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国际投资环境分析

中国国际投资环境分析

中国国际投资环境分析
中国国际投资环境分析

中国国际投资环境分析

引言:国际投资在中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为了适应国际投资的发展,中国在关于国际投资的法律制度上也不断完善。然而,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社会,中国在国际投资方面存在诸多的法律漏洞不容忽视。此外,在除了法律制度,政治、经济等因素也深刻的影响这国际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关于国际投资的国际规范也十分重要,需要国际组织促成各国在该方面达成更多的共识投资环境是吸引外商,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我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投资环境状况自然也备受国际的关注。稳定的经济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市场开放等因素使中国继续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之一。对我国的国际投资环境进行客观的分析,有助于优化我国的国内投资环境。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优惠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投资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文从投资环境的概述出发,分析了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对策。

一、投资环境的涵义、特点及评价体系

投资环境是一个综合概念,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环境和国民经济总体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它是投资者在一国或一地区进行生产投资时所面临的各种已有的和所需的条件和状况。对于某一具体国家或地区而言,投资环境就是指其既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自然条件、地理区位以及人们文化素质与观念等情况和条件的总和。投资环境的特点主要有综合性、动态性、阶段性和结构性。

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投资风险的大小和投资效益的高低,甚至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和优化投资环境,首先要对投资环境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投资环境评价是一项综合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投资环境建设及优化的政策和方向。投资环境评价体系

主要有五个要素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经济环境评价子系统。主要指宏观经济环境要素、市场经济环境要素等。包括市场环境、经营竞争环境、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源及素质、科技创新、协作条件等;2、社会政治环境子系统。包括政府和社会形象、政治环境、法律环境、行政效率等;3、政府政策和公众态度子系统。包括投入和产出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公众对外资的态度和企业与社会各层面的公共关系等; 4、自然地理环境子系统,包括区位、气候、资源等条件及组合等;5、社会服务子系统,包括金融服务、生活服务等。

各评价子系统,根据需要还可以细分。每个子系统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和作用,使得投资环境评价量化程度较难,诸要素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展十分繁杂,这正是投资环境建设和优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所在。本文拟在调查问卷资料的基础上,对目前江西省投资环境进行量化评价,找出有优化潜力的有关要素,为江西省投资环境优化工作寻找突破口。

二、我国投资环境现状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四年来,吸收外商投资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为全世界的投资者提供了适宜其投资、生产、经营的优良环境。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实施市场化管理,资源供应、商品及服务提供和价格多由市场决定,企业自主经营,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为外商投资提供了适宜的生产经营环境。

(一)政治方面。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吸引外商投资创造了必要社会条件。

(二)经济方面。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法律环境。

(三)思想教育方面。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度的扩大,人民素质提高,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差异缩

小,为外商投资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

(四)劳动者方面。劳动力数量充足,素质提高。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所产生的成本优势为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事实上,中国一半以上的外商投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中国还同时拥有相当数量受过良好培训和教育的熟练劳动力,能够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的需求。在企业管理、法律服务、财会等领域,一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但这种状况也正在改变。

(五)投资政策方面。有关外商投资政策也越来越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规则。产业政策成为中国调控外商投资的重要手段。按照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中国制定了综合性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引导向目标产业投资。2002年4月,中国政府发布了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更多地流向目标行业和产业,如农业、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出口和高新技术产业,但同时也具体规定了一些不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的产业和中方必须控股的战略性产业和投资领域。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产业开放度大幅度扩大。如电信服务业从禁止类成为限制类,金融、保险、商业、外贸等行业的地域和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大等。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开始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政府已经公布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对这些优势产业的外商投资实行优惠政策。

(六)外贸管理方面。中国大幅度降低关税、逐步取消计划、配额和许可证管理,确保有关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透明度。此外,外汇管理限制也将逐步放松。

三、我国改变投资环境主观方面——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动机

随着这几十年世界的快速发展,现代各个国家之间已经不是单独发展,而是本国发展,鼓励走出去参加国际竞争,还有迎接国外投资本国。那么纵观企业集团发展的利益方向,扩国公司对于直接投资别国的动机会是什么呢?

80年代末以来,随着国外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

的初显端倪,国内有关跨国公司的研究也就日渐深入。在研究跨国企业直接投资动机的研究成果中,我们看到了直接投资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影响而作出的决定,那么,大多数的情况之下有一下直接动机:

(一)开发海外市场,扩大产品需要。通过在国外投资生产,满足东道国市场需要,或者进行出口。

(二)最大限度的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这是一个与市场动机密不可分的对外投资刺激因素。通过对外投资开拓市场,可以大大增加产品产量,从而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对于固定成本很高的制造业尤其重要。

(三)利用国外的廉价生产因素。跨国公司通过廉价的生产因素,可以做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对于为了追求利润的跨国公司来说是一个最直接最关注的成本问题了。

(四)开发自然资源,利用国外原材料。这个是很现实的动机,有些跨国公司因为本国的自然资源不足,或者是为了以后可以更长远地使用本国的自然资源,就对国外进行资源的开采利用,不仅仅达到上说的目的,还可以直接利用资源,降低了运输成本。

(五)利用外国现今技术。跨国公司通过在技术现今国家设立生产据点,力图使之成为获取他国研究与开发成果的手段,使子公司成为引进现今技术,新生产工艺以及新产品涉及的海外基地,以未本企业提供试用的现今技术和管理知识了。

(六)开发垄断优势,获取利益。企业通过特殊的优势帮助企业在国外市场上面占据一个垄断的位置,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有利的竞争地位,这个完全是由于企业能够提供竞争对手没有的资源和技能。

