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风俗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结合

民俗风俗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结合

l.3陕西科技大学学报Jun.2006 V ol.24JOU R N AL O F SH AA N XI U N IV ERSIT Y OF SCI EN CE&T ECH NO L OG Y#161# *文章编号:1000-5811(2006)03-0161-04

民俗风俗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结合

詹秦川,文婷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学院,陕西咸阳712081)

摘要:介绍了不同民族特点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分析了民俗风俗与艺术结合的重要性,通

过对现有建筑应用实例的阐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

力。

关键词:民俗;风俗;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的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组织结构造型、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与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等多方面的艺术设计所形成的综合性艺术,它具有特殊的反映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主要是通过视觉并结合人们的民俗风俗习惯给人以美的感受。一方面它要符合建筑学、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的规律,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愉悦;另一方面它还是一种心灵文化的见证和聚积民族文化的灵魂。历代的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期、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尤其是现代中国建筑艺术,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民俗风俗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以传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条件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生产方式不同、民族历史不同,因此民俗风俗习惯也千差万别。民俗风俗作为一种民族现象,离不开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在进行艺术设计和艺术创造时,要充分了解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民俗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巧妙地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较强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1丰富多彩的中华建筑文化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定时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社会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是社会技术进步、艺术设计水平、艺术特色的综合反映。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有江南水乡建筑文化、羌族的碉楼文化、珠江的岭南建筑文化、西藏的藏居文化、四川的山区文化、福建的客家文化、新疆的维族文化、云贵高原的石头文化、内蒙古的蒙古包文化、广东的客家文化等等,它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创造和智慧的结晶。

2我国民族特点的表现形式

我国民族众多,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民俗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别,形成了各自鲜明浓郁的

*收稿日期:2006-01-07

作者简介:詹秦川(1964-),男,甘肃省靖远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第24卷民族特点,但这些不同的民族特点又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点:

(1)稳定性。各民族的民俗风俗习惯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下的产物,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自然根源。因此,只要民族存在,形成这种民俗风俗习惯的社会、历史和自然根源不变,民族的民俗风俗习惯就会长期存在,而且民族的民俗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其中就蕴藏着该民族群众的共同心理感情,人们很难改变它。民族民俗风俗习惯的变迁往往落后于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

(2)群众性和社会性。民族的民俗风俗习惯世代相传,渗透到该民族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生活生产的每个角落。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刻的社会性。

(3)民族性和敏感性。民俗风俗习惯反映着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民族信仰、宗教信仰、历史传统、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感情境界,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着民族性,这种民族性往往会表现在政治上和社会上。因此,在社会交往和政治生活中有时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民俗和风俗习惯。

(4)地域性。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变化很大,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气候和经济条件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地区,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都有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在民俗风俗习惯上表现为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不同地区之间民俗风俗习惯上的不同。

(5)历史性和文化性。民族的民俗风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继承现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心理素质、道德和价值观念,是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风光、建筑、服饰、饮食、交通、生产、文学、艺术、宗教、节日、婚礼等方面。

3 民俗风俗与艺术的结合

民俗风俗是劳动人民在辛勤劳动的生活中创造的,包含着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因此,保留住正在消失的优秀民俗风俗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不同的地区,人们的民俗风俗习惯不同,爱好也不同。应该看到,历史文化及优秀的传统设计在适应当地的风士人情、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及适用当地技术以及维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有很多优势。就其社会作用来看,它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它还是一个时代经济与文化风貌的凝固表现,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必然体现时代的、民族的文化取向和艺术品位,并且以自己的形象流传后世。我们在搞艺术设计时,要充分研究和了解各民族人民的民俗风俗习惯。对任何国家来说,经济上越是全球化,文化上越是要求本土化,这是必然发展的要求。民间文化是蕴育中华文明并培养它血肉情感的/母亲性0的文化,把它传给后代是每个艺术设计者的责任,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除了有责任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外,更应在创造作品的过程中,注重将我们民族民俗风俗的文化特点及辉煌历史融入其中,在继承中不断求发展,将精美的艺术作品呈现给人类。

4 建筑设计有效结合的成功实例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建筑3大体系之一,它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建筑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物。中国传统建筑以它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而闻名于世,这正好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其结合社会、艺术与科学的深层内容。我们要利用传统文化民俗风俗的特点,把不同民族的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民俗风俗特点同时加以创新的现代建筑。以下几个典型建筑正是在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设计出来的。

(1)北京的西藏大厦。它是一座富有藏族传统特色的现代建筑,这座建筑以其浓郁的藏族文化特色融合在现代的大都市中。大厦的室内设计是按照/西藏传统0时代精神的原则进行创作的,它的重点是柱子#162#

