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理论依据:

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基本依据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定值.而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

乘积之比。例如: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其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Mg):m (O2):n(MgO)=48:32:80=3:2:5。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含杂质的计算,在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因此解题时把不纯的反应物换算成纯净物后才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而计算出的纯净物也要换算成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的不纯物。这些辅助性计算可根据有关公式进行即可。

2。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指质量;必须需纯净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若是气体体积需换算成质量,若为不纯物质或者溶液,应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气体密度(g/L)=

(2)纯度=×100%=×100%=1-杂质的质量分数(3)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综合计算:

1. 综合计算题的常见类型

(1)将溶液的相关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计算。

(2)将图像、图表、表格、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2. 综合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一般如下:

综合型计算题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的重点、难点。这种题类型复杂,知识点多,阅读信息量大,思维过程复杂,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应用能力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它考查的不仅是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知识,也是考察基本概念、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的有关知识。综合计算相对对准度较大,但只要较好地掌握基本类型的计算,再加以认真审题,理清头绪,把握关系,步步相扣,就能将问题顺利解决。

3.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题,问题情景比较复杂。解题时,应首先明确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溶质的质量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其次应明确所求溶液的质量如何计算,最后运用公式汁算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成溶液质量的计算方法:生成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难溶性杂质(反应的混有的且不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一生成物中非溶液(生成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1)固体与液体反应后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于固体与液体发生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要明确生成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其次再通过化学反应计算溶质质量是多少(有时溶质质量由几个部分组成),最后分析各量间的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对于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有两种求法:

①溶液组成法:溶液质节=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溶剂水根据不同的题目通常有两种情况:原溶液中的水;化学反应生成的水。

②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进入液体的固体质量(包括由于反应进入和直接溶入的)+液体质量-生成不溶物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

(2)对于液体与液体的反应,一般是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此类计算与固体和液体反应后的计算类似,自先应明确生成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其次再通过化学应应计算溶质质量是多少(往往溶质质量由几个部分组成),最后分析各量间的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此类反应发生后,溶液质量也有两种求法:

①溶液组成法(同上).

②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所有液体质量之和-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

4。图像、表格、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在近几年中考题出现了以图像,表格为载体的化学计算题这类题的特点是利用数学方法将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表达,常常以坐标曲线、图像、表格等形式将解题信息呈现。解答此类题目时,受求学生能够对图像,表格进行科学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化学知识将有用信息,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1)图像与化学方程式结台的综合计算

图像型计算题是常见的题型是坐标曲线题,其特点是借助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元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曲线图直观表示出来。

坐标系中的曲线图不仅能表示化学反应,还能较好地反映化学变化的过程,读图时,要善于从曲线图中捕捉到“三点",(起点,拐点,终点),并分析其含义。特别是要重点了解拐点表示对应两种物质一定恰好完全反应,这是此类题的关键。

(2)表格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综合计算

这类题往往给出一组或多组数据或条件,通过对表格中数据或条件的分析,对比,解答有关问题或进行计算。

策略:要通过仔细阅读,探究表格中各组数据之间内在的规律,努力从“变”中找“不变”,及时发现规律之中的矛盾点,从“不变"中找“变”,进而分析矛盾的根源,解决问题。

(3)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做实验探究的综合计算题时,学生应将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紧密结合,在对实验原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理解的基础上,理出解题思路,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实验数据与物质(或元素)质量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理清思路,找出正确有用数据,认真做好每一步计算.

5。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天平平衡问题:

化学计算中有关天平平衡问题的计算一般指眨应前灭平已处于平衡状态,当托盘两边烧杯中加入物质后,引起烧杯内物质净增量的变化,从而确定天平能否仍处于平衡的状态。解此类题目必须理顺以下关系:烧杯内物质净增质量=加入物质质量一放出气体质量;当左边净增质量=右边净增质量时,天平仍处于平衡状念;当左边净增质量〉右边净增质量时,天半指针向左偏转;当左边净增质量〈右边净增质量时,天平指针向有偏转.

6。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技巧与方法:

(1)差量法(差值法)

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但有的化学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州时,会出现固体、液体、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根据该变化的差值与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可求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这一方法叫差量法。此法解题的关键是分析物质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建立差量与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2KMnO4K2MnO4+MnO2+O2

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其差值为生成氧气的质量

②H2+金属氧化物金属+水,该变化中固体质量减少量为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或

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③CO+金属氧化物金属+CO2,该变化中固体质量减少量为气体质量的增加量。

④C+金属氧化物金属+CO2,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差值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⑤2H2+O22H2O,反应后气体质量减小,其减小值为生成水的质量.

⑥金属+酸→盐+H2,该变化中金属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其增加值等于参加反应

的金属质量与生成氢气质量的差值.

⑦金属+盐→盐+金属,该变化中金属质量若增加,溶液的质量则减小,否则相反。其差值等于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与生成的金属质量的差值.

⑧难溶性碱金属氧化物+水,该变化中固体质量减小,其差值为生成的水的质量

例:为了测定某些磁铁矿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甲、乙两组同学根据磁铁矿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原理,分别利用两种方法测定了磁铁矿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已知磁铁矿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Fe3O4+4CO3Fe+4CO2

(1)甲组同学取该磁铁矿10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的质量增加了5.5g,请你根据甲组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磁铁矿样品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

(2)乙组同学取该磁铁矿样品10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为8g,请你根据乙组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磁铁矿样品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

解析:(1)甲组同学的实验中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是CO还原Fe3O4生成的CO2,由5。5gCO2的质量作为已知条件,根据方程式可计算出Fe3O4的质量

(2)乙组同学的实验中10g样品被CO充分还原后剩余8g固体,减少的质量为Fe3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利用产生的差量即可求出Fe3O4的质量.也可以根据题中杂质不参加反应来建立等量关系,求出Fe3O4的质量.

