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心路由器CPOS模块的概述

核心路由器CPOS模块的概述

核心路由器CPOS模块的概述
核心路由器CPOS模块的概述

说明:有关E1(2.048Mbps)链路中在155Mbps的STM-1帧中封装,可以有效提高用户数据传输效率和传输距离,降低运营商的宽带管理与部署成本。实现多条E1链路数据汇聚为一条STM-N链路通过核心路由器或核心交换机高速转发和分发。

核心层设备的CPOS模块可以配置为通道化E1(也就是一个物理接口E1),连接到SDH传输网,与汇聚层路由器所用的E1接口相连。也可根据需要对E1口进行捆绑,提高汇聚层设备的接入带宽。

PCM说明: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中传输的是二进制光脉冲“0”码和“1”码,它由二进脉冲编码调制制数字信号对光源进行通断调制而产生。而数字信号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产生的,称为PCM(Pulse-code modulation),即脉冲编码调制。这种电的数字信号称为数字基带信号,由PCM 电端机产生。

现在的数字传输系统都是采用脉码调制(Pulse-code modulation)体制。PCM最初并非传输计算机数据用的,而是使交换机之间有一条中继线不是只传送一条电话信号。

PCM编码过程,即抽样、量化和编码,PCM编码的主要过程是将语音、图像等模拟信号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取样,使其离散化,同时将抽样值按分层单位四舍五入取整量化,同时将抽样值按一组二进制码来表示抽样脉冲的幅值,以实现话音数字化。

E1接口

欧洲的30路脉码调制PCM简称E1,速率是2.048Mbit/s 。

我国采用的是欧洲的E1标准。E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其长度T=125us 即取样周期125微秒)共划分为32相等的时隙,时隙的编号为CH0~CH31。其中时隙CH0用作帧同步用,时隙CH16用来传送信令,剩下CH1~CH15和CH17~CH31 共30个时隙用作30个话路。每个时隙传送8bit,因此共用256bit。每秒传送8000个帧,因此PCM一次群E1的数据率就是2.048Mbit/s。

SDH中的STM帧

STM-N信号帧结构的安排应尽可能使支路低速信号在一帧

内均匀地、有规律地分布。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便于实现支路的同步复用、交叉连接(DXC)、分/插和交换,说到底就为了方便地从高速信号中直接上/下低速支路信号。鉴于此,ITU-T规定了STM-N的帧是以字节(8 bit)为单位的矩形块状帧结构。

STM-N帧结构,它由9行×270列(字节)组成,每个字节8个比特,一帧的周期125μs,帧频为8kHz(每秒8000帧)。

STM-1(N=1)是SDH最基本的结构,每帧周期125μs,传19440比特(9×270×8),传输速率19440×8000bit=155520kbit/s;

STM-N是由N个STM-1经字节间插同步复接而成的,故其速率为STM-1的N倍。

SDH帧由净负荷(payload)、管理单元指针(AUP: Administration unit pointer)和段开销(SOH:Section overhead)三部分组成。

管理单元指针位于STM-N帧中第4行的9×N列,共9×N个字节,AU-PTR起什么作用呢?我们讲过SDH能够从高速信号中直接分/插出低速支路信号(例如2 Mbit/s),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低速支路信号在高速SDH信号帧中的位置有预见性,也就是有规律性。预见性的实现就在于SDH帧结构中指针开销字节功能。AU-PTR是用来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1个字节在STM-N 帧内的准确位置的指示符,以便收端能根据这个位置指示符的值(指针值)正确分离信息净负荷。

这句话怎样理解呢?若仓库中以堆为单位存放了很多货物,每堆货物中的各件货物(低速支路信号)的摆放是有规律性的(字节间插复用),那么若要定位仓库中某件货物的位置就只要知道这堆货物的具体位置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只要知道这堆货物的第一件货物放在哪儿,然后通过本堆货物摆放位置的规律性,就可以直接定位出本堆货物中任一件货物的准确位置,这样就可以直接从仓库中搬运(直接分/插)某一件特定货物(低速支路信号)。AU-PTR的作用就是指示这堆货物中第一件货物的位置。其实指针有高、低阶之分,高阶指针是AU-PTR,低阶指针是

TU-PTR(支路单元指针),TU-PTR的作用类似于AU-PTR,只不过所指示的货物堆更小一些而已。

CPOS接口

由于SDH的最低速率STM-1也大于155Mbps,无法应对用户提出的细颗粒带宽需求,因此允许传统的数字载波体系:E标

准和T标准,将SDH体系做为传输承载层,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方式,向用户提供低速带宽链路服务。

当把SDH信号看成由低速信号复用而成时,这些低速支路信号就称为通道。而CPOS是通道化SDH/SONET接口模块的简称,其中C表示Channelized,POS表示Packet Over SDH/Sonet。它充分利用了SDH体制的特点,提供对带宽精细划分的能力,可减少组网中队路由器低速物理接口的数量要求,增强路由器的低速接口汇聚能力,并提高路由器的专线接入能力。

CPOS接口具有如下特性:

(1)CPOS支持STM-1/OC-3多通道接口模块,支持

155.52Mbps的通信速率。

(2)CPOS接口卡分为CPOS(E)和CPOS (T)两种型号,其中CPOS(E)接口卡支持E标准制式,

而CPOS(T)接口卡支持T标准。

(3)CPOS接口模块通过PCI接口与CPU进行通信,完成STM-1通道化POS接口数据的收发。

(4)STM-1 CPOS接口支持净通道(非成帧)E1(最多63个)或T1(最多84个)。

(5)STM-1支持非通道化(成帧)E1(最多63个)或T1(最多84个)。

(6)STM-1支持通道化到64K,但是最多256个逻辑通道。

CPOS通道化E1支持净(clear channel ,又称为非成帧模式,unframed)和非通道化(unchannelized)两种工作模式。在净通道模式下,E1通道不分时隙,形成一个速率为2.048Mbps的串口(相当于一个2.048Mbps的同步串口)。在非通道模式下,E1通道除时隙0以外的31个时隙可以捆绑为一个串口使用(相当于一个E1-f端口)。

