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及知识点整理(全)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及知识点整理(全)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及知识点整理(全)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及知识点整理(全)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要点

第一章粉体工程基础

粉体:粉末质粒与质粒之间的间隙所构成的集合。

*粉末:最大线尺寸介于0.1~500μm的质粒。

*粒度与粒径:表征粉体质粒空间尺度的物理量。

粉体颗粒的粒度及粒径的表征方法:

1.网目值表示——(目数越大粒径越小)直接表征,如果粉末颗粒系统的粒径相等时

可用单一粒度表示。

2.投影径——用显微镜测试,对于非球形颗粒测量其投影图的投影径。

①法莱特(Feret)径D F:与颗粒投影相切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②马丁(Martin)径D M:在一定方向上将颗粒投影面积分为两等份的直径

③克伦贝恩(Krumbein)径D K:在一定方向上颗粒投影的最大尺度

④投影面积相当径D H: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⑤投影周长相当径D C:与颗粒投影周长相等的圆的直径

3.轴径——被测颗粒外接立方体的长L、宽B、高T。

①二轴径长L与宽B

②三轴径长L与宽B及高T

4.球当量径——把颗粒看做相当的球,并以其直径代表颗粒的有效径的表示方法。(容

易处理)

*粉体的工艺特性:流动性、填充性、压缩性和成形性。

*粉体的基本物理特性:

1.粉体的能量——具备较同质的块状固体材料高得多的能量。

2.分体颗粒间的作用力——高表面能,固相颗粒之间容易聚集(分子间引力、颗粒间

异性静电引力、固相侨联力、附着水分的毛细管力、磁性力、颗粒表面不平滑引起的机械咬合力)。

3.粉体颗粒的团聚。

第二章粉体加工与处理

粉体制备方法:

1.机械法——捣磨法、切磨法、涡旋磨法、球磨法、气流喷射粉碎法、高能球磨法。

①脆性大的材料:捣磨法、涡旋磨法、球磨法、气流喷射粉碎法、高能球磨法

②塑性较高材料:切磨法、涡旋磨法、气流喷射粉碎法

③超细粉与纳米粉:气流喷射粉碎法、高能球磨法

2.物理化学法

①物理法(雾化法、气化或蒸发-冷凝法):只发生物理变化,不发生化学成分的

变化,适于各类材料粉末的制备

②物理-化学法:用于制备的金属粉末纯度高,粉末的粒度较细

③还原法:可直接利用矿物或利用冶金生产的废料及其他廉价物料作原料,制的

粉末的成本低

④电解法:几乎可制备所有金属粉末、合金粉末,纯度高

3.化学合成法——指由离子、原子、分子通过化学反应成核和长大、聚集来获得微细

颗粒的方法

①固相法:以固态物质为原始原料(热分解反应法、化合反应法、水热法等)

②液相沉淀法:最常见的方法沉淀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共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

影响颗粒粉碎的因素:易碎性、碰撞速度(碎料例子碰撞速度、粉碎介质碰撞速度)

粉体的分级:把粉体材料按某种粒度大小或不同种类颗粒进行分选的操作。(筛分分级、流体分级)

1.影响筛分的因素——物料(堆积密度、粒度分布、含水量)、筛分机械(孔隙率、

筛孔大小、筛孔形状、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加料的均匀性、料速及料层厚度)。

2.流体分级的种类及其优缺点——利用不同粒径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速度差,针对超

微细粉体分级

①干式分级

②湿式分离优点(精度高、范围窄、操作简单),缺点(过程中易固结、单位面

积产量低、对可溶于分散介质和易变质的物质不能使用)

造粒:“增大粒径”的过程

常用的造粒方法:凝聚造粒法、挤压造粒法、压缩造粒法、破碎造粒法、熔融造粒法、喷雾造粒法。

粉体成形:将粉末状态的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孔隙率以及强度的预成形坯体的加工过程。

模压成形:单向压制、双向压制、浮动凹模压制

等静压成形:借助高压泵的作用把流体介质压入耐高压的刚体密闭容器内,高压流体的静压力直接作用在弹性膜套内的粉末上,使粉末体在同一时间内各个方向均衡受压而获得密度分布均匀和强度较高的压坯。

第三章有机高分子材料成形加工基础

牛顿流变学:也称经典流变学,是把研究对象处理成简单的流体,再用数学描述简单流体中抽象质点的切应力与且应变的定量关。

*聚合物的成形性能:流动性、收缩性、结晶性、吸湿性和粘水性、热敏性和水敏性。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温度、压力、模具和聚合物的品质)

1.温度的影响——聚合物的温度越高流动性越好

2.压力的影响——压力增加流动性增大

3.模具的影响——浇注系统形式、尺寸与布置、冷却系统设置、流速阻力设置直接影

4.聚合物品质影响——热固性塑料粒度均匀、湿度大、含水分等利于改善流动性

影响聚合物成形性能的因素:聚合物粘度的影响、聚合物的聚集态及物理特性的影响。

第四章聚合物成形加工技术及原理

模压成形:(又称压制成形或压缩成形)是先将粉状,粒状或纤维状的塑料放入成型温度下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而使其成型并固化的作业。包括模压成形前的准备和模压过程两个阶段。

模压成形阶段中应注意的问题:加料、合模、排气、交联固化、聚合物制品脱模、清理模具。

模压成形过程参数:成形温度、成形压力和成形时间。

挤出成形加工过程的工艺阶段:加料、输送、压缩、熔融、混合、排气。

注射成形:(注塑成形)将聚合物的颗粒注入注射机内,并经外热式加热熔融至流动状态,再以很高的压力和较快的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凝固成形。

注射过程:加料、推进、熔融、注射

注射成形的主要工艺参数是机筒温度(包括喷嘴温度)、注射压力和成形周期(注射、高压、冷却等时间);其次是加料量、剩料及模具温度等。(机筒温度、喷嘴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成形时间)。

气辅注射成形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熔体温度、熔体预注射量、气体注入延迟时间、气体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气体注射时间。

吹塑成形的基本过程:型坯制备、吹胀赋形、定型、脱模。

吹塑成形的主要方法:中空聚合物制品吹塑、薄膜吹塑。

第五章硅酸盐类材料的生产及工艺原理

硅酸盐类材料:玻璃、陶瓷、水泥、耐火材料等

1.配比正确、稳定,保持水分、温度适宜

2.配合料混合均匀性良好

3.具有一定的颗粒级别

4.具有一定的气体率

玻璃的熔制:将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成为均匀的、无可见气泡并符合成形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

硅酸盐玻璃熔制过程大体可分为:硅酸盐的形成、玻璃液的形成与澄清、均化与冷却。

玻璃制品的成形过程:成形(赋予制品以一定的几何形状)、定形(把制品的形状固定下来,在温度降低下想、进行)。

*日用玻璃器件成形方法:人工成形、机械成形。

玻璃中的应力三类:热应力、结构应力、机械应力。

玻璃为什么要退火:玻璃及玻璃制品在成形后的冷却过程中,经受激烈的、不均匀的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应力会导致大多数制品在存放、加工及使用中自行破裂,所以一般在成形后均要经过退火,以减少或消除应力。

*玻璃退火的原理:玻璃的永久热应力产生于从转变温度附近到退火温度区的结构调整(应力松弛),因此,为了消除永久应力,也必须将制品加热到质点可移动、调整的温度。玻璃在转变温度以下的相当温度范围内,玻璃中的质点仍能进行调整,而玻璃的粘度值也相当大,不至于造成可测出的变形,因此可以在该温度区内进行退火。

*玻璃的退火工艺:(按温度和时间变化)一次退火、二次退火及精密退火;(按退火设备)间歇退火、连续退火。

1.坯料制备:第一阶段——原料处理,第二阶段——混合制备

2.坯体成形:将泥坯料加工成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的均质坯体

3.坯体干燥

4.烧成:热工设备是窑炉。

①燃料不同分为:固体燃料炉(煤烧窑)、液体燃料炉(重油烧窑、轻柴油烧窑)

气体燃料炉(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烧窑)

②以电为能源:电炉、微波炉、高频感应炉、等离子炉

③制品是否与火焰接触:明焰窑、隔焰窑、半隔窑

④烧成过程连续与否:间歇式窑、连续式窑

⑤制品输送方式不同:隧道窑、辊道窑

5.釉料及制备: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一层很薄的玻璃体。釉有铅釉(PbO为

助熔剂的易熔釉)、石灰釉(CaO)、长石釉(长石为主要熔剂)等。釉的组成:玻璃形

成剂、助熔剂、乳浊剂、着色剂、其他辅助剂。基本施釉的方法有浸釉、浇釉、喷

釉。从原料配方到釉层形成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原料的分解、化合、熔化、凝固。耐火材料:一般是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烧结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原料加工—配料—成形—干燥—烧结—拣选—成品。

耐火材料烧成用窑炉:隧道窑、倒焰窑、梭式窑。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制成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式:(按生产制备的方法)干法生产、湿法生产。

1.干法生产——采用烘干生料粉,或是原料的粉磨与烘干同时进行,或是先烘干后再

粉磨,而后煅烧成熟料,再用其生产水泥的方法。

2.湿法生产——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直接煅烧成孰料,再以其生产水泥的方

法。

第六章特种陶瓷的生产制备

特种陶瓷的成形方法:冷等静压成形、注射成形、轧膜成形、流延成形、热压铸成形。

特种陶瓷的是烧结方法:热压烧结与热等静压烧结、液相烧结、反应烧结。

影响烧结的因素:烧结程度与烧结时间、颗粒半径等密切相关(粉粒越细小,烧结时间越长,烧结越充分),其他因素也会产生影响,如气泡和晶界、杂质及添加剂、烧结气氛等。

第七章冶金工程基础

金属冶金按其原理可以划分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电冶金及粉末冶金

火法冶金的基本过程:炉料准备、熔炼和精炼。

金属粉末冶金的基本过程:(又分为制粉、成形、烧结、后处理等四个基本过程)

1.金属粉末的制取和准备

2.将金属粉末制成所需形状

3.将坯块在物料主要组员熔点以下的温度进行烧结,使之成为满足最终的物理、化学

和力学性能要求的合格材料或制品

第十三章钢的相变

*钢中典型的相变可归类为:加热过程中的奥氏体转变;冷却过程中的珠光体、贝氏体及马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后的再加热(回火)转变。

奥氏体: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点阵结构。具有较高塑性、较低屈服强度,相变过程易发生塑性变形产生大量位错或出现孪晶。

奥氏体转变:钢在由室温加热至高温的过程中,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A1时会发生由α、Fe3C 两相组织向单相γ-固溶体的转变。这种转变会随温度升高直至亚共析钢的A3、过共析钢的A cm以上方可转变完全。转变生成的γ-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

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2.加热速度

3.第二相质点

4.钢的化学成分

5.钢的原始组织

贝氏体:是一种铁素体与碳化物的两相机械混合物。(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无碳贝氏体)

