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以内的分解与组合练习题讲课教案

20以内的分解与组合练习题讲课教案

20以内的分解与组合练习题讲课教案
20以内的分解与组合练习题讲课教案

20以内的分解与组合

练习题

20以内的分解与组合练习

《10的分解与组成》幼儿园大班教案

《10的分解与组成》幼儿园大班教案 一、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 六、活动形式: 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 七、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如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 [二]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 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 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 (二)手指动起来 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 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

(完整版)数的分解和组成

数的分解和组成 熟练《数的分解和组成》可为学生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多 位数计算奠定速算的基础。 一、你会把这些数分解吗? 2 3 1()1() 4 4 1()2() 5 5 1 ()2() 6 6 6 1() 2 ()3() 7 7 7 1() 2 () 3() 8 8 8 8 1() 2()3()4() 9 9 9 9 1() 2() 3() 4() 注意:分解时按顺序就不会遗漏了。 二、你能很快把下列的数分解吗? 10 10 10 10 10 9 () 8 () 7 () 6 () 5 () 10 10 10 10 4 () 3 () 2 () 1 () 三、你会凑十吗?

10 10 10 10 10 ()()()()()() ( ) () ( ) () 10 10 10 10 ()()()()()() ( ) () 四、算一算 9 + 1 = 8 + 2 = 7 + 3 = 6 + 4 = 5 + 5 = 4 + 6 = 3 + 7 = 2 + 8 = 五、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算出来。 2 + 1 = 5 + 2 = 4 + 3 = 3 + 2 = 6 - 5 = 4 - 1 = 5 - 2 = 9 - 7 = 3 + 5 = 4 + 1 = 3 + 6 = 2 + 7 = 5 - 5 = 7 - 3 = 8 - 4 = 6 - 3 = 4 - 3 = 2 - 1 = 9 - 2 = 8 - 7 = 4 + 5 = 2 + 7 = 5 + 3 = 3 + 3 = 六、看图列式算式。9个 ① 吃了4个还剩?个 ② 5 只 3 只 ?只 你都学会了吗?把不懂的记下来。 20 以内进位加法 按从左到右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

数学10的分解组合教案

数学10的分解组合教案 【篇一:说课稿:大班数学《10的分解组成》】 大班数学活动《10的分解组成》 一、说教材: 新《纲要》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 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 境中的数、量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10的分解与组成是在孩子们对10以内的数的形成,并了解了数与数之间多1少1 的关系,对数的认识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了解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 行的。 二、说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10以内舒的合成与分解,提升计算能力。 2、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数的概念,并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三、说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游戏规则。 四、说活动准备: 1、基本已掌握9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有一定的经验。 2、实物图片、54张扑克牌 五、说教、学法: 新《纲要》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 的认识兴趣”,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去动物演唱会” 为主线的情境教学法贯穿活动始终,中间穿插运用了引导观察法、 赏识激励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等教法,从而吸引幼儿的注 意力,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整个活动中,我把幼儿作为了学习的主体,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法、操作法、观察法等各种方法,调动各种感官的参与,在轻松快乐的 氛围中掌握知识。 六、说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教师讲述游戏情景,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活动开始时为了能一下子抓住孩子 的注意力,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我设计了游戏情景: 森林里最近非常热闹,动物王国要开演唱会,瞧!小动物们要出场了,请你们拍9下手欢迎小动物们出 2、创设情景,学习10的形成 这是该活动的重点、难点,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10的形成,我依然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了小动物参加演出的情境。因为大班 幼儿思维特点是具体性过度到抽象性思维的转变,所以在学习新知 识时我主要运用引导观察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在情 境中轻松自然地学习新知识。 (1)通过直观地演示教具9只小兔子变成10只小兔子的过程,帮 助幼儿初步理解“9添上1是10”(师出示小兔子图片)看,首先出 场的是谁?数一数有几只小兔子?用数学几表示?等等我——哟! 又来了一只小兔子,现在是几只小兔子?用数字几表示?本来有9 只小兔子,又来了一只小兔子,变成1只小兔子,我们就可以说: “9添上1是10” (2)请幼儿为小兔子送胡萝卜了,引导幼儿观察数字9与数字10 之间的关系,理解9与10之间多1少1的规律。 小兔子要吃胡萝卜,我们帮小兔子送胡萝卜好不好?(请幼儿一一 对应送胡萝卜图片给小兔子)数一数,有几个胡萝卜?(9)用数字 几表示?小兔子多还是胡萝卜多?多几?少几?(引导幼儿说出9 比10少1,10比9多1)怎样变成一样多?我们再来送一个胡萝卜(9添上1是10) (3)运用同样的方法请小猴子为大家表演,并重复上述流程送水果,让幼儿巩固刚刚对10的形成的认识。 (4)变换小兔子、小猴子的排列形式、位置,让幼儿排除干扰正确 点数。 小兔子要为大家表演了,它们能够边敲跳边变换队形呢(师将小兔 子排列成圆形),瞧,排成什么形了呢?小兔子有几只呢?(师再 变换一种排列方式让幼儿点数总数) 小猴子也想象小兔子那样变换队形表演,小朋友们谁能上来帮助它 们摆出新队形?(这里请幼儿上前摆队形,既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又拓展了幼儿的思维)一起数一数小猴子的数量变没变。 (5)认识数字8,知道8是可以代表任何总数是10的物体

