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四新proe4基础教案11

周四新proe4基础教案11

PTC中国区Pro/E培训推荐教材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基础设计实例精讲》作者:和青芳周四新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进一步学习Pro/E参考教材推荐:

Pro/ENGINEER Wildfire 4.0高级设计实例精讲(作者:和青芳周四新)

Pro/ENGINEER Wildfire 4.0曲面设计实例精讲(作者:和青芳周四新)

更多免费pro/e学习资料与学习支持,请访问CAD教育网https://www.doczj.com/doc/e24688294.html,

CAD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4688294.html,

11.1 平垫圈

使用拉伸特征、圆角特征建立如图11-1所示的零件模型。

图11-1 使用拉伸特征和圆角特征建立的零件模型

CAD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4688294.html,

11.2 轴

制作如图11-9所示的轴零件模型。

图11-9 制作的轴零件模型

CAD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4688294.html,

?构建该模型主要使用旋转、拉伸、倒角和圆角特征工具。其基本操作过程如图11-10所示。

?图11-10 构建模型的基本操作过程

CAD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4688294.html,

CAD 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4688294.html, 11.3 轴承端盖

?制作如图11-24所示的轴承端盖模型。

?构建该模型主要使用旋转、孔、阵列、倒角、圆角特征等工具。

?该模型的基本制作过程如图11-25所示。

图11-24

图11-25

CAD 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4688294.html,

11.4 法兰盘

?本例制作如图11-41所示的法兰盘零件模型。?在该例中主要使用旋转特征、孔特征、阵列特征、筋特征、倒角特征等工具来完成模型的构建。该模型的基本制作过程如图11-42所示。

11.5 带轮

建立如图11-63所示的带轮零件模型。

图11-63 建立带轮零件模型

CAD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4688294.html,

CAD 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4688294.html,

?构建该模型主要使用旋转、拉伸、阵列、倒角特征等工具。该模型的基本制作过程如图11-64所示。

11.6 水漏

?本例建立如图11-95所示的零件模型。构建该模型主要使用旋转、孔、阵列特征等建模工具。

CAD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4688294.html,

11.7 减速箱箱盖

?通过制作减速箱箱盖模型,使读者巩固本书所学内容,增强实战应用能力。本例不仅是利用Pro/E建模的一个综合应用的例子,而且包含了一些实战技巧,如对于配合零件的构建,可以先只建一个模型,最后剖分构建另一个模

型,既保证两个零件尺寸配合无误,又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CAD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4688294.html,

CAD 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4688294.html,

构建该模型主要使用拉伸特征、切割特征、抽壳特征、孔特征、倒角特征、圆角特征、拔模特征等工具。

该模型的基本制作过程如图所示

CAD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4688294.html,

图11-185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情况总结

2009年《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情况总结《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同学必修的一门计算机课程,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提高计算机基本应用的水平,培养适应新世纪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并将对学生以后进行有效的学习、生活、科研等产生很大影响。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实验教学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今年(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计算机系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革,学院非计算机专业的新生开始使用我们计算机系老师自主编写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经过半年实践,老师、学生均反映在实验中所作、课堂上所学、实际中所用的内容联系密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实验改革的具体方法 (一)学情分析 一直以来,《计算机文化基础》是让学生从不懂计算机到初步应用计算机的一门课程,均采用传统的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近几年这门课程出现了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一是课时不变但课程内容却在不断加深和增加;二是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城市或家庭里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当他们进入学院后,虽然学的知识更深入,但是表面看来学的内容是一样的,所以这部分学生就觉得枯燥、没有意义,学习积极性不高;与此相反,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来自经济条件一般或比较差的地区,他们可能从未接触过计算

