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4 甘薯的微茎尖脱毒快繁研究

秦4 甘薯的微茎尖脱毒快繁研究

秦4 甘薯的微茎尖脱毒快繁研究
秦4 甘薯的微茎尖脱毒快繁研究

秦4 甘薯的微茎尖脱毒快繁研究

发表时间:2014-11-27T11:14:29.480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6月上旬供稿作者:崔志钢

[导读] 试验结果证实本研究所用的添加有6-BA0.5mg/L 和0.1mg/LNAA 的MS 培养基,是适合秦薯4 号脱毒种苗茎段快速繁殖的。On Micro Shoot Tip Virus-free Rapid Propagation of Qinshu 4

崔志钢CUI Zhi-gang曰王琨WANG Kun曰顾昌华GU Chang-hua曰徐代华XU Dai-hua曰陈涛CHEN Tao(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铜仁554300)(Agronomy Institute of Tongren Polytechnic College,Tongren 554300,China)摘要院本研究通过对秦薯4 号微茎尖剥离加变温处理的措施,诱导再生植株,获得脱毒原株,再通过优化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建立脱毒试管苗快速繁殖繁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淤添加有6-BA0.5mg/L 和0.1 mg/LNAA 的MS 培养基较适用于秦薯4号脱毒单株快繁。于MS 培养基和MB 培养基对甘薯试管苗的增殖作用比B5 和N6 好。

Abstract: This research through stripping and variable temperature measures for Qinshu 4 micro shoot tip to induce regenerationplants, obtain virus-free original strains, then through optimizing composition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in culture medium to establishtechnical parameters of rapid propagation of virus-free plantle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淤MS medium with 6-BA 0.5mg/L and 0.1 mg/LNAA is suitable for Qinshu 4 virus-free plant rapid propagation. 于The proliferative effects of MS medium and MB medium for sweetpotato vitro plantlets is better than B5 and N6 medium.

关键词院微茎尖;快速扩繁;植物生长调节剂Key words: micro shoot tip;rapid propagation;plant growth regulator中图分类号院S53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6-0328-02 0

引言防治甘薯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一条最有效途径是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繁育甘薯脱毒苗[1]。目前关于甘薯脱毒苗培养技术研究很多[3-8],但现有的脱毒培养技术体系是否适合秦薯4 号甘薯的脱毒繁育,一些技术参数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及脱毒苗保存、快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环节都亟待阐明;本研究拟通过微茎尖剥离加变温处理的措施,再通过优化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建立秦薯4 号脱毒试管苗快繁的技术参数。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秦薯4 号种薯。

1.2 方法1.

2.1 茎尖分生组织剥离选健壮无病,具有秦4 典型特征的薯块于温室内催芽,至幼苗长到30cm 左右时,取顶端2cm 左右的顶芽35 个,剪去肉眼可见的叶片,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做20s 表面消毒,然后以升汞浸泡6min,无菌水冲洗3耀5 次。在超净工作台上、利用体视显微镜切取带有1-2 个叶原基、长0.3耀0.9mm 的茎尖分生组织。

1.2.2 变温处理诱导脱毒单株剥离好的茎尖迅速转入添加0.2mg/L6-BA 的MS 培养基上,遮光28益预培养20h,然后转入光照培养箱或人工气候室,光照16h、温度37益和黑暗8h、温度22益交替变温处理30原50d,待生长中心长第一真叶露出时,视培养基情况转移继代或直接转入正常培养环境继续培养。

1.2.3 脱毒种苗的快速繁殖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剥离与交替变温处理得到的秦薯4 号脱毒苗。脱毒苗在超净台上去叶,切割成1耀2cm,带1耀2 个腋芽的小段,按形态学方向分别接种于N6、B5、MB、MS 基本培养基上,各100 瓶,每瓶3 段。15d 后测量株高、单株叶片数、单株根数和根长和成苗率。

采用MS 作为基本培养基,按表2 中6-BA 和NAA 浓度添加到培养基中,每个处理100 瓶,每瓶3 株。所有培养基均加入30g/L 蔗糖,6.0g/L 琼脂,pH 值5.6耀5.8。接种后,于25益,2000耀3000lx,光照16h/d 条件下培养。15d 后测量株高、单株叶片数、单株根数和根长,并记录发根时间。

2 实验结果及分析2.1 脱毒单株的诱导幼小的生长锥(微茎尖)接种入培养基后,能够较快的适应培养环境。在接种后约7d 即开始膨大,14d 后愈伤组织便可达到麦粒大小。半个月后,一些生长松散的黄白色愈伤组织上开始隐约出现一个绿色的点状区域,随后这一区域逐渐扩大,至一个月左右,一些生长较快的愈伤组织中部的绿色生长中心开始分化出芽,至40 天左右这些芽进一步生长,真叶展开形成芽苗,此时,由于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损耗,同时没有根形成,芽苗生长很缓慢,如果将芽苗转至新鲜培养基上,再经过20d左右就可以分化得到完整的再生植株。

2.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秦4 甘薯植株再生的影响(表1)不同基本培养基对脱毒苗的平均根数、平均根长有明显影响,本实验在所采用的4 种培养基中,MS 基本培养基上脱毒薯苗的平均生根数最高,达到6.4 条;单株平均叶片数最多,达到8.3 条,平均株高最高,达到7.1,明显高于其它3 种基本培养基。但是,平均根长以MB 基本培养基中培养的脱毒薯苗最长,达到5.6cm。

