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引流管的护理2.患肢保护及患肢功能锻炼3.患肢水肿4.其它并发症的观察(手术区域感觉异常、皮下积液、皮瓣坏死)5.创面出血6.切口感染7.自我形象改变8.放疗9 .全身治疗10.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基础的生命体征、疼痛、血糖、身高、体重

2.过去史、近期手术史、近期治疗情况

3.用药情况:激素、避孕药

4.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

5.婚育史:初潮、绝经、生育年龄、哺乳情况

6.心理/社会/精神

7.家庭支持情况

8.查体:乳房外形,肿块大小,位置,质地,活动度,有无乳头溢液、酒窝症、橘皮症,有无破溃,淋巴结情况等

持续评估

1.基础生命体征、疼痛

2.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是否保密,睡眠情况

3.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4.病情及主要症状

5.实验室检查:CBC、BG、肝肾功能、电解质、免疫、小便、PT、APTT

6.辅助检查:双乳B超、钼靶、MRI、CXR、肺功能、心超、EKG

7.病理学检查:Core针穿刺组织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8.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术前干预措施

1.心理护理乳癌根治术后人体体型发生变化,特别是对于年轻妇女,思想包袱重,术

前应疏导并说明术后有办法弥补,外观无损形象。协助患者角色的转换。

2.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患者的食欲,以满足机体营养的需要,并储备能量,达到耐受手术的目的。

3.保护患侧肢体。

4.对于妊娠及哺乳期乳癌,应终止妊娠及断乳。

5.协助完成肿块穿刺明确诊断。

6.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及时了解报告。保乳患者术前行MRI检查,以明确肿块是否单发。

7.术前一天准备:常规备皮(患侧腋下备皮),皮试,术前宣教。

8.手术当日健侧肢体行静脉穿刺,双侧乳癌患者行颈静脉置管或下肢静脉穿刺。

术后评估

1.手术的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

2.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疼痛、双肺呼吸音、皮肤完整性

3.营养状况:进食情况、有无恶心呕吐

4.心理情况;自我形象的接受程度

5.引流液的量、色、性状、管周敷料

6.切口敷料

7.患肢肿胀情况

8.用药情况:静脉穿刺情况

9.早期活动的能力

10.根据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手术发现评估乳癌的分期,为针对性护理,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术后干预措施

1.引流管的护理

1.1妥善固定,定时挤压。

1.2保持持续负压吸引状态。

1.3观察引流量、色、性状。

1.4拔管后注意敷料有无渗液,皮下有无积液。

2.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敷料情况,有无渗出,观察伤口局部皮肤血供情况。

3.疼痛护理

3.1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伴随症状及诱因。

3.2疼痛>5分,联系医生给予止痛药,30分钟后观察效果。

4.饮食术后6小时排除其它疾病无麻醉反应可予正常饮食。

5.测生命体征(Q H×4)平稳后取半卧位,抬高患侧上肢。避免患侧卧位。

6.患肢功能锻炼

6.1术后1—3天,进行腕关节锻炼(握拳)。

6.2术后3—5天进行肘关节锻炼(屈肘)。

6.3术后根据医嘱做肩部运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

7.并发症的观察

7.1出血、感染:观察切口、管周敷料,皮肤红肿情况,引流量,保持引流管通畅。

7.2皮下积液:观察切口敷料包扎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过早作术侧上肢外

展;若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应在严密消毒后抽液,并加压包扎。

7.3皮瓣坏死及乳头坏死(保乳术后):观察伤口包扎情况,伤口局部血运,保持

引流管通畅,及时发现皮下积液。

7.4上肢水肿:术后预防性的抬高患肢,出现水肿者,除继续抬高外,应使用弹力绷带

包扎,按摩患肢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但应避免过劳。腋窝淋巴清扫患者,注

意保护患侧上肢,禁忌患侧测血压,静脉穿刺。

7.5 手术部位及附近区域疼痛或感觉异常。

8.放疗见放疗护理常规。

9.全身治疗

9.1 化疗见化疗护理常规。

9.2 内分泌治疗根据免疫化验结果,须了解ER、PR的结果,宣教内分泌治疗的

相关知识。

9.3 分子靶向治疗根据免疫化验结果,须了解Her2的结果,宣教分子靶向治疗的

相关知识。

10. 随访前二年每3月一次复诊,后三年每6月一次复诊,五年后每年一次复诊。

教育

1.乳房自我检查

1.1 检查的最佳时间月经正常的妇女,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

间,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

1.2自查技巧站在镜前以各种姿势对比双侧乳房是否对称,一致,注意皮肤颜色,乳

头是否内陷,两臂放松垂于身侧,向前弯腰,双手高举压于头后,双手叉腰用力向中线推压,仰卧床上,手指平放乳房上,轻压,从外向乳头逐圈检查乳房有无包块,被检查侧的手臂放于身侧检查一遍,压在头后再检查一遍,同法查对侧,交叉查两侧腋窝,最后用拇指及食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液体流出。

