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信丰县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总分:120分命题:王元华审核:田勇生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12分)

1.下列加线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炫耀(xuàn)霹雳(lì)踉踉跄跄眉开眼笑

B. 滑稽(jī)勋章(xīn)不可救药随声付和

C. 愕然(è)吆喝(yáo)害人听闻莽莽榛榛

D. 澄澈(dēnɡ)泥潭(tán)神通广大盛气陵人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

就擒。

B. 第一回合取胜后,丁辉同学没有自满,决心卷土重来,拿下第二回合,直到夺取最后的胜利。

C. “成乐高铁”一旦开通,那么在乐山,水运的顺畅与高铁的快捷相得益彰,这将大大提升乐山

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D. 在激烈的辩论场上,正方第四辩表现出色,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

胜作出了主要贡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今年,我省将在普通高考中启用首次考生身份验证系统。

B. 5月17日,广元少年康亮模仿结绳逃脱,自吊房梁5小时,险些送命。

C. 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D. 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4.对下面语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读书不仅是对知识的一种渴望,更是人在精神境界上的一种需求。

③读书,使人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事物的深刻见解以及充实的精神生活,从而真正保持内心

的宁静与平和。

④追求宁静,就要摆脱虚名浮利的羁绊,抵制灯红酒绿的诱惑,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始终保持

高尚的精神追求。

⑤拨开繁杂事务,于书海中滤除浮躁的心态,不失为平和心境的良策。

A. ②③⑤①④

B. ④②③①⑤

C. ②①④⑤③

D.③④②①⑤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从出土的楚乐器看,编钟与编磬往往在一起,以构成“金石之声”。编钟音色丰富优美,重击如,轻敲若,闻之令人心旷神怡;编磬至今仍有优美的音质,并刻有以凤鸟为主

题的凹凸纹饰。这些凤鸟,有的回首展翅,有的昂首远眺,有的仅露首尾神态盎然,充分体现了楚人声形兼美的匠心。

A. 风动杨柳雷霆万钧栩栩如生动感十足

B. 风动杨柳雷霆万钧动感十足栩栩如生

C. 雷霆万钧风动杨柳栩栩如生动感十足

D. 雷霆万钧风动杨柳动感十足栩栩如生

6.对下面划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回答关于环境保护问题时表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

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A. 我们既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要良好的经济发展。

B. 充分开发利用好生态资源,就能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回报。

C. 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资源。

D. 我们宁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山行〔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释】蘼芜(míwú):香草名。

7.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2 分)

8.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俟

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

为“圣小儿”。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

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

不遗一字。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

9.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

A.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

B.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

C.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

D.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父母恐.其成疾()(2)举学尽惊.()

11.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12.文章主要叙写了祖莹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13.读完文章,你觉得祖莹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3分)

(三)古诗文名句积累。(8分)

14.按要求填补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

(1)兴尽晚回舟,。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表达浓烈思乡情的句子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19题。(17分)

秋枣儿红

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

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

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③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

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

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

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④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⑤现在想来,那种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低回不已。

⑥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

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

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这样的跑动,要

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

⑦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

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

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

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

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⑧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

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⑨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

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⑩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

去做的。祖母会找一领“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

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

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

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

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

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也融融。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

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思念家乡: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15.简要概括故乡的秋枣有何特点。(3分)

16.围绕秋枣,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童年往事?(4分)

17.品味下面加点的词语,体会后写出其表达效果。(4分)

⑴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

⑵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18.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借写秋枣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3分)

1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选文中“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一句颇富哲理意味,能引发读者的思索。

B.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笔优美,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刻画表现祖母的形象。

C. 祖母总是捧出往日晒干的一大捧枣儿给家人吃,她这样做主要是要让大家共尝甜枣、品味生活,体现了她对大家的关爱,表现她待人的深情。

D. 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点明题旨,照应上文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0-23题。(13分)

小葱青青

白的雪,青的葱,①红红的是她的小手。

她总是那么静静地站着。低着头,眼睛朝下看。扎两条小辫子,穿一身红底蓝花的棉袄、棉裤。

一双黑布鞋羞涩地卧在白雪中。脸蛋儿红红的,那双小手也是红的。看不到那双眼。那眼睛一定很

关、很清澈……

白白的雪轻轻地盖在小街上。只有那小葱总是那么嫩,那么青,像她自己一样。她从不吆喝,

从不抬价。换了别人,这样的葱,一定会扯开嗓子吆喝出“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等诱人的词句。

她极少说话。说,也是轻声细语的几个字,“要多少”“几斤几两”“几角几分”。只有在说话的时候,她才偶尔看对方一眼。啊,这眼睛真美!它不光清澈,还蕴涵一丝忧伤,但忧伤中分明显露出善良和

期望。

小镇上的人都吃她的小葱。没有人跟她讨价还价,连老太太都是如此。大家都爱护她。莱主们

常对镇上的人说,我的葱不如小妹妹的,买她的吧。镇上哪来恁好的葱?没有人一下子买好多。大

家都知道,她的小葱天天都有,一年四季不断,价格也好。

她把两只小手放在嘴边,用热气一哈。

“小妹妹,给你钱。”大姐姐把钱递给她,她轻轻地摇摇头。

“为啥?”大姐姐一怔。“大姐姐,俺……”她抬起头来,目光在大姐姐的脸上扫视了一下,迅

速地落在左胸那枚“吉阳镇中学”的校卡上,声音有些激动,也带有几分憧憬,“俺娘说,等过两年,弟弟初中毕业了,就让俺继续上学”。

“大姐姐,俺不要钱。俺知道你是老师,常来买葱,俺想求您帮俺看看本子。这是俺看弟弟的

书做的作业。”

说着,她迅速从菜篓底下拿出两个用塑料布包着的本子,递给老师。

女老师接过本子,一下子就惊呆了。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初中作业。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小妹妹,多大啦?你是哪村的?”

