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3+X”高考看高中化学教学

从“3+X”高考看高中化学教学

从“3+X”高考看高中化学教学
从“3+X”高考看高中化学教学

从“3+X”高考看高中化学教学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张衍军

2002年,山东第一年实行?3+X?高考,分析2000年浙江、江苏、吉林三省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依据2001《考试说明》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应从以几方面加以注意。

首先,加强双基教学,夯实基础,优化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突出知识的前后联系,把强化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风。

2001年的《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的测试目标中指出: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一个特点。同时提出:考查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很难形成。在关于考试范围的说明中明确指出:理科综合测试与单科考试的测试目标具有一致性,都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专门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不同的是……因此试题的呈现形式以学内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所占比例较小。同时理、化、生的考试内容与单科《说明》相同。这就明确了高中化学的教学和高三的复习,还应以抓住本学科的双基为重点;同时重视学科内部的知识联系的教学;充分利用好教材和?两纲?(大纲、考纲),看好自己的门户;教学中努力贯彻:把学生原有知识区转化为现有知识发展区的方法。就2000年浙江、江苏、吉林三省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以下简称试题)中对化学的考查来看,100余分的试题内容,与化学相关的设问共有16个,即5、6、7、8、9、10、11、12、13、14、23(1)(3)26、27(1)(2)28。总的来说:难度小、分值大、学科间综合少。只有第8题结合生物知识、28题结合物理的气态方程来解决,共计23分,并且属于较简单的题目。另外如试题中第11、12

题,分别看似有生物、物理的知识问题,但学生凭借生活知识与经验,会很快转化为简单的化学问题进行解决。由于分值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风,特别是对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一定要教育学生养成全面分析的良好习惯,当然要做到分析全面也就离不开学科内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

其次,加强与物理、生物教师的联系,重视对物理、生物问题用化学视角进行设问与解释。

从《说明》的要求看,在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一条中提出:学习自然科学的……必须懂得自然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测试这个目标的试题有的需要理、化、生其中一门学科的知识就可以回答;有的需要动用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的知识来回答,尤其是以现实问题立意的试题,因为现实问题是综合的。在考试范围部分中明确:对于学科间综合的题目来说,一般是回答一道题需要同时运用物理、化学、生物中2—三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再看试题,第8题、25题综合生、化知识;11题、28题的第(3)问综合理、化知识;另外23题、27题解答是需要两个学科的知识,但是题目的呈现,却是以一个题目多角度设问的方式。基于以上要求和试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前面提到的看好自己的门户;二是要与物理、生物教师加强联系。进行定期的交流,相互听课学习;提示与指导学生对物理、生物问题进行有意识的用化学视角分析、设问;教师做指导的有心人;学生成为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实践者。由此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是,注意即不要一味地给学生大的、难的学科间综合题,又要适度给予一些相关的科技资料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化学视角对资料、图表的分析。

《说明》在考试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还具体提出:?1、能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2、能读懂一般性科普文章,并能根据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结论。?试题25题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目标。在整个试题中出现涉及看图解决的题目有42分。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知识不断更新,养成经常看书、读报的习惯,特别要留意科普文章;还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图、表教会学生看图、表的方法,尤其是对那些曲线图、数字表格,要会找准其物理意义及变化规律,学会从中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也要有选择的给学生推荐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科普文章,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悟的目标。切忌为了所谓的综合,去漫无边际的给学生一些大综合题、难题而加重学生负担,得不偿失,因为这样的题目只有在保送生测试题中见过!

最后,必须加强基本实验的教学,突出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分析和对简单实验定量处理能力的培养。

在《说明》的测试目标对实验的要求是:?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并

把目标分为: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能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在试题中,直接与化学有关的实验题目有:8、13、14、25,共38分。特别是25题,即考查了材料阅读的同时,又把生物与化学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完成能力进行了较全面的考查。题目看上去并不难,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但是据国家考试中心提供的试卷分析看,得分率并不高。其原因与平时做实验少、社会实践经验不足有直接关系。因此还是回到前面提到的:要适当给学生阅读一点科普文章;关键是该学生做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做;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各种资料上的实验题,一要精选,二是只有条件,就要让学生做或教师演示,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以上是通过学习《说明》,分析考题,结合自己的经验的一点体会,有不妥之处

还望批评指正。

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动机调动方略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张衍军 2000年1月15日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学生能否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优劣的内因,然而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教师的培养,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渠道是贯串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利于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本文意在把自己一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探讨体会拙书于此,以求得各位同仁的指点。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有的教师平时表现工作认真,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比较强,而教学效果却并不多么令人满意。我们学校教导处通过听课、讨论一致认为:制约教师教学效果的因素固然很多,其中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良好学习动机的教学设计是关键。良好的动机能引发兴趣,浓厚的兴趣会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思维过程,养成对知识探索的精神,发展创新的能力。达到了这一目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学生课业负担也就大大减轻,学生的厌学情绪也可以得到抑制,这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不断的重温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并不断地联系教学实践加以运用;与此同时还要认真研究自己所面对的不断变化的学生实际,有一种动态的意识,积极吸收新的教学思想、方法来丰富教学过程和教学艺术。再就是要学习和善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教师能否自如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化能力地体现。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实验的体会介绍如下方略供参考。

一、充分利用形体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常说‘有的人眼睛会说话’,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在课前的认真备课外,到了实施课堂教学的阶段,形体语言地运用就向演员上舞台一样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具体来讲可利用的形体语言大体包括:1、穿着打扮要做到朴素大方,给学生以成熟感和信任感,减少给学生带来的不必要注意分

