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所以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对课堂提问实施的一些基本学习情况,以便于我们在研究之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学习。所有的题目仅作为我们研究使用,不会和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有任何联系。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在三年级(1)(2)班71名学生,四年级(3)(4)班66名学生4个班,共137名学生。

2、调查内容: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学习数学的动机强度, 态度,兴趣和导向,学习方法、问题意识和课堂互动情况等现状。

3、调查形式:本调查采取问卷和谈话法。问卷采用学生问卷,由我们设计书面调查问卷,有学生填写。谈话法是由我们对各班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进行抽样,并对他们分别进行谈话。

5、调查时间:2015年12月

三、调查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1、在数学课堂中经常提问的占16%,偶尔提问的占70.9%,不提问的占

13.1%。

2、57.1%的同学认为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32%的同学认为自己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而且还能够深入理解,10.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问题被忽略。

3、48.7%的学生认为自己遇到不懂的敢于提问,16%的学生不敢提问,有35.3%的学生希望放在课后向老师提问。

4、对于给出条件让自己提问题的应用题,53.8%的学生感兴趣,5.5%学生不感兴趣,40.7%的学生认为一般。

5、62.5%的学生能够在课上积极思考别人提出的问题,6.5%的学生不能积极思考,还有31%的学生只是偶尔去思考别人提出的问题。

6、老师给学生机会提问时,有4%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加思考就提问,80%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在思考后提出问题的,还有16%的学生只是听其他同学提问,自己不发言。

7、喜欢在老师的提问下思考的学生占43.6%,喜欢自己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的

学生占45.5 %,认为无所谓的占10.9%。

8、在课堂上,遇到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45.8%的学生能够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32.4%的学生采取课后与老师私下交流解决的方法,21.8%的学生只是听老师的,不提出自己的问题。

通过上述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我们了解到我校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呈现出的问题是:虽然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但却没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不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而且不能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缺少综合运用原有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理解信息,不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不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只是拘泥于接受答案,不善于质疑问难,不善于自我反思;不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不能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

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从第一个问题来看,83.3%的教师给学生提问的机会,16.7%的教师想给,没时间,没有不给提问机会的。从这可以看出我校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学习领会的都比较不错,能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提问空间。

从第二个问题来看,没有教师对学生提出无价值的问题后感到厌烦的,88.9%的教师会鼓励学生再想想,11.1%的教师能够及时解决,以上情况,说明多数的教师具有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积极提问起到了促进的作

用。从第三个问题来看,38.9%的教师能经常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情境,促使学生提出一定数量、高质量的问题,55.6%的教师偶尔能,5.5%的教师无意识。说明了多数的教师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欠缺,还需要多下功夫。因为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且还要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

从第四个问题来看,72.2%的教师在学生提问题打断自己的教学预设时,会给学生机会,27.8%的教师会课下给机会,这说明大多数的教师还是能根据学生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的。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而且要改革教学方法,把质疑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从第五个问题来看,5.6%的教师当学生提出令自己感动或惊讶的问题时,只感到惊喜,94.4%的教师既感到惊喜,又能给与激励,这说明绝大多数的教师对学生良好的表现还是能及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的。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渗透。给学生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特别是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全面分析:

综上所述,我们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质疑问难,这既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又是他们深入认识的前奏。可以说学生提问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是发挥学习主动性的过程,是深入认识的过程,学生会提问,说明学生会思考,会表达,其发现力,想像力,创新力得到了激发。问题最多的学生往往是最棒的、最富潜力的学生。有了来自学生的问题,老师的教学可以有的放矢,少一些想当然的盲目性。有了来自学生的问题,沉闷的课堂一定会激起波澜。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种人人都参与提出问题的氛围,促使学生增强问题意识。

四、调查启示、

基于以上调查问卷分析我们把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

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使他们敢问、会问、善问,逐步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并要确定出我们教师今后的目标是:

1、善于学习,具备宽广的视野和创新学习能力,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做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

2、善于启疑,提供培养问题意识的背景,背景应与学生心理、生理相协调,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体现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

3、教师要有热忱而悦纳的态度,改变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敢于提问的品质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培养和助长学生“自信、独立、机敏”等人格特征,尊重学生不寻常的言行,避免有危害性的批评。

4、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问题,去引导学生探索研究。

存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具体的困难:

教师实践多,理论层面的缺乏。比如在如何有效解决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脱离对教师分析讲解的依赖,还停留于机械化训练,不善于思考借助问题认识数学概念的掌握,运算中合理优化方法,以问题为主线,自

的困难及解决思路我反省提高的学习模式、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在课内积极的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制约了数学学习的效果。这将是我们在实施课题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对此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也查阅了很多文献,进行了设计的尝试,但是当和实践相结合时,并不能真正有效激发学生提高运算兴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发展。这表明教师教学理念还没有彻底改变,对学生的状态有研究,但整改和知识体系处理欠缺。

一从日常教学课堂观测中和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反应出的问题:

1、学生层面看,问题意识不强,很少主动提问,停留于等待教师提问然后回答问题的浅层次学习水平上。当我们在课堂实践观察和针对自身教学做了反省之后,感觉问题还是出现在教师自身上。

2、教师层面看,教师缺少科学合理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手段,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常见的九大误区:A、内容枯燥,缺乏引力B、方法死板,缺失动力C、形式单一,缺少活力D、打破沙锅问到底E、问得太宽六、问得太多F、问得太浅G、侯答过快H 、对象过窄比如数学概念教学中只注重对数学概念的浅层次的提问与复述,运算过程与技巧的培养就没有问题设计,学生完成后没有反思与交流,只是简单的一味的模仿,严重的损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问题意识的培养。

3.根因分析:教师没有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数学能力目标培养与有效教学的实施建议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没有把数学的严密性、逻辑性与应用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相互联系,缺少问题意识而不能够主动运用基本的技巧学习数学问题。

二结合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

1、课堂提问立足三维目标为导向

课堂提问不仅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来展开,也要关注另外两个目标,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会局限于对具体知识的提问,让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在问题的引导下,有意识的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倡导学生积极的反思,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形成动态生成的、丰富鲜活的教学氛围。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会拥有积极地情绪情感体验,以问题来引导教学环境,而这样的一种教氛围也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教师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2、引入新课时,设计提问找准知识的连接点

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每个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而新知识是旧

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3、问题设计时以精心预设和有效生成的结合

塞勒等人曾提出关于课堂与教学的三个隐喻:课程是一栋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课程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课程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我们在预设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时,需要创设一种能够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环境。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情境都必须与当前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有必然的联系

4.课堂提问应由教师“置疑”走向学生“质疑”

学习永远是学习者(学生、学习主体)自己的事情,学习者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的“置疑”是教师专门为学生设置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学生的“质疑”则是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向教师提问。提问之前,学生要看书思考,需要经过很多的铺垫和准备之后才能够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要耐心倾听,并给予激励性评价。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梳理总结,提问要找出知识的生长点

每节课结束时,教师通常都让学生梳理总结学习过程,谈谈自己的收获和疑问。教师可以在学生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问题。同时,还要总结延伸具有一定挑战性和拓展性的问题,注意联系后续的学习内容。

6、课堂提问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层次性

提问是为了启发思维,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学生的思维是否真的被触动,是否启而有发,是提问有效有否的一个标准。学生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法也不同,这些都要求课堂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差异的层次性。在有难易层次区分的问题中,可让水平高的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稍差的同学回答容易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都被触动,而且能让每个人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思考的积极性。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对于同一问题有不同层次的回答,因为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不同的学生,认识有浅有深。

7、课堂提问应该是全体师生思维平等对话的过程

教师的提问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所要教授的具体的内容设置的,当然也要考虑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师设置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过程,而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对话不仅仅是局限于两个人之间,可以在任何数量的人之间进行,甚至就一个人来说,只要他持有对话的思维与精髓,也可以与自己对话。教师和学生虽然在知识的占有上并不是平等的,但

关于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撰写 要求及范例

关于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撰写要求及范例 课题简介:课题由来、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情况:按时间顺序或内容板块有条理地说明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陈述研究过程中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阶段成果:客观地阐明本课题组完成研究内容、达成研究目标的情况;简要说明已经形成的基本观点或理性思考以及澄明了什么、示明了什么、探明了什么;介绍产生的客观效果和社会影响;概括性地叙述已形成的研究成果(体例、数量、影响等);具体罗列主要的研究成果(作者、名称、体例、发表或获奖情况等)。 疑难困惑:具体明白地提出研究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课题研究本身);实事求是地提出研究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课题研究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 后段设想:前段应做而没有完成的工作如何补救;课题组面临的疑难困惑如何解决;后段研究思路有何调整;后段主要研究活动怎么安排。附件资料:主要成果资料内容;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活动资料。 注意:以下为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范例,其中著明“略”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撰写中期报告的时候进行充实。 范例: 《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具有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改变数学教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严重脱节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意义。在国外,从数学课本看起,每一章都是从实际出发,然后解释数学内容,最后总结实际问题的解决。但是,我们的广大基层一线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思路大都局限于“解题方法”、“一题多解”、“考试题解”等,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提出了“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界定: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构建出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运行机制,在目标、原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总结归纳