答案:

(1)Fe3O4+4CO3Fe+4CO2

232 176

x 5。5g 232/x=176/5.5g 解得x=7。25g 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g/10g×100%=72。5%

答: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

(2)设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x

Fe3O4+4CO3Fe+4CO2△m

232 168 232—168=64

x 10g—8g=2g 232:64=x:2g 解得x=7。25g 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g/10g×100%=72。5%

答: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

2)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就是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所包含的各种比例关系,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式直接列比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

关系式法有如下两种类型.

(1)纵向关系式:经过多步的连续反应,即后一反应的反应物为前一反应的生成物,采用“加合”,将多步运算转化为一步计算

(2)横向关系式

①几种不同物质中含相同的量,根据该量将几种不同物质直接联系起来进行运算

②有多个平行的化学反应即多个反应的生成物有一种相同,根据这一相同的生成物,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依此关系式进行计算可建华运算过程。

关系式法抓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关系式,化繁为简,减少计算误差,是化学计算常用方法之一.

例: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是一种白色固体,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能与稀硫酸等酸反应生成CO2,试回答:

(1)写出NaH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用98%的硫酸(密度为1.84g/mL)配制980g18.4%的硫酸溶液?

(3)现将45gNaHCO3(混有KHCO3)固体粉末加入100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是气体全部逸出,固体粉末的质量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该状况下,CO2的密度为2g/L)所示,计算:

①求100mL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

②若稀硫酸为120mL时,加入固体粉末为58。5g,求产生CO2的体积.

解析:

(1)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的书写

(2)设配制980g18.4%的硫酸溶液需98%的硫酸(密度为t.84g/mL)的体积为x,则:x×1.84g/ml×98%=980g×18.4%,x=100mL,需水的质量为:980g—100ml ×1.84g/mL=796g;配制过程中应注意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由图像可以看出,45g固体粉爪与100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11L,11LCO2的质量为11L×2g/L=22g,根据CO2的质量可计算出100mL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由100mL 稀硫酸能与45g固体粉末完全反应,可计算出120mL 稀硫酸能与54g 固体粉未完全反应,而加入的固体粉末为58。5g,则固体粉末有剩余,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CO2气体11L,则120mL稀硫酸与54g固体粉末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为:

答案:(1)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2)将100ml98%的H2SO4沿着烧杯内壁慢慢倒入796ml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解:①45g固体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m(CO2)=11L×2g/L=22g

设硫酸溶液中H2SO4的质量为x

由(1)得H2SO4——2CO2

98 88

x 22g

x=(98×22g)/88=24。5g

②设与120mL稀H2SO4完全反应的固体粉末的质量为y

100mL/120mL=45g/y

y=54g〈58。5g

所以固体粉末过量,以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V(CO2)=(11L×120mL)/100mL=13。2L

答:100mL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24。5g,产生的CO2的体积为13.2L。

(3)平均值法

混合物中确定各组分的有关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如混合物中各组分均能与某一物质反应且得到的产物中有同一种物质或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均含有同一种元素,要确定其成分的有天计算可用平均值法求解。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先找出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平均值(如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质量、平均质量分数等),此平均值总是介于组分中对应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利用这些平均值解题的方法叫做平均值法.下面分类进行讨论:

(1)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法

由金属单质组成的混合物,要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或计算某一成分的质量,利用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法计算较为快捷、准确.解题时先设该混合物为一种纯净的二价金属,利用化学方程式或其他方法求出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混合物各组分中一种金属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小于半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则另一种金属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必须大于平均二价相对原子子质量,据此求出正确答案.

二价相对原子质量=×2

如:Na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2=46

Mg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2=24

Al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2=18

设一种二价金属R的质量为m,其二价相对原子质量为M,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为x

R+H2SO4==RSO4+H2↑

M 2

m x 解得:x=m/M×2

即金属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该金属质量成正比,与该金属二价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若像Cu等金属与稀硫酸不反应,即产生的H2的质量为零。

注意:①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有本质区别,前者为一假设值。

②Cu、Ag等不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产生H2质量为0。

⑧金属与足量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④制取一定量的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为:

例:小明同学用6。5g不纯的锌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收集到H2的质量为0。205g,已知其中含有另一种金属杂质,这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

A.铁B。铝C.铜D.镁

解析:由题意可知,两种金属混合物6.5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了0。205g氢气,则混合物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为(6。5/0.205)×2=63.4,。已知Zn、Fe、Al、Cu、Mg五种金属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65,56,18,∞(无穷大),24,混合物中含有Zn,则另一种金属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不能大于63。4,所以这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Cu。

(2)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法

由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要判断混合物中各物质是否存在或计算某成分的质量,可用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法解题。解题时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其他方法求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物中一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果大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则另一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小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据此可求出正确答案.