机,对所学的内容掌握不透,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在学生水平如此参差不齐的情况下,科学合理教学方法、实验过程及内容是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二)转变教学思想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积极性较低,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较差。新的教学模式中应该建立“以学生为本”,建立以应用、培养兴趣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将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三)对课程定位进行了全方位调研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过后通常出现理论知识不通,实践技能又不到位的现象。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学生座谈会及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表明:目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为能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常用软件,了解网络技术应用等。因此,本课程应该从专业入手,从就业需求入手,根据自身的特点,为各专业搭建计算机应用的公共平台,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现代办公技术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本为中心,按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实践中缺乏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规律。为此我们重组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模式。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培养 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37759

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院计算机学院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讲教师肖燕 职称讲师

第1章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教学重点】 数制及编码 【教学难点】 数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重要工具,了解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会使用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1.1 计算机的概述 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字长 ②运算速度

③主频 ④存储容量 1.1.4 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①计算机的类型 按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类: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 ②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 ②数据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电子商务 1.2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1.2.1 进位记数 ①进位记数制 ②进位记数特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2 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除2取余法小数:乘2取整法 ②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725) 10=(1325) 8 =(2D5) 16 ③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1011010101.0101) 2=(1325.24) 8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况 本课程是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微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程为模块化结构设计,课内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其中:电视课(或CAI)10学时,上机实习52学时,定期辅导10学时。 二、课程教学媒体设置及内容安排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课程内容目前由5个知识模块组成,不同地区和不同教学机构可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自由选择不同的知识模块组合。课程内容及教学课时安排如下: 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CAI课件及网上动态教学信息等。 文字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 录像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 录像教材内容安排

CAI教学光盘: 包括全部7个知识模块(含相应的学习效果测试系统),采用引导和交互方式教授课程内容。 三、教学手段及学习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应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媒体。知识性的内容主要通过自学文字教材完成;操作技能必须通过上机实习完成;CAI教学光盘及学习效果测试系统的使用应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录像教材将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定期辅导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集中答疑。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首先理解教学大纲内容,其次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文字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媒体配合使用方法和学习建议,采取下列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习: 1. 阅读和预习学习内容; 2. 观看录像教材或CAI教学光盘; 3. 完成思考和作业题; 4. 上机实验; 5. 集中辅导和答疑; 6. 使用学习效果测试系统自测学习效果; 7. 通过自测结果发现问题,返回上述相关的步骤解决问题。 由于本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再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上机实验在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中起决定性作用,否则将可能无法通过考试。

初中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

时磊忖呎… [教学标题]第三篇文字处理软件WORD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Microsoft Office 2000组件;掌握Word的窗 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 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中表格数 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 [教学重点]掌握Word的窗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 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教学难点]在Word中进行文本编辑操作方法;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Word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 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以及图文混排;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 法 [教学过程] 第七章WORD基本操作 第一节Office 2000组件 一、Microsoft Word2000 字处理软件 1、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文本文件,比如书信、备 忘录、商务计划、论文、研究报告等等; 2、文本中插入表格、图片集、图形等等。

时需Sr彳 二、Microsoft Excel2000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制作数字报表,广泛应用于财务、统计等工作领域。 三、Microsoft Powerpoi nt2000 幻灯演示软件 创建多媒体演示文稿,应用于教学、广告宣传等领域。 四、Microsoft Outlook 桌面信息管理系统 收发电子邮件,管理约会、计划、任务等商务信息, 并可通过网络和小组其他人共享信息等 五、Microsoft Accessd2000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输入、组织 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查询、排序、搜索 生成报表 第二节Word窗口 一、窗口组成 二、命令的组成1、工具栏 (1)常用工具(P120) (2)工具栏的消隐和定制操作:视图/工具栏 2、主菜单 主要功能的介绍(P120) 3、快捷菜单操作:右击对象 4、联机帮助三、退出Word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计算机基础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期授课计划教师: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可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能力强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二)计算机的典型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的辅助功能(CAI、CAD、CAM) 5.计算机网络 6.人工智能 四、巩固新课: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教案首页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五大部件) 1.计算器:计算机中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2、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执行各条指令 3.存储器:用来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 4.输入设备:用于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供计算机处理 5.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转换成处界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等信息。(二)计算机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原理 (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2.速度 3.存储系统容量 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1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 位(Bit)字节(Byte)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提问:1MB容量能存储多少汉字? 4.可靠性 5.可维护性 6.性能价格比 (四)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 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中央处理器(CPU) 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面大部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存储器 1)内存储器 RAM:随机存储器 ROM:只计存储器 2)外存储器:磁盘、光盘、磁带等 (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4)输出设备 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 液晶显示器(LCD) 打印机 (5)总线:指系统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PROE教案

