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传感器中毒

氧传感器中毒

氧传感器中毒
氧传感器中毒

汽车车身上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虽然这些部件看上去很渺小,但是它们的工作会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正常使用。例如车主熟知的氧传感器,以及接收发动机电脑(ECU)信号控制喷油量的喷油器,这些部件在使用中时常会出现故障,最终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使用。

传感器是一种信号检测与传递装置,安装在发动机的各个部位,其功用是检测发动机运行状态的各种电量参数、物理量和化学量等,并将这些参数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电量信号输入电子控制单元。

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发动机上,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它用来检测排气中氧的含量,并向ECU输入空燃比的反馈信号,再由ECU控制喷油器喷油量的增减,从而将混合气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氧传感器的故障比较常见,主要表现在中毒和积碳这些方面。

氧传感器中毒

氧传感器中毒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故障,尤其是经常使用含铅汽油的车辆,即使是新的氧传感器,也只能工作几千公里。如果只是轻微的铅中毒,接着使用一箱不含铅的汽油,就能消除氧传感器表面的铅,使其恢复正常工作。其次,氧传感器发生硅中毒也是常有的事,汽油和润滑油中含有的硅化合物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硅,硅橡胶密封垫圈使用不当散发出的有机硅气体,都会使氧传感器失效,因而要使用质量好的燃油和润滑油。

积碳

由于发动机燃烧不好,在氧传感器表面形成积碳,或氧传感器内部进入了油污和尘埃等沉积物,会阻碍外部空气进入氧传感器内部,使氧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失准。此时,若将沉积物清除,就可以恢复正常工作。

氧传感器一旦出现故障,ECU将不能得到排气管中氧浓度的信息,因而不能对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车辆将会出现油耗增加、排放超标和怠速不稳等故障现象。

内科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COPD 2.呼吸衰竭 3.心力衰竭 4.预激综合征 5.缺血性心肌病 6.肝肾综合征 7.扑翼样震颤 8.急性肾炎综合征 9.组织性蛋白尿 10.功能性蛋白尿 1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12.急性白血病治疗完全缓解 13. Graves病 14.异位ACTH综合征 15.Addison病 16.Somogyi现象 17.肾上腺危象 18.风湿性疾病 19.自身免疫性疾病 20.雷诺现象 21.中间综合征 22.迟发性脑病 答案: 1.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气流阻塞进行性发展,但部分有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某些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疾病进程中发展为不可逆性气流阻塞,当支气管哮喘与慢性

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重叠存在或难以鉴别时,也可列入COPD范畴。 2.由于呼吸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致使动脉血氧分压降低PaO2<60mmHg (7.98kPa)和(或)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PaCO2>50mmHg(6.65kPa)。 3.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4.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即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或心室冲动提前激动心房的一部分或全体,而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其解剖学基础是除了特殊传导组织外,还有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房室旁路连结在心房和心室之间。 5.为心肌的血供长期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以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心脏逐渐扩大,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其病理基础是心肌纤维化(或硬化)。 6.是指失代偿肝硬化出现大量腹水时,由于有效血容量不足及肾内血液重新分布等因素,引起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但肾无重要病理改变。 7.患者两臂平伸,肘关节固定,手掌向背侧伸展,手指分开时,可见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节急促而不规则地扑击样抖动,常见于肝性脑病患者。 8.以突起的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为表现,其中血尿为必备。 9.因组织遭受破坏后而释出胞质中各种酶及蛋白质,在肾小球滤液中浓度超过

有毒气体中毒急救(2021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09

有毒气体中毒急救(2021版) 一氧化碳中毒: 凡是含碳的物质如煤、木材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且不易解离。一氧化碳的浓度高时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而中毒。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如燃烧、浓烟,且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伤员有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昏厥等症状特征,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也可对昏迷者人中、十宣、涌泉等穴针刺,待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 天然气中毒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丙烷及丁烷等低分子量的烷烃,还含有少量硫化氢、二氧化碳、氢、氮等气体。常用的天然气含甲烷85%以上。常因火灾、事故中漏气、爆炸而中毒。早期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出现直视、昏迷、呼吸困难、四肢僵直、去大脑皮质综合征等。 此时,应快速将病人脱离中毒现场,呼吸新鲜空气。 液化石油气中毒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组成液化石油气的全体碳氢化合物均有较强的麻醉作用。但因它们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常压条件下,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无影响。若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浓度很高,从而使空气中氧含量减低时,就能使人窒息。中毒后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并有四肢麻木及手套袜筒形的感觉障碍,接触高浓度时可使人昏迷。 对此类伤员要立即脱离现场,解衣宽带,保暖,吸氧。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快 讯 INFO ’RAPID ZX (1) N0 88 东风雪铁龙服务备件部 DCAD/DPS 氧传感器故障诊断 2008年12月17日 该资料应分类留存在:富康、爱丽舍快讯夹子中 CE DOCUMENT EST A CLASSER DANS:LE CLASSEUR NOTE TECHNIQUE ET INFO RAPIDE ZX、Elysee 一、涉及车型: 装备 TU5JP4发动机的东风雪铁龙所有车型。 二、故障现象: 发动机故障灯亮,PROXIA 诊断为氧传感器故障,故障码为P0134、P0135等。 三、检查更换工艺: 氧传感器工作电路原理图 ,如下图 1、(拆下氧传感器插头)将数字万用表打到欧姆档,测量传感器加热(+)与加热(-)两端针脚。常 温下其阻值为2.5~4.5Ω;若电阻为无穷大(断路)则更换氧传感器。 2、(拆下氧传感器插头)测量与加热1#脚连接的线束电压是否为12V;如供电电压不是12V,按车辆 电路图检查相关的供电电路。 3、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行几分钟后通过PROXIA 读取氧传感器电压,检查电压是否在0.1V—0.9V 间 波动,若电压值无波动或波动异常(持续偏稀或偏浓)则进行下面的4、5项检查。 4、拆下氧传感器贴近耳朵轻轻摇动,如有异响说明内部的陶瓷探针可能破裂,需更换氧传感器。 5、 氧传感器柄部套下有通气孔,外界空气由此进入氧传感器的内腔,一旦油污或者其他沉积物进入氧 传感器内腔,或者堵塞了该通气孔,会使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失真。检查头部通气孔是否堵塞,清理积碳堵塞物,然后装车。按 第3项重新检测,电压的波动值不正常则更换氧传感器。 注:实际测量以车辆电路图上信号脚为准。

