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呼吸第1课时学习单

细胞呼吸第1课时学习单

细胞呼吸第1课时学习单
细胞呼吸第1课时学习单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1课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学习目标】

1.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3.学会实验变量的控制与检测。

【学习重点】: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学习难点】: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自主研读学习单】

【教材助读】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要求: ①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用笔画出重点;②用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

1、什么是细胞呼吸?它与ATP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2、探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有何不同?过程有何不同?

3、如何检测酒精和CO2是否产生?

【预习检测】(完成下列问题,在填写过程中尽量记忆,不明白之处用双色笔在书中标注)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1.概念:_________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或其他产物,释放出__________并生成_________的过程。

2.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1、实验原理:(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在的条件下都能生存,是菌。(2)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在有氧气和无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不同,依次来判断酵母菌细

胞的呼吸方式。

2、实验装置

3、检测细胞呼吸产物所用试剂与现象:(1)检测CO2:澄清的,现象:;

水溶液,现象:由变再变。

(2)检测酒精:性的,现象:色变成色

4、实验结论:(1)酵母菌的呼吸类型:在和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呼吸产物: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5、对比实验:设置的实验组,通过,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中,实验组的结果实验前都是,通过结果的对比来说明问题。

【合作探究学习单】

通过预习尝试解决下列问题,如果没有解决,与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探究一:酵母菌及培养

1、利用酵母菌制作的馒头和面包都比较松软可口,其原因是什么?

2、家酿葡萄酒并没有加入酒曲,你知道酒精是怎么形成的吗?

3、酵母菌培养液中为什么要加入葡萄糖?

探究二:变量的控制及实验操作

1、探讨将葡萄糖溶液先煮沸再冷却后加入锥形瓶的原因

(1)加热煮沸:

(2)冷却:

2、在有氧条件的装置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3、A装置中用气泵间歇性通气的原因是什么?

4、B瓶为什么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5、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是什么?

探究三、酵母菌代谢产物的鉴定

1、酵母菌细胞呼吸能产生CO2,试探究如何判断CO2产生量的多少。

2、能否以CO2的产生为指标来确定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分析原因。

【课堂检测】

判断题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

2、酒精与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变成橙色。()

3、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产生CO2和水。()

4、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必须保证酵母菌是新鲜的、有活性的。()

5、检测CO2的产生除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

【反馈巩固学习单】

温馨提示:10分钟独立完成前9题。人人过关,一个不少。

1、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酵母菌常被作为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中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生物

B 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

C 酵母菌呼吸产生的可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又变黄

D 酵母菌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2、下列可用于探究不同呼吸方式的实验材料是

A 萌发的种子

B 蛔虫

C 草履虫

D 以上均可以

3、用酵母菌酿酒时,向原料中通入足够的空气,酵母菌的数量与酒精的产生情况分别是()

A.死亡、增多

B.增多、不再产生

C.增多、增多D死亡、不再产生

4、.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适当的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

5、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颜色反应,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 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D 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6、检测酵母菌的发酵是否产生了酒精的试剂是()

A 双缩脲试剂

B 菲林试剂

C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 重铬酸钾溶液

7、下列描述属于探究酵母菌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条件的有(),属于探究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有()

A 加入酵母菌的培养液中需要加入葡萄糖溶液

B 产物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

C 连接装置首先要通过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D 装有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创造无氧环境

E 鉴定产物的锥形瓶中会有气泡产生

F 产物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

8、运动会上有些项目被称为有氧运动,如马拉松,有些运动被称为无氧运动,如百米赛跑。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A 运动前是否需要吸氧

B 运动后是否需要吸氧

C 运动过程中是否需要氧气

D 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不同

9、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加入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10、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

,安装成如下

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

图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

11、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

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A.甲、乙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

下的呼吸方式

B.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C.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入B瓶中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D.乙组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B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的环境

【能力提升】

温馨提示:A、B层同学10分钟独立完成。

12、下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自变量为温度

B.实验因变量为CO2的有无

C.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O2

D.乙、丙两试管中液体应煮沸冷却除去O2

13、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

活?。

(2)该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

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

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无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代替。

③在温度和pH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瓶在连通其他瓶前应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这是为

了。

(3)如何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14、下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

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

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

是:(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知识拓展】植物组织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与探究

