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科学体验活动报告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科学体验活动报告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科学体验活动报告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科学体验活动报告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科学体验活动报告

单位:石河子第二十中学

指导老师:时芳、席海彦、刘琦、李春梅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科学体验活动报告

【选题说明】

每年的9月6日是全国科普日,根据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兵团2012年全国科普日定于9月15日至9月21日在全兵团范围内举行,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公众的隆重节日。

今年全国科普日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开展活动,兵团主场系列活动的主题是“公众安全与食品健康”。

为了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科普服务,进一步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素质,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校理化生信息教研组组织初中学生科技活动小组学生与9月15日,在石河子天富名城小区广场开展了“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科学体验宣传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使青少年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现场实验展示,使广大市民了解科学饮食相关知识,树立健康饮食意识。

【活动过程】

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制定活动方案。9月5日上午,学校理化生信息技术教研组组

长席海彦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召开预备会议,商讨并制定本次活动方案(详见附件1)及具体的任务分工(详见附件2)。为了保障活动安全顺利开展,我们专门给每位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写了一封“致家长的一封信”(详见附件3),将参加本次活动的目的等向家长进行说明并征求家长的同意。

第二:指导老师研究科普实验

指导老师再接到自己的任务以后,根据“2012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实验手册”实验说明及有关要求,亲自动手实验,熟练掌握每个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原理。

第三:培训学生

每位指导老师带领十名左右科技活动小组学生,对其进行相关操作及科普知识培训,学生3-5人为一个小组,相互协作完成实验过程。此外,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常识。

第四: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通过互联网,学校图书馆,请教相关专家等方式积极检索与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并小组间进行有效交流。初步掌握了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基本常识和相关理论知识。为体验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宣传展示阶段:9月15日,在全国科普日兵团主场系列科普活动开幕式上,组织我校科技活动小组学生为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来宾及广大市民进行现场实验展示宣传。

活动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每位学生书写一份活动体会,将自己参加本次活动的收获记录下来。

【活动效果】

由于活动前进行了扎实的训练和充分的准备,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学生表现较好,兵团党委常委八师政委卢晓峰、兵团科协主席王红德、八师石河子市科技局局长盛赞华、教育局党组书记陈立新等领导及各社区代表和广大市民现场观摩了本次活动(见附件4)。同学们的现场演示和讲解受到了参观者的好评。兵团电视台、石河子电视台、兵团日报、石河子日报、兵团科技信息网、石河子教育网等多家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见附件5、6、7)。

学生们通过亲自参与本次活动,加深了对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认识,对于其以后健康的生活打好了基础。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整个活动过程进行的比较顺利,收到的社会影响也比较大,通过现场试验演示讲解、多家媒体报道宣传,基本实现了普及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理念,同学们在相互合作完成实验演示和讲解任务的同时锻炼了其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亲历活动全过程,真正学到了许多有关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的相关知识,为他们以后健康的生活打下了基础。

由于9月5日当天下着小雨,参加开幕式的市民较少,所以我们的宣传面不是很广。另外,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对于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做的不到位,只是在活动结束时老师口头布置学生自己写活动收

获,但是没有及时进行交流总结。以后开展活动我们会及时总结反思和交流。

附件一:石河子第二十中学“科学饮食、健康成长”

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实施方案

9月15日,2012年新疆兵团“科学饮食、健康成长”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将在石河子市举行启动仪式,我校有幸承办“科学饮食、健康生活”实验展示与宣传工作,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

通过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使青少年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在活动中培养青少年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增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

一、领导小组成员

总负责人:时芳

负责人:席海彦刘琦

辅导教师:时芳刘琦钱贸生郭永新李春梅席海彦

邱长林王萍

二、参与人员

学生:学生科技调查小组成员(30-50人)

指导老师:理化生信息技术组全体教师

三、活动时间

9月2日-9月20日

四、具体活动步骤

1、制定活动方案阶段:9月2日-9月5日

教研组长席海彦根据本次活动的主题以及师市科协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详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2、活动启动阶段:9月5日-9月9日

在此期间,组织理化生信息组召开动员会,认真学习《2012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实验手册》,明确职责并细化分工,从所列出的11个实验中挑选10个,具体每位老师负责那个实验要有明确分工。指导老师各自召开科技调查小组学生会议,发放实验手册并组织学习,准备相关实验材料。具体实验分工如下表:

3、练习体验阶段:9月10日-9月14日

本组教师接到任务后,分别指导3-5名科技调查小组成员,搜索本实验相关信息,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并且可以对实验原理及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4、宣传展示阶段:9月15日

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石河子40小区(天富名城)内广场进行现场展示宣传。时芳副校长为总负责,刘琦主任负责具体实验安排,席海彦负责布置场地设备及协调,何爱东负责照相录像。

5、总结阶段:9月16日-20日

活动结束,组长负责对本次活动进行系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留档。

理化生信息组

2012/9/5

附件二:

指导老师具体分工

附件三:

致家长的一封信

同学家长,您好!