2.避免进食高脂、含酒精类食物及饮料。

3.出院后患侧上肢仍不宜搬动,提拉重物,避免测血压,静脉穿刺,仍坚持患侧上肢的康复锻炼。保护患肢避免受伤。

4.遵医嘱坚持放疗或化疗。

5.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

医院普通外科乳腺癌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普通外科乳腺癌患者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工作,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2. 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胸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3.妊娠期或哺乳期的乳腺癌病人,应立即中止妊娠或停止哺乳。 4.乳头有溢液或肿瘤局部破溃者要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5. 术前常规准备:备皮、皮试、术前6~8小时禁食等。 二、术后护理 1.与麻醉师交接病人,观察其神志、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2.体位:去枕平卧6小时后可取半卧位。 3.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保持有效负压引流,每24小时更换负压引流装置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量。 4.心理护理:言语、动作轻柔,减少不良刺激,尽量少暴露病人身体,维护病人尊严。 5.饮食:术后6小时,血压平稳、无呕吐可进普食。 6. 避免患侧上肢测血压、穿刺,防止皮肤破损。

7.患肢功能锻炼 (1)术后1~3日:伸指、握拳、屈腕。 (2)术后3~4日:坐位屈肘。 (3)术后5~8日:用手摸对侧的肩部和同侧的耳部。 (4)术后9~13日:上肢伸直、抬高、内收、屈曲, 肩关节至水平位。 (5)术后14日后:练习肩关节,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放置颈后,由低头位至挺胸位,进而练习手越过头顶摸对侧耳部,但腋下有积气积液、术后引流量较多或近腋窝的皮瓣有较大面积坏死时,应当延迟或减少肩关节的活动。 三、健康教育 1.督促和指导病人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2.近期避免患侧上肢搬动、提拉重物。 3.为矫正胸部形体的改变,可配戴义乳或行乳房再造术。 4.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 5.按时化疗,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概念】 乳腺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0~60岁多见。发病原因可能与性激素的改变和紊乱有关。 【护理评估】 1、乳房肿块部位、大小、活动度、生长速度和自觉症状。 2、术后伤口恢复情况,引流液性状、颜色、量。 3、患肢功能锻炼恢复的程度。 4、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乳腺是女性重要的性器官,手术切除不仅对形体有影响,而且心灵受到打击。告诉病人,美容乳罩能弥补术后的不足,帮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 2、有乳头溢液或局部破溃者,应及时换药,保持局部清洁。按手术范围做好皮肤准备。 3、妊娠或哺乳期的乳癌病人,应立即终止妊娠或断乳。 (二)术后护理 1、体位和伤口护理: (1)术后6小时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利于切口引流和使横隔下降,改善呼吸。 (2)伤口用胸带或绷带加压包扎,使皮瓣或所植皮片与胸壁贴紧,利于愈

合,但应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的血供情况,出现皮肤紫绀、皮温低、脉搏扪不清,提示有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但不能过松,防止皮下积液、皮瓣滑动影响伤口愈合。 2、引流管的护理:为了防止手术创腔积液,皮瓣坏死引起感染,术后常放置胸壁负压吸引,及时吸出创面积血、积液。应每日更换引流瓶,保持有效负压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术后4—5天创腔无积液,创面皮肤贴紧可拔管。 3、患肢护理:术后3日内患肢制动,患侧肩部垫软枕,抬高外展位;术后3-5日鼓励病人活动肘关节;7日后活动患侧肩部,观察患肢血运、温度及有无肿胀。 【健康指导】 1、上肢功能锻炼:避免患侧肢体负重,禁止在患侧测血压、输液、注射、抽血。 2、指导病人进行乳房的自我检查。 3、定期复查。 4、根治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一、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经局部扩展、淋巴转移、血运转移。 【临床表现】 (1)病人多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呈无痛性、单发、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且不易推动; (2)乳房局部隆起,可有癌肿表面凹陷,呈“酒窝征”;乳头偏向癌肿侧:乳头内陷等; (3)晚期呈恶病质表现,另有乳房癌肿固定、表面呈“桔皮样”改变、出现卫星结节,皮肤溃破等。 【特殊检查】红外线扫描,活检等。 【治疗要点】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激素、免疫等综合治疗。 二、术前护理 1、同围手术期术前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乳腺癌病人常有复杂的心理变化,如对癌症及预后的恐惧、对术后胸部形态的忧虑,对家庭支持的担心等,应向病人及家属耐心做好解释,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 3、术前备皮剃去患侧腋下的毛发。 三、术后护理