(1)植物细胞呼吸的指标:植物细胞呼吸吸收O

,释放CO2,CO2被NaOH溶

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毛细管内的水滴左移(实验装置如图)。根据单位

时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计算呼吸速率。

(2)条件:整个装置必须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

(3)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4)对照组的设置: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

验,将所测定的生物灭活(将种子煮熟),其他条件不变,

预习检测

一、1、有机物氧化分解二氧化碳能量ATP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二、1、(1)无氧和有氧碱性厌氧(2)产物

2、NaOH 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3、(1)石灰水变浑浊溴麝香草酚蓝蓝绿黄

(2)酸重铬酸钾溶液橙灰绿

4、(1)有氧无氧(2)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和水

5、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结果的比较分析事先未知的

【合作探究学习单】

探究一1、因为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馒头、面包制作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受热膨胀,所以比较松软

2、家酿葡萄酒没有加入酒曲,在葡萄的表面有野生的酵母菌,在酿酒时这些酵母菌先大量繁殖,然后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3、酵母菌呼吸作用需要葡萄糖作原料,所以在培养酵母菌时需要加入葡萄糖

探究二、1、(1)葡萄糖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溶液中的其他杂菌,并排除其中的氧气

(2)冷却是防止加入酵母菌时高温杀死酵母菌

2、加入NaOH是为了吸收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间歇性通气的原因是为装置中提供充足的氧气,创造有氧环境

4、放置一段时间,让装置中的氧气消耗完,保证通入盛有石灰水的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5、自变量是有氧、无氧因变量是产物的类型无关变量是温度、pH、葡萄糖浓度、酵母菌的多少等探究三、1、根据澄清石灰水在相同时间变浑浊的程度、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快慢;或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又变黄的速度来判断二氧化碳产生的多少

2、不能,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

课堂检测

对、错、错、对、对

反馈巩固学习单

1、B

2、A

3、B

4、C

5、C

6、D

7、ABCE ABDEF

8、D

9、A 10、B 11、C

能力提升

12、B

13、(1)配置适宜的酵母菌葡萄糖培养液,控制培养温度在25—35℃(2)①c→a→b(或c→b→a→b)d→b ②吸收空气中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其他合理答案亦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③氧气浓度④消耗瓶中的氧气,保证以后实验的无氧条件(3)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14、(1)①不加入石蜡油②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2)去除氧气自

(3)③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④不加入活性干酵母

(4)A>B>C

细胞呼吸教案1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备课人:陈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 3)、理解有氧呼吸中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各种元素来自那个反应物。 2、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巧。 3)、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比、归纳的能力。 4)、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生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 2)、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提问思考、归纳总结反应式来突出,并用课堂练习巩固、反馈。 2、难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和产物。可通过引导、思考,写相关反应式来突破,使学生清楚的知道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来源,并可通过列表比较,启发学生思考联系点和区别点。 2)、有氧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各种元素来自那个反应物是本节书的另一个难点。

三、教学资源 1、文字资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2、多媒体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细胞呼吸有关的各种信息如图片等,并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流程 多媒体演示上一节课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 的方式这一实验的结果,并让学生归纳出细胞呼吸的 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教师讲授细胞呼吸的概念 介绍细胞呼吸的类型 多媒体演示有氧呼吸的过程 学生:观察、讨论、总结、回答问题,并概括有氧呼吸的概念 多媒体演示无氧呼吸的过程 学生:观察、讨论、总结、回答问题,并概括无氧呼吸的概念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多媒体演示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产生活 中学生分析细,老师总结应用的例子 小结学生:练习 学生提问,师生共同答疑 五、教学过程

【教学方案】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2课时 示范教案1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 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有氧:CO2+H2O;无氧:CO2+酒精 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二)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二、讲授新课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 2.有氧呼吸 教师提出问题:在学习细胞器的内容中,与细胞有氧呼吸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阐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用幻灯片展示线粒体的结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表述,以问题作为引导:1.线粒体是由多少层膜组成;2.外膜和内膜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内膜的特点如何与线粒体的功能相适应;3.内膜和基质上有什么物质。 学生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把多个问题的答案进行整合,得出线粒体适应有氧呼吸功能的结构。

