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歧义句专项训练

歧义句专项训练

歧义句专项训练
歧义句专项训练

歧义句专项训练

一、常见的歧义句式。

(1)歧义语,是指同一语言材料,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理解,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就有两种理解:A.“猎人的狗被咬死了”;B.“猎人被狗咬死了”。

下面的句子都有歧义:

①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②三个学校的校长参加座谈。

③几个工厂的工人。

④学生的天职是读好书。

⑤他要粉蒸肉。

⑥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⑦我哥哥姐姐的同学。

⑧你为什么打他?

歧义语体现了语言含义的丰富性,但它同时又是一种病态语言,妨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影响人们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

(2)造成歧义的原因

一.同读音易造成歧义

(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

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例如:

我想起来了。(“起来”读qǐ lǎi 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 lai时,表示“我想到了”。)

再例如:

彩怡百货有的是化妆用品。(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2)多音词在口语中不产生歧义,在书面语中因为没有注音,有时便会出现歧义。例如:

他在办公室看材料。(“看”读kān 时,表示“看守”;读kàn 时,表示“阅览”。)空房间做什么用?(“空”读kōng 时,表示房间里没有东西;读kòng 时,表示把房间腾出来。)

二、不同停顿易造成歧义。

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说或读的停顿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例如:

这苹果不大/好吃。(苹果味道好)

这苹果/不大好吃。(苹果味道不好)

我们五人/一组。(我们这一组有五个人)

我们/五人一组。(每五个人分为一组)

三、词语限制模糊易造成歧义。

(1)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义。例如:

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车。

(A.未到旅社; B.过了旅社; C.旅社对面)

(2)相对意义之间有中间概念,容易出现歧义。例如:

这场足球我不赢。(虽然排除了“赢”意,但不一定就表示“输”,因为还有“不输不赢”,即和局。)

四、词语含义的多义性易造成歧义。

(1)小王租小周二间房子。(A.租房给小周;B.向小周租房)

(2)思维科学。(A.“科学”为名词,关于思维方面的科学;B.“科学”为形容词,思维方式很正确)

(3)他爬过山没有?

(A.他爬过去这座山没有?过,动词B.他以前有没有爬山?过,助词)

(4)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走”可理解为“行走”、“离开”。)

(5)他的故事讲不完。(A.他讲的故事;B.关于他的故事)

(6)他的小说看不完。

(A.他收藏的小说多,看不完;B.他写的小说多,看不完。)

五、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关系易造成歧义。

(1)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例如:

两个师范的学生来到锦江公园。(A.两个学校;B.两个学生)

如:学校来了三个医院的医生。

(A.学校来的医生只有三个,是一个医院的;B.学校来的医生共三个,来自三个医院。)

(2)多个定语或状语易产生搭配上的歧义。如,对老师的看法如何?(A.老师的看法;即看法是老师的;B.对老师的看法;即看法不是老师的)

②并列短语的搭配易产生歧义。

如:张连和黄惠的朋友。(A.张连和黄惠的/朋友;B.张连/和黄惠的朋友。)

例如:主要的领导和记者都来了。(A.主要的领导和记者;B.主要的领导和记者)

(3)动词与名词搭配,即可以构成动宾结构,也可构成偏正结构,因此易

产生歧义。例如:

爱护人民的军队。(A.爱护人民的军队——动宾结构;B.爱护人民的军队——偏正结构)

红烧牛肉(A.一种厨事活动;B.菜名)

(4)“动词+名词(的)+名词”易造成歧义。(动词的支配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例如:

发现了敌人的哨兵(A.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即哨兵发现了敌人的;B.发现了敌

人的哨兵,即发现了哨兵)

六、指代与省略等易造成歧义。

(1)“的”字结构指代不清引起歧义。例如:

开刀的是他的父亲。(A.父亲是医生,由他主刀;B.父亲是病人,要开刀)(2)代词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例如:妈妈要王玲和她的同学一起去。(A.***同学;B.王玲的同学)

例如:当他把钱还给美兵时,他对他笑了笑。

(A. 他对美兵笑了笑;B.美兵对他笑了笑。)

(3)省略造成的歧义。例如:

看到你那年才8岁。(A.我8岁;B.你8 岁)

(4)施事者和受事者不清造成歧义。例如:

这个人连老张都不认识。(A.“这个人”为施事者,这个人不认识老张;B.“这个人”为受事者,老张不认识这个人。)

(5)数量词和有关词汇不明产生歧义。

如:一边站着一位同学,守卫着校门。

(A.两位同学守卫在校门的两侧;B.只有一位同学站在校门的一侧。)

例题评析:

例题:下面句子中不产生歧义的一句是:

A. 2加4乘6等于多少?

B. 丁老师正在照相。

C. 冯先生到门诊看病去了。

D. 张云和赵虎在商场买东西。

如前例,A中“2加4乘6”属于多义短语。B中的“照相”和C中的“看病”都属于动词的施事受事方向不确定类型的。只有D句没有歧义。

(3)消除歧义的方法

①添加词语。

即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语句的适当位置添加适当的词语,使语意固定下来。如例①可在“认识”后面加上“他”,变成“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他。”

