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第一章语法单位

【主要内容】

一、语素

1、语素的定义。

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是语素。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象“琵琶、葡萄、蜈蚣、马达、沙发、罗嗦、萨其马、乌鲁木齐”等多音节的语素是很少的。

2、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

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不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

3、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

位置固定的语素叫做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前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末尾出现,后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的开头出现。前置定位语素后头不能有停顿,后置定位语素前头不能有停顿。自由语素都是不定位语素,粘着语素有的是定位语素,有的是不定位语素。

4、汉字与语素的关系

汉字和语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时候,一个汉字代表几个不同的语素,例如:

(音)乐≠(快)乐

(开)会≠(不)会

盘(子)≠盘(货)

有的时候,同一个语素用不同的汉字来代表。例如:

吧=罢

算=祘

脉=脈

此外,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例如“葡、萄、馄饨、蜈、蚣”。有的汉字本身虽有意义,但是在多音节单纯词里,它们只代表没有意义的音节,不代表语素,例如“马达”里的“马”和“达”,“沙发”里的“沙”和“发”。

二、词

1、语素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是词。所有的词都可以看成是由语素组成的。

2、由一个语素形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更多的语素形成的词叫合成词。

3、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成为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称为不成词语素。

三、词组

1、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合成词),词和词组合成词组,最简单的词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词组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是句子的一部分。

2、根据词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可以吧词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

3、层次分析法与中心词分析法。

4、词的结构类与功能类。

四、句子

1、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句调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如果一个语言形式的前头或后头没有停顿,那就不是一个句子。

2、从结构上看,句子可以分成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主谓句是由主谓结构形成的句子,非主谓句是由主谓结构以外的构或是单个的词形成的句子。

3、从功能上看,句子可以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称呼句、感叹句五类。

【主要问题】

1、朱德熙先生依据能否单独成句,将语素分为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但语素最基本的功能是构词,而不是构成短语或句子,语素可以跨越自身的构词功能,而直接成为短语或句子的组成成分吗?

2、朱德熙先生还提出了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的概念:“有些语素和别的语素结合时,位置是不固定的,有时在前,又是在后,位置固定的语素交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同样,因为语素和语素只能组成合成词,或者是一个语素直接成词(成词语素)。但语素和语素决不能组合成词以上的语

法单位,但《语法讲义》对此的表述比较模糊,只是提到语素和语素结合时,但并未说组合成什么。当然按我们一般理解语素和语素只能组合成词,可从所举之例来看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这又怎么理解?例如“吗”、“呢”,作者认为是后置定位语素,但“吗”、“呢”和别的语素结合时,这个组合体已经超越了词的范围,是否可以认为“吗”、“呢”是以词的身份进入句子的,而并非语素?

3、一个语素经常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那么着几个义项就有可能分属不同的功能类别。例如“老”“子”“化”等,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们既可看做是定位语素,又可看做不定位语素。“理化”、“化工”中的“化”是定位语素,这种现象怎么解释?

4、作者认为“最”只能前置,不能后置(没有“Ⅹ最”的格式),但“世界之最”、“中华之最”中的“最”却只能看做是一个后置成分。

5、朱德熙先生在讲句子的功能分类,对疑问句的说明是:“疑问句的作用在于提问,它本身无所肯定,也无所否定,所以没有真假的问题。”但众所周知,疑问句是根据句子的语气划分出来的,只要带疑问语气的句子都属疑问句。因此,反问句也是疑问句,然而反问显然是有所肯定或否定的。

6、朱德熙先生对祈使句的说明是:“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听话的人做某事。”但“不要说话了!”之类也是祈使句,但表示不要做某事。

7、“啤酒”、“苹果”、“莎翁”、“贝帅”、“费城”、“加州”等,它们只能进行单向替换,并且前一音节都是音译字,都是指外语中相应的人名、地名,后一音节都是汉语成分,怎么确定这类词语的语素情况?

8、实词、虚词的划分是否有意义?代词和副词到底是实词还是虚词?

【补充】(吕叔湘《汉语语法问题分析》)

语素有三方面的问题:大小问题、异同问题以及与汉字的对应问题。

1、语素的大小问题。

有很多双音节词,里边是两个语素还是一个语素可以讨论,例如“含胡”(比较含混、胡涂),“什么”(比较这么、那么、怎么),这是语素大小问题,即语素的切分问题。

2、语素的异同问题

一个语素可以有几个意思,只要这几个意思联得上,仍然是一个语素。例如:“工”有工作、技术、精巧等意思,都联系得上,只是一个语素。如果几个意思联不上,就得算几个语素。例如:“公”有共同、公平等意思,又有公[侯]、公[婆]、公的[母的]等意思,这两组意思联不上,就得算两个语素。

有时候,几个意思联得上联不上难于决定,例如:快速、锐利的“快”和愉快、痛快的“快”,这就是语素的异同问题。

3、语素与汉字的对应问题

【研读心得】

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按照语言系统的层级性把语法单位分为语素、词、词组、句子四大类,并分别对各自的分类情况、特点和用法进行了描写。我们要学会掌握四种语法单位的定义、适用范围、之间的区别以及界定方法。朱德熙先生根据汉语的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的特点,在讲汉语语法体系时,主张以词组为本位的原则,他认为词和词组之间是一种组成关系,而词组和句子之间则只是一种实现关系,词组本位比起词本为和句子本为更具简明性和严谨性。这在区别以往的词本位和句子本位上体现出很大的优越性。

第二章词的构造

【主要内容】

一、句法的词法

1、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两部分。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内部构造,以词作为基本单位;词法研究的是词的内部构造,以语素作为基本大薿问。可见句法和词法是属于两个不同平面上的东西。

2、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有重叠、附加、复合三大类。

二、重叠

在研究重叠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重音、变调);

(2)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

(3)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三、附加

1、把词缀粘附在词根上的构词方式叫“附加”。

词缀都是定位语素,有前置的,例如“第一”“第二”的“第”;也有后置的,例如上边举着的“着”“子”“们”之类,我们管前置的词缀叫前缀,管后置的词叫后缀。

2、词缀都是定位语素,因此所有的不定位语素,我们都不把它看成是词缀。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它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性、式、自”的情形不是如此。

四、前缀

汉语的前缀主要有:初、第、老。

五、后缀

汉语后缀主要有:子、儿、头、们、的、着、了、过。

六、复合

1、复合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成分组成合成词的构词方式。用符合方式构成的合成词叫复合词。汉语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和句法结构关系一致的。主要有五种类型: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

2、复合词和句法结构的区别:

(1)复合词的组成成分可能是粘着语素,也可能是自由语素。一般来说,组成成分里有黏着语素的格式都是复合词,不是句法结构。不过这是就不定位粘着语素说的,如果是定位粘着语素,整个格式也可能是句法结构,整个格式是复合词。