散,如:有的教师能做到新换的一件衣服、理了一个新发型等较大变化

时,总是在课前先到学生中间走一走,这样课上学生就会大大减少注意力的分散;古人所说的?老要精神,少要板?还是有一定道理的。2、眼神、表情、情绪、手势、站姿等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也对调动学生学习动机起着重要作用。眼神能给学生以肯定和信任,不断的环视,可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刻都感到教师的对自己的关注;情绪通过表情、语言来体现对学生的关怀、信任和教师对知识的熟练程度、给学生以信心。心理学家说过?我们要学会用二十种以上的语调说‘你过来’?,就是这个道理。运用的好,他可以带给学生思考、信心、力量、情感的体验和成功的感受;另外手势、站姿、教师在讲台上的位臵等在把学生拉近距离、引起注意和给学生带去愉快、消除课堂紧张与疲劳方面都显得十分重要。比如常常站在讲桌一侧与呆板的站在讲桌后要好;身体略微向前倾斜酒会给学生以亲切感。

二、制定合乎实际的教学目标,进行适时而合理的评价,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暂时学习动机,保持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正确动机指向。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是把知识进行系统罗列,笔者认为通过备课,要达到把教师从?知识播放器?变成为知识处理系统的展示,而这种处理系统的可行性,取决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由简单又辛苦的在大脑建立?知识图书馆?的接受方式变为愉快、能动地知识认知过程,并在其中探索学习的方法和建立知识处理程序。为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应该符合渐进性原则,即:要准确确立学生的现有知识发展区,找到学生的个别发展区,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即层次教学);还应该有以给学生以竞争意识和成功感受为目的,而不是针对少数学生以选拔为目的的激励手段,在教学大纲的总目标下,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层次、不同知识内容,制定不

同的学生成功目标,努力做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最优教学法的目的,达到在一堂课上,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指向,积极地学习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总之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切合实际,是在课堂教学过程能否使学生保持良好学习动机的首要条件。我校王老师在高二的一节生物公开课上把植物生长的向光性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按照课本实验的过程,提问、讲解相结合,一堂课下来提问了20几位学生,并且学生绝大多数都能回答上来,师生互动积极,学生思考、讨论机会多。就是因为她提问的学生是与问题设计层次相结合的,这堂课就符合了渐进性原则,并应用了层次激励的手段,使绝大多数学生有成功地感受。同时由于把课本实验的分层次处理,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另外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适时做好评价,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所谓?适时?也就是评价要具有针对性(即针对学生实际、针对知识内容、针对不同学生、针对能力培养目标)、及时性(即评价手段如:提问、测试、练习、讨论、记分的分值等要符合心理学和教育学中的有关规律如:分散复习原则、减少遗忘规律、记忆恢复规律、因材施教原则)具体性(即评价手段要有具体目标指向、不同学生对评价目标都能明确自己的指向层次、能力培养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可控性(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过程调控,随时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评价和检测从而达到整个课堂,自始至终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情绪和思维的指向)。在这方面笔者曾经做过两个实验,从不同的方面作出了证明:一是在高二五班与化学教师配合,教师讲授了三个例题,课前提出课后要测验其中两个类似的题目看大家掌握的情况,准备抽测北边的两排,而课后实际上全部进行了批阅,对比两排满分率和及格率几平均分,北边两排分别比南边两排高出4.25个百分点、3.1个百分点、3.72分。很好地证明了暂时学习动机的作用。二是在2000年9月对高一学生进行入学学习心理辅导时,

当给1、2、3班讲课时我只提出结束时要考查大家的听课情况,而在给4、5、6班讲课时讲明了我要考查的方向和范围。最后评卷结果;1、2、3班答对率比4、

5、6班低2.6个百分点。

三、暗示、鼓励对学生的暂时学习动机地调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曾经再某报纸上见过这样一则故事:某校长在上厕所的时候与一学

生相遇,很是尴尬,于是该校长顺便问这一个学生叫什么名字,当学生回答后,校长笑着说:?我看过你的作文,很好,如果继续努力,定会成为一个作家。?而校长这句为了打破尴尬局面的话,却真正造就了一位作家,这不正是正面暗示的作用吗?因此说,我们教师不应吝啬几句鼓励、信任的暗示话语,它可能会成为学生终生收益的催化剂。暗示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它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这里介绍几种以供参考:1、课前暗示法:就是在课前有意识的利用可能的场合,如课外活动中、走在路上、对学生作业批改中的评语等等,对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地点评、施以能力的信任等方面的简单暗示,学生就会有信任感受,有成功表现的欲望,也会使学生体验到关怀、增强信心。更重要的是给课堂学习动机的形成埋下了伏笔。2、课堂的暗示途径:就是在课堂上调动形体语言、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利用知识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对全体和个别学生的暗示。现举几例加以说明,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眼神暗示,如对一个失去信心的学生投去较长时间的信任的目光,给予淡淡地微笑;还可利用提问暗示,如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通过引导让他回答上一个问题并给予表扬和肯定;也可以通过学生回答出错的问题暗示,如对学生讲:你有独到的见解,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看是否合理?不合理为什么?合理体现在什么地方?其中有那些是合理的地方?这些说法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保护学生地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是给学生以信任、成功的暗示,还是对其他学生积极思考地暗示。当然,方法和手段还有很多,

在此只是抛砖引玉而已,但是所有的暗示多以鼓励、信任为目的,无论何种正面暗示的结果也都必将给课堂带来积极的效果,并且在课堂上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学习动机。

