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行病学基础上 (6)

流行病学基础上 (6)

描述性研究概述

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

公共卫生学院

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状况或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分布特征,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察布查尔病

公共卫生学院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状况或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分布特征,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察布查尔病季节性:每年3-6月份

民族:锡伯族(1例俄汉混血,生活饮食习惯与锡伯族家庭完全一样)年龄性别:多发于儿童和年轻妇女地点分布:8乡中唯独2乡不发病

公共卫生学院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状况或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分布特征,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

察布查尔病

?只锡伯族吃,其他民族不吃或基本不吃?除春季外,其它季节无此毒物?在锡伯族居住范围内,只二乡不吃?在制作过程中具有厌氧和适温的环境,供肉毒杆菌繁殖并产生毒素

公共卫生学院?描述疾病或者某种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现、高危人群的确

定、疾病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人群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的提出、卫生政策和医疗卫生计划的制定

?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比较三间分布的差异

公共卫生学院?以观察为主要研究手段,不对研究向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仅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和总结研究对象或事件的特点

?暴露因素不是随机分配的,一般不设立对照组,暴露和结局的时序关系无法确定,对病因推断存在一定的局限。

公共卫生学院

描述流行病学的地位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最基本类型,揭示暴露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提出病因假设,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线索,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确定高危人群

?评价公共卫生措施的效果

公共卫生学院常见类型1.

现况研究2.

病例报告3.

病例系列分析4.

个案研究5.

历史(常规)资料分析6.

随访研究7.生态学研究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病例系列分析

公共卫生学院

个案调查

公共卫生学院常见类型1.

现况研究2.

病例报告3.

病例系列分析4.

个案研究5.

历史(常规)资料分析6.

随访研究7.生态学研究

(4797本)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4797动检本科)动物流行病 绪论 第一节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简史 流行病学即意为“研究发生在人群中的事件的学问(OLOGY)”,可见就医学范畴而言,它是指研究人群中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 第二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一)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是观察法中的重要方法,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通过观察详细记载疾病或健康状况按时间、地点、人群各种特征 (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等)的分布特点。另外,通过描述性研究,将病例分布与某些因素的分布进行对比,根据其特点与差异,有可能对疾病病因提出假设,为进一步研究的提供线索。描述性研究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病例报告 2.现况研究,又称现况调查、横断面调查等,现况调查又有普查、抽查和筛查几种形式; 2.纵向研究; 3.生态学研究 (二)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或叫分析流行病学。属于这类性质的研究主要有两种: 1.病例对照研究 2.队列研究 二、实验法 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一)理论研究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是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疾病流行的规律性,定量地反映病因、宿主和环境的各项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 (二)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流行病学不仅是一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医学方法学。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也对流行病学方法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不断研究、发展和完善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流行病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目前,流行病学在医学各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日益扩大,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 二、探讨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因素 三、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 四、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五、用于防制效果评价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地区(空间)、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人间)的分布特征。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 第一节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 一、死亡频率的测量 (一)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死亡率= ×1000‰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上式中比例基数为千分率,有时用万分率(10000/万)或十万分率(100000/10万)。分母中同年平均人口数可用:①当地该年7月1日的调查人口数代替;或②当地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之和除以2。 (二)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 (三)调整死亡率(adjusted death rate) (四)婴儿死亡率(infant death rate) (五)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 (六)超额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 rate) (七)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death rate) (八)病死率(fatality rate)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常以百分率表

知识点总结—流行病

名解 1.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2.罹患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该指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 3.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4.感染率: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体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可分为现状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 5.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 6.病死率: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7.潜在减寿年数(PYLL):是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8.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残疾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 9.散发:是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10.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11.流行:是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12.现况研究:是通过对特定时点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关系的描述。 13.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14.单纯随机抽样:也称简单随机抽样,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它的重要原则是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15.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的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 16.分层抽样:是指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17.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这种方法称整群抽样。 18.多阶段抽样:是指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法往往不同,即将以上抽样方法结合使用,其在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 19.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20.暴露: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21.累计发病率:如果研究人群的数量较大且比较稳定,则无论其发病强度大小和观察时间长短,均可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作分母,以整个观察期内的发病人数为分子,计算某病的累积发病率。 22.发病密度:当观察的人口不稳定,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不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失访,每个观察对象随访的时间不同,用总人数为单位计算率是不合理的。此时可以人时为单位计算率,即以观察人数乘以观察时间。用人时为单位计算的率带有瞬间频率性质,与积累发病率相区别而称为发病密度。 23.混杂因素:也称混杂因子或外来因素,是指与研究因素和研究疾病均有关,若在比较的人群组中分布不均,可以歪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正联系的因素。

