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泥处理系统计算

污泥处理系统计算

污泥处理系统计算
污泥处理系统计算

污泥处理系统计算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污泥浓缩池

污泥浓缩池的对象是颗粒间的孔隙水,浓缩的目的是在于缩小污泥的体积,便于后续污泥处理。常用污泥浓缩池分为竖流浓缩池和辐流浓缩池2种。剩余污泥含水率高,需要进行浓缩处理。设计中一般采用浓缩池处理剩余活性污泥。浓缩前污泥含水率

99%,浓缩后污泥含水率97%。本设计作者选用竖流式浓缩池。进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量为s ,采用1个浓缩池,则浓缩池流量为:10.00164Q =m 3/s 。

(1)中心进泥管面积f

100.001640.0820.02

Q f v ===(m 2) 式中 0v ——中心进泥管流速(m/s ),一般采用≤(m/s),本设计取

(m/s)

00.323d ===(m ) 取

00.35d =(m )

浓缩池的进泥管采用DN150mm 管道,管内流速为

12

2440.001640.09293.140.15Q v D π?===?(m/s) (2)中心进泥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3h

13110.001640.05560.02 3.140.47

Q h v d π===??(m )取(m ) 式中 1v ——污泥从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间缝隙流出的速度,一般采用~

(m/s )

1d ——喇叭口直径,一般采用

101.35 1.350.350.47d d ==?=(m )

(3)浓缩后分离出的污水量q

01099970.001640.001110010097

P P q Q P --=?=?=--(m 3/s ) 式中 P ——浓缩前污泥含水率,一般采用99%

0P ——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一般采用97%

(4)浓缩池水流部分面积F

0.0011220.00005

q F v ===(m 2) 式中 v ——污水在浓缩池内上升流速,一般0.00005~0.0001v =(m/s ),

本设计中取(m/s )

(5)浓缩池直径D

5.3038D ===(m )设计中取(m ) (6)有效水深2h

20.00005123600 2.16h vt ==??=(m )

式中 t ——浓缩时间,一般采用10~16(h ),设计中取12(h )

(7)浓缩后剩余污泥量1'Q

11010010099'0.001640.0005510010097

P Q Q P --==?=--(m 3/s )47.52=(m 3/d ) (8)浓缩池污泥斗容积V

采用重力排泥方式,污泥斗设在浓缩池的底部,则污泥斗高5h 为

5()55(2.70.25) 3.5026h tg R r tg α=-=??-=(m )取(m)

式中 α——污泥斗倾角,圆型池体污泥斗倾角≥55°,本设计取55°

R ——浓缩池半径,

2.72

D R ==(m ) r ——污泥斗底部半径,本设计取(m )

则污泥斗容积V 为

22225 3.14() 3.5026(2.7 2.70.250..25)29.42933

V h R Rr r π

=++=??+?+=(m 3),取29.43 (m 3)

(9)污泥在污泥斗中停留的时间T

129.4314.863600'36000.00055

V T Q ===?(h ) (10)浓缩池总高度h

123450.3 2.160.05560.3 3.5026 6.3182h h h h h h =++++=++++=(m)

取6.32(m)

式中 1h ——超高,本设计取0.3(m )

4h ——缓冲层高度,本设计取0.3(m )

(11)溢流堰

浓缩池溢流出水经过溢流堰进入出水槽,然后汇入出水管排出。

出水槽流量

0.0011q =(m 3/s )

设出水槽宽0.15b =(m ),水深0.05(m ),则水流速为0.147(m/s )。

溢流堰周长

(2) 3.14(5.420.15)16.014c D b π=-=?-?=(m )

其中

D ——浓缩池直径,(m )

b ——出水槽宽,(m )

溢流堰采用双侧90°三角形出水堰,三角堰顶宽0.16m ,深0.08m ,每格沉淀池有88个三角堰。

三角堰流量0q 为

00.00110.00001258888

q q ===(m 3/s ) 则三角堰堰水深'h 为

2

0.45

0'0.70.70.00001250.0077h q ==?=(m ) 三角堰后自由跌落(m ),则出水堰水头损失为(m )。

(12)溢流管

溢流水量——0.0011q =(m 3/s )

设溢流管管径——DN150(mm )

管内流速——v=0.156(m/s )

(13)排泥管

浓缩后剩余污泥量1'0.00055Q =(m 3/s),泥量很小,采用间歇排泥方式,污泥斗容积为,污泥管道选用DN150mm ,每次排泥,每日排泥2次,间隔时间为12h 。竖流浓缩池计算简图见图6。

图6 竖流浓缩池计算简图

污泥消化分为好氧消化和厌氧消化两种方式。厌氧消化是传统的消化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贮存在微生物体内的有机物以及部分生物体转化为甲烷,从而达到污泥稳定;好氧消化则是通过供氧在好氧条件下对污泥进行稳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本设计选用厌氧消化。

①消化池有效容积 V V=ηQ =47.525%

=(m 3) 式中 Q ——污泥量,剩余污泥量经浓缩后为(m 3/d )

η——污泥投配率,取5%

采用2座消化池,则单池容积 V O =V/2=(m 3)

②消化池尺寸[25]

本设计采用圆柱形消化池。

柱体部分直径取D 为10m ,集气罩直径d 1取4m ,池低下锥底直径d 2采用4m 。 集气罩高度h 1取,上锥体高度h 2取2m ,消化池柱体高度h 3取5m (

H=h 1+h 2+h 3+h 4=+2+5+2=(m)