(2)后一个音节是轻声的格式是复合词。如果读轻声的音节是定位语素。整个格式也有可能是句法结构。

(3)不能扩展的是复合词,能扩展的是句法结构。

(4)句法结构的意义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意义的综合,复合词的意义却不一定能从组成部分的意义看出来。

七、复杂的合成词

如果直接成分本身不止一个语素,合成词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在分析复杂的合成词的时候,要注意语素之间的层次构造和构词方式。简称是一种特殊的复

合词,可分为减缩式和紧缩式两种格式。

八、并立式复合词

1、并立式复合词指的是下面这类格式:

说啊笑的三三两两

三天两头直来直去

跌跌撞撞任劳任怨

跑跑跳跳搁不下放不下

一板一眼你一句和一句

无依无靠一会出一会进

2、并立式复合词和联合结构的区别:

第一、联合结构的项数是没有限制的,换句话说,是可以扩展的,并立式复合词限于两项,不能扩展。

第二、联合结构的语法功能跟他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基本上一致,并立式复合词的语法功能跟他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不一定一致。

第三,从意义上说,联合结构的每一项都是实指的,而且各有其独立的意义,整个联合结构的意义等于各项意义的综合。并立式复合词的每一项的意义不是实指的,而是比况性的,整个结构的意义不是各项组成成分的意义的机械的总和。

【主要问题】

1、“看看”、“个个”、“清清楚楚”之类是重叠构词吗?

“看看”是由“看”重叠而来的,它属于动词重叠方式;“个个”是量词重叠;“清清楚楚”是形容词重叠,这些都是构形现象,而不是构词现象。因为“看看”是对“看来说,只表示短时貌,却并未成为新词,其余“个个”、“清清楚楚”之类情形相同,并且像“看看”、“个个”、“清清楚楚”等是不可能作为单词收入词典的。

2、并立式复合词到底是复合词,还是一种固定形式?是否可以看做固定词组?

【研读心得】

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从研究词的内部构造(即语素是怎样组合成为词的)出发,为我们介绍了复合词的三种构造方法:重叠、附加、复合,还介绍了复杂的合成词和并立式复合词这两个全新的概念。但在这中间,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比如说:减缩式复合词与紧缩式复合词的判定标准;并立式复合词和固定短语的区别等。作者对这些问题也没有交代一个完整的答案。我们另外还要注意单纯词和合成词的界定问题,复合词和词组的区分问题等。

第三章词类

【主要内容】

一、分类目的

主要是为了讲语句结构,不同类的词或短语在语句结构里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吕叔湘《汉语语法问题分析》)

二、分类依据

1、不能是词的意义,因为表示同类概念的词,语法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战争”和“战斗”都是表示行为,可是“战争”是名词,“战斗”是动词。

2、不能是词的形态,因为汉语不像印欧语那样有丰富的形态。

3、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分类,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这个词在句法结构里所能占据的位置。

4、词类是反映词的语法功能的类。但是根据语法功能分出来的类,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共同点。

三、划分词类的实质

划分词类实际上就是根据可观察的外在特征推断词内在的语法性质(表述功能)。所以,严格说,分类实质上就是去发现类、识别类。(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

四、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分出来的类。因此,同类的词必须具有共同的语法功能,异类的词必须具有相互区别的语法功能。因为同类的词有不同的个性,所以大类之下可以分出小类来,例如动词例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因为异类的词之间也可以有某些共性,所以大类往往可以归并为一个更大的类。例如动词

和形容词都能作谓语,都能受副词修饰,可以合起来称为谓语。

五、兼类

1、下面情况不属于词的兼类现象(陆剑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1)同一类词用于不同的句法位置上,而且同类词都能这样用,因而这种用法就列入词的功能之内,不看作词的兼类。

(2)不同类的词具有部分形同的语法功能,不看做这类兼那类或那类兼这类的兼类现象。

(3)临时借用,不看做兼类现象。

(4)意义上毫无联系的同音同形词不看做兼类词。

2、根据研究、运用的不同需要,对兼类词可以下不同的定义(陆剑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1)从本体研究的需要出发,定义为:指同一个概括词兼有两种词类特性的词。即同音同义而词性不同的词。

(2)从汉语教学的需要出发,定义为:指同字形、同音且意义上有极为密切关系而词性不同的词。

(3)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出发,定义为: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上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

六、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1)从功能上看,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和谓语,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分。

(2)从意义上看,实词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处所、时间等等,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

(3)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

(4)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

(5)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成员的大类。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的列举成员的不很大的类。

七、体词和谓词

实词包括体词和谓词两大类。体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一般不作谓语;谓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同时也能做主语和宾语。

【补充】

一、划分汉语词类标准的依据(陆剑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1、词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如作主语、谓语等;

2、词跟词组合的功能,如前加“不”、“很”或后带“了”、“着”等;

3、词所具有的表示类别作用的功能,实际就是词的语法意义,如计数功能、指代功能、连接功能等。

二、词类是概括词的分类,而不是个体词的分类。

【研读心得】

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讲了词类划分、词类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兼类等问题。又与汉语的词缺少明显的形态变化,因此汉语词类的划分不能依据词的意义,也不能依据词的形态,只能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即词和词之间的结合能力。说的准确点,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它所能占据的语法位置的综合。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此的(语法)分布。词类的划分标准不是绝对的,而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因为不可能把词类的全部语法特点都拿来作为分类的标准,只可能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因此选择的分类标准不同,划分出来的类的范围就不会完全一样,但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由此建立起来的词类在语法功能要有足够多的共同点,同时跟别的词类之间又要有足够多的不同点。总之,要能够充分的反映出词的分布情况,划分词类的目的是把与发行之相同或相近的词跪在一起,

同一个词类的词

的语法功能不一定完全相同,不同的词类的词的语法功能也不一定完全不同,这就引申出词的共性、个性和兼类问题。词的兼类和词的活用是两个比较难区分的问题,历来学术界对它们的划分标准也众说纷纭,没有一个一致的意见,因此要特别注意。

第四章体词

体词包括:名词、处所词、方位词、时间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以及一部分代词。

一、名词

1、名词的语法特点是:(1)可以受数量词修饰。(2)不受副词修饰。

2、名词可以按照它与量词的关系分为五类: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

二、处所词

1、处所词是能做“在、到、往(wàng)的宾语并且能用“哪儿”提问,用“这儿”指代的体词。

2、处所词包括:地名、可以看成是地方的机构、合成方位词。

三、时间词

1、时间词是能够“在”“到”“等到”的宾语,并且能用“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指称的体词。

2、时间词都表示时间,但是表示时间的词不一定是时间词。例如“已经、刚、忽然”是副词;“时间、时候、功夫”是一般名词;“一会儿、半天、两年”是数量词;都不是时间词。