教师以幻灯片为辅助,讲授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注意整理三个阶段发生的场所、能量的变化、产物。 第一阶段: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释放能量,一部分被ADP捕获(把ADP转变成A TP),并脱下[H]。这一过程在细胞质的基质完成。 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继续脱[H],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 TP。 第三阶段:前两阶段脱下的[H]在线粒体内,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合成大量的A TP。 教师引导学生对有氧呼吸三个阶段进行比较,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有氧呼吸过程总反应式的整理和配平。配平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呼吸作用产生的H2O中的O,来自哪种原料? (来自O2) 消耗6分子的O2应该产生12个分子的H2O,可是,如果形成12分子的H2O,又需要24个[H],一分子的C6H12O6,只有12个[H],差12个[H]来自哪里? (来自H2O) 最终师生共同得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 分析呼吸作用过程中的能量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93页思考?讨论部分的内容,思考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 1 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2870 kJ的能量,其中977.28 kJ 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可见,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只有34%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用于推动其他生命活动。其余以热的形式散失了。因此,在有些情况下,如新鲜蔬菜、粮食等保存,通过控制呼吸速率,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有氧呼吸的概念并总结。 为什么说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呼吸作用的三个阶段,后两个阶段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另外,从能量角度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一步产生4 mol的ATP,其余34 mol的ATP是在线粒体中产生的。因此,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3.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学案第一课时

第四章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 主备人:王升友审核人:王婷使用时间:编号:18 【学习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2.说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 3.通过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生理过程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教学过程】观看视频神舟十号发射及2012科比集锦,思考这两者需要能量吗?能量分别来自哪里?有何异同点? 想一想:区别呼吸(运动)与细胞呼吸?思考:是不是细胞呼吸一定需要氧气? 一、有氧呼吸 活动一、画出线粒体的结构模式简图,思考线粒体有哪些与有氧呼吸有关的结构? 活动二、阅读教材有氧呼吸的内容,尝试写出每个阶段的反应式?(注意各阶段的反应场所)活动三、概括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并用双桥箭头标出各元素的来源和去向? 活动四、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并概括出有氧呼吸的概念? 有氧呼吸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 产生能量 二、无氧呼吸 活动一、请你参照有氧呼吸的概念,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无氧呼吸的定义。 活动二、阅读教材无氧呼吸的内容,尝试写出每个阶段的反应式?(注意各阶段的反应场所)活动三、概括写出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活动四、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 呼吸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不同点场所条件 分解产物 能量 相同点联系实质 四、当堂巩固 1.小麦种子萌发时,如果长时间缺氧,就会引起烂芽,这主要是由于() A.二氧化碳中毒 B.酒精中毒 C.乳酸中毒 D.供能不足 2. 人在繁重劳动后长感觉腰酸腿疼,这是由于葡萄糖氧化不彻底产生了() A、酒精 B、乳酸 C、酒精和二氧化碳 D、乳酸和二氧化碳 3.如果呼吸作用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则可以断定() A.一定是有氧呼吸 B.一定是无氧呼吸 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4.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添加水与生成水分别发生在()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5.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有氧呼吸过程是() A.第一、二阶段 B.第二、三阶段 C.第一、三阶段 D.第一、二、三阶段 6 .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具体部位是() A.外膜和内膜 B.内膜和基质 C.外膜和嵴 D.所有膜结构 7. 高等植物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一般是() A.酒精和CO2 B.只有乳酸 C.酒精和乳酸 D.酒精或乳酸 8.C6H12O6 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丙酮酸 B、乳酸 C、CO2 D、H2O 9.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如果两种呼吸都分解C6H12O6,产生等量的CO2,则所消耗的C6H12O6之比为() A.1∶2 B.2∶1 C.1∶3 D.3∶1 10.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的物质是() A. 乳酸 B.二氧化碳 C. 酒精 D.水

