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自动化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电气自动化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电气自动化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电气自动化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以及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和图解能力,它将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应用高等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学生对三维形体及其相对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3.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

4.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5.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应达到以下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绘制和识读较复杂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

4.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材的严谨作风和负责精神。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1.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1)以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课程结构与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注意工程制图课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相应专业课的衔接,按照“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实用人才”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2)贯彻以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原则,教学内容安排要贯彻产学结合的思想,培养画图和读图的能力,突出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的培养。

(3)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加强“三基”教学,即基本知识以自学为主,培养自学能力;基本理论结合专业够用为度;基本技能为培养核心,并做到系统性、科学性,使教学内容少而精。

(4)兼顾负责精神的培养,结合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练习,介绍一些基本生产知识,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自觉遵守国家标准,并具有从生产实际出发,考虑问题的观念。

2.课程教学内容

1、本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是横向为主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安排五个教学模块:投影作图基础、制图基础、机械图样、拓宽与提高、测绘。

2、教学要求分为认知要求和能力培养。

(1)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认识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明确知识的概念和规律以及与其它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较熟练地应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能力培养要求分为六个方面

绘图和读图能力:根据基本投影基础和国家标准绘制阅读较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与产品装配图。

空间思维能力:在掌握基本投影原理基础上,把物体绘成图样以及依据图样想像、分析、比较、推理物体空间形象。

图形和尺寸表达能力:掌握常规测量方法,应用制图知识和原理表达机械零部件、装配体,并正确标注尺寸、技术要求,形成符合要求的机械图样。

实践应用能力:能够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观察能力:善于观察事物,并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以及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自学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一步独立学习有关知识,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并具备独立学习的自觉性。

3、教学内容要求

模块一投影基础

绪论

了解工机械图样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

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

1、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

(1)能正确使用常用工具和仪器的。

(2)通过练习了解绘图用品的正确使用。

2、自学绘图的一般规定

(1)图纸幅面及格式。

(2)比例。

(3)字体:长仿宋字。

(4)图线及其画法:各种线型的用途。

(5)尺寸注法:有关尺寸界线、尺寸线及其终端形式,尺寸数字的标注,角度尺寸的注法。

3、几何作图

(1)了解任意等分线段。

(2)会用三角形作特殊角度。

(3)掌握等分圆周、作多边形。

(4)了解斜度和锥度的作图和标注。

(5)熟练掌握圆弧连接作图。

(6)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分析及其作图步骤。

4、正投影法和三视图

(1)了解正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定比性、从属性)及其应用。

(2)了解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组成,明确投影面的展开,理解三视图名称及其形成。

(3)掌握三视图间的位置关系、尺寸关系、方位关系,三视图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5、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点的投影:理解点的投影和该点直角坐标的关系;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图及其规律,已知点的两面投影求第三面投影的方法,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可见性判断。

(2)直线的投影:理解直线的三面投影,理解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掌握各种特殊位置直线投影特征,求直线上点的投影(从属性、定比性)。了解应用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掌握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及投影特性,根据两直线投影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掌握直角投影定理。

(3)平面的投影:了解平面的各种表示方法(用几何元素表示平面、用迹线表示特殊位置平面)。理解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掌握各种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求平面上点和直线的投影,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

(4)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了解直线与平面相交的投影特性,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平行的投影作图。了解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6、立体的投影

(1)基本立体的投影:掌握平面体(棱柱、棱锥棱台等)和回转体(圆柱、圆锥、圆台、球等)的视图画法及其特征,表面上点、线的投影分析。

(2)带切口立体基本立体的投影:理解截交线的概念,掌握特殊位置平面截基本立体的截交线求法。

(3)尺寸标注:标注立体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为组合体尺寸标注打下良好基础。

模块二制图基础

1、组合体

(1)组合体的构成: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理解形体分析法,掌握应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表面连接关系。会应用近似画法、辅助平面法绘制相贯线。

(2)组合体的视图:应用形体分析法绘制组合体三视图。掌握组合体的主视图选择,画图步骤,应用三视图表达组合体的结构形状。

(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在掌握基本体的定型尺寸、定位尺寸标注的基础上,应用形体分析对组合体视图进行尺寸标注(注意分析尺寸基准、定形尺寸、定位尺寸、总体尺寸)。

(4)读组合体三视图:应用形体分析法阅读组合体三视图,象组合体的空间结构形状。

2、机件的表达方法:

(1)基本视图:了解基本投影面体系的建立,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位置关系及其标注。