几种常见有毒气体中毒症状及急救常识一氧化碳中毒 (一)理化性状及中毒原因 一氧化碳是常见的有毒气体之一。凡是含碳的物质如煤、木材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0)。~氧化碳进入人体后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且不易解离。一氧化碳的浓度高时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而中毒。 (二)中毒症状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主要有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昏厥等症状体征,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根据一氧化碳中毒的程度可分为三度:①轻度血碳氧血红蛋白在10%~20%,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或短暂昏厥,脱离环境可迅速消除。②中度亦碳氧血红蛋白在30%一40‰除上述症状加重外,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脉快,烦躁,常有昏迷或虚脱,及时抢救之后可完全恢复。③重度血碳氧血红蛋白在50%以上。除上述症状加重外,病人可突然昏倒,继而昏迷。可伴有心肌损害,高热惊厥、肺水肿、脑水肿等,一般可产生后遗症。 (三)现场急救 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耍注意保暖。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肌注呼吸兴奋剂、山梗菜碱或回苏灵等,同时给氧。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 若有条件时,可做一般性后续治疗:①纠正缺氧改善组织代谢,可采用面罩鼻管或高压给氧,应用细胞色素C15毫克(用药前需做

过敏试验),辅酶A50单位,ATP20毫克,静滴以改善组织代谢。 ②减轻组织反应可用地塞米松10毫克~30毫克静滴,每日1次。 ③高热或抽搐者用冬眠疗法,脑水肿者用甘露醇或高渗糖进行脱水等。④严重者可考虑输血或换血,使组织能得到氧合血红蛋白,尽早纠正缺氧状态。 急性氯气中毒 (一)理化特性与中毒原因 氯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有窒息臭味,许多工业和农药生产上都离不开氯。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 (二)中毒症状 吸八高浓度的氯气,如每升空气中氯的含量超过2毫克~3毫克时,即可出现严重症状呼吸困难、紫绀、心力衰竭,病人很快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往往仅数分钟至1小时,称为“闪电样死亡”。较重度之中毒,病人首先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剧烈的咳嗽、吐痰、咽喉疼痛发辣、呼吸急促困难、颜面青紫、气喘。当出现支气管肺炎时,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罗音。中毒继续加重,造成肺泡水肿,引起急性肺水肿,全身情况也趋衰竭。 (三)急救 迅速将伤员脱离现场,移至通风良好处,脱下中毒时所着衣服鞋袜,注意绐病人保暖,并让其安静休息。 为解除病人呼吸困难,可给其吸入2%~3%的温湿小苏打溶液

宽带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的检查方法 发布时间: 2010-4-29 15:52 | 编辑: 汽车乐https://www.doczj.com/doc/e417943711.html, | 查看: 1067次来源: 网络 随着汽车尾气排放限值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开关型氧传感器已不能满足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控制精度更高的线性宽带氧传感器(Universal Exhaust Gas Oxygen Sensor,简称UEGO)。氧传感器闭环控制调节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混合汽,以实现最佳的三元催化转换器运行,从而满足排放限值的要求。为此,氧传感器闭环控制的任务是确保废气空燃比始终处于催化转换器的最佳工作点。氧传感器闭环控制只改变所要喷射的燃油质量、燃烧室内的空气质量,也就是说汽缸充气和点火正时均不受影响,因此氧传感器是用来帮助确定废气中氧含量而反映实际工况中的空燃比。控制单元内的氧传感器闭环控制必须通过所提供的信号来对混合汽的成分做出相应调整,控制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氧传感器的属性。 宽带氧传感器能够提供准确的空燃比反馈信号给ECU,从而ECU精确地控制喷油时间,使汽缸内混合汽浓度始终保持理论空燃比值。宽带氧传感器的使用提高了ECU的控制精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三元催化器的作用,优化了发动机的性能,并可节省大约15%的燃油消耗,更加有效地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宽带氧传感器通过检测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的氧含量,并向电子控制单元(ECU)输送相应的电压信号,反映空气燃油混合比的稀浓。ECU根据氧传感器传送的实际混合汽浓稀反馈信号而相应调节喷油脉宽,使发动机运行在最佳空燃比(λ=1)状态,从而为催化转换器的尾气处理创造理想的条件。如果混合汽太浓(λ<1),必须减少喷油量,如果混合汽太稀(λ>1),则要增加喷油量。 现代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中,安装在催化转换器前的宽带氧传感器,称作控制氧传感器,安装在三元催化器的上游位置,监测尾气中氧的浓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单元,用于调节喷油量,从而实现发动机的闭环控制,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性能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根据OBD-Ⅱ规定,现代汽车必须对三元催化转换器效率进行持续监控,为此配有诊断氧传感器,安装在催化转换器的下游端。通过比较催化转换器上游和下游的传感器信号,可以确定催化转换器的效率。主要原因是由于控制氧传感器因老化,其向ECU输送的电压信号曲线会发生偏移,诊断氧传感器会检测控制氧传感器是否仍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然后ECU 就可计算出矫正偏移所需的补偿量。 由于老化而造成工作性能变差的氧传感器,也会影响燃油经济性的指标。老化的氧传感器提供给DME的混合汽浓度信号存在误差,将使DME控制单元在可燃混合汽形成的控制产生偏差,而造成燃油消耗的增加。表1是博世公司所做的氧传感器对燃油经济性影响的明细表。 一、宽带型氧传感器的分类及基本构造 根据氧传感器的制造材料不同,宽带型氧传感器可分为以ZrO2为基体的固化电解质型和利用氧化物半导体电阻变化型两大类;根据传感器的结构不同,宽带型氧传感又可分为电池型、临界电流型及泵电池型。 宽带型氧传感器的基本控制原理就是以普通氧化锆型氧传感器为基础扩展而来。氧化锆型氧传感器有一特性,即当氧离子移动时会产生电动势。反之,若将电动势加在氧化锆组件上,即会造成氧离子的移动。根据此原理即可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所想要的比例值。 构成宽带型氧传感器的组件有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感应室,另一部分是泵氧元。 感应室的一面与大气接触,而另一面是测试腔,通过扩散孔与排气接触,与普通氧化锆传感器一样,由于感应室两侧的氧含量不同而产生一个电动势。一般的氧化锆传感器将