结论:

在骨干网的核心路由器上使用一个155M CPOS模块,配置为通道化至E1,连接到SDH传输,与汇聚层路由器所用的E1接口相连。也可以根据需要对E1口进行捆绑,提高汇聚层设备的接入带宽。

NE40E核心路由器产品简介

NE40核心路由器简介 第1章设备简介 本章内容包括NE40E 设备简介、设备结构、整个系统的配置和物理参数。 1.1 简介 Quidway NetEngine40E 通用交换路由器(简称NE40E)是华为公司面向新一代万 兆级边缘交换路由器。NE40E 的操作系统采用功能强大的通用路由平台VRP (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操作系统,具有超大容量、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特点。NE40E 机箱基于运营级设计,支持单板热插拔。NE40E 硬件结构提供了如下的可 维护特性: 单板区上有一个走线槽,易于线缆的布放,便于单板的插拔与维护。 两个风扇模块对单板区的单板进行抽风散热,完全保证散热需求。 同时,NE40E 的结构还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监控系统。路由交换板SRU(Switch and Route Processing Unit)上的主控模块MPU(Main Processing Unit)可实现对整 个系统的管理维护。主控模块可实现对单板、风扇模块、液晶显示模块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电源模块和时钟模块的管理、监控和维护。 NE40E 完全满足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要求,整个系统达到模块 级屏蔽要求。且每个拉手条采用整体钢板设计,实现了单板间的EMC 隔离。 1.2 设备结构 NE40E 机箱高22U(1U=44.45mm),外形尺寸为442mm%660mm%980mm(宽 %深%高)。设备外观如图1-1所示,设备部件如图1-2所示。

NE40E 第2章电源模块 本章内容包括NE40E 直流电源模块和交流电源模块的外观和面板说明、功能简介和技术参数。

SR8800-X核心路由器策略路由配置指导

H3C SR8800-X 核心路由器 策略路由配置指导

目录 1 简介 (1) 2 配置前提 (1) 3 使用限制 (1) 4 IPv4 策略路由配置举例 (1) 4.1 组网需求 (1) 4.2 配置思路 (2) 4.3 使用版本 (2) 4.4 配置步骤 (2) 4.5 验证配置 (3) 4.6 配置文件 (3) 4.7 组网需求 (4) 4.8 配置思路 (5) 4.9 使用版本 (5) 4.10 配置步骤 (5) 4.11 验证配置 (6) 4.12 配置文件 (6) 5 相关资料 (7)

1 简介 本文档介绍了策略路由的配置举例。 普通报文是根据目的IP 地址来查找路由表转发的,策略路由是一种依据用户制定的策略进行路由选择的机制。策略路由可以基于到达报文的源地址、目的地址、IP 优先级、协议类型等字段灵活地进行路由选择。 2 配置前提 本文档中的配置均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配置和验证,配置前设备的所有参数均采用出厂时的缺省配置。如果您已经对设备进行了配置,为了保证配置效果,请确认现有配置和以下举例中的配置不冲突。 本文假设您已了解策略路由特性。 3 使用限制 ?本设备只支持转发策略路由。转发策略路由只对接口接收的报文起作用,指导其转发,对本地产生的报文不起作用; ?配置重定向到下一跳时,不能将IPv4 规则重定向到IPv6 地址,反之亦然。 4 IPv4 策略路由配置举例 4.1 组网需求 如图1 所示,缺省情况下,Device的接口GigabitEthernet 3/0/1 上收到的所有访问Server的报文根据路由表转发的下一跳均为10.4.1.2。 现要求在Device 上配置IPv4 策略路由,对于访问Server 的报文实现如下要求: (1) 首先匹配接口GigabitEthernet 3/0/1 上收到的源IP 地址为10.2.1.1 的报文,将该报文的下一 跳重定向到10.5.1.2; (2) 其次匹配接口GigabitEthernet 3/0/1 上收到的HTTP 报文,将该报文的下一跳重定向到 10.3.1.2。 图1 IPv4 策略路由特性典型配置组网图

双核心交换机+双核心路由器(HSRP+OSPF)

双核心交换机+双核心路由器(HSRP+OSPF) 具体配置 R3不做配置 R0配置 ! version 12.1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uptime service timestamps log uptime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hostname R0 ! ! ! ! !

memory-size iomem 15 ip subnet-zero ! ! !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duplex auto speed auto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ip address 172.16.0.1 255.255.0.0 duplex auto speed auto ! router ospf 1 log-adjacency-changes network 172.16.0.0 0.0.255.255 area 0 network 192.168.0.0 0.0.0.255 area 0 ! ip classless no ip http server ! ! line con 0 transport input none line aux 0 line vty 0 4 login ! no scheduler allocate end R1配置 ! version 12.1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uptime service timestamps log uptime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思想: 路由器之间互相交换路由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链路信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1.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包括RIPv1、RIPv2 、IGRP 、BGP,其中IGRP是思科专有协议。 2.RIPv1 、RIPv2 、IGRP是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BGP是外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 3.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的工作方式是定期广播路由器自身的完整或部分路由表。 4.每个路由器把自己直连网络的路由的度量值设置为0,把它收到的来自其它路由器的路由表中的度量值增加一定的数值。 RIPv1的特征: 1.它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 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最大跳数15,超过15跳,就不再添加进路由表