一年级上掌握2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演示教学

一年级上掌握2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易错:掌握2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温馨提示: 1.“个”前面表示具体数量,用小写 “个”后面表示计数单位,用大写 2.一个数的‘前面(在这个数之前数的数)’,比这个小,用“—” 一个数的‘后面(在这个数之后才数的数)’,比这个大,用“+” 1). 18是(两)位数,它是由( 1 )个十和( 8)个一组成。 2). 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2,这个数是( 12 )。 3). 14里面有( 1 )个十和( 4 )个一组成。 4). 19里面有( 9 )个一和( 1 )个十组成。 5). 16的个位是( 6 ),表示( 6 )个(一),十位是( 1 ),表示( 1 )个(十)。 6). 11 的个位是( 1 ),表示( 1 )个(一),十位是( 1 ),表示( 1 )个(十),两个“1”表示的意义不同。 7). 15的个位是( 5 ),表示(5 )个(一);十位上数是 ( 1),表示( 1 )个(十)。 8). 18的个位上是( 8 ),表示( 8 )个(一),十位上是 (1 ),表示( 1)个(十),它里面有( 18 )个一。 9). ( 2 )个十是 20 , 20的个位是(0),十位是( 2 )。 10). 在计数器上,从右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11). 和12相邻的数是(11 )和(13 )。 个数是(13 4个数是(19 )

一年级数学20以内口算练习 班级:姓名:家长签字: □○□=□□○□=□ □○□=□□○□=□ 2、19比8多(),9 比19少(). 3.8+6=( ), 可以将6分成()和(),先算(),再算

一年级上掌握2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易错:掌握2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温馨提示: 1.“个”前面表示具体数量,用小写 “个”后面表示计数单位,用大写 2.一个数的‘前面(在这个数之前数的数)’,比这个小,用“—” 一个数的‘后面(在这个数之后才数的数)’,比这个大,用“+” 1). 18是(两)位数,它是由(1 )个十和(8)个一组成。 2). 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2,这个数是(12 )。 3). 14里面有(1 )个十和(4 )个一组成。 4). 19里面有(9 )个一和(1 )个十组成。 5). 16的个位是( 6 ),表示( 6 )个(一),十位是(1 ),表示(1 )个(十)。 6). 11 的个位是( 1 ),表示( 1 )个(一),十位是(1 ),表示(1 )个(十),两个“1”表示的意义不同。 7). 15的个位是(5 ),表示(5 )个(一);十位上数是(1),表示(1 )个(十)。 8). 18的个位上是(8 ),表示(8 )个(一),十位上是(1 ),表示(1)个(十),它里面有(18 )个一。 9). (2 )个十是20 , 20的个位是(0),十位是(2 )。 10). 在计数器上,从右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11). 和12相邻的数是(11 )和(13 )。 12). 2个数是(4个数是(19 )

