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哲复习笔记

马哲复习笔记

马哲复习笔记
马哲复习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重点及笔记

一、期末考试试卷题型及分值

期末考试试卷满分100分,包括五类题目:

1、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前5题为单项选择,后5题为多项选择)

2、简答题。3题,每题7分,共21分

3、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三选二)

4、材料分析题。1题,共14分

5、写作题。2题,共25分

二、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及与自然界的关系等各个领域及方面,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

从创造者和继承者的角度,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后代各个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阶级属性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的理论、观点、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还包括后世继承者在实践中发展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科学性和革命性,实践性和阶级性;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观2.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28)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和精神(意识),哪个是是第一属性,二是思维能否认识和正确认识存在(物质)。

3、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P30)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有何意义?(P34)

物质标志客观存在的物质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它的意义在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物质)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既然万事万物归根到底都统一于物质,那么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去思考和理解并且解决问题。人的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也就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4、矛盾的两重属性是什么?简述两者的含义及其关系。(P43)

矛盾的两重属性是矛盾的统一性(同一性)和对立性(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分两方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分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

关系: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统一性是相对的,正如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的斗争性和相对的统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5、简述质量互变规律(P46)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P47)

质量互变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超出度的范围,一物便会转化为其他物。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因量变的积累而发生,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一直持续,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质变。量变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总的量变过程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也有新质、旧质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内部均有肯定及否定因素。肯定因素维持事物存在,否定因素促进事物灭亡。根据辩证否定观,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的

联系和扬弃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具有片面性,需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是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过程。

6、什么是实践?(P63)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地位如何?(P64)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工具、手段和使用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中介系统分为两部分,一位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物质拓展)。二是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精神拓展)。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重要地位。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例如,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产生的。最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7、什么是认识?(P66)简述认识与实践(P70)、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68)。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实践到认识是一种能动飞跃,认识到实践则是另一次飞跃。只有在实践中认识才能创造正确的理论,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作用,并经过进一步认识得到检验和发展。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并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需要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前者是认识论的唯物论,后者是认识论的辩证法。两种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

8、真理(P71)、相对真理、绝对真理(P73-74)、价值(P79)、价值评价(P81)的定义各是什么?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绝对真理指无条件、无限制正确的真理,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相对真理指因认识范围有限,产生的有条件、有限制的真理,即在范围上和正确程度上有限的真理。

价值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守的、以满足人们需求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揭示了外部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评价是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阐述了外部客观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求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以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9、什么是认识中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二者关系如何?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因此认识中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和实践的是相同的。真理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价值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二者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1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如何?(P97)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分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及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实践,它起源于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辨证关系的具体表现: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2)、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

(3)、社会意识的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有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定条件下,社会意识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

(4)、社会意识的能动性是通过指导人的实践实现的。

(5)、社会意识的能动性要求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11、怎样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社会功能?(P101,P122-124)

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技术是科学与技术的复合概念,是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作用于生产性活动的要素。科学技术能作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要素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它的本质在于它的实践性。

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强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人们的劳动形式),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同时,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1.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2、科学技术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是:与人类认识、实践能力有关。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够,或者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二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科学技术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的一种同化力量。三是:与个体的价值选择有关。

12、如何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当代新发展。(P151)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它是价值的唯一来源。

(3)价值形式:由简单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一般价值形式由货币表现出来,货币是价值的直接体现物,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而货币的多少决定于价值量的大小。

(4)商品价值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5)价值规律: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以价值为基础,实现等价交换。其表现形式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新发展:

(1)拓展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定界。在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性劳动应该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因此应该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当今社会,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越来越重要,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作为跟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因此,应充分肯定这些人员在创造价值中付出的劳动。

(3)科技劳动是劳动的重要形式。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从而有利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4)深化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13、简述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充分发展是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后实现的。积累的实质是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积累的作用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现实意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得出“两个必然”的结论,同时也深刻地阐述了资本运作的内在规律。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意义:在于推动企业积极采用新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而促进整个行业和经济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有机构成即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例的提高所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可以使生产单位劳动产品所使用的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不仅可以使个别资本通过相对剩余价值转移而使其个别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而且使个别资本家可以以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出售商品从而获得市场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利润总额。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剩余价值的生产:即价值增殖,是指超过劳动力价值地补偿这一生产资料消耗而拓展了价值范围。

(3)剩余价值的源泉: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

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由雇用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4)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5)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再联系实际看待问题: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最核心的部分,是理解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钥匙,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另一个答案:

(1)剩余价值是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有力手段。(2)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3)利用剩余价值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分配制度,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们应鼓励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剩余劳动,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我们学习与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必将起到应有的指导意义,从而进一步巩固与发展马克思经济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5、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涵义、特征和意义?

含义: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特征:1、生产的全球化2、贸易的全球化3、资本(金融证券等)的全球化4、(科技、管理)人才的全球化5、生活方式的全球化

意义:(影响按政治经济文化顺序叙述)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加速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完善各国的法制建设;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利于文化的交流。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政府能力受到严重挑战;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能源、环境、跨国犯罪等问题)。

16、当代资本主义有什么新变化?你对它作何评价?

新变化:(一)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新变化:1、个体资本到私人股份所有制,2、法人资本到国家所有制,3、国内资本到跨国资本所有制(如跨国公司、合资公司)。

(二)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1、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2、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破坏性减弱的;危机表现不明显;金融危机影响增大。

(三)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1、劳资关系缓和, 2、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建立并实施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工人工资水平有较大提高。

(四)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1、部分资本家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变化,4、中产阶级队伍不断扩大,阶级差别弱化,社会结构稳定。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1、重视法治建设,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2、加强对国家权力机

构的监督和制约,3、“大众型”政党的影响扩大“中间道路”大行其道。

评价: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2、资本主义的自我改革与自我成熟 (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等)

3、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如:《劳工法》、黑人民权运动

4、庞大的中产阶层与成熟的公民社会.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1、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2、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作出的自我调节3、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4、应积极吸取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

17、如何理解下列范畴: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资本有机构成、利润、平均利润率。

资本: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是在运动中带来增殖。

固定资本:一次投入,多次使用,价值逐渐回收,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如机器,厂房)。

流动资本:一次投入,一次回收,价值一次全部回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

基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具体是指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值。

利润:是预付资本带来的产物,其本质是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总预付资本)的比值。

不变资本:只发生价值转移(设备,厂房的)

可变资本:能使价值增殖(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产生源泉。二者的区分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1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表述和基本观点。

(1)共产主义不是既定的理想目标,而是现实的历史运动过程。

(2)打破分工限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3)消除社会对人的异化,追求人和自然、人和人关系的和谐统一。

三、议论题

(一)在以下所列十篇文章中任选其一,根据文章内容写一篇约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哲学与精神生活》(周国平)、《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矛盾论(节选)》(毛泽东)、《论“和而不同”》(陈望衡)、《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近代科学》(李约瑟)、《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秦》(李泽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林毅夫)、《三个神圣的词》(勒鲁)、《共产党宣言(节选)》(马克思、恩格斯)、《怎样才算是知识分子》(殷海光)

(二)运用所学原理解读近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