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整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整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整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整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

第一章物质与世界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元素、原子

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自然观的唯物主义与社会历史观的唯物主义

(2)恩格斯、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内容与意义:

a.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b.能动的反映论

c.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二、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物质运动范畴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属性。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

3、时间与空间

运动的物质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时间)和广延性(空间),称之为四维时空。

4、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时空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

(1)时—空关系的客观性(与唯心主义区别)

(2)时—空关系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与形而上学区别)

时空的特性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真理性)。

第二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宇宙的层次及其存在时间

(2)无机界和有机界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3)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1)从古猿到人的进化

(2)劳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

(3)劳动及其对人的塑造

劳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变换的过程

意识、语言、心理都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制造工具是人类劳动的标志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劳动是全部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劳动资料占有关系,劳动分工、产品交换关系等)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劳动的具体和历史的体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运动的基本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地理环境指指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可以影响劳动生产率、生产发展速度等,但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4、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同时并存?并相互作用,但人口不起决定作用,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

5、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担当着;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的过程。?

(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三节从物质到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1、自然历史过程与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

2、从物质到意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

(1)物质的普遍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人的意识

所以,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2)语言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3)人脑的形成和完善

4、人类意识和动物反映的区别

(1)形象感觉与抽象概念的区别(2)有无自我意识的区别(3)意识的社会历史性(3)动物大脑属性与人脑属性?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1、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结构

2、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人类所特有)

3、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意识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1)意识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

(2)意识的主观差别与客观根源

(3)意识的主观特征与客观基础

三、意识的结构与功能

1、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

(1)知:主要指认识(2)情:情感,感受或评价

(3)意:意志

2、意识活动的层次划分

(1)从活动主体分: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人意识

(2)从自觉性程度分:潜意识与显意识

(3)从意识的发展分: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

(4)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分: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3、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体现

(1)目的性和计划性(2)能动创造性

(3)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本质:对人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

2、思维过程信息化的五个步骤

3、?机器思维?与人类思维的本质区别

(1)无意识的机械、物理过程

(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3)没有能动创造能力

(4)模拟不是思维本身

第四节世界的物质同一性

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

1、客观世界的多领域性、多层次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2、?大爆炸?理论提供的宇宙起源的证据

3、从无机界到有机界的演化:非平衡热力学、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

4、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5、多样性和同源性的辩证关系

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

1、物质形态层次性的划分: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社会划分不同的层次

2、演化过程中新层次的出现

3、物质形态结构的同构性

(1)结构的不均衡性:核心和非核心的构成

(2)结构都具有旋转(周期、节奏)等共同特征

(3)有序态的维持都有某种?力?的共同特征:引力、磁力、强力、弱力

4、同构性具有不同的构成模式

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本观点:多样性的统一性

2、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二元论的对立:精神还是物质,或者二者

3、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辩证的统一性,即差异性、丰富性和物象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性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石

5、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实践与世界

第一节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1、哲学史上关于?实践?的主要观点

(1)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

(2)康德关于?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的区分

(3)费尔巴哈对?实践?的理解

(4)黑格尔的?实践理念?

(5)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念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三种关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定义: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1)物质活动和对象性活动

(2)对象性活动的含义: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直接现实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1、?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因此,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1)从生存的前提看: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看: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3)从人的本质看:社会存在物

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客观现实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3、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根本的活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

(2)社会交往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以观察、实验、探索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三、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

实践活动规律实质上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实践活动,但这个规律对主体活动的直接制约不同于自然规律对自然运动的直接制约,其特点在于,整个过程都必须通过精神活动尤其是理性活动的机制起作用。

1、从理性在实践活动中的功能来看,理性首先是反映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以指导实践的理性。活动的结果总是首先以表象的形式存在于活动之前。

2、理性作为实践的内在要素,制约着人的实践能力。

3、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必须有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反映主体的意志和需要的理性,这一理性具有三个特点:

(1)从内容上看,它反映的是主体的意志、需求、能力、道德原则和伦理水平等内容;

(2)从追求的方向上看,它追求的是客体的应然性;

(3)从活动方式上看,它主要是以信念、计划、方案等方式使理性目的在感性世界中实现出来。

4、评价理性:体现了反映客观规律的理性和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的统一,是平衡主客体关系的理性。

反映客体规律的理性、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以及体现二者统一的评价理性,构成了实践活动的理性结构。

5、实践活动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实践的内在结构或实践的社会结构)

第二节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1、实践的主体

(1)主体和客体的划分

(2)主体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主体的能力结构

(1)人本身的自然力

(2)智力、智慧因素:知识和经验

(3)精神动力因素:意志和情感

3、主体的社会结构

(1)个人主体(2)集团主体

(3)社会主体(4)人类主体

4、实践的客体

(1)定义: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2)客体的形成

(3)历史范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5、客体的基本形式

(1)自然形式

(2)社会形式(社会结构、社会关系)

(3)精神形式

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1、连接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工具、手段、程序和方法

(1)人类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2)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1)实践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在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2)这种相互作用的实质: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

3、主体对象化(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1)主体对象化(2)客体非对象化

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1、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1)目的性是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

(2)目的包含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结合)

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

(1)手段是人的过去活动与未来活动的统一

(2)实践过程的双重否定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1)效果评价(2)效能评价(3)效率评价

(4)反馈调节实践

4、实践活动的机能

(1)继承机能(2)选择机能(3)自我革新机能

第三节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何谓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

2、何谓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3、两个世界的区别

(1)异质性(2)发展不完全同步性

4、两个世界的联系

(1)内容上的同构性(2)运动规律的同一性

(3)相互转化性

5、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实践活动中

(2)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

(3)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与途径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1)含义:

自在世界:既是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人类世界(属人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2)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3)区别:与人的活动的不可分性

2、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在实践中,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日益转化为体现了人的目的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一过程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其结果是从天然自然中分化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类学的自然界?。

(1)内在尺度的运用

(2)自然?人化?的过程同时就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相互关系

(1)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2)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并在人类世界中延续自己的存在

(3)实践推进世界的二重化

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1、实践创造人类世界

2、人化自然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3、确立实践世界观意义何在

(1)实践创造出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2)体现在人类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中

(3)并未否定自然界的本原性及其对人类世界的先在性

4、新世界观的实质:消除了精神的历史与物质的自然对立的神话,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类世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性。

第三章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第一节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自我意识功能的有机整体。社会的这种整体性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结构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社会制度本质上是人们交往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也是各派历史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社会历史观

(1)神学历史观:目的论、宿命论

(2)唯心主义历史观:动机,绝对理念、绝对理性、绝对精神

(3)自然主义历史观:自然条件,人的自然属性。

把人类社会神化、精神化、自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社会的实践本质

(1)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内在地包含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意识(物质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2)由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即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社会发展(社会关系变化以及社会结构变迁)有没有外在动力?

