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爽爽文库汇编之

第1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标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3.提倡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

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

掌握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前准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分钟)

1.老师讲话:前面

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

位数的加法,大家学得

非常认真,掌握得很好。

2.今天,老师又带来了

一个新朋友,你们想知

道是什么吗?(板书课

题)

1.学生认真聆听。

2.明确本节课内容。

1.口算。

650-230= 390-180=

850-720= 280+470=

答案:420 210 130 750

2.采蘑菇。

二课件出示教材第41(一)学生交流汇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25分钟)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一)出示教材第

41页例1。

1.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你发现了什么?

2.解答2011年比

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

画片?

3.学生尝试独立解

答问题后相互进行交

流。

(二)出示教材第

41页例2。

引导学生列式,尝

试用竖式计算。

老师板书:

结合以上计算,在

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

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老师小结:相同数

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报。

1.学生1:我知道了

从2004年起,国产电视

动画片的数量逐渐增加,

2011年的数量最多;

学生2:在这几年的

国产优秀动画片中,2004

年的数量最少;

学生3:在这几年的国产

优秀动画片中,2011年的

数量最多。

2.独立思考列式。

3.学生交流:

列竖式的时候,要相

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

起。

(二)读题思考。

学生交流汇报:个位

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这

样就是15减6,结果个

位上的得数是9;同时十

笔算减法要记住:相同数

位要(),从()位减

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

位()。

答案:613 421 127

对齐个退1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字,使竖式成立。

答案:6 0 3

5 8

6 2

(答案不唯一)

拓展延伸。(4分钟)

五教学板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存在细节处理不够严密,就是每一个环节之间不是很紧凑,总感觉联系不是很紧密。通过本节课我认识到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交流时要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发言同学的观点形成的原因。课后发现学生对于连续的退位减法还存在一些疑问,需在今后多加练习,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互帮互查的学习习惯。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师点评和总结:

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7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5分)

1.一节课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时针在6和7之间,分针指向8,此时是()。

2.

图中橡皮的长度是()厘米()毫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元硬币大约厚2()两头牛重约1000()

武汉地铁1号线长约39()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是90()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时=()分 30毫米=()厘米

1分40秒=()秒4000千克=()吨

90秒-1分=()秒 1吨-300千克=()千克

5.阳光小学“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音时间如下:

第一次:早上8:05—8:20 第二次:中午1:20—1:45 “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共播音()分钟。

6.在里填上“>”“<”或“=”。

7.

灰珠子的个数是白珠子的()倍。白珠子的个数不变,要使灰珠子的个数是白珠子的5倍,应增加()个灰珠子。

8.爸爸的钱包里有862元,买了一件379元的衣服后,剩下的钱()买一辆价值500元的童车。(填“够”或“不够”)

二、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5分)

1.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差一定是三位数。()

2.一枚鸡蛋大约重50千克。()

3.三年级数学书大约厚6毫米。()

4.把1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厘米。()

5.求8的3倍是多少,就是求3个8是多少。()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估算396+489的结果,它们的和肯定()。

A.不到800

B.大于800

C.小于700

2.3千克铜和3000克棉花比较,()。

A.铜重

B.棉花重

C.一样重

3.元元和菲菲约定8:25在少年宫门口见面,但元元迟到了一刻钟。元元到达少年宫门口的时间是()。

A.8:40

B.8:10

C.8:50

4.操场跑道长400米,乐乐跑了3圈后,还差()米就是2千米。

A.200

B.600

C.800

5.小明家到武汉的路程是96千米,爸爸带小明从家出发去武汉的黄鹤楼游玩,出行的方式应是()。

A.步行

B.骑共享单车

C.乘坐动车

四、我会算。(共23分)

1.口算。(8分)

42+37= 53-17= 75-15= 23+59=

360+450= 330-160= 510+200= 400-150=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7分)

278+326= 702-345= ★800-326=

3.估一估,连一连。(8分)

五、我会做。(填一填,并画出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4分)

生活应用(33分)

六、解决问题。(共33分)

1.请你根据节目预报回答下列问题。(6分)

(1)《音乐欣赏》会播放多长时间?《奇趣大自然》呢?

