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热诊断与护理

发热诊断与护理

发热诊断与护理
发热诊断与护理

第一章发热(Fever)

第一节定义机制

一.定义:

大多数有机体能生存的体温不超过45℃,而人体温度又常被调控于此体温以下,即35~42℃之间,体温上升,也常限于42℃以下,很少突破。这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比较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其对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它是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一般而言,腋下温度在37℃以上,口腔温度在37.3℃以上,直肠温度在37.6℃以上,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过热可因机体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或因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和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所致,由于此种体温升高既无致热原的作用,亦无体温调定点水平的上移,因而与发热有本质的区别,另外,生理因素引起的体温升高,也不能称为发热。

二.机制:

发热激活物是指外致热原和体内某些产物能够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而使其产生并释放白细胞致热原。其中外致热原细胞包括细菌、病毒、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物质等。内生致热原是由产内生致热原细胞被发热激活物激活后,产生并释放的致热物质。许多实验资料表明,传染原和致炎物质,它们的作用就主要是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如单核球、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其他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现在已知的内生致热原有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第一介的质、第六介的质等。当这些内生致热原经由血液循环到达下丘脑时,可使该细胞释放前列腺素,这时,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外周介质的介导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于是患者便会感到目前体温“太低”,因此,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加强,使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而造成肢端发冷、起鸡皮疙瘩,汗腺分泌功能降低,出汗减少,甚至停止,此时,患者会盖大棉被而使散热减少;另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作用,引起骨骼肌紧张或寒颤,使产热增加,肾上

腺素分泌增加,致代谢增加,也使产热增多,结果,产热大于散热,如此一来,体温便上升了。第二节原因及类型

一.原因:

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散热减少或产热增多或者说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临床上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其中以感染性最为常见。

1.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感染,如伤寒、结核、细菌性痢疾、丹毒、肺炎、败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脓肿、肺脓肿等;病毒感染,如流感、肠道病毒感染、脊髓前角灰白质炎、I型脑炎、急性传染性肝炎、麻疹等;原虫感染,如疟疾、阿米巴病;霉菌如霉浆菌;立克次氏体等。

2.非感染性因素:恶性肿瘤,由于组织坏死等原因常释放出内生性致热原而出现发热现象或因一些恶性肿瘤免疫力降低而造成感染致发热;胶原病,也可称自体免疫疾病,由于自己的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身体组织,造成炎性反应,释放出许多内生致热原而致发热;遗传及代谢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髓质肿瘤等;体温调节中枢的失常,如脑瘤、脑溢血、脑炎等;化学物质,如药物进入血液后所致的输液、输血反应;血肿块、心肌梗塞的组织坏死等。

二.类型

按发热的程度可分为微热,即腋温为37.1~38℃,多见于结核、风湿;中等发热,即腋温为38~38.9℃,多见于一般感染性疾病;高热,即腋温为39~40℃,见于急性感染;过高热,即腋温为40℃以上,见于中暑等。

按体温波动规律不一,临床上常将发热分为如下类型:

1.稽留热:指高热持续不退,体温维持于39~40℃上下,达数日或数周之久,昼夜体温差消失或缩小(不超过1℃)。多见于大叶性肺炎、沙门氏菌感染的伤寒,立克次体感染的伤寒、恙虫病及急性传染病的极期等。

2.弛张热: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体温差仍存在、且波动范围超过1。c 以上,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常见于粟粒型结核、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及一些非感染性疾病等。

3.波状热:指体温上升可达中等热或高热,持续数日,又逐渐降至微热或正常水平,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周而复始,体温曲线呈波浪状,常见于布氏杆菌病、恶性淋巴瘤等。

4.间歇热:指体温突然升高达高热,持续数小时后又恢复正常,间隔数小时或数日,体温又突然上升,如此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5.双峰热:指高热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小波动,形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恶性疟疾、大肠杆菌败血症、绿脓杆菌败血症等。

6.不规则热:指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化无规律,见于流感、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此外,必须强调,婴儿、老年人及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在感染的情况下可能并不表现发热,甚至以体温过低来表现体温的异常,故应谨慎。

第三节身心反应

一.机体代谢的反应

首先,发热会造成分解代谢的增强,尤其是糖、脂肪蛋白质,从而可出现消瘦、血糖升高、糖尿、负氮平衡致组织修复力减弱等。平均每升高1℃的体温,新陈代谢率增加13%,再次造成水、维生素代谢的异常。在体温升高和高热期,患者尿、汗均减少,水、钠、氯在体内潴留,而在退热期,水分蒸发增加和出汗增多,从而增加脱水及电解质不平衡的可能。

二.各系统的反应

1.循环系统的反应:发热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性增高、体温升高,刺激心脏窦房结,使心率增快,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心率增加10次/分钟左右,儿童增加15次/分钟。但有些疾病可出现相对缓脉,即心率不随体温升高而增快,如伤寒,脑干损伤、颅内压增高等。另外,体温上升致血管收缩,血压可升高,退热时,血管扩张和大量出汗,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