地瓜(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地瓜(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地瓜要高产,优良种苗是关键。根据用途和销路;因地制宜地选用优良种苗。新品种增产效果特别显著;老品种地瓜经过脱毒,当年能增产50%以上,第二年增产30%,第三年增产10%以左右,以后脱毒效应基本消失。为保证地瓜高产,每隔二、三年更换一次品种或进行脱毒,从科研部门选购新品种或经过脱毒的种苗,尽量不从集市上买苗,最好在正规科研单位指定的销售点购买。 2、栽培要点 1)、栽插时间 在适宜条件下,栽插越早,产量越高。春地瓜在4月20号前后,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时,每早栽一天,增产1%。春地瓜地膜覆盖栽种能增产30%以上,夏地瓜越早越好,每早栽一天,增产3%左右。最好选择阴天土壤不干不湿时进行,晴天气温高时宜于午后栽插。不宜在大雨后栽插地瓜,这易形成柴根。应待雨过天晴,土壤水分适宜时再栽。也不宜栽后灌水,栽后灌水或在大雨后栽插,成活率较高,但地瓜苗往往长时间长势不好。久旱缺雨,则可考虑抗旱栽插,挖穴淋水,待水干后盖上薄土,栽苗后踩实,让根与土紧密接触,提早成活。如栽苗后才淋水,则需再覆干土在表面保湿。 2)、合理密植 每亩插植2500~4000株,在一定密度内,一般产量随着密植程度提高而增加,而大中地瓜率随着密植程度提高而下降,如果是作为食用,不需要大地瓜,可适当密植,收获中小地瓜,容易销售。一般以垄宽1米,垄高25~35厘米,每亩插3300株左右最为适宜。要注意插植的株距一致,株距不匀,则容易造成靠在一起的两株成为弱势植株。 3)、栽插方法 地瓜栽插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5种栽插法,一般以水平栽插法为佳。 水平栽插法:苗长20~30厘米,栽苗入土各节分布在土面下5厘米左右深的浅土层。 斜插法:适于短苗栽插,苗长15~20厘米,栽苗入土10厘米左右,地上留苗5~10厘米,地瓜苗斜度为45度左右。 船底形栽插法:苗的基部在浅土层内的2~3厘米,中部各节略深,在4~6厘米土层内。适于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的地块。 直栽法:多用短苗直插土中,入土2~4个节位。优点是大地瓜率高,抗旱,缓苗快,适于山坡地和干旱瘠薄的地块。缺点是结瓜数量少,应以密植保证产量。 压藤插法:将去顶的瓜苗,全部压在土中,瓜叶露出地表,栽好后,用土压实后浇水。 3、经济施肥 地瓜的根系发达,且茎蔓匍匐生长,茎节可遇土生根,吸肥能力很强。地瓜主要吸收氮、磷和钾肥,其需要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居第三位。据研究,地瓜生长期长、所需养分较多,每亩目标产量3吨鲜地瓜,约需15公斤纯氮(N)、12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24公斤氧化钾(K2O)。总的施肥原则是平衡施肥,促控并重,掌握前期攻肥促苗旺,中期控苗不徒长,后期保尾防早衰,具体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又以前期为主,后期为辅。一般来说,由于地瓜多种在沙壤土或瘦地,所以,要注重早施重施,并多施有机肥和草木灰等,并且,施足基肥,早施苗肥,合理密植,可提早封垄以增强覆盖,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从而提高地瓜产量。 4、科学管理、1、查苗补苗,栽后3-5天进行将死苗病苗拔掉,补栽壮苗。2、浇水,在春地瓜栽后3个星期,夏地瓜栽后两个星期,如遇干早,应顺沟浇一次水。在分枝座薯期,如遇特殊干早,再浇一次水。每次浇水,不要使水漫过垅面,中后期如果不是特殊干早,一般不用浇水。3、化学除草。在栽后用地瓜专用除草剂“草必萎”或“敌草胺”均匀喷洒地表,用“乙草胺”除草,注意不要喷在地瓜苗上。地表过干,使用除草剂效果不好。如果栽时没用除草剂,中后期杂草过多,可用灭生性除草剂定向喷雾除草方法是:先将沟内的两行地瓜秋分到另一行,隔一行分一行,然后定向喷雾,

甘薯脱毒技术

甘薯脱毒技术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深松改土,作成“高胖”大垄;增施农家肥,配 方施肥;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早栽;增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对甘薯脱毒技术实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改过去一 垄二犁成垄为三犁成垄,即按行距先用大耳铧带草把深开沟,而后用 三叉齿再深松8.5cm,施肥合垄作成67cm“高胖”大垄。加厚活土层,从而达到保水、保肥、增产的目的、采取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控氮、稳磷、补钾的施肥原则。一般施优质农肥45t/hm2,甘薯专用肥 (N∶P2O5∶K2O∶B为9∶6∶17∶1)750kg/hm2或氮磷钾复合肥 750kg/hm2、选择抗逆性强、品质优良、色泽美观、耐贮耐运、产量高、市场畅销的品种,如豫薯10、北京红、烟薯16;大力推广脱毒种苗栽植、蔓,分枝较多,蔓粗中等,薯块下膨纺锤形,红皮浅黄肉。该品 种淀粉含量高,食味好,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抗病性较强,且 耐贮藏性好,等,其中,主要包括:改过去一垄二犁成垄为三犁成垄,即按行距先用大耳铧带草把深开沟,而后用三叉齿再深松8.5cm,施肥合垄作成67cm“高胖”大垄。加厚活土层,从而达到保水、保肥、增 产的目的、主要病虫害有甘薯茎线虫病、甘薯黑斑病、甘薯软腐病、 甘薯小象甲、小地老虎、蛴螬等,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有效控制 田间病虫害发生,等。具体材料详见: 论文关键词:甘薯;栽培技术;脱毒技术 论文摘要:分析指出脱毒甘薯种苗的应用可显著提升瓦房店市甘薯产量,总结了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松土起垄、配方施肥、品 种选择、育苗、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脱 毒技术在甘薯无公害栽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瓦房店市现有甘薯面积1万公顷左右,平均产量22.5t/hm2。多年来,瓦房店市甘薯产量始终徘徊在22.5~24.0t/hm2,主要是由甘薯病毒病 造成的。甘薯在生长过程中感染病毒病,正常的生理功能遭到破坏, 种性退化,薯蔓变细,节间变长,薯小而少,薯形细长,纤维增多,