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一、A1 1、在炎热的夏季,下列何种化学物,经日光照射,可发生光化学烟雾 A、SiO2和CO2 B、CO2和H2S C、氮氧化物和烃类 D、ZnCl2 E、SO2 2、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项哪项错误 A、敏感性 B、及时性 C、代表性 D、阳性预测值 E、准确性 3、下述公共卫生“健康相关问题的监测”的分类错误的是 A、出生缺陷监测 B、环境监测 C、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D、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E、高危病因监测 4、关于公共卫生下述哪项有误 A、公共卫生监测是制订、实施、评价疾病 B、确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掌握其分布和趋势 C、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D、评价干预措施效果 E、是判定试验阳性与阴性的界值,即确定某项指标的正常值 5、下述发表性偏倚的识别与控制最常用的方法是 A、线性回归法 B、秩相关检验 C、剪补法 D、失安全数 E、漏斗图 6、下述哪项不属于Meta分析的处理方法 A、亚组分析 B、多元回归模型 C、Meta回归 D、文献综述 E、混合效应模型来解释异质性的来源

7、系统评价的过程与步骤不包括 A、确立题目 B、收集文献 C、收集数据 D、解释结果 E、临床实践 8、2003年我国发生的非典型肺炎很快波及到许多个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 A、暴发 B、大流行 C、扩散 D、周期性流行 E、蔓延 9、对暴发疫情应采取何种措施 A、迅速查清传染源 B、严格传染源管理、疫区管理 C、开展“三管一灭”防止传播扩散 D、对密切接触者采样培养 E、以上全是 10、下述哪项不是疾病暴发的暴发调查的工作程序 A、暴发的核实 B、准备和组织人员、物质安排 C、现场调查 D、资料的整理 E、进行后效评价 11、某地区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则认为该病 A、大流行 B、散发 C、有季节性 D、暴发 E、流行 12、疾病的时间分布特征,下列不对的是 A、短期波动 B、长期变异 C、季节性 D、周期性 E、长期波动 13、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 A、暴发调查

流行病学习题

第一单元流行病学绪论 一、选择题 【A型题】 1.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疾病 B. 病人 C. 人群 D. 健康人 E. 亚临床型病人 2. 首先提出“饮水与肝癌关系学说”的学者是 A. John Snow B. 苏德隆 C. 何观清 D. 钱宇平 E. 耿贯一 3. 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流行病学下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因为 A. 许多学科都可应用流行病学来发展流行病学分支 B. 流行病学除研究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外,还探讨影响疾病的社会和自然因素 C. 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学科,随着客观防病需要的变化及方法的进展而演变 D. 流行病学可以研究如何促进健康 E. 许多国家首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不再是传染病了 4.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 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 无症状的健康人 C. 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 传染病患者 E. 病原携带者 5.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 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理论法 D. 方法学研究 E. 以上都不是 7. 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A. 研究疾病的病因 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 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 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 E. 以上均对 8. 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 A. 研究各种疾病的学科 B. 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防制的科学 C. 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及调查研究方法资料整理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诠释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研究对象:人群 研究内容:疾病、伤害、健康 研究任务及工作深度: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研究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二、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征 1、群体特征; 2、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3、对比的特征; 4、概率统计的特征; 5、社会医学的特征; 6、预防为主的特征 三、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1、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2、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 3、疾病负担指标:患病率、感染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 四、疾病流行强度术语 1、散发; 2、爆发; 3、流行与大流行 五、流行病学中联系强度的概念及意义 1、相对危险度(RR值); 2、归因危险度(AR); 3、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4、比值比(OR值); 5、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6、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7、标准化死亡比(SMR)

