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抓好“人机料法环”保证施工安全

抓好“人机料法环”保证施工安全

抓好“人机料法环”保证施工安全
抓好“人机料法环”保证施工安全

抓好“人、机、料、法、环”保证施工安全所有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措施时,都

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施工安全。一、在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施工

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方案措施编制时,优先排序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针对工程特点、施工工艺、作业环境条件以及

施工队伍素质,从按施工部位列出的施工危险点,制定具体的防护

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对各种防护设施的用料计划一并纳入施工

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经上级主管技术负责人审批,并经专

业部门会签。当施工现场和方案有变化时,安全技术措施也应重新

修订、审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方案、措施时,当与经

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先考虑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

应按照顺序选择下列方案和安全措施: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直接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间接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示安全技术措施

4、其他措施,使用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交底、

发放个人劳动保护防护用品,设置警示安全标志等措施。二、“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施工现场是一个“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作业环境多变,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

变化多,机械设备流动性大。因此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是事故易

发场所。

1、“人”是安全生产的核心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实际勘察,结合工程

特点,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方案)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按照工程的部位识别出重大危险源,制定出对每个危险源的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选择有资质的作业队伍。入场后,对他们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培训

教育考核后,作到持证上岗,为他们提供个人劳动保护防护用品,

让他们自觉遵章守纪。关爱生命、保障施工安全,尽可能从根本上

消除危险和不安全因素。

2、“机”是安全生产的关键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机械化程

度也在逐年发展。由于建筑施工条件差,环境多变,不同于一般室

内作业和固定设备的生产工艺,所以机械容易磨损维修不便,不安

全因素增多,再加上操作和使用人员变化频繁,如果不按照要求和

规定正确的使用和不断总结各类机械安全运行规律,不仅会缩短设

备使用寿命,降低效率,而且容易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

所以在使用各类机械之前,必须正确的全面地了解其性能和安全操

作规程方法,正确的按照原设计和制造要求使用。当在施工现场消

除危险、危害、事故隐患因素确有困难时,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如,高处作业防护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架体上搭设安全网、挡脚

板等。高压电线应设置保护屏障,采用安全电压,实行三级配电、

两级保护,设置悬挂安全标志,警示操作人员注意安全。还有机械

设备,如搅拌机、砂浆机、木工机械、钢筋机,应安装安全防护装置、皮带轮防护罩、木工平刨的护指键,塔吊的力矩、超高、变幅、行走限位器,或在使用过程中损坏,也应经常检查及时维修更换,

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性能。

3、“料”是质量安全的保证“料”是施工现场必备和必用的建筑材料,采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职工人员的施工安全。为

此建设工程项目所采购使用的各种材料,是否符合国家出厂使用的

材质技术标准要求;是否有出厂合格证、材质测试报告、使用说明书、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MSDS);设备装置及危险化学用品的包装物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材料是否采取了防腐措施;检测检

验数据是否完整满足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要求;入库、出库、运输、保管、领取都要符合安全的要求,既保证施工质量,又要保证操作

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施工现场对材料堆放必须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

图规定的位置放置。

4、“法”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严格认真的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求、施工方法,能有效预防管理失误和操

作失误,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要使每个施工管理人员和每个施

工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熟悉操作规

程方法,明白工艺,知道今天做什么?为什么做?谁做?什么时候做?在什么地方做?怎么做?才能减少失误,杜绝违章,预防事故。为实现系统管理促进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应做到,事事有标准、管

理讲标准、作业按标准、检查看标准、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全面

贯彻落实法律、法规,不断加强监督检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消灭违章、减少事故。

5、“环”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指的是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生产条件,是保证施工安全必须抓好的一项工作。施工现场生

产场地作业环境不卫生,废气、扬尘、噪音控制不当;采光照明不良;通风不良;作业场地道路狭窄;道路交通设置不合理、不安全;地面不平坦和打滑;环境温度、湿度不当;储存方法不安全;建筑

物或构筑物处于危险状态。这些情况都会给施工生产作业人员带来不安全因素。如果不及时检查整改,就不能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施工安全,从而造成事故发生。因而搞好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抓好文明施工工作,是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之一。