关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博山区第六中学黄淑栋 一、课题简介 (一)课题由来 本课题为博山区第六中学申报的市级“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2007年5月,由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编号:115ZJA2G119),研究周期为三年半。由于在课题研究中出现了新情况,所以课题延期结题。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教师 在学校工作,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所规定的能够承担中小学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的程序,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长期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3.教学方式变革 “以学生为中心,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新课程的主题思想,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框架下的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必须全面转型,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主题思想,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三)研究目标 坚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与实践,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培养,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关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创新火花。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学习,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以面向全体学生,张扬主体性为主要特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适时点拨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师能否驾驭教材、调控课堂,能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迎接新课程教学的挑战,已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体育组校级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龙口中学校园足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中期报告 龙口中学体育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校园足球,做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等方面就有积极的作用。是针对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心理发展需要所进行的一项健身体育活动。然而我们学校大多数的学生对校园足球不够重视,错误的认为对平时的足球训练不够重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甚至认为这是学校约束他们的一种形式。在这种误解下很大一部分学生练习的质量较差、动作不规范、不标准、不到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本文从我校校园足球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索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优化校园足球锻炼的效果。并针对目前校园足球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建议,为更好的开展校园足球锻炼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习,第一要形成一套学生校园足球管理制度的各项职责和标准;第二要制定一套有效的校园足球学生管理条例;第三提高学生对校园足球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到作用的认知程度以及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加强健康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学生校园足球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对象 课题研究的内容: 1.提高学生对校园足球的热情,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2.增强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意识。

3.使教师理解校园足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的作用,从而督促本班学生更好的更积极的参加校园足球。 课题研究的对象:龙口中学各年级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和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学习先进的理论及经验,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用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指导研究工作。 2、问卷调查法:发放自制《龙口中学学生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 3、观察法:观察学生日常的校园足球锻炼情况。 4、经验总结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提取有效的、可实施的经验和做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 A、.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B、学习校园足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作用,以及操校园足球对校园精神风貌、 校园文化传承和发展所起作用的相关理论; C、确定研究侧重点,明确目标; 2、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素质。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相继颁发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重要文件,这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和挑战。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或学校中心课程革新,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其基础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而是从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换句话说,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在课程专家、家长、社会人士等共同参与,对课程(包括国家、地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进行全新的开发)的过程,目标是促使学生个性潜能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立足点是:学校的特色、教师的个性和学生的个性。这个课题的提出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新课程改革中广泛

以校为本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那么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进行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研究课题的假设及理论依据 1、研究假设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指导,以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新的理念及要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数学校本课程,从而研究和解决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提升教学经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活动,形成探究式学习方法,让校本课程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2、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直观生动形象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事物感兴趣。而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将一个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生动的事例,为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育学依据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组合。它首先表现在师生心理的最佳组合,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行动,使学生与教师心理更趋同步,相互沟通,产生共鸣,在师生双边愉悦的交流中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动口动手动脑,配合教师的教学是体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我们如何给予我们的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的语文能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些什么?我认为应该是:“语言习得,打好扎实基础;习惯培养,形成持久学力;兴趣激发,引入读书殿堂;价值引领,铺垫人生底色。”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提倡阅读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重讲轻练”的传统中解脱出来,优化作业设计,提倡“习行之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在阅读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我选择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及评价的有效性研究”作为我的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下面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困惑。 一、调查归因,找准切入点的处理。 首先,我在本校语文老师、各年级的部分学生中进行了一个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主观上对于自己每天应该完成的家庭作业,他们的态度是喜欢的,大部分学生是乐意去完成各自应该完成的家庭作业的。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遗憾的看到,大部分孩子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感到快乐和幸福。老师的抱怨也挺多,应付上级各类检查、抽测等等,不得已布置一些学生不喜欢的作