(2)理解局部视图、斜视图的概念,掌握用途、画法及其标注。

(3)剖视图:理解剖视图的概念,掌握画剖视图的方法、步骤、标注。理解剖切平面的概念,掌握单一剖、阶梯剖、旋转剖等剖切平面的应用。

(4)剖视图的种类:掌握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的画法、标注及其应用。

(5)断面图:理解断面图的概念,掌握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及标注。

(6)简化与规定画法:了解简化画法与规定画法的要求与应用。

(7)表达方法综合应用:根据零件结构形状及尺寸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结合生产实际合理确定适当的表达方案。

模块三工程图样

1、标准件与常用件

(1)常用螺纹紧固件:了解螺纹的形成、要素、种类。掌握内、外螺纹及螺纹连接的画法,螺纹的标记与标注。

2、零件图

(1)零件图的内容:理解零件图的内容和作用。

(2)零件的工艺结构:了解零件的各种工艺结构。

(3)零件的视图与尺寸:掌握零件视图的选择原则,尺寸基准选择,理解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原则,常见四类典型零件的结构特征分析、视图表达特征分析、尺寸标注分析。

(4)技术要求零件图上的标注: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代号,了解表面粗糙度的选用。掌握表面粗糙度在零件图上的标注。理解尺寸公差、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公差带代号、配合等基本概念。理解国标规定的两种基准制,重点掌握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5)零件图的绘图步骤:掌握零件图的绘图步骤。

(6)零件图的阅读:掌握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够阅读中等程度的零件图

3、装配图

(1)装配图的内容:理解装配图的内容和作用。

(2)装配图的阅读:了解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模块四拓宽和提高

结合专业特点,根据课程具体学时要求,可在完成以上三个模块的基础上加深、拓宽一些新制图知识,如投影变换,焊接结构图等。

3.课程学时安排

本课程基本教学学时为32学时,其中包括实验学时16学时。当教学计划安排的学时

超出本课程的学时范围时,可根据就业面向的需要对超出部分的学时做适当调整。

注:在教学要求栏中,打“√”表示该项目的最基本的要求。

5.实验(训)

(1)实验(训)内容及参考学时

实验一:基本立体投影 1学时

内容:圆柱的投影、球的投影。

实验二:截交线 1学时

内容:正六棱柱截切练习、圆柱开槽练习

实验三:绘制组合体 3学时

内容:绘制切割体、叠加体类组合体A3图纸三张。

实验四:零件图 10学时

内容:轴套类零件、盘盖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共计八张A3图纸。

实验六:装配图识读 1学时

内容:电气设备装配图识读练习

(2)实验(训)要求

复习巩固相关知识后,课堂上按照练习要求完成相关任务,按照国家标准准确、清晰的绘制各类三视图或零件图,通过识读练习继续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领悟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课程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

五、关于课程标准的说明

1.本课程标准注重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要求,强调空间思维培养,突出技能培养,规定了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最低要求,使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的学时内掌握。另外可结合专业要求和学生整体水平深化拓宽部分内容。

2.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要求、图线画法及用途。不独立占用学时讲授,穿插在课堂练习和作业中简介。几何作图等内容,因属于高中已经要求内容,建议安排学生课后复习。

3.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意精讲多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更多的活动空间,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充分利用教学设施,应用各种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并结合模型和实物,进行直观式教学。

4.课时分配表是一个简易性方案,在保证达到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学过程中可对内容次序和课时分配作适当的调整。

5.本课程只能为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在后续课程、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应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以达到教学计划对学生制图能力、识图能力方面的要求。

6.考核时综合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参考书目

1.《机械制图(少学时)》,胡建生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第3版。

2.《机械制图习题集(少学时)》,胡建生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第3版。

课程标准执笔者:宋胜利

课程标准审定者:

分管教学负责人:

编写时间: 2018年9月7日

《办公自动化》课程标准(新)