(一)护理诊断 1、有感染的危险留置引流管有关。 2、自我形象紊乱乳房外形改变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及乳腺癌预防的相关知识。 (二)护理措施 1、同围手术期术后护理常规。 2、体位麻醉清醒后半坐卧位,利于呼吸和切口引流。 3、营养支持术后6h即可正常饮食。 4、伤口护理 (1)皮瓣:胸带包扎松紧适宜,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运,皮肤颜色、温度、脉搏等。 (2)引流管;①妥善固定,病人起床时固定于上身衣服;②保证有效的负压引流:③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记录,术后1~2天每天引流血性液体约50~100ml,以后逐渐减少;术后4~5天,皮瓣下无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即可拔管;④如有局部积液,皮下有波动感,应报告医生。 5、并发症的护理 (1)患侧上肢肿胀:术后忌经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静脉或皮下注射等。指导病人平卧时抬高患侧上肢;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按摩患侧上肢,促进淋巴回流;肿胀严重者戴弹力袖;局部感染者及时使用抗生素。 (2)气胸:病人若感胸闷,呼吸困难,应及早检查。

乳腺外科护理常规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乳腺外科护理常规 一、乳腺癌手术护理常规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率约为23/10万。多发于40-60岁的女性,其中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女性尤为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早期患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若癌肿累及Cooper韧带可出现“酒窝征”。晚期癌块继续增大,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一)术前护理 1.评估患者病情、一般情况及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做好心理护理 2.术前一日备皮、配血、术晨禁食水、留置尿管。 3.术前辅助化疗护理:做好患者用药指导及饮食指导。 (二)术后护理 1.按一般外科护理常规,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呼吸变化,及时给予氧气吸入。 2.伤口护理:胸壁伤口需用胸带加压包扎,松紧度适宜,观察术侧上肢血运及温度,如上臂皮肤青紫,麻木,皮温下降,脉弱或触不到,立即通知医生。 3.引流管护理: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打折、扭曲挤压或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4.患侧上肢的护理:患侧肢体下垫软枕,以利于血液循环,一周禁止外展,可按摩患侧。手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作腕部、肘部的屈曲和伸展运动,一周伤口无渗血和积液开始作肩部活动循序渐渐达功能位。 5.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无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上肢水肿等。 6.术后乳房外观矫正与护理:乳房切除后外观有改变,可采用义乳或乳房重建术进行矫正。 7.化疗护理:见内科化疗护理常规。 (三)出院指导: 1.术后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拉重物,避免测血压、静脉穿刺,坚持术侧上肢的康复训练。 2.术后病人定期进行另一侧乳房及手术区域的自我查体,或请医生检查,已便早起发现病灶,及早治疗。定期来医院复诊。 3.使用雄激素治疗者,会出现多毛、面红、粉刺增多、声音低哑、头发减少、性欲增强等副作用,应鼓励病人坚持用药,完成治疗。雌激素治疗者,定期B超检查子宫内膜的变化。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引流管的护理2.患肢保护及患肢功能锻炼3.患肢水肿4.其它并发症的观察(手术区域感觉异常、皮下积液、皮瓣坏死)5.创面出血6.切口感染7.自我形象改变8.放疗9 .全身治疗10.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基础的生命体征、疼痛、血糖、身高、体重 2.过去史、近期手术史、近期治疗情况 3.用药情况:激素、避孕药 4.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 5.婚育史:初潮、绝经、生育年龄、哺乳情况 6.心理/社会/精神 7.家庭支持情况 8.查体:乳房外形,肿块大小,位置,质地,活动度,有无乳头溢液、酒窝症、橘皮症,有无破溃,淋巴结情况等 持续评估 1.基础生命体征、疼痛 2.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是否保密,睡眠情况 3.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4.病情及主要症状 5.实验室检查:CBC、BG、肝肾功能、电解质、免疫、小便、PT、APTT 6.辅助检查:双乳B超、钼靶、MRI、CXR、肺功能、心超、EKG