(3)质量平均值法

利用混合物中平均质量解题方法。

(4)质量分数平均值法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总是介于混合物中一种成分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另一种成分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之间,据此可确定混合物的组成。

4. 守恒法

化学变化中等量关系的简历,有一条很重要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定律演绎为: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分子的数目虽然有的改变,但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该定律反映出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等量关系,是解化学试题的思路之一。利用化学反应前后某些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推理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称为守恒法。仔细挖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是守恒法解题的关键。下面分类进行讨论:

(1)质量守恒法

①发宁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守恒

②溶液混合或稀释前后,溶质总质量守恒

③化学反应中某些元素的质量守恒

(2)电荷守恒法

溶液中阴、阳离子个数不一定相等,但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3)比例守恒法

利用试题中潜在的某些量之间的比例恒定不变的原理来解题的一种方法。

例:某二价金属M的氧化物10g与9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请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上述新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题:(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30%=30g

设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x

MO + H2SO4== MSO4+ H2O

M+16 98 M+96

10g x 30g

(M+16):(M+96)=10g:30g 解得M=24,可知M为镁元素

98:40=x:10g x=24.5g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5g/90g×100%=27。2%

(2)反应后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为30g,则水的质量为70g,氢元素的质量即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是水与硫酸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和

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0g×):(70g×+30g×)=35:352

5。假设量法

在所给题目中缺少实例,无数据,仅有字母或仅有比值,在解答该类题设未知数之前,先假设一个题目中缺少的关键量为假设量,即一个已知量,补充解题的条件。然后,此假设量可参与整个化学计算,使计算过程简单,清晰。但该假设的已知量只帮助解题,不会影响最终结果,这种解题方法叫假设量法。具体有两种类型:

假设用具体的物质代替题目中抽象或不定的物质来解题。

②假设一具体数据代替题目中未知数据来解题.

a。题目中给出化学反应前后某两种物质的等量关系(已知条件),求混合物中各组分间的质量比—找等量设为假设量。

b。题目中给出某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已知条件),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分数—找条件中给出的质量分数所对应的物质质量为假设量

例:已知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盐酸,需100g80%的氢氧化钾溶液,若改用100g80%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

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确定

解析:设题目中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6.5g,需要NaOH、KOH的质量分别为x和y NaOH+HCl==NaCl+H2O

40 36.5

x 36。5g 40/x=36。5/36.5g x=40g

KOH+HCl==KCl+H2O

56 36.5

y 36。5 y=56g

若用含56gNaOH的溶液与含36。5gHCl的盐酸反应,则NaOH过量,溶液pH>7,选A.

6. 比较法

解题时对题目给定的已知条件或数据,结合有关知识进行全面,仔细地分析,比较,然后确定正确答案。此法解计算型选择题时可避免对各备选答案一一进行计算.运用该法解题时有如下情况:

(1)分类比较:按被选择对象的某些特点,先分类后比较选择

(2)计算比较:解题时先做简单计算,然后比较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中某一相同原子的个数,最后选择。

(3)转化问题比较:解题之前将所求问题转化为直观问题来比较选择答案.

(4)排列比较:将被选择答案按某种顺序排列后,再分析比较选择答案。

例:铅蓄电池中需要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现将5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d1g/ml)与10%硫酸溶液(密度为d2g/ml)按体积比1:1混合,已知d1>d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A.大于30%B。等于30%C.等于60%D。小于30%

解析:当两种同溶质的溶液混合时,以m1g a%的溶液和m2g b%的溶液混合为例,且a〉b。

当m1〉m2时,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b%)/2

当m1=m2时,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a%+b%)/2

当m1〈m2时,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a%+b%)/2

从题意分析知,由d1〉d2,则等体积的两种溶液,50%的H2SO4溶液质量大,则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50%+10%)/2=30%

要明确解题思路解题时的一般思路:

(1)先找出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

(3)确定哪些数据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如果所给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关系仅仅是间接关系,那必须分析清楚该数据是通过什么“中介”与各物质产生联系的,然后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

(1)设未知量,求什么设什么。

(2)正确完整地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总和,标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址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总和的下面。(4)列比例式。

(5)求解。

(6)简明地写出答案。

应注意的问题:

(1)解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理清思路、确定解题方法、严格按解题步骤求解。

(2)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一定要书写正确,一定要配平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中某元素原子的数目一定要相等,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一定要准确。

(3)化学方程式所表明的各物质均指纯净物,参加计算的各物质的质量也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求纯净物的质量需进行换算,换算方法:纯净物的质量= 物质总质量×该物质的质量分数(即纯度).

(4)对题目中所给的“适最”“足量”“过量”“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充分反应”等词语,要认真对待,正确理解一般来说:“适量”—两种(或多种)反应物之间按一定量比恰好反应。“足量"-一种反应物完全反应,无剩余;另一种反应物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过量。“过量”-完全反应后,有一种(或多种)反应物剩余. “恰好反应”和“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反应物无剩余. “充分反应”和“反应完全”—同“足量”。

(5)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解题格式要规范.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几种类型:

(1)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有关含杂质的物质质量间的计算。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含有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有关计算。

(4)关于过量问题的计算.

(5)多步反应的计算。

(6)其他类型的计算。

计算时常见的错误:

(1)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

(2)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

(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4)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5)没有统一单位;

(6)把不纯物质当成纯净物质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几个误区:

(1)化学方程式不正确就计算,这是最严重的问题.

(2)把含杂质的质量直接应用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或把体积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4)解题格式不规范,设的未知缺与求的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5)计算不准确,不按题目要求写化学方程式(方程式应用不当).