催化燃烧传感器参数的定 义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催化燃烧传感器参数的定义(一)—供电方式和被测气种 2016-02-15 11:06:01 1. 供电方式(OperatingPrinciple) 定义:催化燃烧传感器因为是成对使用的,俗称黑白珠,因此,它也叫催化珠,催化珠是串联使用的,供电方式有恒电压和恒电流之分。多数催化珠是恒压使用的,但也有少量催化珠是恒流工作的。催化燃烧传感器功率一般较大,通常是几百毫瓦。催化燃烧传感器有一个特点,功率越大的催化珠,其长期稳定性也会相对较好,但缺点就是珠子太大,震动中容易断丝,下图1-1是催化颗粒原理图 图1-1催化颗粒原理图 问:给催化珠的供电电压误差要控制在多少 答:催化珠在出厂的时候都是经过严格配对的,也就是说检测元件“黑珠”和补偿元件“白珠”冷态电阻和工作热态电阻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用户的供电电压一致性要好,供电电压尽量控制在3%以内,下图1-2是推荐操作电路。 图1-2 问:除了供电电压的误差,还有什么参数是供电芯片的比较重要的参数 答:温度漂移,或称温度系数。因为催化珠的输出电压随可燃气体浓度变化很微弱,基本上是 1%LEL的浓度变化只对应几百微伏。所以,如果供电芯片的温度系数过大,催化珠的电压输出就会有温度漂移,最终导致传感器的零点温度特性不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问:在给催化珠上电的瞬间,催化珠会损坏吗 答:损坏的可能性是有的。当催化珠冷态的时候,电阻是工作状态时候的大约1/2。也就是说,当恒流工作的时候,每次上电,催化珠都会经受一次大电流的冲击,这像打开白炽灯的瞬间一样。白炽灯不是在开灯的瞬间最容易断丝吗 最近,有一些客户应用会在几分钟内让催化珠开关一次,从而导致催化珠损坏。因此,本人建议,在上电的短暂时间里,为催化珠做恒流上电、或做电压台阶式上电。 2. 被测气种(Gas Detected) 定义:催化燃烧传感器的标准被测气体是甲烷CH4,而且浓度范围为5%vol。当然,也有专门用于测乙炔的催化珠。除了CH4之外,绝大多数可燃气也是可以用催化珠检测的,例如:CO、H2、NH3、C2H6等等。上表是City的催化燃烧传感器CAT-16的交叉干扰表。但要注意,不同厂家的催化珠交叉干扰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套用。 问:是不是所有的可燃气体都能够用催化燃烧传感器测呢 答:不是的。含有卤素的碳氢HC类有机物就会使催化珠中毒,卤素包括氟、氯、溴、碘。含有有机硅的挥发性气体也会使催化珠中毒,有机硅大量存在于工业环境,例如润滑油的挥发物。含有硫的气体也会使催化珠中毒,例如H2S和SO2。 问:如果没有会让催化珠中毒的元素,那是不是其他任何可燃气都能测呢 答:也不是这样。碳链长度超过4个碳的气体,用催化珠测量效果也不好。这涉及到一个失效的原因——积碳。因为催化珠上的催化剂是针对催化CH4而开发的,因此催化珠在催化碳链较长的可燃气时,催化活性可能会不够,从而造成碳粉堆积在催化珠上,造成灵敏度下降。另外,如果碳链过长,意味着气体的比重会比较大,这些气体在工业环境会贴着地面蔓延,而固定式仪表的表头通常是离地面30CM,气体可能会无法进入传感器,下图1-3为固定仪表。 图1-3 问:如果气体中含有卤素、有机硅、硫或长的碳链,用什么办法测呢

