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讲解:人体血液的红细胞上有一种叫做凝集原的物质,凝集原有两种:A型凝集原和B型凝集原。血清中含有两种凝集素:即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所以输血之前,一定要进行血型的鉴定工作。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探究学习,探究一下

本活动为模拟活动,上图中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在本实验中表现为“沉淀”现象,即“有沉淀产生”模拟“有凝集现象”“无沉淀产生”模拟“无凝集现象”

表2 模拟血液和血清的凝集反应

注:+代表有沉淀 - 代表没有沉淀

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作评价和小结;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让学生推导出输血应遵循同型输血原则。

输血与血型

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

一、实验内容:模拟血型的鉴定

二、实验目的

1、学习鉴别血型的方法

2、观察(红细胞凝集)沉淀现象

三、实验原理

让血样分别与A血清和B血清混合,通过观察有无沉淀产生(有无凝集),从而判断血型。

表1 模拟血液和血清的凝集反应

四、实验材料

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载玻片,四种待测血型

五、实验方案

讨论实验方案:

方案一:每位同学手上拿一块载玻片,在每块载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相同的模拟血液,再分别在上面滴两种血清,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即每位同学分别做四次鉴定。

方案二:学生4人一组,每一组4个载玻片,步骤如下:

1、将四块玻片竖着放一排,两瓶血清放一边。

2、在每块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相同的模拟血液,再分别在上面滴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血清,

3、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做好结果记录。

4、对照表格,鉴定四人血型。有沉淀用“+”表示,无沉淀用“―”表示。

表 2鉴定血型

注:+代表有沉淀- 代表没有沉淀

附:

表3 血型鉴定标准

在实验中,老师提醒注意事项:

1、观察的现象是否有沉淀,不是凝集,因为此实验是模拟实验,也不用考虑颜色的变化。

2、在操作过程中,滴管不能混用。

3、及时记录。

六、实验结果

输血与血型 生物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

输血与血型 教学目标: 1、例举ABO血型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2、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说出 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教学难点: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 教学准备:教师模拟血型鉴定,配制模拟血液及血清,分别装入滴瓶中并作标记备用,载玻片、吸管。另准备少量医用采血器、标准血清、消毒棉棒备用。 课前问题征集:关于输血和血型你了解多少?通过自学知道了哪些?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将收集的问题分类整理: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标范围内的问题,作为学习目标重点解决;与教学内容有一定关联,但不在课标要求的问题,印发阅读材料;其它问题,课下解决。 学生对本节内容预习并上交问题;分组进行血液制品有关的调查。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印发的学案 教学设计: 一、关注新闻报道、创设问题情景 出示并宣读报纸报道,由于意外事故,有大量人员受伤,其中部分伤员因失血过多,救治无效死亡。 二、问题(目标)呈现,协作探究 学生提出的第一类问题,结合课标的要求展示。学生每3人一组,下发学习方案和学习材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交流,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认识,相互借鉴,达成共识。[学案1] 学习目标:列举ABO血型的类型;简单了解人类对血型发现、认识的历史,认识血液科学发展史。 学习材料:课本(插图及文字内容)、资料卡片 学习建议:阅读课本第一、二自然段,阅读资料,讨论思考题。 思考题:1、在了解了关于血型及输血的有关历史后,你有何感想?你怎样看待和评价人类历史的每一次进步和认识上的每一点提高?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说一说了解ABO血型有什么用途? 资料库(详细内容略) 内容包括:献血史话、最初在人身上输血的尝试、兰德斯坦纳发现了血型、兰德斯坦纳发现了血型 [学案2] 学习目标:说出输血的原则;简要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学习材料:教材、资料卡片、模拟“血型鉴定”的器材(模拟血样,模拟A型血清和B 型血清,载玻片,吸管),通过实验,使学生会判断血型的方法,加深对于 输血原理的理解。 学习建议:阅读资料和教材,讨论如何利用所提供的背景知识及实验材料,鉴定所提供的模拟血液的血型,制定实验方案,并做实验验证。小组讨论交流完成 思考题。 思考题:1、试着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输血与血型》导学案#(精选.)