“人机料法环”与安全工作的分析报告

“人机料法环”对安全工作的影响分析报告 2015年截止8月份,我矿共发生了4起事故。事故1:2015年4月2日12:50左右在二采区运输大巷皮带机尾处,发生的机械事故,致使奥喜明右腿处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皮带机尾未安装防护设施的情况下,在其周围违规作业,主要因素:人为因素。 事故2:2015年5月13日17:10左右,在13106综采工作面发生的冒顶片帮事故,致使郭水旺左脚耻骨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作业前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未细致的排查。主要因素:人为因素。事故3:2015年6月21日10:00分左右,在13101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发生的车辆事故,事故致使高永旺、梁安平一轻伤、一重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综采队违章作业,回柱绞车使用不符合规定,主要因素:人为因素。 事故4:2015年7月24日0:45分左右,在地面筛分车间发生高处坠落事故,致使康迎赖第2腰椎,第12胸椎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康迎赖违章操作,架设的平台两边无护栏,且背面护栏高度不够,平台没有固定。 通过四起事故的发生,我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人”就是指现场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领导、带班长、普通员工。人员管理为“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于管理的一个方面。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待工作的态度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

做事只讲效率,质量低,但工作效率高等等。作为管理者对不同性格的人应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尽量安排适合其性格特点的岗位,使他们能“人尽其才”通过对这几起事故的分析可以得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工作都没有重视到位,对事故的发生都报有侥幸心理,甚至去违章操作,完全没有认识到因为自己一点点的疏忽大意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从今年的这四起事故来分析,都是“人”的因素为主因导致事故的发生。 所以从“人”的方面对安全工作来讲,我们应首先考虑一个人的性格是否适合此项工作,急性子人着手细致工作显然是不适合的;其次应继续加强工人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让每个工人从心底上认识到安全工作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心存侥幸只会害人害己;另外对“三违”行为应加大排查及处罚力度,尤其对违章作业行为应严格查处绝不姑息,这样才能起到警示其他员工的作用。 “机”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生产工具。从安全方面来讲“机”的好坏、适合于否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好的设备能够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但劣质的设备不仅不能提高生产效率,还给安全工作埋下了“炸弹”,不知何时爆炸,一旦爆炸,后果不可想象。今年从我矿的四起事故来看,“机”的因素并不是主因,但我们却不能放松对设备的管理,建议今后加强设备的采购管理、设备的维修及完善防护设施的安装工作。严格追究因设备质量差或失修所引发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料”指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配件及物料,在生产过程中配件的好坏、

人、机、料、法、环,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全面解析,请收好 创芯人科技 1月17日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一篇关于人、机、料、法、环的解析文章,请收好!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 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人的分析: 技能问题? 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是选人的问题吗? 是培训不够吗? 是技能不对口吗? 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有责任人吗? 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选型对吗? 保养问题吗? 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

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料的分析: 是真货吗? 型号对吗? 有保质期吗? 入厂检验了吗? 用的符合规范吗? 料适应环境吗,料与机器配合的了吗,料和其它料会不互相影响? 法的分析: 是按法做的吗? 看的明白吗? 写的明白吗? 法适合吗? 有法吗? 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方法在这个环境下行吗? 环的分析: 在时间轴上环境变了吗? 光线、温度、湿度、海拔、污染度考虑了吗? 环境是安全的吗? 环境是人为的吗?小环境与大坏境能并容吗? 工作场所环境。指各种产品、原材料的摆放,工具、设备的布置和个人5S。 对危险品控制。一是化学物品的堆放,诸如酒精、天那水之类。二是生产过程中产品对六种化学物质的控制(铅、汞、镉、六价络、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 生产环境。指具体生产过程中针对生产条件对温度、湿度、无尘度等要求的控制。 问题的层次: 对人机料法环的初步定性 初步定性后的二次原因的查找 二次原因的查找仍然可以用人机料法环的分析 二次原因的查找定性后仍需要三次定性即对二次定性结果的原因查找,依然可以适宜和人机料法环的分析方法 其实也就是多题几个为什么 举例: 发现地上的机油

