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教学教材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教学教材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教学教材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教学教材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

关系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保护贸易政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结合实际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本文首先对中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现状作了分析,然后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和现状,对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总结出了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对经济增长有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贸易政策;演变;经济增长

Key words: Trade Policy;Evolution;Economic Growth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在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外贸进出口以年平均12.8%的速度迅猛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民经济也以年平均9.6%的速度增长着。在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的同时,出现了中国迅速追赶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的新现象。因此,对外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正确认识对外贸易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对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及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与现状

对外贸易政策有自由与保护之分,纵观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基本上都经历了由保护到自由再到保护的过程。中国外贸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始自保护贸易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特点,理论依据也在不断地更新,具体的贸易措施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外贸易的国别和区域政策开始逐渐得到重视。

2.1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

根据经济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不同,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划分为四个阶段:(1)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治型的封闭式保护政策;(2)1978-1992年改革开放后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制型的开放式保护贸易政策;(3)1992-2001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入世前具有贸易自由化倾向的保护贸易政策;(4)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逐渐与WTO 规则相适应的规范的公平与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2007年,中国在前几年加强进出口调控的基础上,继续对外贸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主要措施有:调整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降低或取消了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以及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产品的出口退税;继续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体系,扩大了限制类和禁止类加工贸易商品目录;调整进出口关税税率,加征或提高了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关税,降低了部分国内需要的资源性产品和涉及百姓生活的日用品的进口暂定税率;取消了包括钢材、钢坯、塑料原料及部分机械设备、装备、仪器在内的338个税目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同时,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扩

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2.2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现状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需求严重不足;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务院确定我国对外贸易的目标任务是“稳外需、保市场、保份额”。 2010年对外贸易目标任务是保份额、调结构、促平衡。我们判断外贸形势会更复杂,任务会更艰巨,要完成全年任务很不容易。在形势更复杂表现在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决定了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国际需求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我国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尤显重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面对的压力加大。

3 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与现状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由慢到快、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发展历程。1952年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GDP 总量为5.2%;到1978年达到5.0%,这是因为1952-1978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4.40%)大大高于1820-1952期间的增长率,但是却低于世界GDP年平均增长率(为4.52%),因而中国GDP占世界GDP比重略有下降;1978年中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到1995年超过11%,这是因为1978-1995年期间中国GDP增长率上升为7.49%,而世界GDP增长率下降为2.7%,所以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明显上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GDP连续4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并且年度最高最低的增幅仅差1.1%,CPI年平均上涨2.1%,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2010美元,笔2002年翻了近一倍,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

行列。出口贸易总额为17604亿美元,与1978年外贸出口相比增加了80倍。世界排名由2002年底第6位跃升至第3位。能源和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成绩显著,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煤、油、电等的瓶颈制约也得到明显的缓解,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平均增长11.3%,在2004年成为除美国之外的第二能源生产国。

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继美国之后、稳居世界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经济制度得以坚持和完善、收入分配进一步体现公平、经济发展呈现出中国特色等方面。

4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问题是中国的首要问题。我国仍处在经济腾飞的中、前期阶段。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的市场化和自由化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全面和深远的。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对外贸易仍将可以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规模也存在着广阔的上升空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会进一步加大。在这种背景下,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4.1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生产效率

资本货物的进口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是特别重要的,它能大大节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益。根据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分别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国际分工更可以有效利用各国的资源,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可以提高国内各个生产部门的技术水平,经过引进学习后,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进口先进技术和引入管理科学理念,会使

得我国国内的分工与世界进一步接轨,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改进,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分工效率。4.2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有助于国内资本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

根据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对一国的对外贸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集中力量生产具有比较有事的产品,节约了该国在生产相对有劣势的产品时不必要的资源。出口的增长促使资金流向国民经济中最有效率的领域,亦即它们各自享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而推动该领域的专业化生产,在这些领域进行专业化加工,能使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经济发展。

4.3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能够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在于其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一个产业的竞争力的加强可以有效地拉动其他产业的迅速发展,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更离不开它的相关产业与上下游产业对它的配合与支持。我国开放初期,出口大部分依靠国内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没有形成自己的竞争产业。只有有效地在国内形成多个产业的现代化产业网络,才能将国家的竞争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可以加强各个产业间的联系,大大节省了生产时间和节约了沟通流转费用。