(2)7:19在播放什么节目?11:20呢?

(3)文化纪录片播放的时间比《科学讲堂》长多少?

2.(6分)(1)妈妈买这三件衣服,准备1000元钱够吗?说说你的理由。

(2)买这三件衣服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3.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2吨,它能一次将这些货物运完吗?(4分)

4.(9分)

(1)南瓜的单价是月饼的几倍?

(2)南瓜的单价是牙膏的2倍,牙膏多少钱一支?

(3)如果月饼和油均涨价2元,涨价后油的单价是月饼的几倍?

5.(广东中山)每条小船限坐4人,每条大船限坐6人,如果每条船都坐满,怎样安排能恰好坐24人?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完成下表,在符合要求的方案后面画“√”。(8分)

把“喜迎新年”四个汉字分别换成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10分)

喜=()迎=()

新=()年=()

三年级加减法巧算

凑整法(一)――直接凑整 【知识要点】 凑整法就是根据题中数据特点、借助数的组合、分解以及有关运算性质,将其凑成整十整百的数,从而达到计算简便、迅速的一种方法。使用直接凑整法只需记住一句口诀:两数相加, 和凑整;同尾两数直接相减,差凑整。 如:1+9=10,2+8=10,3+7=10,4+6=10,11+89=100,35+65=100 。 【典型例题】 例1.24+44+56 =24+ (44+56) =24+100 =124 例2.303+102+197+298 =(303+197) + (102+298) =500+400 =900 例3.453 + 598+ 147- 198 =(453+147) + (598-198 ) =600+400 =1000 【我来试试】 1.53+36+47 2.214+138+486+262 3. 428 + 657+ 172 —157 4.256-28-72 凑整法(二)——拆(加)补凑整 【知识要点】 拆补凑整,又叫加补凑整法,就是当加数或减数接近某个数时,根据交换律、结合率把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等,再减去多加的或加上少减的部分,从而提高运算速度及正确率。 【典型例题】 例1. 1999+198+97+6 =(1999+1) -1+ (198+2) -2+ (97+3) -3+6 =2000+200+100+ (6-1-2-3 ) =2300+0 =2300 例2. 998+397+506 =(998+2) -2+ (397+3) -3+ (506-6 ) +6 =1000+400+500+ (6-2-3 ) =1900+1 =1901

最新三年级加减法的巧算

加减法的巧算 方法提示:加减法的巧算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凑整法,把两个数和多个数相加或减得到一个整数。 一、计算下面各题 1、43+66+57+34 2、28+54+22+46 二、加减混合运算中,交换数字的顺序时注意符号要跟着一起搬家。 1、67+52+23-32 2、98-76+96-88 3、39+48-19+20-38 4、39+78-29-28 三、一个数连续减去多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多个数的和、 1、89-43-36 2、128-65-35 3、100-7-7-7-7-7 4、86-11-22-33 四、注意到去括号的规则:括号前面是减号,打开括号要变号。 1、134-(34+50) 2、348-(150-52)

3、253-(33+53-22)3、87+76-(30-24+17) 五、首尾凑整法 1、1+2+3+4+5+6+7+8+9 2、2+4+6+8+……+28 六、补数凑整法 1、9+99+999+9999 2、8+98+198+1998 课内练习 1、45+76+55+24 2、89-24+11+54 3、65-37+57-25 4、22+67+78-27

5、87-34-66+13 6、93-34-26 7、145-(67+45)8、89-(56-11) 9、158-(120-40+58)10、1+2+3+。。。+19 11、1+3+5+7+。。。+29 12、9+19+29+39 作业 1、49+16+51+37+84 2、39+38+41+45+37+40+43 3、86-37+14-63 4、79-25-39+85

三年级加减法的巧算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 一、加法中的凑整 知识点1分组凑整法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 ⑴783+25+175 ⑵2803+ (2178+5497) +4722 知识点2:加补凑整法 例 1 计算:(1)2458+503 (2) 574+798 例 2.计算:995+996+997+998+999 练习与思考: 计算下面各题 (2) 327+798 (3) 2497+183 (1) 256+503 (4 ) 376+174+24 (5)864+(673+136)+227