人机料法环管理

如何做好车间管理工作 ——浅谈“人机料法环”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人张口闭口的一系列管理专业名词,如“5H3W”、“PDCA循环管理模式”、“6S”、“人、机、料、法、环”等等,但真正能够把这些管理思想深刻理解并正确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人却少之又少,很多人仅仅只是理解其表层意思或生搬硬套的去使用这些管理工具,在此浅谈一下我个人对“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与经验。 一、“人”,即人的管理。 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在选人、育人、用人上,我们要有严格的标准限制, 1、选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经提出了一套选才标准:“苟不能得圣人君子,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也。”他对圣人、君子、小人下的定议:“是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 司马光所说不无道理。用人最理想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但这一标准的选择空间太小,自古以来圣人就是凤毛麟角。在才德不能兼备的情况下,有的人觉得愚人是比较保险的选择。选一个傀儡操纵,他会很听话,因为愚,他没能力做好事,同样也没能力做坏事。而小人就不同了,小人无德,但他有才,无德不能做好事,其才却足以做坏事。选傀儡的前提是,得有一个好的操纵者,否则,傀儡什么也做不了,将百无一用。 才高德薄的小人,无德,有坏事的可能;但有才,却是成事的资本。把小人弃而不用,于才未免可惜。真正会用人的,在于用其长,抑其短,用其长来帮助自己成事,抑其短可避免其带来的危害。要使用好小人,要求用人者其才足以遏止小人的无德,要有识人的能力,并且有足够驾御小人的手段。所以,在伊利原老总郑俊怀与蒙牛老总牛根生的博弈中,郑俊怀输的很彻底,于是乎牛根生办公室内挂起了一块颇具心得体会的牌匾:“有德有才,破格重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完整版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机料法环与现场安全管理 (2013-09-30 11:49:25) 标签: 人机料法环与现场安全管理 (一)人员因素的分析: 1、人员是否经过三级教育和转岗安全教育是否组织“三项制度”学习是否掌握岗位安全知识是否清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承诺制的内容 2、有无技能和资质是否培训合格并持有操作证、资格证 3、身体状态是否符合上岗要求精力是否充沛有无饮酒有无心不在焉、冒险蛮干、恶作剧、过于兴奋或压抑是否适应该项工作是否适合下舱作业或高处作业 4、是否按照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各种劳动防护用品? 5、是否按时参加班前安全工作会议是否掌握行车路线作业人员是否了解该项作业危险因素是否了解注意事项、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6、是否知道设备点检标准是否按照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查规范进行了全面检查 7、是否“四清楚”:清楚作业现场环境、货物重量、体积、标志及重心等是否清楚工艺(捆扎、码垛)要求指挥信号工属具的规格及安全负荷 8、是否注意现场安全标示、信号等能否正确使用警示标示 9、技能是否对口有无驾驶与操作证件不符的车辆是否掌握机械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 10、有无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附件有问题的机器? 11、是否有工作责任人指挥人员现场负责人检查验收人 12、是否经过允许和指派有无违章指挥是否按照指挥信号作业 13、是否对布置的工作进行检查和及时纠正违章人员的违规行为人员是否处在不安全位置有无疲劳作业 14、是否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否对存在的隐患采取防范措施是否进行及时整改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和教育 15、是否对制度、工艺、安全措施进行确认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16、是否进行特种作业人员体检有无加班加点现象 17、是否对作业区域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和进行公告? (二)机械因素的分析:

人 机 物 法 环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一篇关于人、机、料、法、环的解析文章,请收好!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 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料的分析: 1.是真货吗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5.用的符合规范吗 6.料适应环境吗,料与机器配合的了吗,料和其它料会不互相影响 法的分析: 1.是按法做的吗 2.看的明白吗 3.写的明白吗 4.法适合吗 5.有法吗 6.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方法在这个环境下行吗 环的分析: 1.在时间轴上环境变了吗 2.光线、温度、湿度、海拔、污染度考虑了吗 3.环境是安全的吗 4.环境是人为的吗小环境与大坏境能并容吗 ?工作场所环境。指各种产品、原材料的摆放,工具、设备的布置和个人5S。 ?对危险品控制。一是化学物品的堆放,诸如酒精、天那水之类。二是生产过程中产品对六种化学物质的控制(铅、汞、镉、六价络、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 ?生产环境。指具体生产过程中针对生产条件对温度、湿度、无尘度等要求的控制。 问题的层次: 1.对人机料法环的初步定性 2.初步定性后的二次原因的查找 3.二次原因的查找仍然可以用人机料法环的分析 4.二次原因的查找定性后仍需要三次定性即对二次定性结果的原因查找,依然可以适宜和人机料 法环的分析方法 5.其实也就是多题几个为什么

“人机料法环”与安全工作的分析报告

“人机料法环”对安全工作的影响分析报告2015年截止8月份,我矿共发生了4起事故。事故1:2015年4月2日12:50左右在二采区运输大巷皮带机尾处,发生的机械事故,致使奥喜明右腿处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皮带机尾未安装防护设施的情况下,在其周围违规作业,主要因素:人为因素。 事故2:2015年5月13日17:10左右,在13106综采工作面发生的冒顶片帮事故,致使郭水旺左脚耻骨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作业前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未细致的排查。主要因素:人为因素。 事故3:2015年6月21日10:00分左右,在13101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发生的车辆事故,事故致使高永旺、梁安平一轻伤、一重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综采队违章作业,回柱绞车使用不符合规定,主要因素:人为因素。 事故4:2015年7月24日0:45分左右,在地面筛分车间发生高处坠落事故,致使康迎赖第2腰椎,第12胸椎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康迎赖违章操作,架设的平台两边无护栏,且背面护栏高度不够,平台没有固定。 通过四起事故的发生,我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人”就是指现场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领导、带班长、普通员工。人员管理为“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于管理的一个方面。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待工作的态度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

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质量低,但工作效率高等等。作为管理者对不同性格的人应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尽量安排适合其性格特点的岗位,使他们能“人尽其才”通过对这几起事故的分析可以得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工作都没有重视到位,对事故的发生都报有侥幸心理,甚至去违章操作,完全没有认识到因为自己一点点的疏忽大意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从今年的这四起事故来分析,都是“人”的因素为主因导致事故的发生。 所以从“人”的方面对安全工作来讲,我们应首先考虑一个人的性格是否适合此项工作,急性子人着手细致工作显然是不适合的;其次应继续加强工人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让每个工人从心底上认识到安全工作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心存侥幸只会害人害己;另外对“三违”行为应加大排查及处罚力度,尤其对违章作业行为应严格查处绝不姑息,这样才能起到警示其他员工的作用。 “机”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生产工具。从安全方面来讲“机”的好坏、适合于否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好的设备能够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但劣质的设备不仅不能提高生产效率,还给安全工作埋下了“炸弹”,不知何时爆炸,一旦爆炸,后果不可想象。今年从我矿的四起事故来看,“机”的因素并不是主因,但我们却不能放松对设备的管理,建议今后加强设备的采购管理、设备的维修及完善防护设施的安装工作。严格追究因设备质量差或失修所引发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料”指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配件及物料,在生产过程中配件的