一年级数学20以内口算练习 班级:姓名:家长签字: □○□=□□○□=□ □○□=□□○□=□ 2、19比8多(),9 比19少(). 3.8+6=( ), 可以将6分成()和(),先算(),再算()。 4.19-6=( ) ,先算(),再算()。 5.计算13+5时,先算(),再算(),结果是() 6.9+7=( ), 可以将7分成()和(),先算(),再算()。 注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题型,一定要写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

10的分解与组成

10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设计说明: 大班幼儿学习了数字(2——9的分解),知道了数字如何分解与组成,但是对其内在的认识并不十分的清楚,也存在个别学生不会对数字进行分解与组成,不会动手操作的现象。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与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分解的递减、组成的递增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培养幼儿分析、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 六、活动形式: 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 七、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 如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 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 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 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 (二)、手指动起来 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 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

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

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 口诀算式口诀算式1和1组成21+1=2 2分成1和12-1=1 1和2组成31+2=3 2+1=3 3分成1和23-1=2 3-2=1 1和3组成41+3=4 3+1=4 4分成1和34-1=3 4-3=1 2和2组成42+2=4 4分成2和24-2=2 1和4组成51+4=5 4+1=5 5分成1和45-1=4 5-4=1 2和3组成52+3=5 3+2=5 5分成2和35-2=3 5-3=2 1和5组成61+5=6 5+1=6 6分成1和56-1=5 6-5=1 2和4组成62+4=6 4+2=6 6分成2和46-2=4 6-4=2 3和3组成63+3=6 6分成3和36-3=3 1和6组成71+6=7 6+1=7 7分成1和67-1=6 7-6=1 2和5组成72+5=7 5+2=7 7分成2和57-2=5 7-5=2 3和4组成73+4=7 4+3=7 7分成3和47-3=4 7-4=3

口诀算式口诀算式 1和7组成81+7=8 7+1=8 8分成1和78-1=7 8-7=1 2和6组成82+6=8 6+2=8 8分成2和68-2=6 8-6=2 3和5组成83+5=8 5+3=8 8分成3和58-3=5 8-5=3 4和4组成84+4=8 8分成4和48-4=4 1和8组成91+8=9 8+1=9 9分成1和89-1=8 9-8=1 2和7组成92+7=9 7+2=9 9分成2和79-2=7 9-7=2 3和6组成93+6=9 6+3=9 9分成3和69-3=6 9-6=3 4和5组成94+5=9 5+4=9 9分成4和59-4=5 9-5=4 1和9组成101+9=10 9+1=10 10分成1和910-1=9 10-9=1 2和8组成102+8=10 8+2=10 10分成2和810-2=8 10-8=2 3和7组成103+7=10 7+3=10 10分成3和710-3=7 10-7=3 4和6组成104+6=10 6+4=10 10分成4和610-4=6 10-6=4 5和5组成105+5=10 10分成5和510-5=5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大班数学活动《10的组成》

大班数学活动----10的组成 博山青少年宫幼儿园王瑶瑶一、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图片、小兔、小松鼠图片各一。

2、若干积木、10个香蕉、10根糖葫芦 3、数字卡片若干。 六、活动过程 1、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2、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她准备了好多好吃的食物。你们看,她准备了什么? 10跟糖葫芦”。复习认识数字10。还准备了什么?“10根香蕉”看她的客人来了,请出小兔和小松鼠。把10根香蕉分给两位小客人,该怎麽分哪?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自己的积木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A、把幼儿分成6组,每六人一组。 B、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C、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数的分解和组成

