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品质管理资料

护理品质管理资料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第二章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理质控组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督 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医院质量委员会每月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并反馈到全体护士长。 4、实行护理部、护理质控组、护士长、科室质检小组四级网络质量管理。科室质检小组每 周抽查两次,每月召开会议;护理部每日抽项查、每月全面检查,并有记录、总结。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以护理质量回复书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6、科室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护理质量回复书的形式及时汇报护理 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及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二、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针对卧床、行动不便及各种导管治疗等患者,建立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或护理安全管 理制度及监控措施。 2、医院及科室每月组织学习,督导检查制度落实情况。 3、护理部成立危重病人专项护理质量管理组,严格落实工作职责,定期、不定期进行质量督 导检查。 4、护理部每月组织召开专项护理质量管理会议一次,总结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持 续改进方案。 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1、根据医院的总体规划,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及工作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 月工作计划及周工作计划。 2、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具体考核办法。 3、按工作计划及考核办法检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重点检查实施及落实情况。 4、由护理质控组、护士长共同完成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 5、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反馈给相关科室及人员。 6、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此措施告之相关科室及人员。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并作为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四、护理部对重点部门的质控计划 1、护理部组建质量管理委员会,各重点部门成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小组。 2、护理部对重点部门进行不定期的质量控制,并与每月一次的综合质量督导检查相结合,完

护理_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科 年度:2013年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并设有质控员,质控员职责明确。 2、护士长负责制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各质控员按职责定期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3、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制订本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 4、日常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要求每月每项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在科室周会上对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阳

成员:静、欧敏、侯茂华、林巧、成凤、维、江利霞、周超琴、黄耀皿、 具体职责:负责科室日常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包括科室核心制度落实、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三基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病区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院感、抢救仪器、抢救车的管理,不良事件等。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通报、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培训,不断持续改进。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2013年度科护理质量目标 1、床护比≥1:0.4 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压疮、各种护理缺陷、跌伤、走失、坠床、静脉炎等)≤20人次;护理严重差错、事故为0。

3、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各种信息知晓率、护理措施执行率≥95%、健康教育90%。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计划按二甲办、护理部要求,以科室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下继续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使护理工作不断得到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组长:阳(主管护师)。 副组长:侯茂华(护师)、静(护师)、欧敏(护师) 小组成员: 侯茂华(护师)、欧敏(护师)、周超琴(护师)、勋明(护师)、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各质控 组织定期活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加强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职责、 护理质量标准等,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3、制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和护理质控计划,并组织实施。 4、制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 5、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 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7、科室质控组织每半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每月进行一次质控小结,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 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9、加强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工作,检查督促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 11、建立护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各科室护士长每月对本科室护理人员考核评价一次,护理部每月对护士长考核评价一次。 13、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达标情况: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100%;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100%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6)病区管理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7)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8)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96.7%; (9)压褥发生次数为“0”; (10)严重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次数为“0”。 一是改变护理部督查质控方式,从以过程为导向转变为以结果为导向,将以前定期全院巡查模式改为针对性蹲点、抽查、暗访等灵活的方式,从而集中力量加强薄弱科室和薄弱环节的整改。 二是强化患者安全保障,重点是加强关键流程规范,如血标本采集/送检、小手术器械清洗/打包、手术备皮流程、约束带使用规范等; 一、主要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基础护理、分级护理 2、消毒隔离 3、急救物品配 (1)主要存在问题:急救车内脏,车上放物品,封存、非封存车记录欠规范,分管护士未按时检查,车内卡物不符,一次性物品、药品过期,麻醉咽喉镜未处于备用状态;吸引器未防尘、负压不符;护士不知晓急救车内物品数量及吸引器放的位,口述急救车内药品种类、作用及注意事项回答不全;氧气筒未挂空满标识,氧表、氧气筒无防尘装;电动吸引器积尘。 (2)原因分析: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分管人员不定期检查,日常对急救药品、物品相关知识学习不够。4、护理文书 上半年护理记录质控组工作按计划完成,总结如下: 一、一月份重点检查医嘱单、体温单质量,主要存在医嘱时间与执行时间完全一致,医嘱漏签名及皮试记录时间不符情况,反馈后各科都能改正。 二月份重点检查手术记录,在手术记录方面,存在手术护理记录与临床科室护理记录缺乏连续性,还有术前无健教,记录缺少术前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64079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务部工作制度 二、护理部工作制度 三、病历管理制度 四、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五、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六、处方点评制度 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八、麻醉药品、精神类药品管理制度 九、整形美容外科工作制度 十、美容皮肤科工作制度 十一、激光室工作制度 十二、微创注射室工作制度 十三、口腔科工作制度 十四、麻醉科工作制度 十五、检验室工作制度 十六、药房工作制度 十七、药品采购工作制度 十八、药品验收和保管制度 十九、药品质量监控制度 二十、档案室工作制度