③消化池容积

集气罩容积

V 1=42

1d πh 1=441432

?.×=(m 3) 弓形部分容积

V 2=

24πh 2(3D 2+4h 22)=24143.×(3×102+4×22)=(m 3) 圆柱部分容积

V 3=42

D πh 3=2

3.14104?×5=(m 3) 下锥体部分容积

V 4=31πh 4[(2D )2+2

D ×22d +(22d )2]=31××2×(52+5×2+22)=(m 3)

则消化池有效容积

V 0=V 3+V 4=+=(m 3)

④消化池表面积

集气罩表面积

F 1=

214d π+11h d π=4143.×42+×4×=+=(m 2) 池顶表面积

F 2=

2244h (π+D)=4143.×(4×22+10)=(m 2) 则池盖总表面积

F=F 1+F 2=(m 2)

消化池全部在地面以上,则池壁表面积

F 3==×10×5=157(m 2)

池底表面积

F 5=πL(

222d D +) 其中

L=24222h d D +-)(则

F 5=××(5+2)=(m 2)

从污泥消化池排出的污泥含水率约95%左右,体积很大。因此,为了便于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需对污泥作脱水处理,使其含水率降至60%~80%,从而大大缩小污泥的体积。

①脱水污泥量计算

脱水后污泥量

1021001009747.52 5.702410010075

P Q Q P --==?=--(m 3/d) 式中 0Q ——脱水前污泥量,本设计中为(m 3/d )

1P ——脱水前污泥含水率,本设计中为97%

2P ——脱水后污泥含水率,本设计中取75%

脱水后干污泥重量

2(1)1000 5.7024(175%)10001425.6M Q P =-?=?-?=(kg/d)

污泥脱水后形成泥饼,用小车运走,分离液返回处理系统前端进行处理。

②脱水机的选择

机械脱水方法有真空吸滤法、压滤法和离心法。目前常用的脱水机械主要有:真空转鼓过滤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离心机。各种脱水机的主要特点是:真空转鼓过滤机:能够连续生产,可以自动控制,构造复杂,附属设备多,运行费用高,适用于工矿企业;板框压滤机:构造简单,劳动强度大,不能连续工作,适用于小型污泥处理装置;带式压滤机:可以连续工作,脱水效率高、噪音小、能耗低、操作管理方便,应用范围广,适合大中小型污泥处理装置;离心机:构造简单、脱水效果好,动力消耗大,噪声较大,应用广泛,适用大中小型污泥处理装置。

过滤流量 d ,设置2台压滤机,1用1备,每台每天工作8h 。

则每台压滤机处理量 Q=

47.528

=(m 3/h) 加药量计算:

设计流量—— (m 3/d )

絮凝剂—— (PAM)聚丙烯酰胺

投加量以干固体的%计

W=%××3%+125×5%)×60%=(t)

设计中选取DYⅠ-1000型带式压滤机2台,1用1备。滤带有效宽度为1000mm,滤带运行速度为~9m/min,重力过滤面积为,压榨过滤面积为,清洗水压力为≥,电动机功率为3kW,外形尺寸为5750mm×1856mm×2683mm。

计算剩余污泥量的四种公式

计算剩余污泥量的四种公式 一、不考虑悬浮物的公式《水处理工程师手册》P329。 1、活性污泥泥龄和剩余污泥量准确地应按下式计算: (2)、活性污泥泥龄(SRT): 活性污泥系统内的总活性污泥量/每天从系统内排除的活性污泥量 SRT =(Ma+Mc+MR)/(Mw+Me) Ma——为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量; Mc——为二沉池内污泥量; MR——为回流系统的污泥量; Mw——为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量(kgss/d); Me——为二沉池出水每天带走的污泥量。 上式为最准确的计算公式,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常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近似计算公式。 当不考虑回流系统和二沉池时,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SRT =Ma/Mw 2、

(2)、剩余污泥量(Mw ) Mw= Ma/SRT=SRT Xa V ? V-曝气池有效容积(m 3); Xa-曝气池悬浮固体浓度(mg/L); 2、行业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149:2003《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计规范》 W=Si Xi ft bh c ft Yh bh Yh f Se Si Q ψθ+?+??-?-19.01000)(> 其中:W ——剩余污泥量(kg/d ) Q ——进水流量(m 3/d ) Si\Se ——反应池进、出水BOD 5浓度(mg/l); f ——污泥产率修正系数,由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时,取0.8~0.9. ft ——温度修正系数,取1.072(t-15) ; t ——温度(℃); k de ——反硝化速率,kgNO3-N/(kgMLSS ·d);通过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20℃时k de 值可采 用0.03~0.06 kgNO3-N/(kgMLSS ·d);并用4.0.4-3进行温度校正。即k de(t)=k de(20)1.8t-20; ψ——反应池进水悬浮固体中不可水解/降解的悬浮固体比例,无测定条件时,取0.6;

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计算

污泥处理系统 污泥浓缩池 采用两座辐流式圆形重力连续式污泥浓缩池,用带栅条的刮泥机刮泥,采用静压排泥,剩余污泥泵房将污泥送至浓缩池。 .1 要求: a 连续流重力浓缩池可采用沉淀池形式,一般为竖流式或辐流式; b 浓缩时间一般采用12—16h 进行核算,不宜过长 c 活性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9.2%—99.6%,浓缩后污泥含水率97%-98% d 污泥固体负荷采用20—30kg/d m ?2 e 浓缩池的有效水深一般采用4m f 浓缩池的上清液应重新回流到污水处理系统; g 池子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大于3,池子直径不宜大于8m ,一般为4—7m h 浮渣挡板高出水面0.1—0.15m ,淹没深度为0.3-0.4m i 采用栅条浓缩机时,外缘线速度一般为1~2㎡/min ,底坡不小于0.5; j 无刮泥设备时,污泥是斜壁与水平面形成的家教不小于50度 k 沉淀部分上升流速一般不大于0.1mm/s l 采用定期排泥时,两次排泥间隔一般可采用8h .2 设计参数 污泥初始含水率%4.99为 浓缩时间采用h 14 浓缩池有效水深采用m 4 浓缩后污泥含水率%97 .3 计算 .3.1 浓缩池的直径 浓缩池面积: M X M Qc A ?== 式中: Q —剩余污泥量,;m 3/d c —污泥固体浓度,g/l M —浓缩池污泥固体通量,kg/(㎡ /d) ΔX —剩余活性污泥量 ,kg/d A=2269/45=50.42㎡ 采用两个重力浓缩池,每个池子的面积为A/2=25.21㎡