2.采用广播(255.255.255.255)进行路由更新 3.更新周期为30秒 4.管理距离:120 5.不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只允许使用标准的A、B 、C类网络地址,是有类别(Classful)的路由选择协议。 RIPv2配置: 1.指定路由选择协议:# router rip 2.除了要加入一条“version 2”以外,其他配置都与RIPv1配置相同。 https://www.doczj.com/doc/e412155849.html,work命令指定要发布的直连网络地址,不需要指定子网值,只指定标准A、B 、C类网络地址即可 4.RIPv2靠识别配置在各个接口上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来支持变长子网掩码。 RIPv2的特征: 1.也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支持认证 2.同样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最大跳数15,超过15跳,就不再添加进路由表 3.采用组播地址(22 4.0.0.9)进行路由更新 4.更新周期也是30秒,同时支持触发更新 5.管理距离也是120 6.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适合多数小型网络,是无类别(Classless)的路由选择协议

核心路由器应急预案

核心路由器05故障处理预案 方案:使用H3C 6608替换05 只需要把10个旗县的接头断开,并连接至6608上,并断开防火墙的E1/3端口线缆。 步骤1:掀开新旧网络机柜中间的地板, 提示:看标签,上联区公司2M不需要动,旗县需要切换10条链路,10对接头。建议一个一个旗县进行,每进行一个旗县后,测试网络通断。 步骤2:断开防火墙上的E1/3端口。如下图: 注:若需要重新接入05,请执行相反步骤.另外,若单独切换某一个旗县的链路,需要在防火墙上删除这个旗县原有的静态路由(>>),注意做好删除记录,以便恢复。

核心路由器6608故障处理预案方案:使用05替换6608 步骤1:将上联区公司10M与2M链路切换至05 切换10M操作参照下图: 切换2M 步骤2:断开防火墙的E1/2端口。

注:若要恢复原有链路请执行相反步骤。 核心交换机S7506E故障处理预案方案:使用旧核心交换机S6506r替换 步骤1:在防火墙上切换核心交换机与防火墙上联链路 与下图所示连接方式相同即可。提示:黄线替换灰线。 步骤2:切换配线架上连接至核心交换机的线缆 步骤3:切换物流中心光纤链路

步骤4:切换东胜机关的10M链路 步骤5:切换环境监控

注:若要恢复原有链路请执行相反步骤。 防火墙故障处理预案 方案:使用旧防火墙天融信4000替换 步骤1:在S7506E前下部将G2/0/40连接至天融信防火墙5端口,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端口上联防火墙的线缆,并接入与其扎在一起的另一根线缆。

步骤2:在6608前部将G2/0/1端口连接至天融信防火墙4端口,如下图所示 步骤3:在05后部将E4/1/0连接至天融信防火墙6端口,如下图所示:

OSPF路由协议简介

OSPF路由协议简介 据北岸了解,CCNA课程中主要介绍的只有RIP、OSPF和EIGRP三种路由协议,对于这三种协议,目前市场上还常用的一般是OSPF协议。RIP协议由于其本身具有跳数(16跳)和更新周期等因素,限制了网络的规模,使得以跳数为计的路由并非最优路由;同时频繁更新整张周期表,浪费网络带宽,逐跳的更新网络收敛速度慢。因此,渐渐的已被淘汰出局,不再使用了。上期北岸简单介绍了RIP路由协议,今天我们来看看OSPF路由协议的内容。 1.OSPF概述: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使用的是触发式更新(当新增链路或链路故障)和更新给网络中权威路由器,直接基于IP协议,协议号为89 (不可靠),管理距离110。 2.特点有:度量值与带宽有直接关系;组播更新(224.0.0.5&224.0.0.6);支持等价路由(负载均衡);支持明文和密文两种方式验证;支持携带掩码,支持VLSM,支持CIDR;采用SPF 算法,保证域内百分百无环;支持区域划分(分级组网),可适应大规模网络;支持多种链路层网络类型。 3.OSPF中涉及到的英文缩写含义: LSA:链路状态通告,该信息表示了路由器周边链路接口等信息;用于路由器之间传递路由信息; 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网络中会选举出一台路由器去收集网络中的所有LSA,形成一个数据库;分发给所有路由器; 区域:具有相同区域标识的路由器处于一个区域; OSPF报文 Hello:用于建立、维持邻居关系 DD:用于描述本地的链路数据库 LSR:链路请求信息,用于向对方请求路由 LSU:链路更新信息,用于回复LSR LSack:对报文进行确认 OSPF状态机 DOWN:未启用OSPF时 INIT:初始化状态,当路由器发送了一个hello包后 2-W AY:邻居回复hello给我后置为 FULL:邻居之间链路状态交互完毕,达到每台路由都包括了该网络所有拓扑情况后OSPF 处于该状态;收敛状态; 4.(1)OSPF配置命令 (config)#router ospf *,其中*:代表进程ID,(OSPF在本地可启用多个进程),本地有效;(config-router)#network x.x.x.x y.y.y.y area *,其中x.x.x.x:需要通告到OSPF网络中的网段;y.y.y.y:反掩码,反掩码中为0的对应网络地址,为1的对应主机地址;其中01必须连续,不能间隔;*表示区域标识。

路由器RIP协议概述

路由器RIP协议概述 本文为大家讲解RIP 协议概述,希望能帮到大家。 RIP 协议概述 R1 PC R2 PC R3R4 RIP协议概述IP议述 RIP协议适用于中小型网络 RIP 协议要点: 1)RIP 协议基于距离向量算法,属于内部网关协议; 2)RIP 协议以到达目的地址所经过的路由器个数(跳数)为衡量路由好坏的度量值,最大跳数为15; 3)RIP version 1 不支持子网掩码,version 2 支持变长掩码; 4)RIP 协议适用于基于IP 的中小型网络。 RIP 路由表的初始化 RIP路由表的初始化IP由的始 R1R2 net1

net2 Request Response 路由表初始路由表 1) RIP 启动时的初始路由表仅包含本路由器的一些接口路由。 2) RIP 协议启动后向各接口广播一个Request 报文。 3) 邻居路由器的RIP 协议从某接口收到Request 报文后,根据自己的路由表,形成Response 报文向该接口对应的网络广播。 4) RIP 接收邻居路由器回复的包含邻居路由器路由表的Response 报文,形成自己的路由表。 RIP 路由的更新 RIP路由表的更新IP R1R2 Cloud Rn Dest GW Metric net1 R2 2 net2 R2 6 net1 16 Response net2 3 net3 5