9月15日(周六)上午,新疆兵团“科学饮食、健康成长”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将在石河子市举行启动仪式,我校有幸承办“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现场实验展示工作,您的孩子被学校选拔参加开幕式实验展示活动,这是一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好机会,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家长签字: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 2012/9/12

附件四:现场图片

兵团党委常农八师党委书记兼政委卢晓峰(左一),兵团科协副主席王红德(中间),八师石河子市科技局局长盛赞华(右一)现场观摩科普实验。

八师石河子市教育局书记陈立新(左一)现场询问学生有关实验情况,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理化生信息教研组全体教师、科技活动小组学生与八师石河子市科技局、科协领导合影留念。

附件五:9月17日,《石河子日报》对我校科普宣传活动进行报道

附件六:《兵团科技信息网》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

2012年全国科普日兵团主场系列活动在石河子开幕

2012-09-18 13:14 石河子市科协蔚应斌、赵建军、张萍

凉拌黄瓜时不能放辣椒、西红柿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否则会被黄瓜中的维生素C 分解酶分解;在口渴时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而不是含糖量过高的饮料,否则你会越喝越渴……

9月15日,石河子市作为兵团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场,在石河子开发区天富名城举办了开幕式,向广大市民宣传实用的科普知识。

全国科普日兵团主场系列活动由兵团科学技术协会、农八师石河子市主办,石河子市科协、石河子大学科协、新疆农垦科学院科协承办。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书记、农八师政委卢晓峰、兵团科协专职副主席、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常委、副师长张盈、石河子市人大副主任哈力木·拜都拉,石河子市副市长张硕、石河子市政协副主席尹平、农八师石河子市科协主席盛赞华等,以及石河子市街道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石河子第二十中学的老师、学生们300多人冒雨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为2012年兵团荣获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的农八师东城街道40社区、农六师五家渠市向阳社区,农一师阿拉尔市金银川路街道胡杨社区颁发了牌匾;为荣获2012年兵团科普示范社区的农八师石河子市东城街道40社区等20个社区颁发了牌匾。

开幕式上卢晓峰说,科普活动在城市要以“科教进社区”为载体,广泛开展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家庭的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团场要以“科技书屋”、“科普大篷车”等为科普宣传阵地,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加强职工实用技能培训,提高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要切实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普队伍。卢晓峰还指出,今年科普活动日的主题是“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这与当前市民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相呼应,今后一个时期石河子要针对性的加大科普工作的力度,将科普工作、学校、教育、职工的生产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全社会树立起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从而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时间为9月15—21日,石河子市各街道、社区将陆续开展科普咨询、科普宣传、科普讲座等一系列科普活动。石河子市先后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

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被中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市”。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石河子市成为兵团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场,这是对石河子市科技创新工作、科普工作的肯定。

附件七:《石河子教育网》报道我校开展科普体验活动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参加“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2012年全国科普日兵团主场系列活动开幕式实验展示活动

9月15日上午,石河子第二十中学理化生信息教研组全体教师及科技活动小组40多名学生,在时芳副校长的带领下,参加了2012 年“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全国科普日兵团主场系列活动开幕式实验展示活动。

展示活动在石河子天富名城小区广场举办,活动中,学生们为兵团领导、师市领导及市民现场展示了健康饮食的相关实验,并进行了解说和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的宣传。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农八师党委书记兼政委卢晓峰,兵团科协副主席王红德,八师石河子市科技局局长盛赞华,八师石河子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王新武,八师石河子市教育局书记陈立新等领导现场观看了学生的实验展示与讲解。学生们的现场实验展示和细心讲解受到了领导们和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附件八:制作宣传展板

饮食与健康作文范文

饮食与健康作文范文 营养等于健康 七沟明德小学五年三班高鑫萍指导教师:陈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衣食无忧”的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与营养也越来越重视。但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我们能茁壮成长,我在此谈谈自己对“食品安全与营养”问题的见解。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很多家庭把鸡、鸭、鱼、肉??等荤菜当成主食。虽然说荤菜能够给我们补充蛋白质、脂肪等人类所需求的物质,但是光吃荤菜是不行的,君不见,现实生活中的“大肥头”和“小胖墩”越来越多了。萝卜白菜等素菜虽价廉但物美,它含有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对我们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吃荤菜,还应该多吃素菜。只有荤素搭配着吃,才能有益我们的健康。我们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更不能挑食。荤素搭配,更利健康。再就是我们在吃饭时,不能见到可口的饭菜就“大开吃戒”,暴食暴饮,这样做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害的。 先恐后地买那些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这些食品不但缺少营养,而且含有激素,不符合卫生标准,食用后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美国曾经有人做过一次实验,连续30天只吃麦当劳的食物,只喝麦当劳的饮料,结果原本健康的他,体重急剧下降,肝、肾等器官也受到损伤。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了吃垃圾食品的危害性。在此,我劝告大

家不要三天两头地去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里大饱口福,吃那些高热量、低营养的食品,更不要吃其他垃圾食品、“三无”食品。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均衡营养,不吃垃圾食品、“三无”食品。为了我们的健康,我要再次呼吁:大家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懂得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得营养,吃出健康。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人生无涯。显然,健康就是人的一切。有人说健康是1,财富、事业、爱情等都是这个1后面的0,没有了1,再多的0都成就不了人生。因此,科学饮食,健康生活成了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年龄阶段。从小处来说,科学饮食关系到我们大家的健康成长与家庭的幸福,我们不能成为职场的“草莓族”——那些只有光鲜的外表,质地却绵软无力,体质与心理都没有抗压力;从大处来讲,我们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科学饮食关系到今后国民素质总体水平的提高,乃致于体现到综合国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五谷为养”的蒸煮文化;有“医食同源”的食疗保健文化;还有面食文化、米食文化、豆腐文化、粥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大家都要注重科学饮食,食以善人,食以养人,而不是食以伤人。 可是,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春秋冬夏,用餐前后很多同学拿着碳酸饮料在喝。每到就餐时,都可看到许多人在泡方便面,香气四溢。还有一些同学买外面的小贩用发泡塑料装着的外卖。在校门外的大路边,在满是尘土的路旁,津津有味地吃着路边烧烤。到小店用0.5元