污泥浓缩池直径πA D 4==6m .3.2 泥斗尺寸 浓缩后的污泥体积为 46% 971%)4.991(9.2261)1(21=--=--=P P Q V w m 3/d 'V =V/2=46/2=23m 3/d 两次排泥时间间隔取8h 则贮泥区所需容积 24 '82V V = =7.7 m 3 令m r m r 1,221== 污泥斗高度021560tan )(h r r -==1.73m ()3222121537.123 m r r r r h V =++=π 沉淀池坡度设为i=0.06 06.0)23(06.0)(06.0h 14=-=-=r R m 故池底可贮泥容积 2.119.1)(3 212144≈=++=R R r r h V πm 3 因此总的贮泥容积 43V V V +==12.7+1.2≈14 m 3 .3.3 浓缩池的总高度 取超高 1h =0.3m ,缓冲层高3h =0.3m ,则 总高 H=54321h h h h h ++++ =0.3+4+0.3+0.06+1.73 =6.39m ≈6.4m 贮泥池及提升泵 .1 贮泥池的作用 剩余污泥经浓缩后进入贮泥池,主要作用为: 调节污泥量; 药剂投加池 预加热池 .2 设计参数 进泥量:

自来水厂污泥产生量计算

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污泥量的确定方法 实施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首先需要确定自来水厂的污泥量,就此将污泥量分为排泥水量和干污泥量。排泥水量可根据沉淀池排泥运行方式和滤池反冲洗运行方式来确定。对于干污泥量的确定介绍了计算法和物料平衡分析法,物料平衡分析法可作为计算法的补充,对计算法 的结果进行校核。 实施排泥水处理,首先必须确定合理的污泥量,因为污泥量的确定直接影响整个排泥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规模,从而影响到设备配置和投资规模。自来水厂的污泥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原水水质、水处理药剂投加量、采用的净水工艺和排泥的方式等。污泥量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排泥水总量,它决定浓缩池规模;二是总干泥量,确定污泥脱水设备的规模。污泥量确定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数据的统计结果,因此即使目前没有建设排泥水处理工程计划的自来水厂,着手进行有关水厂污泥产量资料的收集工作仍然是明智之举。 1排泥水总量确定 排泥水总量可分为沉淀池(或澄清池,下同)排泥水量和滤池反冲洗废水量两部分。 通常可以认为自来水厂一泵房取水量和二泵房出水量之间的差值即为自来水厂排泥水的总量。但它不能分别确定出沉淀池排泥水量和滤池反冲洗废水量,且这一估算方法不够准 确。 已投产的自来水厂,根据水厂的有关运行参数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出沉淀池排泥水量和滤池反冲洗废水量。水厂沉淀池采用人工定时排泥,只需根据每天排泥次数、每次排泥历时和排泥流量以及沉淀池格数,就可以计算出沉淀池的排泥水量。同样道理,也可以根据滤池每天冲洗次数、每次冲洗历时、冲洗强度及单格滤池面积和格数,计算出滤池反冲洗废水量。如果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则需要对水厂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进行现场观测,了解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流量、每次历时和统计每天排泥或冲洗的次数, 然后进行计算。 尚未建成或仍处在设计阶段的自来水厂,沉淀池排泥水量和滤池反冲洗废水量可根据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的设计参数进行估算,也可以参照已建成投产的、条件相近的自来水 厂实际运行资料进行估算。 排泥水总量的确定,最好能绘制出排泥水量在一天内的变化曲线。由于水厂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瞬间流量很大,绘出变化曲线,对确定排泥水截留 池和浓缩池设计规模有很大帮助。 2干污泥产量确定 2.1计算法 根据投加混凝剂在混凝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水中悬浮固体对污泥量的贡献及其它污泥成份的来源,可以近似地计算出干污泥的产量。当硫酸铝用作混凝剂时,化学反应可简化为: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 (1)污泥量计算 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 V=100C0ηQ/1000(100-p)ρ 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 Q——污水流量,m3/d; 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 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 P——污泥含水率,%; 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2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公式: Qs=ΔX/fXr式中:Qs——每日从系统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m3/d; ΔX——挥发性剩余污泥量(干重),kg/d; f=MLVSS/MLSS,生活污水约为0.75,城市污水也可同此; Xr——回流污泥浓度,g/L。 3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见公式(8-3)。 (2)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 污水处理厂内部存在着固体物质的平衡问题,通过固体物质的平衡计算,有助于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污水处理厂固体物质平衡的典型计算,可根据图8-1进行。设原污水悬浮物X0为100,初次沉淀池悬浮物去除率以50%计,二次沉淀池去除率以80%计,悬浮物总去除率总去除率为90%。各处理构筑物固体回收率为:浓缩池为r1=90%;消化池为r2=80%;悬浮物减量为rg=30%;机械脱水为r3=95%(预处理所加混凝剂的固体量略去不计)。因此其平衡式为: 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悬浮物量:X1=ΔX+XR (8-10) XR=Xˊ2+ Xˊ3+ Xˊ4 (8-11) 式中:X1——进入浓缩池的固体物量; ΔX——初次沉淀池排泥的悬浮物量加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中的悬浮物量; XR——等于浓缩池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2,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机械脱水上清液悬浮物量Xˊ4的总和。 进入消化池的悬浮物量:X2= X1 r1 (8-12) 浓缩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2= X1(1- r1)(8-13) 消化池悬浮物减量:G= X2rg= X1 r1rg (8-14) 进入机械脱水设备的悬浮物量:X3=(X2-G)r2 (8-15) 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 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 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 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 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 (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 X1=ΔX/ r1[rg+r2r3(1-rg)] (8-18)