《办公自动化》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办公自动化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计划学时:60学时学分:4学分 授课对象:计算机专业学生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⑴课改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司的日常管理及解决各项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提高办公效率和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因素。在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中,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到公司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或文员的工作。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很多院校开设了办公自动化这门课程,用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的能力。 随着我国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上高职院校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部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如果我们还是重复讲授中学或是小学老师已经讲过的内容,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教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用任务教学法讲解相关知识,目的是让学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日常办公事务,提高办公效率。 ⑵课程定位 《办公自动化》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及Office办公软件知识的基础课程,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领域中的最常用的应用软件,掌握利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原理及方法,并能熟练使用OFFICE及其捆绑组件实现电子化办公。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很强的课程,内容横跨文理科和软硬件,教学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为主,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大量的上机实验,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绘图与CAD》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通信工程制图》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课程的性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必修的专业优质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课程的作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使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通过阅读图纸就能够了解工程规模、工程内容,统计出工程量及编制工程概预算。只有绘制出准确的通信工程图纸,才能对通信工程施工具有正确的指导性意义。因此,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通信制图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通信工程制图与设计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模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及配置》。通过学习,学生应达绘制工程制图的要求。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通信工程制图》根据“实验化教学、工学相结合”原则,要求根据订单班学生数周的顶岗学习,有针对性的完成与通信工程制图有关的移动通信技术知识,了解实际应用软件中的关键知识在课程中的定位,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要求。强调以“以本专业够用”为度,同时要扩宽学生的相关知识面,适当增加移动通信领域中新技术的介绍与讲解。 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学时,少讲多练,以提高学生的绘图及识图能力。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

《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专业课程标准 2

《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2130311 建议课时数:54学分:3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先修课程:《液压与气动》、《继电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PLC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控制系统信号的检测与处理》、《变频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钳工实习》、《电工实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系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今天的自动控制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化系统,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两个分支,两个分支相结合成为现代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支柱。从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角度来看,工业控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制造业,如机械加工、汽车等制造工业;另一大类是过程工业,如石油、化工等。实际中,PLC,DCS,SCADA,OFBS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工程进行自动控制或监控。但在一些特殊领域,则可能是几种系统的同时应用,尤其在一些大型企业实现全面信息化时,应用的大型监控管理系统也是这几种系统同时应用于全企业的不同地方。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正是在适应工业对象的过程中发展成为不同类型系统的。现代企业显然对从事设计、安装、调试、现场操作、维修管理等自动化岗位上的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从技术技能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以实际应用为重点,培养学生熟悉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利用工控计算机或者触摸屏组态现场人机界面监控技术,实时监控生产现场的运行状态、实查询数据和曲线、打印各种需求的报表,以及具有将可编程技术、工控组态与触摸屏技术、变频器技术、工业检测技术、驱动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力和现场维护能力。 《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课程结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以企业的若干个真实任务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在真实的环境中实现理论、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本门课程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具体的生产线设备为载体,以完整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电气自动化专业

《电机驱动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定位与作用 (一)课程定位 《电机驱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论证,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二)课程的作用 《电机驱动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电工电子、电力拖动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培养学生对常用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分析及控制策略的设计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 《电机驱动技术》课程的设计以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案例为主,其服务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注重实用性,坚持以实为本,避开高深理论推导和内部电路的过细研究,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删除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繁冗计算,注重外部特性及连线技能,同时兼顾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做到既为后续课程服务,又能直接服务于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电机驱动技术》课程,使学生能掌握机电设备常使用的几种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机、交流永磁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以及驱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熟悉电机调速、分析及控

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解决专业技术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知识目标】 掌握驱动电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掌握功率变换器电路及其应用技术,驱动电机控制技术及新型电机的结构特点与选用。 【能力目标】 能对对驱动电机各种控制电路进行选择、应用和设计,能够准确描述各种电机控制技术的控制原理及特点,并针对不同电机选用不同的控制方式。 【素质目标】 能整体把握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在日后的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学院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就业岗位的技能需求,按照职业教育理念,本课程设计了三个教学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焊接自动化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制定要求 一、《课程标准》由开课系/部提出具体要求、意见,经课程组充分讨论后指定一人执笔。 二、每一门课程,如果学时不同、适用专业不同,《课程标准》也不同。 三、《课程标准》的制定,由课程任务所在专业负责人初审、系/部审核、教务处批准后,方可执行。 四、《课程标准》若需修订,经课程组商议后,提出申请,由课程任务所在教研室、系/部、教务处逐级批准后,方可进行修订。每学期的《课程标准》要作为原始教学文档进行保存。 五、《课程标准》应一式四份,授课教师、课程所在教研室、系/部、教务处各一份。 六、文字编排要求 (一)正文:宋体小四号 (二)标题序号:一、(一) 1. (1) (三)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 四级标题:楷体小四号(加粗) 七、段落排版要求: 首行缩进2个字符; 段前段后为0; 行间距为1.5倍行距。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焊接自动化技术》 课程标准 2014年 9 月