②改换词语。

当数量短语作定语造成歧义时,只要适当改换数量词,即可消除歧义。如例②将“个”改为“所”即可消除歧义。

③调整词序。

对那些由于递加定语修饰关系不明而造成的歧义,可以用调整词语顺序的方法来消除歧义。如例③可调整为“工厂的几个工人”。例②可调整为“学校的三个校长参加座谈”。

④变换句式。

根据语意将原来的一般句式变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使语意唯一。如例④可变为“学生的天职是把书读好。”

⑤设置语境。

当一个语意环境不“一定”时,应继续设置语境,使其达到“一定”,从而消除句子的歧义。如例⑤可加上“把粉递给他”,全句的意思即为“他要用粉来蒸肉”。

⑥添加标点。

对于那些因逻辑停顿不同而产生的歧义,在书面上添加适当的标点即可消除歧义。如例⑥可在“告”或“写”后添上标点,变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或“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⑦读出停顿。

对于那些因逻辑停顿而造成的歧义,如是口语,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读出停顿,如例⑦可读为“我/哥哥姐姐的同学”,或“我哥哥/姐姐的同学”等。

⑧读出重音。

在口语中,为了强调某一意义,可以读出句中的逻辑重音,以消除歧义,准确地表达出自己要表达的意义。如例⑧可根据需要重音“打”或“他”。

二、跟踪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歧义,试说出它们的不同理解。

⑴他走了一个多小时。

⑵马路的一边站着一个孩子。

⑶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⑷遗产纠纷已告某某。

⑸他借我一本书。

⑹天快黑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⑻游击队对敌人的袭击有充分的准备。

⑼山西和河南的部分地区遭到水灾。

⑽身长等于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⑾三个报社的记者来这里采访。

⑿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王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⒀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⒁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⒂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⒃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⒄本市市长、市委书记和其他市领导同志出席了揭幕仪式。

⒅他来了没几天,许多人还不认得。

⒆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

⒇老李看到他很不高兴。

参考答案:⑴“走”可指“行走”,也可指“离开”。⑵“一边”可指“某一边”,也可指“每一边”。⑶“想”可指“回忆”,也可指“打算”、“希望”。

⑷“告”可理解为“告诉”,也可理解为“控告”。⑸“借”可理解为“向我借”,也可理解为“借给我”。⑹“修车的”可理解为“这的主人”,也可理解为“负责修车的人”。⑺“长”可多作cháng,相对于“短”而言;也可多做zhǎng,“生长”的意思。⑻可理解为“游击队做好准备袭击敌人”,也可理解为“敌人袭击游击队,游击队已作好准备”。⑼可理解为“山西全省、河南的部分地区”,也可理解为“山西、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⑽可理解为“头长加一半的尾长”也可理解为“头长加尾长的和的一半”。⑾“三个”可修饰“报社”,即“三个报社”;也可修饰“记者”,即“三个记者”。⑿“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可指“孩子们”,也可指“王大伯”。⒀“在医院工作”的是他,还是他的女儿?⒁在“写”的后面停顿,意思是不赞成自己写;在“我”的后面停顿,意思是自己没把握。⒂在“你说”后停顿,意思是两人说;在“他”后停顿,意思是一个人说。⒃在“不”后停顿,表意侧重在“要注意管教孩子”;在“不适当地”后停顿,表意侧重在对“管教不当的批评”。⒄在“其他”后停顿,表示本市的另外一些领导;在“其他市”后停顿,表示除本市外还有另外市的领导参加。⒅“他”不认识其他人,“许多人”还不认得他。⒆“在屋顶上”的是他,还是我?⒇可理解为老李不高兴,也可理解为他不高兴。

一词多义专题训练

一词多义专题训练 要点归纳 多义词: 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词叫多义词。 重点点拨 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叫基本义;有的是从基本义引申出 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有的是通过用基本义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叫比喻义。例如:鬼:基本义—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引申义一一躲躲闪闪,不光明,如“鬼头鬼脑,鬼鬼祟祟”;也指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 当,如”捣鬼、心里有鬼”。 海:基本义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大海、东海”。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黑海”。 引申义一一大的,如“海碗、海量”。 比喻义—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 物,如“人海、火海”。 算账:基本义一一计算账目,如:“别打扰他,他正在算账呢。” 引申义一一吃亏或失败后与人较量,女口:“好了,这回算你赢,下回再和你算账。’ 包袱:基本义一一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如“捆包袱”。 比喻义一一比喻某种负担,如“思想包袱”。 解题技巧 辨析方法 多义词往往与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双关”等结合考查;有时也和病句,如“表 意不明”等结合考查;有时也和同义词结合在一起考查。在古文阅读中,设题者既考查实词中的一词多义,也考查虚词中的一词多义。辨析多义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A、从多音现象辨析 例如,(1)他这个人不难求,太好说话了。(2)他这个人太好说大话了