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4)唯物史观的基石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社会的整体化、有机化就是通过生产方式对社会内部结构的规范来实现的。

生产方式决定着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了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

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1、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以及运动规律的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2、圣西门、孔德、斯宾塞的有关思想

运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概念(社会达尔文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石。

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经济、政治、思想、血缘、伦理、法律),同时存在相互依存、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社会有机体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实践和交往活动是成因

(2)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个体自我意识、社会自我意识

(3)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物质生产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两种生产。

三、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人类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同时必须进行的活动,其规模、程度和形式等都受到生产状况、历史条件的制约。

交往的三种基本形式(层面):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在这三种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构成了人们之间基本的社会关系。

交往活动产生于物质生产活动,而物质生产活动在一定的发展水平上,只需要、只允许某些特定的交往形式作为自己的社会形式,这就需要交稿交往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经济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社会政治制度,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文化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特定的意识形态体系,构成社会的文化结构,三者都根源于生产实践。

人们之间交往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是社会系统自组织、自调节过程自觉性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其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一、生产力:人于自然之间现实关系的总体

1、生产力的定义

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的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2、基本构成要素

(1)劳动对象:自然物和人工物

(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辅助性资料、自动化系统

(3)劳动者:经验、劳动技能、知识和智力

3、科学技术——智能性要素:区别于实体性要素。

4、生产力的特性

(1)属人性(2)社会性:分工和协作的社会组织方式

(3)客观性(4)历史性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就是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物质和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1、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

(1)从静态看: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构成。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基本的决定的方面。

(2)从动态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总之,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2、生产关系源于物质生产过程

(1)客观性:物质联系(物质的社会关系)

(2)历史性:五种生产关系(五种社会经济形态)

3、社会经济结构是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4、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

5、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

(1)生产力中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如果不通过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只是可能的生产力。

(2)经济结构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

三、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1、列宁的阶级定义

2、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的客观标准。

3、阶级、等级和阶层

(1)等级是一个政治法律范畴,而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2)阶层的含义

4、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1)剩余产品、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

(2)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3)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5、阶级结构:两大基本阶级的对立统一是?骨架?。

第三节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

1、政治结构的定义:

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又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结构反映的是阶级或阶层的经济利益。

3、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1、国家的起源:

国家是从人群共同体中分化出来的政治共同体。从历史上看,国家的出现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同时又和社会职能的分化紧密相联。

(1)?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2)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

上述两者交织进行。

2、国家的三个特征:

其一、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为标志来划分和组织居民;

其二、一种特殊权力机关的设立;

其三、征收赋税。

3、国家的起源和特征表明,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4、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的职能,即国家的社会作用表现出来。

(1)对内的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2)对外的职能

5、国体与政体

6、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一种新型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国家。

7、国家的消亡:

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国家与社会走向同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这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的总趋势,其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四节社会的文化结构

文化:广义与狭义。狭义的文化概念是指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仅包括与精神生产有关的观念形态。

一、意识、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

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的联结方式。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文化结构又被称为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社会观念结构:意识形态的有机系统

1、社会意识的定义

2、社会意识的发生与意识的发生是同一个过程,意识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意识。

3、社会意识与人类社会

4、社会意识与意识形态

5、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

(2)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二、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

(1)艺术(2)道德(3)政治法律思想

(4)宗教(5)哲学

2、区分意识形态的依据

(1)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内容不同

(2)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形式不同

(3)同经济结构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

(4)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同

(5)历史发展过程的前途

3、社会意识诸形态的相互联系

三、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1、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

(1)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2)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对经济结构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文化结构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1)反映社会存在(2)维护或批判现实

(3)调节社会和人的活动(4)创新功能

四、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1、传统与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立统一

?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

人的个体存在即个体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在社会关系及其传统的的作用下实现的过程。人的个体存在与人的社会存在是彼此依赖的。

一、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

1、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但这种社会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人的社会性活动中后天获得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3、在人的个体发生中,自然的遗传程序和社会的遗传程度起着基础性和原发性的作用。

二、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

1、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不是苍白的抽象的概念,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特殊的个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人们的现实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2、现实的个人是在现实的社会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特定社会关系的现实性成为个人的现实性的重要内容。

(1)对象的现实性乃是个人的现实性的外在方面。

(2)个人的现实性首先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的现实性,包括特定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现实性。同时,也是时间的现实性。

(3)需要从自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来理解制约和支撑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性。

(4)需要从个人、群体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人的现实性。

(5)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更重要的、更根本的是个人本身的现实性。

(6)个人作为现实的人不仅在于?现有?,而且也在于?应有?,是现有和应有的对立统一.

(7)?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

(8)承认社会的现实性和新生个人的现实性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前提性的意义。

三、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

人的个性是现实的个人在现实的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和特性。

1、人的个性首先表现为个体的唯一性

2、人的个性的形成即人的个性化,同时也是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3、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构成人的个性的基本内核。

4、个性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综合作用的总和:

(1)生物遗传的素质

(2)社会因素(环境、条件、规范和规则)

(3)个性的心理和社会的内核――?自我?

5、与人的社会性相统一的个性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规定的人在社会中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即为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

一、人的社会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是人对社会的积极的、肯定性的作用和奉献,是人在社会中体现的对于社会的意义。

人的社会价值在各个层次上表现出来,如:

潜在的价值;角色价值;创造价值;

二、人的个人价值

人的个人价值即个人的存在和行为对于自身的意义。

人的价值是一种创造价值的价值。丰富多彩的人性内涵决定了人的个人价值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1、首先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的肯定;

2、参加实践活动的需要;

3、自尊、自爱、自强的需要;

4、最高表现:是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人的个人价值总是与人的社会价值相联系,并且事实上是从属于社会价值的,孤立的、绝对的个人和个人价值是不存在的。

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是纯粹内省式的心理修养过程,而是一个实践过程国。?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

个人的自我的存在,个人的自尊自爱和自我完善,与社会存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归宿。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三节社会创造人与人创造社会

人创造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个代人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社会财富和社会交往形式等的总和,是人能够作为人而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人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双向生产和双向创造的关系。

一、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1、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的历史。

马克思指出:?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在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3、主体即人本身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

人本身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也是相应的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上述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或三个因素。

4、人类生命的生产,总是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全面地看,不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力,而是人们所达到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力、人的生命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

物质的社会关系不断采取新形式,表现为人类历史的演化和发展。

5、人类意识的发展形成了社会的精神生产和再生产。

人类历史不仅仅是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活和物质的社会关系的历史,人还有意识,但?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而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四个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精神或信息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6、人类社会是历史形成的,合乎规律地演化和发展着的社会关系。在这些社会关系中,物质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日常的社会关系的变化是自发地进行的,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人们意识到这种变化的必然性,并知道这

种变化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时,就会有意识地干预这种变化的的进程,并自觉地以群体、阶层、阶级、民族、国家等为主体来推动这种变化,这时,社会关系的变革或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人们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关系,包括社会关系的继承和创新,不是为了这些社会关系本身,而是为了创造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7、社会关系影响人的个性特征的形成。

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自己的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在生产和再生产自己的个性特征。人的需要与利益、理想与目标、知识与能力等,都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发生和发展的。

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性

现实的人的本质存在具体的人性中,是人性中的实质性的内容。现实的人作为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是具体的社会的人。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人性。具体的人性是人的多种社会规定性的统一,同时也表现为历史性。

2、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

人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不是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不是抽象的概念,具体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实践着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即社会的人。离开了具体的人性,人的社会性,就无从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的自然属性A(2)社会关系的总和

(3)现实性(感性活动的存在、实践存在)

3、人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了人的社会联系即社会本质。

4、社会关系的物化现象

?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说来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

第五章联系与发展

第一节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是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与辩证法是高度统一的,使辩证法成为?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1、辩证法的历史形态

(1)朴素辩证法(2)唯心主义辩证法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1)看待世界的方式:全面、联系和孤立、片面

(2)看待世界的方式:发展变化和静止不变

(3)矛盾是动力和不承认矛盾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系统联系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是一幅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辩证图景。唯物辩证法就是对这幅辩证图景的理论再现。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1、世界的普遍联系

普遍联系的含义:事物、现象、过程及事物、现象、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特点:

客观性

普遍性

现实具体性:中介、差别、条件

2、普遍联系中的系统

(1)从?实物中心论?到?系统中心论?