1、根据医院工作计划的相关要求,具体组织实施。 2、组织各医疗、医技科室进行正常的医疗业务工作,协调各业务科室之间的工作联系,组织重大手术和危重病人会诊抢救,督促和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采购、供应及管理。 3、具体实施技术管理:定期分析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措施,加强技术培训,改善设备条件,大力开展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保证专科技术建设的不断发展。 4、加强基础医疗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医疗工作的质量,严格督促检查。 5、督促检查医疗技术操作常规和各级各类业务人员职责的贯彻执行。 6、积极做好医疗事故与差错的防范工作,对已发生的医疗事故要及时调查,组织讨论,并向院长提出处理意见,不断改进医疗工作和医疗作风。 7、制定培训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业务水平,定期进行医疗业务考核,并建立好医疗人员技术档案。 8、经常深入医疗业务科室,及时了解医疗工作情况,向院长汇报,提供改进医疗业务活动的建议,保证以医疗为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9、负责处理院内外医政工作的联系,邀请专家会诊。 10、接待医疗业务方面的来信来访和参观访问事宜。 11、领导所属部门的工作。 12、管理医疗业务委员会的工作、发挥委员会的业务管理、技术监督和业务检查、评定、考核工作。定期召开委员会研究、讨论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13、对临床、医疗科室的医疗质量工作按即定考核方案定期给以考核,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

2015年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为强化“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抓好护理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质量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的目标要求,以创二级甲等医院为核心,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重点,落实PDCA的质量管理方法,采取目标式、数据化管理促进医院护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特制定本年度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一支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1、完善由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八个护理质控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内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分为病房管理质量控制组、基础护理质量控制组、护理记录质量控制组、护理规章制度落实组、三基训练控制组、护理服务质量控制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质量控制组。 2、落实各专科护理小组技术指导的职责,专科小组分为压疮/伤口防治管理小组、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等。为压疮的治疗以及安全输液提供技术指导,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护理安全。 3、护士长为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成立相应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明确职责落实到位,并要求有质控记录可查。 4、采取以科室自控为核心,院控为重点的二级质控模式,以达到护士能自觉规范执业的目的。 二、修订、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及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记录表

1、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根据卫生部2012年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并在2017年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修订并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各项质量标准以目标管理为导向,注重护理效果的评价。各专业小组要及时修订各组的检查标准,护理管理组增加护理核心制度检查等。 2、修订护理质量检查表格,将检查结果、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效果评价融为一体,直观体现持续改进效果。 三、制定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目

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记录本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本 科室:护理部

年度:2016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2、本质量控制记录本由各科室护士长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年度护理质量控制计划、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控制指标。 5、科室根据医院的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各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6、日常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要求每月至少检查 4 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关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阅后签字负责。 7、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8、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制度 (一)护理部将日常督察与月检查相结合,坚持每周1 深入病房 2次督查各病区的护理工作落实情况,特别是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落实情 况,对发现的各类隐患及时纠正,现场处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每周进行单项重点质量检查,每月组织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提出整改措施,限时整改,并随时下科室督察落实整改情况。 (二)各科室质控员根据护理质量标准,每日对分管的护理项目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与护士长联系,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三)各科护士长根据《护士长手册》上的工作要求,每日有重点的检查,有目的地跟班检查,把好医嘱关、查对关、交接关、特殊检查诊疗关、护理记录关、健康教育实施关,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登记,及时反馈当事人立即整改。 (四)护理部每月在护士长会上汇报、讲评当月质控结果,指出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供代鉴,对共性问题制定可行的改进措施。 (五)护理部每月初将日常督查以及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后,报送医院信息科进行奖惩。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名单: 蓝正英杜小丽凌智聪涂汉梅邓春燕黄春燕邓素芳古月霞