不难判断,(1)中的“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的意思。(2)中的“好”读去声,是“喜欢、爱好”的意思。 B、从词义上辨析 例如,(1)山上到处是盛开的杜鹃。(2)树林里传来了杜鹃的叫声。 其中,(1)中的“杜鹃”指的是“杜鹃花”,而(2)中的“杜鹃”指的是“杜鹃鸟”。 C、从词性上辨析 例如,(1)他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2)他是代表小李来参加大会的。 显然,(1)中的“代表”是名词,(2)中的“代表”是动词。 D从语境上辨析 例如,(1)把电视关上,我们要学习文件。(2)大家注意,下午要拿学习文件来。 从语境中看出,(1)中的“学习文件”是指从事的某项活动;(2)中的“学习文件”,则是要拿的东西,而不是进行的活动。 E、从对象与搭配上辨析 例如,(1)我们要学先进,赶先进。(2)他正在赶苍蝇。(3)他在百忙之中赶写了这篇文章。 其中,(1)中的“赶”与“先进(人)”搭配,是“追”的意思;(2)中的“赶”与“苍蝇(昆虫)” 搭配,是“驱逐” 的意思;(3)中的“赶”与“文章(涉及的任务)” 搭配,是“加快行动,使不误时间”的意思。 纸上练兵 1、漫:①水满流出来了;②到处,遍布;③随便,不受约束。 漫不经心() 漫山遍野() 杯里的水漫出来了() 2、负:①具有②败③遭受④违背、背弃 忘恩仲() 久负盛名() 不分胜负() 身负重伤() 3、清:①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②寂静③公正、廉洁④清楚

初中英语“一词多义”重点词汇全汇总!

A 1.accident: ① 事故(n.) I saw an accident when I walked in the street. ② 意外、偶然的事(n.) (accidentally) 2.appear: ① 出现(vi) A ship appeared on the horizon. (disappear消失) ② 好象, 似乎(vi) She appears to have many friends. 3.apply: ① 申请(for)(vi) Mr.Wang decided to apply for the job. ② 运用、应用(to)(vt.) Our teacher applies this teaching method to his class. 4.arm 手臂 (n.) 武装(v) Lay down your arms or we'll fire!放下武器,否则,我们就开枪了! Police say the man is armed with guns and very dangerous. 警察说该男子携有枪,十分危险。 5.area: ① 地区(n.) Do you like the area where you are living? ② 面积(n.) The city covers an area of 30,000 square kilometer. 6.ask(熟义:问)vt.要求 The teacher asked that all the students stay at the classroom. 老师要求所有学生呆在教室 7.attend(熟义:出席)vt.参加;vi.看护,治疗 Mr.Park attended a summer course.帕克先生参加一个暑期课程。 If you go out,who'll attend to the baby?如果你走了,谁来照看婴儿? B 1.break:

初中一词多义大全精编版

1、安:1、怎么(如: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2、卑:1、身份低微(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3、备:1、周全、详尽。(如: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如: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如: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1、同"披",穿(如: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5、鄙:1、鄙陋、目光短浅(如:肉食者鄙《曹刿论战》)2、出身鄙野(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1、全部(如:群响毕绝《口技》) 7、薄:1、迫近,接近。(如: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如: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8、策:1、马鞭。(如: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如: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如: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9、长:cháng1、长度。(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如: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如: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如: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排行最大(如: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如: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如: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2、称赞(如: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11、诚:1、的确,实在(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2、果真(如: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陈涉世家》/《隆中对》)12、驰:1、骑(如:愿驰千里足《木兰诗》)2、驱车(追赶)(如:公将驰之《曹刿论战》) 13、出:1、发、起(如:方其出海门《观潮》)2、来到(如: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观潮》)3、产生(如:计将安出《隆中对》)

浅谈现代汉语的歧义现象

绪论 歧义现象是现代汉语中存在的重要语言现象。所谓歧义,就是指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众多前辈在有关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的论著中,已经从宏观上全面的阐述了现代汉语中歧义的类型、歧义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根据语言的四要素,现代汉语的歧义现象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义歧义。语音歧义是由语音原因引起的,汉语的一个音节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音素,语音歧义由此产生,如“产品全bù(不/部)合格。”、“岸边停着一艘yóu chu án(游船/油船/邮船)。”,这类情况一般见于口语,一旦进入书面语,歧义自行消失。词汇歧义主要由词语的多义造成,如“我去上课”,可以理解为“我去讲课”,也可以理解为“我去听课”,这种歧义现象可以利用具体语境来分化。语法歧义在歧义现象中时最复杂的,造成语法歧义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结构关系不同,结构层次不同,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都不同,词类不同,词与短语同形。语义歧义主要是语义关系不同、语义指向不同而引起。对于语法歧义和语义歧义,我们可利用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等方法来加以分化。语言中要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而表达意义的句法格式又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格式来表达无穷的意义,就致使同一句法格式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从而使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歧义句法格式。在一些研究歧义格式的文献中,研究的最为深入的歧义格式有“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在+Np+V+N”、“N1+的+N2”、“V+N1+的+N2”、“动词(及物)+的+是+名词语”等。本文在前人详细论述的基础上,选取本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几种典型歧义结构,举例分析其分化方法,并最终得出产生此类歧义句式的原因。