(6)体积、质量、密度之间的关系问题及单位问题弄错等。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三个三":

在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三个事项”,即:

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2)格式要规范;(3)结果要准确。

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式;(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3)计算质量比要准确。

三个事项:(1)单位统一;(2)用纯量进行计算;(3)若是体积要换算成质量。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理论依据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客观规律。 2.基本依据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一定值。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例如: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其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Mg)∶m(O2)∶m(MgO)=48∶32∶80=3∶2∶5。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要明确解题思路 解题时,一般思路:先找出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确定哪些数据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如果所给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关系仅仅是间接关系,那么必须分析清楚该数据是通过什么“中介”与各物质产生联系的,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未知数。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规律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简记为“设”“写”“找”“列”“答”。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类型 1.已知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 这种题型是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重点,重在按计算格式进行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际上是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是隐含的已知条件),因此只要已知化学方程式中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就可求出其他物质的质量。 2.含字母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引言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它描述了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在化学学习中,常常需要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如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摩尔比率、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变化等。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摩尔比率计算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表示它们在反应中的摩尔比率。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摩尔比率。 假设有以下化学方程式: 2H₂ + O₂ → 2H₂O 根据方程式可以得知,2 mol 的H₂ 能够与 1 mol 的O₂ 反应生成 2 mol 的H₂O。依此可得以下摩尔比率: - H₂ : O₂ = 2 : 1 - H₂ : H₂O = 2 : 2

质量变化计算 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用于计算摩尔比率,还可以用于计算 反应物的质量变化。通过计算反应物质量的变化,可以了解反应的进程和结果。 考虑以下化学方程式: 2H₂ + O₂ → 2H₂O 已知初始时,H₂ 的质量为 10 g。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反应后产物H₂O 的质量: 1.计算H₂ 的摩尔数:10 g H₂ * (1 mol H₂ / 2 g H₂) = 5 mol H₂ 2.根据方程式可知,2 mol 的H₂ 能够生成 2 mol 的 H₂O。所以 5 mol 的H₂ 会生成 5 mol 的H₂O。 3.计算H₂O 的质量:5 mol H₂O * (18 g H₂O / 1 mol H₂O) = 90 g H₂O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知反应后产生的H₂O 的质量为90 g。

反应过程中的计算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计算反应过程中其他相关物质的质量或浓度变化。这需要结合化学方程式和给定的初始条件进行计算。 考虑以下反应: 2NaCl + H₂SO₄ → 2HCl + Na₂SO₄ 初始时,已知H₂SO₄ 的质量为 100 g。我们想要知道反应过程中生成的 HCl 的质量。 1.根据方程式,H₂SO₄ 和 HCl 的摩尔比率为 1:2。所以 生成的 HCl 的物质的量应为生成的H₂SO₄ 的物质的量的两倍。 2.计算H₂SO₄ 的摩尔数:100 g H₂SO₄ * (1 mol H₂SO₄ / 98 g H₂SO₄) = 1.02 mol H₂SO₄ 3.计算 HCl 的质量:1.02 mol H₂SO₄ * 2 mol HCl / 1 mol H₂SO₄ * 36.5 g HCl / 1 mol HCl = 74.43 g HCl 以上计算表明,在反应过程中将生成大约 74.43 g 的 HCl。

化学方程式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理论依据: 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基本依据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定值.而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 乘积之比。例如: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其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Mg):m (O2):n(MgO)=48:32:80=3:2:5。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含杂质的计算,在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因此解题时把不纯的反应物换算成纯净物后才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而计算出的纯净物也要换算成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的不纯物。这些辅助性计算可根据有关公式进行即可。 2。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指质量;必须需纯净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若是气体体积需换算成质量,若为不纯物质或者溶液,应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气体密度(g/L)= (2)纯度=×100%=×100%=1-杂质的质量分数(3)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综合计算: 1. 综合计算题的常见类型 (1)将溶液的相关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计算。 (2)将图像、图表、表格、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2. 综合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一般如下:

综合型计算题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的重点、难点。这种题类型复杂,知识点多,阅读信息量大,思维过程复杂,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应用能力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它考查的不仅是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知识,也是考察基本概念、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的有关知识。综合计算相对对准度较大,但只要较好地掌握基本类型的计算,再加以认真审题,理清头绪,把握关系,步步相扣,就能将问题顺利解决。 3.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题,问题情景比较复杂。解题时,应首先明确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溶质的质量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其次应明确所求溶液的质量如何计算,最后运用公式汁算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成溶液质量的计算方法:生成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难溶性杂质(反应的混有的且不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一生成物中非溶液(生成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1)固体与液体反应后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于固体与液体发生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要明确生成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其次再通过化学反应计算溶质质量是多少(有时溶质质量由几个部分组成),最后分析各量间的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对于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有两种求法: ①溶液组成法:溶液质节=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溶剂水根据不同的题目通常有两种情况:原溶液中的水;化学反应生成的水。 ②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进入液体的固体质量(包括由于反应进入和直接溶入的)+液体质量-生成不溶物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 (2)对于液体与液体的反应,一般是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此类计算与固体和液体反应后的计算类似,自先应明确生成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其次再通过化学应应计算溶质质量是多少(往往溶质质量由几个部分组成),最后分析各量间的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此类反应发生后,溶液质量也有两种求法: ①溶液组成法(同上). ②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所有液体质量之和-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 4。图像、表格、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在近几年中考题出现了以图像,表格为载体的化学计算题这类题的特点是利用数学方法将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表达,常常以坐标曲线、图像、表格等形式将解题信息呈现。解答此类题目时,受求学生能够对图像,表格进行科学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化学知识将有用信息,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1)图像与化学方程式结台的综合计算 图像型计算题是常见的题型是坐标曲线题,其特点是借助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元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曲线图直观表示出来。

化学方程式及计算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 1.意义: 意义实例:氢气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反应物是:生成物是:反应条件是: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 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 间的粒子关系(粒子个数 比) 2. 读法: ①质的方面: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②量的方面: 每4分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③粒子方面: 每两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3.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书写规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2)书写步骤: ①“写”:左为反应物化学式,有位生成物,中间“—”连。 KMnO4---K2MnO4 + MnO2 + O2 ②“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 + MnO2 + O2 ↑ ③“改”:“---”改为“==”。 2KMnO4==K2MnO4 + MnO2 + O2 ↑ ④“注”: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2KMnO4 △ K 2 MnO4 + MnO2 + O2 ↑