贝氏体转变:当奥氏体被过冷至珠光体转变以下的较低温度时,过冷奥氏体发生的另一种分解转变。

马氏体转变:以高于过冷奥氏体分解转变的临界温度冷却速度冷却通过高温区与中温区,珠光体与贝氏体的分解转变将会被抑制,而在低温区发生的一种新型的相变。

马氏体高强度、硬度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其中的过饱和碳含量,合金元素的影响较小。

退火:目的是要消除材料内部的非平衡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平衡状态。是指将材料加热到某一特定温度,并保持适当时间,而后再以较缓慢的速度冷却至室温,或冷至某一较低的特定温度再等温保持足够时间,而后继续冷却至室温的工艺过程。

淬火:通常将钢加热到奥氏体化状态,保温一定时间,而后以高于奥氏体分解转变的临界温度冷却速度冷却,使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组织的工艺过程。

正火:将钢加热到上临界点Ac3或Ac cm以上30~50℃或更高温度,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使奥氏体达到完全均匀化状态,而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的处理过程。

回火:工件淬硬后加热到A C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淬透性与淬硬性

淬硬层:钢进行淬火处理后所获得的马氏体组织层

淬透性:将经相同条件下淬火,钢所获得淬硬层厚薄的能力

淬透性所表征的是钢在淬火过程中获得马氏体组织的能力(表征方法:临界淬透直径法、末端淬火法)

影响淬透性的因素,主要是钢中的合金元素及其含量

淬硬性:淬硬层的实际硬度的高低,它主要取决于钢及马氏体中的碳含量,合金元素其辅助作用

其它

时效:从经过固溶处理后的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细小弥散的沉淀相的过程。

*时效强化:在时效过程中析出的沉淀相,通常使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可达到强化效果。共格畸变的存在,是造成合金时效强化的重要因素。

*时效析出沉淀的过程:较低温度下的溶质原子偏聚及形成的偏聚区(GP区);随温度升高在GP区内析出亚稳定的过度沉淀相;更高温度下过度相转变成平衡相。

*固溶时效强化的效果一般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合金的最大固溶度、合金的最大固溶度与室温下的固溶度差、时效析出的沉淀相性质

什么是形变热处理?形变热处理的强化机制是什么?

相图(phase diagram):也称相态图、相平衡状态图,是用来表示相平衡系统的组成与一些参数(如温度、压力)之间关系的一种图。

枝晶的判断、成分、类型:材科基56页

胞状树枝晶、柱状树枝晶、自由树枝晶

由图判断是否为枝晶,为何枝晶

解释粉体、粉末、粒度的物理含义及粉末粒度的表征方法与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粉体的制备方法有哪些?试例举两种超细粉的制备方法

材料工程基础一到九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位置低的元素还原位置高的氧化物时,相距越远反应越彻底。Mg、Al、Si能还原FeO。Al还原FeO最彻底。Si次之。

2、熔剂的作用:降低脉石熔点,去硫

3、熔剂种类:根据熔剂的性质可分为碱性熔剂和酸性熔剂,根据矿石中脉石和燃料中灰分的性质来决定选择。

4、燃料

(1)作用:依靠燃料的燃烧而获得热量,起着还原剂的作用。

(2)常用燃料——焦炭。优点:强度大、发热量高、价廉;缺点:灰分较多,杂质硫、磷的含量较多。

(3)高炉燃料的要求:

含碳量要高,以保证它有高的发热量和燃烧温度。

有害杂质硫、磷及水分、灰分、挥发分的含量要低,以保证生铁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燃料消耗。

在常温及高温下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气孔率要大,粒度要均匀,以保证高炉有良好的透气性。

5、炉渣的主要作用:

通过熔化各种氧化物控制金属的成分。

保护金属防止金属过分氧化。

防止热量损失,起到绝热作用,保证金属不致过热。

6、高炉由上到下:预热带,还原带,增碳带,风口轴心,熔化带

7、理化过程:燃料的燃烧,铁的还原,铁的增碳,其他元素的还原(Mn,Si,P),去S,造渣

Mn,Si 部分被还原,被还原后进入铁水中;Al不被还原,只能和熔剂形成渣

铁水中C饱和,溶有部分的Mn,Si,S以及全部的P

8、高炉产品:生铁(铸造生铁,炼钢生铁,特种生铁)、高炉煤气、炉渣

9、钢中各元素的作用

C:控制钢材强度、硬度的重要元素,每1%[C]可增加抗拉强度约980MPa。

Si:也是增大强度、硬度的元素,每1%[Si]可增加抗拉强度约98MPa。

Mn:增加淬透性,提高韧性,降低S的危害等。

Al:细化钢材组织,控制冷轧钢板退火织构。

Nb:细化钢材组织,增加强度、韧性等。

V:细化钢材组织,增加强度、韧性等。

Cr:增加强度、硬度、耐腐蚀性能。

10、完成炼钢任务的手段

供氧—顶底复吹转炉脱碳脱磷、RH顶枪真空脱碳

造渣—LF钢包精炼炉、顶底复吹转炉

搅拌—提供动力学条件,伴随炼钢的整个过程:脱硫(氮气)、转炉顶底复吹、钢包底吹、RH真空提升搅拌等

加合金—转炉出钢脱氧合金化、LF/RH精调

升温—转炉供氧升温、LF电极升温、RH加铝吹氧升温

11、脱磷过程:放热反应,低温有利脱磷,高碱度、强氧化性有利脱磷

1、炼钢主要原材料

钢铁料:铁水、废钢、生铁

辅助原料:石灰、萤石、返矿、轻烧等

合金:硅铁、锰铁、增碳剂、脱氧剂等

耐火材料:与铁水或钢水接触,具有耐高温的镁质、铝质、锆质、铬质材料。

2、铁水预处理“三脱”是指:脱硅、脱磷、脱硫

3、转炉的主要作用

脱碳(铁与钢的主要区别,转炉可脱碳至0.03%)

脱磷 (危害:冷脆)

脱硫(我厂主要在铁水预处理和LF精炼完成)

升温

炉后出钢脱氧合金化

4、转炉冶炼的五大制度:装料制度,供氧制度,造渣制度,温度制度,脱氧及合金化制度

5、电弧炉炼钢:依靠电极把电流引入熔炼室,在电极和金属炉料之间产生电弧使炉料熔化。熔化期:渣液界面反应,放热升温

氧化期:重要任务脱磷:控制渣的氧化亚铁和氧化钙浓度,氧化的磷形成4CaO.P2O5渣

还原期:任务是脱氧、脱硫与调整温度和成分

6、炼钢方法有:转炉炼钢法,平炉炼钢法,电炉炼钢法

7、连续铸造:将合格钢水铸成适合于轧制或锻压加工所需要的一定形状、尺寸和重量的铸坯

1、铝物理性质:银白色,具有良好延展性,导电导热性好,密度小。

2、铝土矿是最主要的矿物资源,主要为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主要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还有明矾石、霞石、高岭土

3、铝冶金包括纯氧化铝的制取和电解氧化铝。

4、拜尔法生产氧化铝

(1)铝土矿的浸出,氧化铁溶出过程中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固相进入残渣,呈粉红色,所以溶出的残渣称赤泥。铝土矿高压溶出结果使三氧化铝进入溶液,而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钛等杂质残留在赤泥之中,借助于机械的方法即可使残渣与溶液分开

(2)铝酸钠溶液的晶种分解

生产中,晶种分解率一般为50-53%

溶液的苛性比值:在任何温度下,提高都使溶液的稳定性提高。

溶液的稳定性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

机械搅拌,都会加速铝酸钠溶液的分解。

(3)氢氧化铝的煅烧:煅烧的任务是使氢氧化铝完全脱水,并制得实际上不吸水的氧化铝。(4)母液的蒸发与苛化

母液的蒸发: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赤泥洗涤和氢氧化铝洗涤以及蒸气直接加热产生的冷凝水,使大量水分进入生产流程中,从而导致循环母液浓度降低,不符合生产上的要求。

苛化:通常是用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使之转化为氢氧化钠溶液,称为苛化反应。

5、铝硅比在4以下的铝土矿,碱石灰烧结法是唯一得到实际应用的方法。

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过程:生料烧结;熟料溶出;铝酸钠溶液的脱硅;碳酸化分解

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实际是将铝土矿与一定量的苏打、石灰配成炉料,在1200℃的高温下进行烧结,使氧化硅与石灰化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原硅酸钙,而氧化铝与苏打化合生成可溶于水的铝酸钠。

6、工业炼铝方法是通过熔盐电解氧化铝。用氧化铝、冰晶石及其他氟化盐等作为电解质,把其放入有碳素阳极和阴极所组成的电解槽中,然后通入直流电,结果在阴极得到液体铝;在阳极得到氧,它使碳阳极氧化而析出气体CO2和CO。

7、阳极效应。外观特征:在阳极周围发生弧光放电的小火花,产生劈啪声,槽电压由正常4.5V突然升高到30-40V。危害:造成电流不稳,增加电耗。应用:判断槽子的工作状态,可调节电解槽的温度。

8、铝合金的熔炼特性:熔化时间长;易氧化;易吸气;容易吸收金属杂质

要求:1)成分合格:靠配料计算,注意烧损元素;2)温度合适:适中,720-750℃;3)含氢量[H]少;夹杂少(固相Al2O3);4)进行变质(Al-Si合金Si量大于6%时)。

前二条是熔炼所有合金的共性,3,4条是铝合金的特性,也就是重点。

9、铝熔炼要掌握一个“静”字;具体内容是“防,排,溶”三字。

1、铜物理性质:玫瑰红,重金属、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良好的延展性、与其它金属较好的互溶性。

化学性质:两种化合价:一价的化合物在高温下稳定,二价化合物在高温下不稳定;

温度大于185℃可被氧化;温度小于350℃生成红色氧化亚铜,大于350℃生成黑色氧化铜;

在潮湿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铜绿”CuCO3Cu(OH)2;

铜和硫反应可生成硫化铜和硫化亚铜;

铜不溶于稀酸和盐酸,但溶于硝酸、王水和加热的浓硫酸中。

2、铜与硫亲和力大于铁与硫亲和力是造锍熔炼的重要依据。

3、CuO,含铜78.9%,天然呈黑铜矿产出。Cu2O,含铜88.9%,天然呈赤铜矿产出

4、炼铜方法主要有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以火法冶金为主

5、火法炼铜:主要用于处理硫化铜矿,造锍熔炼—吹炼—火法精炼—电解精炼。

1)造锍熔炼

(1)锍是金属硫化物的共熔体,铜锍就是铜的硫化物和铁的硫化物的共熔体(习惯性称为冰铜)。

(2)造锍熔炼的目的在于首先使炉料中的铜尽可能全部进入冰铜,部分铁以硫化亚铁形式也进入冰铜,使大部分铁氧化成氧化亚铁与脉石矿物造渣,使冰铜与炉渣分离。

造锍熔炼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使炉料中有足够的硫来形成冰铜;使炉渣中含二氧化硅接近饱和,以便使冰铜炉渣不致混熔。

