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瓷都景德镇消失中:国营瓷厂改制被指硬着陆

瓷都景德镇消失中:国营瓷厂改制被指硬着陆

瓷都景德镇消失中:国营瓷厂改制被指硬着陆
瓷都景德镇消失中:国营瓷厂改制被指硬着陆

瓷都景德镇消失中:国营瓷厂改制被指硬着陆

瓷都景德镇消失中:国营瓷厂改制被指硬着陆

https://www.doczj.com/doc/e412217788.html, 2012年04月15日14:59 金羊网-羊城晚报微博2012年3月26日,世界首座青花瓷塔亮相江西省景德镇市昌南湖。瓷塔高59米,共11层,成为千年瓷都景德镇新的标志。

景德镇瓷器规模生产已退化成手工小作坊。蒋铮摄

景德镇十大国营瓷厂之一的光明瓷厂厂房里,当年留下的机器已经荒废了近十年。蒋铮摄

■国营瓷厂改制“硬着陆”,规模生产退化为单打独斗,竞争力锐减

■传统工艺用于“高仿品”,金字招牌蒙上假货阴影,市场越来越小

羊城晚报记者蒋铮实习生武丽魁杨强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江西景德镇的千年窑火,曾将“瓷都”的金招牌锻炼得光芒四射。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景德镇都是中国陶瓷“老大”,但2011年,景德镇陶瓷产值已经不及广东潮州的一半:景德镇192.6亿元,潮州则超过500亿元。潮州陶瓷基地已成为世界陶瓷生产规模最大、品种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备、市场覆盖面最广的陶瓷主产区。

桂冠褪色之际,景德镇更成为陶瓷造假的“典型”。3月中旬,一则被众多媒体争相转载、百度(微博)搜索结果达到20万条之巨的消息,赫然以《景德镇成造假重灾区》为标题,直指“景德镇专门制造元明清官窑高仿品……北京各大古玩市场的作旧瓷器大都出自这里。”

瓷都,真的已如风中之烛?景德镇的今昔,能给陶瓷产业大省广东带来哪些启示?

壹瓷厂改制,树倒猢狲散

1995年,景德镇十大国营瓷厂一夜之间改制,只有关停,没有并转,被老百姓称为“猝死”。改制之后,几万名国营瓷厂工人每人得到6000元,从此自谋生路。

景德镇的前身———浮梁县被宋代皇帝以年号“景德”赐封。1982年,国务院公布全国首批2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是其中唯一一座以单一传统手工业著称的城市;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和“景德镇传统瓷业营造技艺”均被列入其中。

在广州,几乎每条商业街上,都能看到一间“景德镇陶瓷大甩卖”的商铺。商铺老板总是自称景德镇人,将半人高的粉彩、青花、或釉里红的大瓷瓶摆在门口充当“门神”,里面则大大小小地堆满了凌乱的餐具和瓷器摆设。老板一定会告诉你:“租期临近全部甩卖,都是景德镇的好东西。走

过路过,不要错过!”但真的端详起来,瓷胎的绘画是贴的,釉面手感粗糙,款式也无非是老气的龙凤呈祥、花开富贵。景德镇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些瓷老板,很多都是当年国营瓷厂下岗的工人。

犹如旋风扫过,自上世纪末以来,一向只能在大商场才能买到、被视为精品的景德镇瓷器,一下子成为“甩卖货”。曾以皇家血统自傲的“官窑”景德镇,在如今的消费者面前常常一副衣衫褴褛、粗制滥造的面孔,景德镇精品,缘何一夜成了大路货?

在景德镇,说到陶瓷产业的没落,几乎每个人都会提及两个字———“改制”。1995年,景德镇十大国营瓷厂一夜之间改制,只有关停,没有并转,被老百姓称为“猝死”。瓷胎还晒在场里,瓷窑依然火烫,一纸令下,几万瓷业工人全部遣散。上下班常常塞车的瓷厂重地珠山路、朝阳路,一下子门前冷落车马稀。据了解,当时十大国营瓷厂产量大约是景德镇全部陶瓷产能的80%,瓷厂关停,无异于自废武功。

没了生计的工人们,只能自寻生计。很多人不得不开窑进行小作坊式生产,一件瓷器烧出来,卖几元钱或者几十元钱,挣个口粮。曾经的“集团军作战”,一下子倒退回小作坊生产,却再也没有井然有序、品牌悠久的上游供应链,景德镇陶瓷水准彻底失控。

景德镇的关氏兄弟,以烧制出口韩国的小摆件谋生,一

件东西从捏到晒、上釉烧成要花十多天时间,只卖三四元钱,刨掉材料费、烧制费,一件挣不到1元钱,关家老大无奈地告诉记者:“小东西没啥技术含量,竞争的人太多,开价高一点点,马上就有其他人来抢生意。”

相比关氏兄弟,科班学徒出身的黄选华算是幸运者。4月12日,景德镇红店街,一间简陋小铺子里,年约六旬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选华正在为一只仿清粉彩瓷瓶打草稿,用小毫在瓶身上画着一株兰花,笔锋流转、手腕如定。1995年瓷厂改制,黄选华供职的景德镇艺术瓷厂也是其中之一,当时厂里像他这样的专业工人有超过3000名,如今像他这样还在陶瓷业坚持的老同事,只剩下不足500人。

改制之后,几万名国营瓷厂工人每人得到6000元,从此自谋生路。黄选华说:“当年厂里有专门的设计部门,图样可以创新,现在都是单干,怎么创新?只能画老东西。”

现在,黄选华每月大概能挣3000多元,他正在画的粉彩瓷瓶,总共需要画三个月才能完工。“过去在厂里,一个月工资只有200多元,比现在低很多。但是如果给我选,我还是想回到过去,通间的大厂房里,几百个同事们一起作画,累了抬起眼来,都是和自己一样专注的人,特别有感觉!遇到什么问题,大家有商有量,画出一件得意作品,同事们会夸你,他们都是真行家。那种归属感,再也没有了。”

贰瓷都旁落,仿古叹奈何

2004年4月,中国轻工联合会和陶瓷工业协会授予潮州“中国瓷都”称号。潮州是目前全国陶瓷出口量最大的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日用瓷和卫生洁具出口基地。但是,和景德镇一样,也存在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

近年来,景德镇的高仿瓷也名声渐响。但和曾经的美誉不同,高仿瓷带来的更多是尴尬。

在景德镇,艺人们制作高仿产品,都是卖高仿的价格,但出了景德镇,很多就被不法商人以古董骗人,价格一下蹿高几百上千倍。不少景德镇官员常以景德镇“官窑”文化自豪,一旦被问及“高仿”,却似乎被触及痛处,不愿承认,但也无法否认。

樊家井是景德镇市区紧邻火车站的一个城中村,街巷逼仄,房屋残旧,却在全国古董商圈子中大名鼎鼎,因为这里是景德镇官窑赝品的集散地。

上世纪80年代,有商人看中这里交通便利,开始在此租房制造仿古瓷,几年后,仿古行业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房租也水涨船高。“那几年生意太好了,待烧的坯都在各家窑口排队,哪有空窑的时候!来樊家井买仿古瓷的商家,连窑坊主都要巴结,请吃饭、送烟酒,就希望你赶紧帮他烧好了,拿出去卖大钱。”曾经在樊家井烧窑的林之行现在已经离开了那里,但对当年的盛况依然记忆犹新。这些买走仿古瓷的商人,是不是就当古董卖?“他们怎么做生意,我们不