四、现代教学技术地运用,给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前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正在更被广泛的得到应用,这给教师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笔者认为吸收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成分,积极而又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他具有更加形象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那么也就会更具有实效性了。

笔者只是在课堂教学这一过程中,进行了点滴的探讨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在此提出诣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和研究动机调动和培养如何应用于课堂教学,并为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贡献力量。有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2000年1月15日

巩固教学效果“七字方针”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张衍军

E-mail:zhang9045641@https://www.doczj.com/doc/ea3773415.html,

前言:本文主要针对教学效果巩固的途径进行分析,理论依据是巩固性原则、记忆规律、恢复规

律、及时性原则、分散优于集中原则和现有知识发区形成规律,据此来对设计教学过程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描述。按照:忆、读、讲、练、测、评、补(暂称七字方针)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来达到知识巩固,难度顺势,智力开发,思维启发,能力培养,创造发展,负担减轻,情趣提高的教学目的。其形成过程参考《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创新教育理论与艺术》,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经验和体会写成。期望与中学老师共同探讨和实践,应该说:不能称为什么新教学方法,更谈不上什么理论。因此也就肯定会有许多不足之处,也可能还不全面,还望广大同行批评指正。

一、巩固性教学“七字方针”的理解与应用:

忆顾名思义,是回忆,但在这里的?忆?既包含了原有知识的回忆,也包含了对原有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更重要的是他包含了对原有知识的升华和发展,使其从学生原有知识发展区转化成为现有知识发展区。回忆的内容包括与本节知识相关的知识点(这是我们常常忽视的),也包括上节所讲授的知识点。回忆的方法有:测试法、提问法、集体回答法、讲授法、阅读法。回忆时还应该注意进行知识的综合概述,形成对知识认知方法、思维方法的基本思路。关于应用的课型,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用到新授课上,这里还要提醒重视在单元预习课、习题课、讲评课后的回忆是同样重要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分散复习,它可以弥补教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现象出现。

读在这里指的是针对所学内容进行的阅读,既包括对课本知识的阅读,也包括由教师所提供的材料阅读,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日常生活中做有心人,注意积累和搜集与本学科相关的新发现、心理论等材料充分利用报纸、刊物等传播媒体,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及自学能力都是有益的工作。阅读的时机,即可以安排在预习,也可以安排在课前,还可以安排在课后,当然

也可以安排在一个单元的开头或结尾,这要看内容的长短、难度。材料提供的方法可以是印发、张贴、教师读学生听,也可以是教师有选择地讲述。材料的内容(特别

是理科),并不是以难或怪为标准,而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学的能力、读书的习惯、读书的方法为目的,因此可长、可短,不拘形式。这一点特别符合近几年《考试说明》中考查目的的要求,值得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从起始年级就开始抓起。

讲是我们所熟悉的课堂教学,既有复习课、新授课,也有习题课、讲评课和实验课;方法多种多样,随着课型、科目、教师的特点、学生组成的不同而不同,在此不多加赘述。只是提醒一点,就是不要把每一节课看成孤立的内容,前面提到的?忆?和?读?,以及每一节课后,在短期内的巩固,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练我们对此应该说非常熟悉,但是练的要求、时机、难度、内容却各不相同,在这里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和看法。练习从时间上讲分为:预习性练习,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达到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初步应用方法;即时性练习,指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针对重点和难点,向学生所提供的,以达到及时巩固知识、促进理解、培养能力、启发思维为目的的练习;巩固性练习,指教师在课堂结尾或课后设计的学生练习(或作业),它应当以巩固本节知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学习知识应用为目的。练习的内容选择要考虑以下原则:适应性原则,既要适应学生基础和能力,达到巩固、提高;还要适应所学知识的要求和大纲要求,达到练习题既不偏不怪,又有梯度;层次性原则,即

练习内容设计,贯彻有易到难的顺序,体现能力发展的顺序和思维容量顺序,明确不同知识层次学生要求标准和练习量的层次顺序,避免学生厌学情绪的滋长;及时性原则,即练习的布臵时间,突出对新知识、新方法应用和巩固的及时性。发展性原则,练习内容要避免和减少简单的重复,注重学生通过练习,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多角度的思维能力、解题方法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预见对后续知识学习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自主与指导相结合原则,提倡学生自主、独立的完成练习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练习中的难点的点拨、启发,对困难学生的具体指导,对练习完成情况的及时评价和分析;巩固性原则,即通过练习的布臵时间与内容,体现对知识、方法的巩固,从而把学生的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具体方法要注意:及时练习、及时讲评、延时恢复、分段复习、重点多次穿插。后三点是我们常常忽视的,也是造成学生高三负担重,教师讲过的、学生做过的练习,考试时仍然不会的原因之一。

测指的是测试、检测,但它与我们所说的各种阶段考试有所不同,其目的是检测两个方面:一是检测学生对刚刚学过的知识、方法的掌握情况,找出薄弱知识点、个别薄弱学生进行及时补救,同时也是对刚刚学过的知识的恢复与巩固,兼顾对后续将要学习中的连带知识水平的评估,还可体现对阶段知识的巩固与评价;二是教师对自我传授知识的方法、内容、过程的评价、调整、完善和弥补的重要依据。检测的时间可以是当堂课、下节课、一个单元、一个阶段的穿插进行;题量的大小视时间的长短来定。检查的方法可以是全体,也可以是部分的抽查,根据知识的地位和难度来定。检测的内容,有综合,也有独立,有类似,也有相同,具体根据时间间隔、知识体系来定,但一定要体现学生基础的针对性和完成