《焊接自动化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课程类型:A类(纯理论课) 是否为精品课程:院内一般课程 学时:36 开课学期:2015年春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焊接自动化技术》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基于数控与智能控制的现代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知识,焊接自动化设备的组成,传感技术和控制系统,焊接自动化设备设计和发展前景。学习本课程,可以开拓学生在焊接夹具和自动化技术等领域的知识,达到懂设计、会编程的能力。 二、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焊接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2.了解自动化技术的分类。 3.熟悉焊接自动化设备结构组成。 4.熟悉传感技术和控制系统。 5.掌握焊接自动化设备设计步骤和要点。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备自动化设备设计能力。 2.初步具备自动化编程能力。 3.初步具备焊接夹具设计能力。

37《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课程性质:职业技术课 学分:2 计划学时:32 1前言 今天的自动控制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化系统,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两个分支,两个分支相结合成为现代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支柱。从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角度来看,工业控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制造业,如机械加工、汽车等制造工业;另一大类是过程工业,如石油、化工等。但在一些特殊领域,则可能是几种系统的同时应用,尤其在一些大型企业实现全面信息化时,应用的大型监控管理系统也是这几种系统同时应用于全企业的不同地方。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正是在适应工业对象的过程中发展成为不同类型系统的。现代企业显然对从事设计、安装、调试、现场操作、维修管理等自动化岗位上的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从技术技能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以实际应用为重点,培养学生熟悉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利用工控计算机或者触摸屏组态现场人机界面监控技术,实时监控生产现场的运行状态、实查询数据和曲线、打印各种需求的报表,以及具有将可编程技术、工控组态与触摸屏技术、变频器技术、工业检测技术、驱动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力和现场维护能力。 1.1 课程定位

《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课程结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以企业的若干个真实任务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在真实的环境中实现理论、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本门课程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具体的生产线设备为载体,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培养生产线设备维修维护的应用技能和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紧密性,与企业专家、技术工人共同设计开发了本课程的各个学习情境。采用《自动线安装与调试》作为教学项目,贯穿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对照工艺文件要求,归纳总结了6个学习情境,采用理实一体化,同时突出了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工业环境的自动化生产制造系统中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的装配和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调试,全面掌握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的的设计思想和先进控制理念,掌握“工业组态和触摸屏技术”与PLC技术、变频器技术之间的通信方式及变量联接,具备设计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并能进行安装、运行和维护的综合实践能力。 1.2 设计思路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贯彻校企一体、工学结合课程理念,针对对岳阳饲料、食品、医药、电磁装备等企业中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检测维护的需求,按照自动化设备安装员、设备调试员的行业标准,融入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标准,以简易组装件生产自动线的零配件安装、元器件检测、运行调试到正常运转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以学院现代制造技术创业园区的湖南鑫和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生产的口罩自动化生产设备为实战项目。根据我们学院学生心理、身体、知识和能力的结构现状和需求采用了讲授法、现场教学法、项目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

《电气》课程标准

《电气CAD》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具备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探求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2)具有熟读一般电气工程图的能力;? 3)具有对图纸技术要求的分析、解决、总结能力;? 4)具有熟练利用AutoCAD软件设计绘制常见的电气工程图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3)有较快适应生产、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能力;? 4)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3)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AutoCAD软件的基础知识;? 2)掌握二维图形的绘制、编辑及尺寸标注以及图块的建立与使用;? 3)掌握电力电气工程图识图和绘制;? 4)掌握电气控制工程图识图和绘制;? 5)掌握电气接线图的识图与绘制;? 6)掌握电气平面图的识图与绘制。 2、岗位面向 CAD技术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船舶、轻工、纺织和建筑乃至冶金、煤炭、水电等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AD软件产业在建筑、石化、轻工、造船、机械、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以及二维参数化绘图、有限元分析、曲面造型和数控加工编程等方面都已经初具规模,成绩显着。 3、专业核心能力 掌握电气工程图纸绘制实用基础、电力工程图、建筑电气工程图,工厂电气工程图、电子线路图、通信工程图等内容,编制技术文件技能等。 二、教学大纲 (一)总体目标与任务 1、课程性质和任务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2、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等工业学校自动化及电气类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将各种电气图纸用AUTOCAD表现出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电气设计的基本知识,也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CAD软件绘制各种电气接线图,乃至绘制工程图纸,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自动化类专业培养计划中,既是承接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中间环节,也是直接面向就业,起到培养合格工程师的基本技能的作用。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设计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 3、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电气工程CAD软件的使用方法,熟悉常规电气工程图纸的设计规范,具有一般电气工程图纸的初步工程设计能力; 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的能力; (2)知识目标 掌握AUTOCAD 2000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图形编辑,文字标注与尺寸标注、图块与属性、打印等内容,常用电气元件的符号和绘制标准,电气工程图纸的主要类型、结构、应用、标准等。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2)培养团队精神,养成耐心细致、不断进取的良好职业习惯。 (二)教学设计 1、总体思路 本课程通过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电气控制图样,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构建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能力训练体系。将综合能力分解成若干项小的基本能力,选择能涵盖基本能力要素的训练项目实施基本能力训练。通过模块项目训练,建立一般建筑电气线路图设计的整体概念,从而掌握设计方法和基本AutoCAD绘图指令,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能力。 2、主要内容 第1部分 AUTOCAD基础知识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第1.1部分 AUTOCAD功能,工作环境,绘图环境,工作界面,文件操作,图形显示控制等基本操作(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1) 明确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2) 了解AUTOCAD及发展概况,掌握电气类AUTOCAD图纸设计的一般过程,一般步骤; 3) 掌握AUTOCAD的基本操作环境与操作方法。 重点:

