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健康】【医疗】2014年生物医学领域30项重大研究成果

【大健康】【医疗】2014年生物医学领域30项重大研究成果

【大健康】【医疗】2014年生物医学领域30项重大研究成果
【大健康】【医疗】2014年生物医学领域30项重大研究成果

2014年生物医学领域30项重大研究成果

目录

1、Biomaterials:科学家成功开发出用于再生造血干细胞的人工骨髓 (2)

2、Cell:改变肠道菌群和肠道间的共生关系或可延长机体寿命 (2)

3、CellStemCell:科学家成功将皮肤细胞重编程为产生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 (3)

4、NatCommun:新技术有望实现3D打印组织 (4)

5、NatMed:新干细胞技术让小鼠“返老还童” (4)

6、Nature:癌症疫苗研究获突破 (5)

7、JECH:科学家发现体重过轻的个体死亡风险较高 (5)

8、Nature:科学家发现促进受精成功的关键蛋白质 (6)

9、CellRep:最新研究揭开困扰科学家们30年来的乳腺癌难题 (6)

10、PLoSONE:科学家发现身材矮小的男性寿命更长 (7)

11、CellRep:首次在猴子机体中实现将皮肤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形成新骨组织 (7)

12、CancerCell:肿瘤干细胞存在的确凿性证据 (8)

13、Diabetes:他汀类药物或和糖尿病发生直接相关 (8)

14、Nature:关键促癌基因或成为新型癌症疗法的靶点 (9)

15、PLoSMed:爱长痣?当心乳腺癌来袭 (9)

16、PNAS:缺乏睡眠的后果 (10)

17、CellReports:食物也能调节生物钟? (10)

18、Maturitas:锻炼是最好的良药 (11)

19、Evolution:禁食疗法弊端再添新证据 (11)

20、里程碑研究:特鲁瓦达可有效预防HIV的感染 (12)

21、AmJClinNutr:饭菜飘香真的会让我们食欲大增吗? (12)

22、CellReports:与干细胞-衰老-癌症三者相关的基因 (13)

23、II型糖尿病患者或比非糖尿病患者寿命更长 (13)

24、CellRep:揭开癌细胞逃逸存活的又一大谜题 (14)

25、FASEBJ:1型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殊途同归 (14)

26、SciRep:癌细胞的克星—狼疮抗体 (15)

27、JACC:梨型身材更健康的科学依据 (15)

28、StemCells:科学家首次将人类皮肤细胞成功转化为白细胞 (16)

29、PNAS:指甲被剪后为什么还会生长? (16)

30、NEJM:免疫系统如何识别癌症 (17)

2014年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同时科学家们又取得了哪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呢?下面由小编为您盘点2014年里转化医学领域的三十项重大研究进展,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重大的有意义的研究突破。

1、Biomaterials:科学家成功开发出用于再生造血干细胞的人工骨髓

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iomaterial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图宾根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人工骨髓,其可以被用于产生造血干细胞,相关研究为揭示天然骨髓的必要特性以及用于开发治疗白血病的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血细胞,比如红细胞或者免疫细胞,都可以被位于特殊位置的造血干细胞替代;造血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某些血液疾病,比如白血病等,患者机体中受影响的血细胞可以被健康个体的造血干细胞所替代,从而治疗血液病患者。

由于适当的骨髓移植并不充分,所以并不是每位白血病患者都可以使用上述方法进行移植治疗,这种问题就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的再生来解决;干细胞微环境是一种具有特性的复杂干细胞环境,骨髓中的相应区域高度疏松,类似于海绵,这种三维结构的环境不仅调节骨髓细胞和造血干细胞,而且还可以实现多种类型细胞之间信号物质的交换。

2、Cell:改变肠道菌群和肠道间的共生关系或可延长机体寿命

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巴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果蝇进行实验,改变其肠道中的细菌和吸收细胞之间的共生关系来促进果蝇的机体健康并且可以有效改善其寿命,这就为研究以肠道老化为特性的机体代谢异常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模型,并且为揭示肠道细菌作为延长机体寿命的重要角色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文章中,研究者HeinrichJasper表示,尽管当前针对老年个体肠道中菌群的组成和老化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并没有相关研究系统性地阐述机体的肠道从年轻健康到老化产生疾病的过程。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就揭示了机体肠道中老化相关的改变,比如氧化应激性的增加、炎性增加啊以及免疫系统损伤程度的增加等;研究者将这些改变的因子标明而且对其进行分析列举,从而就可以从某些环节来进行干预改变肠道微生物失衡引发的负面作用。

Jasper表示,果蝇肠道中的细菌载量会随着果蝇机体老化而剧烈增加,最终引发炎性状况;而由压力效应基因FOXO的慢性激活就会诱发肠道菌群失衡,这就会抑制一系列特殊分子(PGRP-SCs)的活性,而这些分子可以调节果蝇机体对细菌的免疫效应。

3、CellStemCell:科学家成功将皮肤细胞重编程为产生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

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Stem Ce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格拉斯通研究所(Glad stoneInstitutes)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技术,其可以将皮肤细胞重编程为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这就为开发新型的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法提供了一定思路和希望。

1型糖尿病通常在个体的童年时期表现出症状,其由于胰腺β细胞的破坏所致,β细胞可以产生胰岛素来调节血糖,一旦胰岛素缺失,机体器官就会明显降低对糖分的吸收,比如来自血液的葡萄糖。

研究者Ding表示,当代再生医学就可以潜在不受限制地提供β细胞,随后将其植入病人体内来发挥作用,但是当研究者并没有成功开发出一种运输β细胞的系统,因此使得糖尿病的治疗进程未出现较大进展。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首先从实验小鼠身上收集名为成纤维细胞的皮肤细胞,随后利用特殊分子和重编程因子的混合物对其进行处理,进而将皮肤细胞转化成为内胚层样细胞,内胚层细胞是在早期胚胎中发现的一种细胞,其可以最终分化为机体的主要器官,包括胰腺等。

4、NatCommun:新技术有望实现3D打印组织

布莱汉姆女子医院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显微机器人技术,该技术能够组装符合材料,是3D打印和组织工程的基础。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组织工程和3D打印无疑在未来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缺少足够的器官供体,许多病人都不能恢复健康。用病人自身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产生新器官不仅能够缓解器官供体的问题,还能解决排斥反应问题。

该新技术采用显微控制技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精确控制分隔细胞的水凝胶结构。该显微机器人由磁场控制,精确度高。这对组织工程有重要意义,因为人类组织结构非常复杂,组织不同层面,不同位置的细胞类型都有可能是有差异的。Tasoglu博士称,该新技术较以往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精确控制,达到组织工程需要的精度。

5、NatMed:新干细胞技术让小鼠“返老还童”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近日揭开了衰老过程中肌肉损伤后自我恢复能力减弱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肌肉组织中用于应对损伤修复的干细胞逐渐失去变成新生肌纤维的能力,几乎无法维持自我更新。这项研究在线发表在2月16日的Nature Medicine上。