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报告

2015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总结 ——湖北省荆门市竹园小学 在荆门市科协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我校参与了“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并同时启动仪式,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我校三、四、五年级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到现在活动已接近尾声,现将活动开展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形成常效管理机制。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中央文明办和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自2006年至今已开展了10年,每年一个活动主题。通过参与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使许多青少年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了良好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发展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我们深知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正是实现教育方针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需要,也为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为此学校在组织领导、建章立制上作了大量工作。 ——领导重视,专人负责。在接到市科协的文件后,我校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建立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副校长李卫华担任,副组长组由专职科技辅导员官涛老师担任,及时召开三、四、五年级辅导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出台工作方案,明确了参与人员的职责和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并建立了专项工作档案。 ——制度严谨,措施到位。要想使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不断深入开展,必须有严谨、规范、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我们认真落实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组委会的一系列活动安排,认真制定并实施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方案,出台相关管理制度,特别是明确了科技经费投入保证制度、科技辅导奖惩制度,对这项工作有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宣传到位形式多样。学校提出上好三种课(科技课、科技活动课、科技兴趣组),搞好四种宣传方式(黑板报、有线广播、宣传栏、剪报和手抄报)。充分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提高学生对科普活动的认识;利用对外电子屏的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开辟科技宣传栏,让学生有了表达自己展示科学的阵地;利用家长会布置工作,家校携手共同进步;还举行“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科普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十篇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十篇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篇1 张小艳 我校科学兴趣小组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本阶段的教学工作任务。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建立兴趣小组的目的: 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结合我校教育特点,为那些喜欢研究科学的孩子们一个课外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空间。 二、科学兴趣小组的教学目标及方式: 按照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在科学兴趣小组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常识,增加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在活动中,主要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让学生尽情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科学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察、实验和自己动手操作,以及在实验中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乐于与人合作的能力,从面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三、主要教学工作: 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提出实验目的、问题、以及实验步骤和操作过程。在每节课前,都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积极做好课堂教学准备,特别注重学生实验步骤与过程的设计,大力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总结能力以及与同伴的合作能力。通过他们对实验仪器的认识与接触,很快使他们掌握每一种仪器的作用与科学的使用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独立完成某一项科学实验的能力。在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发挥个体的潜能,展开思维的空间,提出不同种解决方法,采取不同的论证步骤,却得出相同的结果。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场所,激发了对科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与积极探索科学的学习欲望。 总之,科学兴趣小组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关怀下,顺利完成了本阶段的教学工作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只是开了个头,我们还需共同努力,在科技创新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我们才会走得更远在20xx-20xx学年的科技活动中,学校科技兴趣小组继续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教导处工作安排,进行每周一下午最后一节一次活动,本组实际参加学生有20人,主要地点放在学校实验室。现将兴趣小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 能力的培养多在活动中取得。课堂教学只把生动活泼献给学生是不够的,还应当把时间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获得自由之手。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其中手工制作活动和实验操作活动是学生探求知识、提高技能素质的

关于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调查报告

你考虑过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吗?研究课题: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人员:王新天 活动时间:2013.1.31-2013.2.4 摘要:本次活动为了了解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采用了问 卷调查的方式对此展开调查,调查到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挑食、暴食、偏食、肥胖等出现几率逐渐升高,紧张的学习使部分学生生活饮食无规律,营养不良,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和比例平衡的糖、脂肪和蛋白质,还需供给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因此,合理、平衡膳食十分重要。所以对此,我们也向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议。 引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身体健康状况是青少年成长的重 要标志之一。学生要充分认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掌握健康饮食知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才能更好地增强体质搞好学习。然而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根据全国营养普查结果,95%以上的小学生早餐吃不好,出现了身高增长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消瘦,贫血等学生营养素缺乏的病症。我相信,通过开展这一活动,我们将把这一问题重视起来,同学们也会更加健康成长! 研究方法与过程: 1、开展活动前几天,我制定出了一份"健康知识我了解"问卷 调查表(共30份): 2、活动的第一二两天,我来到一个艺术学校门前,对来这里上学的同学们发放了调查表,他们很认真的去完成了。我收起它们,回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3、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结果: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紧张的学习使部分学生生活饮食无规律,营养不良,人们开始对食物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苛求,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中国正处于崛起的时代,身体又是革命的本钱,连本钱都没了还怎么闹革命。中学生做为我国崛起的生力军,如果将饮食当成儿戏最终伤害的是自己。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因此,解决中学生饮食问题已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比较高的,肥胖率也正以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何还会出现这么多营养不良的青少年呢?专家认为,一方面是家长缺乏相关的营养知识,日常膳食搭配不合理;另一方面是有些青少年偏食、挑食及爱吃零食;与此同时,我们还存在许多饮食误区,如:一日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往往忽略了早餐,而晚餐吃得过多;不少家长以为鸡、鸭、鱼、肉有营养,却忽略了孩子对蔬菜和谷物的摄入;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保健食品,盲目进行食补、药补。有关专家提醒说,营养不良可使青少年的劳动能力和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智力发育。肥胖则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冠心病等成年疾病日益低龄化。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和比例平衡的糖、脂肪和蛋白质,还需供给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因此,合理、平衡膳食十分重要。食物应多样,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锻炼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等。从事体育锻炼,要有真正有效的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除了要讲究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外,还必须注意营养。青少年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关系到成人后的体质、品德、文化修养水平。因此,中学生应对营养与健康的知识有所了解,而且要付诸实践,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青少年时期经历着青春发育期,又处于紧张的学习阶段,不 但要维持一天学习生活、劳动、体育锻炼等活动消耗的能源,还要满足生长发育需要的养料。这个时期对食物的要求很大。因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饮食营养与健康:

2014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总结

2014 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总结 根据旗科协、教育局、文明办、旗团委《关于开展“创新在我身边”—2014 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经过周密部署,制定了我校的“创新在我身边—青少年科学调查”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特别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以校园文化艺术节载体,开展了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科技实验等科技创新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现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我校的科普知识组织的建设。为了积极推动我校科技活动的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科技辅导员教师为成员的科技活动领导小组。 二、加强学校科技教师的培训工作,为学校科技活动提供保障。 活动中,我校为了提高科技辅导员教师的科技辅导水平,对学校科技辅导员教师进行了科技知识的培训,学校通过各种方法对科技教师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大大提高了我校科技辅导员教师的水平,增强了我校科技教师的科学素质,为我校科技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我校结合教育的大环境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在这次活

动中,我们收到了 24项小发明、小制作,7份科学幻想画。通过该次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分析解决题问等科学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树立了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世界观。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工作方法,端正了学习态度,对我校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从本次活动,我们也看到了我校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以及学生科学知识的匮乏。学生交上来的作品科技含量较低。这将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落实科技、实验教育,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此,我们会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加强本校本课程的教育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

谈谈对健康生活与科学饮食的认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里慌。”生活中,吃饭是第一件大事,现代人对食物的要求不仅是要吃出滋味,更需要吃出健康、吃出美。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获取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保证机体每日所需营养。合理膳食、科学烹调以及培养好的饮食习惯,让健康陪伴我们每一天。 1饮食文化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人们从哪些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民俗和饮食文化呢? 1.1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我国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另外还包括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 1.2食物制作 常见的烹饪方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地方菜系有闽菜、川菜、粤菜、京菜、鲁菜、苏菜、湘菜、徽菜、沪菜、鄂菜、辽菜、豫菜等。各菜系在制作方法上更是各具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饮食主要在于五味调和,同时,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并融于一体,使人们得到了视觉、触觉、味觉的综合享受,构成了以美味为核心,以养身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特色,它选料谨慎,刀工精细,造型逼真,色彩鲜艳,拼配巧妙,有着无可争辩的历史地位。 1.3食物器皿 饮食用具的多样性也是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别用竹筷进食,运用自如,经济方便,是艺术的创造。饮食用具从用途上来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壶、甑、盘等等;从材料上来分,有陶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和竹木制品等。 1.4饮食审美 饮食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红萝卜,还是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2合理膳食 人体营养主要来自于食物,吃多少食物才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要量呢?合理膳食要求我们每个人要合理安排日常饮食,做到以下几点: 2.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应食用多种食物,使之互补,达到合理膳食、促进健康的目的。多种食物应包括五大类,即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品、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纯热能食品。 2.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水果和薯类,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及预防某些癌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量选用红、黄、绿等颜色较深的食物,但水果不能完全代替蔬菜。 2.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不仅含量高,且吸收利用率也高,膳食中充足的钙可提高儿童、青少年的骨密度,延缓骨质疏松发生的年龄,减慢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速度。豆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维生素及植物化物。 2.4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肥肉和荤油摄入过多是肥胖、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猪肉

“走近创客-体验创新”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总结

2016 年“走近创客体验创新”全国青少年科学 调查体验活动总结 巴东县官渡口镇中心小学 在青少年科技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积极开展了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以《走近创客体验创新》为活动指南,以“求真务实”为活动理念,自觉地把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列入学校均衡教育当中,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此项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一、领导重视,人人参与 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需要,也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我校为了更好的开展《走近创客体验创新》,成立了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向洪涛 副组长:谭德锦向美向远珍 组员:科学老师及各班班主任 由教务处、教科室牵头,在2015 年活动中表现优秀的骨干教师带领下,科学教师深入到学生活动中指导,其他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学习指导,全校共2006名学生,86名专任教师全部参与活动。 二、措施到位 我们认真制定并实施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方案:即上好三种课 科技课、科技活动课、科技兴趣组课),搞好各种宣传方式(黑板 报、广播、宣传栏、剪报和手抄报等)。 事实证明,这些做法都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为了把学校的科技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学生们有着极强的热情投入到科技活