《自动控制原理》专科课程标准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地位 自动控制原理是空间工程类、机械控制类、信息系统类等相关专业学历教育合训学员的大类技术基础课程。由于自动控制原理在信息化武器装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将本课程设置为大类技术基础课,对培养懂技术的指挥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所覆盖的知识面较宽,既有较深入的理论基础知识,也有较广泛的专业背景知识,因而,它在学员知识结构方面将起到加强理论深度和拓展知识广度的积极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为了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本课程将在注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引入自动控制发展中的、学员能够理解的新概念和新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科学取舍各种主要理论、方法的比例,正确处理好理论与案例的关系,以适应为部队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适当引入和利用Matlab工具来辅助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复杂计算与作图、验证分析与设计的结果;本课程应该既使学员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了解它们对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又要促进学员养成积极思考、长于分析、善于推导的能力和习惯。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介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课程采用“一纵三横”的设计思路,具体来说,“一纵”就是在课程讲授中要求贯彻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及设计方法这条主线;“三横”就是在方法讲授中要求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稳准快三个字是分析的核心,也是设计的归宿。在课程讲授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即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注意理论联系专业实际,例子贴近生活,注重揭示抽象概念的物理意义;注意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注重发挥课程教学网站的作用。在课程学习中,注重阅读教材、完成作业、课程实验及讨论问题等四个环节,深刻理解课程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与设计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利用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以及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自动控制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打下必要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一般过程与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在五个方面得到磨练与培养。 (1)实践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2)质量意识: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在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坚持质量至上的思想。 (3)协作意识: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很少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了,所以要能与同学协同工作、协调配合。 (4)创新意识:勇于不断追求和探索新意境、新见解。 (5)坚毅意志: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要敢于面对困难、善于克服困难。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绘图与CAD课程标准 —、课程概况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通信工程制图》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课程的性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必修的专业优质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课程的作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使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通过阅读图纸就能够了解工程规模、工程内容,统计出工程量及编制工程概预算。只有绘制出准确的通信工程图纸,才能对通信工程施工具有正确的指导性意义。因此,通信工程 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通信制图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通信工程制 图与设计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模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及配置》。通过学习,学生应达绘制工程制图的要求。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通信工程制图》根据“实验化教学、工学相结合”原则,要求根据订单班学生数周的顶岗学习,有针对性的完成与通信工程制图有关的移动通信技术知识,了解实际应用软件中的关键知识在课程中的定位,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 要求。强调以“以本专业够用”为度,同时要扩宽学生的相关知识面,适当增加移动通信领域中新技术的介绍与讲解。 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学时,少讲多练,以提高学生的绘图及识图能力。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 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调以学生直接参与项目任务的形式一一行动导向,来掌握融合于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而不是以往那种理论加上机的教学模式,真正落实教、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 所属系室: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教研室 课程类别:专业能力课程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 总学分数: 1.课程定位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是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在工业部门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是在普通车床、普通铣床、普通摇臂钻床中的应用,是实现生产加工 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通过学习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维护,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在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课的教学基础之上开展,同时也是机电设备数字化改造的前导课程。 1.2前导、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机械与电气识图》、《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钳加工技术》、。 后续课程:《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同时对学生进行后续顶岗实习进行必要的知识、能力储备。 1.3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坚决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一种学与教互动的职业交往情境,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项目教学的方法,每个工作任务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技能。本课程坚持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理念,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探索产教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本课程的开发从任务到教学组织、评价形式等完全是遵循一体化教学模式。 1.4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将“示与讲解”、“实践与理论”、“技能与知识”、“单元与综合”、“训练与考核”有机地融于一体;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创设企业工作情景,采用项目训练的模式,按“看”、“练”、“思”、“考”的顺序,依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组织教学,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基础。 本课程标准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为主线,以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维修电工》(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单项考证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课程容和教学要求。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要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电气元件和设备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各个项目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2.课程目标 2.1技能目标 1、能进行电动机及其常用电气元件的接线及其选型。 2、能熟练分析常用低压控制电器及普通机床的机械、电气、液压传动等控制系统的原理。 3、能绘制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和接线图。 4、能识读机床电气原理图、电器元件布置图 5、能正确选用相关低压电器元件的型号。 6、能进行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安装 7、能按照工艺要求正确通电调试 8、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2知识目标 1、了解机床型号、结构、基本功能及用途。