(6) 99999+9999+999+99+9 (7) 77+79+79+80+81+83+84 (8) 901+902+905+898- 907+908- 895 练习与思考: 计算下面各题,并口述解题思路。 (1) 379-297 ( 2) 467- 103 例 1:计算:1654 — (54+78)例 2:计算:2937 — 493-207 例 3:计算:1000 — 91- 1-92-2-93- 3-94- 4- 95-5-96-6- 97- 7-98 —8-99-9 例 1. 计算:(1) 956-597 (2) 3475-308 (3) 3498- 438

练习与思考。 (1) 1324—875—125 (2) 1000—81 —19—82 —18—83—17—84—16—85 —15—84—16—83 —17— 82—18—81 —19 例1: 497+334-297例2: 7523+ (653 —1523) 例3: 3467—253—174—47—126 练习与思考。 (2) 538—194+162 (1) 3842—1567—433—842 (3) 9375—( 2103+3375 (4) 874—( 457—126)

三年级数学上册 减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减法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减法估算,并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 80-7=35-8=63-4=26-7= 42-5=43-6=32-9=65-9= 2、竖式计算。(学生板演)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54-21=67-39=65-24= 二、新授 ㈠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主题图——师:云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昆明的石林,大理的崇圣寺三塔,丽江的玉龙雪山,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游人游览参观。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从昆明出发,到大理和丽江去旅游。 (1)出示乘车旅行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进行讨论,这幅图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从昆明到丽江的总路程是517千米,从昆明出发到大理走了348千米,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还要走多少千米就可以到达丽江,也就是大理到丽江的路程。)师板书:517 348 2、观察得真仔细,从图中了解到这么多信息。348千米和517千米分别表示什么? ㈡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提炼线段图 (1)师:我们从昆明到丽江的路程用下面这一段线段来表示。 昆明大理丽江 (2)师:从昆明到丽江途中要经过哪里?请大家在这条线段图上标出来。根据刚刚得到的数学条件,你能在图中标出哪些条件?(学生自己先动手画,教师讲评,并完善线段图。)(3)想一想,刚刚提出的问题你能在图上标出来吗?(从大理到丽江还要走多远?)并列式517 – 348 (4)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 2、教学估算:师说: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 预设1:517—348可以看作500—300,等于200。板书:500—300=200 预设2:517—348看作500—350,最后等于150。板书:500—350=150 预设3:517—348看作520—350,最后等于170。板书:520—350=170 (如果出现当学生刚说完,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想说说自己的观点是,采取不理会。)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减三位数笔算减法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笔算减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1页例1、例2。 【课程标准描述】 1.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学习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迁移类推、交流等环节,理解减法的算理,能解释具体算式的算理。 2.通过独立试算、小组合作和质疑交流等环节,会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能说清楚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3.通过讨论梳理,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能简单描述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 理解减法的算理,能解释具体算式的算理,会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 【学习难点】 会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能说清楚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练一练,先说说十位和百位各怎么减,再计算”时学生的回答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巩固练习,完成“夺红旗”和“小兔过河”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同桌互相描述减法的计算法则和“看谁算的又对又快”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评价目标1) 1.口算下面各题。 80-7=35-8=63-4=26-7= 42-5=43-6=32-9=65-9= 2.竖式计算。 550-380= 计算后教师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师小结揭示课题: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用竖式计算减法,知道列竖式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在这一位上加10再减。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减法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万以内的减法笔算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导入: 1.仔细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教师提问:根据20XX年生产的322部动画片和20XX年生产的435部动画片,能 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列式? 预设:一共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0XX年比20XX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三年级奥数系列之加减法中的巧算一完整版