七年级生物学导学案 课题:输血与血型主备人:孟秋平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 B 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 2、知道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3、了解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 【课前抽测】 1、血液是由和组成,其中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运输养料和。血细胞又包括、、。 2、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的血细胞是;能吞噬病菌,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血细胞是;与血液的凝固有关的血细胞是_____ 。 【合作探究】(独学、群学) 探究一:血型的发现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76页,《血型的发现》,完成下列问题 1、说说血型的发现过程? 2、发现最早、与临床医学有重要关系的血型系统是系统,它包括、、和四种血型。 3、你认为血型的发现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探究二:血量和输血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77页,血量和输血,完成下列问题: 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他的血量大 约是千克。 2、会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 血超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出冷汗等症状;一次失血不超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3、为什么说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周岁至周岁的健康居民自愿献 血。” 探究三:同型输血 1、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输血抢救。输血的时候应输入为原则。 2、如果有一个A型血的病人大量失血需要输血,应该给他输入,若没有这种

输血与血型.(生物)

输血与血型 教学目标: 1、列举ABO血型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2、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教学难点: 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调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为什么失血过多的人会死亡?血液对人体有什么作用?是否有血就可以输?在输血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使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授 1、血型的发现 ABO血型:人类的血型是由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1900年发现的。但最初的发现只提到三种类型,没有AB型。后来人们又发

现了第四种血型,直到1928年,全世界的血型名称才被统一。 ABO血型可分为四种类型:A型、B型、AB型、O型,血型是遗传决定的,也是可以遗传的。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实际可行的治疗措施。 2、同型输血 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但是,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输血关系表 3、血量和输血 体内血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ml,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ml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但是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所丧失的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以及现场模拟探究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运用讲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及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指导学生通过“模拟血型鉴定”,了解血型鉴定过程,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展示最近在美国波士顿马拉松中爆炸相关图 片,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人们在爆炸中受伤并大量出血,这时,他们最 需要什么样的救治 在教师的引导 下,积极投入新 课学习。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 注意,激发学生对生 命的热爱。 · 一、血型的种类1、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的关系。 人体一次出血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约 400ml)对身体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人 体一次出血如果超过血液总量的30%(约 12000ml),就会危机到生命,就要通过输血 来抢救。 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 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 也就是ABO血型。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 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 。 表1 ABO血型 讲解:人体血液的红细胞上有一种叫做凝集原 的物质,凝集原有两种:A型凝集原和B型凝 集原。血清中含有两种凝集素:即抗A凝集素 和抗B凝集素. 如果不经过验血直接输血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教师展示图片) 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 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 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 学生讨论,并自 己在课本中寻 求答案。 : 阅读资料后老 师讲解。 《 学生集中精力 听课 培养学生的读取课本 信息的能力。 !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 提取信息的能力。让 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四 种血型,并提醒没有C D等血型。 … 让学生知道血型背后 的知识,不仅仅知其 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但是介绍不可以过深 刻。因为关于凝集原 和抗凝集素在高中阶 段还要详细讲解,所 以在这里要一带而 过。 —

输血和血型

柳树0中学1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案一体化”讲学稿 课题输血和血型学科生物课型新授主备人王艳丽审核人李汉满课时设置 1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学习重点: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学习难点: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应以输 入为原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血;AB血型的人,除 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型或型血。 2.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3.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 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 4.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分组合作】 一、血型的发现 阅读课本76页第二段,分析: 1、人的血型有哪些? 2、血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二、同型输血 阅读课本76页及输血关系表,分析: 1、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为原则。 2、各种血型有什么输血关系? 三、血量和输血 阅读课本77页内容,完成: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 2、从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精讲点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人的血型有、、和四种,是输血的原则。教师修改及学生笔记

【训练提升】 1.某人血型为因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必须输血,此人血型为AB型,他应输(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2.AB型的人的血可以给哪种血型的人输血(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3.某一健康的人一次失血为多少才能引发生命危险( ) A.1 200~1 500 mL B.800~1 000 mL C.600~700 mL D.400~500 mL 4.我国提倡多大年龄的人可以无偿献血( ) A.22~45周岁 B.18~45周岁 C.18~55周岁 D.22~55周岁 5.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的( ),短期内可以恢复正常。 A.10% B.20% C.30% D.40% 6.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同型的血,还可以输O型、A型、B型。( ) 7.可以给O型输血的只有O型、AB型。 ( ) 8.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 ( ) 9.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300 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 ) 10、用直线将下列患者与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 A.严重贫血患者 a.血浆 B.身体大面积烧伤者 b.浓缩血小板悬液 C.外出血不易止血的患者 c.浓缩红细胞悬液 11、一般情况下,输血应输入同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接受其他血型的血。请你尝试总结出下列各种血型的人可以接受的血型和可输给的血型。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想知道什么? 2、小组内合作学习完成情况(组长评:好、中、差) 3、达标练习完成情况(教师评:好、中、差) 【作业与实践】1、背诵本节课的有关知识点并完成同步练习册 2、将来等你长大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血液、血管和输血与血型