好问,但景德镇人是正正当当卖仿古瓷。”

有千年制瓷工艺的景德镇人,仿古瓷制作水平也令人折服。古瓷是手工绘画,高档仿古瓷请专门画匠临摹,画匠手艺娴熟的,还可以领会当年的画风,根本不用临摹,随手画来便底蕴犹存。然而,高超的仿古瓷技艺,并没有让景德镇人一夜暴富,却让整个市场变了味。如今,在北京的古玩市场,愿意花高价买老瓷器的人越来越少,藏家们的说法是:“认不了真假,就当全假!”同样品质的仿古瓷,价格也一跌再跌。稀世国宝、元代“萧何追韩信”青花将军罐,在景德镇买个似模似样的仿品,售价不到千元。而真伪难辨、有实力上拍卖会的高仿品,以前艺人出手价是十多万元,现在也只能卖几万元。“光手工绘画就要几个月时间,还不用说配瓷土、烧制,真正算下来,都是辛苦钱。”一位做高仿的师傅说,现在再也挣不到早年那么多,但自己又只会做仿古瓷,眼看市场越来越差,无可奈何。

2004年4月,中国轻工联合会和陶瓷工业协会授予潮州“中国瓷都”称号,让景德镇人至今心有芥蒂。

根据潮州市政府网站的介绍,潮州是全国最大的陶瓷产区。2004年,全市已经有陶瓷生产厂家10000多家,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潮州是全国陶瓷出口量最大的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日用瓷和卫生洁具出口基地。记者了解到,1995年,潮州陶瓷产业的规模与景德镇大致相当,但目前潮州在

日用瓷生产上充分利用现代化大批量生产手段,产能远远超过了仍停留在手工阶段的景德镇,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

但是,和景德镇一样,潮州的陶瓷企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很多老板都是由上世纪80年代一些掌握了陶瓷生产工艺及国营陶瓷厂的技术工人转化而来,没有经过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凭借经验来管理的不在少数。而且家族企业盛行,很多工厂连人力资源部都没有,管理方式较为落后。而相比景德镇的近20万陶瓷产业人口,据潮州陶瓷协会会长蔡镇城介绍,当地有钱都招不到人,有些企业甚至因为找不到人才而倒闭,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瓷器和艺术

“相比外国人,景德镇人依然有自己的优势,外国人不熟悉瓷器烧制的特性,成品有‘撞大运’的成分,我们不同,我们可以预计出不同的效果,瓷土更听中国人的话。”

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何磊,刚刚本科毕业半年,他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去陶院的目的是当艺术家,但陶院却要把他变成手工艺者。“进了学校,以前自己的想法就很难坚持,老师重视的是‘工’,也许是明清官窑、外销瓷文化太强势,如果学生想突出自己的风格,老师就会不喜欢,说你的‘工’不好。假如我做了一个很抽象的作品,老师就会问这是什么东西、看不懂,分数会很低。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你也要根据老师给的样板临摹,画得越像、得分越高,几年下来,原

本的灵感早被磨光了。当然,如果你继续深造,读研究生,老师就会倡导你解放思维,但那时候已经被束缚了几年,怎么解放?”

这种过分重“工”的理念,让何磊在遭遇一位丹麦艺术家的时候感觉到了“寒毛直竖”的震撼。“我会拉坯,他要我随意拉几个圆罐形状的瓷坯,我很娴熟地就拉出来,他在旁边看着,摇摇头,要我再拉,我又拉了4个。5个湿淋淋的坯拉好后,他让我去买一串鞭炮。他把坯端到晒场上,点起一支香烟,拆出一根爆竹,点着引线就往坯里扔,炸完5个坯,只见原本规规矩矩的瓷罐全部变形了,但是因为瓷土的粘性,有些并没有破,而是显出难以描述异常形状,当时我就觉得脑子被炸过一样:这才是艺术。”

丹麦艺术家把那几个变形的坯留在晒场里。几天之后晾干,他又买来各种颜色的瓷釉,很写意地在上面描描画画。

“从技术上来说,我可以说丹麦人喷彩釉一点也不专业,但是从艺术品角度来看,那种天马行空才是脱离了锅碗瓢盆的、真正的瓷艺术品。”烧好了瓷罐,丹麦人如获至宝全部托运回国。何磊想出重金买下一个,丹麦人拒绝了。“他说,坯是你拉出来的,我没有你的技术,但是创意是我的。”何磊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丹麦人。现在我一年希望能做出一件真正的瓷艺术品,而不是‘器’。从年初开始,我就在想创意,现在还在不断筛选,7、8月份是

景德镇制瓷的黄金(1659.80,-20.80,-1.24%)季节,我会着手创作。相比外国人,景德镇人依然有自己的优势,外国人不熟悉瓷器烧制的特性,成品有‘撞大运’的成分,我们不同,我们可以预计出不同的效果,瓷土更听中国人的话。”

【访谈】

不可能重新组织

大规模生产

景德镇瓷局副局长刘子力:

不可能重新组织大规模生产

景德镇瓷局副局长、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总经理刘子力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政府不可能重新组织大规模生产,而是把重点放在搭建平台、建设更加注重陶瓷文化创利的陶瓷产业创意园。

羊城晚报:景德镇产业发展的重心是什么?

刘子力:以瓷兴市、以瓷立市。景德镇现在要打好三张牌:第一张就是陶瓷牌;其次是航空(直升机)和旅游。陶瓷要优先发展。陶瓷是个宽泛的概念,原来景德镇提过“大陶瓷”格局(是不合适的),现在很清晰,不要求大:突破口是高技术陶瓷和日用陶瓷。

羊城晚报:2009年3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上,有景德镇。这是否意味着景德镇陶瓷业将受到很大威胁?

刘子力:我们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家每年对我们有2亿多元投入,帮助我们把传统的陶瓷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和提升。我们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但陶瓷肯定不是枯竭型产业。

羊城晚报:景德镇的陶瓷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刘子力:我们把陶瓷分成几类来看。目前全国产业规模最大的是建筑陶瓷,景德镇2011年产值接近47亿元,但是佛山建筑陶瓷的产值是700亿元,号称千亿,占了全国建筑陶瓷的60%。

羊城晚报:遭遇这种挑战,景德镇政府能做些什么?