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一组:郭保密、尹韵绮、张岳 摘要: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应用克服了马铃薯的病毒病和类病毒病的危害,是目前解决马铃薯退化最为有效的途径。文章从马铃薯茎尖脱毒的原理、过程以及影响病毒去除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马铃薯;茎尖脱毒;病毒类型;影响因素 栽培种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2n=48)是双子叶种子植物,属茄科(Solanceae)茄属(Solanum)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产上绝大多数是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1]。马铃薯栽培种起源于南美洲秘鲁以及沿安第斯山脉智利沿岸、玻利维亚等地,在五大洲140多个国家都有种植和分布。2004年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和国际食品政策中心(IFPRI)合作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到2020年对马铃薯的需求将有望增长40%,超过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增长。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对马铃薯的需求将增长更快[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到201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600万hm2,产量达到1.8亿t[3]。但在连年的栽培过程中,病毒或类病毒不断的侵染和积累,而病毒在马铃薯植株中是系统感染,能阻碍病毒增殖的药剂往往也会影响寄主植物的代谢系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像防治病虫害一样能有效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化学药剂。病毒的侵染及其在薯块内积累引起了马铃薯的退化,马铃薯退化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者减产80%以上[4]。随着病情逐年加重,严重者失去发芽能力,最后失去利用价值,给我国马铃薯乃至世界马铃薯生产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使得栽培面积及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5]。在我国主要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7种,它们是PVX、PVY、PVS、PVM、PAMV、PAV、PLRV[6],其余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是来自其它寄主植物的病毒。 采用无病毒植株是解决马铃薯退化的有效途径,获得无病毒植株的途径有自然选择、物理学方法、化学药剂处理和生物学方法[7]。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生物学方法中的茎尖脱毒。文章就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中各个环节的研究进展和影响因素做出综述,以期为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马铃薯脱毒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以茎尖脱毒的效果最好,已成为最常用和经济有效的脱毒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的不均匀性,即根尖和芽尖的分生组织含病毒量少或不含病毒的特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l)分生组织旺盛的新陈代谢活动。病毒的复制须利用寄主的代谢过程,无法与分生组织旺盛的代谢活动竞争;(2)分生组织缺乏真正的维管组织。大多数病毒在植株内通过韧皮部进行迁移,或在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传输,因为细胞与细胞间的移动速度较慢,在快速分裂的组织中病毒浓度高峰被推迟;(3)高浓度的生长素。分生组织的生长素浓度通常很高,可能影响病毒的复制[8-9]。 根据这些原理,Morel等人在1955年以马铃薯为材料,利用茎尖组织培养,获得了无病毒植株[10]。这个试验的成功,为马铃薯脱毒开辟了新途径。现在几乎所有马铃薯生产国都在使用这种技术,马铃薯脱毒去除了主要病毒,恢复了原品种的特征特性,有效解决了马铃薯退化的问题。 2马铃薯脱毒过程 2.1脱毒种薯生产程序 采用微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诱导出苗,采用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或指示植物方法鉴定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经鉴定后,无主要病毒及类病毒的试管苗可定为脱毒试管基础苗。试管

地瓜的栽培技术

地瓜的栽培技术 育苗方法 地瓜需在移栽种植前2个月育苗,即春薯在1月下旬开始育苗,秋薯在6月中下旬育苗,早冬薯在8月上中旬育苗。可采用一次性 育苗,也可以分次繁殖。 每年进行选种育苗提纯复壮。要在无病毒病和疮痂病病区,且品种一致的田块选种,选择薯形长、匀、无棱沟、直、皮光滑、无病 虫斑和伤痕的中型种薯做种,种植前用1.0%硫酸铜液或2%的氢氧化 钠溶液浸5~10min,也可用Bt、白僵菌等有机生产允许的生物菌剂 浸泡种薯2h,最好采用纱网大棚无虫条件繁殖脱毒苗。 苗床基肥要施足,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自沤制有机肥500~ 1000kg、矿质钾镁肥50kg。下种前用石硫合剂或石灰对苗床进行消 毒或闷棚消毒。 苗期管理 地瓜育苗期间根据苗情适时追肥,肥料用经有机认证的或经有机认证机构许可使用的生物有机肥(NPK养分总含量≥6%,有机质含量 ≥40%),育苗期追肥总量每667平方米一般为250kg。第1次“红芽”期,一般施稀薄肥水;当苗高10~13cm时,可进行第2次追肥。每次施肥后,都要用清水泼浇洗苗,防止肥料粘附幼苗而引起烧苗 现象。 培土可分2~3次进行,苗高10cm左右,即可进行第1次培土,隔7d进行第2次培土,共培土3~5cm。培土最好用肥沃疏松细土 拌和焦泥灰或腐熟堆肥,均匀撒入苗床中。培土可与施液态肥料结 合进行,做到先培土后施肥,使土壤和幼苗基部密切结合,以利早发、多发新根。

下种后每隔15d喷施1次Bt等有机生产许可的生物菌剂和300 倍茶麸水,撒1次草木灰;并在苗床周围或育苗棚外放性激素诱捕器。 苗床管理还要抓好保温、保湿、通风等措施,以温度为主。出苗前,晚上要盖草帘,保持床温25~35℃。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0~25℃,要防止高温灼苗,如膜内温度超过30℃,要及时通风散热, 防止烧苗。寒潮来临时要做好保温工作。 种薯出苗前一般不浇水,以利高温催芽、防病和出苗。如苗床过干,可用喷雾器在苗床上喷清水。出苗后要注意苗床湿度,当苗床 发白时要及时浇水,湿润床土和浇洒稀肥水,以促进薯苗生长;苗床 过湿时,及时揭膜通风。 地瓜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因生育时期不同而异。氮肥以茎叶生长时期吸收较多,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少;磷肥在茎叶生长中期 吸收较少,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多;而钾肥的吸收从栽插到收获都比氮、磷多,以块根膨大时期更为显著,因此,地瓜施肥应围绕这一 特点进行,N∶P∶K=5:6:20。最好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地瓜有机种植禁止施用任何化学肥料,以基肥施用为主,一般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60%~80%,基肥结合整地起垄施入。 待移栽苗活棵后,结合补苗追施1次沼液或充分腐熟的稀薄粪水,作为提苗肥。第2次在地瓜结薯期,即春、秋植种后60d左右,冬 植种后70d左右追施1次催薯肥。催薯肥以钾肥为主,一般每667 平方米施自制有机肥(或有机认证有机肥)500kg、草木灰250kg或矿 物钾镁肥25kg。施用方法一般是用犁破开垄两边,或用小锄在垄腰 部开小沟,然后把肥料与益生菌拌匀进行条施,施后应进行1次浇水,以促其尽快发挥其肥效。同时施肥后可结合人工除草进行培土。 地瓜在定植时浇了定苗水后,在栽插后30~40d,开始分枝、拖蔓,需水量增大,此时若遇干旱,要及时浇水,可采取沟灌方式, 但灌水量不能超过垄高1/2。整体来看,水分管理掌握土壤基本湿 润为宜。若遇雨天应及时排涝,以防积水造成薯苗徒长,出现只长 柴根不结薯的现象。 病毒病、叶斑病、疮痂病、地瓜瘟、地瓜蔓割病、地瓜软腐病等。