教案 章节标题:第五章特征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的:掌握特征的复制方法(复制、镜像、阵列)掌握特征的隐含和重排序 教学难点:特征的阵列 教学重点:特征的复制、镜像、阵列 特征的重排序 授课方法:多媒体 教案类别:□新授课 复习题问 作业及预习要求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二维草绘中实现旋转和镜像的方法? 什么是基础特征?什么是工程特征? 讲授新课 第五章特征的基本操作 当实体特征创建完成后,必需对特征进行编辑、修改、添加等各种操作,具体的编辑方法有:复制、镜像、阵列等。 5.1 复制 5.1.1 复制和粘贴 5.1.2 粘贴用户界面 选择“编辑”→“粘贴”命令,显示“粘贴特征”对话栏。 5.1.3 操作实例 5.1.4 复制特征 “特征”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可以复制相同或不同模型的现有特征,并将其放置在零件的一个新位置上,一次可以复制任意个特征。 1.复制特征的简单过程 选择“编辑”→“特征操作”命令→“复制”→“完成” 2.使用复制特征菜单 1)复制特征指定放置方法 (1)新参照(2)相同参照(3)镜像(4)移动 2)指定复制特征选择方法 (1)选取(2)所有特征(3)不同模型(4)不同版本 3)指定从属或独立关系 (1)独立(2)从属 5.1.5 复制特征实例操作 5.2 镜像 (1)特征镜像(Feature Mirror)——允许采用两种方法镜像特征: ①所有特征镜像法②选定的特征镜像法 (2)几何图形镜像(Geometry Mirror)——允许镜像诸如基准、面组和曲面等几何图形项目。也可通过在“模型树”中选取相应选项来镜像整个零件。 5.2.1 镜像用户界面 “镜像”用户界面由下列内容组成: (1)特征图标。 (2)对话栏,如图。(3)上滑板。 5.2.2 镜像特征实例操作 镜像特征有两种方法: 1.镜像选定特征 2.镜像所有图形 5.4 阵列 (1)阵列的优点如下: ①创建阵列是重新生成特征的一种快捷设计方式。 ②阵列是受参数控制的。因此通过改变阵列参数,如实例数、实例之间的间距、原始特征尺寸,可修改阵列。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的使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移动互联网基础等各方面的内容,全面涉及计算机的各个领域。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且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分析解决简单问题能力。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办公软件、互连网工具的基本操作,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素质,为以后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解决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开关机顺序; (2)了解多种键盘输入法并掌握其中1~2种输入法; (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能熟练的对操作系统进行设置、维护、安装; (4)熟练掌握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操作; (5)基本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硬件知识及安装 (6)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计算机基础知识2学时实验目标: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硬件的基本构造。 主要内容: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的各个硬件基本功能、键盘的基本熟悉。 实验重点:开关机顺序及键盘的熟悉 实验二:操作系统Windows XP的使用 2学时