4.4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可以对国内市场产生压力,促使其优胜劣汰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可以对国内市场产生压力,促使其优胜劣汰。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会给一国的出口工业造成压力,这在我国有很好的体现,进口商品大量充斥国内市场的同时,国内一些不重视质量和包装等竞争意识的小厂商也

逐渐淡出市场。这就促使我国厂商积极吸取经验教训,改良出口生产的质量,并淘汰那些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出口工业。市场经济会导致优胜劣汰,通过竞争淘汰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企业,促使竞争力强、生产效率高的企业蓬勃发展。全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要再世界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适应世界市场的生存规则,各个企业必须通过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来提高自身的水平。

4.5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可以鼓励外国资本的流入

这对我国这样一个改革缺乏资本的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我国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我国的储蓄大于消费和投资,国内规范的资本市场尚未形成。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可以鼓励外国资本的流入,外资的流入不但解决了国内投资不足的问题,而且也会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和发展。

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外贸易政策也应该不断的作出相应的调整。引起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对外贸易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对外贸易的政策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正确的政策引导与约束才能让对外贸易更好的发展;也只有对外贸易的发展才让对外贸易的政策不断地演变。所以对外贸易的政策演变对经济的增长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余瑜.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化路径[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2] 冯岢.外贸政策与经济发展[D]:郑州:郑州大学,2010.

[3] 华民.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J] .学术月刊,2007(7):33~36.

[4] 彭建仿.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

大学,2002.

[5] 姚丽芳.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 .统计研究,2009(9):

20~22.

[6] 彭建仿.进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J] .经济师,2008

(4):26~29.

[7] 姜萱.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

(4):15~18.

[8] 李刚,李俊.迈向贸易强国——中国外经贸战略的深化与升级[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9] 林毅夫,李永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J].经济学,

2003(7):19~22.

[10] 郭友群,周国霞.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

2010(2):41~43.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 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2009年,这是个标志性的年份。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陆续出台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被选中的地区,担当起其新一轮改革探路者[17.01 1.01% 股吧研报]的角色。 其背后,是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演进。 站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接点,作为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的负责人,范恒山更显忙碌,从各地调研到工作会议,与范的约访,几度被迫推迟。 新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哪里?下阶段区域工作的重点领域是什么?这十年间区域发展思路的变化有哪些?范恒山对本报记者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范恒山指出,虽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趋于缩小,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不断增大;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地区间的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我们将坚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个主要目标,把缩小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切实巩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良好局面。”范恒山说。 而“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要在五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形成主体功能区,二是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三是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五是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架构。 东中西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1世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拉开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大幕,这十年间的区域均衡取得哪些进展? 范恒山:首先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长期以来,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随着针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区域政策力度的强化,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的格局得到了扭转。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413298863.html,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作者:马桂婵 来源:《对外经贸》2011年第10期 【摘要】区域发展格局是研究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新内涵、新特点,标志着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B 区域发展格局是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不可回避的一大背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截至2009年,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结构格局。近年来由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已经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布,再次强调优化格局,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并作出新的部署,可以预见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转变将更加突出。 一、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演变,这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截至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改革开放前的实施区域平衡战略与三线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后提出和实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阶段;1999年后提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阶段;2007年后提出和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阶段。振兴东 北的提出与实践结果,使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基本结构格局,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产出比重依次递减;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近年来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在缩小;中西部地区之间虽有发展差距但仍不大;而东北地区竞争力的提升最多。“十一五”期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逾13%,比东部地区快0.5~1 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东部地区不再“一枝独秀”,而是四大区域发展“百花齐放”,呈现出全国区域间协同并进的新格局。 2008年以来特别是2009年,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又一次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从2009年1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布开始,到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审议通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我国区域发展规划高达13个,其数量之多,超过了前4年的总和,这在我国规划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事。这些国家级战略涉及的范围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边沿地区,由点到面推进扩展,具有许多与过去不同的新内涵、新特点。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设计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认识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和文物插图对于证史的重要作用。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本单元中前三节的知识,推断中国最主要的经济政策,以及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和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资料)等探讨有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重农抑商政策做出一个正确认识,理解政府决策对经济的作用,联系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改,理解其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学习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 【学习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质疑探究法、阅读指导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商鞅变法是指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的两次政治改革。商鞅姓公孙,卫国贵族,又称卫鞅或公孙鞅。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商鞅变法的两个内容对我国古代经济政策产生巨大影响,一是“废井田、开阡陌”,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从法律形式上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二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首次明确提出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这在当时有利于增加人口、征发赋役地租,发展了封建经济。 二、学习新知识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了,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2.奴隶社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实行井田制。 (1)基本特点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正如《诗·小雅·北山》所说:“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②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其子弟和臣属。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① ②所有制关系) 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使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劳动方式和产品分配) ④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形状)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 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 优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前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 过程中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吸引更多 的资金流入;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 于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增强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为经济 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与优质的金融服务。 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在金融生态建设中,由于存 在多方认识不足、征信体系不完善、法制体系不健全、金融生态链 缺位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严重阻碍了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的深化,这些“壁垒”急待消化。 一、当前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诚信意识淡薄,社会信 用体系不健全。一是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借款人逃债、赖债现象仍 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部分借款人在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后任意改变 贷款用途。三是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造假账,甚至违法行为在有 些企业中仍然存在,这使得银行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 等无法正常进行。 2、政府、银行、企业之间关系淡化。一是现阶段金融机构自上 而下自成系统和资金经营权上收的管理模式,减少了金融部门对当 地经济的融资力度,支持地方的资金少了,发挥的作用就减弱,沟 通的机会也相对减少,地方对金融部门的看法也随之改变,这样逐 渐淡化了政府、银企之间联系。二是随着人行改革的深入,特别是 监管分离后,基层央行调控引导职能明显不足,只能通过利率管理、窗口指导、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和手段进行调控引导,对辖内金 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和投量也只能是出台一个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或搭