一、氧传感器的故障分析与诊断 1、氧传感器在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中的重要性 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以减少排气污染的发动机上,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由于混合气的空燃比一旦偏离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器对CO、HC和NOX的净化能力将急剧下降,故在排气管中安装氧传感器,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并向ECU发出反馈信号,再由ECU控制喷油器喷油量的增减,从而将混合气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 2、氧传感器的种类及氧传感器在汽车上安装的重要性 目前,实际应用的氧传感器有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和氧化钛式氧传感器两种。而常见的氧传感器又有单引线、双引线、三引线及四引线之分,;单引线的为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双引线的为氧化钛式氧传感器;三引线和四引线的为加热型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原则上四种引线方式的氧传感器是不能替代使用的。 氧传感器一旦出现故障,将使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电脑不能得到排气管中氧浓度的信息,因而不能对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会使发动机油耗和排气污染增加,发动机出现怠速不稳、缺火、喘振等故障现象。因此,必须及时的排除故障或更换。空燃比对排气中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的含量有很大影响,在空燃比低于14.7:1时,HC及CO含量降低;如果空燃比高于14.7:1时,HC及CO 含量迅速上升。但是,降低空燃比会导致燃烧温度升高,排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X)升高。所以,理想的空燃比应在接近14.7:1的很小范围内。另外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只有在空气系数为1的很小范围内最高。如图1所示 三元催化转化器对发动机的排放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没有三元催化转化器就不可能满足欧洲排放法规。第二代车载故障诊断系统(OBD-Ⅱ) 具1有对三元催化转化器进行故障诊断的功能。 图1 三元催化转换效率图 而为了对三元催化转化器进行故障诊断,必须在它的前和后各装一个氧传感器(图2)。

4 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 (型号:MC115) 使用说明书 版本号:1.3 实施日期:2014-05-01 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Zhengzhou Win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声明 本说明书版权属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本说明书任何部分不得复制、翻译、存储于数据库或检索系统内,也不可以电子、翻拍、录音等任何手段进行传播。 感谢您使用本公司的系列产品。为使您更好地使用本公司产品,减少因使用不当造成的产品故障,使用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所建议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如果您没有依照本说明书使用或擅自去除、拆解、更换传感器内部组件,本公司不承担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 您所购买产品的颜色、款式及尺寸以实物为准。 本公司秉承科技进步的理念,不断致力于产品改进和技术创新。因此,本公司保留任何产品改进而不预先通知的权力。使用本说明书时,请确认其属于有效版本。同时,本公司鼓励使用者根据其使用情况,探讨本产品更优化的使用方法。 请妥善保管本说明书,以便在您日后需要时能及时查阅并获得帮助。

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MC115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 产品描述 MC115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根据催化燃烧效 应的原理工作,由检测元件和补偿元件配对组成电 桥的一个臂,遇可燃性气体时检测元件电阻升高, 桥路输出电压变化,该电压变量随气体浓度增大而 成正比例增大,补偿元件起参比及温湿度补偿作用。 传感器特点 桥路输出电压呈线性、响应速度快,具有良好 的重复性和选择性,元件工作稳定可靠,抗硫化氢 和有机硅干扰性能好。 主要应用 工业现场的天然气、液化气、煤气、烷类等 可燃性气体的浓度检测,可燃性气体泄漏报警器, 可燃性气体探测器,气体浓度计。 技术指标产品型号MC115 产品类型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标准封装金属封装 工作电压(V) 3.0±0.1工作电流(mA)105±10 灵敏度(mV/1%CH 4)20~40 线性度≤5% 测量范围(%LEL)0~100 响应时间(90%)≤10s 恢复时间(90%)≤30s 使用环境-40~+70℃低于95%RH 储存环境-20~+70℃低于95%RH 外形尺寸(mm)Φ6×6.5 防爆标志ExdibⅠ图2:基本测试电路 图1:传感器外观结构图

https://www.doczj.com/doc/e417943711.html,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为了确保在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时,现场救护人员懂得如何正确有效的施救,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本应急预案也适用于相关人员的应急培训。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本公司在玻璃瓶罐生产过程中,涉及发生炉煤气制取、长输送管道煤气的输送供给,由于操作错误,设备、管道、阀门等缺陷及故障,存在煤气泄漏可能,会造成人员一氧化碳中毒;维修人员进入未经清洗置换的设备容器(管道)内检查、维修;或者未经充分换气,冒然下到排水井、排污井、烟道检修坑等有限空间作业,由于通风不畅或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可能造成窒息、中毒事故;另外,火灾事故现场、液化石油气渗漏事故现场存在一氧化碳中毒、有毒有害烟气中毒窒息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发生。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序号生产工段发生的区域、地点或作业内容事故类型1拉煤、锤煤加煤机煤仓(扒煤)一氧化碳中毒 2 煤气发生炉司炉煤气发生炉拨钎孔(拨钎)一氧化碳、硫化氢中毒3司炉值班室、烟道检修坑有毒有害气体沉降4煤气发生炉、烟道内外部(检修)一氧化碳中毒5供料道加热液化石油气渗漏事故现场液化石油气窒息、中毒6仓库火灾事故现场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1.3.1可能发生的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突发性强。1.3.2 造成的危害程度当作业人员工作环境缺氧和存在有毒气体,没有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范、或没有确认安全即进行工作时,会造成工作人员昏迷,甚至死亡。 1)一氧化碳中毒危害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