3、“今天、星期一、三点钟”表示的是“时点”,即时间的位置、时间的早晚。“一会儿、半天、两个钟头、两个月、三年”表示的是“时量”,即时间的长短。

四、方位词

1、方位词可以分成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两类。单纯方位词包括“上、下、前、后、里、外、内、中、左、右、东、西、南、北。”

单纯方位词加上“边(儿)、面(儿)、头(儿)”等后缀造成合成方位词。

2、单纯方位词都是粘着的,合成方位词大部分是自由的。

3、方位词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处所,但是“上、中、下”有时不表示实在的处所。

五、数词

数词包括:系数词、位数词、概数词、好些、若干、半等。

六、基数和序数

数词有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基数表示数量多少,序数表示次先后。例如“三”是基数,“第三”是序数。

七、系位构造

系位构造是由系数和位数两部分组成的复合词数,两部分之间是相乘的关系。例如:

二十=2×10

五万=5×10000

“十”和“多少”只能做位数词“万”和“亿”的系数。

八、系位组合

几个系位构造按照位数由大至小顺序排列造成的数词结构叫做系位组合。系位组合的几个系位构造之间是相加的关系。例如:

三千五百=(3×1000)+(5×100)

九、复杂的系位构造

如果系位构造的系数部分或位数部分不是一个单纯的数词,而是一个数词结构,这样的系位构造叫复杂的系位构造。复杂的系位构造有以下几类:(1)系数部分是一个简单的系位构造:二十万,五千万,一百亿。

(2)系数部分是并列的数词:两三千、七八万(表示概数)。

(3)系数部分是一个系位祝贺:二十五万,九千五百零三万。

(4)位数部分是“万万”。例如:“两万万”。

我们把“两万万”分析为“两/万万”,不分析为“两万/万”。

十、“二”和“两”的区别

十一、概数词

1、概数词“多”和“来”充任系位组合的末一项,跟它紧邻的前一项必须

是简单的系位构造。

2、由“多”和“来”组成的系位组合或是放在量词之前(一千多个,十来个),或是做位数词“万”和“亿”的系数(一千多万,十来亿)。由“多”组成的系位组合是自由的,由“来“组成的系位组合是粘着的。

十二、量词

量词是能够放在数词后头的粘着词。量词可以分成以下七类: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不定量词、临时量词、准量词、动量词。

十三、数量词

数量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修饰名词。由数量词充任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有同位关系,因此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修饰语可以代替整个偏正结构。例如:五张=五张纸,两间=两间屋子。数量词是体词,但是同时又有谓词性,因此戳了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之外,也能做谓语。

十四、区别词

1、区别词是只能在名词或助词“的”前边出现的粘着词。单音节区别词不多,常见的有:金、银、男、女、雄、雌、公、母。双音节区别词的数量比较大,例如:彩色、袖珍、野生。

2、“共同、自动、长期、局部”除了修饰名词和组成“的”字结构以外,还能做状语,例如:共同协商、自动进行、长期相处、拒不解决。我们说这些词兼属区别词和副词两类。“初级”是区别词,“高级”“低级”则是形容词,因为能受“很”修饰。“慢性”“良性”是区别词,“酸性”“弹性”则是名词,因为可以做主宾语(带酸性、有弹性)。

3、包含区别词的格式有的是词,有的是词组。以“男”“女”为例,“男人、女人、男孩儿、女孩儿、男车、女车、男宿舍、女宿舍”不能用“的”字扩展,是词。“男医生、女医生、男运动员、女运用员、女部长、女工程师”可以扩展,是词组。

【主要问题】

1、《语法讲义》中说:“谓词有的时候也能受数量词修饰,例如:

三分懊恼,七分忌妒。

有两种快,一种是快而不好,一种是又快又好。

但当谓词前面出现数量词修饰时,它的性质是否与原来的相同,例如“两种快”中的“快”与“非常快”中的“快”具有同一性吗?

2、怎样区分哪些动词已经转变成名词(兼属两类),哪些动词只是可以“名用”,还没有转变成名词。

【研读心得】

体词主要包括名词、方位词、处所词、时间词、区分词、数词、量词以及一部分代词。掌握各类词的特点、功能、意义,并且注意名词和量词、名词和处所词、数量词和形容词的区别问题。

第五章谓词

【主要内容】

一、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1、谓语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两类。凡受“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的谓词是形容词。凡不受“很”修饰或能带宾语的谓词是动词。

2、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也能带某些类型的宾语,其中最常见的是:

(1)表示时量、动量或程度的宾语:休息了一会儿|醒了两回|大了一点儿。

(2)表示运动重点的处所宾语:飞昆明|来北京|去学校。

(3)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存现宾语:新到了一批货|来了个客人|死了父亲。

我们把这几种类型的宾语称为准宾语,把一般宾语称为真宾语。

3、动词和形容词里都有一部分可以重叠。有的形容词除了可以按照形容词的方式重叠之外,还可以按照动词的方式重叠。例如:

高兴:高高兴兴~高兴高兴

舒服:舒舒服服~舒服舒服

漂亮:漂漂亮亮~漂亮漂亮

热闹:热热闹闹~热闹热闹

这些词兼属形容词和动词(不及物动词)两类。

二、动词分类

1、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在于所带的宾语不同。不及物动词只能带准宾语,及物动词除了准宾语之外,还能带真宾语。

2、体宾动词和谓宾动词

只能带体词性宾语的叫体宾动词,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叫谓宾动词,有的谓宾动词可以带体词性宾语。

3、名动词

名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是:(1)可以充任准谓宾动词的宾语,(2)可以受名词直接修饰。

4、助动词

助动词是真谓宾动词里的一类。包括:“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得、要、敢、想、应该、应当、该、愿意、情愿、乐意、肯、许、准、(不)配、值得”等等。助动词有以下一些特点:

(1)只能带谓词宾语,不能带体词宾语;

(2)不能重叠;

(3)不能带后缀“了”“着”“过”;

(4)可以放在“~不~”的格式里;

(5)可以单说。

三、动词重叠式

概括的说,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的量。所谓动作的量可以从动作延续的时间长短来看,也可以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看。前者叫做时量,后者叫做动量。

四、动词后缀

1、动词后缀“了”表示动作的完成。

2、动词后缀“着”表示动作或变化的持续(已经开始,尚未结束)。

3、动词后缀“过”表示曾经发生某事或者曾经经历某事。

五、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1、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性质形容词包括单音节形容词(大、红、快、好)和一般的双音节形容词(大方、干净、规矩、伟大)。

状态形容词包括: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小小儿的。

(2)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干干净净(的)。

(3)“煞白、冰凉、通红、喷香、粉碎、稀烂、精光”等。

(4)带后缀的形容词。例如:黑乎乎、灰不溜秋、可怜巴巴。

(5)“f+形容词+的”形式的合成词(f代表“很、挺”一类程度副词):挺好的、很小的、怪可怜的。

2、从语法意义上看,性质形容词单纯表示属性,状态形容词带有明显的描写性。从语法功能上看,这两类形容词也有很大的区别。性质形容词作修饰语远不如状态形容词自由,无论定语或状语都是如此。