数的分解和组成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数的分解和组成 熟练《数的分解和组成》可为学生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多 位数计算奠定速算的基础。 一、你会把这些数分解吗 2 3 1()1() 4 4 1()2() 1 ()2() 6 6 6 1() 2 ()3() 7 7 7 1() 2 () 3() 8 8 8 8 1() 2()3()4() 9 9 9 9 1() 2() 3() 4() 注意:分解时按顺序就不会遗漏了。 二、你能很快把下列的数分解吗 10 10 10 10 10 9 () 8 () 7 () 6 () 5 () 10 10 10 10 4 () 3 () 2 () 1 () 三、你会凑十吗 10 10 10 10 10 ()()()()()() ( ) () ( ) () 10 10 10 10 ()()()()()() ( ) () 四、算一算 9 + 1 = 8 + 2 = 7 + 3 = 6 + 4 = 5 + 5 = 4 + 6 = 3 + 7 = 2 + 8 = 五、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算出来。 2 + 1 = 5 + 2 = 4 + 3 = 3 + 2 = 6 - 5 = 4 - 1 = 5 - 2 = 9 - 7 = 3 + 5 = 4 + 1 = 3 + 6 = 2 + 7 =

5 - 5 = 7 - 3 = 8 - 4 = 6 - 3 = 4 - 3 = 2 - 1 = 9 - 2 = 8 - 7 = 4 + 5 = 2 + 7 = 5 + 3 = 3 + 3 = 六、看图列式算式。9个 ① 吃了4个还剩个 ② 5 只 3 只 只 你都学会了吗把不懂的记下来。 20 以内进位加法 按从左到右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通过学习,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对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能脱口而出。 三、学习活动: 1、按顺序算一算,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9+1+6= 8+2+7= 7+3+4= 6+4+5= 5+5+2= 9+1+8= 6+4+3= 8+2+9= 3+7+8= 4+6+1= 8+2+2= 9+1+7= 2、请算一算,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 9 + 7 = 你算对了吗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算的 看大数,(9和7比,9是大数,7是小数)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幼儿园10的分解组合教案_10以内的分解组成教案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幼儿园10的分解组合教案_10以内的分解组成教案 1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发现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互相交换的规律。 3、在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3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活动准备 1、为活动准备的幼儿操作材料。 2、上课准备的分解组成课件、记录纸。 3、多媒体教室准备。 4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1、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2、教师引导10、9、8、7、6、5、4、 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双手,如图:双手平伸是10,弯下一根是9,弯下二根是8,弯下三根是7,弯下四根是6,弯下五根是5。也可以说,弯下一根手指是9和1,弯下二根手指是8和2,弯下三根手指是7和3,弯下四根手指是6和4,弯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过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与组成。 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

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们带来很多的宝贝,请幼儿每人取出10个宝贝,试着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多少种分法?自己试着来记录一下…… 三、通过课件,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1、师:数一数来了几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20以内数的分解

20以内加法表姓名: 用凑十法计算: 9 + 4 = 8 + 6= 6 + 7= 8 + 4 = 9 + 6= 8+ 7= 4 + 7 = 3 + 8= 6 + 5= 5 + 7 = 3 + 9= 6 + 6= 2+ 9 = 5 + 9= 8 + 5= 9 + 9= 7 + 8= 5 + 6=

20以内数的分解 姓名: 9+( )=11 ( )+4=12 8+( )=15 ( )+7=13 ( )+6=15 ( )+5=13 ( )+9=16 ( )+6=15 2+( )=12 ( )+11=19 9+( )=11 ( )+4=12 8+( )=15 ( )+7=13 6+( )=12 8+( )=16 6+( )=11 12+( )=17 ( )+5=14 7+( )=11 9+( )=17 6+( )=15 7+( )=10 9+( )=18 15-( )=6 12-( )=7 13-( )=5 14-( )=8 ( )-9=4 15-( )=8 ( )-8=3 16-( )=8 14-( )=9 ( )-9=7 16-( )=9 15-( )=6 10-( )=9 13-( )=8 ( )-4=8 ( )-5=10 14-( )=6 11-( )=2 ( )-5=6 ( )-3=12 ( )-8=8 ( )-6=6 ( )-7=11 12-( )=4