实验目标:熟练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 (1)WindowsXP的基本操作:窗口、菜单以及对话框操作对比、中文输入法的使用、任务栏的使用; (2)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夹、文件的查看方式,图标的排列方式调整,文件与文件夹的创建、查找、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应用程序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应用程序的启动和退出; (3)控制面板的使用:更改桌面、设置屏幕保护程序、鼠标键盘的属性设置,打印机的设置以及声音属性的设置。 实验重点: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实验三: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的使用 6学时实验目标:熟练掌握Word 2003的基本使用,使用Word 2003编辑处理复杂文档 实验内容: (1)文档字符格式与段落格式的设置,页面格式效果处理; (2)表格的制作及表格格式的处理; (3)文档对象的插入以及图文混排处理。 实验重点:文档字符格式及段落格式的处理 实验四: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的使用 6学时实验目标:熟练掌握使用Excel 2003制作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及图表的制作。 实验内容: (1)基础练习:新建工作表、工作簿以及工作表的复制、删除、重命名等; (2)数据的输入、函数和公式的使用; (3)利用有效数据,建立图表、编辑、修改图表 (4)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实验重点:数据的输入以及函数公式的使用; 实验五: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03的使用 6学时实验目标:熟练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播放。 实验内容: (1)演示文稿的创建和保存,幻灯片中文字的输入、删除; (2)设计模板的使用,幻灯片母版的修改以及配色方案的设置; (3)在幻灯片中添加使用文本框、图形、图表、表格、图片、艺术字等对象, 实验重点:设计模板的使用以及母版的设置修改。 实验六:计算机网络基础2学时实验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硬件的相关知识,掌握局域网的简单互联技术。 实验内容: (1)认识常用的网络互联设备 (2)根据理论知识学会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判断,能独立画出拓扑结构图 (3)简单制作网线,实现计算机的互联 (4)使用网络命令进行网络测试 实验重点:简单制作网线,实现计算机的互联 实验七:常用工具软件使用0学时实验目标:了解计算机常用各类工具软件的使用。 实验内容:系统优化与备份工具、磁盘光盘管理工具、文件处理工具、图形图形处理工具、网络工具和视频工具的使用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 ——用WORD制作电子报为例 课程内容:WORD排版操作 所属学科:计算机基础 课程学时:2节课 教学对象:中专一年级 学习环境:计算机机房,每人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学生可以上网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概述 二、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背景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笔者所在校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职业中专的学习,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新鲜感。学习之初,让学生们多完成一些类似职业岗位要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同时,有助于学生走出初中的学习模式,适应中专的学习,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快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将来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文档编辑与管理”模块的教学中,笔设计了用Word制作电子报的任务。制作电子报虽在教学及研究中常常被采用,不新形式,但以制作电子报为学习Word的载体有无可替代的优势:(1)综合性强,及众多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提高学生应用Word软件的实战水平;(2)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表达信息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电子报的主题为“我的职业目标”。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中职生要成功地步入社会,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就业平台,首先必须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学生入学时虽己选择了专业,但一些学生对自学习的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专业思想不牢,学习意识不强。制作电子报“我的职目标”,要求学生立足自己的专业,规划出近期的职业目标。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能掌握Word图文混排、艺术化版面设计的技术,并且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熟知专业技能与就业的密切关系,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在项目教学中,一个合适的项目可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热情和期待完成的兴奋。 三、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理念 1.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 项目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来获得学习。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出发,结合职业学校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来开展教学。 2.从经验、项目和反思中获得学习在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经验是项目的基础,学生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项目来验证方法正确与否,如果项目失败,则在此项目的反思过程中总结新的经验并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次通过项目进行检验,依此类推。因此项目学习是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1.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2.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 3.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4.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5.软件系统 6.多媒体技术 7.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特点、分类及其应用领域,熟悉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2.熟悉数制的基本概念,掌握进制数之间的转换;熟悉计算机中整数表示(原码、反吗、补吗)、字符编码(ASCII码)和汉字编码(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及转换。 3.熟悉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 4.熟悉微型计算机硬件构成;了解计算机的性能和技术指标。 5.熟悉软件系统的构成。 6.了解多媒体文件及其格式、打开方式、数据压缩。 7.了解病毒的概念、分类,熟悉病毒的特点及其清除与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 1.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2.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3.信息编码(ASCII码;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的转换) 4.计算机硬件构成及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5.计算机病毒防治 【教学难点】 1.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学时分配】 【教学导入】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从微型计算机到笔记本再到现在流行的ipad平板电脑,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便宜、应用越来越广泛。时至今日,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掌握计算机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使用是有效学习和成功工作的基本技能。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特点、分类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软件系统的构成,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学过程】 1.1 计算机的发展概述 本节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特点、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重点:掌握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数据与信息的概念;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一、计算机的定义 计算机(Computer)全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最早的计算机 名称: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 2016)教学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 2016)》 教学教案 第1章 课时内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授课时间90分钟课时 2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概念。 ?熟悉计算机的结构和原理。 ?了解科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的相关知识。?掌握数制及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概念。?熟悉计算机的结构和原理。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的相关知识。?掌握数制及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1)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及特点,让学生对于计算机有 一个初步的认识;(2)针对计算机中的思维模式进行具体讲解;(3)详细介绍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以及不同数制,使学生掌握不同数制之间如何进行转换; (4)最后安排练习、思考与提高。 2、教学手段:(1)由浅入深,从基础理论知识开始,针对计算机基础内容进行大致 介绍;(2)分小点讲解理论知识,具体细化到各指标类别。 3、教学资料及要求:除教材中讲解的知识,学员可以查阅一些课外书籍,对于基础 理论知识加以巩固。 教学内容 讨论问题:1、计算机在生活中带来了哪些作用? 2、八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三者之间如何进行转换?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章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 1.1计算机的发展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1.1.2 机械计算机和电机计算机的发展 1.1.3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探索 1.1.4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蓬勃 1.1.5 计算机的发展展望 // 1.2 计算机的基本概 1.2.1 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 1.2.2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和分类 1.2.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工作 1.2.4 计算机的结构与原理 // 1.3 科学思维 1.3.1 实证思维