柳树0中学13-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案一体化”讲学稿 课题 血液、血管和输血与血型 学科 生物 课型 复习 主备人 王艳丽 审核人 何华蓓 课时设置 使用时间 学习 目标 1、 我能知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和三种血管的特点 2、我会理解输血与血型的关系,认同无偿献血 学习重点、难点: 同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复习导学 探究质疑】 成分:水、无机盐、 、 、 等 血浆 功能:运载 ,运输营养物质和 1. 血液 的组成 血细胞 2.血液呈红色,是因为 的缘故,它的特性是 3.贫血有两种形式:分别是 和 都低于正常值,你采取缓解贫血的措施是 (1)血液中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 ] 。 (2)血液中运输氧的是[ ] 。 (3)血液中吞噬病菌,防御保护的是[ ] 。 (4)血液中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 ] 。 .输血应输入 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 时,也可输入 的异型血,但也要进行交叉配血实验,以防 凝集。 6.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应当积极参加 献血。 血管的功能(连线) ① A.动脉 a.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② B.静脉 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③ C.毛细血管 c.进行物质交换 【分组合作 互动释疑】 1.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 A. 血清和血细胞 B .血浆和血细胞 C .红细胞和白细胞 D .红细胞和血小板 2.下列关于血液中红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两面凹的圆饼状的红细胞 教师修改及学生笔记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一种含铁的血红蛋白 C.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D.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多时,会引起贫血 3.当血液流经下列哪种血管的时侯,才能够与其它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A.毛细血管 B. 动脉 C. 小动脉 D. 静脉 4.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青筋”隆起,这些青筋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与静脉 5.图1是人体内的动脉和静脉的横切面图。图2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圈回答有关的问题。 图1动脉和静脉的横切面图2血液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1)图1中的编号①血管是________血管,理由是该血管的管壁较________。 (2)图1中的编号②血管是________血管。 (3)图2中的X气体是________,Y气体是________。 【训练反馈应用提升】 1.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 A.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B.血小板——吞噬病菌 C.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红细胞——吞噬病菌 2.某同学手指受伤并少量出血,在伤口自动凝固止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红细胞 B. 血红蛋白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3.在病人的上臂部抽血化验或输生理盐水,选用的血管依次是( )。 A.动脉、静脉 B.静脉、静脉 C.动脉、动脉 D.静脉、动脉 4.血管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下面对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运输静脉血的血管 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C.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5.张大爷最近经常头昏、乏力,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下表为部分检查结果(“+”代表检出,“—”代表 A.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B.体内有炎症 C.血小板数量减少,并患有贫血 D.患有糖尿病和肾炎 6.经医生确诊某患者为急性炎症,然后对他进行消炎治疗,没过多久就痊愈了,则下面能正确表示他体内白细胞数目变化的图像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白细胞数目)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血和血型》教学设计