动中去,我们先后共举办了3 次大型的科普讲座、两期大型的宣传橱窗、竞赛活动、6 次科技创新制作及绘画比赛、一次大型的写作比赛、三届“科技小报”评比活动,先后在我州恩施晚报、长江巴东网、巴东教育网和我校校园网站发表新闻稿件10 余篇。 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活动初期,我们把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向全校师生进行动员,并由我校专职科技辅导员讲述活动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这样不仅推动了我校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前进步伐,而且也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的理解了 走近创客体验创新》的深远意义。 四、认真组织开展活动启动仪式,提高学生对科普活动的认识 2016年6月8日,官渡口镇中心小学举行2016年青少年科学调 查体验活动启动仪式- “走进创客体验创新”,巴东县科协佘远美主席、县教育局宋发龙副局长、科协徐三英、中心学校陈宗宝校长起参加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巴东县科协佘远美主席动员我校学生围绕活动主题,积极开展学习活动、体验活动、调查活动、拓展活动和征集活动。 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创新。通过此次调查体验活动,希望学生对创客有新认识,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同时希望学校按工 作计划,扎实开展组织、指导、收集、上报等工作,并能在2016 年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五、认真部署学生的调查活动 我校以科学调查为契机,把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有机结合,学校利用晨会时间,由辅导老师带领学生到工厂、商店、理发店等地方进行“航天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调查体验活动,了解航天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围绕学习、生产、生活中的科学发现,小发明

科学体验馆实验报告~雅各布天梯

科学体验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雅各布天梯(——大气中的电压击穿现象) 观察与思考: 1、当你按下控制按钮后,看到了什么现象? 答:当我按下控制按钮后,我观察到了两个电极之间产生明亮的电弧,同时电弧从两个电极的最底端快速向上爬,当电弧到达电极的顶端后消失,然后从电极底部又会产生新的电弧,形成周而复始的电弧爬梯现象。 2、正常情况下,大气(干燥空气)的电击穿场强是106伏/米,当空气被击穿时,二电 极之间将产生电弧,其发光的机理是什么? 答:两个电极通电,使得两极之间的电压升到5万伏左右时,两极之间的空气被击穿,空气被电离,形成大量等离子体,被电离的空气中的原子核外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光和热量的形式放出,从而电弧发光。 3、显然,“天梯”的二电极棒之间有较高的电势差,从你观察到的现象估测,二电极间 的电势差有多大? 答:由于在正常情况下,大气(干燥空气)的电击穿场强是106伏/米,两电极最底端之间的距离是5cm左右,最顶端两电极之间的距离是20cm左右,所以两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U min=106V/m×0.05m=5×104V,U max=106V/m×0.2m=2×105V,即两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大约在5万伏至20万伏。 4、为什么放电电弧会沿“天梯”上爬? 答: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电弧是等离子体,本质就是空气,我们看到的电弧是空气中的原子核外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光和热量的形式放出。电弧所在区域内的密度其实就是空气密度,所以会被热空气带动上升。所以放电电弧会沿“天梯”向上爬。 空气对流使电弧向上升,随着电弧被拉长,电弧通过的电阻加大,当电流送给电弧的能量小于由弧道向周围空气散出的热量时,电弧就会自行熄灭。在高压下,电极间距最小处的空气还会再次被击穿,发生第二次电弧放电,如此周而复始。 5.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雅各布做梦沿着登天的梯子取得了“圣火”。后人便把这梦想中的梯子,称之为"雅各布天梯"。 “雅各布天梯”则展示了电弧产生和消失的过程。二根呈羊角形的管状电极,一极接高压电,另一个接地。当电压升高到5万伏时,管状电极底部产生电弧,电弧逐级激荡而起,如一簇簇圣火似地向上爬升,犹如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雅各布天梯。 空气被电离后电弧一旦形成,相对于通过未被电离的空气形成新的电弧,电流就比较容易沿着已经形成的电弧流动。然而,已被电离的空气由于热和膨胀,密度比周围的空气要大,因此,会使电弧象从火中喷出的火焰一样在空气中上升。电弧上升并被拉长,随着电弧被拉长,电弧通过的空气的电阻加大,当电流送给电弧的能量小于由电弧向周围空气散出的热量时,电弧就会自行熄灭。 雅各布天梯圣经中创世纪二八章11-19节中,雅各布做梦见到从天堂来的天梯。后人便把这梦想中的梯子,称之为雅各布天梯。 雅各布天梯则展示了电弧产生和消失的过程。二根呈羊角形的管状电极,一极接高压电,

科学饮食 健康生活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单选题 1.民以食为天,如果吃的食物不是身体需要的就会( )。(3.0分) A.心理更 健康 B.身体更 健康 C.病从口 入 D.驱除疾 病

2.明矾具有(),但食用过多会带来铝含量超标,不利大脑、骨骼和心脏健康。( 3.0分) A.渗透和固定的作用 B.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东西方文化冲突加 剧,水火不容 C.膨发和脆爽的作用 D.美化食物外观的作用 3.食物中油脂的优劣,主要是对()有影响。(3.0分) A.血 糖 B.血 脂 C.心 脏 D.四 肢 4.下食物中含有精制糖的是()。(3.0分) A.蔬 菜 B.果

酱 C.豆 类 D.水 果 5.合成色素可能导致儿童()。(3.0分) A.聋哑 B.失明 C.癌症 D.行为 障碍 6.食物中所含的精制糖不仅升高血糖,促进肥胖,而且()。(3.0分) A.降低食物的美 观程度 B.增加食物的美 观程度 C.降低食物的营 养价值 D.增加食物的营

