面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 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因为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特殊,而用线段图可以比较清楚的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工具,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会看线段图入手,逐步学会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具体内容的说明及教学建议

1. 例1。

编写意图

教学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以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这两个量的比较引入,接着编排了解决问题的几个基本步骤。先用线段图表示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要求的问题,然后根据线段图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列式计算解决问题。与过去教材不同之处是简化了“想”的内容,仅作一个提示,意图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得出。同时不给固定的思考模式,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

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只要合理就应该肯定。例如学生不按分数乘法的意义思考,而从分数的意义理解,提出根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可以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所以列式为2500÷5×2也是正确的。列式计算中也只要求填出最后得数,而不再出现计算的过程,因为这是前面学习的内容,不是本节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针对计算的结果教材编排了进行国情教育的情节。

“做一做”安排一道与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巩固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教学建议

(1)结合线段图抓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这个关键句子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理解从这句话可以知道是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 m2,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2/5是多少?

(2)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讨论怎样列式,并说说列式的依据。

(3)列出算式,独立计算。

(4)交流计算结果。可出示世界与中国的人口总数,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5)通过“做一做”巩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再独立解答。

2. 关于练习四的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练习配合例1而设计,主要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练习安排了一些与例题形式类似的题目,如2、3、7题,结合这些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外还安排了一些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题目,如4、5、9题,这类题与例1的思路是相同的,只是在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后,还要再求求出的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解答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通过这类题目的练习,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练习中,可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两步分析数量关系,抓住第一步求什么?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第二步求什么?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分步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在分步列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列成连乘的综合算式。

第8题也是一步解决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只是变换了叙述题意及问题的形式。可引导学生讨论题意。明确仍然要抓住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以选择条

件进行计算。求出的是王明的最大负重量,再与王明的书包质量比较,得出结论。同时可以进行健康教育。第(2)问是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

第10*题是思考题,与整数中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思路相同。列式为6670×(9/10)+297=6300(km)。

3. 例2。

编写意图

在例1理解和掌握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材从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这一环保问题引入,出示一幅情景图:公路上汽车的噪音有80分贝,经绿化隔离带后,测试噪音降

低了1/8。提出问题: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这是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关系,即知道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问题。解答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求出已知是总量几分之几的部分量,再用总量减去这个部分量,求出另一个部分量;另一种是先求出要求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个部分量是多少。教材呈现了这两种基本的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及解题的两个步骤,并以学生叙述解决思路的方式提示出先求什么。然后列出算式,让学生求出结果。第二种方法仅出示线段图,提示要找出先求什么,没有给出解答算式,意图要求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最后要求学生对两种思路进行比较,目的是通过比较,加深对两种思考方法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教学建议

(1)首先说明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并说明测量声音强度的单位是“分贝”。然后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对图意的理解。根据图意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一般会提出“噪音降低了多少分贝?”这是上一个例题学习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己解答。也可能提出“现在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可就此引入新课。如果学生提不出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可以出示没有标出数量的线段图(如下图)。

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然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如例2的第一个线段图。

(3)组织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法,再进行全班交流。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提出第一种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果学生提不出,可以在线段图“现在?分贝”下加上( )/( )(如例2的第二个线段图)加以提示。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详细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圆的认识(一) 1.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表示.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表示.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圆的认识(二) 4.把圆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 5.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6.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或r=d/2. 圆的周长和半圆的周长: 7.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8.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 9.C=πd或C=πr. 10.1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0π=31.4 圆的面积 11.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S=πr^2 S环=π(R^2-r^2) 12.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 =324 19^2=361 20^2=400 13.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 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应用(四) 14.利息=本金乘利率乘时间 比的认识 1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的后项不能为0.1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 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全册数学知识点(整个小学阶段和中学都通用,比较重要)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一倍数×倍数=另一数,或和-一倍数=另一数。【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差=较大数。【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平均速度;路程÷平均速度=时间。【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仔细想,认真填。(24分) 1、的倒数是(),最小质数的倒数是(),a的倒数是()。 2、“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 3、: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4、= =():10 = ( )%=24÷()= ( )(小数) 5、你在教室第()行,第()列,用数对表示你的位置是(,)。 6、在、、 53% 、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小明的存钱罐里有5角和1角的硬币共18枚,一共有5元。则5角的硬币有()枚,1角的硬币有( )枚。 8、下面是我校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1)视力正常的有76人,近视的有()人,假性近视的有()人。