(七)实现国际分散化经营,减少风险,稳定收入。把企业的生产以及销售仅仅放在一国之内与分散在多个国家所承受的风险是不同的。企业仅仅在一个国家,无法回避一国经济政治等事件的冲击所引发的不利因素;而企业分散到多个国家的时候,由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从而使分散在这些国家的风险降低到一个程度,其稳定性就比在

一国要高得多了。

任何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因基本上都是以上的几种投资动机,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企业对环境,或者说是对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对于发展国家企业在对发展中国家外投的时候,就会导致一种环境破坏,其实际就是一种转移污染的对外投资动机。那么就出现第八种与环境有重大关系的动机——转移污染。

(八)转移污染。我国对企业环保违规的情况作出了一定的调查,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出现在环保违规的行列之中。不仅有著名的百事、惠尔普、博世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公众熟悉的日清、花王、嘉仕伯等品牌。有的著名跨国公司在上榜后,不仅不对公众做出正式的解释,也不对其子公司同样因环境违规被要求整改的情况作出说明。典型的如百事可乐,在上次被曝光后,违规名单中这次又增加了两家子公司。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制约机制不健全、惩戒机制疲软的情况下,即使最著名的跨国公司在利益的驱动下,也会置环境于不顾,置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于不顾。

跨国公司对其投资国环境的污染并非偶然,很可能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出于主观意愿的行动。环保研究专家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转移环境污染是一些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机之一。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严格限制企业在国内从事易造成污染的产品生产,从而促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污染产业向国外转移。因此,在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中,高污染行业所占比重非常高。

从跨国公司环境污染转嫁的角度来看,100家跨国公司被我国环保部门列入违规名单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警示信号。但是,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一些官员出于个人政绩的考虑,对GDP 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对环境状况的关注。这使环境执法工作寸步难行,原本就力度不足的处罚措施也难以落到跨国公司身上。对于地方政府的这一软肋,跨国公司心知肚明,这是他们在中国置环境因素于不顾,刻意转嫁污染、降低成本,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原因。

四、改善我国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

投资环境的优化就是按照投资或资本增值属性及价值规律,改善构成投资环境要素的质量,有效地调整配置投资环境要素,使得投资地达到基础设施完备,城市功能齐全,产业关联度较大,配套优势明显,市场发育较成熟,生产要素能够得到合理、有效配置,投入产出比高等要求,以利于资本流入,使其达到最佳的投资效果。

(一)继续大力加强投资软环境要素

在中国吸引外商投资要素中,软环境要素尤为重要,其中最关键的又是市场化程度和外商投资政策,包括法律制度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外商投资的鼓励措施等。

鉴于中国的特定国情,在宏观经济要素和投资硬环境要素基本给定的情况下,软环境要素对外商投资的规模和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强化软环境要素是系统工程,根本是要加快国内的市场化建设进程。外商投资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环境是其生存、发展的必需。中国政府已经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和加入WTO承诺,全面清理、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并使今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公开、公正、规范、透明。同时,结合政府职能转变,改进投资管理审批,提高服务效率,减少审批环节等。

(二)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要素质量,扩大市场开放度

1、经济增长内涵式和外延式并重,以内涵式为主,从而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展现良好增长前景,既扩大外资进入又有效利用外资。

2、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在目前情况下开辟新的投资领域、降低外资进入成本已成为吸引新的外商投资的急需。包括新开放或扩大开放某些领域,如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放松一些领域对外商投资的股权限制,如商业、外贸、汽车、化工、某些能源、基础设施和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等。

(三)进一步完善投资硬环境要素

中国投资硬环境改善取得重大进展,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在硬件方面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解除,所以,在投资硬环境要素方面,最关键的是加快要素供给的市场化改革,加速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使服务提供、能源使用、原材料零部件供应等的质量和价格水平基本与国际接轨,充分释放硬环境要素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四)加强涉外经济法制建设,努力营造为外商所满意的良好投资环境

结合推进依法治市,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的法制意识,严格执行有关涉外法律法规。坚决制止对外商投资企业一切形式的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制定有关法规,明确合理收费部门和单位实施规范化的申报监管。即保证依法收费,又保护企业依法拒付不合理收费,切实保障外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五)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经济管理水平和政府工作效率

1、所有涉外部门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干部的业务素质,努力提高涉外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真正做到"便商"。

2、从外资企业的特点出发,努力简化投资手续和办事程序,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对外资搞好全方位的服务。不但要引得进而且要留得住外资,使其得到更快发展。

3、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税务、商检、海关、金融、电力等部门的协调,由于有关政策和规定较多,各部门和审批机关的解释相差甚大,使得整个投资审批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防止审批过程的复杂化、低效化和模糊化,是政府要做的一项重要的协调工作。

4、在审批和管理过程中采用更公开、标准的程序,减少和消除向外商征收的不合理费用,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外商投资信心。

5、真正做到转变政府职能。当前各地建立的办事中心、一站式办公制、限时办结制度等等,为外商投资办理相关手续提供了便利,缩短了办证等手续的时间,但要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革行政审批

制度,明晰政府该管和不该管的问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提速"。

五、结论

中国入世以后,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保持了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将保证中国改革开放的继续顺利进行。中国已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发展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吸收外商投资还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外商投资也会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纲.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成思危.中国境外投资的战略与管理[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1.

[3]樊增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环境评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4]孙建中,马淑琴,周新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研究选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钟朋荣.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五种模式比较[F].商学院杂志试刊, 2003,(02).

[6]董小森.中国跨国经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环境分析[J].经济纵横,2004,(11).

[7]钱志清.国际贸易投资总体环境趋势观察.国际经济合作,2010.07.

[8]文学.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中我国国际投资战略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09.01.