一词多义造句练习题

一词多义造句答案 骄傲(1):骄傲,不谦虚。我们班的笑人同学是一个既骄傲又自作自受的人。 意思(1)指意义、含义。这段话的意思,我终于搞懂了。 (2)指趣味。这篇文章挺有意思。 (3)指意见,愿望。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结果(1)果树长出果实。学校柿子树结果无数。 (2)事情最后的情况。晓人同学不听教诲,四个月过去了,结果呢?连作文都不会写。韧性 1、有弹性,2、不易折断: 藤是一种极有韧性的植物。 这鞋底很有韧性,不容易坏。 暑假里,妈妈在超市里给我买了一包牛皮糖。我边看电视边嚼着这韧性的牛皮糖,感觉很有滋味! 韧性(坚韧的性格)造句: 小白杨挺拔着身姿陪着军人守卫着边关,它是具有韧性的。 运动员们凭着无所畏惧的勇气,百折不回的韧性,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他的性格很有韧性,百折不挠。 笨:①理解能力、记忆力差。②不灵巧。③费力气。 1、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 2、他显得笨手笨脚。() 意思:①指意义、含义。②指趣味。③指意见,愿望。 1、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这棵柏树长得像座宝塔,真有意思。() 一尘不染 (1)(指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人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欣向荣 (1)(指花草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事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担着百十斤的担子快步如飞。当总经理,这副担子可不轻啊! 根据下列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1.丰收 (1)指农业取得好成绩。 (2)指工作和学习的收获多。 2、见识(1)接触事物,扩大见闻。(2)见闻,知识。 3、锐利(1)尖而快,指刀刃锋利等。(2)尖锐(多指目光、言论、文笔等)。

英语单词一词多义归纳

一词多义归纳(三) 1.work作品 2.yield:屈从于或者妥协 3.plague:烦扰,肆虐 4.plain:十足,彻底,浅显易懂,平凡。 5.plant:(重工业)工厂,电站;造纸厂 paper plant;power plant 发电厂 6.Play:戏剧 7.plug away at something:埋头。 8.plunge:急速下降,下跌。 9.point:目的,意义。 10.poke fun at someone:拿… 寻开心。 11.policy:原则。 12.p olish:雕琢,完善。 13.pop:pop up含义为“突然出现”。 14.pose:造成,形成,通常表达消极的含义 15.post:“岗位,职位”。v.邮寄,寄送;刊登,发布在 poster海报 16.power:电力,动力。 Power failure 断电; 17.practice:惯例,(长期一贯的)做法。 18.practise:长期,大范围地开展。 19.prescribe:规定,命令。 20.press:“出版社,新闻界”。 The Press Conference 记者招待会 21.present:出席的,在场的 be present at the conference. 22.preserve:n. 权利,所专有的东西 special preserves 特殊的权利 25.program:“教学或其他重要的活动和项目”。 26.project:作为名词的含义是“ 大型建设项目”,与program “大型活动性项目”正好相对。 27.promise:动词是“有前途,有指望”,因此“ promising ”是形容词,“有前途的”含义。 28.prompt:“敦促,鼓励”。 29.propose:动词是“提议”,比如“ propose a toast ”是“提议大家干一杯”。 30.provided that:连词,“只要”。 31.province n. 领域,范围 34.panel n. 面,板;控制板,仪表盘;专门小组 Judge panel 裁判团。 35.proceeding n. [pl.] 会议录,学报 36.pattern:样式v. 模仿,仿制 37.particular:特别的引申:讲究的,挑剔的 be particular about:对…讲究 38.pool:水池v. 集资合资 40.provision:供应,提供条款或规定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contract:根据合同的条款 42.property:财产; 性质,性能 Many plants have medical properties. 很多植物有药性/医疗性能。 43.quarrel:吵架,争吵,中文可以翻译成“争论”。 46.rate:“速度,比率”。at any rate:“无论如何”。

最新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1. 安: ★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养(衣食所安) 2. 卑: ★低下(非天质之卑)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 ★影响(被于来世) ★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 ★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 ★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 ★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 ★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 ★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 ★诚心(帝感其诚) ★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 ★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惩罚 13. 驰: ★骑(愿驰千里足) ★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 ★发、起(方其出海门)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产生(计将安出)

关于歧义句

关于歧义句 08对外黄小明一.(是什么?) 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先跟大家分享几个歧义句: 第一,简单: 例1 我想起来了。 1)我想(站、爬)起来了;2)我想起(甚么东西)来了。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 例2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 1)是男人放弃了美丽的女人心碎 2)如果理解为女人放弃了追求美丽的权利,那可真是件令人心碎的事。 例3 我叫他去。 1)“叫”可理解为让、使、派,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是“我派他去”; 2)“叫”也可以理解为“喊、唤、招”等意思,这个句子就是“我去叫他”或“我去喊他”。 第二,复杂: .有这么一个句子:“一对夫妇特意赶在结婚纪念日这天来到捐助中心,一人捐献了1000元钱。”设计这道题的人说,这是一个有歧义的句子,应该将“一人”改为“每人”。可见,命题人认为:这个句子既可以理解为“夫妻二人其中一个人捐款1000元”,也可以理解为“夫妇二人每人各捐了1000元”。这个句子真的有歧义吗?我以为这是脱离语言环境后对词语的孤立的理解。这样理解句子,后患无穷。 第三,还有许多很幽默! 1、“他背着媳妇做了不少事”这句话中的“背”就有不解之缘,不过这句话也可理解为他做事不让爱人知道。 下面是几个人命关天的句子。 “咬死了猎人的狗”中的猎人和狗谁死谁活竟然难以分清。 “开刀的是他父亲。”这句话打算让谁上手术台还很值得研究。 “鸡不吃了。”到底是鸡不吃饭了还是人不吃鸡了,这对于鸡先生抑或是鸡小姐来说可是生死攸关的。 “鸟不打了”,是鸟不打架了还是人不打鸟了。鸟打架十分有趣,人打鸟那真要令好人心酸了。 二.(为什么)造成歧义的原因: 1.同读音易造成歧义