本项研究的领导者,斯坦福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授,干细胞实验室主管HelenBlau教授说,"过去人们认为肌肉干细胞自身不会随衰老而发生变化,机能的缺失主要由于细胞所处的外部环境造成,然而,我们从年长小鼠中分离出的干细胞却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事实上,相较于年轻小鼠体内分离出的干细胞,三分之二的细胞失去了功能,即使将这些细胞移植入年轻小鼠体内也无法逆转这种功能缺失。"

Blau教授与她的合作者们更是首次鉴别出了使得衰老肌肉干细胞群体恢复年轻的过程。她们发现衰老肌肉干细胞的一个内在缺陷,并且找到了克服这一缺陷的方法。或许不久的将来,人们能用这个新的治疗靶点来帮助年长的病人从肌肉损伤中恢复。

6、Nature:癌症疫苗研究获突破

疫苗的广泛使用已保护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随着人的老去,越来越多人可能成为癌症受害者,而积极开发癌症疫苗治疗可能将会创造奇迹。发表在Nature 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在癌症疫苗开发中获得实质性突破。

癌症疫苗的使用会导致铺天盖地的副作用,如免疫系统转向不只针对病变细胞,同时也对健康细胞有影响。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如何激活我们的免疫系统,使其只杀死癌细胞,但对正常细胞没有任何副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Josef Penninger和他的同事已经确定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分子机制。免疫系统可以保护人体免受病毒或寄生虫疾病的感染,甚至试图对抗癌症。它能从我们自己的健康组织中区分外部入侵者,并有杀死他们的能力。

7、JECH:科学家发现体重过轻的个体死亡风险较高

近日,来自多伦多圣迈克尔医院研究者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体重过轻个体的死亡风险或许和肥胖个体的死亡风险一样高,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上。

文章中,研究者Ray对51项揭示BMI(体重指数)和死亡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体重过轻个体(BMI/=35)的死亡风险是正常个体的1.3

倍;研究者表示,他们还将对个体进行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跟踪调查来确定过瘦个体的死亡风险指数,常见的引发过瘦的原因包括营养不良、滥用药物、酗酒、抽烟、低收入状况、心理健康等。

8、Nature:科学家发现促进受精成功的关键蛋白质

当精子和卵子相遇后受精作用就已经开始发生了,随后精子和卵子就会融合形成胚胎,2005年日本的研究者就发现名为Izumo的蛋白质对于精子识别卵子非常重要;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桑格研究所(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精子和卵子细胞表面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对于开启哺乳动物的生命过程非常重要,这些蛋白质可以帮助精子和卵子互相识别,相关研究为改善不孕症疗法以及开发新型避孕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研究者Gavin Wright表示,我们发现的这种名为Juno的蛋白质可以和Izumo 蛋白进行配对,没有精子和卵子细胞表面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受精作用就不会发生;文章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人工的Izumo蛋白,并且利用该蛋白来识别卵细胞表面的配对蛋白Juno,利用这种途径,精子就可以很快和卵子进行融合开启受精作用。

9、CellRep:最新研究揭开困扰科学家们30年来的乳腺癌难题

来自美国西雅图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缺失基因CTCF一个拷贝的小鼠机体中往往存在异常的甲基化水平而且其更容易诱发癌症,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

CTCF是长期以来一直被众多科学家研究的一种DNA结合蛋白,其对于人类基因组的架构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早在30年前科学家就首次报道了在乳腺癌患者中染色体16号上的CTCF基因的一个拷贝频繁发生缺失,于是科学家就克隆

出了人类的CTCF基因并将其投射至人类16号染色体上的相同区域进行研究。

10、PLoSONE:科学家发现身材矮小的男性寿命更长

来自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在日本男性中矮小的身材和较长的寿命存在之间关联;研究者BradleyWillcox教授表示,我们可以将人类分为两种:身高5英尺2寸以下和5英尺2寸以上的两类,身高5英尺2寸以下的人们的寿命可以更长一些,而且个体身高越高其寿命越短。

研究者说道,矮个儿男性或许机体中更易出现保护性的长寿基因FOXO3,从而在早期发育和生活中导致身材尺寸更小,而且矮个儿男性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较低,患癌风险也较低;Willcox博士表示,这项研究中我们首次研究揭示身材尺寸和基因直接相关,此前我们只知道在动物模型中存在这样的关联,但是如今我们利用小鼠、蠕虫等进行研究发现身材尺寸和个体的寿命直接关联。

研究者并未指出特殊的身高或者年龄范围,部分是因为不管你多高,你依然可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许这些人机体中会存在FOXO3的基因型但并不是用于增加寿命的基因类型。本文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揭示身高和寿命之间的关联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数据。

11、CellRep:首次在猴子机体中实现将皮肤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形成新骨组织

来自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研究首次在猴子机体中,利用来自其机体自身皮肤细胞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成功制造出了新生骨,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Reports上。

研究者CynthiaDunbar表示,我们已经设计出了动物模型,就是利用猕猴来检测这种多能干细胞疗法的有效性;由于猕猴和人类非常相近,因此如果该疗法的确有效,那么就可以将其也应用于人类机体中来治疗人类的疾病。

而且研究者还表示,利用这种模型也可以阐明一种来自未分化的自体iPSCs 的确可以诱发畸胎瘤的形成,然而肿瘤的形成是非常缓慢的而且需要一定数量的iPSCs才能够发生,而本文主要对研究者利用自体的iPSCs产生新骨进行了报道,其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体细胞主要表现为iPSCs可以产生任何类型的组织,利用这些细胞进行组织修复并不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也无需利用毒性免疫抑制药物来抑制机体的排斥反应。

12、CancerCell:肿瘤干细胞存在的确凿性证据

一项研究首次遗传跟踪识别出人类患者中的肿瘤干细胞,在牛津大学和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科学家带领的国际研究小组研究了一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其经常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CancerCell杂志上,为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肿瘤干细胞的概念已经引人注目多年,但一直是有争议的观点。任何癌症的根源是一小部分癌细胞,这一小部分癌细胞负责驱使病人的癌症生长和进化。这些癌症干细胞自我补充和产生其他类型的癌细胞,如正常干细胞产生其他正常组织一样。这个概念是很重要的,因为它表明,只有发展摆脱癌症干细胞的治疗,才能够根除癌症。同样地,如果能有选择地消除这些癌症干细胞,其它剩余的肿瘤细胞将无法维持癌症。

13、Diabetes:他汀类药物或和糖尿病发生直接相关

刊登在国际杂志Diabete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抑制他汀类药物对机体副作用的新型方法,他汀类药物是一种降低胆固醇及抑制心脏疾病的药物;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连接他汀类药物和糖尿病之间的路径,这项研究或为开发新一代他汀类药物提供了一定

思路。

大约1300万人或超过40岁以上的人群都使用过他汀类药物;研究者Schertzer说道,他汀类药物在降低心脏血管疾病事件上是非常受推崇的,但其由于会有副作用,近日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服用和糖尿病风险增加直接相关;如果利用他汀类药物改善了机体的代谢情况,那么实际上就可以降低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14、Nature:关键促癌基因或成为新型癌症疗法的靶点

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至少和20%的癌症发病相关的一种关键促癌基因也有其致病弱点;MYC是和癌症相关的一种基因,其同伙-一种名为PVT1的非编码RNA,其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MYC向癌细胞提供“燃料”的机制。