刘子力:搭建平台、加强沟通。比如说,景德镇前不久跟中科院合作氧化锆类陶瓷(高科技陶瓷),就是政府出面和中科院谈判,组织企业抱团,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景德镇的优势很明显。第一,虽然景德镇不是最大的产瓷区,甚至不是最强的产瓷区,但是门类齐全。比如说我们有高技术陶瓷,别的地方没有。佛山建陶产值700亿元,但艺术陶瓷没有我们强,高技术陶瓷没有我们丰富,日用陶瓷几乎没有。第二是我们的文化历史最丰厚。第三是我们的创新能力最强,全市有近20万人从事陶瓷行业,还有包括景德镇陶瓷学院在内的“三(研究)所两(学)院一校”,本科每年毕业大概4000-5000人,再加上各种学校,一年能培养6000多陶瓷专业人才。第四是小微企业多,景德镇有3000多个作坊和工作室,这种分散的、个体的,甚至还称不上小微的

企业,具备巨大的抗风险性,船小好调头嘛。

【观点】

千年古城却留不住历史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周思中:

千年古城却留不住历史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周思中认为,景德镇遭遇困境有这样一些原因———

一,没有好的城市环境。景德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生产性城市,而不是一个消费生活性城市,更不是旅游城市。所谓“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人们来到景德镇干活,挣了钱拿回故乡,在景德镇安居乐业的人少,生财不聚财,就一直无法把城市规划好,所有的都是散乱的,虽然它有千年历史,却不能留住历史。

二,小作坊生产。国营瓷厂解体后,成了小作坊的天下,但当面临其他城市大规模生产的竞争冲击时,完全没有优势。“瓷厂改制不力,实际上也凸显了政府组织机能的失控。既然本地找不到饭吃,大批的技术人才便流向广东、福建。广东原本没有制瓷基础,但是广东的经营理念有前瞻性和组织性,当年陶瓷研究所的所长,都被广东的企业请去做瓷砖专家”。

值得庆幸的是,在经历过近十年的痛苦调整后,凭借千年的文化遗存和技术积累,景德镇似乎启动了“自救程序”。

周思中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到景德镇开厂制瓷,很多广东、台湾品牌也在景德镇开设分厂。这些企业或是看中“景德镇制”的金字招牌,或是看中景德镇廉价熟练的制瓷劳动力,还有一部分企业家来景德镇打拼则是源于景德镇情节:“很多企业家就是陶院毕业的学生,心里多少藏着一个梦想:振兴景德镇”。蒋铮、武丽魁、杨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景德镇陶瓷茶具介绍

紫砂壶-茶具套装--天下茶具,尽在茶具之家 景德镇陶瓷茶具介绍 景德镇陶瓷茶具的品种很多,按材质化分可分为两种:瓷质茶具,陶质茶具。其中瓷质茶具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1.陶质茶具 在陶质茶具中,紫砂茶具最为著名。 它兴起于北宋之初(然而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紫砂茶具则见于明代正德年间),后来逐渐成为别具一格的名优茶具,并盛行于明、清两个朝代。提梁紫砂壶茶具的由来有个动听的故事,相传,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喜好饮茶,在江苏宜兴独山讲学的时候,为了方便在外出时煮茶、饮茶,专门请人烧制了由他自己设计的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便把这种壶命名为“提梁壶”或“东坡壶”。这种“提梁壶”外观精美又古朴是陶瓷礼品中的佳品。提梁壶一直在中国茶文化、茶具家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摆放在普通百姓家八仙桌上基本是提梁壶,因其造型美观大方、经济实用,走进许多普通家庭。

紫砂壶-茶具套装--天下茶具,尽在茶具之家苏轼曾在诗中写道,“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足以看出他对紫砂茶具是十分赞赏的。 与普通的陶器不一样,紫砂茶具的内部和外部皆不敷釉,而是使用独特的陶土,也就是紫泥、红泥和团山泥经过抟制和焙烧制作而成的。紫砂茶具的成品,紫似熟透的葡萄、赤似红色的枫时、黄似成熟的柑橙、赭似怒放的墨菊,华丽多姿,千变万化,它有成百上千种不同的造型,正所谓“方非”一式,圆无一相”,而且制作工艺精深,色泽质补无华。能工巧匠或名人大家在壶体上经常用钢刀代替笔,雕刻山水花鸟的图案,镌刻金石书法,令紫砂壶成了一钟将文学、绘画、书法、雕刻、金石及造型集中于一体的艺术珍品,使人们在品茶的同时还能欣赏艺术,获得知识的启发与美的享受。 如今,我国的紫砂茶具主要产自江苏宜兴,在浙江长兴也有出产。 2.瓷质茶具 ⑴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已具相当规模。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16世纪末,龙泉青瓷出口法国,轰动整个法兰西,人们用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与之相比,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视为稀世珍品。当代,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发展,不断有新产品问世。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景德镇宣传口号

景德镇宣传口号 口号大全 景德镇宣传口号 1、千年景德镇,一品瓷都情。 2、天青色等烟雨,景德镇等你。 3、世界瓷都,天下景德。 4、陶醉世界,瓷名天下孙慧。 5、景德镇如瓷多娇,冠江南风景独好。 6、景秀中华,瓷名天下,光耀世界。 7、瓷韵景德,名镇天下。 8、瓷器冠九州,山水秀天下。 9、古镇瓷魂生态韵,悠悠自在景德镇。 10、瓷耀世界,名镇中华。 11、景秀德美镇奋,瓷都一见倾心。 12、一城山水画,千年陶瓷都。 13、景美如画,德厚民善,镇古瓷誉。 14、景秀山水,瓷名天下。 15、瓷都传神韵,画境景德镇。 16、往事窑千年,瓷都景德镇。 17、景美瓷都,得天独厚,镇情实意。

18、陶瓷承千年,山水秀古镇。 19、瓷韵千年,名镇天下。 20、万古流芳景德镇,一世闻名青花瓷。 21、瓷誉天下,景悦人间。 22、生态景,千年德,瓷名镇。 23、千年古镇,五彩瓷都。 24、瓷韵古韵绿韵,山德水德景德。 25、旅游,从瓷开始。 26、瓷名天下,镇识中华。 27、千年古镇,世界瓷都,生态景德镇。 28、景秀景德镇,瓷名驰天下。 29、景仰好久,德耀天下,镇动心灵。 30、中国的瓷名片,世界的景德镇。 31、千年瓷都,生态景德,镇古烁今。 32、一城瓷韵,千年古镇。 33、江西风景独好,醉美还是瓷都。 34、千年古镇,瓷茗中外。 35、窑火承千年,山水秀景德。 36、旅游新赣线,世界新瓷都。 37、千年瓷都,古韵尝新。 38、钟灵陶瓷都,毓秀景德镇。 39、名胜陶瓷都,名扬景德镇。

40、江山如瓷多娇。 41、一日景德镇,一生陶瓷情。 42、瓷都风景秀,厚德镇八方。 43、逐梦陶瓷都,揽胜景德镇。 44、景秀天下,德润古今,镇动未来。 45、景绣中华,瓷名中外。 46、如瓷之美,岂能不醉。 47、窑阁古境,人文瓷都。 48、瓷名天下,陶醉古今。 49、寻梦世界瓷都情醉世外陶源。 50、茶香千年,瓷名天下。 51、从瓷开始,游我作主。 52、中国好山水,世界好瓷都。 53、瓷都景秀,名镇景德。 54、闻名中外陶瓷都,誉满天下景德镇。 55、名瓷中国,名镇景德。 56、世界的瓷都,你我的景德。 57、中国瓷文化,天下景德镇。 58、景德镇,让世界陶醉。 59、传承千年文化,汇聚万世景德。 60、中国胜景,世界瓷都。 61、景秀古今,瓷名中外。