(2)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同学少()人。 (3)视力正常的同学与视力非正常的人数比是()。 9、我国规定,如果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超过2000元的部分就要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小红的妈妈月收入2360元,她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10、数学课上,小兰剪了一个面积是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你能猜出她至少要准备(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5分) 1、15÷(5+3)=15÷5+15÷3=3+5=8。() 2、一吨煤用去后,又运来,现在的煤还是1吨。() 3、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等。() 4、小华体重的与小明体重的相等,小华比小明重。() 5、右面两幅图都是轴对称图形。 ( 三、快乐A、B、C。(5分) 1、一件商品原价200元,涨价15%后在降价15%,现价()原价。

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a 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b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比 第五单元圆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72个蛋糕,你知道这7 2 表示的意思吗? (7 2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例题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9 2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9 2 表示什么。 指明回答: 9 2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实际上就是求3个92 是多少。)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92+92+92=96=3 2 (个) 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启发学生得出:3个92相加,用乘法表示是92×3或3×9 2 。) 4.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提问:3个92相加的和,也可以列成算式92×3,那么92 ×3又应该怎 样计算呢? (2)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观察。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9 2 是2 个91,2个91乘3就是6个9 1 ,所以就是96。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情况进行板书: 92×3=92+92+92=9222++=9 32?=96=32(个)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用直尺画。 (4)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分子和分母,分子用“2×3”得来,说明分子中含有因数3,而分母是“9”,也含有因数3,所以将“3”和“9”进行约分,即: 92×3=3 9321 ?=32(个) 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相同。) (5)提问:如果把算式“92×3”的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变成“3×92 ”,又 应该怎样计算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大全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大全 一、填空题 1、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20%,盐与水的比是()。 2、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张用了4小时,小李用了6小时,小张和小李工作效率的最简比是()。 3、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驶4时,货车要行驶5时,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货车的速度比客车慢()%。 4、100克糖溶在水里,制成的糖水的含糖率为12.5%,如果再加200克水,这时糖与糖水的比是()。 5、若从六(1)班调全班人数的1/10到六(2)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六(1)班与六(2)班的人数比是()。 6、把甲队人数的1/4调入乙队,这时两队人数相等,甲队与乙队原人数的比为()。 7、六(1)班今天到校40人,请病假的5人,该班的出勤率是()。 8、把一个半径是10cm的圆拼成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9、两个数的差相当于被减数的40%,减数与差的比是()。 10、()米比9米多40% , 9米比()少55% ,200千克比160千克多()%;160千克比200千克少()%;16米比()米多它的60%;()比32少30% 。 11、钟面上时针的长1dm,一昼夜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12、一根水管,第一次截去全长的1/4,第二次截去余下的2/3,两次共截去全长的()。 13、某种皮衣价格为1650元,打八折出售可盈利10%.那么若以1650元出售,可盈利()元。 14、正方形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增加()% 。 二、选择题 1、数学小组共有20名学生,则男、女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A.5︰1 B.4︰1 C.3︰1 D.1︰1 2、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甲圆面积的1/6,相当于乙圆面积的1/5,那么乙与甲两个圆的面积比是()。 A.6︰1 B.5︰1 C.5︰6 D.6︰5 3、一杯牛奶,牛奶与水的比是1︰4,喝掉一半后,牛奶与水的比是()。 A.1︰4 B.1︰2 C.1︰8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上册知识点归纳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GEIHUA1688】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5 3×7表示: 求7个5 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 3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5 3×6 1表示: 求5 3的6 1是多少? 9 × 61表示: 求9的61是多少? A × 6 1表示: 求a 的6 1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 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 1.找位置要先列后行,写位置先定第几列,再写第几行,格式为:(列,行)。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以下简称实验教材)经修订后形成的一套新教材。实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以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实验教材从2001年秋季开始使用,经过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实验使用证明,这是一套我国城乡广大地区普遍适用的小学数学教材。从2011年7月开始,实验教材的编写者根据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对实验教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修订,形成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于2013年3月全部通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查,并已于2012年秋季开始陆续替换实验教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修订,仍然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和处理好继续与发展的关系两大基本原则,力求使修订后的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教材内容的呈现努力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体现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圆,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综合与实践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4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在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比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同时是后面学习圆周率、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并学会用距离和方向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乡镇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4分) 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12( )。 一张床占地大约3( )。 一桶纯净水大约有19( )。 集装箱的体积大约是40( )。 2. 8毫升=( )立方厘米 0.09立方分米=( )毫升 3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立方米6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 87千米的73是( )千米。 ( )的43是12吨。 4. ( )÷20=( )∶15=54=( )% 5. 0.5:3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 6. 一种儿童服装现价150元,比原价降低了50元,降低了( )%。 7. 根据“实际用电量比计划节约25 ”,画出表示实际用电量的线段图。 计划用电量: 实际用电量: 要求实际用电量的数量关系式是: 8. 如图,用42根1米长的栅栏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 长和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米。 9. 1减去一个数的倒数,差是56 。这个数是( )。 10. 一堆煤重45吨,一辆卡车要10小时才能运完,那么,4小时完成任务的( )( ) ,完成任务的35 要( )小时。 11.一个长方体水池,长5米,宽4米,深2米。在水池里放入30立方米的水,水深是( )米。 12. 一本书,读完它的13 比读完它的25 少10页,这本书一共( )页。 13. 体育用品商店把篮球打八折出售。原来买12只这种篮球的钱,现在可以买( )只。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作业 (第一单元) 班级____ 姓名___ 等级___ 书写等级 一、我会填。 1.张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李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 , )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 2.刘强和王磊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 (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 ), (2,7)表明王磊坐在第( )列第( )行。 3.如右图苹果的位置为(2,3), 则香蕉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 西瓜的位置记为( , )。 4. 5.在确定一个位置时,一般把该点对应的横轴上的数写在( )面, 把纵轴上的数写在( )面。 6.如右图,如果老鼠不动,猫朝( ) 偏( )的方向跑( )米,就能捉到 老鼠上。猫在老鼠的( )偏( )的方向上。 4 3 2 1 1 2 3 4 5 如左图:A 点用数对表示为(1,1),B 点用数对表示为( , ),C 点用数对表示为( , ),三角形ABC 是( )三角形。 45° 15米 老师的话