细胞呼吸___过程及实验

一轮复习课----细胞呼吸(过程及实验) 复习环节:学生活动:ATP合成的反应式 问:ATP主要来源? 引出课题:ATP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问:细胞呼吸又叫呼吸作用,它和人的呼吸是同一概念吗? 引出其定义P91(学生齐读)强调氧化分解非水解(知识背景:水解一般是指由脱水后大分子变成小分子,,水参与反应.例如多肽水解为氨基酸,氧化分解多指有机物变成无机物,放出能量),无氧呼吸也是氧化分解过程,只是不彻底。 学生活动一:请画出与细胞呼吸有关的细胞器结构模式图,并标示各结构名称并写出内膜的表面积增大的方式。 学生活动二:1、写出有氧呼吸过程三个阶段物质变化、能量 变化、反应场所? 2、写出有氧呼吸反应式(底物葡萄糖) 教师强调: (1)反应式箭头不能变为等号。 (2)能量不能写成ATP。各阶段酶种类不同。 (3)底物主要是葡萄糖。 (4)部分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如蓝藻、硝化细菌其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膜上。 (5)释放ATP不能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光反应产生ATP只能用于其暗反 应 学生活动三:1、朗读课本P94黑体字“定义”,并照样子读出无氧呼吸的定义。 2、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教师强调: (1)无氧呼吸产物是不同取决于酶的种类。 (2)低氧环境中,植物既可进行无氧呼吸,也进有氧呼吸。 (3)长期的无氧呼吸对陆生植物影响?(酒精使蛋白质变性,有毒害作用。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少,不能满足生命活动需 要。 (4)无氧呼吸产物中仍含有大量的能量。 (5)问:病毒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不进行)蛔虫呢?(无氧呼吸) (6)氧气存在时,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 (7)进化历程: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基础上进化而来。部分生物仍保留无氧呼吸的酶系统以应付暂时缺氧的不利状态。 板书: 问酵母菌可进行的呼吸方式是什么,产物是什么?(引出探究实验) 学生活动四:那我们应如何探究其方式?(可从检测产物入手,也可从能量释放大小的测定入手,也可从气体变化量入手。。。。。。) 设计一:检测产物实验原理:(学生能描述)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高中生物--4.3《细胞呼吸》第3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1)

第3课时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置问题情景:某同学为了证明细胞呼吸的产物有CO2,设计了下述实验来证明。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加入装置中的气体能够按照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稳定地流动。 师 A瓶内的NaOH的作用是什么?B瓶中的Ca(OH)2的作用是什么? 生 A瓶内的NaOH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B瓶中的Ca(OH)2的作用是验证空气中的CO2是否被完全除去。 师 如果将C瓶中萌发的种子换成绿色植物并接受充足光照,实验结果会怎样?原因是什么?如果要测定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气体产物,怎样改进实验装置?

生 如果将C瓶中的萌发的种子换成绿色植物并接受充足光照,则D瓶中的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绿色植物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没有氧气的净释放。如果要测定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气体产物,则应对C 装置进行遮光处理。 师 如果将C瓶中的种子换成乳酸菌培养液,D瓶中出现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 生 如果将C瓶中的种子换成乳酸菌培养液,D瓶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将不变浑浊,因为乳酸型无氧呼吸没有二氧化碳的释放。 师 如果将C瓶中的种子换成酵母菌培养液,则D出现的现象是什么?写出C 瓶中以糖类为底物的呼吸反应式。 生 如果将C瓶中的种子换成酵母菌培养液,则D中澄清的石灰水将变浑浊。 生

C 6H 12O 6+6H 2O+6O 2 6CO 2+12H 2O+能量(大量)。 师 若在A 前面加吸收O 2的装置,则D 出现的现象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生 D 中澄清的石灰水将变浑浊。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与二氧化碳。 师 细胞呼吸的原理是什么? 生 细胞呼吸的原理主要是指糖类、脂质与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生物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或者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师 细胞呼吸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生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代谢活动,它不仅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还是各种有机物之间转化的枢纽。 师 ?→? 酶