人机料法环测

现场管理的六个要素即:人、机、料、法、环、测,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也称为5M1E分析法。 a.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c.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d.方法│Method:这里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 e.测量│Measurement:主要指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f.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工序质量受5M1E 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序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 的标准化。 那么我们如何控制这六个因素形成标准化以达到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呢? 一、操作人员因素(人)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 主要控制措施: (1)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4)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二、机器设备因素(机)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操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主要控制措施有: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人机料法环与现场安全管理 (2013-09-30 11:49:25) 标签: 人机料法环与现场安全管理 (一)人员因素的分析: 1、人员是否经过三级教育和转岗安全教育?是否组织“三项制度”学习?是否掌握岗位安全知识?是否清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承诺制的内容? 2、有无技能和资质?是否培训合格并持有操作证、资格证? 3、身体状态是否符合上岗要求?精力是否充沛?有无饮酒?有无心不在焉、冒险蛮干、恶作剧、过于兴奋或压抑?是否适应该项工作?是否适合下舱作业或高处作业? 4、是否按照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各种劳动防护用品? 5、是否按时参加班前安全工作会议?是否掌握行车路线?作业人员是否了解该项作业危险因素?是否了解注意事项、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6、是否知道设备点检标准?是否按照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查规范进行了全面检查? 7、是否“四清楚”:清楚作业现场环境、货物重量、体积、标志及重心等?是否清楚工艺(捆扎、码垛)要求?指挥信号?工属具的规格及安全负荷?8、是否注意现场安全标示、信号等?能否正确使用警示标示?

9、技能是否对口?有无驾驶与操作证件不符的车辆?是否掌握机械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 10、有无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附件有问题的机器? 11、是否有工作责任人?指挥人员?现场负责人?检查验收人? 12、是否经过允许和指派?有无违章指挥?是否按照指挥信号作业? 13、是否对布置的工作进行检查和及时纠正违章人员的违规行为?人员是否处在不安全位置?有无疲劳作业? 14、是否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否对存在的隐患采取防范措施?是否进行及时整改?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和教育? 15、是否对制度、工艺、安全措施进行确认?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16、是否进行特种作业人员体检?有无加班加点现象? 17、是否对作业区域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和进行公告? (二)机械因素的分析: 1、是否建立了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查、保养规范? 2、是否按照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查规范进行了全面检查吗?机器的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装置和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有无漏检? 3、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机器保养?有无隐患? 4、新机器设备有无进行“四新”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 5、有无配备灭火器材?是否有效? 6、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有无与其他设备同时作业互相受到影响?

“人机料法环”在生产中的作用

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现场管理中,有五个方面是需要现场的班组长注意的,也是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讲的五要素。 附:所谓人,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司机、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现场中的人,班组长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下属员工。 人 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围绕这"人&qu ot;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就首先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人力资源课程就是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工效,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的一门科学。简单的说,人员管理就是生产管理中最为复杂,最难理解和运用的一种形式。 机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如:企料,改变过去的手锯为现在的机器锯,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原来速度慢、人体力还接受好大考验;现在,人也轻松,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 料 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现在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分工细化,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装配工序停工待料。不论你在那一个部门,你工作的结果都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生产运作。当然,你不能只顾自己部门的生产而忽略其后工序或其他相关工序的运作;因为企业的运作的是否良好是整体能否平衡运作的结果。 所以你在生产管理的工作里面,必须密切注意前工序送来的半成品,仓库的配件,自己工序的生产半成品或成品的进度情况。一个好的管理者,是一个能纵观全局的人;能够为大

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作者:————————————————————————————————日期:

“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人张口闭口的一系列管理专业名词,如“QCD”、“PDCA循环管理模式”、“6S”、“人、机、料、法、环”等等,但真正能够把这些管理思想深刻理解并正确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人却少之又少,很多人仅仅只是理解其表层意思或生搬硬套的去使用这些管理工具,在此浅谈一下我个人对“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一、“人”,即人的管理。 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在选人、育人、用人上,我们要有严格的标准限制, 1、选人:在才德不能兼备的情况下,有的人觉得愚人是比较保险的选择。选一个傀儡操纵,他会很听话,因为愚,他没能力做好事,同样也没能力做坏事。而小人就不同了,小人无德,但他有才,无德不能做好事,其才却足以做坏事。选傀儡的前提是,得有一个好的操纵者,否则,傀儡什么也做不了,将百无一用。 才高德薄的小人,无德,有坏事的可能;但有才,却是成事的资本。把小人弃而不用,于才未免可惜。真正会用人的,在于用其长,抑其短,用其长来帮助自己成事,抑其短可避免其带来的危害。要使用好小人,要求用人者其才足以遏止小人的无德,要有识人的能力,并且有足够驾御小人的手段。上面的人才观念,在对于管理层级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但对于生产一线的员工来说,却不太适用,对于员工,我们需要用另一套标准来衡量,因为员工只是进行生产操作作业,对于他们的使用只需要用一个标准就可以,那就是“责任”。以责任感强弱为该员工最基本的评价基准,再结合该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等情况进行总评,