景德镇瓷器有四大特点白如玉

景德镇陶瓷介绍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号称“瓷器之国”。英语“CHINA”,既称中国,又名瓷器。瓷器是“泥琢火烧”的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共有的珍贵财富,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人心目中崇高地位。 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故有“瓷都”之誉称。景德镇生产陶瓷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以宋真宗皇帝的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驰名天下。尔后,历经元、明、清三代,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时至清康、雍、乾三朝,景瓷的发展跃为历史颠峰。2000多年的制瓷历史,丰富的陶瓷资源,绚丽的陶瓷艺术,陶瓷文化和艺技的深厚积淀,为景德镇奠定了举世公认的瓷都地位。 莹莹白玉瓷,漫漫芳菲路。景德镇上下千百年瓷路不断,瓷都声誉久盛不衰,逐渐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独特风格。又以“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多姿”而著称。尤其是融工艺、书法、绘书、雕塑、诗词于一炉,真是“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典雅秀丽的青花,五彩缤纷的彩绘,斑斓瑰丽的色釉,玲珑剔透的薄胎,巧夺天工的雕塑,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这些绮丽多彩的名贵瓷器,通过各种渠道,沿着陆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为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经贸交往,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当代景德镇陶瓷艺坛上,其主流力量已从古代师徒相传的工匠艺人转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陶瓷艺术精英。运用陶瓷艺术专业知识和设计特长,打破了陶瓷艺术的固有格局,把沉实丰厚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寓美意识有机融合,借鉴国外艺术之精华注入日益更新的民族艺术之中,创造出了无数的具有时代意境的精美陶瓷作品,以强烈的现代陶瓷艺术创新引导着东方陶瓷艺术的新潮流。 景德镇陶瓷鉴别 景德镇瓷器有四大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青花瓷 青花瓷创烧于元代,是以色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经高温烧成,釉色晶莹、透彻、素静、雅致。青料溶于胎釉之间,发色青翠,虽色相单一,但感觉丰富。青花瓷经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 粉彩瓷 粉彩亦称软彩,是瓷器的釉上装饰,白清康熙晚期开始,到雍止、乾隆年代,益臻完善。其制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图案轮廓,再堆填色料,在摄氏七百多度的温度下烘烧而成,颜色柔和,画工细腻工整,有

景德镇瓷器特点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转载)万壶堂 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但真正了解其瓷器特点的人却不多,景德镇瓷究竟有那些特点?凭什么称雄天下? 景德镇主要产品青花、粉彩、高温颜色釉、雕塑瓷、以及派生出来的一些产品天下无敌,全世界任何一个厂家的瓷器产品景德镇都能仿制,而景德镇产品全世界都没有可能全面仿制。几百年里世界各地都想仿制景德镇瓷,但几百年过去了仍然无法达到景德镇的工艺水平,景德镇瓷品种几乎涵盖所有瓷器品种,过去引为自豪的“薄如纸、明如镜------”的卖点在今天的陶瓷业中已是“昨日黄花”制瓷行业基本都能达到这种水平,而景德镇的几项传统技术是任何地区永远无法做到,这几项技术是“利坯”“干接”“雕刻”“填彩”“边角”;这几项技术是制作高档瓷器的根本保证。 利坯就是用特制的利坯刀车削旋转的坯,使坯规整光洁,是景德镇专有的一项工艺,表面看各地都有这道工序,但在景德镇分成三个工种,既修坯、呙足、利坯,各司其职,不能互换,修坯工只车削碗盘等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外壁,形状变化小此外坯内有模具支撑,技术相对简单,呙足工只车削碗外底,足圈内部,在历史部分时期技术难度较大,如“过肩足”(底部胎大大薄于足圈外碗壁的厚度),利坯工则需要车削器物的所有部位,包括器物的内壁,和琢器的分段接口,这项技术难度最大,因此又分成大器利坯和小器利坯两行,这两个工种只有景德镇存在。 大器利坯先将干燥后的底座、瓶身、颈部三段里外上下车削达到要求后用特制泥浆在接口处涂匀,再将三段粘合,干燥后再将内外接口车削平整,车削时由于坯体有弧度,无法了解坯体的厚度全凭利坯工用手指弹击坯体,听声音判断壁厚再决定是否继续车削,因为口部的厚度与弧度部位的厚度不一样,传统泥料耐火度低,如果坯的厚度不一致高温烧成时会向一侧歪倒。 小器利坯敞口类内外车削达到要求,特别在车削碗、杯类坯体薄如蝉翼,车削时完全靠感觉,稍有不慎前功尽弃,琢器瓶罐同样分段拉坯,干燥后车削,最后车削外壁,如此轻薄难度可想而知,与世界各地车削修坯不可等同而论。 制瓷成型什么叫精致,简单说就是要见角见线,圆弧处要自然流畅,圆滑渐变,硬角处要线条明快清晰,不能含糊,特别是足底内角跟,明清精品基本都是清楚干净,不像仿品足跟转角处基本呈圆弧状,景德镇精品因为利坯分工细致,专业,传统产品都必须运用这项工艺,因此不仅造型漂亮,更重要釉面光洁度也大大提高,各地瓷器从成型开始就已经比不上景德镇产品,瓷器如果不利坯表面会起伏不平,虽然看上去不会发现,但釉面整体效果感觉不好。干接,也是景德镇瓷的一项特有的工艺,琢器上的一些附加装饰如瓶耳、壶嘴、杯把等,各地瓷厂都是不等坯干燥,趁着坯湿就把附加装饰粘合,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接口泥和主体与附加装饰收缩不一致而发生裂痕或变形,但是粘接后无法进行利坯,只能采用打磨的方法进行修饰,现代多采用素烧后再抛光工艺,但仍然不可能达到利坯后的质量水平,景德镇是在坯体彻底干燥以后经过利坯之后再由雕削工将粘接面修整严密后,先在接口内侧涂抹用坯泥调制的粘接泥,在接口的外侧涂抹自己祖传秘方配制的外口泥,将附加装饰对准按压,再将挤出的外口泥抹平,接口处转角要见角见线,雕削工负责制作附加装饰以避免粘接时出现问题,使用的外口泥自己配制,就是在国营工厂工作时也是自己制备,工厂每月支付给一定的费用,外口泥不会干裂,但粘结力低因此必须同时使用两种接口泥。由于雕削工专业操作附加装饰质量较高

景德镇陶瓷介绍

一、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主管陶瓷产业的部门的领导,您认为对于景德镇市而言,陶瓷意味着什么呢? 陶瓷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称都之源。景德镇历史悠久、手工业单一,这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也说明陶瓷造就了今天的景德镇,没有陶瓷就没有景德镇的今天,充分显示了陶瓷是景德镇立市之本、称都之源的特殊地位。郭沫若来到景德镇考察时,曾写下“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名句,称颂景德镇瓷业是瓷国的高峰。 二、中国陶瓷历史上,景德镇的地位举足轻重。您可不可以和我们的记者简要介绍一下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历史呢? 东汉时代,景德镇出现了制陶业。 唐代,景德镇瓷器被称为“假玉器”,并有“陶窑”和“霍窑”之称。 五代,景德镇陶瓷进入普遍兴烧时期,全市包括五代以后各代古窑址共有30多处。 宋代,所烧造的青白瓷遍于全国,远销外洋。 元代,在制瓷原料方面,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明代,形成了官搭民烧、官民竞市的兴旺局面,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业的中心。 清代,形成了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四大系列。 三、景德镇是中国非常著名的瓷都,而陶瓷又是起源于中国。但放眼全球,现在不仅仅中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家的陶瓷产业发展的也非常迅速。从中国瓷都角度来看,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和其他国家相比,独有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呢? 第一,水源丰富,瓷土优良。昌江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地下水资源可动量l.66亿立米。重要制瓷原料高岭土,最早就产自景德镇东45公里今属鹅湖镇的高岭山,世界通用的制瓷粘土的命名就来源于此。景德镇附近的星子、余干、临川等县也蕴藏着大量的优质制瓷原料