(3)激烈反应产生低价硫化物构成初期冰铜的基础

(4)铜的传统造锍熔炼方法有鼓风炉熔炼、反射炉熔炼和电炉熔炼,目前闪速炉和熔池熔炼

2)冰铜吹炼:在一定压力下将空气送到液体冰铜中,使冰铜中的硫化亚铁氧化变成氧化亚铁与加入的石英熔剂造渣,而硫化亚铜则经过氧化后又与硫化亚铜相互反应变成粗铜。温度1200~1250℃

第一周期的造渣反应

第二周期的造铜反应

3)粗铜火法精炼

目的是进一步除去铜中少量的杂质,并将精炼后的铜铸成符合电解要求的阳极板,为电解精炼做准备。由鼓风氧化(除杂)和重油还原组成(还原Cu2O)。

铜雨:由于熔体中二氧化硫气体的逸出,使铜水出现沸腾现象有小铜液滴喷溅射出。铜雨的出现预示着氧化除杂阶段结束,可以进行还原操作。

4)电解精炼

将火法精炼铜作为阳极,相间地装入电解槽中,用硫酸铜和硫酸的水溶液作电解质,引入直流电后,阳极铜进行电化学溶解,纯铜在阴极上析出,铜中的杂质和有价元素根据其电化学性质不同,或者进入阳极泥,或者保留在电解液中,从而实现铜和杂质的分离。

物理成膜概念:指在薄膜沉积过程中,不涉及到化学反应,薄膜的生长基本是一物理过程以物理气象沉积(PVD)为代表

基本方法:真空蒸发镀膜,溅射镀膜,脉冲激光沉积,离子成膜

化学气相沉积(CVD):利用流经衬底表面的气态物料的化学反应,生成固态物质,在衬底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

表面淬火:通过快速加热与立即淬火冷却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的,即利用快速加热使钢件表面很快地达到淬火的温度,而不等热量传到中心,即迅速予以冷却。

得到的组织:表层被淬硬为马氏,中心仍为未淬火组织

含碳量以w=0.40%-0.50%为宜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件表面产生一定频率的感应电流,将零件表面迅速加热,然后迅速淬火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操作方法。

频率越高,电流透入浓度越浅,即淬硬层越薄。

第二章

单个颗粒是指内部没有孔隙的致密材料,称一次颗粒。

颗粒聚集体是指由单个颗粒以弱结合力构成的二次颗粒,包含了一次颗粒与孔隙。

一次颗粒细化是内部原子的断键过程,要求有高的能量输入。

二次颗粒界面的弱结合力断开,界面能转变为表面能。

颗粒的细化过程实际上是总表面增加的过程

利用动能来破坏材料的内结合力,使材料分裂产生新的界面。

球磨制粉包括四个基本要素:球磨筒,磨球,研磨物料,研磨介质

细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大颗粒的不断解理过程

提高球磨制粉效率的基本原则:1.动能准则:提高磨球的动能

2.碰撞几率准则:提高磨球的有效碰撞几率

滚筒球磨的转速应有一个限定条件:V临1< V 实际 < V临2

振动球磨制粉基本规律:振动的频率、振幅越高,粉末的粒度越细;粉料的填充率越大,则粉末粒度越粗。

搅动球磨机是机械研磨集中研磨效率及能量利用率最高的一种粉磨设备。

提高气流研磨制粉效率的基本原则:1.动能准则:提高粉末颗粒的动能

2.碰撞几率准则:提高粉末颗粒的碰撞几率

冷流冲击:利用金属的冷脆性而开发的一种粉末制取技术

这一过程会同时产生两种效应: 加速效应:加速后的气体可超过音速;

冷却效应:气粉混合物的温度能降到零度以下。

这两点对于颗粒的粉碎十分有利,其一是颗粒的撞击动能增大,其二是金属

颗粒的冷脆性提高。

气流磨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三点: (1)超细粉太多,粒度分布太宽; (2)管壁粘料现象严重:(3)出料速度慢。

雾化法是一种典型的物理制粉方法,是通过高压雾化介质,如气体或水强烈冲击液流,或通过离心力使之破碎、冷却凝固来实现的。吸收的能量越高则粒

径越小

?提高雾化制粉效率基本准则: 1、能量交换准则:提高单位时间、单位质量液体从系统中吸收能量的效率,以克服表面自由能的增加。2、快速凝固准则:提高雾化

液滴的冷却速度,防止液体微粒的再次聚集。

气雾化制粉的影响因素:气体动能喷嘴结构液流性质喷射方式

增大气体压力,能够增加气体的喷射速度,因而有利于金属液体雾化率的提高。

离心雾化法是借助离心力的作用将液态金属破碎为小液滴,然后凝固为固态粉末颗粒的方法

旋转盘法:转速越高,则平均粒度越小,细粉收得率越高。

雾化制粉是一种快速凝固技术

物理蒸发冷凝制粉是一种制备超微金属粉末的重要方法,为防止金属粉末氧化,在冷凝室内一般都要通入惰性气体

制粉过程包括四个步骤:1. 化学反应2. 均相形核3. 晶粒生长4. 团聚

均匀形核时温度越高,过饱和度越大,则临界晶核尺寸越小,晶核形成能越低,对晶体生成越有利。

晶粒生长过程主要受产物分子从反应体系中向晶粒表面的扩散迁移速率所控制。

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是粉体材料最重要的物性特性表征量。

除球体以外的任何形状的颗粒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粒径值,描述它的大小必须要同时说明依据的规则和测量的方法。

第三章

组成高分子链的键的类型除了共价键外,还可以包括某些配位键和缺电子键。

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或1500的化合物称低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称为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材料分类:1、按聚合物的来源:天然和合成

2、按性能和用途:塑料、橡胶、纤维、胶粘剂

3、按热行为:热塑性和热固性

4、按主链结构:碳链、杂链和元素有机聚合物

热塑性塑料是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具有可反复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特性的塑料品种;

热固性塑料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加热或通过加入固化剂可发生交联反应,变成不溶、不熔塑料制品。

橡胶的特性是在室温下弹性高,弹性模量小。

合成纤维的弹性模量较大,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机械性能变化不大。

塑料的弹性模量、粘度和延展性都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

引发剂:容易分解成自由基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上具有弱键

加聚反应:

概念:不饱和单体借助引发剂,在光、热或辐射的作用下活化产生自由基,不饱和键打开、相互加成而连接成大分子链。

机理:一般按链式反应机理

反应过程:链的引发、增长、终止、转移

分类:均聚反应和共聚反应

实施方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

连锁聚合反应:

概念: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产生活性中心,并且一个个向下传递的连续反应称为连锁反应。

反应过程:可以明显分成几步基元反应,即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各步的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差别很大。

特点:连锁聚合反应中的自由基聚合,链引发缓慢,而链增长和终止极快。结果转化率随聚合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加。

体系的组成:单体和高聚物,很少有中间产物

逐步聚合反应:

绝大多数缩聚反应和合成聚氨酯的反应都属于逐步聚合反应。

特征:在由单体生成高分子聚合物的过程中,反应是逐步进行的。每一步的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是逐步的。

链增长活性中心为自由基,这种聚合反应称自由基聚合。

连锁聚合的单体通常是含有不饱和键的单体

以离子形式激活单体的连锁聚合反应称为离子聚合,离子聚合反应的活性中心是离子 本体聚合:仅仅是单体本身加少量引发剂或催化剂、热、光、辐射的作用下进行的聚合,根据单体对聚合物的溶解情况可有均相聚合和非均相聚合两种。

均相聚合:最后得到透明固体聚合物。非均相聚合:得到不透明的白色颗粒状物

本体聚合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是反应热的排除,第二个问题是聚合物的出料问题

溶液聚合、;由单体、引发剂、溶剂组成的聚合体系

溶剂对引发剂有诱导分解作用,链自由基对溶剂有链转移反应

离子型聚合选用溶剂的原则:

a、考虑到溶剂化能力

b、考虑到溶剂的链转移反应。

以下两个场合要选用溶液聚合

1、溶液聚合有可能消除凝胶效应。

2、工业上溶液聚合适于聚合物溶液直接使用的场合。

悬浮聚合:一般是以单体小液滴状态悬浮在水中进行的聚合。悬浮聚合体系一般由单体、引发剂、水、分散剂四个基本组分组成

乳液聚合:单体在水介质中由乳化剂分散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最简单的配方由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乳化剂四组分组成

熔融缩聚:普遍用来生产聚酰胺、聚酯和聚氨酯。不加溶剂,单体和产物都处于熔融状态,反应温度高于缩聚产物熔点10~20℃。

溶液缩聚:将单体溶于一种溶剂或混合溶剂中进行的缩聚反应

溶剂是溶液缩聚反应的关键,对溶剂的要求:

能迅速溶解单体,降低反应体系的粘度;

迅速吸收和导出反应热,使反应平稳进行

第四章

1、液态成形的特点

(1)、适应性强,工艺灵活性大(2)成形件尺寸精度高(3)、成本低廉(4)、零件力学性能较差,尺寸均一性差(5)液态成形过程劳动强度大,生产条件较差,生产率较低

2、合金的充型能力(流动性)

概念:液体充满铸型,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

影响因素:

(1):合金的流动性:流动性好,则充型能力强,流动性与合金成分、温度、杂质含量及物理性能有关(流动性以螺旋形式样的长度测试,越长,流动性越好,实质上表明试样在形式、铸型和浇注条件相同情况下合金的充型能力)

(2):浇注条件:包括浇注温度、充型压力和浇注系统结构等。浇注温度有决定性影响,一定温度范围内浇注温度越高,合金粘度越小,充型能力越好。但过高金属液氧化吸气严重,铸件易产生缩松、气孔。充型压力越大,充型能力越好

(3)铸型性质及结构:铸型材料的导热率和比热容越大,铸型的蓄热能力越大,合金液的激冷能力越强,合金充型能力变差。预热铸型能减小金属液与铸型的温差,充型能力提高。排气能力差充型能力差。铸件壁厚过小,铸型充型困难

3、铸造工艺的内容:

1)熔化合格的合金液体:成分合格,温度合适;

2)制作合理的铸型:造型材料,造型方法,铸造工艺,尺寸,型板,砂箱,分型面,浇注系统

3)浇注成型及清理:浇注方法(重力,加压),清理。

4)凝固成合格铸件:内部质量,尺寸。

4、纯金属收缩:在恒温下结晶,其凝固收缩小,结晶温度范围越大的合金,凝固收缩越大,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一般表现为液体体积减小,是缩孔、缩松形成的主要原因

4、防止缩孔与缩松的措施:结晶温度范围窄的合金采取顺序凝固方式,冒口最后凝固: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采取同时凝固方式:铸件在压力下凝固或用热等静压法也能消除 5 、1)铸造应力:收缩受阻,产生变形和裂纹。

特点:当铸造应力不致产生裂纹时无害。

措施:i.铸型应有退让性:加木屑等

ii.改变铸件结构

iii. 早清理

2)热应力:当都处在弹性变形温度时,温度差异所致。

3)影响因素:

i、材料本身的弹模,线收缩等 ii、改变壁厚,过渡角。

6、合金的偏析

微观偏析:枝晶偏析、胞状偏析、晶界偏析(晶粒范围内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通过高温扩散退火和晶粒化孕育处理而消除)