克。2.消化系统的反应:发热时,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出现食欲不振、舌苔、口干、打嗝、便秘、消化不良等现象。3.呼吸系统反应:发热时,体温升高及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呼吸中枢,而使其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助于机体散热,但通气过度,又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且持续高热,大脑皮质及呼吸中枢又可被抑制,出现浅慢或不规则呼吸等。

4.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发热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可致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痉挛等表现,而持续高热,中枢神经系统又可由兴奋转为抑制,如表情淡漠、嗜睡、甚至昏迷,尤其以婴幼儿期的“热惊厥”更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可伴短暂意识丧失,而老年人及有肝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高热也可造成痉挛。5.泌尿系统的反应:发热期,尿量减少,尿色变深,尿比重增高,持续高热者还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等。

三.心理反应:

发热时,患者由于突然出现寒颤、面色苍白、体温上升现象而产生恐惧、紧张、不安等心理反应。高热持续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患者口干、虚弱无力、头痛、头晕等现象而使其烦躁、不安、焦虑,退热期,由于大量出汗、排尿,可出现虚弱、不适感等。高热持续不退者,更是担心自己的病情、机体的康复能力及诊疗带来的痛苦等。

第四节检查与治疗

一.检查

1.病史探询:询问发热的规律及伴随症状,患者所处环境的温度等。2.体格检查: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必要时随时测量。

测量体温时,应选择同一测定部位。测腋温时位置应准确,测口温时也要注意不要在刚喝过过热或过冷的液体及抽烟后测量。此外,还应注意皮肤、淋巴结、眼睛、指甲、心血管系统、胸腹、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等变化。3.实验室检查:

⑴.临床病理学检查:血常规,如红细胞、白细胞、红血球、白血球,血色素、血小板、血球沉降率等;尿常规,有无血尿、脓尿、尿蛋白等,大便常规,有无便血、白血球过高,寄生虫或虫卵等;血液检查,如电解质、血糖、肌苷、尿素氮、肝功能等,如疑有血液疾病,如血癌,则要做骨髓穿刺或活体组织切片检查;如疑有自体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应做免疫学检查、抗核抗体、补体等;如体内有不正常的液体积蓄,如腹水、胸水、关节液等,也要考虑抽出做各种相关检查等。

⑵.微生物学检查:如血液培养、脑脊液培养、喉头、尿道、肛门、阴道、子宫颈抹片及细菌或病毒的培养。

⑶放射线检查:胸部X光检查可确定有无肺炎等尤为重要。

二.治疗:

一般来说,对发热病人在未确诊其原因前不应轻易使用退热药,以免掩盖其原有热型或者说其他临床表现,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

1.中等度及其以下发热,即低于39℃的发热对身体并无太大不良影响,甚至反而会有一些好处,另一方面,退热药不能消除发热的病因,有些药物,如类固醇还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再者,当被病毒感染的病童使用阿司匹林时,还会有引起雷氏症候群(一种肝衰竭合并严重脑病变的病症)的危险。因此,对非高热患者不宜随意过多应用退热药,而主要采用物理降温,如冷敷、减少衣物,调低室温等。

2.对高热患者,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必要时亦先进行物理降温,在下列情

况下可考虑用退热药。

⑴.婴幼儿高热者

⑵.高热伴头痛、失眠、精神兴奋等神经症状者

⑶.长期发热或高烧,如急性血吸虫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及癌性发热等患者,物理降温无效时,可用退热药。

在应用退热药时,应注意:

⑴.应熟悉各种解热镇痛药的禁忌症和配伍禁忌,了解复方解热镇痛药的成份,以免发生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

⑵.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大量出汗,体温骤降,血压下降,甚至虚脱,尤其是对年老体弱,不满三个月的婴儿和体温过高的病人更应注意。

⑶.退热药一般不得连续使用一周,除风湿热和风湿性关节炎外。

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可分为类固醇类及非类固醇类,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脑内前列腺E2的合成。类固醇类还可抑制周边免疫细胞的炎性反应。3.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还可采用静滴低温液体(0~10℃)的降温疗法。4.补充液体,可由饮食或由静脉给予,以防脱水,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第五节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倾听患者主诉,询问发热开始时间、程度,持续时间及其规律性,评估热型。

2.发热的临床表现:

⑴.发热的一般伴随症状,如不适的皮肤温度、头痛、抽搐、全身肌肉酸痛、昏睡、虚弱、食欲不振、口渴、口唇干裂、皮肤干燥、颜面潮红、出汗增加或冒汗、寒颤、皮肤起鸡皮疙瘩、尿量减少且色浓、脉搏快、呼吸急促等。

