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经济地理俄罗斯填图

世界经济地理俄罗斯填图

世界经济地理俄罗斯填图

(1)图示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

为主。影响俄罗斯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

要是热量资源不足。

(2)俄罗斯东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储量

居世界前列的资源,除了水资源、森林资

源外,还有多种能源,它们是煤、铁、

石油、天然气(至少写出两种)

最大的秋明油田也位于该地区。

(3)图中数码①与②代表的油田中,

2 代表的是秋明油田;图中字

母代表的工业区中,A工业区临近的海是

波罗的海;B、C、D、E工业区中,代表

乌拉尔工业区的是 C ,

代表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的是 D 。根据俄罗斯工业分布由集中趋向分散的特点,图中工业区除A外,四个工业区的建立按由早到晚的排列是 B C D E

(4)图中五大工业区中,D工业区中钢铁工业的布局因素是主要接近_原燃料地;目前,各大工业区加强生产联系的主要方式是靠__铁路__运输来实现的。图中横贯东西的铁路线的名称是西伯利亚铁路。此铁路线东起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_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西接欧洲各国铁路,有_亚欧大陆桥_之称。沿途所见的森林属于亚寒带针叶林带。(5)海港城市③摩尔曼斯克出现极夜现象的原因是北极圈内_,终年不冻的原因是北大西洋暖流增温。

(5)俄罗斯工业建立的基础和地区分布与日本有什么不同?

俄罗斯依靠自己丰富的矿产资源建立了发达的工业,工业基础好,多分布在矿产地附近

日本依靠进口原料发展工业,工业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世界经济地理期末复习资料(1)说课讲解

名词解释: FTA:是自由贸易协定的英文简称,指独立关税主体之间以自愿结合方式,旧就贸易自由化及相关问题达成的协定。 EU:欧洲联盟的英文简称,是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组织化程度最高、法规最健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 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英文简称,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个国家组成的典型的南北型区域一体化组织,是世界上地域范围最广、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APEC:亚太经合组织的英文简称。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ASEAN:东南亚国家联盟英文简称,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的10个国,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 边境合作区:指若干国家和地区接壤地区之间的跨国界的自然人或法人,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在生产领域内,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而开展的较长时期的经济协作活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其实质就是生产要素在“次区域”这个地缘范围内的趋向自由化的流动,从而带来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相应提高,主要表现为在这个地缘范围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因而,在经济范畴上,它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范畴。 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城市群:指在相关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农村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填空: 1、太平洋带状工业区的三大工业带分别为:阪神工业带,中京工业带,京滨工业带。 2、波士华城市群五个主要的城市分别为: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 3、请说出你知道的国内外城市群:_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 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_、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波士华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4

世界经济地理知识点

1.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2. 经济全球化的支撑 a.基础—国际贸易自由化 b.催化剂—国际投资一体化 c.载体—跨国公司 d.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全球化 e.助推器—国际金融信息化 f.智囊库—人才流动国际化 3. “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4. 当今科技革命的特点: a.技术群落成为主导 b.生产要素发生质变 c.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融合 d.可持续发展 5. 创新地理学:不是指地理学的创新,是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而构建的一门新的地理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a.创新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b.创新活动对区域产业的影响 c.创新活动对城市与区域的影响 d.创新体系空间格局及创新的空间扩散与转移 e.创新活动与创新环境 6.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 7. 世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循序渐进规律、演变加速规律、优化升级规律 8. 科技进步或技术创新是导致产业结构更替的源泉。 9.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从一产向二产转移,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向三产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一产劳动力减少,二三产劳动力增加。因为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2)雁行形态说(日本赤松)具体表现: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10.(1)世界经济重心:一定时期内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带动作用的地区,资源、资金、技术、产业和文化等高度密集,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动力最强、经济潜能最大、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份额最大的区域,也是最终需求和外贸出口增长最快、引进技术与吸纳国际资本最多的地区。 11. 科技革命是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根本动因。 12.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核心是比较利益(优势)理论 (1)相对技术差异论(大卫李嘉图):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无绝对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 (2)要素禀赋论(瑞典赫克歇尔&俄林):相对要素丰裕和相对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异是导致两国进行贸易之前相对商品价格不同的原因。这种相对要素价格和相对商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可以

