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患者疼痛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护理研究体会

肿瘤患者疼痛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护理研究体会

肿瘤患者疼痛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护理研究体会
肿瘤患者疼痛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护理研究体会

肿瘤患者疼痛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护理研究体会

发表时间:2016-09-08T16:24:26.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作者:朱玉琼[导读]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在疼痛患者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目前越来越被重视与应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二科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医护人员护理水平,为肿瘤患者在住院时提供高效而优质的护理方面的服务。结果:实验组在舒适护理的指导下,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改变他们焦虑等消极的情绪。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护理的舒适,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

人员的护理水平。

【关键词】肿瘤患者;舒适护理;疼痛【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305-02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在疼痛患者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目前越来越被重视与应用,患者接受度高,在三甲医院已全面进行[1]。这种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自身情况而设的的个性化的、具有创造性的、非常有效可行的护理模式。各大医学院校已开展相关专业。其主要目的是使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在生理上、心理上达到很快乐的状态,可以有效降低癌症患者的不愉快的程度[2]。自2015年1月以来,我院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身上,效果显著,将详细的护理体会如下。

1.基本资料

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患者,入选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6岁,患者年龄范围为30岁~74岁。入选者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为30人,其中男20人,女10人,平均年龄为60.7岁,实验组为30人,其中男19人,女11人,平均年龄56.6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以患者感受到的生理上、心理上舒适度、精神愉悦度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2.护理方法

对照品只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舒适环境的管理

为让肿瘤患者安心养病,给肿瘤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整体而舒适的环境,选用病人喜欢的水果气味的空气消毒剂进行消毒,使室内空气新鲜并无异味。根据室内温度、患者的病情来调节室内的冷暖,及时感知患者体表温度。根据患者要求,感觉舒适度,调节室内温度为22~28℃,室内湿度保持在患者乐于接受的湿度,维持在50~60%,室内通光好,光线柔和。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病人的影响,做到说话时轻声细语,走路时轻,操作时轻,注意细节,使患者有较好地休息,这样有利于患者康复。

2.2 舒适基础护理

早晨起床后,根据患者需要,为患者播放一定量的节奏上比较舒缓、情绪上可令人心情愉悦舒畅的轻音乐,让肿瘤患者感受到美好的一天即将开始,感受到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一天新阳光。在为术后肿瘤患者护理查房时,护理人员可以相患者介绍当天的护理项目及护理流程,各护理项目时间安排,与患者沟通确认时间,并听取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各种意见与建议。晚间的舒适护理:晚上7点以后暂停一切不必要的护理与检查。咨询病人需求,尽量满足病人需求。

2.3 止痛措施的运用

止痛药物仍是当下解决肿瘤患者疼痛的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除了要给患者正确使用有止痛效果的药物以外,为了使疼痛病人取得最佳的镇痛效果,护理时应放弃传统医学上的“按需给药”,给药前应该根据药物的特性,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根据药物半衰期的“按时给药”,使血药浓度在患者体内维持在一定水平。同时,尽量使用缓控释制剂,减少给药次数,尽量服用可以口服的缓控释片剂、胶囊等。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时还可以采取物理止痛的方法,即给予肿瘤患者进行冷敷、热敷及按摩等。冷敷时可以产生局部麻醉的作用;热敷时可降低肌肉的痉挛,增强局部的供血;按摩主要是通过物理上的刺激来增加患者的血液的循环,活血舒筋以此来减轻疼痛,使肿瘤患者感受到按摩的舒适。

2.4 心理护理

加强肿瘤患者的心理上护理工作,对缓解患者的疼痛具有很好的作用于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的心理护理而言,需做到如下几点: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做到因人而护,因需而护。与患者进行健康方面的交流,让患者了解肿瘤方面的相关知识,降低惧怕意识,增加患者对康复信心。另外,还需加强患者于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患者体会到家人的关心。护理人员与病人及患者家属家属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因素。关心并体贴病人,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2.5 减轻患者身心压力

在住院期间患者如有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或者对康复治疗失去了应有的信心等均可加重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然而患者的疼痛加剧反过来又可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情绪,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这样就可以请开朗而乐观的病人在与其他病人进行沟通与交流,相互鼓励与照顾。介绍相互经验,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程度,可极大地减少对肿瘤疼痛的忍受度。可根据患者的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棋及电视等,放松自己。

3.结果

实验组经舒适护理的肿瘤疼痛患者,其治疗依从性、疼痛缓解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从下表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治疗依从性及疼痛缓解率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尤其是治疗依从性方面(P<0.05)。组别治疗依从性(%)疼痛缓解率(%)实验组 14,74 17,85