细胞呼吸优质课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优质课教案:《细胞呼吸》教案 普宜中学:毛万波 一.教材分析:除了光合作用不利用细胞呼吸所产生的A TP外,其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ATP几乎是由细胞呼吸供给的。所以学习细胞呼吸对于理解物质过膜的主动运输、线粒体的作用、细胞分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等各种生命活动都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细胞呼吸的重要意义,知道生物从无氧呼吸到有氧呼吸的进化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概念,让学生综合、归纳两个总反应式,分析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对细胞呼吸过程的学习,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有能量变化,细胞呼吸与外界环境相联系,很多生物具有相同的细胞呼吸过程,从而树立事物普遍联系、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和进化发展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 四.教学难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以及细胞呼吸的意义。 五.教学设计思路的理论依据:从个性到共性和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规律,事物联系和进化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六.学法指导: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来理解细胞呼吸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注意细胞呼吸过程的两个或三个阶段的反应物、生成物、释放能量的多少及条件,注意整个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以及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之处。 七.教师的教法:要求学生合上课本,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和生生合作讨论、共同探究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为主,以有关PPT课件为辅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完成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表格,进行教学反馈与调整。 八.教学课时:1学时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认识有氧呼 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产物。 2.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掌握两 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难点) 3.理解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重点) 1.通过对细胞呼吸过程的学习,形成物质与 能量的生命观念。 2.通过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和过程 的学习,养成分类与比较的科学思维方式。 3.通过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提高 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呼吸产物的检测 检测产物试剂现象CO2 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橙色变灰绿色 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②产物? ????有氧条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条件: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2.细胞呼吸的类型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1.总反应式 C 6H 12O 6+6H 2O +6O 2――→酶12H 2O +6CO 2+能量。 2.过程 3.概念 (1)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条件:有氧参与、多种酶催化。 (3)物质变化 ①反应物:葡萄糖等有机物。 ②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4)能量变化:释放能量并生成大量ATP 。 4.有氧呼吸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的不同特点 (1)有氧呼吸过程温和; (2)有氧呼吸进行时有机物中的能量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 (3)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ATP 中。 三、无氧呼吸 1.场所:细胞质基质。 2.类型和过程

细胞呼吸类型

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它能为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体内其他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对呼吸作用进行实验探究,不仅有助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本文将从七个方面对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题进行归类如下: 1.验证生物体能否进行呼吸作用 例1.为探究脊蛙(去脑、保留脊髓)肌肉是否能进行有氧呼吸,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K为止水夹)和材料,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 材料和用品:刚制备的去内脏脊蛙、导线、手摇感应电机等 方法步骤: 步骤1:将A、B两根导线插入乙瓶瓶塞,将A导线下端的小钩,钩在刚制备的去内脏脊蛙背部肌肉上,带皮的蛙后肢接触食盐水,B导线的下端也接触食盐水,用凡士林密封瓶口;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能否证明肌肉是否进行无氧呼吸,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脊蛙(去脑、保留脊髓)肌肉是否能进行有氧呼吸。由此确定该原理是细胞在有氧呼吸时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实验时提供氧气,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来确定肌肉细胞能否进行有氧呼吸。根据题中给出的实验装置设计合理步骤:先提供氧气,再用感应电流断续刺激脊蛙,使其肌肉收缩增强代谢活动。最后通过石灰水检验结果。由于该实验属于“是否类”探究性实验,实验预期结果有两种可能。肌肉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不能用此装置证明肌肉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 步骤2:调节止水夹K,使丁瓶内的水缓缓滴下,用以抽气,使空气由甲瓶经乙、丙瓶进入丁瓶。 步骤3:将A、B导线接上手摇感应电机,用感应电流断续刺激脊蛙,使其肌肉收缩增强代谢活动。 步骤4:观察丙瓶内石灰水的颜色变化。 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丙瓶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脊蛙的肌肉能进行有氧呼吸作用; ②丙瓶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脊蛙的肌肉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不能。因为肌肉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观察不到实验现象。 2.测定生物体呼吸作用强度 例2.植物幼苗在生长时,要进行呼吸作用。请用简单方法来测量菜豆幼苗有氧呼吸强度的大小(以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表示)。 实验材料:带塞的玻璃钟罩,大、小烧杯,10%NaOH溶液,带刻度的玻璃导管、清水、微型盆栽菜豆幼苗。 ①本实验可用如上图装置,但该装置中还缺少某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利用所给的器具和试剂,则添加该组成部分的操作是。增加该组成部分的目的是:。

高中生物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课时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时三)教案新人教版必 页眉如图: 修1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时三) 教学目的 1.探讨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生物学知识运用能力。3.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一)导案 一、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 ①温度:通过影响______而影响细胞呼吸。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的速率 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加快,但超过一定的温度后,细胞呼吸反而会减弱, 甚至停止。 ②O2浓度 O2浓度=0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O2浓度﹤10%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浓度≥10%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细胞呼吸强度最弱,有机物消耗最少的是______点。 线段AB=BC,表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的是________点。 ③CO2浓度:对细胞呼吸有____________作用 ④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含水量增加而增加。 二、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应用 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其原理是先让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大量繁殖,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3.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_____________,有利吸收____________等。 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__________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5.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 6.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___________呼吸。 (二)讲案 1.有哪些环境因素能影响细胞呼吸? 2.温度怎样影响?怎样利用此原理?