(2)系统是诸要素相互作用的整体

(3)系统论观察和分析事物具有一系列特点:相关性特点、整体性特点、有序性特点、模型化特点。

(4)理论意义:显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深刻性和具体性,给辩证法的具体化提供了范例。

二、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1、普遍联系的多样性:物与物的关系和?物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自在之物?之间的关系,?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包括物与物的关系,但不等同,它是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从人与对象的否定性关系去理解,就不能把现存事物看作永久不变的存在状态,而应该把现存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

动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暂时性环节。

2、?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客体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中的客观事物。

第二,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既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性的、变化发展的。

第三,在?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中,主体以客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客体也以主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

三、运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性

1、运动、变化、发展

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起来表述自己的发展观,三者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

运动就其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

变化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运动的多样性,运动的不同过程、状态和趋向,事物内部和外部联系的演变;

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性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反映着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或从一种运动形式中产生的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程,从总体上概括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有方向的运动。

2、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其相互转化。

3、事物变化的多向性。

4、发展是事物变化的多向性与总体方向前进性的统一。

承认发展的总体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就必然要承认新陈代谢是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以上升性为总体特征的。一切过程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这是发展的本质。

5、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规律

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伟大前途的东西。新旧事物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第一,就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或历史条件,旧事物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二,就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腹?中孕育成熟的;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阶级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获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第二节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由于普遍联系形成的相互作用,引起世界的运动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新联系,因而运动发展又是普遍联系多样化高级化的原因。世界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的互为因果性,表明物质世界的运动过程是?自己决定自己?的过程,由此而产生了唯物辩证法的决定论。

一、反映联系和发展相统一的决定论

1、决定论

(1)定义:是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具有因果联系性、必然性、规律性的学说。

(2)目的论与非决定论

2、决定论的历史形态

(1)古代决定论(2)机械决定论(3)统计决定论

(4)辩证决定论:确认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的制约性和规定性,并科学地揭示了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3、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普遍形式之一,是决定论的逻辑依据。

原因:指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

结果: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联系或因果关系。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间顺序在内的由某一现象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

(1)因果联系的特点

原因和结果与时间顺序有直接联系。

原因和结果是必然联系。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原因与结果的相互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a.一因多果。一因多果是指一种原因同时引起多种结果。

b.同因异果。所谓同因异果是指,同一原因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条件下,会引起不同的结果。这是一因多果的一种特殊表现。

c.一果多因。一果多因是指一种结果是由许多同时起作用原因引起的。

d.同果异因。

(3)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是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内在依据

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

4、必然性与偶然性:对原因和结果范畴的深化。

(1)什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

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有两种不同趋势: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种出现,也可以那现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产生的原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对立面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处于一事物发展过程中,二者不可分割。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在种种偶然性的过程中都包含着必然的东西,没有纯粹的偶然性。

其二,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必然性不一定永远是必然性,而偶然性不一定永远是偶然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不能把它们看死了。

在一定条件下,非本质的因素由于自身的积累和条件的改变会转化为本质的因素,由这种因素所决定的不确定的、偶然的联系就转变为必然的联系;

本质的因素也会因自身的演化和条件的改变不再有根本性的意义,由这种因素所决定的确定的、必然的联系就转变为偶然的东西。

事物由于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失去其存在的根据,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转化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形:

①在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转化。

②同一现象在不同的关系或过程中的转化。

(3)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与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坚持唯物主义辩证决定论的有力武器。

第二,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第三,不要忽视偶然性,而要善于利用有利的机遇和偶然性因素。

二、规律及其实现:从可能到现实

1、规律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运动,使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2、规律的实现:从可能到现实

规律的实现是从可能到现实的过程。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揭示的是可能的事物和现实的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转化过程。对现实性的理解:

(1)什么是现实性:当下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

(2)现实性与规律性、必然性的内在联系

(3)现实与现存事物是有区别的。

对可能性的理解:

(1)什么是可能性:指事物内部潜在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性相对于现实性而言,是还没有实现的东西,但它又包含在现存事物之中。

(2)对多种可能性要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

①区分可能与不可能。

②按照实现时间,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可能性,区分现实的可能与抽象的(非现实的)可能。

③要区别和分析不同性质的可能性。

④要分析和区别不同程度的可能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标示事物发展过程时间段不同,二者的界限是明确的,不容混淆。(2)可能性与现实性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关键是看可能性的客观依据。

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正确思维和正确行动的前提,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这一原理告诉我们,由于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既有发挥的必要又有发挥的余地。因此,必须立足于现实性,把握可能性实现的现实根据。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1、依据规律所反映的联系的范围和层次,可把规律划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唯物辩证法展示的是一个规律群,其中的基本规律是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规律各有侧重,但相互之间又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逻辑整体。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出质和量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量变和质变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形式或状态。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动力,它表明,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进一步展开,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此外,唯物辩证法还包括一系列范畴,并通过这些范畴的联系和转化,进一步从各个侧面揭示了事物的一般规律。规律和范畴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相互贯通的。一方面,规律包含了范畴,另一方面,范畴体现了规律,范畴及其关系的展开构成规律。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四、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

1、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指与人类意识相区别的自然运动、社会过程的辩证法,是以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的各种物质形态运动发展的规律。

2、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指以概念作为?细胞?的思维运动发展的规律。

3、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从内容上说,客观辩证法决定着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实质上是以概念的形式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就表现形式而言,它们又是二个不同系列的辩证法形式,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主观辩证法采取概念的、逻辑的形式。

4、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也是统一的。

实践辩证法是人这一主体有意识的社会化的行为,是人有目的的运动过程。人的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和途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否定性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正是在实践活动中,客观辩证法被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转化为主观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分化、相互转化的途径和基础。

实践辩证法包含、体现着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实践辩证法以社会化、主体化的形式展现着客观辩证法。

5、无论对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还是对实践辩证法,矛盾和辩证的否定都是其永恒的发展的动力和方式。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的;辩证法对每一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表明,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和实践辩证法之间存在并遵循着共同的规律。

第六章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质量量变规律

一、质、量、度

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

1、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

质和事物是直接统一的:其一,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不具有一定的质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其二,质又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一定事物的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事物的质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属性或特性。属性就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在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确定事物的质要考虑到各方面的联系和作用,

把握事物各方面的属性的总和;确定哪些是对事物的质具有决定作用的本质属性,必须考虑到社会实践的需要,把实践作为实际的确定者。

2、量: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它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又可以区分为内涵的量与外延的量。

量与事物的存在并不直接同一。

3、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体,是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

4、质、量、度作为规范事物存在的基本范畴,转化为方法论就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其统一。要真正认识的把握事物,必须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统一起来,把握度,在实践活动中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二、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来的,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或两种基本状态。

1、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动、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事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

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二,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三、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及其与突变的关系

1、量变的复杂性:

首先表现在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其次表现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一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二是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的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称之为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2、质变的复杂性:

首先表现在它的形式的多样性(爆发式的和非爆发式);

突变是对质变形式多样性的一种确证和说明(托姆的突变数学模型)。事物质变形式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同时又受它所处的外部条件制约的。