污水厂污泥计算

污泥是水处理过程的副产物,包括筛余物、沉泥、浮渣和剩余污泥等。污泥体积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左右,如水进行深度处理,污泥量还可能增加0.5~1倍。 是使污泥减量、稳定、无害化及综合利用。 (1)确保水处理的效果,防止二次污染; (2)使容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稳定化; (3)使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妥善处理或利用; (4)使有用物质得到综合利用,变害为利。 (1)按成分不同分: 污泥: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其主要性质是易于腐化发臭,颗粒较细,比重较小(约为1.02~1.006),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属于胶状结构的亲水性物质。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污泥。 沉渣: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其主要是颗粒较粗,比重较大(约为2左右),含水率较低且易于脱水,流动性差。沉砂池与某些工业废水处理沉淀池的沉淀物属沉渣。 (2)按来源不同分: 初次沉淀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初次沉淀池。 剩余活性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次沉淀池。 腐殖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 消化污泥(也称熟污泥):生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 化学污泥(也称化学沉渣):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污水后产生的沉淀物。例如,用混凝沉淀法去除污水中的磷;投加硫化物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投加石灰中和酸性污水产生的沉渣以及酸、碱污水中和处理产生的沉渣等均称为化学污泥。 (3)城市污水厂污泥的特性见表8-1 表8-1 城市废水厂污泥的性质和数量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 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 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 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V1/V2=W1/W2=(100-p2)/(100-p1)=C2/C1(8-1) 式中: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p2、V2、W2、C2——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 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 解:由式(8-1) V2= V1(100-p1)/(100-p2)= V1(100-97.5)/(100-95)=(1/2)V1可见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 (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 消化程度的计算公式:R d=[1-(p V2p S1)/(p V1p S2)] ×100 (8-2) 式中:R d——可消化程度,%; p S1、p S2——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无机物含量,%; p V1、p V1——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有机物含量,%。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计算与设计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计算与设计 一、设计应掌握的基础资料与工艺流程的选定 活性污泥系统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等组成。其工艺计算与设计主要包括5方面内容,即 ①工艺流程的选择; ②曝气池的计算与设计; ②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④二次沉淀池的计算与设计; ⑤陌泥回流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进行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计算和设计时,首先应比较充分地掌握与废水、污泥有关的原始资料并确定设计的基础数据。主要是下列各项: ①废水的水量、水质及变化规律; ②对处理后出水的水质要求; ③对处理中所产生污泥的处理要求; ④污泥负荷率与BOD5去除率: ⑤混合液浓度与污泥回流比。 对生活污水和城市废水以及性质与其相类似的工业废水,人们已经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和完整的设计数据可直接应用。而对于一些性质与生活污水相差较大的工业废水或城市废水,则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有关的设计数据, 选定废水和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的主要依据就是的前述的①、②、③各项内容和据此所确定的废水和污泥的处理程度。 在选定时,还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区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施工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本工艺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及经济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等。特别是对工程量大、建设费用高的工程,需要进行多种工艺流程比较之后才能确定,以期使工程系统达到优化。 二、曝气池的计算与设计 曝气他的计算与设计主要包括:①曝气池(区)容积的计算;②需氧量和供气量的计算; ③池体设计等几项。 1.曝气池(区)容积的计算 (1)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 计算曝气区容积,常用的是有机负荷计算法。也称BOD5负荷计算法。负荷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曝气池(区)容积计算公式列于表3—17—19中。