第二部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一种独特的宏观方法,是揉和了社会学和统计学的一种医学调查分析方法。它以医学知识为依据,利用观察和询问等手段来调查人群的疾病和健康状况,做出频率及分布的归纳、综合和分析,对结果给以恰当的解释,最后得出结论。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表现为:(1)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健康问题的起点; (2)具有相当的社会学调查和分析的成分; (3)贯穿着卫生统计学的思路、观点和手段(包括大数量的观点、概率的观点、对比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判断); (4)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医学生物学上的合理性与统计学上的可能解释性对流行病学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类型见表1和表2。表1中是按设计类型划分的、常用的各种流行病学方法,它们是流行病学方法的主要部分和核心。表2是按实际工作性质和任务划分流行病学方法的类别,并非方法学的分类,只是表明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种调研任务,这样划分便于了解和认识流行病学方法的全貌。这两方面的调研方法之间有密切联系和相互交织之处。例如,一次质量好的爆发调查中除横断面研究外,往往还可包含小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等。 表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 (3)生态学研究(相关研究) (4)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5)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性研究(6)同时性队列研究 (7)历史性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8)干预实验 理论性研究(9)流行病学模型研究表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工作性质分类) 病例(病家)调查 传染病 爆发调查 非传染病 现况调查 专题流行病学调查 动态观察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三大研究的特点 (一)描述性研究 1.以观察为主要手段,不对研究对象采取任何的干预措施,仅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和总结研究对象的特点。 2.描述性研究中,开始时不设立对照组,暴露与结局的时序关系难以确定等原因,因果推断有局限性,但可作一些初步的比较性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 (二)分析性研究 1队列研究: (1)属于观察法:暴露不是人为给予的,不是随机分配的,而是研究之前客观存在的。(2)设立了对照组 (3)由因及果:一开始就确定了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在纵向前瞻观察其果。 (4)能确证暴露于结局的因果关系:先因后果且能计算结局的发生率,估计暴露人群发生某结局的危险程度,因而能判定因果关系。 2.病例对照研究: ①属于观察法; ②设立对照组; ③观察方向由果及因; ④不能确实证明暴露和疾病的因果关系。 (三)实验性研究(前瞻、干预、随机、) 1.属于前瞻性研究,干预在前,效应在后。 2.随机分组,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把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以控制研究中的混杂和偏倚。 3.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均来自同一样本人群,其基本特征,自然暴露因素和预后因素应相似,这点与观察性研究不同。 类实验(quasi-experiment)在一些研究中,因为受实际条件限制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这种研究称为类实验。 4.有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这是与观察性研究的根本不同点。 二.优点与局限性 (一)病例对照研究 优点 1.特别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有时往往是唯一选择,因为病例对照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研究对象。 2.省钱,省力,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 3.广泛探索病因的同时,还可应用与其他方面如疫苗免疫学效果的考核。 4.同时研究多种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广泛探索病因。 5.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 局限性 1.不适合于人群中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 2.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 3.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4.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难以判断,因而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没有队列研究强。

流行病学的评价标准

A1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标准 一、真实性 1证据来自何种研究设计类型; 2研究对象是否明确定义,组间可比性如何;3随访时间是否足够以至于结局得以出现,应答率高低; 4研究结果是否满足病因推断标准。 (1)暴露是否先于结局存在; (2)关联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3)关联是否具有一致性; (4)关联是否具有可重复性 (5)关联是否具有生物学合理性; (6)关联是否具有可逆性; (7)实验室证据 (8)关联是否具有特异性。 二、重要性 5关联的强度的大小; 6关联强度的精确度高低。 三、适用性 7自己关注的人群与证据中研究对象是否差异性; 8自己关注的人群中该暴露因素的暴露比例。 A2循证医学对诊断性试验的评价原则一、诊断性试验是否具有真实性 1是否用盲法将诊断性试验与金标准作过独立的对比研究 2诊断性试验是否适当的疾病谱(spectrum) 3诊断性试验的检测结果是否会影响到金标准的实施 4若将该诊断性试验应用于另一组病例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真实性 二、诊断性试验是否具有重要性 5通过该诊断性试验能否正确诊断或鉴别该患者有无特定的目标疾病 6是否作了分层似然比的计算 三、诊断性试验是否具有适用性 7该诊断性试验是否能在本单位开展并能进行正确的检测 8我们在临床上是否能够合理估算病人的验前概率 9检测后得到的验后概率是否有助于我们对病人的处理 A3单个临床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 一、真实性的分析与评价 1.结果是否来自同期随机对照实验; 2.研究对象的随访是否完全,并报告全部结果; 3.随机分组的所有研究对象是否进行意向性治疗分析 4.临床观察是否采用盲法; 5.除研究因素外,组间的其他干预措施是否完全一致; 二、重要性的分析与评价 6.效应强度大小; 7.效应精确大小; 三、适用性的分析与评价 8.自己的患者情况是否与研究证据中的患者情况相似; 9. 自己所在机构是否具备获得该防治措施效果的医疗条件; 10. 自己的患者应用该防治措施后是否利大于弊; 11. 自己的患者对于该防治措施的价值取向与期望。 A4循证医学对预后证据的评价原则 一、预后研究证据是否具有真实性 1被确诊患者的代表性,是否处于疾病病程中统一的起始点(零点) 2是否有足够的随访时间,并随访了全部的病例 3预后因素定义是否明确、因果的时间顺序是否肯定 4是否采用了客观的预后指标,对结局评定是否采用盲法 5若亚组中预后的结果有所不同,是否调整了影响预后的其他因素 二、预后研究证据是否具有重要性 6是否报道了整个病程预后的结局 7预后估计的精确度怎样,是否用95%CL 报道了预后的结局 三、预后研究证据是否具有适用性 8该证据中研究对象是否与我们的临床病例相似 9该研究结果是否有利于临床决策,是否有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 供预防医学专业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流行病学Ⅰ(Epidemiology Ⅰ) 课程号:504082030 课程属性:必修 先修课程:卫生统计学 学分:3分 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实践)学时16学时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各专业的一门主导课程,也是预防医学各学科的方法学基础。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本课程利用的教材是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该教材全书共28章,其中涉及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10章内容为本课程要求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流行病学的意义、研究范围和工作任务;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流行病学的观点和方法,开展病因研究、社区预防保健服务、人群健康和疾病调查,以及预防效果评价等工作,并能结合实际,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提出建议。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句尾的“*”示教学难点) 第一章绪论 流行病学简史;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的展望。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死亡与生存频率;疾病负担指标;疾病流行强度:散发、流行、爆发、大流行;疾病的分布:横断面分析,出生