PROE教案

一、复习导入 1 草绘术语的记忆 2 草绘前的设置 二、新课讲述 3.3 草绘截面 (一)、草绘截面的方法 草绘截面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使用【草绘】菜单或者快捷菜单操作,其二是使用图形区右侧工具栏操作。由于工具栏中命令图标简明快捷,推荐优先使用。草绘截面的步骤一般是: 点取命令→屏幕拾取点→结束草绘→标注尺寸→修改尺寸→完成截面图形。 草绘截面时,用户通过单击鼠标左键在屏幕上拾取点,创建图元。在鼠标移动时,系统自动显示可用的约束并使用不同的符号显示。Pro/E默认使用红色显示自动约束符号,创建图元时,系统自动捕捉显示的约束。 草绘完成后,可以使用“约束”命令为手动为图元添加约束,使图形符合设计意图。 草绘过程中,系统自动为图元标注尺寸,这样产生的尺寸是“弱尺寸”,以灰色显示。一般情况下,弱尺寸不完全符合标注习惯,用户可以根据要求手动标注尺寸,以深色显示,称为“强尺寸”。手动标注尺寸后,多余的弱尺寸将自动删除。 接下来的工作是修改图元的尺寸,以驱动图元的大小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二)、三键鼠标的使用 三键鼠标在Pro/E Wildfire 4.0中的常用操作说明如下: 左键:用于选择菜单、工具按钮,明确绘制图素的起始点与终止点,确定文字注释位置,选择模型中的对象等。 中键:单击中键表示结束或完成当前操作,一般情况下与菜单中的【完成】选项、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特征操控板中确认按钮的功能相同。此外,鼠标的中键还用于控制模型的视角变换、缩放模型的显示及移动模型在视区中的位置等。右键:选中对象(如工作区和模型树中的对象、模型中的图素等),单击右键,显示相应的快捷菜单。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学会草绘截面的两种方法和鼠标的使用方法

计算机基础教案

计算机基础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1了解计算机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能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和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描述计算机在生 产、生活、工作、科研、国防等场合的应用,并能说出各种应用领 域的特点。能够表述计算机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 用。 (2)通过图片、文字记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过程,认识计算机的分 类与各类的特点。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从而 体会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 (3)能够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具体事例,结合计算机发展及在生活、工 作、社会各个不同场合中的应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认识“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主 观意志为转移的。 2.操作技能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理解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发 展的四个阶段。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及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主 要特点,列举计算机分类产品及使用场合。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计算机发展及分类; (2)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识别并区分计算机发展阶段; (2)收集计算机应用与发展的案例,描述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3.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从生活实例中搜集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 计算机,探讨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课堂小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周南岳版)