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一、项目开发宏观环境分析 天津市经济逐步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工业经济进一步向好,投资、消费等内部需求持续升温,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关因素明显得到改善,经济发展基础逐步得到加强,总体形势持续向好。天津工业园区交通便利,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发达。天津工业园区距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仅两公里距离。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港,园区距离港口三十公里。同时,津滨高速、京津塘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在天津工业园区内。 二、可行性分析及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科技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各个行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房地产业与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轻钢结构建筑行业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开采、提炼、加工、到应用于所需行业中,已日趋成熟。轻钢结构具有轻巧、节材、节能、降低工程投资、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可以实现快速安装与二次使用,并具有抗震、抗风、隔音、隔热等优点,因此,轻钢结构已经在建筑领域迅速崛起,同时,我国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发展理

念。 为了加快钢结构产业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政策,Nvidia 经过反复考察,拟在天津工业园区建立一家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亿元,征地45950平方米(位于天津工业园区3区内)。 三、可行性分析 有投资就有风险,项目投入运营后,公司将更加完善现有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制度,保证各项目高效运营和管理,为促进企业经营的良性循环,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首先要加强企业宣传力度,只有让客户了解企业经营模式,产品质量,才能让客户信任本企业。其次,加大业务员招揽力度,加大业务员队伍的建设。还要树立质量意识,要做到每个产品都是客户放心的产品。最好,要加强企业管理,做到增收减支,抓质量,抓安全,促工期,确保万无一失,赢得广大客户的好评。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证明该项目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它具有前景好,市场好,用途广,利润高等诸多的有点,因此,应该抓住当期有利时机,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筹措资金,拟建该项目,迅速占领市场,打出品牌效应。该项目是可行的,必要的。 四、融资概算 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企业必须以权益资本的形式向投资者筹集资金,并以此来吸引其他投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 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DirectInvestment,ODI)是指我国国内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等形式投资,且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与国内投资相比,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货币利率、汇率波动复杂,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因素也更多,从而使得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明显大于国内投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积极评价风险因素,分析风险产生的环节,制定有针对性措施,才能确保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进行。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993年后,我国成为吸收外来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878亿美元,成为世界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增加了60余倍。二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延伸。在初期,我国的

企业一般在零售批发、采矿等行业投资,而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领域已扩展到技术开发、商务服务、金融地产、生产制造等产业。三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我国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亿美元,居全球所有国家、地区的第13位,虽然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尽管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总量上增长迅速,但在许多项目上出现了大量的亏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不小损失。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东道国要么以保护资源或维护国家安全为理由,要么因为政权更替等原因致使我国的海外投资和并购失败或者即使能够并购成功其后续经营也出现了很大问题甚至项目被迫中止。比如,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过程中由于美国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进行干预而失败;2009年中铝在收购矿业公司力拓的过程中,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干预而失败;近年来则出现了我国两大通信企业中兴和华为在美国的投资因“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而受阻。东道国政局的变动也给我国的海外投资带来很大风险。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迫使中铁在利比亚总额为42亿美元的3个铁路工程搁浅。此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发达国家恶意设置的各种壁垒也使我

第三章国际投资环境 1. 名词解释 国际投资环境: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法律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的矛盾统一体。 硬环境:能影响投资的外部物质条件。 软环境:能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非物质形态的因素。 冷热比较分析法:从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文化一元化等“热”因素和法令障碍、实质障碍、地理与文化差异等冷因素共7各方面对各国投资环境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2.简述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及其决定因素 重要性: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一国对外资吸引力的大小。 决定因素:经济环境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 3.试总结各种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共性 基本思路和共性是将总投资环境分解为若干具体指标,然后再综合评判。 4. 案例分析 分别运用等级尺度法和要素评价分类法对英国的投资环境进行计分和评价 等级尺度法:1.货币稳定性(4-20分)2.近五年通货膨胀率(2-14分)3.资本外调(0-12分)4.外商股权(0-12分)5.外国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差别待遇和控制(0-12分)6.政治稳定性(0-12分)7.当地资本供应能力(0-10分)8.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2-8分)要素评价法:I=AE/CF(B+D+G+H)+x 投资环境激励系数(A)城市规划完善度因子(B)利税因子(C)劳动生产率因子(D)地区基础因子(E)效率因子(F)市场因子(G)管理权因子(H) 5. 试结合本章专栏3-1和专栏3-3,分析我国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和具体措施。 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是改善软环境和社会因素中的价值观念、教育水平、社会心理与习惯。 具体措施是降低贸易壁垒、提高私有财产保护程度、降低企业运行障碍、提高政府清廉程度、提高经济自由程度和提高法律完善程度。 本章小结 国际投资环境是指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一国对外资吸引力的大小。 投资者在进行对外投资活动时,必然要对投资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尽管所使用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其思路是大致相同的,即将总投资环境分解为若干具体指标,然后再综合评判。

浅析日本投资环境及评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致力于海外事业的拓展。 日本,作为中国最大的投资国,两国的经济关系一直处于很热的状态,双边经贸合作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日本,一个地域狭小,却拥有高度发达的技术、丰富的人才和雄厚的资本积累的富裕岛国,无不吸引着各国的投资商纷至沓来。 据日本中文道报报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发布的最新调查表明,现在在日外资企业达4276家,雇用人数为102.3441人,占日本整体雇用人数的2.4%。其中,在日中国大陆企业为61家,居第九位。 然而,投资是一种风险,如同自然界的气候一样,“投资气候”也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幻莫测,令人难以捉摸,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因此,在进行对外投资活动时,投资者首先要发现、寻找各种因素变化的动向和规律性,根据投资环境的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投资的规模和方式,决定投资流向。 一、日本的外商投资环境及市场准入政策 (一)日本对外资的定义 日本将外国投资称为“对内直接投资”,包括下列投资行为: 1、收购日本国内上市企业股票,持股比率10%以上; 2、参股国内非上市企业;