六、谓词的体词化

1、在现代汉语里,谓语性成分转化为体词性成分的主要手段是在谓词性成分后面加上助词“的”造成“的”字结构。

2、古汉语里跟助词“的”相当的语法成分有两个,一个是“者”,一个是“所”。“者”字加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头造成体词性成分,“所”字加在及物动词前头造成体词性成分。在现代语里,由动词性成分组成的“的”字结构可以指动作的施事,也可以指动作的受事。在古汉语里,“者”字结构大都指施事(食者),“所”字结构大都指受事(所食)。从这一点看,可以说“者”和“所”的功能合起来正好相当于“的”的功能。

3、在现代汉语里主谓结构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体词化。一是在整个主谓结构后头加上助词“的”造成“的”字结构;二是在谓语前边加“所”字之后再组成“的”字结构;三是在主谓结构后头加“的”字。

【主要问题】

1、5.2节中讲动词的分类时说:“有的动词能放在‘~给你’的格式里(送给你、交给你),有的不能(*走给你、*唱给你)”,“走给你”“唱给你”单说确实不成立,但在“走给你看看”“唱给你听听”中都是可以说的,可见,“走给你”“唱给你”是一种粘着性的结构,缺乏自主性,但在更大的单位例可以出现。

2、5.8.4中说“我要喝水”的否定形式是“我不要喝水”,但在普通话中,

陈述句中的“要”的否定说法也可以是“不想”,所以“我要喝水”的否定形式也可以是“我不想喝水”。

3、“许”“准”的词性问题。

5.10中把“许”“准”说成是助动词,举例有:

考试的时候不许看书

不准攀折花木

但也有这样的句子:

他不许我看书

人家不准你去

“许”“准”后便可以紧跟着名词或人称代词,这时,这两个词是否应该理解成是一般的动词,而不是助动词?

4、“别”“甭”的词性问题

助动词一般能放在“X不X”的框架里,也能够单说,但“别不别”“甭不甭”都不能成立,“甭”也不能单说。因此,这两个词应为副词呢?还是助动词?

5、后缀“了”和“过”

“了”和“过”不但可以与动词结合在一起,它们还可以出现在句法结构后边,例如:

把草拔干净了再上肥

你几时说清楚过这个问题?

这时“了”和“过”都是置于动补结构之后,它们只能是虚词(时态助词),不可能是构词成分的词缀。

6、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分问题。按定义,能带宾语的是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的是不及物动词,问题在于宾语的范围:是不是动词后边的名词都是“宾语”?要是这样,汉语里得动词就真的像有些语法学者所说,很少是不及物动词的了。如果把“宾语”限于代表受事者的名词,那么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分别还有点用处,但是“受事”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规定。

【研读心得】

在这一章,我们要掌握动词、形容词的用法、功能、特点,并且要注意动词

和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动词和副词的区分和兼类问题,以及形容词和区别词的区分问题。

第六章代词

【主要内容】

一、代词的性质和分类

1、代词是实词里的一类。就语法功能说,有的代词是体词性的(我,你,他,什么),有的是谓词性的(这么样,怎么样)。我们把它归为一类,是因为代词跟一般的体词和谓词不同,都有替代作用。

2、体词性代词包括人称代词、一部分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多会儿”。谓词性代词包括“这么、那么、这样儿、那样儿、这么样、那么样、怎么、怎么样”。

3、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类。

(1)人称代词。主要包括: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咱们、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儿。

(2)指示代词。主要包括:这、那、这会儿、那会儿、这儿、那儿、这么、那么、这样、那样、这么样、那么样。

(3)疑问代词。主要包括:谁、什么、哪、哪儿、哪里、怎么、怎么样。

(4)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疑问代词有的时候不表示疑问,这有两种情形:第一是表示周遍性,即表示在所涉及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这一类句式里常常有“也、都”之类副词,有时还用“无论、不管”等连词跟“也、都”呼应。这样用的疑问代词必须重读。例如:

咱们这个地方什么都有。第二是用疑问代词来指称不知道或者说不出来的人、事物、处所、时间等。例如:我记得谁跟我说过来着。这一类用法的疑问代词只能读轻声。

【主要问题】

1、6.9.3中有一个例句:“那咱们别去了”,朱德熙先生认为“那”表示“要是那样的话”的意思,但他却把“那”分析为主语,“那”在这里是主语吗?

【研读心得】

严格的说,代词并不是一个独立统一的词类,代词实际上是从实词各类中把一些具有临时称代功能的词抽出来形成的一个特殊类别,与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词类不再一个平面上。要注意代词的分类,以及各个代词的特点、性质、适用范围。

第七章主谓结构

一、主语和谓语

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可以从结构、语义和表达三个不同的方面来观察。

二、时间主语和处所主语

由时间词和处所词作主语的主谓结构有两大类,比如:

A B

今天是中秋今天下午开会

八号是星期三晚上会下雨

北京是首都教室里在上课

兰州在黄河边上墙上挂着地图

在A类里,谓语陈述主语所指的时间或处所本身。这类格式跟名词或代词作主语的主谓结构没有多大区别。在B类里,谓语表示某种事件或状态,主语指明事件或状态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三、受事主语、与事主语和工具主语

主语指受事、与事或工具的主谓结构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主语往往是有定的或周遍性的;

第二、谓语往往是复杂的,就是说不只是一个单独的动词。

四、谓词性主语

由谓词性成分充任的主语有两种类型,比较:

A B

干净最重要干干净净的舒服

教书不容易大一点儿好看

游泳是最好的运动天天练才学得好

他母亲病了是真的先别告诉他比较好

我们知道,名词表示事物,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变化,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在A类格式里,充任主语的谓词成分本身虽然仍旧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等等,可是跟谓语联系起来看,这些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等已经事物化了,即变成了可以指称的对象。跟A类格式不同,B类格式里的主语没有事物化。充任此类主语的谓词性成分不是指称的对象,而是对于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陈述。这种区别反映在A类格式的主语可以用“什么”指代,而B类格式里的主语只能用“怎么样”指代。我们把A类格式里的主语称为指称性主语,把B

类格式里的主语称为陈述性主语。

五、谓语的类型

谓语主要包括:体词性谓语、形容词谓语、由动词“是”组成的谓语、主谓结构作谓语。

【主要问题】

1、7.4.2中讲谓词性成分充任主语时,举例有“天天练才学得会”,这个句子是主谓结构吗?还是条件关系复句的紧缩形式?