高考区域地理专题:俄罗斯,东欧,北亚试题

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1.下列关于俄罗斯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受大陆影响明显 B.纬度高是冬季寒冷的最主要原因 C.北部比南部更干旱 D.俄罗斯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没有温带季风气候 2.俄罗斯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大部分航运价值不高。下列关于这一特点的成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东部沿岸经济欠发达 B.北部沿岸冰封期长,无不冻港 C.西部海岸线较短 D.最大港口通往大西洋需经它国海域 3.俄罗斯西部平原与东部山地、高原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 B.叶尼塞河 C.勒拿河 D.鄂毕河 4.亚麻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亚麻可能分布于俄罗斯的哪些地区?() A.亚洲部分的南部 B.伏尔加河的下游地区和顿河流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伏尔加河的中游地区 5.西伯利亚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太少B.常年气温过低 C.森林面积过大 D.灌溉水源不足 6.关于俄罗斯工业生产的正确叙述是() A.重工业发达B.轻重工业都发达C.轻工业发达D.高科技工业最发达 7.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中国 C、印度 D、美国 8.俄罗斯农业不稳定的原因是() A、雨热不同期 B、耕地面积狭小 C、多台风灾害 D、纬度高,热量不足且受北冰洋寒冷气流和极地大陆气团侵袭 材料:分析下面四条经纬线:工业革命起源国家首都所在的经线a、水平运动物体方向无偏转现象的纬线b、开罗附近金字塔所在的经线c、印度半岛南端所在纬线d,答9—10题: 9. a、b、c、d这四条经纬线经过的主要国家是() A. a经线经过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 B. b纬线经过刚果民主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巴西等 C. c经线经过俄罗斯、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南非等 D. d纬线经过埃及、印度、孟加拉国、中国等 10.由经线a、c和纬线b、d围成的区域所具有的特征是() A. 这里是一片热带汪洋,看不到大陆 B. 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分布区 C. 地处世界上最大的热带原始森林分布区 D. 随处可见的人,主要属于黑色人种 材料:2000年8月13 ,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沉没。2001年10月23日,打捞“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海上作业全部结束,俄罗斯总检查长率领的调查小组当天首次登上核潜艇甲板并对露出水面的潜艇部分进行了视察。如下图,回答11-12题:

东欧和北欧 世界经济地理

俄罗斯—世界大国 ?1、自然地理--疆域辽阔 1707.54万km2(苏联76%),居世界第一位。 ?2、资源--丰富多样、能源大国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 天然气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5%,产量占30% 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13%;产量占10%,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 煤蕴藏量占世界17.3%,居第二位,产量占6% 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约占30%。 铝2、铀14%、黄金储量居世界前列 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 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居世界第一位,占国土面积51%。木材蓄积量807 亿立方米 ?3、经贸--工业基础雄厚 出口品有:油、气、电、煤、机器设备、金属等

进口品有:机器设备、食品、化工产品、纺织服装等 ?4、科技文化--科技一流、文化厚重 ?5、中俄友谊--安全与发展 中俄两国边界问题——4300km 世代友好——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国为俄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矿产品、木及制品和化工产品是俄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三类产品出口额合计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7.5% 自中国进口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2010年合计进口243.0亿美元,占俄罗斯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4.3% 乌克兰UKRAINE ?【语言】官方乌克兰语,通用俄语 ?【首都】基辅(KIYV) ?工农业均较发达 ?煤炭、冶金、机械、化学工业是其经济的四大支柱 ?黑土面积居世界首位,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 ?中国为乌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白俄罗斯(Belarus) ?【语言】官方白俄罗斯语和俄语 ?【首都】明斯克(Minsk) ?工业基础较好 ?农业和畜牧业较发达 ?激光、核物理、核能、粉末冶金、光学、软件、微电子、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方面 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公路运输量居欧洲第4位 立陶宛LITHUANIA ?【语言】立陶宛语 ?【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 爱沙尼亚Republic of Estonia ?【语言】爱沙尼亚语 ?【首都】塔林Tallinn 拉脱维亚Latvia ?【语言】拉脱维亚语 ?【首都】里加Riga 煤炭分布

世界经济地理论文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 詹慧敏电商Q1241 12150048 摘要:能源问题关系国家的发展建设,人民的生产生活,解决好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意义重大。现在国际局势紧张加剧,中国与周边国家像菲律宾,俄罗斯等国都存在关于能源问题的摩擦,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政治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保证能源安全逐渐成为一项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涉及外交、军事、国家安全及能源等层面。本文以能源分布,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消费、贸易,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进口渠道与运输,能源安全问题表现五个维度为出发点,分析了世界能源现状与我国能源现状问题,然后针对我国能源安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写出了一些自己的对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措施的见解。 关键词:能源开采加工消费结构 一、世界能源的分布与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 在常规能源中,石油主要分布于两大弧形地带:东半球的北非中东波斯湾-里海-俄罗斯中北部;西半球的委内瑞拉—墨西哥湾西部-美国中部-加拿大西部-阿拉斯加北部。中东北非也是主要的石油产地。煤炭储量分布呈现出“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东半球多于西半球”的特点。且在北纬30°~70°形成了一个世界最丰富的含煤带,这个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向西经陕西、宁夏、新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英国的英格兰地区到达北美中部。其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和独联体。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其次是波斯湾地区,拉美地区的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世界水利资源主要分布在一些大江大河流域,但是发达国家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远胜于发展中国家的,瑞士、法国、奥地利、西班牙、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这些国家的水能开发利用程度均在50%以上。在非常规能源中由于技术资金原因,发达国家的开发程度也较发展中国家高。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集中在昆仑上—大别山—秦岭以北的北方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的储量最为丰富。费常规能源中,像拉萨等地的太阳能、内蒙古等地的风能、沿海地区的潮汐能、核能,虽都有涉及但因技术等的限制开发利用程度也不高。 二、世界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消费、贸易 世界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由于需要很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而能源的分布国可能由于缺乏技术资金实力,所以就会出现能源跨区域跨国际合作的机制。发达国家或有实力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收购别国的能源公司的股份而获得该国的油气资源。或者是提供技术、资金给该国在当地进行开发,为当地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也为自己国家建立能源贸易往来。 当然在购进能源后也需要对其进行加工生产,加工生产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源利用率的高低,在这一方面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能源的利用率很高。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这也是一笔很大的经济损失。 世界原油生产集中于储藏地,油品生产集中于消费地,世界石油消费与生产的地理分布不平衡相当突出。经合组织成员国消费的石油约占世界的60%,而它所生产的石油只占世界的30%;美国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的12%,却消费了世界石油的25%强;而中东地区生产