文献综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状与趋势_-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献综述 我国经济发展和方向研究综述 专业 2013级金融学2班 姓名周睿 学号 131010224 指导教师 二Ο一三年十月十日

摘要:本篇综述从我国建国以来几个阶段的区域经济政策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在不同时期区域经济格局及其变化,通过引用相关文献的实证结论解释了区域经济变化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关系,剖析了我国区域差距的来源和差距扩大及缩减的原因。结合所得结论对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未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美好期望。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区域差距区域整合区域协调发展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及区域经济政策效应分析 “在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决不能回避的便是区域差距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状况、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市场机制、技术水平、文化习俗、意识观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迥然,客观上存在着地区差距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1我们首先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沿革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的效应评价: 1.1:中国区域发展的阶段 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导向的过程。2 1.1.1:1952-1978年:以公平为基础的均衡发展阶段 建国后,中央政府从国防安全和平衡地区生产力布局出发,决定加快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想内地倾斜,着力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在不到20年的时间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到1978年,内地的一些工业指标都超过了东部沿海区域。但是由于中西部 1 [1]薛泽海.中国区域增长极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2 [2]朱建成、公静.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及效应评价[J].理论学刊.2008.58~60.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演变-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数据中心

虚拟经济新增长逻辑初探 马艳(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在现代社会里,虚拟经济通过虚拟资本与网络技术的作用,使得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科技产品呈现出定价方式预期化、表达方式符号化,运作方式数字化,实现方式未来化的特征;使得企业组织形式、商品和货币交易市场、社会价值关系和经济效应法则出现非实体化、无形化的虚拟化趋势和非传统化的变革,这便大大地改变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主要经济增长要素对实际经济增长的作用逻辑和作用力度。 关键词:虚拟经济新增长逻辑 人类对经济增长理论探讨的历史悠长,而且,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还是西方经济增长理论都取得了较大成就,尤其是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更是成就卓越。但是,综观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我们可以发现,迄今为止,人类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具有三大时代局限:一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现实出发点都是实体经济,而没将虚拟经济这一经济形态作为研究的现实基点;二是经济增长要素都是实际经济增长要素,即实际的资本,实际的劳动,实际的技术,而虚拟成分没被考虑进来;三是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关系是物质的价值关系,也就是所反映的价值关系是以一定物质资源为载体的价值关系,而无法将虚拟价值关系收入研究视野之中。 在虚拟经济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背景下,虚拟经济通过虚拟资本与网络技术的作用,使得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科技产品呈现出定价方式预期化、表达方式符号化,运作方式数字化,实现方式未来化的特征;使企业组织形式、商品和货币交易市场、社会价值关系和经济效应法则都有了虚拟化的趋势,从而大大地改变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主要经济增长要素对实际经济增长的作用逻辑和作用力度,这不仅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虚拟经济通过虚拟资本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逻辑 经济社会中的虚拟成分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而滋生与成长起来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虚拟资本的分析,它在传统经济中就存在着,它实际是商品经济中信用制度和借贷资本发展的产物。信用的高度发展使货币成为完全虚拟的价值符号,同时又促进了借贷资本可以多倍于现实资本的扩张,这些都为虚拟资本产生提供了制度前提。虚拟资本最初采取的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邱少华