队列分析*;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周期性、季节性、长期趋势的定义;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种类与特点、描述性研究的用途;现况研究的概念、特点、研究类型与用途;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现况研究的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现况研究的优缺点;生态学研究概述、生态学研究的类型、生态学研究的优缺点*;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研究目的、研究类型;研究设计与实施: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结局、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确定样本量、资料的收集与随访、质量控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人时的计算*、率的计算;效应的估计*;常见偏倚及其控制;优点与局限性。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类型:匹配、匹配过头、衍生的研究类型*;一般实施步骤: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确定样本量;研究因素的选定与测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描述性统计、统计性推断*、功效;常见偏倚与控制;优点与局限性、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 概述:定义、基本特点、主要类型、主要用途;临床试验:概念和目的、分期、特点、设计和实施;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概念、主要目的、设计类型、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评价效果的指标;优缺点、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筛检 概述:筛检的概念、目的与应用、筛检的类型、实施原则、伦理学问题;筛检试验的评价:筛检试验的定义、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筛检效

流行病学基础理论

流行病学基本理论 绪论 1.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应注意,定义中包含着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四个完整的内容。 2.多病因论现代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病因都不是单一的,都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只不过在不同疾病的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有所不同而已。 3.群体诊断这是相对于个体诊断而言。流行病学对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频率的描述,在人群基础上获得的疾病及健康状况的结论即群体诊断。 4.描述性研究根据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不同人群、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的分布情况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的规律,从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依据。 5.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它是用不同的数字符号代表有关病因、机体与环境的各项因素,然后抽象地用数学模型或电子计算机仿真,进行理论研究,来研究流行病学的规律性,定量反映病因、宿主和环境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 6.暴露也称暴露因素,指接触到或具有某个研究因素。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暴露通常用来代表一切可能与疾病危险有关的、研究者感兴趣的因素。 病因与病因推断 1.病因模型是指用简洁的概念关系图来表达因果关系的概念模型,或者是表明疾病发生过程的模型。 2.因果联系某一事件的频率或者性质的改变,会引起另一事件的频率或性质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前者为因,后者为果,两者呈因果联系。