计算剩余污泥量的四种公式

计算剩余污泥量的四种公 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计算剩余污泥量的四种公式 一、不考虑悬浮物的公式《水处理工程师手册》P329。 1、活性污泥泥龄和剩余污泥量准确地应按下式计算: (2)、活性污泥泥龄(SRT ): 活性污泥系统内的总活性污泥量/每天从系统内排除的活性污泥量 SRT =(Ma+Mc+MR )/(Mw+Me ) Ma ——为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量; Mc ——为二沉池内污泥量; MR ——为回流系统的污泥量; Mw ——为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量(kgss/d); Me ——为二沉池出水每天带走的污泥量。 上式为最准确的计算公式,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常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近似计算公式。 当不考虑回流系统和二沉池时,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SRT =Ma/Mw 2、 (2)、剩余污泥量(Mw ) Mw= Ma/SRT=SRT Xa V ? V-曝气池有效容积(m 3); Xa-曝气池悬浮固体浓度(mg/L); 2、行业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149:2003《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计规范》 W=Si Xi ft bh c ft Yh bh Yh f Se Si Q ψθ+?+??-?-19.01000)(> 其中:W ——剩余污泥量(kg/d ) Q ——进水流量(m 3/d ) Si\Se ——反应池进、出水BOD 5浓度(mg/l); f ——污泥产率修正系数,由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时,取~. ft ——温度修正系数,取(t-15) ; t ——温度(℃); k de ——反硝化速率,kgNO3-N/(kgMLSS ·d);通过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20℃时k de 值可 采用~ kgNO3-N/(kgMLSS ·d);并用4.0.4-3进行温度校正。即k de(t)=k de(20); ψ——反应池进水悬浮固体中不可水解/降解的悬浮固体比例,无测定条件时,取; b h ——异氧菌内源衰减系数(d -1),取; Y h ——异氧菌产率系数(kgSS/kgBOD5),取; θd ——反应设计污泥龄值(d ); Xi ——反应池进水中悬浮固体浓度(mg/L ); 3、《污水处理新技术》 W=W 1-W 2+W 3 =aQLr-bVNw+(C 0-Ce)Q ×50% =aQ(Lj-Lch) -bVNw+( C 0-Ce)Q ×50% 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污泥相关系数的核定及其计算公式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 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 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 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V1/V2=W1/W2=(100-p2)/(100-p1)=C2/C1(8-1) 式中: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p2、V2、W2、C2——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 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 解:由式(8-1) V2= V1(100-p1)/(100-p2)= V1(100-97.5)/(100-95)=(1/2)V1可见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 (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 消化程度的计算公式:R d=[1-(p V2p S1)/(p V1p S2)]×100 (8-2) 式中:R d——可消化程度,%; p S1、p S2——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无机物含量,%; p V1、p V1——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有机物含量,%。 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 d= V1(100-p1)/(100-p d)[(1- p V1/100)+ p V1/100(1- R d/100)] (8-3) 式中:V d——消化污泥量,m3/d; p d——消化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 V1——生污泥量,m3/d; p1——生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 p V1——生污泥有机物含量,%; R d——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 (4)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 湿污泥重量等于污泥所含水分重量与干固体重量之和。湿污泥比重等于湿污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干固体物质包括有机物(即挥发性固体)和无机物(即灰分)。确定湿污泥比重和干污泥比重,对于浓缩池的设计、污泥运输及后续处理,都有实用价值。 经综合简化后,湿污泥比重(γ)和干污泥比重(γs)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γ=(100γs)/[γs p+(100-p)] (8-4)

污泥量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排放及用药计算 城关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排放及用药计算 设计每天产泥量2.9吨。(进水20000m3,BOD进水200mg/l,出水20mg/l。) PAM投配比3‰至5‰,取中间值4‰。 则PAM用量每天为2.9*4=11.6kg。 剩余污泥浓度7000mg/l。 则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为2.9*1000/7=414.28m3。 设计脱水机单台进泥量每小时40m3。 脱水机运行时间为414.28/40=10.357h,取11h。 则PAM溶液浓度为11.6/(1.2*11)=0.8787kg/m3。(设计说明书上推荐1kg/m3。) 实际运行情况 产泥系数按照0.85kgDS/kgBOD计算。 每天产生剩余污泥量:0.85*(41.48-5.36)*15106=463.78kg。(41.48、5.36为09年1月至8月进出水平均浓度,15106为平均进水量。) 目前厂内剩余污泥平均浓度3500mg/l左右。 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463.78/3.5=132.5m3 脱水机单台进泥量不高于20m3每小时。 脱水机每天运行时间132.5/20=6.625,实际运行8小时。 PAM溶液浓度为0.75kg/m3。 用药量为0.75*8*1.2=7.2kg。 投配比为7.2/0.43678=15.524kg/m3,即15.5‰ 。 实际投配比是设计投配比的4倍左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脱水机进泥量设计是实际的 2倍,污泥浓度设计是实际的2倍。) 若要控制投配比在4‰,则应该降低PAM溶液的浓度。 PAM投配比取4‰。 每天理论投加量为0.46378*4=1.86kg。 加药泵的流量为1.2m3/h,每天运行8小时,则PAM溶液用量为1.2*8=9.6m3。

污泥量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排放及用药计算 2009-12-10 18:11:24| 分类:工作日记|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城关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排放及用药计算 设计每天产泥量2.9吨。(进水20000m3,BOD进水200mg/l,出水20mg/l。) PAM投配比3‰至5‰,取中间值4‰。 则PAM用量每天为2.9*4=11.6kg。 剩余污泥浓度7000mg/l。 则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为2.9*1000/7=414.28m3。 设计脱水机单台进泥量每小时40m3。 脱水机运行时间为414.28/40=10.357h,取11h。 则PAM溶液浓度为11.6/(1.2*11)=0.8787kg/m3。(设计说明书上推荐1kg/m3。) 实际运行情况 产泥系数按照0.85kgDS/kgBOD计算。 每天产生剩余污泥量:0.85*(41.48-5.36)*15106=463.78kg。(41.48、5.36为09年1月至8月进出水平均浓度,15106为平均进水量。) 目前厂内剩余污泥平均浓度3500mg/l左右。 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463.78/3.5=132.5m3 脱水机单台进泥量不高于20m3每小时。 脱水机每天运行时间132.5/20=6.625,实际运行8小时。 PAM溶液浓度为0.75kg/m3。 用药量为0.75*8*1.2=7.2kg。 投配比为7.2/0.43678=15.524kg/m3,即15.5‰ 。 实际投配比是设计投配比的4倍左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脱水机进泥量设计是实际的 2倍,污泥浓度设计是实际的2倍。) 若要控制投配比在4‰,则应该降低PAM溶液的浓度。 PAM投配比取4‰。 每天理论投加量为0.46378*4=1.86kg。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污泥量计算????????????????????????????污泥量计算 (1)污泥量计算 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 V=100C0ηQ/1000(100-p)ρ 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 Q——污水流量,m3/d; 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 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 P——污泥含水率,%; 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2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公式: Qs=ΔX/fXr式中:Qs——每日从系统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m3/d; ΔX——挥发性剩余污泥量(干重),kg/d; f=MLVSS/MLSS,生活污水约为0.75,城市污水也可同此; Xr——回流污泥浓度,g/L。 3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见公式(8-3)。 (2)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 污水处理厂内部存在着固体物质的平衡问题,通过固体物质的平衡计算,有助于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污水处理厂固体物质平衡的典型计算,可根据图8-1进行。设原污水悬浮物X0为100,初次沉淀池悬浮物去除率以50%计,二次沉淀池去除率以80%计,悬浮物总去除率总去除率为90%。各处理构筑物固体回收率为:浓缩池为r1=90%;消化池为r2=80%;悬浮物减量为rg=30%;机械脱水为r3=95%(预处理所加混凝剂的固体量略去不计)。因此其平衡式为: 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悬浮物量:X1=ΔX+XR (8-10) XR=Xˊ2+ Xˊ3+ Xˊ4 (8-11) 式中:X1——进入浓缩池的固体物量; ΔX——初次沉淀池排泥的悬浮物量加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中的悬浮物量;XR——等于浓缩池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2,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 Xˊ3,机械脱水上清液悬浮物量Xˊ4的总和。 进入消化池的悬浮物量:X2= X1 r1 (8-12) 浓缩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2= X1(1- r1)(8-13) 消化池悬浮物减量:G= X2rg= X1 r1rg (8-14) 进入机械脱水设备的悬浮物量:X3=(X2-G)r2 (8-15) 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 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 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 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 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