【研读心得】

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主要概括了主语和谓语的不同类型,以及各个类型之间的特点和区别。首先要注意主谓结构和述宾结构的区分问题。其次就是要注意主谓结构在形式上的一些特征:第一、在正常情况下,主语的位置总是在谓语之前;第二,主语可以是体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谓语一般总是由谓词性成分充任;第三,主语和谓语之间可以有停顿,这个时候主语后头还可以加上“啊、呢、吧、嚜”等语气词跟谓语隔开;第四,主语和谓语之间可以插入“要是、如果、虽然、即使”等连词。第三和第四两点说明主语和谓语的联系时比较松的。第五,谓语部分可以比那换成反问句的形式。最后要注意谓词性主语、体词性谓语、主谓结构作谓语,以及“的”字结构充任主语或谓语组成的判断句这几种类型的特点。

第八章述宾结构

一、述语和宾语

1、述语和宾语之间意义上的联系是各种各样的。例如:

(1)宾语是动作的受事:擦玻璃|吃苹果

(2)宾语是动作的施事:来客人(了)|住人

(3)宾语是动作凭借的工具:洗冷水|抽烟斗

(4)宾语是动作都产生的结果:盖房子|写信

(5)宾语是运动的终点:上广州|进医院

(6)宾语表示动作延续的时间:住三天|等一会儿

有的动词充任述语时表示使动意义,例如“晒太阳”是让太阳晒,“跑马”是使马跑。

2、及物动词作述语,能带真宾语,也能带准宾语;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作述语,只能带准宾语,不能带真宾语。有些形容词能带真宾语(巩固国防、严格手续),应看成兼属形容词和及物动词两类。

除了及物动词外,许多粘合述补结构(即不带“得”字的述补结构,如:写完、打碎、拿出、送回)也能带真宾语。

二、主宾语和施受关系

1、主语不一定是施事,宾语也不一定是受事,不能把主语和宾语的区分理解为施事和受事的对立。

2、主语、谓语是句法概念,施事、受事、与事等等是语义概念,两者虽然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不能混同。

三、粘合式述宾结构和组合式述宾结构

1、述宾结构可以分成粘合式和组合式两类。粘合式述宾结构的述语是单独的动词(不带补语和后缀),宾语是单独的名词(不带定语),凡不复合以上条件的述宾结构都是组合式述宾结构。

四、处所宾语和时间宾语

1、广义的处所宾语指所有由处所词和处所词组充任的宾语。狭义的处所宾语专指表示趋向或位置的动词性成分后头所带的由处所词或处所词组充任的宾语。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5篇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5篇 导语:国学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来的一种传统文化。我喜欢国学。因为他能告诉我们许多受益匪浅的知识,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国学经典的读后感5篇文章,仅供参考!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5篇《国学经典》是一本传扬中国经典文化的书籍。书虽然小,其中的知识和道理可真不少。 比如在经典要义这一章里有许多名言警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如实回答。所以我们不知道的就是要说不知道,好请教别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这句话的意思是:万物的生长意境是最值得观赏的。我们应当多去观赏一下各种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水是灵动的,代表了变通,比喻聪明的人;山是沉稳的,代表了沉静,比喻仁德的人。 比如,在故事这一章里,许多故事都带着大大小小的道理。《曾子杀猪》这个故事是说人要诚实守信,不要去欺骗别人。我们也千万不要从小养成了欺骗别人的坏习惯。《网开三面》这个故事主要说了我们要学会宽容别人,如果我们宽容了别人,以后别人就会帮助我们。《子罕睦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因为,谦让了别人,别人就会敬重你。

让我们一起来诵读《国学经典》吧!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5篇“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有幸学过《国学经典》之后令人博雅情趣,开阔视野。读的是中华文化精品,领略的是人类文化精华,重温的是文化精髓,坚定的是中华复兴的信念。虽然里面节选的一些经典名著各篇的经典段落语句,但读过之后有一种想读原文原篇的欲望。 该书中《论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荀子》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务焉。”等等,都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句。有的名著,在学生时代老师已讲解过,由于当时未认真理解记忆,许多知识已忘记得差不多了,但学习《国学经典》之后又让我重温了这些名著名篇,更让我去较深入了解了与之相关的内容。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国

语法讲义.docx

《语法讲义》读后感 本学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想做笔记梳理知识点,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来讲,这可能是由于在大一时期长期处于被《现代汉语》支配的恐惧所造成的。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是语法学界最有权威的一部语法学著作,读这本书时,大部分是熟悉的内容,尽管熟悉,但是以前这些语法知识,我头脑中是混乱不成体系的,因为我一直对语法方面不太敏感。读这本著作时,每读一部分,就会梳理清楚一些。读完之后,虽然忘记的也很多,但是我还是觉得收获不小。本篇读后感我想从这些内容的归纳,收获以及启示、还有存疑的地方这三点来完成。 一、语法讲义的主要内容 《语法讲义》这本著作分为了十八章来讲,分别就语法单位、词的构造、词类、句型等内容做了多方面,具体的阐释。下面主要是对一些主要章节具体内容的归纳阐释。 第一章为语法单位,从语素、词、词组、句子等最基本的语法内容讲起。在这一章里我了解到了语素作为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有单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自由语素、粘着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等不同方向上的分类。词是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它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在区分是不是词的时候,朱德熙先生归纳了目前存在的三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能不能单独成句、语言成分活动能力的强弱、扩展法等三种方法来判定是不是词,朱德熙先生指出,这三种方法其实是有着各自不同的缺陷的,比如在划分“铁路”、“白菜”、“理发”等词语时,都不能根据其中单一的标准来划分,否则就会出现歧义。所以我们在划分一个词的时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本章中,朱德熙先生还讲到了词组,并具体阐释了词组的几大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连谓结构。并通过举例“我们班有许多外国留学生”来介绍了层次分析的具体应用以及二分法。在本章中,朱德熙先生还指出任何句法结构都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观察,一个看句子的内部结构,一个看语法功能。本章的第四节是句子。本节中介绍了句子的分类,从结构上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从句子的功能上看,又可以把它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称呼句、感叹句五类,朱德熙先生指出,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错综的,因此这五类句子有交叉的情形。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为词的构造,主要讲了几种词的构造的主要类型。如重叠式、附加式、前缀、后缀、复合式等类型的词的构成方式,并细化了其中的一些分类,比如重叠式副词中的基式,附加式中区分一些附加式词语与复合词的辨析,后缀中的副词后缀、状态形容词后缀、“的”与“得”的区别等。并对一些复杂的合成词,以及特殊的复合词中的紧缩式与减缩式进行了区分。并对并立式复合词进行了具体阐释。 第三章从大的层面上讲述了词类的知识。本章首先介绍了划分词类的几大依据:词的意义、语法功能、形态变化三大方面划分,但朱德熙先生指出,实际上根据词的意义来划分词类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虽然词的语法功能和意义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是我们在划分词类的时候,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来划分。在印欧语系中,比较适合运用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而汉语由于缺乏形态变化,只能通过词的语法功能来进行分类。除此之外,本章还讲到了词的共性与个性,词的兼类等内容。朱德熙先生还指出,汉语的词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并具体阐