研究者AnindyaBagchi表示,我们都知道MYC的扩增会引发癌症,但是同时我们也知道MYC并不会单独扩增,其常常会和附近染色体区域的基因一起扩增;因此本文中研究者想知道是否MYC的“邻居”基因在MYC扩增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者发现MYC和PVT1可以同时进行基因扩增,在细胞中PVT1可以帮助增强MYC 蛋白质的危险“活动”。

15、PLoSMed:爱长痣?当心乳腺癌来袭

根据发表在本周PLOS Medicine杂志上的新研究证实:皮肤色素痣,俗称痣,可能是乳腺癌一种新的预测因子,研究人员Jia li Han和印第安那大学、哈佛大学以及法国INSERM同事报告说,拥有更多数量痣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

研究人员使用来自两个大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得出上述结论,这两项大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分别为美国的Nurses' Health Study,其中包括74523名女护士,追访研究了24年,以及法国的E3N Teachers' Study Cohort,其中包括

89902名妇女,追访研究了18年。

16、PNAS:缺乏睡眠的后果

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一项研究表明,缺乏睡眠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这项研究对于在合适的时间去检查疾病比如癌症,心脏病还有对药物的有效管理是非常有用的。

研究者调查在睡眠缺乏,生物钟紊乱,新陈代谢与发现一天时间中一个清晰的代谢变化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健康的成年男性志愿者被放置到一个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光线、睡眠、饮食和姿势都被有效控制。研究者每两小时收集一次血样为了观察一天之中代谢标记物如何改变。在开始的24小时当中,参与者经历了正常的睡眠与苏醒的循环。紧随24小时不休息的状态之后调查睡眠缺乏对代谢节律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睡眠缺乏使得代谢过程显着增加。27种代谢物包括5-羟色胺,相比较于睡眠期,它在睡眠不足期会更高水平的出现。

17、CellReports:食物也能调节生物钟?

食物不仅滋养身体,而且影响机体内部的生物钟。近日,研究人员在Cell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报告为如何通过饮食控制来调节生物钟,帮助患者的各种疾病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表明胰岛素也可能参与了生物钟的“重新设定”。

内部生物钟或“昼夜节律”调控身体众多生物学过程,生物钟使能基因在一天中合适的时间最大化表达,从而允许生物体适应地球的自转。

生理和环境之间的节奏慢性不同步,不仅降低生理性能,而且还给不同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和癌症带来显着高风险。

18、Maturitas:锻炼是最好的良药

女性如果将坚持运动比作良药的话就会从中受益,根据昆士兰科技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中度到高强度的活动对于老年妇女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运动能够降低死亡的风险。

昆士兰科技大学健康和生物医学创新研究所教授黛布拉·安德森认为卫生专业人员除了对老年妇女身心健康常规治疗之外,也应为她们量身定制锻炼计划。

安德森教授和夏洛特赛博士合着的一篇发表在国际期刊有关中年健康的Maturitas杂志上的论文通过五年的研究调查得出结论:运动可以促进50岁以上的妇女身心健康的发展。“研究明确显示中度到高强度的运动对身心健康均有好处,特别是可以改善身体状况,促进身体健康。”安德森教授说。

19、Evolution:禁食疗法弊端再添新证据

纵观历史,人们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之法,不管是从饮食还是服用维生素药片上,人们尝试了很多种方法;如今,来自英国巴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抗老化疗法比如服用抗氧化剂或限制饮食等仅对抗衰老具有短暂的效应,而且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Evolution上。

近年来,一种名为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Fasting)或者5:2饮食的一种策略广为流行,名人和媒体都认为这种饮食方式可以降低血压、增加机体寿命以及保护机体抵御各种疾病,比如痴呆症等。

然而本文中,研究者认为这样的饮食方式或许会长期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人们对感染更加敏感;研究者在果蝇机体中研究了4种压力和免疫相关的基因,这几个基因被认为与长寿相关,并且可以帮助理解预期寿命和抵御感染能力之间的关系,相似的基因也会被抗老化疗法(比如绝食疗法或服用抗氧化剂)激活。

20、里程碑研究:特鲁瓦达可有效预防HIV的感染

用于预防个体患高风险AIDS病毒感染的HIV治疗药片特鲁瓦达频频传来好消息,本周二,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艾滋病大会上研究者们就讨论了HIV治疗药片特鲁瓦达的功效,研究人员表示,一系列的跟踪研究调查表明,HIV治疗药片的确具有明显的功效,但研究者并不鼓励进行风险性的性行为,如果风险个体偶尔错过服药的话该药物也可以维持有效的机制。

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Lancet InfectiousDiseases上;该项研究中涉及1600名同性恋男性个体及变性妇女,其均参与了最初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服用药物特鲁瓦达可以明显降低其感染HIV的风险。

在随后17个月的研究中药物特鲁瓦达对这些参与者免费服用,其中有四分之三的个体坚持服药。一周中至少4天服药的个体几乎不会被HIV感染,而一周2天或者3天服药的个体相比服药时间更短的个体来讲感染风险较低;研究人员会根据患者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告知患者是否需要服药。

21、AmJClinNutr:饭菜飘香真的会让我们食欲大增吗?

我们尝到的美味是由我们的第五感所感知,也就是味觉,我们尝到的其他味道还有甜、咸、酸、苦。谷氨酸盐(它释放类似熏肉的味道)是发现在肉中的一种蛋白质。谷氨酸盐在一些开胃菜中也存在,例如马麦酱,帕玛森芝士和干香菇中。Sussex大学UnaMasic博士说:“过去的研究表明,相对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高蛋白含量的食物能够满足我们的饮食需求。所以,如果食物中蛋白质味道鲜美且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么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不禁要问,食物本身的“美味”是否会影响人们随后的进餐量?”

近期刊登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正在研究两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们进食的影响。众所周知,味精和肌酐酸是产生“美味”的来源,在本研究试验中,这两种添加剂被放入到低能量的五香萝卜汤和高能量的五香萝卜汤(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混合物)里,Masic博士测试了26个健康志愿者的饥饿程

度,以及他们在后一顿饮食中会吃多少。

22、CellReports:与干细胞-衰老-癌症三者相关的基因

一个生物体的健康得益于一个良好的维护系统。器官的正常运作和环境暴露所造成的组织损害,都需要不断进行修复和维护。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器官中的干细胞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当修复失败时,机体生物年龄(衰老)会加速,对于这个过程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理解。近日,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研究人员发现了组织维护机制中的关键基因之一。

这项研究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尽管衰老、干细胞和癌症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其中的关联机制还没有被明确了解,新研究为解答上述谜题或许带来了新的答案。本研究的重点是基因Sox4,Sox4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它有利于例如胰腺,骨和心脏,以及淋巴细胞的分化。也以一个非常有限的方式在成人有机体中活跃表达,且主要局限于一些干细胞中。

23、II型糖尿病患者或比非糖尿病患者寿命更长

来自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接受药物治疗的II型糖尿病患者或许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更长,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上。

文章中,研究人员对18万人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研究,结果发现药物二甲双胍可以用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机体血糖水平,二甲双胍是人们熟知的一种具有抗癌特性的药物,其可以给非糖尿病患者带来健康的预防作用。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分析研究了服用磺脲(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和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相比非糖尿病患者来讲,服用药物二甲双胍的个体生存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而服用磺脲的个体的生存质量却