氧传感器 常见故障及检查方 在电子控制的发动机系统中, 氧传感器检测发动机所排废气中氧的含量, 向ECU 提纲空燃比的反馈信号, 进行喷油量的闭环控制。氧传感器工作失常会影响电脑 ECU 对混合气空燃比精确的控制, 此时发动机易出现怠速不稳、加速不良、尾气超标和油耗增加等现象。目前,常见的氧传感器有氧化锆式和氧化钛式两种氧传感器。目前我公司系列产品用的是加热型氧化锆式氧传感器。 一、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干电池相似,传感器中的氧化锆元素起类似电解液的作用。作为传感元件的锆管是多缝隙的陶瓷体,外侧通排气,内侧通大气。当传感陶瓷管的温度达到 350℃时,即具有固态电解质的特性。由于其材质的特殊性,使得氧离子可以自由的通过陶瓷管。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将氧气的浓度差转化成电势差,从而形成电信号输出。若混合气体偏浓,则陶瓷管内外氧离子浓度差较高,电势差偏高,大量的氧离子从内侧移到外侧,输出电压较高(接近 900mV ;若混合气偏稀,则陶瓷管内外氧离子浓度差较低, 电势差较低,仅有少量的氧离子从内侧移动到外侧,输出电压较低(接近 100mV 。二、氧传感器的构造 氧传感器由保护套管、锆管(传感陶瓷管、加热器、密封件、信号输出电缆及连接头组成。锆管是氧传感器的核心部件,锆管空腔内装有加热器,内外表面涂有一层渗透性的铂电极。由于铂电极要与尾气接触,因而其表面覆盖了一层紧密粘附的高渗透性的陶瓷保护层,可防止尾气中的残留物腐蚀起催化作用的铂电极,保证传感器较长的使用寿命。三、氧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1. 氧传感器中毒 (1 铅中毒:使用了含铅汽油的车辆, 铅会沾附、沉积在传感器的工作面而发生铅“中毒” 。使用含铅汽油的车辆, 即使是新的氧传感器, 也只能正常行驶几千公里。如果只是轻微的铅中毒,接着使用不含铅的汽油,可清除氧传感器表面的铅,使

浅谈氧传感器的故障分析与诊断 默认分类 2008-03-29 10:42 阅读464 评论4 字号:大中小 作者:王和平 时间:2007年6月2日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氧传感器在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中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氧传感器的种类及影响氧传感器的因素。接着结合氧传感器的波形对氧传感器的技术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列举出了故障实例。 主题词:氧传感器、空燃比、氧传感器的故障诊断 论文主题: 1、氧传感器在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中的重要性 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以减少排气污染的发动机上,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由于混合气的空燃比一旦偏离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器对CO、HC和NOX的净化能力将急剧下降,故在排气管中安装氧传感器,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并向ECU发出反馈信号,再由ECU控制喷油器喷油量的增减,从而 将混合气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 2、氧传感器的种类及氧传感器在汽车上安装的重要性 目前,实际应用的氧传感器有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和氧化钛式氧传感器两种。而常见的氧传感器又有单引线、双引线、三引线及四引线之分,;单引线的为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双引线的为氧化钛式氧传感器; 三引线和四引线的为加热型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原则上四种引线方式的氧传感器是不能替代使用的。 氧传感器一旦出现故障,将使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电脑不能得到排气管中氧浓度的信息,因而不能对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会使发动机油耗和排气污染增加,发动机出现怠速不稳、缺火、喘振等故障现象。 因此,必须及时的排除故障或更换。 空燃比对排气中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的含量有很大影响,在空燃比低于14.7:1时,HC及CO含量降低;如果空燃比高于14.7:1时,HC及CO含量迅速上升。但是,降低空燃比会导致燃烧温度升高,排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X)升高。所以,理想的空燃比应在接近14.7:1的很小范围内。另外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只有在空气系数为1的很小范围内最高。如图1所示 三元催化转化器对发动机的排放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没有三元催化转化器就不可能满足欧洲排放法规。第二代车载故障诊断系统(OBD-Ⅱ) 具1有对三元催化转化器进行故障诊断的功能。

产品说明书 载体催化气敏元件系列 MC105 催化燃烧式气敏元件 MC105型催化元件根据催化燃烧效应的原理工作,由 检测元件和补偿元件配对组成电桥的两个臂,遇可燃性气 体时检测元件电阻升高,桥路输出电压变化,该电压变量 随气体浓度增大而成正比例增大,补偿元件起参比及温湿 度补偿作用。 特点 元件外形结构 *桥路输出电压呈线性 *响应速度快 *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选择性 *元件工作稳定、可靠 *优异的抗H 2S 、有机硅中毒能力 应用 工业现场的天然气、液化气、煤气、 烷类等可燃性气体 及汽油、醇、酮、苯等有机溶剂蒸汽的浓度检测。可燃 性气体泄漏报警器;可燃性气体探测器;气体浓度计。 技术指标 基本测试电路 电桥输出 测试电压: 2.5V

灵敏度、响应恢复特性 输出信号随环境温度的变化 输出信号随工作电压的变化

长期稳定性 在空气中每年漂移小于±2个mV ,在1%CH 4中每年漂移小于±2个mV 。短期储存(两周内)30分钟即可稳定,如长期储存(一年),则需老化5小时才可稳定。 使用注意事项 1 必须避免的情况 1.1 暴露于有机硅蒸气中 如果传感器的表面吸附了有机硅蒸气,传感器的敏感材料会被包裹住,抑制传感器的敏感性,并且不可恢复。传感器要避免暴露其在硅粘接剂、发胶、硅橡胶、腻子或其它含硅塑料添加剂可能存在的地方。 1.2 高腐蚀性的环境 传感器暴露在高浓度的腐蚀性气体(如H 2S ,SO X ,Cl 2,HCl 等)中,不仅会引起加热材料及传感器引线的腐蚀或破坏,并会引起敏感材料性能发生不可逆的改变。 1.3 碱、碱金属盐、卤素的污染 传感器被碱金属尤其是盐水喷雾污染后,若暴露在卤素,如氟中,也会引起性能劣变。 1.4 接触到水 溅上水或浸到水中会造成敏感特性下降。 1.5 结冰 水在敏感元件表面结冰会导致敏感材料碎裂而丧失敏感特性。 1.6 施加电压过高 如果给敏感元件或加热器施加的电压高于规定值,即使传感器没有受到物理损坏或破坏,也会造成引线和/或加热器损坏,并引起传感器敏感特性下降。 2 尽可能避免的情况 2.1 凝结水 长期稳定性 时间(月) 48 40 32 24 16 8 0 -8