⑵.生命体征,包括目前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及其变化的规律性。

⑶.精神状态如躁动不安、昏昏欲睡、意识混乱的程度。

⑷.皮肤与血液循环状态,如皮肤的完整性、皮肤有无疹子、皮肤的弹性、湿度、温度、颜色等。

3.发热的相关因素

⑴.最近有无过度疲劳的情况

⑵.最近有无接近传染病患者

⑶.最近有无过度暴露于太阳、热与湿度下

⑷.有否接受放射线治疗或化学治疗

⑸.最近所处环境卫生、温度、空气如何

⑹.是否服用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利尿剂、中枢神经抑制剂、抗忧郁药、血管收缩剂等以及服药的间隔时间和最近服药时间。⑺.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的特殊性及各种疾病的影响,体温更易变化,因此,需评估他们的室内温度、居住环境、活动程度、对天气冷、热的反应及疾病史,以判断他们是否体温调节失常。

⑻.有无创伤,如外伤感染、手术。

⑼.最近饮食清洁度。

⑽.即往有无白细胞减少。

⑾.最近是否喝过烈酒或咖啡样饮料。

二.护理计划:

(一).护理目标

1.体温下降,最终维持正常体温。

2.高热伴随症状减轻或消失,病人舒适感增加。

3.患者及家属了解发热的基本知识,并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二)护理措施

1.饮食与液体的摄取

⑴.向病人解释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疾病,一方面代谢增加,使各种营养素大量消耗,如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另一方面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因此,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注意进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⑵.病人因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故应依其饮食爱好,提供美味可口的饮食,并嘱其少量多餐,以增进食欲。

⑶.指导患者了解摄取充足液体的重要性。除非有肾脏疾病或心脏疾病的限制,否则应保证每日入水量在3000ml左右,防止脱水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同时,向患者解释不等到口渴时才喝水的原因。对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静脉输液或鼻饲。

⑷.指导病人在天热或运动后增加液体的摄取,防止中暑。

⑸.若病人有脱水现象,应监测出入水量,并维持出入量的平衡。

2.观察发热症状和体温的变化

⑴.让病人了解发热的早期现象,如皮肤发红、头痛、疲劳、缺乏食欲等。

⑵.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体温,一般每日4次,高热时每4小时一次。行降温处理,半小时后再测一次,直至退烧后3天,同时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

⑶.测量患者摄入量、出量,如尿量、体重,了解体液平衡情况。

⑷.监测病人血、尿检验报告值,如白细胞计数、电解质等。

3、穿着与舒适方面

⑴.评估病人是否穿着过多或被盖过于暖和,指导其正确穿衣或盖被,以利散热。

⑵.病人寒颤时,宜给予保暖,预防感冒。

⑶.注意调节室温和环境。适宜的室温可防止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体温上升期,由于寒颤,室温应稍高些、环境应舒适、安静、避免噪音、直射光线、污染空气与知觉的刺激。

⑷.注意休息:发热时由于代谢增加,消耗多、进食少,故体质虚弱,休息可使代谢维持在最低水平。高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⑸.口腔护理: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口腔内食物残渣利于细菌繁殖,同时由于维生素的缺乏和机体低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炎和溃疡,故应协助病人晨起、餐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并减轻口唇干裂、口干、口臭及舌苔等现象。

⑹.皮肤护理:高热病人在退热时,往往大量出汗,故应随时擦汗、更换汗湿的衣物、被套、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长期卧床者,还应协助翻身,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⑺.及时给予病人降温:一般保温超过39℃以上才给予物理降温,包括局部冷敷(前额、腋下、腹股沟处等)、全身冷疗(25~35%的酒精擦浴、32~34℃温水擦浴、4℃冰盐水灌肠等)。物理降温无效时,还可用药物降温法,并应严格掌握药物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4.特殊人群发热护理

⑴.一般小儿发热护理:肛温在38~38.5℃,则减少被盖,多渴开水,使用冰枕;肛温在38.6~39.5℃,则给予解热镇痛剂,较小幼儿给栓剂;肛温在

39.5℃以上,则给予温水擦浴,对3~4岁孩童效果最佳。

⑵.一般老年人的发热护理:使用冰袋快速降温,向病人宣教保健知识,如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天热时,不过度活动;穿淡色、质料通风衣服;吃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饮食;补充液体;热时使用冷气或电扇;居住环境应通风良好;同时,应让病人了解发热的危险性、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等。