甘薯良种龙薯9号脱毒繁育体系建立与推广

甘薯良种龙薯9号脱毒繁育体系建立与推广 张文斌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良种繁育场,龙岩 364000) 摘要:龙薯9号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8年以岩薯5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甘薯品种,具有特早熟、超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在福建、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湖北、新疆等地成为主栽品种。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防止龙薯9号劣变、混杂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退化减产,采用提纯选优与甘薯脱毒技术,建立龙薯9号脱毒繁育体系,确保良种的特性及产业化利用优质健康种苗。 关键词:甘薯;脱毒;繁育体系 目前我国甘薯生产仍然存在“三低”(低产量、低品质、低效益)和“三老”(品种老、技术老、加工方法老)的现状,市场迫切需求优质、早熟、高产的甘薯品种。龙薯9号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8年以岩薯5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甘薯品种,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薯2004004,具有特早熟、超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在福建、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湖北、新疆等地成为主栽品种。2004年列入国家“863”计划课题;2005年被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列入良种推广计划;2011年被科技部列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4-2015年在福建、山东、河北、安徽、河南、湖北、新疆等地累计推广76.31万hm 2,总增社会经济效益43.87亿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为1∶8.51。 世界各甘薯产区都广泛存在甘薯病毒病,在我国发病率达60% 90%。甘薯感病后呈现生长势弱,植株矮化,叶片畸形、褪绿黄化等症状。甘薯病毒病是导致甘薯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的重要原因。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一旦感染上病毒就会不断增殖、积累,病害逐代加重。目前防治甘薯病毒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是利用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布不均匀,茎尖生长点不含或病毒浓度低的特点,进行茎尖离体培养,培育无病毒种苗进行推广,保持良种的种性。为了解决龙薯9号劣变、混杂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种性退化问题,采用行之有效的提纯选优与生物脱毒技术,建立优质脱毒种苗繁育基地,加强脱毒种苗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完善脱毒种薯推广体系,确保良种的特性及产业化利 用优质健康种苗。 1 品种特征特性 龙薯9号属短蔓高产优质品种,蔓长0.8 1m ,分枝 7 10条,叶脉、脉基、柄基均为淡紫色,茎叶全绿,叶心齿形,茎粗中等,分枝性强,株型半直立。单株结薯3 5块,薯块下纺锤形,大中薯率高,结薯集中整齐。薯块烘干率21%,出粉率9%,红皮橘红肉,食味软、较甜,是 食用烘烤的上等品种。每667m 2产1.6万kg 左右,丰产性特好,结薯特早,比同期栽培的甘薯可提前15d 以上。耐旱、耐湿、耐肥,耐寒性较强,耐贮藏性中等。高抗蔓割病,高抗甘薯瘟病Ⅰ群。 2 脱毒苗繁育技术体系 甘薯脱毒技术是在无菌条件下,切取甘薯苗茎尖分生组织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经过离体培养诱导再生苗。茎尖苗经病毒检测确认不带有病毒后,在空间隔离或防虫网棚条件下进行扩繁,将无病毒薯块或薯苗用于生产种植。以国家行业标准《NY/T 1200-2006 甘薯脱毒种薯》为依据,脱毒甘薯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选择优良单株壮苗-茎尖苗的组培-病毒检测-优良茎尖苗株系评选-优良株系组培快繁-原原种-原种-良种繁育-大田生产应用两年更换”等技术环节。2.1 提纯选优、优良单株选择 选择的单株材料来源于室内保持的试管苗或原种圃选择的植株,种植于隔 离的大田中,在分枝结薯期至封垄前、种植后90d 和收获时根据龙薯9号品种标准进行3次株选后,入选单株培养芽苗进行茎尖脱毒(图1)。 图1 龙薯9号单株选择技术规范 2.2 茎尖组培 利用分生组织培养诱导茎尖苗是甘薯脱毒的技术关键,包括薯块处理、培养基选择、茎幼芽选择标准、茎尖剥离技术、茎尖苗诱导培养、消毒技术