7.蛋糕、曲奇、酥点、蛋卷、膨化食品、起酥面包和派类都属于()。(3.0分) A.高油脂 食品 B.健康食 品 C.营养食 品 D.绿色食 品 8.食物中含有的磷酸盐可以(),但会妨碍钙、铁、锌、硒等元素的吸收。(3.0分) A.增加 食欲 B.改善 口感 C.有益 心脏 D.强健

9.食品包装上的(),是保障消费者知情的神圣权利。(3.0分) A.包装图 案 B.配料表 C.食物示 意图 D.生产日 期 10.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个人每天的盐摄入量是()。(3.0分) A.五 克 B.六 克 C.七 克 D.八 克 多选题 1.人的身体是具有智慧的,同时也存在困惑,表现在()。(4.0分))

科学活动总结报告范文

科学活动总结报告范文 篇一:体验科学参观活动总结 “体验科学”中国流动科技馆长治巡展参观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展现全国文明城市魅力,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长治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长治市科学技术协会在我市举办“体验科学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在长治市妇女儿童科教中心展出。活动开展期间,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在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活动影响突出,并得到了学校师生、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中国流动科技馆长治巡展活动开展情况 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于近期在我市展出。此次活动以“体验科学”为主题,共展出展品24余件,包括“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数学魅力”“健康生活”“安全生活”“数字生活”等六大主题互动展品与科学表演和“科普影视球幕影院”。为了丰富活动内容,我们还开展了流动科技馆问卷调查、“体验科学—中国流动科技馆长治巡展参观心得体会”征文活动。活动的开展为我校青少年学生零距离接触科学、体验科技、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搭建了平台,通过青少年学生的亲自观看、体验,真正感受到了科技所带来的魅力,科技所带来的快乐、科技所带来的改变,激发了我校青少年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的热爱,让学生懂得去思考,去探索。中国流动科

技馆长治巡展活动,有效弥补了我校科普资源空间缺口,改善了科普阵地相对薄弱的现状,为更多青少年、社会公众提供了参与科普的机会,对推动我校青少年科技活动蓬勃开展,提高十中学子科学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加强协作 一是利用机遇,开拓资源。我们以解决此次活动场地为契机,向校领导打报告请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经过多次协商,安全出行参观本次科普巡展。流动科技馆活动结束后,将长期开展、举办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为十中学生展示、交流、学习科技知识搭建了平台,活动的开展有力促进了我校科普教育建设步伐。 二是精心组织,盛大启动。我校“体验科学”中国流动科技馆长治巡展参观活动于9月10日隆重启动。政教处郭志斌主任与高二的270余名师生代表一起参加了启动仪式。 三是加强协作,全面推动。为了办好此次活动,我们积极与各处室、年级组等部门联系,联合下发通知,专门召开协调会,对整个活动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明确工作职责、任务。 (二)精心策划、组织有序 为了保证活动顺利、有序、安全进行,我们对活动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计划安排。 一是制定了活动计划。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调查报告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调查报告 是XX最新发布的《科学饮食,健康生活调查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要求愈来愈迫切。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们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1、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重建信用规范市场秩序。也希望让青少年学习并掌握食物与营养,食品与健康等知识,从小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引导家庭和社会共同形成“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2、时间:7月15日-------8月1日

3、地点:三信超市,银座商城,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 4、对象:食品安全。 5、方式:实地调查,上网调查。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1、过程:(实地调查) (1)三信超市 我们小组去了三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7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0%,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6%。 (2)银座商城 在银座商城,我们的组员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6%,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6%。 (3)学校附近的小店 而在学校附近的小店,我们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85%。 (4)街旁的地摊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报告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报告

红色传承老校园绿色环保新实践 ——保定市河北小学2017年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实践报告 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小学 作者:王金红吕堃王亚妹 一、校园活动背景: 河北小学在全国解放的炮火硝烟中诞生于马背摇篮,原为冀中干部子女学校,是我党在1947年及河北省政府成立时所建的第一所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印记昭示着:这里走出的每一位学子都是新中国红色的火种,是冀中大地的骄傲。 河北小学不仅有红色的历史传承,更有从60年代起就闻名全国的科技辅导员、自制教具大师张国成所保留下来的科技教育精神。河北小学多年来一直是省级科技示范校,目前校内已经开发的、可供学生自选的校本课程有200余种,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2017年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我爱绿色生活”开始后,河北小学70多个班级、5000余名师生立刻在学校的有序组织下参与活动,调查活动参与人数达5295人,参与率达到99.4%,位列全国第13名,在普适性方面非常突出。 二、活动目标: 本次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主题是:“我爱绿色生活”。为了创建绿色文明校园,让孩子们对绿色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增强环保意识,减少资源浪费,从6月份开始,学校就组织了各种绿色环保活动,并且在暑假期间动员学生进社区和公园等场所宣传,扩大本次“我爱绿色生活”调查体验活动的影响力。 三、活动计划与过程: 1、学校安排科技辅导员去石家庄参加省级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培训。 2、河北小学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启动仪式。 3、每周五下午进行变卖废品的德育实践活动。 4、暑假定期对学校实验田管理和采收。 5、校本教材循环使用,避免浪费。 6、废水瓶小制作——万花筒 7、去公园、小区等公共场所,帮助环卫工人清扫垃圾,宣传绿色环保。 8、暑期布置作业,以小制作、手抄报、宣传画、作文等多种形式总结活动。