“俺今年15岁啦。住在杏树湾,俺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正上初中呢!”

“爹娘呢?”

“爹病了。两年前,爹从城里卖菜回来,跌倒沟里,腿断了。娘在家里伺候爹,还管园子。爹

好的时候,俺也上学哩!”

女教师嘴唇动了几下,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只是眼圈发红,发潮。她一下子将小妹妹搂

在怀里,紧紧地握住那两只小手,冰凉的小手。她想把它们暖热,永远地热下去。

“好妹妹,你到我班里来上学吧!”

“不,俺不上,俺还要卖菜呢。俺上了,弟弟就上不成了,俺娘说……”

太阳出来了。那雪更白,那葱更青。②

两年后,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临走时,她给女教师送去一篮子葱。葱洗得真干净,扎得整整

齐齐。多嫩的小葱呀!

她俩没有说话,都哭了……

啊,小葱青青……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20.文中第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内涵丰富,请你根据前后文,说出她眼中蕴涵的“忧伤”、“善良”和“期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21.请整体把握全文,概括全文内容。(80字以内) (3分)

22.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显著特点是:没有把这个冬天写得特别严寒冰冷。为什么?(3分)

23.从人生路上成长的角度,谈谈文章对你的启示。(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4.综合性学习。(6分)

请你参加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活动一:做调查说现状】下面的调查图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分)【活动二:提倡议共参与】针对调查结果,班委会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彼此心境和生活的

倡议。可你同桌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打电话、玩微信,你怎么劝说他呢?( 2 分)

【活动三:写书信表情意】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值得你感恩。请在下面的信纸上,给他写一封简短

的信,表达出你的感激之情(不能出现其实的人名,100 字以内)。( 2 分)

25.写作。(50分)

静下心来想想,你会发现太多的人.、事.、物.、景.都会触动你的心,无论喜、怒、哀、乐……

请以“与相伴”为题,写一篇作文,先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要求内容具体充实,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信丰县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D

6.B

7.“窈窕”一般是形容人形体美好的,在这里形容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轻柔的春风带给人们美好

的感觉。(也可以联想为:散发着清香的靡芜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如舞姿飞扬,情态美好。)

8.诗人沐浴着春风,轻快地行走在山间,踏着夕阳,听着鸟鸣,看着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

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9. D

10.担心震惊,惊讶

11.这个孩子的才能不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他最终会走得很远。

12.主要两件事:燃火夜读(1分),背讲《尚书》(1分)(意思对即可)

13.最值得学习的品质是勤奋刻苦,珍惜学习机会,热爱学习,愿意付出努力。

14.误入藕花深处几处早莺争暖树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枣多,枣红,枣香。(3分)

16.写了“我”淘气打枣,祖母忙碌看枣,祖母愉快送枣,祖母专注晒枣,全家人幸福吃枣等几件童

年往事。(答出四件事即得4分)

17.⑴“堆满了”生动形象写出了祖母送枣时内心的愉悦和自豪,体现祖母的大方,质朴和送枣时的

幸福感,也侧面写出了秋枣的丰收带给人的喜悦心情。

⑵“果然”一词,承接上文,兑现了邻家慈爱老婆婆的诺言,烘托出善良乡邻的淳朴和守信。(4分)

18.对故乡往事的回忆和眷念;对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的赞美;对大方、慈祥、勤劳、能干的祖母

的赞美;对一家人围着吃枣的浓浓亲情的怀念。(3分)

19. B (写作目的主要是表现“我”思念家乡的种种情感。) (3分)

20.(4分)忧伤:爹病了(腿断了);娘在家里伺候爹,还管园子;还有弟弟、妹妹,弟

弟正上初中,家庭经济极端困难,她辍学帮娘分担生活重担。(2分)善良:从不抬价;宁愿让弟弟先

读初中。(1分)期望:弟弟初中毕业后,自己继续上学。(1分)

21.(3分)示例:在冬天的小镇上,(1分)一位因家境困难而辍学卖葱的小妹妹,由于她的善良和执着

求学的精神,(1分)得到大家的关心,特别是在镇中学女教师的帮助下,(1分)完成了初中学业,考上

了县师范。(1分)(六要素齐全,否则酌情扣分)

22.(3分)示例:(1)为了与温暖的社会环境相应:大家都爱护小妹妹。没有人给她讨价还价;菜主们常

对镇上人说,我的葱不如小妹妹的,买她的吧;更有女教师的热情帮助,帮她完成了初中学业,考

上了县师范。(意思相同即可,3分)

23.示例①人生当自强,有梦想,哪怕在极端困难的环境里。小妹妹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

仍然怀揣梦想,奋力学习。

②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小妹妹在卖葱之余,坚持看弟弟的书做初中的作业,并在卖葱时带

上作业,选择恰当的机会请女教师批改。

③有志者事竞成,然而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外力的帮助;而外力的帮助不能坐等,要

自己积极争取寻求。一个辍学卖葱的小妹妹能考上县师范,得到女教师的无私帮助是重要的,而她

本人用实际行动勇于求助并把握住机会善于求助也是重要的。(以上三点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给3分) 24.活动一:绝大多数中学生从不写信,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学写应用文或寄贺卡时写过信。

活动二:现代通信技术固然时尚便捷,可是,你写的书信总是独一无二的,有形有色,可感可触,

使我们的交流更有深度和诚意。同时,写信也可以提高我们的书写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活动三:书信格式正确,内容合适,书写规范,表达顺畅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