《输血和血型》教学设计 南昌三中高新校区生物教师吴金平 一、教材分析 血液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只有维持血量的基本稳定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输血需要注意什么?无偿献血有什么意义?这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本章前三节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血管、血液循环系统有了一个较为完善、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成为一节,是对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章节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少,但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所以我把教学重点定在输血与血型的关系以及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使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感。但是输血与血型的关系学生难于理解,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激发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感仅凭教材内容很难落实,所以我把它们列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 2.说出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3.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了解A、B、O血型的鉴定并认同同型输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和手段 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中介,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推进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以此为依据,我构建了“主动参与”的教育模式,还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并让这些时间和空间发挥应有效益,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知识,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为取得最佳效果,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视频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师:播放VCD碟片《白求恩大夫》片断。 (学生观看碟片,沉浸在怀念白求恩大夫的氛围中。) 师:同学们,白求恩大夫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我们。看了这一片段,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生·:我们也应像白求恩大夫那样无私奉献。 生z:我们现在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生。:如果那时候医疗设备先进,防护措施得当,白求恩大夫就不会过早牺牲了。 生t:白求恩大夫主要是因为受伤得了败血症,再加上劳累过度而牺牲的,如果能及时输血,换血是不是就能挽救他的生命呢? 师:真不错,同学们,从你们所想的来看,你们将来肯定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下发宣传单,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材料,提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无偿献血?为什么要无偿献血? 2.献血前为什么要验血型、检查身体? 3.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血型?血型有哪几种? 4.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有什么要求?可以输入什么样的血? 5.有人说献血有损身体健康,对吗? 6.ABO血型除了用于输血之外,还有什么用途7 . 7.有入说“0型血是万能血”,为什么?有没有“万能受血者”? 师:好!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好。那么,下面就由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阅读教材或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究吧。 (生四人小组开始探究,师巡视,指导后组织各小组交流。) 生s:我们小组回答第3个问题:可以通过鉴定血型来知道自己的血型,血型可分为A 型、B型、AB型、O型。 ,生e:我们小组回答第1个问题:当一个人大量失血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输入血液时,会需要许多合格的血液,血液可挽救一个人的生命。通过无偿献血,可丰富血库血液含量,可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无偿献血就是不收报偿的献血,这是一个健康成年公民应尽的义务。 生,:我们小组回答第2题、第4题:血型不同,有时会发生凝集或输入致病因素,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要验血型,并检查身体是否健康,是否适宜献血。当一个人失血过多时,就要输入同型血,另外可以输入少量。型血。 生s:我们小组回答第5题:血液占一个人体重的7%~8%,一个人身体失血不超过400 mL,所丧失的成分可在短期内恢复,所以,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 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生。:我们回答第7题:根据输血关系可以知道,O型血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给其他血型的人输血,因此称其为“万能血”;而AB型血的人除了接受同种血型的血,还可以少量地接受其他血型的血,所以为可以称其为“万能受血者”。 生-o:我们小组回答第6题:从电视上看,ABO血型还可以用于侦破案件和做亲子鉴定。 生…ABO血型还可以推测子女可能出现的血型,比如父母血型都是A型,子女血型就可能是A型或O型。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从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大家对血型、血量输出的关系已了解。实际上,除了ABO血型外,还存在一种和Rh因子有关的g血型,而且在进行输血时,还应进行交叉配血,如果你们想知道得更详细些,请大家回去查阅资料,下次上课时,请查到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血型鉴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你们见过吗?是怎样做的呢? (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说在医院见过,要用载玻片,显微镜。)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教案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 常州市花园中学刘建昌 一、教材分析: 《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本章分为四节,教材通过前三节的介绍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安排一节,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但是却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基于此,正好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收集了解有关血型与输血的知识,并展开调查,课上交流。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有效达成。 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幻灯展示) 知识目标:⑴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型。 ⑵了解安全输血原则 ⑶介绍血型鉴定的方法。 能力目标:⑴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并交流,培养收集、分析资料能力,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⑵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激发学生珍爱生命,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树立成年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⑵感受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珍惜学习机会。 三、教学重点:说出 ABO血型种型,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安全输血原则。 四、教学难点: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展示课前调查成果。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采用创设情境、游戏答题、资料分析、分析讨论等手段,使学生感知人体的血量、血型与输血的关系。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动手操作,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愉快全面接受新知,并顾及个别差异。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研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式的答题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竞争欲。激烈的讨论、成果的展示,充分给学生空间和舞台,展现他们的精彩。本节教学主要从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及课堂环境的创设几方面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 六、课时分配:1课时 七、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FLASH公益广告作品《生命因爱而延续》(用心电图的简单线条与各种图案同构产生创意,简洁含蓄,视觉传达力强,反映了献血挽救生命的主题,学生的注意力被迅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 (二)理清脉络、构建框架。 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学本节教材,抢答问题,可以积星。当积累到10个星的时候可以获得一个小礼品,也可以继续积星,达到20个星的时候又可以获得教好一点的礼品,当积满50个星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好的礼品。 1.你知道是谁在什么时间发现的血型吗? 2.我们在医院做完血液化验后,医生会告诉我们的血型。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 3.常见的ABO血型分为几种类型? 4.献血时为什么先要检查血型? 5.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6.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7.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接受A型血或B型血? 8.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你的体重是多少?如果按成人的比例计算,你的血量大约是多少?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设计 输 血 与 血 型 重庆外国语学校季涛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重庆外国语学校 季涛 1 设计思路 1.1 教材内容浅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 第四节。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的有关知识后,进一步让学生学习与输血、血型有关的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循环系统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使学生树立健康地生活意识,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构建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活动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1.2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前面三节课的学习中,通过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已经获得了血液的组成成分、功能方面的知识,自己建构了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知识体系。本校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城市,大多都已知道自己的血型,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无偿献血的人,能够观察到献血站和流动献血车的存在,对输血和血型有一定生活经验。 1.3 教学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应该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主动精神和保持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本节课的流程图为: 本节课首先将生物知识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之中,以一段“滴血验亲”的电影片段,引发学生对此民间做法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思考, 激起学生探究的欲 ———→ ↓ ———→ ←———