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人张口闭口的一系列管理专业名词,如“QCD”、“PDCA循环管理模式”、“6S”、“人、机、料、法、环”等等,但真正能够把这些管理思想深刻理解并正确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人却少之又少,很多人仅仅只是理解其表层意思或生搬硬套的去使用这些管理工具,在此浅谈一下我个人对“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一、“人”,即人的管理。 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在选人、育人、用人上,我们要有严格的标准限制, 1、选人:在才德不能兼备的情况下,有的人觉得愚人是比较保险的选择。选一个傀儡操纵,他会很听话,因为愚,他没能力做好事,同样也没能力做坏事。而小人就不同了,小人无德,但他有才,无德不能做好事,其才却足以做坏事。选傀儡的前提是,得有一个好的操纵者,否则,傀儡什么也做不了,将百无一用。 才高德薄的小人,无德,有坏事的可能;但有才,却是成事的资本。把小人弃而不用,于才未免可惜。真正会用人的,在于用其长,抑其短,用其长来帮助自己成事,抑其短可避免其带来的危害。要使用好小人,要求用人者其才足以遏止小人的无德,要有识人的能力,并且有足够驾御小人的手段。上面的人才观念,在对于管理层级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但对于生产一线的员工来说,却不太适用,对于员工,我们需要用另一套标准来衡量,因为员工只是进行生产操作作业,对于他们的使用只需要用一个标准就可以,那就是“责任”。以责任感强弱为该员工最基本的评价基准,再结合该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等情况进行总评,

评价得“优、良”者可再用管理层评价机制去考核“德与才”,看其是否能培养后委以重任。 2、育人: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的益处,只能在学习和实践中悟得,做为企业管理者,不但自身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同时也需注重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企业,完善的企业培训,分企业文化、管理能力、技能水平、道德素质、各项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培训。通过培训,更新老干部、老员工的观念加强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对新干部、新员工融入企业,立足企业,发展企业起到莫大的作用,再者同时也能做好后备人才梯队的储备、培养工作。 3、用人:在决定使用某一个人之前,我们需分析该人的长处是什么?人的长处无非在于:知识、经验、能力、性格。根据工作性质需要,使用在该方面有长处的人。因人设职,则人浮于事,无事生非;因事求人,则人当其职,称职胜任。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竞争上岗规则,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实行末位淘汰,变相马为赛马,但在用人方面,用人者既要有识人之慧眼,更要有容人之雅量,不能以感情好恶、以我划分、唯文凭论、论资排辈、以貌取人、求全责备等等来选人取人。 4、留人: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性大,各企业订单充足,用工需求大,招聘人员不容易,而且招聘的人员并不一定能适应本企业,用生不如用熟,企业只有在内部人员稳定上很下功夫,通过一系列的内部激励措施,如物质激励(薪资、奖金、福利、股权)、职位激励(升职晋级)、精神激励(事业心、上进心、责任心)、感情激励(沟通、理解、关心、爱护)等等来稳定人员,车间管理者要特别注重与员工进行沟通,通过表扬、鼓励、奖赏等激励方法增加员工的工作信心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

人机料法环与现场安全管理 (2013-09-30 11:49:25) 转载▼ 标 签: 杂 谈 人机料法环与现场安全管理 (一)人员因素的分析: 1、人员是否经过三级教育和转岗安全教育?是否组织“三项制度”学习?是否掌握岗位安全知识?是否清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承诺制的内容? 2、有无技能和资质?是否培训合格并持有操作证、资格证? 3、身体状态是否符合上岗要求?精力是否充沛?有无饮酒?有无心不在焉、冒险蛮干、恶作剧、过于兴奋或压抑?是否适应该项工作?是否适合下舱作业或高处作业? 4、是否按照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各种劳动防护用品? 5、是否按时参加班前安全工作会议?是否掌握行车路线?作业人员是否了解该项作业危险因素?是否了解注意事项、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6、是否知道设备点检标准?是否按照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查规范进行了全面检查? 7、是否“四清楚”:清楚作业现场环境、货物重量、体积、标志及重心等?是否清楚工艺(捆扎、码垛)要求?指挥信号?工属具的规格及安全负荷? 页脚内容1