质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质变过程中具有量的特征。

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提供理解一切现在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

1、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的思维过程不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矛盾,它是思维中的自相矛盾,是叙述的矛盾。

辩证矛盾: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矛盾,是生活本身的矛盾,它揭示的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作为唯物辩证法的范畴,矛盾就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或者说,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具有两层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性;

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首先表现为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其次又表现为互相转化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形式上则有着无限的多样性。

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在不同的事物中有不同的情况,而且在同一矛盾的展开过程中也不尽相同。但这都只是矛盾斗争性的差别问题,而不是有无问题。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两种相反的属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又是同一中的对立。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和源泉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一旦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双方地位便发生相互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这就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实际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矛盾双方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在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可以从量变和质变两个过程分别加以考虑。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事物变成他事物。

4、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

矛盾同一的相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条件性;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其无条件性,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

5、矛盾转化:是集中体现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统一的综合范畴。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无矛盾状态,但矛盾却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差异、对立、对抗、转化就是表达矛盾不同发展阶段的概念。

2、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指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第一,矛盾性质的特殊性。为此,就要研究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矛盾地位和矛盾方面的特殊性。要区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

第三,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表现为:其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其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方所取代;其三,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最后达到?融合?,即融合成一个新的事物,使矛盾得到解决。

3、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方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又体现为?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矛盾论与系统论

系统论全面揭示了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

系统论不仅与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而且与辩证法的矛盾论有着密切联系。

但矛盾论与系统论又是相互区别的。矛盾论是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考察世界的,它揭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存在的联系的内容,指明了囊括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系统论揭示的只是联系的一种形式,即要素与要素、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整体与部分的矛盾运动。系统论也毕竟不是哲学,不能用系统论取代矛盾论。

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过程显示出事物自己发展的完整过程。

一、肯定与否定

1、肯定与否定:

肯定与否定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扬弃?。

特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实质所在。

3、辩证的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1)用批判的和革命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自己。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2)反对绝对化。

(3)认识事物发展总体趋势与具体道路,反对历史循环论与历史直线论。

二、否定之否定及其实质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因而是一种上升、前进的运动,从表现形态和发展态势上看,表现为近似螺旋的曲线。其特点是(1)发展的上升性或前进性;(2)发展的周期性或曲折性;(3)发展的回复性或回归性。

三、?否定性的辩证法?与实践观、矛盾观

1、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或者说,是实践观中的应有之义。实践的这种客观的、实在的否定性活动,是人类一切否定性活动,即批判性、革命性活动的源泉。

2、否定性的辩证法是同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紧密相联的。

3、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正是由于否定性辩证法的推动和创造,使世界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存在就是过程?。辩证法过程论包含三重含义:一是指世界上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特定的具体运动过程,没有抽象的事物;二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它的生成和灭亡,凡是产生的都是会灭亡的;三是指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是更大的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或一个部分。

第七章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联系和发展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自在的过程与自为的过程。自然运动是自在过程,社会运动是自为过程。历史规律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了解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关系,是全面把握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历史运动的规律及其特殊性

一、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

自然运动的发展形式是的自在形式,社会运动的发展形式是自为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一,从发展的源泉看,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种因素自发的、盲目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发展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们交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从发展规律的形成机制看,自然规律形成于自然界诸因素盲目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而历史规律在根本上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物质和观念的变换的过程中。

第三,从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在自然界各种因素盲目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自然规律也是通过这种盲目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而历史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则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现,它只有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才能实现。

第四,从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看,自然规律更多的表现为动力学规律,历史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两个归结?

?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关系。?把社会关系划分为物质关系与思想关系,不仅得出了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的结论,而且可从中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为了说明社会的发展有客观规律性,不仅应当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还应当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物质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样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重大分歧之一在于是不是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必然承认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一个整体,即社会的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内,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B: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A:推动作用。B:阻碍作用。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其基本的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人类历史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形成了五种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来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4、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

(1)一方面是因为任何社会发展的其他目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人的主体能力)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

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2)对?生产力标准?要全面、准确理解:

生产力是根本标准但不是惟一标准;

?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

?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统一。

(3)确立生产力标准,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包括服务的的方向、方式和任务三个方面。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产生的原因。是:(1)新的上层建筑在刚刚形成时,不可能尽善尽美,而存在不完善之处,这样就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2)无论是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还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都要经过许多具体环节,通过具体的人来实现,中间环节的众多和人自身的局限性都会使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3)经济基础虽相对于生产力具有稳定性,但也会发生阶段性和局部性变化,上层建筑如不能及时变化,也会导致矛盾发生。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二者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通过矛盾的解决再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前进。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就要及时地自觉地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地向前发展。其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四、阶级斗争的规律及其历史作用

1、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斗争。除原始社会外,到目前为止的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有机系统的内在矛盾,它必然要通过人的历史活动表现出来。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以来,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并主要地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

3、阶级斗争是消灭阶级的必经途径。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4、阶级分析方法

第二节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

历史规律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也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

一、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

1、科学技术革命

科学革命是指科学概念(范式)、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发生了质变与明显的断裂,其具体表现是传统知识、理论与方法发生了重大危机,一系列发现导致新概念、理论方法的建立。技术革命则意味着劳动工具、生产工艺、管理技巧发生了质变。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首先,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

其次,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再次,当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它通过改变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来推动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变革。

4、科学技术革命与?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既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科学技术革命席卷全球,迅速改变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引起了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巨大的复杂的变化,如何正确认识其本质和估价其社会后果,成为关系到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也是把握现代社会的重要方面。其最大的特点是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社会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使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也给人类社会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注入了新的因素,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对社会结构、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包括日常生活、文化、心理、价值观念、行为导向。对此,现代西方出现了一种技术决定论思潮,既有乐观主义也有悲观主义,人类社会是否进入了一个技术决定一切的历史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并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甚至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但是,历史唯物论并不是?技术决定论?。

二、社会革命与改革

1、社会革命的根源和作用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

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2、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或革新。

社会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通过对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不合理的社会体制的改善和革新,不断巩固、完善一定的社会制度或使其持续存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某种程度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三、伟大人物:历史规律的发现者和历史任务的提出者

1、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2、历史人物的特殊作用:

①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策划者。

②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组织者。

3、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制约性

①历史人物的产生和活动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②时势造英雄。

4、评价历史人物的两条基本原则

既然历史人物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就应考虑到这些历史条件。这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

①历史分析方法。②阶级分析方法。

四、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1、历史的参与者与历史的创造者

考察历史的创造者问题时的原则:

第一,从整体的历史过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

第三,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揭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制约性

(1)制约人民群众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经济条件。②政治条件。③精神条件。

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统一

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三节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

一、社会、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

1、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即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造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

2、社会经济形态指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其具体内容是: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社会运动中的主要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列,而历史必然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对人类历史行程的根本制约性: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历史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波普尔、李凯尔特等人对社会发展规律性、决定性的否定的主要根据:历史事件不可重复性。但历史规律的重复性并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复性,规律重复的只是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历史的规律性正是在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出来的。波普尔等人夸大了历史事件与自然事件的差异性,不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不理解历史规律与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通过?两个归结?可以看出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复性和常规性。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定过程;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并不是严格地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历史选择性表现出重要作用。

2、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选择性

历史选择性,实际是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

原因:

第一,取决于民族利益;第二,取决于交往;