1.1 了解计算机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能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和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描述计算机在生产、生活、工 作、科研、国防等场合的应用,并能说出各种应用领域的特点。能够表述计算机 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通过图片、文字记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过程,认识计算机的分类与各类的特 点。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从而体会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推 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 (3)能够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具体事例,结合计算机发展及在生活、工作、社会各个不 同场合中的应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 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2.操作技能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理解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及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列举 计算机分类产品及使用场合。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计算机发展及分类; (2)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识别并区分计算机发展阶段; (2)收集计算机应用与发展的案例,描述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3.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从生活实例中搜集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探讨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课堂小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题名称:1.2 认识微型计算机 教学目标: 3.基本知识 (4)通过展示典型的微型计算机产品,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部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显示器、键盘、音箱、鼠标、打印机。 (5)通过图1-3所示“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示意,知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份组成, 熟悉硬件和软件所包括的主要容:硬件的主机和外设;软件的种类。 (6)通过实例,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板系统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CPU、存 储器、主板(南桥、北桥)芯片组、总线、BIOS和CMOS、插槽。 (7)通过实例熟悉微型计算机主板接口的名称:键盘、鼠标、USB、声音输入/输出、网卡、1394 火线输入、光纤输出、显示器、硬盘等。 (8)通过实例熟悉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特点:硬盘、闪盘、光盘及光盘驱动器等。 4.操作技能目标 (3)能够描述微型计算机主板上的主要器件对计算机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 (4)能够区别具有多种功能主板接口类型及作用。 (5)能够描述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使用特点,并正确选用。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3)认识微型计算机系统外部主要组成设备。 (4)主板上的主要部件的性能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的影响。

自学Proe5.0教学+练习题

自学Proe5.0

目录 一……………………………………………………………………………………… (1)了解PRO/E相关特性、熟悉窗口,掌握相关工具的应用及环境的设置。 (2)掌握草图的创建及各种草绘命令的使用(此为今天的重点,必须掌握好)。 (3)将布置的草图练习完全练会。 (4)掌握工作目录的设置以及文件的打开与保存。 二……………………………………………………………………………………… (1)掌握拉伸、旋转、扫描特征的创建。 (2)掌握基准特征的创建。 (3) 掌握工程特征的创建(筋特征、孔特征、倒圆角、倒斜角)。 三……………………………………………………………………………………… (1)掌握阵列、拔模、螺旋扫描等特征命令。 (2)掌握螺栓的绘制(此必须会画)。 四……………………………………………………………………………………… (1)掌握关系式与族表的创建以及扫描混合。 (2)会画斜齿轮(此与螺栓必须都掌握)。 五……………………………………………………………………………………… (1)掌握曲线、曲面的创建及编辑方法。 (2)完成今天的所要练习的习题。 六……………………………………………………………………………………… (1)掌握老师所讲的实例。 (2)完成光盘所给文件的装配练习。 七……………………………………………………………………………………… (1)掌握工程图的创建。 (2)完成工程图的练习题。 八……………………………………………………………………………………… (1)会对简单机构进行运动仿真操作。 (2)认真听讲老师所讲例题,上机时认真练习。 (3)晚上进行考试。