护理质量检查内容主要有

护理质量检查内容主要有? 一、护理质量评价的目的及内容 (一)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目的 ①可以衡量工作计划是否完成,衡量工作进展的程度和达到的水平。 ②检查工人作是否按预定的目标或方向进行。 ③根据提供护理服务的数量、质量,评价护理工作需要满足病人的程度、未满足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因素。为管理者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④评价指标和批准的确立是质量控制的主要形式和护理的指南。 ⑤通过评价工作结果,可以肯定成绩,找出缺点和不足,并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可通过比较,选择最佳方案,如选用新技术、新方法等。 ⑥可检查护理人员工作中实际缺少的知识和技能,为护士继续教育提供方向和内容。 ?2.原则 (1)评价应是实事求是的。评价应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将实际执行情况与原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比较。这些标准必须是评价对象能够接受的,并是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衡量的。 (2)对比要在双方的水平、等级相同的人员中进行,就是所定标准应适当,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的标准不是所有的护士都能达到的。 (二)护理质量评价的内容 护理工人作质量控制的对象主要包括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质量两个方面。根据控制纠正措施作业环节不同的分类方法,控制内容包括:对护理工作的基础质量(属前馈控制,也可称背景或要素质量)、过程质量(属现场控制,也称环节质量)、结果质量(属反馈控制,也称终末质量)进行控制,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质量(属前馈控制)、行为质量(属现场或环节控制)、结果质量(属反馈控制)进行控制。 1.护理人员质量评价 定义:即对执行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的正式的评价,考察其完成护理工作的情况。 护士工作的任务和方式是样化的。因此在评价中应从不同方面去进行。如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成任务所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其他人一起工作的协调能力等。近年来,对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96836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1.根据医院的总体规划,总结本部门的特点及工作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及周工作计划。 2.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具体考核办法。 3.按工作计划及考核办法检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重点检查实施及落实情况。 4.由护理部质控组及护士长共同完成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 5.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反馈给相关科室及人员。 6.针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此措施告知全体护理人员。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并作为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8.对临床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并登记记录,制定相应护理常规,报护理部审批、备案。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成立由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护士长二级网络质量管理,科室质检小组每周抽查两次,护理部每月全面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以护理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6.科室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及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对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树立“以人为本,满意服务”的服务理念,用真心,真情为患者服务。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新仪器的使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4.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履行告知程序,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创伤性操作等需履行签字手续。 5.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6.维护全局,搞好医护配合,加强护患沟通。 7.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及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8.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9.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10.注意药品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1.病房各类药品放置有序,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12.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护理部,不得隐瞒,并保存好病历。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为保障医疗安全,加强护理管理,医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全院的护理管理工作。 1、组长:李玲 组员:张宽凤、阎晓晓、崔峰 2、工作任务 (1)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理管理小组负责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2)定期开展质量教育,负责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树立病人至上,质量第一的观点。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护理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护理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判定护理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做到质量标准化。审校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4)建立护理质量保证体系,定期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督促检查和评价。 (5)掌握科室治疗、护理等护理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6)对重大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7)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3、工作制度: (1)经常深入科室,调查研究有关护理质量情况,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2)对全院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定期进行考核、分析和评价。 (3)根据医院的护理工作发展情况,调整和修订护理质量标准。 (4)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组员例会,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会议,分析护理质量现状,寻找护理质量缺陷及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制定下季度质量责任目标。 (5)小组成员,负责护理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二、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1、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100%(合格分90分) 2、特别护理质量合格率≥90%(合格分80分) 3、一级护理质量合格率≥90%(合格分80分) 4、急救药品、器械、设备齐全适用,完好率100% 5、毒麻药品管理符合规范要求(专人、专柜管理、专用处方、专用帐册、钥匙随身携带) 6、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分80分) 7、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 8、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9、常规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10、一次性物品用后毁形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11、五种护理表格合格率≥90%(合格分80分) 12、护理严重差错发生率0 13、病房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完善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年版)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 2016年9月25日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 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 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