3、投资者为“居民”身份时取得国内非上市企业股份,或投资者转为“非居民”后将持有的股份转让给外国投资者; 4、持有国内企业股份或保有企业注册资本三分之一以上时,同意企业对营业内容作实质性的变更; 5、“非居民”个人或外国法人在日本国内设立分公司、工厂等营业机构,或对其营业内容或业务种类进行实质性的变更; 6、对国内法人企业贷款期限超过1年以上,金额超过1亿日元(贷款期间超过5年以上的)或贷款金额超过2亿日元(贷款期限在5年以下的)中长期贷款; 7、取得国内法人发行的私募债券,金额超过1亿日元,偿还期限超过5年; 8、取得依特别法设立的法人企业的股份。 (二)日本的投资制度原则上对大部分行业实行投资自由化政策 日本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进行审批所依据的法律是《外汇及外贸管理法》。1992年以前,外汇法对外国的投资实行事前审批制度;1992年后,改为事后报告制度,原则上对外国的直接投资给与自由化。1997年,外汇法又作修改,对外资仍采取事后报告制度。但涉及国家安全,妨碍公共秩序、公众安全的行业,以及属于日本要保持自由化特征的行业,实行事前申报、审批制度。 尽管日本在制度上对外国投资者实行投资自由化政策,但在具体实践中个别行业的市场准入仍很困难。例如建筑业,由于日本尚未开放劳务市场,加之本国固有的承包、分包体系,外国企业很难进入日本建筑市场。又如海运业,在日本的现行港运体制中,外国船公司只能租用码头,而无法进入码头装卸等服务市场。 二、对日投资环境分析

巴西的国际直接投资环境分析 一、巴西的概括: 巴西即巴西联邦共和国,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五位, 大于美国,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总人口2.01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巴西东南部最繁荣,并且是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在这里,坐落着巴西的大型都市。由于自然特性,东北部是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此外,由于南部与东南部拥有完善的产业与加工基础,更加容易商业贸易,这造成东北部缺乏投资。但这一情况随南部与东南部的不断饱和,将会有所改观。 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巴西现在是世界农产品出口的第二大国,是金砖国家之一,也是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是里约集团创始国之一,南方共同市场、20国集团成员国,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巴西是全球发展最大、最先进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虽然巴西85 %的液能仍依赖进口, 但是在水力发电方面,它却是世界第四位。目前正在开发本国丰富的煤矿资源, 业在以本国自产的酒精替代汽油方面, 也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巴西是联邦共和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3个部门:行政,立法和司法。巴西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州下设市。历史上巴西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独立。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由于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97%的人口使用这一语言,另外2%的人口以印第安语交谈,1%的人口使用其他语言。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运动,是2014年世界杯举办国。 二、巴西的国际直接投资环境分析 1.自然环境分析 1)地理位置 巴西地跨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与其他南美国家接壤。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巴西的地理位置具有绝对的优势。 2)气候 巴西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自然资源,亚马逊的气候适合森林的生产,所以巴西的森林资源丰富。 3)自然资源 已探明铁矿砂储量33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3.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29种矿物储量丰富,镍储量600万吨,占世界镍

投资环境各因素分析: 一、政治法律: 1、政局稳定,是投资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2、治安状况直接关系投资者人身财产安全,也是投资者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3、守法经营是投资者的义务,进入市场前必须对一国法律框架、实施细则熟知于心, 二、自然资源 1、地理 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条件、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2、人口因素 3、气候 气候主要研究气温、日照、降雨量、风暴以及台风等。 三、经济状况: 1、经济发展水平 2、市场的完善和开放程度 (1)市场体系完善—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已发育齐全,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规范的市场体系。 (2)市场的开放程度—允许外国投资者不受限制地进入本国市场的程度。在对一国市场的利用方面不存在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的差别待遇 3、基础设施状况 (1)能源,包括基础能源和水力、电力、热力等供应系统和供应状况 (2)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等方面的条件 (3)通讯设施,包括邮政、广播、电视、电话、电传等方面的设施 (4)原材料供应系统 (5)金融和信息服务; (6)城市生活设施状况,如住房、娱乐、饮食等 (7)文教、卫生设施和其他服务设施。 4、经济和物价的稳定程度 (1)经济增长速度是否持续稳定(2)物价的稳定程度(3)国家债务规模的大小5、经济政策 (1)贸易和关税政策(2)经济开发政策(包括a.工业化政策、b.产业和地区开发政策)(3)外汇与外资政策 四、社会文化 1、物质文化 2、制度文化 3、精神文化 4、投资活动受制于投资人的文化背景 5、受益人的文化背景。 投资者风险及合理避险