7.病理学检查:Core针穿刺组织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8.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术前干预措施 1.心理护理乳癌根治术后人体体型发生变化,特别是对于年轻妇女,思想包袱重,术 前应疏导并说明术后有办法弥补,外观无损形象。协助患者角色的转换。 2.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患者的食欲,以满足机体营养的需要,并储备能量,达到耐受手术的目的。 3.保护患侧肢体。 4.对于妊娠及哺乳期乳癌,应终止妊娠及断乳。 5.协助完成肿块穿刺明确诊断。 6.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及时了解报告。保乳患者术前行MRI检查,以明确肿块是否单发。 7.术前一天准备:常规备皮(患侧腋下备皮),皮试,术前宣教。 8.手术当日健侧肢体行静脉穿刺,双侧乳癌患者行颈静脉置管或下肢静脉穿刺。 术后评估 1.手术的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 2.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疼痛、双肺呼吸音、皮肤完整性 3.营养状况:进食情况、有无恶心呕吐 4.心理情况;自我形象的接受程度 5.引流液的量、色、性状、管周敷料 6.切口敷料 7.患肢肿胀情况 8.用药情况:静脉穿刺情况 9.早期活动的能力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相关知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以西欧、北美高居首位,而亚洲、拉丁美洲、非洲最低,亚洲地区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高峰年龄大多在40~50之间。乳腺癌可表现为家族聚集特征,与多种生殖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性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 护理问题/关键点 1 引流管的护理 2 患肢保护及患肢功能锻炼 3 患肢水肿 4 其它并发症的观察(手术区域感觉异常、皮下积液、皮瓣坏死) 5 创面出血 6 切口感染 7 自我形象改变 8 放疗 9 全身治疗10 教育需求 护理目标 1 住院第一天 1.1焦虑 1.1.1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房环境 1.1.2患者及家属能口述疾病的过程 1.1.3睡眠指数<6分 1.1.4愿意接受并配合治疗 1.1.5表情愉快,与周围人良好交谈 1.1.6食欲好,每餐能进食规定饭菜量的80%以上 1.2知识缺乏(特定的):患者/家属能用语言或非语言表示理解并说出: 1.2.1疾病的过程 1.2.2治疗原则 1.2.3使用药物的原因和副作用 1.2.4饮食的重要性和种类 1.2.5有关疾病的注意事项 2 住院第2~5天 2.1焦虑 2.1.1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房环境 2.1.2患者及家属能口述疾病的过程 2.1.3睡眠指数<6分 2.1.4愿意接受并配合治疗 2.1.5表情愉快,与周围人良好交谈 2.1.6食欲好,每餐能进食规定饭菜量的80%以上

2.2知识缺乏(特定的):患者/家属能用语言或非语言表示理解并说出:特殊检查的注 意事项 3 住院第3~6天(手术日) 3.1疼痛 3.1.1生命体征正常 3.1.2疼痛降至0~2分 3.1.3睡眠指数<6分 3.1.4活动时主诉无不适 3.1.5能示范放松技巧 3.2呼吸道管理 3.2.1患者咳嗽咳痰后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 3.2.2患者能掌握有效排痰的方法 3.2.3患者能自主有效咳痰 3.2.4患者不发生因呼吸道不畅所致的紫绀、气急和呼吸困难 3.2.5血气分析正常范围 3.2.6氧饱和度>95% 3.3创面出血 3.3.1意识清,四肢末端温度正常,皮肤红润 3.3.2收缩压>90mmHg,脉压差>20mmHg,尿量>30ml/H 3.3.3红细胞压积,Hb在正常范围 3.4引流管护理 3.4.1引流通畅 3.4.2不发生非计划拔管 3.5自我形象紊乱 3.5.1能陈述对自我状态的认可 3.5.2能说出解除焦虑的方法 3.5.3表现出对体像改变的适应性 3.5.4达到自我控制 3.5.5开始承担角色相关的责任 3.6患肢功能锻炼 3.6.1患者及家属能理解患肢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3.6.2能根据患肢锻炼资料回演示术后24小时内的患肢功能锻炼步骤 3.6.3能按计划完成锻炼:锻炼频度3~4次/日,锻炼时间>5分钟/次 3.7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皮肤完整无破损 3.8焦虑 3.8.1睡眠指数<6分 3.8.2愿意接受并配合治疗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临床表现】 (一)常见乳腺癌 1、乳房肿块 (1)早期:表现为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小肿块,病人常在洗澡或更衣时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在 乳房内不易被推动。 (2)晚期:乳腺癌发展至晚期可出现:○1肿块固定:癌肿侵入胸筋膜和胸肌时固定于胸壁不易推动;○2卫星结节、铠甲胸:癌细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肤时,可出现多个 坚硬小结节或条索,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若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可延 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致胸壁紧缩呈铠甲状,病人呼吸受限;○3皮肤溃烂:癌肿 处皮肤可溃破而成溃疡,常有恶臭,易出血。 2、乳房外形改变:随着肿瘤生长,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1酒窝征:若肿瘤累及Cooper 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2乳头内陷:,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挛缩,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3橘皮征: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可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3、转移征象○1淋巴转移:最初多见于患者腋窝,少数散在、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 痛、可被推动,继而逐渐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连。○2血行转移:乳腺癌转移至肺、骨、肝时,可出现相应症状。如肺转移可出现胸痛、气急,骨转移可出现局部骨疼痛,肝转移可出现肝大或黄疸等。 (二)特殊类型乳腺癌 1、炎性乳腺癌 多见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年轻妇女,表现为乳房明显增大,皮肤充血、红肿、发热犹如急性炎症。检查时整个乳房肿大发硬,但无明显局限性肿块。炎性乳癌转移早而广,病程进展极为迅速,对侧乳房常被侵及,预后极差。 2、乳头湿疹样乳腺癌 初发症状为乳头刺痒、灼痛。以后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包括乳头和乳晕皮肤发红、糜烂、潮湿,可伴有黄褐色鳞屑样痂皮。病变皮肤发硬,边界较清。 病变继续发展,乳头可出现内陷和破损。有时在乳晕深部扪及小肿块,此类乳癌淋巴转移出现很晚,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 【评估要点】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评估病人的月经史,婚育史、哺乳史、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 2、身体状况 (1)局部:○1乳房外形:两侧乳房大小形状是否对称;皮肤有无红、肿、局限性隆起、凹陷 及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头有无内陷,乳房浅表静脉是否扩张;○2乳房肿块:肿块大小之地和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边界是否清楚,肿块与深部组织的关系。 (2)全身:○1评估病人有无癌症转移的征象:如锁骨上、腋窝淋巴结和其他部位有无淋巴结;○2评估病人全身营养状况及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