第三,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

3、历史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内在统一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从纵的方面看,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在于,在人类总体历史上,这一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在具体民族的历史上,这一过程表现为,在没有外来的影响、冲击、干涉的情况下,民族的历史也将依次经历五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在纵的方面表现为,不同的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往往通过各个民族不同的发展道路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排斥不同民族的在发展秩序上的独特性;另一方面,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2、从横向上看,社会形态的统一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有共同的本质;社会形态的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有自己特殊表现形式工,各有其特点。

第八章认识与实践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

认识的发生专指属于人的认识能力是如何从无到有地发生和形成的。对认识的发生问题,哲学史上争论很多。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确认人所特有的以社会性和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活动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一、实践: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物质普遍具有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发生的基本的自然前提。

2、人的认识发生的最切近、最现实的基础,是人能动地改变现实的实践活动。其原因在于:

首先,实践提出了人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客观要求,即提出了人认识世界的必要性;

其次,实践以工具性活动作为条件保证,使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即形成人的认识成为现实的可能;

最后,实践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的社会性和公共性,其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人所特有的社会性的智能活动。

总之,以工具性、社会性为特征的人的实践活动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和决定因素。

二、认识和种系发生

认识的种系发生(认识的系统发生):指的是人类主体的认识发生过程。又称作人类认识的原始发生。着重考察的是现已达到成熟形态的认识结构的构成因素及其内在联系、结构方式、实现形式、功能表现等,是怎样伴随着人类的最初形成而形成的,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和基础上形成的,即着重于对整个人类认识的胚胎萌发期的观察。

三、认识的个体发生

认识的个体发生是指儿童从无认识能力向有认识能力的发生和转变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动作――感知思维阶段,形象――具体思维阶段,符号――运算思维阶段。

认识的个体发生和认识的种系发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认识的个体发生以简略、概括、浓缩的形式再现认识的种系发生过程。

第二节认识的本质

一、认识: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关于认识的本质问题的争论

①唯心主义先验论:是指把人的认识形式、认识能力看作是先于感觉经验的东西,是人先天就有的或头脑中固有的

东西的认识理论。

②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是主张世界的本质,特别是整个世界的本质不可能认识的认识理论。不可知论者断言: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者是不可能彻底认识的。

③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是指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人的头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

从上述争论可以看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要科学在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找到把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联系起来的纽带和桥梁。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指明主体与客体、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指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即把反映或摹写的特性看作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

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特征。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还必须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塑造出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这更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

因此,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反映的、摹写的方面与能动的、创造的方面不可分割。

3、人与世界的关系

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出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双重关系中,人们既改造着客观世界,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人的思维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本身。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历史性的统一,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内容。

二、认识的本质与人的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之所以没有揭示出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认识对象与改变对象的一致性,把认识等同于直观,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看不到人的认识的社会性,把人的认识等同于生物个体的消极反映活动。

1、人的认识的本质同人的社会本质密切相关。

第一,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是社会需要推动其进行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活动;

第二,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是社会所提供的认识工具提高着他的认识能力,使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第三,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所提供的前人和他人的经验、知识,使能动地反映世界的活动不断扩大和发展下去。

2、反映客观世界与创造客观世界

能动的反映的含义:其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反映不是消极的,它必须通过人的积极主动的活动;其二,人的认识或反映更重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创造。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总之,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要求并赋予认识以创造性与反映性相统一的特征。由于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所以,它才能回到实践当中指导实践。人类的认识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改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着,这就是认识与实践、知与行的辩证法。

第三节认识的结构

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

1、其同构性表现为:两种活动在要素和运行方式上的相似性、一致性。

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

主体、客体、中介既是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也是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同时,这三个实体要素的连接方式、运行方式也具有相似性、一致性。

2、其同构性发生于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这两种活动内在的同源性和统一性。

3、认识的主体

(1)在总体的、最高的层次上,人类的实践、认识活动造就了双重的主客体关系:一方面,人以外部世界、自然界一切事物为对象,这里的主客体关系就是人与世界;另一方面,人类的实践、认识活动不仅向着人以外的世界,而且也向着人类自身,即人类也是自己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对象,于是,这里又有另一重主客体关系――作为自我认识和改造主体的人与作为自我认识和改造对象的人。

(2)在次一级层次上,把某一特定历史阶毁的人类(如现代人类)看作一个整体,同样存在着上述双重主客体关系:现实的人类社会是主体,现实的和以往的世界,包括以往的人类历史,都是它的客体;同时,现实的人类社会也以自身为实践一认识活动的客体。

(3)在更次一级的层次上,每一时代的人类社会都包含着各种不同的人的社会群体,如民族、国家、地区行政单位、阶级、阶层、各种社会团体等等,它们都有更具体的实践-认识活动范围。在这些特定范围内,它们每一个都以自己以外的一切为客体(因此也互为主客体),并且形成自身的主客体关系。

(4)最低一级的层次,就是个人活动的范围。在这里,个人不仅同他人、社会、人类互为主客体,不仅以外部事物为客体,而且他自己的本质、需要和意识也与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构成主客体关系。个人的自我主客体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读书笔记

《现代教育技术6-8章读书笔记》 第六章网络型课件的制作 网络的定义: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 网络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阶段1987-1993年,研究试验阶段 第二阶段1994-1996,起步阶段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国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 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 定义: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受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 课件 课件是用于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软件和电教教材。 课件包括: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课件的特点:整体性、固定性、封闭性、特定性。 网络课件的设计

(1)分析阶段 (2)总体设计 (3)网页编制与合成 (4)测试 (5)发布 (6)维护与更新 第七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发展概况 ①CAI(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 ②CAL(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 ③IIT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意义,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的发挥出来,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包含三个基本属性: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提出了进行有效整合的步骤方法如下: ①确定教育目标,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系起来。 ②确定课程整合应当达到的、可以被测量与评价的结果和标准 ③依据步骤1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与评价,然后按评价结果对整合的方式做出相应的调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 版)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最 全名词解释-作家、代表作品分 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 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1922年9月,南京创刊《学横》。梅光迪,胡先骕,吴宓。文化保守主义者,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相信靠伦理道德凝聚中国。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术文化的进步依赖少数精英分子,反对的社会变革,站到时代主潮的对立面去了。稳健的文化抉择。基本点是否定文化与文化转型的突变形式,否定革命的逻辑的。鲁迅《估学横》,批驳。 文学革命实绩:1。白话文的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与新文学社团的风气,思想大解放局面。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果。 意义:文学观念:否定传统文学思想,表现人生,倾向于反映人生,时代的积极文学思想。 文学内容: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觉醒的时代精神。 语言和形式:摈除文言文和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吸收运用外 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 世界文学发展的联结,民族特色,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 和文学形式。 新文学社团的建立,标示:新文学运动从少数先驱者破坏旧文学,转为大批 文学生力军建设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北京。周作人,郑振铎,(矛盾)沈雁冰,王统 照,(叶圣陶)叶绍钧等12人。 会刊:《小说月报》。 文学研究会丛书。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现实主义的一派。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 义。 创造社:1921年6月。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田汉等。 《创造》《创造周刊》《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 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忠实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强调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文学美感,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革 命”,侧重自我表现,浓重的抒情色彩。 初期创作:郭沫若《女神》,郁达夫小说,田汉戏剧。 以1925年五卅为界 后期:“表同情于无产阶级”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1.构件:独立的运动单元/零件:独立的制造单元 机构: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间能有确定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机构=机架 (1个)+原动件(》1个)+从动件(若干)) 机器: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机构的系统 注:从力的角度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差别,故将机构和机器统 称为机械 1.机构运动简图的要点:1)构件数目与实际数目相同2)运动 副的种类和数目与实际数目相同3)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以 及构件尺寸与实际机构成比例(该项机构示意图不需要) 2.运动副(两构件组成运动副):1)高副(两构件点或线接触) 2)低副(两构件面接触组成),例如转动副、移动副 3.自由度(F )=原动件数目,自由度计算公式: F =3n (n为活动构件数目)-2P(P L为低副数目)-P H( P H为高副数目) 求解自由度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复合铰链2)局部自由