氧气吸入技术试题 [ 选择题 ] [A 型题 ] 1.加压给氧适用于下列哪种病人: A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B .急性肺水肿 D.哮喘严重者 E .巴比妥中毒 C.颅脑损伤2.鼻导管给氧,导管插入长度为: A. 鼻尖至耳垂 B .鼻尖至耳垂的 1/2 D.鼻尖至耳垂的 C.鼻尖至耳垂的1/3 2/3 E .鼻翼至耳垂 3.下列情况哪项不是缺氧的主要临床表现: A .烦躁不安,脉搏增快 B .喘息、鼻翼扇动 C.四肢末梢紫绀 D.血压下降 E .神志不清4.病人用氧后,缺氧症状无改善、呼吸困难加重,你首先应采取: A .马上通知医生处理 B .调节氧流量,加大吸氧 量 C .注射呼吸兴奋剂 D.检查吸氧装置及病人鼻腔 E .气管插管给氧 5.停用氧气的正确方法是: A.关紧总开关→关好流量表→取下鼻导管→重开流量表放余氧 B.关紧总开关→取下鼻导管→关好流量表 E.取下鼻导管→关紧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余氧 6.在用氧过程中,要调节氧流量,应采取的方法是: A .拨出导管调节流量 B .直接调节氧流 量C.分离导管调节氧流量 D.更换粗导管并加大氧流量 7.要求吸氧浓度达到45%,其流量为: A .3L B .4L C .5L E .更换流量表 D .2L E . 6L 8.氧气表压力指针降到多少时即不可再用: A .cm2 B . 2kg/cm2 C .3kg/cm2 D .5kg/cm2 E . cm2 9.为达到治疗效果,吸氧的浓度应不低于: A .35%~ 45% B .50%C.20%D.25% E .60%10.氧气表上的减压器,可将来自氧气简内的压力减至: A .~ lkg/cm2 B . 2~ 3kg/cm2 C .4~5kg/cm2 D .6~7kg/cm2 E .10kg/cm2 11.患者赵××,男, 50 岁,因肺心病收住院治疗,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 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及口唇紫绀,血气分析:Pa02 37mmHg, PaC02>69mmHg ,根据病人症状及血气分析,判断其缺氧程度为: A .极轻度 B .轻度C.中度D.重度 E .极重度

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规则 第一条发现有人中毒或受其它伤害,应立即打电话通知卫生所。 第二条救护人员佩戴好自身的防护器材,以两人为一组相互照顾,进入毒区抢救中毒者。如进入酸区,必须穿戴好防酸衣靴和手套。 第三条迅速将受害者抬到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处,解开领口、腰带,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物,清楚呼吸道异物,注意保暖,毒物的性质和中毒的程度予以急救。 第四条受害者在塔、罐、容器内部中毒,如一时难以救出,应先给其带上防护面具,以防进一步中毒,再设法和等待专业人员到场急救。 第五条在发生多热中毒和伤害时,救护人员须听从当班负责人统一指挥,在处理机器、设备事故时,必须听从从车间意见,不得瞎指挥和擅自操作,以防事故扩大。 第六条在抢救工作中,救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自己使用防护器材情况,若感到身体不适和呼吸困难,空气瓶压力降到40公斤/平房厘米,应立即撤出毒区,有病者不准参加抢救。 第七条在救护骨折、烫伤患者时,应细心加以保护,用担架转移患者以免伤势加重,从空气中转移患者时,用救生带捆好,严防碰撞,摔伤。 第八条麻醉性、窒息性气体中毒时,若中毒者已经停止呼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强制输氧,不得中断,直至患者呼吸恢复正常,或经医生确认死亡方可停止。 第九条对氨气、氯气、硫化氢、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刺激性毒物中毒时,除电击式外的停止呼吸外,一般情况禁止施行人工呼吸,只能给予输氧,并尽快送医院处理。 第十条对于呼吸转弱和面色青紫的缺氧患者,应迅速给予自主输氧,一氧化碳中毒者,最好给予含5-7%二氧化碳的氧气,并应予以较长时间的自主输氧。 第十一条当眼镜、皮肤为液体酸、碱、氨水等引起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水冲洗,但被浓硫酸灼伤时,且不可用水直接冲洗,应迅速将酸液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以免发热过大,引起更大的痛苦。 第十二条当苛性碱溅入眼内时,要用3%的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净水冲洗,当酸类物质溅入眼内时,要用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净水冲洗。 第十三条当眼镜被电弧光灼伤时,用纱布沾上硼酸水覆盖眼上再送到医院处理。 第十四条凡被液氨低沸点液态气体引起化学冻伤时,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第十五条凡被蒸汽、热水、热油或热设备管道烫伤时的急救方法为: 1、一度烧伤:症状为皮肤发红,稍有发肿,可涂凡士林油或烫伤膏; 2、二度烧伤:皮肤起水泡,周围发红,有疼痛感,应防止弄破水泡 防止感染,可涂凡士林油和龙胆膏、烫伤膏,再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3、三度烧伤:皮肤上下组织完全坏死,形成感觉丧失,其周围发红疼痛形成水疮。禁止涂任何油类膏类,用碘酒或双氧水将周围健康皮肤施行消毒,复以纱布,并立即送医院医治。 第十六条抢救触电伤者,应先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竹竿和干燥木棒等挑开电线,切不可用手直接拉触电者,伤者已停止呼吸应立即用救护器或施行人工呼吸法进行抢救,如同第三十二条所述。