第二,集各地名窑之大成。景德镇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使之融化于自己已有制瓷技艺之中,在制瓷技术上,不管工艺多么复杂,制造多么困难,景德镇都能制,还发展和创造了很多新工艺、新技术,出现了许多绝技。 第三,独特的产、学、研、贸基地 1、景德镇市政府组建的江西省陶瓷工业园已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并按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标准打造,现已形成了原料、成型、花纸、颜色釉、烧炼、包装、销售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之一。 2、景德镇陶瓷专业人才济济,不仅有陶瓷学院、陶瓷工艺美院,而且有着众多的陶瓷世家和专业技术人才。 3、科技部已批准《省部共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试点方案》并组建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设立了日用陶瓷研究、建筑陶瓷研究、热工及设备研究以及装备陶瓷研究等四个技术研发平台。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硅酸盐协会陶瓷分会、中国陶瓷协会信息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全国日用陶瓷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专业协会都在中国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建立。 4、利用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资源和“景德镇”品牌,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举办一年一度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将景德镇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商品集散地及会展中心之一。 四、目前,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到一个怎样的水平了呢? 1、景德镇市通过加快调整陶瓷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品牌战略、陶瓷总量、出口、税收、产业集群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上取得了“四个突破、一个增长”的佳绩,实现了陶瓷产业的平稳快速发展。

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十一月底,我们来到江西最富盛名的城市——景德镇寻访陶瓷意蕴。景德镇是江西的代表,这是得到国际上的认可的,陶瓷让景德镇名传千古,曾创造中国陶瓷史辉煌的景德镇,其陶瓷创作的立身之本和“根”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大量接触现代美术的我们来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文化根源的洗礼,大量的传统手工艺作品提醒我们景德镇之所以久盛不衰——因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 陶瓷的制作是一件艺术品精雕细琢的极致体现,陶瓷作为一种艺术载体,与其他艺术品相比,具有制作材料特殊、制作工艺特殊、生产工艺的难以掌握性等特点。古时的陶瓷产品制作,要经过7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瓷工流下的汗水,拉坯、上釉以及将瓷坯送入窑中进行煅烧,其辛苦远非创作国画作品所能比拟。一件陶瓷精品的出炉,并不亚于人类十月怀胎孕育新生命的过程,它是经过艺人用生命在进行创造、并经历火之升华才得以完成。过小明称景德镇仅凭陶瓷制造这单一产业,便可让老镇的兴旺与盛名延续千年之久,足可证明陶瓷的不凡之处。 我们这次的旅程,幸得一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的研究生陪同讲解,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许多家庭作坊,并且详细的介绍了瓷器的四大构成要素:坯、釉、彩、法。例如釉上彩综合式是将两种以上釉上彩绘方法综合运用的方式。例如新彩与粉彩的综合、墨彩与刻瓷的综合。釉下彩有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釉下褐彩、釉下黑彩等。如果任意将上述两种形式和技法结合起来,形成两种艺术效果的综合效应,即是釉下彩综合式。我们常常在电视节目上听到的名词,清华釉里红,到那里才得到讲解:实际上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青花料和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釉里红色料所绘制的釉下彩综合式的装饰,它既有青花青翠品澈、幽靓素雅的特色,又有釉里红瑰丽而沉静、艳媚而不浮躁、热烈而又含蓄的特色。两者的长处有机融合,既素雅又艳丽,形成了青红相间、冷暖相衬、动静相映的审美特征。 而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却不是传统的技艺的精湛,而是景德镇陶瓷学院里的留学生工作室,那里的陶瓷作品没有束缚,充满了趣味,毛主席可以是陶瓷做的,头与身体的比例失衡,陶瓷也可以组合成一个远古的生物,仅凭印花,也可以制作出几十上百种陶瓷的组合,这让我们想到,景德镇的传统会不会受到冲击? 显然,通过几天的观察,传统技艺在景德镇占据了主导,瓷器的创意,可能在表面的装饰上比较显见,景德镇是陶瓷综合装饰艺术诞生和发展的地方,同时也是产生和造就陶瓷综合装饰的摇篮,景德镇拥有陶瓷综合装饰艺术辉煌的昨

中国三大瓷都介绍

中国三大瓷都介绍 景德镇陶瓷介绍 悠久的制瓷历史 中华向号瓷之国,景德镇历称瓷之都。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而景德镇又是这个瓷器之国的代表。外国人的瓷器称中国之名,又是瓷器之称。 莹莹白玉瓷,漫漫瓷都路。作为被人武称为“瓷都”的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史书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古代叫新平镇)。早在汉代,当时的这个地区就已可能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这样,景德镇地区的制瓷历史已有两千年。 史书上的景瓷生产 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代以后的景德镇地区,已有各种各样的瓷器生产。晋代时,有个叫赵慨的人,曾为当时景德镇地区瓷器质量的提高作出过巨大贡献,因而被后世人尊称为"师主",历朝立庙祭祀。到了3公元583年,南朝的皇帝陈叔宝为了造豪华的庭台楼阁,下诏令要这里窑户烧造雕镂精巧的陶瓷柱,以供皇家使用。隋代,隋炀帝又要这里造"狮象大兽"两座献给皇宫。这说明当时的景德镇地区制瓷业已有相当的技艺水平,瓷器产品有了较大的影响。

强盛的唐帝国建立之后,高祖李渊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当时又叫昌南镇的景德镇地区瓷业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出了两个出名的制瓷人物,一个叫陶玉,一个叫霍仲初,他们所造的瓷器"莹如玉""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送到京都出售,被称为"假玉器",轰动市场,皇帝下令作贡品,"于是昌南瓷名天下"。 蜚声中外的德化瓷器 福建德化县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也是外销瓷器的重要基地。德化瓷业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瓷器质地洁白坚硬,工艺精良、造型雅致,色泽莹润。远在宋、元时代就进入国际瓷坛,蜚声海内外。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 宋元时代,德化瓷器随着泉州港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发展而畅销海外。现已发现了30 多处宋元时代瓷窑遗址,在东南亚、东非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发现不少当时德化瓷的遗物,就是历史的见证。北宋时代德化以碗砰仑窑为代表的窑场,其制瓷工艺已采用轮制、模印和胎接成型的技术。以龙窑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白瓷的各式碗、盘、杯、碟、瓶、罐、壶、盒、洗、花瓶;少量烧制黑釉茶碗等。使用刻花、划花和印花等装饰手法,于瓷器表面饰以莲瓣、牡丹、云水、蕉叶、缠枝花卉等花纹以及篾纹、菊瓣、葵纹、麦穗、卷草等几十种饰纹。这些产品在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名录全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授誉五批共23名) 1.第一批授誉1名(1979年8月) 王锡良 2.第二批授誉2名(1988年4月) 秦锡麟张松茂 3.第三批授誉4名(1993年12月) 王恩怀李进王隆夫唐自强 4.第四批授誉5名(1997年9月) 戴荣华张育贤熊钢如刘远长徐庆庚 5.第五批授誉11名(2006年12月) 王怀俊杨苏明徐亚凤何叔水余仰贤黄卖九宁勤征赖德全饶晓晴李文跃 李菊生吴锦华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12月授誉一批共9名) 汪桂英刘平戚培才舒惠娟熊汉中陆军陆如涂金水曾维开 (2010年10月授誉一批共18名) 戴玉梅,范敏祺,蓝国华,刘升辉,聂乐春,宁钢,彭竞强,沈盛生,舒立洪,涂序生,涂翼报,徐江云,许爱民,袁世文,曾亚林,张正海,赵紫云,朱正荣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授誉四批次共73名,其中有23名已晋升为中国工艺美术 大师或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1.第一批授誉18名(1995年4月) 戴荣华王恩怀李进王隆夫刘远长张育贤徐庆庚唐自强熊钢如王怀俊田慧棣李恭坤杨苏明戚培才徐亚凤章文超黄卖九熊汉中 2.第二批授誉8名(1997年) 候一波裴足喜刘平舒惠娟何叔水彭竞强曾维开余仰贤 3.第三批授誉19名(2001年4月) 程曲流李文跃夏忠勇王采胡光震章亮沈盛生宁勤征徐子印赖德全曹木林张正海涂翼报吴胜华刘伟饶晓晴袁世文蓝国华朱正荣 4.第四批授誉28名(2006年6月) 王怀治方文贤王秋霞王跃林王淑凝冯叔文孙同鑫孙燕明李一新张吟玲余效团赵紫云邱含陈敏戴玉梅范敏祺俞军赵明生胡景文俞海青聂乐春涂序生徐江云黄水泉黄勇喻冬华曾亚林程永安舒立洪 5.第五批授荣46名(2009年) 周鹏王卫平喻木华钱梅玲李映华张中闻傅长敏吴能徐硕杨青熊国辉洪南雨蔡玲玲涂志浩刘清云曾瑾梁小平高峰邓幼堂江建民杨曙华涂少波解强李少景武育伦汪春麟刘志为欧阳桑徐岚赵美云邱启先余磁况冬