我国的投资环境分析 一.冷热国对比法分析 冷热国对比法是以“冷”、“热”因素来表述环境优劣的一种评价方法,即把各个因素和资料加以分析,得出“冷”、“热”差别的评价。该方法把一国投资环境归结为七大因素 1.政治稳定性,它是指东道国有一个由社会各阶层代表所组成的,为广大群众所拥护的政府。该政府能够鼓励和促进企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适宜企业长期经营的环境。当一国政治稳定性高时,这一因素为“热”因素。总的来讲,中国政局稳定、政策基本连续。虽然中国投资的政治环境中存在许多不利的方面,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有关经济及涉外经济方面的法律。对外商投资活动进行了系列规定,保障了外商投资经营的合法权益。所以,这一因素为“热”因素。 2.市场机会,当对外国投资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在东道国市场的有效需求尚未满足时,表明东道国市场机会较大,为“热”因素。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消费大国,潜在的市场很大。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大有市场。从近几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就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不再仅仅满足于国内消费,对国外产品的消费量也激增。所以,这一因素为“热”因素。 3.经济发展和成就,若东道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运行良好,则此项为“热”因素。经济环境因素往往是对一国投资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中国经济目前既出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正处在转型时期,是典型的过渡经济。这一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投资环境经济因素的独特特点。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潜在机会。在人力资源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无疑对国际投资者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但与此同时,我国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总体上劳动力素质较低,高素质人力资本相对较为贫乏,这又是我国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要劣势。所以,这一因素为较“热”因素。 4.文化一体化,东道国国内各阶层民众的相互关系、处世哲学、人生观和奋斗目标都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东道国文化一体化程度高为“热”因素。两国间文化传统越接近,越有利于双方相互间经济往来,而语言是社会文化中最为显著、稳定与典型的特征因素。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共同的文字将不同历史时期移民到世界各国的华人联系在一起。其次,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海外的华人在其居住国立足之后,往往倾向于回国进行投资与贸易,这一点形成了中国投资环境中独一无二的优势。所以,这一因素为“热”因素。 5、法令阻碍,东道国的法律繁杂,并有意或无意地限制和阻碍外国企业的经营,影响今后企业的投资环境。若法令阻碍大,为“冷”因素。总的来讲,中国政府尽量制定和完备有关法律、法规体系,为外商来华经营提供有利的安全的法律环境,保障了外商的基本权益。但是,中国的法律环境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比

第3章国际投资环境 第1节国际投资环境概述 一、国际投资环境的内涵 国际投资环境(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是指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环境5个方面。其中,自然环境是自然或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与投资有关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环境是包括经济发展阶段、收入水平、基础结构、经济政策、贸易状况、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制度及市场状况等方面,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国际投资决策中首先考虑的因素;政治环境指东道国的政治状况、政策和法规;法律环境是指东道国有关投资(特别是关于外国投资)的法律状况,是投资环境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社会环境是指对投资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方面的关系。 案例:美国肯德基在中国香港市场的转败为胜——文化环境对国际投资活动的影响 二、国际投资环境的构成 1.自然环境:由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因素组成。进行国际投资时,必须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如自然资源是否丰富、地理环境是否适中、气候是否适宜等。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农林资源、旅游资源等,其直接影响国际投资行为决策,如:中东石油丰富,成为各大石油公司必争之地;纺织厂、造纸厂和化工厂耗水量大,一般需要建在靠近江河湖海的地方;风景秀丽、景色优美的地方通常是旅馆、饭店、游乐行业的优先选择。 地理位置:东道国与投资国距离的远近,会影响投资者对分支机构的布局;生产基地与原料产地或产品销售市场的远近,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交通是否便利也是投资决策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新加坡位于交通便利的马六甲海峡,这对其吸收国际投资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中国香港拥有优良的天然港口,靠近市场广阔的内陆,这是其能吸引许多外国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 气候:气候的差异和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运输条件,从不同侧面影响投资。如西伯利亚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气候过于恶劣,因此吸收的投资也较少。 人口:人口因素主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疾病、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其对国际投资影响很大,人口不仅决定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其分布也决定需求的种类和层次,如年轻人比重大的国家对音乐、电影、服饰等时尚产品的需求较大。其次,人口对劳动力供给有很大影响。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国际投资环境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是国际投资决策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东道国的经济环境是外商投资动机和目的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国际直接投资的目的和动机一般是为了开拓市场,获得廉价的生产要素,提高经济效益,这些动机的实现直接受到东道国经济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经济环境也是东道国改善投资环境的主要方面。 经济体制是一个社会实现其经济目标和基本原则所借助的方法体系,广泛涉及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形式、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生产要素的配置形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特定的经济机制。其对外资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国与东道国经济体制的近似度,二是东道国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一般说来,国与国之经济体制越相似,经济体制越完善,相互间的资本流动越容易进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不稳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体制存在基础性缺陷,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外资的流入,主要表现在政府过度干预甚至操纵经济,国有经济行政化,生产要素流动难以有效进行。因此,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的首要任务是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稳定程度三方面考察。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国经济所达到的程度,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对投资需求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在生产方面,发达国家侧重于投资大而节省劳动力的生产设备(资本或技术密集型项目),而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多用劳动力而节省资金(劳动密集型)项目。在消费方面,发达国家强调产品款式、性能和特点,品质重于价格;而发展中国家强调功能及实用性,价格终于品质。在销售方面,发达国家习惯运用大量广告促销,而发展中国家在产品推广上常受到传播媒介少和文化水平低的限制。

投资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1 成本 1.1劳动力成本及劳动力资源 1.1.1 太湖最低工资标准:全日制用工工资36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工资3.90元/小时。 1.1.2 太湖县是安徽省职业技术培训模范县,现有正规职业技术学校6所,每年毕业人数1.2万,每年可培训技术人才超过3万。 1.1.3 太湖县总人口57万,青壮年劳动力23万,常年外出务工13万人。太湖县新、老城常居人口8万,流动人口3万。 1.2 用地成本及政策 1.2.1 投资强度: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入园企业投资项目行业类别确定投资强度,要求入园企业的投资强度一般不低于80万元,即入园企业投资金额每亩用地不得低于80万元。 1.2.2 土地条件:开发区向入区企业提供“六通一平”(供水、排水、电、路、电信、电视信号、场地平整)土地。

1.2.3 地价: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地价 200~999 5.6万/亩 1000~XX 4万/亩 ≥XX 3万/亩 1.2.4 税收奖励: 企业投产后三年内某一年度税收(增值税、所得税)达3万元/亩(含)以上的,开发区按供地面积3万元/亩的标准一次性奖励给企业;达2(含)~3万元的,按供地面积1.5万元/亩的标准一次性奖励给企业。两项奖励不重复计算。 1.2.5 一事一议:

凡进入开发区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5000万元(含)以上、年纳税额达5万元/亩(含)以上的工业大项目,本着“一事一议”的原则,为项目入区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 1.3 水电成本 1.3.1 电力供应及价格:太湖电力充足,无停电日,新城有11万伏变电所一个,3.5万伏变电所2个,4万千瓦发电站一座,中小型水电发电站12座。生活用电0.56元/千瓦时,工业用电0.60元/千瓦时。 1.3.2 水供应及价格:太湖县水厂日供水能力5万吨,目前日用水量2万吨。生活用水1.30元/吨,工业用水1.70元/吨。 1.4 财政支持政策 年纳税额 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 企业所得税县所得部分 土地使用税(从应征年度开始)

澳大利亚投资环境分析 ——国际投资学报告澳大利亚(Australia)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国土面积比整个西欧大一半。澳大利亚不仅国土辽阔,而且物产丰富,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该国是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以及迅速发展的后天条件,造就了澳大利亚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从以下几个因素对澳大利亚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 一自然地理因素 首先在地理位置方面, 它的陆地总面积为76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为36,73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陆地块。南北长约3,700公里,东西宽约4,000公里。除此之外,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最平坦的大陆,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管辖整个洲和它的外围岛屿的国家。并且,澳洲与欧洲国家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澳与其近邻--新西兰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澳新之间的紧密经济关系日趋稳固,相互间的经济开放度很高,正向着经济一体化的方向迈进。澳长期“从美”,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南锚”,澳美关系目前被置于澳对外关系的首位。近年来,澳积极发展同亚洲国家的经贸关系。澳10大贸易伙伴中,亚洲国家和地区占了6个。日本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与新加坡正在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澳新(西兰)与东盟正在着手建立新型紧密经济关系。澳独特的地缘优势使她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另外,澳大利亚的交通运输业便捷

并且比较完善,航空、铁路和公路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手段,澳大利亚所处的大洋洲在世界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已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因此在国际交通的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次,在自然资源方面,澳大利亚是是世界重要的产矿国和矿产出口国之一。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矿产资源至少有70余种。其中,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已探明的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量:铝矾土约31亿吨,铁矿砂153 亿吨,烟煤5110亿吨,褐煤4110亿吨,铅1720万吨,镍900 万吨,银40600吨,钽18000吨,锌3400万吨,铀61万吨,黄金4404吨。澳原油储量2400亿公升,天然气储量1360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量1740亿公升。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的20%,天然森林面积约1.55亿公顷(三分之二为桉树),用材林面积122万公顷。澳大利亚的渔业资源丰富,捕鱼区面积比国土面积还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鱼区. 二经济环境因素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决定了投资是否能创造出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世界银行报告将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预期归为三大类相互关联的组成要素:一是宏观经济、国家外贸外资政策以及政局的稳定;二是国家监管框架的效率,如劳动关系、税收的效率与透明度等;三是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的数量、质量,以及在熟练工人流动性不足与技术集约化条件下的技能和技术禀赋。2003年12月16日,世界银行在其网站公布了2003年中国投资环境调研报告,题为《改善中国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中国23个城市排名》。这份报告是在2002年对中国5个城市(北京、成都、广州、上海、天津)进行投资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全国23个城市,对投资环境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报告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在世界银行所调查的25个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 一、我国投资环境的国际比较 在过去十几年里,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近期世界银行所作的一些研究也表明,我国在投资环境的许多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在某些方面仍落后于东亚及东南亚的一些邻国,投资环境有很大改善空间。 第一,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优于印度,但落后于泰国。印度的铺砌道路占56%,我国为88%,泰国为97%;印度每1000人有3部私人电脑,我国每1000人有12部,而泰国为23部;从每1000人拥有的电话数量看,印度为131部,我国为294部,泰国则为371部。 第二,在对174个国家的调查中,我国的政治稳定性高,在政府效率方面表现中等,政府管制造成的成本低于印度和巴基斯

坦。 第三,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高于印度。 第四,总体来看,我国与其他东亚国家的人力资源和技能水平基本相当。但我国的研究和开发力度要低于一些东亚邻国。如在泰国,销售额的5.6%要用于研发,而我国只有2%。 第五,国际上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十分明显。 第六,我国金融部门的运行效率低,绝大部分贷款都贷给国有企业,并且经常得不到偿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 二、国内23个城市投资环境的比较 世界银行报告将投资环境的要素指标描述为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domestic entry and exit barriers)、生产技能和技术禀赋(skills and technology endowment)、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labor market flexibility)、参与全球化程度(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私人部门参与程度(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非正式支出(informal payment)、税收负担(tax burdens)、法院工作效率(count efficiency)、金融环境(finance)等10个方面。以这10项指标衡量并综合静态数据和动态潜力,世界银行得出我国国内23个城市投资环境的排名(详见附表)。我国投资环境的地区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发展要快于中西部,并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东部的投资环境优于中西部,吸收外资的规模占绝对优势。2003年1-10月份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82亿美元,占全国的88%;中部实际使用外资40亿美元,占全国的9%;西部只有13.5亿美元,占全国的3%。世行的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各地港口便利、劳动力技能等自然禀赋不同,西部的投资环境要比沿海地区落后,尤其表现在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多、税收负担较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足等方面。中