制工作。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第九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以下称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医疗质量管理专门部门,负责本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二级以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以下称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医疗管理、质量控制、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学工程、信息、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临床、药学、医技等科室负责人组成,指定或者成立专门部门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或者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具体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记录本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

记录本 目录 急诊科应护理质量管理成员组成 (1)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2-4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度.. (5)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6-8 护理质量管理流程图 (9) 护理质量管理培训记录表............................ 10-12 护理质量小组工作总结 ................................... 1 3

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成 组长:陈忠艳 成员:马雪玲、包荣春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主管副院长指导下,由护士长具体牵头并独立行使护理质量管理职责,全院护理人员参与和开展的日常工作,兼容质量管理与日常工作为一体的常设机构。 1.护士长是为病员治病创造良好氛围的领导,是具体管理者,同时也是具体指挥者和第一线的工作者。 2.全体护士都是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也是具体工作者。 二、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一环,护士的高尚医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她协调着护理人员与病员、社会和医务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护理人员应当遵守护理规范和要求。 3.护理人员是白衣天使的楷模,应当具有一颗善良而纯洁的心,想为病员所想,视病员如亲人。乐於接触病员,与病员交谈,进行思想工作,了解病员的心理动态和思想情绪,弄清病员焦虑、恐惧、悲观心理负担或特殊原因,让病员减轻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护理人员应讲文明,严格要求自己,不任性,不凭兴趣办事,不随心所欲;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性情不急躁,能沉着地控制 个人情绪,心胸豁达,始终保持护士的崇高职业形象。 5 .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不怕苦、不怕脏和累,忠于职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及职责

2017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及职责 (整理者:l y l ) 分管领导: 组长: 组员: 组织职责: (1)、指导各级护理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科室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本科室护理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4)、对重大护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院部汇报护理质量检查情况。 (6)、对院内有关护理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要求。 组长职责: 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病区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副组长职责: 1.完善病区内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各班次的岗位职责、服务规范、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等,并严格执行。 2.加强安全教育,使本病区的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各类群体突发事件和应急意外事件的处理流程。 3.正确使用护理部统一制作下发的各种标识以及护理安全的警示标识。 4.对高危人群实施监控措施并定期将结果上报。

5.及时传达护理部组织的年度安全教育、季度质量讲评及每月护士长例会精神,组织落实本科室护理安全讨论,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剖析,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检查,找出环节管理、流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组员职责: 1.了解负责病人的病情,检查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时发现和指正环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2.参与科室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检查。 3.定期抽查科室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工作。 4.定期对急救物品、病房管理、消毒隔离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提出书面意见。 5.实地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做到有记录、有反馈。 6.参与护士的“三基”理论及技能考核。 7.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8.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9.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 10.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特殊治疗检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11.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12.对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照执行。 13.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14.各类药品放置有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15.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指导护理人员熟悉放置位置,熟练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16.负责其他事务和及临时性工作。 cn卫生院