(自动化强训)课程标准

《自动化强训》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 适用对象:高星级饭店管理与运营(高铁方向) 总学时:36 讲授学时:30 课内实践学时:6 独立实践学时:4 先修课程:《办公室管理》《计算机基础》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建立在办公室工作基础上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和推广的一门科学。人类正进入信息化社会,各类信息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信息资源的优势开发.管理与应用迫在眉睫。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处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直接推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满足广大学生的信息处理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其良好的用户界面,图文并茂的强大功能,灵活方便的表格处理等给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及全新的信息处理方式。 2.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各应用软件基本操作技能,着重讲述最新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数据库管理、桌面信息管理和网页制作等,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处理办

公事务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独立获取计算机知识和掌握各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办公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及办公设备的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使之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应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图形编辑,表格处理等技术能力,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本理论要求: 办公技能,包括对电脑软件的熟练运用和对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是秘书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它包括对Microsoft Office软件套装的熟练使用,和对微型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电脑外围设备的基本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基本技能要求: 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图形编辑,表格处理等技术能力,Word、Excel、Access等在日常办公中的应用方式和技巧 3.职业素质要求: 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处理办公事务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独立获取计算机知识和掌握各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 二、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第一章办公自动化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 1.讲述办公自动化的作用,常用的办公软件。 2.简介笔记本的使用。 3.重点讲解电脑的硬件及各种接口;电脑及其外设的连接方法和电脑的基本使用方法。

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参考

《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工程图样是准确表达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及其技术要求的图形总称。同文字、数字一样,是人类借以表达、构思、分析和交流工程技术思想的基本工具。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建筑企业施工员、质检员和造价员等岗位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基础课。学好本课程的内容将为土建类专业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也是做好本专业工作的坚实保障。因此,我系将其作为土建专业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藉此为土建类专业学生打开工程领域知识的大门,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和负责精神,从而打下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该课程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以培养学生识图与绘图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后继专业课程(房屋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学习需要。它是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技术+人文。 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除了要具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更需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因而,按照传统的“分工理论”,依据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的能力

本位模式,既不适应现代社会劳动力流动加剧的变化,也不能培养健全人格的人。21世纪需要的是更具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的“技术人文主义者”。因此,课程理念从“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关于专业 经过深入建筑企业调研,主要以建筑施工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的工作过程中对施工图识图绘图知识的要求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以岗位基础技能培养为目标,强化职业素质培养,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工程项目管理和造价岗位的工作过程,归纳总结典型工作任务或职能,提炼行动领域,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遵循课程横向设计原则,以建筑工程基本形体及组合体实训、建筑绘图、建筑识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为主题单元载体设置学习情景,制定课程标准。 (二)关于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本着确立能力本位教育的思路,本标准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三)关于学习内容 课程内容的学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强调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使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与石家庄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深度融合,通过创建校内“课堂和工作地点一体化”的学习训练工作区和校外“顶岗就业一体”的实习场地,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基本比例为6:4,来满足本课程教学、技能训练的要求,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多元交叉教学模式。

建筑制图标准大全(最新版)