第三章 污泥部分各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第三章 污泥部分各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3.1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污泥处理的工艺流程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 生污泥→浓缩→消化→机械脱水→最终处理 ② 生污泥→浓缩→机械脱水→最终处理 ③ 生污泥→浓缩→消化→机械脱水→干燥焚烧→最终处理 ④ 生污泥→浓缩→自然干化→农田 本设计选用第2种方法。 3.2 污泥池 3.2.1 设计参数 (1) 设计泥量 本废水处理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来自以下几部分: ① 调节池:d m .360Q 31=,含水率97% ② 混凝气浮池:d m 08.85Q 32=,含水率98% ③ UASB 反应器:d m 36Q 33=,含水率98% ④ 向心辐流式沉淀池:,d m 6.3Q 34=含水率98% 总污泥量为d m 68.745.633608.856.30Q 3 4321=+++=+++=Q Q Q Q 取46d m 3 平均含水率为:.5%97%9846 .63%9846 36%9846 08.85%9746 0.36=?+ ?+ ?+ ? (2) 池体设计 池子超高取 0.5m ,本污泥池尺寸的设计按一天的贮泥量来计算,即池子的有效容积为 463m ,池子边长取 5m ,高度取 3m ,则宽度为 3.5m ,即污泥池的尺寸为5×3.5×3m 。 3.3 污泥浓缩池 3.3.1 设计参数 (1) 设计泥量 本废水处理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来自以下几部分: ⑤ 调节池:d m .360Q 3 1=,含水率97% ⑥ 混凝气浮池:d m 08.85Q 3 2=,含水率98% ⑦ UASB 反应器:d m 36Q 3 3=,含水率98% ⑧ 向心辐流式沉淀池:,d m 6.3Q 3 4=含水率98% 总污泥量为d m 68.745.633608.856.30Q 34321=+++=+++=Q Q Q Q 取46d m 3 平均含水率为: .5%97%9846 .63%9846 36%9846 08.85%9746 0.36=?+ ?+ ?+ ?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一、回流污泥泵房 1.设计说明 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阀井中,然后由管道输送至回流泵房,其他污泥由刮泥板刮入污泥井中,再由排泥管排入剩余污泥泵房集泥井中。 设计回流污泥量为Q=RQ污泥回流比R=50%—100%。按最大考虑,即Q R= 100%Q=231.5L/A 20000mVd 2.回流污泥泵设计选型 (1)扬程: 二沉池水面相对地面标高为0.6m,套筒阀井泥面相对标高为0.2m,回流污泥泵房泥面相对标高为—0.2-0.2 = -0.4m,氧化沟水面相对标高为1.5m,则污泥回流泵所需提升高度为:1.5- (-0.4 )= 1.9m (2)流量: 两座氧化沟设一座回流污泥泵房,泵房回流污泥量为20000mVd = 833nVh (3)选泵: 选用LXB-900螺旋泵3台(2用1备),单台提升能力为480nVh,提升高度为2.0m—2.5m,电动机转速n=48r/min,功率N=55kW (4)回流污泥泵房占地面积为9mX 5.5m 二、剩余污泥泵房 1.设计说明 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及其它处理构筑物排出污泥由地下管道自流入集泥井,剩余污泥泵(地下式)将其提升至污泥浓缩池中。 处理厂设一座剩余污泥泵房(两座二沉池共用) 污水处理系统每日排出污泥干重为2X 1334.4kg/d,即为按含水率为99% 计的污泥流量2Q= 2X 133.44m3/d = 266.88m3/d = 11.12m i/h 2.设计选型 (1)污泥泵扬程:

辐流式浓缩池最高泥位(相对地面为)-0.4m ,剩余污泥泵房最低泥位为 -(5.34-0.3-0.6 ) -4.53m,则污泥泵静扬程为"=4.53-0.4 = 4.13m,污泥输送管道压力损失为4.0m,自由水头为1.0m,则污泥泵所需扬程为H=H0+4+1=9.13m (2)污泥泵选型: 选两台,2用1备,单泵流量Q>2Q2 = 5.56m3/h。选用1PN污泥泵Q 7.2 3 —16m/h, H 14-12m, N 3kW (3)剩余污泥泵房: 1 占地面积LX B=4nX 3m,集泥井占地面积一①3.0mxH3.0m 2 三、污泥浓缩池 采用两座幅流式圆形重力连续式污泥浓缩池,用带栅条的刮泥机刮泥,采用静压排泥,剩余污泥泵房将污泥送至浓缩池。 1.设计参数 进泥浓度:10g/L 污泥含水率R = 99.0 %,每座污泥总流量: Q = 1334.4kg/d=133.44m /d=5.56m /h 设计浓缩后含水率R=96.0 % 污泥固体负荷:q s=45kgSS/(m\d) 污泥浓缩时间:T=13h 贮泥时间:t=4h 2.设计计算 (1)浓缩池池体计算: 每座浓缩池所需表面积 3344 = A =乞=I 29.65吊q s 45 =■浓缩池直径

污水处理剩余污泥量计算

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量计算 我国大部分城市(镇)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传统活性污泥法或其变型工艺,其生物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往往存在着设计值与实际值相差较为悬殊的现象,这在不设初沉池系统的活性污泥工艺,如A/O法、A2/O法、AB法、氧化沟、SBR中更为普遍。究其根源,或是污泥产率系数的设计取值与实际运行有差距,或是没有考虑进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悬浮固体对剩余污泥量的影响。本文就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1剩余污泥量计算方法 在活性污泥工艺中,为维持生物系统的稳定,每天需不断有剩余污泥排出。它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降解有机物BOD所产生的污泥增殖,二是进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悬浮固体的沉积。因此,剩余干污泥量可以用式(1)计算: ΔX=(Y1+Kdθc)Q(BODi-BODo)+fPQ(SSi-SSo)(1) 式中ΔX———系统每日产生的剩余污泥量,kgMLSS/d; Y———污泥增殖率,即微生物每代谢1kgBOD所合成的MLVSSkg数; Kd———污泥自身氧化率,d-1; θc———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d; Y1+Kdθc———污泥净产率系数,又称表观产率(Yobs); Q———污水流量,m3/d; BODi,BODo———进、出水中有机物BOD浓度,kgBOD/m3; fP———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部分占SSi的百分数; SSi,SSo———进、出水中悬浮固体SS浓度,kgSS/m3。 德国排水技术协会(ATV)制订的城市污水设计规范中给出了剩余污泥量的计算表达式[1]。此式与式(1)本质相同,只是更加细致,考虑了活性污泥代谢过程中的惰性残余物(约占污泥代谢量的10%左右)及温度修正。综合污泥产率系数YBOD(以BOD计,包含不可降解及惰性SS沉积项)写作: YBOD=0 6×(1+SSiBODi)-(1-fb)×0 6×0 08×θc×FT1+0 08×θc×FT(2) FT=1 702(T-15)(3) 式中fb———微生物内源呼吸形成的不可降解部分,取值0 1; FT———温度修正系数。 比较(1),(2)两式,可知在ATV标准中动力学参数Y,Kd分别取值0.6和0.08d-1,进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悬浮固体(fP部分)占总进水SS的60%。由于剩余污泥中挥发性部分所占比例与曝气池中MLVSS与MLSS的比值大体相当,因此剩余干污泥量也可以表示成下式: ΔX=YobsQ(BODi-BODo)f(4) 式中f=MLVSSMLSS;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式(4)与式(1)是一致的,均需确定Yobs。 2Yobs的确定表观产率 Yobs=Y1+Kdθc具有明确的物理含义,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第6 .6.2条明确规定“在20℃,有机物以BOD计时,污泥产率系数Y其常数为0 .4~0.8。如处理系统无初次沉淀池,Y值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同款还规定了Kd20℃的常数值0.04~0 .075d-1。从中可以看出,Y值变化幅度达100%,Kd的变化幅度达87 5%。对于不设初沉池的活性污泥系统,常常将已有类似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经验,作为设计上的参考。表1是几种典型活性污泥工艺Yobs(或Y,Kd)取值情况。 对于运行中的污水处理厂,可通过长期运行工况参数,如θc,F(污泥负荷,kgBOD/(kgMLVSS·d))求得Yobs实际值,或回归出适用于该厂的Y,Kd值。Yobs用θc,F表示为:Yobs=1θcF(5)据实际运行参数并利用式(5)计算得出的北京市方庄污水处理厂(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和酒仙桥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的污泥净产率系数,见表

污泥处置技术方案设计

XXXXX污泥处置项目技术投标文件

(一)技术方案

目录 (一)技术方案 (2) 1.设计方案 (6) 1.1项目概况 (6) 1.2污泥干化及焚烧工艺 (6) 1.2.1污泥干化加热方法: (7) 1.2.2污泥干化的热源 (7) 1.2.3污泥干化的系统组成: (8) 1.2.4焚烧工艺 (9) 1.3污泥处理要求 (9) 1.4工艺设计依据 (10) 1.4.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10) 1.4.2 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 (10) 1.4.3 设计原则 (11) 1.5工艺流程及说明 (12) 2.优化方案 (14) 2.1厂址 (14) 2.1.1总图布置 (14) 2.1.2厂区道路和运输 (14) 2.1.3结构设计 (14) 2.1.4厂区道路、大门、围墙 (15) 2.1.5工艺设备优化 (15) 3自动化设计 (22) 3.1自控系统 (22) 3.1.1概述 (22) 3.1.2自控仪表系统方案 (22) 3.1.3中心控制室主站 (24) 3.1.4控制系统软件 (25)