目前,实际应用的氧传感器有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和氧化钛式氧传感器两种。而常见的氧传感器又有单引线、双引线和三根引线之分,;单引线的为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双引线的为氧化钛式氧传感器;三根引线的为加热型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原则上三种引线方式的氧传感器是不能替代使用的。 氧传感器一旦出现故障,将使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电脑不能得到排气管中氧浓度的信息,因而不能对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会使发动机油耗和排气污染增加,发动机出现怠速不稳、缺火、喘振等故障现象。因此,必须及时地排除故障或更换。 氧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1.氧传感器中毒 氧传感器中毒是经常出现的且较难防治的一种故障,尤其是经常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即使是新的氧传感器,也只能工作几千公里。如果只是轻微的铅中毒,接着使用一箱不含铅的汽油,就能消除氧传感器表面的铅,使其恢复正常工作。但往往由于过高的排气温度,而使铅侵入其内部,阻碍了氧离子的扩散,使氧传感器失效,这时就只能更换了。 另外,氧传感器发生硅中毒也是常有的事。一般来说,汽油和润滑油中含有的硅化合物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硅,硅橡胶密封垫圈使用不当散发出的有机硅气体,都会使氧传感器失效,因而要使用质量好的燃油和润滑油。修理时要正确选用和安装橡胶垫圈,不要在传感器上涂敷制造厂规定使用以外的溶剂和防粘剂等。 2.积碳 由于发动机燃烧不好,在氧传感器表面形成积碳,或氧传感器内部进入了油污或尘埃等沉积物,会阻碍或阻塞外部空气进入氧传感器内部,使氧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失准,ECU不 能及时地修正空燃比。产生积碳,主要表现为油耗上升,排放浓度明显增加。此时,若将沉积物清除,就会恢复正常工作。 3.氧传感器陶瓷碎裂 氧传感器的陶瓷硬而脆,用硬物敲击或用强烈气流吹洗,都可能使其碎裂而失效。因此,处理时要特别小心,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4.加热器电阻丝烧断

文件编号:GD/FS-904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 规则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规则详细 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第一条发现有人中毒或受其它伤害,应立即打电话通知卫生所。 第二条救护人员佩戴好自身的防护器材,以两人为一组相互照顾,进入毒区抢救中毒者。如进入酸区,必须穿戴好防酸衣靴和手套 第三条迅速将受害者抬到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处,解开领口、腰带,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物,清除呼吸道异物,注意保暖,根据毒物的性质和中毒的程度予以急救。 第四条受害者在塔、罐、容器内部中毒,如一时难以救出,应先给其戴上防护面具,以防进一步中毒,再

设法和等待专业人员到场急救。 第五条在发生多人中毒和伤害时,救护人员须听从当班负责人统一指挥,在处理机器、设备事故时,必须听从车间意见,不得瞎指挥和擅自操作,以防事故扩大。 第六条在抢救工作中,救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自己使用防护器材情况,若感到身体不适和呼吸困难,空气瓶压力降到40公斤/平方厘米,应立即撤出毒区,有病者不准参加抢救。 第七条在救护骨折、烫伤患者时,应细心加以保护,用担架转移患者以免伤势加重,从空中转移患者时,用救生带捆好,严防碰撞,摔伤。 第八条麻醉性、窒息性气体中毒时,若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强制输氧,不得中断,直至患者呼吸恢复正常,或经医生确认死亡时方可停

氧传感器故障诊断案例分析 引论 本人在泰成集团泉州辖区凯迪拉克车间做机电实习生,我们岗位的主要任务是汽车的故障诊断,包括机修跟电路。我在这里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做汽车保养,其余的正在学习中,比如我也开始更换火花塞,跟师傅一起拆装后桥洗油箱,跟换轮心总成,开始学习基本的故障诊断等等。我觉得我们要进步应该脚踏实地地做,不能自己会的东西就不想去做了,更不能不求上进,有些东西是靠自己去看去争取的。 氧传感器故障的排除对于我们维修人员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前一阶段我们凯迪拉克轿车CTS就是因为氧传感器的故障导致汽车不能正常运转。但是,我们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最终把故障解决了。 报告主体 一、氧传感器介绍 1.类型及工作原理 现在汽车上常用的 氧传感器主要有二氧化锆与二氧化钛氧传感器,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比较好的车型也用到了新型的氧传感器,新型氧传感器有平面型氧传感器和宽频带型氧传感器。 ⑴.氧化锆氧传感器是具有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在氧分子浓度差的作用下产生电动势。(如图) ⑵.氧化钛型氧传感器是高电阻半导体,当表面缺氧时,电阻变小与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ECT)相似,氧化钛氧传感器的电阻值则随其周围氧含量的变化而变化。 (如下图)

⑶.新型氧传感器平面型传感器(线性) ①.核心为陶瓷材料,两边有涂层。 ②.涂层的优点是:对尾气中的氧浓度更敏感。 ③.两边涂层的氧浓度不同,产生电压信号。 ④.外形没有改变。(如下图) ⑤.插脚为4个 ⑷.新型氧传感器宽频带型 Wide band O2 sensor ①.Nernst cell 感应室 ②.Reference cell 参考室 ③.Heater 加热组件 ④.Diffusion gap 扩散孔 1V/5V 搭 大 O 2 O O 2 2 O 2 O 2 H C C O NO X 尾 O2