能力的群体性,那种把资料中的内容原原本本搬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评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评价的时机有:试卷评价、提问评价、练习评价、作业评价等。评价的原则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及时性原则,就是对检测、提问、作业等要及时评价;全体性原则,指评价要面向大多数,表扬大多数,以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典型性原则,是说对学生中出现的典型方法、典型成绩进行点名表扬和鼓励,来树立表率,对典型错误进行重点分析,来帮助学生本人的同时,教育大多数学生。负责性原则,指教师对学生测试成绩中的个别差的学生要有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责任感,不可挖苦和讽刺,更不能放弃;对大多数学生成绩差的检测,其责任应是教师教学效果或命题的责任,应敢于承担,做好解释,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决不可把责任完全推到学生身上。

补指对教学过程中不足的弥补,这里包括:对遗漏知识的补救、对知识遗忘的弥补、对能力和方法培养的弥补、对个别薄弱学生的知识补习等,对于?补?是我们教师经常忽视的一点,那些讲了还不会的现象地形成,这应该又是一个原因。补的办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讲解补偿,指针对大多数学生的补偿;练习补偿,是对知识遗忘补偿的有效方法;个别补偿,是对个别薄弱学生的个别薄弱知识的补偿,这一点,同时还能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另外还应包括对个别突出学生扩展知识面、提高能力和培养学科优秀人才的补偿。

二、?七字方针?的理论依据

提出巩固教学效果的?七字方针?,它符合心理学中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减少遗忘理论,也符合记忆恢复曲线的原理,因为及时的复习利于减少遗忘,短期内的复习可提高对知识遗忘的恢复效率。而其中对原有知识的回忆和补偿,又是现代教育者提出的:把学生原有知识发展区变为现有知识发展区的最佳途径。学生

的课外指向性阅读,是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也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条途径,同时还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习兴趣、认识自身责任的重要方法。当然?评??测??补?体现了巩固性、及时性、全体性原则和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的教育理论的应用,其中的方法和原则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责任的要求。

最后还要指出,巩固教学效果的?七字方针?并不是什么新的教学方法,但又是无论何种教学方法应用后,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所应该借鉴的有效途径。当然这里所说的?七字方针?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全部应用,而它是一个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方针,是一个课堂教学过程所必备的补充和完善。

附:实验教案(见下页)

实验教案第一页

谈“差生”教育方略

——写于班主任培训班

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现代人接受教育,按时间分为: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按施教的来源来讲,又可分为:人的教育、事的教育、媒体教育和自我教育,其中人的教育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育就显得作用突出了,而作为担负学生教育的组

织和实施者—班主任,作用也就更优为显得重要了。因此,本文主要谈一谈:关于中学阶段品行较差学生的教育方略,意在于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学生教育方法,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不辜负家长、社会、民族的重托。此乃个人的体会,肯定有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做“差”生工作应有的思想认识和须具备的品德首先,要正确分清?好学生?、?差学生?与学生的?好?和?差?’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好?学生,指的是学生在某些方面、某一时期或较长时期的优良表现,是在成长过程中思想认识水平的一种体现,并不是不需要教育了,另外,应该说在学生时期人人都有一个或几个表现好的侧面,只是存在没有外显、或受到抑制、或被一些不良的行为所掩盖而已。而我们班主任往往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或最重要的评价尺度来判定学生的?好?或?差?;所谓的?差?学生,绝大多数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认知水平在行为中不同程度的不良外显表现,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教育,决不是、也不会有从骨子里品行就?差?的学生。其实任何一个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表现出?好?或?差?的一些侧面,因此,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有一种全面分析评价学生的意识,用联系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针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教育,切忌以偏盖全的教育评价方法。既要相信学生中有某方面?差?或几方面?差?的学生,甚至有存在劣迹的学生;但又要相信不可救药的坏学生是极少的!

其次,班主任要树立一种?差?学生我能教好、差学生会变好的

信念。常说?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也可以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适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只有不会教育的班主任?。从某种意义上讲,班主任应该有能把?差?学生教育好的这样一种自信,因为:一

则班主任肩负着社会和民族未来人才培养的责任,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二则学生必竟年轻,处在人生的第三个教育时期,是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时期。任何一个?差?学都有可以改变的可能性,都是可以向好学生转化的。因此,班主任从思想认识上首先应该有这样的胆识和气魄。自从走上了教师岗位以后,我常常想起在读初一时,语文老师读过《人民文学》上的一篇文章,开头的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你愿意接受一个小流氓吗??当然,那时老师是从文章的写作角度来讲的。但是那位班主任对一个差生耐心教育的故事,一直深深影响着我班主任的工作,即:坚信我有能力教育好各种各样的?差?生。当然也必须承认由于学生的背景不同,班主任的经验、方法不同,可能没有完全达到教育目标,但相信:只要有这种信念,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差?生在你的教育下走向成功!