俄罗斯城市列表

俄罗斯城市列表 以后是俄罗斯城镇的列表。根据2002年俄罗斯人口普查,全俄罗斯有 1,108 城镇。加*的城市为联邦主体首府。 А[编辑] 中文名称俄语名称所属联邦主体 阿巴坎* Абакан哈卡斯共和国 阿巴扎Абаза哈卡斯共和国 阿卜杜利诺Абдулино奥伦堡州 阿宾斯克Абинс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阿钦斯克Ачинс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 阿迪格斯克Адыгейск阿迪格共和国 阿吉代尔Агидель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阿格雷兹Агрыз鞑靼斯坦共和国 阿克多武拉克Ак-Довурак图瓦共和国 阿赫图宾斯克Ахтубинск阿斯特拉罕州 阿克赛Аксай罗斯托夫州 阿拉吉尔Алагир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阿拉帕耶夫斯克Алапаевс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阿拉特里Алатырь楚瓦什共和国 阿尔丹Алдан萨哈共和国 亚历山德罗夫Александров弗拉基米尔州 亚历山德罗夫斯 克 Александровск彼尔姆边疆区 亚历山德罗夫斯克Александровск-Сахалинс кий 萨哈林州 阿列克谢耶夫卡Алексеевка别尔哥罗德州 阿列克辛Алексин图拉州 阿列伊斯克Алейск阿尔泰边疆区 阿尔梅季耶夫斯 克 Альметьевск鞑靼斯坦共和国 阿尔扎迈Алзамай伊尔库茨克州 阿穆尔斯克Амурс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纳德尔* Анадырь楚科奇自治区 阿纳帕Анапа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安德烈亚波尔Андреаполь特维尔州 安加尔斯克Ангарск伊尔库茨克州 阿尼瓦Анива萨哈林州

- 阿普雷列夫卡Апрелевка莫斯科州 阿普歇伦斯克Апшеронс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阿拉米尔Арамил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 阿尔达托夫Ардатов莫尔多瓦共和国 阿尔东Ардон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阿尔贡Аргун车臣共和国 阿尔卡达克Аркадак萨拉托夫州 阿尔汉格尔斯克 Архангельск阿尔汉格尔斯克州 * 阿尔马维尔Армавир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阿尔谢尼耶夫Арсеньев滨海边疆区 阿尔乔姆Артём滨海边疆区 阿尔乔莫夫斯克Артёмовс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阿尔乔莫夫斯基Артёмовский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 阿尔扎马斯Арзамас下诺夫哥罗德州 阿斯别斯特Асбес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 阿沙Аша车里雅宾斯克州 阿西诺Асино托木斯克州 阿斯特拉罕* Астрахань阿斯特拉罕州 阿特卡尔斯克Аткарск萨拉托夫州 阿兹纳卡耶沃Азнакаево鞑靼斯坦共和国 亚速Азов罗斯托夫州 Б[编辑] 中文名称俄语名称所属联邦主体 巴巴耶沃Бабаево沃洛格达州 巴布什金Бабушкин布里亚特共和国 巴格拉季奥诺夫斯克Багратионовск加里宁格勒州 巴卡尔Бакал车里雅宾斯克州 巴克桑Бакса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 巴拉巴诺沃Балабаново卡卢加州 巴拉赫纳Балахна下诺夫哥罗德州 巴拉科沃Балаково萨拉托夫州 巴拉希哈Балашиха莫斯科州 巴拉绍夫Балашов萨拉托夫州 巴列伊Балей赤塔州 波罗的斯克Балтийск加里宁格勒州 巴拉宾斯克Барабинск新西伯利亚州

世界经济贸易地理试卷

《世界经济地理》考试试卷 课程号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题,共15分) 1、下列是电子信息产品的第一消费大国的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中国 D 、德国 2、下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贸易额最多的粮食作物是( ) A 、小麦 B 、高粱 C 、稻谷 D 、玉米 3、国际贸易运输方式按照运量大、成本低顺序排位,应该选择( ) A 、海水上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 B 、海上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 C 、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 D 、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水上运输 4、下列被称为“石油海峡”的是 A 、马六甲海峡 适用专业年级(方向): 国际贸易2010级 考试方式及要求: 闭卷考试