(3)注意: ①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 ②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如把点燃、加热(常用“△”来表示),催化剂等写在。 ③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 如果,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课堂练习: 1. 将“嫦娥一号” 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还有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燃烧; (2)硫在氧气中燃烧; (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6)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7)电解水; (8)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9)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10)加热高锰酸钾固体;(1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12)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13)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硝石(KNO3)、木炭、硫粉组成,点燃后生成硫化钾(K2S)、二氧化碳和一气体单质,并产生猛烈地爆炸威力。 。 (14)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是丙烷(C3H8),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燃料,它燃烧后火焰的颜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 3. 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为。 4. 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其化学原理为: R+8HCl+4Zn==4ZnCl2+3H2O+2AS+H2↑(R表示砒霜的化学式),则砒霜的化学式为 ( ) A.AS2O3 B.AS2O C.ASO D.AS2O5

化学方程式计算格式

化学方程式计算格式 化学方程式是一种简洁明了的化学语言,可以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在进行化学计算时,我们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下面将详细介绍化学方程式计算格式的四个方面: 1. 写出化学方程式,表明反应条件和气体或沉淀符号。 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我们需要准确地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同时,还需要注意气体或沉淀符号的标注。例如,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2Na + 2H2O → 2NaOH + H2↑ 其中,Na是反应物,H2O是反应物,生成的NaOH是生成物,H2是生成物,并且H2是气体,需要标注↑符号。 2. 列出比例关系,配平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根据原子个数相等、元素种类不变等原则,配平化学方程式。例如,

对于上述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比例关系: 2Na : 2H2O : 2NaOH : 1H2 然后根据这个比例关系,我们可以配平化学方程式得到: 2Na + 2H2O → 2NaOH + H2↑ 3. 写出计算公式,代入已知数据。 在进行化学计算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反应写出计算公式,并将已知的数据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例如,如果我们要求解上述反应中生成的H2的量,可以写出以下计算公式: m(H2) = m(Na) × (1/2) × (1/2) 其中,m(H2)表示生成的H2的质量,m(Na)表示反应物Na的质量。我们将已知的数据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4. 求解未知数,得出结果。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未知数的求解方法以及结果的准确