科学体验馆实验报告

科学体验馆实验报告 篇一:科学体验馆实验报告~雅各布天梯 科学体验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雅各布天梯(——大气中的电压击穿现象)观察与思考: 1、当你按下控制按钮后,看到了什么现象?答:当我按下控制按钮后,我观察到了两个电极之间产生明亮的电弧,同时电弧从两个电极的最底端快速向上爬,当电弧到达电极的顶端后消失,然后从电极底部又会产生新的电弧,形成周而复始的电弧爬梯现象。 2、正常情况下,大气(干燥空气)的电击穿场强是106伏/米,当空气被击穿时,二电极之间将产生电弧,其发光的机理是什么? 答:两个电极通电,使得两极之间的电压升到5万伏左右时,两极之间的

空气被击穿,空气被电离,形成大量等离子体,被电离的空气中的原子核外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光和热量的形式放出,从而电弧发光。 3、显然,“天梯”的二电极棒之间有较高的电势差,从你观察到的现象估测,二电极间的电势差有多大?答:由于在正常情况下,大气(干燥空气)的电击穿场强是106伏/米,两电极最底端之间的距离是5cm左右,最顶端两电极之间的距 离是20cm左右,所以两电极之间的电势差Umin=106V/m×=5×104V,Umax=106V/m×=2×105V,即两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大约在5万伏至20万伏。 4、为什么放电电弧会沿“天梯”上爬? 答: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电弧是等离子体,本质就是空气,我们看到的电弧是空气中的原子核外电子从激发

态跃迁回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光和热量的形式放出。电弧所在区域内的密度其实就是空气密度,所以会被热空气带动上升。所以放电电弧会沿“天梯”向上爬。 空气对流使电弧向上升,随着电弧被拉长,电弧通过的电阻加大,当电流送给电弧的能量小于由弧道向周围空气散出的热量时,电弧就会自行熄灭。在高压下,电极间距最小处的空气还会再次被击穿,发生第二次电弧放电,如此周而复始。 报告撰写人: 篇二:科学体验馆实验报告~雅各布天梯 科学体验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雅各布天梯(——大气中的电压击穿现象) 观察与思考: 1、当你按下控制按钮后,看到了什么现象? 答:当我按下控制按钮后,我观察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科学体验活动报告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科学体验活动报告 单位:石河子第二十中学 指导老师:时芳、席海彦、刘琦、李春梅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科学体验活动报告 【选题说明】 每年的9月6日是全国科普日,根据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兵团2012年全国科普日定于9月15日至9月21日在全兵团范围内举行,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公众的隆重节日。 今年全国科普日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开展活动,兵团主场系列活动的主题是“公众安全与食品健康”。 为了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科普服务,进一步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素质,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校理化生信息教研组组织初中学生科技活动小组学生与9月15日,在石河子天富名城小区广场开展了“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科学体验宣传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使青少年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现场实验展示,使广大市民了解科学饮食相关知识,树立健康饮食意识。 【活动过程】

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制定活动方案。9月5日上午,学校理化生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席海彦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召开预备会议,商讨并制定本次活动方案(详见附件1)及具体的任务分工(详见附件2)。为了保障活动安全顺利开展,我们专门给每位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写了一封“致家长的一封信”(详见附件3),将参加本次活动的目的等向家长进行说明并征求家长的同意。 第二:指导老师研究科普实验 指导老师再接到自己的任务以后,根据“2012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实验手册”实验说明及有关要求,亲自动手实验,熟练掌握每个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原理。 第三:培训学生 每位指导老师带领十名左右科技活动小组学生,对其进行相关操作及科普知识培训,学生3-5人为一个小组,相互协作完成实验过程。此外,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常识。 第四: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通过互联网,学校图书馆,请教相关专家等方式积极检索与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并小组间进行有效交流。初步掌握了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基本常识和相关理论知识。为体验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宣传展示阶段:9月15日,在全国科普日兵团主场系列科普活动开

科学饮食_健康生活综合实践方案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三年级李传芳 食物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生为了求方便,有些学生会从路边的小摊随意买一些。却不知这些食品有些是“三无”产品:过期食品、含有色素和防腐剂的食品,甚至是地下工厂生产的食品。这样都可能会危害我们的健康,所以,我们首先就应该注意食品安全。因此确立这样一个选题。 一、活动主旨: 1、了解饮食安全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饮食安全,慎防病从口入的重要性。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2、组织学生开展查阅资料,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探究技能。 3、组织学生初步学会设计、整理资料等。使学生掌握一些整理、分析、呈现、运用资料的方法。能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善于和他人合作。 二、活动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饮食安全”的资料并进行筛选。 2、教师收集“饮食安全”相关资料。 三、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开题活动(包括设计研究方案,确立活动方式)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调查学习、查找资料)。 第三阶段:交流评价活动(根据小组初步整理出来的成果,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促进成果的进一步完善)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活动(由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并根据自己在活动中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思考: 师生自由交谈自己的饮食喜好、习惯。 师:你们平日喜欢吃什么?(据学生回答提出疑问。你们这样吃是否科学?) 引出什么样的饮食才是科学饮食?生自由谈。(预设学生据搜集的资料会谈到绿色食品,安全食品,师适时点拨。) 师出示搜集的关于饮食安全的案例。(课件展示)