望,从而展开一道揭秘之旅,自然导入新课。然后以谈话形式展开,让学生自述血型基本常识。创设情景(学生发生意外,大量失血),通过兴趣小组表演,引出“能否给伤员随意输血?”以及“血型鉴定”模拟实验,通过探究实验把握教学重点---输血原则。针对血量方面要求识记的内容,以知识竞赛形式展开,增强学习积极性。对于无偿献血,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以辩论形式展开,让学生在激烈的交锋中得出无偿献血、利人利己的观点,以此突破教学难点。最后设计宣传标语的环节,在小组的交流中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升华情感,认同我国无偿献血的制度。通过本节课教师与学生多方面的交流互动,实现与学生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在教学活动中合作与探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和思维的拓展。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①列举ABO血型的类型②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2.3 情感目标:①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 ②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3 教学重点 概述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4 教学难点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5 课前准备 教师:配制模拟“A型血”(0.02mol/L Pb(NO 3) 2 ), “B型血”(0.02mol/L BaCl 2 ), “O型血”(蒸馏水),“AB型血”(上述“A型血”及“B型血”等量混合),“A型血清”( 0.02mol/L AgNO 3 ),“B型血清”( 0.02mol/L NaI)。配制好的4种“血液”分别标上“1”“2”“3”“4”,表示分别取自4位伤员。学生:兴趣小组准备发生意外需要输血的小品。学生查询书籍、网站,搜集一些有关献血影响身体健康方面的资料。

打印第四节输血和血型导学案

第四节输血和血型导学案 序号12 主备人赵亚飞主阅人王亚峰审核人李占群 一、学习目标: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四、学习方法 自主预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 五、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应以输 入为原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型或型血。 2.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3.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 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 4.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二、课堂学习: 活动一、血型的发现(合作讨论) 阅读课本69页第二段,分析: 1、人的血型有哪些? 2、血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活动二、同型输血(小组探究交流展示) 阅读课本70页及输血关系表,分析: 1、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为原则。 2、各种血型有什么输血关系? 活动三、血量和输血(组内交流展示) 阅读课本69页内容,完成: 1、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

2、从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六、当堂检测: 1.某人血型为因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必须输血,此人血型为AB型,他应输(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2.AB型的人的血可以给哪种血型的人输血(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3.某一健康的人一次失血为多少才能引发生命危险( ) A.1 200~1 500 mL B.800~1 000 mL C.600~700 mL D.400~500 mL 4.我国提倡多大年龄的人可以无偿献血( ) A.22~45周岁 B.18~45周岁 C.18~55周岁 D.22~55周岁 5.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的( ),短期内可以恢复正常。 A.10% B.20% C.30% D.40% 6.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同型的血,还可以输O型、A型、B型。( ) 7.可以给O型输血的只有O型、AB型。 ( ) 8.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 ( ) 9.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300 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 ) 10、用直线将下列患者与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 A.严重贫血患者 a.血浆 B.身体大面积烧伤者 b.浓缩血小板悬液 C.外出血不易止血的患者 c.浓缩红细胞悬液 11、一般情况下,输血应输入同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接受其他血型的血。请你尝试总结出下列各种血型的人可以接受的血型和可输给的血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人的血型有、、和 四种, 是输血的原则。