B、霍尔木兹海峡 C、曼德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5、下列航区海运航线货物吞吐量居首位的是 A、太平洋航区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6、下列属于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 A、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运输线 B、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地中海,苏伊士运河------亚太航线 C、西北欧、北美东海----好望角,远东航线 D、南美东海------好望角------远东航线 7、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是 A、韩国 B、日本 C、中国 D、德国 8、我国首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地 A、中东地区 B、非洲地区 C、亚太地区 D、俄罗斯 9、下列经济组织的总部不在华盛顿的是 A、IMF B、NAFTA C、IBRD D、WTO 10、下列不属于世界主要飞机生产国 A、美国, B、德国, C、俄罗斯 D、韩国 11、东盟最大的经济体是 A、马来西亚 B、印度尼西亚 C、菲律宾 D、新加坡 12、下列不属于欧元区的国家是() A、法国 B、德国 C、意大利 D、英国 13、下列城市属于世界重要的证券交易中心的是 A、苏黎世 B、新加坡 C、芝加哥

高考区域地理俄罗斯教案设计

高考区域地理俄罗斯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俄罗斯的位置与范围 2、俄罗斯的地形与河流、湖泊 3、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二、教学重点 1、俄罗斯河流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2、俄罗斯多沼泽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东西差异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一个区域?根据俄罗斯地图,回顾所学知识总结。 二、知识梳理——俄罗斯自然概况 1、位置:①纬度位置50°N——70°N 30°E——180° ②海陆位置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西临波罗的海 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与哈萨克斯坦、蒙古、 中国等国接壤 2、范围:①欧洲部分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 南起黑海,北到北冰洋沿岸 ②亚洲部分西起乌拉尔山,东到太平洋沿岸

南抵哈萨克斯、蒙古与中国接壤, 北到北冰洋沿岸 3、地形 地形多样,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地势总体东高西低。 E F G 4、河流、湖泊 5、气候 总体特点:纬度高,热量不足,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强调: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的植被为温带草原或者温带荒漠,俄罗斯有大面积的

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特殊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思考与讨论 1、读俄罗斯气候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莫斯科和上扬斯克属于什么气候? ②它们两地的气候特征一样吗? ③不一样的话差异在哪里? 2、阅读莫斯科和上扬斯克月均温和月降水量表总结其气候差异。 莫斯科:气候温和,年温差较小,降水较多且较均匀。 上扬斯克:气候寒冷,年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3、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产生差异的原因? 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地形平坦,欧洲海岸线曲折,深入内陆,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进入,海洋性较强,气候较温暖湿润。 上扬斯克:位于东西伯利亚山地,靠近北冰洋,气候寒冷,东南部多山地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气候寒冷而干燥。 4、西西伯利亚地区多沼泽的原因? 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地形: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冻土:永久冻土,水分不易下渗 凌汛:洪水泛滥,积水成沼(缺乏湖泊蓄水) 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众多海岸线漫长,但是无论河运还是海运都不发达的原因?欧洲部分摩尔曼斯克成为极圈内的终年不冻港,以及伏尔加河河运发达的原因? 亚洲部分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海运:虽海岸线漫长,但纬度高,北冰洋沿岸封冻期长,航运价值不大。

俄罗斯主要城市概况

俄罗斯主要城市概况莫斯科 一、城市概况 (:Москва?[m?s?kva],俄语拉丁字母拼写:Moskva)是和的首都,并且自成为首都起就一直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城区人口逾1,1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1/10。面积2,510平方公里,与和接壤。 莫斯科沿而建,由1147年的时代开始,到至及俄罗斯联邦政权都一直担任着国家首都的角色。它是历史悠久的所在地,并一直作为上述政权的总部,为俄罗斯数个被列入之一的建筑群。 二、历史概况 莫斯科得名于如今穿越整个城市的,而莫斯科河的名字来源有三种解释,分别是低湿地()、()、密林()。 莫斯科的建立被认为是在1147年,当时,大公在争夺基辅王位的一次战争后战斗获胜后,他邀请了自己的盟友公爵去到了弗拉基米尔公国边境上的一个名叫莫斯科地点庆祝自己的胜利,这也是史书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这个地方,而后,俄罗斯人便把这一年作为莫斯科的诞生的日子,不过当时的莫斯科还是一个小村庄。1156年,尤里·多尔戈鲁大公在莫斯科巩固了防御措施,由此莫斯科便有了一个防御性的要塞的地位。 1263年,建立,1276年,首任莫斯科大公达尼埃尔立莫斯科为首府,1238年-1480 年期间,莫斯科被统治;15世纪俄国人以莫斯科为中心,集合周围力量进行反对金帐汗国统治的斗争,并于莫斯科大公时在1478年最终统一了俄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而莫斯科则成为俄国的首都;1572年莫斯科被克里米亚鞑靼人袭击和和焚毁。1700年后,迁都到。 1917年11月,领导的胜利后,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18年从(今圣彼得堡)迁到莫斯科,并于1922年12月正式成为首都。1992年后,莫斯科成为的首都。 三、地理概况 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东经37度到38度之间,地处俄罗斯平原中部,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两河间的中俄罗斯高地。城市面积平方公里。大莫斯科(包括环城公路以内地区)面积900平方公里,包括外围绿化带共为1725平方公里。莫斯科位于三种地形交接处。西北接斯摩棱斯克-莫斯科高地(地势较为平坦,海拔175-185米)。南接莫斯克沃列茨科-奥卡河平原(海拔200-250米的乔普雷斯坦高地,沟壑众多)。东面是梅晓拉低地,有坚硬的沙丘,海拔约160米。 莫斯科属于温和的。极端气象十分频繁。十二月会开始漫长的冰雪消融期,降雪量大,平均年积雪期长达146天(11月初—4月中),冬季长而天气阴暗。1月平均气温℃(最低-42℃),平均每年气温零度以上的天数为194天,零度以下--103天。而夏天可能气温陡降,阴雨连绵。7月平均气温℃(最高37℃)。总计全年天气晴朗时间1568小时。最近十年冬季常有相对湿度(高于70%)和温度(高于0度)较高的记录。年平均降水量190