宏观偏析:正偏析、反(逆)偏析、重力偏析等(铸件各部件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产生,加快冷速或调整铸件各处的温度差及降低有害元素的含量等措施能防止宏观偏析)

7、合金的吸气性

1)析出气体——防排溶原则

2)浸入气体:在浇注过程中裹入的气体,空腔气体未顺排除

区别:前者遍布整个截面,后者尺寸大,多出现在铸件表面。

危害:极大,因为时在加工中才被发现,浪费了许多的工时。

3)反应性气体:浇入铸型的金属液与铸型材料、冷铁和熔渣反应以及金属液内部某些成分之间进行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多而分散:减少合金液的吸气量,对合金液进行除气处理,提高冷却速度或在压力下凝固都能减少析出性气孔的产生

第五章

1金属塑性加工是利用金属的塑性,通过外力使金属铸锭、金属粉末或各种金属坯料发生塑性变形,成为具有所需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制品的加工方法。

2.特点

①材料利用率高。②生产效率高。③产品质量高,性能好,缺陷少。④加工精度和成形极限有限。⑤模具、设备费用昂贵。

3、塑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特性,不是固有属性,而是材料的一种状态

塑性指标:单向拉伸时的延伸率,单向压缩时的断面收缩率,扭转角

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

(1)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碳、硅、锰、硫、磷、氮和单多相组织、晶粒大小)

(2)变形温度(碳钢的低、中、高温区脆性)(3)应变速率(温度效应)

(4)变形力学条件:应力状态:在主应力状态下,压应力个数越多、数值越大,金属的塑性越好。

提高金属塑性的基本途径

(1)提高材料成分和组织的均匀性(2)合理选择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3)选择三向压缩性较强的变形方式挤压、开式模锻、自由锻(4)减少变形的不均匀性

4、金属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时变性力与塑性应变之间不具有线性关系)包括:加工硬

化回复与再结晶(动态和静态)冷变形、热变性和温变形不均匀变形变形抗力与塑性图

5、屈服准则的概念

描述不同应力状态下变形体进入塑性状态并使塑性变形继续进行所必须遵守的条件。

单向拉伸:σ=σs

Tresca 屈服准则——最大剪应力准则

当变形体处于任意应力状态时,质点处的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一定值时,该质点处进入塑性状态。

Mises 屈服准则 ——能量屈服准则

当变形体处于任意应力状态时,质点处的等效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应力时,该质点处进入塑性状态。

6、弹性变形应力应变关系:虎克定律

1).增量理论(流动理论) 2).全量理论 7、轧制(压延)定义: 靠旋转的轧辊与轧件之间形成的摩擦力将轧件拖进辊缝之间,并使之受到压缩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 目的:

得到所需要的形状;

改善金属材料内部质量,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8、中性面:金属与轧辊表面间无相对滑动的位置。前滑区:从中性面至轧辊出口的区间,金属速度大于轧辊圆周速度。后滑区:从轧辊入口至中性面的区间,金属速度小于轧辊圆周速度。

咬入条件: 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

(1)降低α角: (2)提高β角:

9、轧制压力:轧制时轧辊施加于轧件使之变形的力。但通常把轧件施加于轧辊总压力的垂直分量称为轧制压力。

按轧制温度 热轧:氧化皮,材料表面粗糙、尺寸波动大

冷轧: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性好

按轧件与轧辊的相对运动关系

纵轧:轧辊的纵轴线相互平行,轧件运动方向与延伸方向与轧辊纵轴线垂直。

斜轧:轧辊的纵轴线倾斜互成一定角度,轧件边旋转边沿自身纵轴线方向前进,且前进 方向与轧辊纵轴线方向成一定角度。

横轧:轧辊的纵轴线相互平行,轧件沿自己的横轴线方向运动前进,与轧辊纵轴线垂直。

按轧制生产过程

半成品轧制—开坯

成品轧制—粗轧、精轧

10、板带材轧制

1)中厚板轧制

原料:扁锭、初轧板坯、连铸板坯和压铸板坯四种。

轧制工艺:(分三个阶段)

成形轧制(沿长度或斜向进行1-4道轧制,轧制到所要求的厚度);

展宽轧制

精轧

2)、热连轧板带材生产

原料:连铸板坯或初轧板坯。

与中厚板轧制的区别:不用展宽,采用立辊对宽度进行压缩。

3)、冷带钢生产

厚度:0.1-3mm ,宽度为100~2000mm

优点:轧制速度高(可达40m/s 以上),道次压下率大,产品表面光洁、板形平直、尺寸精度高和机械性能好。

工艺特点:(1)加工温度低,产生加工硬化,需要中间退火。(2)采用工艺冷却和润滑(3)

β

α≤

张力轧制

11、管材轧制

1)、无缝钢管

(1)穿孔:用实心圆管坯经穿孔机穿轧成空心的厚壁管。生产直径250mm以上钢管要采用二次穿孔(2)轧管:自动轧管机(3)均整:带芯棒斜轧(消除内外表面缺陷和荒管圆度)(4)定径和减径:无芯棒连轧(5)矫直、切管、探伤等操作,然后进入成品库。

2)、焊管:将管坯(钢板或带钢)弯曲成所需的钢管形状,然后采用焊接法焊接成钢管。

12、线材轧制:断面最小

特点:(1)总的延伸率大,轧件温降快,头尾温差大,轧制速度高。(2)机架多、分工细,产品比较单一、轧机专业程度高。(3)高速无扭转轧机具有特殊的孔型系统13、挤压定义:对放在挤压筒内的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从特定的模孔中流出,获得所需断面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塑性加工方法。

14挤压加工有哪些特点?(p185-186)

1、可以提高金属的变形能力:这是因为金属在挤压变形区中处于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有利于提高其塑性变形能力,获得大变形量

2、制品综合质量高:挤压变形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挤压制品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3、产品范围广:挤压加工可以生产管棒线材,以及断面形状非常复杂的实心和空心型材

4、生产灵活性大,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

5、制品组织性能不均匀,这是由于金属流动不均匀所引起的

6、挤压工模具工作条件恶劣,工模具耗损大

7、挤压生产效率、成品率较低

15、正挤压:金属挤压时,制品流出方向与挤压轴于东方向相同

反挤压:金属挤压时,制品流出方向与挤压轴运动方向相反

侧向挤压:制品流出方向与挤压轴运动方向垂直

玻璃润滑挤压:变形材料与工具之间隔有一层处于高粘性的熔融玻璃以减轻坯料与工具间的摩擦,并起到隔热、保温作用

静液挤压:金属坯料不直接与挤压筒内表面产生接触,二者之间介以高压介质,施加于挤压轴上的挤压力通过高压介质传递到坯料上而实现挤压

连续挤压:以上挤压都不是连续的

第六章

成形是将松散的粉体加工成具有一定尺寸,形状以及一定密度和强度的坯快。

传统成形方法有模压成形、等静压、挤压。轧制、注浆、热压铸成形等,新的压滤成形、注射成形、流延成形、凝胶铸模成形、直接凝固。

粉末的堆积密度由松装密度、振实密度、粉体的流动速率来衡量。

颗粒尺寸越小,松装密度也越小。颗粒形状越不规则或球形度越低,松装密度越低,松装密度高则压缩比小,利于控制成形。一般为了提高堆积密度,常在较大的均一颗粒之间加入较小的颗粒。随着压力的增加,粉体的密度增加、气孔率降低。

压缩性指粉末在压制过程中北压紧的能力,成形性指粉末压制后压坯保持既定形状的能力,用压坯的强度衡量,成形性好的往往压缩性差,前者差则后者好。

压力成形包括模压成形与等静压成形、三轴压制、高能成形。

1/模压成形又称干压成形,是将粉料填充到模具内部后,通过单向或双向加压,将粉料压制成所需形状。所含步骤:原料准备、装模、加压、保压、脱模。原料准备包括粉末退火处理、粉末的混合、制粒、加润滑剂和成型剂。制粒是把小颗粒粉末制成大颗粒的工序,方法有普通造粒、加压造粒和喷雾干燥法。

一般成形压力大,则烧后产品收缩小、密度高。压制压力不太高时较为优越。

脱模压力受压制压力、压坯密度、粉末特性、压坯尺寸、模壁状况以及润滑条件影响。

侧压力:粉体在压膜内受压时,压坯会向周围膨胀,模壁就会给压坯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成形剂的加入量与粉末种类、粒度大小、压制压力以及摩擦表面有关,并与成形剂本身的性质有关

弹性后效是指在压制过程中,当卸掉压制压力并把压坯从压模中压出后,由于弹性内应力的作用,压坯将发生弹性膨胀的现象。会产生压坯裂纹以及压坯分层。一般粉末粒度越小,弹性后效越大。压坯的弹性后效具有各向异性,一般压坯高度的弹性后效比横向的要大些;粉末力度越小,弹性后效越大。

混合式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成分的粉末混合均匀的过程或将成分相同而粒度不同的粉末进行混合。造粒的好坏与浆料的粘度和喷嘴的压力有关,粘度和压力不当,会使团粒出现各种缺陷。

成形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压坯的烧结密度和烧结收缩率。压力大,烧后产品收缩小、密度高。压力过大时,坯体易出现裂纹、分层和脱模困难等现象。粉末压制过程中的加压速度不仅影响到粉末颗粒间的摩擦状态和金属粉末的加工硬化,而且影响到空气从粉末颗粒孔隙中的逸出情况

等静压成形是借助高压泵的作用把流体介质压入耐高压的钢体密封容器内,高压流体的等静压力直接作用于弹性模套内的粉末上,是粉体各个方向同时均衡受压,而获得密度分布均匀以及强度较高的压坯。有湿袋式等静压与干袋式等静压。

模具材料有橡胶、乳胶与塑料。

高能成形,是利用炸药爆炸时产生的瞬间高冲击波压力,作用于粉体进行成形的工艺。

增塑成形包括挤压成形、扎模成形、注射成形车坯成形。

挤压成形又称挤制或挤出成形,是利用压力把具有塑性的粉料通过模具挤出来成形的,模具的形状就是成形坯体的形状。

凝胶铸模成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成型技术,它是把陶瓷粉体分散于含有有机单体的溶液中形成泥浆,然后将泥浆填充到模具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有机单体发生聚合,使体系发生胶凝,这样模内的料浆在原位成型。经干燥后可得到强度较高的坯体。

坯体的干燥主要是排除游离水和部分吸附水

干燥灵敏性是指坯体在干燥收缩阶段出现裂纹的倾向性。

坯体本身特性是影响干燥速度的内因,

干燥方法:自然干燥、热空气干燥、微波红外干燥等

烧结是指在高温作用下,坯体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由松散状态逐渐致密化,且机械强度大大提高的过程。

根据有无液相产生可分: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

烧结实际上体系表面能和缺陷能降低的过程

烧结时的物质迁移大致可分表面迁移和体积迁移两类机制。

细粉末颗粒烧结时,表面扩散机制起决定作用;高温烧结是,主要是体积扩散机制

较细的粉末颗粒得到较快的烧结,烧结温度对烧结颈长大有重要影响

中间烧结颈长大阶段体积扩散和晶界扩散起主要作用。

活化烧结: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措施,使烧结温度降低,加速烧结过程,或使烧结体密度和性能得以提高的方法。