(七年级生物教案)输血与血型教案

输血与血型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教学目标: 1、例举ABO血型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2、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说出 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教学难点: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 教学准备:教师模拟血型鉴定,配制模拟血液及血清,分别装入滴瓶中并作标记备用,载玻片、吸管。另准备少量医用采血器、标准血清、消毒棉棒备用。 课前问题征集:关于输血和血型你了解多少?通过自学知道了哪些?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将收集的问题分类整理: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标范围内的问题,作为学习目标重点解决;与教学内容有一定关联,但不在课标要求的问题,印发阅读材料;其它问题,课下解决。 学生对本节内容预习并上交问题;分组进行血液制品有关的调查。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印发的学案 教学设计: ●一、关注新闻报道、创设问题情景 出示并宣读报纸报道,由于意外事故,有大量人员受伤,其中部分伤员因失血过多,救治无效死亡。 ●二、问题(目标)呈现,协作探究 学生提出的第一类问题,结合课标的要求展示。学生每3人一组,下发学习方案和学习材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交流,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认识,相互借鉴,达成共识。 [学案1] 学习目标:列举ABO血型的类型;简单了解人类对血型发现、认识的历史,认识血液科学发展史。 学习材料:课本(插图及文字内容)、资料卡片 学习建议:阅读课本第76页第一、二自然段,阅读资料,讨论思考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 4.4.4 输血与血型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输血与血型》 一.教材分析: 《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这节课是介绍完血液的组成及功能后的一个知识的扩展和延伸,血液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只有维持血量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那么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输血要注意什么?血型的分类如何?无偿献血有什么意义?成了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本章前三节内容已经使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有了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成为一节,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一章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知道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输血推测,并增强推理能力。 通过资料的分析和讨论以及对讨论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通过无偿献血制度的宣传,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ABO血型的种型,输血的原则,输血与血量的关系。 难点: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 四.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本课的课件并印发导学案给学生。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的相关探究题。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用具体事例导入话题,激发学生情感;展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齐读。 2.请学生说出血型的类型有哪些?由此展开本课的探究学习。 (二)探究新知(自主学习) ①学生自已阅读课本P69----71页,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__________将人的血液分为____ _____ _____ ____这四种类型,这就是ABO血型。 2.输血的时候,应以___________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_______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少量____血外,也可输入少量的_____或____血。但是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_________。 3.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____ _____。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输血与血型》教案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 一、设计思想: 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流程是通过导入新课,直接过渡到血型,然后讲安全输血,当学生认知这两部分内容后,再学习血量与输血,因为血量与输血这部分内容和后面的无偿献血相联系的,可以把这两部分放到一起。本节内容与人们的健康关系密切,因此在教学时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围绕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讨论、交流、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教材分析: 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血液的重要性。《输血与血型》这节课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课程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 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教育,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 三、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初一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范围及阅读面的扩大,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并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资料分析、讨论、谈话、参与探究等从而达到教 学的目的。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的直观性和容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分析等一系列认知活动。 2、自学归纳法: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然后做练习并归纳总结知识,培养学生独 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3、启发式教学法: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教学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自己的血型、无偿献血的优惠政策,培养学生调查能力和获得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学习兰德斯坦纳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精神。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树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树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难点: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树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尼泊尔地震和医护人员抢救图片,导入新课。(尼泊尔地震照成了大量人员的伤亡,一些大量出血的人送到医院后,医生会对伤者做什么措施呢?这个时事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引起学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思 想情感。) 二、血型发现 1、输血的历史(课外知识的补充,让学生感受人类在输血历史上的每一次进步 和认识。) 2、血型的发现 学生自主阅读兰德斯坦纳的故事,感受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并思考下列三个问题: ①谁发现了血型? ②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③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现象? 学生发言交流,教师点拨并补充Rh血型,(强调兰德斯坦纳只发现了3种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教案 人教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节输血和血型 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重点 1.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难点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一、导入新课 1.投影流动献血车的图片提问:见过这种车吗?在哪见过的?知道它是做什么的? 2.投影一组图片:大学一年级学生晓华周末在文化宫广场看到流动献血车,就主动上前要求献血。医生询问了他的年龄后,要求他填写关于健康情况的表格,然后为他验血型,是B型。身体检查合格后,晓华无偿献血200毫升。 提问:读完这则资料,你有哪些疑问? 整理学生的问题后,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血型的发现 教师(以故事形式声情并茂地):17世纪以前,很多病人仅仅是由于失血太多而死亡,尤其在战争中,医生们想了很多办法来援救他们的生命,他们将