高二英语完整语法讲义解析

高中英语必修五各单元语法讲解 第一讲过去分词做定语和表语 1.English is a widely used language. 2.He threw away the broken cup. 3.This is one of the schools built in 1980s. 4.Prices of daily goods bought through a computer can be lower than store prices. 单个过去分词作定语,常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 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常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spoken English = English which is spoken terrified people = the people who are terrified an organized way = a way that is organized affected area 灾区 = the area which is affected stolen culture relics = culture relics that had been stolen the book recommended by the teacher = the book which was recommended by the teacher printed articles = articles that are printed 定语 1) Doctor John Snow was a well-known doctor in London. 2) John Snow told the astonished people in Broad Street. 定语 表语 3) He got interested in the two theories. 4) Neither its cause, nor its cure was understood 表语 Past Participle as the Attribute Past Participle as the Predicative表语定语 1.terrified people 1.people who are terrified 2.reserved seats 2.seats that are reserved 3.polluted water 3.water that is polluted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1000字作文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1000字作文 多读书,读好书是市委的倡导,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行为习惯。因为读书是工作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而书是最 好的老师。 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级。我认为可以 将这五种需求简而言之为物质和精神层面需求,人在物质需求得以 基本满足后,更多追求的是精神的满足,精神越富足满足感越强, 而这一满足离不开读书。 我很幸运,有一帮文友,他们善于小说、散文、诗歌、书法、绘画、摄影、收藏等,他们纯粹执着,好学善思,充满了人文关怀, 我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被感染和浸润。我们定期聚在一起,谈观 念讲感受,各抒己见,海阔天空。国学作为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国 有学术,它既是中华文明的最好形态,也是中国学术的源头发轫, 更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精神家园,自然会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谈论 话题。 我是一个物欲感不强的人,所以更趋向精神层面的愉悦。读书让我很享受,读书让我与时代同步,读书让我与老公共修,因为他也 是一个喜欢读书和思考的人。 读书是没有止境的,正如我们的政务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读书却是有境界的。首先,要身心合一。要静心而读,在喧嚣中 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一把椅子,一 杯清茶,一本书,一个人,一盏灯,手不释卷,但却惬意满足。其次,要书人合一。读书不仅要坐得下来,还要读得进去,要能沉醉 其中,乐而忘忧。比如读韩愈《进学解》中的千古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很有感悟:做任何事都是一分 耕耘一分收获,天上不会掉馅饼,天道酬勤,工作如此,人生如此。第三,要天人合一。读书到一定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700字范文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700字范文 中华名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用文字记录来,就成了一本本的国学经典。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学经典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读后感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

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读后感2 《增广贤文》是一本好书,它不但读起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故事生动有趣,以格言的形式讲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也是教我“做人的准则”。 《增广贤文》中的许多精辟的格言警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这些格言警句都蕴藏着前人丰富的智慧。 读了《增广贤文》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百读不厌。特别是:“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则《贤文》让我听后肃然起敬。它的意思是小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小乌鸦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的父母。

英语语法讲义

前言 第一章英语的时态 第一节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第二节一般过去时 第三节一般将来时: 第四节现在完成时 第五节过去完成时 第六节将来完成时 第七节现在进行时 第八节过去进行时 第九节将来进行时 第二章动词 第一节系动词 第二节助动词 第三节短语动词(动词短语):起动词作用的短语第四节非谓语动词(动词短语) 第三章独立主格 第四章虚拟语气 第五章感叹句 第六章从句 第一节名词性从句 名词性从句一:引导名词从句的连接词 名词性从句二:名词性that- 从句 名词性从句三:名词性wh- 从句 名词性从句四:if/whether引导的名词性从句第二节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一: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二: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三: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四:介词&关系词 定语从句五:as, which 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六:关系代词that 的用法 第三节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一:地点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二:方式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三:原因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四:目的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五:结果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六:条件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七:让步状语从句 第七章形容词和副词 第一节形容词: 第二节副词 第八章主谓一致 结束语

前言 首先,我们简要讨论一下要不要学习英语语法的问题。 中国目前现阶段主张英语语法可以不学的人往往这样说:“我们中国人,如果智力正常,从小就会说汉语,能遣词造句,没见过哪个小孩先学语法再学话的。再说,英语讲得多了,有了语感,语法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 本人个人认为这种实践出真知的说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正确性,不可完全否认。但我仍主张学一点英语语法理论。 语法,实际上就是给你语言整体上的语感(规则),学习语法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获得解释语言现象的鱼,更重要的是要让你知道如何用语感去钓语言深层的鱼。 就目前而言,我认为通过学习英语语法,求得对英语的整体感觉非常重要。以前初高中我们只是学习一些语言点,语言现象,最高级的也只是学习了一些独立成块的构词造句,而从没有在空中俯瞰英语语法的脉络和走向,从而造成了盲人摸象,重复记忆,使学生在各个细微的语法现象间迷了路! 英语语法书很多,学习英语语法的方法也不少。但是学好一样东西,根本没有绝对好的方法。如果号称包治百病的医生,要么是庸医,要么是骗子。事实上,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尝试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归根结底,语言就是规律和例外的组合!!如果两三年内你能把所有的语言规范和所见的语言特例都积累下来,你就是语法精通者! 第一讲英语的时态 在这里我先声明一点,有许多同学都要问,也有许多老师问我,时态是基于动词用来表达英语里的基本时间逻辑概念的高级语法,时态的基础-动词你都没有讲,更别说构成英语句子的名词,形容词,代词,副词了,你讲什么时态?怎么讲?岂不是无米之炊? 在这里大家先明确一点,就是在座的各位都已经不是英语的初级学者,而现阶段存在主要问题不是什么细节问题,而是有没有一个良好的,过硬的基础框架问题! 英语语法里的时态,是随口就说,动笔就有的东西,如果这种基础都不过硬,不管你掌握了多么高深的词汇,多么华丽的句式,都会因为把漂亮的砖瓦错误地放置在了没有根基的建筑结构上,最终都会变成一堆废料! 这就好像盖一栋楼,没有哪个人会说我们先要漂亮的砖瓦,在要稳固百年的混凝土结构!因为都知道,结构不牢固,砖瓦会塌下来砸人!而结构牢固,添置漂亮的砖瓦只是时间和积累的问题! 明白了这层关系以后,我们就正式开始我们的语法课程:英语时态。 在开始讲解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英语一共有几种时态? 英语一共有16种时态:(见表)