3.间接因果联系又称为继发联系,是指两事物之间本来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但是由于两事物都与另外一种因素有关,从而导致两者在统计学上的关联,这种联系称为间接因果联系。 4.共变法可以看成是求同法的特例(如等级资料、定量资料)。是指某种因素的出现和消长动态与某种疾病的出现和消长动态同步,可以是提出该因素与该疾病有联系的假说的依据。 5.类推法如果所研究的疾病分布与病因已清楚的其他疾病的分布特点相似,便可提出两种疾病的病因可能相同的假说。 6.病因指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其中一个或多个不存在时,疾病发生的频率就下降。本考题的要点是流行病学病因定义中的三方面内容:①病因作用机体后所致的结局是发病。②病因是相对频率事件。③还要考虑病因是多种的。 疾病的分布 1.发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占人口数的比例。 3.罹患率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新发病例的频率。观察的时间可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在一些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中经常使用罹患率描述疾病发生情况。 4.感染率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的人数占人口数的比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动物传染病流行病学基本知识

动物传染病流行病学基本知识 (二)动物传染病、流行病学基本知识 A、选择题 1、以下哪些动物不会感染口蹄疫?(B ) B.马 2、的特征是渐进性消瘦和多种组织器官形成特殊结节。(B ) B.结核杆菌病 3、俗称猪喘气病。(D ) D、猪支原体肺炎 4.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A ) A.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5、因某病死亡头数占同期某种动物总头数的频率指标称(C ) C.死亡率 6、确定检疫期限是根据该种传染病的(B ) B.最长潜伏期 7、缩写的S P F是指(C ) C.无指定的特定的病原体动物 8、动物传染病的主要发展阶段为(A )。 A.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发病期)和转归期 9、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天。(D )D.21

10、针对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以下哪些是不正确的?(B ) B.羊、牛、猪的易感性最强。母畜比公畜,幼年畜比成年畜发病多。 11、以下关于炭疽流行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B ) B.炭疽无明显的季节性。 12、关于J亚群鸡白血病的论述,以下哪条是错误的?(A ) A.所有品系的肉用型和蛋用型鸡都易发。 B、判断题 1、患病动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等可称为传染源。(×) 2、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和传染性的疾病。(√) 3、疫源地是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 4、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动物长期或终生带毒,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 5、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危害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侵害牛、羊、猪、骆驼、鹿等偶蹄类牲畜动物。(√) 6、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有季节性,发病率高达95%-100%,病死率也同样高,是最严重的猪病之一。(×) 7、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定为一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8、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感染家禽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真题2010年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真题2010年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总题数:10,分数:10.00) 1.为了尽量减少偏倚,在进行病因研究时,病例对照研究中最为理想的病例是( )。 (分数:1.00) A.死亡病例 B.重症病例 C.新发病例√ D.现患病例 E.治愈病例 解析: 2.前瞻性队列研究相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而言,较明显的优点是( )。 (分数:1.00) A.可用于广泛探讨某疾病的致病因素 B.节省时间与费用 C.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研究 D.有利于减少失访偏倚 E.有利于判断因果联系√ 解析: 3.在某社区开展高血压普查,可以得到该社区人群高血压的( )。 (分数:1.00)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病死率 E.死亡率 解析: 4.传染病的感染过程是指( )。 (分数:1.00) 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 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 D.病原体侵入易感者的过程 E.病原体向四周传播的过程√ 解析: 5.流行病学实验中的“双盲”是指( )。 (分数:1.00) A.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B.实验的干预人员不知道研究对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C.研究对象和实验的干预人员均不了解实验分组情况√ D.资料收集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 E.数据分析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 解析: 6.2009年《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放射工作从业者接受辐射的增加,他们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但放射工作从业者总体死亡率却低于一般人群,放射工作从业者的粗死亡率以及癌症死亡率均比一般人群总体死亡率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研究发现放射工作从业者多为年轻和中年人,且均经过体格检查才能上岗。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之为( )。 (分数:1.00)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基础知识 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关于现况调查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现况调查属于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 B. 现况调查又称为横断面调查 C. 队列研究也属于现况调查 D. 现况调查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答案】C 【解析】P99;1)现况调查属于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 2)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是指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 3)从时间上说,现况调查是在特定时间点进行的,即在某一时点或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时间点犹如一个断面,故又称之为横断面研究( cross-sectional study)。 4)它所收集的资料既不是过去的记录,也不是常规报告资料或随访的调查资料,而是调查当时所得到的疾病、健康

和其他有关资料。 5)队列研究与现况调查同是常用的研究方法,不是从属关系。 2. 关于筛检,正确的是()。 A. 筛检是一种初步检查 B. 筛检试验等于诊断试验 C. 筛检可以用于所有疾病 D. 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同时达到100% 【答案】A 【解析】P109;筛检试验(screen test)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种初步检查,对筛检试验阳性者或可疑阳性者,必须进行进一步确诊,以便对确诊患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在目标人群中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筛检工作时,也称之为筛检项目。只有理想状态下试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才可达到100%。 3. 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司机会有较高的事故发生率,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设,合适的对照为()。