三年级奥数系列之加减 法中的巧算一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三年级奥数系列之 加减法中的巧算(一) 课前小练 1、计算 480—101= 598+99= 43+189+57= 591+482+118= 2、根据加法运算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28+=45+() 4、(163+)+15=+(75+) 5、()+28=()+a 6、a+( +b)=( +50)+()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5+29+71 143+(57+26) 396—28—22 99+(38+101) 158+67+142 135+267+65 知识点精析精讲 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例如, a+b+c+d=d+b+a+c=… 其中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 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三个以上)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它数相加。 把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应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二、互补 两个自然数相加,如果它们的和恰好是整十、整百、整千·····那么就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补数”,这两个数称为互补。在做减法的运算时,如果有两个加数互为补数,那么可以先求出它们的和,使计算迅速简便;如果题中没有互补的加数,那么可以设法分出互补的加数,以便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题型一:凑整法 【例1】计算 (1)31+58+69; (2)325+28+675; (3)75+26+25. 【变式训练】 (1)7475+847+525+153; (2)323+9677+92+108; (3)9495+9697+505+303. 题型二:借数凑整法 【例1】计算 (1)74+75+28; (2)325+996; (3)125+47. 【变式训练】 (1)9997+4+99+998+3+9; (2)299999+29999+2999+299+29; (3)698+15+39+47. 题型三:分组凑整法 【例1】计算 (1)400-89-11; (2)960-102-9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专项练习题

小三数上册加减法专项练习题第1 天、 <1> 921 - 699= <2> 437 + 588 = <3> 831 + 367 - 65 = <4> 559 + 803 + 269 = <5> 194 + 482 = <6> 964 + 376 - 752 = <7> 734- 565= <8> 201 + 974 = <9> 945 - 848= <10> 668 + 707 = 第2 天、 <1> 794 - 3= <2> 335 + 439 - 93 = <3> 239 + 201 = <4> 198 + 245 = <5> 825- 91= <6> 759 + 639 = <7> 665 - 428= <8> 462 - 194= <9> 678 + 142 = <10> 685 - 542= 第3 天、 <1> 888 - 546= <2> 356- 225= <3> 552 + 786 = <4> 154 + 303 = <5> 877- 824= <6> 903 - 288= <7> 255 + 699 - 5 =

<8> 886 - 821= <9> 940- 499= <10> 568- 116= 第4 天、 <1> 896 + 650 = <2> 982 - 533= <3> 698 + 533 - 329 = <4> 590 - 482= <5> 799 - 727= <6> 622 + 902 = <7> 829- 198= <8> 925- 814= <9> 618- 310= <10> 528- 322= 第5 天、 <1> 563 + 608 = <2> 332 + 413 + 722 = <3> 909 + 862 + 705 = <4> 369 - 60= <5> 72 + 218 = <6> 906- 530= <7> 844 + 288 - 670 = <8> 776 - 641= <9> 618- 533= <10> 707 + 807 - 793 = 第6 天、 <1> 777- 264= <2> 515 + 205 = <3> 659 - 618= <4> 598 - 523= <5> 323- 173= <6> 924 + 722 =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动手动脑能力及归纳出分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算理、“整体”与“个体”的转化,化未知为己知。教学难点: 实际问题抽象后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理解“1”表示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交流谈话法、操作合作法。 教具准备: 课件、纸卡片、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理解分数 二、动手动脑、交流合作 1.创设情境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师:+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 (四人小组讨论)。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数形结合 1.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1题。 2.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2题。 四、强化新知、课外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本课在新授课之前先练习了两道题。旧知一般是后继新知的生长点,通过叙述分数的意义和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练习,可以习旧引新,承前启后;再通过动画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本课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本课教学时,学生做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时,稍有困难,通过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 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一) 一、加法中的巧算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22+78=100,44+56=100,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 87655→12345, 46802→53198,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②99+136+101 ③ 1361+972+639+28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99+101)+136 =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1000=3000 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 ①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 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

②式=(548-4)+(996+4) =544+1000=1544 ③式=(9898+102)+(203-102) =10000+101=10101 4.竖式运算中互补数先加。 如: 二、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例 3① 300-73-27 ② 1000-90-80-20-10 解:①式= 300-(73+ 27) =300-100=200 ②式=1000-(90+80+20+10) =1000-200=800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例4① 4723-(723+189) ② 2356-159-256 解:①式=4723-723-189

三年级下册加减法简便运算

三年级下册加减法简便运算 1、计算。 75+26+25 72+67+28 116+625+84 321+52+679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6+58+60+62+64 9+99+999+9999 2250一73一27 14+15+17+8 0+83+85 900一(99+98+97+96 )675一(11+13+15+17+19)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83+48+152 438+86-138