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参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达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关系以及反应的摩尔比。借助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计算,包括反应物的量之间的转化、质量之间的转化、摩尔比之间的计算等等。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概念。 1. 摩尔与物质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和反应物的数量通常用摩尔(mol)来表示。摩尔可以看作是物质的计数单位,表示物质的粒子数目,例如1摩尔的氧气表示其中含有约6.02×10^23个氧气分子。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首先需要将所给的物质的质量(或体积)转化为摩尔。 例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H2 + O2 → H2O 如果给定氢气的质量为2克,氧气的质量为32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将质量转化为摩尔: 氢气的摩尔数 = 质量 / 分子量 = 2g / 2g/mol = 1 mol 氧气的摩尔数 = 质量 / 分子量 = 32g / 32g/mol = 1 mol 2. 摩尔比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摩尔比。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可以利用方程式中的系数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N2 + 3H2 → 2NH3 如果给定氮气的摩尔数为2 mol,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将其转化为氨气的摩尔数: 氮气转化为氨气的摩尔数 = 氮气的摩尔数 × (氨气的系数 / 氮气的系数) = 2 mol × (2 / 1) = 4 mol 3. 质量之间的转化 除了摩尔之间的转化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的转化关系。在进行质量之间的转化时,需要注意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称为相对分子量或摩尔质量)。 例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如果给定葡萄糖的质量为180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质量: 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质量 = 葡萄糖的质量 × (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 = 180g × (44g/mol / 180g/mol) ≈ 44g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五种常见类型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五种常见类型 一、基本计算 所谓基本计算,就是已知一个量,根据一个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它是中学化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最基础的类型。其解题的基本思路是: 已知N(A)、m(A)、V(A)、C(A)→通过公式转变成n(A)→通过化学方程式或者关系式转变成我们需要求的物质n(B)→再通过公式转变成未知的N(A)、m(A)、V(A)、C(A)。 例1、若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4.6g 钠与足量的超重水反应,生成的气体中还有中子数为( ) A 、0.2N A B 、0.4N A C 、0.8N A D 、1.2N A 分析:n(Na)=m M = 4.6g 23g ·mol -1 =0.2mol ∵2Na +2T 2O ===2NaOT +T 2↑ ∴n(T 2)=12n(Na)=12 ×0.2mol=0.1mol 又∵T 2—4中子,∴n(中子)=4n(T 2)=4×0.1mol=0.4mol N(中子)=n ·N A =0.4N A 所以,应该选择B 。 二、过量计算 所谓过量计算,就是已知多个量,根据一个方程式的计算。这多个量,需要判断谁过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按照不足物质的化学量进行计算。其解题思路是在基本计算的解题思路中,要增加判断谁过量的过程。 例2、在20mL 的稀硫酸与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已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往该溶液中加入0.96g 铜片,若反应只产生NO 气体,则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气体的体积为( ) A 、56mL B 、112mL C 、224mL D 、448mL 分析:n(H 2SO 4)=C ·V=2mol/L ×0.020L=0.02mol n(HNO 3)=n(NO 3-)=C ·V=1mol/L ×0.020L=0.01mol n(H +)=2n(H 2SO 4)+n(HNO 3)=2×0.02mol +0.01mol=0.05mol n(Cu)=m M =0.96g 64g ·mol -1 =0.015mol ∵3Cu +8H ++2NO 3-===3Cu 2+ +2NO ↑+4H 2O n(Cu):n(H +)=0.015mol:0.05mol=3:10<3:8,H +过量。 n(Cu):n(NO 3-)=0.015mol:0.01mol=3:2=3:2,NO 3-恰好完全反应。 ∴按铜进行计算,n(NO)=23n(Cu)=23 ×0.015mol=0.01mol V(NO)=n ·V m =0.01mol ×22.4mol/L=0.224L=224mL 应该选择C 三、多步反应的计算 所谓多步反应的计算,就是已知一个量,根据多个步骤多个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多步反应的计算思路和基本计算的思路一致。不同的地方就是要将多个反应变成一个关系式,从而实现快速计算。最常见的方法是原子守恒法。 例3、Xkg 含FeS 260%的黄铁矿可以生产98%的浓硫酸Ykg ,则X 与Y 的关系是( ) A 、Y=X B 、Y=2X C 、Y=3X D 、Y=4X 分析:n(FeS 2)=m M =Xkg ×60%120kg ·kmol -1 =0.005Xkmol=5Xmol +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表示方式,是化学过程的文字 描述形式。它可以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关系用化学式和化学符号表示出来。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在箭头的左边,生成物在箭头的右边。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数值计算和化学 反应的平衡计算。 一、化学反应的数值计算 化学反应的数值计算是指通过需要的知识把化学式转化 为计算式,然后通过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或质量数大小得出所需要的答案。 例如:计算4g氢氧化钠与1L稀盐酸反应时所需的盐酸 浓度。 首先写出化学方程式: NaOH + HCl → NaCl + H2O 根据化学式可知,在化学方程式中,氢氧化钠和盐酸的 化学反应比的摩尔数为1:1,因此需要进行摩尔计算。 计算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 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mol,因此4g氢氧化钠相当于 0.1摩尔。 根据化学式可知,4g氢氧化钠和1L稀盐酸的化学反应需要0.1摩尔的盐酸,因此需要通过计算盐酸的浓度来得出答案。 计算盐酸的摩尔数: 根据化学式可知,在化学方程式中,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的化学反应比的摩尔数为1:1,因此生成的氯化钠的摩尔数为0.1。 根据生成物的摩尔数,得出盐酸的摩尔数为0.1。 计算盐酸的浓度: 盐酸的摩尔质量为36.5g/mol,盐酸的摩尔浓度(M)=摩尔数/体积(L)=0.1mol/L。 因此,4g氢氧化钠与1L稀盐酸反应时所需的盐酸浓度为 0.1mol/L。 二、化学反应的平衡计算 化学反应常常是一个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达到平衡的 过程。化学方程式中,平衡反映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中所处的比例关系。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和质量数比例不再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化学反应计算时,需要对平衡条件进行考虑,计算平衡摩尔数和平衡常数等物理量。 例如:求解2AB<---→A2+B2反应的平衡常数。 首先写出反应式: 2AB <---→ A2 + B2 根据反应式可知,在反应中AB和A2+B2反应比的摩尔数 为2:1,因此需要考虑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比。 假设平衡态下,反应物AB的摩尔数为x,生成物A2和 B2的摩尔数均为y,平衡常数为K。 根据反应式可知: K=([A2][B2])/([AB]^2)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2x=2y+2y+2y 即: x=3y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技巧与方法

•.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技巧与方法: (1)差量法(差值法) 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 但有的化学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州时,会出现固体、液体、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根据该变化的差值与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可求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这一方法叫差量法。此法解题的关键是分析物质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建立差量与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① 2KMnO4K2MnO4+MnO2+O2 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其差值为生成氧气的质量 ②H2+金属氧化物金属+水,该变化中固体质量减少量为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或 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③CO+金属氧化物金属+CO2,该变化中固体质量减少量为气体质量的增加量。 ④C+金属氧化物金属+CO2,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其差值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⑤2H2+O22H2O,反应后气体质量减小,其减小值为生成水的质量。 ⑥金属+酸→盐+H2,该变化中金属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其增加值等于参加反应的 金属质量与生成氢气质量的差值。 ⑦金属+盐→盐+金属,该变化中金属质量若增加,溶液的质量则减小,否则相反。其差 值等于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与生成的金属质量的差值。 ⑧难溶性碱金属氧化物+水,该变化中固体质量减小,其差值为生成的水的质量 例:为了测定某些磁铁矿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甲、乙两组同学根据磁铁矿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原理,分别利用两种方法测定了磁铁矿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已知磁铁矿与一氧