乳岩(乳腺癌)中医护理常规

乳岩(乳腺癌)中医护理常规 乳岩(乳腺癌)中医护理常规 1. 评估与观察 1.1 患者病史的了解与收集 1.2 乳房外观和触诊的评估 1.3 肿块特征(大小、质地、可移动性等)的观察 1.4 乳房皮肤变化(红肿、溃疡等)的观察 1.5 乳头溢液的观察 2. 望诊 2.1 乳房周围皮肤颜色、纹理等的观察 2.2 乳头形态、颜色和溢液情况的观察 2.3 乳房乳晕的观察 3. 闻诊 3.1 乳房溢液的气味的辨别 3.2 乳腺结节触诊时的呼吸声及心音的评估 4. 问诊

4.1 疼痛程度、性质、位置和放射情况的询问 4.2 伴随症状(乳房肿胀、乳房变硬等)的询问 4.3 乳房触痛的询问 4.4 月经周期与乳房触痛的相关性的询问 5. 中医辨证施护 根据患者病情和中医辨证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制定,包括药物治疗、穴位按摩、中药熏洗等。 6. 营养护理 6.1 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包括高蛋白质、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 6.2 鼓励患者多饮水,维持身体水分平衡 7. 情绪支持 7.1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患者的情绪需求 7.2 提供心理支持和解释,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7.3 鼓励患者参加支持小组活动,分享经验和情绪 8. 日常护理 8.1 乳房清洁和护理

8.2 乳房触诊的定期检查 8.3 乳房自检的指导与教育 附件: 1. 中医治疗乳岩的常用药物介绍 2. 乳腺癌护理指导手册 3. 乳房触诊示意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乳岩(乳腺癌):乳腺组织恶性肿瘤的一种,常见于女性。 2. 乳房触诊:医生或护士用手触摸乳房,以检查是否有异常肿块或其他病变。 3. 辨证施护:中医治疗方法之一,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中医辨证进行治疗。 4. 中药熏洗:将中药煮沸后,在患处进行熏洗以达到治疗效果。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评估和观察要点 (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月经史、孕育史、哺乳情况、饮食习惯、生活环境,有无家族史。 (2)乳房外形和外表、乳房肿块、锁骨上、腋窝淋巴结的大小、数目、质地、活动性。 (3)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 (4)安全评估: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 (5)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6)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 2.护理要点 (1)术前检查: 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e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 2)专科检查: 3)影像学检查 ①X线检查:乳房铝靶X线摄片可作为乳房癌的普查方法,是早期发现乳房癌的最有效方法。

②B型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乳房各层级软组织结构及肿块的形态和质地,能显示直径在O.5cm以上的乳房肿块。 1近红外线热扫描:利用红外线透照乳房,根据不同密度组织显示的灰度影不同而显示乳房肿块。 4)细胞学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疑为乳房癌者,可用: ①细胞针刺肿块。 ②用空心针穿刺肿块。 ③切下肿块进行病理学检查。 ④有乳头溢液但未扣及肿块可行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 5)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 (2)术前准备: 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 4)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应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为患侧乳房、腋窝、上肢及锁骨,为手术做准

乳腺专科护理常规

乳腺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一、乳腺疾病护理常规 1.入院护理常规: 1.1 病房护士接到入院通知后,准备床位及必要物品。 1.2 病房主班护士与处置室护士交接,接待病人,并协助 办理入院手续,护送病人到指定床位。 1.3 责任护士首先自我介绍,并介绍医师和相关护理人员。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和病房制度,如作息时间、探视制度、陪伴制度、订餐制度等。协助病人及家属熟悉同室病人及病房环境,如各种设施的使用方法、物品摆放要求、污物间、配膳间位置等。

1.4 主班护士建立病历、诊断卡、床头卡,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并记录于体温单内。 1.5 通知主管医师检查病人,并及时执行医嘱。 1.6 责任护士了解病人病情、心理状态、家庭情况、生活惯,并于入院24小时内进行护理查体,完成入院评估、建立护理病历、拟定护理计划、措施及实施,同时依据病人状况相关健康教育。 1.7 病人入院后每日测量并记录T、P、R、BP四次,连续三天,体温正常者改为每日两次。若发生病情变化,应随时监测生命体征,每日询问大便次数并记录,每周测量并记录体重、血压一次。 1.8 入院后遵医嘱于次日晨留取血、尿标本进行化验,并向病人说明各项检查的目的。合理为病人安排各项检查,做到全部陪检。