Response Dest GW Metric net1 R2 16 net2 Rn 4 net3 Rn 6 R1更新后的路由表: 1) RIP 协议以30 秒为周期用Response 报文广播自己的路由表。 2) 收到邻居发送而来的Response 报文后,RIP 协议计算报文中的路由项的度量值,比较其与本地路由表路由项度量值的差别,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3) 报文中路由项度量值的计算:metric' = MIN(metric + cost, 16),metric 为报文中携带的度量值信息,cost 为接收报文的网络的度量值开销,缺省为1(1 跳),16 代表不可达。 4) RIP 路由表的更新原则: 对本路由表中已有的路由项,当发送报文的网关相同时,不论度量值增大或是减少,都更新该路由项(度量值相同时只将其老化定时器清零); 对本路由表中已有的路由项,当发送报文的网关不同时,只在度量值减少时,更新该路由项; 对本路由表中不存在的路由项,在度量值小于不可达(16)时,在路由表中增加该路由项;

华为核心路由器 多种安全特性

华为核心路由器的安全方案 7.1 网络的安全保障特点 网络安全大体上分为两个层次:网络自身安全和网络业务安全。网络自身的安全主要是指网络数据的安全传送、网络资源的合法使用;后者主要是指网络业务的合法授权、使用和监管。针对现有网络和业务的现状,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方案应该由网络层安全策略和应用层安全策略来构成,网络层安全策略主要完成对非法使用网络资源的控制,而应用层安全策略主要是针对通过合法的渠道来非法使用业务资源的控制,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安全的系统! 7.2 设备级的安全措施 1、配置安全。 华为数据产品对登录用户支持本地或远程两种认证方式,并为不同级别的用户提供不同的配置权限。支持用户使用SSH登录路由器并进行配置,避免了远程配置的报文被第三方监控的可能。 2、数据日志及热补丁技术。 设备的文件系统是一个类DOS的系统,可以记录系统及用户日志。系统日志指系统运行过程中记录的相关信息,用以对运行情况、故障进行分析和定位,支持基于线程极的系统日志。日志文件可以通过XModem、FTP、TFTP协议,远程传送到网管中心。 除此之外,考虑到有些IP特性对局域网来说是有用的,但对广域网或城域网节点的设备是不适用的。如果这些特性被恶意攻击者利用,会增加网络的危险。在网络设计时可考虑关闭以下这些IP功能的开关: (1)、重定向开关 网络设备向同一个子网的主机发送ICMP重定向报文,请求主机改变路由。一般情况下,设备仅向主机而不向其它设备发送ICMP重定向报文。但一些恶意的攻击可能跨越网段向另外一个网络的主机发送虚假的重定向报文,以期改变主机的路由表,干扰主机正常的IP报文转发。 (2)、定向广播报文转发开关 在接口上进行配置,禁止目的地址为子网广播地址的报文从该接口转发,以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概述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概述 作者:唐敏赵贵 摘要:移动自组网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用来为远程操作、战场和地震或者洪水救援等紧急通信和易变的移动通信提供服务。由于移动自组网与有线网的区别,使得为移动自组网设计一个合适的分布式路由协议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难度。本文主要是介绍了DSR和ADOV协议以及与有线网络中DV路由协议的区别。 关键词:无线自组网、DSR、ADOV 无线自组织网络即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无线通信网络的技术。传统的无线蜂窝通信网络,需要固定的网络设备如基地站的支持,进行数据的转发和用户服务控制。而无线自组织网络不需要固定设备支持,各节点即用户终端自行组网,通信时,由其他用户节点进行数据的转发。这种网络形式突破了传统无线蜂窝网络的地理局限性,能够更加快速、便捷、高效地部署,适合于一些紧急场合的通信需要,如战场的单兵通信系统。但无线自组织网络也存在网络带宽受限、对实时性业务支持较差、安全性不高的弊端。目前,国内外有大量研究人员进行此项目研究。 无线自组织网络(mobile ad-hoc network)是一个由几十到上百个节点组成的、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的、动态组网的多跳的移动性对等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动态路由和移动管理技术传输具有服务质量要求的多媒体信息流。通常节点具有持续的能量供给。 由于Adhoc网络具有节点节电、减少带宽消耗、拓扑快速变化、适应单向信道环境等多方面的要求,使得现有的IP路由协议,如RIP(选路信息协议)和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等不能满足要求,Adhoc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具有很大难度。IETF的MANET工作组重点研究无线Adhoc中的路由协议。主要有如下几种草案: 1.AODV(AdhoconDemandDistmceVectorRouting)Adhoc网络的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2.TORA(TemporallyOrderedRoutingAlgorithm)临时顺序路由算法。 3.DSR(DynamicSourceRouting)动态源路由协议。 4.OLSR(OptimizedLinkStateRoutingProtocol)优化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5.TBRPF(TopologyBroadcastBasedonReversePathForwarding)基于拓扑广播的反向路径转发。 6.FSR(FisheyeStateRoutingProtocol)鱼眼状态路由协议。 7.IERP(theInterzoneRoutingProtocol)区域间路由协议。 8.IARP(theIntrazoneRoutingProtocol)区域内路由协议。 9.DSDV(DestinationSequencedDistanceVector)目标序列距离路由矢量算法。 下面我将重点就DSR和AODV两种协议进行介绍。 (一).DSR(DynamicSourceRouting)动态源路由协议。