红薯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红薯 红薯(英文:sweet potato)(学名:Ipomoea batatas (L.)Lam.),又名山芋、红玉、甘薯、番薯、番芋、山药(河北)、地瓜(北方)、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白芋、茴芋地瓜、红皮番薯、萌番薯等。 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中医视红薯为良药。 一、形态特征 1根 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圆柱形或矩棱,绿或紫色,被疏柔毛或无毛,茎节易生不定根。 (1)纤维根,又称细根,呈纤维状,细而长,上有很多分枝和根毛,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纤维根在生长前期生长迅速,分布较浅;后期生长缓慢,并向纵深发展。纤维根主要分布在30厘米深的土层内,少数深达1米以上。 (2)柴根,又叫粗根、梗根、牛蒡根,根长0.3-1米,粗0.2-2米。柴根是由于受到不良气候条件(如低温多雨)和土壤条件(如氮肥施得过多,而磷、钾肥施得过少)等的影响,使根内组织发生变化。中途停止加粗而形成的。柴根徒耗养分,无利用价值,应防止其发生。 (3)块根,也叫贮藏根,是根的一种变态。它就是供人们食用、加工的薯块。红薯块根既是贮藏养分的器官,又是重要的繁殖器官。块根是蔓节上比较粗大的不定根,在土壤同期好,肥、水、温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长成的。红薯块根多生长在5-25厘米深的土层内,很少在30厘米以下土层发生。 单株结薯敷、薯块大小、与品种特性及栽培条件有关。块根通常有纺锤形、圆形、圆筒形、块状等几种形状。块根形状虽属品种特性,但亦随土壤及栽培条件发生变化。皮色有白、黄、红、紫等几种基本颜色,由周皮中的色素决定。薯肉基本色是白、黄、红或带有紫晕。薯肉里胡萝卜素的含量影响肉色的浓淡。块根里有乳汁,俗称白浆。 2茎 红薯的茎通常叫做蔓或藤。主蔓上长的分枝叫做侧蔓。蔓的长相即株型一般分为甸甸型和半直立型2种。蔓的长短因品种不同差异很大,最短的仅0.7米,最长的可达7米以上。 土壤肥力、栽插期和密度对茎长也有很大影响。短蔓品种分枝多,先丛生而后半直立或匍匐生长;长蔓品种分枝少,生长期间多为匍匐生长,且茎节着土生根较多。茎粗一般为0.4-0.8厘米。茎的颜色有纯绿、褐绿、紫绿和全紫几种,也有绿色茎上具有紫色斑点的。茎的表面有茸毛,茎上有节。茎节有芽和根原基,能长枝发根。茎的皮层部分分布有乳管,能分泌白色乳汁。采苗时如乳汁多,表明薯苗营养较丰富,生活力较强,可作为诊断薯苗质量的指标之一。 3叶 红薯属双子叶植物。实生苗最先露出2片子叶,接着在其上发生真叶。茎上每节着生一叶,以22/5叶序在茎上呈螺旋状交互排列。叶有叶柄和叶片而无托叶。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综述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综述 摘要:植物病毒是制约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茎尖处理、茎尖结合热处理、冷处理、化学药剂处理及愈伤组织处理等方法可以去除植物病毒。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资料,综合阐述了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化学药剂培养脱毒、愈伤组织脱毒、冷处理脱毒等方法。 关键词:组织培养;脱毒;茎尖培养 正文: 植物病毒分布广、危害大,对世界花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近年来。随着我国从国外引种花卉的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不规范的繁殖技术,病毒病开始流行,严重影响了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多用组织培养脱毒方法来阻止病毒病的继续传播以便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本文对当前植物组织培养脱病毒方法作了综述,以期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促进植物脱毒方法及应用的相关研究。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有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冷处理脱毒、化学药剂处理脱毒、花药培养脱毒、愈伤组织脱毒、珠心胚培养脱毒、茎尖微体嫁接脱毒等,其中由于茎尖培养脱毒效果好,是目前植物无病毒苗培育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个途径。研究表明,如果将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效果会更好,通常将茎尖结合热处理来脱毒。 1、茎尖培养脱毒 茎尖培养脱毒原理:在染病毒植株体内,病毒分布并不均匀,在生长点病毒含量最低。病毒通过维管束和胞间连丝传播,在分生区内无维管束,病毒扩散慢,加之植物细胞不断分裂增生,所以病毒含量少,在茎尖生长点几乎检测不出病毒,因此切取茎尖愈小愈好,但实际操作中茎尖取太小不易培养成活,过大又不能去毒。 1.1 茎尖培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将消毒后的材料放置在20~40倍解剖显微镜下,用解剖刀剥取0.1~1 mm 的茎尖,迅速放入培养基中,如果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就会因失水引起茎尖死亡。赵军良等人的研究表明,带有一个叶原基的茎尖,脱毒效果最好,成活率最高[3]。不同的植物材料茎尖剥取的方法和最适合脱毒的茎尖大小不同。在菊花的茎尖培养中,在超净工作台内将消毒后的茎尖中用肉眼能看到的叶柄切除,在实体解剖镜下用解剖刀剥离顶芽至露出带有1~2片叶原基的生长点,生长点大小约在0.3~0.5 mm左右。大于以上尺寸脱毒率将会下降,反之成活率将会下降,迅速将摘出的生长点置于培养基中。就香石竹而言,切掉叶柄后,生长点是在几重叶原基的包围下,要从外到内逐一切掉外层叶原基,当生长点露出时把包括1—2片叶原基在内的生长点切下,迅速移入事先预备好的培养基内,注意生长点的方向及不要把生长点埋在培养基内。在康乃馨的茎尖培养中取带有1—2个叶原基、长0.2-0.3 mm的茎尖接种到培养基上,接种时只须沾取茎尖置于轻轻划破的培养基表面即可。洋葱可用0.5—0.7 mm茎尖培养,能有效地脱除洋葱中的O YDV和GI v病毒。在对白葱的茎尖脱毒研究表明,以带有1片叶原基大小为0.2-0.6 mm的茎尖外植体较为适宜。 1.2 茎尖培养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方法 茎尖培养可能出现褐化、玻璃化等现象,这会严重影响植物的成活率,所以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育苗 育苗是红薯生产中的首要环节。只有适时育足苗、壮苗,才能不误时机地保证做到适时早栽、一茬栽齐、苗全株壮的要求。 1、选种和排种。选择的种薯应具有皮色、肉色、形状特征好,无病、无伤,没有受过冷害和湿害的红薯。在当地红薯栽插期前30~35天排种;采用大棚+地膜或冷床双膜育苗。排种密度不能过大,每平方米15~20公斤为好。种薯的大小以0.15~0.2公斤比较合适。 2、苗床管理。苗床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催为主,以炼为辅,先催后炼,催炼结合”。前期高温催芽(1~10天),中期平温长苗,栽苗前5~7天,苗床温接近大气温度,昼夜揭开薄膜练苗。排种后、盖土前要浇透水,浇水量约为种薯重的1.5倍。 3、适时假植。采苗圃的种薯量少时以苗繁苗,把温床育的苗栽植在向阳温暖、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地里,垄距30~35厘米,株距2~3厘米。采苗圃与大田的比例一般为1︰20~25。 二、大田准备与移栽