1.9 责任护士根据病人心理状况和各项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措施,对病人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健康教育。 2.乳腺疾病患者出院护理常规: 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和具体情况后,进行出院指导: 2.1 患肢锻炼及保护方法。 2.2 患肢水肿的预防、观察及护理措施。 2.3 乳腺自检方法及定期复查时间。 2.4 义乳佩戴的意义。 2.5 夫妻生活指导。 2.6 术后放疗及跟踪化疗的相关指导。 2.7 出院带药的药理作用、服用方法、副作用。

乳腺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一、乳腺疾病护理常规 二、乳腺疾病手术护理常规 三、乳腺癌根治手术护理常规 四、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重建术护理常规 五、巨乳缩乳术护理常规 六、乳腺良性疾病切除术护理常规 七、乳腺癌化疗护理常规 八、疲乏护理常规 九、骨髓抑制护理常规 十、感染护理常规 十一、便秘护理常规 十二、发热护理常规 十三、糖尿病护理常规 十五、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十六、PICC导管维护护理常规

乳腺疾病护理常规 一、入院护理常规: 1.病房护士接到入院通知后,根据病情准备床单位及物品。 2.病房主班护士应与处置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并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协助 病人办理入科手续后,护送病人到指定床位。 3.责任护士首先应做好自我介绍,并主动为病人及家属做好入院介绍。 ⑴介绍主管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 ⑵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及病室制度,如:作息时间、探视制度、陪伴制度、订 餐制度(其中包括食堂位置、就餐时间等)。 ⑶协助病人及家属熟悉同室病人及病室环境,如各种设施的使用方法、物品摆 放要求、污物间、配膳间位置等。 4.主班护士建立病历、诊断卡、床头卡,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 体重,并记录于体温单内。 5.通知主管医师检查病人,并及时执行医嘱。 6.责任护士应主动了解病人病情、心理状态、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并于入院 24小时内进行护理查体,完成入院评估、建立护理病历、拟定护理计划、措施及实施,同时依据病人状况相关健康教育。 7.病人入院后每日测量并记录T、P、R、BP四次,连续三天,体温正常者改为 每日两次。若发生病情变化,应随时监测生命体征,每日询问大便次数并记录,每周测量并记录体重、血压一次。 8.入院后遵医嘱于次日晨留取血、尿标本进行化验,并向病人说明各项检查的 目的。合理为病人安排各项检查,做到全部陪检。 9.责任护士依据病人心理状况、以及各项检查回报结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及措 施,对病人进行针对性指导及健康教育。 二、乳腺疾病患者出院护理常规: 出院前护士全面评估患者,依据病情及具体情况,实施出院指导。 1.患肢锻炼及保护方法。 2.患肢水肿的预防、观察及护理措施。 3.乳腺自检方法及定期复查时间。 4.义乳佩戴的意义。 5.夫妻生活指导。 6.术后放疗及跟踪化疗的相关指导。 7.出院带药的药理作用、服用方法、副作用。 8.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教育。 9.相关营养、饮食指导。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观察患侧肢体是否水肿、腋窝淋巴肿大、溃烂及功能障碍情况。 2.观察放疗区皮肤破损情况及化疗反应。 3.观察患侧胸壁及健侧乳房是否触及肿块,肿块有无破损,若出现破溃需换药。 二、护理措施 1.做好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了解具体治疗计划,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自我护理,减少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减轻焦虑恐惧心理。 2.饮食上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鱼、瘦肉、蛋、奶类,少量多餐。 3.观察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血性膀胱炎、心脏毒性、过敏反应等。 4.术后皮肤愈合不好积极进行相应治疗,放射野勿用肥皂擦洗,勿自行涂药及搔抓、摩擦刺激,穿棉质内衣,保持局部干燥。 5.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坚持患肢功能锻炼。 6.预防患侧上肢肿胀的护理:

(1)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等。 (2)指导患者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患肢下方垫枕抬高10°~15°,肘关节轻度屈曲,半卧位时屈肘90°放于胸腹部,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 (3)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 7.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放、化疗期间如白细胞<0.5×10/L,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予升白细胞治疗,预防感染。 (2)放疗者局部皮肤如出现瘙痒、干燥、色素沉着等,注意保护局部皮肤完整,以防抓破,每周修剪指甲,皮肤出现脱皮请示医生是否暂停放疗,预防感染。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锻炼术侧上肢,如做康复操、肩关节旋转、梳头、手指爬墙等运动,循序渐进,避免劳累。 2.做好皮肤护理,特别是患侧腋窝处的皮肤。 3.避免患侧肢体提重物。 4.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4、出院回访 1.患侧功能磨炼,是否到达完全恢复的状态。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 (2)终止哺乳或妊娠哺乳期及妊娠初期发生乳腺癌患者应立即停止哺乳或妊娠。 (3)对已婚病人,做好其丈夫的心理辅导,使之逐渐接受妻子手术后身体形象的改变。 (4)乳房皮肤溃疡者,术前每日换药;乳头凹陷者,术前每日清洁局部。 2.术后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2)避免患肢损伤: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输液等。避免患肢过度活动、负重和外伤。平卧时患肢抬高10~15°,肘关节轻度屈曲;半卧位时屈肘90°;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或健侧手将患肢抬高于胸前。 (3)患肢功能锻炼 ①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及腕部,练习患侧伸指、握拳、屈腕运动。 ②术后1~3天:活动手指及腕部,可用健侧手或他人协助扶托患侧上肢进行屈肘、伸臂等活动。 ③术后4~7天:可练习患侧手摸对侧肩部、同侧耳朵,用患手洗脸、刷牙、进食等。

④术后1~2周:开始肩关节运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臂。但禁忌外展患侧肩关节,一般待皮瓣基本愈合、拆线后才可以外展肩关节; ⑤术后14天及以后:行手指爬墙、梳头等锻炼。 ⑥活动一般以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逐渐增加功能锻炼的内容。 健康教育 1.乳房自我检查 (1)检查的最佳时间:月经正常的妇女,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 (2)自查技巧:站在镜前以各种姿势对比双侧乳房是否对称、一致,注意皮肤颜色,乳头是否内陷,两臂放松垂于身侧,向前弯腰,双手高举压于头后,双手叉腰用力向中线推压,仰卧床上,手指平放乳房上,轻压,从外向乳头逐圈检查乳房有无包块,被检查侧的手臂放于身侧检查一遍,压在头后再检查一遍,同法查对侧,交叉查两侧腋窝,最后用拇指及食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液体流出。 2.饮食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3.休息与活动:出院后患侧上肢不宜搬动、提拉超过5kg的重物,避免测血压、静脉穿刺,坚持患侧上肢的康复锻炼。做家务时戴手套,保护患肢避免受伤。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 4.随访:前二年每3月一次复诊,后三年每6月一次复诊,五年后每年一次复诊。乳腺纤维瘤有复发可能,每次月经干净后自我检查1次,半年后返院复查。

乳腺癌的护理

乳腺癌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治疗用药情况及既往史。 2、评估患侧上肢功能状况。 3、评估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及合作情况。 4、评估放射野皮肤情况。 二、护理措施 1、按肿瘤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2、根据药物的性质及患者的静脉状况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器材。 3、观察血象的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4、观察口腔粘膜情况,保持口腔清洁。 5、观察照射野皮肤情况,保持标识清晰,宜穿宽松柔软内衣,用柔软毛巾擦洗,动作轻柔。 6、观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情况,及时对症处理。 7、患者手术后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受阻,应抬高患肢,避免患侧手臂输液,防止化疗药外渗或加重水肿。 8、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坚持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地做抬高上肢、手指爬墙、梳头等锻炼。 2、指导患者多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饮食。 3、指导患者乳房自查方法,坚持治疗,定期复诊。 四、注意事项 1、避免患侧上肢搬动或提取重物,勿过度活动。 2、放疗时照射野皮肤忌粗暴擦洗,宜穿宽松棉质内衣,用柔软毛巾擦洗。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 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

肿瘤科各个疾病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说出对癌症手术乳房缺失的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让病人相信切除一侧乳房不会影响家务及工作,与常人无异,请其他病友现身说法,促进病人适应。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方法,告知术前术后注意点,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常规检查和改善病人的营养:术前做心、肺、肝、肾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同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皮肤准备:除要求按备皮范围准备外,如需植皮,应备好供皮区皮肤,防止割伤。 二、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24小时内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改变,密切注意观察伤口和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以早期发现出血倾向。 2.体位和预防肺部并发症:术后6小时改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同时鼓励病人做有效咳嗽、排痰预防肺炎和肺不张。 3.饮食:病人术后6小时给予半流质饮食,以后恢复正常饮食,应加强营养的补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4.伤口护理:保持皮瓣血供良好,维持有效引流; 5.患侧上肢护理: 〔1〕.患侧上肢水肿:是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应预防性抬高患侧上肢,出现水肿者除继续抬高患肢外应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按摩患肢,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但应防止过劳,不在患肢侧血压或静脉注射。 〔2〕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①术后1-2天患侧手做握拳屈腕动作,每日2-3次,每次30-50下。 ②术后3天活动肘关节,但防止外展。 ③术后5-7天患侧的手能摸到对侧的肩近侧的耳朵。 ④术后7-10天逐步进行肩部活动,可指导病人做手指爬墙运动。 ⑤术后14天病人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6.注意有无气胸并发症: 7.心理护理:术后应继续给予病人及其家属心理上的支持,鼓励夫妇双方坦诚相待。 三、健康教育: 1.建立肿瘤咨询,不断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人; 2.使妇女了解乳腺癌发病与生活方式、膳食结构失衡以及精神创伤等因素有关。自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加适宜的体力活动,不断增进身心健康; 3.大力宣传乳腺癌可防可治,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妇女传授和指导乳腺自我检查的技能,35岁以上妇女应每隔1-3个月进行一次系统乳腺自查,每次在月经后进行。检查的方法是一看、二摸; 4.防止用患侧上肢搬动、提拉过重物品; 5.术后不宜经患侧上肢测量血压、行静脉穿刺; 6.术后五年内防止妊娠; 7.必要时佩戴义乳。 子宫内膜癌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保持外阴清洁,晚期病人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大量脓性或脓血性阴道排液,每天清洗外阴。 2.对症处理下肢、腰骶部疼痛和下腹胀痛及痉挛性子宫收缩。