1645-(645+290)873-(173-64) 674-(38+74)457-(230-143) 728-46-22-54-67-78-33 7000-85-84-83-82-81-15-16-17-18-19 〖例题精讲〗 例1、乘法中的巧算: 1交换律结合律 (1)25×55×4(2)25×32×125×7 〖我真行1〗 (1)5×25×2×4(2)125×48×8(3)25×64×125 例2、乘法的分配律: (1)25×(40+4)(2)39×47+39×53 〖我真行2〗 (1)125×(80+8)(2)66×36+33×36+36 例3、巧用乘法的分配律: (1)39×101(2)22×99

〖我真行3〗 (1)44×1002(2)556×99 例4、乘除法中的巧算: (1)17÷8+19÷8+28÷8(2)77×5÷11(3)7500÷(100÷3) =(17+19+28)÷8=77÷11×5=7500÷100×3 (4)76×25(5)700÷25 =76×25×4÷4= (700×4)÷(25×4) 〖我真行4〗 (1)12÷25×100(2)31÷9+33÷9+35÷9 (3)48×125(4)3000÷125 〖方法归纳〗 学习利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除法的分配性质,同级运算“带号搬家”,去括号等进行简便计算。 〖我真棒〗 4600÷ (23÷3)84×29-18×84-84 11×37+99×7 方法归类:这种好方法也适用于个位数是5的两个相同的多位数相乘的计算。例5、除法巧算 130÷54200÷2534000÷

三年级加减法的巧算

三年级加减法的巧算 https://www.doczj.com/doc/e384342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加减法的巧算 方法提示:加减法的巧算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凑整法,把两个数和多个数相加或减得到一个整数。 一、计算下面各题 1、43+66+57+34 2、28+54+22+46 二、加减混合运算中,交换数字的顺序时注意符号要跟着一起搬家。 1、67+52+23-32 2、98-76+96-88 3、39+48-19+20-38 4、39+78-29-28 三、一个数连续减去多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多个数的和、 1、89-43-36 2、128-65-35 3、100-7-7-7-7-7 4、86-11-22-33 四、注意到去括号的规则:括号前面是减号,打开括号要变号。 1、134-(34+50) 2、348-(150-52)

3、253-(33+53-22) 3、87+76-(30-24+17) 五、首尾凑整法 1、1+2+3+4+5+6+7+8+9 2、2+4+6+8+……+28 六、补数凑整法 1、9+99+999+9999 2、8+98+198+1998 课内练习 1、45+76+55+24 2、89-24+11+54 3、65-37+57-25 4、22+67+78-27

5、87-34-66+13 6、93-34-26 7、145-(67+45) 8、89-(56-11) 9、158-(120-40+58) 10、1+2+3+。。。+19 11、1+3+5+7+。。。+29 12、9+19+29+39 作业 1、49+16+51+37+84 2、39+38+41+45+37+40+43 3、86-37+14-63 4、79-25-39+85 5、267-(67+59) 6、435-(89+35-39) 7、11+12+13+。。。+29 8、8+18+28+38+48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加减法专项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加减法专项练习 1. 下列正确的是() A .820-46=874 B .584-256=328 C .852-185=567 2. 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3. 妈妈在乐器行给小明看中下面两样乐器。 (1)小提琴比小鼓贵多少元? (2)妈妈带了600元钱,够买这两样乐器吗?如果不够,差多少元?如果够,还剩多少元? 4. 一条人行横道长120米、宽3米。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水泥砖铺地,一共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多少块? 5. 李叔叔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9米.一面靠墙(如图)。把这块长方形菜地围上篱笆,靠墙的面不同.围后篱笆全长25米.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 我会填。 (1)长方形的面积=(______) ×(______); 正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92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米。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8厘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周长是______厘米。 7. 在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巾,剪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

形,在下面的三种剪法中,剩下部分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防练教材第69页第10题) 8. 填一填。 104=99+______ 705=699+______ 902=899+______ 9. 85+15=15+85运用了加法交换律.______(判断对错) 10. 教室南面的墙壁长8米、宽3米。墙上有3个面积是3平方米的窗户。现在要粉刷这商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1. 算式医院, 12. 在算式39+26=28+37和63+42=42+63中,运用了加法交换律的是______. 13.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 )。 A .不一样大 B .一样大 C .无法比较 (2)一张长方形纸长8厘米、宽6厘米。要折出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 )厘米。 A .8 B .6 C .2 14. 比656少128的数是多少? 15. 909-128=______