细胞呼吸复习课(第一课时)

《细胞呼吸复习课》(第一课时) 高中生物必修一 撰稿教师:陈卉琴 授课教师:陈卉琴 授课班级:高三(7)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内容标准: (1)细胞呼吸的概念;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区别和联系; (3)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和应用; (4)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比较; 2.知识与能力: (1)通过呼吸作用的两种方式的比较,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2)通过典型例题的训练和讲解,形成知识迁移的良好习惯; 3.过程和方法:评价式过程,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 4.情感目标: 通过呼吸作用的复习,培养学生前后知识的贯通和联系的能力,养成正确有效的知识整理和梳理方法,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 (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2)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教学难点] (1)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2)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比较; [教研课题] 在实验探究的情景中,完成高三重难点知识的复习环节,本节课创设的是实验性的题型解题情景。 [教学方法]

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结合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共同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教具] 课堂课件展示,学生学案一份 [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紧张的时候平复心情的最好方式是什么?——深呼吸!那么“呼吸”和“细胞呼吸”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呢? (一)引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呼吸”是简单的气体交换,指高等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而“细胞呼吸”是指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强调其中的重点: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方式有两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展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发生过程,强调场所和产物的区别; 展示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两种发生过程,强调两种无氧呼吸类型的生物种类; (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讲解完后,通过表格的内容,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创设情景]全体学生共同完成,表格比较中,值得注意的是不关存在有区别还有联系和实质,强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氧化分解的实质。 表格比较完后,完成学生训练的例题一。

第一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

第一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 【问题情境】 下面是古代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持冷却至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酿(做实验时用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要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你知道,在酿酒过程中先挖洞后加盖的目的是什么吗? 【学习任务】 1.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掌握控制变量和物质鉴定的一般方法。 2.说出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自主学习】 1、联系生产、生活实践,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酵母菌的知识有哪些? 2、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3、教材P92图片A装置、B装置分别为探究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的呼吸方式? 【问题目标A】利用A装置探究以下问题 1、A装置上接橡皮球或气泵的作用是什么? 2、装置A中质量分数10%的NaOH溶液起什么作用? 3、如何确认已完全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影响? 【问题目标B】利用B装置探究以下问题 1、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为什么? 2、此时你能否确定B瓶中一点O2都没有?如何解决? 【归纳小结】 1、控制方法: ○1有氧条件的控制方法②无氧条件的控制方法: 2、怎样鉴定有无CO2的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3、怎样鉴定有无酒精的产生?如何比较酒精产生的多少? 【拓展探究】 (1)在实验中,有同学发现和有氧装置相连的澄清石灰水在出现浑浊后又慢慢变澄清了。因此,他觉得该实验现象不能说明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产生了CO2。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为什么实验过程中有的小组从A瓶中取出的培养液经鉴定也变成灰绿色?如何改进? 【强调】该实验是对比试验,不是对照试验,因为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实验都是实验组。

高中必修第一册《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教案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 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有氧:CO2+H2O;无氧:CO2+酒精 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二)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二、讲授新课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 2.有氧呼吸 教师提出问题:在学习细胞器的内容中,与细胞有氧呼吸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阐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用幻灯片展示线粒体的结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表述,以问题作为引导:1.线粒体是由多少层膜组成;2.外膜和内膜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内膜的特点如何与线粒体的功能相适应;3.内膜和基质上有什么物质。 学生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把多个问题的答案进行整合,得出线粒体适应有氧呼吸功能的结构。