8、是否注意现场安全标示、信号等?能否正确使用警示标示? 9、技能是否对口?有无驾驶与操作证件不符的车辆?是否掌握机械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 10、有无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附件有问题的机器? 11、是否有工作责任人?指挥人员?现场负责人?检查验收人? 12、是否经过允许和指派?有无违章指挥?是否按照指挥信号作业? 13、是否对布置的工作进行检查和及时纠正违章人员的违规行为?人员是否处在不安全位置?有无疲劳作业? 14、是否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否对存在的隐患采取防范措施?是否进行及时整改?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和教育? 15、是否对制度、工艺、安全措施进行确认?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16、是否进行特种作业人员体检?有无加班加点现象? 17、是否对作业区域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和进行公告? (二)机械因素的分析: 1、是否建立了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查、保养规范? 2、是否按照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查规范进行了全面检查吗?机器的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装置和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有无漏检? 3、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机器保养?有无隐患? 4、新机器设备有无进行“四新”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 5、有无配备灭火器材?是否有效? 6、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有无与其他设备同时作业互相受到影响? 7、作业机械或工属具是否符合作业工艺要求?选型对不对?负荷够不够? 页脚内容2

人机料法环的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的全面解析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机、料、法、环,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料的分析: 1.是真货吗?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5.用的符合规范吗? 6.料适应环境吗,料与机器配合的了吗,料和其它料会不互相影响? 法的分析: 1.是按法做的吗? 2.看的明白吗? 3.写的明白吗? 4.法适合吗? 5.有法吗? 6.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方法在这个环境下行吗 环的分析: 1.在时间轴上环境变了吗? 2.光线、温度、湿度、海拔、污染度考虑了吗? 3.环境是安全的吗? 4.环境是人为的吗小环境与大坏境能并容吗

人机料法环的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料的分析: 1.是真货吗?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5.用的符合规范吗? 6.料适应环境吗,料与机器配合的了吗,料和其它料会不互相影响? 法的分析: 1.是按法做的吗? 2.看的明白吗? 3.写的明白吗? 4.法适合吗? 5.有法吗? 6.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方法在这个环境下行吗? 环的分析: 1.在时间轴上环境变了吗? 2.光线、温度、湿度、海拔、污染度考虑了吗? 3.环境是安全的吗? 4.环境是人为的吗?小环境与大坏境能并容吗? 工作场所环境:指各种产品、原材料的摆放,工具、设备的布置和个人5S;

人机料法环知识点

人机料法环知识点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现场管理中,有五个方面是需要现场的班组长注意的,也是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讲的五要素。 人员 1. 定义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 “4M”:人员(Man) 机器(Machine) 物料(Material) 方法(Method) “1E”:环境(Environment)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 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2. 五大要素 (1)人员 4M与1E它们构成了工厂的“五大要素”,但在这五大要素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主导地位的,就像行使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2)人本原理

人机料法环质量管理

“人机料法环”质量管理 一.物流管理过程 参见“物流流程图” 二.产品实现 人,机,料,法,环,测量系统,不合格品控制 人: 新人:岗位职责描述(职位名称,任职资格,本职位在公司中的位置,职责描述,工作权限,考核指标,培训内容,职位发展目标)―――招聘要求―――招聘―――新人培训(培训教材(工厂介绍,厂规厂纪,应知应会),培训记录,培训签到表,考核试卷)―――实习证―――监控(确定不同岗位的实习期)―――复核―――上岗证 年度培训计划―――培训教材&考核试卷―――培训签到&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跟踪与验证 年度培训内容: 1.质量技巧:Gage R&R,Cpk,控制图,8D,GB2828,内审员培训等 2.操作技能:设备操作指导,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质量记录填写,图纸理解 3.语言技巧:英语培训 4.健康与安全知识:ROHS & 工伤救助培训 页脚内容1