因此,扩散是多组元“合金化”过程的主要动力学因素,凡促进扩散的一切条件,均有利于烧结过程。

多元液相烧结两个关键问题:润湿性溶解度

润湿是液相烧结的基本条件

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是液相烧结的基本条件可改善润湿性有利于物质的迁移-----溶解——析出过程。

烧结技术烧结炉:

加热方式:火焰加热--各类工业炉窑电加热:电阻加热、感应加热加热温度与发热体

烧结气氛:氧化、还原、惰性、真空

烧结材料:金属、氧化物陶瓷、特种陶瓷

烧结方式:加压烧结(1)热压(Hot-Pressing----HP)(2)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3)烧结—热等静压(Sintering-HIP)

反应烧结,微波烧结,电火花等离子烧结

无压烧结指在大气压或真气状态下,将压制的坯体置于烧结炉中,按一定的烧结制度进行加热的普通烧结,是相对于加压烧结而言的。

塑料的生产包括树脂和半成品的生产

塑料制品的生产主要是指塑料成形加工

塑料成形加工:将各种形态的塑料(粉料、粒料、溶液或糊状物),根据其性能选择适当的成形方法制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原料的配制和准备、成形及制品的后加工等几个过程

●塑料成形方法挤出成形、注射成形、压制成形、传递成形、压延成形等

●一、塑料挤出成形也称挤压模塑或挤塑定义:借助于螺杆或柱塞的挤压作用,使受

热融化的塑料在压力的推动下连续通过口模,而成为具有恒定截面的连续型材的成形方法。

●特点:生产过程是连续的,效率高,几乎能成型所有热塑性塑料和某些热固性塑料。

●应用:挤出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化工、轻工、机械制造以及农业、国防工

1、挤出成形方法

干法也称熔融法,靠加热,优点多, 多用此法。

湿法也称溶剂法,仅用于硝酸纤维素和少数醋酸纤维素等塑料的成形,用溶剂将塑料充分软化。

按加压方式,挤出工艺可分为:

连续工艺:借用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和剪切力,使物料充分塑化和均匀混合,通过口模而成形,因而使用一台挤出机就能完成混合、塑化和成形等一系列工序,进行连续生产。设备为螺杆式挤出机。

间歇工艺:主要借助于柱塞压力

2、挤出成形设备一般是由挤出机、机头和口模、辅机等几部分组成的。

螺杆挤出机基本结构:传动装置、加料装置、机筒、螺杆、机头与口模。

传动部分采用整流子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装置达到无级变速。

传动装置通常由电动机、减速箱和轴承等组成。

机筒有整体式(高精度)和组装式(可调节)

通过螺杆的转动,对塑料产生挤压作用,塑料在料筒中才能产生移动、增压和从摩擦取得部分热量,塑料在移动过程中得到混合和塑化,粘流态的熔体在被压实而流经口模时,取得所需形状而成型。

螺槽容积可以保持不变。

压缩段(迁移段、过渡段)本段应对塑料产生较大的剪切作用和压缩

吹塑法广应用于生产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塑料薄膜

塑料薄膜可由压延、挤出吹塑、直接挤出等生产。

在挤出吹塑薄膜成形过程中,可分为:平挤上吹法、平挤下吹法、平挤平吹法。

⑶板材及片材成形工厚度0.25-1mm称为片材,厚度1mm以上称为板材。挤出法是生

产片材和板材最简单的方法。

注射成形:将粒状或粉状塑料从注射成形机的料斗送入机筒内,加热熔融塑化后,在柱塞或螺杆加压下,物料被压缩并向前移动,通过机筒前端的喷嘴,以很快的速度注入闭合模具内,经过一定时间的冷却定型形后,开启模具即得制品。

设备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和液压与电器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模压工序:加料、闭模、排气、固化、脱模、模具清理。

热固性塑料的固化是在模压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树脂的缩聚反应达到要求的交联程度,使制品具有所要求的物理机械性能为准。

压延成型是生产高分子材料薄膜和片材的主要方法。将加热塑化的热塑性塑料通过一系列相向旋转着的水平辊筒间隙,使物料承受挤压和延展作用,而成为规定尺寸的连续片状制品的成形方法。

中空吹塑:将挤出或注射成形所得的半熔融态管坯(型坯)置于各种形状的模具中,

在管坯中通入压缩空气将其吹胀,使之紧贴于模腔壁上,再经冷却脱模得到中空制品的成形方法。

热成形是各种热塑性塑料片材的成形技术,如真空成形、压力成形、对模成形及其组合的总称。所有这些技术需要预制的热塑性塑料片材。

制品特点:壁薄,用作制作原料的塑料片材厚度通常在2mm以下。

传递成形广泛用于制造热固性塑料制品。将预热后的热固性塑料加入传递料筒中,传递料筒通过模内浇注系统与闭合的传递模腔相连,物料受热为粘流态,利用专用柱塞在压力机滑块作用下对传递料筒中的物料加压,使其通过浇注系统进入闭合的模腔并进行流动充模,当熔体充满模腔时升高模具温度,使型腔中熔体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成形。

传递成形克服了压制成形的缺点,可制造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带嵌件、有侧孔的制件。

橡胶的加工就是由生胶制成干胶制品的过程。

橡胶制品分为干胶制品和胶乳制品

素炼使生胶降低弹性,增加塑性。设备为辊筒混料机。

天然乳胶和合成胶乳都可制造胶乳制品,

橡胶的成形是使用成形模具,将混炼胶放入模具中,经过加热、加压处理而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根据模具结构和压制工艺的不同,大体上可将橡胶成形分为:压制成形、传递成形、注压成形、压出成形

合成纤维纺丝的方法主要有熔体纺丝和溶液纺丝两种。

溶液纺丝又分为:湿法纺丝和干法纺

、纺丝后加工

改进纤维结构,提高其性能。

上油、拉伸、卷曲、热定形、切断、加捻和络丝等。

拉伸:使高分子链沿纤维轴取向排列,以加强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从而提高纤维强度,降低延伸度。

热定形:可消除纤维的内应力,提高纤维的尺寸稳定性,并进一步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使拉伸和卷取的效果得以保持。

第九章

整体改性—“四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表面防护—腐蚀、磨损

影响奥氏体转变的因素

加热温度

加热速度

钢中碳含量

合金元素

原始组织

影响奥氏体晶粒度的因素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非扩散性

共格切变和表面浮凸

转变不彻底

体积膨胀钢的成分

退火:加热金属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获得接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目的:

(1)消除残余应力

(2)降低硬度以改善切削加工性

(3)细化晶粒。调整组织。

钢的完全退火

工艺:加热温度Ac3+30~50℃,保温奥氏体化后缓冷。

适用钢:亚共析钢

组织接近平衡态的珠光体组织

目的:细化组织,提高塑性,降低硬度,改善加工性,消除内应力。

等温退火:所用钢,组织,目的同完全退火,但提高生产率。

球化退火:

工艺:加热温度Ac1+10~30℃,保温使渗碳体球化后缓冷。

所用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

组织:近于平衡态的珠光体组织。

目的:降低硬度以改善切削加工性,为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

扩散退火:

所用钢:各种钢

目的:消除钢成分不均匀性

正火定义: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0~50℃,保温适当时间,在静止的空气总冷却,获得含有P的均匀组织。

退火,正火后的组织和性能

组织:正火,冷速快,P组织比退火态的片层间距小,领域也小。

性能:亚共析钢中:P越多,强度越高,韧性下降,塑脆转化T升高。

赤热的工件进入淬火介质后,冷却过程分:

(1)蒸汽膜内冷却阶段

(2)沸腾冷却阶段

(3)对流冷却阶段

淬火应力形成原因

(1)热应力:零件不同部位冷却不均引起。

(2)组织应力:零件不同部位M转变不同时引起。

瞬时应力——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内应力

残余应力——热处理后零件内存在的应力

二、影响淬透性的因素

1.合金元素

2.碳含量

3.奥氏体化温度

4.钢中未溶第二相

低温回火(150~250℃)

中温回火(350~500℃)

高温回火(500~650℃)

作业

1、试述炼铁和炼钢的基本过程。

2、对铁矿石有哪些要求? (p3-4)

a.含铁量越高越好,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要高,富矿可直接冶炼,贫

矿要经过选矿,烧结才能冶炼;b.还原性要好,气孔率大或气孔呈开口状,孔径较大的矿石还原性要好;c.脉石成分,要求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比值要高;d.有害杂质含量要少,主要有害杂质硫,磷,铅,锌,砷等,不能超过规定值;e.粒度,越小越好,但是有限制,太小会影响高炉的透气性;f.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入炉前必须混匀,含铁量的波动不超过±1%。

3、冶炼前铁矿石进行哪些处理?(p4)

破碎和筛分;选矿;烧结和造块

破碎和筛分:用各种破碎机进行破碎,然后筛分,按大小分类。选矿:将低品位矿石中大多数脉石和无用的成分分离,使铁的品位提高到60%,常用水选和磁选。烧结:把精矿,煤粉,石灰粉和水混合在烧结炉中烧结。造块:把加水润湿的精矿或精矿和熔剂的混合物,在圆盘内滚成直径10-30mm的球,干燥烘焙制成。

4、脱氧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p11)

沉淀脱氧:直接将锰、硅、铝等脱氧剂加入到钢液中。使脱氧剂直接与钢液中的氧化亚铁反应。

扩散脱氧:将Mn、Si、Al 、C粉脱氧剂加在到炉渣中,在渣中FeO被还原,由于渣和贴

水中的氧化亚铁浓度 有一个平衡关系,所以铁水的【FeO 】向渣扩散,达到间接脱氧的效果。

优缺点:沉淀脱氧:快速 扩散脱氧:干净,但时间长。

两者结合:用Mn 铁进行沉淀予以脱氧-用碳粉、硅铁进行扩散脱氧-用Al 进行终沉淀脱氧。

5、 详细阐述炼铁和炼钢的基本任务?(p5,9)

炼铁:用还原剂(焦炭,煤等)在高温下将铁矿石或含铁原料还原成液态生铁,在高温下石灰石分解与酸性脉石造渣,分离铁水和脉石(氧化亚铁的还原,脉石与铁水的分离) 炼钢:四脱”、“二去”、一升温、一合金化

脱碳:通过氧化脱除铁水中多余的碳,使之达到钢种规定的含碳量;

脱硫、磷:通过造渣把有害元素磷、硫去除到钢种允许的限度以下;

升温:依靠铁水物理化学热或外加热源把金属提高到出钢要求的温度;

脱氧和合金化:加入脱氧剂和合金元素,脱除钢中多余的氧和调整金属成分; 排除钢中气体和非金属杂质,提高钢的成品质量。

6、 工业上如何从铝钒土中提取金属铝?