业。因此,我更加觉得要把此课题扎扎实实地研究下去。 然后,我学习了于永正老师主编的《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我还从网上下载与课题相关的一些教学案例和研究论文等学习,帮助尽快进入实施阶段。 二、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个性化作业 本课题是着重从作业设计如何讲究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研究。“趣味性”当然是最重要的,学生不喜欢谈何主动积极地完成作业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愉悦合理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学习和思考,多角度、全方位的感知知识,获取知识,改变文本作业的单一形式,将听、说、读、写与游戏、绘画、调查、参观、访问、制作、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融合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开放性”是指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类型多样;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层次性”是指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分层布置,“有坡度”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

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卷方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对课堂提问实施的一些基本学习情况,以便于我们在研究之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学习。所有的题目仅作为我们研究使用,不会和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有任何联系。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在三年级(1)(2)班71名学生,四年级(3)(4)班66名学生4个班,共137名学生。 2、调查内容: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学习数学的动机强度, 态度,兴趣和导向,学习方法、问题意识和课堂互动情况等现状。 3、调查形式:本调查采取问卷和谈话法。问卷采用学生问卷,由我们设计书面调查问卷,有学生填写。谈话法是由我们对各班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进行抽样,并对他们分别进行谈话。 5、调查时间:2015年12月 三、调查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1、在数学课堂中经常提问的占16%,偶尔提问的占70.9%,不提问的占 13.1%。 2、57.1%的同学认为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32%的同学认为自己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而且还能够深入理解,10.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问题被忽略。 3、48.7%的学生认为自己遇到不懂的敢于提问,16%的学生不敢提问,有35.3%的学生希望放在课后向老师提问。 4、对于给出条件让自己提问题的应用题,53.8%的学生感兴趣,5.5%学生不感兴趣,40.7%的学生认为一般。 5、62.5%的学生能够在课上积极思考别人提出的问题,6.5%的学生不能积极思考,还有31%的学生只是偶尔去思考别人提出的问题。 6、老师给学生机会提问时,有4%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加思考就提问,80%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在思考后提出问题的,还有16%的学生只是听其他同学提问,自己不发言。 7、喜欢在老师的提问下思考的学生占43.6%,喜欢自己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的学生占45.5 %,认为无所谓的占10.9%。 8、在课堂上,遇到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45.8%的学生能够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32.4%的学生采取课后与老师私下交流解决的方法,21.8%的

数学课题中期小结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夏坊中心小学2011.1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于2010年9月被定为县一般课题,现开题至今有一年多了,现对一年工作做如下回顾: 一、成立了课题小组,保证了课题的开展: 成立由课题主持人、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并确立教学骨干担任实验班教师,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 二、制定实验研究方案,明确实验研究目标 拟出了相应的具体的实验研究阶段计划,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安排的开展实验研究。课题实验研究,需要教师教学行为、理念的转变及观念的更新,组织召开完教师会,共同学习,提高认识,促进了教师进行实验研究的积极性。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和课题培训,保证了课题实验目标明、方向正、见效快。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始终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的活动,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的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注意帮助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契合点,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能力的契合点,进行有效的点拨。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省时、有效。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具、学具、电教手段、计算机要积极开发利用。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因材施教,重视数学建模,开展开放性问题的讨论。通过本课题实践,我们认为优化了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转变了实验教师的教学观、育人观,也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成效 (一)通过实验班级上的月汇报课中学生的表现,一年中本课题取得了一些

体育课题中期报告新编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学生自助性体育练习方法研究” 中期报告 执笔:洪跃春 一、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1、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和推向深入的阶段,原来的以应试为 主要目标的教育,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学生的学习 途径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从教师处获取,往往是通过“鼠标和键盘”便能“游走天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传授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和提高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如何综合社会的发展成果去检索知识,根据自己的需要把综合信息为我所用。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摆在体育教育的首位的,所以体育教师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我校的发展始终是以课题带动课堂,科研氛围浓厚。学校的教学理念就 是“以人为本”。如何做到这一点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在体育的教学中,如何改善课堂,优化课堂是我校,我科组一直研究的方向。 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要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同时强调学生的发展,创造力和人格的培养,对我们小学体育学科来说要努力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不断优化的现代教学环境,实现学生的认识发展与人格发展的统一。上述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而且要进行深入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情况 (一)前期准备 通过教师探讨实践、通过对学生的访谈、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现今的学校内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与资源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枯燥乏味。这就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为什么我们从小最喜欢的体育课到了今天却成为学生成长的积累。通过老师们的探讨得出,从现今的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有限的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每个人所有方面学习的需要,因此个人必须具备能够自我满足学习需要的能力。现代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