第9卷第7期 2012年7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l.2012Vol.9No.7 一、引言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区域经济被分为东、中、西部,这主要是按照自然条件来划分的,建国以后我国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趋向,使这一区域经济特点更加鲜明。尤其是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足以说明区域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力度之大,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区域经济政策,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的过去,为探索出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做铺垫。 二、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历程(一)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之前:“建国初期,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工业的70%,除武汉、重庆等少数城市外,内地的工业极为薄弱,内陆边疆地区更是接近空白状态。如,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1.2%,占全国面积45%的西北及内蒙古地区,其工业产值只有全国的3%”①。在这种区域经济环境下,国家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的工业发展———也就是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但是,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这种强调内地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1953~ 1980年,我国国营工业固定资产总值增长了20倍,流动资金 增长了18倍,但总产值仅增长7.2倍。每百元资金在工业方面实现的利润,1966年为34.5元,1976年只有19.3元。每百元积累所增加的国民收入‘一五’时期为35元,‘三五’时期为 26元,‘四五’时期仅为16元。”②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一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没有很好地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反而使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因缺乏投资发展速度下降。 (二)倾向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由于均衡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阻碍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带来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弊端,我国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978年末,中共中央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在区域发展上,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将发展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即是非均衡发展战略。鼓励区位优势和开放条件较好的东部先发展,首先在东南沿海建立了 5个经济特区,随后又开放14个沿海城市,在这些城市实行 特殊政策;90年代初开发浦东新区,加速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快速形成;90年代初中期,提出了“七大经济区”的方案,即在全国推进形成长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中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 5省地区和西北地区,共七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这一区域 经济政策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如:“1978年上海的 GDP 为272.81亿元人民币,1990年为756.45亿元,2001年 为4950.84亿元,2004年为7450.27亿元,同时产业结构有了很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占了很大的比重。”③虽然这一时期,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大发展,但是至今为止,这一政策并没有实现邓小平的“先富带动后富”,反而使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 (三)协调性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贫富差距的增大,国内社会各界都开始议论纷纷,这一现状也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3月西部大开发正式运作; 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 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2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这一时期,西部大开发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如:“全长3800公里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于2004年底全部建成,实现全线商业供气,到2008年底,累计完成输气量454亿立方米;西电东送北、中、南三大通道全面推进,到2008年底,西电东送装机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 邱少华1,2 (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38)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在快速进行着,在这一趋势下,我国的区域经济 政策也在发生着变化。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建国开始,就有着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形势:分为东、中、西部。回顾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倾向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协调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梳理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对于更好的理解我国的贫富差距起因及经济现状等现实问题都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 33··