(word完整版)六年级语文一词多义专项练习

六年级一字多义练习题 1、端:A、事情的开头;B、平举着拿; C、东西的一头; D、端正; E、项目。 (1)看,前端是2米多长的象牙。( ) (2)这回,他正端坐着,听爷爷讲故事。( ) (3)好客的主人端出食品招待客人。( ) 2、故:A、缘故,原因;B、故意,有意; C、原来的,目的; D、意外的事。 (1)今天我故地重游,心情显得格外激动。( ) (2)老师再三提醒同学们在活动中要注意不要出安全事故。( ) (3)张书记反复强调今天的会议不要有无故缺席的人。( ) 3、益:A、好处;B、增加;C、更加;D、有益的。 (1)经过一番谈话,我觉得受益不浅。( ) (2)我们要保护益虫。( )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 ) (4)多参加体育活动能使人延年益寿。( ) 4、透:A、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B、暗地里告诉; C、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 D、透彻; E、显露。 (1)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 ) (2)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色彩十分艳丽。( ) (3)早晨的阳光透过树梢照着五光十色的画檐。( ) 5、尽:A、表示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B、达到极端; C、用力完成; D、全部用处; E、全,所有的。 (1)我用尽了方法想说服他,都没有成功。( ) (2)我们应尽自己的义务,好好工作。( ) (3)恩格斯竭尽全力帮助马克思。( ) 6、生:A、果实没有成熟;B、没有经过加工的;C、生硬、勉强; D、很。 E、生长; F、产生、发生; G、使柴、煤等燃烧; H、生疏。 (1)对周总理崇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已在人民心中生了根。( ) (2)我们开始垒灶生火烧饭了。( ) (3)写作时,对学过的词语不能生搬硬套。( ) (4)这西瓜是生的,真难吃。( ) 7、着:A、接触,挨上;B、感受,受到;C、燃烧。 (1)炉子着得很旺。 ( ) (2)那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 ( ) (3)天气骤然变冷,你要小心着凉。 ( ) 8、临:A、靠近,对着;B、来到、到达;C、将要,快要。 (1)居高临下。 ( ) (2)临危不惧。 ( ) (3)身临其境。 ( ) (4)临别。 ( ) 9、风:A、风气,风俗;B、景象;C、态度;D、传说。 (1)风言风语 ( ) (2)移风易俗 ( ) (3)风景优美 ( ) (4)作风 ( ) 10、尽:A、完;B、达到极端;C、全部用出; D、用力完成; E、全,所有的。 (1)尽心尽力 ( ) (2)取之不尽 ( ) (3)山穷水尽 ( ) (4)人尽皆知 ( ) 11、张:A、看,望;B、姓;C、把合拢的东西分开; D、陈设,铺排; E、扩大、夸张。 (1)张灯结彩 ( ) (2)张牙舞爪 ( ) (3)东张西望 ( ) (4)张冠李戴 ( ) 12、开:A、把关闭的东西打开;B、发动,操纵; C、设置,建立; D、举行。 (1)今天学校开运动会。( ) (2)开国大典。( ) (3)他学会了开车。( ) (4)请开门。( ) 13、会:A、聚合;B、见面;C、理解,懂得; D、有一定目的的集会; E、熟习,通晓。 (1)他心领神会地走了。( ) (2)晚会开始了。( ) (3)他们在学校门口会合。 ( ) (4)她会四种语言。 ( ) 14、开:A、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B、打通,开辟;

英语中最多义的10个词汇

中文里面有很多多义词,英文中也不例外。例如最多义的run有179个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意思最多的英文词汇前十名。 10 English Words with the most multiple meanings José is in his third and final week with me on a home stay full immersion course and has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extremely confusing and frustrating!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all those words that have multiple meanings. I have to confess that he has got a point. Take the word “run” for example. It has 179 meanings according to https://www.doczj.com/doc/e412453848.html, whilst the word “take” has 127 definitions! The following infographic that was compiled by Kaplan International together with https://www.doczj.com/doc/e412453848.html, highlights the 10 English words with the most meaning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You can view this infographic here on the Kaplan website. Kaplan has taken each word and categorised them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arts of speech, for example, verb, noun, adverb, adjective and so on as well as verb phrases and idioms. As this lis t is very long, I’ve decided to break this list in two parts. 1. RUN Verb ■My dog loves to run about in the park (move quickly with legs) ■She runs a very successful business (manages) ■The bus company runs a regular weekend service (offer a service) ■Don’t leave your car engine running/ try running the computer programme and see if it works (machine: working) Noun