对照组 18,95 20,100

P <0.01 <0.05

4.结论

肿瘤专科护理学习知识

肿瘤专科护理学习知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从事护理工作的同仁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晚上,我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自己在北京参加2012年县级医院肿瘤专科护士为期一周的理论知识培训以及在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临床三周的护理实践,我感到很高兴。首先,我要感谢院领导,尤其是护理部陈主任,我们肿瘤科汪护士长以及各位的关心和厚爱。现在我把所学的内容向大家作个汇报,并恳请各位老师批评与指正。 今天,我汇报的内容有三个方面:1、癌症疲劳的护理;2、癌症疼痛的护理;3、静脉炎的护理。 一、癌症疲劳的护理 1、癌症疲劳:是一种倦怠、无力耗尽和疲惫的感觉,是一种主观不愉快的症状。疲劳现象可见于日常生活和患病时,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疲劳通过休息很快缓解,而慢性疾病状态下出现的疲劳是一种复杂的症状,休息无法缓解。65%的癌症患者放疗时易出现疲劳,82%~96%的化疗患者易出现疲劳,疲劳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导致癌症疲劳的原因:电解紊乱、营养不良、贫血、激素改变、止痛剂引起的镇静、睡眠不足、心理因素(有的患者因得知自己的病情会产生悲观恐惧及紧张情绪)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贫血:肿瘤部位的出血,骨髓的浸润,红细胞遭到破坏,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引起的骨髓抑制,造成红细胞制造不足。 (2)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肿瘤快速生长造成高新陈代谢状态,肿瘤与机体对蛋白质和热量的竞争,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造成营养摄入不足。 (3)废物堆积:由于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造成细胞死亡堆积产生的毒性作用。 (4)睡眠和休息的困扰:疼痛和焦虑可影响患者的睡眠,导致患者坚持治疗计划,执行自我照顾时遇到困难。 2、癌症相关疲劳的影响 目前,尽管癌症治疗技术飞速进步,癌症患者治愈率明显得到了提高。尽管,医护人员加强“癌症不等于死亡”的宣传但癌症患者仍不能摆脱死亡的威胁,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癌症整个治疗过程是很漫长的。当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惊恐、心慌、眩晕等现象。患者觉得世间不公平,有种被生活抛弃的感觉,有时患者并把这种愤怒向周围人发泄。常常与医务人员发生争执,感觉事事不如意,不顺眼。如果这种情绪持续不稳定,会消耗患者战胜疾病的精力和信心。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经常要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尽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把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肿瘤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 【摘要】恶性肿瘤不仅给癌症患者带来疼痛,也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压力,表现出恐惧、焦虑、多疑、绝望等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对患者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配合家属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帮助患者减轻思想压力,延长带癌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我们通过对268例肿瘤患者给予规范的镇痛治疗,并加强心理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疼痛;心理护理;护患关系;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我们收治了268例癌症患者,其中男148例,女120例,年龄28~80岁;消化系统肿瘤102例,呼吸系统肿瘤87例,妇科肿瘤73例,恶性淋巴瘤6例。我们应用目前临床常用的疼痛强度评估工具0-10数字疼痛强度评估量表(NRS),对268例患者进行评估,轻度疼痛78例,中度疼痛102例,重度疼痛88例。 治疗药物的选择:78例轻度疼痛,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102例中度疼痛,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88例重度疼痛,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2 心理因素表现 癌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的痛苦,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上的压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恐惧。恶性肿瘤患者确诊后,首先表现出来的是恐惧。其表现为生物体生理组织剧烈收缩,组织密度急剧增大,能量急剧释放,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精神高度紧张。206例患者有此心理。 焦虑。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患者出于对自己生命及未来前途的担忧,表现出内心坐立不安,精神紧张,甚至有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冷、震颤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186例患者有此心理。 多疑。有些患者由于受家庭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医护人员抱有一定的不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言行表现得极为敏感、多疑,甚至把医护人员或家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多疑心态一旦形成,相对就比较顽固。84例患者有此心理。 绝望。患者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对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和医疗技术缺乏了解,从而对治疗效果表示怀疑,信心不足,悲观绝望。此类患者有