景德镇四大名瓷

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 中国有三大特产闻名于世界,分别是:陶瓷、丝绸和茶叶。 今天我为大家讲解的是三大特产之一,陶瓷中的瓷器,即“瓷都”景德镇的传统四大名瓷。景德镇的传统四大名瓷包括: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以及颜色釉瓷。 青花瓷 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青花瓷虽然色泽单一,但看来并不觉得单调。在绘瓷人手下寥寥数笔,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情趣,淡妆浓抹总相宜。 青花瓷创烧于元代,至明代,景德镇的青花瓷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更为成熟;新中国成立以后,青花器皿由过去的单件为主,发展为配套为主,画面更加精美。 青花瓷的烧造历史最为悠久,一直居四大名瓷之首,享有“瓷国明珠”的美誉。其主要是以色料在胚胎上描绘纹样,然后上透明釉,施釉后经1300度左右高温一次烧成,釉色晶莹,透彻素净,明净雅致。画以墨为韵,瓷以青为贵,青花瓷,至美至纯,透着一种素净,低调奢华的古韵。 玲珑瓷 玲珑瓷在隋唐时就有了,其上有米粒大小的图案,剔透明净犹如水滴,被称为玲珑瓷,历史悠久,为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玲珑瓷的制作非常精细,是在细薄的胚胎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这些洞眼呈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然后施釉多次,再人窑烧制而成。玲珑瓷往往和青花相配,碧绿透明的玲珑和色呈幽兰的青花互为衬托,清新古朴,给人一种极致的美。 在瓷器的逐步发展中,“玲珑眼”的形状也从传统的米粒,发展到月牙状、流线状、圆珠状、菱角状、多角状等多种规则、不规则的形状,有时还与“半刀泥”相结合,组成各种图案。二“玲珑眼”的釉色也有原来的单一碧色发展为红、黄、绿、蓝交相辉映的“五彩玲珑”,更是丰富和增强了玲珑瓷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昌南镇与中国

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在昌南(现在的景德镇)建造窑坊,烧制陶瓷。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了。 来到景德镇,才明白这里岂止是中国最大的镇,同时还是中国的名片。当地人自豪的介绍,景德镇以前叫昌南,现在市内还有昌南大道。宋代以后陶瓷发达,老外就来昌南买瓷器。老外整不清楚瓷器的区别,将凡是来自中国的瓷器都用自己发音的"昌南"命名。所以,中国的英文说法"CHINA",就缘起于"昌南",而不是现在人们调侃的"拆哪"。景德镇是中国的名片,这一点都不夸张。 景德镇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主要的产瓷区之一,景德镇制瓷始于汉,至宋代便已跻身天下名窑行列。自中国宋朝皇帝赵恒给景德镇命名以来,景德镇人一代又一代不断传承,并海纳百川,创新发扬光大,形成了千年积累的景德镇陶瓷文化核心竞争力,郭沫若的诗句描述得好,"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就生动地道出了那时景德镇陶瓷业发展的深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逐步形成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促成了景德镇交通的四通八达,景德镇已形成了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工业技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电子陶瓷和特种陶瓷等门类齐全的大陶瓷格局,从泥巴到成品,从陶瓷作坊到高科技产业园,从科研设计到教育传播,从散式经营到专业市场的营销,从传统深耕到现代创意,从民间的艺术交流到官方的整合传播,从旅游开发到招商引资,从学习到创新,从国内到国外,如今景德镇的陶瓷业已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链。 景德镇这个城市,走到哪里,都散发着陶瓷文化的气息,可以说,景德镇已站在中国乃至世界瓷都的高度传承中国陶瓷文化并影响着陶瓷产业的走向。 1、景德镇市中心黄金商圈地段的陶瓷品销售市场 2、生产仿古瓷和艺术瓷的作坊群 3、离市区较远的大型陶瓷专业市场或园区 4、创意街、基地、研究院、艺术苑和文化长廊 5、房地产、商业地产带动下的陶瓷商贸发展远景展望 二、展会营销及艺术展销 三、网络营销

景德镇方言大全

景德镇方言,超级经典哈景德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由于陶瓷业的不断的发展,聚居了全国各地的人,他们的语言由本土的成分慢慢地演变,逐渐就形成了景市人。 独特的地方语言:来到景德镇,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嗯来住莫得?”在景德镇呆上一段日子之后,“莫得”就会充彻于耳。营业员会热情地问您:“买莫得?”。买“鸡蛋”叫买“嘎嘎子”,买“茄子”叫买“落索”。听到小孩将奶奶叫“妈妈”,舅舅叫“姆姆”,将弟弟叫“老老”,“男孩”叫“仔俚子”,“女孩”叫“女崽俚”。对可以随意的朋友常称“瞌困”、“省头”、“老马”。夏天火红的“太阳”晒得人们汗流挟背时,景德镇话说:“个昵头真要晒死宁”。遇上“雷阵雨”叫“打风暴”。坐船叫“错舷”。乡下人常叫城里人为“镇巴佬”。为了广大同仁挖好一口标准的景德镇挖,特引用此文章,并且附上音标。 1 拨按(bo kan)——台阶 2 撒开也刚,峦到妮头(sa kai ye gang,luan dao ni tou)——张开翅膀,拥抱朝阳 3 排场---漂亮 4 嘎嘎子(ga ga zi)----鸡蛋 5 落缩(lo so)-----茄子 6 卡蟆(ka ma)————青蛙 7 么的(me de或mo de)----什么,南昌人说“犀利” 8 崽里子---男孩 9 女崽里---女孩 10 排场---漂亮,美丽 11 神头(sen tou)---傻子 12 糙神(cao sen)---爱表现,耍宝 13 细俺的--小孩 14 qio泼--狡猾+坏 15 钻子(头)-小气的人 16 习习--蟋蟀 17 恰子(qia2 zi)——疯疯颠颠 18 九斤——那个老坐在广场的疯汉(疯子在景德镇还能出名.....) 19 擎搬头咯——找麻烦的 20 驮炮各 (to pao ge)-----坏事做多了,该死的家伙 21 翻痘 (fan dou)-----没有准确的词,全家倒霉的意思吧 22 猛子-----愣头青 23 残7 -----原意残疾,引申:不地道的家伙,惹人讨厌的人 24 7舞8哲 (qi wu ba lia)-----个杂我也北晓得哇么的鬼东西,呵呵 25 一卡个卵-----形容太麻烦(个是么的意思,冒听过啊) 26 扯卵蛋(ca luan dan)-----扯蛋,哈哈,多加了个不文明发音,意思不变 27 卡目个(ka mu go)-----笨蛋 28 打短命-----短命鬼 29 阔困(ko gun)------打瞌睡的人,引申为稀里糊涂,不解人事的人 30 捉息子(zo xi zi)-----爱打扮,扮靓 31 劈龙(pi long)------鼻涕,引申为象鼻涕一样粘吧垃圾的讨厌的人 32 且的货(qie de huo)-----完蛋了(我最喜欢的一句) 33 好来势(hao lai si)-----非常好,也说“要得”,也有好爽的意思 34 卖B个仔----婊子养的(这个怀疑全国通用,而且不文明,哈哈,劝大家不要挖哈) 35 浪个样(lang ge yang)-----怎么样 36 么的柠(me de nin)-----什么人 37 嘎嘎(ga ga)------爷爷 (都昌话)