用破十法计算 13 – 4= 11 - 8= 12 – 9= 14- 5= 16 – 7= 13 - 5= 11 –6= 14 - 8= 14 – 7= 12 - 3= 18 – 9= 15 - 7=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10的分解组成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10的分解组成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10的分解组成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复习9的分解与组合,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学习10的分解和组合,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学习10的分解组成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复习9的分解与组合。 2、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学习10的分解和组合。 3、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数量之间包含、互补和可逆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基础。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要求幼儿手指着棋格数数。 2、4、6、8、10-----------1、 3、5、7、9、 2、请幼儿而在插板上用下楼梯的方法摆出9 的分解与组合。教师和幼儿边操作边口述9的分解式。 二、学习10的分解和组成。 1、请幼儿在9的分解与组合基础上,用上楼梯的方法点数:10能分成9和

1、8和 2、7和 3、6和 4、5和 5、4和 6、3和 7、2和 8、1和9 2、幼儿操作,教师在操作板上演示后并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用上楼梯的方法演示10的分解,并与其他的幼儿对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口述10的分合式,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 三、整理插板。 将所用的小棋摆在插板上,幼儿则根据食物、颜色进行分类整理后,整理后交于教师检查,结束。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发现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互相交 换的规律。 3、在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课件、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1、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2、教师引导10、9、8、7、6、5、4、 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双手,如图:双手平伸是10,弯下一根是9,弯下二根是8,弯下三根是7,弯下四根是6,弯下五根是5。也可以说,弯下一根手 指是9和1,弯下二根手指是8和2,弯下三根手指是7和3,弯下四 根手指是6和4,弯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过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与组成。 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 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们带来很多的宝贝,请幼儿每人取出10个宝贝,试着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多少 种分法?自己试着来记录一下……

三、通过课件,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1、师:数一数来了几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 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baidu幼儿教育 )就是原来的数,即整 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 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巩固练习。 10个小朋友一组,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做游戏,唱完后迅速分成 两部分,说一说10分成了几个几? 五、活动延伸。 将各种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区供幼儿操作练习。

中班数学教案5的组成和分解

中班数学教案:5的组成和分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4的组成。 活动准备: 师:小兔子(2个一个小白兔一个小灰兔)萝卜(5个) 幼:笔记录卡数字卡(每人一张)纸片每人5张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学习5的组成与分解。 导入: 1、师:小朋友们,看看符老师帮你们请来了谁到我们班来做客? 2、出示小兔子。 丰收的秋天到了,农民伯伯扒了许多的萝卜,我们来数数有几个? 3、师出示萝卜并一个一个贴在黑板中间。(观察萝卜的形状的大小、颜色)提问:有几个萝卜?用数字谁来表示? 4、教师:农民伯伯要把5个萝卜分给两只小兔子吃,这可给农民伯伯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帮助农民伯伯?我知道小朋友们很聪明,但

是先不急着帮农民伯伯解决问题,先思考一下,然后老师把5张小纸片发给小朋友,你们来操作一下怎么分,到时候呢,老师请小朋友来回答,看谁分得又好又多,看谁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孩子? 2、幼儿操作 5分钟 3、复习3和4的组成和分解。师:以前的课上啊,我记得我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3、4的组成和分解,可是现在老师忘记了,谁来告诉老师怎么分得呢,假如你有三个胡萝卜,要分给两只小兔子,可以分成2和1,或者1和2.假如有四个呢,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 师:那么把5个萝卜,分给小灰兔和小白兔,怎么分呢?请小朋友来分。 4、再请个别幼儿来分。 是提问:你是怎么分的?5个萝卜分成了几个和几个?引导幼儿说出来分 5、请第三个小朋友来分(依次类推)小结:5的分法有几种? 总结:教师总结有四种分法,引导幼儿一起念出来。 三、游戏(给数字宝宝找朋友) 1、请2个小朋友上来玩游戏。 2、小朋友要仔细听好游戏规则。规则是要找到和你的数字宝宝合成5的数字宝宝,假如你的数字宝宝是4,那么你的好朋友就是1;如果你的数字宝宝是3,那么你的好朋友就是2,我们来看下哪个小朋友找到又快有准?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的小本领,和爸爸妈妈玩5的分解和组合的数学游戏。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光盘一张。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10 10 10 10 10 ∧∧∧∧∧