发生了明显的降低。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便宜广谱的糖尿病药物不仅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好处,而且也会给非糖尿病的患者带来有益影响,二甲双胍可以帮助抵御癌症以及抵御心脑血管疾病,其可以降低三分之一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24、CellRep:揭开癌细胞逃逸存活的又一大谜题

近日,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等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开了癌症研究领域的一个谜题,即当染色体老化时促使得恶性细胞绕过细胞正常死亡过程的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Reports上。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熟知当细胞不断地重复分裂时往往会引发染色体的缺陷,而染色体缺陷则和癌症发病直接相关,如今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细胞需要一种特殊的基因来在众多缺陷环境中得以存活。研究者Hendrickson教授表示,我们鉴别出了一种新型基因,其可以调节细胞使其癌变或者正常生存。

随着细胞分裂过程中端粒的分离,染色体就会对彼此的吸附作用变得更加敏感;在正常细胞中,染色体的粘性是一种死亡信号,该信号可以帮助清除机体中不健全的细胞,然而恶性发育的细胞有时候就会躲避过此信号的作用。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使得衰老细胞躲避死亡的必要组分,利用复杂的基因靶向技术,研究人员就可以将人类细胞中的特殊基因失活,并且研究其对端粒融合的影响,研究者们发现,当基因Ligase3处于活化状态时衰老细胞就可以躲过死亡一劫。

25、FASEBJ:1型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殊途同归

近日,曼彻斯特和奥克兰大学科学家发现,糖尿病的两个主要形式(1型和2型糖尿病)是由相同机制导致的。

研究结果发表在FASEB Journal杂志上,新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

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是由胰岛淀粉样多肽毒性团块的形成所引起的。

研究结果是在新西兰科学家20年的研究工作基础上获得的,早期研究认为停止胰淀素(胰岛淀粉样多肽)形成这些有毒团块的药物不仅能减缓1型和2型糖尿病进展,而且有可能逆转糖尿病。

26、SciRep:癌细胞的克星—狼疮抗体

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狼疮抗体或许会摧毁癌细胞,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

文章中研究人员JamesE.Hansen表示,缺失DNA修复机制的癌细胞往往会对狼疮抗体的攻击更为敏感;狼疮患者会产生许多自身抗体来攻击患者自身的细胞,从而产生狼疮的典型症状;实际上这些抗体中的一部分往往会渗入到细胞核中损伤DNA,研究人员假设,或许可以利用这种狼疮患者产生的抗体来作为新型的抗癌疗法。

决定一个细胞发育的遗传代码往往被写入到了DNA中,而遗传代码的损伤往往会引发细胞功能失调或者转变成为癌细胞,正常的细胞需要进行不断地自我修复及遗传代码的保存,但是许多癌细胞则存在缺损的DNA修复机器,并且会不断积累遗传突变。

27、JACC:梨型身材更健康的科学依据

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表示,相比体质指数相似但脂肪分布在全身的个体来讲,脂肪聚集在腹部的个体或许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众所周知,肥胖是引发高血压的一个风险因子,有研究表明,脂肪在个体机体中的聚集会增加个体的其它健康风险,比如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然而高血压和特殊部位脂肪的积累引起的肥胖之间的关系却尚不清楚。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903名病人是否患高血压进行了平均长达7年的跟踪调查研究,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舒张压大于等于90。研究者AslanT.Turer说道,总的来讲,内脏脂肪积累引起的苹果型身材和梨型身材完全相对,因此当人们照镜子时发现脂肪都集中于机体中部,那么其就往往与腹部脂肪水平过高相关。

28、StemCells:科学家首次将人类皮肤细胞成功转化为白细胞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Stem Cell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将人类的皮肤细胞成功转化为机体可移植的白细胞,众所周知白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战士”,其可以保护机体抵御感染和外来入侵者。

研究者Juan Carlos IzpisuaBelmont表示,这项研究或为开发新型疗法为机体引入新型白细胞来治疗癌症等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目前研究者们在小鼠机体中研究发现转化成为白细胞的过程非常迅速且安全,该方法绕过了长期存在的研究障碍,为开发人类细胞的重组再生疗法提供了新的线索。

由诱导多能干细胞产生的血细胞往往不能够移植入器官或骨髓中,而且其也有可能引发肿瘤产生;而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开发的这种名为间接谱系转化的新技术耗时仅需两周,并不会产生额外的肿瘤组织;研究者表示,我们会令皮肤细胞“忘掉”其自有的属性,然后让其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细胞类型,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就让其成功转化成了白细胞。

29、PNAS:指甲被剪后为什么还会生长?

人类机体中有很多组织部位失去后并不会再生长回来,然而指甲确是个例外,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就解释了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文章中,研究人员鉴别出了一种新型的指甲干细胞,其会进行自我更新或经历特殊的分化路径形成多种组织。为了寻找这些隐蔽的干细胞,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复杂的系统将荧光蛋白及其它可见的“标签”吸附致小鼠的指甲细胞上,这些细胞可以不断重复地分裂,随着其不断分裂细胞上的荧光蛋白及标记就会越来越淡;然而一些位于软组织中的细胞依然可以维持较强的荧光和标记,因为其并不会分裂或者分裂很慢,这就是许多干细胞被人们熟知的特性。

随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分裂非常缓慢的干细胞可以非常灵活地扮演双重角色,在正常情况下,干细胞会促进指甲和附近皮肤的生长;然而如果指甲损伤或者缺失的话,一种名为成骨蛋白(BMP)的蛋白质就会向干细胞发送信号来促使其功能发生转移,用来修复指甲。

30、NEJM:免疫系统如何识别癌症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New England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癌细胞表面鉴别出了一种新型分子,其可以使得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识别并且破坏,该研究或为开发新一代有效的免疫疗法来治疗癌症患者提供一定的思路。

研究者Sergio Quezada博士表示,我们对当前免疫疗法有反应的癌细胞进行了研究,在癌细胞表面寻找特殊的癌症标记,最终我们发现了一种分子序列,其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新一代治疗癌症的疗法。文章中研究者对64位利用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进行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机体的癌症DNA信息,这些患者中有一半都对药物易普利姆玛有反应,易普利姆玛可以通过开启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进而发挥作用,但是仅能很少一部分病人能够有效治疗。

在分析了患者癌细胞的DNA后,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复杂的软件找到了癌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其或可帮助预测患者是否对药物产生反应,随后研究者在部分病人机体中发现了一系列遗传突变,这些病人可以促使癌细胞产生名为抗原肽的较短的蛋白分子序列,抗原肽可使癌细胞对免疫反应可见。