度3)虚约束 4.杆长条件:最短杆+最长杆w其它两杆之和(满足杆长条件则机构中存在整 转副) I)满足杆长条件,若最短杆为机架,则为双曲柄机构 II )满足杆长条件,若最短杆为机架的邻边,则为曲柄摇杆机构 川)满足杆长条件,若最短杆为机架的对边,则为双摇杆机

IV )不满足杆长条件,则为双摇杆机构 5. 急回特性:摇杆转过角度均为摆角(摇杆左右极限位置的夹 角)的大小,而曲柄转过角度不同,例如:牛头刨床、往复 式输送机 急回特性可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或称行程速比系数) K 表 示 二为极位夹角(连杆与曲柄两次共线时,两线之间的夹角) 6. 压力角:作用力F 方向与作用点绝对速度V c 方向的夹角a 7. 从动件压力角a =90°(传动角丫 =0° )时产生死点,可用飞 轮或者构件 本身惯性消除 8. 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其特点:I )按凸轮形状分:盘形、移动、圆 柱凸轮(端面) II )按推杆形状分:1)尖顶一一构造简单, 易磨损,用于仪表机构(只用于受力不大的低速机构) 2)滚 子一一磨损小,应用广 3)平底一一受力好,润滑好,用于高 速转动,效率高,但是无法进入凹面 川)按推杆运动分: 直动(对心、偏置)、摆动IV )按保持接触方式分:力封闭 (重力、弹簧等)、几何形状封闭(凹槽、等宽、等径、主回 凸轮) 9.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从动件运动方向与凸轮给从动件的力的 方向之间所夹的 锐角a (凸轮给从动件的力的方向沿接触点 的法线方向) 压力角的大小与凸轮基圆尺寸有关,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 t l t 2 180 180 - — K -1 -…180 -一' '■ /t2 ■^Ttl

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 理 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共同纲领: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内容:①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⑤以北平(北京)为首都⑥采用公元纪年 2、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解放军总司令。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54门礼炮齐鸣28响: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个春秋。)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4).中国历史由此拉开新的篇章。 5、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国旗象征:红色,革命;大五角星,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6、土地改革: (1)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影响:①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③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7、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6月美国侵略朝鲜): 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抗击美国侵略者(“联合国军”)。 (2)、战斗英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邱少云(严

(完整版)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节 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 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 两大类。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释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 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 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 段的教育技术。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妥妥多选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 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 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 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第三节 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 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多选 第五节 一、学习理论(包含哪些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选择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952)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筹建新中国) 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国徽没有确定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时鸣炮28响的含义: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经历 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的成立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51年10月 概况: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唐朝文成公主入藏②元朝设宣政院③清朝设驻藏大臣)

第2课“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抗美援朝(1950、10---1953、7)★★★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还领导过百团大战) ★★★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掌握其事迹) 结果:1953年7月美国克拉克将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影响(意义):维护世界和平,大大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精神: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内容:1950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法律依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作用(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0年代的“土地改革”实行的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实质上仍是土地私有制。★★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开展了哪些斗争? ①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②1950年10—1953年7月,抗美援朝运动③1950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