第三、班主任要建立一种对?差?生评价的平常心态。我们常常听到班主任对某某学生表现厌烦的话语,而其中多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在这里我要提醒注意,学习成绩?好??差?与品行有一定关系,但决不是成正比例关系。我们班主任除了在讲学习问题时要表扬成绩优秀,鞭策成绩后进的学生外。在其他的任何班级工作中,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平等,满足其安全的第一基本需要,这其中重要的包括辅导、谈话、表扬、劳动分配、对错误的批评、甚至包括班主任上课时的提问。我们应该抱定这样一种心态:班内的学生应该存在差别,但在接受做人的教育上是平等的。切忌对同样或类似的一件事情,表扬和批评上尺度不一样,让学习差的学生感到不公平。更忌讳诸如?你就是…??你…也不行?等过激的、把学生说成一无是处的语言。还要注意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也要在对比一下自己在这个时期的认知水平的同时,也看一看时代的变化,年龄大的还可以想一想,假如自己的孩子表现出?差?的时候我们希望他的班主任怎样?这即是一种换位,也是一种恢复自己平常新的心理矫正方法。

第四、确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现在教育家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受到广泛认同和实践,并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教育

中贯彻?以人为本?,一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的、需要尊重

和帮助的个体,各有其独立的特点。二要教育者以自己健全的人格教育

和影响学生,把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为最终目的。总而言之,要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新时代的学生,再依靠?老私塾先生?的办法,只能维持一段暂时的平安现象,实际上危机四伏,更谈不上?差?生转化。到头来,辛辛苦苦的工作,反而留不少学生的不理解、抱怨和不满。

第五、拥有一片对学生的爱心。人们常说爱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能是成功的教育。6月7日中央电视台,早新闻报道:现忙于进行小学校长培训、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达60年的特级教师霍茂贞讲的两段话很好:?我爱学生、相信学生、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再差的学生到了我的班,多则一个月,少则几个礼拜,都有进步?我们应该思考以下:?爱、相信、激励、帮助?怎样才能做到;?进步?得到了霍老师的认可,应该有多大,教师的观察应该有多细。教师对学生的爱,并不简单的体现在对学生的生活的关心,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真诚的话语、情感的融洽、相互的理解、做学生成长的向导。我原来有一句话:“同学们,我不怕你暂时的误解,但我要求得到你终生的理解。?现在看来已经过时了,应该力求学生理解的越早越好。要想法让学生理解教师的一片爱心,就要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和知识,研究当代学生的要求和需要,学习教育的语言艺术。

第六、建立、疏通一条情感交流的渠道,搭建几座坚实的沟通桥梁。学生既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又是一个与教师、同学、家庭、一定的社会范围、特定的

社会时期以及如今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媒体想联系的一个?点?。而这个?点?的?明?或?暗?受的到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四二一综合症?的存在,到了中学有些不良行为已形成或开始走向定势,这就无形之中加重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和教育任务的艰巨性。为此,我认为一定要疏通一条重要的感情渠道—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有了它,可以有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背景、了解学生的现在、了解学生的目标,进而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为达到此目的,还需要搭建几座桥梁,即:师生桥梁,它可以使班主任得到真实的学生思想和行为表现情况。(这一点有的学生把它称为老师的密探,这可能是学生的误解,也可能是教师对这些信息利用不当所至。)班主任家长桥梁,它可以让班主任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的情况。利于班主任更好的关心学生,在做到更有效地进行联合教育学生的同时,对家长的教育方法进行必要地指导。(不要有了问

题才叫家长、一有问题

就叫家长、更不要把家长当成状告学生的法庭或把家长当成宣泄对学生错误不满的目标。)师师桥梁,它指的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与学校管理人员之间的桥梁,它可以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在班上、在活动中的表现;同样也可以及时向相关人员介绍学生的总体表现,从而避免相关人员出现以偏盖全的误解。(这需要班主任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心理品质。)最后还要搭建一座班主任与社会信息媒介的桥梁,所谓与社会信息媒介的桥梁,就是要求班主任要多了解时事,跟上社会的发展。不要故步自封,要与社会发展同步,在人际交往的言谈举止之间,留心教育素材。并及时把那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素材,印入脑海,适时向学生宣传、指导。新的东西不需要精,但必须知,这样方可永远立于学生崇拜的行列。

第七、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一种积极的班级团体合动力;良好的班风,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历年高考题汇总

物质结构与性质(2014年-2019年全国卷) 1.[2019年全国卷Ⅰ] 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 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村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乙二 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 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 (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 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2.[2019年全国卷Ⅱ]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Sm—As—F—O组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sH3的沸点比NH3的___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_____。 (2)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比较离子半径F- 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 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_g·cm-3。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位于底面中心的原子2和原子3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全国卷Ⅲ] 磷酸亚铁锂(LiFePO4)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等 特点,文献报道可采用FeCl3、NH4H2PO4、LiCl和苯胺等作为原料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填“相同”或“相反”)。 (2) 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其中Fe的配位数为。

最新高中化学《电化学》教学设计精编版

2020年高中化学《电化学》教学设计精编 版

第一节原电池 一、教学目标 进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二、教学重点 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引入】 播放相关录像,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板书】第一节原电池 一、原电池实验探究 讲:铜片、锌片、硫酸都是同学们很熟悉的物质,利用这三种物质我们再现了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留给我们的历史闪光点! × 实验步骤现象 1、锌片插入稀硫酸 2、铜片插入稀硫酸 3、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 酸 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 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 (H+)如何变化? 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 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 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且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 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如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设计原电池呢? 请将氧化还原反应 Zn + Cu2+ = Cu + Zn2+设计成电池:

此电池的优点: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 其中,用到了盐桥 什么是盐桥? 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 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胶冻的作用是防止管中溶液流出。 盐桥的作用是什么? 可使由它连接的两溶液保持电中性,否则锌盐溶液会由于锌溶解成为Zn2+而带上正电,铜盐溶液会由于铜的析出减少了Cu2+而带上了负电。 盐桥保障了电子通过外电路从锌到铜的不断转移,使锌的溶解和铜的析出过程得以继续进行。 导线的作用是传递电子,沟通外电路。而盐桥的作用则是沟通内电路。 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正极反应:得到电子 (还原反应) 负极反应:失去电子 (氧化反应) 总反应:正极反应+负极反应 四、原电池中的几个判断 硫s 硫酸 硫酸铜 硫酸铜