初中语文一词多义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集录 1.安:①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养—— (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 (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 (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①影响—— (被于来世) ②同“披”,穿—— (皆被绮绣) ③被子——(唯见布被覆尸) ④盖,覆盖——(流血被面) 5.鄙:①边境——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③出身鄙野——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①尽—— (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②全部—— (群响毕绝《口技》) 7.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 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②称赞——(先帝称之日能) 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 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②惩罚 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 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 ②拿出——(皆出酒食) 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④产生——(计将安出) 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昊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辨析歧义句

辨析“歧义”句的常见方法 歧义句是指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理解的句子。自2004年起,歧义句的理解与辨析便成为高考的热点。下面,笔者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辨析方法。 一、分析句中有关词语是否存在多音。例如: ⑴这里房间本来就多,空房间做什么用? 【解析】一个句子中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例句中“空”读kōng 时,表示房间里没有东西;读kòng 时,表示把房间腾出来。 二、分析句中有关词语是否存在多义。例如: ⑵她看不上这种级别的明星演唱会。 【解析】一个句子中如果某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那么,这个句子就可能是歧义句。例句中的“看不上”既可以理解为“瞧不起”,也可以理解为“看不到”。 三、分析句中有关词语是否存在兼类。例如: ⑶我的自行车没有锁。 【解析】句子中有些词语由于兼有两种词性,在使用时可能引起歧义。例句中“锁”可以是名词,表示自行车没有安装锁,也可以是动词,表示自行车装了锁,但没有锁上。 四、分析句子重音是否可以落在多处。例如: ⑷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解析】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句中重音如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少;重音如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产量多。 五、分析句子是否能在不同位置停顿。例如: ⑸我看病一定能很快治好。 【解析】一句话停顿的位置不同,句子的意思有时就会不同。例句如果在“看”后停顿,则表示“我对病情的一种估计”;如果在“病”后停顿,则表示“我医术高明”。 六、分析修饰词语能否修饰不同成分。例如: ⑹刚才打电话来的是前几天才认识的刘伟的表哥。 【解析】句子中的某个词语如果能够同时修饰后面的成分,则有可能产生歧义。例句中“前几天才认识的”既可作“刘伟”的修饰语,也可以作“刘伟的表哥”的修饰语。 七、分析句中代词指代成分是否明确。例如: ⑺我看见刘小明扶着王大伯过马路,他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 【解析】在某一个句子中,如果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句子往往会产生歧义。例句中“手

【期末冲刺】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字多义专项练习(含做题妙招)通用版

【期末冲刺】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字多义专项练习(含做题妙招)通用 版 做题妙招:1. 充分了解题目中列举的词的几个义项。2. 在充分读题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可以先选定没有歧义的答案,对有歧义的答案可选用“排除法” 。3. 将选择的义项带入句子中去读,去思考,看是否语义通顺,表达得准确。4. 做这类的题目关键在于有信心,愿意去想,有自信,千万不能马虎应付!练习: 1、端:A、事情的开头;B、平举着拿;C、东西的一头;D、端正;E、项目。(1)看,前端是2米多长的象牙。() (2)他正端坐着,听爷爷讲故事。()(3)好客的主人端出食品招待客人。() 2、故:A、缘故,原因;B、故意,有意;C、原来的,目的;D、意外的事。 (1 )今天我故地重游,心情显得格外激动。()(2)老师再三提醒同学们在活动中要注意不要出安全事故。()(3 )张书记反复强调今天的会议不要有无故缺席的人。()3、益:A、好处;B、增加;C、更加;D、有益的。 (1 )经过一番谈话,我觉得受益不浅。()(2)我们要保护益虫。()(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4)多

参加体育活动能使人延年益寿。() 4、透:A、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B、暗地里告诉;C、 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D、透彻;E、显露。(1)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2)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 红来,色彩十分艳丽。()(3)早晨的阳光透过树梢照着 五光十色的画檐。() 5、尽:A、表示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B、达到极端; C、用力完成; D、全部用出; E、全,所有的。(1)我用 尽了方法想说服他,都没有成功。()(2)我们应尽自己 的义务,好好工作。()(3)恩格斯竭尽全力帮助马克思。() 6、生:A、果实没有成熟;B、没有经过加工的;C、生硬、勉强; D、很。 E、生长; F、产生、发生; G、使柴、煤等燃烧; H、生疏。(1)对周总理崇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已 在人民心中生了根。()(2)我们开始垒灶生火烧饭了。()(3)写作时,对学过的词语不能生搬硬套。()(4)这西瓜是生的,真难吃。() 7、着:A、接触,挨上;B、感受,受到;C、燃烧。(1)炉子着得很旺。()(2)那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3)天气骤然变冷,你要小心着凉。()&临:A、靠近,对着;B、来到、到达;C、将要,快要。 (1 )居高临下。()(2)临危不惧。()(3)身

【精选】高中高考英语《重要单词一词多义》汇总

【精选】高中高考英语 《重要单词一词多义》汇总 A (1) B (2) C (2) D (5) E (6) F (6) G (8) H (9) I (9) J (10) K (10) L (10) M (12) N (13) O (13) P (14) R (16) S (17) T (20) W (21)