目前工业上几乎全部采用碱法从铝土矿中制取氧化铝,首先了解铝含量,对于铝硅比大于7的铝土矿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对于铝硅比小于4的铝土矿采用碱石灰烧结法制取氧化铝,而铝硅比介于7到4之间的采用联合法。然后采用熔盐电解氧化铝得到纯铝

7、 阐述拜尔法生产氧化铝的基本原理?(p18)

拜尔法的基本原理

首先在高温下,在压煮器中以氢氧化钠溶液浸出铝土矿,使矿石中的氧化铝水合物溶浸出来,及上述反应向右进行,得到铝酸钠溶液,其他杂质进入残渣中,将分离后的铝酸钠溶液在低温和稀释条件下添加氢氧化铝作晶种,不断地搅拌,上述反应向左进行,氢氧化铝析出,同时获得高摩尔比的氧化钠和氧化铝母液。分解后的母液经蒸发有返回浸出下一批矿石,如此周而复始的进行,两个过程交替使用构成拜尔法循环。

8、 工业上如何从铜矿石中提取金属铜?(p31)

火法炼铜:主要用于处理硫化铜矿,造锍熔炼—吹炼—火法精炼—电解精炼。

湿法炼铜:主要处理氧化矿,过程有铜的浸出和从溶液中电积或置换提取铜。

9、 试述火法炼铜的工艺过程及原理?(p32)

(1)由于硫、铜、铁三者相互之间亲和力的关系,硫优先与铜结合成硫化亚铜,氧优先与铁结合成氧化亚铁;

(2)氧化亚铁与二氧化硅结合,形成液态炉渣;

(3)控制硫化亚铁的氧化程度,使全部硫化亚铜与尚未氧化的硫化亚铁相互熔合,形成液态铜锍;

(4)铜锍密度比炉渣大,且二者互不相溶;

(5)铜有溶解精矿原料中贵重金属及砷、锑、铋等杂质能力;

(6)硫化亚铜能与氧化亚铜相互反应,产出金属铜。

10、 为什么不采用高炉炼铁的方法炼铜?

(1)硫化铜矿的成分是铜、铁、硫、脉石及其他杂质,其任务是将脉石除去,使铜与铁等其他杂质分开。

(2)按高炉冶炼首先将硫化铜精矿经充分焙烧,把全部硫氧化,变成铜、铁氧化物为主的焙烧矿,再加焦炭和熔剂熔炼,氧化铁还原为氧化亚铁造渣,铜的氧化物还原为铜。

(3)上述方法虽然简单,但大量的铁会与铜一道还原,砷和锑等有害成分会大量溶解于铜中,使铜纯度极低。

(4)铜精矿品位低,熔炼渣量大,铜会损失于炉渣中,铜等金属回收率低。

(5)焙烧和熔炼独立,不利于物理化学能的利用。(6)硫的利用率低,易造成环境污染。

11、 为什么钢液在真空下有较好的冶金质量?(p38)

12、 为什么金属在真空下熔炼可提高其纯度?

4232232)(2N 2)(3OH aAl NaOH O H O Al O H O Al ??????→←+?高温浸出的,低温分解

(整理)SQLServer数据库基本知识点.

SQL Server 数据库基本知识点一、数据类型

二、常用语句 (用到的数据库Northwind) 查询语句 简单的Transact-SQL查询只包括选择列表、FROM子句和WHERE子句。它们分别说明所查询列、查询的 表或视图、以及搜索条件等。例如,下面的语句查询Customers 表中公司名称为“Alfreds Futterkiste”的ContactName字段和Address字段。 SELECT ContactName, Address FROM Customers WHERE CompanyName='Alfreds Futterkiste' (一) 选择列表 选择列表(select_list)指出所查询列,它可以是一组列名列表、星号、表达式、变量(包括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等构成。 1、选择所有列 例如,下面语句显示Customers表中所有列的数据: SELECT * FROM Customers 2、选择部分列并指定它们的显示次序查询结果集合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与选择列表中所指定的列名排列顺序相同。 例如: SELECT ContactName, Address FROM Customers 3、更改列标题 在选择列表中,可重新指定列标题。定义格式为: 列标题 as 列名 列名列标题如果指定的列标题不是标准的标识符格式时,应使用引号定界符,例如,下列语句使用汉字显示列标题: SELECT ContactName as 联系人名称, Address as地址 FROM Customers 4、删除重复行

SELECT语句中使用ALL或DISTINCT选项来显示表中符合条件的所有行或删除其中重复的数据行,默认 为ALL。使用DISTINCT选项时,对于所有重复的数据行在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中只保留一行。 SELECT DISTINCT(Country) FROM Customers 5、限制返回的行数 使用TOP n [PERCENT]选项限制返回的数据行数,TOP n说明返回n行,而TOP n PERCENT 时,说明n是 表示一百分数,指定返回的行数等于总行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 SELECT TOP 2 * FROM Customers SELECT TOP 20 PERCENT * FROM Customers (二)FROM子句 FROM子句指定SELECT语句查询及与查询相关的表或视图。在FROM子句中最多可指定256个表或视图,它们之间用逗号分隔。在FROM子句同时指定多个表或视图时,如果选择列表中存在同名列,这时应使用对象名限定这些列 所属的表或视图。例如在Orders和Customers表中同时存在CustomerID列,在查询两个表中的CustomerID时应 使用下面语句格式加以限定: select * from Orders,Customers where Orders.CustomerID =Customers.CustomerID 在FROM子句中可用以下两种格式为表或视图指定别名: 表名 as 别名 表名别名 select * from Orders as a,Customers as b where a.CustomerID =b.CustomerID SELECT不仅能从表或视图中检索数据,它还能够从其它查询语句所返回的结果集合中查询数据。 例如: select * from Customers where CustomerID in (select CustomerID from Orders where EmployeeID=4) 此例中,将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给予一别名CustomerID,然后再从中检索数据。 (三) 使用WHERE子句设置查询条件 WHERE子句设置查询条件,过滤掉不需要的数据行。例如下面语句查询年龄大于20的数据:select CustomerID from Orders where EmployeeID=4

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考试

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液态金属结晶的基本过程是形核与晶核长大。 2.铁素体(F)是碳溶于α-Fe 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其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 3. 检测淬火钢件的硬度一般用洛氏(HRC)硬度;而检测退火和正火钢件的硬度常用布氏(HRB)硬度。4.GCr15钢是滚动轴承钢,其Cr的质量分数是1.5% 。5.16Mn钢是合金结构钢,其碳的质量分数是0.16% 。6.QT600-03中的“03”的含义是:最低伸长率为3% 。7. 钢与铸铁含碳量的分界点是:2.11% 。 8.贝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B上和B下两种,其中B下的综合性能好。9.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越高,淬火后马氏体中含碳量越高,马氏体晶粒越粗大,残余奥氏体的量越越多。 10.钢加热时A的形成是由A晶核的形成、A晶核向F和Fe3C 两侧长大、残余Fe3C的溶解、A的均匀化等四个基本过程所组成的。11.一般表面淬火应选中碳成分钢,调质件应选用中碳成分钢。13.碳钢常用的淬火介质是水,而合金钢是油。 14.T10钢(Ac1≈727℃,Accm≈800℃)退火试样经700 ℃、780 ℃、860 ℃加热保温,并在水中冷却得到的组织分别是:P+Fe3C ,Fe3C+M+Ar ,M+Ar 。 15.渗碳钢在渗碳后缓慢冷却,由表面向心部的组织分布依次为:P+Fe3CⅡ (网状),P ,P+F 。得分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正确√ 错误×,答案填入表格)1.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砂型铸造比金属型铸造的铸件晶粒更细。× 2.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的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3.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4.碳的质量分数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完整word版)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总结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 绪论 ● 道路工程材料是道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的物质基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质量和服务寿命和结 构形式。 ● 路面结构由下而上有:垫层,基层,面层。 ● 面层结构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良好的表面特性。 第一章 ● 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的统称 ● 岩石物理常数为密度和孔隙率 ● 真实密度:指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 毛体积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闭口、开口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 体积的质量。 ● 孔隙率: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开口空隙和闭口空隙)的百分率。 ● 吸水性:岩石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 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来表征。 ● 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 饱和吸水率:是岩石在常温及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在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 集料:是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 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空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量。 ● 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 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石料强度的相对指标。压碎值是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率。1000 1?='m m Q a (1m :试验后通过2.36mm 筛孔的细集料质量) ● 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是决定某种集料能否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 的关键指标。 ● 冲击值:反映粗集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由于路表集料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冲击作用,这一指标 对道路表层用料非常重要。 ● 磨耗值:用于评定道路路面表层所用粗集料抵抗车轮磨耗作用的能力。 ● 级配参数: ?? ???分率。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是指通过某号筛的式样通过百分率和。筛分级筛余百分率之总分率和大于该号筛的各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百累计筛余百分率率。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质分级筛余百分率i i i A a ρ 沥青混合料 水泥混合料 粗集料 >2.36mm >4.75mm 细集料 <2.36mm <4.75mm

最新基础工程计算题整理

例子2-3. 某基础底面尺寸为5.4*2.7m ,埋深1.8米,基础顶面离地面0.6米。基础顶面承受柱传来的轴力Fk2=1800kN ,弯矩Mk=950kNm, 水平力FkH=180kN ; 还承受外墙传来的集中荷载,作用在离轴线0.62m 处,大小为220kN 。试验算基础底面与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已知地基土情况如下: 第一层:粉质粘土,4.3米厚γ=18.0kN/m3,γsat=18.7kN/m3;e=0.85,fak=209kPa ,Es1=7.5Mpa 第二层:淤泥质粘土:fak=75kPa ,Es2=2.5Mpa 地下水面在基础底面处 解: 1 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基础底面平均压应力: kPa A G F p k k k 6.1747.2*4.525457.2*4.57.2*4.5*8.1*201800==+=+= 最大压力: kPa l e p p l G F M e k k k k k 9.273)/61(,9.06/512.02545 2.1*180950max =+===+=+= p 第一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及验算: )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 =209+1.0*18.0*(1.8-0.5)=232.4kPa 验算:pkpkmax 2.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tan 2)(tan 2()(θθσσz b z l p bl cd k z ++-= =57.2kPa )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 =122.9>σz+σcz =57.2+18*1.8+2.5*(18.7-10)=111.4kpa 某1砖砖墙,在基础顶面处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以及基本组合的轴心荷载是144KN/m 和190KN/m 。基础埋深0.5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fak=106kPa 。试设计其基础。 【解】: 1.基础类型与材料选择: 条形基础 。混凝土C20,钢筋HPB235——ft=1.10N/mm2,fy=210N/mm2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3)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工程材料期末试题及解答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工程材料按成分特点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又可分为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两类;非金属材料主要有无机非金属、有机非金属;复合材料是指。 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强度的主要判据有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强度和塑性可以用拉伸试验来测定;洛氏硬度测量方法简便、不破坏试样,并且能综合反映其它性能,在生产中最常用。 3.理解静拉伸试验过程和应力-应变曲线图。 二、判断题材料所受的应力小于屈服点σs时,是不可能发生断裂的。(×) 第二章 1 名词解释 晶体:指其原子(原子团或离子)按一定的几何形状作有规律的重复排列的物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变质处理:有意地向液态金属中加入某些变质剂以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达到提高材料性能的目的。 各向异性:在晶体中,由于各晶面和各晶向上的原子排列密度不同,因而导致在同一晶体的不同晶面和晶向上的各种性能的不同形核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所产生的晶核 2 填空 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晶体缺陷的形式包括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3 问答 1 简述形过冷度和难熔杂质对晶体的影响。 答:过冷度影响:金属结晶石,形核率和长大速度决定于过冷度。在一般的液态金属的过冷范围内,过冷度愈大,形核率愈高,则长大速度相对较小,金属凝固后得到的晶粒就愈细;当缓慢冷却时,过冷度小,晶粒就粗大。 难熔杂质的影响:金属结晶过程中非自发形核的作用王伟是主要的。所以某些高熔点的杂质,特别是当杂质的晶体结构与经书的晶体结构有某些相似时将强烈的促使非自发形核,大大提高形核率。 2 简述铸锭的组织结构特点。 答:铸锭是由柱状晶粒和等轴晶粒组成的,组织部均匀,不同形状的晶粒对性能由不同的影响。 3.凝固过程中晶粒度大小的控制。 答:主要有两种方法:1增大过冷度,2变质处理 第三章 1.金属塑性变形是在什么应力作用下产生的?金属的塑性变形有哪几种基本方式?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金属的塑性形变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金属的塑性形变有滑移和孪生两种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1滑移是金属键一个个断裂,而孪生是孪生面上的键同时发生断裂;2孪生之后,虽然晶体结构为改变,但孪生的晶体的晶格位向已经发生改变。 2.塑性变形对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有哪些影响? 组织结构影响:当工件的外形被拉长或者压扁时其内部的晶粒的形状也被拉长或压扁。 性能影响:强硬度提高,塑韧性降低,电阻增加,耐腐蚀性降低 3.什么叫再结晶?再结晶前、后组织和性能有何变化? 当变形金属加热至较高温度,原子具有较大扩散能力时,会在变形最激烈的区域自发的形成新的细小等轴晶粒称为再结晶。再结晶前后组织上的变化是,在形变激烈能量高的地方形核。性能上的变