《10的组成和分解》教学设计

《10的组成和分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32~33页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10的组成和分解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摆手指、按规律涂色等活动,经历总结10的组成和10的分解式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按规律完成涂色,理解并掌握10的分解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10的组成和分解。 难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学生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圆形图、小动物头饰、水果图片。 学具准备:水彩笔、小动物头饰、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小手,观察一下你的左手有几个手指,右手呢?你一共有几个手指? 生1:我的左手有5个手指。 生2:我的右手也有5个手指。 生3:我一共有10个手指。 师:我们发现我们的左手和右手均有5个手指,两只手一共有10个手指。本节课我们来研究10的组成和分解。(板书:10的组成和分解) 设计意图:学生对自己的手很了解,回答也很容易,同时为例题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探求新知。 (一)手指游戏。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两只手,跟着老师一起边做边说。有10根手指,弯下1根,还看到9根;弯下2根,还看到8根;弯下3根,还看到几根?你知道吗? 生:有10根手指,弯下3根,还看到7根。 师:在这个手指游戏中你发现弯下的手指依次有什么变化?你能自己继续边说边做这个手指游戏吗?

生1:弯下的手指个数依次多1个。 生2:有10根手指,弯下4根,还看到6根。 生3:有10根手指,弯下5根,还看到5根。 (学生练习,教师及时指导做法以及表述不规范的学生,帮助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弯下手指,并描述出观察到的)设计意图:摆弄手指就是孩子玩的过程,在玩中学生感受到了10的组成,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把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二)找规律涂色。 (出示教材第32页例2:观察下面的图,按规律涂色)师:图上都有什么颜色的圆圈?从上往下每一行都有几个圆圈?几个红色、几个白色的? 生1:图上有红色和白色的圆圈。 生2:图上从上往下每一行都有10个圆圈。 生3:从上往下,第一行有1个红色,9个白色。 生4:从上往下,第二行有2个红色,8个白色。 生5:从上往下,第三行有3个红色,7个白色。 师:从上往下,在已经涂色的三行圆圈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从上往下,每一行依次多涂一个圆圈。 师:你能按照规律,把下面两行涂色吗?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有几只小兔? (2)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

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游戏活动 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有几只小兔? (2)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10的组成和分解教案

第四单元合与分 第4课时10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3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摆手指和按规律涂色两个活动,感受10的组成。能表达涂色的规律,能写出10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的情境中,通过做一做、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等经历,感受到10的分解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游戏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有序地掌握10的分与合。 教学准备: 与教材相符的电脑软件圆形图和小动物头饰、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 情景创设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 小手,观察一下你的左 手有几个手指,右手 呢?你一共有几个手 指? 用完整话回答: 我的左手有5 个手指,右手也 有5个手指。我 一共有10个手 指。 学生对自己的 手是很了解 的,回答也很 容易,同时为 例题的学习做 了很好的铺 垫。 探究与体验1、教师按照32页例题 1演示,并指导学生自 己做,一边做一边说: “有10根手指,弯下 1根,还看到9根;弯 下两根,还看到8 根…” 学生练习教师要巡视 学生根据老师 的指点边做边 说,一直到说完 整为止。 然后再给同桌 说一说,做一 做。这里要多让 几名同学演、 摆弄手指就是 孩子玩的过 程,在玩中学 生感受到了10 的组成,适应 学生的年龄特 点。使学生在 不知不觉中学