教师以幻灯片为辅助,讲授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注意整理三个阶段发生的场所、能量的变化、产物。 第一阶段: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释放能量,一部分被ADP捕获(把ADP转变成A TP),并脱下[H]。这一过程在细胞质的基质完成。 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继续脱[H],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 TP。 第三阶段:前两阶段脱下的[H]在线粒体内,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合成大量的A TP。 教师引导学生对有氧呼吸三个阶段进行比较,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有氧呼吸过程总反应式的整理和配平。配平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呼吸作用产生的H2O中的O,来自哪种原料? (来自O2) 消耗6分子的O2应该产生12个分子的H2O,可是,如果形成12分子的H2O,又需要24个[H],一分子的C6H12O6,只有12个[H],差12个[H]来自哪里? (来自H2O) 最终师生共同得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 分析呼吸作用过程中的能量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93页思考?讨论部分的内容,思考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 1 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2870 kJ的能量,其中977.28 kJ 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可见,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只有34%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用于推动其他生命活动。其余以热的形式散失了。因此,在有些情况下,如新鲜蔬菜、粮食等保存,通过控制呼吸速率,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有氧呼吸的概念并总结。 为什么说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呼吸作用的三个阶段,后两个阶段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另外,从能量角度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一步产生4 mol的ATP,其余34 mol的ATP是在线粒体中产生的。因此,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3.无氧呼吸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吴卫红214002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第5章第3节内容。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分析、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质疑、探究、思悟为主体,以教师点拨、辨析、归纳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具有丰富的科学素质教育功能。现代生物学关于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思想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操作过程,获得具体的经验,从而达到形成、巩固并扩充科学概念和理论的目的。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特点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第五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内容需要2课时完成。第一节课为探究实验活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第二节课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实例。学好本节内容,便于学生加深领会该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是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分不开的。 生物学的每一个概念、理论、思想的提出都要依靠大量的观察和实验。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包括研究性课题),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为下一节课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以及细胞呼吸原理铺设道路。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理解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能比较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条件和产物,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 2.2技能目标: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让学生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会检测酒精、二氧化碳等细胞呼吸产物,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归纳答案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归纳 1.有氧呼吸过程 2.无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2)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和CO2或乳酸的过程。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应用指南 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 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 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 。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过程中H 2O 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 2O 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 2。 5.有H 2O 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 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6.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7.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考点2根据CO 释放量和O 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状况(底物为葡萄糖) 【特别提醒】 1.CO 2释放量、O 2吸收量、酒精量都是指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 2.以上的根据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不包括其他有机物质。 考点3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1.内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2.外因——环境因素 (1)温度 ①温度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②生产上常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藏水果、蔬菜。大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2)O 2的浓度 ①在O 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只进行有氧呼吸。(如图) ②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的浓度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保鲜时间。 (3)CO 2

第2课时 细胞呼吸的过程

第2课时 细胞呼吸的过程 学讲过程 活动一 有氧呼吸 【自主先学】 先学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93~94页,明确有氧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 (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 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 和 ,释放 ,生成 的过程。 (2)过程 (3)总反应式: (4)意义: 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 【合作探究】 1. 有氧呼吸的实质: (1)物质变化:有机物→____________ (2)能量转换:____________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2.根据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标出各种元素的来源和去向: C 6H 12O 6+6O 2+6H 2O ――→酶 6 CO 2+12 H 2O+能量 3.下列分别属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①产生CO 2的阶段( ) ②O 2参与的阶段( ) ③产生H 2O 的阶段( ) ④消耗H 2O 的阶段( ) ⑤产生能量的阶段( ) ⑥ 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 )

活动二无氧呼吸 【自主先学】 先学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94~95页,明确无氧呼吸的过程,说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概念梳理 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在的条件下,生物活细胞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或分解为等物质,同时释放的过程。 2.过程 类别 项目 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H]和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丙酮酸→ 实例酵母菌、大多数高等植物人、高等动物、乳酸菌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合作探究】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类别 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不同点场所 条件氧气、多种酶无氧参加、需多种酶产物 释放能量 相同点过程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阶段相同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意义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 (1)在O2浓度为0时,CO2的释放量为A,此时只进行;(2)当0<O2浓度<D时,既进行,又进行;(3)当O2浓度≥D时,释放的CO2量=吸收的O2量,此时只进行。 活动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优质课教案细胞呼吸

优质课教案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南航附中张娴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苏教版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本课内容包括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三个概念的学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子概念,是细胞呼吸这一概念的深化。 二、学情分析:对于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等生物学知识,但是,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具体过程是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而且牵涉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对学生而言,本节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是,有关细胞呼吸这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较广,如酵母菌酿酒,苹果储存久了有酒香,剧烈运动会感到肌肉酸痛等。因此,如果围绕这事例构建细胞呼吸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应该是比较高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②辨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和过程。 ③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巧。③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比、归纳的能力。 ④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②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生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

细胞呼吸(第一课时)