三年级加减法巧算

凑整法(一)——直接凑整 【知识要点】 凑整法就是根据题中数据特点、借助数的组合、分解以及有关运算性质,将其凑成整十整百的数,从而达到计算简便、迅速的一种方法。使用直接凑整法只需记住一句口诀:两数相加,和凑整;同尾两数直接相减,差凑整。 如:1+9=10,2+8=10,3+7=10,4+6=10,11+89=100,35+65=100。 【典型例题】 例1. 24+44+56 =24+(44+56) =24+100 =124 例2.303+102+197+298 =(303+197)+(102+298) =500+400 =900 例3.453+598+147-198 =(453+147)+(598-198) =600+400 =1000 【我来试试】 1.53+36+47 2.214+138+486+262 3.428+657+172-157 4.256-28-72 凑整法(二)——拆(加)补凑整 【知识要点】 拆补凑整,又叫加补凑整法,就是当加数或减数接近某个数时,根据交换律、结合率把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等,再减去多加的或加上少减的部分,从而提高运算速度及正确率。 【典型例题】 例1. 1999+198+97+6 =(1999+1)-1+(198+2)-2+(97+3)-3+6 =2000+200+100+(6-1-2-3) =2300+0 =2300 例2. 998+397+506 =(998+2)-2+(397+3)-3+(506-6)+6 =1000+400+500+(6-2-3) =1900+1 =1901 例3. 836+501-498+305 =836+(501-1)+1-(498+2)+2+(305-5)+5 =836+500-500+300+(1+2+5) =1136+8

三年级数学加减巧算

第三周加减巧算 专题简析: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好,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的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 进行加减巧算时,凑整之后,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多减要加上,少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 另外,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从而达到简算的目的。例题1计算下面各题。 (1)396+55(2)427+1008 (3)456-298(4)582-305 思路导航:(1)中396接近于400,396+55可以看成400+55,多加了4,所以还要减4; (2)中1008接近于1000,427+1008变成427+1000,少加了8,所以还要加8; (3)中298接近于300,456-298变成了456-300,多减了2,所以还要加2; (4)中305接近于300,582-305变成了582-300,少减了5,所以还要减5。 练习一 1,速算。 (1)497+28(2)750+1002 (3)598+231(4)2004+271

2,计算,并想想它的解题思路。 (1)574-397(2)472―203 (3)8732―2008(4)487―298 3,计算:402+307―297―99 例题2你有好办法迅速计算出结果吗? (1)502+799―298―97(2)9999+999+99+9 思路导航:(1)是一道加减混合运算,每个数都接近于整百数,计算时可先把这些数拆成两部分,再把整百数与整百数相加减,“零头数”与“零头数”相加减,最后把两个部分数合起来; (2)这四个数都分别接近于整万、整千、整百、整十数,我们可以把9999看作10000,999看作1000,99看作100,9看作10,这样每个数都多了1,最后再从它们的和中减去4个1,即可得出结果。 练习二 1,计算。 (1)307+201―398―99(2)208+494―498―95 2,你会迅速写出结果吗? (1)99999+9999+999+99+9(2)1999+199+19 3,计算(说说计算思路): 375+283+225+17 例题3计算: (1)487+321+113+479(2)723-251+177 (3)872+284―272(4)537―142―5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专项练习题

<1> 921 - 699= <2> 437 + 588 = <3> 831 + 367 - 65 = <4> 559 + 803 + 269 = <5> 194 + 482 = <6> 964 + 376 - 752 = <7> 734- 565= <8> 201 + 974 = <9> 945 - 848= <10> 668 + 707 = <1> 794 - 3= <2> 335 + 439 - 93 = <3> 239 + 201 = <4> 198 + 245 = <5> 825- 91= <6> 759 + 639 = <7> 665 - 428= <8> 462 - 194= <9> 678 + 142 = <10> 685 - 542= <1> 888 - 546= <11>56- 225= <12>552 + 786 = <13>154 + 303 = <14>877- 824= <15>903 - 288= <16>255 + 699 - 5 = <17>86 - 821=