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Fe3O4+4CO3Fe+4CO2 (1)甲组同学取该磁铁矿10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的质量增加了5.5g,请你根据甲组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磁铁矿样品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 (2)乙组同学取该磁铁矿样品10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为8g,请你根据乙组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磁铁矿样品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解析:(1)甲组同学的实验中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是CO还原Fe3O4生成的CO2,由5.5gCO2的质量作为已知条件,根据方程式可计算出Fe3O4的质量 (2)乙组同学的实验中10g样品被CO充分还原后剩余8g固体,减少的质量为Fe3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利用产生的差量即可求出Fe3O4的质量。也可以根据题中杂质不参加反应来建立等量关系,求出Fe3O4的质量。 答案:(1)Fe3O4+4CO3Fe+4CO2 232 176 x 5.5g 232/x=176/5.5g 解得x=7.25g 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g/10g×100%=72.5% 答: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 (2)设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x Fe3O4+4CO3Fe+4CO2 △m 232 168 232-168=64 x 10g-8g=2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aCO3CaO+CO2↑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56 和已知量、未知量x1t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x==1.8t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 (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 (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 (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 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CaO+CO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 10056 x1t--------------------------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 = x==1.8t-------------------------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 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 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 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并且伴随着物质的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有关计算。(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二) 3.巧解型:这类题主要是利用所给数据,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数量关系,间接解题(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三、四) 【要点诠释】由于化学方程式体现的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若给定物质的体积、密度等条件,应把物质的体积转化为物质的质量。有些题目利用常规化学方程式不易解决的就要想办法看能否用差量法或者极值法等。实际解题没有固定的模式,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规律方法指导]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涉及到的题型有选择、计算等。 1.对于常规题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来计算。 a.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 (1)质量=密度×体积 (2)分解率=已分解物质的质量/未分解物质的质量×100% (3)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某物质的质量/含该物质的总质量×100% (4)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b.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 (1)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 (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真正的依据。 (3)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入计算。 (4)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 (5)粗心大意,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 解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题意然后仔细计算;对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要尽量避免。 2.有些题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即可解决。 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基本计算 题1、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精确到0.1g)同时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是1.43g/L)(精确到0.01g/L) 【思路点拨】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都是质量关系。若要求出待求气体的体积数,则要将已求出的气体质量换算成体积;若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参加反应,则先要换算成气体的质量。 【解析】首先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求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再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经典23道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经典23道 1.冶炼100 kg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多少? 2.一定量含有氯化钠杂质的氢氧化钠样品,加入25 g水充分溶解后,缓慢加入10%的稀盐酸,当溶液的pH=7时,刚好用去稀盐酸的量为36.5 g。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3.将527 g稀盐酸加入盛有50 g碳酸钙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反应后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2019河南25(7)题3分]某潜水艇上有100人,如果每人每分钟消耗氧气为0.001 kg,假如所需要的氧气全部由Na2O2与CO2反应来提供,则该潜水艇一天所需要Na2O2的质量是多少?[提示:2Na2O2+2CO2=== 2Na2CO3+O2]

5.[2016河南23(5)题3分]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 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 6.[2015河南23(5)题3分]铁和钛合金性能优良,广泛用于航空、造船和化学工业中。工业上常用钠来制取钛,在高温时,钠与四氯化钛(TiCl4)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钛。若要用该方法制取2.4 kg钛,理论上需要钠的质量是多少? 7.[2018河南25(4)题3分]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 g 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 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8.[2014河南23(4)题3分]某工厂变废为宝,探究用废硫酸等来制取所需产品。现有废硫酸4.9 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足量废铁屑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同时将生成的全部氢气通入足量氧化铜中并加热(H2+CuO =Δ= Cu+H2O),请计算理论上最多可生产铜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的数学解析与计算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数学解析与计算方法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工具,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物 和生成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然而,对于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仅凭直观的观察往往难以得到准确的信息。因此,数学解析与计算方法在化学方程式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化学方程式的数学解析方法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物质可以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下标组成。 数学解析方法通过对化学式进行数学运算,从而得到方程式中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1. 元素平衡法 元素平衡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解析方法,通过对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原子数进行 平衡,找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简单的反应为例,假设有一个氧化铁的合成反应方程式:Fe + O2 → Fe2O3。通过观察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的铁原子 数为1,氧原子数为2;生成物中的铁原子数为2,氧原子数为3。为了使方程式平衡,可以将反应物中的铁原子数加倍,得到2Fe + O2 → Fe2O3。这样,方程式中 各元素的原子数就平衡了。 2. 化学计量法 化学计量法是一种基于化学计量关系的数学解析方法,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 物的摩尔数,得到方程式中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以燃烧反应为例,假设有一个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方程式:CH4 + 2O2 → CO2 + 2H2O。根据化学计量 关系,1摩尔的甲烷和2摩尔的氧气可以生成1摩尔的二氧化碳和2摩尔的水。通 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可以得到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计算工具,通过数学计算可以预测反应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产量以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 反应物的消耗量计算 反应物的消耗量计算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可以通过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得到反应物的质量。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假设有一个硫酸和氢氧化钠中和生成硫酸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通过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可以得到反应物的质量。 2. 生成物的产量计算 生成物的产量计算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得到生成物的摩尔数和质量。以燃烧反应为例,假设有一个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方程式:C2H6 + 7/2O2 → 2CO2 + 3H2O。通过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可以得到生成物的摩尔数和质量。 3. 能量变化的计算 能量变化的计算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可以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和反应热,得到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燃烧反应为例,假设有一个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方程式:CH4 + 2O2 → CO2 + 2H2O。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和反应热,可以得到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综上所述,化学方程式的数学解析与计算方法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数学解析方法可以得到方程式中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而通过计算方法可以预测反应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产量以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化学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规律,为化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指在已知一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数量的情况下,计算其他物质的数量或者化学反应的产物。 1. 摩尔计算 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n = m/M 其中,n代表物质的摩尔数量,m代表物质的质量,M代表物质的摩尔质量。 例如,当已知反应物的质量为m1,摩尔质量为M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为a1、a2时,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生成物的摩尔数量n2: n2 = n1 * a2/a1 2.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计算 在已知一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其他物质的数量。以化学反应A + B → C + D为例,已知反应物A