网络处理器概述

第1章网络处理器概述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使人们对它提出不断增长带宽和复杂服务的需求。未来的网络不仅需要更大的带宽,还要求它能不断增加新的服务。各个企业和事业团体不断地更新它们的网络,在它们的网络中增加专门的服务功能以及带宽管理功能。这种复杂服务功能的例子包括数据包调度以提供IP上的区分服务质量(QoS),在公共网络上提供安全通信,在多个服务器之间平衡传输流量负载,测量数据流量以确定网络流量模式及网络攻击行为(入侵检测),以及音频视频数据流的多点传送和交互式视频会议等。总之,这些增值服务要求整个网络基础设施具有更强的智能,以支持基本的交换和路由。对于某些应用,更新的周期似乎永无止境。例如在入侵检测领域,危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方法不断变换,要求采取的对策也不断改进,为此需要对网络系统的软件进行不断地更新。目前,基于IPv4的网络向着IPv6的发展也将是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需要逐步更新协议软件。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对网络系统也提出了不断增加功能的要求。如何实现这些新的功能,以及如何适应不断增加的网络业务类型增长的需求是对网络系统厂商提出的挑战之一。 为适应这种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出现了网络处理器这种新的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是一种专用于网络系统的微处理器,它使得网络系统能够具备高性能和灵活性。网络处理器的出现为网络系统构建了一个硬件平台,能够通过软件的升级以适合不断增长的功能需求,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舞台,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Intel公司是生产网络处理器的主要厂商之一,其网络处理器产品具有良好的可编程性和应用适应性。本章首先介绍网络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种网络新技术的发展,然后介绍Intel公司的网络处理器产品,以及采用Intel网络处理器构成网络系统的方法。 1.1 网络系统的构成 因特网是由路由器构成的网络。路由器系统是一种网络系统。基本的路由器主要实现分组的转发功能和路由信息的交换和更新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系统的功能在不断地增加,网络系统的构成方式也因之发生变化,形成各种支持新型业务类型的网络系统。 1.1.1 基本的网络系统 因特网的网络工程是研究网络建设的宏观领域的工程技术,如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

路由基本原理及路由协议详情详情

路由基本原理及路由协议 一.OSI/RM参考模型中分组交换网络的(网络层)路由选择1.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也较路径选择。 路由选择是指选择和建立一条合适的物理或逻辑的通路,以供进网数据从网络的源节点到达宿节点的控制过程。 2.路由问题概述 分组交换网结构可以抽象成以下网络拓扑图 数据分组从源节点A到达宿节点D的路径(通路)有: l1,l3(A-B-D) l2,l6(A-C-D) l2,l4,l7(A-C-E-D) 问题: 哪条通路是最佳的? 最佳-即最短路径问题。 假如上图中每条边都有权值,A到D的最短路径应该是所有路径中,构成路径的边的权值之和最小的哪条路径。 权值:在网络中主要是数据传输时延和距离。 3.对路由选择算法的要求 a.能正确、迅速、合理地传输数据分组 b.能适应由于节点或链路故障引起的拓扑变化 c.能适应网络通信量的变化,使网络内的通信负载达到均衡 d.算法应尽量简单 4.路由选择算法的两大策略 a.静态路由选择算法——基于网络拓扑(距离)和时延的要求,以固定的准则来选择路由。因此这类算法也叫做确定型(非自适应)路由算法。这类算法简单,速度快,但不能适应因种种原因而引起的网络拓扑变化和网络内部通信量的变化。这类算法使用于那些网络拓扑结构不经常变化的小型网络。 b.动态路由选择算法——基于网络状态参数的变化,来选择某段时间内有效的路由。这类算法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状态和其它状态参数的变化而调整路由。因此这类算法也叫做自适应路由算法 5.实现路由选择算法的一般方法 a.标头指示法 b.路由表法 在每个交换节点(路由器)中建立路由表。 二、互联网中的路由算法——IP路由技术

SR88核心路由器产品彩页

https://www.doczj.com/doc/e412155849.html, H3C SR8800万兆核心路由器 产品概述 SR8800系列路由器是H3C 公司基于对用户业务应用的充分调研和深刻理解而推出的万兆核心路由产品,主要应用在IP 骨干网、IP 城域网以及各种大型IP 网络的核心和汇聚位置。SR8800系列核心路由器具有强大的转发性能和丰富的业务特性全面满足用户各种组网应用的需求。 SR8800采用了平面分离和三引擎转发的设计理念,通过基于分布式的高性能网络处理器(NP )硬件转发和大容量Crossbar 无阻塞交换技术,保障了系统的高处理性能和灵活的扩展能力;通过分布式的专用QoS 控制单元,为所承载的核心业务提供精细化控制和端到端服务保证;通过分布式OAM 检测引擎,实现了30ms 故障检测,保障所承载业务不中断运行。SR8800通过上述创新的高可靠性技术和精细化QoS 控制机制充分保证多用户多业务流畅运行。 产品特点 创新的体系架构保障业务的高性能 SR8800采用了创新的四平面分离和三引擎转发体系架构,实现了万兆NP 平台和Crossbar 无阻塞交换技术完美融合,完全满足用户对于业务处理性能和容量的要求。平面分离的架构使系统的管理、监控等功能模块对转发平面的影响降到最小,使转发平面更加专注于对业务的处理,从而实现万兆业务流量线速转发。分布式转发引擎使接口板业务处理实现硬件化,SR8800业务接口板上同时具有NP 业务引擎、QoS 控制引擎和表检索引擎,通过专用转发控制引擎使原来全部由NP 业务引擎处理的表项查找和QoS 调度等功能全部交给业务处理板上的表检索引擎和QoS 控制引擎来处理,极大加快了业务处理速度,使系统在完成万兆业务线速处理的同时,能够实现精细化QoS 调度机制和真正意义上E2E 流控。 专用的OAM 引擎保证业务的高可靠性 SR8800在传统的核心路由器双平面(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的基础上,利用专用的OAM 引擎设计了一个独特的OAM 检测平面,该平面监控网络故障,能够实现30ms 的故障检测和20ms 的业务切换,保证业务运行不中断。检测平面与控制平面、转发平面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为用户提供了电信级的可靠性。 同时,SR8800还支持完善的设备可靠性机制,包括:关键部件1+1冗余备份、热插拔、热补丁等功能。 内置QoS 引擎实现精细化业务控制 内置QoS 引擎支持层次化QoS (H-QoS ),可以实现基于端口、用户组、用户及用户业务的多级调度机制,H-Qos 和MPLS TE 配合可以实现按隧道、按业务进行带宽预留和调度。 SR8800系列万兆核心路由器