编号:__________ 建筑制图标准大全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建筑制图是为建筑设计服务的,因此,在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要绘制不同内容的设计图。在建筑设计的方案设计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绘制初步设计图,在技术设计阶段绘制技术设计图,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绘制施工图。 中国隋代已使用百分之一比例尺的图样和模型进行建筑设计。宋代《营造法式》一书,绘有精致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轴侧图和透视图等,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建筑制图著作。清代主持宫廷建筑设计的样式雷家族绘制的大量建筑图样,是中国古代建筑制图的珍品。1799年,法国数学家G.蒙日出版《画法几何》一书,奠定了工程制图的理论基础。后人又著有《建筑阴影学》和《建筑透视学》等。上述三本著作确立了现今建筑制图的基本理论。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普遍利用电子计算机制图以提高效率。 按照施工图的制图规定,绘制供施工时作为依据的全部图纸。施工图要按国家制定的制图标准进行绘制。一个建筑物的施工图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以及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电气、动力等施工图。其中建筑施工图包括:①总平面图,表示出构想中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绝对标高、室外各项工程的标高、地面坡度、排水方向等,用以计算土方工程量,作为施工时定位、放线、土方施工和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依据。工程复杂的,还应有给水、排水、供暖、电气等各种管线的布置图、竖向设计图等。②建筑平面图,用轴线和尺寸线表示出各部分的尺寸和准确位置,门窗洞口的做法、标高尺寸,各层地面的标高,其他图纸、配件的位置和编号及其他工种的做法要求。建筑平面图是其他各种图纸的综合表现,应详尽确切。③建筑立面图,表示出建筑外形各部分的做法和材料情况,建筑物各部位的可见高度和门窗洞口的位置。④建筑剖面图,主要用标高表示建筑物的高度及其与结构的关系。⑤建筑施工图,包括建筑外檐剖面详图、楼梯详图、门窗等所有建筑装修和构造,以及特殊做法的详图。其详尽程度以能满足施工预算、施工准备和施工依据为准。 1总则 1.0.1为了使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制图方式绘制的图样: 1手工制图; 2计算机制图。 1.0.3本标准适用于建筑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下列的工程制图: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 2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 3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 1.0.4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一般规定

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 课程标准 20XX年3 月 2 日 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标 ?课程的性质:《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是电气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借助英语来帮助学生了解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用领域及相关专业词汇。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相关词汇、短语及术语,了解相关专业必备的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阅读与翻译能力,为学生日后实际应用专业语言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的目标:具体课程设置的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了解本专业的相关背景知识; 2. 掌握本专业的英语单词、短语及固定搭配用法; 3. 掌握一定的基础语法知识(如被动语态、定语从句等); 4. 掌握一般长句的翻译技巧,了解其翻译特性等; 5. 掌握专业的工作、操作等原理。 (二)技能性目标 1. 熟知本专业的常用英文术语; 2. 能基本熟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设备操作手册、编程手册、调整手册、安装手册、维修手册和维护手册等; 3. 具有一定的实用英文资料的翻译能力; 4 .具备一定的熟练认知相关设备的专业英文能力; 5. 具备和外国专家进行简单的技术交流的能力; 6 .具备登录外国公司网站查阅最新信息的能力。 (三)关键能力目标 1. 能正确认识本门课所学知识、技能在未来工作岗位中的地位与作用,有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成就事业的人生价值观; 2. 除专业英语知识外,应有以诚待人、团队精神、善于沟通、相互协作的方法及社会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虽然它不会像专业课程那样,把其知识技能要求直接与企业岗位紧密结合起来,但作为专业辅助课程,它能提升学生的层次。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以及结合学期教学学时,该课程在其36教学课时内,进行工作任务分解,确定出该课程学习6个教学单元,并分成三个层次: 1. 课堂教学。讲解专业英语的相关知识,即精读、泛读; 2. 多媒体教学。利用语音室及多媒体教室,开展专业英语教学,包括使用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等; 3. 学校实训车间。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作用,让学生认知专业英语中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程特点是以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与到车间进行实践认知相结合,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知识的实践,达到掌握的目的,最终实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 本门课程教学在保证掌握所学知识、技能前提下,特别注重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努力提倡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把学生培养成奋进向上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 Unit 1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Circuit (一)项目内容 1. 常用英语电器的基础知识; 2. 常用英语电器符号的识别与使用; 3.各类电器的功能与作用; 4. 其他常用英语电器的发展。 (二)工作任务 老师以多媒体课件形式进行教学,演示常用电器的功能与作用,从中学生学到专业英语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还可到实训现场认知,以达到学习的目标。 基本要求: 1. 通过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演示,学生应掌握常用电器的英语表达方式; 2. 通过多媒体演示,了解常用电器的工作原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平台课程 课程代码: 教学时数:48 学分:3 制订人:完成时间: 一、课程标准的制订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非机械类各专业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工程制图》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在非机械类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工程制图课程是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属于岗位核心能力训练层次,也可作为专业群内其它专业的核心课或选修课。本课程是基于非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制造所需的制图能力和读图能力分析,以实际生产中典型的零部件为载体,采用项目式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有关课程、标准和规范等知识进行制图和识图的初步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能围绕工程实例,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的方式,把理论教学所获得基本知识应用于项目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 1.专业能力 (1)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具备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3)具备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4)具备掌握和应用相关的国家标准的能力 (5)具备查阅、使用、管理相关的技术资料的能力。 2.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2)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的综合实践能力; (3)团队合作及协作能力;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5)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自我推介的能力。 3.方法能力 (1)具备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具备创新设计能力; (3)具备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4)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表1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情景