氧气吸入技术考试题目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氧气吸入技术试题 [选择题] [A型题] 1.鼻导管给氧,导管插入长度为: A.鼻尖至耳垂 B.鼻尖至耳垂的1/2 C.鼻尖至耳垂的1/3 D.鼻尖至耳垂的2/3 E.鼻翼至耳垂 2.下列情况哪项不是缺氧的主要临床表现: A.烦躁不安,脉搏增快 B.喘息、鼻翼扇动 C.四肢末梢紫绀 D.血压下降 E.神志不清 3.病人用氧后,缺氧症状无改善、呼吸困难加重,你首先应取: A 马上通知医生处理 B.调节氧流量,加大吸氧量 C.注射呼吸兴奋剂 D.检查吸氧装置及病人鼻腔 E.气管插管给氧 4.停用氧气的正确方法是: A.关紧总开关→关好流量表→取下鼻导管→重开流量表放余氧 B.关紧总开关→取下鼻导管→关好流量表 C.取下鼻导管→关紧总开关→再关流量表 D.关紧流量表→再关总开关→取下鼻导管→重开流量表放气 E.取下鼻导管→关紧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余氧 5.在用氧过程中,要调节氧流量,应采取的方法是: A.拨出导管调节流量 B.直接调节氧流量 C.分离导管调节氧流量 D.更换粗导管并加大氧流量 E.更换流量表 6.要求吸氧浓度达到45%,其流量为:

A.3L B.4L C.5L D.2L E.6L 7.为达到治疗效果,吸氧的浓度应不低于: A.35%~45% B.50% C.20% D.25% E.60% 8.患者赵××,男,50岁,因肺心病收住院治疗,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及口唇紫绀,血气分析:Pa02 37mmHg,PaC02> 69mmHg ,根据病人症状及血气分析,判断其缺氧程度为: A.极轻度 B.轻度 C.中度 D.重度 E.极重度 9.氧气筒内氧气不能用尽,一般需留5kg/cm。,其目的是: A.便于再次充气 B.防充气时引起爆炸 C.便于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 D.便于调节氧流量 E.使流量平稳,便于使用 10.当病人血气分析提示:PaO2 37mmHg,PaCO2>69mmHg,病人应采用下列哪项用氧方式: A.低流量、高浓度持续给氧 B.低浓度、高流量持续给氧 C.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D.低流量、低浓度间断给氧 E.高流量、高浓度间断给氧 11.使用氧气时下列哪项不妥: A.氧气筒放置在阴凉处 B.氧气筒不可用力震动 C.氧气开关处不可涂油 D.吸氧过程应注意观察缺氧改善情况 E.筒内氧气得用尽后才充气,以免浪费 12.下面哪项不是氧中毒的临床表现: A.体温升高 B.恶心 C.烦燥不安 D.胸骨下不适 E.呼吸增快 [判断题] 请判断下列方法、行为或概念是否正确,正确者,在括号处打“√”,错误者在括号处打“×”。 1.氧气表由压力表、减压表、流量表、湿化瓶、安全阀门组成。 ()

氧传感器故障最简单有效的判定方法 利用氧传感器输出电压可随混合气的角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诊断一些燃油或空气甚至机械部分的故障,但前提是氧传感器及控制系统功能必须完好:检查步骤如下。 1.检查氧传感器加热器电阻。拔下氧传感器插头,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传感器侧1、2号插头间的电阻值,具体标准应查阅具体车型的维修手册,但一般来说,应在4~40之间,如果不符合标准值,应更换氧传感器。 2.检查氧传感器反馈电压。查阅所测车型的维修手册,找氧传感器信号线,用电线中的铜丝插入相应手术的插孔。然后插好插接器,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铜丝对负极的电压。注意必须使用数字式万用表,并且铜丝绝对不能搭铁,否则将不可恢复性地损坏氧传感器。此时起动发动机并使水温达到至少80℃,使发动机多次达到 2500r/min后使发动机转速保持2500r/min,并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压,电压值应在此0.1-1.0v之间迅速跳动,在10s之内电压应在0.1-1.0v之间变化至少8次,若电压变化比较缓慢,不一定就是氧传感器或反馈控制系统有故障,可能是氧传感器表面被积碳覆盖而灵敏性降低。这时可使发动机高速运转几分钟以清除积碳,然后再观察氧传感器信号电压是否符合规定,如仍不符合规定,则进行下一步检查。 3.检查氧传感器是否损坏。拔开插接器,使氧传感器和控制单元

分离,万用表测量信号输出端对负极的电压。这时人为地拔下一根进气管上的真空管,形成稀混合气,此时电压应下降;而当拔下油压调节器真空管,并用手堵住以形成浓混合气时,电压应当上升。如果这时氧传感器本身没有故障,故障在电脑或线路以及燃油、空气、机械方面。应该首先检查燃油、空气及机械部分的故障,这里面的影响是很奥妙的,需要大家动脑思考。比如空气系统漏真空。这时排气中氧分子浓度变大,氧传感器输出低电压,电脑便认为混合气稀,发出指令向浓的方向调整,但无论如何也弥补不了漏进系统的大量空气,所以氧传感器就会一直显示0.1-0.3v的低电压;再比如油压调节器出现故障导致油压过高,会使排气中氧分子含量减少。氧传感器输出高电压,表示混合气过浓,电脑便减少喷油时间,但氧回溃系统的调整是微量的,无法弥补油压过高造成的混合气过浓;所以氧传感器总显示0.6-0.9的高电压。其它情况还有很多,比如缺缸造成的影响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