全国卷高考化学选择题汇编

1.[化学常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铝桶中 C.可以使用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 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85%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叫做皂化反应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O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用AgNO溶液可以鉴别KC1和KI 5.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6、[离子方程]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0+SO22NH4++SO32-+H2O B.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加热:H2SO4+2Cl-SO2↑+Cl2↑+H2O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 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2Ba2++3OH-+Al3++2SO42-2BaSO4↓+Al(OH)3↓ 7.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2OH-+2H++SO42—=BaSO4↓+2H2O B.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H2O2:2MnO4-+5H2O2+6H+=2Mn2++5O2↑+8H2O C.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HC1溶液混合:Mg2++2OH-=Mg(OH)2↓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SO42— 8.[阿伏伽德罗常数]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molFeI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B.2L0.5mol?L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C.1molNaO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0.1mo 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N A B.1mol氯气分别与足量铁和铝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均为3N A

【化学】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含详细解析)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 ①②反应中消耗O2的量相等,两个反应也仅有O2作为氧化剂,故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A 项正确。①中H2O的H、O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故不作氧化剂,B项错;铜和钢构成原电池,腐蚀速度加快,C项错;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潮湿的空气的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项错。 2.(09安徽卷1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答案:A 解析: 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参加了反应,所以Cu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石墨作阴极,阴极上是溶液中的H+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A选项正确;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选项错误;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D选项错误。 3.(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0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 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2020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化学在巧在猜,不在磨,反应式都背下来,剩下的就是用巧劲猜,总共18个短周期元素,再就考个铁锌锰铜银,溴碘有机物,没别的什么,实验都要看一遍,难题都先写下方程式再做。 化学选择题向来可用技巧不多,因为题目多是“下列选项正确(错误)的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并且基本考查课本知识点,故而所谓的技巧并不多。然而近几年的高考趋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化学命题趋于广泛,特别是计算题,不需要同学们精确计算,只需要同学们正确的解析题意。这就造成,化学计算型选择题所提供的解题的思路也随之开阔。 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第I、II卷中都设置了一些可通过速解、巧解能完满作答的题目。在这方面,I卷中的数据运算题目更为突出。题目中虽然给出了有关的数据,但并不需对这些数据一步一步地进行计算,而是题干对它们的巧解来考查考生的思维的敏捷性。 例题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 B、3 C 、4 D、5 思维:我们知道87.5%比1小,所以左边系数相加必须大于右边系数相加,满足条件只有A。 例题2、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则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思维:苯环有6个取代位置,四氯苯相当于二氯苯,也是3个 例题3、38.4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mol B、1.6mol C、2.2mol D、2.4mol 思维:因为气体有可能是NO和NO2,正常的解法是,列出两个反应式,然后列方程组计算。其实不必,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全部生成的是NO计算出消耗量,假定全部是NO2,计算出消耗量,答案就在两个数值之间。选C。或者直接列总方程式计算,也快捷的多。

化学选修三高考题汇总

20XX年高考:29.(15分)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 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是;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

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29(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

As2S5。(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 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20XX年高考: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

-高考真题电化学

2013-2017高考电化学真题 1.【2017 新课标 1 卷】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 的是( )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2.【2017新课标2卷】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 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l3++ 3e- == 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3.【2017 新课标 3 卷】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 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x (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 0.02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 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 Li2S2的量越多 4.【2017海南10】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 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b电极b为阴极 B.阴极的反应式为:N2+6H++6e﹣=2NH3 C.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 D.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 5.【2017 北京11】(16分)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 (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取样时间/min 现象 ⅰ 3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ⅱ30 产生白色沉淀;较3min时量小;溶液红色较3min时加深 ⅲ120产生白色沉淀;较30min时量小;溶液红色较3 0min时变浅 (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高考化学生活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生活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生活常识选择题及答案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矾净化水是因为明矾的水解产物有吸附作用 B. FeCl3溶液腐蚀铜电路板的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 氨氧化法制硝酸的过程中有NO2生成 D. 氯碱工业中,NaOH是在阴极室中产生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4、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与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5、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 6、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7、生活中使用的塑料食品盒、水杯等通常由聚苯乙烯制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A.聚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B.聚苯乙烯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聚苯乙烯可由苯乙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D.聚苯乙烯单体的分子式为C8H8 8、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完整版)化学选修三高考题汇总

2009年高考:29.(15分)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29(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As2S5。(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2010年高考: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

高考电化学历年真题汇编练习版

2009-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化学基础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 +O 2+2H 2O =2Fe(OH)2; ②4Fe(OH)2+O 2+2H 2O =4Fe(OH)3; ③2Fe(OH)3=Fe 2O 3+3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 .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2.(09安徽卷?12)Cu 2O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 2O 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 +H 2O Cu 2O +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 .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 .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 2O 生成。 2.(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 6H 12O 6+6H 2O -24e - =6CO 2↑+24H + C .放电过程中,+ H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 2气体22.4 6 L 3.(09浙江卷?1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 —ion 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 + 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Li +2Li 0.35NiO 2 2Li 0.85NiO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 ? e -=Li + B .充电时,Li 0.85NiO 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 .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 .放电过程中Li + 向负极移动 4.(09广东理科基础?34)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 .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5.(09福建卷?11)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 3+ +2I - 2Fe 2+ +I 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 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 3+ 被还原 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 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6.(09广东化学?10)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 2(OH)3Cl 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 .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C .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放电 充电