机械工程材料基本知识点

晶体缺陷: 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异类原子微观影响:晶格畸变)线缺陷(位错;极为重要的晶体缺陷,对金属强度、塑性、扩散及相变有显著影响)面缺陷(晶界、亚晶界) 合金相结构 :相是指系统中均匀的、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部分。相变:相与相的转变。按结构特点:固溶体、化合物、非晶相。 固溶体:指溶质原子溶入溶剂中所形成的均一结晶相。其晶体结构与溶剂相同。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溶剂晶格结点位置形成的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处于溶剂晶格间隙所形成的固溶体 结晶: 材料从液态向固态的凝固成晶体的过程。 基本规律:晶核形成和长大交替进行。包括形核和核长大俩个过程, 影响形核率和成长率的因素:过冷度、不容杂志、振动和搅拌 变质处理:金属结晶时,有意向金属溶液中加入某种难溶物质,从而细化晶粒,改善金属性能 调质处理:淬火和高温回火 同素异构转变;固态金属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 合金的组织决定合金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强化 本质;阻碍晶体位错的运动 强化途径:形变强化(冷加工变形)、固溶强化(形成固溶体)、第二相强化、细晶强化(晶粒粒度的细化) 钢的热处理 预先热处理:正火和退火 最终热处理:淬火和回火 退火: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目的: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性能;消除钢中内应力;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为随后的热处理做组织上的准备。常用:完全退火Ac3以上30-50度(适用亚共析钢和合金钢,不适应低碳钢和过共析钢)得到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等温退火:适用某些奥氏体比较稳定的合金钢,加热和保温同完全退火,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球化退火:温度略高于Ac1,适用过共析钢和合金工具钢,得到组织球状珠光体,去应力退火:Ac1以下100-200度,不发生组织变化,另外还有再结晶退火和扩散退火。 正火:亚共析钢Ac3以上30-50度,过共析钢Accm以上30-50度,保温后空冷获得细密而均匀的珠光体组织。目的:调整钢的硬度,改善加工性能;消除钢中内应力,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为随后的热处理做组织上的准备。主要作用:作为低、中碳钢的预先热处理;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二次渗碳体,为球化退火做准备;作为普通件的最终热处理。 退火和正火区别:冷却速度不同,正火快,得到珠光体组织细,因而强度和硬度也高。实际中,如果俩者均能达到预先热处理要求时,通常选正火 淬火:加热到Ac1或Ac3以上某个温度,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使A转变为M 的热处理工艺.目的: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温度:亚共析钢Ac3上30-50度,组织为M+少量A残,共析钢和过共析钢Ac1上30-50度,组织M+粒状Fe3C+少量A残 要求: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临界冷却温度Vk.常用方法;单液、双液、分级、等温、局部淬火 回火:淬火以后的工件加热到Ac1以下某个温度,保温后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目的:降

基础工程计算题

1、已知某砖混结构底层承重墙厚240mm ,基础顶面中心荷载的标准组合值F k =185kN/m 。地基地表为耕植土,厚0.8m,γ=16.8kN/m3;第二层为粘性土,厚2.0m ,fak=150kPa ,饱和重度γsat=16.8kN/m3,孔隙比e=0.85;第三层为淤泥质土,fak=80kPa ,饱和重度γsat=16.2kN/m3,厚1.5m 。粘性土至淤泥质土的应力扩散角θ=300,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8m 出。要求确定基础埋深(4分);确定基底宽度(4分);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4分)。(注:宽度修正系数取0,深度修正系数取1.0)(B) 2、某预制桩截面尺寸为450×450mm ,桩长16m (从地面算起),依次穿越:①厚度h 1=4m 的粘土层,q s1k =55kPa ;②厚度h 2=5m 的粉土层,q s2k =56kPa ;③厚度h 3=4m 的粉细砂层,q s3k =57kPa ;④中砂层,很厚,q s4k =85kPa ,q pk =6300kPa 。K=2.0,试确定该预制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C) 3、已知某砖混结构底层承重墙厚370mm ,基础顶面中心荷载的标准组合值Fk=115kN/m 。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20kPa,基础埋深为1.2m ,采用毛石基础,M5砂浆砌筑。试设计该基础。(注:毛石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为1:1.25,每台阶宽不大于200mm )。 4、如图所示某条形基础埋深1m 、宽度1.2m ,地基条件:粉土3 119/kN m γ=,厚 度1m ;淤泥质土:3 218/kN m γ=,%65=w ,kPa f ak 60=,厚度为10m 。上部结 构传来荷载Fk=120kN/m ,已知砂垫层应力扩散角0 .1,035===d b ηηθ, 。求砂垫层厚度z 与宽度b 。(A )

数据库原理王珊知识点整理

目录 1.1.1 四个基本概念 (1) 数据(Data) (1)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1)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1) 基本特征 (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 数据定义功能 (1)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1) 数据操纵功能 (2)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2)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2) 其它功能 (2) 数据库系统(DBS) (2)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 数据管理 (3)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3) 人工管理特点 (3) 文件系统特点 (4)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4) 数据结构化 (4) 整体结构化 (4)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4)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独立性高 (5) 物理独立性 (5) 逻辑独立性 (5)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5)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5) 1.2.1 两大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6)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7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7)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8) 1.3.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8) 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8) 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8) 模式(Schema) (8) 实例(Instance) (8) 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9)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9) 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 (9)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 (9) 1.3.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9)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10) 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0)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0) 数据库管理员(DBA)职责: (10)

第一学期《工程材料》期末试卷A卷及答案

系别:__________ 班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装。。。。。。。。。。。。。。。。。。。。。。。。。。。订。。。。。。。。。。。。。 。。。。。。。。。。。。。线。。。。。。。。。。。。。。。。。。。。。。。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试卷(A) 注意:本试卷共四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卷适用于07模具班,共需印制61份。 1. 碳素工具钢的含碳量一般是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 A. 0.3% - 0.5% B. 0.5% - 0.7% C. 0.7% - 1.3% D. 1.3% - 1.6% 2. 以下那种元素是9Mn2V 里不含的 ( ) A. C 元素 B. Ni 元素 C. Si 元素 D. Mn 元素 3. Cr12是以下哪种冷作模具钢的典型钢种 ( ) A. 高碳高铬冷作模具钢 B. 空淬冷作模具钢 C. 油淬冷作模具钢 D. 基体钢 4. 以下哪种模具钢的抗压强度、耐磨性及承载能力居冷作模具钢之首 ( ) A. 碳素工具钢 B. 火焰淬火冷作模具钢 C. 高速钢 D. DT 合金 5. 以下哪种钢号不属于热作模具钢的类型 ( ) A. 5CrNiMo B. 3Cr2W8V C. 4Cr5MoSiV D. 9SiCr 6. 高韧性热作模具钢的含碳量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 ) A. 0.3% - 0.5% B. 0.5% - 0.7% C. 0.7% - 1.3% D. 1.3% - 1.6% 7. 以下哪个钢种属于冷热兼用的模具钢 ( ) A. GR 钢 C.HD 钢 C. 012Al D.PH 钢 8. 以下哪个选项的塑料模具钢已列入了国家标准 ( ) A. 3Cr2Mo 和CrWMn B. CrWMn 和Cr12MoV C. 3Cr2Mo 和3Cr2MnNiMo D. 3Cr2MnNiMo 和Cr12MoV 9. SM50属于以下哪种塑料模具钢 ( ) A. 预硬型塑料模具钢 B. 碳素塑料模具钢 C. 渗碳型塑料模具钢 D.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 10. 以下哪种表面工程技术改变了技术表面的化学成分 ( ) A. 表面改性 B. 表面处理 C. 表面涂覆 D. 电镀技术 1.按照工作条件可将模具分为 、 、 。 2.塑料模具按其成型固化可分为 、 。 3.模具的失效形式主要有 、 、 、 、 。 4.塑料模具用钢系列有七大类,分别是 、 、 、 、 、 、 。 5.表面工程技术有三类,分别是 、 、 。 6.热作模具钢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 7.铁碳合金相图中三种基本相是 、 、 。 1.硬度 2.模具失效 3. 延伸率 4. 二次硬化 5. 时效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答卷中,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空3分,共15分。 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25分。