课题设计研究中期报告

黔江区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 中期报告 (2009年1月---2010年12月) 黔江区濯水镇蒲花小学课题组 2008年5月,我校确立的研究课题《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获得立项审批,并被黔江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黔江区区级重点课题”,2008年12月举行了开题论证仪式。 在开题论证仪式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市场经济时代变化万千,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课题的选题针对性强,无论从大环境的复杂性,还是当前德育教育的困难性,都证明了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明显的现实意义;课题方案的设计具体细致,价值性强,有独到的创新之处;方案对核心概念的界定较为准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与设计科学合理;研究中重点探索的几个问题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 从开始课题研究以来,区教科所以及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白校长曾多次亲临第一线,认真指导工作,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各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积极性也很高,课题组活动时,能按较好地完成课题组的相关任务。第一、二阶段的目标初步得到了现实性的落实。为了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组研究的水平和效益,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使课题组研究步入更科学、规范、高效的轨道,进一步落实课题研究,以便为课题的总结评估做准备,现将我们在前期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完成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一)提出人员变更申请,成立中心课题组,调整研究目标,确定研究策略。 本课题初期由我校小学高级教师费春华负责,李祖锦、刘永素、张兴琼、李光禄、李达明、汪平安、李成科等参研。2010年课题负责人费春华由于工作需要调至黔江区水市小学后,他随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了课题人员变更的申请并获得批准。我校于2010年9月6日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

体育校本课题中期汇报材料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 子课题: 《体育学科活动课程与校本教材研究》 中期汇报材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中学 新的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一切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还给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本课题符合我校体育教学的需要。校本教材的推广与实施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在调查学生、老师的基础上,为我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作为应用型的课题研究,它的价值取向应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行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改善。一年多来,课题组成员在校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行动扎实,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现将本课题研究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前期工作的简要回顾 1、成立课题组(设课题领导小组及课题研究小组),确立课题承担人及核心成员人选。 2、依照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子课题《体育学科活动课程与校本教材研究》确立课题题目、研究方向、学生学段等。 3、组织课题组成员加强学习,提高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教科研理论知识。 4、分组分学段编写了体育校本教材。 5、接受上一级科研部门指导,修改并上报课题实施方案,为下一阶段实施方案进行准备。 6、收集资料,系统整理并研究国内外与本课题相近课题开展的情况,分项目对本课题问卷调查进行研讨、设计、发放、回收并分析。 7、组织力量,集中备课。分两个层次:日常的课时备课和有针对性

的课题课时备课;研讨课采取的形式:(1)课题组成员在学期初制定研讨课计划(2)课题组成员认真备课、上课、互相评课,并提出改进意见(3)课题组成员写课后反思,课题组秘书将资料整理归档。 8、注重积累课题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各项活动的原始资料,编制,填好课题活动纪实和培训纪实。 二、课题运行效果 1、课堂效率明显提高。通过校本教材在体育常规课上的运用,形成了双向交流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地位,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充分尊重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和个人能力的提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一直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根据课题组每位成员的特点,进行专项辅导,使体育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这体现在我校祁志刚老师在首届兵团体育教师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郝磊教师在我校“微课”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我校申报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课堂问题设计、提出及解决策略的研究》课题于2014年10月批准立项为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接到通知到后,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学校及时召开了开题论证会议。在开题论证会上,老师为课题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课题的选题符合当今课堂教学理念,针对性强,无论从课堂教学层面出发,还是当前学校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都证明了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明显的现实意义;课题方案的设计具体细致,价值性强,有独到的创新之处;方案对核心概念的界定较为准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与设计科学合理。