动物的血输入人体(猪血、羊血等),结果病人死亡更快,后来医生又把某个人给另一位病人,即输入人血,结果有的病人活了,但有些人还是死了,“为什么呢?” 学生先是震惊然后回答:血型不同。(但具体也说不清) 同学们,你知道你的血型吗?你知道其他人的血型吗?我们进行一个现场调查好吗?你可以调查你的同桌、前后桌。 学生相互调查,然后总结ABO血型系统中血型的四个种类。 我们知道了血型,输血对于失血过多的人就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措施了。 可是在血型发现之前,有很多人因为失血过多和不正当的输血而死亡,那么究竟是谁第一个发现血型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看书,教师进行思想教育:1930年兰德斯坦纳因为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我们要学习他善于发现问题、刻苦钻研的精神 1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2.同型输血 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可是如果没有知识也许会事与愿违。那么,你的血可以输给哪些人?你可以接受哪些人输的血呢?我们每个小组来共同学习输血的关系表。(参见教材第70页表3)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假如老师失血过多需要大家输血,你们愿意为我献爱心吗?(愿意)那我就要看看谁真正可救我,谁会好心办坏事了。 学生情绪激动!积极做这个游戏:学生分成四大组,每一组分别代表各种血型,然后老师任意说出一种血型,问:谁可以为我输血?学生对照表格分析思考并举手尝试。

输血与血型教学案例

输血与血型教学案例 北京市八一中学刘俊琴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血型发现史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2)通过课前调查和采访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团队协作以及与人交流的能力 (3)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义务献血的意义,树立自愿义务献血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血型的发现过程 (2)输血与血型、学量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对于表格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调查、探究、讨论相结合 五、课时分配:一课时 六、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1000ml烧杯四个,红墨水 (2)审阅采访稿 2、学生准备 (1)在亲友中调查义务献血情况,收集献血亲友的义务献血证 (2)以小组为单位,(可自由组合)利用周末时间到采血点采访,事先由组长分配任务,拟订采访稿,将采访过程以照片或影象的形式记录下来,课上向全班同学汇报。

七、授课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出示一张遮蔽了字幕的图片。图片展示的是街边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景,让学生猜猜这些拥挤的人们是在干什么?目的在于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环节二血型的发现过程] 众所周知:人体里流淌不息的血也是生命的源泉。一旦失血过多,就会有生命之忧。那么,如何来挽救那些因为失血过多而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生命呢? 输血早在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尔,第一次成功地用输血的方式救活了一名大出血的产妇。此后许多医生用输血的方法使濒临绝境的病人重获新生,然而不幸的事情也接二连三的发生,有人输血后出现昏迷甚至死亡,为什么呢?——血型不合。 由于输血事故的频频发生,使输血疗法沉寂了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1900年,奥地利医生兰茨坦纳首先揭开了血型之谜,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是怎样发现血型的呢? 当时他在研究发热病人血清中凝血素的一些问题却意外注意到正常人的血清中有一种物质,能够凝集其他人的红细胞,这一现象使他联想到半个世纪前的输血反应,一个问题在他的脑海里诞生了。 【提出问题】: 输血者和受血者血液中的血清和红细胞相遇是不是使红细胞发生凝集的原因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实 验】 他的研究小组有5个同事,他想用他们六个人的血液来做一次试验,他把自己的想法告之同事们,立即得到响应。 【制定计划】: 1、抽血,分理处红细胞和血清。 2、把甲的血清滴在6个载玻片上。把每个人的红细胞分别滴在每一滴血清上观察现象。

《血量与血型》教学设计生理学基础优质课比赛教案小组教学

教案:《血型与输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理学基础》是医学中的基础理论课程,课本紧扣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进行编写。对《血型与输血》有明确的重点内容标准,且本课与临床护理工作及社会行为有较多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有必须的知识目标,还有分析推理,观察实验的能力目标,以及珍爱生命,提倡义务献血的情感目标。基于此,通过进行实验、献爱心游戏和相关图片,使学生能有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爱伤,热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学情分析 血液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只有维持血量的基本稳定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输血需要注意什么?如何进行血型鉴定,无偿献血有什么意义?这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本章前三节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血管、血液循环系统有了一个较为完善、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成为一节,是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章节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点也少,但是与临床护理工作,及人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且这些内容需要考察东首能力,我们中职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所以我把教学重点定在血型鉴定,输血原则以及无偿献血上,使护生严格遵守输血原则,掌握血型鉴定的方法,并能够培养爱心帮助他人,无偿献血光荣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2.说出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3.复述血型鉴定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 通过血型鉴定实验,了解ABO血型的鉴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激发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