世界经济地理论文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世界经济地理课程论文The world economic geography(Thesis) (2011年9月—11月) 题目:法国的优劣势产业分析 分院:经管分院 专业:08国贸 班级:三班 学号:20080510610329 学生姓名:陈华东 指导教师:方丽 起讫日期:2011年9月—11月

摘要 法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第五大贸易国、第四大对外援助国、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2006年有38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是我在欧洲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技术引进国。 关键词:法国、经济体、贸易国、投资、资源、技术 一、法国的优势产业 (一)、航空 法国航空工业领域技术非常系统和全面,主要包括大型民用客机、运输机、军用战机、军用直升机等整机系统以及包括飞机发动机在内的关键零部件。 其中,民用航空领域的空中客车公司虽系法、德、英、西联合体,但是在原法国飞机公司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法国占据主导地位。除了整机设计、制造和集成组装外,关键环节技术方面的复杂电子系统和关键部件的飞机发动机均由法国制造或集成制造。 成立于1992年的欧洲直升机公司,是世界上负载较重直升机制造商,目前以占据世界市场的50%而位居全球第一。 达索(DASSAULT)飞机制造公司曾以生产幻影战斗机闻名遐迩,目前是欧洲唯一的小型喷气式商务客机制造商,在业内分得世界市场的半壁江山。 法国赛峰集团旗下的斯奈克玛(SNECMA)公司为发动机专业制造商,产品包括民用发动机、军用发动机以及航天发动机。民用发动机系列中包括供给波音737和空客A320、A340的CFM56;专供波音777的GE90;供给波音 747和A330的CF6以及专门供给A380的新型GP7200等。在民用飞机发动机领域,赛峰集团居世界第一,是空客、波音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约占空客70%和波音50%的发动机市场。 (二)、航天 法国航天工业发展一方面融合于欧洲空间局,另一方面则保持着自己的独立