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意义不断的冲击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以其先进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并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已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相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洞察其发展趋势,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以便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即是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现代科学技术。它包括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传媒教学法;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这三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思想,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普及与发展,为学科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在教学中有着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学手段,常常如吸石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扩充知识信息量,促进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特别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知识共享,最新知识的快速传播,有利于知识视野的拓宽。三、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于教学就能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速度慢、范围窄的缺点,它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的传授知识培养出基础厚,知识面宽的全方位人才。四、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或其它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五、有力促进教学相长。现代媒体参与之后的课堂教学系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信息的流向成为双向的,多维的,且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由此,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另外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立体三维互动,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至今,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比较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要达到普及和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距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许多突出特点在实践中已显示了强大优势。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辨证的过程,在现代教育媒体开发与应用中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 (部分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 精读散文(一)社稷坛抒情(秦牧) 一、(抒情内涵)主题思想1、围绕社稷坛的特殊场所生发联想2、通过对五色土象征意义的阐发3、表达作者对民族历史的沉思与赞叹和最祖国和平统一、繁荣昌盛未来的祝愿 二、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征(秦牧散文特征:文思活泼,联想丰富) 1、结构似松散、行文流水,仿佛各种意象漫不经心的随意组合,但中心突出,主题明确①起始:描述社稷坛景象②中间:对照其他名胜,突出特点,展开想象③最后:多少万年的劳动经验和生活积累起来,才有今天的人类文明,这一中心 2、内在结构①显示了较为清晰的观念框架②论证的逻辑线索 三、重知识、重趣味,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问题风格 1、知识性(学术气息)①从社稷坛、五色土→古代五行观念②比较了古印度、古希腊世界万物起源的哲学思想 2、趣味性与知识性紧密联系(五行观念) 3、运用杂文和随笔的写法调合到抒情散文中,夹叙夹议加强谈天说地的趣味性;涉古论今投入感情, 以丰富的知识,给人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精读散文(二)黄鹂——病期琐事(孙犁) 一、主题思想1、通过养病期间对黄鹂鸟的观感回忆和描叙 2、对照童年时代和战争时代的回忆 3、表达对“美的事物”的赞美,对无视和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 4、揭示“美”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充分显现,表达自己在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切向往 二、艺术特点1、构思看似自然随意、而实际富于匠心①通过日常生活画面和细节描写表现主题 ②四次不同场合写黄鹂,看似娓娓道来,其实层层递进,不同侧面描写美的本质和意境 2、引用对比、白描、渲染和烘托的艺术手法表现主题①渲染:开头童年的回忆→神气和美丽 ②烘托:第一次抗战时见的黄鹂→声音和色彩→烘托美丽 ③白描:第二次猎鸟场景→对“老史”描写→突出灵性 ④最后两次黄鹂不同处境的对比 3、质朴、自然间蕴含深长的意味(文笔朴实、语言简洁又带感情色彩 精读散文(三)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一、主题1、通过对台湾春寒斜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 2、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子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青少年时代的大陆记忆给他带来慰藉和痛苦,相 隔25年催生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滋养了对故乡的想象 3、通过塑造这一形象传达出漂泊他乡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4、表现了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由衷的赞美 二、结构特征(多种感觉方式展开想象,多种意向会聚于统一意境) 1、以写诗的方法写散文,以情感和意境来组织和结构文章,将多种与雨有关的意向会聚于一体抒发情感①对人民忠诚→救担架员民工牺牲生命②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借被子知是嫁妆要送回③关心同志→给“我”馒头开饭 2、写台北的春雨,交叉运用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幻想等联想和想象方式编织成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n P t P α γ C D A B ω P 12δδt h s = 12ωδt h v = 2=a 21222δδt h s =12 1 24δδωt h v =22 124t h a δω=2122)(2δδδ-- =t t h h s )(4121 2δδδω-=t t h v 22124t h a δ ω-=绪论:机械: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器: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能够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统称为机构。构件:机构中的(最小)运动单元一个或若干个零件刚性联接而成。是运动的单元,它可以是单一的整体,也可以是由几个零件组成的刚性结构。零件:制造的单元。分为:1、通用零件,2、专用零件。 一:自由度:构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约束:对构件独立运动所施加的限制称为约束。运动副: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可动联接。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根据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形式,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F = 3n- 2PL-PH 机构的原动件(主动件)数目必须等于机构的自由度。复合铰链:三个或三个以上个构 件在同一条轴线上形成的转动副。由m 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包含的转动副数目应 为(m-1)个。虚约束:重复而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虚约束应除去不计。局部自由度: 与输出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可删除。 二:连杆机构: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转动副和移动副)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用以实现运动的传递、变换和传送动力。优点:(1)面接触低副,压强小,便于润滑,磨损轻,寿命长,传力大。(2)低副易于加工,可获得较高精度,成本低。(3)杆可较长,可用作实现远距离的操纵控制。(4)可利用连杆实现较复杂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缺点:(1)低副中存在间隙,精度低。(2)不容易实现精确复杂的运动规律。铰链四杆机构:具有转换运动功能而构件数目最少的平面连杆机构。整转副:存在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构成:整转副是由最短杆及其邻边构成。类型判定:(1)如果:lmin+lmax ≤其它两杆长度之和,曲柄为最短杆;曲柄摇杆机构:以最短杆的相邻构件为机架。双曲柄机构:以最短杆为机架。双摇杆机构:以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2)如果: lmin+lmax >其它两杆长度之和;不满足曲柄存在的条件,则不论选哪个构件为机架,都为双摇杆机构。急回运动:有不少的平面机构,当主动曲柄做等速转动时,做往复运 动的从动件摇杆,在前进行程运行速度较慢,而回程运动速度要快,机构的这种性质就是所谓的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 压力角:作用于C 点的力P 与C 点绝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α。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γ,死点:无论我们 在原 动件上施加 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机构运 动,这种位置我们称为死点γ=0。解决办法:(1)在机构中安装大质量的飞轮,利用其惯性闯过转折点;(2)利用多组机构来消除运动不确定现象。即连杆BC 与摇杆CD 所夹锐角。 三:凸轮: 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从动件: 被凸轮直接推动的构件。机架: 固定不动的构件(导路)。凸轮类型:(1)盘形回转凸轮(2)移动凸轮 (3)圆柱回转凸轮 从动件类型:(1)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1)直动从动件 (2)摆动从动件 1基圆:以凸轮最小向径为半径作的圆,用rmin 表示。2推程:从动件远离中心位置的过 程。推程运动角δt ;3远休止:从动件在远离中心位置停留不动。远休止角δs ;4回程:从动件由远离中心位置向中心位置运动的过程。回程运动角δh ;5近休止:从动件靠近中心位置停留不动。近休止角δs ˊ;6行程:从动件在推程或回程中移动的距离,用 h 表示。7从动件位移线图:从动件位移S2与凸轮转角δ1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从动件位移 线图。1.等 速运动规 律: 1、特点:设计简单、匀速进给。始点、末点有刚性冲击。适于低速、轻载、从动杆质量不大,以及要求匀速的情况。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推程等加速段运动方程: 推 程 等减速段运动方程: 柔 性冲击:加速度发 生有限值的突变(适用于中速场合) 3、简谐运动规律: 柔性冲击 四:根切根念: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有时会发现刀具的顶部切入了轮齿的根部,而把齿根切去了一部分,破坏了渐开线齿廓,如图这种现象称为根切。 根切形成的原因:标准齿轮:刀具的齿顶线超过了极限啮合点N 。 不根切的条件可以表示为: 不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标准齿轮:指m 、α、ha*、c* 均取标准值,具有标准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且分度圆齿厚s 等于齿槽宽e 的齿轮。 成型法:加工原理:成形法是用渐开线齿形的成形铣刀直接切出齿形。加工:(a) 盘形铣刀加工齿轮。(b)指状铣刀加工齿轮。缺点:加工精度低;加工不连续,生产率低;加工成本高。优点:可以用普通铣床加工。 范成法:加工原理:根据共轭曲线原理,利 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传动时,两轮的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加工:(a)齿轮插刀:是一个齿廓为刀刃的外齿轮。(b)齿条插刀(梳齿刀):是一个齿廓为刀刃的齿条。原理与用齿轮插刀加工相同,仅是范成运动变为齿条与齿轮的啮合运动。(c)滚刀切齿:原理与用齿条插刀加工基本相同,滚刀转动时,刀刃的螺旋运动代替了齿条插刀的展成运动和切削运动。 九:失效: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称为失效。类型:(1)断裂。在机械载荷或应力作用下(有时还兼有各种热、腐蚀等因素作用),使物体分成几个部分的现象,通常定义为固体完全断裂,简称断裂。静力拉断、疲劳断裂。(2)变形。由于作用零件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使零 1 1PN PB ≤2 sin sin * α α mz m h a ≤ α 2* min sin 2a h z = )]cos(1[212δδπt h s -=)sin(2112δδπδωπt t h v =)cos(2122122δδπ δωπt t h a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1-2单元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注意打“★”为中考说明要求掌握的重点。第1课鸦片战争 一、知识结构: 1、时间:1840.6—1842.8 2、侵略者:英国 3、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6、影响:见“重点内容提要2” 二、重点内容提要: 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⑴时间:1842年⑵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知识结构: 1、时间:1856.10—1860.10 2、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4、主要罪行: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⑵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5、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二、重点内容提要: ★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 ★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详见第8页表格。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⑴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 ⑵左宗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经过: ⑴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⑵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争战”策略。⑶先收复乌鲁木齐附近地区,然后进攻吐鲁番,挺进南疆。 3、结果:

心得体会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培训学习笔记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培训学习笔记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培训学习笔记反思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现代教育应用技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9月10日是我国第31个教师节,那天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现代教育应用技术培训学习,在自己的节日对自己进行业务充电,让我感觉这个教师节过的充实、有意义。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平时积累的关于一些电子白板的知识碎片得到了系统化升华,现将几点粗浅的体会,与同仁共勉: 电子白板是一种综合利用文字、图形、视频、声音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的教学辅助工具,它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能让教师的教学游刃有余,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只要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它就可以创设丰富的活动情景,呈现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这不仅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还能通过颜色、字体的变换,图像的闪烁,声音的变化,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做出提示。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的特点之二,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东西表现出来。科学课上,没有实验条件的的情况下,一般都是老师凭空讲解,学生凭空想象来进行教与学,最好的时候也不过是有几张图片做参考。采用电子白板课件辅助教学,老师就可以在白板上模拟抽象