二、我会操作。 1.给(1,1)、(2,2)、(3,3)、(4,2)、(5,1)位置的上的方格涂上红色。 2.给(1,3)、(3,1)、(5,3)位置的上的方格涂上红色。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图1:如果点X 的位置表示为(2,3), 则点Y 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 、(4,4) B 、(4,5) C 、(5,4) D 、(3,3) 2.如图2:如果将△ABC 向左平移 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 表示为( )。 A 、(5,1) B 、(1,1) C 、(7,1) D 、(3,3) 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 、(5,2) B 、(4,3) C 、(3,2) D 、(4,1) 4.如果A 点用数对表示为(1,5),B 点用数对表示数(1,1),C 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 一定是( )三角形。 A 、锐角 B 、钝角 C 、直角 D 、等腰 X Y 图 1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图2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试题 全册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位置测试卷 六()班姓名:成绩: 一、直接写得数。(每小题2分,共20分) 2.5×40= 18×6= 1.73+2.07= 10-0.9= 400÷4= 1 2+1 2= 2 3- 1 3= 1 5+ 1 4= 3 4- 1 2= 1 6- 1 7= 二、想一想,填一填。(每空2分,共22分)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 2、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 (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 (2,7)表明王兵坐在第()列第()行。 3、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西瓜的位置记为(,)。 4、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 C点用数对表示为(,),三角形ABC是()三角形。 3题图4题图 三、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8分) 1、如下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A、(4,4) B、(4,5) C、(5,4) D、(3,3) 2、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A、(5,1) B、(1,1) C、(7,1) D、(3,3) 1题图2题图 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2) B、(4,3) C、(3,2) D、(4,1) 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共50分)(1至3题12分,4题14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全册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位置 1、什么是数对? 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3、两点间的距离与基准点(0,0)的选择无关,基准点不同导致数对不同,两点间但距离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 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 5 3×7表示: 求7个5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3 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 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 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 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时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 b × c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c + b×c 六、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具体量)用乘法)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一个数×几分之几 1、找单位“1”:在分数句中分数的前面; 或“占”、“是”、“比”的后面; 2、看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1)“的” 相当于“×”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数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数=具体量 (3)分数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数)=具体量;单位“1”的量×(1+分数)=具体量 (已知具体量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 三、倒数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以一个数是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几就是乘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乘法:因数× 因数 = 积除法:积÷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规律: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三、比和比的应用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 例如 15 :10 = 15÷10=3/2(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2、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3、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4、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比的前项相当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比值相当于除法的商,分数的分数值。 注意: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试题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试题 一、PK擂台赛,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答案。共22分 1、2的倒数是, 1.3的倒数是 . 3、雨天占晴天天数的 .把天天数看作单位“1”,天天数是它的 . 4、65 =18∶ = ∶20= 25 = ÷40 5、18∶12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6、“红花朵数的 23 相当于黄花的朵数”是把的朵数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是。 7、在○里填上>、<或 =。 56 ÷ 13 ○ 56 × 13 49 ○ 49 ÷ 27 710 × 52 ○ 710 ÷ 8、0.3 : 1的前项扩大10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1也应该,这是根据性质. 9、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它们底边长的比是7:8,它们高的比是 . 10、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二、我是公正小法官,能准确判断是与非。5分 1.2米铁丝,用去或用去米,剩下的一样长.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0和1都没有倒数. 4.把一个数平均分成n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这个数乘 . 5.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5 : 6 : 7,周长是54分米,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5分米,18分米,21分米. 三、快乐ABC,我选得又快又准。每题2分,共10分 1、 A、B都不为0,A B. A.> B.< C.= 2、从学校走到电影院,甲用8分钟,乙用9分钟,甲和乙每分钟行的路程比是