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题库1-0-8

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题库1-0-8

问题: [单选,A1型题]评价社区冠心病干预措施效果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A.患病率 B.罹患率 C.发病率 D.死亡率 E.病死率 在5个答案中,发病率是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指标,因此C正确。罹患率是范围小、时间短的发病频率指标;患病率受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死亡率和病死率是描述死亡频率的指标,故A、B、D、E均不是评价社区冠心病干预措施效果最有意义的指标。选C。

问题: [单选,A1型题]我们日常所说的"疾病监测"指的是流行病学研究中() A.横断面研究 B.常规资料分析 C.纵向研究 D.群组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的情况。常规资料分析(历史资料分析):对已有的资料或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一定数量的某病病例作为病例组,另选一定数量的未患该病的人为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调查过去或最近有无暴露于某因素的历史,比较两组暴露或具有某因素的情况是否有差异,验证某因素与疾病是否确定存在联系、联系的性质和强度。纵向研究(疾病监测):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故选C。

问题: [单选,A1型题]某地区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则认为该病() A.大流行 B.散发 C.有季节性 D.暴发 E.流行 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内,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具有相同症状与体征患者的现象。季节性是指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增高的现象。散发是指某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其流行强度维持在该地区历年来的一般发病水平,各病例之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大流行主要是针对疾病所波及的空间范围而言的,当疾病流行迅速蔓延,在短时间内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发病率超过一般的流行水平时,即可称为大流行。流行是指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的3~10倍。故选E。 (手机电玩城游戏大厅 https://www.doczj.com/doc/e414823256.html,)

第5章 流行病学基本知识

第五章流行病学基本知识 案例 小王是北京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健康管理师,需要针对本社区老年(年龄≥60 岁)常见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计划两年之内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建档率和随访干预覆盖率,五年之内减少因高血压、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等指标,那么他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动手呢? 一、基本概念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和事件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任务 2.研究内容 疾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 伤害 意外、残疾、智障、身心损害等 健康状态和事件 生理生化机能状态、疾病前状态、长寿等 (二)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 3.研究任务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三)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小王提出的问题 该小区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性别等)如何分布? 该小区人群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患病率如何? 影响这些慢性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干预? 社区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远期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和死亡风险如何,怎样预测? 在进行12 个月的干预后,如何评价效果?

二、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一)率和比 1.比例(proportion) 2.率(rate) (二)发病指标1.发病率(incidence rate)2.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三)死亡指标1.死亡率(mortality rate)2.病死率(fatality rate)2.生存率(survival rate) (四)相对危险度1.相对危险度(RR)或率比2.比值比(OR) (五)归因危险度 1.归因危险度(AR)或率差(RD) 2.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3.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一)率和比 比例(proportion) 率(rate) 1.比例(proportion) 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且分子包含于分母之中。 构成比 反映事物静止状态内部构成成分占全体的比重。可以反映某种概率的数值。 发生频率比例 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变化者占全体的比例,与动态的发生变化概率密切相关 100% 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 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构成比 构成比的特点 各组成部分构成比的总和为100%或1,其值在0~1 之间变动 某一部分构成比发生变化时,其它部分的构成比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构成比的特点 各组成部分构成比的总和为100%或1,其值在0~1 之间变动某一部分构成比发生变化时,其它部分的构成比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2.率(rate)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通过周密设计、准确的测量,对临床的诊断方法、治疗效果及其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门学科。 Clinical Epidemiology: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to problems (diagnostic, prog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ncountered in the clinical delivery of care to individual patients. The population aspect of epidemiology is present because these individual patients are members 进行比较评 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 )。 ratio measure,rate ratio)。比值>1表 。 归因比例的取值范围为0~ 1,通常表达为百分比,又称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是患者渴望取悦于他们的医师,使医师感到其治疗活动是成功的,是患者的一种心理、生理效应,对治疗效果将会产生正向效应(positive effect)。当然,有时会因厌恶某医生或 )。 5%的人,即使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血压,也可能会降低一些(其他像 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两者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信息偏倚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影响,这是此法的优点。缺点是方法复杂,实行困难,一旦出现问 使研究的结果与事物的真实结果之间产生差异,出现的系统误差,甚至歪曲暴露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导致 是将特定的人群分为暴露于某因 追踪观察其将来两组人群某病的结局(发病、死亡)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 (risk pathogenic agent) ,而把导致疾病发病概率降低的暴露称为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所以暴露既可以是致病因素也可是保 实验组给予某 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比较两组人群某病的频率变化、某药的疗效或某医疗 A screening test is a procedure that i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a specific disease. The individual or group of individuals (as in mass screenings) does not