3.2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30) 4主要设备的采购计划安排 (31) 4.1 项目主要设备采购计划表 (31) 5工艺设计 (34) 5.1干化工艺 (34) 5.1.2干化过程 (34) 5.1.6选型计算 (34) 5.2焚烧工艺 (37) 5.2.1工艺设计 (38) 5.3烟气处理工艺 (39) 5.3.1除尘系统 (40) 5.3.2双碱法脱硫 (42) 5.3.3活性炭吸附法脱氮 (44) 5.4灰渣处理系统 (45) 5.5 主要设备一览表 (45) 6.技术经济指标 (47) 7成本概算 (48) 7.1设备投资概算表 (48) 7.2土建投资概算表 (49) 7.3其他费用投资概算表 (50) 8.项目成本估算 (51) 8.1项目建设投资 (51) 8.1.1劳动定员 (51) 8.1.2土建及设备投资概算 (52) 8.3设备投资表 (54) 8.4其他费用部分 (55) 8.5工程总投资 (56) 8.2运行费用估算 (56)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

第一节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 1.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指标: BOD 5≤250mg/l COD ≤300mg/l SS ≤300mg/l PH=6.5~7.5 2.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指标: BOD 5≤25mg/l COD ≤100mg/l SS ≤30mg/l PH=6.5~7.5 ①初沉池污泥量: h m d m p Q C Q /29.1/31) 97100(106200 %50300100)100(10100336 30p ==-???=-= ρη %50%60~%40%SS ,取,一般为去除率,—初沉池—η ;/g SS C 0L 浓度,—进水—由題目取300 mg/l ; 计。—沉淀污泥浓度,以—3/kg 1000m ρ ②二沉池污泥量 r s fX X Q ?= ()VXv K Q S S Y X d e a --=? 式中:△X ——每日增长的污泥量,kg/d ; ;生活污约为—即—0.75,MLV SS/MLSS f Y ——产率系数,取0.5; Sa ——经过预先处理,污水含有的有机物(BOD )量,187.5mg/L ; Se ——经过活性系统处理,污水含有的有机物(BOD )量,18.6mg/L ; Kd ——衰减系数,取0.09; V ——曝汽池的容积,1177.38m 3; Xv ——MLVSS ,Xv =2.5kg/m 3; P ——污泥含水率; Xr ——回流污泥浓度。 代入各值可得:

()()d VXv K Q S S Y X d e a /kg 68.27691.24659.5235.238.117709.062000186.01875.05.0=-=??-?-?=--=? 则每日从曝气池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 h m d m fX X Q r s /92.1/11.468 75.068 .27633==?=?= 所以,排泥量h w /m 21.3/d 77.11m 46.1131.0Q 33==+= 第二节 污泥泵房设计计算 1. 污泥泵房设计说明 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阀井中,然后由管道输送至回污泥泵房。 1.2.回流污泥泵设计选型 (1)扬程: 二沉池水面相对地面标高为0.7m,套筒阀井泥面相对标高为0.2m ,回流污泥泵房泥面相对标高为-0.2-0.2=-0.4m ,曝气池水面相对标高为 1.8m ,则污泥回流泵所需提升高度为:1.8-(-0.4)=2.2m (2)流量: 设计回流污泥量为Q R =RQ,污泥回流比R=50%,即 Q R =50%Q=2000 m 3/d=84 m 3/h=23L/s 本设计2座曝气池设2台回流污泥泵。 (3)选泵: 选用NL76-9型立式离心泵3台(2用1备),单台提升能力为50m 3 /h ,提升高度为9m -10m,电动机转速n=1450r/min,功率N=3kW 1.3.剩余污泥泵设计选型 选用LXB-700螺旋泵3台(2用1备),单台提升能力为300m 3/h ,提升高度为2.0m -3.0m,电动机转速n=63r/min,功率N=30kW 侧污泥泵房占地面积设计为10m ×8m

污泥量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排放及用药计算?? 城关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排放及用药计算????????????? 设计每天产泥量2.9吨。(进水20000m3,BOD进水200mg/l,出水20mg/l。) PAM投配比3‰至5‰,取中间值4‰。 则PAM用量每天为2.9*4=11.6kg。 剩余污泥浓度7000mg/l。 则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为2.9*1000/7=414.28m3。 设计脱水机单台进泥量每小时40m3。 脱水机运行时间为414.28/40=10.357h,取11h。 则PAM溶液浓度为11.6/(1.2*11)=0.8787kg/m3。(设计说明书上推荐1kg/m3。) 实际运行情况 产泥系数按照0.85kgDS/kgBOD计算。 每天产生剩余污泥量:0.85*(41.48-5.36)*15106=463.78kg。(41.48、5.36为09年1月至8月进出水平均浓度,15106为平均进水量。) 目前厂内剩余污泥平均浓度3500mg/l左右。 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463.78/3.5=132.5m3 脱水机单台进泥量不高于20m3每小时。 脱水机每天运行时间132.5/20=6.625,实际运行8小时。 PAM溶液浓度为0.75kg/m3。 用药量为0.75*8*1.2=7.2kg。 投配比为7.2/0.43678=15.524kg/m3,即15.5‰。 实际投配比是设计投配比的4倍左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脱水机进泥量设计是实际的 2倍,污泥浓度设计是实际的2倍。) 若要控制投配比在4‰,则应该降低PAM溶液的浓度。 PAM投配比取4‰。 每天理论投加量为0.46378*4=1.86kg。 加药泵的流量为1.2m3/h,每天运行8小时,则PAM溶液用量为1.2*8=9.6m3。 PAM溶液浓度应该为1.86/9.6=0.19375kg/m3。 此浓度还未检验是否可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