俄罗斯历史概况

俄罗斯历史概况 基辅罗斯(862年至1242年) 早在公元1世纪,在中、东欧的第聂伯河、奥得河、维斯瓦河及布格河流域便住着了斯拉夫人。至6世纪,斯拉夫人分为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中、上游,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西德维纳河一带,成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的祖先。到了公元7、8世纪,东斯拉夫人有两个准国家组织,以基辅为中心的库雅巴及以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斯拉维亚。862年,由于斯拉维落亚各部落为争夺权力而内战不休,使各部精疲力尽,于是商议寻找一位王公来治理各部,裁决纠纷。在他们眼中,住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瓦良格人(即罗斯人)精明能干,秩序井然,于是邀请瓦良格人首领留里克当他们大公。留里克王朝由此开始。879年,留里克身亡,大公之位由奥列格接掌。奥列格认为诺夫哥罗德地势偏僻,不利发展,觊觎南方的基辅。882年他率兵南下,首先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和柳别奇,然后南下基辅。奥列格定都基辅,称为“诸罗斯城市之母”。之后,他继续征克周围的部落,将东斯拉夫人部落的斯洛文人、克里维奇人、德列弗利安人、谢维利安人、拉迪米奇人以及非斯拉夫人的麦里亚人、维西人和楚得人置于控制之下,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史称基辅罗斯。 1223年蒙古军队在拔都汗的带领下侦查基辅罗斯,罗斯各大公与长期的仇敌钦察人组成联盟,在卡尔卡河岸与汗国侦查军队交锋。由于罗斯各公国大公对蒙古汗国不了解,再加上内部不合,被包围后歼灭,5位大公阵亡。随后蒙古军与1237年击破弗尔季米尔公国首 府弗尔季米尔,经过各公国境内折回补给,又在1239年重新侵略罗斯过境,在1240年占领基辅,代表着蒙古240年统治的开始。 弗拉基米尔大公(1157年至1389年) 俄罗斯人被蒙古人打败后,被分割为三部分.西北方的诺夫哥罗德,南方的乌克兰,中,东北部森林区的罗斯公国,诺夫哥罗德独立,但是要缴纳重税,乌克兰被金帐汗直接管理,俄罗斯公国需定期到萨莱可汗大帐叩头领取汗敕,缴税和提供兵源,是严格的封臣关系,俄罗斯法理上没有自己的政府,其最高统治者是蒙古大汗。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蒙古大汗实际上干预了俄罗斯和钦察汗国的事务,蒙古人是间接统治,因为俄罗斯未统一,政治上维持分裂状态。如派人治理,耗时费力。在征税上最初派八思哈,后来改为任命一位弗拉基米尔大公,全体公国也要服从,这么是俄罗斯在政治上联合起来的最早尝试,使大公听从莫斯科公国,汗使王公听命于他们所爱戴的大公。使罗斯统一位全俄罗斯大公,随着金帐汗控制越来越松,莫斯科在1378年打了一次胜仗,但是在1382年受到脱脱迷失入侵,再过100年,罗斯独立。俄罗斯在别儿迪别分裂为东俄与西俄,出现两个俄国是因为立陶宛的入侵,金帐汗无力干涉。俄罗斯后来再分裂成乌克兰,白俄罗斯。 莫斯科大公国(1263年至1547年)

世界经济地理读书笔记

世界经济地理读书笔记读书缘由: 作为从中学的世界地理过渡到地理学专业的桥梁,曾经的经济地理学的主 干学科之一的“世界经济地理”,同时也是老师向我推荐的专业基础书,我这 些天仔细研读,慢慢体会,边思考边请教,感觉有较大进步。 写作方式: 主要把读书时引发的思考写出。把引发的思考按本书的展开顺序依次罗列,在其间渗透了笔者读书的一些原则。 笔记正文: 1.关于全书的结构的认识。 全书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和第一章,为“世界经济地理”的 基础理论部分;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总体介绍作为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两个基础组成部分即居民(人口)和产业(第一、二、三产业地理);第三部分为分区的介绍,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和 世界的海洋。为了在经济地域系统上求得性质的均一性,没有把美洲分割成自 然地理意义上的南美洲和北美洲,而是就经济政治地理而言地分成了美国南部 国界以北的美洲——北美洲,和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拉丁美洲两部分。全 书的最后一章单辟版面,介绍“世界海洋”,以适应“海洋开发新时代”的来临,内容稍显单薄,只介绍了海洋的能源资源和空间资源和“世界各大洋的经 济地域差异”,或许是因为经济地理学者对海洋的经济地理意义及影响研究得 还不深入的缘故。笔者认为,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技术的进步,海洋的经济地理、政治地理意义会越发凸现出来,海洋环境有其独特的不同于陆地环境的经 济地理特点,特别是海洋在世界地缘经济体中做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很有理论 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2.关于绪言的读书笔记 绪言主要介绍了关于“世界经济地理”这门学科的如下几方面内容: ①学科定位:地理学科体系中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与人类经济活动结合十分密切的基础应用学科。 ②简要的学科历史回顾:十九世纪末,随着经济地理学的诞生,外国地理 也分化出外国经济地理这门学科——诞生;二战以来学科更名为“世界经济地理”,以反映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学科的发展趋势。

区域地理俄罗斯试题

《俄罗斯》课堂作业姓名 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国家。请阅读俄罗斯资源、工业和交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1.根据俄罗斯所跨越的经纬网,可以发现俄罗斯 A.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B.地跨东、西半球 : C. 地广人稀 D.绝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2.下列关于俄罗斯的资源与工业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种类较单一 。 B. 东部地区的工业区因资源较少,主要以高科技工业为主 C.东北部没有工业区,说明东北部地区没有矿产资源 D.在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3.关于俄罗斯交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俄罗斯地域辽阔,工业产品中多数重型设备需长距离运输,加之俄罗斯纬度高,河流易结冰,河运以及海运不发达,所以俄罗斯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 B.因为南部地区地形平坦,铁路主要分布在南部