精选文档

互联网 + 医疗健康打造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

互联网+ 医疗健康打造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广在线医疗服务新模式,促进互联网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的融合发展。在相关政策推动下,互联网医院、移动医疗、O2 O医疗服务模式等快速发展,开启了我国智慧医疗新篇章。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全面发展和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等7个方面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清晰勾勒出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2018年7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配套文件《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全行业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将迎来爆发式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有效改善看病难问题,提升居民就医体验。 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意义 “互联网+医疗健康”是以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为载体,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等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术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的总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业务范围极广,具体包括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移动支付、费用结算、检验检查结果等诊疗信息在线查询、远程医疗、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等多种服务形式。“互联网+医疗健康”兼具传统医疗健康服务与互联网的特性,具有便捷性、时空无关性、资源共享性等特点,对解决医改难题、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再造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患者就医“三长一短”现象备受诟病,在“互联网+”环境支撑下,医生和患者可通过智能终端与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将挂号、支付、检查检验报告查询等服务由线下转移到线上,缓解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下“三长一短”的现象,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是我国医改的重要任务。互联网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使患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获取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医院,患者在家即可实现部分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复诊,极大提升就诊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在医联体内,借助远程医疗协同服务平台,患者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享受大型综合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 3.创新服务类型,满足百姓多种健康需求 “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融合发展将延伸出新的医疗健康服务类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智能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的发展使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监测成为可能,大数据的发展使疾病预测和预警得以实现。此外,健康咨询、基因检测等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也开始走进人们视野。 1

论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论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E)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内涵是: 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与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相结合, 认识生命运动的规律,并用以维持、促进人的健康。它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医学进步的需要;其二则是医疗器械发展的需要。 四十年来, 生物医学工程已经深入于医学,从临床医学到医学基础,并深刻地改变了医学本身, 而且预示着医学变革的方向。可以说,没有生物医学工程就没有医学的今天。另一方面, 生物医学工程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推动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而且使它发生了质的改变,最根本的是,将使用对象和使用者以及医疗装置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 强调其间的相互作用, 进而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研究发展所需要的医疗装置,实现预定的医疗目的。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这是它最大的特点。所谓交叉学科是指由不同学科、领域、部门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融合形成的一类学科群。从学科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新学科的产生大都是传统或成熟学科相互交叉作用产生的结果。而且,生物医学工程所指的学科交叉,不是生物医学同哪一个工程学科分支的简单结合,而是多学科、广范围、高层次上的融合。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科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此外,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有多少理工科分支,就会产生多少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这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所有的理、工学科和所有的生物学和医学分支。这样一来,当任何一个学科取得突破进展时都能影响到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使其发展的速度异常迅速。 发达国家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 在美国以及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指出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基于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均取得了各自的成果。如今,这些国家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但是面对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他们仍在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前进。在美国,许多著名大学根据自身条件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需要采用各种方式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计划”。这样一来,生物医学工程在这一有利条件下迅速发展,朝向以整合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及工程科学等高度交叉跨领域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方向既促进了传统性专业的提升,又为逐步形成新专业创造了条件。 另外,美国政府因认识到新的世纪生物医学工程对促进卫生保障事业发展所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急需扭转美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发工作群龙无首的分散局面,美国第106届国会于2000年1月24日通过立法。在国立卫生研究院内设立了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规定由该所负责对美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科研创新、开发应用、教育培训和信息传播等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促进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基本了解、合作研究以及跨学科的创新。这也大大推动了美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国内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 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相对国外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比较低。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很多所高校内设有此专业,在一些理、工科实力较强的高校内均建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由于这些学校的理、工等学科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影响,且大都设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他们开展起来十分方便,这些院校均是以科研性学科设置的。此外,还有一些医学院校则是以医学作为基底学科,置入某些工程学科的

轻资产医疗健康服务投资模式与趋势

医疗健康服务投资模式与趋势

1.当前医疗投资环境与机遇

?2015年GDP增长6.9%,创25年新低;告别经济高速增长;部分细分行业不景气;结构亟待优化 ?自2006年医改大转折以来,医疗服务行业整体增速显著高于宏观经济增长;医疗服务行业依然保持较快发展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2

近三年医改重点内容 3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六统一”?全面医保体系建设及医保支付?分级诊疗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药品供应保障?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修订临床路径 ?启动多种形式医疗联合体?医养结合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建立出厂价可追溯机制?两票制?社会办医

?2005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7%,2014年已接近3万亿;? 根据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 ? 粗狂式地划分,健康服务业包括制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机构三大板块;其中制药和医疗器械在过去的15年(2000年以来)经历了几波高速增长,从2012年度开始则增速(加速度)有所下降,个别区域或细分领域近两年的增速只有10%上下。 基本事实 简要推算 ? 2015年-2020年期间,健康服务业需要至少保持年均15%的增长。 ?制药和医疗器械的增速面临一定压力,在2015年-2020年期间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便是医疗机构。? 由于大型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和财政投入模式的问题,随着经济下行、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加剧,部分地区的医保资金更是面临穿底风险,公立医院的继续扩张缺少基础条件。 机会在哪? 4 推测结论:鉴于大型公立医院扩张受限,巨大的增长空间给了民营医院良好的发展契机;伴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可以初步推断:2015年-2020年期间,民营医疗机构将会迎来快速增长,而与之相关业务(或制药和医疗器械产品等)也将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要投资机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介绍 (2014版) 2015年9月

目录 学科基础必修课 (1) 《大学物理1》 (1) 《高等数学1》 (1) 《大学物理2》 (1)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 (1) 《高等数学2》 (1)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 《电路原理》 (2) 《电路原理实验》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模拟电路》 (3) 《模拟电路实验》 (3) 《人体解剖生理学》 (3)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3) 专业教育必修课 (4) 《生物医学测量与传感器》 (4) 《生物医学测量与传感器实验》 (4) 《专业英语与论文写作》 (4) 《数字电路》 (4) 《数字电路实验》 (4)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5)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验》 (5)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5)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 (5) 《临床医学仪器》 (6) 《临床医学仪器实验》 (6)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6)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实验》 (6) 实践教学环节 (7) 《医院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7)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7) 《医学数据挖掘课程设计》 (7) 《金工实习》 (7) 《毕业设计(论文)》 (7) 《毕业实习》 (8)

学科基础必修课 《大学物理1》 课程编码:43071B01 开课学期:2 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3 先修课程:无要求 课程简介: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大学物理1》主要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的转动、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典力学对质点和质点系的运动规律,以及能量转换的分析、处理方法;掌握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的基本规律和分析、处理方法。为学习《大学物理2》和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高等数学1》 课程编码:43081B01 开课学期:2 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无要求 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获得微积分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应用、微分方程。 《大学物理2》 课程编码:43071B03 开课学期:3 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3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1》、《高等数学1》 课程简介:课程主要研究电荷和电流产生电场和磁场的规律,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联系,电磁场对电荷和电流的作用,电磁场对实物的作用及所引起的各种效应,振动分析,振动的合成,波的产生和传播等。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 课程编码:43071B04 开课学期3 课程学时:24 课程学分:1.5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1》 并修课程:《大学物理2》 内容简介:《大学物理实验》是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学科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熟悉力学、热学、电学等领域的基本实验方法,学会应用误差理论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分析。 《高等数学2》 课程编码:43081B02 开课学期:3 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1 》 课程简介: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大健康产业的六大热点领域