猩红热的护理常规

猩红热患者的护理常规 【概念】 猩红热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病中发有鲜红皮疹,密集处可以连成红一片,一望猩红,故有猩红热之称。又因为易在咽偌位出现红肿溃烂,故中医刘叫它“烂喉痧”或“烂喉丹痧”。本病流行季节多在春冬,受染以儿童为多,但成人亦有染病。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感染、毒血症有关。 2.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与皮疹、脱皮有关。 3.潜在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与变态反应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消毒隔离 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处理,呼吸道隔离。隔离期限为症状消退后1周或每天1次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治愈为止。病房通风换气,每日3?4次,或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餐具、水杯煮沸15分钟可达消毒目的。病人鼻咽分泌物须以2%洗消净浸泡消毒。接触及护理病人应戴口罩。 2.饮食护理 急性期给予高热能饮食,并发肾炎者应进低盐饮食。红霉素应饭后服,或服前食用饼干、点心,可减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服送抗生素,不宜用茶水。给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给软食,鼓励病人进食。供给充足的水分, 以利散热及排泄毒素。 二、 症状护理 发热护理:发热期卧床休息,并发心肌炎应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接触其他传染病人,并做好一切生活护理,给予适当物理降温, 可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或遵医嘱服用解热镇痛剂,忌用冷水或酒精擦 浴。 口腔护理:口腔用温水或朵贝尔液含漱,每日4次。 皮肤护理:出疹期禁用肥皂水擦洗,大块脱皮不宜用手撕剥, 应让其自然脱落,或用消毒剪修剪,以免撕破发生感染。 三、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有无心肌炎及肾炎等并发症。病程中,注意观察心率、 心律、血压变化及有无眼睑水肿、尿量减少、血尿等。 四、 健康宣教 1?居室应通风,尽量让患儿隔离独居,避免传染给别人,也可 防止其他感染。在急性期 要卧床休息,以免产生并发症。 要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要易消化, 发热出疹时应让患儿多饮水。 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 清除口鼻腔分泌 物,用青霉素软膏涂口唇和鼻腔。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 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 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发热待查的临床诊断

发热待查的临床诊断 一、概述: 1、发热的定义: 发热(fever,pyrexia):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使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当晨起休息时体温超过正常体温范围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时称为发热。正常人体温范围:口腔温度(舌下测量)36.3~37.21℃,直肠温度(肛门测量)36.5~37.71℃,腋下温度(腋窝测量)36.0~37.01℃。 2、发热待查的定义:发热待查又称未明热或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1).发热持续2~3周以上; (2).体温数次超过38.5℃; (3).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1周内)。 3、国外对特殊人群FUO的定义: (1)、HIV抗体阳性病人:体温大于38.3℃超过4周,其中住院病人热程超过3天仍不能明确病因者。 (2)、颗粒细胞缺乏者: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小于500×106 /L,体温大于38.3℃超过3天且培养阴性2天以上。 (3)、老年患者:除病者为老年人外,其他标准同经典FUO。 (4)、住院病人:因非感染性疾病入院的病人发热大于3天病因不能明确者。 儿童FUO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目前,国内经典的FUO定义仍是最为适用的 二、发热的机制: 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 各种病源微生物及其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炎症或某些化学物质等外源性致热源,通过作用于体内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间接或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水平升高,导致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三、发热的病因(原因): (一)、病因分类: 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2、非感染性疾病: (1)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如: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实体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肺癌、肾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等。 (2)血管-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Still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少见的有: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Wegener 肉芽肿等。 (3)其他疾病:如药物热、脱水热、各种坏死组织吸收热、中暑、功能热、伪热等。

2020年发热病人护理常规(课件)

发热病人护理常规 2020年发热病人护理常规(课 件) 发热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均可导致体温升高称发热。发热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理化因素等.体温在38℃以下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体温升高后,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时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高热可出现谵妄、惊厥、错迷及

水、电介质紊乱等合并症. (一)绝对卧床,因高热时,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多,进食少;体弱,此时应减少活动. (二)疑为传染病者,应先行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三)入院后尽早留取大、小 便标本及血培养送检. (四)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可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发热时鼓励病人每日饮水3000ml以上;对不能进食可按医嘱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流质 饮食。?(五)测量T、P、R:每4小时测量T、P、R一次,待体温

恢复正常三日后可改可为每日测量二次. (六)体温达38℃以上时行头部冷敷,体温达39。5℃时给予物理降温,行温水或酒精擦浴,降温后30分钟测量并记录于体温单 上.?(七)体温骤退者,注意保暖,防出汗过多而导致虚脱。 ? (八)口腔护理:因发热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口内食物残渣易发酵致口腔溃疡。故对不能进食或昏迷病人行口腔护理日三次。 (九)皮肤护理:对出汗较多的病人应勤换内衣裤,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十)高热出

现谵亡,应及时用床档防坠床,出现昏迷时,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 感谢聆听 ......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

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发热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回顾: 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TH) (一)体温调节中枢次级中枢:延髓,脊髓 大脑皮层也参与大脑皮层的行为性调节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0C,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 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0C。可见于大叶性肺炎、 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羌虫病 驰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0C或更多。可见于 结核病、败血症、局灶性化脓性感染、支气 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风湿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见于伤寒和 副伤寒。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到39 0C以上,往往伴有恶 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又下降至正常,大汗 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

复发作。是间日疟、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 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二)常见热型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 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热,呈波 浪状起伏。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 脂膜炎、周期热等。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 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相交替。可见于回归 热、鼠咬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可见于 流感、支气管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 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 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恶性疟、大肠埃希 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 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 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热程,持续数天而完 全解热。此型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 灰质炎、淋巴细胞脉络从脑膜炎、登革热、 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发热病人的常规护理