高考电化学专题 复习精华版

第一部分 原电池基础 一、原电池基础 装置特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形成条件:②、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 ③、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 电 负极: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池 基本概念: 正极: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原 电极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总反应。 理 氧化反应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还原反应 反应原理 Zn-2e -=Zn 2+ 2H ++2e -=2H 2↑ 电解质溶液 二、常见的电池种类 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2e -=Zn 2+ 正极(石墨)2NH 4++2e -=2NH 3+H 2↑ ① 普通锌——锰干电池 总反应:Zn+2NH 4+=Zn 2++2NH 3+H 2↑ 干电池: 电解质溶液:糊状的NH 4Cl 特点:电量小,放电过程易发生气涨和溶液 ② 碱性锌——锰干电池 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2e - +2OH - =Zn(OH)2 正极(石墨)2e - +2H 2O +2MnO 2= 2OH-+2MnOOH ( 氢氧化氧锰) 总反应:2 H 2O +Zn+2MnO 2= Zn(OH)2+2MnOOH 电极:负极由锌改锌粉(反应面积增大,放电电流增加);使用寿命提高 电解液:由中性变为碱性(离子导电性好)。 失e -,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 溶 解 不断

可充电电池 正极(PbO 2) PbO 2+SO 42-+4H ++2e -=PbSO 4+2H 2O 负极(Pb ) Pb+SO 42--2e -=PbSO 4 铅蓄电池 总反应:PbO 2+Pb+2H 2SO 4 2PbSO 4+2H 2O 电解液:1.25g/cm 3~1.28g/cm 3的H 2SO 4 溶液 蓄电池 特点:电压稳定, 废弃电池污染环境 Ⅰ、镍——镉(Ni ——Cd )可充电电池; 其它 负极材料:Cd ;正极材料:涂有NiO 2,电解质:KOH 溶液 NiO 2+Cd+2H 2O Ni(OH)2+ Cd(OH)2 Ⅱ、银锌蓄电池 正极壳填充Ag 2O 和石墨,负极盖填充锌汞合金,电解质溶液KOH 。 反应式为: 2Ag+Zn(OH)2 ﹦ Zn+Ag 2O+H 2 锂亚硫酰氯电池(Li-SOCl 2):8Li+3SOCl 2 = 6LiCl+Li 2SO 3+2S 负极: ;正极: 。 锂电池 用途:质轻、高能(比能量高)、高工作效率、高稳定电压、工作温度宽、高使用寿命, 广泛应用于军事和航空领域。 ①、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 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 燃 料 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 电 池 ②、原料:除氢气和氧气外,也可以是CH 4、煤气、燃料、空气、氯气等氧化剂。 ③、氢氧燃料电池: 总反应:O 2 +2H 2 =2H 2O 特点:转化率高,持续使用,无污染。 1.普通锌锰电池 干电池用锌制桶形外壳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有铜帽的石墨作正极,在石墨周围填充NH 4Cl 、ZnCl 2和淀粉作电解质溶液,还填充MnO 2的黑色粉末吸收正极放出的H 2,防止产生极化现象。电极总的反应式为:2NH 4Cl+Zn+2MnO 2=ZnCl 2+2NH 3↑+Mn 2O 3+H 2O 问题: ①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干电池的外观上的哪些变化判断它已经不能正常供电了? ②我们在使用干电池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有气体产生,请推测可能是干电池中的什么成分起了作用? 化学电 源 简 介 放电 充电 放电 放电` 充电 放电 ` 充电 放电 `

高考化学第一题(常识)选择题

高考化学第一题(常识)选择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 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3.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氯、溴、碘B钠、镁、铝C烧碱、氢气D食盐、淡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5.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 的是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试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6.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w.w.k.s.5.u.c.o.m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③“钡餐”中使用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

1 知识梳理:要描述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应从四个方面来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n 能层有___个能级,每能层有__个轨道, (2007海南·25)A 、B 、C 、D 、E 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 (2)B 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 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 的元素符号为 ,C 的元素符号为 ; (3)D 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 亚层为半充满,D 的元素符号为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4)E 元素基态原子的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 的元素符号为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09年福建理综·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Q 、R 、X 、Y 、Z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Z 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 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 s n m p n ③R 原子核外L 层电子数为奇数; ④Q 、X 原子p 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回答下列问题: (1)Z 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2)在[Z(NH 3)4]2+ 离子中,Z 2+ 的空间轨道受NH 3分子 提供的 形成配位键。 (3)Q 与Y 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4)Q 、R 、Y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 (5)Q 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电化学

电化学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Z7-1所示,电解质为铁氰化钾K3[Fe(CN)6]和亚铁氰化钾K4[Fe(CN)6]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Z7- 1 A.K+移向催化剂b B.催化剂a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Fe(CN)6]4--e-===[Fe(CN)6]3- C.[Fe(CN)6]3-在催化剂b表面被氧化 D.电解池溶液中的[Fe(CN)6]4-和[Fe(CN)6]3-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2.工业上常用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生产装置如图Z7-2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Z7- 2 A.a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产物丙为硫酸溶液 C.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 D.b电极反应式:4OH--4e-===O2↑+2H2O 3.如图Z7-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Z7- 3 A.此装置用于电镀铜时,电解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 B.若a为纯铜,b为粗铜,该装置可用于粗铜的电解精炼 C.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 D.电子经导线流入b电极