电气自动化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电气自动化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总课时数为784学时,28学分,全部为在企业实践。适用于3年制(高中后或中职后)高职。 电气自动化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体现职业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后,进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管理文化;全面掌握自动化设备及供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能运用已掌握的专业技术改造传统设备,设计新设备;综合了解现代电气设备产品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专业技能。学以致用,学生既能全面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又能为企业生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课程教学目标 1.了解电气自动化设备公司、电气自动化集成公司、供电公司等企业的文化、企业运作、规章制度。 2.在实习岗位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团队精神、爱岗敬业,责任心强。 3.促成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 4.积累工作经验,基本胜任所在岗位要求。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企业文化(学时:32)

(二)职业素养(学时:56)

(三)专业技能(学时:)

(注:总课时28周,每周计28课时;发放顶岗实习任务书时所有学生按顶岗实习单位分为3种类型:订单班学生、相对集中同一企业学生、个体学生,任务书中实习内容、实习任务安排要有所区分。订单班的教学内容要详细、充实,包含企业文化、职业素养、顶岗实习、轮岗实习;相对集中同一企业的学生、个体学生提供相应选项。) 五、教学基本条件 1.企业提供岗位工作设施。 2.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手册、工具。 六、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前导课程:校内实训课程、专业课程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七、课程实施建议 1、在第四学期期末开始,学院推荐、企业和学生互选,学生可以自谋职业,在三年级开始时离校上岗工作、学习; 2、系部在实习前将实习计划下发给学生,指导学生填写《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手册》上的《学生顶岗实习任务书》;组织实习纪律和安全教育知识测试,与学生签订《顶岗实习安全承诺书》, 3、专职指导教师应经常到实习单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工作动态,指导学生撰写顶岗实习周记、总结,做好学生实习总结的检查、敦促工作,做好学生顶岗实习考核工作,填写学生《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手册》上的《专职指导教师评价表》等相关内容; 4、实习单位兼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技能训练、实习鉴定等工作,落实顶岗实习任务,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协助处理企业与实习生之间的部分问题细节,并填写好《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手册》上的《兼职指导教师评价表》、《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等相关内容。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专职指导教师要将学生顶岗实习材料汇总到校企合作办工作站存档。 八、考核与评价 以校外指导教师过程考核为主,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挡,占总评70%;学校教师审阅顶岗实习报告考核为辅,占总评30%;出现安全事故责任属于个人的、违法、违纪事件总评按不及格分计。 等级与分数的转换标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分别按95、85、75、65、0计,90-100、80-89、70-79、60-69、0-59分别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计。 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办公自动化课程标准

《办公自动化实务》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办公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及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已成为一项日常性、事务性工作的常用工具。对于办公自动化应用技术,适合高职学生掌握与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文秘专业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能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为后继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和应用作前期准备。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设计以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任务引领,邀请行业专家对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所涵盖的职业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课程内容,采用递进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的结构模式,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或本身在日常社会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进行处理和解决,并与国家资格鉴定《计算机操作员(五级)》考证相结合,对办公自动化技术应用课程设计成项目任务形式,以任务为单元组织教学,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2.课程目标 2.1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办公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进行日常办公事务处理、公文的写作与处理、数据分析与处理、会议的筹备与组织;具备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网络通讯设备进行网络办公的能力。 2.2办公自动化课程是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大赛对应的课程。课程内容包含了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考试(办公自动化课程)的内容,也可以为获取“国家信息化CEAC认证(办公软件应用专家)、国家劳动部OSTA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认证(办公软件应用)”以及参加ITA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