C.俄罗斯海岸线漫长,海运十分发达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位于俄罗斯中部地区,所以新西伯利亚是最大的铁路交通中心 4、俄罗斯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大部分航运价值不高,下列关于这一特点的成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货物多东西向运输,但大河多南北走向B.北部沿岸冰封期长,无不冻港C.西部海岸线较短D.最大港口通往大西洋需经它国海域 5、俄罗斯东部地区有许多大河,但河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河流结冰期较长②河流流向与主要货物流向不一致 ③河流沿岸人烟稀少,无城市④内河航运量小,运费高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6、摩尔曼斯克位于北冰洋沿岸却是终年不冻港,其主要原因是() A、受地形影响 B、受纬度影响 C、受海陆位置影响 D、受洋流影响 7、下列关于俄罗斯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受大陆影响明显 B、纬度高是冬季寒冷的最主要原因 《 C、北部比南部更干旱 D、俄罗斯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没有温带季风气候 8、 (2011年广东中山)俄罗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内陆,而日本工业区分布在沿海,主要原因是( ) A.纯粹是政府决策的不同 B.俄罗斯内陆人才多,而沿海人才缺乏 C.日本工业区这样分布便于充分利用其便利的海运条件,而俄罗斯国内资源丰富 D.俄罗斯交通发达,日本相对落后 读沿北纬55度所作的地质剖面图,回答9~10题。 9、图示湖泊的成因和湖水的性质分别是 () A.断层陷落-淡水 B.冰水侵蚀-淡水 C.地壳运动-咸水 $ D.火山活动-咸水 10、该湖分布在()

俄罗斯主要城市

俄罗斯主要城市 俄罗斯主要城市; 新西伯利亚Новосибирск 萨拉托夫Саратовская 摩尔曼斯克Мурманск 赤塔市Чита города 叶卡捷琳堡Екатеринбург 车里雅宾斯克Челябинск 下诺夫哥罗德Нижний Новгород 诺夫哥罗德 Новгород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Красноярск 伏尔加格勒Волгоград 巴尔瑙尔Барнаул 梁赞Рязанская 乌兰乌德Улан-Удэ 萨马拉Крылатка 鄂木斯克Омск 乌法Уфа 彼尔姆Химическая завивка 图拉Тульский 雅罗斯拉夫尔Ярославль 加里宁格勒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ая 库尔斯克Курск 沃罗涅日Воронежская 陶里亚蒂Тольятти 克拉斯诺达尔Краснодарский 罗斯托夫Ростов 库尔曼斯克Кульман Траск 奔萨Пензенская 利佩茨克Липецк

阿斯特拉罕Каракуль 马哈奇卡拉Махачкала 伊万诺沃Ивановская 马格尼托格尔斯克Маньи Tuoge Магнитогорск 马加丹Магаданская 阿尔汉格尔斯克Архангельск 斯塔夫罗波尔Ставропольский 库尔干Курган 别尔哥罗德Белгородская 卡卢加Калужская 奥廖尔Орловский 伊尔库茨克Иркутск 奥伦堡Оренбургская 托木斯克Томск 克麦罗沃Кемеровский 伊热夫斯克Ижевск 基姆雷Цзи Mul ei 秋明Тюменская 布良斯克Брянск 下塔吉В Таджи 新库兹涅茨克Новокузнецк

俄罗斯和美国填图

22.读图1-4-6回答: (1)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_山脉,C__________河,D__________河,E__________河,F__________河,G__________河,H__________河,I__________湖,J__________海, K__________海,L_________平原,M_________平原,W_________高原,X_________山地。 (2)将图中字母代表的事物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N__________工业区,O__________工业区,P__________工业区, Q__________工业区,R__________铁矿,S__________铁矿, T__________煤矿,U__________油田,V__________油田。 (3)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海港城市①出现极夜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年不冻的原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莫斯科出发,至__________市,是__________铁路,是横跨亚欧的__________亚欧大陆桥,沿途所见的森林是属于__________带。 (5)俄罗斯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东部临太平洋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而西南部有少部分__________气候,北部是__________气候。23.读图1-4-7回答:

俄罗斯概况

简答题范围 1.简述“罗斯受洗”的意义。 1.这就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罗斯受洗”。从此东正教成了国教。俄罗斯由此开始,从一个“多神信仰”和“宗教虚无”的民族迅速转变为了全民接受基督教的民族。 2.“罗斯受洗”是俄罗斯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其影响意义,超过了任何一个王朝或政权的建立或消亡,自罗斯受洗以来,俄罗斯人确定了自己一千余年的思想根基,并因此实现了自己民族的超常发展。 3.“罗斯受洗”使基辅罗斯的封建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单一的宗教加速了斯拉夫各部落的统一过程,也加强了大公的权力。“罗斯受洗”还使先进的拜占庭文化涌入罗斯,这是俄罗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4.罗斯人皈依基督教后,基辅罗斯教会仿效东派教会的模式组织起来,997年,在基辅设置了大主教区。不久,在诺夫哥罗德等城市都建立了主教区。 5.1054年基督教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正式称为“正教”,习惯上称为“东正教”。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正教结合斯拉夫民族的特点,在俄罗斯大地上有了很大发展。12世纪,莫斯科公国兴起后,东正教常被作为俄罗斯国家统一的旗帜和象征。1598年,俄罗斯正教会成立,它受沙皇控制,使用斯拉夫语传教,从而加速了东正教的俄罗斯化的进程。 6.由于他的统治,东斯拉夫人的历史和基督教的信仰牢固地联系在了一起。毫无疑问,基督教传入斯拉夫社会,巩固了君主对国家、民族的统治。在弗拉基米尔的统治下,大力发展和拜占庭帝国的关系,基辅罗斯经济、文化发展很快,境内兴起了很多城市,而城市当中,都建立了很多学校及教堂,教育事业就是从他的时代开始发展的。 2.简述伊凡四世的改革。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伊凡四世于16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和军事改革。将贵族杜马过渡到新的国家机器----缙绅会议,成员由贵族杜马、宗教界高级代表,各政厅的高级官员和工商界上层人士组成。1549年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召开了第一届等级代表会议----缙绅会议。缙绅会议的产生标志着俄罗斯等级代表