一、课题简介:1、课题研究的背景基于我校数学教师及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我校是一所3年的新学校,数学教师16个,其中5名特岗教师,且是初、高中教师,4名选聘中学教师,数学教师平均年龄32岁。总体年轻化,学历高,有较好的专业理论,但不能将理论很好地运用于课堂;小学教材不熟、小学课堂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是:一节课用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小问题”串讲,“师问生答,一问一答,碎问、碎答、碎讲”,课堂是“问答串讲的讲堂”,呈现出“线性” 课堂结构,因此借学生之口进行灌输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创设的问题情境缺乏数学思考的价值;小组讨论时,或者没有经过学生独立思考而开始的热闹讨论,或者以教师的“越俎代庖”结束----课堂上,学生的“学”最终处于被动地接受,而教师的“教”仍处于课堂的中心,所能教的还只是知识与技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方面的落实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撰写要求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撰写要求 课题简介:课题由来、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情况:按时间顺序或内容板块有条理地说明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陈述研究过程中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阶段成果:客观地阐明本课题组完成研究内容、达成研究目标的情况;简要说明已经形成的基本观点或理性思考以及澄明了什么、示明了什么、探明了什么;介绍产生的客观效果和社会影响;概括性地叙述已形成的研究成果(体例、数量、影响等);具体罗列主要的研究成果(作者、名称、体例、发表或获奖情况等)。 疑难困惑:具体明白地提出研究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课题研究本身);实事求是地提出研究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课题研究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 后段设想:前段应做而没有完成的工作如何补救;课题组面临的疑难困惑如何解决;后段研究思路有何调整;后段主要研究活动怎么安排。 附件资料:主要成果资料内容;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活动资料。 注意:以下为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范例,其中著明“略”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撰写中期报告的时候进行充实。 范例: 《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随着我国新课程变革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最突出的变革重心就是如何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创客文化的核心思想正好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当前,我国许多中小学校以学校创客空间建设、开设创客教育校本课程为主线索,积极开展创客教育,创客文化正在学校生根发芽,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创客教育在我校还缺乏健全的教学设计模式,创客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步骤有待完善。教育创客人才缺乏,教师虽然有着教学技能,但在技术应用和技巧传授上却不能像创客那样灵活丰富,校内创客空间建设有待完善,资源与资金不足。 由此,我们提出了“农村中小学创客教育现状与教育实践研究”这个课题进

体育组 校级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奈曼职专学生早(课间)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中期报告 奈曼旗民族职专体育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早操及课间操,做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等方面就有积极的作用。是针对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心理发展需要所进行的一项健身体育活动。然而我们学校大多数的学生对早间操不够重视,错误的认为短短的几分钟的广播操达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甚至认为这是学校约束他们的一种形式。在这种误解下很大一部分学生做操的质量较差、动作不规范、不标准、不到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本文从我校早操及课间操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索提高学生做操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优化早操及课间操锻炼的效果。并针对目前早操及课间操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建议,为更好的开展早操及课间操锻炼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习,第一要形成一套学生早(课间)操管理制度的各项职责和标准;第二要制定一套有效的早(课间)操学生管理条例;第三提高学生对早(课间)操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到作用的认知程度以及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加强健康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学生早(课间)操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对象 课题研究的内容: 1.提高学生对早操及课间操的热情,规范其动作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2.增强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意识。 3.使教师理解早操及课间操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的作用,从而督促本班学生更好的更积极的参加早操及课间操。 课题研究的对象:奈曼职专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和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学习先进的理论及经验,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用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指导研究工作。 2、问卷调查法:发放自制《奈曼职专学生早间操活动开展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 3、观察法:观察学生日常的早操及课间操锻炼情况。 4、经验总结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提取有效的、可实施的经验和做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 A、.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B、学习早操及课间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作用,以及操早操及课间 操对校园精神风貌、校园文化传承和发展所起作用的相关理论; C、确定研究侧重点,明确目标; 2、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如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参与人员】一年级教师 【研究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 可以说,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计算教学更可以说是贯穿于我们教学过程始终的!由此可见,计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 可是反观我们的现状,却不难发现下面一些问题。 1、学生对计算教学的兴趣不高; 学生们对于计算教学真的是喜爱不起来,经过调查发现,孩子们认为计算很简单,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大的时间去研究。因此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现实情况就是,老师讲的时候煞费苦心、极其卖力,孩子们却根本不买账,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更不会装假,更有甚者都很高兴地玩到了桌子底下。 2、学生计算的准确率非常的低; 由于学生们普遍对于计算的不够重视,因此计算的准确率低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可是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不会做这些计算题,而往往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数、计算过程不够仔细、嫌麻烦不愿意进行验算等等造成的。 3、普遍没有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但是现在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加以关注,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4、计算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问题的形成,固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是我更认为和我们数学教师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大多数老师认为,在现如今的新课程理念下,计算教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备受瞩目了,而且新的课程标准中似乎也对计算的要求相对降低了很多,以往的一些好的方法并没有坚持和传承下来,这些无疑都深深地影响到了现在的计算教学,也是造成现在孩子们普遍计算能力大幅下降的根源之一。