大健康产业的六大热点领域 在市场、政策和投资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大健康产业进入一个高速成长期,健康管理、专科医疗、健康养生、生物医药等领域快速发展,预计2020年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 从政策导向上看,我国在医药创新、医疗信息化、治疗精准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健康中国2030》提出,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加强医药技术信息智慧化、精准化创新;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发展精准化、早期化医疗、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创新。 从产业趋势上看,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成为大势所趋。技术创新方面,包括前沿生物技术、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模式创新方面,医疗分级、医药改革推动下,互联网+模式异彩纷呈;业态创新方面,需求客群细分不断催生医疗旅游、医药供应链等新业态。 结合政策和趋势的分析,笔者总结了大健康产业的六大热点领域——精准医疗、“互联网+”医疗、生物制药、生物制造、创新型医疗器械、健康服务,这里对这六个市场领域做个简要梳理。 1、精准医疗

从个性化医疗到精准医疗,基因测序、基因诊断、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生物样本库、临床大数据等迎来高速成长期。 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成熟,精准医疗理念贯穿医疗全过程,全球6000亿元个性化诊疗市场加速开启。从发展态势看,基因治疗尚处于技术攻关期,基因测序、基因诊断成本下降迅速,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18年全球市场达100多亿美元,我国近年来复合增速约为25%。生物样本库、临床大数据商业价值初步体现,未来服务于精准医疗的市场空间巨大,将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免疫治疗已有初步应用,并迎来快速发展周期,根据美国Market and Markets分析报告近几年复合增长率为14%。干细胞治疗市场供不应求,预计未来几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的预测,我国2020年干细胞治疗市场规模达到2300亿元。我国将干细胞研究列入国家863和973计划,目前干细胞产业链形成了上游干细胞采集和存储,中游干细胞分离扩散,以及下游增值服务企业。 2、“互联网+”医疗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十大热门趋势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十大热门趋势 对于医疗消费者、医疗组织以及新兴企业而言,随着不同创新工具和服务进入新医疗经济中,2019年已经成为开拓创新的一年。以普华永道旗下的医疗研究所〔HRI〕所作的2019年全球医疗医药消费者调查为基础,普华永道中国医疗及医药行业的专家团队结合国内行业形势,总结了2 019年对中国医疗及医药行业影响较大的十个趋势,并就这些趋势如何影响当前行业形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7月5日,普华永道中国医疗及医药行业团队在北京推出?2019中国医疗健康、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十大热门趋势?报告,认为,我国医疗健康行业在2019年将呈现以下十个趋势: 趋势一:社区医疗水平将提高 迫于利润压力,全球医疗系统都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减少住院护理。社区医院、无病床医院和虚拟护理中心等社区扩张策略已被众多医院所考虑。 对于中国来说,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以及扩大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是当今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两大重点目标,并在远期的十三五规划中被再次强调。 专业高效的分级诊疗系统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及社区的医疗可及性,同时并不会过度增加大型社会医院和专科医院的负担。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提供合适的诊疗服务。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地区性医院集团,以及它们在附近社区中所建立的附属健康中心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项选择择,增加了他们对于医疗服务的信心。我们需要利用诸如无病床医院等各种模式来提高社区医疗水平和覆盖面。 趋势二:高科技数据库助力医疗发展 2019年,全球医疗产业将开始以新的高科技方式处理这些数据,即所谓的〝非关联型〞数据库,以充分利用海量的消费者和医疗数据。 在中国医疗行业内,越来越多具有医疗实力的大型综合型医院致力于建设基于整合型电子病历的医疗质控体系。国内医院的临床质控管理水平在多年实践检验过程中不断总结、优化提升并日趋完善,已针对终末质量

全球生物医学工程十大领域科研成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34582902.html, 全球生物医学工程十大领域科研成果 作者: 来源:《大学生》2017年第12期 2016年3月,艾伦脑科学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和Flanders神经电子学研究中心(NERF)的研究人员共同领导的 国际小组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大脑皮层神经元连接网络,揭示了大脑中有关网络组织机制的几个关键要素。 2016年8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开发了一种神经成像技术,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人脑中基因开关的位置,为了解影响精神健康的基因提供了有力工具,将来有望用于检测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或其他脑病的早期迹象。 2016年3月,中美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种新的再生医学方法治疗婴儿白内障——移除婴 儿眼睛中的先天性白内障,激活剩余的干细胞再生出功能性的晶状体。三个月后,接受这种新治疗方法的12名婴儿眼中出现了一种再生的明亮的双凸形晶状体。 2016年5月,美国和英国的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将人类胚胎体外发育的时间提高到10天以上,打破了此前的“7天极限”。2016年9月,纽约新希望生育中心(New Hope Fertility Center)的华裔生育学家张进(John Zhang)证实世界上首例经核移植操作的“三亲婴儿”哈桑 在墨西哥出生。这个婴儿的父母来自中东,手术在未限制“三父母”技术的墨西哥进行。婴儿的母亲1/4的线粒体携带有亚急性坏死性脑病的基因,曾经4次流产,生下的2个小孩也因这种遗传疾病而分别死亡。为帮助这名女性,张进团队采用了“三父母”技术,即利用捐赠者卯子的健康线粒体替换其有缺陷的线粒体,再实施体外受精。最终获得的婴儿除了拥有父母的基因外,还拥有捐赠女子的线粒体遗传物质。 2016年3月,美國天普大学的研究者们成功使用CRISPR基因编辑工具,将整个HIV病 毒从病人被感染的免疫细胞中去除。 2016年10月28日,四川华西医院的一位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成为首个接受编辑细胞治疗的患者,医院团队成功将经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植入了人体。 2016年2月,Nature在线发表美国梅奥诊所的一项研究成果,证实衰老细胞(不再发生细胞分裂且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堆积的细胞)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016年8月,华盛顿大学生物化学家David Baker教授发明了一种高速生产上万种结构稳定的微型蛋白质的方法。 2016年11月,加州理工学院Kan博士和她的团队成功诱导活细胞生成碳一硅键,首次证明了大自然可以将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硅融入到生命的基石中。

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方案

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 促进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医疗卫生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精准、廉价的医疗服务;因此制定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相融合。 一、互联网+医疗健康总体思路 “互联网+”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坚持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最大限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形成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精准、廉价的医疗服务,造福于人民群众。 二、实行计划 1、全面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 “4”建设互联互通的国、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6”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作。 “3”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基础数据库基本覆盖全省人口且信息动态更新。 “1”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实现就医“一卡通”。 “2”建立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应当落实“20项任务”

1、实现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4个方面 信息共享; 2、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和机构间远程医疗6项便捷医疗服务; 3、开展延伸医嘱、电子处方、基因检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疾病预防控制、基层人力培训、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7项互联网延伸医疗服务; 4、开展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3项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 三、重点实施 (一)人口健康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 (二)实施居民健康卡工程。 (三)启动“掌上医院”、“微信医疗服务平台”等院前就诊延伸 服务项目。 (四)利用第三方资源建立各项互联网专业会诊中心。 (五)借助第三方互联网社会资源推广智能健康设备走入家庭。 四、重点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放宽市场准入。 (三)促进医疗信息化建设。 (四)完善制度和规范。

生物医学工程 (学科代码:0831 )