乳腺癌手术护理常规

乳腺癌手术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心理状况,焦虑、恐惧及术后对形态改变的自我感觉;患者家庭护理的能力和维持健康的知识水平。 2.观察切渗血情况,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有无活动性出血;观察有无气胸、胸闷、呼吸困难以及疼痛的程度。 3.观察患侧肢体血运、运动情况、有无感染和静脉炎的症状。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鼓励家庭成员给患者支持和关爱;让患者与手术成功者交流经验,帮助患者度过心、理调试期。 (2)完善各项检查,做好皮肤准备。 2.术后护理 (1)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术后6小时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2)全麻完全清醒后,鼓励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促进伤愈合。 (3)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妥善固定负压引流管,维持有效负压,保持引流通畅,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质;观察伤渗血及愈合情况,手术部位用胸带加压包扎,松紧适宜,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及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 (4)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若有胸闷、呼吸困难、发

绀等气胸症状,积极配合医生对症处理,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5)忌在患侧上肢测血压、采血、静脉或皮下注射,预防患侧上肢肿胀。 (6)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7)功能锻炼:术后3天内患侧上肢限制活动,避免外展上臂;术后2〜3天开始手指的主动和被动活动;术后3〜5天开始活动肘部;术后1周可活动肩部、手指做爬墙运动,直至患侧手指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一般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应循序渐进。 (8)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上的支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操作中避免过度暴露手术部位,以保护患者隐私。 【健康指导】 1•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继续功能锻炼。 2.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以防乳腺癌复发。 3.放疗和化疗期间,注意保护皮肤,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出现骨髓抑制现象应暂停放疗或化疗。 4.当患者欲行乳房再造,在术后3个月内进行,但有进行性转移或乳腺炎时,应严禁做假体植入;乳房硕大的患者,伤一愈合,应佩戴有重量的假乳,以保持体态匀称。 5.指导患者术后乳腺自查1次/月,健侧乳房每年体检1次,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一〕定义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二〕临床表现 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那么,外表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假设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假设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那么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开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自我形象紊乱与乳腺癌切除术造成乳房缺失和术后瘢痕形成有关。 2、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留置引流管、患侧上肢淋巴引流不畅、头静脉被结扎、腋静脉栓塞或感染有关。

乳腺疾病护理常规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乳腺疾病护理常规 1.急性乳腺炎护理常规 (1)预防: 1)避免乳汁淤积,每次哺乳后将剩余乳汁吸空 2)防治乳头皲裂,可用自身乳汁涂抹 3)保持乳头清洁,妊娠后期每天用清水洗,哺乳后清洗 4)应纠正乳头凹陷 (2)按普外一般护理及手术前护理常规 (3)炎症发生后应注意: 1)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 2)补液及应用抗生素 3)用乳罩托起肿大的乳房以减轻疼痛,必要时给予止痛剂 4)保持乳管通畅 5)局部热敷 (4)手术后护理 1)按手术后护理及全麻后护理常规

2)根据切开部位采取不同的卧位,保持引流通畅 3)停止哺乳,乳汁用吸乳器吸出,或用芒硝外敷,安医嘱服回奶药4)患乳托起,减少疼痛,必要时给予止痛剂 2乳腺癌手术护理常规 (1)手术前护理 1)按普外一级护理及手术前护理常规 2)做好心理准备 3)应终止妊娠 4)完善术前检查 5)乳腺癌根治术,需要做植皮者,准备对侧大腿供皮区皮肤6)手术前用化学疗法者,按化疗护理常规 (2)手术后护理常规 1)按手术后护理常规及全麻护理常规 2)清醒后改半卧位 3)伤口引流管接一次性负压球,保持通畅,定时按压并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录 4)引流管接一次性负压球应低于引流口 5)倾倒引流液是应夹闭管道,放空气进入 6)术后注意观察患肢远端血液供应情况 7)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有计划的进行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拔除引流管之前禁止做外展动作 8)指导患者如何穿脱衣服,穿衣时---应先穿患侧,再穿健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