二、研究的价值。 从一年级小学生开始,就打好口算的基础,这必将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因为: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计算教学大多数都是建立在20以内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的,经过上个学年段的初步调研,我发现很多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恰在于此;另外,学生们进入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计算能力的高低也会对相关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现如今的中高考体制下,对于计算的要求很高、计算量也相对较大。所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就打好计算的基础,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了。 三、预计的突破。 学年的数学教师能够在我们共同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一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把握这次学习与研究的机会,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对于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等都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并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适当提高与加强。 【研究目标】 一、基础目标。 1、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能够认真书写; 2、能够看清计算符号,准确进行计算; 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 二、终极目标。 1、利用计算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2、掌握算理算法,使学生能够准确计算; 3、初步奠定基础,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研究步骤】 1、对数学教师进行摸底,了解教师现状; 2、小结出值得推广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 3、了解教师所需,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与研讨。 4、典型口算试题及学生出现错误的一般性分析; 5、优秀教师经验交流;

小学体育趣味游戏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体育趣味游戏的研究》中期报告 研究的进展情况: 从今年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了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着手课题研究准备,到 被教研室领导小组审批列为蓝田县体育科研小课题。我积极进行理论学习,结合我们 教学实际,根据《小学体育趣味游戏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有条不紊的开展了 课题研究工作。 一、思路整理,明确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我们需要在明确研究目的及方向的 前提下,以先进理论为指导,并把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大胆的大量的实践,让体育游戏 更好的为体育教学服务。 (一)不断学习,以丰富的理论知识为支撑。 (二)做好调查,分析现状明确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教学实践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 (三)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总结反思——再实践及专家指导的过程,使体育课堂 种游戏教学真正为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服务。 二、动手实践、积极探索 1、2018年提交了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 步骤要求等。 2、2018年9月初,我们教研组开展了校内公开课活动,要求把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并对“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做了问卷调查,分析了体育 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小游戏让学生轻松快乐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体育技术等问题。 3、在2018年9月,我组成员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旨在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大胆尝试,首先成员自己撰写教学设计,再进行小组研讨,取优取精,形成定稿进行试讲,请其 他成员、校骨干教师及领导进行听评课,结合大家意见再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再试讲,再修改等过程,不断改进体育游戏组织形式活动方法,使课堂教学中的小游戏真正体 现让学生乐学,易掌握。 4、2018年9月,我结合前边开展的观摩课、同课异构课活动进行了“教学反思之我见”研讨。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负责人:吴清桃 负责人所在单位:九寨沟县第一小学 课题组参与成员:席兰梅郑代美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 本次小课题从2013年4月开题至2015年4月结题,历时12个月;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逐步开展: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2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3--4月) 从开题至今,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有关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记录、收集、整理工作,并形成了“常见错例集”;同时,我们将完成第二阶段分析错例出错原因的工作,将形成“学段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和“单元易错题小卷”三项成果。具体进展情况如下:(一)实时、映像记录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作业中常见的错例,整理成“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作业常见错例集”。常见错例的收集要求如下: 1.对象及范围:小学数学作业、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书和练习册中常见的错题。所谓常见错例,主要是指本班有15%以上的学生出错的习题。 2.收集方式:带课数学教师,用照相机及时将学生作业中的错例拍下

来;然后将其电子文稿存下来;课题组负责老师每月负责收集、整理一次。 3.成果:2015年1月之前,课题组老师将自己负责年级的、本学期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整理,并制成“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集”,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方式存档。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在,我们课题组已经完成了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课题组老师将每位带课老师收集的错例进行了再次的优化和集中,最终形成了每个年级约30道典型错例、六个年级共计约200道的典型错例,制成了电子版和纸质版两个版本的“数学作业常见错例集”,包括:一年级常见错例集、二年级常见错例集、三年级常见错例集、四年级常见错例集、五年级常见错例集和六年级常见错例集。(二)分学段(小学低段、中段和高段)对常见错例进行分析、解析,完成“学段常见错例分析报告”。 完成了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后,课题组成员分学段,即:小学低段(一二年级)、中段(三四年级)和高段(五六年级)对每个学段学生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了分析,并完成了“小学低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小学中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和“小学高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三份材料,在分析报告中,我们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1.本学段,学生数学作业常见的错例有哪些类型? 2.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出错原因是什么?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模板【精选】