的东西,使教师讲课言之有物、具体实在,学生听课也不会云里雾里听不懂,课堂效果极佳。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的特点之三,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理解力。语文课上,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都可以运用白板中的勾画、拖放、照相等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读自悟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得到提高。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的特点之四,能够全面记录教学过程,便于学生复习和总结。电子白板教学,无论是老师的操作,还是学生答题的操作,都可以通过软件中的录播功能自动存储成视频文件,便于学生查找问题,进行总结和复习。 当今速度多变的时代,学生接触媒体比较多,接受知识的方法和学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电子白板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教学辅助工具,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应该认真学习和应用,并且还要用好。我们的教学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衙镇中心小学王红燕)第二篇、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 训心得体会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培训学习笔记反思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这次参加了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其中的课程:培训准备、编写教学设计方案、选择教学用的媒体、理解和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处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集成与开发、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体验单元教学设计、培训的总结与提高。在现代教育理念与实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齿轮传动【圣才出品】

第11章齿轮传动 11.1复习笔记 【通关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及标准直齿锥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和强度计算。学习时需要掌握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分析及计算、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计算载荷及参数选择,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针对三种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由于计算难度较大,通常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方式考查其中的重难点,比如设计计算中,许用应力的计算和选取,齿轮的受力分析等。复习本章时不应以计算为重点,需理解记忆其中要点。 【重点难点归纳】 一、轮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准则 1.轮齿的失效形式(见表11-1-1) 表11-1-1轮齿的失效形式

2.齿轮设计计算准则 (1)对于闭式齿轮传动,必须计算轮齿弯曲疲劳强度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对于高速重载齿轮传动,还必须计算其抗胶合能力。对于一般的传动,选择恰当的润滑方式和润滑油的牌号和粘度。 (2)对于开式传动,只需计算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以免轮齿疲劳折断。 二、齿轮材料及热处理(见表11-1-2) 表11-1-2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三、齿轮传动的精度 1.误差对传动的影响 (1)影响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2)影响传动的平稳性; (3)影响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2.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 齿轮的精度按国家标准规定,可分为13个精度等级:0级最高,12级最低。常用的是6~9级精度。 四、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见表11-1-3) 表11-1-3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见表11-1-4) 表11-1-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心得体会 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笔记

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笔记 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笔记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_培训心得体会 在这次培训当中,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 一、理念上的更新 此次培训虽然是网上学习,但是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另外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同样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

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做为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通过聆听专家们对“资源检索与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微课设计与制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太落后与不足。 三、细节上的渗透 本次培训中,专家教授们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正真的学有所获。 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这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我会一如既往的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这将是我努力奋斗的目标!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笔记(完整版)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真题笔记)

考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的参考书是什么?怎么读这些书呢?需要了解些什么信息? 我跟你分享下我的考研经验,参考书里面我会提到。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 现代文学方向参考书目共有14本。分别为: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这个书目就是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时一直以来给出的考研指定书目,自2009年起,北大不再指定书目,不过实际上院里的老师们讲,考研依然按照这些书出题,所以好好看这些书就行。 一门专业课,一门专业基础,共有300分。 其中,专业课150分中,名词解释为30分,共6个。每个五分。论述题五选四,每题30分。 文学基础,大综合50分。大题(论述题)为100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述题共占据了220分,可谓得论述者得天下。 1、招考信息:有关北大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考试信息,如:招生人数、录取人数、历年报考人数、考生来源情况、录取标准、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参考书目,等等。(这些信息在网上多逛逛你就能找到了,我就不赘述了。) 2、复习资料:包括历年专业课真题、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笔记、授课讲义,一些专题复习笔记等。这个我是在网上买的,内容很丰富也很完整,当然,价格也不低;这里就不具体说哪个网了,免得被怀疑是打广告。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网上买资料不要轻易地随意把钱打给陌生人,不安全,我就差点被骗。 根据我自己的考研经验,我整理了一下主流的一些方法论,摘论如下: 专业课,照搬教材定论只能及格,观点陈旧平庸也没有高分。这就对专业课的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能融会贯通,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那么基础再好,也只能仰天长叹。现当代文学对于作品的阅读不可或缺。北大出题总是会强调结合具体作品,结合具体作家,所以这一点十分关键。 因此,仅以现代文学方向来论,阅读作品和相关作品的评论是重点中的重点,阅读评论主要是参考论述观点,阅读作品最重要的是体会和感悟,解答论述题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当然中间也不能缺乏一些经典的观点。因此我的思路是,整个现代文学来说,必须重点读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三本书,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中提及关键作品,必须有一个阅读基础,这是作论述题的关键。这部分几乎涵盖了整整120分的分值。 其次,就专业基础来说,对于古代文学,古代文论,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论四个方面,基础性的是理解外国文论的各种流派理论,这对于专业基础课中的大题是非常有益处的,因为,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间歇运动机构)

第6章 间歇运动机构 6.1 复习笔记 主动件连续运动(连续转动或连续往复运动)时,从动件做周期性时动、时停运动的机构成为间歇运动机构。 一、棘轮机构 如图6-1所示,机构是由棘轮2、棘爪3、主动摆杆和机架组成的。 运动原理:主动棘爪作往复摆动,从动棘轮作单向间歇转动。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动可靠、棘轮轴每次转过角度的大小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节。 缺点:工作时有较大的冲击和噪音,运动精度较差。 因此棘轮机构适用于速度较低和载荷不大的场合。 棘轮机构按结构形式分:齿式棘轮机构和摩擦式棘轮机构;按啮合方式分:外啮合棘轮机构和内啮合机构;按运动形式分:单动式棘轮机构、双动式棘轮结构和双向式棘轮机构。 图6-1 棘轮机构 1.棘爪工作条件 在工作行程中,为了使棘爪能顺利进入棘轮的齿底,应满足: 90α?>?+-∑ 其中,α为棘齿的倾斜角,?为摩擦角,∑为棘爪轴心和棘轮轴心与棘轮齿顶点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为了使传递相同的转矩时棘爪受力最小,一般取90∑=?,为保证棘轮正常工作,使棘爪啮紧齿根,则有: α?> 2.棘轮、棘爪的几何尺寸计算 选定齿数z 和确定模数m 之后,棘轮和棘爪的主要几何尺寸计算公式如下: 顶圆直径 D m z =; 齿高 0.75h m =; 齿顶厚 a m =; 齿槽夹角 6055θ=??或; 棘爪长度 2=L m π。

二、槽轮机构 如图6-2中所示,该机构是由带圆销的主动拨盘1、带有径向槽的从动槽轮2以及机架组成的。其中,拨盘和槽轮上都有锁止弧:槽轮上的凹圆弧、拨盘上的凸圆弧都是起锁定作用。 工作特点:拨盘连续回转,当两锁止弧接触时,槽轮静止;反之槽轮运动,实现了将连续回转变换为间歇转动。 特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机械效率高,能平稳地、间歇地进行转位。因槽轮运动过程中角速度有变化,存在柔性冲击,因此不适合高速运动场合。 图6-2 槽轮机构 运动特性系数τ:槽轮每次运动的时间m t 对主动构件回转一周的时间t 之比,有: m 2 = 2-= t z t z τ 其中,z 为槽数,是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 为保证槽轮机构运动,其运动特性系数τ大于零,根据上式可得z ≥3,一般取z=4-8。上式表明,这种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τ总小于0.5,为得到τ大于0.5的槽轮机构,设拨盘上均匀分布的圆销数目为K ,则运动特性系数: (2) 2K z z τ-= 三、不完全齿轮机构 如图6-3所示,在主动齿轮只做出一个或几个齿,根据运动时间和停歇时间的要求在从动轮上做出与主动轮相啮合的轮齿。其余部分为锁止圆弧。当两轮齿进入啮合时,与齿轮传动一样,无齿部分由锁止弧定位使从动轮静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