bgp 核心路由器配置

bgp 100 group ibgp-peer internal peer ibgp-peer connect-interface LoopBack0 peer 2.2.2.2 as-number 100#将2.2.2.2加入到自治系统100中peer 2.2.2.2 group ibgp-peer#将2.2.2.2加入到ibgp-peer组中 peer 3.3.3.3 as-number 100 peer 3.3.3.3 group ibgp-peer peer 4.4.4.4 as-number 100 peer 4.4.4.4 group ibgp-peer #自动生成以下内容 ipv4-family unicast undo synchronization peer ibgp-peer enable peer 2.2.2.2 enable peer 2.2.2.2 group ibgp-peer peer 3.3.3.3 enable peer 3.3.3.3 group ibgp-peer peer 4.4.4.4 enable peer 4.4.4.4 group ibgp-peer # ipv4-family vpnv4#mbgp配置 policy vpn-target

peer ibgp-peer enable peer ibgp-peer reflect-client将路由器设置为镜像路由器 peer 2.2.2.2 enable peer 2.2.2.2 group ibgp-peer peer 3.3.3.3 enable peer 3.3.3.3 group ibgp-peer peer 4.4.4.4 enable peer 4.4.4.4 group ibgp-peer # ipv4-family vpn-instance vpn1 import-route direct import-route static

核心路由器十项性能指标

核心路由器十项性能指标 高速路由器的系统交换能力与处理能力是其有别于一般路由器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高速路由器的背板交换能力应达到40Gbps以上,同时系统即使暂时不提供OC-192/STM-64接口,也必须在将来无须对现有接口卡和通用部件升级的情况下支持该接口。在设备处理能力方面,当系统满负荷运行时,所有接口应该能够以线速处理短包,如40字节、64字节,同时,高速路由器的交换矩阵应该能够无阻塞地以线速处理所有接口的交换,且与流量的类型无关。 指标之一:吞吐量 吞吐量是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吞吐量与路由器端口数量、端口速率、数据包长度、数据包类型、路由计算模式(分布或集中)以及测试方法有关,一般泛指处理器处理数据包的能力。高速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至少达到20Mpps以上。吞吐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整机吞吐量 整机指设备整机的包转发能力,是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路由器的工作在于根据IP包头或者MPLS 标记选路,因此性能指标是指每秒转发包的数量。整机吞吐量通常小于路由器所有端口吞吐量之和。 2. 端口吞吐量 端口吞吐量是指端口包转发能力,它是路由器在某端口上的包转发能力。通常采用两个相同速率测试接口。一般测试接口可能与接口位置及关系相关,例如同一插卡上端口间测试的吞吐量可能与不同插卡上端口间吞吐量值不同。

指标之二:路由表能力 路由器通常依靠所建立及维护的路由表来决定包的转发。路由表能力是指路由表内所容纳路由表项数量的极限。由于在Internet上执行BGP协议的路由器通常拥有数十万条路由表项,所以该项目也是路由器能力的重要体现。一般而言,高速路由器应该能够支持至少25万条路由,平均每个目的地址至少提供2条路径,系统必须支持至少25个BGP对等以及至少50个IGP邻居。 指标之三:背板能力 背板指输入与输出端口间的物理通路。背板能力是路由器的内部实现,传统路由器采用共享背板,但是作为高性能路由器不可避免会遇到拥塞问题,其次也很难设计出高速的共享总线,所以现有高速路由器一般采用可交换式背板的设计。背板能力能够体现在路由器吞吐量上,背板能力通常大于依据吞吐量和测试包长所计算的值。但是背板能力只能在设计中体现,一般无法测试。 指标之四:丢包率 丢包率是指路由器在稳定的持续负荷下,由于资源缺少而不能转发的数据包在应该转发的数据包中所占的比例。丢包率通常用作衡量路由器在超负荷工作时路由器的性能。丢包率与数据包长度以及包发送频率相关,在一些环境下,可以加上路由抖动或大量路由后进行测试模拟。