读国学诵经典心得体会

读国学诵经典心得体会 最近,我们都在学习国学。我也读了一本书名叫《国学经典》。读完了这本书,我不由得发出一些感叹。 这本书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两个部分。第一单元主要讲的是节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句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意思是:历观前代王朝和古老的家风,往往勤俭节约意味着成功,奢侈浮夸意味着失败。是呀,这句话用于我们现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节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它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用心,我们就会想出节约的好办法。你瞧,这是我和姐姐想出来的: 1、将用剩的小块肥皂收集起来,做成了大块肥皂。 2、把雨水收集起来,用来浇花。 3、把没有用完的作业本合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新本子。 怎么样?这些节约的办法你用过吗?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第二单元主要讲的是强自信。“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选自于,《孝经。圣治章》。意思是: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都一样的得到天地之气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但只有人最为尊贵。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有很多人自己没有发挥出来罢了。我就把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发挥出来了: 1、我把字写得很好。 2、我的作文常被老师称赞。 3、我的舞蹈跳得很不错哦,还获得了证书。

瞧!我的优点和特长很多吧!相信你也一定有很多优点和特长,赶紧发挥出来吧! 第三单元主要讲的是智慧。“知者创物”。这是《周礼。冬官。考工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由有智慧的人设计发明。用智慧来 解决问题的人也很多,下面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贺龙同志在紧 要关头让战士们扔掉草帽,使敌军自相残杀。包公运用智慧,使用 了计谋,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还有许多的例子……就不一一说明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之柱和心灵家园。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 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共同 的使命。 记得读中学时老师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长,我们学了一个星期,却一点不感到累。在这一周里我们被故事的内容 深深吸引着,作者的文笔是那样的流畅、优美,用词是那样的精辟,凄美的情节让我们为之而动容。后来在课外,读了王勃的《藤王阁序》,更是爱不释手,其文章情文并茂,奔放自然之势,读来摄人 心魄,其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千古绝唱,让我感山川是那么的壮美,意境是那样的深远,有一种想投身 于大自然中,去过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冲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 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不可否认,国学之“中庸之道”,也确实影响并发生过中国社会历史上某些被现代人认为丧权辱国的事实。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封 建礼教,也确实是麻痹老百姓思想维护封建贵族利益的一种精神枷锁。但是,1817年,拿破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并不软弱, 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此话一出立即产生了轰动效应。尽管当时拿破仑的预言离现在是那

国学经典读后感(15篇)

国学经典读后感(15篇) 国学经典读后感第1篇: 以前是一个很骄傲、很爱炫耀的孩子,从不懂什么叫谦虚,就拿一个故事来说吧! 一次,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级刊物上,高兴地告诉了父母让父母分享的欢乐。他们听了后不住地夸,但也不住告诫:“不能骄傲哟!”哪里能听进去,因为早已被骄傲给“驾驭”了! 就在兴奋的同时,的性格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变得更加骄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谁的作文写得好时,就在他们比面前炫耀,若不顺心便“发挥”出暴躁的脾气;和同学们聊天时也会炫耀的“光辉”史……就和同学们比了下去,最终到了一个朋友都没有了,心里却想:不就是妒忌作文写的好吗?还不想和你们在一齐呢!从此骄傲成了瘾,暴躁成了性,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彻底改变了。那次测验,原本以为只要一动笔,就能写出一篇文章,可是错了,上午两节课,居然才写出了一个题目几句话,结果可想而知,不仅仅受到了教师的批评,还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实,他们都语重心长地对说:“孩子呀!记住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千万不能骄傲啊!”就不名其中的含义。 自从校掀起了“诵读了《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也进取地参加活动并被《国学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异常是冯异的谦逊把给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

矩,为人谦逊。异常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仅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一样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道理不但使学会了戒骄戒躁,并且还让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仅使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仅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此刻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一半的负担。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使与骄傲绝交,与暴躁断绝,最终又让走上了正直、谦虚、诚实与爱国的人生征途,大家都来从这本书里感悟真谛吧! 国学经典读后感第2篇: 爸爸在政府上班,妈妈是教师,家庭条件比较好,以前是一个很骄傲、很爱炫耀的孩子,从不懂什么叫谦虚。自从经历以后,深深的懂得了。就拿一个故事来说吧! 一次,的作文被语文教师高度评价,刊登在学校和教室宣传栏上,高兴地告诉了爸妈,让他们分享的欢乐。他们听了后不住地夸,但也不住告诫:“不能骄傲哟!”哪里能听进

语法讲义(简单句+祈使句)