景德镇的城市空间演变及特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的城市空间演变及特质 摘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瓷都——景德镇因陶瓷而生,陶瓷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自宋至清不断演变扩大,陶瓷经济发展是景德镇城市空间演变的原因。城市的特质是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沉淀积累下来的特色城市文化和地域特征相结合所产生的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陶瓷文化和精神,这一城市特质贯穿于景德镇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关键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城市空间演变特质 一、景德镇历史文化及地域特征 1、历史文化 景德镇是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外著名的“瓷都”,与广大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景德镇市域春秋时属楚东境,秦为九江郡番县辖地,汉属豫章郡鄱阳县。东晋时称新平镇。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新平县。镇为县属,因在昌江之南,故又称为昌南镇。八年撤县,开元四年(716年)复置,县治设在新昌江口,故称新昌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浮梁。镇先后隶于新昌、浮梁县。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并沿用至今。元代,浮梁县一度升为州,镇属州。明代州又改称为县,此后景德镇在行政上一直属县辖区。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并且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陶瓷艺术”已经深深植入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中,从居民的主流审美取向到地方艺术特色都是以此为架构的。2、地域特征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 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 婺源县毗连。景德镇属丘陵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

景德镇瓷器翻译

原文: 景德镇(Jingdezhen)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以瓷器而闻名,历来被誉为中国的“千年瓷都”。在景德镇出产的各类瓷器中,尤以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最为突出。清代是青花瓷的鼎盛时期,景德镇青花瓷以其烧造精致而独占鳌头。新中国成立后,在景德镇设立了人民瓷厂(People'sPorcelain Factory)专门生产青花瓷。景德镇青花瓷造型优美,色彩绚丽,装饰精美,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青花瓷远销世界各地,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参考译文: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Jiangsu sphere, Jingdezhen, which is notorious for porcelain. It always has the title of Millennium Porcelain Capital in China. In English, the word "China" has become the synonym of "China", which fully shows that the magnificence of porcelain can assuredly represent China. However, in producing a great variety of porcelains in Jingdezhe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is the optimum especially. The blue and white in the peak was at Qing dynasty, which was at the top of the craft on account of the exquisite.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ublic's Porcelain Factory builds up for specializing in Green Flower Porcelain, which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hinese people's daily life. Because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has a splendid moulded, and bright colors shining, with beautifully decorated, people enjoy it. Which is one of the four distinguished traditional chinaware, consequently always has never fallout's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has been selling all over the world, the pretty was so gorgeous that the folks around the world enjoy it.

景德镇瓷器的现状与未来

景德镇瓷器的现状与未来 对景德镇的印象大凡是源于中学的课本,书中对景德镇名瓷的描述却也栩栩如生,“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坐在飞往景德镇的飞机上,脑海中出现的也是诸如“景泰蓝”一类的瓷器名词。而在景德镇徜徉数月,得以一窥瓷都全貌,与想象中的景象却是差之大矣。 转身:过往烟云的浮华 长久以来,景德镇都是中国瓷器市场的领跑者,景德镇的历史,远溯至明清时代的就不必多说了,就在数十年前,景德镇的市场还是一片繁荣景象,这种繁荣的典型表现就是本地著名的“十大市场”,每个“市场”都有几千上万人的规模,数十万人的市场,带动了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而当所谓“国退民进”的浪潮来到这座名都之时,所有的市场几乎就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个人承包,于是厂里的人们“卷走”一部分“细软珠宝”,各自散了,市场的消亡也许是历史的原因,也许还有政府的一些行为,个中原因也难以细表。 而实际上,这种转身在十几年前已经开始了。当时的潮州和淄博等地,在其瓷器行业发展之初,就纷纷来到景德镇淘金,他们来到这片美丽的土地,询问“您这碗是怎么做出来的”;在打探技艺的同时他们更多的是用高薪来挖取人才,就这样,随着一些技术人才,其实很多是技术工人的远走他乡,使得这些“他乡”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现状:城头变幻大王旗 说起景德镇的现状也许只能用“尴尬”这个词来形容,这种尴尬和“瓷都”这个称号有关。近些年来,不但有传统的福建德化、山东淄博等瓷器重镇与景德镇重新争夺“瓷都”的称号,而随着唐山和潮州的瓷器行业的发展,他们也在“中国瓷都”的评选中从景德镇手中夺走了这面旗帜。 如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广东省潮州市“中国瓷都”荣誉称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福建德化“中国瓷都”称号。甚至还有一些专业化的“瓷都”,如“北方瓷都”唐山、“中国钧瓷之都”河南禹州市神垕镇、“中国青瓷之都”浙江龙泉等等。 上网搜索“景德镇”,偶然看到有段“瓷都”之争的帖子,也反应了景德镇一定程度的没落,网友对话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甲:中国瓷都现在是A市已经是事实,希望景德镇人能够有勇气承认…… 乙: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景德镇是景德镇,是世界的瓷都~! A市只是现代中国的瓷都……中国的瓷文化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景德镇被誉为瓷都自然有他的道理,他特有的高岭土以及其精湛的制瓷技艺是我们后人所感叹的…… 而在这场争斗中,景德镇也许只能拿历史说事,却又毫无办法。 底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我其实不能说如今景德镇的陶瓷市场不发达,虽然景德镇市的财政收入并没有多少来自陶瓷行业。明着看来,现在景德镇没有什么大的陶瓷公司,稍有点名气的大概只是四五家稍上规模的公司。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模式现在很多是这种情况,接到一个或几个大单了,于是就成立了一家公司,因为找工人还是比较好找的,但是一旦接不到单子,厂子也就散了,当地人对这种情况也是习以为常了。来到高新区,司机指着一家名为“环球”的企业告诉我,这家公司也是刚倒闭。 但是就实际的了解,景德镇做陶瓷的很多,规模还都不小。当初的基础在,十大市场散