护理质量控制有哪些内容

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 2010-11-22 16:39【大中小】【我要纠错】 护理管理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又是管理水平的体现,而护理质控是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将我院护理质控情况简介如下。 1建立健全护理质控方案 1.1制定护理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医院护理质量标准可包括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及临床护理质量标准。 1.1.1护理技术操作的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包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总的标准为: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正确、及时、确保安全、节力、省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操作程序,动作熟练。标准值为90%~95%.计算公式为: 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 =考核护理技术操作合格次数考核护理技术操作总次数×100%. 1.1.2护理管理的质量标准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达标措施及考核办法,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主要是通过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实行三级管理,病房、门诊、手术室、供应室等是护理基本单位,这些部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全院的护理质量,因此对医院各护理单位及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应制订质量标准,进行质控管理。 1.1. 2.1病房管理的质量标准(1)病房管理:①病房室内外要求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具体要求走廊光亮、配膳间、污物间、洗涤间及厕所清洁、整齐、无臭味、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工作有秩序,物品存放整齐。病室内空气新鲜,设备规格化,床单位清洁整齐。毒麻药、贵重药有专人管理,药柜加锁,账物相符。②加强对探视、陪住人员的管理。 ③预防医院内感染及护理合并症的发生。④定期征求患者意见,并进行卫生宣教。每月至少如开一次工作座谈会。(2)基础护理与重症护理:①观察病情仔细、及时,做到五掌握(诊断、病情、治疗、检查结果及护理),并掌握陪住人数。②患者床单位清洁、整齐。③患者口腔、头发清洁,皮肤清洁无压伤,指(趾)甲清洁。④各种引流瓶及管道清洁通畅,达到要求。⑤晨、晚间护理认真执行。⑥及时为危重患者制订护理计划、提出专科护理要求,并严格执行,无合并症。⑦抢救时,配合技术熟练,药品、器材准备齐全,执行医嘱准确、及时。(3)无菌操作与消毒隔离:①各项无菌操作如注射、导尿等符合无菌要求。②浸泡器械的消毒液的浓度、更换时间及液量达到标准。③扫床按“一人一巾”湿扫,扫床巾浸泡消毒。每个患者小桌用一块抹布擦拭,用后消毒。餐具每次用后消毒。便器用后消毒。④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用紫外线消毒空气并做细菌培养。每次细菌培养有日期与结果的登记。⑤传染病患者要求严格执行隔离制度。⑥所有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确保无过期物品;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⑦了解使用的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应用范围及配制方法。⑧分清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处理。(4)护士素质、服务态度:①穿清洁、整齐的工作服、工作鞋、戴帽,举止

