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有理数

1.大于0的数是正数。小于0的数是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2.正数与负数可以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称为相反数. 如3与-3.

4.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0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负分数负整数负数数正分正整数数正有理数0 正数与0统称非负数(a 为非负数,则a ≥0);

负数与0统称非正数 (a 为非正数,则a ≤0).

5.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6.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原点表示0,原点右边的数是正数,原点左边的数是负数。

7.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表示为∣a ∣.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有理数的比较:

①.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②.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③.两个数比较,可以用它们的差比较大小。若a-b>0,则a>b; a-b<0,则a

9、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0.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②.有理数的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a+(b+c)

11.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

12.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13.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如果ab=1,那么a 、b 互为倒数.)

14.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②.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a(bc)

③.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所得

的积相加.a(b+c)=ab+ac

15.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b 1a b a ?=÷

16.有理数除法(符号)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7.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n

a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18.有理数的乘方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0的任何次幂都是0.

19.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多层括号一般由内向外进行,按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后去大括号的顺序进行.

20.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n a 10?的形式(其中1≤a<10,n 是正整数),称为科学记计数法。

21.没有经过近似处理的准确数字称为精确数;经过“四舍五入”近似处理的数字称为近似数。 一般,测量得出的数字都是近似数.

22、“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的最末位称为“精确数位”;近似数中,从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精确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1.表示数与字母的乘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4.几个单项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的单项式的个数叫做多项式的项数。多项式中最高次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称为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做系数,字母及其指数不变.

6.去括号法则:

⑴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2(a+b-c )=2a+2b-2c

⑵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2(a-b+3)=-2a+2b-6

7.整式加减运算步骤:

几个整式相加减,有括号就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⑴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等式仍然成立。

⑵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4.把等式中等号一边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叫做移项。

移项法则:移项要变号.

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各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约去分母。(依据:等式性质1)

②、去括号:利用去括号法则,把方程中的括号去掉。(依据:去括号法则)

③、移项:利用移项法则,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和常数项分别移到等号两侧。(依据:移项法则)

④、合并同类项:把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和常数项分别合并为1项。(依据:合并同类项法则)

⑤、未知数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分别除以未知数系数(或乘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依据:等式性质2 )

6.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①审题: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数与未知数,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②设未知数: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并表示相关未知量;

③列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④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⑤检验:看未知数的值是否满足方程,是否符合题意;

⑥答:根据题意,下结论。(写出答案)

8.应用题类型:

行程问题:vt

s=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

盈亏问题:利润=售价-成本;

%

100

?

=

成本

利润

利润率

储蓄利润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息和=本金+利息

………………

第四章:图形初步认识

1. 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①.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②.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

是平面图形。

2.将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3.几何体简称为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面和曲面两种。

面与面相交形成线,线和线相交形成点。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4.我们把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称为物体的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视图称为主视图,从左侧面观察得到的视图称为左视图,从上方往下看得到的视图称为俯视图。

5.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直线公理)。

直线的表示:表示为“直线a”或“直线AB”

6.当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7.直线上一点及其一旁的部分称为射线。这个点称为射线的端点。

射线的表示:表示为“射线a”或“射线AB”(端点字母写在前,顺序不能颠倒)

9.直线上两点及其间的部分称为线段。这两个点称为线段的端点。

线段的表示:表示为“线段a”或“线段AB”

10.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和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11.线段公理: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公理)

1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13.

角的表示: ∠ABC

或∠B ∠ɑ∠1

14.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把一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15.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16.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是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其中的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17.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18.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19.利用三角尺可以做出30°,45°,60°,90°,180°几个基本角,也可以画出由这些角组合得到的角。

20.方位角:在平面内选取一个参照点(观测点),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通常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被观测物体的方向,表示为“北偏东×°”、“北偏西×°”或“南偏东×°”、“南偏西×°”。

21.尺规作图:数学中,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称为“尺规作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