<18>40- 499= <19>568- 116= <1> 896 + 650 = <2> 982 - 533= <3> 698 + 533 - 329 = <4> 590 - 482= <5> 799 - 727= <6> 622 + 902 = <7> 829- 198= <8> 925- 814= <9> 618- 310= <10> 528- 322= <1> 563 + 608 = <2> 332 + 413 + 722 = <3> 909 + 862 + 705 = <4> 369 - 60= <5> 72 + 218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专项练习题

20分) (1) 921 - 699= (2) 437 + 588 = (3) 831 + 367 - 65 = (4) 559 + 803 + 269 = (5) 194 + 482 = (6) 964 + 376 - 752 = (7) 734- 565= (8) 201 + 974 = (9) 945 - 848= (10) 668 + 707 = 二、多位数乘一位数(5分每题共60分) (1)491×9= (2)503×2= (3)515×8= (5)539×7= (6)551×4= (7)563×6= (8)575×5= (9)587×9= (10)599×2= (11)611×8= (12)623×3= 三、有余数除法(4分每题共20分) (1)19÷9= (2)24÷4= (3)29÷8= (4)34÷5= (5)39÷7=

20分) (1) 794 - 3= (2) 335 + 439 - 93 = (3) 239 + 201 = (4) 198 + 245 = (5) 825- 91= (6) 759 + 639 = (7) 665 - 428= (8) 462 - 194= (9) 678 + 142 = (10) 685 - 542= 二、多位数乘一位数(5分每题共60分) (1)347×7= (2)359×4= (3)371×6= (5)395×9= (6)407×2= (7)419×8= (8)431×3= (9)443×7= (10)455×4= (11)467×6= (12)479×5= 三、有余数除法(4分每题共20分) (1)98÷5= (2)96÷7= (3)91÷2= (4)86÷6= (5)81÷3=

(完整版)三年级加减法巧算

凑整法(一)——直接凑整 【知识要点】 凑整法就是根据题中数据特点、借助数的组合、分解以及有关运算性质,将其凑成整十整百的数,从而达到计算简便、迅速的一种方法。使用直接凑整法只需记住一句口诀:两数相加,和凑整;同尾两数直接相减,差凑整。 如:1+9=10,2+8=10,3+7=10,4+6=10,11+89=100,35+65=100 。【典型例题】 例1. 24+44+56 =24+ (44+56 ) =24+100 =124 例2. 303+102+197+298 = (303+197 )+ (102+298 ) =500+400 =900 例3. 453 +598 +147-198 = (453+147 )+ (598-198 ) =600+400 =1000 【我来试试】 1.53+36+47 2.214+138+486+262 3. 428 +657 +172 -157 4.256-28-72 凑整法(二)——拆(加)补凑整 【知识要点】 拆补凑整,又叫加补凑整法,就是当加数或减数接近某个数时,根据交换律、结合率把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等,再减去多加的或加上少减的部分,从而提高运算速度及正确率。 【典型例题】 例1. 1999+198+97+6 =(1999+1)-1+ (198+2)-2+ (97+3)-3+6 =2000+200+100+(6-1-2-3 ) =2300+0 =2300 例2. 998+397+506 =(998+2)-2+ (397+3)-3+ (506-6 )+6 =1000+400+500+(6-2-3 ) =1900+1 =1901 例3. 836+501-498+305 =836+(501-1)+1-(498+2)+2+(305-5 )+5 =836+500-500+300+ (1+2+5)=1136+8 =1144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2减法优质教案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减法估算,并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 80-7=35-8=63-4=26-7= 42-5=43-6=32-9=65-9= 2、竖式计算。(学生板演)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54-21=67-39=65-24= 二、新授 ㈠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主题图——师:云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昆明的石林,大理的崇圣寺三塔,丽江的玉龙雪山,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游人游览参观。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从昆明出发,到大理和丽江去旅游。 (1)出示乘车旅行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进行讨论,这幅图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从昆明到丽江的总路程是517千米,从昆明出发到大理走了348千米,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还要走多少千米就可以到达丽江,也就是大理到丽江的路程。)师板书:517 348 2、观察得真仔细,从图中了解到这么多信息。348千米和517千米分别表示什么? ㈡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提炼线段图 (1)师:我们从昆明到丽江的路程用下面这一段线段来表示。 昆明大理丽江 (2)师:从昆明到丽江途中要经过哪里?请大家在这条线段图上标出来。根据刚刚得到的数学条件,你能在图中标出哪些条件?(学生自己先动手画,教师讲评,并完善线段图。)(3)想一想,刚刚提出的问题你能在图上标出来吗?(从大理到丽江还要走多远?)并列式517 – 348 (4)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 2、教学估算:师说: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 预设1:517—348可以看作500—300,等于200。板书:500—300=200 预设2:517—348看作500—350,最后等于150。板书:500—350=150 预设3:517—348看作520—350,最后等于170。板书:520—350=170 (如果出现当学生刚说完,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想说说自己的观点是,采取不理会。) 师说:三种估算的方法,你同意哪一种呢?4人一小组,讨论一下。(小组讨论……) 师说:同意第一种估算方法的举手。谁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 连续退位减法