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考核表

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考核表 检查内容 扣分标准 1.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建立网上报告系统,鼓励护士网上报告护理安全隐患、护理不良事件。各科室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每周有登记、每月有讨论分析,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6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患者施行两种以上识别方法,严格执行腕带标识制度,每日查对医嘱并有记录。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并需两人核对后,方可执行(8分) 一项未落实扣2分 3.准确执行医嘱,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严格执行手术核对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发生错误(8分) 一项未落实扣2分 4.各科室有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护士知晓应急程序。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措施(如输血、输液、管道护理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有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正确实施预防压疮有效护理措施(8分) 一项不符合扣1分。病人发生走失、坠床、跌倒、烫伤此项不得分 5.急救车用物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物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急救药品无破损、浑浊、变质、过期;有专人管理,每周清点并记录;用后及时补充(10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5分 6. 急救器材;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氧气、吸痰器、呼吸囊、除颤仪等仪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急救物品完好率100%(10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备用氧气为零或氧气表已坏、吸引器无负压、呼吸囊漏气此项不得分 7.常备注射药品定点存放,标签醒目,放置整齐,药品不得混放;有效期管理,外形相似药品分开放置,每月清理并有记录(10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8.口服药原始包装保存,无过期药品、物品;特殊药物、如注射用胰岛素置于冰箱内保存,注明开始使用日期、时间并签名,使用期限按说明书要求;其他药按规范放置(10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9.外用药、内用药、消毒剂分类、定点存放,不得混放;标签醒目;无过期、变质药品;原装容器储存,容器一次性使用(10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发现药品混放、变质、过期此项不得分 10.特殊药品(如精神药品等)应定量存放,标识醒目,专人负责,专柜专锁保管,用后及时记录并补充,每班严格交接并签名;10%氯化钾等高浓度药品应专柜存放,标识醒目(10分) 无专人管理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勤奋;无专柜专锁此项不得分 11.药物过敏试验应带急救盒(抢救用药及用物),并向病人宣教注意事项(5分) 不符合要求扣1分 12.学生、进修生实习期间,应在注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工作,严格执行《护士条例》相关规定(5分) 一位学生不符合要求扣2分 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考核表 时间:考核人: 科室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指标一、床护比(NQI-01) (一)医疗机构床护比(NQI-01A )。 定义:单位时间内,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与医疗机构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 医疗机构床护比(1:X )=1:医疗机构执业护士人数同期实际开放床位数 (二)病区床护比(NQI-01B )。 定义:单位时间内,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与医疗机构病区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 病区床护比(1:X)=1:医疗机构病区执业护士人数同期实际开放床位数 (三)重症医学科床护比(NQI-01C )。 定义:单位时间内,重症医学科实际开放床位与所配备的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重症医学科床护比(1:X)=1: 重症医学科执业护士人数 同期重症医学科实际开放床位数 (四)儿科病区床护比(NQI-01D)。 定义:单位时间内,儿科病区实际开放床位与儿科病区所配备的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 儿科病区床护比(1:X)=1: 儿科病区执业护士人数 同期儿科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和护理人力的匹配关系。了解当前实际开放床位所配备的护理人力配备状况,建立一种以实际开放床位为导向的护理人力配备管理模式,保障一定数量开放床位病区的基本护理人力配备。为医疗机构及其病区护理人力配备提供参考、评价指标。评价医疗机构、病区或重症医学科基本护理人力配备情况,可进行同级别医疗机构横向比较。 说明:(1)护士指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在本医疗机构注册并在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 包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护理管理岗位护士、其它护理岗位护士、护理岗位的返聘护士、护理岗位的休假(含病产假)护士。 排除:医疗机构职能部门、后勤部门、医保等非护理岗位护士,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人员,未在本院注册的护士。 (2)实际开放床位数指医疗机构实际长期固定开放的

护理质控记录

一月份护理工作小结一月份工作计划: 1、制定护理工作年计划、季安排、月重点 2、制定“三基三严”培训计划。 3、 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明确职责与分工。 4、对卫生局年终检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认真整改。 2、工作小结:本月按计划顺利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制订了 2010 年护理工作 年计划、季安排和月重点,拟定了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各项工作。组织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议,明确职责与分工,以便各负其责开展工作。对卫生局年终检查护理工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 一月份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病房杂物较多,健康宣教无床尾标识, 2、门诊注射室输液日卡不规范,个别护士着装不规范。 3、两病区护理文书有字迹潦草、涂改现象,三测单绘制欠美观;执行医嘱皮试结果未填写。 4、手术室环境欠安静,接送车欠整洁;巡回护士对抽考相关制度不知晓,患者出手术室无输液卡。 5、供应室布局欠合理,不符合院感要求。 6、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仪表有欠规范现象、劳动纪律较松懈。 3、整改措施: 1、护理部加强制度落实的督导。 2、强调护士长在科室管理中 的重要性。 3、科室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进行培训,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4、加强护士言行规范的学习。 5、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护理常规。 6、向分管院领导反映供应室布局不合理,院领导表示将和其它院领导协商,酌情整改。 4、护理部二月份护理工作小结二月工作计划: 1、深入科室检查、督导护理 文书书写情况。 2、安排春节值班和组织节前巡查。 5、工作小结:本月按计划圆满完成工作任务,针对上月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 题进行检查和督导,本月护理文书缺项漏项现象大有好转,各区域医疗废物按规范处理。护理部还组织科室护士长进行了春节前巡查:1、各科室春节值班人员已落实。2、急救药械管理规范,完好率 100%。3、备用药品及各类物品准备充足,但门诊观察室要多准备2 各备用氧气以备急需。6、存在问题: 1、病房杂物较多,三短九洁落实不到位。 2、消毒隔离制度 执行不到位,无菌容器封闭不严,地面欠清洁等。 3、门诊注射室一人一巾一带落实不到位。 4、两病区护理文书仍有涂改现象,三测单绘制欠主观、有漏缺项;护理记录单内容填写不完整。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 实施控制与管理。 二、护理质量实行病区、科室、护理部三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有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2、科护理质量控制组(2级):由3-5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3、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查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施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xxxxxxx医院 2018年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按照医院护理管理目标工作方案,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审细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建立护士长护理管理目标体系,加强科室管理,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就医安全,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二、具体目标 (一)护理管理目标 1、有年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半年及一年工作总结,并有效落实。 2、有护理管理制度及各科疾病护理常规,有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及处理预案。 3、有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及工作质量标准,护理核心制度落实到位。 4、护士长手册填写齐全、内容详实、符合要求。 5、实行合理弹性排班,人员搭配合理,做到紧急状态下的人力调配。 6、每半年对护士长考核一次。 (二)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1、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合格分 95 分) 2、病房安全管理合格率≥95%(合格分95分) 3、基础护理、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5%(合格分 95 分) 4、危重症护理合格率≥95%(合格分 95 分) 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合格分 100分) 6、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合格分 100 分) 7、在岗护士三基培训考试合格率100%(合格分60分)