事例1、食用小摊上的三无产品导致生命垂危的小学生。(略) 事例2、使用含有食品添加剂食物的危害。如:零食(略) 让学生自由谈听完后的感受。由案例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谈自己经历的或者身边发生的类似的不科学、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平日我们应该吃什么?怎样吃才是健康的?初步让学生认识到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据查找的饮食安全资料自由交流。学生根据自己已有资料,学生交流的事例、感受。 (二)、汇报资料,阐述观点。 1、《饮食安全》综合实践活动分组情况 在活动时,采用小组合作和班级合作的双重探究方式,既充分发挥学生小干部的组织能力,又能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 2、交流与活动 (1)、在多种形式的启发下,激发学生了解健康早餐该怎么吃的欲望; (2)、学生对健康早餐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制定探索的目的及意义; (3)、同学们在小组交流合作,合作共勉,共同进步。 1组: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开展调查,研究食品质量。(如被污染的食品,含有添加剂的食品,绿色食品) 2组:不能吃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等) 3组:从食物营养,科学膳食的角度 4组:从食物中毒的症状及处理这一方面进行调查。 各组汇报交流,学生学习,教师据学生回答适时点拨总结,帮助学生归纳。 ①健康饮食,多吃绿色食品,少吃带有色素等添加剂的零食。 ②食物要多样化食物搭配要合理。 ③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

科学发现室活动记录

XXX幼儿园科学发现室活动记录活动时间09-15 活动人数19 活动内容哪辆汽车跑得快? 活动目标1.探索发现玩具汽车在不同材质的桥面上跑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2.通过实验验证预测,能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3.体验合作探索的快乐。 观察与分析一、回忆做过的实验:汽车从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 引导幼儿回忆:汽车从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是怎样的?在坡度越大的桥面上跑,汽车跑得怎样?在坡度越小的桥面上跑,又是怎样? 二、出示桥面,比较桥面材料的不同。 1.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较桥面材料的不同。 2.激发幼儿思考:桥面材料不一样,那汽车在上面跑,哪辆汽车跑得快呢? 三、幼儿进行预测,并记录。(先预测一号桥和二号桥,然后预测三号桥和四号桥。) 1.请幼儿猜测并说出理由。 2.幼儿把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 3.教师记录幼儿的预测情况。 四、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 1.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比较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客观记录。 2.交流实验情况,教师记录幼儿实验结果。 师:“你是怎么做的实验?在实验时你有什么发现?你的实验与你的预测一样吗?” 3.讨论:为什么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快?有的桥面上的汽车跑得慢?这是什么原因? 4.教师小结:原来汽车在桥面上跑得快慢与桥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在比较粗糙的桥面上跑得慢,在比较光滑的桥面上跑得快。它还与桥面的软硬有关,在比较软的桥面上跑得慢,在比较硬的桥面上跑得快。 五、结束部分,带幼儿再次玩玩具汽车,寻找新的发现。 观察分析: 本次活动之前,幼儿已经探究过汽车从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所以,活动一开始,我就引导幼儿回忆上次的实验结果。引导幼儿说出汽车在不同坡度的桥面上跑下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在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实施方案00507

宿州一小“2015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5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发展改革委、中央文明办和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主题为“变废为宝从我做起”。 通过系列科学体验和探究活动,加深广大青少年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意识,进一步推动我校科技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特长,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作为全国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推广示范校,决定隆重开展此项活动。 二、活动主题: 变废为宝从我做起 三、组织领导: 组长:秦克学 副组长:王成立王勇许可 组员:尹露段艳红朱艳红庞露露任君赵守芳晋嵩张省委王聪颖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时间 6月1日----10月30日 五、活动目标 通过让同学们在了解废弃物的产生、分类、处理等相关知识和实例的基础上,学习废弃物再利用的方法,开展变废为宝的实践活动,通过系列科学体验和探究活动,加深广大青少年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意识,进一步增强科学探究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激励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激发科学创新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六、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1、借6月第二个星期一早晨举行的升旗仪式举行“2015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变废为宝从我做起’”宣传仪式,大队辅导员宣读活动方案,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明确本届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主题“变废为宝从我做起”、具体内容、时间和活动要求,倡导师生共同参与。 2、做好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活动氛围。 ①学校利用宣传栏,进行发动宣传。 ②利用班级黑板报,刊登相关科学知识。 ③召开主题班会,积极动员学生踊跃参加到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来。 ④校园网站开设“变废为宝”栏目,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学习科学知识(第一周) 各班充分利用第一周的时间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科普读物,6月15日的班队会各班观看科普片,举行“变废为宝从我做起”主题队会,初步了解废弃物的产生、分类、处理等相关知识和实例的基础上,学习废弃物再利用的方法。 2、科学幻想绘画比赛 (1)赛对象:一二年级 (2)绘画内容:学生通过科学幻想,绘出未来科技、生活的美丽画卷。 (3)作品要求:使用各种废旧物品作画,题材,表现形式不限。 (4)作品上交及评比时间:9月1日上交作品,9月10日公布评比结果。 3、手抄报 (1)三到五年级学生每人出一份以“变废为宝从我做起”主题的手抄报,宣传科普知识,介绍“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等。 (2)手抄报规格:A3纸。9月1日上交作品,9月10日公布评比结果。并选出优秀作品学进行展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