第3期詹秦川等:民俗风俗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结合与厅、跑马廊栏杆与楼梯的设计,以暖色为主调重色彩,配以红色、黑色、墨绿色,将藏式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再将其与西洋古典形式相结合,使大堂显得更加光彩照人。它还巧妙和谐的设计了藏味浓厚的红色大门,墙上的分割以及用铜喇叭设计的壁灯等,将现代化的多功能厅装饰得不但具有现代化的风格,而且具有浓郁的西藏风情。西藏大厦具有藏族特色,是民族团结的象征。藏式建筑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建筑中的一束奇葩,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的瑰宝,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宗教内涵。它不仅反映了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特征,也显示出藏汉以及其它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藏式建筑融合了藏式宫堡、印度佛教建筑和汉族宫殿与宗教建筑的特点,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民族风格。北京西藏大厦的设计充分显示出了藏式建筑的特点,它的设计是我国在现代化建筑上吸取了民族的、地方的、传统的民俗、风俗与风格的一次成功的艺术设计。

(2)上海的金茂大厦是一座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及古为今用的智能化大楼,它集中了当今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它的外形很像中国古代的宝塔,双轴对称的塔楼形式使人们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均能观看到全景,阶梯状大造型的伸展直到高耸的塔尖,使建筑更显得直立云霄。金茂大厦的设计以抽象的方式表达了传统文化,以进取的方式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是一座古典加高科技的现代化建筑。

(3)敦煌是佛教圣地,文化遗存丰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珍品,堪称世界艺术宝库。敦煌有景观万千的大漠风光,还有令人陶醉的鸣沙山、月牙泉、渥洼地、雅丹地貌、奇幻的海市蜃楼等等。敦煌国际大酒店的设计以表现地方传统特色为主,并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采取了象征的手法,以抽象化的弧形实体、月牙形的水池突出的表现出了沙漠、莫高窟、月牙泉的流畅、浑厚、质朴的风格。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丝绸之路的文化特点,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风情。

(4)陕西历史博物馆。该建筑吸收了唐代建筑博大雄浑的风格特色,形成了典雅、凝重、古朴、大方并具有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象征的现代建筑。它模拟了唐代雄浑质朴的单体造型,成为继西安华清池、兵马俑、大雁塔等之后的又一名胜。它那雄浑质朴的造型,简洁明确的构造,整体明快的色彩,艺术结构和功能高度的统一,突出了洒脱的唐韵风情。

(5)我国语言文化中的歇后语/双喜临门0,被人们常常暗喻为重庆,重庆的/东方商业城0地处著名的朝天门,它的设计表现出了/双喜0的寓意,符合了建筑功能的要求,还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大红蜡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吉祥喜气的象征,因此/东方商业城0采用了一对相连的传统大红蜡烛形象作为超高层主体建筑的造型,寓意为/双喜临门0,表达了前有红烛高照,任重道远,更应扬帆远航。整体创意引导的建筑形象和语言,体现了对重庆的期待和祝愿,建筑气氛的喜气洋洋又具有唯一性,它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

(6)北京长安大戏院是以演中国传统京剧为主的建筑文化,建造了以京剧脸谱为主题的浮雕,把靠色彩表现的脸谱变为靠光影来表现,体现了民族传统的风格,是一座融古典民族建筑风格与现代科学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剧院。

(7)福建省图书馆是在尊重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中,更注重地域性的特殊文化,它突出表现了闽南传统民居的特征,设计出女儿墙起翘及分段起翘的天际线,在入口处设计有一个圆形环廊,隐喻出最独特的居民建筑土圆楼。它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强烈的印象与记忆形象,充分展示了地方乡土、民俗、风俗、民间信仰在建筑上的特殊表现。

5 结束语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里,如何继承和吸收民俗风俗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民俗风俗特点的作品,展示出中国艺术设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灿烂前景,是我们每个艺术设计者的神圣职责。#163#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第24卷

参考文献

112赵 农.设计概论1M 2.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9.

122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M 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2钟教文.民俗学概论1M 2.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THE CO MBINE OF THE FOLK CUSTO MS AND

THE BUILDING ARTS DESIGN

ZH AN Qin -chuan,WEN T ing

(Faculty of Desig n,Shaanx i U niver sity o f Science &T echnolog y,Xianyang 712081,China)

Abstract:Intr oducing the building artistic expressio n fo rm w ith different national character -istic.We analy sed the im portance com bining fo lk custom and art,through the application in -stance of the ex isting building.It had show n the artistic vitality to com bine China's tr adition -al culture and m odern art.

Key words:folk custom;custo m;constr uction ar t

(上接第157页)

参考文献

112雷 宏,刁家宏.动态网页技术及其应用1J 2.石化技术,1999,6(2):18~20.

122刘翌南.动态网页技术1J 2.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23~25.

132王志伟,宋晓鹏https://www.doczj.com/doc/e44295596.html, 编程实例五十讲1M 2.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142精锐创作组.Vis ual Basic.NE T 与动态网页技术整合应用1M 2.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TWO RK

ENROLLING MANAGEMENT SYSTEM FOR

P.E OPTIONAL COURSES

T ONG Yan -hua,LIN Jian -qiu

(Department of P.E.,H arbin Inst itute of T echno lo gy ,W eihai 264209,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 ork inform ation techniques,the dynam ic w eb pag e technique based on B/S structure has becom e the dom inating trend.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nrolling manag em ent system fo r P.E optional co urses,a specific netw ork m anage -ment system.

Key words:P.E optional courses;netw ork enr olling ;management sy stem;dynam ic w eb pag e technique #16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