1、薯田准备。一般深耕26~33厘米。打埂方向应因地制宜,在坡岗地要沿等高线缠山扒沟起埂,埂向和山坡垂直,以利蓄水,防止水土流失;在多风地区,埂向以东西为好;在平地,以南北向较好。 2、施足底肥,适时移栽。一般亩施腐熟农家肥800-1200公斤、纯氮10公斤、磷18公斤、钾5公斤(或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纯氮9.6公斤+纯磷13公斤+纯钾5公斤),为防止蛴螬、地老虎、甘薯象甲等地下害虫咬食薯块表皮,影响薯块的商品性及食口性,可亩用地虫灵400-500克(或敌百﹒毒死蜱5400-7200克)与底肥混合施用。 3、合理密植。每亩栽插2100-2300株为宜。 三、大田管理 1、红薯生长前期大田管理。查苗补苗,中耕除草。 2、红薯生长中期大田管理。此阶段从茎叶封垄到茎叶生长达到高峰,薯块相应增粗膨大。在栽后40~70天,用辛硫磷按每亩900毫升兑水400公斤再进行一次地下害虫的防治,以灌根方式防治;同时,要注意防旱排涝;提蔓断根,不能翻蔓;喷施多效唑,对于徒长地块,每亩用15%的多效唑50~70克,兑水50公斤喷雾,一般2~3次。同时注意追催薯肥,一般每亩施用硫酸钾5公斤,或草木灰100~150公斤。 3、红薯生长后期大田管理。一是补施膨大肥,一般每亩施过磷酸钙10公斤、硫酸钾5公斤兑水100公斤灌施。二是叶面喷肥,可用0.5%的尿素

甘薯济黑1号茎尖脱毒与快繁技术研究

甘薯济黑1号茎尖脱毒与快繁技术研究 摘要:以甘薯(Ipomoea batatas L.)济黑1号为试材,对济黑1号茎尖脱毒和脱毒苗快繁技术进行研究,并用指示植物法对再生植株无性系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在薯块出芽30 d内,外植体的处理中采用2%的NaClO溶液处理最好,接种于含有1 mg/L 6-BA的MS培养基中,取材污染率最低,成苗率最高。快繁过程中普通MS培养基中加入0.02 mg/L IAA对快繁更加有利。 关键词:甘薯(Ipomoea batatas L.);脱毒;茎尖;快繁 甘薯(Ipomoea batatas L.)为无性繁殖作物,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甘薯体内病毒的积累可造成品种种性退化,品质和产量降低,同时导致甘薯商品率明显降低,对甘薯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国内外迄今尚未育出高抗病毒病的实用甘薯品种,也无防治病毒病的高效农药。目前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甘薯已成为防治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首选方法。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要求技术性强,难度较大,再生植株的成苗受甘薯品种、培养基与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成苗率普遍比较低[1]。 本研究以目前紫薯加工领域中需求越来越大的紫甘薯济黑1号为试材,探索影响甘薯济黑1号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试管苗快繁的有关因素,为工厂化快速繁育甘薯脱毒苗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济黑1号由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种植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甘薯育苗圃;常规药品与试剂均购自北京国药试剂厂。 1.2 试验方法 取薯块上萌发的芽苗作为外植体材料,将2~3 cm左右的外植体放入小培养皿中,加入洗洁精反复冲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直至无洗洁精残留。将培养皿放在超净工作台内,加70%乙醇处理30 s,灭菌水反复冲洗2次以上,2%NaClO 溶液消毒5 min,灭菌水反复冲洗3次后至无残留,备用[4]。 将灭菌后的材料在解剖镜下取带有1~2个叶原基的茎尖分生组织,分别接种于MS基本培养基+1 mg/L 6-BA的诱导再生培养基,植株再生后,分别移植到普通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30 g/L蔗糖+9 g/L琼脂、pH 5.8)和再生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0.02 mg/L IAA +30 g/L蔗糖+9 g/L琼脂、pH 5.8)进行快繁。培养条件为:温度(28±2)℃,光照度2 000~3 000 lx,光照时间12~16 h/d,空气湿度控制在50%以下。 1.3 甘薯脱毒苗的检测

红薯的种植方式

红薯的种植方式 红薯的种植方式红薯(英文:sweet potato)原名番薯(学名:ipomoea batatas (l.) lam.),东北俗称地瓜(湖北话红苕、红芋、白薯、茴芋、紫薯、甘薯、朱薯、金薯等,又名山芋、甘薯、番薯、白芋等。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红薯是植物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的根) 红薯块根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5%。 红薯块根具有活性成分,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美容等功效,有“长寿食品”美誉。另外,块根常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也可制取淀粉、提取果胶等,制取的淀粉可以制作粉条和粉皮,可以制作美味的菜肴。 红薯的生长习性生长时期 春薯生长期为160-200天,夏薯约为110-120天,根据红春在

大田的生长特点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大体分为三个生长时期: (一)前期(从栽秧到封盆)。春薯约历时60-70天,夏薯40天左右。该期茎叶生长较慢,根系发展较快,是以生长纤维根为主的时期。 (二)中期(封盆到茎叶生长巅峰)。春薯约历时50天,夏薯约30天。该期块根膨大较慢,茎叶生长快,是以生长茎叶为主的时期。 (三)后期(从茎叶开始衰退到收获)。春薯在8月下旬以后,夏薯在9月上旬以后。该期是块根膨大的主要时期。 红薯的生长环境(一)温度。红薯喜温怕冷,栽秧时5-10厘米、地温在10℃左右不发根,15℃需5天发根,17-18℃发根正常,20℃3天发根,27-30℃只一天即可发根。 气温25-28℃时茎叶生长快,30℃以上时茎叶生长更快,但薯块膨大慢。38℃以上呼吸消耗多,茎叶生长慢,20℃以下时茎叶生长也快,15℃时停止生长,10℃以下持续时间过长成遇霜冻,茎叶枯死。 地温在21-29℃之间温度越高,块根形成越快,数目越多,但薯块较小。22-24℃的地温较有利于块根的形成。20-25℃的地温最适宜于块根膨大,低于20℃或高于30℃时膨大较慢,低于18℃有的品种停止膨大,低于10℃易受冷害,在-2℃时块根受冻。块根膨大期间较大的日夜温差有利于块根膨大和养分的积累。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生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营养丰富是药、食、加工等多用途经济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外贸产品。生产上生姜只能靠少数品种长期无性繁殖,易感染多种病毒,使姜体内积累多种病毒,从而导致生姜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种性退化,—般减30% ~ 50%,严重制约了生姜的生产发展。国内外目前尚无高抗病毒的生姜品种和高效杀病毒药剂,因此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生姜苗,成为防治病毒,高生姜产量和品质的首选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以优质姜种为材料,通过热处理法催芽、表面消毒、茎尖分生组织剥取、无菌苗诱导培养、增殖诱导培养、生根诱导等一系列实验操作及培养基配方优化,并在每个不同的培养阶段进行检测,建立脱毒良种繁育体系的工艺流程,有效去除引起生姜种性退化的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两种主要病毒。该项研究为脱毒姜种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保障,为生产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1 生姜的脱毒处理 精选块大、肉厚、皮色黄亮和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在自来水下洗掉泥巴,再用少量洗衣粉浸泡10min,用毛笔轻轻刷洗种姜表面,用自来水冲洗2h,沥干水分。在38℃恒温培养箱进行热处理4周,使病毒饨化失活,同时可诱导出不定芽,待长出2 ~ 5cm左右的芽后再进行茎尖脱毒。将长出新芽切下,用流水冲洗干净,置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处理30秒,再用0.1%升汞消毒数分钟,无菌水冲洗