发热病人的常规护理 【摘要】发热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导致体温的升高。发热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理化因素等。临床上,按照体温的高低把发热发热的分类为:38℃以下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发热病人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任其发热下去,会给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笔者就自己在临床的工作经验,对发热病人的常规护理作如下总结。 【关键字】发热体温降温护理 一、降温 发热病人应适时降温,同时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常规的降温方法分为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一般首选物理降温。最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酒精擦浴,冰水浴,冰帽等,在行物理降温的时候,降温后30分钟应复测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要注意的是,对冷敏感的病人不宜使用任何物理方法降温,因各种冷刺激都会使病人出现寒颤,横纹肌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可选用温水擦浴等降温措施。同时,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都应同时在足心置热水袋,这样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尤其是冰敷头部更应重视,降低头部温度可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耗氧量,降低机体代谢率。

药物降温可与物理降温同时应用,临床最常用的降温药物一般都是解热镇痛的作用。传统的解热镇痛药物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口服)等,而常用于肌注的药物为鲁米那,氨基比林等。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剂量使用,同时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二、病情观察 病人发热伊始,经常会伴随寒战、烦燥不安、面色潮红、皮肤发热等症状,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口渴、头痛、全身不适、胃肠失调等不是。加强病情的观察,有利于及时得到病人的准确信息,对护理工作的开展,医生的用药,病人病情的发展及转归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对于发热病人,应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每4小时测量T、P、R一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三日后可改可为每日测量二次。注意发热的类型及经过,有无伴随症状,观察发热的原因、治疗效果、饮食、饮水及尿量变化。同时护士应当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 三、休息与活动 发热病人因体温升高,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多,进食少;体弱,因此应减少活动。特别是高热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评估病人是否穿着过多或被盖过于暖和,指导其正确穿衣或盖被,以利散热。同时病人寒颤时,宜给予保暖,预防感冒。

小儿高热护理常规

高热护理常规 体温升高,口温超过37.2℃称发热,口温达39.0℃~40.0℃称为高热,体温超过41℃称为超高热。体温过高,对人体器官有严重损伤,可引起惊厥、抽搐、昏迷。 [护理评估] 1、病史:了解发热的原因及诱因,询问发热的急、缓及伴随症状。 2、症状:①体温上升期:畏寒或寒战,皮肤苍白无汗。②高热持续期: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尿量减少。③退热期: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 3、心理社会反应:因发热原因不明,患儿及家属焦虑不安。 4、辅助检查:结合病史及体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 [主要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体温调定点升高等有关。 2、情绪焦虑与体温上升期患者突然寒战、发冷等有关。 3、疲乏与高热致体能消耗过多、摄人不足及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等有关。 4、体液不足与高热时出汗过多及摄入水量过少等有关。 5、营养失调与进食过少及消耗增加有关。 6、有坠床的危险与体温升高患儿烦躁有关。 [护理措施] 1、将患儿置于安静、舒适的环境,酌情通风。

2、高热患儿易发生舌炎、齿龈炎等,应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和黏膜溃烂。 3、高热患儿在降温过程中伴有大汗,应及时更换衣裤和被褥,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和床单干燥、舒适,防止皮肤受压与破损。 4、饮食以清淡为宜,给细软、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5、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变化,观察治疗反应。体温在39℃以上,应予物理降温,方法有:使用冰袋或冰帽、冷敷、乙醇擦浴、温水擦浴、冰盐水灌肠、降温毯等措施。30min后再次测量体温,结果记录于体温单和护理记录单上。 6、密切观察发热规律、特点及伴随症状,患儿大量出汗或退热时,注意有无虚脱现象。 7、观察末梢循环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者,往往提示病情严重,经治疗后体温下降和四肢末梢转暖,发绀减轻或消失,提示治疗有效。观察有无腹泻、出疹、出血或颅内压增高、惊厥等症状,以协助诊断。 8、高热惊厥实施保护性约束措施前,防止坠床和碰伤,向患儿及家属书面告知并签字,床边备开口器与舌钳,防止舌咬伤,及时清除鼻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9、用药观察:应用激素、解热镇痛药、冬眠合剂等时,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高热中医护理常规

高热中医护理常规 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毒及饮食不洁等所致。以体温升高在39度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表或在里。急性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 2.伴随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高热期间应卧床休息。 (2)烦躁不安者,应实施保护性措施。 (3)持续高热不退或汗出较多者应避风,保暖。 3.临证(症)施护 (1)发热恶寒重、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者,遵医嘱给予背部刮痧,以助退热。 (2)壮热者,遵医嘱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针刺降温。 4.给药护理 汤剂一般温服,高热有汗烦渴者可凉服。服解表药后,宜少量饮温热开水或热粥,以助汗出。 5.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宜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忌食煎炸、油腻之品。 (2)外感高热,宜进热汤,多饮温开水以助汗出。 (3)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果汁饮料。。 6.情志护理 内伤发热多病程长,患者常有烦躁、焦虑等情绪改变,安慰患者树立信心,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