课题中期报告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自从课题开题以来,为了提高理论水平,加深对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性的理解,本人经常积极参与年级的集体备课、组内研讨课等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的机会,紧紧围绕“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对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活动和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了实实在在的研究,这一阶段,本人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合理搭配小组成员,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开展。 在上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没有严格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只是简单的按照座位,将前后4人指定为一组。由于小组成员能力、学习、性格等等因素参差不齐,导致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小组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过大,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强。 在这学期开始的一个星期中,我集中进行了小组建设。因为合作学习,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分组问题,这也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得到有利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为了让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必须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在进行小组建设时,我遵循了以下原则: 1.分组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异、性别等因素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同时也要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 2.分组方法: ①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以4人为单位,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利于两人对学,四人群学,八人共同体学习的需求。人数安排合理,成员异质结对,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帮扶成长。小的问题对学交流,难的问题群学或共同体解决,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②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我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③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从。各种角色分工并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④适时进行组间调整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如果不平衡,甚至出现较大差异时,就要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使之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二)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开展。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一直在不断思索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学习任务适宜于小组合作学习?这些学习任务需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呈现?怎样在问题中体现?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和学习任务有效结合?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光山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中期报告 立项编号J C J Y14160 课题名称如何保持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策略的研究学科分类小学英语 主持人黄兰兰 所在单位北向店完全小学 填表日期2015年6月29号 光山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制 2015年6月15日

中期检查活动提示: 中期检查活动主要是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讨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重点是反思、归纳、深化、细化。中期检查活动建议由县区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集中组织,或由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如何保持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于2014年12月在学校立项后,为加强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施水平和研究质量,2015年6月15日,县教科所一行几人来我校进行了中期检查和指导,并严格对课题进行了认真检查和指导。 检查时间:2015年6月15日 地点:北向店乡完全小学 评议专家:徐稳、李劲松、刘彦 参与人员:黄兰兰、裴晓燕、裴丹、徐冉、金晶、宋卫兵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以内,(可加页)。 一.前一阶段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提高认识。 理论指导实践,学习转变观念。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纲要》和《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充分地认识到没有“教科研,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没有课题研究,就没有教师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且还深深地感到“保持小学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有效途径。因此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总结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统一了认识。为了更好地从事课题研究,我们不仅以研代训,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而且还多次邀请县、乡优秀老师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他们每次的精心指导,真知灼见都推进了我校课题研究的健康成长。 (二)完善课题措施,强化研究基础。 课题组成员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现状比较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是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英语教师稀缺,非专业英语教师事倍功半,只得应付教学;二是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思想僵化,教学模式落后,为了成绩逼迫学生死记硬背,使得小学生早早的就产生了畏惧心理,甚至闻之色变;三是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只学不用,缺少交流的氛围,死板的汉语式英语课堂渐渐地使学生都默认的学习了哑巴英语。我们课题组针对这种现状,加强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三)立足研究方向,落实研究措施。 自本课题研究开始以来,我们以课题负责人黄兰兰老师为主导,具体负责课题的布臵分工,监督、考察、汇总、评解。课题组各个教师都积极参加,分工明确,从不同角度,对同一课题内容进行搜集、汇总、实践、比较、总结。协商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撰写课堂教学艺术的心得体会。至今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入研究,克服重重困难,一直以课题研究的预期设计方案和目标进行研究,并不断总结经验,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时调整课题研究措施的策略,加强对保持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策略研究的有效性进行研讨。 1. 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新课标培训。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图书资料和现代网络资源,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新课改等现代教育理念。并通过网络观看小学英语名师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等视频资源,替身自身的文化修养,开阔自己的教学视野。 2.摒弃传统观念,立足课堂教学,设计有趣的课堂,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化。“设计贴近生活、生动形象、实在有趣的英语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设愉快教学情境,寓教于乐。”这是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致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备课的核心内容。在课堂上我们通过学习和借鉴,大胆创新,坚持最大限度的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以引导学生自学取代“填鸭”;以活动教学取代死记硬背,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模式为学生开辟一片应用英语的新大陆,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来”,继而使他们由“怕学”变为“乐学” 3.深入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归纳学生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为了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准确找到学生不大喜欢英语课堂的原因,我们采取了调查、座谈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找出了学生不喜欢英语课堂的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