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22—24页的例1、例2及练习六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2、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0-7=35-8=63-4=26-7= 2、笔算: 54-21=79-37=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1、教学例1 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 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标有吗?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师:请你们观察22页的图与23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 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2、教学例2 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三、巩固独立完成25页第1、2、3题 四、总结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连续退位减法 5 1 7 – 3 4 8 = 169 (千米) 5 1 7 5 0 7 - 3 4 8 - 3 4 8 1 6 9 5 9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专项练习题

第3天、 小三数上册加减法专项练习题 <1> 888 - 546二 第1天、 <1> 921 - 699= <2> 437 + 588 = <2> 356- 225= <3> 831 + 367 - 65 = <3> 552 + 786 = <4> 559 + 803 + 269 = <4> 154 + 303 = <5> 194 + 482 = <5> 877- 824= <6> 964 + 376 - 752 = <6> 903 - 288二 <7> 734- 565= <7> 255 + 699 - 5 = <8> 201 + 974 = <8> 886 - 821二 <9> 945 - 848= <9> 940- 499= <10> 668 + 707 = <10> 568- 116= 第2天、第4天、 <1> 794 - 3= <1> 896 + 650 = <2> 335 + 439 - 93 = <2> 982 - 533二 <3> 239 + 201 = <3> 698 + 533 - 329 二 <4> 198 + 245 = <4> 590 - 482二 <5> 825- 91= <5> 799 - 727二 <6> 759 + 639 = <6> 622 + 902 = <7> 665 - 428= <7> 829- 198= <8> 462 - 194二<8> 925- 814= <9> 678 + 142 = <9> 618- 310二 <10> 685 - 542= <10> 528- 322=

第5天、 <1> 563 + 608 = <2> 332 + 413 4 -722 = <3> 909 + 862 4 -705 = <4> 369 - 60= <5> 72 + 218 = <6> 906- 530= <7> 844 + 288 - -670 = <8> 776 - 641= <9> 618- 533= <10 > > 707 + 807 - 793 = 第6 >天、 <1> 777- 264二 <2> 515 + 205 = <3> 659 - -618= <4> 598 - -523= <5> 323- 173= <6> 924 4 -722 = <7> 543 -95 + 792 = <8> 800 - -57= <9> 355 4 -164 = <10 > ,612 - 196= 第7 r天、 <1> 470 - -24=<2> 647 一91二 <3> 712 + 749 + 657 <4> 292 + 645 = <5> 124 + 541 二 <6> 262 + 287 - 479 <7> 735 - 714二 <8> 163 + 366 = <9> 806- 423二 <10> 863 + 366 - 533 第8天、 <1> 476- 128二 <2> 916 + 139 - 478 <3> 651- 2二 <4> 632 - 31= <5> 715 - 369二 <6> 820 - 708二 <7> 113 + 538 = <8> 227 - 42= <9> 939- 375= <10> 750 + 506 = 第9天、 <1> 855 - 645二 <2> 822- 390= <3> 469- 4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