生物医学工程 (学科代码:0831 )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生物医学工程及信号处理等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具有独立开展本学科科学研 究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能承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的教学、科研及开发管理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2. 生物医学超声工程、 3. 神经肌肉系统及控制、 4. 生物信息学、 5. 医学影像图像处理、 6. 智能医疗仪器 三、学制及学分 1. 对于按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的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一般需要3年。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3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获得博 士学位一般需要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4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专业综合知识答辩2学分;博士层 次课程不低于8学分)。 2. 对于通过我校博士生入学考试的普通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一般需要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

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10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博士层次课程不低于8学分)。 四、课程设置 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和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 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下所列。 基础课: BM05101★生物医学信号处理★(4) BM05102★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系统设计★(4)ES25201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4) ES25203 先进电子线路(4) ES25204★图像分析与处理★(4.5) ES25205 随机过程与随机信号处理(3) ES25206 模式识别(3) BI05101 细胞分子生物学(4) 专业课: BM05110 生物医学工程若干前沿(3) BM05113 富里叶超声成像(3) ES25208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4)ES25211 工程数据库(3) ES25213 智能优化方法(2) BI74201 生物信息学(2) CS05141 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3) PH65201 生物医学超声工程(3) PH65211 现代医疗仪器(3) BM06101生物医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 BM06102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专题(2) BM06103生物信息学文献阅读与分析(2)BM06104 系统生物学研究进展(2) 备注:带★号课程为博士生资格考试科目。 五、科研能力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六、学位论文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生物医学工程对生活的影响和前景

作者:楼佳枫1223020057 信息与工程学院电气2班 学科导论作业:(部分参考于百度知道) -----生物医学工程对生活的影响和前景大学,我选择的专业是电气信息类:它未来将分为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三个大类。现在,我很高兴和大家谈谈我对生物医学工程的认识及看法。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就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渊源,还得追溯到显微镜的发明:17世纪Lee Wenhock 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 )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生物医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生物影像技术。自从琴伦射线的发现和应用于医学诊断开始,影像

学就开始了她的飞速发展,当之无愧得成为了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即计算机体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 CT 或helicalet 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医学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nu 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可分辨病理解剖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病在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 工程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断学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RI、MRS 发展。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创造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美国新闻媒体把PET列为十大医学生物技术的榜首。PET问世不过30年历史,但它已显示出对肿瘤学、心脏病学、神经病学、器官移植,新药开发等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它综合了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 现代医学基本上是构建在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上。四大影像设备,各种生物电和器官压力流量监测等功能检查设备,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器,是现代临床诊断的基础。另外,生物材料,生物系统建模与模拟,生物信号的监测处理等等方面的发展,更促进了本学科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生物医学工程的分支包括:1)化学生物学,生物信息等,主要攻读生物、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仪器分析化学等。2)微流控技术。3)系统生物技术。4)生物力学。5)医用信号检测与处理。 教学大纲(初稿)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导论 学时:36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医检专业高年级本科生能对前沿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学的概念内容以及该学科在临床医学的各个方面的应用有所掌握和了解。 三教材:自编教材《生物医学工程导论》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掌握BME的概念。 二了解BME的发展历史。 三了解BME研究目标及内容。 四了解BME与生物医学的进步;现代BNE研究的重大课题及其研发趋势。(4 学时) 第二章生物医学传感技术 一掌握生物医学信息获取的意义及相关概念 二了解各种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三生物芯片的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基础(8学时) 第三章生物动力学概要(血液动力学为主)一掌握生物动力学基本概念。 二了解血液流动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本原理及其在心血管生理机能和疾病检测中的应用。(6学时) 第四章生物医用材料 一了解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生物医用材料的分类。二掌握生物相容性概念,了解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评价。 三掌握可降解与吸收材料概念,掌握组织工程材料的概念 四了解生物医用口腔材料,控制释放材料,仿生智能材料。(6学时) 第五章人工器官 一了解人工器官定义,分类及临床应用和发展方向。 二了解人工心脏,人工肝等几个主要人工器官的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简称BME)是一门由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多种工程学科向生物医学生物医学渗透的产物。它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为防病、治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的学科。有识之士认为,在新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这是它最大的特点 学科概况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 务。它有一个分支是生物信息、化学生物学等方面主要攻读生物、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仪器分析化学等,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发展,为医疗诊断和药物筛选,以及个性化、转化医学提供了生物医学工程新的技术前景,化学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和微流控技术生物芯片是系统生物技术,从而与系统生物工程将走向统一的未来。 发展历程 生物医学工程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与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 生物医学工程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其发展也是由科技、社会、经济诸因素所决定的。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5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医学电子学联合会,1965年该组织改称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联合会,后来成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生物医学工程学除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外,还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前景非常广阔,是目前各国争相发展的高技术之一。以1984年为例,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和系统的市场规模约为110亿美元。美国科学院估计,到2000年其产值预计可达400~1000亿美元。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在电子学、微电子学、现代计算机技术,化学、高分子化学、力学、近代物理学、光学、射线技术、精密机械和近代高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在与医学结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过程与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它采用了几乎所有的高技术成果,如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学科内容 生物力学是运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组织和器官的力学特性,研究机体力学特征与其功能的关系。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对了解人体伤病机理,确定治疗方法有着重大意义,同时可为人工器官和组织的设计提供依据。 生物控制论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调节、控制现象的机理,进而对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方法是对生物体的一定结构层次,从整体角度用综合的方法定量地研究其动态过程。 生物效应是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各种因素可能对机体造成的危害和作用。它要研究光、声、电磁辐射和核辐射等能量在机体内的传播和分布,以及其生物效应和作用机理。 生物材料是制作各种人工器官的物质基础,它必须满足各种器官对材料的各项要求,包括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挠度及表面特性等各种物理、机械等性能。由于这些人工器官大多数是植入体内的,所以要求具有耐腐蚀性、化学稳定性、无毒性,还要求与机体组织或血液有相容性。这些材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目前轻合金材料的应用较为广泛。 医学影像是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世界上开发科研的重点课题。医用影像设备主要采用X射线、超声、放射性核素磁共振等进行成像。 X射线成像装置主要有大型X射线机组、X射线数字减影(DSA)装置、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装

2019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智慧健康医疗(继续教育答案)

2019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 培训学习考试答案 智慧健康医疗 1、(单选,4分) CAD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英文全称是() A、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B、Computer Aided Design C、Computer Aided Demonstrate D、Computer Aided Decision 答案:A 2、(单选,4分) 不属于AI健康医疗生态系统的是() A、数据生态 B、技术生态 C、应用生态 D、制药生态 答案:D 3、(单选,4分) 不属于慢性疾病的是() A、艾滋病 B、癌症 C、心脏病 D、糖尿病 答案:A 4、(单选,4分) AI院前管理包括() A、预测和干预 B、日常保健 C、体育锻炼 D、娱乐休闲 答案:A 5、(单选,4分) AI医疗健康技术体系的基础层不包括() A、数据 B、算法 C、芯片 D、算力 答案:C 6、(单选,4分) AI医疗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是() A、算法 B、数据 C、技术 D、算力 答案:B 7、(单选,4分) 我国首次研发的AI医疗系统是面向() A、西医 B、中医 C、苗医 D、藏医 答案:B 8、(单选,4分) 第3次AI浪潮的到来主要依赖于()