教育实习教案 (2013 届) 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班级:092 班 实习生:张敏学号:09260223 实习学校:浙江省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 实习课程:高中生物学 实习学校教师:张吕(签名)高师指导教师:竺丽英(签名)授课时间:2012 年10 月29 日 浙江师范大学制

【教师提问】大家看一下书本73页的内容,需氧呼吸分成几个阶段的内容? 【学生回答】三个。 【追问】哪三个? 【学生回答】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教师讲述】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阶段,糖酵解,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的细胞溶胶中。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具体过程。 【板书】1.糖酵解 反应场所:细胞溶胶 【课件展示】葡萄糖分解第一阶段动画。 【教师讲解】这就是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因为葡萄糖开始分解,所以我们也称为糖酵解。在这里我们发现形成ATP的同时产生了这样的氢,但是这里的氢跟我们平常所见氢原子有点不同,它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我们称为还原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动画过程,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概述一下第一阶段的反应。 【学生回答】1分子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并释放2个ATP的过程。 【教师提问】很好,我们说糖酵解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1分子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同时释放了什么? 【学生回答】释放2个ATP和4个【H】(还原氢)。 【追问】除此之外还需要什么条件么?需不需要酶的催化? 【学生回答】需要。 【板书】画糖酵解的分解图 【教师提问】那么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就可以了吗?我们知道,丙酮酸过量对于人体而言是有害的,那么可不可能只到丙酮酸这个环节? 【学生回答】不会。 【追问】接下来会进入到那个阶段啊? 【学生回答】柠檬酸循环。 【板书】2.柠檬酸循环 场所:线粒体基质 【教师讲解】柠檬酸循环这个过程就不是在细胞溶胶中了,它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少量会发生在线粒体的嵴上。在讲解这个过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反应过程的动画,大致的了解这个阶段的总体过程。 【课件展示】需氧呼吸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的动画。 【教师讲述】我们再请一个同学来描述一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以后,它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学生回答】丙酮酸在水的参与下,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并释放20个【H】和2个ATP。【教师总结】**同学归纳的非常到位,柠檬酸循环的实质就是丙酮酸在水的参与下,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并释放20个【H】和2个ATP。 【板书】

高中生物--10第四章第三节细胞呼吸

第三节细胞呼吸 主备人龙泽强 一、教师寄语: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二、学习目标: 1、说明细胞呼吸的本质,能对细胞呼吸与有机燃料的燃烧进行比较。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3、说出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三、学习重、难点: 1、有氧呼吸的过程 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四、:课前预习 (一).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1、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主要由提供。 2、细胞呼吸主要是指、和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或分解为一些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且伴随释放的过程。 3、细胞呼吸的特点是在的条件下有机物被催化而氧化分解,能量逐步释放出来,没有现象。 (二).细胞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是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和,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细胞有氧呼吸主要发生在内。 2、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3、通过细胞呼吸,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共释放约kJ的能量,其中1161kJ储存在中,其余主要以的形式散失掉。 4、无氧呼吸是指活细胞无需氧参与,通过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为C2H5OH和CO2或C3H6O3等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细胞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中。 5、写出细胞无氧呼吸的两个反应式:

(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细胞呼吸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农业生产上,要设法适当增 强,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例如,水稻生产中的适时露田和晒田等措施的实质就是为了改善土壤的通气条件以增加根系的。 2、细胞呼吸要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积累减少。因此,对粮食储存和果蔬保鲜 来说,又要设法降低细胞的,尽可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粮食安全储藏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抑制,延长保存期限。例如,稻谷等种子含水量超过14.5%时,呼吸速率会骤然增加,释放出的热量和水分,会导致。果蔬促藏时,采用降低、或等方法,目的也是为了抑制。 五.合作探究 知识点1.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思考探究1物质燃烧和细胞呼吸有什么不同? 学点归纳:细胞呼吸的实质是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并且释放能量,所产生 的能量中有相当一部份储存在ATP中,所以呼吸作用是形成ATP的主要来源。 由于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又叫细胞呼吸。 【例1】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 丙浸水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知识点2. 有氧呼吸的过程 思考探究2若给植物通入标记了18O的O2,一段时间后会从什么地方发现放射性的氧?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中,产物CO2来自什么物质?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什么物质?氧来自什么物质? 学点归纳:(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有氧呼吸必须有氧气参与。(2)有氧呼吸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以葡萄糖为底物): 第一阶段,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ATP和[H] .这一阶段不需要氧气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