简单句: 1)主+ 不及物动词例如:I work. 如:这些动词常见的有:appear, arrive, come, die, disappear, exist, fall, happen, rise, act, come, go, work, last, grow, fall, cry, blow, disappear, appear, rise, ring, reduce, read, look, listen ,break等等。 如:The students work very hard. She apologized to me again. The accident happened yesterday evening. 核心思想: 1.因为不能够接宾语,所以接了宾语就错了。没有被动语态 2.可转化为及物动词,加了介词就好了。有了被动语态,但有例外:belong to就没有。 3. 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完成而非被动。The fallen leaves, the grown trees, the risen sun. 4. 而现在分词表示进行,the rising sun, the falling leaves. 2)主+ 系+ 表例如:John is busy. 常见的联系动词:be, look, feel, seem, appear, smell, taste, sound, turn out become, get, grow, turn, fall, go, come, run 核心思想:系动词是后边可以接形容词的动词。还有半系词之说:smell, feel, sound, taste, look.和appear, turn out, 都没有被动语态。 3)主+ 及物动词+ 宾例如:She studies English. 核心思想:及物动词后没有宾语就是错误的句子,其过去分词表示被动;而现在分词表示主动,进行。如:The letter written in English is from England. The parents raised (抚养) their baby are busy with some cleaning. 4)主+ 谓+ 间宾+ 直宾 例如:His father gave him an apple。 通常的结构是:V. +近宾+远宾 一介词是用于两个宾语之间。 (1) 接to 构成双宾语的:give, lend, bring, show, tell, write, send, hand, teach, offer, sell, promise, pass. He gave me a watch. He gave a watch to me. (2) 接for 构成双宾语的:buy, make, leave, do, choose, order, sing, win My mother bought me a toy yesterday. My mother bought a toy for me yesterday. (3) 接of 构成双宾语的 I will ask him a question. I will ask a question of him. 二某些动词必须加介词才能够构成双宾语结构 (1)加of构成accuse, warn, inform, rob, cheat, remind, cure, persuade, convince They robbed me of my watch. He was accused of having committed crime. (2)加for构成:ask, forgive, punish, praise, excuse, search, scold, thank, mistake, Please excuse me for being late. (3)加from构成: prevent, discourage, save, keep, protect, stop, free, distract, He freed me from debt. He was protected from being hurt by his step-mother. (4)加with构成:furnish,provide, favor, bother, supply, help, present, trust, arm, charge, He provided me with a job. A special one: explain He explained the reason to me. He explained me about the reason. offer sb. sth.= offer sth. to sb. furnish sb./sth. with sth.= furnish sth. to sb./sth. supply sb. with sth. = supply sth. to /for sb. provide sb. (with) sth. =provide sth. to/for sb. 5)主+ 及物动词+ 宾+ 宾补 例如:Time would prove me right. 英语中,有些动词接了宾语之后,还需在其后加上一个词或短语来补充说明其状态、特征、身份、动作等,使得句子意思完整。这种“宾语+宾语补足语”结构叫作复合宾语,其特点在于宾语与宾补具有逻辑上的主谓或主表关系。归纳起来,复合宾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主+ 及物动词+宾语+名词(或代词) 该结构常用到的动词有:name, find, call, make, elect, find, choose, think, leave, keep, consider等。如: We call this kind of flower rose. They made/ elected him monitor. We found him a suitable man for the job. You must keep it a secret. B、主+ 及物动词+宾语+形容词 常用于该结构的动词有:think, believe, find, leave, drive, make, keep, leave, turn, wish, get,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500字作文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500字作文 记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为一步弘扬名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引领我校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 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奋学习,自强 不息的优良品质,学校定于这个星期五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这天清晨,同学们早早来到教室,个个精神抖擞,背起了弟子规,老师还让我们演练几遍,并叮嘱我们比赛时不要紧张。叮铃铃,上 课铃响了,这也意味着诵读比赛开始了。我们排好队,慢慢走出去。来到阶梯教室门口,我们紧张的等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 我听到报号老师叫:“现在是五年级一号班级出场。”我们怀着忐 忑不安的心情进了场。等所有人入场后,只听见沈鹏拿起话筒说完 了总序,接着,全班一起背完了“入则孝”,沈鹏又背起“泛爱众”中的第一排,全班同学有起伏的背完了“泛爱众”,这一章。诵读 完后班长用口令整整队,并向评委敬礼,接着,我班便出场。紧接着,其他班级也进行了诵读比赛。这次比赛,让我知道了一些重要 道理。总序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 八章的内容,我基本能按要求做到,但少数部分仍欠缺,如,父母 讲道理时,嫌??拢?庋?兔蛔龅父母教,须敬听。感谢学校给了我这 好的机会,让我明白,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我一定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宋词300首》。随手一翻,我发现我家墙上的字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在这本书上,一下子就爱不释 手了。天天读,天天背。 刚开始我背的很慢,妈妈见了,便和我一起背。妈妈不愧是大学生,指导背诵很有方法,她让我按词牌名去背。我先背《如梦令》,因为她节奏明快,短小精悍,非常好背。如吴潜的《如梦令·江上 绿杨芳草》:“江上绿杨芳草,想见故园春好。一束海棠花,昨夜 梦魂惊扰。惊晓,惊晓,窗外一声啼鸣。”这首词中“惊晓,惊晓...”的节奏令我大感兴趣。诸如此类的还有“休扫,休扫,管甚

国学经典读后感1500字左右

国学经典读后感1500字左右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从国学经典中感悟师德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说的创始人,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偶像、中国文化的代表。 中国人因为孔子而骄傲和自豪,外国人因为孔子而研究中国,“孔子学院”于是成为许多国家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尤其是研究中国的古人和今人的学术机构。孔子的经典语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论语》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

语法讲义

Lecture 28 Existential Sentence Teaching objectives: 1.Getting to know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existential sentences; 2.Getting to know the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 in existential sentences; Lecturing: 1.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existential sentences: There + be + NP + locative/ temporal adverbial W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s the “notion al” or “real subject” that determines the number in verbs. 2.Notional subject is usually a noun phrase with indefinite specific reference. 3.Predicator in existential sentence includes forms of the verb “be”, finite or non-finite, simple or perfective. Modals and semi-auxiliary can also be used in the predication. There are also semantically-related verbs that can act as predicator in an existential sentence, including “exist, live, stand, lie, come, go, walk, emerge, develop, happen, occur” , etc. 4.Non-finite existential clauses: There to be and there being. There to be, used as prepositional complementation, especially after the word “for”; it can also be used after a certain verbs as object including “expect, mean, intend, want, like, prefer, hate”, etc. There being, used as subject and adverbial. Lecture 29 It-Patterns Teaching objectives: 1.Getting to know types of It-patterns; 2.Getting to know the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s in It-patterns. Lecturing: 1. Empty “it” Empty “it”does not refer to anything. It is meaningless and is chiefly used as formal subject in sentences denoting time, place, distance, and atmospheric conditions. And it is also used in sentences denoting a general situation. Besides, it can also be used in some idioms and idiomatic expressions. 2. Anticipatory “it” Anticipatory “it” is used in sentences with a nominal clause as subject or object. To make the sentence balanced, the subject is usually shifted to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and using formal subject to take its place. This kind of extraposition is more frequent than its natural position. 3.“It” as introductory word of cleft sentences The general pattern of a cleft sentence is: It + be + focal element + that-/ who- clause

《语法讲义》读书记录材料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第一章语法单位 【主要内容】 一、语素 1、语素的定义。 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是语素。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象“琵琶、葡萄、蜈蚣、马达、沙发、罗嗦、萨其马、乌鲁木齐”等多音节的语素是很少的。 2、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 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不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 3、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 位置固定的语素叫做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前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末尾出现,后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的开头出现。前置定位语素后头不能有停顿,后置定位语素前头不能有停顿。自由语素都是不定位语素,粘着语素有的是定位语素,有的是不定位语素。 4、汉字与语素的关系 汉字和语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时候,一个汉字代表几个不同的语素,例如: (音)乐≠(快)乐 (开)会≠(不)会 盘(子)≠盘(货)

有的时候,同一个语素用不同的汉字来代表。例如: 吧=罢 算=祘 脉=脈 此外,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例如“葡、萄、馄饨、蜈、蚣”。有的汉字本身虽有意义,但是在多音节单纯词里,它们只代表没有意义的音节,不代表语素,例如“马达”里的“马”和“达”,“沙发”里的“沙”和“发”。 二、词 1、语素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是词。所有的词都可以看成是由语素组成的。 2、由一个语素形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更多的语素形成的词叫合成词。 3、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成为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称为不成词语素。 三、词组 1、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合成词),词和词组合成词组,最简单的词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词组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是句子的一部分。 2、根据词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可以吧词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 3、层次分析法与中心词分析法。 4、词的结构类与功能类。 四、句子 1、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句调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如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以下是关于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一) 谈到国学经典,我心十分澎湃,所谓国学,就是一国之所术也,这也必然与我们的古圣先贤紧密相关。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 ·

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国学圣贤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所以, ·

国学经典的读书笔记

国学经典的读书笔记 导读:国学经典的读书笔记范文1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论语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济济,读大学出来的她们基本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并利用假期练习书

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收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我教毕业的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例如,到中学学习压力大,厌学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要求她们必须死记硬背文化知识。而是建议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面去发展,一个爱绘画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发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国学经典的读书笔记范文2 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孟子的这样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富。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让我早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它更让我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