A、神经网络 B、感知机 C、深度学习 D、SVM 答案:C 9、(单选,4分) 目前AI医疗健康市场最成熟的是() A、基因测序 B、药物研发 C、虚拟医生助手 D、辅助医疗影像诊断 答案:D 10、(单选,4分) 我国慢性疾病增加,与老龄化加剧的关系() A、无关 B、强相关 C、弱相关 D、不确定答案:B 11、(多选,4分) AI医疗健康的核心技术体系主要包括() A、传感器技术 B、存储技术 C、传输技术 D、安全技术 答案:ABC 12、(单选,4分) AI辅助诊断属于() A、院前管理 B、院中管理 C、院后管理 D、都是 答案:B 13、(单选,4分) 婴幼儿时期的环境暴露不会影响个体后期的 身体健康。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14、(单选,4分) 以下不属于大数据时代特征的是() A、数据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B、数据总量爆炸增长 C、数据关联形态发生变化 D、数据处理速度迅速提升 答案:D 15、(单选,4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 A、算法 B、计算能力 C、大数据 D、机器学习 答案:D 16、(单选,4分)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健康医疗大数据来源() A、临床数据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读详解

山东中医药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四年制)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医工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后可在医疗器械,医疗保障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或攻读研究生。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理、工、医高度交叉的学科,本专业应以培养高层次,医、工复合型高级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应对生物医学具有较深的理解,对工程技术具有较扎实的实践能力,以及在特定专业领域中具有系统深入的专业技能。 (二)基本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思想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公德和职业道德。 2、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业务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业务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业务培养目标

5G医疗健康产业概述

5G 医疗健康产业概述 (一)5G 医疗健康的概念定义[1] 5G 医疗健康是指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人力和设备资源,同时发挥大医院的医疗技术优势,在疾病诊断、监护和治疗等方面提供的信息化、移动化和远程化医疗服务,创新智慧医疗业务应用,节省医院运营成本,促进医疗资源共享下沉,提升医疗效率和诊断水平,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协助推进偏远地区的精准扶贫。 移动通信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以及持续不断的消费升级,通信制式从1G 的模拟通信时代进入了当前的5G 全数字、全连接通信时代,带动了各行各业对连接的重新定义与产业升级。从1G 到4G 通信时代,通信所提供的服务尽量从各个维度满足人们的数字化消费需求,而对物体的连接缺乏总体规划和思考,伴随着可穿戴设备、VR 、AR 等新兴应用的广泛普及,以及对封闭式场景的数字化变革(工业4.0,智慧园区,智慧医疗等)对网络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在“互联网+”国家战略中明确指出:未来电信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要在国民经济中下沉,满足农业、医疗、金融、交通、流通、制造、教育、生活服务、公共服务、教育和能源等垂直行业的信息化需求, 改变传统行业,促进跨界创新。因此,5G 网络不仅带来用户体验速率

的提升、时延的减少、移动性的增强等,同时还满足各类垂直行业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国内一些大型医疗机构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初具规模。以华西医院、华西附二院为代表的龙头医疗机构,针对5G 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应急救援、医疗监管、健康管理、VR 病房探视等方面展开5G 智慧医疗探索与应用创新研究,一方面提升医疗供给,实现患者和医疗的信息连接,最大程度提高医疗资源效率,便利就医流程,另一方面医疗数据的价值被进一步挖掘,产生新的移动医疗应用服务。 (二)产业价值:5G 医疗健康助力传统医疗服务模式转 型 2008 年底,IBM 首次提出“智慧医院”概念,设想把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医疗领域,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旨在提升医疗护理效率、降低医疗开销和提升健康水平。目前,智慧医院的概念已经拓展到医疗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等领域。智慧医院是基于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建立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系统平台,将患者、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和医疗机构等连接起来,通过丰富的智能医疗应用、智能医疗器械、智能医疗平台等,实现在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环节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移动化和智能化,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响应智慧医院及智慧医疗的建设和投入,从新技术应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了解

080607 生物医学工程(75)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上海交通大学A+ 6 复旦大学 A 11 天津大学 A 2 浙江大学A+ 7 西安交通大学 A 12 天津医科大学 A 3 华中科技大学A+ 8 重庆大学 A 13 南方医科大学 A 4 清华大学A+ 9 四川大学 A 14 中山大学 A 5 东南大学 A 10 中南大学 A 15 南京大学 A B+等(23个):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燕山大学、江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咸宁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贵阳医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中北大学 B等(22个):暨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南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东医学院、长春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长治医学院、广东药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 跨考教育编辑悉心为您整理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医学工程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级学科,部分院校也作为二级学科硕士点招生,本学科是工程技术向医学和生命科学渗透的结晶,它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和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微波和超声波,以及机械和化工等应用工程学科。它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医学成像理论与技术;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医卫领域信息化工程;微波、毫米波、激光和超声等物理场的生物医学应用和生物医学仪器等。它的发展与人类的健康直接相关,是一个典型的交叉科学技术领域。 2、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科学的精神,积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坚实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验与设计能力。

深度学习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研究报告

深度学习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研究报告什么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属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的子类。它的灵感来源于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是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来解决特征表达的一种学习过程。深度神经网络包含多个隐含层的神经网络结构。 这些层通常按顺序排列,并由大量原始的非线性运算组成,这样就可以将一层的表示(从原始数据输入开始)输入到下一层,并转换为更简要的表示。当数据流过系统的各个层时,输入空间将迭代扭曲,直到数据点变得可区分为止。为了提高深层神经网络的训练效果,人们对神经元的连接方法以及激活函数等方面做出了调整。 其目的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如文本、图像、声音。 深度学习又分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RNNs)。其主要的思想就是模拟人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接受到信息,处理完后传递给与之相邻的所有神经元即可。处理方式如下图: 深度学习模型可扩展到大型数据集,并且会随着更多数据的积累而不断完善,从而使其优于许多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深度学习系统可以接受

多种数据类型作为输入,医疗数据就是具有明显的多种数据类型。最常见的模型是使用监督学习进行训练,其中数据集由输入数据点(例如皮肤病变图像)和相应的输出数据标签(例如“良性”或“恶性”)组成。 深度学习用于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CV) 是指用摄影机和电脑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等,主要的任务分别为图像分类/定位、目标检测、目标跟踪、语义分割以及实例分割。医学方面,在判断病人的x光片是否含有恶性肿瘤时非常有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就是设计来用来处理此类具有自然空间不变性的数据(如图像)。 可以采用CNN进行各种医学图像的训练,包括放射线医学,病理学,皮肤病学和眼科医学等数据。如下图,信息流从左到右,CNN会采用简单的操作(例如卷积,池化和全连接)来获取输入图像并将其顺序转换为扁平的向量,最终输出向量(softmax层)的元素表示疾病发生概率。 在训练过程中,网络层的内部参数会不断进行迭代调整以提高准确性。通常,较低的层(左)学习简单的图像特征(边缘和基本形状),这些特征会影响高层(右)。预测任务包括图像分类(即恶性与良性)以及医学特征(例如肿瘤)的定位。 局限性:1、缺乏足够的临床信息,仅能根据图像进行诊断。在实际工作中,应参考更多的可用信息,如患病史,健康记录,附加检测、患者口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