8、健康教育覆盖率 100% 9、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和服务质量满意率≥95% 10、压疮、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达100%,年压疮发生次数为0(除难以避免性压疮及院前压疮)。 11、护理质量检查目标要求: (1)科室成立质控小组,有分工,每周检查1次,有记录。 (2)科室质控自查每月有成绩,每月召开一次全科护理人员会议,分析护理质量存在问题,落实医院护理质控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体现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 (3)护士长每日进行科室护理质量检查,有记录。 (4)不良事件及缺陷差错有登记并及时上报,每月召开全科室护理安全会议,对不良事件有分析,有讨论,有整改措施,有记录。(5)护理质控组每月对全院各科室进行检查督导,对发现的问题每月组织讨论分析,及时整改,并将存在问题作为下月质控的重点内容。(6)护理部每季组织检查一次,重点关注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加强对重点科室及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控制,定期对病区晨会和交接班质量进行质控4次/月,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每2天一位护士长负责夜班质量管理,及时将问题反馈至科室,并将存在问题、改进建议以书面形式报护理部。 (7)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分级护理到位。护理质量管理重点放在病区,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弹性排班,保证分级护理落实到位。(8)加强危重患者管理,确保患者安全。坚持开展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及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加强对ICU、新生儿室、产房、血液透析室、手术室、急症室等科室管理,每月进行质量督导、检查、评价。 (9)落实综合能力考核,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按照护士分层次管理要求,完成护士的综合能力考核。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责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工作制度及职责 1、有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是在护理部领导下,由护士长牵头并独立行使护理质量管理职责;全科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并认真开展日常工作。 2、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每年年底负责根据护理部有关审定、修改和完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工作流程、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对科室进行整改。 3、负责督导各项护理管理方案、规章制度落实,定期抽查。 4、遵照护理部每年护理人员质量管理、业务知识及安全教育方案,努力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5、认真调查研究,建立质量可追溯机制,每月召开一次护士会,传达护理部关于各项规章制度、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工作流程等执行情况,针对护理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处理,并采取改进措施。 6、对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考核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并作出评价。

7、定期召开护理质量管理人员会议,总结布署,对质量难点进行指导,对考核的总体情况作出评价。 8、抓好环节质量控制,每周对基础护理质量、特一级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病房管理质量进行自查,将存在问题及时考核、整改。并对科室存在的护理疑难问题及时上报,以得到对护理工作最大的支持。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为加强我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特成立三角城乡卫生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护士长牵头并独立行使护理质量管理职责;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并认真开展日常工作。 组长:张小燕护士长负责全院护理质量 及安全工作 成员:张香香负责护理安全工作 梁晓旭负责医疗垃圾分类工作 张海梅负责护理文书审核工作 张彦青负责病房管理 邴丽丽负责治疗室安全及消毒管 理工作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监管措施 为规范护理人员行为,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特制定护理质量监管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