网络组建 路由器概述

网络组建 路由器概述 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它与前面所介绍的集线器和交换机不同,它不是应用于同一网段的设备,而是应用于不同网段或不同网络之间的设备,属网际设备。路由器之所以能在不同网络之间起到“翻译”的作用,是因为它不再是一个纯硬件设备,而是具有相当丰富路由协议的软、硬结构设备,如RIP 协议、OSPF 协议、EIGRP 、IPV6协议等。这些路由协议就是用来实现不同网段或网络之间的相互“理解”。 路由器有两大典型功能,即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数据通道功能包括转发决定、背板转发以及输出链路调度等,一般由特定的硬件来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软件来实现,包括与相邻路由器之间的信息交换、系统配置、系统管理等。 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它不关心各子网使用的硬件设备,但要求运行与网络层协议相一致的软件。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远程路由器,本地路由器是直接通过诸如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传输介质连接的;远程路由器是不是通过以上传输介质直接连接的,而是通过其它网络,如电话网、有线电视网等进行远程连接的。 在局域网接入广域网的众多方式中,通过路由器接入互联网是最为普遍的方式。使用路由器互联网络的最大优点是:各互联子网仍保持各自独立,每个子网可以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网络协议,网络结构层次分明,还有的路由器具有VLAN 管理功能。通过路由器与互联网相连,则可完全屏蔽公司内部网络,起到一个防火墙的作用,因此使用路由器上网还可确保内部网的安全。 从本质上说,路由器也是一 台计算机,其操作系统是在计算机引导时从ROM 中装入内存的。随着Internet 和企业网络的不断普及,路由器这种网络设备也被大量地采用。目前,市场上的路由器品牌很多,其中Cisco (思科)路由器在路由器技术方面最为权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路由器的代名字,所以人们一讲到路由器这个名字就会想到Cisco 这个名字。Cisco 的路由器不仅产品线非常齐全(低端有Cisco 1600/1700系列,中端有Cisco 2500/2600/3600系列,高端有Cisco 7200/12000系列等),而且其技术也是最先进的,引导着整个市场。不过我国的华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也已非常强大,在一定程度上它几乎成为了Cisco 公司最具有竞争力的公司之一。 路由器的主 注 意 路由器这类网络设备尽管自身具有许多软件性质的协议和OS 系统,但从总体上来说它仍属于硬件设备,自身是不怕攻击的(集线器与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也一样不怕攻击)。另外,路由器具有独立的公网IP 地址,当局域网通过路由器接入互联网后,在互联网上显示的只是路由器的公网IP 地址,而局域网用户所采用的是局域网IP 地址,不属同一网络,所以起到保护作用。 提 示 新购买路由器的配置文件是空的,管理人员必须编辑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并将其写入路由器的NVRAM (属于一种内存)。这样,路由器在下次启动时会根据配置文件来进行相应操作。

详细分析核心路由器的十项性能指标

详细分析核心路由器的十项性能指标 高速路由器的系统交换能力与处理能力是其有别于一般路由器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高速路由器的背板交换能力应达到40Gbps以上,同时系统及时暂时不提供OC_192/STM_64接口,也必须在将来无须对现有接口卡和通用部件升级的情况下支持该接口。在设备处理能力方面,当系统满负荷运行时,所有接口应该能够以线速处理短包,如40字节、64字节,同时,告诉路由器的交换矩阵应能够无阻塞地以玄素处理所有接口的交换,且与流量的类型无关。 指标一:吞吐量 吞吐量是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吞吐量与路由器端口数量、端口速率、数据包长度、数据包类型、路由计算模式(分布与集中)以及测试方法有关,一般泛指处理器除了数据包的能力。告诉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至少达到20Mbps以上,吞吐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整机吞吐量、 整机指设备整机的包转发能力,是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路由器的工作在于根据IP包头或者MPLS 标记选路,因此性能指标是指每秒转发包的数量。整机吞吐通常小于路由器所有端口吞吐量之和。 2:端口吞吐量 端口吞吐量是指端口包转发能力,它是路由器在某端口上的包转发能力。通常采用两个相同速率测试接口。一般测试接口可能与接口位置信息及关系相关,例如同一插卡上端口间测试的吞吐量可能与不同插卡上端口间吞吐量值不同。 指标之二:路由表能力 路由器通常依靠所建立及维护的路由表来决定包的转发。路由表能力是指路由表内所容纳路由表项数量的极限。由于在internet上执行BGP协议的路由器通常拥有数十万条路由表项,所以该项目也是路哟去能力的重要体现。一般而言,高速路由器应该能够支持至少25万条路由,平均每个目的地址至少提供2条路径,系统必须支持至少25个BGP对等以及至少50个LGP邻居。 指标之三:背板能力 背板指输入与输出端口间的物理通路。背板能力是路由器的内部实现,传统路由器此案有共享背板,但是作为高性能路由器不可避免会遇到拥塞问题,其次也很难设计出高速的共享总线,所以现有高速路由器一般采用可交换式背板的设计。背板能力能够体现在路由器吞吐量上,背板能力通常大于依据吞吐量和测试包所计算的值。但是背板能力只能在设计中体现,一般无法测试。 指标之四:丢包率 丢包率是指路由器在稳定的持续负荷下,由于资源缺少而不能转发的数据包在应该转发的数据包中所占的比例。丢包率通常用作衡量路由器在超负荷工作时路由器的性能。丢包率与数据包长度以及发送频率相关,在一些环境下,可以加上路由抖动或大量路由后进行测试模拟。 指标之五:时延 时延是指数据包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输出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是存储转发方式工作的路由器的处理时间。时延与数据包长度的链路速率都有关,通常在路由器端口吞吐量范围内测试。时延对网络性能影响较大,作为高速路由器,在最差情况下,要求对1518字节以及以下的Ip包时延均小于1ms。

H3C CR1600核心路由器系统介绍

https://www.doczj.com/doc/e412155849.html, H3C CR1600核心路由器系统介绍 一.产品概述 CR16000 核心路由器(以下简称CR16000)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100G平台的新一代核心路由器,主要应用在运营商IP骨干网、数据中心骨干互联节点以及各种行业大型IP网络的核心和汇聚位臵。CR16000先进的体系架构和强大的路由转发性能能够满足用户现在及未来业务扩展的需求。 CR16000采用了创新的路由交换架构,可以实现单槽位720G无阻塞交换能力,保障高密度10G或100G 板卡的线速转发;CR16000支持海量的路由表和转发表,作为互联网核心节点能够抵御大路由震荡的冲击,保证数据报文的准确转发;CR16000通过NSR、ISSU、IRF2、APS、BFD等多种高可靠性技术,保证业务永续。 CR16000 核心路由器 产品特点 创新的硬件架构 CR16000采用了创新的交叉间隔矩阵架构,减少了数据信号在高速传输通道中的串扰和衰减,实现了接口板、交换网板和背板的无阻塞数据转发机制。CR16000利用路由交换物理分离的设计架构,通过独立的九块交换网板能够大幅提升设备的路由转发性能,同时后续可以通过升级交换网板实现性能的持续提升。