三、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怡养情操,利于康复。 (2)注意病愈初期的休养,避免过劳,适当活动。注意保暖,慎风寒,以免复感外邪。 (3)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腻之物,忌烟酒。 (4)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积极治疗原发病。 (6)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定期到门诊复查。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是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观察要点】 1、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C,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30~60分钟后复测体温。 2、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了解血常规、血容比、血清电解质等变化。在病人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 3、观察末梢循环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 4、并发症观察注意有无抽搐、休克等情况的发生。 【护理要点】 1、安置病人卧床休息,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档,注意安全。 2、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3、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用现配。 4、提供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5、每日酌情口腔护理2~3次或进食前后漱口。 6、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干燥。 7、注意病人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保持病人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最佳状态。 【指导要点】 1、指导病人食用易消化、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的饮食,多饮水。 2、指导病人穿着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于排汗。 3、指导病人了解发热的处理方法。 4、告诉病人忌自行滥用退热药及消炎药。 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是严重的全身性应激反应。 【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是否有兴奋、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 2、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瞳孔、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脉压减小<20mmHg、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较前下降20~30mmHg、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 3、密切观察病人皮肤温度、色泽,有无出汗、苍白、皮肤湿冷、花斑、紫绀等表现。 4、观察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毛楔压(PCWP)的变化。 5、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是否尿量<30ml/h,同时注意尿比重的变化。 6、注意观察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的变化,以了解病人其他重要脏器的功能。 7、密切观察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及是否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病人的情绪状态。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均可导致体温升高称发热。发热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理化因素等。体温在38℃以下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体温升高后,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时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高热可出现谵妄、惊厥、错迷及水、电介质紊乱等合并症。 一、分类 据发热程度可分为: 低热:oC- 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中等热:38~℃,多见于急性感染; 高热:39~41℃,见急性感染; 过高热:>41℃,如中暑。 发热的分期:(一)开始期;(二)发热期;(三)结束期 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 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波动幅度<1℃。见于伤寒、肺炎。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 人体最高耐受热约~℃。高达43℃则极少存活。 二、发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一)应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减至每日2次。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二)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头部冷敷外)与药物降温不能同时应用,原因是药物降温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许多热量,物理降温是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如果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影响药物降温效果,物理降温法有: 1、擦浴法;可以应用退热药物后随即给予温水擦浴其优点是:及时使体温下降,预防高热惊厥并使患者有舒适感;温水擦浴后使体表毛细血管扩张,提前发挥解热药的作用,以达到出汗散热的目的。由于解热药与物理降温相结合,在一定时间内较理想地控制了体温回升。国外也有人提及退热药结合“冷围巾”降温效果好,病人感觉舒适,对发热的病人是一种有益的护理干预。 2、冷袋和水囊降温法; 3、灌肠法; 4、静脉降温法;其方法是将病人需常规输入的液体置于冰箱,待液体温度降为0-10度时取出,用棉套保温,按“静脉输液法”把液体输入病人体内,其降温疗效显着,降温有效率高达100%。多用于下丘脑功能紊乱所致的中枢性高热,体温升高快,降温效果差者;

发热患者的护理

症状学重点 发热患者的护理 1、散热途径:1)辐射散热2)传导散热3)对流散热4)蒸发散 热。前三种散热方式只有在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才发挥作用; 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蒸发是唯一方式。 2、 3、发热三个时期 (1)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升高。表现为皮肤苍白、无汗,畏寒或寒战,继而体温升高。 (2)高热持续期:产热与散热在较高的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上升至高峰后保持一段时间。表现为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 (3)体温下降期:散热大于产热,体温随病因消除而降至正常水平。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4(选择)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按发热高低可: 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超高热41℃

5根据热型特点判定热型 不规则热:可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等。现较为多见,多由用药引 起。 6、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观察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小儿注意有无惊厥,密切注意有无虚脱,监护心血管功能,监测代谢情况,如血常规、电解质变化,了解降温药物禁忌症。(二)环境方面:室温18-22 ℃,湿度50%-70%,开窗通风,注意避免直吹。降温设备,保持病室安静,注意安全,怕冷寒战时注意保暖(三)物理降温:头部冷湿敷,温水或酒精擦浴,降温贴冰枕和冰袋,

冰盐水灌肠,静滴降温 (四)舒适护理:体位,干净衣物,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眼睛护理,减少刺激,卧床休息,吸氧 (五)饮食护理:补充液体,记录出入量,注意补充电解质,选择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六)健康教育:正确测量体温,识别表现及临床指征,避免高热环境,减少活动,降低消耗,饮食及饮水指导,皮肤清洁,特殊人群(老年人、婴幼儿)的保护 水肿患者的护理 1水肿发生机制:(一)血管内外体液交换失平衡(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1)GFR急剧降低(2)肾小管重吸收增多 2