羊西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项目用地:成都标准总件厂的厂房用地 项目位置:成都市羊西线三环路内侧羊犀立交桥下 项目开发背景:成都标准总件厂的厂房位于三环路内侧立交桥下,因成都标准总件厂立即生产厂区迁移至不处,其土地可用于商业开发。(二)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 成都舜法国联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三)研究工作依据 依照政府有关部门政策规划(《羊西线规划情况》,《高新西区规划情况》),依照托付书和上述文件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编写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投资环境和市场研究 (一)市场宏观背景 1.全国投资环境 国家信息中心在刚刚公布的2003年经济预测报告中指出,今年我国投资将接着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可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GDP增长有望达到8%。据介绍,房地产投资回落幅度不大。可能2003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增幅在25%左右,比2002年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可不能专门大。要紧缘故是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环境接着改善。在市场准入方面,2003年国家将接着清理现行投资准入政策,在明确划分鼓舞、同意、限制和禁止类政策时,体现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在融资体制方面,将逐步建立适应民间投资需要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对企业投资国家鼓舞进展的行业,可部分抵免企业所得税,对个人的实业投资可全额或部分抵免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加强规范化治理和正确的引导和服务。我国政府将接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市场经济中的运行成本尤其是“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

2. 200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开发投资接着高速增长 200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736.42亿元,同比增长21.9%,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5.8个百分点,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9%。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接着保持强劲进展势头,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816.8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0%,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2个百分点,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25.3%。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增幅分不为29.2%、55.9%、45.6%,中、西部地区增幅高于东部,其中12个地区增幅超过50%。 今年上半年,商品住宅开发完成投资2856.79亿元,同比增长28.0%,占商品房投资的67.8%(其中,经济适用住房完成投资227.66亿元,同比增长22.6%,占商品住宅投资的比重为8.8%);办公楼投资完成177.21亿元,同比增长27.9%,所占比重为4.6%;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458.57亿元,同比增长50.0%,所占比重为12.0%。东、中、西部地区商品住宅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分不为24.7%、47.7%、 34.5%。中部地区商品住宅开发投资略高于东、西部地区。 销售情况良好

欧盟和中国投资环境简介与分析一、双边贸易投资概况 2010年,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也是中国的第四大外资来源地。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中国和欧盟双边贸易额达4797.2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3112.4亿美元,同比增长31.8%;自欧盟进口1684.8亿美元,同比增长31.9%;中国顺差1427.6美元。 中国近年来对欧投资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增长速度快。2010年,中国对欧投资流量59.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1%。二是行业分布广。涉及制造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十几个行业大类。三是覆盖国家多。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涉及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四是社会融合度高。中国对欧投资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原则,不断扩大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共同点。 中欧关系目前呈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发展态势。在中欧关系的各个领域中,经贸合作始终是推动双方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年度欧盟商会提出的最重要问题包括在市场准入方面遭到限制、政府决策透明度、政府审批效率以及知识产权问题。对此德古赫特表明他认为中欧经贸关系的四个问题:市场准入、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以及对国有企业的补贴。陈德铭说,双方重点讨论了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问题。双方商定尽快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欢迎双方企业到对方扩大投资。 中国希望欧盟决策者着眼中欧关系发展大局,继续坚持开放、透明、友好的投资政策和体制,不断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来欧投资兴业。也希望看到更多的欧洲企业家与中国同行们精诚合作,帮助中国企业更好融入欧洲市场,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二、欧盟投资环境 欧盟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其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教育体系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对中国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中欧关系的迅速发展,中国与欧盟的合作日趋频繁,企业已经把对欧盟投资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性发展战略,开拓欧盟市

投资方式 一、选择题(单项或多项) 1.国际直接投资的突出特征是(D )。 A.投资方式 B、投资利润高 C、投资风险大 D、投资者拥有有效控制权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构成外国直接投资的最低股权比例为( A)。 A、25% B、50% C、75% D、100% 3.通常所说的“三资”是指(ABC)。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C.外商独资企业 D.外商投资企业 4.补偿贸易是一种( A)。 A、灵活利用外资 B、海外投资 C、技术贸易 D、直接投资 5.分公司和母公司的关系为(B )。 A两者相对独立 B.分公司是母公司的组成部分 C.分公司和母公司可采用不同的名称 D、分公司对自己负责任 6.分公司在将利润汇回母公司时(B )。 A.需缴纳预扣税 B.不必缴纳预扣税 B.由母公司缴纳预扣税 D.需缴纳所得和预扣税 7.子公司在东道国是独立的法人,所以( A)。 A.除缴纳所得税,汇出利润时还需缴纳预扣税 B.只交缴预扣税,不缴所得税 C.预扣税和所得税均不需缴纳 D.只需缴纳所得税,不需缴纳预扣税 预扣税(w ithholding tax),是由东道国政府按支付给外国投资者的股利、利息、无形资产特许权使用费等所计征的税种。 8.子公司可享受“合法“避税的利益,是指(A )。 A、它可以把利润汇到避税地的另一子公司,而不直接汇回母公司 B.它可以把利润汇回母公司,由母公司再把利润汇给避税地的子公司 C.它可以不缴纳所得税 D、它可以不缴纳预扣税 9.( AB)是资本要素国际移动的主要方式,是国际投资的两种形式中的主要形式。 A、国际直接投资 B、国际间接投资 C、私人投资 D 、公共投资 10.( C)是国际直接投资大发展的客观前提。 A、科技革命的发生 B、社会化大生产的大发展 C、国际分工的新发展 D、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11.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A)占整个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 A、独资企业 B、合作经营企业 C、合资经营企业 D、合伙企业 12.避税地即( B)。

海南岛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课程:投资经济学 班级:09投资1班 报告人:詹翔,刘云鹏,吴学东,胡仁林 檀静,陈继文,杨之欣,徐广现 杨齐