CR16000的交换网板通过高速传输通道和各接口板相连,在数据的跨板转发过程中,利用智能调度模式和路径负载分担,实现了交换系统严格意义上的无阻塞,保证了高密万兆板卡的线速转发。 运营级网络操作系统 CR16000运行了H3C新一代模块化网络操作系统,支持模块级重启、倒换,以及以模块为单位进行软件升级的能力。CR16000通过内臵的监控器能够全面监视各软件模块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某一软件模块故障,系统会根据预先设臵的策略自动重启或中止故障模块,同时CR16000还支持软件模块可以运行于主用主控板和备用主控板上,当主用主控板上的软件模块出现故障时,可以选择备用主控板上的软件模块来接管服务,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可用性。 强大的路由特性 CR16000能够支持10M路由表,满足其作为互联网核心节点所具备的路由计算和发布能力。CR16000支持IPV4和IPV6双协议栈,支持OSPF、IS-IS、BGP、RIPng、OSPFv3、IS-ISv6、BGP4+等路由协议,支持BGP QPPB、BGP路由过滤查询;支持多种IPv4向IPv6过渡技术,包括:IPv6手工隧道、6to4隧道、ISATAP隧道、GRE隧道、IPv4兼容自动配臵隧道等隧道技术。 CR16000支持丰富的L3 /L2 MPLS VPN,支持三种跨域MPLS VPN方式(Option1/Option2/Option3);支持组播VPN。CR16000支持基于板内、板间、交换网的三级组播功能,强大的组播功能减少了承载语音、视频等业务时对骨干带宽的占用,从而保证了组播业务的流畅运行。 电信级高可靠性 CR16000支持软件模块级的在线升级(ISSU),确保软件在升级时,业务不会中断;支持GR/NSR技术,保证主控板在主备切换时,数据的不间断转发;支持BFD 、NQA等链路检测协议,确保广域链路发生故障时,上层的协议能够及时收敛,减少因链路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时间。CR16000支持集群技术,可以把多台设备虚拟为一台逻辑设备,实现性能叠加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CR16000在硬件上支持主控板、交换网板、电源、风扇等关键部件冗余配臵,消除因关键部件故障而引起的单点故障;支持某一硬件部件发生故障时自动隔离技术,避免因为某一硬件故障引起的连环故障的发生。 高效节能的绿色设计 CR16000秉承H3C公司的高效节能的绿色设计理念,在设备端口密度、功能大大增强的情况下,将能耗/功能(性能)比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CR16000节能绿色设计主要表现如下: 芯片级-CR16000使用的核心芯片采用65nm工艺设计,处理能力增强的同时,能耗更少,相对于传统芯片,能耗性能比提升30%。 板件级-CR16000支持内部背板端口的自动检测,当某槽位未配臵接口板时,系统可以自动关闭和该接口板相连的所有交换网板背板高速端口,大大节省了功耗。 电源级-CR16000采用了高效率一次电源模块,典型转换效率达到91.5%以上,单板电源采用IBA架构,选用高效率二次电源模块,典型转换效率达96%以上。高效率的电源模块减少了单板功耗,降低无用功率消耗,同时也减少了单板的散热成本。 系统级-CR16000风扇采用高效PWM调速风扇,支持无级调速。系统可以自动收集单板温度,根据设备实际情况计算风扇调速曲线,并将调速命令下发到风扇框。系统支持风扇状态监控(转速监控、故障告

路由器结构设计与未来发展

路由器结构设计与未来发展 一.路由器概述 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多个单独的网络或者子网,以及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即路由器的路由功能,这些功能在现代网络中属于基础的部分。由此可见,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IP路径,在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建立连接和传输数据。路由器属于一种网络层的设备,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于网络层设备,它不关心子网使用的硬件设备,但它的软件需要与网络层协议一致。除此之外,路由器还有另外一些重要的功能,如协议转换,路由器可以对网络层及以下各层的协议进行转换来可以支持更复杂的网络环境。同时还需要有流量控制,路由器中需要有容量较大的缓冲区,控制收发双方的数据流量,减少丢包率,提升稳定性;以及分段和重新组装功能,当多个网络互相连接时,每个网络使用的分组大小可以不一致,这是需要路由器进行重新分配组装这些数据包,由于现在网络布局复杂,对具有这种功能的路由器需求量较大;网络管理功能,使得路由器可以连接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网络之间的信息流都要通过路由器,可以用路由器来监控管理网络中的数据流和设备工作状态[1]。 路由器是互联网的在各个节点上的主要设备。路由器通过对传入的包进行分析,按照特定的路由表,对这些传入的数据向指定的目标转发。转发的策略也称为路由,这也是路由器名字的由来。路由器是连接各种网络的枢纽,它基于TCP/IP协议,是现代互联网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它最主要的性能指标就是转发速度,同时,转发数据的可靠性也十分重要,这两点直接影响着它所连接网络的传输速度和数据传输质量。因此,在园区网、地区网、乃至整个Internet 研究领域中,路由器技术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其发展历程和方向,成为整个Internet研究的一个缩影。在当前我国网络基础建设和信息建设方兴未艾之际,探讨路由器在互连网络中的作用、地位及其发展方向,对于国内的网络技术研究、网络建设,以及明确网络市场上对于路由器和网络互连的各种似是而非的概念,都有重要的意义[2]。 近年来,路由器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交换路由器就是一种新的产品,将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原理进行结合,使得数据传输更有效。类似的还有很多,在下文中,会首先对路由器的发展历史进行介绍,然后阐述当前通用的路由器设计及其核心部件工作原理,最后会对路由器将来的发展方向做简要说明。 二.历史技术背景 TCP/IP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美国国防部ARPANET技术发展起来的。TCP/IP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3]。 在最开始,IP网络并不大,现在意义上的路由器还没有出现,其功能一般是使用一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