6 ~ 8次后,在40倍体式显微镜下剥取0.2 ~ 0.3毫米茎尖分生组织,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待成苗后应用血清学鉴定, 获得脱毒苗。 2 脱毒苗的培养 以MS为基础培养基,以MS+6-BA1.5mg/L+NAA0.1mg/L为茎尖诱导分化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2mg/L为生姜最适继代培养基;以MS+NAA0.5mg/L+IBA0.5mg/L为生根培养基。所配制的培养基中,糖浓度为3%,脂为0.7%,pH值为5.8。 诱导培养时,,先进行7天暗培养,再进行光培养。温度与光照条件要求与生姜生长期的光温条件相符,可控制在(25±2)℃,光照强度为3000 ~ 4000Lux,光照时间为14 ~ 16个小时。 3 组培苗的驯化及移栽 待培养瓶里的生姜苗具有3 ~ 4片叶,5 ~ 6条根,根长至2 ~ 4cm 时即可移栽。第1 d 在培养室里打开瓶盖(即半开半盖),第2d把瓶盖揭掉,并在培养瓶中放人少许水,以防止组培苗的失水及培养基的污染,第3d移出培养室,放在室温中,以逐渐适应室外温度。移栽前应洗净附着在组培苗根部的培养基, 以免招致细菌繁殖, 导致组培苗感染腐烂死亡, 冲洗时谨防伤根,以确保移植成活。以蛭石+泥炭为移栽基质, 移栽后每天喷雾保湿, 栽后3d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 ~ 90%, 1个月后就可考查移栽成活率。田间肥水管理与普通生姜相同,11月可收获姜种。

植物组织培养之草莓的脱毒与快速繁殖

一、草莓简介 草莓是对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通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 草莓具有极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1、(丰富的胡萝卜素)草莓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作用; 2、(滋补调理)草莓对胃肠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 3、(治病)草莓除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4、(防癌)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在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具有防癌作用; (回主页) 草莓营养价值高,口味好,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近几年种植面积大幅提高。但由于病毒病的传播感染,导致草莓品种种性退化,产量、品质下降,商品率降低,严重影响了草莓的发展。 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草莓易得的病: 二、草莓易得的病 1、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2、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3、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4、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5、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6、除此之外,草莓还容易有一些病虫危害,例如: 线虫危害:寄生在草莓组织中,危害叶柄、芽、根等,使被害器官变成红色,严重时植株枯死。 蛴螬危害:在草莓收获期和八九月份咬食根、茎,使植株枯死。 (回主页) 根据报道,侵染草莓的病毒多达二十多种。长期大田分株繁殖容易使草莓植株中病毒积累,导致草莓品种退化,,严重影响经济收益。所以利用先进的技术使草莓脱毒,以及后期的快速繁殖已成为草莓业发展的必要环节。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草莓的脱毒与快繁。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的优势