4.用电解法可提纯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的粗KOH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Z7-4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Z7- 4 A.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B.通电后阴极区附近溶液pH会增大 C.K+通过交换膜从阴极区移向阳极区 D.纯净的KOH溶液从b出口排出 5.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 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Z7-5),实现了“太阳能-电能-化学能”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 是( ) 图Z7- 5 A.图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 B.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 D.人体呼出的气体参与X电极的反应:CO2+2e-+H2O===CO+2OH- 6.用如图Z7-6装置研究电化学原理,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图Z7- 6 7.(1)利用如图Z7-7实验装置可以合成氨,钯电极B 的电极反应式为

高中化学计算题总结+高考真题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知识网络】

【典型例题评析】 例1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全国高考题)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体积差: 例3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铝钾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SO42-)=0.105mol/L、c(Al3+)=0.055mol/L,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H2SO4完全电离为H+和SO42-),则c(K+)为 (上海高考题) A.0.045mol/L B.0.035mol/L C.0.055mol/L D.0.040mol/L 电荷守恒: )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氧气(标准状况),例4用惰性电极电解M(NO 3 从而可知M的原子量为 电子守恒: 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上海高考题)A.9.02g B.8.51g C.8.26g D.7.04g

例5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上海高考题) A.0.12mol B.0.11mol C.0.09mol D.0.08mol 原子守恒|: 例8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上海高考题) 方程式叠加 例9 由CO 2、H 2 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 、H 2 和CO的体积 比为 (上海高考题) 十字交叉法 例10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全国高考题) A.锌 B.铁 C.铝 D.镁 例13第ⅡA族元素R的单质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12g,加足量水经完全反应后蒸干,得固体16g,试推测该元素可能为(上海高考题) A.Mg B.Ca C.Sr D.Ba 极值法 R---->ROH 2.8/M1=( 3.58-2.8)/17 M1=61 R2O---->2ROH 2.8/(2M2+16)=( 3.58-2. 8)/18 例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2B(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如果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时A的转化率为(全国高考题) A.40% B.50% C.60% D.70% 估算法

高中化学选修3高考题型专练

高二化学选修三专项训练 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纳米技术制成的金属燃料、非金属固体燃料、氢气等已应用到社会生活和高科技领域。 单位质量的A 和B 单质燃烧时均放出大量热,可用作燃料。已知A 和B 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 I 1 I 2 I 3 I 4 A 932 1821 15390 21771 B 738 1451 7733 10540 (1)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B 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右图所示,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 (2)ACl 2分子中A 的杂化类型为 。 (3)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 60可用作储氢材料。已知金刚石中的C -C 的键长为154.45pm ,C 60中C -C 键长为145~140pm ,有同学据此认为C 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 ,并阐述理由 。 (4)科学家把C 60和钾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 其晶胞如图所示,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写出基态钾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该物质的K 原子和C 60分子 的个数比为 。 (5)继C 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 60、N 60,C 、Si 、N 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NCl 3分子空间构型为 。Si 60分子中每个硅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硅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Si 60分子中π键的数目为 。 2.【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s 2p 2s 3s 3p C 60 K

下面是C 60、金刚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硅与碳同主族,写出硅原子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 (2)从晶体类型来看,C 60属于_________晶体。 (3)二氧化硅结构跟金刚石结构相似,即二氧化硅的结构相当于在硅晶体结构中每个硅与硅的化学键之间插入一个O 原子。观察图乙中金刚石的结构,分析二氧化硅的空间网状结构中,Si 、O 原子形成的最小环上O 原子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硅中硅原子与共价键的个数比为 (4)图丙是二氧化碳的晶胞模型,图中显示出的二氧化碳分子数为14个。实际上一个二氧化碳晶胞中含有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 。 (5)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有多种,这也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丙烷分子中2号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丙烯分子中2号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丙烯分子中最多有 个原子共平面。 3.【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铜是重要金属,Cu 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 4溶液 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CuSO 4可由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分) (2)CuSO 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其原因是_______;(2分) (3)SO 42-的立体构型是 ,其中S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O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这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熔点较高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原因为 。(每空1分) (4)元素金(Au )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 同族,Au 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 原子处于面心,Au 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 原子与Au 原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该晶体中, 甲 乙 丙

高中化学电化学知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做题技巧:有关电化学的题,只要记住“负氧正还,阳氧阴还”(氧---指发生氧化反应,还---指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升失氧降得还,即可得出答案) 第一节原电池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__溶解的一极为负极__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第二节化学电池 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 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一、一次电池 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二、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2--2e-=PbSO4↓ 放电:负极(铅):Pb+SO 4 2-+2e-=PbSO4↓+2H2O 正极(氧化铅):PbO2+4H++SO 4 2- 充电:阳极:PbSO4+2H2O-2e-=PbO2+4H++SO 4 2- 阴极:PbSO4+2e-=Pb+SO 4 ↓+2H2O 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PbO2+Pb+2H2SO4 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三、燃料电池

高中化学选修4电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一、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 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 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 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 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溶解的一极为负极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二、化学电池 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 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一)一次电池 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二)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放电:负极(铅): Pb-2e- =PbSO4↓ 正极(氧化铅): PbO2+4H++2e- =PbSO4↓+2H2O 充电:阴极: PbSO4+2H2O-2e- =PbO2+4H+ 阳极: PbSO4+2e- =Pb 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 PbO2+Pb+2H2SO4 ? 2PbSO4↓+2H2O 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三)燃料电池 1、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 2、电极反应:一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同,可根据燃烧反应写出总的电池反应,但不注明反应的条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不过要注意一般电解质溶液要参与电极反应。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铂为正、负极,介质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 ①当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时: 负极:2H2-4e- =4H+ 正极:O2+4e- +4H+ =2H2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