A 1.accident: ①事故(n.) I saw an accident when I walked in the street. ②意外、偶然的事(n.) (accidentally) 2.appear: ①出现(vi) A ship appeared on the horizon. (disappear消失) ②好象, 似乎(vi) She appears to have many friends. 3.apply: ①申请(for)(vi) Mr.Wang decided to apply for the job. ②运用、应用(to)(vt.) Our teacher applies this teaching method to his class. 4.arm 手臂(n.) 武装(v) Lay down your arms or we'll fire!放下武器,否则,我们就开枪了! Police say the man is armed with guns and very dangerous. 警察说该男子携有枪,十分危险。 5.area: ①地区(n.) Do you like the area where you are living? ②面积(n.) The city covers an area of 30,000 square kilometer. 6.ask (熟义:问)vt.要求 The teacher asked that all the students stay at the classroom. 老师要求所有学生呆在教室 7.attend (熟义:出席)vt.参加;vi.看护,治疗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歧义问题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歧义问题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歧义现象的研究对探讨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揭示语法规律是很有意义的,“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里得到反映。现代汉语的歧义研究作为歧义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语言学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且因为歧义本身纠集着太多语言学中的璞玉浑金,集中体现了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所以现代汉语的歧义研究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因此,分析歧义现象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于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深入。” 一、歧义的意义与成因。 歧义是指同一语言形式包含两种或多种不同意义的现象。歧义又叫同形,一个着眼于内容,一个着眼于形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歧义必须以同形作为前提,不同形就无所谓歧义。语符系统的有限性给歧义的存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语言以有限的符号结合生成无限个言语形成。语义内容和形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同一语言形式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关于歧义的成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由同音词或同音词语造成的歧义。2.由同形多义词或同形短语造成的歧义。3.结构关系不同。4.结构层次不同。5.语义关系不同。6.语义指向不同。7.施受关系不同。8.词语辖域不同。9.词语范围所指不同。10.词的次范畴小类的语义特征不同。11.蕴含不同。12.预设不同。13.隐含共联项。歧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它是由客观世界的无限复杂性同语言表达手段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二、歧义的类型。 歧义的类型研究。关于歧义的类型是歧义问题中研究得最早、最多的方面。石安石《说歧义》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 从语体的角度可以分为书面语的歧义和口语的歧义; 从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部根源的角度, 歧义又可以为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吴英才、李裕德合著的《现代汉语的歧义》则把歧义分为: 词引起的歧义, 简单词组的歧义, 复杂词组的歧义, 句子的歧义, 修辞性歧义, 标点符号的歧义。另外, 从交际效应的角度来划分, 歧义可以为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 歧义可分为暂时性歧义和永久性歧义。关于歧义的类型虽然研究的比较多, 但是并不等于已经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事实上, 目前各种划分的方法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从书面语和口语的角度来划分歧义的类型, 首先会遇到书面语和口语的本身的界限不好分清的问题。其次, 许多口语歧义到了书面语里仍有歧义, 反之亦然。比如: 他借我一本书, 借有“借入/ 借出”不同的意思。无论是在口语中还是书面语中都是有歧义的。而像吴英才的分类体系, 差不多可以说是一个大杂烩。他用来划分歧义的标准是多种多样,词、词组、句子歧义是从语法的角度而言的, 修辞性歧义则是从语用的角度而言的, 标点歧义却是从语义的角度而言的。虽然不同的学者给歧义划出的类别往往差别很大,但从他们各类歧义所涉及的内容来看, 各家的内容又相差无几。类型划分的多样化主要因为现代汉语的歧义的确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不仅涉及语言内部的原因, 也涉及语言外部的原因, 包括语音、语汇、句法、语用各种因素。而且各个因素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楚, 彼此之间的交叉纠结广泛存在。

古代汉语知识专项训练 四 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知识专项训练四一词多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表达 1.请写出下列成语中“穷”的含义。 ①穷形尽相( ) ②穷兵黩武( ) ③穷凶极恶( ) ④日暮途穷( ) ⑤穷乡僻壤( ) ⑥穷且益坚( ) 2.试写出下面两个多义词在各句中的含义,并指出其本义以及各义项间的联系。 1.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为学》):________________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__ ④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 ⑤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________________ A.哪个义项是其本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 B.各义项间有怎样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 2.除 ①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________________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________________ 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________________ ④此情无计可消除(《一剪梅》):________________ ⑤爆竹声中一岁除(《元日》):________________ A.哪个义项是其本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 B.各义项间有怎样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 二、注音释义 3.请写出下列成语中“穷”的含义。