中国区域经济的布局问题

内容摘要:中国的经济地理特征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决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产业非均衡,转变为区域非均衡模式。由于人口流动因素的存在,区域不平衡格局还会进一步扩大。正确的战略选择,不是逆自然趋势而动,而是在淡水丰富的东部地区按照都市圈(带)的设想来推进城市化。因此,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负有重要的协调、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关键词:经济地理非均衡人口流动城市化 研究区域经济布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地理的整体特征,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阶段所具有的产业发展特点。第三是找出经济发展与各个地区经济地理优势之间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防止短期利益行为导致国家整体发展上的长期失衡。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靠地方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一、中国经济地理的总体特征 中国的面积与美国或欧洲差不多大,但可耕地面积只有人家的一半。其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将东亚季风的作用限制于中国东部地区,导致了夏季雨热集中,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北侧(河西走廊)则形成了常年的西风带,使得西北地区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造就了其东侧的黄土高原。工业化以来,尽管人类拥有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却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淡水资源的多少,依然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迁移。其根本原因,是北方的降水量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从而限制了北部中国的人口规模。青藏高原和西部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则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长期限制在极低的数量级上。明清以后,由于美洲高产作物(玉米、薯类)的引入,中国东部的人口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国土的承载力。辽宁曾经是一个森林密集,水草丰富的地区。清朝开禁以后,大量中原移民流入东北,至今不过一百多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产业的发展,目前辽宁已经是河川断流,风沙遍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十分困难。 本文之所以一开始要扯这么远,是因为历史上我们许多搞规划的同志无视以上这些基本常识。以至于一搞三线建设,就敢在缺煤少矿、氧气稀薄的西宁搞什么“五七”钢厂;一说开发西部,就踌躇满志地要把新疆变成中国的加里福尼亚;一提南水北调,就想引雅鲁藏布江之水把河西走廊变成鱼米之乡。在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即使违反经济地理常识,很多建设规划短期内都能够“大见成效”,但长远代价却留给了子孙后代。由于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供挥霍了。 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经过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的持续努力,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越过了罗斯托所说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如果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不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开放的政策得以继续保持,这一发展阶段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的中叶。在这5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农业产值将下降到gdp的10%左右,农村人口将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由于出口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制造业的产值不会明显低于服务业的产值,并且继续扮演着着经济增长领头羊的角色。新增就业的产业分