A.8:9 B.9:8 C.8: 3、一个数乘,积是,这个数是多少?列式是: A. B. C. 4、60的相当于80的: A. B. C. 5、比的少的数是: A. B. C. 四、仔细又认真,我是计算小能手。共40分 1、化简下列各比.每题2分,共8分 24:48 2.8:0.7 1:0.25 3、计算各题,能简便运算的写出主要过程.每小题3分,共12分 36× ×24 [1- ]÷ 5、列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6分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5 ,一个因数是15,求另一个因数多少? 五、解决问题,我能行。共17分 1一名成年人身上的血液约占重重的 .体重65千克的人,血液重多少千克? 2筑路队修一条10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千米,还有多少千米没有修? 3神七飞船上天时随船还搭载了一个科学考察的小卫星,上天后卫星离开飞船的速度是每秒行8000米,这个速度是神七飞船在天上速度的,神七飞船在天上每秒行多少米? 4实验小学美术组人数是科技组的,科技组人数是体育组的 .美术组有40人,体育组有多少人? 5甲、乙、丙三队合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甲、乙、丙三队修路长度比是3∶5∶4,三个队各修了多么米?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先锋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复习计划 教师:周国碧 2014-10-16 一、班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 我是本学期才接手教六(1)班,该班共有学生26人,班内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经过二个多月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好转,计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已能按时完成作业。其中9个同学基础较差,只好想办法争取让他们获得一定的进步。 二、学生半期考试情况分析: 该班学生半期考试数学总分:2114分,人平分:81.5分,及格率:92%,优生率:42%。95分以上有4人,90---95分有6人,80---89分有7人,70—79 分有5人,60---69分有2人,50---59分有1人,40---49分有1人。存在的问题有,中等以上学生部分应用题失分较多,今后要加强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指导,同时加强对概念、公式的理解和识记,提高计算能力;对中差生要加强对概念、公式的理解和识记,特别加强计算能力提高,加强一些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引导,逐步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复习内容及要点: 1、位置: 复习时,要牢记“横行数列,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并记住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2、分数乘法: 复习分数乘法和意义和计算方法,记熟单位“1”的判断方法,巩固训练简便计算;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能快速确定一个数的倒数。 3、分数除法: 复习巩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强化训练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 题。复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巩固化简 比和求比值,让每个学生都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圆: 复习圆的组成、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圆周率的意义、圆的周长与面积 的计算公式、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强化训练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环形的面积。 5、百分数: 复习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写法,进一步训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 化。复习巩固求率、折扣、纳税、利息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计 算。复习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6、统计: 复习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7、数学广角: 复习“鸡兔同笼”的原理以及用算术解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四、复习思路: 努力按“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一新理念去指引复习,先分块复习, 再让学生按单元快速浏览,然后指导学生构建单元知识,同步进行相应的练习; 最后让学生背记必须记住的知识,强化训练方法;最后按单元引导学生查缺补 漏、分层复习,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复习完一个单元,就检测 一个单元,也就相应的强化一单元。 五、复习时间安排: 12月9日新课结束进入复习。 12月10日——12月16日复习一、二单元并进行检测。 12月17日——12月23日复习三、四单元并进行检测。 12月24日——12月30日复习五、六单元并进行检测。 1月1日——1月7日复习七单元并进行检测、考期末检测卷。 1月8日以后为机动时间,可以根据本册内容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灵活 的多为学生准备一些综合性练习题,全面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让 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各种题型,争取让学生把书上的题型全部会做。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四第17页做一做。 13、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身高是 鲸体长的2 35 。这个人身高多少米? 1、计算下面各题。 27 50×2= 11 28 × 8 33 = 20 39 × 13 15 = 7 18× 3 14 = 9 16 × 4 = 5 54 × 6 = 2、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约有 2000只,我国占其中的1 4 。我国约有多少只? 3、牛郎星运行速度是26千米/秒,织女星运行速度是牛郎星的7 13 。织女 星每秒运行多少千米? 4、人体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速度是50厘米/秒,在静脉中的流动速度是动 脉中的2 5 ,在毛细血管中的速度只有在静脉中的 1 40 。血液在毛细血管中每 秒流动多少厘米?5、 多少名同学想成为科学家? 6、计算下面各题。 4 17 × 5 = 25 39 × 13 30 = 7 9 ×( 2 3 - 2 7 ) 5 16 × 8 15 = 6 11 × 7 15 ×10 19 100 × 3 8 ×50 7、全世界有桦树40种,我国桦树的种类占其中 的 11 20 。我国有多少种桦树? 8、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 3 20 。如果长期背负过 重物体,会导致腰痛及背痛,严重的甚至会妨碍骨骼生长。 (1)王明的书包超重吗?为什么? (2)称一称你的体重,算一算你负重最好不要超过多少千克? 9、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 3 4 , 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 2 3 。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 年? 10、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全长6670km,长江比尼罗河的 9 10 还长297km。 长江全长多少千米? 1