流行病学人卫第版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 第一章绪论 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 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上述定义的基本内涵有四点:①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而不是某一个体;②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③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研究的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④流行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流行病学与临床的区别 根据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的条件,或者说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和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是否有人为的干预因素 是否 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 随机分配?设立比较组? 是否是否 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

研究方向?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 暴露→结局暴露←结局暴露与结局同时调查 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 生态学研究 研究方法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①群体的观点;②比较的观点;③概率论的观点;④社会医学 的观点;⑤多病因论的观点。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率和比的概念:率表示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 比是一个值。

构成比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率=k 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构成比=% 100量(个体数之和)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 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罹患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k 同期观察人口数病新旧病例数 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时点患病率 按观察时间期间患病率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流病研究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健康 任务的三个阶段: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三种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三大要素:原理、方法和要素 2.现代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 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的分布 ②疾病的发病过程 ③人与环境的关系 ④病因论 ⑤病因推断的原则 ⑥疾病防治的原则和策略 ⑦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 3.实际应用 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②疾病的检测 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④疾病的自然史 ⑤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 4.流行病学的特征 ①群体的特征 ②对比的特征 ③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特征 ④社会心理的特征 ⑤预防为主的特征 ⑥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一.名解 二.填空 1.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和民族、婚姻与家庭、行为生活方式、宗教信仰、 人口流动 2.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 三.知识点 1.发病率应用:了解疾病流行特征、探讨病因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2.罹患率优点:能根据暴露程度较精确地测量发病频率,在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或传染病 的暴发流行中常用该指标。 3.续发率常用于家庭内、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发生传染病时的流调。 4.患病率应用:用于估计某病对居民健康危害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 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评估和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 5.引起患病率升高的因素: ①新病例增加 ②治疗水平提高,患者免于死亡,但 未痊愈,病程延长③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④病例迁入 ⑤健康者迁出 ⑥易感者迁入

⑦诊断水平提高 引起患病率降低的因素: ①新病例减少 ②病死率增高③病程缩短 ④治愈率提高 ⑤健康者迁入 ⑥病例迁出 ⑧报告率提高 6. 7. ①该地区的居民发病率高 ②其他地区居住的人群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 ③迁入该地区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④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 ⑤当地的易感动物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一.名解 二.填空: 1.描述性研究的种类:现况研究、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分析、个案研究、历史资料分析、 随访研究、生态学研究 2.抽样方法: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三.知识点 1.描述性研究的用途:①描述疾病或者某种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发生发展的规律。②获得病 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2.现况研究的用途:掌握目前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 确定高危人群;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的效果。 3.现况研究的特点: ①一般在设计阶段不设对照组 ②特定时间 ③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 ④对研究对象固有的暴露因素可以做因果推断 ⑤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的条件 ⑥定期重复进行可获得发病率资料 4.普查的优缺点 优点①调查对象为全体目标人群,不存在抽样

流行病学概念

),通过周密设计、准确的测量,对临床的诊断方法、治疗效果及其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门学科。 Clinical Epidemi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to problems (diagnostic, prog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ncountered in the clinical delivery of care to individual patients. The population aspect of epidemiology is present because these individual patients are members of conceptual populations. "A basic science (处理)组与对照组所测量的频率之差,又称差值测量(difference 1表示危险效应(因素),比值<1表示保护效应(因素)。 归因比例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表达为百分比,又称归 ,AR%。 心理、生理效应,对治疗效果将会产生正向效应(positive effect)。当然,有时会因厌恶某医生或不信 )。 5%的人,即使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血压,也可能 。 造成的信息偏倚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影响,这是此法的优点。缺点是方法复杂,实行困难,一旦出现问题较 risk factor)或致病因素),而把导致疾病发病概率降低的暴露称为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所以暴 然后随访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比较两组人群某病的频率变化、 of a specific disease. The individual or group of individuals (as in mass screenings) does no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