浅析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_高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 年第 3 期 浅析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 高薇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经济增长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更是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就不断地对经济增长进行探索。正是由于经济增长与全世界人民的福利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已经不能解释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理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促使我们探求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以更好地解释世界。因此,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进行探索,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经济增长的事实入手,首先界定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概念,然后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阐述,分别对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增长理论)和新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可见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由技术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市场结构由完全竞争到垄断竞争的演变。 关键词:现代经济增长;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新增长理论;经济增长中图 分类号:F0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292X(2011)03- 0070- 04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Evolvement of Modern Economic Growth Theory GAO Wei (Economic Schoo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1,China) Abstract: Economic growth is not only the eternal theme of economics, but also the issue generally concerned about by all over the world. Economists have been studying the economic growth since Adam Smith.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research on economic growth because that economic growth and welfare around the world are closely related.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can not explain the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reality make us to research on the modern economic growth theory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world better. Therefore,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economic growth theory has a positiv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aning.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fact that economic growth, sorts out and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en, analyzes Harrod -Domar model,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 (exogenous growth theory) and the new growth model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in detail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analysis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modern economic growth theory had evolved from technology exogenous growth to endogenous growth, and the market structure had changed from perfect competition into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Key words: Modern Economic Growth; Harrod-Domar Model; Solow Model; New Growth Theory; Economic growth 一直以来,经济增长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更是全世界经济增长的步伐一直在加速。1820- 1870年,世界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的问题。自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0.5%;1870- 1950年,年均增长率达到以来,经济学家就一直不断地对经济增长进行探索。正是因为 1.1%;1950- 1998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1%。在整个187年间, 经济增长与全世界人民的福利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对经济增长贫富之间的差距拉大了。1820年,世界上最富裕国家的人均收入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是最贫穷国家的3倍,到1998年,这个比例达到了19:1。1950年, 一、经济增长的事实:经济增长迅速、贫富差距加大中国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是到1998年中国经济水平 收稿日期:2010-08-09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985工程二期”专项基金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高薇(1983-),女,吉林长春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化:“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是中央政府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这段时期,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二原创资料)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探究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理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严格管理对其统治的特殊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进行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教师应注重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并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纠正;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现实意义。另外还要学生明白节俭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爱之情。 探究指导 历史宫殿 【基础知识解析】 一、重农抑商 1、“重农抑商”的目的 ⑴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此后,中国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⑵“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 2、《吕氏春秋》的重农思想 《吕氏春秋》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特别强调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可以安定人心。如此,则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这种思想,对于后来历代统治者有很大的影响。 3、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及结果 ⑴西汉初年,政府曾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社会地位虽低,但经济实力却越来越强,大商贾以财力同朝廷抗衡。商人侵夺农人的财产和土地,迫使他们弃其本业,流亡他乡,成为所谓的“末技游食之民”。 ⑵“百姓多离农亩”的状况,使执政者深感不安。汉武帝商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4、直到唐代,西汉时期确立的商人应入市籍,一人市籍则不得为官的制度依然实行,商人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法律上遭受歧视。这种情形直到宋代才开始改变。 5、“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例题1: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评价,错误的是()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有利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D.使小农经济解体 思路与技巧: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解说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解说3 王立宏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许多经济增长模型,然而这些模型都忽视了制度演进与技术进步。制度是不断自发演进的,在制度的演进中可能存在着无效的制度并影响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是企业为寻找获利机会不断进行搜寻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模仿来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由于知识的不断积累,其结果是知识产生知识,并推动了新技术的创生。因此,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市场制度和技术的共同演进的过程。 关键词:新经济增长理论;演化解说;自发秩序;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06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91(2007)01-0117-06 一、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与评价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主流经济学提出了以“内生技术变化”为经济增长动力源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阿罗、宇泽弘文、罗默等人。新增长理论强调的是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的结果,而是经济体系内部的因素决定的。1962年,在阿罗模型中,知识水平本身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力,在知识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社会经济整体中的每一个厂商具有规模不变收益,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与产出的投入是同幅度增加的。然而,在扩大资本投入的同时,知识水平也随之变化,因而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就具有递增收益,而且由于知识是公共的,所以收益递增是外在于厂商的〔1〕(P155-173)。然而,进一步推动技术内生化的是宇泽弘文,他在1965年的《经济增长总量模式中的最优技术变化》一文中,运用两部门模型结构阐释了一个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能生产的最优增长模型,他把技术变化源于专门生产思想的教育部门。假定社会把一定的资源配置到教育部门,则会产生新知识,而新知识会提高生产率并被其他部门零成本获取,进而提高生产部门的产出。宇泽弘文的这种尝试成为后来的卢卡斯人力资本积累模式以及罗默内生技术变化模式的重要的基础。在1986年,罗默在《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具有内生技术变化的竞争性均衡的长期增长模式,在罗默模式中,生产性投入的专业化知识(知识资本)的积累及其外溢效应是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它不但自身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力,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其他要素也产生递增收益,进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收益递增保证了长期增长。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人力资本理论解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舒尔茨、卢卡斯、贝克尔等人。舒尔茨在《制度和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增长》一文中,把人力资本积累、人的经济价值上升到与制度联系起来,人的价值不断增长,这对于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存在着制度对于这种新的要求的滞后性,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经济增长应该解决这些问题〔2〕(P253-263)。他的主要观点是制度是内生的,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是互为作用的,但是他没有进一步形成分析的框架。贝克尔、墨菲等在 2007年1月 第35卷 第1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urnal of L iaoning Universit y(Philosop hy and S ocial Sciences) Jan.2007 Vol.35 No.1 3收稿日期:2006-06-19 作者简介:王立宏(1965—),男,辽宁昌图人,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劳动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前期成果(05BSH02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教材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古代中国“重农抑商”、区域政策倾斜、“海禁”、禁奢侈等经济政策,认识和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阅读和“重农抑商”、区域政治倾斜、“海禁”、禁奢侈相关的历史材料,学习提炼有效信息阐释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历代专制王朝采取的经济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统治,严重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从而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国家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体会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3)树立工农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和谐社会理念。 4、教学重点: 围绕国家“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组或选取史料认识历代专制王朝采取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5、教学难点: 通过历代专制王朝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更深刻理解当今国家经济政策对现今国家发展的影响。 【课前导学材料】 1、阅读课文内容,指出中国历代王朝主要的经济政策有:、、 、等 2、了解这些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 导入:1、结合学生现实体会,让学生感受到国家政策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本节课中心问题“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上节内容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对比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形成 情感冲击,激发学生探究原因的兴趣。提出本节中心问题“从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看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 教学设计: 一、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 1、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输理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例出主要的经济政策。 2、结合书本内容,学生概括理解这些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3、教师点评、补充。 二、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学生探究: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启发导向: (1)结合材料历代专制王朝明确规定重农抑商政策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是什么?(2)结合材料,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