的摩尔数量为n1,反应物B的摩尔数量为n2,可以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计算生成物C和D的摩尔数量n3和n4。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关系: a1A + a2B → a3C + a4D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n3 = n1 * a3/a1 n4 = n2 * a4/a2 3. 反应物的过量与限量 在实际的化学反应中,往往会有某一种反应物存在过量或限量的情况。过量反应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较多的物质,它的数量不会对反应的摩尔数量产生影响;限量反应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较少的物质,决定了反应的摩尔数量。 假设在化学反应A + B → C中,反应物A的摩尔数量为n1,反应物B的摩尔数量为n2,反应物A与B的化学计量比为a1:a2,已知反应物B为限量反应物。则反应完全进行时,根据摩尔计算可得: n3 = n1 * a3/a1 n4 = n2 * a4/a2 其中,a3和a4表示反应物A和B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n3和n4分别表示生成物C和D的理论摩尔数量。根据反应物B是限量反应物的假设,摩尔数量较小的物质B决定了反应的结束。

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第一篇:化学方程式计算题(一) 1. 将 2.5 mol 的铁和1.5 mol 的硫磨碎混合,然后使之彻底反应,形成化合物 FeS。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反应后全部反应物被消耗完所生成的 FeS 的物质量。 解答: 化学方程式: 2Fe + S -> FeS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1 mol 的反应产物 FeS 的摩尔质量为 56 g/mol。因此,2.5 mol 的铁完全反应后,生成 FeS 的质量为: 2.5 mol × 56 g/mol = 140 g 2. 将1 mol 的氯化铝与1 mol 的硫酸反应,生成铝硫酸和氯气。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反应后生成的氯气的体积(假设理想气体行为)。 解答: 化学方程式:2AlCl3 + 3H2SO4 -> Al2(SO4)3 + 6HCl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该反应中 2 mol 的 AlCl3 会生成 6 mol 的 HCl。假设气体的体积与摩尔数成正比,因此在该反应中,生成的 HCl 气体体积为: 2 mol of AlCl 3 : 6 mol of HCl = 1 mol : 3 mol 即 1 mol 的 AlCl3 反应后生成 3 mol 的 HCl。 因此,1 mol 的 AlCl3 反应后生成的 HCl 气体体积为

3 倍,即 3 mol。 3. 当 1 L 的乙炔(C2H2)气体与氧气(O2)完全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CO2)和水(H2O),该反应发生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反应后产生的 CO2 的体积。 解答: 化学方程式:2C2H2 + 5O2 -> 4CO2 + 2H2O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 mol 的 C2H2 在完全反应后会生成 4 mol 的 CO2。假设气体的体积与摩尔数成正比,因此在该反应中,生成的 CO2 气体体积为: 2 mol of C2H2 : 4 mol of CO2 = 1 mol : 2 mol 即 1 mol 的 C2H2 反应后生成 2 mol 的 CO2。 因此,1 L 的 C2H2 反应后生成的 CO2 气体体积为 2 倍,即 2 L。 4. 将 10 g 的磷酸二氢钠(NaH2PO4)溶解在足够多的水中,得到 500 mL 的溶液。 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 解答: 首先计算磷酸二氢钠(NaH2PO4)的摩尔质量: NaH2PO4 的摩尔质量= 22.99 g/mol + 1.01 g/mol + 4 × 16.00 g/mol + 1.01 g/mol + 16.00 g/mol = 120.00 g/mol 然后计算摩尔浓度: 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摩尔数 = 10 g / 120.00 g/mol = 0.0833 mol 因为溶液体积为 500 mL,将其转换为 L: 溶液的体积= 500 mL = 500 mL × 1 L/1000 mL = 0.5 L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几种常用方法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几种常用方法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几种常用方法 化学方程式(Chemical Equation),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接下来就由店铺带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几种常用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质量守恒法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各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抓住守恒这个中心,准确建立已知量与待求量的等量关系,是用质量守恒法解题的关键。此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广泛。 例1. 向5g铜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氢气,并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为4.2g。求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和铜粉各多少克? 分析:由题意可知,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在固体中是没有变化的,根据铜元素质量守恒,即可建立方程,求出混合物中氧化铜和铜粉的质量。 解:设混合物中含CuO的质量为x g,则含Cu的质量为(5-x)g,由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相等,得: x·Cu/CuO+(5-x)=4.2 即:x·64/80+(5-x)=4.2 x=4 原混合物中含Cu的质量为5-4=1(g) 答: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4g;含铜1g。 二、差量法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某一状态的物质之间的质量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的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差量法。在化学反应中,虽然从整体上看存在着质量守恒的关系,但某一状态的物质(例如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会发生反应(增加或减少),这一差值称为差量。差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有着正比例关系,通过这种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关的待求量。因此,寻找差量,正确建立

差量与待求量的比例关系,是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在有沉淀或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常用差量法进行计算。 例2. 某学生将16g氧化铜装入试管中,通入氢气并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称得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4.4g。问有多少克氧化铜被还原? 分析: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氧化铜失去氧的质量。抓住这一差量,找出差量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便可求解。 解:设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g, CuO+H2=Cu+H2O,固体质量减少 80 64 80-64=16 x 16-14.4=1.6 所以 80/16=x/1.6 所以 x=8 答:被还原的氧化铜有8克。 思考与练习:试一试用差量法计算(例1)。 三、关系式法 在涉及多步化学反应的计算中,根据起始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的关系式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关系式法。 化学反应中,有时会涉及到多步反应: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第二个反应的生成物又是第三个反应的反应物。对多步反应的计算题,用通常的方法从已知数据到求得最终结果要根据每个化学方程式一步一步地计算,相当繁琐。由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只要找到已知量与待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即可一步计算得出结果,从而化繁为简,提高解题效率。 关系式法适用于多步反应的计算,其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多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建立起始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的比例关系。 例3. 加热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将产生的氧气用于红磷的燃烧实验。要制得五氧化二磷15g,所需氯酸钾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