海南岛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首先,谢谢各位在接下来这段时间里听我们小组做报告! 我们这份《海南岛投资环境分析报告》由小组成员詹翔、刘云鹏、胡仁林、吴学东、杨之欣、檀静、杨齐、陈继文、徐广现共同完成,我们分别负责了报告中的不同部分。 海南岛位于中国最南端,是中国海域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国家先后批准海南省成立了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保税区、亚龙湾国家级旅游渡假区。 金融危机之后,在中央“四万亿”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下,海南省提出了2009年至2011年的3年规划,重点项目一共有101项,3年计划投资746亿元,除了2009年计划投资173亿元外,2010年及2011年海南将分别投资249亿元和324亿元。这是海南省积极拉动内需,加强对内对外招商引资的结果,巨大的基建投资为海南的投资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政府投资主导的同时,也需要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这为各类相关企业在今后几年里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这正是我们选取海南岛做投资环境分析报告的原因。 我们的报告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海南岛投资环境分析,我们将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基本设施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几个宏观方面做分析。第二个部分为海南岛投资环境评价,我们将采用体制评估法对海南岛投资环境作评价。 一,投资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指拟投资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政局稳定和政策联系性、社会安定性等 构成的社会和政治的综合条件。 近来,关于海南旅游政策最火热的无外乎离岛免税政策,所谓离岛免税政策,是指对乘飞机离岛(不包括离境)旅客实行限次、限值、限量和限品种免进口税购物,在离岛免税店内付款,在机场隔离区提货离岛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离岛免税店是指具有实施离岛免税政策资格并实行特许经营的免税商店。今年4月20日,期待已久的离岛免税政策即将落地海南。这是继今年1月1日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在海南开展试点以来,海南旅游购物优惠政策的又一重大突破。至此,海南已基本完成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要求:“开展离境退税试点”和“探索离岛免税政策可行性”,实现了旅游购物退免税政策的“两级跳”。“双响炮”的打响,标志着海南向着打造国际购物中心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2009年海南省最早提出这两项政策构想开始,政策的实现经历了两年多时间。这一过程不仅是海南在发展旅游购物上迈出的关键性一步,更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进展。 国家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一系列政策支持中,离岛免税政策是最重要的政策之一。这项政策是落实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的具体步骤,含金量高,影响面广,可以直接带动海南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步伐。 同时,离岛免税政策在我国是一项对外开放的重大尝试。目前在世界上,类似政策只有日本冲绳岛、韩国济州岛等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实施。海南作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国家赋予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是我国对外开放又一项重大尝试和重要创新。海南要坚定不移地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优势,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离岛免税政策不仅仅是旅游购物,更重要的是增强海南旅游的吸引力,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离岛免税政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海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影响投资目标实现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但总体来说,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一共有两部分组成 (一)对东道国一般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基本建设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直接投资-更新改造投资 投资-流动资产投资信贷投资 信用投资- 间接投资-信托投资 证券投资-债券投资 股票投资 (二)对东道国某一地区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这一指标体系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物质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地理因素等五大重要因素。 本篇对于中国投资环境分析的报告就将从中国当前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物质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地理因素这五大因素来分析。 中国吸引外资的历史和现状 引进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外资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 我国的外资引进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创阶段,从1979年至1982年;1983年至1986年是调整与发展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1987年至1991年高速增长阶段;1992年以后我国的外资引进就进入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第四阶段。虽说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利用外资项目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外资的投向结构不合理等。但是,中国还是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在2001到2002年,中国吸引的FDI(外国直接投资)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1.5%和12.6%。2003年吸收的535.05亿美元的外资水平位居全球第一,2004年创出606亿美元的新高,约占世界总量的9.8%。2006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85家,同比下降5.76%;实际使用外资

金额694.68亿美元,同比下降4.06%。其中:全国金融领域(银行、保险、证券J新批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12家,同比下降33.3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4.47亿美元,同比下降46.64%。2007年lO 月1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了(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采掘业与发展>。报告指出,2006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695亿美元,比2005年的724亿美元下降了4%,在全球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由第三位下降至第五位。从该报告看来,我国在吸引外资的地位趋于下降。虽然有所下降,可是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并不是很乐观,而中国对于外来投资的政策越来越完善,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在日趋增强。在2015年我国吸收外资的规模再创新高,当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万6575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不仅外资规模和金额有所增长,外资的质量也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比如,外商投资企业的平均投资强度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达到17.3%,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9.5%。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平板玻璃等国内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基本上没有批准新设外资企业。此外,自由贸易试验区引资聚集效应凸显。在这些增长的外资当中,全球500强跨国公司表现非常活跃,纷纷新设企业或者追加投资,德国奥迪、大众、戴姆勒、汉莎航空,意大利菲亚特,瑞典沃尔沃,韩国现代、起亚汽车、三星电子,日本电气硝子、普利司通、伊藤忠商事,美国英特尔、克莱斯勒等跨国公司,都有所投资或增资,单项金额都超过1亿美元。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政治因素: 1.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由共产党执政,以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的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中央政府对于外来投资的项目是十分支持的。 2.我国对外资给予了优惠和限制两种政策。首先在优惠政策方面,我国现行的税法制度对外资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降低至25%;二是对现有的外资企业给予过渡期的照顾;三是外资若进入我国鼓励发展的产业或区域,将享受到力度更大的政策优惠。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引资收益和国民经济的独立性,我国政府还在许多方面对外资给予限制,比如外商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要求,外汇要求或者直接限制外商在某产业领域进行投资等。在2015年我国新颁布了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目录,进一步开放了制造业,一些服务业甚至也缩短了限制的清单,这使得中国的投资环境对外更具优势。 3。中国对外来投资立法更加完善。中国采取了开放的、欢迎的、以鼓励为主的态度对待外商投资,以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积极作为来谋求经济学意义上的多赢局面。在加入了世贸后,中国突出注重以立法手段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表现在:首先,从单纯依靠惠政策优惠,转向主要依靠市场优化,即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资;其次,在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积极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益,把外商投资引导到我国急需发展的产业上来,促进外商投资结构的优化,使外商投资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好地衔接。 2012年我国对外资实行了较大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