高中英语词汇一词多义

高中英语词汇一词多义”重点词 1. stage: ①舞台②阶段 2.find: ①找到、发现 ②感觉、觉得 3.meet: ①遇见、遇到 ②满足 ③ (在车站、机场) 接(人) 4.赢得 4.course: ①课程②路线3.一道菜5.court: ①法庭、宫廷②球场3.求爱6.hold: ①掌握②举行③容纳④占据7.develop: ①发展②冲洗(相片)3.发育 4.培养 5.开发 6.研发 7.得一种病8.spare: ①业余的多余的②饶恕 ③备用的④腾出、让出9.support: ①支持②赡养 10.charge: ①负责②充电③收取(费用) ④指控5.冲向 11.realize: ①认识到②实现12.suppose: ①假设②猜想 13.expect: ①期待、期望②预计、预料14.defend: ①防御②辩解 15.drive: ①驾驶②驱使、驱赶16.treat: ①对待2.治疗3.处理4.请客款待17.accident: ①事故 ②意外、偶然的事(accidentally) 18.raise: ①提高、举起②饲养;抚养 ③筹集;集资4.种植19.stand: ①站②忍受③架 ④摊5.屹立 20.appear: ①出现②好象、似乎21.concern: ①关心、使担心、忧虑 ②与……有关 22. deliver: ①递送②发言、陈述、发表 3.接生孩子 23.still ①仍然、还②静的,不动的24.save: ①拯救、救②节约③储蓄 4. 保留 5.免得 25.lift: ①举起②电梯③搭便车 4.云雾等散去 5.提神 26:place: ①地方②放置 27.serve: ①服务、服役②招待、供应28.interest: ①兴趣、使感兴趣②利益③利息29.point: ①指(出)②点 ③时刻、瞬间④要点、论点30.check: ①核查②支票 31.try: ①尝试、试验②审问 32. break: ①打破、打碎②休息3违反 4.中止打断 5.兑开 6.破晓 7.传开7.垮掉 33.since: ①自从……(以来)2.既然34.fix: ①固定、安装②修理 ③确定④凝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 A 安(1)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怎么) 安能辨我是雌雄《木兰诗》 (2)衣食所安(养、养身) (3)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全、安稳) (4)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哪里) B卑(1)非天质之卑(低下)《送东阳马生序》 (2)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师表》备(1)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楼记》(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口技》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有奇字素无备者《活板》(准备) 被(1)将军身披坚执锐《涉世家》(同“披”)(2)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覆盖)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 比(1)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靠近,挨着) (2)比至,车六七百乘,骑千余《涉世家》(等到) (3)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比较、比起) 鄙(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境) (2)肉食者鄙《刿论战》(鄙陋、鄙俗)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目光短浅)毕(1)毕力平险(尽、用尽、竭尽)《愚公移山》(2)群响毕绝《口技》(全部)

(3)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完成、完毕) 兵(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 (2)上使外将兵(军队) 病(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人琴俱亡》(疾病、重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困苦不堪) (3)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辱) 薄(1)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轻视) (2)薄暮冥冥《楼记》(迫近) (3)薄如钱唇《活板》(薄的,厚度小) C 才(1)此印着才毕《活板》(刚刚) (2)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只,仅仅) (3)才美不外见《马说》(能力、才能)长(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 (2)北市买长鞭(与“短”相对) (3)但愿人长久(长久,健康) (4)死者长已矣(永远) (5)木兰无长兄(排行最大) (6)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头领) 策(1)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驱使) (2)执策而临之《马说》(鞭子,马鞭) (3)策勋十二传《木兰诗》(记录) 诚(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实在,的确) (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诚心)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项燕《涉世家》(果真)

常见问题解答 病句中的歧义句专项训练

病句中的歧义句专项训练 一、常见的歧义句式 (1)歧义语,是指同一语言材料,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理解,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就有两种理解:A.“猎人的狗被咬死了”;B.“猎人被狗咬死了”。 下面的句子都有歧义: ①他才来,很多人还不理解。 ②三个学校的校长参加座谈。 ③几个工厂的工人。 ④学生的天职是读好书。 ⑤他要粉蒸肉。 ⑥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⑦我哥哥姐姐的同学。 ⑧你为什么打他? 歧义语体现了语言含义的丰富性,但它同时又是一种病态语言,妨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影响人们交际活动的正常实行 (2)造成歧义的原因 一.同读音易造成歧义 (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例如: 我想起来了。(“起来”读qǐlǎi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 lai时,表示“我想到了”。) (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 浠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3)多音词在口语中不产生歧义,在书面语中因为没有注音,有时便会出现歧义。例如: 他在办公室看材料。(“看”读kān时,表示“看守”;读kàn 时,表示“阅览”。) 空房间做什么用?(“空”读kōng时,表示房间里没有东西;读kòng 时,表示把房间腾出来。)二、不同停顿易造成歧义 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说或读的停顿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例如: 这苹果不大/好吃。(苹果味道好) 这苹果/不大好吃。(苹果味道不好) 我们五人/一组。(我们这个组有五个人) 我们/五人一组。(每五个人分为一组) 三、词语限制模糊易造成歧义 (1)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义。例如: 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车。 (A.未到旅社; B.过了旅社; C.旅社对面) (2)相对意义之间有中间概念,容易出现歧义。例如: 这场足球我不赢。(虽然排除了“赢”意,但不一定就表示“输”,因为还有“不输不赢”,即和局。)(3)词语选择不当,使限制范围出现漏洞,结果出现歧义。例如: A. 2002年元月1日前按时交货。 B. 2002年元月1日前必须交货。 C. 2002年元月1日前全部交货。 C无歧义,A、B在量方面缺少限制,会造成不同的理解,将引起合同纠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