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案例名称计算机基础—— EXCEL2003的应用初步 计算机基 科目教学对象09 室内设计提供者马如莲 础 课时 1 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从本课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从内容来看相当的琐碎,首先明确它在章中的地 位,它是个基础性章节,此外从前后的联系来说它是在续WORD 、POWERPOINT 、FRONTPAGE 系列软件后的又一同类软件。它是 Excel 的入门篇章,学生对它的兴趣直接影响他在其它小节中的 学习,基于这种重要性,教师应着重在本节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了解它的工作环境才 能使学生成功铺设以后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目标: 1、了解 Excel 的功能和特点 2、掌握 Excel 启动和退出 3、了解 EXCEL 中工作和工作表的概念 4、了解 Excel 工具栏和菜单栏中各种工具的使用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次我的教学对象是职高专业学生,在认知方面,高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形式运演阶段,以 抽象思维为主,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在他们的群体中已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 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教师,我必须思考“怎样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学、让基础较好和 很好的学生想学、能够坚持学,并使两者在此基础上会学”,所以我必须一方面加强对于基础知 识的回顾、总结,另一方面又必须设置更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参与实践的热情, 进而使学生对本节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掌握、深化和巩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使用 EXCEL的作品观察引入——讲解——思考——练习——提高——总结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简单实例掌握EXCEL的入门和基本概念的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关键动作分析原理,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Word 文字处理 第一节创建文档 、新建、打开文档 启动Word2003 :○1单击常用工具栏〔新建〕按钮 ○2单击〔文件〕菜单中〔新建〕――右侧“新建文档”――选“空白文档” ○3快捷键〔Ctrl +N〕 二、页面设置 ○1直接用标尺进行页面设置 ○2在〔文件〕下的〔页面设置〕进行设置纸张大小、左右边距、上下边距以及纸张的打印方向 ○3在输入文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要设计表格,而且页面是横排,在页面设计时要注意选择〔页面设置〕――〔页边距〕--预览〔应用于整篇文 档〕――选下拉式箭头{插入点之后} 三、文本输入 ○1 输入文字――输入法,在不会五笔操作的情况下,最好使用Pyjj ○2插入时间、日期。如:a.输入当年的年份,月日就会自动显示,按 {Enter}就自动生成当天的时间2007-8-2 。b. {插入}――{日期和时间}-点击自己需要的格式 即可。 c.如果时间需要随系统的更新,只需将第二种方式的 {自动更新}勾选上即可。 ○3插入数字:{插入}――{数字},输入自己需要的数字、再选自己需要的格式即可 ○4插入符号、特殊字符:{插入}――{符号},根据需要自选。 四、文本编辑 选择文本○1选定整个文件――〔Ctrl +A〕 ○2选定一部分――将鼠标放于始端,拖至末端即可 ○3不连续选择――选择一部分以后,按〔Ctrl 〕键,再接着选下一块文本编辑修改○1快捷键操作:〔Ctrl +C〕――复制 〔Ctrl+X〕――剪切

〔Ctrl +V 〕――粘贴 〔 Ctrl + Z 〕――撤销 〔Ctrl +Y 〕――重复上一次操作 〔 Delete 〕――删除 ○2 鼠标和键盘的结合操作:移动――选中――鼠标拖至目的地 复制――选中――〔 Ctrl 〕+鼠标拖动 ○3 右键快捷操作:点击右键选择复制、粘贴、剪切等 五、保存文档 ○1 {文件}――{保存}――选择保存路径――命名文件名称 ○2 〔Ctrl +S 〕也是保存文件 注意:经常保存的文件在同一路径下,但每次都需要一步一步操作时,可将你要保存 的文件夹设为默认路径。 {工具}――{选项}――{文件位置}――{确定} 第二节 格式化设置 一、 字符格式设置 字体、字号 :字体下拉――选择;字号下拉――选择(字号最大为 72 号字,需要更大时 直接在字号上输入自己需要的字号 字形 :在格式栏上有六个字母全是表示字形的。 加粗 、斜体、下划线、外加边框、底纹、 调节字符宽度 (按需要设置比例) 颜色:设置颜色―― 字体 颜色(格式栏 A )和底纹颜色(格式栏 ab ) 综合设置 :将自己需要修饰的文本选中,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字体对话框,根据需要字 形设置 二、 段落格式设置 对齐方式 :总共四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左对齐、分散对齐 行距 :默认行距为 1.0,需改变时单击格式栏的行距按钮自行调剂 缩进量 :利用标尺进行设置或使用段落进行设置 综合设置 :利用段落――选中文本内容点击右键出现段落对话框,按照需要自行设置 三、 分栏 利用常用“工具栏”的分栏按钮进行设置,每栏的宽度根据需要用标尺即可进行调整 也可以使用格式下的分栏进行综合设置 四、 中文版式 j i āp īn y īn 需加拼音的中文版式――格式栏“带拼音的文”字; 带圈 或三角 等的设 置――格式栏“圈字” ○你 □你 △你 ◇你 ◇欢 ◇迎 ◇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院计算机学院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讲教师肖燕 职称讲师