指导学困生,帮助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弯下手指,不要弄乱。 通过刚才玩手指活动,你知道了10的组成吗? 2、投影出示例2圆圈图观察下面的图,找规律涂色。 图上都有什么颜色的圆圈?每一行都有几个圆圈?几个红色、几个白色的?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下面两行应该怎样涂色?说、全班一起 说、做。 自己先试着说 一说,再给大家 说一说,看谁说 得好。 根据老师的提 示认真观察,小 组内说一说。然 后把下面两行 按规律涂上颜 色。 自己试填,再交 流自己是怎样 想的,怎样填 的。然后齐读。 到了知识。同 时,引导学生 把生活语言转 化为数学语 言。 这里可以充分 发挥小组的作 用,互相交流、 补充。使学生 不仅领悟到根 据涂色圆找规 律,再涂色; 还可根据每一 行涂色和没涂 色的圆的个 数,再次感受 10的组成。 这里完全可以 放手让学生自 己去尝试,理 解10的组成。 实践与应用练一练: 可以用电脑出示各种 小动物头饰,帮助学生 理解题意。 数学游戏:教师说明玩 法,可留作课下作业。 想:2和几合起 来是10?2和8 合起来是10, 所以把小土和 萝卜放在一 起。… 可以两个同学 玩,也可以几个 同学一起玩。 这是10的组 成的变式练 习。加强学生 的思维训练。 进一步让学生 “玩”数学, 体会其中的乐 趣。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幼儿园教案-4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幼儿园教案-4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教案1 活动目的: 试将数量4、5的物体分成两份。 感知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学习讲述分合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分合板5块,数量依次为1~5的小实物。 相关的数学书习题。 指导要点: 师示范操作方法:每次按分合板上的数字拿出相应个数的小实物,分成两份分别放入分合板并列的两个格子里。 观察分解结果:看一看每种分法是否一样,把分法相同的一组去掉,试一试还有没有其他分法,鼓励幼儿积极交流并总结每个数字有几种分法。 讲述分合结果:分合结果可用“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5来表述。 教案2 目标: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 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准备:每个幼儿4条小鱼,两个鱼缸,1"3数字卡片每人一份。画有分合号的纸条每人一张。 过程:一、讲述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分解组合的兴趣。 小兔家里有两个鱼缸,小兔子买回来四条金鱼,要把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里有几种分法? 二、解决问题,了解4的分解组合。 1、幼儿每人四条小鱼,两个鱼缸。边分边画圆圈记录。 2、幼儿操作完后,请几个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把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选取两种分法,即按顺序分和无序分。 三、发现问题,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哪种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记着方便,不容易漏掉,为什么? 2、教师小结:按顺序分,一边的数越来越大每次多一个,另一边的数越来越小,每次少一个。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不变,都是4。 3、幼儿操作练习:按顺序分合一个数,然后再在有分合号的纸条上用数字进行记录。 四、游戏:出手指对数。[有意识按顺序出]"小朋友我问你:"4可以分成1和几"幼儿"郭老师我告诉你4可以分成1和3"" 五、游戏“我的伙伴在哪里”听音乐做游戏。 请幼儿自由选择数字[或实物卡片]拿在手里,随音乐自由表演,音乐停止,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另一个数字卡片,要求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起是 4.可以自由交换卡片重新进行游戏. 教案3 一、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

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

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发现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互相交换的规律。 3、在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课件、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1、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 2、教师引导10、9、8、7、6、5、4、 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双手,如图:双手平伸是10,弯下一根是9,弯下二根是8,弯下三根是7,弯下四根是6,弯下五根是5。也可以说,弯下一根手指是9和1,弯下二根手指是8和2,弯下三根手指是7和3,弯下四根手指是6和4,弯下五根

手指是5和5。 二、通过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与组成。 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们带来很多的宝贝,请幼儿每人取出10个宝贝,试着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多少种分法?自己试着来记录一下…… 三、通过课件,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1、师:数一数来了几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巩固练习。 10个小朋友一组,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做游戏,唱完后迅速分成两部分,说一说10分成了几个几? 五、活动延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