世界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世界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英文名称世界经济地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 课程类型必修 开设学期 6 学分数 3 一、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世界经济地理》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培养中学地理师资所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世界经济地理是把世界作为经济地域巨系统,把各国、各地区作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的经济地域和经济地域系统来研究的。侧重于研究它形成发展的条件、地域产业结构、区域构造类型和经济地域系统,着重探讨几者的地域运动与地域组合规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地域分工和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揭示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研究它们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域组合特点,探讨地域产业结构的类型和基本特征,分析其经济地域的组织形式和经济地域格局的发展特点,阐述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与发展趋势,从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外为中用,为合理地组织我国的地域生产和布局生产力,形成合理的经济地域系统,为加快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同时,这门学科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地了解世界、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也肩负着重要任务,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地域经济现象产生的条件,思考地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教学时数分配表 (三)考核方法与要求 1.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成绩占70%(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2.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表现、到课率、小测验、期中考查等;期末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方式。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陈才等《世界经济地理》(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2月

世界经济地理复习要点

三、掌握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 1、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的演变记述阶段:国外的经济活动现象(世界各国的产业发展条件及分布)分类阶段: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空间演变规律说明阶段:世界经济联系的空间动力机制 (2)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现实界定世界范围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地域及其系统; 世界经济地理就是侧重研究各类经济地域的发展条件、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空间 演变规律以及区域经济联系空间规律的科学。 (3)经济地域及其系统 经济地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与具体的时空条件紧密结合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的地理空 间,是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地域单元。内容:三大板块:条件要素研究、结构功能研究、构造类型研究。 2、世界经济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分析和研究世界不同层次的经济地域的经济发展条件和要素。 第二,分析和研究世界及各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及其与条件要素的组合关系第三,分析和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地域、类型特征以及经济地域系统。第四,重点

国家和地区的重大区域问题研究和分析。 四、掌握世界经济地理的学科特点和性质 1、学科特点 全球性、区域性、综合性、预测性 2、学科地位地理科学体系中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结合十分密切的基础应用学科; 3、学科性质 应该属于自然科学。 有的学者认 为: 有的学者认 是一门“边缘学科” 。 为: 我们认为:属于社会经济学科。 第二章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演变 、经济全球化 1.定义:是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活动和合理配置,逐渐以至最终完全消除国家间的各种壁垒,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日益发展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支撑

世界经济地理复习

世界经济地理 一、国际经融中心形成条件 1、多元化的经济基础 所在国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是国际金融中长的依托条件。 * 首先,金融中心都是在工业生产达到相当规模基础上产生的; * 其次,商业活动的频繁开展,达到相当规模。 2、优越的时区条件 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大多位于主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因商业通枢纽和商贸中心,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因商业贸易衍生出来的旺盛金融需求,如伦敦、纽约 * 随着金融全球化发展,跨境、跨时区的交易量大幅度增加,客观上要求金融中心必需处十一的时区内,以便成为全球联系交易的一环。如东京、新加坡。新加坡。新加坡。 3、金融机构的大量聚集 金融机构的集聚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能使机构间的合作与人员交流成本降低; 4、政策 政府政策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简要分析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 1.集中与东道国经济中心区 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集中于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国家首都和区域首府。如美国商务加利福尼亚、纽约、德克萨斯、伊利诺伊和新泽西等州是最主要的外国分支机构集聚区;日本的大都市区拥有全国4/5的外国分支机构。 2.集中于边界地区边界地区相邻,历史上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 相关信息较多。这种情况十分有利于邻国投资者的区位选择。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在边界地区(或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并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 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密切的社会和亲属联系,也对外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可进入性强。语言和文化习惯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尤其是投资者与投资地具有密切的个人关系时,更易于投入。 三、简要分析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开发形成条件 1. 油田规模大,油井单产高。 平均每个油田的现有储量竟高达5.7亿吨,比亚、非、拉其他产油国油田大几十倍,超过美国油田一千多倍。 储量在6.8亿吨(50亿桶)以上的巨型油田共有27个,占全区石油总储量75%。其中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和沙特阿拉伯的盖瓦尔油田的累计储量(即历年产油量加现有储量)均达到90亿吨左右。 全世界石油储量超过6.8亿吨的特大油田共有21个,波斯湾地区即占14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