材料工程基础总结

1 铝合金强化途径有哪些?答:固溶处理 +时效强化、细晶强化 2.铜合金强化机制主要有几种? 答:固溶强化、时效强化、过剩相强化 3.铝镁合金配料计算? 例1:为了获得以下成分铸造铝合金1Kg,熔炼时应如何配料? 8.0wt%Si,2.8wt%Cu,0.5wt%Mg,0.15wt%Ti,其余为Al; 注:1)可供选择的原材料包括:纯铝,Al-30wt%Si 中间合金,Al-25wt%Cu 中间合金,Al-30wt%Mg 中间合金和Al-10wt%Ti 中间合金;2)不考虑铝、硅和铜元素的烧损;3)镁元素的烧损率为15wt%,钛元素的烧损率为5wt%。 ●1000g×8.0%=XAl-30Si×30% ?XAl-30Si =266.7g ●1000g×2.8%=XAl-25Cu×25%?XAl-25Cu =112g ●1000g×0.5%= XAl-30Mg×30%×(1-15%)? XAl-30Mg =19.6g ●1000g×0.15%=XAl-10Ti×10%×(1-5%) ? XAl-10Ti=15.8g ●1000×(1-0.08-0.028-0.005-0.0015) = XAl +266.7× (1-0.3) -112×(1-0.25)-19.6×(1-0.3)-15.8×(1-0.1) ?XAl = 586.9g 例2、为了获得以下成分的铸造镁合金1Kg:熔炼时应如何配料?8.5wt%Al,1.2wt%Zn,1.20wt%Si,0.25wt%Mn,0.15wt%Sr,其余为Mg 注:1)可供选择的原材料包括:纯镁,纯铝,纯锌,Al-30wt%Si 中间合金,Mg-2wt%Mn 中间合金,Mg-10wt%Sr 中间合金;2)不考虑镁、铝、锌、硅和锰元素的烧损;3)Sr 元素的烧损率为15wt%。 1000g×1.20%=X Al-30Si×30% ?X Al-30Si =40g 1000g×1.2%=X Zn?X Zn=12g 1000g×0.25%=X Mg-2Mn×2%?X Mg-2Mn=125g 1000g×0.15%=X Mg-10Sr×10%×(1-15%) ?X Mg-10Sr=17.6g 1000g×8.5%=X Al+ X Al-30Si×70%?X Al =57g X Mg =1000-40-12-125-17.6-57=748.4g 1000×(1-1.2%-1.2%-0.25%-0.15%-8.5%) = X Mg + X Mg-2Mn× (1-2%)+ X Mg-10Sr×(1-10%) ?X Mg =748.6g 4.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合金,在合金熔炼时一般要进行哪些工艺处理? 答:变质处理,细化处理,精炼处理。 5.镁合金阻燃抗氧化方法有哪几种? 答:熔剂保护阻燃法、气体保护阻燃法、添加合金元素阻燃法。 6.根据石墨存在形态不同,灰口铸铁可分为哪几种? 答:灰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球墨铸铁。 7.什么是金属的充型能力?充型能力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 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称为金属的充型能力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主要取决于金属自身的流动能力,还受外部条件,如铸型性质、浇注条件、铸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

基础工程计算题含答案

(卷2,2)1、如图所示某条形基础埋深1m 、宽度1.2m ,地基条件:粉土 ,厚度1m ;淤泥质土:,,,厚度为10m 。上部结构传来荷载Fk=120kN/m ,已知砂垫层应力扩散角 。求砂垫层厚度z 与宽度b 。(A ) 解:先假设垫层厚z=1.0m ,按下式验算: (1分) 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 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应力 (2分) 垫层底面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2分) 验算: 故:垫层厚度 z=1.0m 垫层宽度(底宽) (1分) 3 119/kN m γ=3218/kN m γ=%65=w kPa f ak 60=0 .1,035===d b ηηθ,οa z cz f p p ≤+kPa p cz 37181191=?+?=kPa z b p b p cd z 6.4635tan 122.1) 1912.12012.1120(2.1tan 2)(=??+?-??+=??+-= οθ σkPa z d f f m d ak 75.87)5.011(1137 0.160)5.0(0=-+?+? +=-+++=γηkPa f kPa p p a z cz 75.8762.83=≤=+m z b 6.235tan 22.1=??+=ο

(卷3,1)2、某单层厂房独立柱基底面尺寸b×l=2600mm×5200mm,柱底荷载设计值: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如图1)。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见图1。试验算持力层和下卧层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10分)(B) fk =85kPa ηb=0 ηd=1.1 解: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F= F1+F2+G=2000+200+486.7=2686.7 kN M0=M+V h+F2a=1000+200×1.30+200×0.62=1383kN·m e= M0/F=1384/2686.7=0.515mp=198.72 kN/m2(满足) 1.2f=1.2×269.6=323.5 kN/m2> p max = 316.8 kN/m2(满足) ( 2分)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γ0=(19×1.80+10×2.5)/(1.80+2.5)=13.77 kN/m3 f= fk+ηbγ(b-3)+ηdγ(d-0.5)=85+1.1×13.77×(1.80+2.5-0.5)=142.6 kN/m2( 2分) 自重压力:p cz=19×1.8+10×2.5=52.9 kN/m2 附加压力:p z=bl(p-pc)/[(b+2z·tgθ)( l+2z·tgθ)] =2.60×5.20×(198.72-19×1.8)/ [(2.60+2×2.5×tg23o)(5.20+2×2.5×tg23o )] =64.33 kN/m2 ( 2分) p cz+p z =52.9+64.33=123.53 kN/m2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 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 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 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 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 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三种典型晶胞结构: 体心立方: Mo 、Cr 、W 、V 和 α-Fe 面心立方: Al 、Cu 、Ni 、Pb 和 β-Fe 密排六方: Zn 、Mg 、Be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实际原子数 2 4 6 原子半径 a r 4 3= a r 4 2= a r 21= 配位数 8 12 12 致密数 68% 74% 74% 2.晶向、晶面与各向异性 晶向:通过原子中心的直线为原子列,它所代表的方向称为晶向,用晶向指数表示。 晶面:通过晶格中原子中心的平面称为晶面,用晶面指数表示。 (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确定见书P7。) 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性能不相同的现象称为各向异性。 3.金属的晶体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4.晶体缺陷与强化:室温下金属的强度随晶体缺陷的增多而迅速下降,当缺陷增多到一定数量后,金属强度又随晶体缺陷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减少或者增加晶体缺陷这两个方面来提高金属强度。 5..过冷:实际结晶温度Tn 低于理论结晶温度To 的现象称为过冷。 过冷度 n T T T -=?0 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也越大。 6.结晶过程:金属结晶就是晶核不断形成和不断长大的过程。 7.滑移变形:单晶体金属在拉伸塑性变形时,晶体内部沿着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和晶向发生了相对滑移,滑移面两侧晶体结构没有改变,晶格位向也基本一致,因此称为滑移变形。 晶体的滑移系越多,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就越大。 8.加工硬化:随塑性变形增加,金属晶格的位错密度不断增加,位错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提高了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使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这称为加工硬化。 9.再结晶:金属从一种固体晶态过渡到另一种固体晶态的过程称为再结晶。 作用:消除加工硬化,把金属的力学和物化性能基本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 10.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1.相:合金中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并有界面与其他部分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分类: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 第二章 1.铁碳合金相图(20分) P22

基础工程计算题复习资料

基础工程课程习题第二章浅基础 2.1 地基承载力计算

2.2 基础底面尺寸 【例7-2】某柱下矩形单独基础。已知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传至基础顶面的内力值Fk=920kN,Vk=15KN,MK=235KN.m ;地基为粉质粘土,其重度为γ=18.5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ηb=0.3,ηd=1.6)基础埋深d=1.2m ,试确定基础地面尺寸。 ? 【解】(1)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假定基础宽度b<3m, 则 ()()a ak d m f f d 0.5=180 1.618.5 1.2-0.5200.72kPa =+ηγ-+??= (2)初步按轴心受压基础估算基底面积 2K 0a G F 920 A 5.2m f d 200.72-20 1.2 = ==-γ? 考虑偏心荷载的影响,将底面积A0增大20%,则A=5.2×1.2=6.24m2。取基底长短边之比 l/b=2,得 A b 1.77m 2 = = , 取b=1.8m,l=3.6m 。 (3)验算地基承载力 基础及其台阶上土重 K G G Ad 20 3.6 1.8 1.2155.52kN =γ=???= 基底处力矩 K M 235150.9248.5kN m =+?=g 偏心矩 K K K M 248.5l e 0.230.6m F G 920155.526 = ==≤=++ 基底边缘最大压力

K K k max a F G 6e 920155.52 60.23p 11229kPa 1.2f 240.86kPa A l 3.6 1.8 3.6++?????= +=+=≤= ? ?????? 满足要求,故基底尺寸长l=3.6m,b=1.8m 合适。 【例】墙下条形基础在荷载效应标准值组合时,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轴向力Fk=280kN/m,基础埋d=1.5m,室内外高差0.6m ,地基为黏土(ηb=0.3,ηd=1.6),其重度γ=18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求该条形基础宽度。 【解】(1)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假定基础宽度b<3m,因埋深d>0.5m ,故进行性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 ()()a ak d m F f d 0.5150 1.518 1.5-0.5178.8kPa =+ηγ-=+??= (2)求基础宽度 因为室内外高差0.6m ,故基础自重计算高度 0.6 d 1.5+ 1.8m 2 == 基础宽度: K a G F 280 b 1.96m f d 178.8-20 1.8 ≥ ==-γ? 取b =2m , 由于与假定相符,最后取b=2m

最新基础工程计算题整理

例子2-3.某基础底面尺寸为 5.4*2.7m ,埋深1.8米,基础顶面离地面 0.6米。基础顶面承受 柱传来的轴力Fk2=1800kN ,弯矩Mk=950kNm,水平力FkH=180kN ;还承受外墙传来的集 中荷载,作用在离轴线0.62m 处,大小为220kN 。试验算基础底面与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已知地基土情况如下: 第一层:粉质粘土, 4.3 米厚 丫 =18.0kN/m3 丫 sat=18.7kN/m3 e=0.85, fak=209kPa , Es 仁 7.5Mpa 第二层:淤泥质粘土: fak=75kPa , Es2=2.5Mpa 地下水面在基础底面处 解: 1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基础底面平均压应力: 1800 20*1-8* 5-4*2-7 -^54^=174.6kPa 5.4* 2.7 最大压力: P kmax 二P k (1 6e/l) =273.9kPa 第一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及验算: f a 二 f ak b (T d m9 -0.5) =209+1.0*18.0* (1.8-0.5) =232.4kPa 验算:pkpkmax 2.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 bl( P k —貯 cd ) :-z : (l 2ztan r)(b 2ztan 旳 =57.2kPa f a =f ak b (T d m (d75) =122.9> cr z+ cr cz =57.2+18*1.8+2.5*(18.7-10)=111.4kpa 某1砖砖墙,在基础顶面处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以及基本组合的轴心荷载是 144KN/m 和 190KN/m 。基础埋深0.5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 fak=106kPa 。试设计其基础。 【解】: 1.基础类型与材料选择: 条形基础 。混凝土 C20,钢筋 HPB235 ——ft=1.10N/mm2 , fy=210N/mm2 F k + G k 5.4* 2.7 M k F k G k 950 180*1.2 2545 =0.512pl/6 =0.9,

数据库知识点整理(全)

UNIT 1 四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2.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 (1)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2) 数据结构化;(3) 数据独立性高;(4) 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模型 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数据的模拟。 数据模型三要素。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它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数据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主要有查询和更改(包括插入、修改、删除);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及其联系应该满足的条件限制 E-R图 实体:矩形框表示 属性: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 联系:菱形表示 组织层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基本概念: 关系(Relation) :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记录): 表中的一行 属性(字段):表中的一列,给每一个属性名称即属性名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分量为最小单位,不可分 主码(Key):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