组织架构:公司组织架构,质量部组织架构,部门组织机构 看板内容: 1.年度/实时培训计划及完成情况(年度计划,增补计划); 2.人员培训记录明细(人员明细)(培训内容,计划日期,完成日期,完成状态); 3.人员流动率的统计图; 审核条款: 1. 1.1 - Organization of quality department: 质量部的组织架构:质量经理应了解公司质 量体系和质量工具的应用 2. 2.4 - Ability to Understand Part Drawings: 理解图纸能力 3. 4.4 - Operator Training: 操作者培训 4. 5.1 - Knowledge of measuring 测量方面的知识 5.7.1 - Knowledge & Application of Quality Tools: 质量工具的知识和应用(关键项) 6.7.2 - Quality Skills Training: 质量技巧培训 7.8.1 - Safety & Health: 安全与健康 8.8.4 - ROHS Compliance:ROHS 执行 9.L: 1.2 - Language Skills:语言技巧 机: 页脚内容2

质量管理--人机物法环

质量管理--“人机物法环” 通常在制造业进行质量管理时,为了预防和解决产品质量异常问题,经常利用鱼骨分析法。分析时主要考虑(5M1E)“人机物法环测”因素。 “人机物法环”是从五个方面考虑产品质量异常的原因: 人:与产品生产相关的人的原因,操作者、检验员、工艺员身体状况、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等情况。 机:机器和工具等。在生产中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工具、夹具磨损,机床精度降低等。 物:加工用的材料的质量情况。 法:工作方式,操作方法。动作速度、程序,安装位置、次序等。 环:工作环境。照明、噪声、振动、温度等。 人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班组长、技术员、生产员工等一切存在的人。现场中的人,班组长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下属员工。人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围绕这"人"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就首先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人力资源课程就是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工效,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的一门科学。简单的说,人员管理就是生产管理中最为复杂,最难理解和运用的一种形式。 机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如:除气,改变过去的除气耙为现在的机器自动除气,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原来速度慢、人体力还接受好大考验;现在,人也轻松,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 物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现在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分工细化,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

抓好“人机料法环”保证施工安全

抓好“人、机、料、法、环”保证施工安全所有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措施时,都 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施工安全。一、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方案措施编制时,优先排序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针对工程特点、施工工艺、作业环境条件以及施工队伍素质,从按施工部位列出的施工危险点,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对各种防护设施的用料计划一并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经上级主管技术负责人审批,并经专业部门会签。当施工现场和方案有变化时,安全技术措施也应重新修订、审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方案、措施时,当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先考虑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 应按照顺序选择下列方案和安全措施: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直接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间接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示安全技术措施 4、其他措施,使用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交底、发放

个人劳动保护防护用品,设置警示安全标志等措施。二、“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施工现场是一个“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作业环境多变,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变化多,机械设备流动性大。因此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是事故易发场所。 1、“人”是安全生产的核心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实际勘察,结合工程特点,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全方案)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按照工程的部位识别出重大危险源,制定出对每个危险源的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选择有资质的作业队伍。入场后,对他们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培训教育考核后,作到持证上岗,为他们提供个人劳动保护防护用品,让他们自觉遵章守纪。关爱生命、保障施工安全,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和不安全因素。 2、“机”是安全生产的关键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也在逐年发展。由于建筑施工条件差,环境多变,不同于一般室内作业和固定设备的生产工艺,所以机械容易磨损维修不便,不安全因素增多,再加上操作和使用人员变化频繁,如果不按照要求和规定正确的使用和不断总结各类机械安全运行规律,不仅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效率,而且容易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所以在使用各类机械之前,必须正确的全面地了解其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方法,正确的按照原设计和制造要求使用。当在施工现场消除危险、危害、事故隐患因素确有困难时,可以采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