发热护理常规

发热护理常规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发热护理常规 发热(hyperthermia)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临床上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畏寒,甚至寒战、呼吸、脉搏加快。 1.高热期间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2.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变化,体温38.5℃(腋窝温度)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一次;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30min后复测体温,并记录。体温在37.5℃以下,连续3日后改为每日测量体温1次。 3.注意观察发热规律、特点及伴随症状,有无大量出汗、虚脱、抽搐、血压下降、神志改变等症状。 4.发热期间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保证足够热量。鼓励病人多进食、多吃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保证每日液体入量达3000ml以上。 5.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保护骨隆突受压部位,防止压疮。高热患者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防止着凉。 6.保持患者口腔清洁,进食前后漱口,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口腔有炎症、溃疡出血或不能漱口者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2—3次,溃疡处涂以冰硼散或锡类散,口唇干裂者涂以甘油或石腊油。 7.安全护理:高热患者出现躁动不安、谵妄时,需注意防止坠床、舌咬伤,必要时使用护栏、约束带固定患者。 8.心理护理:注意病人的心理变换,及时疏导,保持病人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9.高热原因待查、疑有传染病时,先行一般隔离,确诊后按传染病处理。

高热病人的护理常规

高热患者护理常规 高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高热是指体温在39℃以上,超过41℃称为过高热,高热超过1-2周,尚未查明原因者称不明热。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如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及皮肤感染等,后者主要由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疾病所引起。高热时人体各系统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如新陈代谢加强,呼吸、心跳次数增加,特别是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严重时可出现烦躁、谵妄、幻觉、全身抽搐等,甚至昏迷,因此对高热患者就积极降温,避免高热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体温高于38.5℃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博、呼吸,处于体温变化过程中的患者应2小时测量一次并做记录,或按病情需要随时监测。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进食,多吃水果,多饮水,保证每日摄水量达2500ml-3000ml,不能进食者,应按医嘱从静脉路补充营养与水分,同时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出汗情况以便调整补液量。并保持大便通畅。 4、体温高于39℃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擦浴,冷生理盐水灌肠等,以降低代谢率,减少耗氧量。冷湿敷法,是用冷水或冰水浸透毛巾敷于头面部和血管丰富处如腘窝、大腿根、腋下、颈

部,每10-15分钟更换1次;用冷生理盐水灌肠,婴儿每次100-300ml,儿童500ml,或采用针灸疗法如针刺曲池、合谷、手三里、足三里等穴位。 5、通过物理降温仍不能使患者体温下降者,应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如柴胡、安痛定肌内注射或口服阿司匹林、银翘散、柴胡汤等。用药后30分钟测量体温,观察热型。出汗多者应及时更换内衣,防止感冒,如体温急骤下降,大量出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应立即给予保暖,以免降温过快或过低而导致患者虚脱,一般体温应控制在不低于37℃。 6、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3次,饮食前后漱口,口唇干裂者可涂石蜡油。 7、对于躁动、幻觉的患者,护士应守护照料或允许亲人陪护,防止发生意外,同时加用护栏,必要时用约束带,以防碰伤或坠床。由于发热引起的精神症状,除降温外,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防止舌咬伤,可用开口器置于上下磨牙间,如舌后坠应用舌钳拉出,注意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8、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但注意做好患者保暖工作,防止患者受凉,感冒。 9、可疑传染病者在确诊前,应做好床边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10、做好心理护理,热情对待患者,对高热患者应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保持患者心情愉快。

发热的护理常规

发热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发热的时间、程度及诱因、伴随症状等。 2、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 3、了解患者相关检查结果。 (二)操作要点 1、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2、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 3、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4、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皮肤,随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和床 单位清洁、干燥;注意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 5、降温处理30分钟后测量体温。 6、补充水分放置脱水,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 的半流质或软食。 7、做好口腔护理。 (三)指导要点 1、鼓励患者多饮水。 2、告知患者穿透气、棉质衣服,寒战时给予保暖。 3、告知患者及家属限制探视的重要性。 2012-02修订 昏迷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昏迷的原因、持续时间、意识状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等。 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Glascow昏迷指数及反应程度。 3、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肌力、感觉情况。 4、评估患者的家庭应对情况及经济状况。 (二)操作要点 1、保持环境安静及适宜的温湿度,室内光线宜暗,动作轻柔,避免外界刺激 2、加用床栏保护,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度)或侧卧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去除活动性假牙,舌后坠时给予口咽通气管。 4、床边备好吸引器及抢救物品,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意识情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应。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必要时记录出入量。 6、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定时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肢体畸形,挛缩。 7、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防止褥疮及口腔粘膜受损。 8、保护眼睛,放止角膜受刺激。 9、保持大便通畅,每日按摩下腹部促进排便,如有尿潴留,可予留置尿管。 (三)指导要点 1、告知家属疾病恢复的长久性,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发热的护理常规