步江農垃楮 2019年第60卷第%期 文献著录格式:程林润,卞小波,张良,等.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的优势[J ];浙江农业科学,2019, 60 ( 8): 1359-1360. DOI : 10. 16178/j. issn. 0528-9017. 20190825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的优势 程林润1,卞晓波1,张良打 吴列洪2,蒋梅巧1,胡茂钢1,钱秋平1 (2) : 635-639. 肖辉,潘洁,程文娟,等?不同有机肥对设施土壤全盐累 积与pH 值变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4, 30 ( 2) : 248-252. 王丽希,陈龙军,江志阳,等.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葡萄 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 ?安徽农学通报,2019, 25 ( 5) : 84-86. 何应对,林妃,殷晓敏,等?增施有机肥及套袋对福橙外 观品质、产量的影响[J ] ?安徽农学通报,2019, 25 ( 7 ): 50-52. 陈会鲜,曹升,严华兵,等?增施生物有机肥对食用木薯 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19, 40 ( 3 ): 417-424.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不同有机肥对砂田西瓜产量、品 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 ?应用生态学报,2019, 30 (4 ): 1269-1277. (责任编辑:吴益伟) (1.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摘 要:进行甘薯浙薯33微型薯育苗和分期扦插试验+结果表明,667 m 2以栽3 300株苗计算,需微型薯 1.61kg ,仅为常规育苗种量的2.15%,脱毒微型薯不仅可以减少生产中育苗种薯的使用量,而且可以减少各种病 害的发生。脱毒微型薯秧苗对单株结薯数影响不大,平均单薯重、商品薯率和理论产量明显优于自留种的秧苗+ 关键词: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分期扦插 中图分类号:S6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9)08-1359-02 甘薯是浙江省山区和丘陵地区的主要农作 物[1-,近年来随着产业化的发展,甘薯发生了病 毒病、茎腐病等病害,对甘薯生产造成严重影 响[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了甘薯微型薯生产 及育苗技术,应用该技术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降 低种薯用量,提高甘薯种植效益[4'6]O 为示范推广 浙江省种植业主推技术“甘薯微型薯生产及育苗 技术”,我们开展了甘薯微型薯育苗和分期扦插试 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浙薯33脱毒微型薯规格10 g -条-1,共3包, 每包30条,共(300±2) g ,已经适当催芽+常规 自留种浙薯33 +1.2 处理设计 浙薯33脱毒微型薯播种3畦,每畦连沟宽 120 cm ,长240 cm ,畦面宽90 cm ,畦面开2条 槽,条播,每畦均匀播种30条微型薯(每槽播种 15条),薯块平放,用附带的枯黄萎清(枯草芽抱 杆菌)每包加水10 kg ,浇薯块及播种槽,随后覆 土,厚度3?5 cm 。基肥施复合肥0.5 kg ,整地时 施入;播种覆土后,再面施复合肥0. 3 kg 左右+ 不得施用农家肥、栏肥等,也可施用颗粒型商品有 机肥+播种后保证土壤足够潮湿,盖好土后,喷施 除草剂(禾耐斯+少量草甘膦),覆盖地膜、小拱 收稿日期:2019-06-16 基金项目:浙江省农业(粮食)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2016C02050-7-2);金华市科技重点类农业项目(2015-2-206)作者简介:程林润(1974—),男,浙江金华人,高级农艺师,从事薯类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 : 3rjh@https://www.doczj.com/doc/e45042800.html,m 。 [ 12] 刘增兵,束爱萍,刘光荣,等.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双季稻 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8, 30 (11) : 35-39. [18][ 13] 陈大超,张跃强,甘涛,等?有机肥施用量及深度对柑橘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 ( 4 ): 143-147. [ 19] [ 14] 温延臣,张曰东,袁亮,等?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作物 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8, 51 (11) : 2136-2142. [ 20] [ 15]臧小平,周兆禧,林兴娥,等.不同用量有机肥对芒果果 实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 (1): 98-101. [21] [ 16]蔡泽江,孙楠,王伯仁,等?长期施肥对红壤pH 、作物产 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J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 报, 2011, 17 (1): 71-78. [ 22] [ 17]丁玉梅,李宏光,何金祥,等.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对烟株根际土壤pH 值的影响[J ] ?西南农业学报,2011, 24

红薯高产栽培新技术

红薯高产栽培新技术 农业书屋 “红薯很好吃,我很爱吃”,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讲过的话,现实生活中,的确是这样,不但薯块可鲜食和熟食,而且红薯淀粉制成的粉条、粉皮、凉粉、等食用品不管男女老少人人喜欢。中国人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红薯汤、红薯面、红薯干、红薯馍、离了红薯没法活,今天健康学家又把红薯列为最佳健康食品。烤红薯更是在各个大小城市独领风骚,价格喜人,大街小巷的俏男靓妹看见烤红薯,大部分都要驻足品尝。各个大小超市的薯片、薯条以及红薯、白薯制品,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人人爱不释手。虽然今天红薯不再是主要食品之一,但仍然是国人比较喜欢的农副产品。 那么农民种的红薯为什么产量不高呢?有这样几个原因: (1)红薯品种不对路、管理技术不配套。农民种的红薯大部分是不会育苗,或者种一点地值不当育苗,在市场上买的不知品种的红薯苗,随便就载到地里了。 (2)由于面积大小不一很多人不敢施肥,或者不愿施肥,害怕红薯旺长,大面积能施肥的,也不知道施什么肥。 (3)红薯旺长控制不了,有不少的红薯秧一直长到三、四米长,结果下面不接红薯,好一些的一亩地只二、三千斤产量,确实有点收益太低。那么,怎样让红薯提高产量呢?给大家提出三条建议供参考 一、要想提高红薯产量,需用高科技技术栽培管理,把它看成是高科技的农业种植项目,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一般庄稼,特别是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和专业户,及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要选好市场对路的红薯品种,因种苗是红薯增产增收的关键,切忌盲目引进,或者买苗或自己育苗都行,若自己育苗,应选择比较背风的粘土或沙壤土地块,在每年的元月底或二月初将地面开挖20公分深,1米宽,长度根据红薯种块多少而定,下面铺上聚乙烯塑料膜,然后将薯块头向上倾斜30度一个一个摆好,灌足水分,盖上5公分厚的细沙土,两边插好竹竿芘弓子,蒙上聚乙烯塑料膜,保温出苗,出苗后应经常放风,并要用全营养微量元素肥料迪种宝300倍叶面喷施,10天一次,还要不断浇水。等薯苗长到20公分以上高度时,就可拔苗移栽了。一定要采取双苗移栽,这是一项最先进的红薯移栽技术,过去农民栽红薯是说横一脚、竖一脚、一亩地三千六百棵,这个密度太大了。我们需要每亩地5000棵苗,栽植2500穴左右即可。 二、科学合理的施肥,既然是高科技的农业种植项目,既然是收益很高的经济作物,施肥管理就不能马虎。红薯属地下根类块茎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比较大。应根据国家的肥料技术政策规定:按照关于合理施肥之五、关于合理施肥之六、关于合理施肥之七、关于合理施肥之八、关于合理施肥之九的技术要求施肥,肥料是红薯增产增收的基础,肥是庄稼宝,离它长不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用肥不合理,产量成问题,肥料用不够,收入打折扣。每亩红薯地可施入氮磷钾含量为 17--14--20、或15--10--20的双螯合、双专利高钾复合肥50--100公斤,红薯不需要太多氮肥,氮肥多了红薯秧长的长,不结红薯,如遇阴雨天气较多、雨量较大红薯果实还会软化腐烂,生鸡粪、猪粪、鸭粪及各种动物粪便如没有通过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也不能施用,否则会让薯块软化腐烂,丧失商品价值,等造成损失就无法弥补了。硝态氮肥会造成薯块裂口子和粗皮,影响商品价值也不能施用,最好有条件的再施100--200公斤肉蛋白活性菌生物商品有机肥和草木灰有机肥,草木灰是氧化钾含量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