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措施【原创】

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措施【原创】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用于疼痛病人。三阶梯止痛法是指在止痛药选用过程中由弱到强,按阶梯逐级增加。一级止痛应用非鸦片类药物,其代表药是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二级止痛是在使用非鸦片药物不能解除疼痛是加入弱鸦片类药物,其代表药是可代因、右旋丙氧芬等;三级止痛是以上联合用药仍不能解除疼痛时可使用强鸦片类药物,如吗啡、杜冷丁等。对每一阶梯均可根据病人的情况加用辅助药物,辅助药物可改善患者症状,与止痛药物联合使用可取更好的止痛效果。 给予镇痛的途径有口服,舌下含服,肌肉、皮下、静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注射,外周神经封闭,灌肠等方式。无论哪一途径均须正确掌握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止痛要物应有规律地按时给予,由小剂量逐渐增加,直到能控制疼痛为止,下一次给药应在前一剂量药物消失之前给予,才可连续不断地解除疼痛。 镇痛药最佳给药时间是在疼痛发生之前,一般先用口服镇痛药,以阿斯匹林较好。 胰腺癌的护理措施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采取乐观的生活态度,是胰腺癌病人康复期心理调养的关键。精神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上起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癌症。我们常常会见到不少晚期肿瘤的病例,由于有旺盛而坚强的求生意志,加上恰当的治疗,得到了意外的缓解甚至治愈。勿用讳言,胰腺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提高对疾病和治疗过程的认识后,应密切配合医院的治疗,争取获得治愈。在治疗过程中,培养希望、眷恋、勇敢、忍耐、信任等良好的情感,积极地生活,并参加康复团体和其组织的活动,病人间互相交流、关心和帮助别人,当你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多的体现时,你的信心也会增强。当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反复时,你也会勇敢面对,毫不畏惧,相信自己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 胰腺癌病人从诊断到治疗,精神、心理、身体都受到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注意自我保健显得尤为重要。应尽可能保持日常生活的规律性,定时起床、进食及活动,避免消极悲观,终日卧床不起。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安定情绪,遇到不愉快或不称心的事,应冷静思考,切忌急躁或暴怒。饮食上要合病人的口味,选择易消化、富营养、少刺激性、低脂肪的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要避免暴饮、暴食、喝酒和高脂肪、辛辣刺激的饮食。康复期应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将消瘤与补气养血相结合,以起到标本兼治之功,并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增加治疗疗效。对胰腺癌病人来说,经常进行复查很重要。定期复查一般术后每隔1个月、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3年

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 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照护与支持。其宗旨是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提高其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让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内,安详、无憾地到达生命的终点。临终关怀同样包括对家属的安抚和关心,并做到日后随访,帮助其家庭正常生活的恢复。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晚期肿瘤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2~78岁,平均5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的《现代肿瘤学》诊断标准[1],属晚期肿瘤患者。其中食管癌16例,胃癌12例,肝癌10例,肺癌6例,乳腺癌4例,结肠癌2例。全部病例均根据病情采用免疫、中医药、对症支持等综合疗法。 2 临终护理 2.1 心理护理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T淋巴细胞免疫状态,进而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期,故心理护理不可忽视。护士应充分理解、同情患者,为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交流是最好的疏导方式,有利于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逐步消除不良情绪的困扰,使患者保持平稳安定的心境,减轻心理痛苦。如1例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34岁,下岗工人,医药费用上有压力,一个女儿正在上小学。当她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情绪极度消沉,寡言少语,悲观厌世,拒绝治疗,经常无端发脾气,有时独自偷偷哭泣。作者了解她的情况后,非常同情她,有意陪在她身旁,亲切地安慰她,鼓励她要振作精神,勇敢地同疾病作斗争,有针对性地提出她愿意回答的问题,耐心地倾听她的谈话,用点头来鼓励她继续说下去。患者最担心的是她的女儿,作者和家属一起反复、妥善地向她说明,她的女儿能够得到良好的照顾,让她放心,并争取家属的配合,与亲属联系,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生活上给予她细心的照顾,尽量满足她合理的要求,允许她听轻松的音乐,并介绍她同病区内乐观开朗的患者认识,以感染她的情绪。认真为她进行每一项操作,动作轻柔,使她产生安全感。逐渐地,患者的情绪趋于稳定,能够从容地接受现实,正确地对待死亡,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平静、满足地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对于患者家属,作者尽力给予同情、方便和帮助,提醒其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使家属在自己的亲人辞世前能充分尽到义务,在心理上得到慰藉。 2.2 一般护理加强预防褥疮的护理。及时给予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作好口腔护理。进食时间应以患者需要为原则,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对有留置导尿管者,应防止泌尿道感染。对意识丧失、谵妄、躁动的患者应注意保护其安全,护理时动作要轻,避免外界刺激而引起患者抽搐。 2.3 疼痛的护理晚期肿瘤患者70%左右以疼痛为主诉,其中50%属于剧烈疼痛,及时发现、解决患者的痛苦甚为重要[2]。 2.3.1 疼痛的心理护理:首先对患者的疼痛要给予同情和理解,进行心理安慰、鼓励,使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有效配合治疗。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痛苦,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疼痛的特点、部位、诱发因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者痛苦。 2.3.2 按时给药:止痛药应当有规律地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即只在疼痛时给药。使疼痛在尚未开始或刚开始时便得到控制,这样不仅能避免剂量的逐渐增大,还可减少患者心理上对疼痛的恐惧感,取得更好的疗效。 2.3.3 按阶梯给药:WHO建议癌痛治疗选用镇痛剂必须从弱到强三个阶梯进行。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选用第Ⅰ阶梯解热镇痛类药物,中度疼痛应用第Ⅱ阶梯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选用第Ⅲ阶梯强阿片类药物[3]。临床上本科常用以下口服给药止痛疗法:轻度疼痛,采用第Ⅰ阶梯药物,消炎痛25mg/次或百服宁500mg/次,4~6h1次;中度疼痛,先试用Ⅰ阶梯药物2~3d,无效者改用或加用Ⅱ阶梯药物,曲马多缓释胶囊100mg/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