景德镇陶瓷对欧洲文化艺术的影响

景德镇陶瓷对欧洲文化艺术的影响 07501209 王清然 艺术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意识形态。陶瓷艺术是创造人类美的生活艺术,具有工艺美术独立的、完整的文化性质。我国工艺文化的奇葩--瓷器输入欧洲后,特别是对冰清玉洁的景德镇陶瓷,使欧洲人极为爱慕,其胎质、装饰、型制所蕴含夏文化内容之广博、意蕴之美妙、体系之独特,是使欧洲倾倒的魅力之所在。 1、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在文化艺术的发展历史中,任何民族都不能摆脱外来文化的影响,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形成的过程中,只能吸收与之相适应,并有利其发展的基因。景德镇陶瓷间接或直接传入欧洲,欧洲人对青花和彩釉瓷造型的曲线美和彩绘的艺术神韵似乎还不太理解,通常只能欣赏瓷器胎釉质地的优良,以贵金属对瓷器进行各种各样的镶嵌。例如把瓷瓶加以装饰并镶上流、托和把手更是珠光宝气,使它变成一"金属瓷壶",或者把两个瓷碗合装成一套"金属瓷器"。把瓷器作为室内陈设和装饰,也作为炫耀财富的手段,当时盛行用陶瓷来美化建筑的内部空间,墙壁、天花板和窗前凹处都用瓷镶嵌,还往往借瓷器特有的光和镜子的反光相配合,在室内造成一种错综的光影效果。王官贵族的收藏更加丰富,布臵也特别繁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有专门陈设瓷器的中国厅,德国帝后更把我国瓷器视为艺术品集存于德累斯顿的瓷宫。收藏瓷器已成为一种高雅的社会风气,只要有收藏的地方就一定有精美的景德镇陶瓷,具有深厚的艺术品味。

明末清初,荷兰东印度公司销售的中国瓷器遍及欧洲各国,表现北欧和荷兰风光的瓷器绘画,在中国出口到荷兰的瓷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景德镇的青花瓷器有的描绘底特的声调街道建筑,有的描绘水车和磨坊,仿佛是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的铜版面,不少风景绘画是景德镇的匠师们模仿在广州流通的荷兰铸币上的图案而成的,还有描述荷兰北部渔民在北海捕捉鲸鱼和北极熊的景色.海象还在海洋中游动。这些画面都是由荷兰的艺术家创作,由商人带到广州辗转到景德镇,毫无疑问,这类捕鲸的北海渔民生活题材的中国出口青花瓷器一定特别受到挪威、丹麦等北欧国家的欢迎。荷兰德尔夫特17世纪就以生产专门模仿中国青花瓷器的白釉蓝彩瓷器而闻名,产品行销欧洲各国,其画面常选用景德镇青花瓷上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柳树花卉的图案,给人以新的艺术享受和欣赏。 法国路易十四、路易十五以及上层社会贵族、贵妇狂热爱好用中国的丝绸和织锦制成服装,著名的里昂丝织工厂从遥远的中国购进生丝原料,大量地生产模仿中国艺术风格的丝织品,以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时髦地流行中国丝绸,织锦服装也使巴黎一些著名的艺术家们改行转业,抛弃油画,改为设计中国式样的服装。著名的巴黎艺术家华蒂、波切尔设计的中国服装的欧洲人或中国人的瓷塑,迎合了当时的潮流,加上迈森塑艺术家们的创造在成型、烧造方面的技艺,使这些富有中国色彩的的瓷塑作品华丽而典雅、生动而细腻,成为世界陶瓷史上的杰出作品。 路易十五的旁帕多夫人在瓷器图案上也有一些特殊的爱好,由

景德镇名称的由来及其所属管辖的变迁

景德镇名称的由来及其所属管辖的变迁 09电子(一)班 200910330129 周林华 摘要:景德镇作为我国的“瓷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名称的由来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名字从古代的新平镇到唐代的新平县、新昌县再到后来北宋时期的景德镇。景德镇的每一次的改名及其所属管辖的变迁都有着很大的历史意义 关键字:新平镇新昌县景德镇 景德镇是江西省第三大城市,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组成,也是国家重要的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名城。上饶市北部偏西。景德镇由于制瓷历史悠久,瓷器产品质地精良,对外影响大,“瓷都”两字成了景德镇的称号。2011年景德镇市总人口为158.7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67万人。 景德镇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而它的名称由来也是同样的历史悠久。这个地方汉代时称为“新平”,东晋时设镇,叫作“新平镇”。后又叫作“昌南镇”,隋唐时曾一度为“陶阳镇”。北宋赵恒景德年间易名为“景德镇”,沿用至今已有900多年。1953年,定为江西省辖市。对景德镇来说,宋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朝代。在宋代之前,景德镇曾有过好几个名称:新平镇、昌南镇、陶阳镇。历史发展到宋代,南北名窒林立,突出的有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而当时的景德镇瓷业生产也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唐末、五代就有相当规模的青白瓷(影青瓷)这时更成为全国的代表产地。由于这里拉制的瓷器"土白壤而填,质薄腻,色滋润",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皇帝赵恒派人到景德镇,要这里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由于"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从此以后,这里就叫"景德镇",名称延用至今,到现在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 一设新平镇

景德镇概述

景德镇概述 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直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50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市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独具优势。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尤以陶瓷资源独具优势。全市现已发现30多处陶瓷历史遗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地及世界通称制瓷原料高岭土命名地高岭、湖田古窑遗址、明清御窑厂遗址等等,分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景德镇市的风景名胜和景观众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徽派建筑群、古戏台;有号称中国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县衙;有以三闾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闾庙;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战时藏身的红塔和瑶里的仰贤台、洪源仙境、太阳岛、月亮湖、阳府寺、历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镇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就在浮梁县瑶里镇,红十军的诞生地在乐平市众埠镇。1997年,我市被国家旅游局等单位推介为97’中国旅游年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 景德镇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主要矿产有瓷石、高岭土、煤、钨、砂金、铜、萤石、硫磺、石灰石、大理石等,特别是瓷石、高岭土蕴藏量更为丰富,目前探明的储量,仍可开采300多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9%,是江西省重点林区之一。距市区50公里处仍保留原始森林,栖息着众多熊、虎、猴类等动物,并生长有红豆杉等珍稀树木。浮梁县瑶里镇的汪湖、白塔寺、梅岭,鹅湖镇的高岭土、东埠村等都是终年云雾缭绕、山清水秀。历史上景德镇特产素有"一瓷二茶"之称,茶叶是景德镇名产之一。早在唐代,景德镇就是全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诗人白居易著名诗篇《琵琶行》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当时,景德镇茶叶税收占全国茶叶税收的八分之三。"浮红"茶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近年培育和研制的名优茶"得雨活茶"、"瑶里崖玉"、"浮瑶仙芝"绿茶畅销市场。"得雨活茶"已被选为人民大会堂特供茶、国宴茶。 景德镇投资环境优越。位于昌九景"金三角"经济区,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地处国家旅游热线--庐山、黄山、龙虎山、九华山、三清山、鄱阳湖、千岛湖的中心区位(均在150-200公里左右)。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供电、供水、供气十分充足;通讯实现光纤化、网络化、数字化;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皖赣铁路、206国道南北纵贯我市,九景高速公路拉近了我市与武汉、南昌及外地的距离,景德镇机场航线通达北京、上海、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