(word完整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题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题答案 1.) 2.)c= 3.14×10=31.4cm S=3.14×2=78.5cm C=2πr=2×3.14*3=18.54cm S=πr=3.14×2=28.26cm 3.)3.14×10=314cm 4)r=125.6÷3.14÷2=20cm S=3.14×20=1256cm 5)18÷2=9cm 7÷2=3.5cm 3.14×9-3.14×3.2=25 4.34-38.465=21 5.875cm)3.14×6-3.14×2 =113.04-28.26 =84.78cm2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内应用题练习题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例1 人跑一步的跳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P9做一做 2 。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11 3 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 10

2、一只树袋熊一天大约吃千克的桉树叶。10只树袋熊一星期大约吃多少千克桉树叶? 7 1、一袋面包重例3 我每小时粉刷一面墙的例4 蜂鸟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鸟,也是唯一能倒飞的鸟。蜂鸟每分钟可飞行分钟飞行多千米?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练习二 11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4 32103 1 勺洗衣粉,洗衣机里大约有5千克的衣物。一共需要放几勺洗衣粉? 7 2、大约从一万年前开始,青藏高原平均每年上升约米。按照这个速度,50年它能长 100 1、每千克衣物用 高多少米?100年呢?、某种农药 药?、⑴

千克加水稀释后可喷洒1公顷的菜地。喷洒公顷菜地需要多少千克的农25 41 千克的是多少千克?274⑵小时的是多少小时? 127 练习三 1、剪一朵花要用 1 张纸。小华剪了9朵,小红剪了11朵。他们一共用了多少张纸? 13 2、一个垃圾处理场平均每天收到70车生活垃圾,平均每车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约是 吨。15天收到多少吨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1 吨,42头奶牛100天可产奶多少吨?01 4、一箱纸箱可装25袋糖果,每袋装千克,4箱一共装了多少千克的糖果? 2 3、奶牛场每头奶牛平均日产牛奶 P1例1 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