第1xx 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教学重点】 数制及编码 【教学难点】 数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重要工具,了解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会使用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1.1 计算机的概述 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字长 ②运算速度 ③主频 ④存储容量 1.1.4 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①计算机的类型

按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类: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 ②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 ②数据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电子商务 1.2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1.2.1 进位记数

①进位记数制 ②进位记数特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2 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除2取余法小数:乘2取整法 ②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725)10=(1325)8=(2D5)16 ③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1011010101.0101)2=(1325.24)8 1.2.3二进制的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 ①算术运算 ②逻辑运算 “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异或”运算1.3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1.3.1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①定点数:定点整数、定点小数

PROE教学计划

pro/engineer 2013秋季教学计划 一、课程的性质 pro-e作为当今专业的cad/cam软件,内容丰富、功能强大,在工业设计中得到广泛的 应用。它包含了零件造型、产品装配、nc加工、模具开发、板金设计、外型设计、逆向工程、 机构模拟、应力分析等功能模块。因而广泛的应用于汽车、机械、模具、工业设计、航天、 家电、玩具等行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情感教学目标 1、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和职业素质。 2、培养创新思维和想象的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专业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几何图元的绘制、熟练地编辑几何图元。 2.掌握进行尺寸标注,熟练地进行几何约束,并能进行尺寸修改。 3.掌握使用pro/e软件中的各种命令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设计。 三、教学内容及计划 第5周 1.pro/e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建模原理与特点。 2.pro/e中草绘模块、零件模块、曲面模块、装配模块、工程图模块、曲面造型模块、 模具模块的功能。第7周 1. pro/e的操作界面和各文件的菜单功能。 2.定制图形按钮工具条、在工具上增减图形按钮。 第8~9周 1.基本几何图元的绘制、编辑。 2.尺寸标注、尺寸修改。 3.使用草绘器绘制几何图形。 第10~12周 1.三维实体的实体特征、三维造型的一般原理。 2.草绘平面的设置,参考平面的设置,以及三维造型设计中方向参数的设置。 3.基准平面的插入与更改,基准点、基准轴线、基准曲线的插入与更改方法。 第13~16周 应用拉伸的特征、旋转的特征、扫描的特征创建三维实体。熟练地使用各种命令创建三 维实体。第17~19周 使用特征的阵列命令、特征的复制命令、镜像几何形状命令、特征的修改与再生命令、 特征的删除命令等在已创建的实体的基础上进行特征的编辑。 第20~22周 应用平整成形、冲孔成形、折弯等的命令创建钣金件,熟练使用各种命令创建三维实体。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演练法 3.视频播放学习法篇二:2013-2014第1学期proe教学 进度 教师教学实施方案(教案) 2013~2014 学年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3、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巨型化、高性能、开放式、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4、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 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5、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注:记住一些专用名字的缩写 二讲、计算机系统(1学时)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统一体。 1、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组成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1)中央处理器CPU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 CPU的作用是处理数据、存取数据或指令、协调各部件工作等。 2)存储器

*字长字长是CPU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如64位微处理器,一次能够处理64位二进制数据。常用的有16位、32位、64位微处理器。 3)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形式存放到内存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数字化仪、麦克风等。 4)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2、软件系统 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 (2)语言处理程序 (3)数据库管理系统 (4)网络管理软件 (5)常用的服务程序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在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