发热的护理常规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发热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发热的时间、程度及诱因、伴随症状等。 2、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 3、了解患者相关检查结果。 (二)操作要点 1、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2、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 3、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4、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皮肤,随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 干燥;注意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 5、降温处理30分钟后测量体温。 6、补充水分放置脱水,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 软食。 7、做好口腔护理。 (三)指导要点 1、鼓励患者多饮水。 2、告知患者穿透气、棉质衣服,寒战时给予保暖。 3、告知患者及家属限制探视的重要性。 2012-02修订 昏迷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昏迷的原因、持续时间、意识状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等。 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Glascow昏迷指数及反应程度。 3、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肌力、感觉情况。 4、评估患者的家庭应对情况及经济状况。 (二)操作要点 1、保持环境安静及适宜的温湿度,室内光线宜暗,动作轻柔,避免外界刺激 2、加用床栏保护,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度)或侧卧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去除活动性假牙,舌后坠时给予口咽通气管。 4、床边备好吸引器及抢救物品,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意识情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应。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必要时记录出入量。 6、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定时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肢体畸形,挛缩。 7、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防止褥疮及口腔粘膜受损。 8、保护眼睛,放止角膜受刺激。 9、保持大便通畅,每日按摩下腹部促进排便,如有尿潴留,可予留置尿管。(三)指导要点 1、告知家属疾病恢复的长久性,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发热的护理常规

发热的护理常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发热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发热的时间、程度及诱因、伴随症状等。 2、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 3、了解患者相关检查结果。 (二)操作要点 1、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2、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 3、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4、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皮肤,随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 干燥;注意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 5、降温处理30分钟后测量体温。 6、补充水分放置脱水,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 软食。 7、做好口腔护理。 (三)指导要点 1、鼓励患者多饮水。 2、告知患者穿透气、棉质衣服,寒战时给予保暖。 3、告知患者及家属限制探视的重要性。 2012-02修订 昏迷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昏迷的原因、持续时间、意识状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等。 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Glascow昏迷指数及反应程度。 3、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肌力、感觉情况。 4、评估患者的家庭应对情况及经济状况。 (二)操作要点 1、保持环境安静及适宜的温湿度,室内光线宜暗,动作轻柔,避免外界刺激 2、加用床栏保护,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度)或侧卧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去除活动性假牙,舌后坠时给予口咽通气管。 4、床边备好吸引器及抢救物品,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意识情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应。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必要时记录出入量。 6、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定时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肢体畸形,挛缩。 7、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防止褥疮及口腔粘膜受损。 8、保护眼睛,放止角膜受刺激。 9、保持大便通畅,每日按摩下腹部促进排便,如有尿潴留,可予留置尿管。(三)指导要点 1、告知家属疾病恢复的长久性,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告知家属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3、告知家属唤醒护理的操作方法。 2011-01修订

发热诊断与护理

第一章发热(Fever) 第一节定义机制 一.定义: 大多数有机体能生存的体温不超过45℃,而人体温度又常被调控于此体温以下,即35~42℃之间,体温上升,也常限于42℃以下,很少突破。这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比较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其对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它是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一般而言,腋下温度在37℃以上,口腔温度在37.3℃以上,直肠温度在37.6℃以上,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过热可因机体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或因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和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所致,由于此种体温升高既无致热原的作用,亦无体温调定点水平的上移,因而与发热有本质的区别,另外,生理因素引起的体温升高,也不能称为发热。 二.机制: 发热激活物是指外致热原和体内某些产物能够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而使其产生并释放白细胞致热原。其中外致热原细胞包括细菌、病毒、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物质等。内生致热原是由产内生致热原细胞被发热激活物激活后,产生并释放的致热物质。许多实验资料表明,传染原和致炎物质,它们的作用就主要是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如单核球、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其他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现在已知的内生致热原有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第一介的质、第六介的质等。当这些内生致热原经由血液循环到达下丘脑时,可使该细胞释放前列腺素,这时,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外周介质的介导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于是患者便会感到目前体温“太低”,因此,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加强,使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而造成肢端发冷、起鸡皮疙瘩,汗腺分泌功能降低,出汗减少,甚至停止,此时,患者会盖大棉被而使散热减少;另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作用,引起骨骼肌紧张或寒颤,使产热增加,肾上

精选-发热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发热的时间、程度及诱因、伴随症状等。 2、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 3、了解患者相关检查结果。 (二)操作要点 1、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2、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 3、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4、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皮肤,随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 注意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 5、降温处理30 分钟后测量体温。 6、补充水分放置脱水,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软食。 7、做好口腔护理。 (三)指导要点 1、鼓励患者多饮水。 2、告知患者穿透气、棉质衣服,寒战时给予保暖。 3、告知患者及家属限制探视的重要性。 2012-02 修订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昏迷的原因、持续时间、意识状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等。 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Glascow 昏迷指数及反应程度。 3、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肌力、感觉情况。 4、评估患者的家庭应对情况及经济状况。 (二)操作要点 1、保持环境安静及适宜的温湿度,室内光线宜暗,动作轻柔,避免外界刺激 2、加用床栏保护,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 度)或侧卧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去除活动性假牙,舌后坠时给予口咽通气管。 4、床边备好吸引器及抢救物品,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意识情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应。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必要时记录出入量。 6、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定时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肢体畸形,挛缩。 7、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防止褥疮及口腔粘膜受损。 8、保护眼睛,放止角膜受刺激。 9、保持大便通畅,每日按摩下腹部促进排便,如有尿潴留,可予留置尿管。 (三)指导要点 1、告知家属疾病恢复的长久性,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告知家属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3、告知家属唤醒护理的操作方法。 2011-01 修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